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日记

2024-09-08

清明的日记(精选18篇)

1.清明的日记 篇一

清明时节,阴已沉良久,中午时分,果不其然,雨终于来了,正所谓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春雨中的山村,有着别样的景致。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少了往日的烂漫,田野的油菜花没有炫目的金黄,映入眼帘是那些青翠逼人的新芽吐嫩叶,还有那些山脚路边倔强的野花,孤傲挺立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和旺盛的生命力。

再眺望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隐,似披着薄薄的轻纱,就像梦幻般的仙境,难怪古时雅客、文人墨客独喜这幽静之处。

时疾时徐的春雨,潺潺流动的溪水,江南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禁让我顿生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这烟雨中的江南,宁静致远,淡雅祥和,韵味浓浓,直入心间,难怪诗人又如此陶醉这江南美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思乡惆怅之情在蔓延,更多让人感触的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希望满满

2.清明的日记 篇二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中, 只有清明节是按照阳历算的, 也就是每年阳历的4月4日 (或5日、6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地球绕日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黄经零度被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就是一个节气, 由此产生了二十四个节气。所以,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几乎是固定的,前后相差不了几天。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太阳都会经过黄经15度, 清明这个节气也由此被确定。在中国,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人们祭祀祖先、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选自《小百科》)

3.清明节的清明馍馍 篇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绝古诗《清明》可谓家喻户晓,堪称清明题材诗歌的翘楚。清明节的时候,不能够回家扫墓,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异乡路上奔波,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况且,天也不作美,将牛毛细雨纷纷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想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杀杀寒气。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远远地指向了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虽然只截取了清明节的一个特定场景进行描写,但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情趣盎然。杏花春雨贵如油。农谚云:“清明前后,栽瓜种豆。”彼时田地正需要时节好雨的滋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农人们不像诗人多愁善感,他们在意的只是庄稼的丰欠,因此这场及时春雨让他们欢呼雀跃。在农耕时代,风调雨顺那就是好年景,赶紧播种吧,秋天又能多收三五斗了。

杜牧《清明》成为千古绝唱,也让“杏花村”名满天下。据说诗人笔下的杏花村,就是山西汾阳县杏花村,相传自南北朝以来,此处便以产美酒著称,这首诗直接将“杏花村”捧成了中国名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诗酒渊源深,这也是中国文化特色吧!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当时清明墓祭的速写。清明细雨是离不了的,像那些拜祭人的愁肠,把人们的悲哀情愫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清明雨像牛毛、像细丝,落在人的衣衫上,湿漉漉的,但还不至于无法忍受。如果因为些许细雨就取消清明行程,倒显得阴阳相隔的人们感情菲薄如纸而已,那么对于祖先的虔诚与离愁又从何谈起呢?

程颢,字伯淳,人称道明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他在《郊行即事》中写道:“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首诗也是写清明,但是那种常见的阴霾或者郁闷一丝也没有,在诗人的笔触中,清明正是花红柳绿时节,结伴春游踏青去,切莫要辜负了大好春光。能喝你就多喝点,能跑你就走远点,兴之所至,反正务必图个痛快!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难能可贵的,谁说清明就一定要搞得凄凄惨惨戚戚呢?除了祭祖归宗,我们还可以吃清明馍馍,这可是儿时的一道美食。在我们固有的记忆中,每年小麦丰收后,父亲都要把部分小麦磨成面粉,然后炕馍馍给我们吃,名为“吃新”。把面粉和适量温水反复搅拌,直到面团变得浓稠,就可以炕馍馍了。首先把锅烧热,把菜油倒在锅铲上,沿着锅壁下划一圈,如此则整个锅里都有菜油了,炕馍馍时面团就不会粘锅。抓一块面团,两手和在一起稍微搓一下,使面团呈圆形,然后啪的一下贴在锅里,用手背稍压一下即可。注意炉火不能过大,不然馍馍很快就焦糊了,不好吃了。估计一面已经酥黄,就用锅铲翻一下,使馍馍另一面贴在锅里。等着馍馍两面都酥黄时,就可以起锅了。这就是乡村传统的小麦面馍馍作法。

然而清明馍馍跟面粉馍馍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些地方叫“青团”,也有叫“清明粑”的。清明馍馍所需原料是糯米粉和棉花草。糯米粉很简单,将糯米打成粉即可,就是俗称的汤圆粉,当然也可以用石磨推出来,但是费劲费事,就看你有无那心情了。何况作为石器时代的遗存,要找盘石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城市,这已经成为一件稀罕物件。

棉花草又称清明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埂沟坎边,白色的茎,青绿的叶,肥嘟嘟地贴着地面。叶子狭长,背面灰白,细细柔柔的绒毛附着一层密密的粉状的东西,如披霜雪。叶片中央,一簇淡黄的花儿静静绽放,花细小,只有米粒大小。素朴,淡雅。清明时节,山坡上,田野边,到处都长着棉花草。在饥荒年代,据说棉花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毕竟这样可以吃的野菜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我觉得,棉花草是专为清明而生的,它丰满着国人年复一年的清明记忆。母亲就曾告诫我,清明时节一定要吃棉花草,吃了肚子不会痛。是否真有其效,没有考证过。这就像端午节那天,百草都具有药性的说法差不多。

