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2024-09-11

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精选9篇)

1.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篇一

认识的新方法--基因方法初探

本文讨论了什么是基因方法;基因方法应用的`领域;运用基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作 者:张国安 ZHANG Guo-an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贵阳,550025刊 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2(1)分类号:B026关键词:认识方法 基因方法 科学方法

2.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篇二

1 相关概念

1.1 3S技术及其特点

3S技术是遥感技术 (Remote sensing)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和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的统称, 在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监测、信息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其中RS是一种信息获取手段, 主要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性质获取物体信息, 具有高效、便捷、动态等特点[1];GIS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 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空间的综合分析, 从而反映事物的拓扑关系[2];GPS是具有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系统, 具有全天候快速准确的定位系统。3S技术的集成将以上三种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将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等相结合, 形成一个全面、实时的完整系统。

1.2 种质资源基因库

种质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也称基因资源、基因库、基因银行。种质资源基因库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保护珍稀名贵树种、林业良种育苗、优良基因保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加强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监管和利用, 是林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2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2.1 3S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意义

林业生产中面临着诸如森林植被分布情况、林地使用情况、林地立地条件调查、森林病虫害、植物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 这些数据的合理分析及运用是及时掌握林业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是常规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处理这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收集不全面、处理缓慢等缺点, 而利用3S技术处理各种数据却游刃有余, 能及时掌握林业资源方面各种因子的空间时序变化及其变化特征, 根据其动态变化及时作出相关决策, 避免因数据处理滞后而导致的损失。3S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S技术具有高效、便捷、动态等特点, 在林业中合理运用3S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有效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如运用3S可提高外业的资料收集和内业的制图速度;提高管理决策者对存在问题的决策方案制定效率;提高动植物资源调查、病虫害监测、火灾监测等相关专题的调查效率等。

2) 节省经费:由于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可减少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调查经费, 并且利用3S技术调查得到的基本数据和图纸, 可重复使用, 提高其利用率, 避免再次调查带来的经费支出。

3) 科学合理:3S技术是建立在遥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之上, 它是各种高科技技术的综合体, 在林业调查中, 通过3S技术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了综合的收集、运用和分析, 避免了单一信息所导致的数据分析缺陷;对资源空间属性的动态监测、更新和管理, 也能及时有效的掌握资源状况, 做出科学决策。

2.2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

1960年代开始, 我国就开始了RS (航空遥感) 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 林业调查队在国有林场总体设计中大规模使用航测照片, 改变调查测绘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提高了调查速度和精度, 到目前为止, 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 资源监测及管理:主要包括林业中各类资源的调查、监测和管理。如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湿地植物资源调查、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等[4]。

2) 灾害预警:主要包括林业生产中各种灾害的预测和分析。如森林火灾信息调查、森林病虫害防治等。

3) 规划设计:森林培育及低产林的改造等规划、林业专题图的制作及封山育林等的设计。

4) 辅助决策:利用3S技术, 对资源现状的调查及其动态的监测, 构建一系列相关决策模型, 通过比较分析, 为林业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3 3S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1) 管理机制落后:3S技术的应用需要得到大量的相关数据, 而这些信息来源于相关部门, 由于其信息化和透明化的特点, 很多单位会顾忌利益, 给3S技术系统的建立带来一定的困难[5]。

3S技术为不同的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通过机制改革的方式, 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将行政部门的机制逐渐向市场机制、法律机制转变。

2) 人才短缺:很多3S技术应用部门属于行政单位, 其人员配置以行政业务人员为主, 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 专门从事3S技术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导致3S系统运用不畅, 开发利用率低。

通过完善人才结构, 招聘一定比例的相关人才, 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 建设高效、专业的3S技术人才系统。

3) 空间数据不足:空间数据是3S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在数据获取的过程中存在数据单一、可用率低、脱离实际等一些问题, 导致空间数据不足, 影响系统运行。

加快数据的标准化, 提高空间数据的质量, 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及其元数据的标准和统一的数据政策, 制定完善的3S系统体系, 为3S系统的建设打好基础, 逐步完善。

4) 共享缓慢:GIS的信息共享问题是制约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3S技术的运用过程中, 部门和地区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导致所获信息的开发利用率低, 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个系统的作用。

制定3S技术数据共享的规范和机制, 为信息共享提供可靠的平台, 并注意将3S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

3 基于3S技术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的构建

3.1 构建目的

通过3S技术手段建立林业种质信息平台, 实现林木种质信息的集中管理, 克服资源信息独立、分散的状态, 为林木新品种选育工作和生产者全面了解各种种质的特征提供捷径, 拓宽优异资源和遗传基因的使用范围, 为培育速生、高产、抗逆性强的林业新品种提供新的手段, 为林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3.2 技术关键

1) 林业种质资源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以及实现基于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的海量影像空间数据存储[6]。

2) 基于C/S和B/S多层体系混合结构, 实现基于地理信息开发平台的瓦片式地图数据网格式网络发布, 有效提高系统灵活性、可重用性, 并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3) 用可扩展标记语言为数据交换标准, 实现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存储, 解决多源异构数据共享。

