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2024-11-06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共13篇)

1.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篇一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感受

甘肃省张掖市体育运动学校刘晓华734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较差,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普遍存在着“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中职生思想现状,导出实施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教育亲和赏识

一、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特殊的中职类体育运动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和本省发现、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和国家的各项竞技体育比赛。面对这样一种特殊性,我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较差,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思想存在着“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因此有很大一部分“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主要分为三类:

1、家中父母经商,因无暇顾及,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

2、父母离异,家人是教育的失败者,没办法管教孩子;

3、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没办法,就送到这里来练体育。这些学生,被称之为“差生”,说的确切点,是“双差生”,他们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很多,有强烈的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且敏感而冲动,自以为是又胸无点墨,还十分懒惰。这些学生,基本上没有理想和追求,来上学不是为了学好知识、提升自我,有些只是为了拿个文凭,还有些纯粹是为了混日子,因此,学习不认真,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听讲、课后不看书,考试时却千方百计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而且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没有生存危机,有“靠家长、靠关系”的依赖思想,但惟独没有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思想意识。

二、实施措施

这么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我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本质不坏,只是缺少“爱”和“认可”,他们很聪明,而且很重感情,一旦你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他们其实是很懂事和明理的。随着对学生的理解和班主任工作的深入,我的体会也很深了,这里有几点本人的浅见。

1、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中写道:“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恼的孩子,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温家宝总理也说过:“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爱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就要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平等接触、平时多交流,做他们的“朋友”和“亲人”,把他们的冷暖记在心里,学生会因你的爱而感动,会因你的爱而信任你,也会因你的爱而慢慢发生改变,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渴望被人关注,对于平常学生如此,对于问题学生更应如此。作为问题学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存在心理问题。因此,面对这些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用心沟通”,走近他们,贴近他们的心灵。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也始终信奉并遵守这一信条,教师的真情投入往往是很重要的教育力量。所以,人们把称教育为“爱的教育”。

2、教学要“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更要“因材施教”,其实也就是“因人而异”。因此,在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时,我总是会在最短时间里,抽空和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并注意观察了解,以便在直观上对每位学生做出一些初步判断,为以后的“因材施教”打好基础。有些学生“服软”,有些学生“吃硬”,所以作为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的性格和承受力来决定教育的方式。可能有些教师认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学生,我说他们就得听,难道我还有看学生的“脸色”?我认为这个观点有偏差,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讲求“平等”,而且学生也需要被尊重。要尊重学生,就是要重视他们,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们,凡事要以理服人,教育学生也要让学生“先苦后甜”:学生做错了事,当时肯定火冒三丈,当头一顿批评,但是批评过后,一定要记得以和平的心态给学生把道理讲清楚,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到哪了,还要明白老师的批评是因为重视他们、是为了他们好。总之,批评也好,教育也好,务必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一味地责备,更重要的是正确疏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点,学生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也就是你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场合、学生的情绪和当时的承受能力、还有教育的效果,所以,一定不要和学生起明显的冲突,尤其是在教室里众多学生面前,这样会刺激学生的对立情绪,会将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实在不行,走为上策,“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还适度体现了自己的大度,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在学生出现问题时,除了批评、教育、疏导学生以外,同时还要反思自己的责任和不足之处,这样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公平和担当。

3、关注学生,扬长避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缺点和毛病,我们要善于运用“赏识” 这一让学生在成长路上产生不竭动力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注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欢乐,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老师不能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去寻找学生的错误,更不能简单地定性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要从内心去欣赏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出现问题时,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改正,那才是最好的;也不要因为年少的一点无知和冲动,就否定自己的所有。我认为应该细心去观察、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时隐时现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只是“差生”,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并经常告诉他们:你们很优秀,如果能改正自己所存在的一些小问题,那就更好了。差生本身就是只知道自己很差,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却又不希望别人说他们的短处,其实他们也渴望成功,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他们树立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让他们明

白,虽然他们存在缺点,但他们也是有很多优点的。我们说,“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为人师者,应该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赏识教育很重要,即使是有太多缺点的学生,多说一些鼓励的话也是没有错的。

学生,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到学校来学习,文化知识的提升很重要,但学会正确的做人更重要。现代社会,除了对能力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以外,文化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能完全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应该看到更基本、更重要的东西:素养和道德感。对于独身子,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如何在学校、班级这个“家庭”快乐健康地成长;教会学生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去尊重老师;还有教育学生怎样面对挫折与困难,怎样去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总之,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了学生做人,也就教会了学生一种生活的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学习、表现自会有所提高。好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更能够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他成功的机会就大了。

