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2024-06-20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精选13篇)

1.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一

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吃饭穿衣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该方面的地理知识体现在课堂上。

1、衣:七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内容时,改变了以前直接给天气下定义的方式,通过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来进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变化与“衣”的关系,感觉到必须认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助于自己的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服饰有很大不同,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衣饰,如藏袍。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右饪大襟,长袖宽领,飘带扎腰,有何好处?一是可以保暖,必要时全身裹在袍中,夜间可当睡袋。二是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夜间冷,可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升,右袖脱下,以便劳作;中午气温高,可脱下,围在腰间。为何会有这样的服饰特点?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由此,学生可联系到自己所在地区的着装特点,思考为何“二八月乱穿衣”?并能分析出本地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

此外,新教材对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服饰也阐述了很多,如:中东阿拉伯人传统的服装是宽大的白色长袍,日本的民族服装是和服,而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则身着毛皮服装等。这样的安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通过服饰来了解各地的地理环境效果则不言而喻。

2、食:民以食为天。教材在阐述我国区域地理的有关内容时,特别指出了北方人和南方人“南米北面”的饮食特点,接着引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地理因素:北方绝大部分是半湿润的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地,因此就适合种植“喜干耐寒”的粮食作物小麦,北方人因而喜食馒头、面条等面食。而南方绝大部分为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布,热量和水分充足,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所以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广阔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则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此该地居民喜欢喝奶、吃肉。青藏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合耐寒的青稞生长,藏族同胞经常食用以青稞面做成的糌粑。

东南亚居民为什么喜食米饭?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很多有关饮食方面的地理知识,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而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世界的聚落一节内容中,教材安排了这样几个活动题:

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1)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而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2)读东南亚民居图,想一想,东南亚的民居又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3)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这是为什么?(4)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此外,在世界地理教材中,还出现了许多如“因纽特人的圆顶冰屋”“也门的土楼”“阿拉伯人的帐篷”“亚库特人的木屋”“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日本的抗震建筑”等图片,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也介绍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南北方住宅具有“南尖北平”“南敞北封”的特点,同时我国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与气候的关系也可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交通运输受地貌因素的限制十分明显,因为不同的地貌条件决定了人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通运输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因而对交通运输有着深刻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有人力、畜力;现代有公路和铁路等,我国南方主要是水陆运输。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地交通民俗,如石阶路、盘山路等,而青藏地区的溜索则成为交通民俗的一大奇观。此外,沙漠之中的骆驼,青藏地区的牦牛,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的狗拉雪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不同地理环境中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具有无穷的乐趣,有助于地理课堂生活教学法的开展。

2.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二

一、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是指在已有知识 (基础知识) 的基础上不断从专家及测试结果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是指相应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许多人觉得地理难学, 也难记。的确, 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数据、物产、原理等, 要把它们记住确实很不容易。这时候, 我们首先应该分清“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对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 是必须记住的还是可记可不记的, 还是只要理解不必记忆的。在明确这个问题之后, 我们就可以来探讨记忆的方法。

(一) 及时巩固, 重复记忆

如何记得又快又准, 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其实,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 就是重复, 这也是由人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 当天学过的内容应当天复习, 1周至10天左右再复习一遍, 两个月内再复习一遍, 这对巩固记忆非常有效。这也正好与学校安排的周练、月考、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周期基本吻合。

(二) 调动感官, 促成记忆

从心理学角度讲, 由多种感官 (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 参与的学习活动, 其记忆效果最好,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手脑并用。在学习中, 应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 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就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例如, 在读图时, 不仅仅是观察地图, 还可以根据需要用彩色笔进行勾画涂抹。在“澳大利亚气候带分布图”上, 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区用红笔涂色, 将热带草原气候区用黄笔涂色, 将热带雨林气候区用绿笔涂色, 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用蓝笔涂色等。又如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将>1600毫米、1600~800毫米、800~400毫米、400~200毫米和200~50毫米的不同降水区域涂上不同的颜色, 那么关于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征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知识就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样记忆肯定是深刻的。