3.3 框架及特点

1) 基于3S技术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框架:基于3S技术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的构建是以3S为核心, 以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 以空间技术、遥感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 以非线性稳健估计理论为基础, 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近景拍摄、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IS、RS、DSS等现代技术, 通过对数据的重组整合、提取创新、信息集成等, 实现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内物种资源与生态环境自动化、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精准化的调查、监测与经营管理等, 为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管理、监测、病虫害防治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平台, 保障种质资源库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其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2) 基于3S技术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特点: (1) 基于“3S”技术开发的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 以高时空分辨率, 多层次、动态描述林业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描绘林业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 研究和探索林业资源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相应的时空演替规律, 为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 实现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分类经营提供了依据。 (2) 运用3S技术, 将调查数据、基本地理要素、小班区划界线、专业调查数据、林业种质资源数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应用在森林资源调查、灾害调查、监测与预测预报、森林信息动态更新、资源分析及森林经营管理等各项林业活动中, 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提高林业生产整体水平。

3.4 评价与讨论

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的构建, 不仅能存储植物多样性的诸多信息, 而且能够利用物种的空间位置信息, 进行物种生境、种群动态等的跟踪管理, 具有灵活检索、快速检索、准确检索等诸多优点, 如能实现林业种质资源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实现林业种质资源关系型数据库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必将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论及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资源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基于3S技术的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系统克服了传统资源管理体系的缺陷:实现动态监测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不仅对种质资源数量进行监测, 更加强了对种质资源基因库生态环境信息的动态监测;实时准确的进行数据更新, 更好地完成监测体系的数据收集。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运用3S技术进行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管理, 具有准确、客观、经济、高效等特点, 大大提高了林业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传统的管理方法往往误差较大、数据更新慢、资源共享不及时等弊端。虽然, 现在3S技术在林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管理中应用还未开始, 其应用效果还有待考证, 但在以后的工作中, 可以将3S技术与专家系统、虚拟技术等相结合, 使种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综合化、可视化, 建立一个有效的种质资源基因库管理系统, 为长期的管理和保护利用种质资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川梅安新, 彭望碌, 秦其明, 等.遥感导论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朱光, 季晓燕, 戎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EB/OL].超星数字图书 (SS号=1 00 925 22) , 1997年6月第1版.

[3]施拥军, 王坷.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浙江林业科技, 2002, 22 (6) :23-25.

[4]潘辉, 罗彩莲, 谭芳林.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J].湿地科学, 2006, 4 (1) :75-79.

[5]丁常宏, 孙海峰, 马微微, 等.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13-15.

3.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篇三

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

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发现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也使得我们能够对人性作进一步的认识与阐释.基因可以说是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其特性具有本性(自私和复制)以及习性(与环境的合作交流)两个层面.这些特性也表现在人类身上:人类的`本性即动物性是由天赋决定,通过遗传代代相继;习性即文化性则可随环境改变,为个体后天学习得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各执其一端,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则更为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双重性的善恶两面.

作 者:孔宪铎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香港刊 名:文史哲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年,卷(期):“”(4)分类号:B21 Q987关键词:基因 人性 动物性 文化性 性善论 性恶论

4.转基因技术小论文 篇四

学生姓名:程虎 学号:1411441005 专业班级:生物科学中美合作班

摘要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之一,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转基因技术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其他生物、植物朝着对人类有利方向发展的技术。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介绍,阐述了该技术的利弊关系,指出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管理,才能很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细胞; 基因; 转基因技术; 利弊

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一.转基因技术的介绍

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可分为转基因动物与转基因植物两大分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二.1.转基因植物技术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得以表达,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常见的转基因植物技术有: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的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

(3)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二.2.转基因动物技术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主要的转基因动物技术包括有:(1)原核显微注射法,又称DNA显微注射法,即通过显微操作仪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注射器注入受精卵,利用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2)逆转录病毒载体法,指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高浓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或着床后的胚胎,也可以直接将胚胎与能释放逆转录病毒的单层培养细胞共孵育以达到感染的目的,通过病毒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中去。三.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科学家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该技术造福人类,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可以让人们放心食用;将能产生人体疫苗的基因转入植物食品,人们就可以在食用食物的同时增加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尚不可能预知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一些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对生物、植物生命进行的“任意修改”,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它们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被消除。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

面对国际上出现的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发表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有声明称,“对植物负责任的遗传修饰既不新也不危险。如抗病虫等诸多性状已通过有性杂交和细胞培养的方法经常性地引入作物中。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技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进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因此,转基因技术也具有两面性,有长亦有短。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时,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规范管理,使转基因技术能够健康发展。

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展望 当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中,表现在: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转基因随机整合于动物的基因组中,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还会造成插入位点的基因片段丢失,插入位点周围序列的倍增及基因的转移,也可能激活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不了解哪些基因控制多数生理过程,不了解基因表达的发育控制和组织特异性控制的机制;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从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实验室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着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应该更深入的了解转基因技术其中的奥秘,只有更了解它才能利用好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主动地接受转基因食品,使转基因技术贴近民众,造福于人类。参考文献

5.转基因生物技术论文 篇五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生物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转基因技术更是获得了“上帝之手”的称号。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却表明,转基因技术这只手带来的并不只是福音,还有灾难。本论文将就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展开话题,讨论人类该如何运用该技术达到造福人类规避风险的目的以使转基因技术成为真正向人类伸出援手的“上帝之手”。关键词:转基因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s have gained more and more achievement in biology.Transgenosis also got the nick ‘ the hand of god’.However, more and more facts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technology is not all-powerful.Here we are going to begin wi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nsgenosis to figure out how we should do to make the technology good for people.Then it will become the real helpful hand of god for human.目 录

摘要...............................................................1 Abstract..........................................................1