三、工作体会

园丁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换来了满园飘香,果树累累。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教师职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在我校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所有这些,本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师生之间要用尊重、关怀、欣赏去架设心灵的桥梁,这是一种品质,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中职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

2.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篇二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小学生, 从小生活在农村, 见识少, 认识能力差, 总认为学习的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学生学习不认真也不努力。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学习态度, 转变他们对学习知识的这种观念, 告诉他们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的竞争的社会, 没有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会被社会淘汰。数学知识存在社会, 来源于生活,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抓住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 多激励和赞扬学生, 使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从而树立自信心, 端正学习的态度,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改变思维定势,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大纲》指出:“不仅要使学生习知识, 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我们要改变过去只重视学习结果, 而忽视学习过程的教学, 多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由于小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善于机械模仿, 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学生见“比什么多”就用加法, “比什么少”就用减法。我们就要举例说明这种方法不一定是对的。例如:甲比乙多5, 如果已知乙求甲, 就应该用叫法;如果已知甲, 求乙就应该用减法。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多用实例作对比、分析, 区别不同数量的关系。不但要用综合法、分析法, 还要用还原法、假设法、图解法、类比法、对应法等进行思维训练, 使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三、引入生活情景,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 就是他们最渴望或最熟悉的事物。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和兴趣越高。因此,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着手传授知识, 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 我们把书上的例题改为:煮4千克稀饭, 水与大米的比是4:1, 需要大米和水各多少千克?由于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教学, 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心里, 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乐于思考也乐于学习。

四、优化教学结构, 启发学生思维

托尔斯泰说, 成功的教学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了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中必须优化结构,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先在讲台上放了一个斜面, 把一个圆轮子和一个正方体林块放在斜面上, 让学生观察发生什么现象?然后我又在教室空地上画一个长方形和它的两条对称轴, 并在对称轴的中心各放一个塑料小桶。八个同学站在四角和对称的交点上, 向桶里投小球。投后有学生说:“我们站四角的距离远些, 投中少?这很不公平。”我趁机引导:“那么, 请大家想想:为什么不公平?怎样才能做到公平?”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 “画圆圈。”我说:“对。还有刚才圆轮为什么能滚下去, 而长方体不动, 你们想知道这些是为什么吗?”, 学生异口同声说:“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于是, 我马上板书《圆的认识》, “趁热打铁”, 开始讲授有关圆的知识了。这节课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他们掌握知识也很好。

五、利用悬念式结尾语,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材内容前后联系紧密, 在上一节课内容结束时提示下节内容, 有意识地给学生思想上造成一种悬念, 引起学生好奇。如, 教了圆的认识后, 我在课尾提出:“我们学校学校操场边的那棵大黄桷树, 它的树杆最大直径是多少?只要带上长绳子和米尺, 就知道了。这是为什么?下次数学课我们就进行探究。”学生会想, 绳子和直尺不会穿孔, 能量出来吗?下课后学生纷纷找我告诉他们答案, 我说这是一个秘密。为了找出这个答案, 学生无不盼望数学课的早日到来。这样就为下节数学课的已知直径、半径求周长, 知道周长求半径直径作好了铺垫。

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路 篇三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了解社会 了解生活 了解国家大事 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比如家庭中的种种琐事 校园内的桩桩小事 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 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只有把学生引向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 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 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 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素材.特别是山区的孩子 课余活动丰富多彩.例如 春天 山清水秀的农村到处绿芽压枝头 繁花似锦绣的美丽景象;夏天 孩子们喜欢到小溪里捉鱼、游泳;到了秋天 便是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热闹非凡;冬天 又是另一番别样的沉静之美.这些农村特有的景象都是农村小学学生能亲身感受的真实内容.教师可以“陪同” 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 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让学生观察后向同学、老师说一说或在日记中记下观察的感受.这些内容生活味道浓厚 真实 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感 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不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 没有感受可以抒发 而是能使作文言之有物 能写出真情实感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有了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难写了。

二、培养学生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避免用方言表达而是用规范的书面表达尤为重要.农村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功底还比较薄弱 有时候分不清方言口语和中文规范表达的差异 在写作过程中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如笔者曾批改过的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日记 他是这样写的:“今天 我放学回到半路 落水了!”笔者阅到此处大惊失色 以为他掉进水里了赶紧往下看 一看才知道原来他想表达放学路上下雨了.在笔者所在的乡村方言里 “落水”即“下雨”之意.还有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因私自到河里游泳被罚写检讨 他在检讨书中写道:“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去洗身了”. 其中的方言“洗身”与普通话的“洗澡”、“游泳”同义.他这么写就有保证永远不洗澡的意思 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培养规范语言表达是基础.其次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奠基石 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

