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2024-08-02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12篇)

1.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篇一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进城西小学校园

为了丰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让广大教师了解掌握应急救护和紧急避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5月7日、8日,城西小学邀请了红十字救护培训师——新昌县人民医院急诊主任王黎卫医生和张玉秋医生来校队全体教师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王黎卫医生向全体教师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讲座。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等救护知识,尤其是介绍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还向全体教师发放了《现场救护培训手册》。8日,张玉秋医生又对全体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进行了现场救护培训和考核。

本次培训活动,增强了全体教师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从而能起到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发挥“第一救助者”的作用,为校园安全再设了一道安全防线。

章春梅

2.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篇二

关键词:现场急救,大学生,培训,模式

现场急救是在医院外的环境下, “第一反应者” (第一目击者) 对危重急症患者、意外事故受伤者, 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 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增快, 人们社会角色的快速转变, 导致许多突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途中、工作场所、家庭等医院以外的地方, 能在现场施行急救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同伴或路人。作为大学校园内的主体——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精力的旺盛期, 很多疾病被掩盖,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会造成很大损失, 因此对其进行急救知识教育迫在眉睫。为掌握大学生对现场急救基础知识的了解及认知情况, 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 普及急救知识, 2007年2~11月笔者对某大学城内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展开了几次调查与培训, 为在大学校园内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大学城内在校生。该大学城拥有在校生约3万人, 年龄范围18~22岁, 平均19岁。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对急救知识培训热情较高, 通过问卷调查, 普遍愿意积极参加急救知识培训。我们随机选择其中360人分批[60人/ (批·次) ]进行了以心肺复苏为主的业余急救知识培训, 培训学时为30学时。

1.2 方法

1.2.1 发放调查表

通过网上调查及在各个院校面向学生发放《现场急救培训调查、登记表》, 对学生急救知识的知晓及学期情况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 以及对急救知识知晓情况 (其中包括是否了解当地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在心脏猝死发生现场, 是否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够单独进行心肺复苏;是否了解常见外伤的处理及止血方法;已经掌握哪些急救知识, 亟需了解哪些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等) 。在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及宣传后再次发放问卷, 了解培训的效果。

1.2.2 网络教学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及专业特点, 笔者有针对性地通过制作《现场急救技术普及教育》网络课件, 在互联网上面对学生开放, 内容主要有:现场急救的意义、心肺复苏术 (CPR) 、心脏病突发、气管异物、烧伤、软组织损伤、骨折、中毒、外伤的急救;车祸、溺水、火灾、地震、洪水等紧急避险的方法;止血、包扎、固定、伤者搬运等现场救治的基本方法等。通过文字讲述、图片讲解及视频演示, 多方位、多角度对学习者进行强化刺激;在该课件上, 建立了一个急救知识论坛, 方便学习者之间或与讲授者之间的及时交流, 以期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1.2.3 现场教学

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与演示, 主要包括正规的心肺复苏 (CPR, 2005版内容) 、外伤的处理以及搬运伤者的培训, 培训达10学时。

1.2.4 实习操作

在有条件的学校选择场地, 安排学生进行急救现场实习操作, 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器的使用、骨折固定、止血、伤者搬运等急救措施。首先由教师讲解、示范, 然后由学生操作, 最后由教师进行评分, 对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失误进行讲评, 并确定操作者的急救是否成功。

1.2.5 急救宣传

协助各学校制定突发应急事件事故处理预案, 制定急救宣传册, 分发给每个学生;在户内外宣传栏张贴急救宣传材料, 发放健康处方, 通过校园vod视频点播系统播放急救视频光盘, 普及急救知识。

2 结果

通过培训前网上以及现场问卷的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 125份;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对该大学城内的在校生近两年的教学培训, 再次通过网上及发放现场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 136份,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数据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培训前后, 大学生的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培训后急救能力都提高15.00%以上, 其中意外避险的能力提高最大, 达到69.99%, 其他能力提高幅度比较, 转运能力 (53.01%) >外伤处理 (50.02%) >猝死判断 (45.00%) >心肺复苏 (38.04%) , 培训效果明显。

在大学生普遍急需普及培训的急救知识内容中, 心肺复苏列第一位, 其次是外伤、交通意外抢救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 90%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参训学生中, 有95%通过了CPR、急救技术培训、考核, 能承担现场急救员的职责。