一、前言...........................................................2

二、转基因技术介绍.....................................2

(一)转基因植物技术

(二)转基因动物技术

三、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3

(一)转基因技术的利

(二)转基因技术的弊

四、转基因食品管理方案.....................5

五、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方法.....................6

六、结语..........................................................7 参考文献...........................................................8

一、前言

一般而言,消费者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当采用自然方法开发新食品时,食品的某些现有的特性可以正面或负面的方式发生改变。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国家认为特定评估是必要的,并且已建立特定系统,严格评价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而对于传统食品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因此,对这两类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的评价程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二、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转基因生物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4年Jaenish和Mintz应用显微注射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获得了转SV40DNA的转基因小鼠。1980年Gordon等人首先育成了带有人胸苷激酶基因(TK)的转基因小鼠,并首次用“转基因”(transgenic)这个新名词来描述这些用特殊方式产生的动物。1982年Palmiter等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比普通大鼠生长速度快2—4倍、体形大l倍的转基因“超级鼠”,更是轰动了科学界。此后,转基因动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牛和羊、转基因鸡等陆续育成。我国科学家朱作言等于1985年首先完成了转生长素基因鱼的研究,此后又完成了转草鱼基因(即“全鱼”基因)的鲤鱼研究,其含有2套鲤鱼基因组和1套草鱼基因组,具有快速生长和饵料节省的优良性状,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品质更加优良,在养殖中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1]。

转基因技术可分为转基因植物技术与转基因动物技术两大分支。

2.1转基因植物技术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得以表达,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主要有四种方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介导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原生质体融合法。

2.2 转基因动物技术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1974年,Jaenisch应用显微注射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获得了SV40DNA转基因小鼠。主要的转基因动物技术包括有:原核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三、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3.1转基因技术的弊

3.1.1 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 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2]。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 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3.1.2 转基因食品产生过敏原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 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 [3,4]。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3.1.3 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3.1.4 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从而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美国生产的1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 ~14% [5]。

3.2 转基因技术的利

转基因食品有六个方面的优点:

1.改善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如基因修饰技术已经提高了马铃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变了葡萄籽和花生的脂肪酸成分,降低了木薯中氰化葡萄糖苷含量等。近来又发现在“金色大米”中诱导合成出VA前体物质。

2.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转基因单价抗虫棉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的一种抗虫棉花。

3.提高果蔬产品的耐储存性和保鲜期。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4.改善发酵食品的品质和风味。食用糖醇类甜味剂可用发酵法生产,如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和赤藓糖醇等。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选育出了生产用高产菌株,如谷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优良菌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发酵周期大大缩短。

5.改良动物性食品的品质。目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某些畜用激素已投入批量生产,如增加产奶的重组激素rBTS。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该生长激素可提高奶牛的平均产奶量1520%,提高奶羊的平均产奶量810%。此外,生长激素可使禽畜每日增加重量15%左右,而且瘦肉的比例增加[6]。

四、转基因食品管理方案

(一)国际组织联合国

2000年制定的GMO贸易协定已由62个国家签署通过,被称为《卡塔赫纳生物安全协定书》,其规定,任何含有GMO的产品都必须粘贴“可能含有GMO”的标签,并且出口商必须事先告知进口商:他们的产品是否含有GM哦,进口商或其政府有权拒绝进口含有GMO的产品。(二)美国

美国生物技术食品主要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美国环保局产2二一(EPA)和美国农业部(USDA)负责检测、评价和监控。其中FDA的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是管理绝大多数食品的法定权力机构。1992年FDA颁布了食品安全和管理指南,以保证FDA对那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所生产的食品和食物成分进行管理的权利。

(三)欧盟

欧盟于1990年4月颁布实施的欧盟理事会90/220/EEC令中规定了转基因生物的批准程序。1997年5月15日批准的《新食品法》规定,如果经基因工程修饰使得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不再等同于已经上市的食品,则应对该基因工程食品加贴特殊标签,据该法规,所有含有可以检测到的GM成分(DNA或蛋白质)的食品都必须加贴标签。

(四)中国

中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管理,以确保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安全。2002年4月8日国家卫生部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于7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标识,要标注。“转基因×x食物基因,请×x食物过敏者注意”。

五、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方法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人类今天种植的普通谷物正是几千年来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结果。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就吃进了从这种食物的野生亲缘种来的抗病基因和各种其他基因,这是一般人没有意识到的。传统的杂交育种会引入成千上万个新基因,其中许多基因是人类尚不了解的,不知道会引起什么后果。而转基因技术只是在已经普遍种植的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已知性状的新基因,因此它培育新品种的效率更高,而风险并不一定比传统育种更大。

据报道,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目前在美国市场上已接近4000种,有两亿人食用,近十几年来很少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几千万公顷,也没出现确定的环境安全问题。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方面有巨大潜力。公众存在担忧情绪,主要是怕它被错误地利用。一些学者认为,与任何食品一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慎重对待和严格管理,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也需要更多的跟踪研究。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需要的是严格的食品安全把关制度,及时制止未经允许就擅自加入转基因食品成分的行为。此外,我们也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转基因产品,不能片面地给予排斥。、六、结语

转基因技术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应用,但是对于该技术的争议却从未停止。人类是否该运用上帝的能力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呢?这个问题或许将被永远争执下去。然而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一技术,它或许会改变人类的生活,但在这个技术还很不完善的现在,我们不应该推崇它,不应该任其肆意扩张,不应该不分稂莠的利用。而应该有计划有节制的让它向着的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这个技术成为托起人类社会的“上帝之手“。

参考文献

[1] 刘祥林.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5.[2] 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4):53-59.[3]李传印.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J].生物学通报,2001,25(9):10—11. [4]孙海燕,张威威.转基因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32—9133,9135.

