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2024-09-17

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通用8篇)

1.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篇一

1.两汉时期,西域的农牧业生产均曾取得较大发展,成为西城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形成了以农为主、以牧为辅、农牧兼营的区域经济总体特色。西域绿洲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耕作技术的提高 C.水利灌溉的发展 D.土地兼并的加剧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A、B、C选项都是原因,但是我们要选出一个最关键的。对于西域来说,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们将最关键的内容选定为水,从而确定选项。2.唐太宗时期,孔颖达与颜师古等人受诏撰为《五经义赞》。又经诸儒考证,书始布下,每年明经,依此考试。玄宗时,初置玄学博士,习《老子》《庄子》等,亦曰道举,每岁依明经举。还亲自注释《道德经》颁示天下。这主要体现了唐代 A.主导思想由尊孔转向崇道 B.私家研究促进文化发展地证 C.宗教兴衰取快于皇帝喜好 D.政治统治借助多元思想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唐朝在不同时期所重视的思想是有一定差异的,不仅包括儒家,还有道家,所以体现出政治思想的多元化,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不能仅仅从这件事上就得出这样的结论;B选项错误,材料还是强调的是政府的努力;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3.《宋史。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未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 A.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 B.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 C.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D.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宋代在官职上采用分权,这不仅在于加强皇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人事权力的平稳过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的描述与重文轻武无关;C选项错误,这与官员素质无关;D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材料强调的是人事问题。

4.“他们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于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马克思评价的是 A.巴黎公社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反洋教斗争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来看,这一运动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面貌,只完成了改朝换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选项错误,C选项没有体现“改朝换代”;D选项与此无关。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 A.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B.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C.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 D.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可以排除文化革命,由此排出B、D选项。再从“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可以得出这是一场政治改革,由此确定为A选项。C选项没有具体指出哪一个历史事件。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关注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本题已经明确了思想上的内容,因此材料中的叙述已经明确给出;第二点就是这是一场政治革命,材料也明确地指出,由此就能够锁定正确选项。

6.自1902年至1911年,中国自行设置的厂、矿数是19世纪70年代至1901年的2倍多,其中1905年至1908年为最高峰。这主要是由于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清政府实行奖励实业政策 D.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材料中给出的时间。由材料给出的时间我们就基本上可以锁定为清末的新政。而其他选项的描述都与这个时间有偏差,故排除。

7.1930年,中共中央在回应共产国际指示时说: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右倾观念。这一回应表明 A.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时机成熟 B.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 C.共产国际反对中共城市革命 D.中共对革命形势估计错误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依旧没有认清楚当时的任务,对于自身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中国共产党处于十分危急的蚀刻;B选项错误,材料与此相悖;C选项错误,共产国际依旧支持城市革命。

8.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1938年10月)中说:“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同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应是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权 B.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坚持两个战场的配合 D.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支持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38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抗日战争两党合作的开始时期,因此此时主要强调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并不突出抗战这一要素;C选项错误,不应该是最主要的经验;D选项是外部力量,不能作为最主要的的内容。

9.据希罗多德记载:“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次一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来看,体现出的是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的一个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变是发生在克里斯提尼改革,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时间过早,他的改革没有涉及到这一点;C选项时间过晚,他的改革在克里斯提尼之后;D选项不是政治家,没有能力实现这一改变。

10.1351年英国贵族影响国会通过“劳动法规”,把工资陈结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然而于事无补,因为劳动力价格仍然在上涨。领主又企图把剩下的农奴束缚在土地上,但在高工资的吸引下,农奴纷纷逃跑。这反映出英国农村 A.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B.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C.黑死病导致劳动力不足 D.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普遍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虽然英国政府企图通过政令来改变现状,但是当时的形势已经无法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受到了新兴资本主义的冲击,由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强加因果,黑死病在此处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普遍化”这一点。

11.“什么是幸福?”被视为18世纪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已经开始让人们在人间而不是在天堂享受幸福,那些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狂热理想都是欺骗,应予以揭穿。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 A.宗教理想幻灭 B.推崇浪漫主义 C.理性主义至上 D.追求现世生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那些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狂热理想都是欺骗,应予以揭穿”体现出人们不再只追求宗教上的心灵的满足,更强调现实的体验,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不能由此说明宗教理想破灭;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现实的重视,不能说明理性主义至上。

12.据《苏联经济史》记载,(苏俄)国营农场的数目:1919年只有2020个,1920年末已经增长到3312个。这一时期国营农场的发展有利于 A.保障对工业中心的粮食供应 B.农业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 C.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调动个体小农生产积极性 【答案】A 【解析】从国营农场的数量变化以及增长率可以看出苏联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了粮食的补给,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与当时苏联的实际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重点突出到农业集体化的内容;D选项错误,苏联当时已经取消了小农个体经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19世纪50年代,他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倍受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青睐。他认为“文明就是人的潜在能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的发展”,所以,人应当随生存环境来调节、改变自己,去适应其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是一个生存竞争的过程,……通过竞多,个人、种族、国家分裂为优劣不同的民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前者最突出的特征是强制;而后者则是建立在自愿合作基础上的。欧洲社会将不断从军事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摘编自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