(三) 发挥联想, 趣味记忆

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 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

比如, 在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 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形象记忆, 把黑龙江省形象地看成一只天鹅, 山东省像骆驼, 山西省是个平行四边形, 而台湾省像一条小船……在记忆国家轮廓时, 把澳大利亚形象地看成一顶兔耳儿童帽、英国像坐地的人、意大利像一只长筒靴……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此外, 在学习地理时,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来学习和领会知识, 加强记忆。例如, 像全球气候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某些资源短缺所带来的问题等内容, 我们不要去死记, 而是依据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去理解地记忆。

(四) 注重联系, 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 并把握住这些联系, 纵然知识千头万绪, 我们也会记忆得一清二楚。相反, 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 一方面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丢三落四, 只会记不会用。所以学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才是有效的记忆法。

针对该记的知识, 先分析其原理,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如在学习地形雨时, 可先分析降雨的形成过程, 然后才得出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的知识。同时, 还可从降水形成的共同条件入手, 分析降水形成的两大条件, 即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然后总结出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对流雨共同的动力条件都是有上升气流。由此, 它们的雨区分布就不言自明。

(五) 找出异同, 对比记忆

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 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国家, 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运用对比的方法去记忆关于英国和日本的知识是比较合适的, 可以设计一张表格进行比较, 肯定会有助于记忆。

积累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多样的。关键在于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有平时注意对地理现象的观察, 把握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才能不断积累相关的地理知识。只有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 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从身边的地理现象中去发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才能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知识的整合

知识的整合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 即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 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时, 需要整理知识, 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 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整合知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知识重组法

对知识的重组, 是指变换角度, 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 如按各种地理要素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重组知识的方法很多, 比如以某条线如经纬线、海岸线、分界线等将有关地理知识串联起来, 或是采用图文互换的方法, 将某图式变换成文字进行叙述, 或是将某部分知识内容改用图式表现出来, 等等。在地理复习中采用重组法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 将区域地理分片讲述的内容以气候、地形、植被等地理要素为专题, 把几个大洲或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情况重新进行编组, 这种重组可以达到使知识“横成片, 竖成线”的目的, 有利于融会贯通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 图表显示法

利用地图或示意图、表格整理知识称为图表显示法。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 对地理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 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位”关系, 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 将各种地理事物在脑海中进行准确“定位”, 构建“脑图”, 逐步在大脑中形成“经纬网”, 以便于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整体把握地理知识、整体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使用示意图概括整理知识, 用符号将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现出来, 这种方法不但能提纲挈领地表现知识之间的关系, 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视觉记忆力和联想能力。比如在美、日、德等国的国家轮廓图上, 用箭头分别表示这几个国家工业布局、人口迁移的发展趋向, 就能达到用图像概括知识的目的。采用图示法便于将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庞杂知识概要化。

(三) 结构网络法

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个体认知结构的构建与重组的过程。认知结构主要是由教学知识体系结构转化而来。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加工。根据知识结构的内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理加工教材知识。

1. 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新教材注重学习材料的呈现, 但缺乏知识的体系。所以在复习中首先要理清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 而且要确定各章节知识在这条主线中所处的地位, 它是高中地理学习全过程中一个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纲目。掌握这个知识框架, 对于学习高中地理, 把握全书的整体脉络大有好处。

2. 组构零散的知识结构。

地理知识头绪多, 离散性强, 这给学习地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为克服这个困难, 应对零散知识进行组合建构, 形成某种联系, 使其意义化。如将中国、美国在位置、气候、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 将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等, 都能起到对知识进行归类, 以便于达到记忆和分析的目的。

3. 总结规律性的知识网络。在地理复习中要善

于发现和总结规律性的知识, 形成知识的逻辑结构。比如, 依据大洋洋流与大气环流高低气压活动中心在分布上的位置关系判定洋流流向和类型的方法, 依据棉花生长条件揭示世界优质棉花生长区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依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 都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

