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材料

2024-08-07

高考作文的材料(通用11篇)

1.高考作文的材料 篇一

我一直对“理想”这个词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我查过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上面说“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但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太过笼统和牵强,因为每个人都有理想,而且内容不同。国家元首的理想是国家繁荣富强,商人的理想是生意红红火火,学子的理想是金榜提名,官员的理想是辅政利民,医生的理想是仁术济众,教师的理想是良师兴国……

当然,理想也有高尚与卑琐、远大与微小之分,不同的理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高尚远大的人生理想会使你的生活光彩熠熠,而卑琐微小的人生理想则会使你的生活黯淡无色。崇高的理想是韧性、恒心、毅力和意志的源泉,它具有很强的鞭策力,它能使人在无形中感到力量、挫折中看到光明、失败中看到成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理想的分类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许多人不能树立一个恒久的理想。法国的著名生物家拉马克,16岁想当气象学家,后来想当个金融家,但24岁又爱上了乐器,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从气象学家到音乐家,从16岁到18岁,拉马克由于下不定决心而没有在一门学科中下苦功,因而一事无成。后来在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帮助下,一心钻研科学,经过了35年的不懈努力,他才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拉马克的事例告诉我们,有理想而无行动的人,只能在梦中得到收获,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并且,选择理想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择自己的长处来发展,来确定理想,这样才可以确定正确的理想和目标。确定正确的理想目标就是为了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但有了充足的精神动力而不去努力奋斗,你的历史依然是一篇空白,正所谓“汗水和收获是最忠实的伙伴,理想和勤奋是最亲密的情人。”所以,勤奋和努力在你成才的路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曾经听过一则谚语:“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句谚语让我想起了《波谢洪尼耶遗风》中的一句话:“理想是一种特殊的阳光,没有阳光赋予生命的作用,地球就会变成石头”。理想就像是鸟的翅膀,没有翅膀的鸟儿就无法在湛蓝的天空中翱翔。人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理想,你将无法生存,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请设想一下吧!假如你有莎士比亚的天分,但你却因为没有理想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整天虚度光阴,天分慢慢的因为荒废而被冻结,最后消失在光阴中,你也随之逝去。因为每个人都是失去了之后才懂得珍惜,明白它的珍贵。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播种理想,既然是播种理想,就要紧紧抓住播种的黄金时期,正所谓“立志宜早”,立志以早为好、为要,因为尽早树立理想,就可以尽早获得奋斗进取的信心和力量,早日获取成功。并且,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是为一个人打基础的时期。

美好的理想,总得有良好的环境和充实内容。实现理想的过程与手段,总得有合理的安排和艺术的思路。生活阅历对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少了其中的环节,很可能就是泡沫。

每个人都有一所理想之舟,不管这个舟是大,是小,它都值得你把它变为现实,那么就让我们乘着我们的理想之舟向着我们的理想彼岸驶进吧……

2.高考作文的材料 篇二

既然要写一篇确定了“立意”的文章,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议论文要好写, 因为自己读出的“立意”, 直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了, 然后展开论述, 一篇文章自然就写成了。那么, 材料作文难道就不能写记叙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何永康教授今年特别强调:材料作文也可以写出出色的记叙文, 不是像中学语文界所传的那样, 写记叙文得不了高分, 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可以“批量生产”、“批量指导”, 记叙文则篇篇是“个案”, 必须过细地、个别地辅导和点拨, 教记叙文更需要耐心和爱心。

那么,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出色的考场记叙文呢?

首先, 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考作文可以写记叙文, 写好自然可以得高分。

我们不能受别的不正确的思想的影响, 认为阅卷老师只要看到记叙文, 就不会给高分。

阅卷老师是公平公正的, 只要是好文章, 分数自然会提升。反过来说, 如果写的是议论文, 只是普通的三段论, 只是论据的堆砌, 分数肯定不会高。所以, 老师给分的时候, 看的不是文章的文体, 而是文章的质量。

其次, 根据材料作文题写出的记叙文要想出彩, 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中的神就是所给材料的“立意”, “形”就是学生们所用的材料, 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相同的主题, 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与所给的材料立意“神似”, 而且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这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 文章中不一定要出现直接揭示主旨的句子, 有时, 在记叙文中突然出现这样的议论句会让人感到很突兀。