1、是用词准确。

2是句子完整.就要求学生要理解词义 理解词语表达意义 明确词语的运用范围 分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培养造句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尤其困难 他们从小没有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没有形成良好汉语的思维 自然会写出生硬、不规范的语句了.因此 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规范表达汉语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 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没有丰厚的知识 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 教师要教育学生 要多读课外书籍 甚至自然科学知识 也要了解一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不断增加词汇量 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 写感受 有意识地背诵 并随时评讲.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 记忆是智慧的仓库 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 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 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无米下锅” 进而也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 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 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的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 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 学生视野开阔了 知识丰富了 思维活跃了 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以评语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写作

小學生的年幼不懂事, 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欠佳, 教师对小学生作文的评语, 就像一盏灯一样, 引领着学生向知识的海洋前进.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应该引以重视.作文评语要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要针对学生作文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同时要善于抓住作文中的“亮点” 点燃学生写作激情;要在评语中体现人文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还要严肃认真地书写,用美好的语言和隽秀的文字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此外, 应通过和谐融洽的氛围作为交流平台, 在作文的写作与批阅过程中, 师生双方进行点对点式交流、对话. 教师还应表现出对学生善解人意的尊重.针对学生习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不要简单化地否定, 最好是含蓄委婉地点出, 不伤学生的自尊.一个教师只有做到了这几点, 才能真正能够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激励他们写作上的进步。

总之 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 教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 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4.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篇四

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教材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可以作为人们交流信息的手段,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关的教学氛围,它在教学中起着激情、引欲、过渡、强化等作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材观,设计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途径呢?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设计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突出数学的现实性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精心设计情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创设情境。

比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图形”一课,笔者利用游戏设计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对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也少,但他们已经有了生活基础,接触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玩一玩中进行。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几种自己了解的物品的包装盒,然后向学生介绍。因为学生都非常了解手中的东西,所以介绍起来兴趣盎然。再通过比较、举例等活动,强化物体和图形的区别,使学生在游戏中亲身感受物体的特征。最后通过推理区别这些物品,并分类。数学概念十分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从生活中来找概念原形的过程,即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如在进行“长度单位”教学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1米,通过这样的举例可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感受1厘米、1米的真正意义,概念的表象在头脑中便更加清晰。展现教学的趣味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虽然数学知识中有些内容较抽象,但有些内容还是充满趣味性的。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情境或是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如果能真正理解规律,体会到规律的价值,那么他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实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或支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表,学会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启发意义,要产生愤悱的心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情境无趣自然没有效果,但有趣而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中,她设计情境,先提出:“老师今天要带你们一起到小熊家玩。”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小熊的房子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熊的房子上找出图形并认识这些图形。

师:小熊家的房子漂亮吗?

生:漂亮!

师:看了小熊的房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看来看去也没发现什么,到后来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窗户。教师听了很高兴,表扬这位学生:你观察得很仔细,非常棒!接着又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又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锁。此时这位教师已有些着急,不知道该不该表扬这位学生了。

其实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并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事物中引发数学思考,从而进行数学探究。如果这位老师在这位学生发言后,加以引导:“你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给小熊的房子加扇窗户,好吗?你喜欢给小熊家加什么形状的窗户?”这样就很自然、很轻松地把全班学生引到主题上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不错。注重知识的规律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要注意学生认知趣味性,要符合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一节课中的情境设计可以是一个或是几个。引入时的情境,应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展开知识的情境教学,要着眼知识的推理过程,充分利用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知识内涵,并将其掌握和运用,在理解、掌握、运用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所发现;巩固知识的情境教学,应着眼于知识的层次性,在强化的基础上,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可以是开放的问题,也可以是开放的条件,更可以是综合性的开放。

5.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篇五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习的动力。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因素,使之产生学习学习激情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是一种受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作文教学如能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审美心理结构相适应的情境,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之自始至终处在情感的氛围中,形成强烈的情绪冲动,则能避免学生在没有积极情感参与下的“任务式作文”的弊病。教学四年级作文时,我教学生写人物外貌是这样自编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我说今年春游时,我带全班同学到棋盘山游玩,回来途中却发现王晨同学走失了。大家万分焦仇。正在这时,来了一位警察叔叔,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说出王晨的外貌,请警察叔叔查找!”于是,我请王晨到讲台前,我扮演警察,请学生向警察叔叔讲述王晨的外貌特点。开始时,学生讲述的条理不清晰,后来我便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述。渐渐地,学生们说得有条理了,还从中知道了写人物外貌一般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人物的体态,衣着、面貌和神情等等。然后,我就让学生运用写王晨外貌的方法,写一位同学的外貌。学生完成后,分别朗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能让同学们猜中的就鼓掌欢迎,并说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大家都猜来出来的,就请同学们帮助他,说说怎样写 才能抓住同学的外貌特点。这一写作动机激活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把写作任务转化为有情感参与的表达需要,于是在兴味盎然中一篇篇佳作应运而生。

