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精选9篇)
1.高中历史课堂 篇一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在初中课程改革实践以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掌握,但一下子又学习不完、掌握不了,因而,在历史教师心中也就留有太多的迷惘与困惑。“路在哪里?”不仅从心底发出的哀怨与呼唤。在课程改革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初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初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二: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旨在强调历史的认识过程以及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通过历史学习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优良的人格品质、科学历史观、开放的世界意识,等等。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很大的变化: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大大缩小,而历史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它特别重视历史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着力扭转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依托学科知识,用心爱心专心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处理,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仿效。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去探索,去行动,使新课程理念能够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上。这种探索、行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困难、误区,但只要确立新课程意识、把握新课程理念,就会在实践中予以调整、改进。在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误区、分析和研究误区、形成应对误区措施、办法的过程。旧的误区消除了,又会出现新的误区。当然,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新的误区的出现常常意味着新课程进一步开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的误区就是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才能使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加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才能使新课改切实向纵深推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如果看到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着误区(有时是不是误区还很难说)就大惊小怪,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么就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就会使新课程的实施在低层次上徘徊。人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也许能够说,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误区才是最大的误区。人们谈论新课堂误区,几乎都要列举一条“滥用现代教学手段”之类,常常要责怪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种种弊端。而事实上,以多媒体课件为特征的教学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滥用”的程度,即便对某一个教师来说最多也是偶一为之。能够独立制作供自己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老师少之又少,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也许,不用这些“花里胡哨”手段照样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魅力,领略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受到一种感染和熏陶。所以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课程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
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往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五:传统教学要求、做法与课改教学要求、模式的关系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对传统的扬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初中历史课改也不例外。从依托学科知识,利用学科教学理论、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讲,以往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有生命力,还是要坚持的。如注重历史主体知识的落实、历史线索的梳理,注重历史概念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归类与多角度分析,注重讲、练、评的有机结合,等等。当然,一些教师一讲到底、照本宣科、满堂灌、题海战术的那些做法肯定是不能再搞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因为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这方面,一些课改的先进地区,一些优秀的教师早已进行过探索,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从理论上讲,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应该是全面开放的,它应力求教学理论多元化、教学素材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功能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应该在合作探究的天地里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使学生和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平和的心态共同去学习、领悟、探讨历史,最终使师生在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领域里都敢想、敢说、敢写、敢做,能想、能说、能写、能做,善想、善说、善写、善做。当然,这种美好局面的到来需要一个长过程。在现阶段,不能忽视教师在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不能离开教师在内容、概念方面的讲解,理智的做法应当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融会贯通。
应该说,一名比较出色的初中历史老师是一位能抓住每一节课的关键点的水手。而这样的历史老师并不是天生的,总是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分不开的,与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领域里始终坚持不懈地高标准.严要求分不开。谁抓住每节课的45分钟,重难点,谁就能赢得上课的主动,赢得学生的欢迎,在工作中不断体味到幸福和成功。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安九红
2.高中历史课堂 篇二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设计
“善教者, 必善问”这句话, 简明地表达了提问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学贵有疑、学贵有问。优化设计课堂提问, 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激发思维的深度。在一问一答的交流活动中, 学生的情绪情感得以参与, 认知能力得以激发。教师也能以提问作为调控教学的手段及时引导教学活动。高中历史课程注重对史料的辩证分析, 以历史学的方法论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教师灵活运用提问策略, “精问、巧问和追问”等提问手段的综合运用, 能使高中历史课堂迸发出巨大活力。
一、精细设问
历史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 学生学习压力大。过多或过难的课堂提问, 只能使高中生疲于应付, 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善于筛选问题, 注重课堂提问的精细化。
1. 难度要适中。
课程标准是课堂提问设计的参考依据。历史教师不能超过教学要求, 任意提高提问的难度;否则易使学生面对提问, 感到无从适从。问题的设置以符合大多数同学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宜。这样就兼顾了教学要求与学情的统一。比如, 学习“古代雅典的民主制”, 可要求学生简要回答“民主制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2. 梯度要有层次。
