顶岗实习支教心得

2024-07-01

顶岗实习支教心得(共8篇)

1.顶岗实习支教心得 篇一

新疆顶岗支教实习心得

为期一学期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尽管只是实习,但这却是我真正跨入教师生涯的第一步,在此期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都已成为我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

难忘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那纯真的笑脸和天真的话语在成人的世界里已经很难找到了,小朋友的世界总是那么纯净,一旦走进,就永远不想离开„„

在此,我将实习过程中你给的所思所想做以简单的总结!当时我选择了新疆顶岗支教的实习模式,我被安排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沙湾县金沟河真沙河子村沙河子双语幼儿园(一所农村私立幼儿园),这里的办学条件很差,工作时间太长不说,主要是伙食太差,每天只提供午餐和晚餐(早晚都是水煮面条,菜除了芹菜就是土豆,饭菜里除了点牛油就是点牛油,一学期里我没看到过饭菜里有肉的),连每顿饭每个小孩吃饱都很难保证,营养就更不用说了,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在哪里,幼儿园也是自主招生,入园前并没有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家庭访视,看似没什么,但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呢,幼儿园过的是集体生活;二呢,幼儿的免疫力都比较差,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是入院前体格检查落到实处,注重幼儿的饮食卫生和营养,是每个幼儿在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健康成长!

实习的第一个月,我在大班做配班,主要负责保育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基本掌握了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也深知保育工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每天都将教室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并定时用84消毒液擦洗消毒柜,桌灯等小朋友接触到的地方,对杯具,毛巾消毒。因为我实习的幼儿园是农村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重视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旧社会,健康,社会等领域却很少涉及。为此,我便主动担任了此版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的教学(尽管我的技能不是很好)。在教学过过程中我尽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也提高了幼儿园的出勤率,并且得到了幼儿的喜爱与信赖!

中途,因一老师辞职,园长又没找新老师,我直接被安排一个人去带小班。在大班的实习和时间教学为我一个人带小班积累了经验。我深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对小班幼儿的重要性,刚开始带班,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班情,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等。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保育工作的计划。努力做好班级工作,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始终将德育和智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出的班级教育工作计划,有计划有组织的适时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因为这边是自主招生,虽说是幼儿园,担忧全托的性质,我们小班的的小朋友共25人,哈萨克族的就19人,回族4人,汉族2人,而3岁以下的就5人,最小的只有1岁零9个月。办理的小朋友大多说都不会说汉语,部分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用于都听不懂,为了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我们交流沟通的最佳方式,建立良好的是有关系。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知识的学习并非重点,最重要的还是养成教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将常规教育和礼仪教育放在首位,一球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因为教师极为紧缺,做小班的班主任则意味着我的肚子负责这个班的暴雨,教育以及班级管理工作,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语言不通,为此刚开始的一周我的工作重点便是建立简便可行的交流方式,我请学前班的两名汉语和哈萨克语都说得较好的小朋友帮忙,我们共同学习。我用汉语说一些日常用语,他们用哈萨克族与翻译给我们小朋友。我还用一些首诗作出相应的日常用语,这两个小朋友边做首饰边翻译。这样一来,小朋友们谁说在短时间内没能完全掌握说汉语的方法,但通过手势他们也能较准确的理解我的意思。这样在语言不同的情况下,各种工作也可以顺利开展。很快,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已经会说一些常用汉语日常用语,也能较好的理解我的意思。我利用一切机会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整理,清洗玩具等。有意无意的让他们重复我所说的话和我版友的手势,这样在轻松的环境下他们理解

了我的话语和要求。在采用鼓励式教学法的情况下,我说汉语小朋友们复述,最后是小朋友们边复述汉语边做手势和相应的肢体语言,为了巩固效果,我每次都会实物奖励表现较好的小朋友。并乘热打铁,进行常规训练,大多数情况下,小朋友们的边线都出奇的棒,都能在轻松愉悦的七分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实习期间,另一个让我头疼切倍感困惑的是小朋友们频繁打小报告的现象,如何巧妙且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的。时间久了,通过认真分析,我发现小朋友们告状的原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己受了委屈却无发自行解决,通过打小报告来寻求心理平衡前提是老师公平的处理了这件事。第二种是所谓的“打抱不平”,在自己无力“伸张正义”的情况下寻求帮助。第三种是因为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让被人得到心理作用下,告状已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在解决是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情况问清原因,若确实是告状的小朋友受委屈了,就让做错事的小朋友想改小朋友道歉,然后拉钩钩和好。第二种情况若该下朋友所说情况属实,就鼓励表扬他,并提醒他在管好自己的前提下监督其他小朋友,并鼓励小朋友们互相监督。第三种情况我通常选择“冷处理”的方式,强调“小朋友们要在干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监督他人。通过此类方式,有效解决了小朋友们打小报告,告状此类棘手的问题。

比较傲遗憾的是,在实习期间,没能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过几次,因为是园长到处招生,好多有而家里幼儿园很远,幼儿