[5]贾士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争论及其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6):1—7.

6.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篇六

关键词:水稻,Bt基因,转化率,分化率

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333万hm2,成为我国最大的粳稻生产省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自21世纪初,二化螟已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新型虫害,其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1,2,3,4]。目前采取的防御措施都是药剂防治,且防效有限[2,3,4]。此外,药剂防治带来的风险是药剂残留对生物及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长期用药会使螟虫产生抗药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培育或选用抗虫水稻品种。目前生产上的水稻品种都不具备抗螟虫的嗜食能力。因此,该项研究通过转Bt基因增强水稻抗螟虫的嗜食能力来提高水稻的抗虫性,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农杆菌菌株质粒

以分别携带有pCDMAR-UBAC-Hyg和pC-DMAR-UBb-Hyg两种质粒的农杆菌株LBA4404作为转化的介导材料(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2供试材料的外部消毒

龙稻8号和龙稻9号优良种子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提供。将种子去壳消毒,以75%酒精(化学纯)浸泡处理3 min,再以30%次氯酸钠(化学纯)浸泡处理25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放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用无菌滤纸吸干(约2h)。之后接种至含有2,4-D 2mg·L-1N6B5诱导培养基上。封口置于25℃暗培养箱中培养。

1.3愈伤组织诱导

种子培养7d后,取出掐掉叶芽去掉胚乳。T0愈伤组织依然留在诱导培养基上置于20℃培养箱进行培养,7d后进行愈伤掐块并转移至新的诱导培养基上作为T1愈伤进行继代培养,25℃暗培养周期15d,15d之后从T1愈伤组织中选取直径约1~2mm的淡黄色愈伤组织进行下一次继代培养T2。15d之后再次进行继代培养至T3。T3愈伤组织培养15d后开始进入感染阶段。

1.4农杆菌的侵染

在T3愈伤组织中挑选2~3mm的淡黄色健康组织进行育胚,每皿约接种150~200粒。25℃暗培养3d后进行感染。在含有Kan 50mg·L-1和Rif 50mg·L-1的YEB培养基上划菌25℃暗培养2d。后以AAM培养液对YEB菌板进行清洗收集菌液调整OD值介于1.0~1.2后,暗培养60min之后,将菌液与之前选好的愈伤组织混合震荡1~2min置于25℃培养箱暗培养30min。然后再将菌液倾倒,将愈伤置于滤纸上吹干1~2h。后接种至含有乙酰丁香酮(AS 100μmol·L-1)的培养基上25℃暗培养3d。之后再将愈伤组织用无菌水清洗,以浓度为250mg·L-1的羧卞青霉素浸泡60min。置于无菌滤纸上吹干1~2h后,将愈伤组织接种至含有Hyg 30 mg·L-1羧卞青霉素250mg·L-12,4-D 2mg·L-1 N6B5培养基上。

1.5抗性继代培养

将接种至含有抗生素培养基的愈伤组织置于25℃暗培养15d,此时愈伤组织呈现黑褐色,将这些愈伤组织再次转移至新的抗性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约20~30d时,在黑褐色愈伤组织中长出新的淡黄色愈伤组织。将这些新的愈伤组织挑选至含有Hyg 50mg·L-1,2,4-D 2mg·L-1 N6B5培养基上,画格培养2~3d。

1.6分化与生根

在H50上筛选的抗性愈伤,每个格子中的愈伤组织为一个克隆,选取依然生长良好的克隆转移至分化培养基(KT 10mg·L-1,透明琼脂3.38g·L-1,NAA 0.4mg·L-1)30~35d转移至生根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2.1 Cry1Ab质粒的转化

经Cry1Ab质粒感染的龙稻8号和龙稻9号品种的愈伤组织其转化率在20%~30%,分化率在49%~54%,不论是分化率还是转化率都有随继代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的趋势,龙稻8号的分化率和转化率略高于龙稻9号;而在不同继代周期感染Cry1Ab质粒后的转化率和分化率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龙稻9号的第5代愈伤组织感染后的转化率下降幅度较大(见表1)。

2.2 Cry1Ac+SCK质粒的转化

与Cry1Ab质粒转化相反,经Cr1Ab+SCK基因的农杆菌介导转化后,龙稻8号的愈伤组织转化率略低于龙稻9号。分化率龙稻8号略高。不同继代次数的培养基随继代时间长度的增加转化率和分化率也都表现下降的趋势,转化率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分化率下降的幅度。龙稻8号转化率下降的幅度远低于龙稻9号。分化率下降幅度较小,品种间的差距也不大(见表2)。

从对龙稻8号和龙稻9号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的Bt基因转化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龙稻8号和龙稻9号愈伤组织的转化率基本稳定在25%~30%,分化率基本稳定在50%左右。而转化率及分化率都随着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代数的增加而略有减少。转化率的降低有可能是因为在几十天的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老化而无法携带传递更多生物信息所导致的自然凋亡的几率增加的结果。而分化率的降低有可能是因为在长时间异养的条件下导致愈伤组织对某些基因的表达率降低,不表达,甚至是缺失造成的。从而在分化期间,随着愈伤组织代数的增加而白化苗的比率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经过长期培养的水稻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褐化,很多试验证明褐化的原因是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受到伤害,从而产生的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使组织发生褐变[8]。如果添加一定浓度的ABA[5]、脯氨酸[6]、AgNO3[7]和谷氨酰胺[6]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分化时褐化的比率。顾之中等在对抑制水稻愈伤组织的褐变研究中所添加的几种抗氧化剂均可减轻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率,同时也诠释了愈伤组织褐化的几个外界因素,即:pH、培养时间、浸泡时间和紫外线等[9,10]。但是抗氧化剂都是具有极强还原性的,例如柠檬酸及其衍生物,虽然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裸露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自然氧化。所以在应用抗氧化来减少或减轻愈伤组织褐化率的方法中,要根据试验条件选择适宜的抗氧化剂,对愈伤组织进行保护。

