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

2024-08-05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精选8篇)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 篇一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

王池跃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96年我从吉首大学毕业后,便走进了首车镇初级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已经十八年了,从此便与教育、学生结下了很深的情缘。在这教学的十八年经历中,有苦涩,也有甘甜,我由一个不知如何教学、不知到如何抓好教学质量、不会当班主任、不知如何对待学生的教师,变成了一个教学优秀、受学生欢迎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不是在“真空”里成长起来的,自然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一名教师从入门到胜任工作,至少要3年的教学实践,到单独承担教学任务和尝试创造性教学需4至8年,从成熟到最佳水平的发挥则需要8至15年。因此,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一、适应期

所有的青年教师,刚参加教育工作时,都面临着一个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程。刚刚走上教坛,我教学热情很高,但教学经验全无,在教育教学上我是一名新手。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上课时语言不精练。心里紧张,开始的时候我说话口齿就不太清楚,学生听得很费劲,提问题罗嗦,思路不连贯,衔接不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注重把课的内容上完,给学生思索的时间少,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教师总结好,然后直接讲给学生听,况且语言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激情,这样就会使很多的的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教学内容安

排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不能顾及全班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容易患急躁的毛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学生发脾气,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在这期间我主要是通过看别的教师(主要是同校的优秀教师)怎样教,并在教研组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研究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经过自己消化,再转化成学生的真知。这一阶段主要解决诸如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进行个别辅导,如何布置与批改作业,如何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如何查“漏”补“缺”等常规性的教学实践问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学习、取经班级管理的技巧。三年后当我完成一轮教学任务(初一到初三),我渐渐适应了初中历史教学任务,并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度过了我的适应期。

二、转型期

在适应了中小学的常规教学之后,我取得了很多成绩,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我开始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自己自身过分自信、对新课改理论和实践缺乏足够认识、职业倦怠感强。随着工龄的累积,职业权威的建立,我对教学驾轻就熟,因此,不再脚踏实地的研究教材,不再写教学详案,有时候还空着手进教室,还美其名曰教案就装在我脑壳里;不再去用心研究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去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新课改也存在理解的误区,认为千改万改,不离教材,千变万变,离不开教师讲授,对课程标准理念等新兴教育教学理论充耳不闻,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课改形势的要求。继续对教材奉为“圣经”,照本宣科;继续施行师讲生听、师念生记、生背师查的旧教学方式。对自己的学生缺乏与时俱进的认识和理解,仍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自己刚毕业时的学生标准衡量当前的学生。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处事方法对待眼前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角色转换。因此,这一阶段我的教学效果出现起伏,甚至较之以前还倒退了许多。

三、凤凰涅槃期

2010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入了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在这里我的教学生涯获得了新生,焕发了第二春。

“先不求升学成才,务必要成人立世” 是杨万富校长倡导的办学箴言。德育奠基、特色立校、科研兴教是学校追求的持续发展之路。永顺民族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完善课堂结构、丰富课堂内涵,注重教育科研、培训特色教师、提高课堂质量的思路,努力实践教育创新。

实验学校抓住开发校本课程、开放兴趣特长教育的机遇,改革、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依赖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常常由课本出发被引导到更广阔的课本之外。“开放课堂教学、开放课外阅读、实施学生素质综合检测”是学校文化课程教学的主旋律,“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潮流。

因此,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教研教改方面走在全县前列,是永顺县培训全县教师和班主任的基地,上到校长,下到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加新课改,每个学期都有几次教学大比武,在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提升很快,深受上级领导好评。

刚进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我就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在上历史公开课《长征》时,多媒体课件制着出现技术问题(以前在首车中学从来没有上过多媒体课),最后还是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才勉勉强强的完成,在上课过程中,我制的多媒体课件对课程标准