材料二

盖生民之大要有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为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王栻《严复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宾塞与严复思想的相同之处。(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思想产生的不同背景。

【答案】(1)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发展遵循竞争法则,优胜劣汰;自由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归宿。

(2)斯宾塞:19世纪中期的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自由主义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工人运动开展,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严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进步知识分子接受启蒙思想和进化论,倡导救亡图存。

【解析】(1)斯宾塞和严复两个人都对进化论进行了社会科学上的应用。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发展观,并强调了发展中的竞争问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次就是两者都强调自由是发展中的关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宾塞的思想提出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而严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两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历史背景都有差距。我们可以从此入手,来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现实主义产生于冷战早期,但被诸如肯尼思华尔兹这样的新现实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强调国家间的关系,认为美国和苏联在两极格局中的政治和军事支配地位以及所谓的力量均势是保持体系稳定的有效力量。多元论产生于70年代的经济多极世界,它强调跨国进程尤其是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上升,美苏双边关系及与其相关的军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下降,以及主要系统力量的相互依赖性。

——(英)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

请根据材料,提炼关于战后国际关系的论题,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合理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

二战后,美苏主导形成两极格局,也构成维持世界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美苏在战后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冷战为主要手段,形成两极格局。在欧洲,双方构建起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全面对峙的阵营和体系(可展开)。在亚洲地区表现为局部热战。

苏联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并参与建构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与东欧国家联系密切。美国积极构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主导地位。世界被分割成两部分,并导致某些国家分裂。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核武器的威力也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总之,二战后美苏既全面对抗又避免战争爆发,维持世界整体和平的局面。示例二: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冲击两极格局,美苏对抗减少加强相互依存性。

随着西欧、日本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冲击两极格局。美国的经济地位受到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调整,并调整在亚洲的战略,对外以缓和为主。苏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进一步增强了和平的力量。

总之,战后美苏之间互动、斗争,形成动态的国际关系体系。并且,随着多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和发展,加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解析】本题的论题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在两极格局和多极化发展上下功夫。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阐述。具体来说要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具体史实来加以分析,做到言之有物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王葬称帝前后七八年间,主要是改制。公元9年,王莽颁行诏书: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公元10年,定五均六莞政策。在长安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定时评定物价、控制市场供应、办理賒貸、征收山添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莞”,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賒貸。公元12年,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废。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郡县赋敛,递相贿赂,……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班固《汉书·王莽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据指出王莽改制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1)王莽纂汉,政权初建,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商业投机,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尖锐。

(2)醉心“礼乐”,未能着力推行改制;改革不切实际,亦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触动富商大贾、豪强地主既很利益,遭到强力阻扰;政令繁杂多变;政治腐败,用人不当,官员借机掠夺财富。

【解析】(1)从“王葬称帝前后七八年间,主要是改制”可以看出当时王莽篡汉,政权初建,社会危机十分严重。从这一改革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商业投机,贫富分化等问题严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从“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可以看出,王莽的改革主要在于“礼乐”而不是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样不切实际的改革当然是要失败的。此外,“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体现出政令繁杂多变;政治腐败,用人不当,官员借机掠夺财富。结合背景来看,触动富商大贾、豪强地主既很利益,遭到强力阻扰也是其失败的原因。

点睛:解答本题的第二小问,我们可以先从第一小问出发,从背景来分析改革的弊端。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评价,转换为普通话来概括,这样就能很完整的表达出你的想法。

1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1833-1913)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西线分左右两翼,左翼少数兵力仅仅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近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对这个计划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这样便削弱了两线,特别是西线右翼的兵力。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里芬计划”制定的背景。(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里芬计划”失败的原因。

【答案】(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法俄协约的签订,德国两面作战不可避免;法国构筑了难以克服的棱堡型军事工事;德国军队作战迅速的特点;德国企图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2)对敌人的过度轻视以及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执行者的无能和自作主张;英法比等国的顽强抵抗。

【解析】(1)结合材料中“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以及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主要世界背景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而对于德国来说法俄协约的签订,德国两面作战不可避免。由此他结合德军企图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2)从“‘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近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可以得出对敌人的过度轻视以及对自己的过高评价;英法比等国的顽强抵抗。从“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对这个计划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得出执行者的无能和自作主张。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出身于商人兼小土地所有者家庭。父徐思诚“尝业贾”,继弃而“课农学园自给”,……祖母、母亲都得“早暮纺绩,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徐光启途经南京,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万历三十年,他再赴京应试,中进士。这时,利玛窦也在北京,从此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

知识。万历四十六年,回到家乡,进行原已计划编撰的“农业大百科”性质的“种艺书”,也就是后来成书的《农政全书》。

徐光启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险,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又义的重要原因。他在《农政全书》“荒政”这一目收集了不少历代常平仓、备荒和赈济的材料。……在他丁父优,回上海守制期间,也不忘对“地方利弊……如建闸、蓄水、浚吴淞江复禹旧迹及民输布运等役,不靳笔舌”为大家出谋划策。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取得科技成就的个人因素。【答案】(1)明末社会危机,西学东渐,经世致用思潮。