棉花草采摘回家后,择去黄叶,洗净泥沙,放在开水里淖一下,再用清水漂一漂,细细地切碎。然后把棉花草和糯米粉混合起来搅拌均匀,呈浓稠状,当然可以加上温开水、鸡蛋液和白糖。最后选择适量面团放在平底锅里油炸,待两面变得酥黄就可以起锅品尝了。这种清明馍馍滑嫩、清香、焦脆,特别是其中的棉花草,给馍馍增色不少。

当然清明馍馍也可以换种形式出现,那就是在笼屉上蒸熟,只不过馍馍里面要加入馅心,这就有点像包子了。馅心看个人喜好,母亲喜欢用蕨苔炒腊肉粒做馅心。如果棉花草混合得比较多,那么蒸熟的清明馍馍就碧玉一般,盛在盘子里端上桌,简直就是艺术品,使人根本不忍心下口。

4.清明节日记600字清明节的思念 篇四

明节的思念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5.清明节的来历日记 篇五

你知道清明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哈哈!不知道了吧还是我来告诉你吧!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日最开始 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日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日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日与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日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节日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节日的一个习俗。清明节日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日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扫墓。今年清明节日前后,我们校园组织了春游,就是去革命英雄纪念碑。我们带着太阳帽,拿着小白花,浩浩荡荡地拉到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在那里,有许多高大的石碑,石碑上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在上面的,我们低着头,来到长清树面前,把我们的小白花寄在长清树上,默默地看着长清树上的小白花……依依不舍在离开了革命英雄纪念碑……作文

这是我们纪念已故先人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国非常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日!

6.清明的日记 篇六

一、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

艺术美源于生活的美, 但是“艺术的范围并不限于和所谓美的因素”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 “艺术的领域比美的领域要广阔得多” (普列汉诺夫语) 。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 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就非常强调以自然为师“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西方的艺术家指出艺术基础生活的重要。达芬奇认为当“师法自然”。据历史文献《东京梦华录》中对当时北宋 (徽宗时期) 汴京城区的记载, 张择端是摄取了汴京内城东角子门内外一带景物。在这里既有汴河, 又有汴河上独具特色的桥梁“虹桥”, 还有代表大都市的城门、楼宇、商铺。这些在表现汴京的商业交通和城市特点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清明上河图》最鲜明的一个艺术特点就是善于选择那些即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 又具有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情节加以表现, 具有十分细致入微地生活观察。《清明上河图》中有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的人, 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如果不是作者多次去实地进行细心的观察, 凭空是不可能画出来的。画卷上细致入微的描绘了忙忙碌碌、勤奋、劳苦的船工、纤夫、车夫、轿夫、农夫、以及小商小贩、理发师、车匠;同时也描绘了官僚、士绅、吏役、商贾及其眷属坐轿骑骡、清闲、狂游、浪饮之情形。张择端把前者作为其画卷描绘的主体人物, 特别是对汴河上船夫过“虹桥”画面的描写, 这些都说明了作者情感、思绪。艺术美具有倾向性, 就是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中流露出来的爱憎倾向。张择端虽在画院任职却把描绘的笔触伸向市井小民。《清明上河图》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城市居民的生活, 特别突出地描写了在同一市井中的两种不同人们的生活, 正如前人曾说“眼中苦乐各有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清明上河图》是画家成功的描绘出汴京城市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因而张择端的这一代表作品直到今天仍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也就体现出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

二、艺术美不是简单的再现生活形象

黑格尔曾断定“艺术美高于自然”。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反映。艺术家在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 它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 从而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才使艺术作品产生艺术美。《清明上河图》的诞生最深切地说明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的艺术形象与观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对话。北宋时代汴京的市民们在清明节时喜欢到汴河两岸以及“虹桥”上游玩。张择端即选择描写了这个题材。画面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区街市, 处处引人入胜。整幅作品依据内容可以分成三个段落:首段描写的是汴京城宁静的郊区农村景象。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 一片柳林柳树刚刚泛绿, 虽使人感到春寒料峭, 却已是春回大地。路上有赶着毛驴进城的脚夫和坐轿踏青扫墓归来的行人。环境人物描写点出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 为画卷全面展开序幕;中段描写的是汴河以及汴河上的桥梁码头, 以“虹桥”为中心表现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商业贸易活动。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 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进餐的。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 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 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卸货;后段描写的是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 城门内外、街道纵横, 两边联栋高楼屋宇, 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店铺林立,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等以及街道上的各色行人, 彰显北宋时期汴京城市的繁华。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上共绘制了五百五十多个人物, 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 车轿二十多辆, 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桥梁、城楼极具特色, 体现了宋代建筑特征。作品对北宋晚期的汴京及近郊的生活景象作了生动而细致的浓缩描写, 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的郊外部分, 张择端参照了外城东水门外的景色, 大胆地进行了剪裁和省略。作者把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高度提炼、加工, 把二者结合起来, 因而使画卷更集中、更概括。