园入园都是校车早晚接送,来回的路程的一个半小时,大多数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幼儿园在哪里,况且家长都很忙,对幼儿在育儿园的情况表现并不是很关注。他们送孩子去幼儿园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农忙时有个人照看他们的小孩,而非从小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为他们健康看快乐的成长做准备!这种现状令我非常担忧,但我有改变不了什么。能做的就是希望家长能早日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在自己独自带班的过程中,我利用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也利用各种机会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这位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幼儿有时候会把我当成朋友而非老师,课堂上会出现小朋友的一些自由活动,比如大声说话,在教室里乱跑,从而导致纪律问题。为此,我采取了讲道理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多加以引导,努力做到用心交流。慢慢的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课堂上我基本能做到收放自如,既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又不是纪律性,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经过此次实习,我也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老师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用运到教学实践中,真正的做到寓教于玩,在活动中教学,在游戏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

下快乐的学习,只有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浇灌和培养下,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

院系: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08(4)班

学号:0808427

姓名:王守红

2.顶岗实习支教心得 篇二

一、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顶岗实习支教作为师范教育的特殊阶段, 其学生管理工作与前期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一) 管理环境和形式的改变。

在高等教育中, 学生管理的主体环境是学校管理, 而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转入各类支教学校, 学生管理也随之进入支教学校。原本整体统一的管理将根据学生所在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变为多种形式、小范围、分散的管理, 单一的管理形式变为多元, 顶岗实习支教期间, 这种支教学生分散在各县支教学校情况出现了复杂化、松散化的倾向。

(二) 被管理者群体特点的改变。

师范生进入实习阶段, 随着年龄、学习环境、学习重点、社会接触内容等多方面的改变以及就业、升学等社会外因的冲击, 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点都将产生明显的转变。比如:由单纯学生个体转为学生与社会职业相结合的准教师个体;在群体行为特点上, 由单纯的课堂知识学习转为自由竞争的专业学习与必要社会交往相结合的各种形式。

(三) 管理者的改变。

在校的学生管理者一般为学校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辅导员, 代表学校教务、学院、后勤等部门具体管理。而进入支教学校后, 则主要由师范院校及实习县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支教学校根据学校的宏观要求和所在支教学校的具体情况实施管理, 支教学校的管理人员往往承担着繁重的学校工作, 缺乏深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需的精力和经验, 并且他们没有直接掌握约束学生的杠杆, 即没有相应的权力, 导致管理职能的弱化;或者缺乏面向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和责任感, 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和处理往往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实习支教期间学生管理工作比大学校园内部的管理更为复杂, 更具特点, 所以要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管理工作, 必须把握好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管理工作效果。

(一)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是各项综合素质的基础, 任何人, 只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都将是正确管理的良好配合者。因此, 管理者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保持良好、上进、积极的发展态势, 抵制初遇某些社会丑恶现象时不良思想的滋生, 使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群体基础。

(二) 加强专业学习的管理, 培养务实理念。

师范生进入实习阶段, 初涉社会, 对一切充满好奇心和尝试欲, 由于其社会经验缺乏和管理环境的改变, 很容易产生忽视专业学习而过分热衷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错误倾向, 这样不仅影响了专业学习, 也使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因此, 管理者应使学生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高尚以及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积极投入专业学习, 对搞好此期间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 因地制宜, 灵活管理。

由于顶岗实习支教期间, 学生在思想和心理认识上都会产生明显转变, 诸如:恋爱、心理障碍、无故旷课, 甚至违法违纪等棘手问题都可能出现, 其复杂程度远高于在校管理, 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结合个体差异, 因地制宜, 做到科学施教、主动有效的管理。

三、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 管理目标。

实施顶岗实习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更是广大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管理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 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全面发展, 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顶岗支教这一特殊的实习过程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具备基本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生存的能力。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管理工作本质就是为学生专业的成长与素质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也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管理原则。

建立正确的管理原则保证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期间, 管理人员要继承传统管理模式的精华, 但尤其要有创新, 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

1.坚持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管理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 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 学生管理工作不但是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应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奖惩分明既是必要的, 也是客观要求, 但是这种管理制度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符合教育规律和德、智、体培养目标的要求, 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积极性。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看, 在顶岗实习支教期间, 他们处于心理自我发现期, 通过实践的过程能够使他们产生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明显区别于在学校学习时的状况, 希望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受到外界更多的尊重。在这一时期, 应该坚持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高校在学生管理上的观念也要更新, 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 在顶岗实习支教期间, 实习生远离熟悉的都市, 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学校支教, 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学校更应该在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等方面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化, 也可以根据支教工作的安排, 将学校行政的部分职能转交给学生。

3.坚持教育和引导相结合。

在处理好教育与服务关系的同时, 我们还要协调好教育与引导的关系, 在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过程中, 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

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开展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毕业时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因而在支教过程中, 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人生设计、学业设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转变角色, 不能总是居高临下, 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 如果管理者和教师无法解释, 也不要刻意去回避, 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将学生的思想、行为向积极方面引导, 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 管理措施。

在正确的管理原则指导下, 根据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来建立具体的管理措施, 最终达到学生管理的目标, 促进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更有效地进行下去。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

一般对实习学生的管理采取双重管理, 一方面是学校、学院、顶岗支教指导中心, 驻县管理人员、实习组长;另一方面是实习支教学校领导和教师。二者的交点在于驻县管理人员和实习组长这一层面。因此, 驻县管理人员理应充分发挥学生小组长的有效作用, 变他律为自律, 使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为学生本人, 充分体现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要从“严”把关。学生管理者应结合学校要求与支教学校实际, 制定出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如实习学生请假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及生活管理制度等, 同时还要严格执行, 确保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严明无漏。