三、知识的迁移

知识迁移, 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启发我们进行新旧知识对照, 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 学会学习, 培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这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 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 通过提供社会热点实情或模拟情景,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实质是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所以, 明确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一) 把握高考的方向和信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 要利用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高考信息。经常上网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 并用地理原理去分析。课后, 经常观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杂志, 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 并及时收集整理;经常与同学探讨、交流, 运用知识进行探究。如: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及环境问题。

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精选试题, 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专门训练。从知识点的选择, 到与政治、历史学科的联系等, 都应突出知识的迁移。特别是要研究历年高考试卷, 有选择性地精选和设计试题, 不断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

同时, 处理好听课与练习的关系, 听课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练习的目的是提高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按时保质完成作业,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和保证。

(二) 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提升综合能力

建立了完整的主干知识体系结构, 并不等于会解答试题, 而是通过分析知识迁移过程, 把解题的步骤、技巧、策略、审题和检查的方法进行认真研究, 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特别是培养读图、析图、用图技能, 及图文互变、空间想象和推理演绎的能力, 并用来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解决实际问题、热点问题等, 使书本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从而提高能力。

(三) 注重知识类化, 促进知识迁移

所谓知识类化, 就是要概括、归纳出同类知识的共同要素和共同特征, 掌握同类知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再进行类比推理的过程。知识类化是产生学习正迁移的过程。因此, 欲促进地理学习的正迁移, 就必须注意教学中地理知识的类化。知识迁移类化分为纵向迁移类化和横向迁移类化两种。

纵向迁移又称为垂直迁移, 迁移的方向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自下而上”是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线索, 使学习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迁移方向。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类化方式之一, 是按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向进行的。如学习“地形雨”中,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何故?应分析它们成因上的共同因素:即上升气流处多雨, 下沉气流处少雨。用此规律进行类推, 可以得出结论:凡低气压带处为多雨、高气压带处少雨;中心气流为上升气流的气旋肯定多雨, 而中心气流为下沉气流的反气旋则少雨。这样, 有意识地把这些分散在教材中的零碎知识, 由个别地理现象的成因概括, 找出共同因素, 加以类推, 使知识类化, 从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横向迁移又称为水平迁移, 是指前后学习都处于同一难度层次, 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向外延伸扩张的迁移。横向迁移, 一般多指各学科间知识的迁移, 如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来促进地理学科的学习正迁移。像利用几何方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等, 所引用的知识与地理相关知识都属于同一难度层次, 容易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产生联想。

在地理学科内, 如果两种类似的概念处于同一难度层次, 理解了其中一个概念, 也会促进对另一概念的理解。如等值线的学习, 在归纳出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后, 再提出等压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时,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也是一种横向迁移。

3.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三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②县域西部和中部地区马铃薯种植面广,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农户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一些加工厂就建在河流沿岸,由于生产能力较差,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给环境造成污染。以“伊马吐河流域马铃薯加工的分布及流域污染现状”为题,开展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地理课程,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乡土”气息,因此在编排体系、教材风格以及教学形式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学法上又有它的独特性,只有正确地认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校本课程教学开展得更好、更有特色。

4.香港对外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篇四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其形成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首先,香港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完善。香港地处中国南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亚太地区的佳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香港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港口管理和港口设备齐全,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香港还是全球著名的航空中心,拥有发达的电讯基础设施,移动电话服务用户普及率和宽带普及率高。香港铁路与公路网完善,其次,香港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对其对外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香港实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大最开放的自由港,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进出口贸易手续十分简便,香港的税率低,税种少,除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少数商品征收很低的消费税和进口税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且内外税率一致。香港金融和投资自由,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港币和外币兑换十分自由。在投资上,香港对公司建立的标准低,限制少,外国公司与本地公司平等竞争。中国大陆的有力支持也是香港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支撑力,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为香港外贸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为香港提供大量的原料、食品、淡水,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香港政府清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教育投资大,劳动力素质高、充满活力的自由企业制度和明细的产权制度等因素也是香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5.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乡”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1、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C、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D、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B、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D、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答案:

1、答案:D

(强加因果和递进关系,原文为“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同时省去了副词“可能”。)

2、答案:A

(主要目的是引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的观点)

3、答案:B

6.地理高考地理要素关系 篇六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7.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业经济,休闲农业

引言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发展商务旅游的1种产业。休闲旅游的农业发展的1种新形式, 可以加大农业资源开发的深度,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的环境, 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综合休闲农业区, 游客不仅可以观光, 采果, 农事体验, 品尝当地口味, 也可以住宿, 度假, 休闲旅游。休闲农业以观光农业为基础, 城市游客为目标, 是娱乐, 农业和旅游业的相结合。中国大陆休闲农业领域开始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上升为休闲需求, 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 中国休闲农业项目有3种形式的欢乐, 休闲农庄, 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文化村。在2011年, 中国拥有超过150万的农家乐, 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人民币, 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休闲农业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和就业, 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绿色产业的产业。本文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 探究地理因素与休闲农业项目市场潜力的关系, 总计样本300份。

1 模型和数据

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受要素以下4个方面影响:

1.1 地理因素

城市收入水平较高而且人口总数大, 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休闲农业项目的地理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

1.2 旅游发展因素

汪力 (2011) 在陕西省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 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互补可以使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同时快速发展, 曾永平 (2008) 认为, 如果1个地区的旅游景点知名度高, 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为休闲农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3 市场的需求

休闲消费是1种市场行为, 休闲观光农业难免会受市场需求。赫加蒂 (2005) 发现市场需求状况通过休闲农业产业的多样性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朱哩苹 (2011) 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1.4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与旅游人次密切相关, 影响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贝尔纳 (2004) 认为交通是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1个重要因素。因此, 本文将公路网密度作为当地的交通条件衡量标准加入模型中。

根据这4个影响因素, 本文选取了4个解释变量, 分别为地理因素, 以休闲农业与市中心的距离来衡量;旅游发展, 以当地旅游总收入来衡量;市场需求, 以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交通条件, 以当地公路网密度来衡量。解释变量为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因素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关系, 所以旅游发展、市场需求、交通条件这3个因素相关的变量均为控制变量。

2 模型结果

根据模型的结果如表2所示, 所有变量均显著, 即每个因变量都对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有显著性影响。

模型显示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与市中心的距离x1每增加1个单位, 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就会减少0.379个单位, 当地旅游总收入x2每增加1个单位, 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就会增加0.543个单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每增加1个单位, 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就会增加0.249个单位, 公路网密度x4每增加1个单位, 休闲农业的经营收入就会增加0.88个单位。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即地理因素对休闲农业项目的市场潜力具有非常显著的关系, 表现为该休闲农业项目距离市区越近, 则其市场发展表现越好。所以在选取开发休闲农业项目时, 需要注意其与市中心的距离, 在成本可控、其他因素条件类似的情况下, 应该选择离市区较近的区域。

参考文献

[1]张占耕.休闲农业的对象、本质和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3) :73-76.

[2]舒伯阳, 朱信凯.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选择及农户增收效益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27 (7) :48-50.

[3]罗文斌, 吴次芳, 戴美琪等.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黄兴镇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08 (4) :48-54.