三、艺术美本质上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美的规律是指人类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 以及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美的尺度标准等诸多规定的总和。蔡仪先生认为:规律是客观的, 美也是客观的。美包含自然界事物的美以及人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等同于现实生活。生活中的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却代替不了艺术美。在《清明上河图》的中段, 张择端细致入微地描画了汴河景象, 说明汴河对汴京的重要以及汴河作为国家漕运枢纽、交通要道有着特殊地位。作品的艺术形象既是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 又包含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形象。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 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横跨汴河画了一座规模宏大雄美的木结构的拱桥。因桥如虹又称为虹桥, 这在当时的汴河上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张择端在“虹桥”两侧的河心, 巧妙的安排三只大船:一条船身大部分为岸边柳树遮掩, 突出表现船尾八个艄公正齐心合力的划动大浆;桥下有一只大船正在过桥洞, 船夫们在与激流搏斗。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个人忙着放下桅杆的;第三条大船已经平安的过了桥洞, 刚刚露出船头, 艄公们又回到原位置回头紧张关注后边的同伴。桥面上车水马龙, 行人稠密, 不时有人向桥下观望, 探头探脑地在为过桥的船紧张……这是全幅画的最高潮处。三条大船缺一不可, 处处彰显美的规律。同样是三条大船处理得十分有变化, 同样也说明汴河的货物繁忙。艄公的描写就像连续的画面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勾画出画卷的典型性, 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 描绘得栩栩如生, 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这里充满了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从而体现出其作品的艺术美。

综上所述, 艺术美是艺术家在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激情, 而这种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 是现实生活给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这种激情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 从而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艺术作品的美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所描绘的内容以及细节充分说明了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创造才是艺术美的生命。

摘要: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 但它不等同于现实生活, 而高于现实生活, 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充满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艺术美具有典型性。《清明上河图》透彻地说明了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关键词:艺术美,现实生活,主观能动反映,创造性劳动,美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阮荣春, 顾平, 杭春晓.中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7.清明的小雨滴 篇七

小雨滴默默地陪伴着哀伤的人,想到死亡,小雨滴有些害怕了,因为它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死亡是坟墓里黑色的睡眠,是天堂里怀念的白纸花,还是亲人哀伤的眼泪?

云妈妈拍拍小雨滴,语重心长地说:“小雨滴,妈妈告诉你,其实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就像你看到的花草,在春天生长,在冬天凋谢。所有的生命也一样,有生长,也会有死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按阳历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初,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在清明踏青,历代承袭成为习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当寒冬渐行渐远,满树的梨花刚盛开就被风儿吹落了花瓣,人们在清明时节会迫不及待地脱下鼓鼓囊囊的棉衣,沉寂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孩子们在沾衣不湿的小雨中尽情嬉戏,有的放风筝,有的踢毽子,有的荡秋千,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置身于这一幅幅春光明媚的欢乐图画中,小雨滴很快忘却了刚才的哀伤,舞得轻柔而欢快。它一边在天空中愉快地飘洒,一边对云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为什么人们在清明祭奠亲人的同时,也要出门踏春游玩了。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祭奠的人正是意识到了死亡,才更珍惜生活的美好……”

8.清明节的日记500字 篇八

一到那里,发现雨很大,不怎么适合扫墓,于是就等了二十分钟,见雨稍微小了一点,我们这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撑起雨伞,上路了。

山上到处都开满了小花儿,有黄的,蓝的,紫的……一朵朵花在雨开得格外的大,像是在说:“大点,在大点,我太口渴啦!”我们路过一片小树林,我怎么看怎么熟悉,一问妈妈才知道,这里是我们去年来摘杨梅的地方。

翻过小山坡,看见了一座墓,我们的目的地到达了。

我先来介绍一下吧,这一大座墓里有我爷爷的爷爷和奶奶,还有我爷爷的爸爸妈妈。听爷爷说,我是这里唯一的继承人,以后的清明节,就要我带着我的后代来这里扫墓了。

接下来,扫墓开始了。爷爷拿起扫帚扫走墓边的杂物,二公用锄头铲掉周边的杂草,其他人各忙各的,一下子就布置好了。我在一旁看着,也时不时的帮个忙,一会儿送几块小石头,一会儿递一递扫帚,终于把墓扫干净了。

接着就是给每个孩子分钱了,不知是什么习俗传下来的。大家都十分开心地收下了这份钱。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太阳又悄悄地溜了出来,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辉。

在回去的路上,那些小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鲜艳,用雨滴反射出的光辉更加衬托了花儿的美丽。

9.描写清明节的日记作文 篇九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4、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9、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10.春天的清明 篇十

每年的清明,我们像迁徙的候鸟从四面八方赶趟似的投奔乡下老家。老家,有我们熟悉的生活气息,也埋葬着我们最亲的亲人。地上的,地下的,我们只能借以清明的节日汇聚于一起,让家族的根脉得以承传。活着的我们有如一棵树上的枝丫,不论散落何处,最终都会叶落归根,埋进土里。

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我觉得清明是最生动,也是最具有智慧的创造。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以为,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共存为明。清明不仅窥破生与死之间的纠葛,也以生生不息的形式来熨帖着我们对时光的追忆。

我们是被风吹进村庄的。

与我们一同吹进村庄的还有青草。

泥暖草生,草不择地。它与我们人类一样,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能开枝散叶。草的种类繁多,大多数没有名字。这个时节最常见的是鼠曲草、青蓬草、刺玫。它们密集在路旁或是田埂,就像家具中的榫恰当的黏合了泥土之间的缝隙,加固了路基。老家人喜欢在清明的前几日,采集鼠曲草或是青蓬草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烫熟,拌入粳米浆,揉捏成清明粿。刺玫的花朵要等到五月才绽放,新抽出的嫩枝,一往无前的向上生长。一棵草挽着一棵草,我们的鞋底渐渐地沾上了绿意。掐一根刺玫的嫩枝噙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顿时就在心底荡漾出春天的模样。