3.加强考核考评工作。

加强考核考评工作包括开展定期的业务考核和综合素质考评, 并将其结果记录档案。通过考核考评, 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规范其行为, 还能及时发现管理中的偏差, 及时纠正。学校理应出台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 明确顶岗实习总结的方向性目标, 为实习生提供反省、回顾、总结的机会。另外, 顶岗实习支教总结应分散于各个阶段, 而不是实习结束时进行一次性总结。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总结, 才能不断地发展。

4.深入个体管理。

要结合学生在校的情况, 深入个体管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较长, 学校班主任及同学间了解较深, 支教学校管理者应在接实习学生时大体了解学生概况, 对自制力差、易出问题的学生深入了解, 重点引导, 减少突发问题。另外, 还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 毕竟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 应充分引导学生主体的自我管理意识, 令其在思想和行为上增强自我约束力, 使被管理者主动配合。

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生专业学习的关键时期, 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信只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此阶段的特殊性、管理的复杂性, 把握管理重点, 措施到位, 定能培养出高素质师范人才。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 社会各界支持顶岗实习支教的力量必将进一步扩大, 而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管理模式也将多元化发展, 促进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茗, 李春晖.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4:76~82

[2].庄传超.学生管理的理论视角[J].教学与管理, 2004, 27:23~24

[3].李浩.高校学生管理理论及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2001, 9:21~22

[4].唐燕, 漆小萍, 王自成.学生工作绩效与评估[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5].漆小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3.浅议“顶岗支教”实习体会及建议 篇三

1.“顶岗支教”实习概述

顶岗支教实习(教育部《师范院校学生顶岗支教实习》2007年提出的),本质上是一种强化了的教育实习,是现代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新理论,也就是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生作为一名正式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把实习活动和实际教学工作统一起来)支教(到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落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基层支援教学工作)既达到了教育实习的目的,又缓解了农村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

2012年我们一行七十二名学生和四名带队老师,被校车送往兰州火车站,一同搭乘火车前往新疆支教,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各种表情,有的是为离别自己的同学朋友不舍的;有的是对新环境的猜测而感慨的,但更多的还是幸福的笑容,毕竟新学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学生演变为“教师”,一个起点的转换,一个角色的转换,一种经历的转换,伴随着种种新鲜的猜测,喜悦、兴奋时时悸动着我的心。终于在激动的心情下,来到了我所要支教的学校,而我也在这所学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今天回顾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却有种不溢言表的喜悦与收获,同时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实习,使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它令我初步掌握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懂得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也深深体会到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尤其是从事中学工作教师的艰辛和不易,更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下就是本人在这次教育实习中的体会及所发现的问题。

2.顶岗支教实习中的体会

2.1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课堂质量

2.1.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流行歌曲现如今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是因为流行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易唱易记,节奏简单清晰,在教学内容中寻找与音乐鉴赏相近的流行因素,作为学生接受音乐鉴赏课的突破口。其次,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从感官上、视听角度上提升学生兴趣。

2.1.2留出想象的空间,适当的去引导

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切身体验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学生在欣赏同一作品时,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所联想或想象到的音乐内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2.1.3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后搜集音响、音像资料

要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不能只依靠想象与联想,还要有音乐知识,因此学生主动搜集乐谱、图片、音响和音像资料可拓宽学生视野,也可采用办音乐墙报或召开音乐专题班会等形式,交流音乐鉴赏的不同体验。

3.顶岗支教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实习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首先,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歧视”。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再加上学生对音乐课的不重视,音乐教育的成效也是少之又少。我所实习的学校也是这样,学校对音乐课不重视,认为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副课上,学校主管部门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提供音乐教室、音乐教具”等要求总是不予理睬。

其次,学校缺少音乐图书、音乐资料和教学设备的配置。实习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课只能在本班教室上,更不用说是资料和图书了,因此要上好一堂音乐课没有相应的教学工具也是空谈。

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提出两点解决办法。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学校主管部门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应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其次,加大音乐硬件设施建设和音乐教具的投资。在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必须要有充足的音乐教具和硬件设施,以及教师自身对音乐课的重视,才能提高音乐课的质量。

3.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始从以满足教师数量为主向提高教师质量转化。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由此教师教育专业变得更加大众化,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基础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3.2.1教学技能还需提高

实习过程中发现大多实习生在教学中只重视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不关心学生有没有掌握,教学的重点不突出,教学结构衔接不当等问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我们实习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必须进行听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做到备课时把握教材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结构等顶岗支教实习前的培训,提高教学技能。

3.2.2知识面有待拓宽

主要表现在音、体、美等艺术系的学生身上。现在的教育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教师,而对于大多数艺术生来说往往学篮球的不懂足球,会唱歌的不会弹琴,会画画的对书写美术字又不懂等。在今后的教育学习中一定要加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注重全面的发展。

3.2.3建立健全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般来说实习生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也没有代沟,学生对实习老师感到信赖,很多心里话都愿跟实习老师进行交流。要想和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应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以朋友之态与每位学生坦诚相见、相处交流,真心实意地对他们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给予关心和满足。

【参考文献】

[1]许崇厚. 《教育实习导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4月.