二、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材料天天有,处处有,取不尽,用不完。但因学生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不动脑筋思考,所以作文

时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作文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并指导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筋去想。这样,学生就常常会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就想把自己的这些新“发现”说给大家听,老师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作文内容就比较充实生动,思想感情也会真实、丰富、感人。例如,为了教学生写小动物,我依据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饲养鸟、兔子、乌龟、小鸡„„上课时,让学生来夸一夸小动物,看谁饲养的小动物最惹人喜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写作欲望。有的同学说:“我的‘墨龙睛’金鱼吞食真有趣,它吃食时竖起身子,张大嘴巴,先把食物吞下,又吐出来,这样好几次,才将食物吃下。”一个学生说到:他家养的母狗与爸爸形影不离,一次外出遇到歹徒,多亏母狗的帮助化险为夷,母亲把小狗给别人,狗妈妈却神奇地把小狗又带回了家。狗错咬了舅舅,面对母亲的打骂,低着头缩在墙角,‘吱吱’地叫看仿佛做了错事的孩子。事实证明,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只有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作文时才能感到有话可写,也只有把生活实践中印象最深的内容,体会最深的思想说出来,写下来,才会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既有意义也很有乐趣的事,学生才能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三、授之以法,增强写作兴趣。

当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时,教师要及时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写好作文,增强作文兴趣。《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道德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中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自己的,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作文中所说的话是自己的,而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腔调。因此,在作文时,要如实地反映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和优秀论文,教给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如怎样写看图作文,怎样写记叙文,怎样写景,写物等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以及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等。当然,作文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学到了作文的方法,作文兴趣就会大大增强,作文水平也就会逐步提高。

四、体验成功,进一步巩固并增强写作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并渴求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巩固并增强作文兴趣。在进行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时,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在批改和作文讲评时,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成功的体验,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好作文的欲望。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对于兴趣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作过精僻的论述,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科学上,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对其所人事的专业都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有了兴趣,学生就跨上了成才的第一台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题目: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教学的几点体会

文章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二、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三、授之以法,增强写作兴趣。

四、体验成功,进一步巩固并

6.浅谈农村小学控辍保学的几点思考 篇六

——浅谈农村小学控辍保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全社会都奉献爱,才能确保学生的快乐成长。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社会的层层监管,《义务教育法》的有效宣传,才能确保孩子正常的在学校读书。控辍保学不能空谈,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关怀关爱。

关键词:爱:宣传:互动

我国自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而现实是在实行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任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流失,特别是农村地区,辍学特别严重,我作为一个农村教师,看到身边的学生流失,看见很多孩子辍学在家,或者很早就随父母外出打工,甚至有的孩子很早就结婚,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负担,很是忧心。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是要每一个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那么高的辍学率,我们的国家谁来接班,我们的农村谁来建设。我在随机查访中了解到孩子的流失原因很多,教育的缺失有之,家庭条件差有之,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差的有之。那么,我们如何为了国家的未来,农村地区的未来控辍保学呢?留住每一个学生,是社会的责任,政府的责任,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爱的教育是留住孩子的法宝。

孩子厌学是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不好,受到家长、老师或同学的打击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思想消极懈怠,在学校里也没有好好读书,留在学校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在学校里不用做家务,或者也是家长和老师逼着她来到学校的。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就像毒瘤,时刻将她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不想读书的学生,让很多学生越来越不想读书,滋生了辍学的萌芽。我认为对待这样孩子,唯一的方式是爱,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真真正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校生活的乐趣,逐渐喜欢上学校,喜欢上学习。让孩子们在心中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体会到为了理想奋斗的乐趣。我曾经的一个学生,总是学习不好,上课经常走神,话也不多,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我曾试着和她交谈,可怎么也走不进她的内心。经过了解才知道她妈妈跑了,自从她妈妈走了以后她就逐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经过我逐步的做思想工作,在她的心中树立了奋斗目标,让她无论如何,自己要坚强,自力更生,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她的转变让我很惊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爆表。很顽强的追赶了上来,最终成功的读了初中,高中,虽然高考只考了一个专科,可时隔多年任然记住我对于她的鼓励。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也只有爱才能留住学生。