一只鞘翅目昆虫被风吹落在我们的面前。它的形体如一颗蚕豆,上半截的身体是红色的,下半部像是被青蓬的汁液染成的粿。一红一绿,像极了穿红戴绿招摇乡间的媒婆。它有一个很通俗的名字:媒婆虫。媒婆虫是生活在田间的虫子,喜欢躲藏在西瓜叶子里。

眼前的媒婆虫静静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走上前,像小时候一样,用两根手指头夹住它身体的两侧,抓住了它。

在乡间,植物不是拿来评头论足观赏的,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实用性的价值。庄稼是人的果腹之食,植物的叶子、根茎以及果实喂养牛羊。但许多昆虫则不同,它们不仅能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它们有时也是孩子们的玩物。譬如蝴蝶、蚂蚱、蜻蜓、蝉、甲虫、萤火虫等,它们的性格向来温驯,不会给孩子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孩子们玩起来得心应手。

记得小时候,我们放学后经常绕道去村卫生院。在卫生院的后院,堆着许许多多的玻璃药瓶。我们把逮住的媒婆虫的翅膀用剪刀剪掉,装入玻璃瓶中把玩。

玩腻了,就打开塞子,放出媒婆虫。失去翅膀的媒婆虫在地面上苟延残喘,一旁的大公鸡虎视眈眈。最终,媒婆虫逃不过大公鸡的铁嘴,一饱鸡腹。

当书包里藏着的玻璃瓶空了,我们就会心急火燎地等着装夏天的萤火虫。

狗和乡音

我们身上散发出某种陌生的气息揉进了风里。而狗的嗅觉尤为灵敏,它们最先闻到了这种气味。

起先,是一只老态龙钟的黑狗撵在我们的身后狂吠。它浑浊的眼睛溢出村庄的影子。村子离不开狗。狗跟随着村庄兴盛衰败,村庄看老了狗。

狗像人一样长大,一样老去,又一起绵延出新的生命。村庄就在狗与人的绵延中,兴衰更替。

我们不理会狗的叫唤,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又转悠来几条狗加入老黑狗的行列。我们举起木棍,虚张声势,试图驱赶它们。

乡村的狗并不凶恶,但它们似乎研究了毛泽东游击战的十六字诀,谙知战术。我们往前走,它们后退;我们静止不动,它们就站在原地与我们对峙,还时不时地吼叫几句,造成声势想唬住我们。

听到犬吠,母亲从屋子里走出来,对着那些狗低声呵斥:“瞎了眼的狗,自己人都不认识!”

狗听懂了母亲的话,难为情似的呜呜叫了几声,蹭着我们的裤脚边,亲昵地朝我们摇尾乞怜。

突然想起母亲从前教我对付狗吠的奇招。母亲说,狗是村庄里最有灵性的动物,它们能分辨出村庄的语言。而我们每到一个村庄,只要用村庄的语言和狗交流,狗就会认定我们为主人。这个招数在我们小的时候,屡试屡灵验。只是现在,我们不敢贸然使用母亲的招数。即便我们能回忆起乡音的发声,但腔调中潜藏他乡口音,狗岂能不识破伎俩?

老家人经常说,嫁得掉的女儿,卖不掉的乡音。

庙和炊烟

黄昏逼近。天边有一点浅淡的霞光,像是颜料中的朱膘调入钛白不小心晕染在宣纸上,漫漶不清。

母亲下厨点燃柴火,准备我们的晚饭。

父亲站在门前,问我:“要不要出去走走。”

每次回到家,踩着这个点围绕着村子游走,已经形成了我多年的习惯。

走出院门,听见父亲的话飘落在风中:“后山的社公庙重新建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的社公庙就被村民拆了石板搭作了小桥。

印象中,社公庙坐落在一棵大樟树底下,几块红石板呈环状简易垒成庙的样子。庙内安详的坐着社公公和社婆婆两尊神像。

在乡间,但凡能留存下来的建筑,大抵都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我曾向村里的老人打听庙的历史,但没有一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村人自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哲理。说得出说不出所以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神像能如村民所愿,保佑事事如意,村民就拱手相让城池,供奉他们。

清明的时候,江南春光已深。山岗上的杜鹃抵不过一夜的杨柳雨,花瓣纷纷栽落在杂木中。梧桐树枝上的浅白花苞,在春日紧锣密鼓的敲打下,洇开一层又一层堇色的纹理。樟树、杉树如层层递进的句子,浅绿深绿,一簇簇的铺展,它们的树冠一日比一日膨胀。树枝上的鸟由惊蛰时最初的试嗓声到眼下的脆亮,此起彼伏。

我站在山岗上,望见社公庙初具雏形。三块红石搭成一个凉棚,上面立着一个水泥小兽。大樟树底下竖着来不及供奉的社公公、社婆婆的雕像。石雕上的人物虽然不够精致,但眉目慈善,如寻常老人,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燃烧着的香火簇拥在雕像四周,发出浓郁的香味。