3 讨论

1989~1996年美国青少年每年死于突发心脏骤停的例数上升10%左右, 15~34岁的年龄组中, 心脏猝死的例数从1989年的2 724例上升至1996年的3 000例, 增长了10%[1];另有资料显示, 猝死占总死亡人数的15%~32%, 心脏性猝死占50%以上, 年轻人猝死以心肌病为主, 70%猝死在医院外[2]。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在第13届中国心律学高峰论坛上介绍, 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救治率仅为1%, 而美国在公共场所安装了AED (人工心脏除颤器) 的地区猝死救治率已由5%升至50%左右。因而, 如何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活率, 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心脏骤停后, 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为4 min左右, 每延迟除颤1 min, 复苏的成功率会下降7%~10%, 最佳急救时间是在发病、受伤后的几分钟到1 h, 有“白金10分钟”与“黄金1小时”之说。因而在发病或受伤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 (又称作第一反应人) 是否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挽救伤病者生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 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普及急救知识, 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使公民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在突然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 减轻伤害, 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 真正降低急重伤病患者的死亡率。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内的主要群体, 走出校门后, 将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年轻, 文化程度较高, 乐于接收新事物, 有接受必要的健康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强烈需求和能力, 同时, 校园内也容易发生一些猝死及意外事故, 而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笔者对其中360人通过网络教学、现场教学、见习和实习, 进行现场急救培训, 并取得初步成效。因此笔者认为, 根据大学生这个特殊人群的特征, 采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急救培训方式, 特别是网络模式,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对于在其他人群进行现场急救培训模式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北方网.小心:青年心脏猝死率上升[OL].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02/01/03/000234503.shtml.2002-1-3.

[2]计达, 陈威.青少年猝死成功救治1例[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 3 (4) :1372.

[3]蔺汝云, 宋江萍, 肖力屏.558例院外猝死及现场复苏情况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5:309-310.

3.触电的现场急救 篇三

触电后的损伤程度可分重、中、轻三型。重者可因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室颤动,造成心跳骤停或电流通过呼吸肌引起肌肉强直收缩造成呼吸停止;损伤中等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抽搐、尖叫、心律不齐、休克等症。同时,电灼伤时,局部组织呈焦黄或炭化,肌肉凝固等变化。触电一瞬间,人体肌肉强烈收缩使身体突然弹离电源,从高处跌下,可并发颅脑伤、胸部伤、内脏破裂、脱臼和四肢骨折等。小张属于损伤轻者,仅有头昏、心悸、软弱、局部发麻等现象,加上未婚妻小瞿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才使这场事故有惊无险。

触电现场急救三步骤

触电的危害如此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又应该怎么做呢?

有人计算,如果从触电算起,5分钟内赶到现场抢救, 则抢救成功率可达60%,超过15分钟才抢救,则多数触电者死亡。因此,触电的现场抢救必须做到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家庭急救第一步是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如干木棒、竹杆挑开电线。除非已经脱离接触,否则千万不能去拉触电者,否则会引火烧身造成自己也触电。

第二步是保护触电者,防止跌落。

第三步是对触电者进行检查和处理,检查或恢复心跳、呼吸是急救的首要任务,若心跳呼吸停止的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有骨折的进行临时固定,有出血或局部烧伤的应进行止血和包扎术。对损伤较轻者,尽量给予精神安慰,并让其喝些糖开水或浓茶。

对触电者应尽量将其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衣领、裤带,畅通呼吸道。

对遭遇雷击者应尽快将其移至避雨处,擦干伤员身上的雨水,若发现心跳呼吸已停止,先进行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

在现场急救同时,立即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呼救,并将急救“接力棒”及时传递给急救医生。

一旦发生高压电线落地引起触电事故时,应派人看守,不让人或车靠近现场,因为离电线10~15米范围内仍带电,救护者贸然进入该圈子内很易触电(见下图)。应通知电工或供电部门处理电线后再救人。

什么是触电

触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时候,在我们觉得安全的情况下,仍然会发生意外,那么,触电的机理又是怎么一回事?

人体本身就是良好的导电体,电流通过人体就可造成触电。触电对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电压、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等因素。电压越高,穿透皮肤的能力越强,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如0.02~0.025安培的电流可使人肌肉抽筋,0.05安培可使人感到呼吸困难,0.1安培的电流则可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交流电对人的危害是直流电的3倍。另外,触电时间越长,对人的危害就越重。

雷击是触电的另一种类型。雷击时电压极高,约为1~10亿伏特,雷电形成的瞬间电流可达20~25万安培。闪电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其周围空气的体积突然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雷声。可见,如此高的电压、电流、热量,对人体的危害要比一般的触电严重得多。

预防触电三招

其实,触电的很多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学一点有关电的知识,以防患于未然。

首先,家庭人员应正确用电。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使用电吹风、电熨斗、电炉等家用电器时,人不能离开。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并及时检修。

其次,牢记安全用电。购买合格电器产品,接地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到接地保护,不随意将三眼插座改成两眼插座,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的插座等。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应牢固可靠,注意接地。

第三,要懂一点避雷常识。打雷下雨时不要在树林里或山坡大树下躲雨;当雷雨交加时,不要在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附近行走,不在江湖里游泳或划船;打雷时不要接近金属物体如自来水管、煤气管和铁器等。

4.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篇四

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一 《专业基础》

第一章

安装工程识图

1.1工程图样的一般规定

1.1.1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 1.1.2了解工程图样的一般规定

1.2 图样的表达方式

1.2.1了解基本视图 1.2.2了解剖视图 1.2.3了解剖面图

1.3 建筑施工图识图

1.3.1了解建筑施工图的分类和常用图例 1.3.2了解建筑施工图的识读顺序

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图识读

1.4.1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图的常用图例 1.4.2了解管道施工图的识读顺序