(2)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忧国优民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实验的科学精神;积极交流;开阔的视野和思维。

【解析】(1)从材料中给出的他生活的时间与年代(1562——1633)可知,当时处于明朝末年,社会危机严重。而利玛窦等人来华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由此也引发出思想领域的经世致用思潮。

(2)材料中强调的是个人因素。我们主要围绕着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个人的精神品质,以及他在生活中受到的启发与生活经验的积累这几个方面来谈。结合材料中具体的叙述来概括总结即可。

2.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篇二

2013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稳中有变, 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 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试卷坚持以能力立意, 根据教材主干知识, 创设新情境,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试题分析

1.从题型来看稳中有变, 以材料构题, 试题模式稳定, 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 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 材料由分段式材料变成完整单独的材料, 考查更趋主题化, 比如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 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 由评述题变为说明题, 主要考查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难度相对下降。选修题45题材料立足教材本身, 命题模式不变, 考查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 以及清末新政的实质, 两次改革结果差异大的原因。

2.新情景材料的选取, 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 在题干材料的选取上, 回归课本趋势明显, 由“脱离课本”走向“回归课本”, 由“脱教材考”走向“抓纲务本”, 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使历史教、学、考有“本”可依, 有理可据, 基础与学科思维能力并重。如32题:1950年, 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 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 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评析:材料的选取立足教材, 材料内容近似于课本内容, 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 考查角度平和, 学生很容易入题, 四个备选项中, A项是直接原因, B、C两项是政治、经济原因, D项是历史原因,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重在学科思维的考查, 体现了立足基础重在能力考查的理念。

3.考点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史 (24题、25题) , 世界古代史 (26题) , 世界近代史 (27题、28题) , 中国近代史 (29题、30题) , 世界现代史 (31题、32题、33题、34题、35题) , 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如24题考查中国古代分封制度: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 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4.从试卷难度来看, 难度层次比较分明, 对学生有区分度, 立足史实基础识记、理解、运用, 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 体现新课标理念。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 整套试卷贯穿新史观, 不拘泥于教材, 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和多元性、广阔性、整体性。如29题:考查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 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6.从试题考查内容来看, 重在考查主干知识。如24题中国古代分封制度、25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26题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27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28题文艺复兴、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31题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32题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化、33题斯大林模式等等, 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31题:有些学者认为, 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7.注重对考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27题:对于“光荣革命”学生都知道, 但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就会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该题重点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联系。如27题:1688年, 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 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 (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为女王, 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8.强调时序性, 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历史时期, 把握阶段特征。如34题: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 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 史实必须清楚, 考查知识范围涉及到了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

9.不回避热点。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 隐含着很多对热点问题的考查。如40题海洋题, 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二、2014年高考备考建议

1.紧抓主干知识, 注重整合知识结构。

依据考纲、突出主干、时空整合、从专题到通史再到专题的复习思路, 在历史史观的统领下构建知识体系, 重视大事年表的运用, 强化时序性, 及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深化重要历史问题, 对重要的概念或结论做到分解, 体会, 记忆。研究单元、课、目标题, 揭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阶段特征。注重整合知识结构,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依托某个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规律探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加强对历史背景、历史联系和历史概念的掌握和判断。

2.强化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通过大事年表复习历史史实, 落实大事年表的专项过关检测, 进行通史整合复习, 把握阶段特征。如复习《20世纪7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一课可以采取大事年表列表整合20世纪70年的史实, 通过史实归纳概括其阶段特征。

方式一:

方式二:

由70年代中国大事年表可以归纳出70年代中国的阶段特征:从政治斗争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从武力完成祖国统一向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转变;从与西方对峙向与西方缓和关系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从主观主义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文艺教育从“万马齐喑”到走向正轨等。由70年代世界大事年表可以归纳出70年代世界特征: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美苏争霸以美守苏攻为主, 但苏方前景不容乐观;局部战争不断, 但全球缓和趋势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历了从黄金时期到“滞涨”再到调整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变化等。通过大事年表复习历史史实, 并归纳阶段特征, 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整体联系, 弥补教材零散的不足, 对知识进行通史整合, 利于学生全面准确把握和理解知识。

3.加强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强调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以新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的能力, 仍是今后新课程高考命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尤其41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今后的教学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多组织讨论与课题研究,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训练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和初步的历史研究方法。而选做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选修课复习单纯的按课本章节, 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 注重按通史线索来讲授, 并把选修部分整合到必修教材中。

4.渗透时事热点, 关注社会现实。

在高考复习中多注意把握时代主题对于预测复习重点有一定意义, 对于老师而言要注意判断、把握时代潮流、历史主脉和本质, 注重周年、次周年大事的历史教学。2014年的周年纪念大事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12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90周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5周年;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200周年;1944年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70周年等。