总想起小时候,每每在外面和伙伴们玩得天昏地暗时,母亲总是站在院门口,大声叫唤我们的乳名。

nlc202309090107

风将母亲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也将家里饭菜香味托付炊烟迅速的快递到我们的鼻间。

树在,天地在

一夜无梦,在各种鸟的啁啾中醒来。院子里栽了两棵枇杷,家雀、竹雀、白面鸟、斑鸠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鸟儿,齐聚在枝头,呼朋唤友。

吃完早饭,我特意去米缸里抓了一把米,撒在了枇杷树底下。我们人填饱了肚子,不能饿着鸟。

父亲已经收拾好上山扫墓的香纸,我们跟着父亲去后山,后山的桃园埋着外公、外婆,半山腰是祖母的坟墓。

桃园是在外公手中建成的。很多年前,园子里数十棵桃树会在一个春夜忽然绽放。一大片一大片的粉色像是泛滥的少年之梦,撩拨了我们的心。可惜,桃树寿命短,而多汁的果子在雨季难以保存。父亲以一个木匠的眼光,砍掉桃树,种上竹子和杉树。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么声势浩大的桃花。

父亲点燃地上的纸钱,锡箔纸扎的宝马香车。

想起头天和外子去镇里购买祭品。商店的门口,摆着大大小小的纸盒,触目所及皆是琳琅满目的祭品。站在店门口,我们束手无策。店老板的女儿殷勤的搬来纸扎别墅、跑车,电饭煲、冰箱,不一会儿,我们的面前成了一个现代化奢华物品的展览。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祭品,似乎是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而无暇顾及先人实不实用。

燃烧的纸钱作漫天飞舞之状,像是飘起了灰色的雪,它们纷纷扬扬落在了竹梢。

一竿竿竹子,删繁就简,恣意吞吐春天的翠绿。树下,一根根肥硕的竹笋顶破泥土,长势迅猛,一天一天都是生动的。据说竹子前四年的时候并不急于长高,它们将营养全部贮存于根部,使其牢牢扎进土壤,延展数百平米。直到第五年,它们才开始以势不可挡的速度疯长。竹子的生长多么像我们的乡愁。年少无知时,我们一味的安享村庄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温馨,当年岁渐长远离故乡,那些村庄留给我们的回忆就像疯长的竹子,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蛊惑我们情感,令我们欲罢不能。

春天的火车轰隆隆的驶来。一头连接着时光的深处,让我们继续怀念;一头驶进清明的远方,充满生机与期盼。在春天的清明,在生与死之间,我们触摸到旧时的情怀与未来的希望。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清明来了,天地朗润,蒙翳退尽,草木葳蕤。台湾作家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天地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一种美好的心情就此开始。

责任编辑:黄艳秋

11.清明雨上 篇十一

与故人有关,与悲情有关,这样的节日,莫名的失落无处安放。延绵不绝的细雨,将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浸染成忧伤的灰冷,细雨润湿的不仅是万物,更是人心。

不管怎样忙碌,不管路途曲折,有的地方还是要去。鸣一挂鞭炮,焚一叠纸钱,看着随风飘走的烟,自欺欺人也罢,我们可以稍稍安慰一点。

只是“生前床边半碗茶,胜过坟头万朵花”——这世间,有多少生与死可以估量?面对那凄冷的坟头,你是否会感觉懊悔,错过了什么?为花的绽放而溢满笑容,为雨后湛蓝的天空而放慢的步伐,那些生活里瞬间的美好是否因为忙碌而错失?

12.清明节的日记优质整合 篇十二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可不是嘛,这一天我们就带着一堆东西上了山,农村的空气非常新鲜,天空湛蓝,不像城市那被污染的空气和灰蒙蒙的天。

过了很长时间,终于到达山顶了。

很多长辈都来了,我傻乎乎地跑过去看,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拿一堆假钱币来烧,我便问妈妈:“他们说假钱币干嘛呀?”妈妈白了我一眼,开玩笑地说:“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天上没有钱花呀,所以我们要送点钱上去。”

没等我回过神来,奶奶叫我来祭拜祖先们。我又傻乎乎地跟着奶奶的节奏鞠了两个躬,就下山了。

13.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的诗歌最多最佳 篇十三

清明处于春光明媚之季, 又有追思先人、踏青郊游等众多民俗, 所以引得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勃发。据查《全唐诗》《全宋词》, 内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日子, 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 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时节, 北方乍暖还寒, 南方春意盎然。唐代诗人韩翃写下了“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佳句。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有一首《南歌子》写得更有滋味:“日薄花房绽, 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垌,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14.清明节的思念 篇十四

爷爷,您知道吗?我们又来看您了!面对冰冷的墓碑,我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悲痛,泪如泉涌:“爷爷,我好想您呀!”