其实写好记叙文并不容易, 要想“神似”, 不能追求“形似”, 要求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有巧妙的构思, “构思”更是一件难事, 因为很多学生只满足于将一件事叙述完, 没有“设计”文章的意识。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会构思, 这主要来源于阅读积累, 特别是精品散文和精品小说的阅读。我们从《项链》、《麦琪的礼物》、《药》等作品中品味到了构思的绝妙, 所以多阅读, 可以为写好神似的记叙文加分。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 “神似”不是简单地将材料中的故事换个汤水, 如:今年江苏卷高考作文是“探险者进入山洞, 点燃的蜡烛改变了洞中蝴蝶栖息”的故事, 对于这则材料, 其中一种立意就是“不要惊扰美”, 于是就有孩子写出了类似《桃花源记》的文章, 讲一个人进入美丽的“仙境”, 影响了仙境中人们的生活, 故事与材料如出一辙, 纯粹是剥去材料的外衣, 又给材料加了另一件衣裳, 这不是“神似”, 这是照搬照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说:“扩写, 改写材料是记叙文的灾难。”真正的“神似”是灵魂的碰撞。如:今年江苏高考范文《寻找适宜的环境》, 讲述的是一个老箍桶匠排除外界干扰, 追求本真的故事。恰好与材料中的蝴蝶退到山洞深处异曲同工, 构思巧妙耐人寻味。特别是范文《小巷深深》, 用抒情的笔调描写出小巷的变化, 带走了童真, 带走了宁静, 带走了自己淳朴的感情, 借此表达对小巷所代表的文化因遭遇现代文明冲击而消失的慨叹, 不仅材料立意新颖, 而且意味深远, 读后留给别人深深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神似”。

所以说, 精巧的构思要立足于生活, 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不能只是浮于表面, 只满足于自己读过的“别人的故事”, 要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才行。

记叙文精巧的“构思”还需要“语言”作为载体, 语言要自然, 追求特别,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属于自己的语言, 属于自己的不等于现在网上流行的“网络用语”, 作文写作是语文规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属于自己的语言应该是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 “自然生动”的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来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 让改卷的老师为之一振, 这就是出彩的地方。一个“癞疮疤”的外貌可以让人记住一个阿Q经典的外形, 一句“穿着长衫喝酒的唯一的人”让人们记住了可怜的孔乙己, 一句“生存还是毁灭”的语言让人们记住了哈姆雷特。经典的文学作品中, 那些作家们总是别出心裁地运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写出经典的细节。作为中学生, 可能没有那样的手笔, 但是可以写得让老师有“亏他想得出来”的想法, 这样亮点就出现了。自然就能为精巧的构思助一臂之力。

3.论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三

一.纵观全局,整体把握

吃透材料内容可以从材料的写作对象(对象做了什么,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结果怎么样)入手,如果材料写了多个对象要分清主次,要有全局观,看问题要辩证。

例如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语文试卷: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研读这则材料,共写了四个对象,分别是:钻石、商人、切割师、年轻的徒弟。钻石大如蛋黄晶莹剔透,专家大家鉴赏,但有道裂纹;切割师技艺高超,经验丰富,但顾虑太多;年轻的徒弟单纯,有勇气。一颗钻石将本毫无关系的三个人联系在一起,这块有点瑕疵的钻石等待切割师宣判它的价值。结果是切割师的经验、技术+年轻徒弟的勇气=价值连城的钻石。

所以,这则材料可以有多个立意角度:从老切割师的角度立意,老切割师在决定承担这个任务后,,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从这一点可以论述“勇于启用年轻人”,如深挖下去,还可论述“勇气代代相传”;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改变成就自我”等角度切入;从事情的结果立意,可以围绕“经验、勇气、成功”等切入;当然,从第三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从另外两个角度立意,虽不算是偏题,但未能从整个材料入手,也有可能将“勇气”“改变”无限放大,而忽略了“经验”“技术”这两个重要因素,就会偏向一方,缺少辩证的分析。很显然“勇气”固然重要,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正如老切割师所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二.抓准关键词关键句

有些材料本身就有关键句子对材料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性评价,它可以是人物的语言,可以是议论语句、可以是抒情语句。

①人物语言

还以上则材料为例,它的关键句就是老切割师最后的慨叹:“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他解释了经验、技术、勇气、价值之间的关系。抓住这句话去审题立意就好了。

②议论抒情句

如2013年湖北卷 材料作文: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最后一句由材料中的各种容器方圆虽异,但功用信具,巧妙地提醒考生世间万物如此,人生也不例外,人生要想上善就得如水样“任方圆”,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巧妙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不失为材料作文准确立意的一条终南捷径。

三.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结合

①化虚为实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就是要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如上海卷 “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更重要的事”是什么?