二、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的联动是控辍保学的保证。控辍保学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一个竹竿容易弯,一把筷子难扯断。只有全社会共同努 力,才能保证留住每一个孩子,为国家尽可能多的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的共同监督,信息互动,才能有效确保每一个孩子留在学校读书。政府部门、学校应大力宣传教育,监督监管。社会应该杜绝使用童工等,让应该读书的适龄儿童、少年回到学校读书。前段时间新闻里报道的有黑砖厂使用童工,对童工的非人对待就是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缺失,法律意识缺失,道德缺失,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如果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到位,坚决不能使用童工,这些孩子不会吃苦。如果这些企业有一点良知,这些孩子不会吃苦。如果教师在学生读书时多做一点思想工作,孩子不会厌学,他们也不会吃苦。加强学校与政府部门的联动,与社会的联系实在必行。比如:一个孩子厌学了,教师做思想工作,如果逃学了,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如果是家庭原因,学校无法处理,尽快与政府联系。任何人发现有孩子辍学的情况尽快通知学校,通知政府等。都能有效杜绝孩子辍学问题的发生。

三、法制宣传是控辍保学的关键。

农村法盲太多是造成孩子流失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不知道《义务教育法》,不知道每个孩子都必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心中没有标准,认为孩子想读就读,能读就读,不想读就算了。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蔓延,觉得书读得多也没有用,还不是一样不好找工作,工资也不一定有多高。我曾经做过一个家长的工作,他居然问我工资有多高,我报了数字后,他说了一句,你们那点工资我半个月就来了。唯钱最亲的思想让我不知道如何改变。曾经我的一个学生,学习不好,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被她家长嫁人了,她家长认为反正读不了书,还不如早生儿子早享福。我为家长的无知感到无力,也为孩子们的遭遇感到悲哀。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应该让他们知道九年义务教育不是想不想读的问题,也不是读了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这是法律规定,必须读,且要保证孩子读好。地方政府、学校都应该实时开展《义务教育法》宣传,让家长知道义务教育法,让孩子们知道义务教育法。

国家的未来需要接班人,国家的未来需要建设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国家的未来建设出一份力。留住孩子,留住人才,坚决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社会行动起来,政府部门、学校、教师、社会,每个人都尽一份力。我相信,控辍保学一定能做好。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全社会都奉献自己的爱,社会才能进步。每个人进步一点点,社会前进一大步。(字数:2253)

7.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七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 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 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这样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备课要有创意

备课要有创意,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 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

三、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 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 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越广泛越好。 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平时,如果我们很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平时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节目,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每天利用晨会和午会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讲讲“所见所闻”,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材料,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真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任务。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 “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老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这样情景,如做有趣的实验,开展辩论会,做游戏,表演课本剧等。这样学生就会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写作材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一次命题作文《一堂难忘的课》,学生感到平时的课堂上似乎没有新鲜的事可写,印象不深刻。于是,我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鸡蛋壳,学生都很好奇,不知何意,私下猜测。 作文课上,我拿出一支削好的铅笔,笔尖对准鸡蛋壳的凸面10多厘米高, 问学生放下笔刺向鸡蛋壳会是什么结果? 学生都说蛋壳会破。结果让学生出乎意料,惊叹不已。在学生们特别好奇时,我又用质量重的钢笔尖做同样实验,学生说这次一定会刺破蛋壳。可是结果又一次让他们惊讶,而笔尖刺向蛋壳凹面时就破了个洞。学生看得起劲、投入,对这个实验特别感兴趣,我也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实验结束,我跟他们讲述了这种薄壳原理有抗压作用而异常坚固。学生有了亲身经历、体验,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讲得清楚,写得生动具体。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的,是漫长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多年语文实践经验,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8.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八

一、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1、写自己了解的东西

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往往容易写得生动具体。那么,我们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也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都有写作的闪光点,比如:农村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有捕鱼捉虾的无穷乐趣;有春耕秋收的忙碌与喜悦;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有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等等,这些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2、体验农村生活写日记

农村孩子有他们玩乐的东西,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老师应该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后,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你做了些什么?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由于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往往很高,写作起来就得心应手,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真童趣的作文就产生了。

二、精心安排,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精心安排写作素材

学生生活在农村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去挖掘素材,就农村特有的风景、民风民俗展开,这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以他们就有参与的热情。教师就此去引导学生描绘、记录、思考、感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2、精心安排课堂结构,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只有良好的写作氛围,学生才会有写作的欲望。教师要精心设计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写作,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指导观察方法

教会学生留意身边的一些事物,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①全面观察事物 只有观察全面,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看得细致,才能掌握事物的细节。②按顺序观察事物 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要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观察,可以是空间顺序,也可是时间顺序。③加入想象的观察 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够通过丰富的表象获得更多的主观感受,充实作文的内容。

