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2024-10-16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1.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一

追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关于对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研报告

陈伟忠、沈璐、徐畅、陈新阳、张振宇

河北省保定市华北电力大学

邮箱:chenweizhongsky@163.com

摘要:年轻一代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其保护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极为重要。通过在石家庄等地对部分群众的问卷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真实、可靠的调研结果,形成对民众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科学认识,并且发现当前“追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事业的缺陷与不足,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总体趋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单位和个人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未能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破坏文化遗产及其原生环境的仍现象时有发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尖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被任意毁弃或流失境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民族文化需要更多人关心和参与保护。加强年青一代民族文化教育对保护民族文化具有战略意义,但目前其教育现状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亟待形成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教育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其对象为石家庄文化广场,人民广场等地流动人群,主要对象是年青一代。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从统计结果来看,男女比率为42.67%和57.33%,性别比率基本平衡,且通过对比问卷发现性别因素对民族文化遗产问题认识影响不大,在对民族文化关注途径探究上性别因素可以不给予考虑。

图1 参与问卷调研者学历统计

2)、从参与问卷调研的群众学历可见,96.18%参与者学历在高中以上,其中大学生占大部分。从其他问题的回答情况统计,却反映了目前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遗产知识没有深刻全面的了解。仍需指出的是,其中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强,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无所谓的认识者。这也显示出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有滑坡现象, 缺乏一定的对传统文化素养甚至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大学生可能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精神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等问题。笔者从此次调研认为,加强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在有关民族文化保护途径和措施的意见和建议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加强自身学习,倡导社会、政府等各方面采取措施,表达了他们乐于配合,期待能贡献一份力量的愿望。

图2 “文化遗产日”定在哪一天 图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3)、关于大学生“文化遗产日在哪一天”的调查结果如图2。可见,82.35%的被调研者不知道文化遗产日日期。而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调查结果如图3。该结果则反映了大概一半的参与者对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对于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33.33%的人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是主要因素,而各约为20%的参与者认为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图4)。90.2%的参与者同意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团队举办文化活动,加大宣传;76.47%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实行奖励制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奖励。(图5)

图4 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图5 政府应该给予的政策保护

4)、调研结果反射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问题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上。许多文物堆在库房里,保管不善,无力提请鉴定。许多文物建筑岌岌可危,亟待拨款修葺,匮乏的资金,让文物的有效保护成为空话。投入不足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问题2:现代化的冲击

一些地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许多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村落被破坏。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有形遗产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空间荡然无存,也就难谈保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也应该全球化观念的倾向日益严重,这给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威胁。问题3: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当代的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遗产缺乏重视,使得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造成传承脱节。同时部分遗产项目的技术和方法面临大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而原传承人又年事日高、甚至相继谢世的局面,致使部分民族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调查结果启示及探索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教育现状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探索:

(一)大学校园成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构筑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以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结合起来的团体。成立以公益性为基本标准,以保护、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的在高校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协会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不同的文化项目,从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思考。以民族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师生关注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进一步了民族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文化的责任。

(二)设置民族文化课堂教育课程,夯实理论学习基础。

目前,大部分学校课堂上鲜民族文化教育类的课程,从事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也严重匮乏,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写等问题都是需要给以充分考虑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对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高校人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转变。

(三)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对民族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政府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宣传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制作和持续展播形象生动的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具有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纳入学校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

(四)加大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政府应该认真办好各级骨干培训班,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保护工作网络。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门学科,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的研究,大力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

作者: 陈伟忠,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

2.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政府应该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一定的重视, 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没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而造成的, 90年代以后, 我国掀起来改革开放的热潮,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技术, 与外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在教育方面, 也将英语放在了首要地位, 忽略了母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渗透, 这种缺失的教育直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不了解, 连基础的历史文化都不知道, 那么更不会对民间文化遗产有概念了, 长此以往, 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不利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再好, 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依托, 也只是没有灵魂的空壳。此外, 民间文化得不到传承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掌握着民间绝学的艺人社会地位不高,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不愿再继续传承下去, 这也是由于政府和社会对民间文化遗产不够重视导致的, 所以,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政府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代表, 应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首先, 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要利用政府的公开性强制性将民间文化遗产宣传出来, 让更多的人知道, 对于青少年的培育, 不能舍本逐末, 要注重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 以人为本, 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人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 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许多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不高, 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这些艺人的继承人由于生活所迫大多不愿从事父辈和母辈的工作, 而选择了其他社会待遇高的工作, 这样, 传统的文化在失去继承人后就慢慢的没落甚至消失,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政府可以出面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和地位, 可以组织一些民间艺人组成国家级、省级的代表团, 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做一定的宣传表演,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民间艺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也可以将我们中国文化展示给世界各地, 让世界各地了解中国, 带动我们国家旅游业和相关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传统民间绝活, 继承传统民间文化。再次, 可以由国家或省市投资, 加大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民间文化的经济效益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 为了实现民间文化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政府可以出面对一些实体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修葺, 同时大力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 合理的开发利用民间文化, 这不仅可以使民间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也可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对于私自侵占和恶意破坏传统文化遗产要严惩不贷。

二、加强传统文化保护队伍的建设, 利用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中

目前, 由于政策不完善, 经费不足,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者数量很少, 很多的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更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所以, 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各级政府部门要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工作的范围, 适当增加相应经费投入, 壮大传统文化保护队伍, 同时, 也可以制定相关的社会投资激励政策, 比如说某企业投资了经费支持当地民间文化建设, 可适当的降低企业的赋税并给与一定的鼓励政策, 让个人和企业参与到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调动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加强对相关工作者的培训, 培养一支民间文化管理的专业团队, 深入民间探访, 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努力的提高民间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工作水平。

三、对受到破坏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抢救, 加大宣传力度, 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落实到人

对于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地方政府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防止其由于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原因消失, 同时, 加强民间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 适当的在公开场合举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图片和文字宣传, 提高群众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人们的相关意识, 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 要将这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实行责任人制度, 遇到问题不能相互推脱, 实行一定的协作制度, 保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了中国, 这对我们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的强烈的冲击, 近年来, 许多的传统民间文化没落甚至消失, 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经济社会下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