②化实为虚 本指近体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不用具体景物,而用抽象词汇的情况。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材料作文中即巧析关键形象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很多材料,尤其是叙事类、寓言类材料,往往都是以事喻理。“否则偏於枯瘠,流於轻俗,而不足採矣。”

还是以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

如北京卷 手机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也是连接科学家与文学家的一根“红线”,更是连接科学与人文情怀的媒介。手机仅仅是引发思考的一根导线,手机丰富的功能意味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手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发明。现在随便拿手机出来就可以跟美国的朋友打电话”(杨振宁)。但它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所以最佳立意应是“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③虚实结合 禅语曰:“虚实结合,万物方能均衡”,“人身本阴阳二气化成,二气平调,人无疾病”,“欲将太极拳演练至炉火纯青,必遵中医之阴阳虚实论”, “虚实阴阳”是书法结构的追求……可见虚实结合的重要性。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既然二者能相生,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是靠实生发出来的,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而虚和实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文章的意象,开拓文章的意境,升华文章的主旨。

如浙江卷,若只写单纯、简单,文章未免会流于空泛贫乏,夸夸其谈,失去表现力,缺乏事实依据,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能把简单就是幸福具象化,单纯就是美德事例化,然后联想到威·沃森的“幸运更经常地来自于简单”,联想到孔子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再想到丁尼生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最后归纳为“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行文时大胆地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尽情地在虚实之间驰骋。为此,写景、叙事可借助过去的、将来的和梦幻的,来反映眼前实景、实事。如安徽卷作文可立意为:不要纠结“以往”,为了心中美好的梦想,脚踏实地把握好今天。写人可杂取种种,合成新的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生,做到“真情妙悟铸文章”(范曾)。

四.揣摩作者的情感取向,抓住作者的情感取向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

如果追求新颖,反弹琵琶,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角度虽然新,但弄巧成拙,这个立意显然是不符合题旨的。

五.追溯原因

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因此,从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入手,问个“为什么”,探究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以果溯因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重庆卷 普通的曾一度尴尬的大豆为什么得到了升华?是因为“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答案是:改变、变通、创兴等,然后联系自我,联系社会,联系自然,人生中,要像大豆一样适时调整,遇到困境后不要抱怨,学会转变思路,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大豆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吊丝逆袭”的情节差不多。在逆境中成长,挖掘自己潜在的精华。

六.求同存异

此法对多则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多则材料内涵是共通的,可以提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可能是互不交叉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应剖析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如安徽卷 面对萧伯纳的哲思名言,学生要懂得对比一般人和哲学家的两种不同眼界胸襟,抓住看似对立的方法论,深刻剖析导致这种不同反映的问题实质,然后深入内里,指出纠结于过往,充其量只能是事后诸葛,畅想未来,才是时代骄子,由此及彼,上升至普世的心态及时代的未来。

刘翠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责任编校:舒 坦

4.理想的材料高考作文 篇四

最近又到了我们学院新传播杂志毕业生专栏的这段时间,前几年在看这本杂志的时候,我都曾想过,自己倘若也能登上这本杂志该多好,其实也就是虚荣心在作祟啦,以至于那天听说了谁谁、谁谁谁被学弟学妹采访了而感到自己落选了之后觉得有点失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刚才在人人上看见某同学的2000字大传,真的能叫做大传,满满的都是获奖、丰富的经历、交换,被表扬的话语等等等。我突然觉得,我何必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把自己怎么样怎么样的经历列出来展示呢?其实成长无非就是一种获得,感受,内心的沉淀。你是怎么样的,你心里很有数,你是否优秀,你目前的状态如何,其实最清楚的是你自己,这也让我慢慢的沉静下来,过去倘若是遇到这样的事情必定会郁闷几天,现在到了大四这个阶段,也明白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自己想要什么,我又拥有了什么。Inner peace真的很重要。

我的理想,从十岁,也就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其实就确定了,几乎没有改变过,就是做一名体育记者,它令我热血沸腾,激动,开心,能让我感觉到快乐感觉到由衷的幸福,无关于荣耀也无关于金钱,一切都是我的爱好在指引着我走每一步,包括当年考小语种,包括学习广电新闻,包括参加体育部,足球队,包括实习,甚至出国……我并不想做一个女强人,也许有时候我做事情也比较认真吧,但我深知自己没有那种耐力,很多时候都是三分钟的热度,坚持不下来,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刻苦的人,这一点我要承认,在承认的同时,我也想对自己说,如果那个目标是你喜欢的是你认定的,那就一定要拼了命的去努力,这是我以后做事必须做到的,也是我过去没有做到的,也就是努力。很多次都否认,很多次我都自欺欺人,但事实是,就算你早上6点半起来,晚上10点回寝室,坚持了半年,你每天真的看进去书的时候有多久?上半年考G的时候我就是没有完全投入,还是自己的原因。所以从这里来看,我其实也不算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不过要那么厉害干嘛?或者说厉害到底是个什么程度?每个人的标准不同罢了。