三、利用范文,模仿走向成功

仿写,对于作文经验缺乏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条提升作文能力的捷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入手。当然,模仿不能硬套,力求创新。事实上,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就是最初借助摹仿的慢慢地摸着门道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摹仿能力强的这一优势,在结合课文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指导仿写练笔,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及时评改作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评改能力

1、及时批改激发热情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也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

2、学生参与评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9.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篇九

良邑教委

苏新利(2015年3月19日)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已经成为每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共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如何建设农村小学班主任队伍做了几点阐述。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班级是学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在班级,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办学的成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工作关系到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下面,我就班主任队伍建设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班主任的选任需严谨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琐碎、复杂而且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不是任何教师都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因此我们一向认真对待班主任的选拔工作,因为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校期间,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需要班主任组织和管理,因此,强健的体魄必不可少,此外,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你就必须和他们打成一片。所以,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性格活泼教师是班主任的首要条件。当然,有了强健的体魄,还必须有一颗责任心。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班主任应具有这种只要能培育出红花,就心甘情愿做一片绿叶的自我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热爱班主任工作,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到对学生负责。

其次,班主任的能力也不能忽视,这些能力应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这是班主任的基本能力。班主任应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善于组织教学,善于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此外,还有德育工作能力,能够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点,掌握其生活、心理发展规律,摸清学生的个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宣传说服能力也必不可少,班主任依靠它来教育学生,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

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有资格和能力去胜任班主任的工作。

二、建立健全班主任激励机制

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说的俗一点,班主任就像学生的老妈子,为了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好班级,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然他们也希望这些劳动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承认,家长的认可。为此,我们在激励措施上应该向班主任倾斜,并建立起激励机制,以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

一是提高了班主任津贴费,给他们的劳动以相应的报酬。应该说班主任是学校里面起的最早的,睡得最晚的,从第一个学生来校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班主任都要负责照看。提高班主任的津贴,既是对他们工作辛劳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这一做法说明了领导关心他们,心中有他们。良邑中心小学有一位班主任曾这样说过:“钱不在多少,起码证明领导心中装着咱们这一特殊的劳动群体。”

二是在评优选先活动中,同等条件,适量的优先考虑班主任。教师激励制度不健全,造成了班主任的无所谓: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有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工作就是例证。有的学校对班主任一味的压担子,只是干活,物质奖励极少,精神奖励得不到,晋级评优不能体现,严重损伤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小学学苗大量流失。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惯养,加剧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进行完善激励机制,怎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尽心尽力。

三是把学校举办的班级集体活动成绩与班主任成绩挂钩,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趋势,致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水准下滑。改善学校工作的建议很少提出,争取自主权益的意见滔滔不绝,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教师职业理想缺位,把教育工作仅仅作为生存的手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三、边使用,边培训,适当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

在职班主任虽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他们仍有某些方面的不足。为此,除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督促外,政教处每学期都举办一些班主任交流会,并且有步骤地对现任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除此之外,为了开阔眼界,学习别人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应当组织班主任到校外参观学习,引导班主任向专业化发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一定能促进提高整体素质,促进班级建设,打造和谐的班级,让集体智慧和个人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合作中发展自己。听取和学习一些名校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优秀成果,从中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启发了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和能力,并且能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

四、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班主任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一定要民主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竭尽全力,让不同天赋、潜能、性格、文化差异的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班主任服务水平。

10.农村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篇十

【摘要】: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的写字教学,是所有写字教师和语文教师都要关注的问题,激发小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是搞好本阶段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写字教学 激发兴趣 加强指导

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写字教学过程中,逐渐有了一些认识。在这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和广大同仁商榷。

一、兴趣的激发和维持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1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0-01

农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但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少,视野较窄,可供阅读的书籍极其匮乏。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水平低的现象。通过几年不断的探索,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 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以后在回头再看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开始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的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象流水帐的,有的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二、训练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字﹑词﹑句是写作的“建筑材料”,而好词好句更是美化大厦的“瓷片”。平时我就注意教学生懂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上,都要求他们把学过的,读过的优美的词和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办法弄清其意义和弄懂用法,逐步掌握,学以至用。对这项工作我定时督促,指导。学生们的词句库形成了,写起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三、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博览群书养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让人视野广阔,知识广博,思维敏捷,情感丰富。一方面,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教材选文大多是经典,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揣摩表达。所以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因此,我经常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图书数目较少,学生视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展。我提议学生在周末或假期,多到市内的书店和图书馆去借阅并摘录,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多读少儿文艺作品,如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寓言等,这些作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读来十分有趣。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地方摘抄在“采蜜集”中,然后读一读,背一背。并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下来。而且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用上自己摘抄的词句,让学生尝到多读书的甜头。这样学生的作文、阅读兴趣同时得到提高,岂不是一箭双雕?