关键词:民间文化,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袁艳:凉山州彝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金田, 2011 (12)

3.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思考 篇三

[关键词]手工艺 金渡花席 蒲芏

一、金渡花席基本情况

“金渡花席”是肇庆著名的传统床上用品和手工艺品。其生产始于明代,以各家各户的妇女手编为主,成为金渡、白土等地农民的一项重要副业。清代中期传入国外染料,金渡农民就率先编织出图案花席,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故今天的草席又叫“金渡花席”。几百年来,一直远销国内外。六十年代中期,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各国时,曾带上工艺精湛的金渡花席作为特色礼品,馈赠外国友人。2009年“金渡花席编织工艺”已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编织草席的原材料蒲芏主要来源于肇庆市高要区金渡、白土一带,当地的蒲芏以细长、光洁、柔韧著称,有“赛龙须”之美誉。蒲芏的收割分为一年半一割、三年两割和五年三割,80年代前五年三割,现在多为一年半一割或二年才一割。蒲芏按照它的生长长度称为包芏(60厘米至1米)、二口(1米至1.5米)、塘芏(1.5米至2米)、加大(2米至3米以下)及顶高(3米以上)。蒲芏晒干后,要经过挑选、舂平、漂洗、染色,然后方可编织,草席以细密均匀无驳接芏者为上品,而高要草席更是以色泽鲜艳、质地柔软、织花美观、虫蚁不蛀、席不粘身、冬暖夏凉而驰名。

高要“金渡花席”曾盛极一时,高要各镇均有草席购销场所,如70至80年代的日杂公司、90年代的工业品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洲一带及周边省份,在当时广州的十七大公司,如东山公司、新大新公司、华厦公司等均可见高要花席的身影。据金渡的一位从事花席销售的村民介绍,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花席的售价比较平稳,1.5米的花席四五天织完,售价一般为45-60元,人工约20多元。各种大小不同的花席共计每年的销售额约四百多万元,约140000张。至目前,金渡花席的产量已经严重萎缩,在金渡当地,从事编织的人员不足100人。

二、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渡花席编织工艺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始,由于市场经济的强劲冲击,花席的编织已明显呈现出衰亡的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编织材料严重供应不足。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向农村发展,金渡周边纷纷建起了染厂、陶瓷厂,作为草席重要的原材料蒲芏的种植,被周围的工业环境严重污染,土壤、水源等条件非常不利于蒲芏的生长,据介绍,现在蒲芏的种植只有金渡、莲塘等几个镇的田地里稀稀疏疏可见几小块,1500亩的田地,种植浦芏的不超过150亩,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还有浦芏的生长,基本上都只长到包芏的长度,芏尾就开始发黄,长到顶高的长度已经很少有,到收成时,算为上品的蒲芏当然就少之又少。提供不到优质的原材料,做出来的成品价值就更加低,严重打击的农民的积极性。

有些不甘手艺如此荒废的村民曾试过到湛江、越南等地采购材料,但不堪运输成本的负荷,以及材料在运输途中在车厢里的堆压,使上好的材料变成次品,将他们的希望彻底打压了下来。还有因为新农副产品种植的引入,进入90年后期,高要蚬岗、蛟塘等镇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先后把原先蒲芏的种植改为其他各种瓜果蔬菜种植,蒲芏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材料的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有市无货。

(二)编织队伍严重流失且老龄化。“金渡花席”兴旺时,金渡镇有花席厂十几家,90年代后期,只剩下一两间花席厂在惨淡经营。

随着各大城市劳动力需求的增多,各种手工作业的兴起,周边厂矿的进驻,年轻一辈的人他们不甘困于自家的农田里都外出打工了,如一张1米5宽的花席,每天编织七八个钟,需三四天才编好,每个月只能赚500多元,外出打工最少有1000多元,而且织花席工序多又辛苦,他们都不愿学习,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又无能力应付如此多工序的工作,所以现在70年代后出生的青壮年基本上都不会这门手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三)花席原材料难求,经济价值不高,利润低。对比其他作业的经济市场价值,种植浦芏及编织花席的经济价值已大不如前。温贯村委唐主任说,一年半收割一次的浦芏,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而稻谷已有三次的收成,约3500元,这个数相信谁都会算。据金渡一位还在兼营花席供销的莫生介绍,最辉煌的花席时期是80年代,当时20-30元一扎的花席,一年就可以销售400多万,曾经也是金渡镇的纳税大户,到2003年至现在,过了20年才卖到40—50元一扎,一年的销售额就滑落到只有10万元左右。现在市场上各种材质的时尚床席、床垫用品推陈出新,价格低廉,对比现在的金渡花席,除了传统的编织工艺外,创新出的“保健席”,由于好的材料难求,售价稍为偏高,1.5米宽的批发价就要去到420元,这种花席一般七天才能完工,人工约280元,除开日常正常的工商税、销售提成外,利润也就二十块一张,基本按照现在材料的供给,都是一年销售500张左右,以这个计算,一年的净利润才1万元,根本没人愿意做。

三、金渡花席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金渡花席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更是高要人的一种文化血脉,在一代代作品中传递着祖辈的历史和情感,与现代市场的普通席子趋于简化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相比,虽然金渡花席手工要求高,利润低,在保护和传承中,其传统手工不再是单一的,自给自足的用品,而是成为了一幅幅的惟妙惟肖的手工艺品,一部分制品更成为了当地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虽然高要区非遗保护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传统的金渡花席再不及时抢救和保护,金渡花席的编织工艺将面临失传,退出历史舞台的危机,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好这项手工艺,通过这次的调研,对这些非遗濒危项目如何进行抢救和保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nlc202309082257