反之,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和对生活的标准也不同,比如有部分人想考研、出国,获得一个非常好的大学的OFFER,有一个学历,比如有部分人觉得我找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好,比如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给我安排好的人生已经足够……再比如,我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大四这个阶段,渐渐的懂得了知足常乐以及顺其自然,我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多彩,我何必每天愁眉苦脸的去抱怨这抱怨那呢?我又何必去担忧未来会发生什么,过好眼下已经足够幸福。所以这是我已经拥有的小幸福,珍惜和尽情的去感受生活便是我要做到的,做好的。

5.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法 篇五

来源:新闻晚报2011年05月19日浏览次数: 110

原延安中学 周永蔚

自2009年以来,上海语文 “春·秋”高考中的五道大作文,又回归到“材料作文”的轨道上来了。不过,它却和过去的“旧材料作文”有了区别。那么,到底

有什么不同呢?在此请让我采用上海语文高考写作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周宏教授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对材料内涵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也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补充。”这就是说,考生在考场上提炼“主旨”的自由度上,“空间更大、范围更广、视角更多”。

那么,又该怎样写好“新材料作文”呢?笔者以为,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

比如,2009年春考中的:“其实,这四盏灯都可能会出现在我们心中,你怎么选择呢? ”2009年秋考中的:“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如,2010年秋考中的:“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前者暗示我们,你可以选择人们对“四盏灯”的“去做、试试、很难、算了”这四种不同的“人生观”予以挑选,然后去侧重议论;中者却请晰地告诉我们:“求一不做二”,也即“独创不仿真、创新不墨守”;而后者是提示我们要纳入“现实生活中”去论证,那么你可以选择:“要吃大鱼,你就必须保护好小鱼”——“你要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节制自然资源的无效耗费”。若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写,那你的作文“立意”,就基本符合“新材料作文”的要求了。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比如,2010年春考中的:“在城里——回家乡”(在优越的城市中,却选择了落后的农村);“生活安定,事业有成——承包开网、介绍展示、销售邀请”(在幸福的享受中,却选择再去艰苦创业);“多年——两年前”(在成功多年之后,却再去起步创业)。这些含义明确的对比“核心词”,已经十分简洁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份“新材料作文”的中心,应该是:有理想、有志气的当代青年,都要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中去再描绘、再创业,回馈家乡、引领致富。

三、抓住材料中的“象征义”

比如,2011年春考中的:“盆景中的精品”与“建筑的栋梁”这两句,就有“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特殊象征义。大凡阅读过散文《落花生》,你一定不会忘记在文尾有这样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从这篇散文,再联系这道高考作文题,小“树苗”长大后,将来是做仅供人们观赏的“盆景”好呢,还是做对社会有用的建材“栋梁”好呢?到此不是“不言而喻、心知肚明”了吗!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推论,本材料的主题,难道不是:“别做华而不实、只求表面并与人无益的人;而要争做一个朴实无华、脚踏实地、对社会有用的人!”

6.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六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指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材料,不规定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或某个侧面提炼出一个话题,然后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作文。与原来的话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让考生写作更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广阔,更有利于发挥特长,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1、切合题意(一类文)

2、符合题意(二类文)

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

4、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审题立意: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照高考的评分标准

一、热身运动

阅读材料,口头发表自己的议论。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当八戒再看地上的镜片时,镜片无论大小,每个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立话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⑴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⑵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⑶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⑷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 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方法指点: 多角度立意 材料:猪八戒照镜子 ⑴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⑵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⑶材料中蕴含的话题⑷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 猪八戒镜子 经过:猪八戒火冒三丈先骂镜,再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对猪八戒; 对镜子 起因:猪八戒照镜子,发现镜子里的丑八怪。结果:每个碎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批评: 对猪八戒(否定、嘲笑讽刺的态度)不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打击报复。人贵有自知之明胸怀宽广才能集思广益推卸责任无益于解决问题权势无法改变事实从猪八戒的角度

立意 要实事求是。要坚持真理。要不畏强暴。怎样对待别人的缺点和由

此而遭受的报复:

1、对镜子(赞颂的态度)