理念等新兴教育教学理论充耳不闻,知识老化,难以走出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继续对教材奉为“圣经”,照本宣科;继续施行师讲生听、师念生记、生背师查的旧教学方式,第一次公开课就演砸了,真丢人。后来实验学校又开展了课前导入大比武活动,我因为准备不充分又失败了,看见其他同仁在台上精彩的表演,我真的恨不得打个地洞装进去。从以前的受领导和家长肯定的骨干教师,到现在的我,我彷徨了,我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面对时代的“变化”,只有不断地扩充、更新知识储备才能从容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立足于实验学校,现代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社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学习教育专业理论。专业的教育理论是教师立足之本。我参加了几次新课程培训: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西部全国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看专家上课视频、做作业,向专家和其他学员提交不懂的问题、积极回答其他学员的问题、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沙龙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阅读学习,涉及到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纲领性的文件、学科标准、教学杂志等。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博学使人聪慧,可令教师的形象更加完美。我经常上网查询一些历史教育教学方面的趣事,广泛的学习让我在面对学生时能应对自如,也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几年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教研教改活动,抱着谦恭之心向骨干教师、同行学习。杨万富校长的教学反思结合课堂实际写的特别生动自然,从杨校长那里我学会了写教学反思,从张海南校长那里我学到了怎样写好课前导入,从王永芝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当好班主任,从杨锦老师那里我学到了让学生快乐的教学法,从黄波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在实验学校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我不断的进步很成长,同仁们高超的教学艺术,着实让我受益非浅。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1、实践活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承担公开课教学活动成为了我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多次主动申请代表史地政教研组上公开课,从认真查找资料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进行课前准备——认真听取评课意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几个环节一点儿都认真对待,毫不含糊。在其中,我曾为如何更好地展示学生创造成果而伤脑筋;曾为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更精练而反复修改……在这一切辛苦之后,我也得到了可喜的回报。

2、反思提升。反思令人警醒,促人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科研论文等,让实践中的“感触”通过文字进一步提升。多篇论文在课改成果评比中获奖;经常性自觉地进行自我教学反思、教学总结使我进步不少,同时让我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督促着自己不断前进。

3主动帮助同仁,一人进步不算进步,全体进步才算进步,在搞好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主动帮助其他同仁,如,胡春娥老师从教数学改行教历史,困难很大,我主动申请带她,首先让她听我上历史看,让她知道怎样上历史课;她上课前我跟她探讨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听她的历史课,提出本堂课的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现在胡春娥老师已经成为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我还积极培训办公室的老师,帮助他们学习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软件,深受他们的好评。

终身学习是我的信念,破茧而出是我的心愿,不断进取是我的承诺,为教育服务是我的目标。点点滴滴的成绩与进步,源自于信念的力量,也是领导、老师、亲人、朋友像一块砖石铺砌成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让我迈进这个“美丽新世界”。我将更加努力习文、躬行、诚信、尽忠,以爱岗敬业为天职。

2.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 篇二

一、山路多崎, 我向何方

2002年, 我胸怀着满腔热情走进了自己喜爱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 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以及不被重视的体育教学工作, 这些都让我忐忑不安。当时, 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吗?我能在这里干好工作吗?”我心中一片茫然, 全然不知我的路将会在何方。

那时候, 学校的条件很差, 土操场上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独自承担全校6个年级7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工作之初, 整天忙得天昏地暗、腰酸背痛, 却始终不得要领, 但我是学校当时为数不多的师范毕业生, 学校把我当块宝, 对我非常信任, 也抱有很大的期望。但越是这样, 我的压力就越大, 就越是找不着“北”。在忐忑之中, 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大考——全乡踢毽子、跳绳比赛。

从接到通知的那天起, 我就开始做计划、选队员, 组织学生训练, 一心想在这次比赛上一鸣惊人, 但事与愿违, 结果是大败而回。那时, 感受到的只有失落、无助、苦闷和彷徨, 突然觉得以后的路不知该如何走下去。

二、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工作上的压力和对领导信任的内疚, 让我病倒了, 连续三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又因为错吃了药引发过敏, 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需住院静养治疗。没给学校争得荣誉, 却给学校增添了负担, 我不敢跟校长请假, 但我双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泡, 瞒不过陈景科校长的眼睛, 他果断安排我停课治疗, 并宽慰我:“病了先看病, 这边不用管, 我先给你顶着, 千万不要着急。”

我满怀着感激和愧疚, 边调养、边反思、边“充电”。我向自己的老师请教, 我向以前的同学学习, 当病情有所好转, 我开始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前所未有的动力, 投入到工作中去, 慢慢地竟然也小有了一些成绩。就在我觉得即将走出迷途时, 又一个考验到了。也正是这次考验, 使我增添了自信, 使我从青涩逐渐走向了成熟。

