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选调生公共基础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

2024-09-09

2024选调生公共基础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

1.2024选调生公共基础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十二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产生;

十三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基本概念和范畴。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

2、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和科学,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根本途径: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5、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性、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等)。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除具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保障人民利益。发挥计划和市场长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坚持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家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不能认为它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10、政治体制改革是较之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更困难、更艰巨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采取全方位推进的、剧烈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的方式。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又是面向世界的。

1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自立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民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1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内容包括:1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纪律建设)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14、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到达3000美元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黄金发展时期,又是我国社会的矛盾凸现时期。因此,为了减少矛盾,保持稳定,发展的步伐应当更加稳妥。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16、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紧跟时代的基本前提。

19、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2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国策,其实行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1、台湾问题一直就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3、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目的是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窗口、桥梁和基地的作用。

2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

2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

2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一个东西。

28、第二代领导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农业;2能源和交通;3教育和科学。

29、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1、区域间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

32、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2、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3、依法治国;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3、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5、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都是国家的表现形式,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问题。

3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8、坚持独立自主,首先体现在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9、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核心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

40、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4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4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44、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代表的实质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出发点和归宿。

45、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46、国有经济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了近年来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新理解。

4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8、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的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9、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1独立自主;2完全平等;3互相尊重;4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50、“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一首抓改革开放,一首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治;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5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5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对国家政体的具体

1、领导制度;

2、政权组织形式;

3、工作方式方法等的改进和完善。

54、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5、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56、三步走战略:

1、从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2、从1991年至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达到4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57、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指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上一篇:改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下一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