5.新史观引领教学。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不仅仅是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史学观念的变化。常用的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及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将新史观融入教学, 对知识重组整合。

3.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读 篇三

一、2008年试卷特点分析

(一)稳中有变。2008年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形式、内容稳定,分值安排、题量大小与往年保持一致,试题编排次序注重古今中外的时序性和空间性的特点,但取消了专题题组,考查范围更广。

(二)考查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基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除第12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古代地名中的“阴”的方位指示)外,今年选择题部分一改去年考查许多小字知识,基本围绕主干知识和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考查,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情境式试题明显增多,以文字、图片、表格形式呈现。12道选择题中,情境式命题有9道之多。第13、14、15、16、17、19、20、21题以文字材料形式出现,第22题以图片形式出现。材料有新意,如第15题科学万能说,第19题格拉斯·诺斯假设,第20题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等等。主观题每题材料都有一个表格呈现。把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高考试题中,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四)以文明史范式、整体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设计试题。如第13、20题考查精神文明史,第17、18题考查政治文明史,第21题考查整体史观,第14、15、19题考查物质文明史,第37题考查制度文明史。

(五)不回避热点问题,反映鲜明的时代气息。试题重视运用鲜活的情境材料,新颖且难度明显增加,试题的整体设计隐性体现热点问题,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如第13题与思想解放大讨论的时政热点相关,第20题与大国崛起相关,第22、23题与台湾问题、国家统一相关,第37题与改革开放30周年、重建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第39题与西藏问题相关。试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功能。

总之,尽管试卷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文字材料有余,图片仅有两幅,显得单调,主观题答案超出了学生实际水平,但全卷还是很经典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逐步由教材观转向课程观。

二、夯实基础抓主干知识,提升能力突破难点

历史的最大作用在于通过历史照亮未来之路。通过历史启发对现实的思考,就成为高考命题者的思路之一。掌握了2008年试卷特点,对备战2009年高考有很大启示。

(一)抓主干知识,重基础训练,是重中之重

1.三农主干知识

税费制度改革包括编户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古代农业发展问题包括农具改进、水利事业、魏晋江南农业、隋唐江南农业、明清农业发展等;民主革命时期红色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包括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双减政策”与大生产运动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包括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各时期的相关政策。

2.国家统一问题主要涉及到元朝行省制度、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德意志的统一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方面。

3.儒家思想演变方面,包括春秋战国、秦朝、西汉、魏晋、宋元等各个时期,还包括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

4.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涉及到有关《资政新篇》、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文化运动、共同纲领、1954年新中国宪法、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等等知识点。

5.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面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近代自然科学、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对中国的影响。

6.人类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方面,主要有二战后,新加坡、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欧洲崛起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等问题。

7.思想解放问题包括人文主义、启蒙思想、自由主义、垄断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考点。

8.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涉及到的知识点有:

(1)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后三个时代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煤炭、石油和电力,四个主要的动力来源分别是人力、畜力、燃煤的动力、电力。

(2)煤、煤气、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大量使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而核能、地热、海洋能、沼气、电能、太阳能、风能等都被称为 新能源。

(3)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国家已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煤,其蕴藏量最丰富的省(区)是山西,其产量最多的省(区)是山西。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有: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人均能源消费量低,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能源消费构成不尽合理;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秸秆等作为燃料等等。

(二)要能将社会热点与学科复习相结合

热点必须有史实为依托,有热点,没有依托,一般就不会考。在高考当年(特别是几周年)的重大事件往往是易考点(这些重大事件必须具有深远影响或里程碑意义)。

具体选择标准就是:①以“我”为主(包括国际上对我国影响);②以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为主;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内容;④经济类热点问题;⑤有定论,且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⑥有利于对学生正面教育;⑦学科研究的热点——文明史观、整体世界史观、新课标等。

确立热点专题的原则:历史学科特性(过去性、借鉴性、能学以致用);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我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教材能够有所体现的热点。热点必须有史实为依托,如反映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考当年是多少周年的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必须具有深远影响或里程碑意义。

历史学科的热点有: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②国家主权,民族独立;③“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中国近代社会的艰辛历程;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⑥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⑦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⑧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⑩战争与和平,合作与冲突——国际关系专题;?輥?輯?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輥?輰?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輥?輱?訛党的建设;?輥?輲?訛文化教育专题;?輥?輳?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

(三)了解高考特点和趋势,掌握学习技巧,加强有备训练

1.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是关键。大字部分的确是要很熟悉才行,有些比较重要的句子要原句背下来,比如事件的影响和对它的评价,但大字部分有些陈述性的文字不用原句背下来,了解意思就行,也就是说不需要全部背下来的,有重点地识记即可。小字部分不能忽略,它能有助于理解。

2.重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如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活动等。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物要素包括个体和群体(如政党、军队等)。涉及人物要素时,既要注意杰出的历史人物,又要注意有影响的群体。近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个体活动与贡献的题目不多,而考查整个党的领导与历史作用的题目不少。