(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文博会活动对花席进行展示,加大该项目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体认识和了解金渡花席。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以传承人在现场进行编织展示和产品展示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扩大花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发挥帮教作用。目前,该项目有省级传承人何冠醒和莫伟祥两名。2014年8月,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已经在金渡镇水边村莫伟祥家庭作坊成立了花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并于2015年5月,被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由传承人莫伟祥在家中设置历代花席产品展示、花席编织技艺展示、带当地徒弟等;2014年11月,在肇庆市五中成立了“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传习所,由该项目传承人何冠醒在每学期的第一课堂定时举办“花席编织传习活动”。随着基地和传习所的成立给金渡花席日后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和一线生机,也给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考验。金渡花席编织技艺要发展一批传承编织技艺的接班人,形成一种编织的氛围,工艺传承是编织技艺发展的必要条件。掌握这种技术的老一辈年龄会逐渐老去,所以,应该让新一辈的人把他们的技艺传承下来。建议由政府主导,与技校联合起来开设相关教程,并让有此特长的人加入到花席的编织队列中,加大对花席编织工艺的扶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守护好这个传统手工艺的特色,在教授技艺的同时,强调金渡花席的文化内涵,保护精神财富,这是守护之本,也是发展的根基。

(三)创新与市场拓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借助社会各界学者和媒体进一步提升金渡花席的社会认知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有创新意识的传承人合作,地方政府予以减免税收等适度扶持政策,依托企业的运营优势,开发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打造出金渡花席的品牌,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深入开发。

(四)非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时,加大个别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议当地政府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首先建立花席原材料种植基地,对种植农户进行一定的差额补贴。(现在很多由于工业化工所造成的空气、土壤的污染,及农作物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少的土地已不适用于浦芏种植。)提供足够及优质的原材料是编织技艺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重要保证。据高要区非遗中心调查,高要区金渡腰岗村委会后面大包山附近的梯田远离污染,有部分的野生蒲芏长出,长势还比较好,可考虑加大蒲芏人为种植,政府对种植蒲芏给予相对比例的补贴,提高农民种芏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花席的基础成本。其次,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进行宣传报道,让金渡花席编织技艺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最后,希望政府加大重视,每年给予非遗保护中心下拨一笔业务经费,保证其跟踪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的后续工作。

变迁,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一种必然。正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有不同的时代性格和追求,所以,我们的手工艺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就金渡花席的传承与保护而言,“非遗中心”的作用无疑为其焕发生机创造了契机,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作为。

参考文献:

〔1〕周阴,葛建伟.地方性非遗项目的现状调研——以江阴地区手工技艺类项目为例.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第十七卷第六期2014年12月出版 P252-253页;

〔2〕网址:http://www.sxwh.gov.cn/bencandy.php?fid-102-id-3139-page-1.htm .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才有出路——山东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发展观察,2015年5月5日;

〔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乡调查记录,2015年6月30日、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5日。

作者简介:陈言敏(1978--),女,本科,助理馆员,现任职肇庆市高要区文化馆。

4.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四

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贸1342 XXX 摘要:非物质文化保护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是社会发展转型期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内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专门机构不健全,缺乏专职人员,民众意识保护薄弱,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市必须转变传承保护观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立法保护力度,构建宣传教育体系,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加大经费投入,打造特色品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南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备受联合国和很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也逐渐进入了的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如何挖掘、传承、保护与整合、优化、创新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塑造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依托,提升南宁市的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解放文化生产力,用文化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化兴市、文化强市”战略和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自建制以来已有1 6 0 0年的历史,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南宁拥有壮、汉、瑶 等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逐步创造了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 0大类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0 0 5年底,南宁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 0 0 6年2月1 5日,南宁市颁发《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下发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成功地举行了多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巡展和巡演,使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发掘并得到有效保护。

自2 0 0 6年至2 0 0 9年,南宁市成立各级普查工作队,并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工作历年搜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共1 2 4 4 6条,包括壮族三声部民歌、广西八音、“ 三月三 ”歌圩、壮族 民间故事“百鸟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宾阳师公戏等,其中,民间文学有4 7 7 2 项,民间音乐有5 8 7项,民间舞蹈有2 0 1项,戏曲有1 0 1 项,曲艺有3 6 项,民间杂技有2 项,民间美术有3 1项,民间手工技艺有7 5 7项,生产商贸习俗有 3 8 9项,消费习俗有9 5 9项,人生礼仪有9 1 4项,岁时节令有6 3 0项,民间信仰2 0 5 8有项,民间知识有7 6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有2 0 6 项,传统医药有7 0 8 项,其他共1 9项。

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多、价值高,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也存在很多不足,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一)保护意识薄弱,缺乏重要性认识

不仅部分县(区)政府及官员,还有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仍较 薄弱,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人依旧抱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 一切都为经济服务 ”的思想,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能是表面功夫上的事情,而 “ 招商引资” 才是雪中送炭的当务之急。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重 申报轻保护”的倾向,甚至也存在着保护工作的应付现象,没有从守护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高度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很多民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层面出现断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尤 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的东西。因而很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或失传的趋势。

(二)专职人员缺乏。保护机构尚未完善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和各类专业化人才极为匮乏。目前,全市只有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科,而且只有一个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也是唯一的一个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在编人员。至今,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依赖市群众艺术馆调研部的同志为主,依 靠志愿者、老干部等非一线人员来承担,这些人都担负着许多其他的工作任务,只是兼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方面工作。专职人员缺乏,保护机构尚未完善致使非遗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作,使得保护工作在人员、时间效率、效果等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导致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

(三)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普查和保护进度缓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方面,主要是依靠政府在单兵作战,并且市政府和各级县(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投入也参差不齐。虽然政府有一定 的资金投入,但是投入的力度不够大,一些县(区)只把有 限的经费投在申报工作方面,对于名录保护没有专门保护经费投入,甚至部分县(区)还没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 0 1 1 年,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是 3 0 万,昆明是 1 2 0 万,成都则投入了2 0 0 万。已建成了总投资加亿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并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对其他几个城市来说,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严重不足,致使无法配置先进的普查器材,而现有的设备又达不到标准要求,这导致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即使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出现和濒临消亡,也因经费问题而保护工作搁浅,甚至有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抢救,但也难以及时、有效地挖掘、传承、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化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才能使之薪火相传,反之,没有传承就相对于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判了死刑。从南宁市已经确认和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中发现,传承人老化程度严重,无论是第一批传承人,还是第二批传承人 ; 无论是国家级传承人,还是自治区级传承人,或是市级传承人,很多传承人的年龄大部分都在6 0岁以上,有的老艺人甚至高达 8 l岁,看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 产濒临消亡,老艺人虽然心急如焚,苦苦地在寻觅接班人,但 因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更难以养家糊口,使得很多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望而却步,拒之门外。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冲击等原因,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逐渐惨淡经营,无人问津,一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老艺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迫于这一困境,甚至有些传承人也不得不放弃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独特 的手艺和技艺,另谋生路。基于此,南宁市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老承人的与世长辞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建议