四、灵活习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儿童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先给学生激趣,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1、以教材为点,仿写续写课文。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中不管是讲读或阅读课文,每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作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这样效果比较明显。

2、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如:记事为主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记一次 活动》等写真实事例或活动时,在平时的班队课上,我就多安排些农村的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运球比赛……让学生写作之前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及活动后的感受写下来,在学生情绪高涨中,让学生动笔将这一快乐的场面写下来,这样同学都能有所写,都能顺利地完成。

在农村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劳动场景。我们应引导学生在作文前好好地再体验一下劳动生活,那孩子们在作文时还会抓耳挠腮,还会无法下笔吗?

五、加强训练,让学生施展才能。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动机。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习作心理障碍。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范文,揣摩故事情节,写作方法、主题思想、材料的组织与安排等,然后诱导他们搜索生活经历中相似的的情感体验,待这些在心中都有“谱”之后,再动手“依葫芦画瓢”仿写。经过仿写,学生渐渐会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写作兴趣。二是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题材进行训练。写前讲解指引,鼓动写真情实感,不说假、大、空话。写好后反复修改抄写,教师认真批阅。教师批改作文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挖掘出来。对于不足,教师也应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三是每周让学生小练笔。每次题目灵活拟定,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并定时检查,及时鼓励。四是多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如: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即兴演讲、当堂辩论等。我们要坚持说写并进、读写并重的整体训练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2.浅谈农村生物课教学的几点策略 篇十二

一、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

要上好课,首先要从备课开始,生物课的特点是比较接近生活实际,而且一部分生物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单凭一张嘴来讲,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不易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大大降低。如果在课堂上加入多媒体的使用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多媒体中的图片、音频本身就拥有极大的趣味性,它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将一些课本中没有却又与知识相关的内容做成相应的图片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更想学、爱学。在生物复习课上,利用多媒体就更能展示出它的优点,它可以将知识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展示给学生,利于其形成整体认知。

二、农村农业资源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

农村中学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物实验课中所需的一些实验器材陈旧、不完整。学校经济条件的制约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比如,讲解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已经到了冬天,自然环境中鲜花在这一季节几乎没有,花店的鲜花又比较昂贵,如果单用模型和课件来演示缺乏真实感。我了解到有部分学生的家中有温室大棚来种植桃树,而且桃花也刚刚开放,所以正好利用这一自然条件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桃花,以备实验课《了解桃花的基本结构》中使用。同时也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外实践活动,要求他们到大棚中去了解桃花是如何完成传粉和受精的。在大棚中,果农经常采用放养蜜蜂来帮助桃花传粉。这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与他们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他们学起来更积极、主动。所以在生物课教学中对农村已有的自然资源的利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开支。

三、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应用

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的根本,所以在生物课堂中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竞赛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适当地采用抢答积分的制度,学生可以自由抢答,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抢答。由于中学生的性格活泼,他们好动,而且愿意来展示自己,集体荣誉感也较强。所以他们更容易积极地参与进去,这样还增加了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方法。由于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对农业生产有一些了解,七年级生物上册中很多知识可以和农业生产相联系。比如,在《种子萌发》这一节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播种为什么要在春天而不是冬天?为什么要在下过雨之后人们才开始耕地播种?在种花生之前爷爷奶奶为什么要挑选花生种子?因为很多学生家里都种植了各种作物,所以他们很容易通过讨论作出解释,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还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以及完整的胚。

与医学知识相联系的方法。七年级生物下册都是有关于人体的知识,很多知识讲解起来会枯燥无味,所以我要求同学们了解周围的亲人朋友有没有患病的情况,都患有哪些疾病,这些疾病会带来哪些危害。那么在讲解到这部分内容时,我会有意识地告诉他,要想治这种疾病,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就得认真学习人体生理知识,这也会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受益匪浅。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知识时使学生们知道了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预防,血液循环的知识让他们明白了贫血的原因。就这样把生活中的医学知识渗透在生物课堂上,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在生物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有轻松愉快的氛围,我还经常让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面对不同的“小老师”,学生们会有更多的新奇感,所以他们听讲会更认真,并且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也会参与进来。每位上台的“小老师”都想把课上好,所以他们会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强了,知识自然会掌握得更牢固。

综上所述,农村生物课堂一定要结合农村特点,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农村的生物课堂更加生机盎然、多姿多彩!