[2]刘沛.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8月.

[3]林崇德. 《教育的智慧》[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4]李德隆. 《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3月.

[5]于培杰、张荣明. 《艺术鉴赏》[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

4.顶岗支教实习心得体会 篇四

清风系不住流云,流云带不走岁月。时光总是如此不禁用,刚要怀恋,就要离别,想来想去,惘然喟叹。

记得刚来这里是心中各种不安,和夹杂着那么丁点的恐惧。经过2个小时车程,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被分配在怀集县的一个中专学校里开始我的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生活。这里地理位置稍微偏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但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因为靠近塔山所以这里的冬天也特别阴冷。

初来这里,要先赶快熟悉这里的学校环境,以便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隔壁的两位老师都对我们这些新来的实习老师特别关照,刚到就帮我们搬行李。还有在隔壁的两公婆也对我们非常关照,特别是在冬至那天,同我一起的实习生都回家过节,因为我是外省不方便回家,就留在了学校,那王老师一家还特地来请我过去和他们一家人一起过节。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异地他乡的温情。

我们的教学工作从第二周开始,当课程安排下来以后,我特别开心又有些担心。开心自己可以带6个班的课,又怕自己无法胜任。

当我渐渐进入角色时,原以为是混日子的,却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你看到那些学生认真跟着你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备课,不去认真对待每节要上的课呢!也许我还要感谢这些孩子们,当我发现我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份牛气的责任心就油然而生了,为了给他们教好,我把自己以前那些含糊不清的知识又重新详细的整理了一遍。让我不再那么糊涂的过日子。

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每天都要从心灵上或行动上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去完成摆在自己面前的任务。激情和勇气由此而迸发,在自身价值得到展现的同时,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便在心头驻足。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超越心里”,所谓超越心理是指开发自身潜能和突破自身素质的一种执着而顽强的进取心态。当一个人对自己赞赏和肯定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价值认同感,而后强烈的表现出升华自我的动力,这不仅仅是心理潜能的激发,更多的是人性的完善、境界的提高或智慧的凝结。

人可能就是在一次次的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攀登到人生的顶峰的,就像破茧成蝶一样,一旦突破了限制自身发展的瓶颈,那么胜利就离你不远了。

现在的顶岗实习支教就如同一个破茧的过程,我们都在被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磨练着,我们都在完成各自的每一件任务之后留下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就这样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超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因为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的。

在我看来,超越其实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创造,它相当的时候更倾向于人格的塑造。白岩松曾经说过“人格是最高的学历”,超越自己主要就是克服自身的心里惰性,勇敢的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切困难。当我把这种超越带给自己甚至传染给学生的时候我就是成功了。

我要告诉我的学生,超越永远是属于强者的游戏,勇敢者的乐曲,而且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曾经为了超越自我,奋力拼争,终于登上了成功的高峰,却永远又驻足不前了,那么,这山峰岂不就等于一座坟墓?

但日子渐渐地久了,当学生知道我们这些实习生是要走的,只和他们相处一个学期时,那些可爱的孩子,紧紧地抱着你不舍的反复问你:“老师你可以不走吗。”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是欺骗还是婉言拒绝,都张不开口,发不出声,只能哽咽着。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真的没带走一片云彩吗?我带走了他们的思念,他们的祝愿。亲爱的们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5.顶岗实习支教心得 篇五

这个星期应该是开学以来最为忙碌的一周了吧。公开课、调研、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全都聚集到了这一周。但是这一周,也是自入学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周。

有的时候,我的课堂总是天马行空的、不拘一格的。曾有老师告诉我:上课并没有固定的章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语文课堂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调动学生们的情绪,使他们不要抵触语文。从此,我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奉为至理名言。有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我便会利用几分钟时间为他们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但有时候这些事情和课堂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

3月21日是衡水工业新区重谢全体语文教师集体教研的日子,崔校长和赵主任以及其他几位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人员决定和语文老师一起听我的公开课。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我所带的班级共有68个人,最后一排的孩子的后背紧紧贴到教室的后墙上。我真的无法想象将近二十名教师来听课时的场景,该是怎样的紧张和拥挤,但既然是已经决定了的事情,我也决定要勇敢的面对。

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一直对自己调动课堂情绪的能力很有自信,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来了许多听课老师的缘故,孩子们回答问题总是畏畏缩缩的,小组讨论也总是热闹不起来。我很伤心,将过错归结为孩子们不懂事。第二节课是老师们一起教研的时间。老师们首先对我的教学思路表示肯定和鼓励,但随后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气氛太过沉闷。这次这么多的老师听课,同学们一定会比较紧张,但这也正体现了平时的训练不够,老师对于孩子们能力的把握不到位。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服气,心想,平时的时候同学们上课很踊跃的,我也总是会想尽办法活跃课堂气氛,一定是今天同学们过于紧张,才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与回味中我终于明白,原来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同学们身上。他们活跃的气氛原来只是因为对我所讲的故事感兴趣,而这些东西与课堂的联系并不大。事实上,我对于同学们的了解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多,而且在一定方面存在着偏差。

6.顶岗支教实习总结 篇六

在这半年的时光中,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领悟很多。

一、思想方面

这次的支教,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一个人在小镇中学支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教学方面