2.3试纸条检测结果

转两种质粒的龙稻8号,Bt蛋白表达阳性几率都在26%。而龙稻9号转Cry1Ab质粒的Bt蛋白表达阳性的单株在32%而转Cry1Ac+SCK质粒的龙稻9号Bt蛋白表达阳性几率仅为6%。这与预期的结果有一定的偏差。

预期结果双价载体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率应比单价载体的表达率低一些,而且在以Hgy基因为标记的筛选过程中,默认标记基因转入即相当于目的基因转入。而在对龙稻8号转基因植株的检查结果中发现,目的基因的表达率基本相同且仅有26%。而龙稻9号转基因植株最后呈现的结果虽然双价载体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单价载体,但是过低,仅有6%(对龙稻9号转Cry1Ac+SCK植株以试纸条的方式检测过2次,结果并无任何偏差)。说明在以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水稻进行转化的时候,有着非常大的随机性。基因可以随机转入或非转入,即便标记基因转入,目的基因也有极大的几率表现出沉默的状态。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农杆菌对龙稻8号和龙稻9号的转化率分化率以及成苗率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式,始终都是随机插入,甚至多位点多片段的插入,对后期植株的农艺性状影响比较明显,虽然可以应用此方法来有效建立突变体库,但单纯对转基因育种而言,并不是研究者所期望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能依然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株的染色体组进行单拷贝及特定位点的理想化插入。

参考文献

[1]吴丽岩,陈继光.寒地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和测报方法调查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9(8):19-20.

[2]迟力勇,王玉荣.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45-146.

[3]王辉.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J].北方水稻,2011,44(2):55.

[4]庄同春.寒地水稻白穗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6):30-31.

[5]姜华,陈静,高晓玲,等.ABA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胚发育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9):1379-1383.

[6]叶松青,储成才,曹守云,等.提高水稻转化效率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1,28(10):933-938.

[7]George L,Rao P S.in vitoinduction of pollen embryos andplant-lets in Brasseca sunsea through anther culture[J].Plant Sci.Lett.1982,26(1):111-116.

[8]陈维伦.植物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9]顾之中,江绍梅,熊友发,等.水稻愈伤组织发生褐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大学农业学报,1992,14(3)206-211.

7.动物转基因及克隆技术研究 篇七

动物转基因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改造后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导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使其与受精卵DNA发生整合,然后将此受精卵转移到雌性受体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顺利完成胚胎的发育.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的采用可使基因转移效率大大提高.

作 者:余华 叶健强 刘丹 YU Hua YE Jian-qiang LIU Dan 作者单位:余华,YU Hua(四川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四川,成都,610066)

叶健强,YE Jian-qiang(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6)

刘丹,LIU Dan(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出口加工管理办公室,四川,成都,610000)

8.《转基因技术》阅读题与答案 篇八

传统的育种学主要采取杂交育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养殖的动物和种植的作物中不断地积累“有利”基因而减少“不利”基因。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还是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转基因育种技术,都是以使动物或植物获得优良基因为目的来进行遗传改良的。在这个层面上,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相同,都是遗传物质,即基因的交换。但是,转基因技术又与传统育种技术明显不同。常规育种技术要通过有性生殖阶段,如果要从种外引入优良基因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不同的物种难以或根本不能产生后代,即所谓的“生殖隔离”。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实现传统育种技术不能做到的物种间的基因转移,理论上可实现任何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其次,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对具体基因的精确操作。传统育种技术通常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标物种进行选择的,对于目标物种后代性状的预见性相对较差;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针对功能明确的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可以准确地预知转基因后代的性状。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改变目标物种的性状特征,从而极大地加快育种的速度,提高育种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人为的打破了物种生殖隔离屏障,将来自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某一基因片段在载体的介导下引入到其它生物基因组中以改变其遗传性状,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界的遗传物质实现交流,因此转基因产品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最早可上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DNA重组技术的安全性争论。人们担忧重组DNA实验会创造出新的病原体,引发致命流行病,会创造出难以控制的怪物,甚至会被用于改变人类的基因组。但科学界通过大量的证据终于让人们相信,在严格管理下,重组DNA技术是安全的。近年采,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担忧逐渐集中到了转基因农作物上,但国际上一些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权威部门在发布有关转基因作物或食品的报告中,都明确指出现在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尚未发现生物安全性问题。虽然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其他的有关转基因衣作物存在生物安全性的报道,但对这些报道,国际权威机构或主流科学界尚朱认同。

(选自科技部《转基因科普小知识》有删改)

6.下列关于“外源基因”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外源基因是指在生物体中原来不存在的基因,也就是来自外源物种的基因。

B.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后会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因为它会产生新的多肽以及蛋白质。

C.外源基因要先进行人工分离和修饰,然后才能稳定遗传和表达,从而达到创新和遗传改良的目的。

D.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土壤细菌,它有一种Bt基因,对于转基因抗虫棉来说,Bt基因是一种“外源基因”。