缺乏梯度, 杂乱无序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无从适从, 疲于应付;也就谈不上学生历史思维的拓展。针对一个综合性的历史问题, 教师要予以分解, 组织“问题串”, 层层推进, 最终揭开历史现象的面纱, 学生也探寻到知识的本质。比如, 讲授|“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可以从手工业、商业、市政管理等多个角度分析。
3. 课堂提问注意效度。
效度是指提问达成目标的有效性, 也就是课堂提问是否真正实现了预设的目的和任务。提问手段的运用, 因为“问”中有学问,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轰动效应, 一味追求形式的热闹, 这样的提问时违背提问宗旨的。
二、巧设提问
精细提问, 使课堂提问能有的放矢;还需要教师运用巧设提问, 以体现教育教学的创造性。提问之巧, 是在教师娴熟地把握教材, 了解学生基础上, 运用教学智慧以提高提问的效能。
1. 直接设问。
对一些重难点, 教师要设计有分量、有难度的提问。可以直接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 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教学主题。如, 建国伊始, 新中国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 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政权?这样的问题, 直接分析历史现象, 学生认识深刻、完整。
2. 类比设问。
把同类历史现象予以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历史现象纷繁复杂, 但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也可能有一些相通之处。通过类比, 就是要揭示在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历史规律。如新中国在1950年与1978年相继进行了两次农村土地改革, 背景不同, 但都符合“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 情景设问。
历史学科内容的最大特点是史实丰富, 大量的历史材料为课堂提问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或者是模拟的历史场景为学生形成历史表象提供了具体的条件。比如, 电影《甲午战争》中“致远号”战舰的资料, 就为探讨“致远号”爱国官兵的英勇壮举提供了具体的情景。
4. 扩散设问。
对学生而言, 提供开放性提问, 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毛泽东为鼓励人们的革命信心, 提出的著名论断。一些学生很困惑, 不知道“老虎”、“纸老虎”各代表什么?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焦点, 拓展延伸。
5. 对比设问。
对比是从相反的两个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有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 克服片面的思维。比如,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事件。“立”什么, “破”什么?都可以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
三、注重追问
学无止境, 问亦无止境。高中历史教学中, 一个问题的解决只是处理了一个教学任务。要想让学生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毕以后, 还需要追加提问, 或引起学生思考, 或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及时、准确、简要的追问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 开拓学生历史眼界。
通过课堂追问, 学生能对已经掌握的内容重新组织或者深度加工。学习历史, 不只回顾过去, 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追问, 就是在历史现象的广度与深度着手, 以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创造力的提升。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 是一个兼具历史与现实范畴的知识点。由于教材编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并没有把现实中最新的科技动态纳入教材内容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列提问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加以扩充。比如;为什么上海世博会选择“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当今世界, 各国政府普遍关心哪些科技问题?国际科技合作如何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一个或一连串的追问,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把课堂教学带向高潮。
3.高中历史课堂 篇三
关键词:历史素养;中学历史;抗日战争;探究性课堂
随着课程标准中“历史素养”的引用以及高考对“历史素养”提出了考查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历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实现“历史素养”是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作为一个启迪者,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无法在45分钟内尽可能补充史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像《抗日战争》这类强调情感态度的课程,单纯地讲授不如讲授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结合来的影响大。因此,在类似《抗日战争》的领悟类课堂中,不妨通过教师课外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课堂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素养。下面就以《抗日战争》为例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可体现历史素养的要求以及在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课前学习,了解历史事件基础状况
基础状况包括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内容,恰恰体现了历史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以及史料实证,也是中学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高中历史课标中规定了“列举侵华罪行、简述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在教材中有着详细的论述。为此,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可以将这一部分交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材料,将时间、地点、过程等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融于课后的自主学习。在教师进行讲授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教师视频中粗略带过的内容,提高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将最精炼的基础性史实在视频中予以呈现。《抗日战争》的讲授就包括抗日战争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日军在中国土地上所犯的罪行等。教师需要整理出完善的抗日战争框架,寻找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文字,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模仿课堂而时间又不长的微课视频,以供学生学习。这些概念性知识由学生课后学习,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基础知识,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自己的困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将课堂基础史实时间移到课外,将课堂用于评测、答疑、交流,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在正式上课之前,不要求学生完全记住具体的时间、地点、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等,而是以视频材料做到“了解”这一层面。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教师在微课中呈现史料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寻找史实论证,搜集资料在正式课堂上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丰富学生对抗日战争具体史实的了解。
《抗日战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体会抗日战争中的爱国激情,通过课后的学习和阅读,能形成对这段历史的完整了解和自己的初步看法,以此实现课标的要求。
二、探究性课堂对高层次历史感悟的引导