8.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探微 篇八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生活实际

高中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四季的更替、昼夜时长的变化、天气冷暖的转换、各种自然灾害的产生等,这些对人们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而这一切都和地理有关。学好地理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升学率,完善学生的学科面,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一年四季的更替、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的发生、昼夜温差与光照时长这四个方面,谈一谈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一、一年四季的更替

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存在夹角,即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四季更替的原因。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是最常见的季节变化现象,是地理学科探讨的问题之一。古时候,人们的耕种收获、起居作息,大抵是按照季节时令进行的。如今,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同样重要,人们可以依照季节调整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长,在特定季节食用应季的食物,以及做好冷暖保护等工作。

二、全球变暖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1981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摄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大约10天。由全球变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不容小觑的: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没;气温升高,危害生物多样性;季节的反复无常,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因此,学好地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我们仅有的地球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全球综合性治理。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签订了《巴黎协定》,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签订,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正式签订这一协定,积极参与改善全球变暖的行动。

三、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如何预防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逃生避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从地理学角度讲,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其不可抗性,即我们无法准确评估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但是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对防灾、减灾是有重要作用的。居住地处在山区林地的家庭,在遭遇暴雨袭击时,应考虑山洪暴发的危险,及时逃往安全区域。山区泥石流爆发前,一般会有征兆,如河流突然断流或者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或者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或者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在泥石流爆发时,人们应向两侧山坡上跑动等。我国旅游地区中有很多名山大川,很多游客喜欢旅游探险,学好地理知识,对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四、昼夜温差及光照时长

我国新疆地区盛产葡萄,品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其昼夜温差及充足的光照时间。新疆白昼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利于新疆葡萄糖分的累积,所以新疆出产的葡萄一般甜度较高。由此可见,了解地理常识,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活、生产具有促进作用。现在,很多葡萄酒厂家选择在新疆葡萄作为原材料,这是利用地理知识的表现。

同样,在我国海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所以海南地区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海南生长的农作物生长期较短,有的农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三熟,产量较高,很多农户都选择在海南种植生产。

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服务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对于生活而言,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品质。高中地理不是一门副科,而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9.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九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教师地位 更新观念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10.中学地理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 篇十

【摘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任务,而中学地理教育则以其特殊的教育价值而形成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学生素质培养形成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文章以新课程标准地理教育价值观为前提,就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认知与技能素质、方法与过程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透视,力图揭示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认知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学地理教育素质培养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发展要以人格、人性发展的要求为基准,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正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乃至全民族的素质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深刻思考的问题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学制教学的共同努力,而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发挥其优势的舞台,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它所体现的教育理念诠释了地理教育的特点。它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5]它将地理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及功能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将地理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课程目标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认知与技能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1、中学地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

首先,中学地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对地理名称、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地理过程及发展变化等知识具有基本的认知,要求理解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人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其次,中学地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对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有用的知识。地理课程传授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内容。自然科学知识有地理环境的组 1

成、结构及地球的运动规律,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知识有人口、种族、民族、宗教、产业布局以及全球人口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文化知识。缺乏地理知识将无法与世界潮流相适应,无法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地理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2、中学地理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环境认知

中学地理教育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受到了切身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①课堂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讲授有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此外,还可采用讨论、做实验、看录像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②考试。在地理考试命题中,出一些与环境保护、人口发展、城市化等有关的题目;③课外活动。如开展环境知识竞赛,“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活动,以环境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讲演会、板报等活动。

3、中学地理教育使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认知

中学地理教育就是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地理环境,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科学的环境保护知识、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

[2]在新课程标准中,中学地理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做了进一步的规定,细划到了内容上,如在世界地理方面,要求: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等。地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以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为主,普及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

4、中学地理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素质的培养

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课程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动脑、动手,许多地理知识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中去验证。地理教学的大量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处理地图、图表的能力,培养操作地理仪器设备、环境调查能力,以及培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5、中学地理教育与学生思维能力素质的培养