7.对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实现任何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而常规育种技术要通过有性生殖阶段,对从种外引入优良基因无能为力。

B.转基因技术是针对功能明确的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传统育种技术只能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标物种进行选择。

C.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对具体基因的精确操作,可以准确地预知转基因后代的性状;传统统育种技术通常对于目标物种后代性状的预见性比较差。

D.转基因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改变目标物种的性状特征;传统育种技术要不断反复地积累大量动植物,育种的速度、效率都不如转基因技术。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显著改变一个物种的遗传性状,既可以导入“外源基因”,也可以改变“内源基因”的表达模式,后者具有明显优势从而成为研究热点。

B.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生殖隔离屏障,使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实现交流,所以有人怀疑转基因产品存在危险或潜在风险。

C.DNA重组技术曾经引发人们对疾病、生物品种等方面的担忧,但大量的证据告诉人们,最组DNA技术是安全的。

D.如今人们主要担心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问题,但国际权威机构和主流科学界都认为转基因农作物是安全的,所以可以进行商品化生产。

试题答案:

6. D(A、“外源基因”大部分来自外源物种; B、原文是“新的多肽或蛋白质”;C、文中并没有提到先后顺序)

7. C(A、原文是“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物种间的基因交流”;B、“传统育种技术通常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目标物种进行选择的”;D、原文是不断积累“有利”基因,而不积累大量动植物)

9.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 篇九

1 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和安全评价情况

上述3种转基因粮食作物中,植酸酶转基因玉米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玉米中的转植酸酶基因来自于黑曲霉(A.niger)。这种玉米所含的植酸酶在猪、鸡、鸭等单胃动物胃中可以把植酸水解,放出可供鸡和猪直接吸收利用的磷酸,提高磷的利用率。“华恢1号”和“Bt汕优63”由中国华中农业大学研制,属于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华恢1号”转基因水稻通过基因枪介导共转化法导入人工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杀虫蛋白融合基因(Cry1Ac/Cry1Ab),其表达产物可以专一、高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鳞翅目害虫。“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的母本是“珍汕97A”杂交水稻,父本为“华恢1号”。

农业部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等内容[2[2]。首先是安全评估,包括(A1)急性毒性试验。以不同剂量的转基因蛋白质分组饲喂大小鼠,检验其急性毒性的结果是否为“无毒性”。(A2)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四项,检验转基因蛋白质是否具有致突变性;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有没有损伤作用;对小鼠精子会不会产生畸变作用;对大鼠有没有致畸作用。(A3)亚慢性毒性试验。通过试验监测初始体重、最终体重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有无显著性差异;中期血液检测有无异常改变,末期血液检查是否正常范围内;对试验动物器官有无明显影响。(A4)亚慢性毒理学试验。对试验动物开展体重与进食量检测、血液学检查、血生化检测、脏体称重、病理组织学观察,将饲喂转基因作物与饲喂亲本作物的试验动物做对照。(A5)致敏性评价。(A6)抗营养因子评价。(A7)营养成分评价。(A8)抗生素抗性评价。(A9)生物利用率评价。

同时,农业部开展了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环境安全性的测试和评价。包括11个方面:(B1)与亲本植物在生殖方式和生殖率方面的差异评估。(B2)与亲本植物在花粉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评估。(B3)休眠期评估。(B4)适应性测试。(B5)生存竞争能力测试。(B6)转基因遗传物质向野生近缘种转移的可能性评估。调查转基因粮食作物是否可能向野生近缘种和大刍草转移。(B7)转基因遗传物质向普通栽培品种转移的可能性评估。调查转基因粮食作物外源基因是否向周围的制种田以及种质资源繁育区漂移。(B8)转基因遗传物质向其他物种转移的可能性评估。(B9)转变成杂草的可能性评估。(B10)对环境中有益和有害生物的影响评估。(B11)对土壤肥率和结构的影响评价。

2 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评估过程存在的法律疏忽

农业部评估后认为,上述3种转基因粮食作物与普通作物的食用安全性是相当的,对环境安全也没有构成不良影响。从技术的角度上看,这种评估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但对照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法律法规来看,转基因粮食作物培育的试验和评估过程难免存在一些疏忽。

2.1 转基因粮食作物试验场地的安全性疑问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11条规定: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从事安全等级为I和Ⅱ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时,研究单位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实验室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在试验条件方面,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一些关键实验环节的最佳场所应当是“负压温室、负压实验室”,以确保试验中空气大都在实验室内流动,向外排出的所有空气都要经过过滤,将过滤物沉淀在管道里的一个箱子里。避免实验室里的花粉、孢子等转基因微生物不会扩散到实验室外的大气当中。目前,中国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研发单位还不完全具备这种试验条件。一些转基因水稻的试验场地用约1.5米的竹子制成的篱笆围起来,与周边农田的间隔距离不足百米。浙江大学科学家在桑树和水稻混种地区研究了水稻花粉飘落到桑叶上的现象,发现水稻花粉完全可以飘飞到10米高的桑叶上,还发现Bt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花粉向桑叶上的飘飞能力没有差异[3[3]。植酸酶转基因玉米也是在露天场地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曾报道,玉米花粉直径约0.1毫米,是风媒花粉中最大的花粉。通常其风传的漂移距离不超过150米,微风时,花粉散落范围约1米,风力较大时,可传播500~1 000米之间。在田间条件下,温度28.6~30℃,空气相对湿度65%~81%时,玉米花粉离体生活力可维持5~6小时[4[4]。这些证实了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的花粉裸露在露天中自由扩散,必然会造成风险。