高层次的历史感悟强调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批判,并形成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抗日战争》一课中,课堂师生交流以及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理解、思考和精神的传达是教学的核心。“抗日战争”宣扬的是中华儿女在战争面前勇于抗争,最终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精神并以此激励后世。因此正式课堂中对民族精神的感悟是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纸质知识通过教师的剖析和材料的理解,加之学生课前的感悟学习形成的内在素质。
探究性课堂强调的是课堂的内化,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并将其表现出来。为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抗日战争》一课可以运用教师启迪、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升华这一部分的教学,达到让学生“内化吸收”的作用。在正式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做一大体了解,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以及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中国能获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将课堂设置成开阔性思考分析的探究性学习课堂。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自我探索,由于这三个问题都体现了民族统一的爱国情感,因此学生分组后只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即可。通过小组讨论,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尽量对原因、地位等做一个较全面的思考;之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对小组讨论结果面向全班做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给予科学完整的结论。
以此安排课程内容就是鼓励学生自我探寻历史背后的过程,在学生自我感悟、讨论中得出对历史的理解或批判,形成对民族情感的认同,提高自我修养。由于结论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是自己根据课前的独立学习加上自己思考的结果,比起教师的强行灌输后讲解所能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
三、强化历史认同感的有效做法
作为“历史素养”中的核心——历史认同感,在任何历史教学中都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为基准的,也是任何历史教育的落脚点。探究性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要求的助手,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探究能力,因此对历史认同感的培养更需要由平时课堂的教师启发转移到学生自我启迪上。
为强化这种认同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做法:第一,以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为基点,展开更多资料(包括图片、影片、文字等)的收集。学生通过对不同信息的了解,形成了民族自豪感。第二,了解日本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施加的暴行。第三,对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被侵略与反侵略斗争进行梳理,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遭遇,反思历史,发奋图强。
历史认同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民族危亡关头所能拥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不是教师普通的讲授学生就可以拥有的,而是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悟中形成的。探究性课堂就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的自我情感可以充分表达。
四、结语
4.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论文 篇四
【摘要】史料作为无法代替的课程资源,正在逐步引入到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史料并进行分析,能够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史料教学的理论,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建议;效率
高中历史的教材经常充斥着大量的史料,高考的命题方式也习惯用史料作为材料分析题的素材,而且多为文言文的形式。学生一致认为,要想提高对历史史料文献的理解,必须具备很强的文言文功底,否则对材料题中涉及的历史文献的原句一知半解。针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把历史史料很好的融入到历史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史料的理解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感悟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
史料的定义很宽泛,主要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所留下来的通过史书和文献记载的痕迹,史料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帮助人们对特定历史下的情境进行再现,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文化载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学生由于和历史所处的年代相差很大,因此对于特定历史的事件理解出现障碍,不能真正的理解特定的历史行为和现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历史史料用于教学中,不仅能起到历史情境再现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更有说服力,提高主动探求一定朝代下历史事件的真相的积极性,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将史料融入到课堂讲授的环节,这种教学方法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经过很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历史的存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1.编写以史料为素材的试题。教材的编写是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新课改理念则要求编写教学时,应该深化改革教材内容,改变传统的编写模式和布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让学生独立思考,细致分析史料中的每一个典故和名人名言。这就要求史料必须穿插在教材编写的环节中,每个章节的编排必须配有以史料为内容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史料为基础,做到史料和历史内容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观。同时,经过每一次的教学,教师也做到了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作者推断、史料质疑等环节教学,从而形成了模型化的史料教学。不仅如此,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历史试题的编写也在史料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变化,试题中出现的结构性试题的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等,都充分彰显了史料教学的魅力。
2.关注细节,让史料教学可持续发展。英国对于史料教学的研究比较成熟,英国历史教学专家认为,关注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微观上把握史料的引入,让史料教学更具有可持续性。研究工作者认为,怎样让学生对历史的史料充满好奇心和兴趣,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准备,首先是让教师从不一样的渠道来引入史料,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次,教师要把学习史料和分析史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出直接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史料学习中,举一反三。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史料信息,学生的知识面被拓宽,历史的思维能力被充分激发。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牵线者的作用,把历史史料和学生连接在一起,让学生积极研究和分析史料,将历史真实的面貌加以还原。