摘要:对于农村生物教学受冷落及教学资源缺乏的现状,许多农村生物教师应付了事。为了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体会到生物课的魅力,笔者结合农村的生活特点,努力地挖掘各种趣味因素,使生物课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

13.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中川镇赖家坡小学张荣

摘要:本文就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笔者认为“兴趣”是小学英语成功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衔接;评价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外语训练,能最有效地促进其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的同步提高。小学英语对一个人的英语学习、终生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以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自身修养等方面谈几点认识和思考,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小学英语教师的困惑

(1)开课不足

目前,就我区小学英语课时安排来说英语开课达不到要求。周课时仅为两节。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这样的安排是不科学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如此稀疏的开课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小学英语一旦开设,就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英语,以防止遗忘。

(2)工作量大

由于小学师资严重不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比较繁重。其后果是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备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兼任课多

众所周知,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学科转行的,而其中大部分教师又“身兼数职”。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英语课只是“副业”,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 “本职”上,无法真正把心思投放到英语教学上来。

(4)环境缺乏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语言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我们的学生,英语是外语,而非第二语言。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极为有限。这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很低,效果不理想。老师们很为之担心,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鉴于上述情况,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课程建设,使学生能真正有效地学好英语。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两极分化提前

在小学未开设英语时,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时间基本上在初中二年级。因为在初一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有新鲜感,兴趣普遍较浓。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到了初二,由于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初二开设的课程增多,部分学生的兴趣转移,部分学生的精力受到牵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但在小学开设了英语后,这一现象就提前到了小学阶段。

(2)进入初中后无优势

由于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提前,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带了不小的难题。有关研究资料也显示,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相比在总体英语能力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束定芳、庄智象,1996)。除了教学质量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严重脱节,其中主要是重复学习(程晓堂,1998)。

(3)书写不规范现象严重

尽管写得一手漂亮英文的学生大有人在,但也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文书写十分糟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学生课桌上书籍过多,以至于无法以正常的座姿进行书写。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教师本身的书写就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不够重视,放任自流,致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结果难以纠正,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2、专家的观点: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徐晔,2003)。培养、维持学习兴趣可增强学习的动力。

有专家认为,小学英语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对英语保持较大的兴趣,并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到了中学还很乐意学英语,那样方算是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钱晓霞,2002)。

三、小学英语的着力点

1、小学英语成功的条件

经验告诉我们,要成功地开设小学英语课须具备四个条件,即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合适的教材、合格的教师并解决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刘道义,2001)。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有合理设置的课程作保证,不然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合适的教材应既保证语言地道、趣味盎然,又能比较符合我国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是启蒙教师,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师不但应具备语音、语调、口语等基本功,还要掌握小学英语教学的技能,更要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符合教学的规律。小学英语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入初中后仍能顺利地继续学习英语,才算是成功的。另外,小学英语还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这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保障。

2、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力争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为自然地向初中英语过渡创造条件(夏侯富生,2003)。为顺利实现这一过渡,首先应从教法上进行衔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要尝试进行适量的读写训练。其次从兴趣活动上进行衔接。小学高段英语教学要特别避免一些无益于语言能力训练的兴趣活动,加强游戏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性。知识上的衔接可考虑将小学阶段教材中机械重复的内容进行整理编排,合理地向初中过渡。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英语应加强与中学英语的交流,以便互相借鉴。

3、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如果不考试、不评价,那么学生、教师乃至学校领导都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评价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一类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

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着眼于学习潜力的发展(左慧芳,2003)。终结性评价通常与优劣、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在内)的焦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教学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钟颖,2003)。

四、教师素养: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

1、授人以渔

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钟颖,2003)。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外语学习中很有用的技能,如国际音标,书写规范和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等。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做到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自己拼读生词,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在音标教学中,把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进行对比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邰霞,2002)。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小学生学会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就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反之,小学生只能鹦鹉学舌般地模仿老师或语音材料,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束缚。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英语学习中常用的工具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2、学习借鉴

汉语和英语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但作为思维的工具,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因为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共性。英语教学在英语国家里就是“语文”教学,与我们的语文课相同。小学英语教学既是言语教学,更是“语文”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必然有着相通之处,有许多值得小学英语借鉴的地方。小学教师应该主动地向语文教师学习取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经验也是值得小学英语教学借鉴的资源。另外,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与初中英语老师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通情报,共同探讨,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为成功地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创造条件。

3、科研促教

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

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等,并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小学英语起步较晚,因此有着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参与教学科研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品位,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同时,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必能相应提高。

五、结束语

上一篇:全矿干部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商务秘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