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刻不容缓,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推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加大经费投入。广开渠道筹措资金

一是各县(区)政府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二 是筹措资金,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采录、保护、传承、研究、传播、出版、资助培养传承人和进行基础公益项目设施建设,并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常规性仪器设备的购买、宣传保护以及开展活动等经费,确保专项经费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适当地在税收等方面给以一定程度上的优惠,以便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地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开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保护和传承。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抢救和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尤其是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专业人才和专家能在理论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论析,并且能在应用实践的层面去形成一 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机构不全、人员短缺等不足,政府部门要支持职能部门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增加人员编制,调配专业人才负责专项工作,形成一支素质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队伍。

二是制定传承培养制度和奖励制度,用制度规范传承培养工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针对目前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积极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民间老艺人带徒授艺,确保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或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同时,健全传承奖励制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绩效与奖励结合挂钩,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高传承人的荣誉感,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动力。

三是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实现非遗传承保护研究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或各大院校知名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指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使保护传承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和学校,把南宁市非物质文化纳入教学内容,把学校教育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人才培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业素质。

(三)强化文化法制建设。完善传承保护法规。加大立法保护力度

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虽然中央2 0 1 1 年已经出台并正式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很多地方,包括南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正式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结合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南宁市要强化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建设,明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本原则、任务举措、考评监督等方面内容,以及明确各方保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把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融为一体,保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参阅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5.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地点:丽江

调查人:张鹏飞

调查时间: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引子: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名俗习惯。我的家乡丽江也有自己独特的名俗习惯。有走婚,火葬,棒棒节,骡马会等等。在这里我会一一为大家介绍。除了名俗,丽江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列如木府,五凤楼,涑河古镇,丽江古城,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属丽江古城啦。她是雪山的妻子,陪伴着雪山渡过无数春秋,她用她质朴的精神为丽江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荣誉。丽江,一个让无数人沉醉的地方。有人说早上起来看见雪山让人觉的这是一种信仰,我也是这样觉得的,雪山不仅是神明的化身,它还是丽江的象征。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丽江吧!

描绘资料:

玉龙雪山:淡妆素裹玉龙山,晶莹剔透雪中情。这句话生动的把雪山描绘了出来。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西北,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全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丽江玉龙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壮美的风景雪山,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

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其气势磅礴,造型玲珑秀丽。随着节令和气候变化,有进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万进而,群峰晶莹耀眼。清代纳西族学者木正源曾形象地归纳出玉龙十二景,即:三春烟笼、六月云带、晓前曙色、暝后夕阳、晴霞五色、夜月双辉、绿雪奇峰银灯炫焰、玉湖倒影、龙早生云、金水壁流、白泉玉液。玉龙雪山景观大致可分为高山雪域风景、泉潭水域风景、森林风景、草甸风景等,主要景点有玉柱擎天、云杉坪、雪山索道、黑水河、白水河及宝山石头城等。

丽江古城:当漫步在古城,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别有一番风趣。

古城店铺熙熙攘攘,店中的商品更是种类齐全。银光耀眼的银器、图案新颖的披肩、小巧精致的民族娃娃、还有色香味具全的丽江小吃。也成了古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古城中心四方街更是热闹,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一块方形街面,称四方街,自清初,就有四方商旅来这里贸易,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艺品产地。夜幕降临,古城中的游客们没有选择走出古城,而是留在了古城中的客栈中,在古城客栈中继续欣赏古城的美。在黑龙潭泉水流经的小溪旁,有许多酒吧,酒吧到了夜晚也开始热闹起来,在酒吧的二楼,不论是谁,都对起歌来,楼上没有地方了,就到楼下来,连桥都没放过。有了对歌的人们,两边的酒吧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起了雨,透过雨看见朦朦胧胧的古城,也是一番美景,两边的房子变得模糊了,雨打在小溪中,溅起一朵朵水花,雨声伴着对歌的声音,歌声显得更好听了。雨越下越大,人们依然不想离开,打起伞,接着游古城。在古城的高处抬眼望去,一把把伞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儿,空中回荡着歌声和,故然有种想永远留在这里的感觉。

涑河古镇:丽江古城虽有著名的四方街,且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总让人觉得商业化成分更多了一些,这让我联想到被“包装”、“炒作”后的名人,其实难符。我以为,一切事物只有回到它最原始、最本色的状态,才最真实、最美丽。与丽江古城相比,涑河古镇更多了一份纯净,少了一份喧嚣,显得更真实、更古朴。涑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据说这里是纳西族在丽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迄今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的过渡标志。如果你到云南旅游,去了丽江,而没有到过涑河古镇。那一定是一大缺憾。如果丽江古城是母亲,雪山是父亲,那么涑河古镇就是他们的孩子。一个美丽的少女。

此刻的涑河古镇,是一位不施脂粉的少女,以她纯朴的本色迎接我们的到访。漫步在古镇上,与纳西族人擦肩而过,你会发现与大都市里的争分夺秒相比,这里更多了几分悠闲。

纳西古乐:在丽江市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据考证,这种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响下而创建的艺术结晶。在丽江古城一座中间带有天井的二层古院,就是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地上没有方砖,也不见地毯,只铺着一层新鲜松针,踩上去软软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气。正房作为舞台,古朴而简陋,台上横梁处悬挂着一排十几位老先生的照片。舞台两侧有一副对联“乐尤药也,能活人亦能杀人;礼乃理焉,可治世亦可乱世”。在掌声中,老艺人颤颤巍巍在女孩的搀扶下缓缓上台。身穿牛仔裤,外着一身蓝色马褂的宣科走上舞台。他已经70多岁,演奏中最年长已有83岁,古乐社平均每年都要逝世两个人,舞台上方挂着的照片,就是我们已经去世的十几位老艺人.高寿的老人、老人手中古老的乐器、古老乐器演奏的古曲是纳西古乐的“稀世三宝”,而且有人这样说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美文欣赏:

风花雪月止剑川,十窟百像塑金盘。

人间风景山覆水,继走西北别洞天。

一入大研雪开眼,广寒宫里玉龙山。

南北飞龙窥古镇,白雪眼底束河弯。

宋筑大研今依盛,小河幽幽似古潺。

杨柳拂风唤客酒,纳西天簌古今传。

百载沙场兵戈事,婉转乡音石鼓弹。

多少古城攻四堡,独此缘木无困关。

地利人和东巴史,华夏璀璨图文篇。

6.档案保护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篇六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木卡姆”原为阿拉伯语,意思是“地点”、“地位”、“法律”。但作为音乐术语,意为成套的民俗古典音乐。木卡姆也称“马卡姆”、“玛卡玛”,都是阿拉伯文的不同音译,是伊斯兰音乐中的一个特有名称,有“曲”、“调”、“古典音乐”等含意,作为伊斯兰音乐的共同财富,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区均有木卡姆,但就种类来说,目前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结构形式也最完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荣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流传于南部新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和北部新疆的伊犁地区。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她从千千万万民间乐调、民间歌谣中汲取精华,运用音乐、文学、舞蹈、诗歌演唱、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木卡姆艺术档案是木卡姆艺术活动的记录和伴生物,是木卡姆艺术最原始的记载,对这部分档案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文化的传播、整合,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越来越淡漠,木卡姆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维吾尔族人民的节日仪式和人生礼仪中的功能逐渐减弱,它的传承因此出现了危机。目前,能弹唱的民间老艺人已经不多了,因此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保护也面临新问题,必须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使其有序传承。

(二)文献综述

笔者主要采取了在网络数据库(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上对相关文献资料以“木卡姆艺术档案"“艺术档案保护”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为: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木卡姆艺术的文章共22篇,另外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木卡姆的文章23篇、“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有6篇。其中晓航的《丝绸之路上的溢彩流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刘新晓爱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从保护木卡姆艺术谈起》是目前关于木卡姆艺术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和阐述木卡姆的保护,对于其艺术档案方面没有过多的表述。笔者又在新疆大学图书馆网站上输入关键词“木卡姆艺术保护”,共找到各民族学者公开发表论文共50 多篇、出版专著3 部,其论述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十二木卡姆”本体的研究,包括十二木卡姆艺术历史发展、表演、社会、文化价值等研究,而关于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由于以上最直观的因素影响,笔者希望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保护,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主要从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价值入手,结合档案学的相关知识,对其保护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保护对策。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已有的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本人在新疆的实地调查走访,探讨新环境下的木卡姆现状,以期从档案学角度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创新点及框架思路 本文创新点有二:

首先,选题新颖,根据搜到的检索信息,对木卡姆艺术档案的研究文章寥寥无几,此项研究填补了档案研究的空白;

其次,本文界定了木卡姆档案的定义,是艺术档案而非口述档案。本文框架思路如下: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择本文题目的意义和背景第二部分为木卡姆艺术档案概述,其中分了3个部分,分别是木卡姆艺术档案的定义及含义、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内容及特点以及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价值。第三部分是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这个部分有两点组成,分别是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现状和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保护对策。

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概述

(一)木卡姆艺术档案定义及含义

对于十二木卡姆档案的界定,笔者认为应该将其划归为艺术档案范畴。“艺术档案是在社会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记录确定性艺术活动原始信息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文件体系。”[1]根据已有的艺术档案的定义,笔者将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定义如下:

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是在维吾尔族人民长期的社会艺术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录十二木卡姆艺术活动的原始信息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文件。之所以如此定义,是因为:

(1)木卡姆艺术档案产生于维吾尔族人民长期的社会艺术活动中,有其自己的特定的形成领域和形成范围;

(2)木卡姆艺术档案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社会艺术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信息;(3)木卡姆艺术档案是维吾尔族人民有意识保存流传下来的艺术文件材料;

(4)木卡姆艺术档案种类形式多样。集音乐、文学、舞蹈、诗歌演唱、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于一身。

198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档案局发布的《艺术档案工作暂行办法》,将艺术档案细分为16个类别。”[2] 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属于民间民族艺术遗产调查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而非是针对个人进行有计划的采访而形成的口述档案。所以笔者认为将其定性为艺术档案范畴较为合理。

(二)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内容及特点

木卡姆艺术档案内容由木卡姆艺术的内容决定。木卡姆艺术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包括“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套曲组成,其中的每一套又都包括“琼乃额曼”(意为“大曲”,系列叙咏歌、器乐、歌舞曲)、“达斯坦”(系列叙事歌曲、器乐曲)和“麦西热甫”(系列歌舞曲)三部分,12套共含歌、乐曲300余首,全部演唱需20多小时。整个十二木卡姆的主要特点是组织结构完整严密,故事题材多样,曲调变化多样。“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流传于南部新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和北部新疆的伊犁地区。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十二木卡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从整体来看,十二木卡姆虽然由十二个部分组成,但每个部分之间都是有隐约的联系和相通点,因此虽然每个部分的内容不相同,但分析总结起来,整个十二木卡姆还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再从每套木卡姆来看,不论曲调还是内容都符合开始、铺垫、高潮、结尾的叙述形式,因此每个套曲都可以当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看待(以语文章的形式来看待)。达斯坦是由几首节拍与速度不同的叙事歌曲组成,中间插有民间奏曲。麦西莱甫是由几首节拍不同的歌舞曲组成,刚健有力,无间奏曲,从头到尾有着热烈的情绪。其次,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十二木卡姆中几乎包含了维吾尔民族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所有画面。其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地方传说等,如同一部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其表现形式多为古典诗词以及格则勒(双行诗)、民谣等,因此整个十二木卡姆可以看做是维吾尔族的人文历史书。从中可以深入了解维吾尔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民族特点和情感。