1.4.3了解室内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顺序 1.4.4了解采暖工程施工图的识读顺序

1.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识读

1.5.1了解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概念 1.5.2了解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识读顺序

1.6 工程图样编排顺序及综合识读

1.6.1了解工程图样编排顺序 1.6.2了解工程图样综合识读

第二章

安装工程测量

2.1 工程测量概述

2.1.1了解工程测量的原理

2.2 工程测量的程序和方法

2.2.1熟悉工程测量的程序 2.2.2熟悉工程测量的方法

2.3 测量仪器的使用

2.3.1熟悉水准仪的使用 2.3.2熟悉经纬仪的使用 2,3,3熟悉全站仪的使用

2.3.4熟悉红外线激光水平仪的使用

第三章

安装工程材料

3.1 通用安装材料

3.1.1熟悉国内外标准及代号

3.1.2掌握黑色金属的分类、构成及适用范围 3.1.3熟悉有色金属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3.1.4掌握管材的选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3.1.5了解管件的规格及特点 3.1.6掌握阀门的功能及分类 3.1.7了解焊接材料的选用及特点 3.1.8熟悉绝热材料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3.2 通风空调器材

3.2.1掌握风管的材料特性

3.2.2熟悉风口的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3.2.3了解调节阀的功能

3.2.4掌握防火阀的控制特点及分类 3.2.5熟悉消声器的适用特点

3.3 水暖器材

3.3.1了解卫生陶瓷及配件的分类 3.3.2掌握消防器材的特点

3.3.3熟悉水表和转子流量计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3.3.4熟悉压力表的分类及特点 3.3.5熟悉温度计的分类及特点

3.4 建筑电气工程材料

3.4.1熟悉电线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3.4.2了解控制、通信、信号机综合布线电缆的组成和特征 3.4.3掌握电力电缆的功能及使用场所 3.4.4熟悉母线、桥架的分类及特征

3.5 照明灯具、开关及插座

3.5.1熟悉照明灯具、开关及插排的分类 3.5.2了解照明灯具、开关及插座的基本术语及性能参悟 3.5.3掌握照明灯具的功能用途及开关、插座的定义和用途 3.5.4掌握开关、插座的接线、安装要求

第四章

安装工程常用设备

4.1了解安装工程的分类

4.2熟悉安装工程项目通用机械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4.3了解安装工程项目专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4.4熟悉安装工程项目静置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4.5熟悉安装工程项目电气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第五章

工程力学与传动系统

5.1 力矩和力偶基础理论

5.1.1掌握力的基本性质 5.1.2掌握力矩、力偶的性质 5.1.3熟悉力偶系的合成

5.2 传动系统的特点

5.2.1了解摩擦轮传动的优缺点 5.2.2了解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5.2.3了解蜗轮蜗杆传动的优缺点 5.2.4了解带传动的优缺点 5.2.5了解链传动的优缺点 5.2.6了解轮系的类型和特点 5.2.7了解液压传动的组成和优缺点 5.2.8了解气压传动的组成和优缺点

5.3 传动件的特点

5.3.1了解轴的分类、材料和特点 5.3.2了解键的分类、材料和特点

5.3.3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分类、材料和特点

5.4 轴承的特性

5.4.1了解轴承的类型 5.4.2了解轴承的特性

5.4.3了解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方式

第六章

起重与焊接

6.1 起重机械基础知识

6.1.1掌握起重机械分类及使用特点 6.1.2掌握起重机荷载处理 6.1.3熟悉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6.2 起重机的选用

6.2.1掌握自行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6.2.2掌握桅杆式起重机的选用

6.3 焊接技术基础

6.3.1熟悉焊接方法和焊接设备 6.3.2熟悉焊接材料的选用 6.3.3了解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

6.4焊接工艺评定及检测

6.4.1掌握焊接工艺评定

6.5 焊接检测

6.5.1熟悉焊接检验方法

第七章

流体力学和热工转换

7.1 流体的物理性质

7.1.1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7.1.2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7.2 流体机械能的特性

7.2.1掌握流体静压强特性 7.2.2熟悉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7.2.3掌握流量与流速

7.3 热力系统工质能量转换关系

7.3.1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 7.3.2掌握热力学常用参数 7.3.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7.3.4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

7.4 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因素

7.4.1了解流体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7.4.2掌握流体流动类型

7.4.3掌握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7.4.4掌握局部水头损失 7.4.5掌握管路的总阻力损失 7.4.6掌握管路的经济流速

第八章

电路与自动控制

8.1了解单相电路

8.2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 8.3熟悉变压器的工作特征 8.4了解旋转电机工作特征 8.5熟悉电气设备

8.6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类型、组成和自动控制的方式

第九章

职业健康与环境

9.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9.1.1了解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特点及要求

9.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9.2.1掌握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许可证制度 9.2.2掌握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9.2.3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9.2.4掌握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9.2.5掌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9.2.6掌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9.2.7熟悉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9.2.8熟悉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9.2.9熟悉安全检查制度