3.搞好专题复习。选好选准专题非常重要,要精准且实用。如: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制度文明进程和民主意识、二战时期的中国外交成果等。

例如,要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应从“七个方面”考虑:①交流的重点。以中国人的眼光看交流,一个重点是国内华夏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一个重点是中外交流。②交流的路线或通道。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西北陆地丝路、海上丝路)和现代的欧亚大陆桥,新航路的开辟,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凿等。③交流的重要时段。如中西文明交流,从甘英出使大秦算起,已近2000年,但最重要的时段是明清之际。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有那么多的题目考这一时段的中西文明交流了。④交流的代表人物。如我国的张骞、玄奘、鉴真和郑和等,欧洲来华的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等等。⑤交流的主要内容。如明清之际来华的欧洲传教士带来了基督教(天主教)经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器物等。内容应具体,切忌空泛。⑥交流的方式。如商贸活动、人员往来、文化技术传播、通婚联姻等。文明交流以和平方式为主,在特殊情况下,战争也可促进交流,如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就是由被俘的唐朝士兵传到中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空前活跃。⑦交流的影响。尤其要注意文明交流影响的双向性和互补性。如汉朝时、内地的丝绸、铁器、凿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物产、音乐舞蹈传到内地。明清之际的中西文明交流,既有“西学东传”,又有“中学西传”,中西文明相互影响。

4.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

(1)问题式的学习

历史学科的信息组合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足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沿革,包容的信息量大;二是要有一定的空间跨度,足以反映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容的信息层次丰富。因此,在学习时要多动脑思考、多动笔整理、多问为什么,做到环环相扣,千万不要遗漏知识点。

(2)科学训练

4.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篇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史料中,不能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91年底苏联解体,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欧盟正式建立是在1993年11月1日,与“冷战”时间不符,故选A。

2.“二战”后初期,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情况在德国尤其严重,那里1946-19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结合这段材料和图片指出美国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A.实施全面“冷战”B.抛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

解析:选C。全面“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方位遏制战略,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指美国通过干涉别国内政,从政治上遏制苏联的战略,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欧洲、恢复欧洲经济、稳定欧洲资本主义,进而进一步遏制苏联的战略,故C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国纠集西欧国家为遏制苏联而建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故D项错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解析:选B。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经济方面的组织,此举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实施的援助欧洲计划——马歇尔计划,所以B项正确。A项主要是政治上的,C项是军事上的,D项是无关项,排除这三项而选择B项。

4.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B.局部“热战”升温

C.多极趋势出现D.“冷战”“热战”交织

解析:选D。第一幅图反映的是柏林墙,体现的是美苏德国,是“冷战”的表现,第二幅图是美国阻止越南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发动的侵越 战争,属于局部“热战”,美苏“冷战”加剧体现不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故A项错误;局部“热战”升温体现不出第一幅图的“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冷战”“热战”交织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

5.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由于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D项说法正确。

6.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不利的后果”有()

A.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B.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

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

D.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

解析:选C。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但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以及两极格局的形势,西欧各国走向联合,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这是不利后果。故选C项。A、B、D三项都属于“满意的结果”。

7.“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签订某一条约,这一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覆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根据这一条约,欧洲由此建立的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

解析:选B。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A项错误;分析题干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欧洲煤钢共同体是由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六国成立的,题干所提到的这些简单的东西,如纸张、飘带等,都与这些国家有关,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诞生于1993年,故D项错误。

8.(?四川内江高一期末考试)日本前首相小泉在发言中说:“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这说明日本()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B.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C.追求政治大国

D.已经摆脱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日本前首相小泉”可以得知时间是在—,日本战后在美国的帮助之下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今并未超越美国,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国际和平和安全”,与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在国际上不断追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C项正确;至今日本并未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故D项错误。

9.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

D.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出现

解析:选C。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欧洲共同体形成于1967年,时间不符,所以排除A、B两项。D项仅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而题目要求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也不符合要求。

10.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A.巴黎公社失败B.戈尔巴乔夫改革

C.雅尔塔体系的瓦解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92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可知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关,故D项正确。

11.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B.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C.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D.恐怖主义威胁世界的安全

解析:选D。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实力的国家,俄罗斯走出低谷,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包括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因素,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而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

12.《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

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

解析:选C。由“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式下的多元化特征。C项正确,排除A、B项。“一超多强”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体现,但题干并没涉及具体的国家和具体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小题26分,共52分)

13.“马歇尔计划”对二战后初期的西欧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引起了政局的激烈动荡。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阶级矛盾急剧上升。1947年上半年,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的罢工浪潮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西欧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法共和意共,在战后初期的大选中,法共获选票1/4,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意共获得选票达1/3。

——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图一:英国宣传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一位英国妇女脚踩着高跷,两只高跷上分别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STANDARDOFLIFE”(更美好的生活)。图二:1947年苏联某杂志刊登的“美国最新战车”。

材料三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要求下,1947年7月,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后改为常设机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西欧国家为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成立的一系列经济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冲破了原来民族国家的界限,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摘编自王国范《试论马歇尔计划