我在大庙中学承担的是初中二年级1、2、4、6班的历史,以及二年级1班的政治。初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但是,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的眼神。课后交流才发现,我讲的内容很多很杂,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简单机械的背书,对课堂讨论自主发言很不习惯。我渐渐的解释,并融合讲授与自主学习,让学生既能听到知识,又能悟到知识。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聊天,很快,孩子们都和我交上了朋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努力,虽然农村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他们的质朴和谦逊确实最宝贵的财富,我要用自己所知的知识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孩子们不仅善良,而且很聪明勤奋,学的也很认真。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候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努力,这点累也算不上什么了,孩子们的进步才是我最大的安慰。

初二的孩子,人小鬼大,已经懂得许多事情,却又了解不深,似懂非懂。我平时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有时还会聊很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默契就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后来听同学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大家总是精力最集中的,甚至在学校评选我最喜欢的老师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写了我,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很欣慰。

面对同事,我态度诚恳的请教,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优秀的品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理论。我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在这片山清水秀的沃土上,我累也舒畅,苦也光荣。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从帮我分析教材到讲课的过渡穿插知识延伸,他教会我很多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我还积极参加二年级历史教研政治教研,在教研中,政治组的老教师们教给我最大的一课就是要启发式的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活泼,而且课堂秩序很好,学生又能学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我觉得我的讲课既能提高了很多,学生也说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

做实习班主任的两个月是最辛苦也是收获最多的。第一个月是刘老师带我,后面是我自己处理事情。这两个月的实习,我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辛苦。自习到勤情况、班级卫生情况、班级纪律情况、学生请假情况、各种突发情况忘记了有多少个夜晚失眠,但是,看到一班拿到纪律流动红旗的时候,激动的眼泪悄悄滑过脸庞

三、生活方面

校领导和老师对支教老师非常重视,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在此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

四、支教中的不足

当然,在这个学期的支教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比如说在最初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太近了,没有树立起教师的一种威严感,学生觉得我太亲切,有些调皮的学生管理起来很恼火。还有就是在做实习班主任的时候,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不是很恰当,以后要更加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五、其他方面

支教快要结束的那些天,孩子们总是在下课的时候围着我说个不停,有很多学生跑过来问我:“老师你下个学期还会来吗?”望着那童稚的眼睛,我沉默了好一会。我想反问他是否希望我们再来,但我怕他的回答会让我无语;我想告诉他我明年不会过来了,但我怕伤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我想敷衍他,我肯定会再过来,但我又怕给了他一个诚实的反面教材。最后,我只是选择摸着他的头,给他一个淡淡的笑容,就轻轻地移开了步子。

半年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踏上讲台,面对学生,我激情万分。迈进农家,面对家长,我感慨万千。在课堂上时,小学生们认真听我们讲课,眼神也随着粉笔在转动。有时他们也会有一些小躁动,但只需劝一句,他们那就会安静下来。有时他们会抢答问题,但只需一个手势,他们那就会先举手再回答。台下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让在台上的我们有了老师的感觉。在课外少了课堂上的严肃,我们之间也可以是朋友。我们一起玩游戏,一起谈话,开玩笑。有时他们会教我讲大庙方言,而我就给他们讲讲我儿时的生活。跟他们在一起玩,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孩提生活,才发现童心未泯能让现在的我们找回很多快乐!这里的孩子或许少了城市孩子的活跃,但却多了份天真,诚实。在周末,我也进行家访,家访时,我们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交流,谈谈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及家庭情况。家访,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地生活的艰辛。看着他们的家,他们的衣着我想对他们说几句,言语却哽咽在喉结里吐不出来。或许这时沉默才是最好的选择。

转眼,支教生活便成了记忆沙滩里的脚印,但那生活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就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

7.顶岗实习支教心得 篇七

山西师大的顶岗支教实习自2006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 已顺利实施了三批。前三批共595人, 分布在临汾与运城市的68所中学, 同时置换出215名中学教师来我校进行了3个多月的培训学习。我们从学生支教实践遇到的问题中发现, 学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足, 对教师专业知识认识存在偏差;对教师专业知能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文章主要对此作深入思考, 以有利于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完善推广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一、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在支教实习中, 师范生获得了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参与中小学正常教学的机会, 在参与备课、观摩教学、参加各种研讨会等的过程中, 认识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 发展了必备的教学技能和处理日常教育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自己对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在对教师职业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面对就业现实, 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加关注, 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教师专业的独特性是什么。那么教师专业有什么独特性质呢?这也是伴随教师专业化运动出现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功能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 发展演化为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仅指为达到预设的工具目的或满足社会规范文化的精神需求而具备的技术和技巧, 而是要求教师对原有知识和如何建构、建构成什么样的新知识施加影响。这要求教师在使学生掌握原有学科知识的同时把知识置于某种条件中, 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景中, 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教学要引起学生质疑、反思, 达到建构、创新知识之目的。同时, 教师在传授、建构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些变化促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条件。

二、教师知识的核心

在支教学校进行的访谈中, 经常听到支教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说, “顶岗支教”学生学历高, 不缺文化知识, 缺的是教学实践经验。那么教师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师范生到底在实践中缺什么?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 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 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1. 教师的核心知识