9.2.10熟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9.2.11了解“三同时”制度 9.2.12了解安全预评价制度 9.2.13了解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9.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9.3.1掌握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 9.3.2熟悉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9.3.3了解安全事故统计规定

9.4 施工员职业能力标准

9.4.1了解施工员职业主要工作

9.5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9.5.1熟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9.5.2了解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

9.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9.6.1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结构和模式

第十章

职业道德

10.1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考试科目二 《专业综合》

第一章 设备安装工程

1.1 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

1.1.1掌握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 1.1.2熟悉设备安装的几种新方法 1.1.3了解设备试运转的要求、程序

1.2 常见机械设备安装

1.2.1掌握常见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法 1.2.2了解常见机械设备的分类、型号

第二章

管道及消防安装工程

2.1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2.1.1掌握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2.1.2掌握室内热水管道安装 2.1.3熟悉管道试压及灌水 2.1.4熟悉管道的分类及施工 2.1.5了解给水方式的划分 2.1.6了解热水附属设备安装

2.2 室内排水系统

2.2.1掌握卫生洁具安装 2.2.2了解虹吸雨水系统

2.3 室外网管安装

2.3.1掌握室外给水管道安装、管道附件安装及附属建筑物的施工 2.3.2掌握室外排水管道开槽法施工、附属构筑物的施工 2.3.3掌握室外热力管道铺设

2.3.4熟悉室外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和冲洗 2.3.5熟悉室外供热管道系统的试压与吹洗

2.4 其他管道系统

2.4.1熟悉燃气管道布置与敷设

2.4.2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附属设备安装、游泳池水系统安装 2.4.3了解建筑燃气系统安装

2.5 消防灭火系统安装 2.5.1掌握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安装方法及系统调试方法 2.5.2掌握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安装方法及系统调试方法 2.5.3熟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系统组成及组件功能 2.5.4熟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系统组成及组件功能 2.5.5熟悉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方法及系统调试方法 2.5.6熟悉泡沫灭火系统的安装方法及系统调试方法

2.5.7了解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功能特点

2.6 消防报警系统安装

2.6.1熟悉消防报警设备的安装方法 2.6.2熟悉消防报警线路的安装方法 2.6.3熟悉消防报警系统的调试方法

2.7 消防验收

2.7.1掌握消防安装工程的验收程序 2.7.2掌握消防安装工程的验收内容

第三章 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定义及组成、空调系统的分类方式及类型

3.1风管安装

3.1.1掌握金属风管安装要求 3.1.2掌握非金属风管安装要求 3.1.3掌握柔性风管安装要求 3.1.4掌握风管部件及配件安装要求 3.1.5熟悉支吊架选择计算 3.1.6熟悉净化空调安装要求

3.2 空调水系统安装

3.2.1熟悉空调水系统的组成

3.2.2熟悉冷热源类型、原理及主要系统组成

3.3 通风空调设备安装

3.3.1掌握风机盘管、空气幕、变风量末端等小型设备安装要求 3.3.2熟悉高效过滤器安装 3.3.3熟悉VRV系统安装

3.4 通风与空调工程检验、试验与调试

3,4,1掌握风管系统漏光检测及漏风量测试 3.4.2掌握水管系统的检验与试验 3.4.3掌握空调系统调试流程 3.4.4掌握空调房系统调试内容 3.4.5掌握变风量调试内容

3.4.6掌握防排烟系统测试与调整内容 3.4.7掌握空调水系统调试流程及调试内容 3.4.8熟悉风管强度试验目的及做法 3.4.9熟悉风系统测试要求及检查方法 3.4.10熟悉变风量调试方法

3.4.11熟悉防排烟系统测试与调整方法 3.4.12熟悉空调水系统测试方法

3.4.13熟悉空调房间室内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3.4.14了解净化空调系统测试 3.4.15了解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第四章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

4.1掌握电线电缆保护工程施工 4.2掌握电线、电缆、母线施工 4.3掌握配电箱(柜)安装 4.4掌握照明器具安装 4.5掌握防雷接地与等电位施工 4.6熟悉变压器安装 4.7熟悉EPS/UPS安装 4.8了解电气调试

第五章 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

5.1掌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2掌握电源与接地

5.3掌握智能化系统设备、元件安装 5.4掌握线缆安装

5.5掌握智能化系统检测技术 5.6熟悉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 5.7了解通信网络系统 5.8了解信息网络系统

5.9了解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5.10了解安全防范系统 5.11了解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 5.12了解环境检测

5.13了解住宅(小区)智能化 5.14了解综合布线系统

第六章 电梯安装工程

6.1掌握电梯的基本特征、安装程序 6.2熟悉电梯安装方法

第七章 防腐绝热工程

7.1 防腐工程

7.1.1掌握设备与管道防腐蚀的施工要求 7.1.2熟悉设备与管道防腐蚀的施工方法 7.1.3了解设备与管道防腐蚀材料的性能

7.2绝热过程

5.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篇五

一、电话呼救

1、时间:2015年6月10日下午四点三十分

2、地点:离退休管理中心老年大学四楼舞蹈教室

3、场景:一名学员突发心前区疼痛,舞蹈教师立即告知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快速拨打医务室电话3664770,工作人员应简明告知医务人员突发事件发生的地点及突发事件人员的症状及大概情况。