2、对镜子(同情、惋惜的态度)敢于说真话的人不应受到打击报复(呼吁保护检举不良现象的人)现代社会需

要敢于直言的人从镜子的角度立意 不恰当立意示例: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

去说吧

2、凡事不要冲动,做事要忍耐

3、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

4、善意的谎言

不等于欺骗

5、爱美之心人人有之

6、多一份宽容,少一分暴力

7、理解万岁

8、心灵美比外貌美重要

9、不要以美丑论“英雄” 小结: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材料

是确定材料作文切题立意的关键

只有符合材料的主旨(主要话题)和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的立意才

是切合题意的立意。(强调观点正确、思想积极、情调健康)(一)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

了燃烧的火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

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我是爱你的,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战演练

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⑴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⑵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⑶材

料中蕴含的话题⑷材料的思想、情感倾向 火柴、风经过:风解释吹灭火

苗的原因是爱护火柴,不忍心看着火柴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关于生存

价值; 关于真正的爱 对火柴; 对风 起因:火柴被 划着了很兴奋,风却吹灭

了它的火苗。结果:火柴只能叹息不已。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从以下立

意中找出切合题意的立意 ①歌颂风婆婆对火柴短暂生命的爱护; ②批评风婆婆

对火柴的爱是溺爱,是不理智的爱; ③批评风婆婆不懂火柴生命存在的价值; ④

歌颂火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把自己生命化为光与热奉献于人类的献身精神; ⑤

批评火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⑥批评火柴欢舞跳跃、异常兴奋的骄傲情绪,赞

扬风婆婆制止火柴骄傲情绪的正确作法; ⑦爱他,就让他燃烧。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2007年02月2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大年

初二,因嫌儿孙春节回家团聚时间太短,七旬老人梁忠秀一时想不开,当二十多

个儿孙一起离开她时,她悄悄服毒自尽。连日来,梁老太的子孙对此伤心欲绝。据市老龄委一份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共有老年人414万,其中“空巢”老人181万,有7个区县的“空巢”率达70%以上,今年有80%的老人盼望子女回家过春

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多则材料时

要注意: 异中求同 或同中求异 从青年人的角度:从老年人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 关爱老人;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常回家看看;老人要乐

观;老人要理解青年人;自已营造灿烂的夕阳生

活;关爱老人;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为老人提供更多实际的帮助;

三、我来

高考:(2007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

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

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华农大学的学生小李和

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

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

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

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要求选择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

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整体 感恩与忘恩 丛飞 帮助不求回报 贫困学生 学会感恩 忘恩负义可恨 小李 学会助人

四、作业美国监狱里

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很大,因杀人被判终身

监禁。库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7.高考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出彩 篇七

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高分, 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开头写得漂亮就犹如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一双灵动的眼睛, 有了会说话的眼睛, “灵”、“聪慧”……词伴随而来,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材料作文的开头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 就创造了与阅卷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机会。高尔基说过:“ (开头) 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 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 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因此学生很有必要掌握写好材料作文开头的方法, 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积累的点滴感悟阐述一下, 希望能给语文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们一些帮助。

一.引述材料要准

准, 是指中心论点必须切合材料, 不能偏题、跑题。切合材料是关键, 千万不能离“材料”万里, 否则再优美的语言也等于零, 这是成功的起点, 所以要准确引述材料。

阅读材料要善于分析, 划出关键词, 要变换视角, 确保立论的正确。一种观点, 要经得起推敲, 不能有歧义。引述的方法是抓关键句, 概括材料中心, 点面结合, 也可以抓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议论文立论最忌思路单一, 因此在立论时, 要做多角度、全面的思考。如许多“常言道”、“俗话说”有一定道理, 但若换个视角审视, 就会发现未必经得起推敲。写议论文时, 要学会分析, 分析的方法就是说理的方法。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谈。要对论题中的重要概念, 对论说中关涉的事物做一些分析, 就能在具体化的过程中把问题导向深入。在展开议论时, 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因而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例如有名的材料作文“木桶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 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 “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 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有一篇优作的开头是这样引述材料的:“有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最大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 而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另一篇优作的开头是这样的:“一个木桶的容水量, 不取决于木桶那块最长的木板, 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 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木桶理论’。这个理论为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敢于揭短, 善于补短’, 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乃至个人修养方面不可缺少的品质。”这样的开头引述材料非常准确, 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 既准确点出了材料的关键, 也写出了本质, 观点非常鲜明。例如“关于帕瓦罗蒂和黑海涛的故事”材料作文。有一篇优作开头为:“茫茫宇宙, 人必然是渺小的。而渺小的黑海涛却因他‘膨胀’的勇气而得到帕瓦罗蒂的重视, 是的, 他成功了。但成功是需要通过无数的荆棘丛才能到达的。”还有一篇开头是这样的:“没有那次偶然的面试会, 黑海涛不会成功;没有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 黑海涛不会成功;没有帕瓦罗蒂的慧眼, 黑海涛不会成功。放观这种种的机遇巧合, 我们不禁会想:成功到底需要什么?”这些开头都非常准确简洁地引述了材料中黑海涛凭借自己的勇气给自己创造了机遇。真正做到了开头引述材料要“准”, 要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 这是成功的起点。