从教师专业特性分析, 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复杂的、动态的、情境化的, 教师遇到的是大量的实际问题。要解决问题, 教师真正运用的知识是实践知识, 教师的其他的知识 (如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不能独立地发挥作用, 只有与教师实践知识相结合, 融入到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真正地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另外, 教师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和包容性, 有助于教师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和内化[3]。实践性知识强调了教学实践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形成的作用, 反过来, 实践性知识的应用又对教学实践产生着根本的影响。基于这种知识的运用, 资深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与初任教师不同的思维特点[4], 如:应对时刻变化的即兴思维;对于问题情境主体式的感性的探究式参与;问题表象中的多元视点的统整;对教学事件的背景化思考;实践过程中问题的不断建构与再建构。资深教师在对课程知识的表征方面, 一般都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的形式予以表征的, 更注重教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很高的熟练程度。资深教师在课堂组织和对学生的控制方面也表现出比初任教师更有效的独特方式。所以教师知识的核心是教师实践知识。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师实践知识又是如何运用的呢?首先, 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判断具有模块、模拟的特征。教师在经历实践问题的时候, 也就是对情境进行解释的过程, 是自主建构的过程, 具有使用组块思维、模拟思维的特征, 他会把眼前的状况和面对的学生归结为自己或别人的某类判断, 会把个别事物归入实践知识结构中的某个类别、样式, 并努力在原有的结构中顺应、平衡, 原有的实践知识结构对教师新的判断具有塑造的作用。第二, 教师的决策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博弈。教师工作中对知识的使用具有非系统性、多元性、多层次的特征, 他们的思维过程不依赖某种一以贯之的理论或逻辑, 而是基于情境的选择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 在众多的原则、惯例、认知、经验中提取元素, 并瞬间组合形成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教师的教育信念、人生经验、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等的影响, 还取决于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和心智模式等, 最终采取的策略是各种因素博弈的过程。第三, 对实践知识的验证取决于问题解决的效用。理论知识对教师原有知识的反思、引领, 教师自己或同伴在实践中获得的结论, 都会冲击着教师的知识结构, 最终能否成为教师的实践知识, 要取决于教师运用知识、经验后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效用。因此, 实践知识需要在审议中, 在即时对话中去检验、修正、传播。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如何来的呢, 或者说, 实践知识是如何生成的呢?国内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与生成渠道的研究基本形成共识, 总体看来包括个人经验 (包括教学实践经验和受教经验) 、同行交流和理论学习等方面。首先, 实践知识始于偶发性的反思。人的行动必然伴随着思考, 称得上反思的活动并不是都可以预期的, 反思活动是偶发的、主题性的。教师通过观察获得的判断可以有两种, 一种是规范性判断, 一种是描述性判断。描述性判断只对事实进行鲜活生动的描述, 这不应是教师反思活动的终点。教师反思的意义在于把描述性判断上升为规范性判断, 或者用相关的规范性判断衡量、解释描述性判断, 这样的反思才有“价值”。当“偶然”事件出现的时候, 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程序、平台或者活动方式去加深或延伸思考, 教师反思必然与验证性的行动相连, 必然与他人或理论的对话相连。第二, 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沟通。在实践中,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时具体表现为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现在提倡教师进行研究, 但教师的研究是实践的研究, 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不是建设理论, 教师的理论知识是在具体情境以及解决个别问题的过程中以解释和运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丰富、发展、限定、修正理论认识, 但这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不必然具有普适性。我们需要有更多理论工作者以实践知识为思维对象, 走进教师的工作情境用归纳、概括、提炼的认知形式, 加工、整理、升华、传播, 最终完成实践知识对理论知识重新建构的循环。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沟通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就是教师要通过主体主动建构的方式, 接纳理论对自己实践知识结构的调整甚至“破坏”,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要拆卸自己系统逻辑的理论知识结构, 学习在变化、复杂、混沌的情境问题中去适应、提取、批判以及创造[5]。

2. 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最为显著的教育变革。那么,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 教师需要发展哪些知识和能力, 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这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我们的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 应该学会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教学。

信息化教育, 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现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 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 表现为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和环境虚拟化[6]。信息化教学的实质是整合了技术和新的学习理论的革新教学模式, 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素养。此外, 革新的教学, 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运用技术, 而且更要知道在什么时候、怎么样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他们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去, 以及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因此, 教师的专业知能可从四个维度进行阐释[7]: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 能理解和应用技术;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 帮助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新的挑战;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的专业实践, 开展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合作与交流, 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身学习者。