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的功能与地理课程内容的空间性和区域性分不开。空间想象能力是地理课程能力培养的亘点。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区位特征。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空间联系及结构,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力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课程中,学习山脉、气候、植被、河流分布特征,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等空间分布内容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地理课程对培养其他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综合思维能力等,也有独特的作用。运用地理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是地理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判断和推理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第二、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1、中学地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中学地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4]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等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还能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2、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将学习中得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地理科学具有高度综合性,学习研究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的诸多学科。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使得它帮助学生将在地理学习中得到的知识用语实践,并且相比其他学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6]中学地理教育在其教育教学方面、内容方面很好的与自然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当地建设相结合、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方便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中。中学地理教学所牢固树立的实践观念,把实践教育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率先投身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用现代思想、现代的教育方式去赢得学生的理念,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进取、敢于质疑、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1、中学地理教育中渗透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列宁语)要培养起这样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要“晓之以理”,即指热爱祖国就必须先了解祖国。“理”就是我国的国情。知国是爱国的前提和基础,爱国是知国的深化和发。如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原因及对策,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原因及对策,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产生一种忧患意识,懂得了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动之以情”。情感具有传感性。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教师要用充满自豪的语言讲述我国国情优势,同时不要回避不足之处,以情激情,感染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动之以情”,在情感教育中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情景,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绪中产生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配以相应的情景,制造有关的气氛,激发情感。可运用教学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图片等教学手段。如讲述我国新能源时,可展示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图片,再配以文字说明,向学生介绍我国这些重大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了解在开发利用上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扬知难而上的求索精神,报效祖国。

2、中学地理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加强学生的国际情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都可用来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通过讲解环境保护、防御灾害等部分,使学生确知:地球是人类之家,要靠全人类共同去爱护它,合理地利用它,人人都有责任为此而努力。某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使全球受到影响;某一个地区的酸雨污染,在大气环流的推动下,也会影响到其它地区,形成跨国界、跨地区的污染。可见,通过地理学科来进行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的教育,可起到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中的功能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有很多。例如:讲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以及人类和环境,就是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懂得模范遵守计划生育、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并充当各种法规宣传者,培养学生爱惜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道德情操,使学生真正知道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资源可用,每个人都

必须有一个对自然资源加倍珍惜的道德观念,都必须从小养成保护环境并与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的高尚品德。

4、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世界观形成中的功能

中学地理教育在内容上有着科学世界观思想。中小学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才会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中学地理教育使学生知道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及合理开发与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树立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反对迷信、不信鬼神的思想观念。中学地理教学中讲人类和环境,会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摸清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协调,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

结语:

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素质、方法与过程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地理教育利用其独特的教育特点,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新时期具有多方面素质的未来公民。

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价值的取向,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它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地理课程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功能[J]

[2]葛学勤、陆林.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5.11

[3]蔡湘荣.新课标下的中学地理国情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

[4]姚小燕.地理教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卷第4期

[5]冯开禹.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特点[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0月第6卷第4期

11.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 高考地理    综合题    备考策略    对比研究

一、综合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015年高考刚刚结束,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选择题较往年容易,但综合题有难度。不少学生对地理综合题无从下手。

高考命题既要立足于选拔考试的目标,又要符合中学教学实际,试题体现了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与地理语言规范表述的考查。高考试题具有选拔性,难度相对较大,而学生对地理“一般”规律的归纳和概括,形成知识网络,但考试通常会提供某一区域的背景材料,分析回答问题,甚至出现逆向思维。学生往往对新问题认识不够、判断不准;或者对问题表述不清、不够准确;生搬硬套、答不到点子上。本文在分析综合题答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备考策略。

二、综合题备考的教学建议

1.回归教材:熟记地理“一般”原理规律

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掌握是基石,在遇到新区域、新问题,才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答题方向。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强调“淡化单一知识点的个别考查,强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河流、气温、气候等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材并没有完整的章节专门描述,而是分散各章节。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将地理必修教材内容中的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进行提炼,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思维,形成知识网络。

如河流相关的“一般”性原理规律可概括为:

①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②必修二第五章:河流对聚落发育、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③必修三第三章: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④必修三问题研究:以阿斯旺大坝为例:河流大坝修建的利与弊

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熟记,应做到心中有“例”有“理”,回归教材,结合教材案例,从零散到整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认知高度。

2.重视创新:深究地理“特殊”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

地理考试说明强调“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S特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近几年试卷得到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原理和具体地理事实联系起来。在面对某地特殊区域问题时,解决方式如下:

①尝试多种表达方式,解决新问题。

通常判断河流流向,通过地形地势(等高线)判读。但2015年安徽卷第35题第1小题,没有给出具体等高线数值,需要学生据图示中干支流夹角判断流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尝试用多种表达方式解决新问题。

②尝试逆向思维,解决新问题。

2008年全国卷中有一道经典例题:大河入海口一般会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但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形成三角洲,应具备以下条件:丰富的泥沙来源→河口地势平坦→海水顶托→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对照“一般”规律,结合该河流具体情况就可以得出其区别于其他的“特殊”所在:河流携带泥沙少(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中部为刚果盆地,泥沙沉积其中,到河口处的极少)→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搬运能力强→泥沙不易沉积。这就提醒学生,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跟课本案例“相反”的情况,不要慌张,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尝试逆向思维,解决新问题。

③尝试原理迁移,解决新问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中频繁出现设问开放题型,考查创新能力。如2013年安徽卷第35题(3)题要求学生具备根据果园化肥农药污染和苹果加工果渣污染等问题,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关于该问题基本原理,地理必修二课本给过“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案例,学生需以“陕北南部黄土高原区域”为载体,以种粮→生态环境问题→种植苹果→效益提高和环境问题并存→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学生在平时训练中,遇到开放性、创新性问题,应结合教材案例,尝试原理迁移,解决新问题。

3.细品经典:把握核心知识点考查的共性与差异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出现一些经典好题,偶尔出现一些怪题、差题。高考后期二、三轮复习,教师应梳理,提倡“老师下海,学生上岸”,少考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引导学生把握核心知识点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多次训练、揣摩经典例题,加深对“一般”性原理规律的理解,并熟练运用原理解决“特殊”区域的问题,把握地理规律的核心联系。并做好常见原理认识纠错工作,对主干知识、核心考点的理解不犯重复错误。

4.关注考纲:探究热点问题与命题角度

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命题思路与考查方式也在变化。《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指南。教师应对比新旧指南,关注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范围的变化和选择的题例的变化,梳理可能命题的热点素材和出题角度。加强考试研究,科学把握地理高考变化,能促使地理教师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有效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使高考这个“指挥棒”,更科学和合理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可以巧用“一般”与“特殊”关系备战高考地理综合题,让学生在彻底理解地理规律的前提下掌握,才能做到知识掌握扎实,提高模拟实战能力和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国华.地理“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的辩证关系[J].地理教学,2013(5).

12.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十二

一、问题提出

读下图, 回答下题。

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大家通过排除, 可能会选C, 但深究下去, 却不知所以然。我们可以借助等压面来解这个题, 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1017.5hpa, 则反映此处形成高压中心, 若M处形成低压中心, 则按照等压线的递变规律, M处的气压中心只能为1015hpa, 若为1012.5hpa则不合理[1]。此题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搞清楚风向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主要问题有[2]:

因此, 建构风与等压线正确的空间关系, 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容研究

导致学生对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一线教师,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 笔者认为有以下理由:

(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未强化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

对热力环流和风的重难点剖析不够, 现今, 绝大多数的教师和资料都将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作为教学重难点。可空气的热胀冷缩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就比较多, 而且, 初中物理中对于热胀冷缩原理引起空气运动有介绍。因此, 热力环流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强调风源于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构建高空和近地面风与等压面的空间位置关系。

(二) 对风的受力分析的学习难度认识不足

风的受力分析涉及到物理中力的合成的知识, 而此部分内容在教授力的合成之前, 风又是无形的, 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无形中加大了学习风的形成的难度。

(三)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教学缺乏直观性

关于风的受力分析, 教师大多根据课本两幅图的受力分析, 及多媒体中简单的动画推理, 这样的教学, 抽象的空间推理占了绝大部分, 再加上学生对于风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的知识储备很少, 空间思维能力又差, 使得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学生消化的很少。学生并不能构建风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的空间关系。