4、老年大学工作人员首先作到以下几点:

(1)应先松解患者领带、衣服扣子、皮带等。

(2)使患者保持比较缓和的体位,并保持安静,切勿慌张。让病人就近坐下,等待阵痛过去。嘱咐患者切勿走动。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并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

二、医务人员受理电话

医务室医务人员接到电话后,根据电话内容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并迅速告知全科室人员,快速携带急救药箱,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担架、毛毯跑至现场,同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通知车队队长备车待命。

三、医务人员快速抢救

1、将患者置于就近的地方平躺,一名医务人员迅速做

心电图检查,一名医务人员快速检测血压,脉搏,观察生命体征,血压降低,脉搏出现紊乱,四肢厥冷,考虑心肌梗塞。

2、对患者心电图作出快速判断,根据心电图结果对症治疗,如心绞痛发作,立即给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5分钟内可以缓解),如心电图检查是心肌梗塞急性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立即拨打总医院急救电话3666666,要详细告知急救人员,事件发生地点,患者病情,以及中心医务人员联系电话,以便救护车能迅速赶赴现场。

3、密切注视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突然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道,建立有效心外按压。

四、安全搬运

1、医务人员和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将患者清抬至担架上,头部垫低枕,让患者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

2、抬担架下楼梯时患者头在后,脚在前,担架要平稳,尽量较少晃动和倾斜。

五、途中监护

6.现场急救原则 篇六

发生伤亡或意外伤害后4~8min是紧急抢救的关键时刻,失去这段宝贵时间,伤员或受害者的伤势会急剧变化,甚至发生死亡。所以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冷静科学的进行紧急处理。发生重大、恶性或意外事故后,当时在现场或赶到现场的人员要立即进行紧急呼救,立即向有关部门拨打呼救电话,讲清事发地点、简要概况和紧急救援内容,同时要迅速了解事故或现场情况,机智、果断、迅速和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和安全对策,防止事故、事态和当事人伤害的进一步扩大。

2、及时、稳妥

当事故或灾害现场十分危险或危急,伤亡或灾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时,要及时稳妥地帮助伤(病)员或受害者脱离危险区域或危险源,在紧急救援或急救过程中,要防止发生二次事故或次生事故,并要采取措施确保急救人员自身和伤病员或受害者的安全。

3、正确、迅速

要正确迅速地检查伤(病)员、受害者的情况,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一直要坚持到医生到来;如伤(病)员和受害者出现大出血,要立即进行止血;如发生骨折,要设法进行固定等。医生到后,要简要反映伤(病)员的情况、急救过程和采取的措施,并协助医生继续进行抢救。

4、细致、全面

对伤(病)员或受害者的检查要细致、全面,特别是当伤(病)员或受害者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时,要再次进行检查,不能粗心大意,防止临阵慌乱、疏忽漏项。对头部伤害的人员,要注意跟踪观察和对症处理。

在给伤员急救处理之前,首先必须了解伤员受伤的部位和伤势,观察伤情的变化。需急救的人员伤情往往比较严重,要对伤员重要的体征、症状、伤情进行了解,绝不能疏忽遗漏。通常在现场要作简单的体验。

现场简单体检的内容如下:

(1)心跳检查。正常人每分钟心跳为60~80次,严重创伤,失血过多的伤员,心跳增快,且力量较弱,脉细而快。

(2)呼吸检查。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数为16~18次,重危伤员,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当伤员临死前,呼吸变得缓慢、不规则,直到呼吸停止。通过观察伤员胸廓起伏可知有无呼吸。有呼吸极其微弱,不易看到胸廓明显的起伏,可以用一小片棉花或薄纸片、较轻的小树叶等放在伤员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飘动。

(3)瞳孔检查。正常人两眼的瞳孔等大、等圆,遇光线能迅速收缩。受到严重伤害的伤员,两瞳孔大小不一,可能缩小或放大,用电简光线刺激时,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当其瞳孔逐步散大,固定不动,对光的反应消失时,伤员便死亡。

人体的正常值如下。

7.中暑的现场急救 篇七

2011年8月2日上午, 某幼儿园校车接送学生到校后, 有一名3岁女学生没有下车, 驾驶员及随车教师未及时发现, 以为车上已没有人, 并将车门锁上。直至下午4时许放学时, 驾驶员打开车门后发现该女童在车内已经不省人事, 此时已过去8小时, 立即将女童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 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 公安部门依法刑拘2名直接责任人, 并展开死因调查。初步认定该幼童为长时间滞留在封闭的高温车厢内中暑死亡。