再次,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的动态性。十二木卡姆自被定式以来,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每一代的传唱艺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将其归纳和总结到十二木卡姆的音乐中,从而使整个木卡姆不断的被丰富,不断的被更新。始终带有不同时代的不同特色,因此,直到今天,十二木卡姆还在不停的丰富和成长,他的内容既有古时的沧桑,又有今时的新颖,整个木卡姆艺术档案的内容一直处于更新变革中。

(三)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价值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心智的生动表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音乐形态丰富多样,有多种音律,繁复的调式,节拍、节奏和组合形式多样的伴奏乐器,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木卡姆艺术档案具有如下价值:

1.历史价值 新疆的十二木卡姆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古时维吾尔族分散在西域地区广博的大地上,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唱形式,演唱风格各具特点,但比较散乱。16世纪中叶,叶尔汗国王妃阿曼尼沙汗在拉失德汗的大力支持下把散失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加工整理,使之定性化、成套化。而在这其后喀喇汗王朝时代的音乐家法拉比、阿塞拜疆的突厥人安勒乌尔买维、察合台汗国时的撒马尔罕人纳瓦依在早先的基础上完善了木卡姆的形式,由此,十二木卡姆基本定型,后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充实,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十二木卡姆。

从其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木卡姆的发展与古时西域历史基本吻合,是西域历史的另一种见证,她集西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于一体,更由于丝绸之路的原因,木卡姆吸收融合了其他地区的元素,从而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木卡姆的体裁多为诗歌,因此可以称其为以歌曲方式记录的档案。这对于研究西域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2.艺术、文化价值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北京向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颁发中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证书。两个项目分别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十二木卡姆,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说是伊斯兰音乐和文学的集大成者。其演奏方式,所使用的乐器,歌词曲调、舞蹈形式等都是及其独特的,与我们所熟知的音乐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木卡姆艺术档案的艺术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由于本文不重点讨论其艺术、文化价值,所以不在此多加论述。

3.现实价值 本人认为对于木卡姆艺术档案研究最大的价值是其对于促进现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由于近期在新疆发生的多起影响民族团结的不愉快事件,使得维吾尔族人在整个社会的形象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误解多是由于对这个民族的不了解造成的。木卡姆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她记述了这个民族的喜怒哀乐、风俗习惯。所以,研究和传播木卡姆,可以说是以一种很直观的方式让人们了解维吾尔族,认识和感受其美好的一面,从而减少和化解一些矛盾。这也是木卡姆艺术档案研究对于现今最重要的作用。

(四)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的意义 档案保护是根据档案制成材料的损毁规律,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保护档案,以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的档案管理工作。保护木卡姆艺术档案的意义重大。首先,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是整个维吾尔族发展历史的见证,她真实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所以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保护有助于人们了解维吾尔族,从而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理解。十二木卡姆的形成融合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是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佐证。保护和研究十二木卡姆可以了解当时西域各地的文化发展,从中也能分析和探索出其他文明的特征。这对于研究其他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十二木卡姆是珍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其的艺术成就极高,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研究和保护十二木卡姆对于挖掘和整理古典艺术有极大的帮组,而对于现代艺术工作者来说,更多的接触其他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对于提升自己也有很积极的作用。十二木卡姆作为优秀的古典艺术被保留下来,其中优美的、极富哲理的故事和寓言,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还是有很积极的影响的,研究和保护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流传不多。由于自身体系的庞大,歌词和曲调的丰富多变,长期以来都是师徒口耳相传以及新时代下文化交流和冲击等多种因素,目前在新疆能完整唱出整套原生态十二木卡姆的艺人已十分稀少,能掌握七套以上的艺人也少之又少,所以,木卡姆艺术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极大的挑战,虽然有声像档案的备份,但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要是在发源地渐渐消失,这绝对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综上所述,保护和研究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是十分必要的。

三、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现状

笔者于2011年底至2012年初在新疆地区进行过关于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方面的实地调研,笔者曾作坊了乌鲁木齐市档案馆、乌鲁木齐市文化局以及新疆大学等单位,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在自治区文化厅的带头下全疆范围内经过几次大的搜集和整理,全套十二木卡姆以基本收录完毕,其声像档案主要存放于乌鲁木齐市档案馆内。新疆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十二木卡姆的专项课程,在全疆个地县都成立了艺术团,专职表演和传播优秀的艺术节目。对于地域性的木卡姆,所在地区也成立了专门的搜集保护小组,其声像档案以基本录制完成。

这一期间形成了多本木卡姆著作比如周吉所著的《木卡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和阿布都鲁甫·塔克拉玛干尼所著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年)等,这些都是近年来新疆地区对于十二木卡姆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对木卡姆的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几十年时间。我国对流传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文化在很早就开始着手保护和研究。木卡姆的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是从1950年开始的,而从1950年至今,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80)的工作中积极抢救了十二木卡姆,为后来木卡姆的研究和学唱提供了珍贵文本,对宣传维吾尔木卡姆有不可磨灭之贡献。

第二阶段(1980~1990)工作中有许多学者参加,从不同角度开始研究木卡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上弄清了维吾尔木卡姆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与伊斯兰诸国音乐之关系。第三阶段(1990~2010)工作中有许多维吾尔学者积极参加木卡姆的整理工作,完成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伊犁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的整理工作并且正式出版。