对战后初期欧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图一和图二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认识,并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10分)

(3)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哪一组织的建立反映了西欧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简要分析这种联系加强对国际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阶级矛盾急剧上升”以及“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归纳作答。(2)第一小问不同点,依据图一中信息以及图片提示语言从“对西欧经济复苏”角度说明,图二从“美国最新战车”角度说明是使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意识形态以及作者意图角度说明。(3)第一小问组织,依据所学欧共体成立过程,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来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美欧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背景: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出现经济困难;各国阶级矛盾尖锐(或工人运动高涨);各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

(2)不同认识:图一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肯定其对西欧的积极作用;图二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以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或使西欧在美国战车上,并成为战车拉动者)。

主要因素:意识形态对立(或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争锋);创作者的立场(或意图)。

(3)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影响:有利于欧洲摆脱美国控制;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4.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问题二: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问题三: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全球化改革开放机遇与挑战

(1)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8分)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问题三中四个关键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10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1)问实际上是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第(2)问中的观点表明了欧洲政治家对欧洲合作的作用的认识,回答时注意选取角度;第(3)问应理清四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前两个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后两个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答案:(1)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

(2)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

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

5.高考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篇五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

2.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十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抻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大规模南迁

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俗(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10.公元前4,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目法权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

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

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 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菇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6 18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17.19,《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18.19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与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印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24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25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鞋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5—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与要求作答。

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嚣七万、铁嚣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史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成化十一年 (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 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太歼之”。此后, 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 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

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

(1)根据材料,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6分)

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1981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1982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中止。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年7月,历经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 核力量的1/3,各拥有1600件战喀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5分)

请考生从第29~3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馓的第一题计分.

2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 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的意义。(6分)

30.【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分)

材料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公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证与书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 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防效外洋

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君民共主”主张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6分)

3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和约》相比,《拉巴洛条约》性质上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6分)

3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一

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

——摘编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23年,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简历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吴佩孚死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佩孚发布之一电报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吴佩孚。(8分)

33.[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2分)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证券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延安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6分)

历史答案

第1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D 2. B 3. B 4. A 5. C

6. A 7. C 8. D 9. C 10. B

11. D 12.B 13. C 14. C 15. A

16.C 17.D 1 8.C 19.A 20.B

21.A 22. D 23.A 24. D 25.B

第Ⅱ卷

必考题

26.(13分)答案要点:

(1)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分)

(2)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5分)

27.(12分)答案要点:

(1)西方科技较中国发达,思想、学术成果丰硕;须大量引进西学;应不断吸取西学的最新成果。(6分)

(2)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6分)

28.(13分)答案要点:

(1)缓和双边关系,确保核安全,减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要保持接优势;苏联欲减少因军各竞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压力。(8分)

(2)基本达到各自的战略目的,维持核垄断地位:减少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困素;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5分)

选做题(五选一)

29.(12分)答案要点:

(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6分)

(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6分)

30.(12分)答案要点:

(1)批判洋务派的中体两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6分)

(2)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政治因素;看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有局限性。(6分)

31.(12分)答案要点:

(1)是处理两国关系的条约;签约方地位平等:条约内容主要围绕合作。(6分)

(2)打破凡尔赛体系对苏俄的孤立.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压制:冲击凡尔赛体系。(6分)

32.(12分)答案要点: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兴起,学生运动受到压制。(4分)

(2)进行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灾难;镇压工人运动;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同情学生爱国运动:抗战时保持民族气节。(8分)

33.(12分)答案要点:

(1)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6分)

6.高三文综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篇六

1.下列哪些内容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①历法中有关于闰年、冬至日等用法②我国最早的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③记载医学中有关数十种疾病④记载许多植物名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

C.已具备六书构字规律

D.能记载祭祀、农事等史事

3.商代的文化成就远远高于夏。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的发展导致文化繁荣

B.商朝重视文化的发展

C.商朝和战国时期文化氛围好

D.上层建筑常常同经济基础脱节

4.夏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科学成就出现在下列哪一知识领域()

A.天文历法

B.医药学

C.生物学

D.地理学

5.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B.商代时期甲骨文已成为较成就的文字

C.《周易》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占卜用书

D.干支纪日法是世界17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6.下列关于夏商周青铜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青铜器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B.西周青铜器的特色是大量铭文出现

C.商代早期出现青铜器的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

D.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于读礼……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大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间毕矣。

——《荀子》

回答:

(1)荀子这段话基本意思是什么?

(2)《诗》《书》指哪两部书?为什么说它们“博大”?