二.点出观点要快

快, 是指材料作文在提出中心论点的时候尽量在文章的一开始就快速提出, 开头不要过长, 先快速直接亮出观点。对于材料作文, 必须要引材料, 引材料时要简洁概括, 亮出的观点要鲜明有力。若材料篇幅过长, 内容单一, 可以先删去不太重要的句子, 再把主干句连缀起来。在文章的开头, 明确地解释与论点有关的概念的含义, 从而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可以通过诠释概念, 挖掘论点深意, 明确论述的方向, 使文章看上去更有条理性, 更清晰。在引材料、讲故事、用名人名言时, 千万不要怕阅卷老师看不懂自己的文章, 而画蛇添足, 影响整篇文章的中心。引材料时, 能删减就删减, 前提是不影响材料的主要内容, 要言简意赅, 不要太过啰嗦, 写一大堆, 而没有几句重要的, 结果只能事倍功半。

首先要敢于快速说出“我认为”。在《伶官传序》中, 欧阳修要论的是“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苏洵《六国论》的要害就是一个“弊在赂秦”。先贤和名家的文章无不有自己的见解,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确立正确观点, 会摆事实, 会讲道理, 文章才能流传千世。

其次, 问问自己:“我在思考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准备把自己思考的什么问题写出来?我重点要说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论点正确是文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发议论还是阐述问题, 都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因此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 要学会说“我认为”。为了保证文章论点正确有新意、鲜明, 在立论时, 可以换一种角度看问题。

例如2011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的开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 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 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 水稻如高粱般高, 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 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正是这朴素的愿望, 这宁静致远的心境, 使他勤恳工作, 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既紧扣材料, 又能快速地提出中心论点, 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敢于说出“我认为”。

三.提出的观点要新

1.可以用名人名言或学过的古诗词名句亮出观点, 也可以将它们作为题记, 这样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深刻。每天积累一句名人名言, 到考试时若能恰当运用, 则会给自己的文章加分。运用名人名言总比自己的话要有深度, 有内涵, 对一些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例如2011年辽宁卷高考优作《相信自己, 坚持真理》的开头:“当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时, 他承担着辛苦劳作、清贫苦寒的生活重担;当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时, 他承受着高官厚禄的内心诱惑;当林则徐呐喊“开眼看世界”, 他又何尝不在演示着在忍受不得志的苦闷和流放的痛楚?”这样的开头论点鲜明, 说服力强, 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真正让人领略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

2.在文章开头可以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文章用对比, 不仅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 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还能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高考优作《特立独行》的开头:“生活中, 从众效应比比皆是, 但当众人行为有悖于道德之时, 我们就要坚守准则, 不盲从于众人;在众人皆庸庸之时, 我们亦要特立独行, 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很好地衬托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特立独行”。

3.在文章的开头, 也可以通过讲个故事或评述时事, 然后引发议论。时事能给人一种新鲜感, 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那么就会对这篇文章印象深刻了。而且所讲的故事或时事也可以作为论据, 一举两得, 更有说服力。例如湖南卷优作《改变就是出路》中“刘翔在跳高项目多次受挫后给自己重新定位, 转而选择一百一十米栏, 奥运飞人夺冠;詹姆斯在橄榄球场的奔跑让教练劝他放弃, 于是他学会改变, 成就了篮球场上的‘小皇帝’。他们勇于改变, 寻求出路, 重塑自我。”这两位名人都是我们熟悉的, 很好地拉近了和阅卷老师的心理距离。