3.选择史料要以学情为出发点。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人,学生课堂情绪的变化和精神状态都会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即使是再具有权威性的史料,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就相当于“天书”,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新教材增加了不少史料的篇幅,历史的信息量突然加大,而且这些教材中的史料都是经过教材编写专家精心选定的,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教师要认真讲解史料中的重要事件和典故,巧设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开动脑经,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能力。同时,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要使用不一样的史料教学方式,因地制宜。例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本课的重难点把握的不是很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史料的时候,挑选些容易理解的史料,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而不至于出现枯燥无味的局面
4.将史料的引用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中历史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有的章节甚至没有史料的穿插,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好大量的延伸工作,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外的史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上课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史料,提高课堂的包容性和效率,既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不能过多的浪费时间。首先,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史料;其次,教师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次,教师应对史料进行加工,提取重要信息,优化史料呈现形式。这样就能满足课堂教学需求,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的辐射下,教师要打破常规历史教学方法的束缚,优化配置历史学习信息和资源,继续推进历史教学的改革,把历史史料有机的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在史料教学的基本框架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海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
5.高中历史课堂应用讨论法论文 篇五
[关键词]课堂讨论法;教师掌握技巧;学生因素分析
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教师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教师熟悉上的误区和缺乏对讨论法具体实施和操作的经验、技巧,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往往看中“讲授法”,看中其信息传递速度快、所花时间少、经济实效、轻易把握、安全可靠等优点,相反认为“讨论法”信息传递速度慢、耗费时间和精力、短期效果不明显,从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过分倾向于使用“讲授法”。从长远来看,“讨论法”的使用效果要优于“讲授法”。
2.受学生因素的影响
教师成功应用讨论法的又一重要条件是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踊跃发言,否则讨论将难以开展。但是部分学生比较胆怯,缺乏主见和创见,有的学生即使有思想要表达,由于性格内向,害怕说错被人取笑,对教师的依靠性强,学习机械、被动。没有学生的热情配合,也是讨论法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二、那么怎么才能发挥出“讨论法”在课堂上应有的积极效果呢
1.消除熟悉上的误区,充分熟悉和重视讨论法的功能,坚持应用讨论法
正确估价教师发言的价值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低估学生和高估自己会使讨论法难以开展,即使进行讨论,也是在教师的绝对控制之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拥有知识、专门技术和经验,在学生眼中,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是因为他们博学且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不管教师知识多么丰富,可以成功传授给学生的只有一小部分,课堂上过多的发言会限制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教师的权威必须作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工具,以最具建设性的方式来使用,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尊重学生所坚持的关于个人和集体的知识。
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
要多,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来展示所知道的一切。当学生走到一起探索问题时,他们经常会展示出自己的丰富知识和集体聪明,极大地超过了他们作为个体所显示出来的能力和才干。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在教学中开展讨论,真正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2.教师加强对讨论法的研究和实践,保证讨论法实施的效果
要使讨论法卓有成效的前提是教师熟悉讨论法,能熟练运用,而目前多数历史教师对讨论法具体操作缺乏了解,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开展课题研究,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
3.提高教师在讨论中的信息捕捉能力、洞察力和对信息的应变处理能力
有的教师缺乏讨论中的洞察力,导致学生的视野难以开拓。例如关于讨论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的例子,假如教师对学生回答肯定的基础上反问一题:“既然日本是先革命后改革取得了成功,那么之后中国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为什么中国还是难以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呢?”假如课堂时间允许,可在课堂上进一步开展讨论,如不允许,也可在课外由学生讨论,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发现,原先的答案仅是表面的原因,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得出的答案更深刻,更有思想性,使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了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真正做到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讨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中既不应是旁观者,也不应是裁判,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在讨论中点拨、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讨论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猜测的问题。
5.学生要有充分的预备,包括资料的预备和充足的时间等
课堂讨论法效果理想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参与者要对所讨论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应提供讨论题的有关资料,或由学生自己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后,学生在讨论时就有话可说且持之有据。讨论的时间一定要有保证,否则,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6.创设民主的环境,营造良好气氛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随便否定,要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甚至敢于同教师展开争论的精神。