案例2

2011年8月, 武汉市, 某女士32岁, 刚生完孩子, 在家坐月子。家中老人告诉她, 坐月子一定要捂紧, 千万不能受凉, 否则会落下病根。于是, 不管天气多热, 该女士也从不开空调, 同时还穿着长袖长裤。当日武汉气温达36℃, 她热得难受, 中午突然晕倒在地, 被家人送往医院治疗, 诊为中暑, 经紧急治疗脱离危险。

中暑指在高温 (气温34℃以上) 或强辐射 (特别是湿度大、无风) 环境下, 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

原因

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 高湿度、通风不良, 加上饮水不足、着装不当、出汗过多、睡眠不足、饥饿等原因。

高温车间工作的员工, 通风差, 防暑降温措施不力。

高温季节, 出汗过多, 大量饮用不含电解质的白开水。

夏季人们在户外活动、运动时, 如不注意防暑降温, 很容易发生中暑。

年老体弱者、慢性病的病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发生中暑。

危害与表现

高温、高湿环境下, 人会感觉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全身发热, 开始大量出汗, 后来无汗, 神志恍惚、昏睡。行走中的人突然晕倒在地。重症病人呼吸急促、抽搐, 体温可升高到40°C以上, 如不及时抢救, 则有生命危险。

1.先兆中暑

人们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 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有时虽已回到凉快的环境, 仍然感觉头昏、恶心、胸闷、出汗、乏力、皮肤灼热发红。继续在热环境下停留, 中暑表现逐渐加重。

2.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 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 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可发生肌肉痉挛和 (或) 晕厥, 此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 如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疟疾等。

3.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类。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 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 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无明显体温升高。此类病人与钠盐丢失过多有关。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 尿肌酸增高, 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常发生于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及儿童等人群中, 对热不适应, 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 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等表现。可有晕厥, 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 体温轻度升高, 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的重症病, 典型表现是高热 (41℃以上) 、无汗和意识障碍。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的人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的中暑。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 死亡率达5%〜30%。

根据发病人群, 中暑可分为2类, 其特点如下:

劳力型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时, 病人多为青壮年, 平素健康。50%的病人持续出汗。随病情加重, 出现全身软弱、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 继而体温迅速上升, 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脉搏快, 每分钟160次左右, 血压偏低, 呼吸快而浅, 后期呼吸缓慢。可发生抽搐、休克等。

非劳力型在高温季节, 多见于居住在拥挤和通风不良环境的体弱的老年人和产妇, 其他还有帕金森病、偏瘫、截瘫等慢性病人。表现为皮肤干燥、发红。84%〜100%病例无汗, 体温在40℃以上, 病人开始行为异常、谵妄和癫痫发作, 随病情加重, 发生休克、昏迷、心力衰竭, 常在发病24h后死亡。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虽有所不一, 但在临床上可能有2种或3种同时并存, 不能截然区别。

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种急腹症鉴别。老年病人发生昏迷要与脑中风、糖尿病昏迷鉴别, 以免耽误病情。

现场急救

中暑应以预防为主, 一旦发现中暑先兆或中暑表现, 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 如走廊、树荫下、带空调的房间等。

将病人半卧位, 解开衣扣, 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 应更换干衣服, 同时用电扇或扇子扇风, 以帮助散热。有条件时, 可在空调房间内降温。

尽快使体温降到38°C以下。对于中暑导致的发烧, 首选治疗方法应是物理降温, 不应服用退烧药。这是因为中暑后的体温升高和细菌、病毒引起的发烧机理不同。退烧药主要是通过让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 而中暑是因为人体散热受阻, 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蓄, 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 因此服用退烧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不能降低体温。正确的方法是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全身, 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表浅处放置冰袋, 或用凉湿毛巾冷敷、酒精局部擦浴。可用温水进行全身擦浴或冷水浸浴。如果出现昏迷、抽搐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醒过来的病人, 可饮服绿豆汤或淡盐水、西瓜水等来解暑降温。

可给病人服用仁丹、霍香正气水等药物治疗。仁丹适合在太阳下暴晒时间过长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而产生中暑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 服用仁丹期间, 不宜服用滋补性中药。藿香正气水 (丸) 主要是除湿治疗, 不适宜因为暴晒导致失水过多的中暑患者服用。儿童、孕妇、年老体虚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热痉挛和热衰竭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重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min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经上述处理, 如果病人未恢复, 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同时要在送院途中采取降温措施。

预防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 隔离热源, 降低车间温度, 调整作息时间, 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

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 特别是让劳动者和管理人员都了解中暑的早期症状, 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炎热季节穿单薄、浅色、宽松的衣服, 以利散热。在户外戴遮阳帽、穿开领卷袖的衣服劳动。厂房、教室应开窗通风, 地面应经常洒水, 并设置遮阳窗户。

出汗较多时, 合理补充水和电解质, 饮用含盐饮料, 每日饮用量应在2 000ml左右。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的日光下活动及工作。户外活动、体育活动时尤其应避开炎热的时段。高温季节采用夏时制, 是一种好的选择。

8.常见创伤的现场急救 篇八

首先,应立即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电话中简单叙述伤员的数量、伤情、出事地点等,以便救护人员准备急救设备和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现场急救,对不同的症状及时进行现场对症处理:

出血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时放松2分钟。如出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病人。

颅脑伤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并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脉搏。

颈髓损伤 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图1),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

脊椎骨折身体被撞击、挤压时,由于脊椎过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脱臼或骨折,若搬运不当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内的骨髓损伤,使受损部位以下肢体瘫痪。正确搬运是由3~4人平托伤员至木板上,再用绷带固定身体。目前国内有些地方的救护车上已配备了新颖的铲式担架,这种担架可分成二翼,急救者可用二翼插入伤员背部,原地抬起伤员(图2)。如现场只有一个急救者,应跑到伤员的后面,两手穿过伤员腋下,扶住伤员上半身,并将伤员的头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条绕胸穿过两腋下,然后慢慢地将伤员向后拖拽(图3),并将其仰卧在木板上固定。

胸部伤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肋骨骨折者,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可在胸部损伤处闻及随呼吸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

锐器插入体内切勿拔出因锐器如刀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同时,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会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图4)。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

严重挤压伤伤员被重物挤压引起肢体肿胀或青紫时,切勿在患处按摩、热敷、结扎,以免局部产生的肌红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正确的做法是在患处用冷毛巾或冰块湿敷降温,尽量减少其吸收。

四肢骨折 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对昏迷的伤员应注意开放气道,头略向一侧倾斜,以利于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异物排出体外。取出伤员身上的尖刀、金属币、钥匙等物,以免压伤。严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和掩盖伤情。

9.中毒现场急救方法 篇九

口服催吐剂0.2%硫酸铜液、硫酸锌液致呕,准备药物需要时间且效果不确实,还有副作用,事实上宜多采用物理方法使毒物呕去,尽可能少用药物致呕。

孕妇、口服腐蚀性毒物、患有明显心血管疾病、伤员神志不清、有肌肉抽搐痉挛或呼吸已有抑制者不宜引呕催吐。

胃管洗胃以微温清水最为方便易得,适合各种毒物,也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但可使部分毒物的毒性更大,如乐果成为氧乐果,马拉硫磷成为马拉氧磷。插入胃管后先抽尽胃内容物(保留备查),再注入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防毒物冲入肠道。要反复洗,直至洗出液无毒物气味时为止。洗胃初步结束后可留置胃管,以便隔一段时间抽出胃内排泌出的毒物。

10.现场工人安全知识考卷 篇十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

6、为不影响他人工作,可以带电移动电气设备。()

班组:姓名:分数:

现场工人安全知识考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进入现场必须戴、,高空作业必须挂

扣。

2、现场作业不得操作规程和警示牌指令,不得随意将安全

设施及。

3、“三不伤害”是

4、禁止穿

5、患有、、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6、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如需拆动的,要经同意。

7、参加施工的人员,应熟知本工种的,在操作中

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操作。

8、、门训练,持证上岗。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4分,共40分。)

1、不是特种作业人员,可以随意更换工种扣作。()

2、拆模时间和顺序可以由木工自行决定。()

3、只要不伤及他人,现场可嬉闹、追逐。()

7、在宿舍内取暖或其它用途,宿舍内可以设置电炉和电热器。()

8、只要不在危险区域进行现场作业,可以不戴安全帽。()

9、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攀登脚手架,井字架或随吊盘上

下。()

10、现场用电开关保险丝被熔断,可以不由电工去修复。()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施工的工人包括()。

A、学徒工B、实习生C、代培人员D、民工

2、以下哪些工作必须停机进行()。

A、更换插头B、加油C、清理

3、井字架限载重量不超过()吨。

A、2B、1.5C、1D、2.54、现场防护栏杆高度是()米。

A、1B、0.9C、1.5D、1.25、以下哪些行为是严禁发生的()。

11.雷击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篇十一

11时左右,突然乌云密布,学校上空的云越聚越多,而且雷声滚滚。11时10分,一声响彻云霄般的炸雷划下来,划到小学的操场顿时变成了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大火球,炸开后分成个小火球分别从4个班级的北窗飞进教室。瞬间,教室乱成了一团,哭喊声阵阵。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雷击后,便下起了豆粒大的雨点,几分钟就结束了。在此雷击过程中,共有28位师生受伤,但由于抢救及时,无一人死亡。

炎炎夏日,正是雷雨的多发季节。雷电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人生命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普及雷击伤后的急救知识,减少人员的伤亡是十分必要的。

被雷击伤后的现场急救

闪电的电量比电击大得多,电量从1亿到2亿伏特,触电的时间几乎是一闪即过,雷击的接触点通常只有电流进出人体的点而已,通常发生在头部、颈部或肩部。伤员表现为皮肤被烧焦,鼓膜或内脏被震裂,心室颤动,心跳停止,呼吸肌麻痹。

遇雷击后,若心脏并无停止迹象,预后多不错,因此当多人被雷击时,应先抢救状似死亡的病人,实时施予心肺复苏术,使心脏和脑很快得到氧气,急救得当可以拯救生命,并将伤害减到最低。