教师面向信息化的专业知能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可表述为了解、应用、整合和创新四阶段。 (1) 了解阶段:教师开始认识技术、学习使用技术, 但在心理上对技术还是抵制着、畏惧着、甚至挣扎着,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主导着的, 技术除了带来一些管理的麻烦以外, 没有对教学的常规造成影响。 (2) 应用阶段:经过应用、反思、学习以后, 教师逐渐获得了技术应用的自信, 掌握了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 出现了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3) 整合阶段:技术开始改变常规的教学组织和课堂结构, 教师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 更多地作为学习的帮促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4) 创新阶段:教师对技术可以说是应付自如, 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应用技术, 设计技术整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这种阶段性发展, 首先从属于课程和学习经验的发展, 也就是说, 对于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 应该要强调的是课程方面的能力, 而不是技术方面的能力。这更符合教师的专业需要, 毕竟只有当信息技术能够用来支持课程的实施的时候, 教师才会自发地自如地在课堂上应用技术。第二, 这种阶段性发展的另一层深刻含义是: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 将破坏传统的稳定的课程结构, 取而代之以面向过程的课程框架。在这种框架中,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支撑、对学习过程的支持和对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支持, 来真正实现与课程的整合。最后, 四阶段发展还意味着, 如果教师能够长期地沉浸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 如果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适宜, 他们就能够具备深度课程整合的信息素养, 从而达到创新应用阶段[8]。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度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信息素养, 而这种信息素养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锤炼。

三、对教育实习的思考

1. 加强知识的准备

在支教实践中, 我们发现许多师范生在学科教学中, 面对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 普遍地显示出较差的学科心理教育意识和较低的学科心理教育能力。这反映在学校的教师教育中, 对学生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科心理教育能力, 是指在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学科心理教育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同发展的能力。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紧密联系的发展阶段:职前初步形成阶段、入职基本形成阶段和在职提高完善阶段。作为师范大学, 重点是完成未来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入职教育。在整个四年的教师教育中, 学生首先要完成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我们要根据教师专业的独特性, 切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1)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 (2) 专门设置学科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 包括大学学科心理教育课、中小学学科心理教育课、中小学学科心理教育教材教法课等; (3) 在学科知识教学中, 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因素, 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学、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心理教育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 养成“乐学、善学、优学”的学习心理模式, 提高自我教育水平[9]。这同时要求我们师范院校的高校教师首先必须深刻理解教师专业的独特性, 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以榜样。

通过支教实践, 我们深刻认识到, 教师的发展并不是在大学里一次完成的, 教师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在中小学校真实的环境中经历持续的发展过程。由教师专业性、知识特点和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可以看出, 教师知识具有完整的结构, 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统一, 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统一, 是各类性质的知识有机构成的整体。教师知识以实践知识方式存在, 在实践活动中建构, 是一种开放的, 不断变化更新、充实的知识。教师要能随时获取新的信息、知识和成果, 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状态, 同时也要通过反思性学习, 不断体悟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自己的知识, 尤其是对实践知识的管理, 例如, 如何进行教育叙事, 如何运用知识管理工具使自己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知识管理工具可以选用博客 (Blog) 、维基 (Wiki)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社会性书签 (Social Bookmark) 、Tag (大众分类或Folksonomy)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IM (即时聊天) 等一系列技术。应该有意识的将对这些技术的学习设计在教育技术等课程中。

2. 处理好几个问题

在“顶岗支教”实习中, 支教学生从始至终都是主角, 处于教学实战状态, 难免遇到许多困惑和问题,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教师专业特点和实践性的理解问题, 应注意处理好这些问题: (1) 理解中小学文化。中小学文化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 它立足于实践, 生动充盈, 丰富多彩, 是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小学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 他们的历史、传统、教师状况、学生特点等各具差异,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背景、气质类型、家庭情况等不尽相同, 中小学教师直接关注的是当下教育实际, 即具体的、个别的、千变万化的实际教育情境。进入支教学校, 要注意很快转变角色, 尊重、熟悉、融入中小学的文化, 尊重中小学的原有经验, 结合教学实际理解中小学的文化氛围, 不能想当然认为自己是大学生, 中小学文化是落后的, 自己是去改造中小学的。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小学文化的特质, 我们的学生才会脚踏实地深入到这种文化中, 成为其中一分子, 成为中小学教师。 (2) 新课程理念与现实的冲突。新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更突出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现实中, 在农村许多学校考试成绩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不参加中考或高考的许多课被减掉课时, 甚至被取消。有些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学生的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张, 没有自由时间等。他们感到中小学生活的强大压力, 这种压力打破了头脑里的理想, 认识了现实中的真实与残酷。如何处理好现实与新课程理念的关系, 即要努力提高成绩, 又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这确实是对支教学生的挑战, 也是对其创新精神的考验。 (3) 人际交流。我们的学生一定要与支教学校领导、教研究室领导、具体学科指导教师多沟通, 注意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沟通在于主动, 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问题。如果能主动恰当地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就会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 更好地实现我们教育实践的目的。 (4) 适应艰苦生活的心理准备。“顶岗支教”实习的学校大多数是在偏远的乡镇, 食宿简陋, 生活单调。这样的环境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和生活磨砺的机会, 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支教前, 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确立吃苦精神和爱心奉献精神。

四、结束语

石本无火, 相击乃发灵光;水本无华, 相荡乃生涟漪。随着顶岗支教实习的不断深入开展, 山西师大一定会在与基础教育的相击相荡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办学追求。我们将与时俱进, 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对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实践环节从内容到形式都加以发展和完善, 探索有效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实践取向、教育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顶岗支教实习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 既是对贫困地区教育师资有效的支援模式, 也是高师教师教育实习制度的重要改革。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和教师的核心知识, 理性认识教育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将有效改进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发展和完善顶岗支教实践模式。

关键词:顶岗支教,教育实习,教师专业化,教师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1]耿文侠, 冯春明.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分析[J].教育研究, 2007 (2) :83-85

[2]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3) :68-70

[3]申燕, 符太胜.教师知识的核心:教师实践知识[J].教学与管理, 2007 (5) :27-28

[4][日]佐藤学,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43.