三、问答题

8.论述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A4.A5.C6.D

二、材料解析题

7.(1)重视儒家经典,要求学者毕生努力学习儒家经典。

(2)《诗经》和《尚书》。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被儒家奉为经书。它们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思想。

三、问答题

8.(1)古汉字的产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不仅为研究三代古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的材料,而且推动后世文化的进步。

(2)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天文历法、医学的成就,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打下基础。

(3)《尚书》和《周易》等古书籍,为后世研究古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周易》对我国哲学发展有很大启发。

7.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篇七

一、近五年陕西高考历史第41题分析

2010年陕西高考文综卷采取自主命题的形式 ,其难度、开放性程度相对于全国卷而言较低,单纯从非选择题看,其包括必做和选做题。但是出题形式都是选取几则材料,让考生通过分析材料作答。这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性,也能够测评出学生对比、分析史料、进行综合概括总结的能力。但是就高考是一个全国性的选拔考试而言,这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往往不具有新的突破, 根据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对于非选择题的命题要求逐渐提高,之后的陕西高考文综卷逐步改革,其开放性程度有所体现。

自2011年后,陕西文综开始采用全国卷新课标一,第41题是具有典型代表的开放性试题, 其答案判定主要依据学生是否做到史论结合。2011年第41题以西方崛起的两种观点让学生展开评论,在西方崛起的过程中,亚非拉地区是否也起到巨大的作用,是否在1500年前后是世界的引领者。笔者认为此题运用全球史观的观点, 使学生联系在某一时间段内世界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从而根据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综合分析对比。因此,此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有很大提升,不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而且使学生在解毒过程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对历史事件作出准确的描述和阐释,从而比较、归纳以论证讨论问题。学生在作答时首先要了解1500、1800年这个时间段曾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如1500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1800年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工业革命。其次,明确这两个重大事件对世界的影响。根据其对世界的影响再联系当时的东方和西方的具体历史状况,这其中涉及文明之间的碰撞,一种文明总会带动另一种文明的发展,这是历史逐渐进步的过程。因此,此题要求学生以宏观的历史视野看待问题,并作出评论,其依据是回归到最基础的史实, 但采用开放的形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2012年的41题采用图示的形式说明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面对冲击时的反应,从而揭示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进程。此题要求学生掌握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所带来的影响的具体史实, 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总结出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实质。辩证地分析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过程中被迫开放的同时也逐渐接受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使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觉醒。此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因此,其开放性程度是在高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但立意新颖。

2013年的41题选取东汉和唐朝的行政区域示意图 , 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出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此题是对学生读图实图能力的考查, 首先要求学生对汉唐时期的历史状况有全面了解。笔者根据答案提示了解此题需要答到三个知识点,即汉代州与唐代道分布区域的变化; 汉代州与唐代道名称设置的不同;汉代州与唐代道管理功能的变化等。单纯从知识点的考核而言,此题已超出高考历史考试范围。另外,此题需要学生仔细对比前后两个示意图,发现两图之间的异同,从而提取有效信息。这除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课本知识外,还需要其在课外多积累知识、了解地图、具有一定的地理常识。因此,此题融合了多学科的考察,综合而言,2013年41题的开放程度高,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同时也增加此题的作答难度。

2014年的41题是让学生根据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提出修改建议。其前提是需要学生根据抗日战争的具体史实提出, 抗日战争是高考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以此形式出题具有独特性。笔者认为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根据1960年抗日战争目录可见共产党的抗战功绩学习内容占很大篇幅,而国民党抗战的史实却很少,多以负面展示。因此, 笔者认为此题作答的一个关键是抓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共同团结抗战的结果。除了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外,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作战也很重要, 突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达到命题立意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立意。综合而言,此题的开放程度在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内, 并且其突破以往对抗日战争单纯考察史实的考法, 在一定程度上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启示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迎合了高考形势的需要, 其作用在应试考试中越来越突出,笔者综合概括出两点。

它实现了命题形式的突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在题型命制上突破以往传统的命题形式,有材料题、图示题,不同的题型锻炼学生的应答能力。由于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适当难度和开放性的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考试的质量,突破学生以往答题的思维定式,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除此之外,这种新的命题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这种综合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在此有所体现。因此,开放性试题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呈现顺应新课改后高考历史的考试要求,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以史为基,开放性程度越来越趋于合理。综合近五年的开放性试题, 可见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学生对史实的了解为基础,要求学生进行史论结合,从而评析材料。因此,这种开放是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前提下的开放,但又不失独特性。学生可联系旧知,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依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自2013年开放性试题超出高考历史考试内容范围之外后 ,2014年便作了相应的调整,使开放性程度逐渐趋于合理,这种开放性程度是在学生所学知识范围之内, 经过其独立思考和努力可以作答,从而使学生对试题有话可说。

另外,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对教师的历史教学具有相应的启示,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有效应对高考。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重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讲解。开放性试题虽然 形式新颖 多样 ,但只要学 生能够史 论结合 ,自圆其说便 可 ,对答案也 没有做具 体规定。 万变不离 其宗 ,刨根究底 ,开放性试 题考查学 生的知识 点仍旧限 定在高考 考试说明中 对考点的 规定。因 此 ,学生对基 本知识点 的掌握和 理解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中历史 课程标准 的规定 ,准确把握 教学重难 点 ,促进学生辩 证地看待 历史问题 , 详细剖析 重大历史 事件的影 响 ,理性认识问题。