爷爷呀,您怎么能忍心丢下您最疼爱的小孙女呢?虽然,您已经离开我三年整了,但您那慈祥的笑脸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您那亲切的话语不时在我的耳际回响……

记得我入学的第一天,是您把我领到老师面前的。几天后,您看到我会写字了,竟然比我还高兴。当学到单韵母“u、ü” 时,我怎么练也写不好,急得哇哇大哭。这时,您微笑着走过来,摸摸我的小脑袋亲切地说:“乖,小倩不哭!咱先不写了,爷爷带你出去玩儿。”说着,您牵着我的小手,走到客厅的鱼缸前。一看到您精心喂养的那些漂亮的金鲤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我立刻破涕为笑。您让我仔细观察鱼儿的嘴,看看张开后是什么样子的。我看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鱼儿的嘴张开后就像“u”,如果吐泡泡就像“ü”!这一发现让我高兴极了。于是,您又不失时机地、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单韵母,它们有什么区别。

大约半年后,您的食量一日不如一日,身子也一天天消瘦下去。爸爸着急了,带着您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您已经是肝癌晚期了!在您住院期间,很多亲朋好友常常来探望。您知道我最爱吃苹果,每次只要我一到医院看您,您就嘱咐妈妈快去削个苹果……当您用枯瘦的手抚摸我的小脑袋时,我的双眼立刻蒙上了一层水雾。但是,不谙世事的我总是做着美梦,一次又一次地拉着您的手说:“爷爷,您快点儿好起来,快点儿回家陪我玩儿!”

几个月后的一天,叔叔急匆匆地把我从教室里叫出来,拉着我往医院跑。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您最后一面!可恶的病魔终于无情地夺去了您的生命!妈妈说:弥留之际,您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的乳名。我不顾一切地扑在您的身上号啕大哭,任凭哀伤的泪水肆意流淌:爷爷,您怎么这么狠心?要知道:您还不到花甲之年呀!

爷爷,您听见我的诉说了吗?我真的好想您!每当我看到同学小明与他的爷爷手拉着手,快乐地嬉戏时,我的心好痛;每当我放学回家,找不到您熟悉的身影,抬头看见那张沉默的相片时,我的泪水便无声地滑落……

我呆呆地站在墓前,分不清脸上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爷爷,您知道我来看您吗?您知道我在想您吗?

15.关于清明节的日记初中作文 篇十五

关于清明节的日记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祭拜已逝亲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途中,我发现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清净了许多,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时随处可见的的士今天也很少。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细雨纷飞,让人的心情无端多了几分伤感。我们来到了花店,看到平时五彩缤纷的花店,今天几乎都被朴素的黄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们买了一盆菊花,然后,我们就奔向目的地。快到龙王山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串串鞭炮声,原来,是一些扫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细雨中飘着一些灰白色的烟雾,以及扫墓人给先人燃烧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来到龙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妈点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烧祭品,点上蜡烛后,我们都要祭拜磕头。我听见不远处一些年纪大的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外公、外婆也谈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如果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妈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妈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妈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妈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妈妈有一些黯然神伤。虽然我没有见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们在天堂过的幸福安逸!

16.清明节上坟的日记 篇十六

”呜!呜!阿太去世了!这一消息使我脑子一震,差点晕过去。那一天的中午阿太还好好地在沙发上睡觉,突然,血压升高,一下子就去世了,等我们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阿太养育过我几年,可我还没报答她,她就去世了。我爱阿太比父母还亲,她长着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鼻子,脸上布满皱纹,就像一个个波纹。平时我虽然觉得阿太很烦,可我深深地爱阿太,希望阿太的灵魂不散。我对着阿太的身体,给她跪下了,我的眼眶红红的,脸上还有没哭完的的泪水,我们依依不舍地把阿太葬了。

当我看到她的墓碑时恨不得一下子把“死亡之神”驱散,好让阿太活到100岁。可是,我知道这不可能,阿太再也回不来了,我再也不能看到她慈祥的笑容。在场的亲戚面色凄惨,只有不停地哭泣。

我爱阿太。阿太是个退休老师,她教我的题目都是对的。我之所以成绩这么好,少不了阿太的关照和努力。我一定不会辜负阿太的期望,阿太梦寐以求的是希望看到我能成为一个博士。我的目光直直地盯着阿太的墓碑,这墓碑做得非常精致,上面写着“徐章凤之墓”,边上雕刻着花纹。我给阿太做了个小花环戴在她的墓碑上,给阿太的墓碑添上了生机。我永远爱着阿太,因为阿太有着灿烂的笑容,我一定实现阿太的愿望,我恨这些医生为什么不给阿太吃点厉害的药,能让她不离开我。

17.柳色未匀话清明 篇十七

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挑战, 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又逢清明, 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感受传统节日强大的凝聚力和其承载的深厚的民族情感。

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 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别国。一次, 在流亡途中找不到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 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得知了肉的来源之后, 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十九年后, 重耳作了国君, 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年伴随他流亡的功臣, 唯独忘了介子推。但介子推不邀功, 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以后, 羞愧莫及, 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可在绵山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 从三面火烧绵山, 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 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后, 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和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 放声恸哭。后来, 人们在树洞里发现了一封血书, 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 发现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并晓谕天下, 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如今, 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诗中清明

在二十四节气中, 清明是惟一演变成节日的节气, 并由此产生许多习俗。诚如古书《岁时百问》所言:“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如果我们把春天比做一位少女, 立春时她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 而到了清明, 已由豆蔻年华长成二八靓女, 楚楚动人。此时春光明媚, 空气清新,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在房间憋闷了一冬的人们, 顿觉“无边光景一时新”。于是不管男女老幼, 不分贫富贵贱, 人们纷纷到野外踏青, 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南宋诗人吴帷信曾做诗一首, 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除了踏青, 还有许多有趣的游乐活动。文人雅士们喜欢把酒而歌, 妇女们喜欢荡秋千, 男人们喜欢斗鸡、踢球, 小孩子们喜欢放风筝, 可以说是各得其所。唐朝诗人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中就勾画了清明游乐的欢快景象:

满街杨柳绿丝烟,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然而清明前后, 也不都是风和日丽, 有时会下起一阵蒙蒙细雨, 给清明增添了另一种情趣,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描写的就是此情此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8.父亲的清明节 篇十八

父亲正是在这样一个节气来到车田坪的。那时,他又矮又瘦,就像一株在雨中移动的、刚发芽的蕨子。他上身穿着到处脱线的青色毛衣,下面是洗得发白的棕色绒裤。好多年后,我妈才知道,这条裤子是借了同事的。他来相亲。没打伞,把雨顶在头上,格外显得瘦小。他从口袋里掏出我妈的初中老师写给我妈的一封信递给我妈。我妈后来笑着说,那是一封介绍信。父亲就是凭着那封介绍信走进了车田坪,走进了我妈的生活。外婆赶紧找出舅舅的衣服,给他换上,将湿衣服晾在火坑边。我妈拿了干毛巾使劲吸他头发上的水,还好,我妈高出他一个头,一点不费劲。他就穿着舅舅的衣服走了。我妈帮他擦头发的那双手不久开始给他做饭。他们同心协力生下了姐姐、我和妹妹。

我妈说,也是多年后才知道,她是他的第三任女朋友。如果仅从照片看,他的女朋友一个比一个漂亮,我妈是车田坪公认的第一美人。你父亲真有女人缘。我妈用羡慕的语气,仿佛讲着一个和她不相关的人。父亲出生贫农,家无长物,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得到漂亮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随后,父亲的冷酷让我们伤透脑筋。他买来描红字帖,让我练毛笔字。每天写五张字。他不仅检查字写得好不好,还要求两只手不沾墨,否则就要打手板。他看见我姐的一名男同学在田塍上追着她跑,回来罚她站在墙角,面壁思过。妹妹掉在地上的饭,必须一粒粒拈起来放进嘴里……

我十岁那年春天,父亲要我跟十二歲的姐姐一起下田插秧。水冷得刺骨,还有蚂蟥,我不愿意去,但是没有办法。每天蒙蒙亮,父亲像周扒皮一样,他不学鸡叫,他做狮吼,把我们从床上赶起来。他打开双合门,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外面的寒意轰涌而入,将我们冲到墙壁上。这时,村子里吆喝四起,大家都出早工了。我和姐姐卷起裤腿出门,像蠕动在厚厚黑暗里的两只小虫子。

蚂蟥第一次叮在我小腿上,吓得我大呼小叫。田里人喊道,快,打嘴巴,打嘴巴。我情急之下,抡起手对着自己嘴巴猛抽。田里炸开雷鸣般的笑声。原来,“打嘴巴”是要对着蚂蟥抽。回来,姐姐学给家里人听,从来不苟言笑的父亲笑得岔气了。我也毫不含糊,横眉冷对,把父亲两个字在尖牙利齿间碾得粉碎。

我发现装病可以不去插秧。有天清早,我捂着肚子哼哼直叫,在床上翻来滚去。妈妈问,怎么了?我怕露馅,不答话,只是叫,只是滚。父亲在床边观察一阵,终于说了句,今天你不去插秧,在家描字帖。我松了口气,但也没有大喜过望,描字帖也是我不喜欢的。为了装得像,我没吃早饭,我妈急得到坳背宋三爷家帮我划水。一大碗水,上面漂着黑色的香灰,一点点,一条条,像在水里游走的动物。我喝下这碗水,肚子倒真有些痛了。不需要再装,我更没有心理负担,安心在家休病。我铺开描红字帖,将毛笔蘸上墨,见父亲不在,我就没有一笔一划地去描,而是学春联上的写起歪歪扭扭的行书。我觉得自己学得还不错,该歪的歪了,该扭的扭了,正得意时,头上蓦地耸起一阵剧痛。我回头,父亲弯着的栗凿还在空中冒烟,瞪圆的眼里火花四溅。

肚子痛加上栗凿敲得痛,我委屈得哇哇大哭。我心里发誓这回要狠狠地哭,哭得震天动地,哭得鬼泣狼嚎,哭得风狂雨骤。我从上午哭到中午,拒不吃中饭。父亲板着脸,眼神像两个烧坏了的灯泡,白中带黑。我从中午哭到下午,又不吃晚饭。父亲还是板着脸,眼神里灯泡的钨丝闪烁了几下,仿佛在修而没有修好。中午的那碗冷饭,晚上热了又冷了,我的嚎哭丝毫不见弱势,反而愈哭愈起劲,开始只是张开嘴哭,后来眼睛也哭上了,后来鼻子、眉毛、耳朵加入进来,后来五脏六腑纷纷揭竿而起,后来连胳臂、臀部、大腿、脚板心甚至脊椎骨都哀感顽艳、梨花带雨。上午十点左右,屋前的月季委了一地细碎的花瓣;中午十二点,屋梁上灰尘簌簌而落,好像有人在上面搞卫生;下午四点,鸡飞狗跳,老鼠抱头奔逃;晚上八点,堂屋檐下的燕子窝“啪”一声掉下来。父亲掌灯去看,脸色由黑而白,由白返青,由青透红,由红而黄,他面孔的调色板最终调出了比较正常的红黄色,像他开垦出来即将种菜的一块菜地。他跑进来,第一次弯着腰对我说:“三天之内,如果你能把燕子窝修好,老子就不惩罚你。”