6.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 篇六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支持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与组织,是对学习业绩的解决方案或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它是一种改进教学的艺术可称为“教学策划”。本文依多年教学经验,谈点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目标陈述。它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行为来陈述目标,且目标尽量清晰、可测量可操作;它更要考虑学生从事学习时的能力,在教授新内容之前,就将目标明确告知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能予以掌握。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可这样定位:①学生能用自己的话陈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的历史条件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②学生能够辩证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商业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系;③学生能根据教材中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段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2.学生起点能力明晰化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所谓起点能力,亦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称的起点行为,是指学生已有的与新学习有关的能力或倾向的准备水平。传统教学虽然强调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事实上备课大多注重的是教材,对学生的起点学习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传统教案中也没有“学生情况分析”或“学生起点能力”这一栏目。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十分清楚并认真分析,将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作反复比照,从而使学生具备起点能力,巩固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3.学习步骤合理化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可行性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教学效果难以事前预见;教学过程的修改也经常没有计划,只是根据教师的猜测、教学内容的深浅和学生程度断断续续地发生。而科学的教学设计则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选择适合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如美国教育家加涅就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条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并为此定义了教学序列的九个一般性步骤: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必备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明确行为――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对行为评估――强化保持与转化。因此我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步骤设计至少必须有以下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环节:
第一,复习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立足点;
第二,出示新内容――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第三,呈现新知识――嫁接同化形成新网络;
第四,巩固检测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迁移、转化。
二、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1.学习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它同样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感觉到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要搞好教学设计,教师要占领“制高点”,居高才能临下,纲举才能目张。这个“制高点”就是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就是科学的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
2.树立学生为本,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或以教材为本,或以教师为本,因而都偏离了教育的本来目标。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应该真正具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至上”的意识,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起点水平。学生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之间的差距就是矛盾,就是问题,就是教学的突破点与切入口。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水平,不仅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而且还包括情感准备,从而诱发学生的高度热情,缩短师生距离,带领学生去突破一个个路障,完成学习任务。
3、规范教学,强化目标管理
规范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规范教学,包括规范备课、规范评课等环节。要规范教学的上述环节,必须坚持目标桌面,强化目标管理,尤其是要规范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可操作、可测量的学习任务;要研究学生的起点能力与学习情况;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以目标导教、导学、导测,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要把评课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测量的重要环节,要评目标定位是位是否适当,评学生参与是否到位,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4、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反审认知能力
7.如何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气氛 篇七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有活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1.精心设计课堂导言,吸引学生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并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精讲解、多联想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教学“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图示来显示其关系,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思绪就像放飞的风筝,但线要攥在教师的手里。
三、敢于撒手,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
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手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敢于撒手,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并适时收网,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组织历史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辨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组织一些讨论或辩论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巩固深化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
8.高中历史课堂的提问策略 篇八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 变式 提问 变抽象为具体 举一隅而反三
一、变式提问
对同一个问题采用变换角度的方法提问。这是变式理论在提问中的运用,按照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变式,就是使提供给学生的各种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以便是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的属性则不常出现,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变式提问用于因果关系的概念或问题。
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教材新人教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的“五四风雷”时,课程标准要求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往往只能机械重复教材所作的概括性结论,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使教材中所涉及的各重要的直观材料和事例在保持本质恒在的前提下变换呈现的形式,可以分别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回答以上问题时,往往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为此,则可以进一步变化形式提出以下问题:在“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谁?革命的主力军是谁?新文化运动在“五四”前后所宣传的内容有何重大变化?