第二,日常训练注重材料与图示多种史料的选取。教师在对学生日常模考训练的过程中,应适当地选取开放性的试题,其形式应多样,包括材料和图示。对于材料型试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并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规律,并通过对比、归纳分析得出历史结论。对于图示型试题,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需要获取哪些信息。并通过前后两幅图的对比,分析出其异同,总结出规律。

第三,注重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通过分析近五年来的开放性试题,可以看出命题者对多元史观的运用。例如2011年第41题中对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运用,由此为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运用多元史观提供借鉴。除了以上两种史观外,还有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侧重于宏观历史,适用于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 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 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适用于对近现代史的把握。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适用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由此可以看出多元史观在历史学习中涵盖各个方面, 从横向看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从纵向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文明史观强调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其中包含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阶段,渗透现代化的史观。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冲突, 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和商品流通之间各领域的相互依赖和联系,构成全球间的对话,形成地球村,这其中渗透着全球化史观,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全球意识和现代化的浪潮下,更关注人,尤其是芸芸众生,注重大众化的生活,注重民间所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成果,其中又渗透社会史观。总之,我认为多元史观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填鸭式地灌输, 不能强硬地以贴标签的方式将某个历史知识与多元史观一一对应。具体应该根据历史教学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开放性试题与多元史观的结合,应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时段和一定的历史规律,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 综合分析近五年来的开放性试题可以看出其题型的命制更合理和规范,也越来越成熟,对学生如何应对高考题型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使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经验,更好地培养应试型人才。

摘要:陕西高考历史试题以文科综合卷的形式展现,其题型安排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综合分析2010-2014年陕西高考文综卷第41题,深入分析其命题形式和考察内容、视角,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引发对于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思考。一方面为学生如何应对高考题型新的发展趋势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为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经验,更好地培养应试型人才。

8.高一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篇八

试题解析

12题 有效信息:“河南安阳”“妇好”。

调用知识: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思维路径:根据河南安阳和“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可得出正确B。

13题 有效信息:“天下苦秦久矣”“表现”。

调用知识:秦末农民战争。

思维路径:先理解“天下苦秦久矣”的真实含义,回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即可排除含①战乱频繁,含②民族矛盾尖锐的A、B两项,得出正确答案D。

14题 有效信息:“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调用知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思维路径:读题干史料可知实施这一措施的是康熙,再回忆“册封五世达赖”是顺治,“平定三藩之乱”是康熙,“首次征收地丁银”是雍正,“接见过渥巴锡”是乾隆,得出正确答案B。

15题 有效信息:“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洋鬼”。

调用知识:太平天国的失败。

思维路径:先根据“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洋鬼”即“洋枪队”判断出应在“天京变乱”之后,重建领导核心,排除A、D,再回忆陈玉成因歹徒出卖被俘英勇就义,排除B。答案:C。

16题 有效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调用知识:《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思维路径:先抓住“法国政府……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再仔细阅读、理解所给史料排除A、B、C。答案:D。

17题 有效信息:“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

调用知识:北伐军胜利进军。

思维路径:回忆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由广州迁到武汉,即得出正确答案C。

18题 有效信息:“1936年”、“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派,共同抗日救国”。

调用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思维路径:根据“1936年……去年”判断“该主张”最早见于1935年,“八一宣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国共合作宣言》、《论联合政府》分别发表于1935年、1935年、1937年、1945年排除C、D,最后辨别“八一宣言”是华北事变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的,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之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即得出答案A。

19题 有效信息: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

调用知识: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思维路径:从伊拉斯谟即可判断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性”,再根据“愚人”可得出答案D。

20题 有效信息:“1558~1603年”、“中兴和辉煌”。

调用知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思维路径:“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在1607~1733年,“早期启蒙思想”出现在17世纪,“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发生在1588年,“君主立宪政体”是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后才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再根据关键词“1558~1603年”、“中兴和辉煌”选出正确答案C。

21题 有效信息:“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签订前……试图修改,遭拒绝”。

调用知识:巴黎和会。

思维路径:根据《凡尔赛和约》四个方面可排除含有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或含有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的A、C、D,得到正确答案B。

22题 有效信息:“苏联……建所谓‘东方战线’”。

调用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思维路径:理解“东方战线”含义;根据题干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确定时间和国家;回忆四个备选项事件发生的时间可判断A正确。答案:A。

23题 有效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的发展趋势。

调用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

思维路径:判断A、B讲述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即排除;C叙述错误,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答案:D。

37题 有效信息: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在唐朝可做官;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写成《革命军》。

调用知识:唐朝时对外友好交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思维路径:第(1)问回忆唐文化对新罗文化和科技相关内容。第(2)问归纳提炼“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第(3)问提炼 “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第(4)问围绕“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这一主题,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39题 有效信息: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

调用知识:秦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维路径:第(1)问依据材料一提炼“汉朝文化生活兴盛的表现”。第(2)问“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议的奋斗目标”直接从材料二可得到答案。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销售工作总结下一篇:大班艺术下期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