首先应使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乳罩、腰带等,并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还可用针刺命门、十宣、涌泉或人中等穴,并尽可能快地送医院急救。

在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你的一只手置于病人颈后,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前额上,使其头稍向后仰,以确保气道通畅(图示1)。然后将放在前额的手移到病人的鼻上,用拇食两指捏紧鼻孔,同时将另一只手移放于病人下颌向下施力将口张开(图示2)。把你的嘴盖住病人的嘴,务求严密不漏气(图示3)。呼气并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廊有无扩张隆起(图示4)。若未见病人胸廓隆起,则应加强口对口的密闭度再重复进行一次。每次吹气毕让病人的胸廊回缩自然排出气体。重复上述图3 、图4动作,并反查看病人呼吸体征。

而在作心外按压区时,需挺直双臂,凭借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及双手手掌,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5~6厘米为宜。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依照每分钟的80次的按压速率,按压15次,接着给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图示5)。

关键在于预防雷击发生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可以预知雷雨的发生,因此采取一些措施完全可以预防雷击带来的危害。

1. 雷雨天不宜在室外走动或大树下避雨,要拿掉身上的金属,蹲下防雷击。

2. 打雷时远离电灯、电源,不靠近柱和墙壁,防引起感应电。

3. 在高楼须快入室,在高山快下来,游泳者快上岸。

4. 关好门窗、家电、电视机及关电门。

5. 在室外者如感到头发竖立,皮肤刺痛,肌肉发抖,即有将被闪电击中的危险,应立即蹲下,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可避免雷击。切勿躺在地上,潮湿的地面尤其危险。

12.骨折患者的现场急救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骨折,急救

骨折患者现场急救骨折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外伤, 骨折是骨的正常连续性中断, 通常骨折伴随着周围软组织损伤。偶尔的一次跌倒、车祸、扭伤, 如果处理不当, 如骨折后随意搬运、止血等不当处理都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残疾, 产生终身难以弥补的遗憾, 甚至失去生命。本文结合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实践做了一些探讨, 下面是骨折后的急救步骤。

1 抢救生命

抢救生命是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对已心跳、呼吸停止或濒于停止的患者,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昏迷患者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人中、百会等穴位;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必须尽快确定诊断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对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患者, 应尽快运往医院救治。

2 患处的处理

如为轻度无伤口的骨折, 尚未肿胀时, 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先进行冷敷处理, 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 防止肿胀, 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 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开放性伤口的处理, 不易冷敷, 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 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 (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的出血) 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 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 每隔30min应放松1次, 每次放松时间30~60s, 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 在伤口的远心端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是快速涌出状是动脉血, 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 如遇骨折端外露, 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 应继续保持外露, 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引起深部感染。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 应给予注明, 并在送医院时向医师交待清楚[1]。

3 简单的固定

现场急救时, 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 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 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如为开放性骨折, 必须先止血, 再包扎, 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如为四肢骨折固定时, 应先固定骨折的远端, 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 可导致骨折再度移位。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 (趾) 端, 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其间可垫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 不能过紧。夹板尽量选择平直和有一定韧性的厚实的东西, 如衬衣、包裹等[2]。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 而且搬运伤者前, 需确认伤者的情况, 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 止痛

严重伤后, 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 应立即制动, 进行消肿止痛, 以免加快伤部充血和肿胀, 如有条件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或冰块敷在骨折部位, 每3~4h冷敷1次, 每次20~30min, 可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 也可注射止痛剂, 如吗啡10mg或哌替啶50mg, 但有脑部损伤者, 不可注射吗啡, 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5 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 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协调, 防止躯干扭转。在搬运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救护方法, 严格固定伤员, 防止途中颠簸、摆动造成损害。即可保证被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也可避免因搬运造成伤者更大的损伤。尤其是颈、胸、腰和脊柱骨折, 可用毛巾或布条简易固定, 移动时一定要保持平稳, 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伤者的面色、呼吸、心跳, 出现异常立即抢救。对扎止血带的伤者, 每隔40~60min放松1次, 每次1~2min, 抽搐的伤者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 防止咬伤舌部, 危重伤者要做好明显的伤情标志, 以便入院后尽快抢救。搬运中使用的担架可以就地取材, 现场制作。在转运时可能因冻伤、水浸、失血等原因而感到周身寒冷、体温下降, 此时应积极采取保暖措施。原则上不要给伤员任何饮料和食物, 需经过详细检查后再做决定, 注意伤员的保暖。特别强调, 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 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 发生高位截瘫, 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对颈椎损伤的患者, 搬运时要有专人扶住伤者头部, 使其与躯干轴线一致, 防止摆动和扭转, 造成再次损伤。胸腰部脊柱骨折, 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 发生下肢瘫痪,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 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 合理搬运伤者[3]。

参考文献

[1]徐琼芝.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中西学杂志, 2007, 5 (1) :102-103.

[2]钱汝伟.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1) :72-73.

上一篇:(完成)水边小学2006-2007学年校本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六年级快乐的清明节500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