二、变抽象为具体的提问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都是中外历史上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久远的事件,由来已久,时过境迁,所以有些事情比较抽象,让生活阅历不足的学生难以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即把高中历史教材中抽象程度高,概括性强的问题,还原成具体化的材料和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回答,来理解掌握抽象、概括的问题。众所周知,形象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具体形象为反映,表现抽象的思想内容。
例如在教学高中历史新人教必修一中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时,这一历史概念,比较抽象,难于掌握,因此可以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变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步步为营,让学生回答:“1.什么叫九品?2.什么叫中正?3.中正一般由什么人担任?4.该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有何弊端?5.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回答,最后由教师加以小结归纳,九品中正制这一抽象概念就很容易为学生所掌握了。
三、举一隅而反三的提问
举一隅而反三的提问又叫隅反式提问。这种提问的方法,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课时先讲述一个道理或一个问题,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举出来类似的实例和材料,以便加深理解,学会应用。
例如高中历史新人教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本课的主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教师可以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为例,帮学生理清“新思想”出现的背景。在分析过程中教给学生方法,即首先分析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再从林则徐和魏源的阶级属性分析。接下来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教师就可以采用隅反式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引导学生用联想类比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学生自然很容易分析出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四、“入境”提问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教学高中历史新人教必修一《抗日战争》时,可以先导入情景:2010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附近遭日本巡逻艇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日方抓扣中国渔船船长达17天。对日方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为,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通过这一事件的简单介绍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进而进一步提问: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此侵华期间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奋起抗争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本课最后以1940年8月21日聂荣臻元帅救日本小女孩美穗子的小故事作情景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情绪中走出来,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将民族情感同人生境界、是非观念深植于心灵。
五、图示提问法
生动形象的图形或图像在教学中运用可以使复杂的历史概念直观化,使繁杂的历史规律明朗化,同时这种提问法在课堂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单个的历史概念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如三权分立用简单三角形的形状即可使学生明白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的关系。秦朝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用金字塔型表示,唐朝三省六部制再用图示表示权力的对比。通过三个简单示意图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单个制度的内涵,又可以使学生分清这三个制度的本质特征。
整体性的知识用图示法加以总结,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如高中历史新人教必修二《中国近代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用五个圆形分别表示明清时期、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九世纪末、民国初期的经济结构。每个圆形中划分区域说明经济成分的构成,比如明清时期的圆形图中分为两部分说明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再如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圆形图中分为两部分说明此时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开始逐步瓦解,而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五个圆形及其中的比例关系,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的经济结构,可以分析不同经济成分的比重和发展趋势。
9.浅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篇九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把握住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是在具体历史课程实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最优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师生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和方法齐行、态度和情感端正,全面反思和改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有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观去学习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一节历史课上,我们都要追求最高的教学效率,但是我们的课堂不可避免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高耗低效,这些主要体现在:
(1)准备不充分的课堂引导。
过去式是历史学科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因为过去的不可再现,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尽可能完整的历史画面。所以,在课堂引导方面,往往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法在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如果每一次上课都是同样的开场,没有悬念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教师引导不力。
尽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加强合作式和开放式学习的推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不力,致使学生在课堂历史教学中出现学习的困难。因为学生暂时还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料来实现信息搜索。所以信息相对闭塞的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牵引。
(3)无实质效果的课堂提问。
学习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并且把握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深处。无实质效果的提问主要有这几种表现:
1、简单的是非问答。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的是或不是,含金量明显不足。
2、直接的课本问答。类似意义如何、作用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课本上稍微一看就能找到答案。
3、学生提问的缺失。我们只注重教师的提问,却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把学生的提问模式提升到教学日程中来。
二、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
针对历史新课程下倡导的探究式多样化学习方式,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带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是一个新的突破点。通过课堂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开拓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的方法。
(1)充分准备,搞好历史课堂讨论。
充分的准备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准备,只有课堂的主体双方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所以,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术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目标,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及时参阅资料,以备课题所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10人一组的分组方式,每组拟选2-4个发言人,通过代表表达小组观点。也要让每个人都做好发言的准备,根据所定论题精心准备,奠定课堂讨论的基础。
(2)精心命题,保证课堂讨论前提。
命题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需要围绕知识概念的把握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历史教学的命题尽量以重要历史现象、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历史人物为依托,密切结合目前时事前沿的关键热点话题。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命题的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是综合性的命题,要通过命题帮助学生疏通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以完成知识的.衔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其次是要把握历史命题的联系。这里着重指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更进一步延伸到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作铺垫。比如从大跃进的三年困难时期,联系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更进一步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际与历史的借鉴中了悟历史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最后要把握多维度的命题,让学生从纷繁芜杂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反思,去发现其中的规律,逐步培养自主的创造性思维。
(3)主体主导,准确定位高效课堂。
在真正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及时打破沉默的局面,适时引导学生发言;当出现激烈争论,要适当引导,使讨论向深层发展,紧扣命题。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对历史提出质疑,积极探索前人没有深入的领地,才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学生做出的任何探索,无论有何不妥或是不成熟的想法,都要肯定其思维的新异性,帮助分析不足,走出误区,完成课堂教学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打造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9,(01)
[2]刘小玉.主题渐进式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08)
[3]陈静.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高中历史课堂】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谈08-24
高中历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再认识论文07-17
高中历史水平08-15
高中历史时间轴10-03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10-28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0-07
高中历史的方法技巧07-11
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07-22
高中历史教学动态生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