4.在文章开头, 还可以对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回答中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巧用设问, 能引起读者注意, 启发读者思考。例如辽宁卷高考材料作文优作《坚守·绽放生命之花》的开头:“教授的问题看似简单, 却实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你面临权威学术大众的压力时, 你会轻易地放弃自我探寻并质疑的权力吗?很显然, 六个人中只有一个没有放弃, 而也只有他, 抵抗了重重压力, 并最终获得真理的青睐。”这样的开头很好地激发了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5.在文章开头, 还可以采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比喻、排比等, 增添文章文采, 使文章更富有内涵。例如高考优作《你不是我的航向》的开头:“菊花没有跟随玫瑰的脚步, 于瑟瑟寒秋中独绽温柔暗雪, 于纷纷落叶中独赏坚韧的品格。雄鹰没有跟随候鸟的轨迹, 于大漠孤烟中张开矫健的翅膀, 于长天落日下勾勒生命的壮丽。我没有盲目跟随别人的航向, 从而于生活的海洋中彰显自己的魅力, 于道德的天空中独守自己的成长。”还例如湖南卷优作《改变就是出路》的开头:“小河遇到山石的阻隔会改变流向, 终汇入大海;蚂蚁受于草木的羁绊会改变路径, 终归入蚁巢;人们受到困难的阻挡, 也会改变自己, 终获成功。放弃旧途, 另辟蹊径, 我们应勇于改变。”增强了文章气势, 使文章具有雄壮美。

8.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 篇八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讲得多,练得少,练不得法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时间一般是一次两课时,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通常是第一课时讲写作理论和讲评上次作文,第二课时展示作文题目,学生开始写作,下课后交齐。这样的写作教学显然只是一种知识传授,忽视了写作教学的情感独特性。即便是一周只有一次的写作机会,有时也被教师语文知识的教学取代,这不仅使写作练习时间缩短,而且造成学生情感表达的断裂。创作是需要灵感的,传统的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满足情感表达需要的平台,而是要求学生就一个固定的主题抒发情感,而不管他们是否有所想所思。这样的缺少情感的命题文章,使得抄袭和模仿优秀作文成为高中作文习作的主要进步途径,模仿结构、语言,但缺乏真实的情感内容,这种形式的练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轻审题,轻材料,忽视分析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学生需要自主分析材料,自主选择立意角度,确定题目。这就要求学生仔细地分析材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悟通过一个视角有效地表达出来。

例如,2013年的上海高考作文,材料给出的是“生活中,大家都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但世界上往往有更重要的事”。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进行写作。这个材料非常短小,需要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或听闻的信息有效结合,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想到的材料进行有效的选取,通过一条线索将这些材料联系起来。这个过程离不开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3重形式,轻内容,脱离生活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后,能够坚持写作的并不多,这样就使得教师对写作缺乏一定的心理感悟和体会,也就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一味地按照教材的习作练习指导,按照教辅上的方法开展作文教学,而未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得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写作上缺乏自己独特的情感,导致写作内容呈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例如,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材料是关于家园环境的一段材料,结果很多考生都以“我的家园”作为题目,并且家园出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环境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所有的倡议都是要热爱环境。学生与作文命题没有产生思想的共鸣,没有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只能运用作文指导中教师举的例子。作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用固定的开头和固定的结构来套写资料。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表达成为脱离内容的形式训练,使得作文的表达缺少生命力。

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

新材料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1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情感和内容

在材料的分析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头脑风暴法联想到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是否包含着学生的真实情感,是一篇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及特点,利用插图、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情境设置,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阅读。在每一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感受,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都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习就像呼吸吐纳的过程。如果说读是吸收的话,写就是输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表达的一个过程。因此,应利用好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找准支点,让读写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选取材料的,这些材料具有什么特色,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线索将这些材料连接起来的,作者使用什么语言来叙述这些事件,这些语言具有什么特色,对自己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培养写作的真实性,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写作才能充满生命力。

2在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情感真实,其次是满足对写作结构、写作方法的要求。写作方法的提高如果单靠模仿效果很差。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课时最多,运用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非常有效。阅读教学中段落的划分、材料的详略、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与写作的选材、结构密切相关的。通过阅读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及时在课后进行联系,这样的读写整合应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某些相互关联的课文进行整合归纳,也是对素材有意义的挖掘,更是引导学生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思维梳理的过程也是归纳整合的积累过程,积累有章,写作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3读写整合,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从内容方面来考虑,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必须认真深入地读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体思想,把握内容深层次的意义。从形式方面总结,会发现方法和形式都很重要,要把它跟行文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阅读,就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而应该认真地品味作品的内容。在感受文章的脉络中,认真地品味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就是要求我们把握住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让阅读和写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合。教师只要这样坚持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给一些课文加写按语、序言和跋,寻找与所授文章在文体方面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写读后感或文艺评论等都是很好的促进高中语文读写整合的策略,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9.高考人生类材料作文:我的时间 篇九

时间之门敞开了,我“融入”了隧道。顷刻,我来到了1945年美国的一幢普通的楼房前,这里住着爱因斯坦。

敲门,没人,我焦急的等待着。

我的眼前掠过他的身影,他低头沉思,脚步匆匆,目不斜视。“先生——”

“噢,对不起,我不会客。”

“我是 和平的使者,来自21世纪,超越时空,与您相见……”在他要推开我关门之际,我情急的喊道。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为了世界,请您不要在总统信上签名!”我请求道。

“我来自21世纪,那里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真可谓是烽火四起!我不禁坦然泪下。”

“可怕的战争——”爱因斯坦一声长叹。

“先生,请求您不要签名!”