(二)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存在的问题

1.木卡姆艺术档案载体老化严重 早期国家对木卡姆进行过搜集和整理,形成了大量的磁带、录影带等载体的档案。根据记录查询得知,大部分木卡姆档案形成于1950年的抢救性保护时期,所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只能对声音进行记录的钢丝录音带。虽然这种技术在当年是最先进的,但我们知道磁记录材料保存信息的时间是比较短的,一般在10年—20年,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录音带的底基材料出现了老化变质、污损和使用过度造成的严重磨损。据了解当十二木卡姆档案形成录音带后,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整理,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当时这种录音带属于“高科技”产品,数量很少,因此没有进行大量的翻录,从而造成现在大部分的原始记录磁带都成为了摆设品,在新疆博物馆中可以看见这种磁带,但当本人希望能亲耳聆听一下60年前的木卡姆音乐时,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磁带一是没有播放设备,二是时间太长久,根本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1950年的抢救性搜集整理可以说正式将其定以录音带的形式固定下来,而这些真贵的档案实体材料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已无法被重现。这不失为一个重大的损失。2.木卡姆艺术档案具有动态性增加了保护难度档案要求保证被记录事物的原始性、真实性。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由每一代艺人口耳相传的,她不是一部死的,被定型的作品,其内容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时刻演变着的。文章前部分的陈述中提到,木卡姆经过几位大师的整合和编制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从这一点来看,想要找到最早的最原始的记录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代艺人都会在演唱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再加工,并融入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据了解,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十二木卡姆内容和早前录制的内容以有部分不同,其原因是在国家主导的研究过程中,将其“去粗取精”将原先木卡姆中不健康的、不和谐的内容删除或改编了。当然,本人不是质疑国家对于木卡姆的改革,毕竟改变后的十二木卡姆更加优美更加能被当今社会接受,但这对于保护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毕竟最原始最原生态的木卡姆才是维吾尔族艺术文化的真实反映。木卡姆内容的问题不止一个,本人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维吾尔语的发展和演变产生的影响。维吾尔语分为现代维吾尔语和古代维吾尔语。现代维吾尔语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3];古代维吾尔语是公元8世纪后形成的,其属阿尔泰语系、古突厥语族、维吾尔—遏逻禄语支。由于漫长的发展历史和不同地域的语法、发音差异,不同地区的说唱艺人演唱的木卡姆有很大的不同。还有,古代维吾尔语部分词语的意思与现代维吾尔语有所不同。其特点和汉语分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类似,因此,原生态的木卡姆唱词和现今所通用的木卡姆唱词有一定区别,这也是木卡姆艺术档案研究和保护中的一个难题。

3.木卡姆艺术档案受地域性影响出现变体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以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尤以麦盖提县为盛。刀朗木卡姆据说原有12套,现在能收集到9套,其中包括“巴希巴雅宛木卡姆”、“孜尔巴雅宛木卡姆”、“区尔巴雅宛木卡姆”等。每套刀朗木卡姆都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斯”、“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为前缀有散板序唱的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套曲。每部刀郎木卡姆的长度约为6到9分钟,9套总长度约一个半小时。刀朗木卡姆的唱词全都是在刀郎地区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民谣,充分表达了刀郎维吾尔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反映出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曲调高亢粗犷,感情纯朴真挚。哈密木卡姆是流传在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篇幅宏大、结构完整的大型维吾尔音乐套曲,共有“琼都尔木卡姆”、“乌鲁克都尔木卡姆”等12套,其中7套包括两个乐章(即两套曲目),共有258首曲目、数千行歌词。哈密木卡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西域“伊州乐”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来自中原、中亚及西亚的音乐艺术营养,在歌词、风格、结构等方面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哈密木卡姆在历史上经过了从民间到王宫、最后又回到民间的流传整合过程,经由民间艺人的不断演唱和整理规范,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套曲形态。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的序唱和4/

4、7/

8、5/8节奏的多首歌曲及2/4节奏的多首歌舞曲的结构序列组成,体现了典型的完整性特征。哈密木卡姆的命名方式保持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每套木卡姆的名称一直到现在都保留着维吾尔族的名称,如“乌鲁克都尔木卡姆”、“嗨嗨哟兰木卡姆”、“加尼凯姆木卡姆”等,在新疆各地木卡姆中显得十分独特。这两中木卡姆同文章所讲的十二木卡姆分属不同流派,并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都是当地历史文化风情的真实写照。我们在重点研究和保护十二木卡姆的同时,对于其他的木卡姆形式的档案也要多加关注。

4.木卡姆艺术面临失传导致保护的迫切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十二木卡姆基本都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但是十二木卡姆因它体系庞大,词意深奥,曲牌绵长,传承起来十分困难。解放前,全新疆仅有两位高龄艺人能唱全套十二木卡姆。能唱七、八套十二木卡姆的人也很少,并且演唱者的平均年龄都偏大。

虽然后期国家给予极大的帮助来传承十二木卡姆,比如建立艺术学校,开设木卡姆教学课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专业的木卡姆表演艺术团等,从大的方向上保证了十二木卡姆这个维吾尔族特有文化遗产的延续,但当代社会交流日益频繁。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交流得到了很大的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文化产业的扩大,这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维吾尔族年轻人的冲击尤其大。由于十二木卡姆形成时间较早、套数过多(十二套)、12套木卡姆总共含歌、乐曲300余首,全部演唱约需20多小时,且大部分木卡姆在生活中的演出场合多为丧葬、婚礼等特殊的场合。这使得年轻人想要学习和掌握木卡姆的演奏面临很大的困难。虽然说木卡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才的窘境,但现在所教的木卡姆都是经过修改和整合的,并且教学方式多为分项式,每个人只学习一个部分,比如只学习唱词曲调或只学习乐器演奏,破坏了木卡姆艺术词曲的统一完整性,使得现行的十二木卡姆失去了原有十二木卡姆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韵味。

四、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对策

(一)加强宏观管理

对于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保护要从宏观角度来考虑。

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单纯的只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将其精华呈现出来。作为木卡姆艺术档案的整理和搜集者,要从观念上转变,不要把它看出是单纯的记录工作。木卡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我们档案工作者在整理时要细心观察,将每一种每一类的变化都寻找出来,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出不同木卡姆的特点,还原档案的真实性,这对于保护和研究这种珍贵艺术档案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只有我们档案工作者把管理观念转变过来,才能打开木卡姆艺术档案研究的新局面。

其次,要针对不同的变化颁布新的政策。我们应该以国家在2001年颁布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4]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背景,出台一些有利于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的政策,比如针对不同变种的区域性木卡姆艺术档案,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将少数名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从事搜集和保管的地区档案馆硬、软件设施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笔者建议在《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增添进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档案管理、保护规范等内容,使其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特色档案管理、保护的实际工作状况,从而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发生,这样才能从政策方面给予木卡姆艺术档案最大限度的保证。再次,政府在必要时要施加一定的行政干预。艺术档案相对而言历史、艺术价值优于其经济价值,这对于少数名族的特色艺术档案体现的更加深刻。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和部分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木卡姆艺术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怠慢、随意、敷衍等档案保护工作中最忌讳的行为。而要真正改变这些,就需要上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指导和纠正。比如,出台一些规范,将艺术档案保护与政绩挂钩、强制性的要求收集和保护的档案应该具有什么标准、对于从事管理和保护的档案工作者给予一些特殊的权力和照顾等等,最关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的干预,将此类艺术档案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固定化、规范化,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对木卡姆艺术档案保护的作用。