2.2 官方评估结论受到新近科学研究的挑战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中,(A1)~(A4)毒性评估以及(B6)转基因遗传物质向野生近缘种转移的可能性评估和(B8)对环境中有益和有害生物的影响评估最受关注。一些研究披露了转基因粮食作物在上述几方面存在问题。在转基因粮食作物的毒性方面,湖南师范大学的一篇研究论文披露:用“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进行小鼠喂养试验,经过90天后发现小鼠的肠腺细胞就出现了病变增生,论文也指出了转基因水稻还具有潜在的过敏源,上述现象是否由转基因蛋白引起还需要密切跟踪研究[5[5]。江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喂食转基因大米的试验动物组中小部分动物出现血液学指标和脏器系数指标的显著性差异,此外睾丸细胞周期、生殖器官脏器系数也存在差异[6[6]。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论,但他们至少说明转基因粮食作物的风险随时可能会来临。在转基因粮食作物是否已经对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环境形成影响方面,浙江大学的科学家曾以转基因Bt水稻及其同源水稻(非Bt水稻)为材料研究在降解过程中细菌(Bacteria)、真菌(Fungi)、放线菌(Actinomyces)、脱氮菌(Denitrifying Bacteria)、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的影响,发现转基因水稻中的Bt蛋白质对细菌和脱氮菌有负面影响[7[7]。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4个等级,安全等级Ⅰ代表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Ⅱ代表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Ⅲ代表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Ⅳ代表具有高度危险[8[8]。农业部在开展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水稻的评估时,对科学界的一些疑问没有正面回应,给出了安全等级为Ⅰ级的评价,这种评价使那些对转基因作物抱有警惕态度的科学爱好者疑问更加加深。

2.3 第二轮安全评估耗用的时间太短

农业部规定,申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研发人首先要开展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获得相关评价数据,中间试验是指在控制系统内或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小规模试验。环境释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生产性试验,是指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8[8]。试验结果经省级政府审核,再上报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当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食用安全和分子特征等指标进行检测验证,做出是否发放安全证书的建议。然后由农业部召开由国务院11个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对安全证书发放进行投票。第一轮转基因粮食作物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其中,评估转基因水稻用了11年,评估转基因玉米用了6年。但第二轮评估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这当中的漏洞在于,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再次申请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证书评估应当提交的资料包括上一个安全期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他转基因安全性方面的资料。但无论是转基因玉米还是转基因水稻的研发者,2014年再次提交的申请材料与前一次评审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2009年到2014年5年时间里,科学界关于转基因研究的进展非常大,针对中国出现的转基因健康风险、转基因遗传物质转移、转基因种子私自种植等方面的问题也非常多,这意味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评估,而不应当以非常快的速度来颁发新安全证书。

3 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评估中的公信力缺失问题

尽管农业部申明对于转基因“积极研究、谨慎利用”,并强调取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政府的一些行为未能得到科学界和民众的信任。

3.1 安全认证资料迟迟不公开,公众对认证过程提出质疑

农业部对于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认证过程是不透明的。外界能得到的信息大多数是由转基因研发者提供,比如植酸酶转基因玉米的研发者宣称:首先,基因来源是安全的,所转录的基因来自于食品工业已经批准利用的一种黑曲霉;其次,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看是安全的,植酸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许多微生物都能产生并分泌植酸酶,高等植物本身也含有植酸酶基因,植酸酶玉米所转的基因的序列及其转录的蛋白质序列跟小麦植酸酶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再次,用同样的基因发酵生产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已经使用很多年,没有出现安全性问题[1[1]。但研发者没有介绍它们的试验环境、试验主要参数、试验结果等关键的信息。农业部也没有公示2009年第一轮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论证时研发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这引发了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一些媒体则报导了美国孟山都公司主动公开转基因作物资料的新闻,以此来批评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者不敢公开申请资料。2011年,一些律师写信给农业部部长要求公开,直到2014年8月,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申请安全认证的申请书才被公布[9[9]。尽管根据法律规定,研发者有权对申请书涉及到研发者的商业秘密的内容采取保密措施,比如研究路线的制定、各种表达调控元件的DNA序列、遗传操作策略和各种安全评价的数据[9[9],但这些不足以成为农业部和研发者不公开申请资料的理由。

3.2 政府监管不严导致转基因成分的种子非法扩散,没有安全证书也能够种植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水稻在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8[8]。但事实情况是,在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接收农业部安全评估的过程中,中国就已经发现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现象。在水稻方面,2005年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中国湖南省和湖北省的国际连锁超市沃尔玛进行调查,发现超市销售的一些品种的大米中转基因检测结果呈阳性。从2006年开始,欧盟在中国出口的大米制品中184次检测出转基因成分。经过调查,2005年4月农业部发现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大新技术研发公司在承担转基因水稻生产性实验过程中,擅自扩大制种的行为,导致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农业部还命令铲除了湖北省1万亩农田中种植的转基因水稻。但究竟有多少转基因种子流入了市场,农业部无法查清。上述四家公司都曾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华恢1号”、“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提供制种业务。根据中国《种子法》的规定,销售种子必须获得农业部发放的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在玉米方面,据中国农业育种专家估计,很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可疑玉米种子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已经达到6 000万亩[10[10]。而农业部对外多次宣称,到目前为止从未批转过任何一种本国研制转基因主粮种子的生产和商业化种植。这一系列事件使农业部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很多民众怀疑农业部没有认真对待转基因对健康的风险,对于农业部开展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评估报以不信任的态度。