(四) 受教材插图误导, 形成错误的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认识

一方面, 学生以为垂直方向上的等压面分布形成了风和风向偏转。上面两幅图中, 均是下面的气压高, 上面的气压低, 这和等压面的数值分布规律一致, 而且该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另一方面, 等压线和等压面本是学生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三、方法探究

综上所述, 学生对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的认识混乱主要是由于教学缺失直观性所致。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需要比较直观的教学, 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视频以及教具来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以下为笔者的教学活动探究:

(一) 活动方案

挑选两个同层次班级, 对一个班级按照常规教学教授学生热力环流的知识, 然后选取一个班级进行常规的风的受力分析教学且多出试题进行强加训练;另一个班级, 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风的受力分析教学。准备两个板子, 分别表示近地面和高空, 在板子上绑直绳表示等压线, 并且在板子上写上对应等压线的气压值。用木棒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将采取实验教学的班级同学分成两组, 分别演示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受力分析, 探讨风的形成、等压线和等压面的区别, 并解决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

(二) 活动结果

通过比较, 笔者发现采取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的班级。可见, 采取直观教学, 对于学生理解风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构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非常重要。

四、结语

笔者以研究风与等压线空间关系为例, 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 在此得出直观教学的效果比较显著。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 笔者虽经过诸多努力, 但总觉得与新课程对学生空间素养培养目标相比, 相差甚远。为此, 希望与各位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章伟玲.解读等压面和等压线——从一道高考题谈起[J].地理教育, 2003 (01) :27-28.

13.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篇十三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现代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从教10多年的地理教师,我感觉新课程到迎来了信息教学的春天,于是开始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学习和向同行请教,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地理学科跨度大,涉及的内容范围广,在地理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文本、图形、视频

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地理教学变得更生动,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激发了,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在地理教学中,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而现代教育技术正好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大家都知道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城市化》一课的课前3分钟,我给学生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导入,以悦耳的音乐,清晰的歌词出现,一方面可以让生欣赏音乐,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有音乐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新奇,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2、深入浅出,突出重、难点。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难点知识。例如在给高一年级学生上《地球运动》这课时,由于内容多,知识又抽象,重难点又多,光凭老师讲,学生理解是很费力的。而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制成动画,就将此内容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容易让学生掌握,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3、利用动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

地理知识。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利用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地球仪等简单的教具。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来观察整个变化过程,这样既可以思考、又可以观看。从而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也可以促进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四大地理区域》这节课时,我运用课前制作的课件,将四大地理区域与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和温度带的划分、年降水量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很轻松地让学生掌握了四大区域的划分是依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划分的,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动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读图是它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上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所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住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中的图种类很多,有政区图、地形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本领。例如在介绍长江流域与支流交汇的城市有哪些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汉江它们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也只是辅助作用而已,万万不能将手段作为目的。即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使用计算机不意味着可以不用黑板和粉笔,我们只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2.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强调:“新课程不是更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革命。”如何树立新课程的思想和观念,彻底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是教师需要解决的紧迫任务。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其本身就是教师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显现出教师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悟,对学生背景的了解。地理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论。

3.要始终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需要教师的适时调控,从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理解太绝对、太片面,总认为课堂气氛越活

跃越好,往往把课件制作得很新颖,看似丰富多彩,学生反而不去思考,实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很热闹,但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并不多。学生是占了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没体现出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阶段,当媒体为其提供了大量音频、视频及动画、文字等信息时,对信息如何进行加工和处理需要教师在方法上的指导,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在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4.不能过分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含量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在“实用价值”,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比如:在制作课件时,用一般的PowerPoint等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完成,就没有必要用其他高级的软件。因为PowerPoint作为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效率很高、兼容性最强的课件集成工具,是我们制作课件的首选。还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高科技”,如本来做实验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非要用电脑制成动画,认为技术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这样使教学课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展览。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偏离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上一篇:毕业生典礼校长致辞下一篇:儿童童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