10.高考作文的材料 篇十

抬头是星空,仰望是群星璀璨。各行星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轮回。

抬头是碧落,仰望是云卷云舒。各浮云随风的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轻逸自由的飘去。

高山巍峨,坚守一方沃土;清泉淙淙,舞动着一个灵动的魂魄。山川相缪,方显自然之美。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个径直走路的人迟早会走到尽头!”

任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高山只坚守“壁立于仞,无欲则刚”的箴言,守住自我;

无论秋风萧瑟,人生几何,流水总相信“穷则变,变则通”的警句,改变自我。

水活则灵,山活则碧,棋活则胜,人活则生。

生活并不是一个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了的河道内。泰戈尔

(二)

坚守自我是“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任而东南西北风”的坚韧,是“清净傲妙,抱玄守一”的清净,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坚守自我,就坚守了人性的崇高和爱的美好。

大江东去,淘不尽的是一个又一个执著坚守精神核心的灵魂。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鲁迅在”奴隶”的时代傲然屹立;居里夫人的美丽被放射性物质吞噬,被誉为“唯一没被荣誉迷住双眼的人”;伽利略不畏强权,冒死解释“日心说”真理。

守住就是守住自己的精神核心,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心依旧。

改变就是打开心灵的堤坝,适当地融入江海,为了更好地生存,也为了提升生命的高度。

11.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例说 篇十一

如何进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我以下面的三个例子予以解说。

例1——

材料: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5)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努力追求理想

例2——

题目要求:阅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驴子、马、磨房主人、伯乐。

(2)他们都有哪些行为?

驴子和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马后来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

马为伯乐相中成为千里马感到庆幸。

(3)驴被选中,马遭淘汰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驴是适合推磨的。

马尽管能干,主人也有对它不公正的时候。

(4)磨坊主人后悔不迭的原因是什么?千里马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错失了一匹能干的千里马。

找到了能施展才能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莫将人才放错了位置

(2)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4)莫让人才空埋没

(5)机遇成就梦想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错过也许意味着新生

(8)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例3——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的东西会有祸患。

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人要有——自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人要懂得自知

(2)自知者更圣明

(3)战胜自己

(4)不要不懂装懂

(5)无知会有祸患

(6)要学会自知自爱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内涵,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表达观点。这重要的关键抓住了,学生选择论据,对事情进行分析,用论据证明论点,做出结论是不会有大的差错和问题的。

附:学生考场习作——

做人要自知

何卓恩

什么是自知,自知就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掌握自己的情况,不过于浮夸自我,懂得收敛自我。自知在古代被圣人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而了解自我的人圣明。后者在层次上显然高过前者,对应着后者能给人的帮助也是大于前者的,自知的人明白事理,不狂妄自大,不奢望一手遮天,以自身的实际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办事,显得小心谨慎,不在错误的方向上做错误的选择。而不懂得自知的人却往往忽视自身能力的限制,嚣张霸道的处世态度,更容易使人迷茫,陷入迷途,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出错误的决定,继而一错再错。

做人要有自知,我们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学会自知,在社会秩序稳定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不良风气的存在,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安定,我们要在对待社会中做到自知,正确地分辨出不良的社会风气,远离污染,做到洁身自好,不要被一时的欲望蒙蔽双眼,不要让私念占领自己的心头,不要让利益驱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失去自知,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当今物质金钱横流的社会里,失去自知,便失去自我,失去立足于社会的能力,终究会失去社会,失去世界。

做到自知不仅体现在对待社会上,也体现在对待自然上。今天的人类,滥用地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温室效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类,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也以灾难的形式反馈于我们人类,全球化的灾难趋势是不容忽视的。人类应该觉醒了,身为地球的主人,如果继续这样无节制地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那人类离毁灭也就不远了。我们要在对待自然中做到自知,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拥有使用资源的权力,但更拥有保护资源的义务。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自然秩序,停止无节制地开采资源。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延续下去的基础,做到自知,做到人与自然相互平衡,和谐发展。

做到自知。是我们为人处世,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基础准则;做到自知,是我们升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做到自知,更是我们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搭石》生字教学课堂实录下一篇:珠宝首饰鉴赏课程内容的思考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