[5]吕立杰.教师实践知识研究的反思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1B) :20-23

[7]祝智庭.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报 (理论研究) , 2002 (12) :4

[8]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45-47

[9]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62-63

8.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篇八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态度、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等进行实习前后的对比,并与未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观进行比对。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二者的关系,为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顶岗支教 就业观 体育教育

Abstract:The article used literatu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P.E. department students of Jinzhong university conducted a surve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ships post Teaching willingness employment, employment attitudes, employment awareness, employment value orienta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and did not participate in post teach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internship employment outlook for comparison.. Trying to study the impact from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Jinzh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employment outlook problems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Keywords:Post Teaching; Employment Outlook; Physical Education

一、前言

就业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就业的观点及想法。体育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合格体育工作者为目标,然而现实是体育院系学生投身本专业职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其就业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顶岗支教实习是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实习。表现在:时间上顶岗支教更长一些,持续一个学期而教育实习为八周左右;形式上顶岗支教让学生驻入到实习基地学校,按照全职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本职位的教学任务而教育实习由于缺乏管理,放任自流。目前,许多学者主要从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和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展开论述研究,但是关于顶岗支教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出二者关系并对日常及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三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以及参加普通教育实习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国内有关顶岗支教实习以及大学生就业观的文献,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以及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大量顶岗支教实习和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收集了所需资料,设计了《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影响的调查问卷》。本文的问卷是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整群发放的,共发放了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3.访谈法

为了得到更多关于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信息和资料,根据研究需要,抽取了三、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就学生实习前后就业观的变化;普通实习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不同进行调研,作横向比较。

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款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数据探讨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在个人理想和信念的牵引下,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行业的描绘和想象,是对就业理想的一种模拟,一种假设,一种愿景,包括职业的性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薪资水平、与兴趣的统一对社会的贡献等。

从表1得出的数据分析,体教专业学生顶岗支教前就业意向趋于离家较近、中小城镇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极少数人愿意去中西部,仅占总人数的7.2%。而顶岗支教实习后,学生更愿意去中西部和中小城镇就业,不像之前想离家较近了。调查结果显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意愿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不像之前那么感性。如今面对就业抉择时较理性,只要能就业就可以,这是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态度的影响

就业态度是指大学生步入社会选择就业时对某些特定职业、特定岗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包括积极主动的和消极被动的,与大学生基本的就业欲望、自身需求与价值观念有关。调查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只有20%的学生对就业抱有希望,有信心,而支教实习后增加到83.4%的学生对就业有了信心,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对就业毫无信心变得很有信心,顶岗支教实习改变了学生固有的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据了解,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看到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就业市场,并有相当的信心和运用所学迎接挑战、寻找就业机会

另外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学生大多对自己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其不乐观,乐观的只有8.4%,而经历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多的人持乐观态度,持一般态度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最重要的是持不乐观态度的人数降低了76.9%。可见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态度有了极大的影响。

(三)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

就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和认知,以及据此做出的改变和决策。内在条件包括自身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职业前景、经济形势、发展空间、地域条件等。

从表2得到的数据分析,支教实习前学生更愿意考研、公务员,教师入编的人数极少,而顶岗支教实习后考研趋势有所缓解,教师入编的意愿增加,学生也更愿意先就业再择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趋于现实趋于理性,支教前偏理想化的态度大为转变。一改之前的逃避就业、求稳怕变、贪图安逸、缺乏竞争意识,增加了与同学竞争上岗的勇气和魄力以及自主创业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四)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内心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

调查发现,参与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多出了49.5%的学生择业时更注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而选择符合兴趣爱好的学生下降了38.6%,与专业一致的学生稍有增幅,待遇要求优厚的学生下降了29.2%。顶岗支教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据了解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是择业的首要条件,待遇酬金方面也可以商量,目前选择就业时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的想法。

四、结论

研究表明,顶岗支教实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较实习前,更多的学生在就业时更理性、更客观,更愿意到偏远山区和选择本专业就业。此外,建议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子女创业;学校和社会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偏远山区任教;作为学生,要脚踏实地,认清形势,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福.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指导[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5(7).

[2]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05—108.

[3]汤忠华.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4(32):6—9.

[4]甘本根.高师学生定向顶岗实习的利弊[J].江西教育科研,2001(21):21—26.

[5]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1—5.

[6]张昌勋.浅析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报,2005(11):35.

[7]游敏慧.青年大学生就业观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8]冯小湖.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南方医学教育,2006(12):106-113.

[9]刘化民,论“顶岗支教”对师范生人生观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0(4):92—96.

[10]孔锋.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及就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2008(1):12—16.

[11]骆剑琴.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理论与当代,2005(3):17—18.

[12]郑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4.

[13]谢红,王晶.顶岗实习支教与高师体育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9—71.

[14]吕京.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15]柳若松,刘晋仙,马雪梅,高庞.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分散实习现状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1997(2).

作者简介:

栗晓燕(1981— ),女,山西阳城人,晋中学院体育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上一篇:纪录片赏析校本课程下一篇:小学清明节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