(二)加强十二木卡姆艺术档案的载体保护 如前所述,早先录制的声像档案由于时间的久远,设备技术的更新,部分已经损坏甚至遗失。对于遗失的部分我们无能为力,但对于存留下来的,一定要加紧保护。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对于声像档案的保存手段也越来越多,个人觉得可以将以前的声像档案转刻在光盘上。因为光盘具有数据存储密度高、容量大、盘片可更换、携带方便;存储寿命长、功能多样化;生产成本低廉。数据复制工艺简单、效率高这三大特点,这对于保存十二木卡姆这种内容特别多,使用度较高的艺术档案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当然,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将十二木卡姆上传至数据库,然后让广大群众从网上观看,这也有利于十二木卡姆的传播和保护。

(三)针对地域特点,做好木卡姆艺术档案的业务管理工作 不同地区的木卡姆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所说的十二木卡姆是经几代大师收集和整理以后得出的,而不同地区的木卡姆正是其原型。所以对于不同地区流派木卡姆的保护也很重要。笔者建议建立地区级的木卡姆收集整理工作组,组织专人对各地特色木卡姆进行搜集并形成声像档案保存;对于能演奏的民间艺人给予扶植,鼓励其演出;适当加强不同地区特色木卡姆的宣传,针对其不同点制定宣传方针,使其传播开来。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较为实用,对于保护和传播不同流派的木卡姆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四)尝试将木卡姆艺术档案数字化,有利于原件的保护 十二木卡姆是我们国家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但其最多出现的地方还是新疆,个人认为究其原因还是语言不通,毕竟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差别过于巨大。本人在新疆长大,至今也都没有学会维语,其他地方的人就更不可能懂了(专门研究者除外),这就使得在外族人看来木卡姆只是舞蹈表演,其故事的优美和智慧基本无法理解。本人认为,可以尝试将维语的十二木卡姆汉化,只有汉化的“木卡姆”才能较容易的被广大国内同胞接受。这样就扩大了十二木卡姆的民众基础,使更多的人了解他,这样有利于木卡姆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十二木卡姆延续到今,有其必然的因素,作为后世,我们应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让这颗古典艺术的明珠更加灿烂。保护和研究十二木卡姆不但是对于这种古老文化结晶的尊重,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新的途径。笔者仅希望以此文提起其他地区的人们对于十二木卡姆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了解她,保护她,传承她。参考文献:

7.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七

一、以文化生态的视角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在共存和相互作用下推动着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不断的改变, 人类过去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这巨大变化,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使得文化资源在不断减少, 文化生态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使的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走向衰亡。鉴于此,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从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去进行研究, 将会使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研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都各有其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了无比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是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历史文化, 又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代文化。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西方多元文化涌入国门, 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 国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使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趋于失衡, 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危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上的, 因此, 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维护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迫在眉睫。探寻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之路, 实现其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但有助于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 文化生态理念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在保护和传承时要考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 贯彻整体性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以生态学的角度将其放置于所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去, 重视其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

2. 扩大开放力度, 促进交流合作。

当今的是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在封闭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 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国际,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1) “基于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将传统音乐文化原装的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和环境中, 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在传统音乐发源地、流传地加强保护基地建设, 调动政府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 把对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关键。

(3) 重视学校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专业艺术院校并纳入其教学体系, 以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去保护、挖掘、整理, 以专业的视野开展研究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 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使过去单一、错误的保护方法得以纠正。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 把传统音乐文化放到其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及背景中去, 不仅保护其外在表现, 更要重视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2]杨学义, 徐经贵.基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11) .

[3]矫海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消费伦理观[J].理论月刊, 2011 (12) .

[4]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 2002 (4) .

8.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篇八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羌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川省也专门启动了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工程,并被列为文化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地震过去六年后,人们对羌族地区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而羌文化的保护却仍然有许多问题。笔者虽是羌族,但对此并无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文化的传承问题,顿感忧心忡忡。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存在,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集聚区,现有羌族人口30多万,是四川省三大少数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正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但客观地讲,当前羌族文化的传承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羌族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羌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并经世代相传的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化、释比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乐舞文化等,羌族文化的标志物主要有羊、白石、羌笛、羊皮鼓(舞)、莎朗、羌碉、羌绣、羌红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地域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否认,羌族文化(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在传承演进中,要随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和完善。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受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羌文化本身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选择、变迁融合的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羌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除了大的历史变迁不可回避外,羌文化的传承还有几个特殊而重大的困境:

第一,文字语言的障碍。羌族没有文字,主要通过语言来传播文化。羌语又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两个方言区中又有12个土语区。没有文字,语言差异又较大,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羌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致命的硬伤。

第二,羌族释比消失的危险。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延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释比,是羌族中最主要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可以说,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羌族文化活着的灵魂。然而,时至今日,在30万羌族人口中,能被称作真正释比的,屈指可数,仅有四十余人。

第三,“汉化现象”十分突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羌文化的一些历史背景都会发生变化。阿坝州的汶、理、茂和绵阳的北川县是羌族分布的核心区域,地处交通沿线,汉族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长时间的。在整个羌区,会讲羌语的不足2万人,现在除高山村寨使用羌语外,河谷平坝地区的羌族基本上都用汉语进行交流。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不愿意回来,也不愿意学习羌族文化。

第四,汶川地震和旅游开发的影响。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地区的人口、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自然、人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人、文化实物、史料损毁严重,这是灾难性的。震后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国家举全国、全社会之力,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使灾区很快告别了废墟,灾民很快走出了灾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外来援建对羌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派生出来、近几年很红火的旅游开发,也会给羌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上一篇:会下一篇:有关党章学习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