3.3 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被发现有商业利益,民众怀疑他们的立场不中立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组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是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每届任期3年。这个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在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证书发放上有很大的发言权。植酸酶转基因玉米、“华恢1号”、“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的农业转基因安全证书是在第三届委员会上获得通过的。第三届委员会有74名委员,其中来自于转基因玉米的研发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委员就有10名,来自于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的委员有1名。2015年做出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第二轮安全论证的是第四届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有64名成员,其中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委员有12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委员有1位。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委会委员及其亲属与申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在讨论该项目时主动回避[11[11]。这些科学家虽然在审批过程中回避了,但他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其他参与投票的科学家能否保持中立的立场是难以查明的。近年来,中国很多科学家不但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同时还开办公司销售自己研究的优良种子,有一些迹象表明,部分中国科学家已经卷入转基因农产品带来的商业利益漩涡中,他们甚至放任转基因农作物流入市场。中国农业部2010年发布1504号《公告》,裁定27个玉米品种停止生产,并自公告发布起一年内停止销售、推广,彻底退出中国种子市场。在这27个玉米品种中,“登海3686”、“中农大4号”、“中农大236”、“铁研124”等4个品种特别引人关注。这4个玉米品种最初都是以非转基因的名义,申请参加国家品种试验、审定、登记并获通过的,后来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而被禁止。媒体披露,这些种子的发明者和推广单位都是在农学界、育种界有较高影响力的专家。农业部在解释禁止这些种子的原因时,说“由于育种家缺乏经验,错误地引进国外转基因种子资源,导致培育出来的是实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品种”,“从育种家本身,到育种单位,再到生产、经营企业,都属于无意识地犯了错误”。通过这一事件,民众认为中国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已经被转基因利益链“绑架”,他们在转基因安全评价中无法做到中立。

3.4 官方的立场摇摆,增加了民众的疑惑

中国官方在转基因主粮方面的政策是存在分歧的。在推动转基因方面,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在中国境内可以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2008年,科技部宣布投入200亿元资金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速实施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但反对转基因的力量也很强大,主要反对力量来自于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召开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都会有一些人大代表联名上交提案,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推广。经济管理部门中也有一些反对声音。官员们认为转基因主粮推广的关键是种子,中国企业目前的转基因技术专利太少,不能过早的开放转基因种子商业化,不能允许外商自由设立经营销售型种子企业。

政府部门在转基因粮食作物管理上的做法也存在一些前后矛盾。一方面,农业部的技术官员在多种场合宣称只要是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安全的,和非转基因农作物没有本质区别。农业部还赞助编写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白皮书。另一方面,农业部又要求农产品企业在广告宣传时,不能特意声明自己的产品是“非转基因”,不能用转基因来诋毁其他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很多地方被新闻媒体曝光发现转基因主粮后,农业部对转基因作物进行了更严密的管控措施。比如,对于种子品种审定,不允许转基因品种进入审定名单,不允许转基因作物种子和非转基因种子并行销售。这些行为破坏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接受政府和企业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安全性保证的民众变得越来越多。

4 结论

农业部制定的转基因农产品路线图是: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第二步,发展饲料作物和加工原料作物;第三步,发展一般食用作物;最后,发展主粮作物。目前,中国批准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粮食作物中,只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作为饲料加工和榨油,没有批准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生产。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安全证书的发放和进口国外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的行为对于转基因粮食作物走上餐桌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但中国政府暴露出的评价程序不严密、对转基因种子扩散的监管能力弱、公信力差等问题,间接助长了反对转基因农产品阵营的气势和力量。农业部需要严厉打击转基因育种中的违规行为,对安全评价试验进行全面、动态监管、保持中立的立场,才能挽回民众的信心,才有可能在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农业部为国产的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发放了两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安全评价中的一些处理方式引发了争议,如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试验场地能否达到安全要求,如何正面地回应部分科学家的质疑,评估用时的长短等。综合各种证据看,政府在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评估过程中的立场还不够中立,论证申请资料公开透明度不够,参与安全评估的科学家与转基因产业利益链可能存在利益交集,政府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表态有时存在前后矛盾,使媒体和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影响了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推广。

关键词:转基因,安全,评估,疏忽,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EBOL].[2016-01-02].http://www.moa.gov.cn/fwllm/zxbs/xzxk/bszl/201405/t20140527_3918108.htm.

[2]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南[EBOL].[2016-01-02].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spxx/201307/t20130702_3509313.htm.

[3]樊龙江.转基因Bt水稻花粉在桑叶上的自然飘落浓度[J].生态学报,2003(4):827-832.

[4]陈国平.玉米库源关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8(4):36-38.

[5]张珍誉.bt转基因稻谷对小鼠健康的安全性评价[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周兴华.两种转基因大米食用安全性的毒理学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王洪兴.转Bt基因水稻稻杆降解过程对土壤微生物可培养类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1):89-93.

[8]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EBOL].[2016-01-02].http://www.moa.gov.cn/zwllm/tzgg/bl/200310/t20031009_123826.htm.

[9]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转植酸酶基因高玉米BVLA430101 BVLA430101在山东省生产运用的安全证书[EBOL].[2016-01-02].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spxx/201307/t20130702_3509313.htm.

[10]张晶.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风险研究报告[EBOL].[2013-04-07].http://css.stdaily.com/kjrb/content/2013-04/07/content_590484.htm.

上一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