燕子窝发家旺财,全村只有我家、坳背宋三爷家和冲里刘果西家有燕子窝。现在我家的燕子窝被我活活哭掉了,这对父亲是一种莫大的震撼。我赶忙讨价还价:“那我这三天不插秧、不描红!”父亲硬扎扎地望我一眼,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晚上八点十二分,村子里远远近近张着、撮着、尖着耳朵听我嚎哭的人,极不情愿地结束了他们的盛典。

我美美地睡了一觉。父亲沉默了,仿佛一时想不清在菜地上栽哪种菜好。第二天九点,太阳拍着我的屁股起床。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为了不插秧、不描红,我必须让自家屋檐下再有一个燕子窝。

燕子从不在原址做窝,既然掉落过,它们就认为肯定不安全。围着屋跑了三圈,我为它们找到一个新址。在堂屋与厢房交界处,有一根横梁伸出屋外,那里的檐角既明亮敞旷,又幽深隐秘,与它们的原址也不远。失去窝巢的燕群在屋外焦虑地飞着。它们有家的时候,飞的线路是斜斜的,从容而优雅,像春天的雨丝,像风中的柳枝。它们没有了家,就直直地飞,横着像要对着一堵墙撞去,忽而急坠直下,仿佛要以头抢地。

我用童真的目光逼向太阳,但无法对太阳构成威胁。它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像挂在天上的一个圆盘。父亲向我走来,他拿着一面镜子,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我从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大的镜子。他站在我旁边,用镜子对着太阳,然后将镜子侧转,照向远天的云团,他有时通过身体调整或步伐移动来精准地控制目标。一会儿,太阳暗淡下去。云团随着父亲手里镜子的牵引,从远方向近处扩张,它们勇敢地收缴了太阳的光线,并一口将太阳吞噬。

天阴了。风起于青苹之末,逐步上升。杨柳伸展手臂,迎风而舞。下雨了。我迅速搭起楼梯,爬到堂屋与厢房交界的檐角,用手在那里掏出一个洞,塞上些干草。我下来把楼梯移得远远的,站在地坪里学着燕子的呢喃。斜斜的雨丝与斜斜的柳枝交织在一起,燕子很快不再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而是舒展开翅膀,在斜风细雨中恣意地徜徉。

我继续学着燕子的呢喃。许久,斜飞的燕子才注意到我,它们三五成群地盘踞在我的头顶,渐飞渐低,渐飞渐近。我则悄悄向檐角靠拢,燕子们跟着我来到那里,有一只终于栖落在我置放干草的洞口。第二只、第三只……三天后,燕子的新窝已见雏形。湿迹未干,新泥犹香。父亲破天荒表扬我一回:“这次表现算是及格了。”可怜的父亲!我在学校拿回90分的试卷他都不这样说。

一次“及格”的表现没有改变我的命运。父亲依旧打我,竹条、栗凿、罚跪,他有层出不穷的高招,对付我就像妈妈炒小菜。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一来他放屁,虽然不臭,但很响,那也让人受不了;二来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老老实实地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如老祖母、老老祖母等,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我对祖坟缺乏虔诚,但我喜欢坟边上大量的蕨子。很奇怪,坟边上的蕨子长得特别好,又高又肥又嫩,一掐辄断,还泌出一股绿水,将手指染得像涂了色。父亲给坟地除草当儿,我忽啦忽啦折了一大抱,拿回去妈妈炒了做菜。碰巧那天下午我和姐姐吵架,我不准她吃我折回来的蕨,她偏要吃,我迎头给她一筷子脑壳。父亲举起他的巨掌朝我劈来,我眼明手快,饭碗一丢就往门外跑。

父亲追,我跑。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这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出门那会,我们距离最近,他差点拽到我的衣角,然后我就把他越拉越远了。我得意地站在田塍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接下来的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我回去埋头吃饭。边吃,边呜呜地哭起来。妈妈以为我是父亲打哭的,父亲以为我是自知理亏哭了,姐姐看见我哭她才满意地不哭了。他们谁都不知道我为何而哭,我自己也不知道。但当时,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父亲“流血”的场景,我害怕他会死去。这个打我、骂我如拾草芥,让我怀恨在心的人,我是如此害怕他会死去。我不知道,是害怕失去父亲,还是害怕“死亡”本身。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我想,那次事件对他的震撼毫不亚于他“流血”对我的震撼。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那些微微隆起的土堆,以及旁边长满杂草的坟坑,它们依然在世间,像一只只充满期待的眼睛,看着我们。温暖的地气,在它们默默的守护与凝望中,转化为对后輩的保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把裤子罩在头上,并为头憋屈在裤裆中出不来而嗷嗷大叫。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既不放屁,更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他觉得好玩。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我用袖子抹抹脸,开始除草。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攻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我没有把父亲埋在祖坟岗,而是送他到了车田坪——他找到爱情和心灵归宿的地方。是他开始,也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上一篇:最喜欢的食物英语教案下一篇:检验科手卫生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