2004年初, 全县体育评优课全面展开, 每所学校都下发了通知。我心虚怯战, 以场地器材匮乏为由没有报名。但鬼使神差, 当时的副校长高光到局里开会时, 得知我没有参报这次活动, 以为我不知道这个消息, 就顺便帮我报上了名。我知道我没有退路了。“上!还能怎么的, 大不了再丢一次人呗!”一切就在慌乱中开始了, 我选定三年级持轻物投准的教材。教学楼那时刚竣工, 工地尚在, 我在一角找了点白灰, 按照自己的设计画了一个场地, 向学生们交待了学习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没有上课用的器材, 我就发动学生回家做个小口袋, 还请以前的同学帮忙找资料, 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在忐忑中, 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公开课。

三、无心插柳, 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来没在这么多教师面前上过课, 学生紧张, 我更紧张。学生们还不时出现一些我想不到的状况, 我一边忙着输出我的“程序”, 一边忙着化解出现的问题。那一节课, 我觉得无比漫长, 下课时, 我感觉快虚脱了。教研员曾老师课后破例点评道:“课的设计较新颖, 思路清晰, 课堂驾驭能力较好……”这些话语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我, 让我获得莫大的动力, 使我至今难忘!

没过多久, 证书发了下来, 虽然只是二等奖, 但这节课, 应该是我的一个转折, 它增加了我在体育教学中大踏步前进的信心。此后, 我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参加全市体育评优课, 全都获得了一等奖。

2006年9月, 我校受命承担辽宁省“十一五”体育科研课题研究, 这个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 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虽然, 此前我参与过市级课题的研究, 但那也只是“打打下手”, 而这毕竟是省级课题, 可以说我是一点经验也没有, 参加完省里的开题会议后, 我通过调查, 结合学校的实际, 确定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子课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 除了每天日常的工作, 我不停地查阅资料、写报告、写总结、做调研、研究案例, 并到各个城市参会、取经……三年间, 我先后到过沈阳、本溪、大连等城市多次, 听专家讲座20余场, 名校名师经验交流、课堂教学30多节……这三年是我人生得到升华的三年, 这三年是我得到飞跃发展的三年。三年时间, 转瞬而过, 2009年末, 课题终于结题了,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学校同仁的精诚协作下, 课题荣获三等奖, 我撰写的结题报告结集出书一本。

四、山花烂熳, 行者无疆

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 篇三

关键词:专业成长规划;考核评价制度;职业幸福感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校成长的动力。学校在依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的同时,还要依靠青年教师“发家”,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常德经开区苏家渡小学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教师总人数的70%,从整体状况看,这部分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较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较高,个性鲜明,事业心较强,很受学生欢迎,这种优势决定了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工作态度欠佳,发展目标不明确,教科研能力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指导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求?作为对此问题的尝试,我指导苏家渡小学申报了《专业成长规划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多管齐下,了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要想指导青年教师制订适宜的专业成长规划,必须了解老师的个性特点、工作状态、个人素养、家庭生活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生涯的设想。为此,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开设座谈会,开展业务方面的问题探讨和经验交流,了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们还与青年教师多次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未来打算。为全面了解他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的意向,学校制订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了解老师的专业成长方向的同时,征求他们对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策略和校本培训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教师普遍比较关心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认为平时教学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对于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认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本次调查反映出了阻碍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但目前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多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教育法规为主,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知识比重较小,教学实践环节设置较少。而入职后学校的培训制度不健全,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较少,理论方面较多;侧重于转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较多,而班级管理细节和课堂细节研讨的较少,因此,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不是很大。此外,尽管学校为青年教师指定了传帮带的导师,但由于师徒责任还不够明确,学校对于师徒结对的考核评价不是很合理,目前尚未能促进师徒的共同成长。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2.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致使青年教师难以崭露头角

学校有些青年教师刚到教学岗位,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教学、管理、学习等多重压力下,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绩;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对于晋级、评优等过于看重,致使在专业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不能沉下心来系统地、全面地查漏补缺,从而影响了长远的专业成长。

二、理想教育,点燃青年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热情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教师”是很多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的职业理想,在成为教师之后,有些教师就迷失了方向,虽然在调查问卷中我校几乎全部青年教师都明确表示了将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然而,要使我们的青年教师把教书的“工作”变成“事业”,需要首先帮助他们明确树立成为教师后的新的理想,即专业成长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建立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才能体会到教书生涯是真正有意义的、有生命价值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感。因此,去年“七一”建党节前夕,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场“我的教育理想”演讲赛,选拔了史敏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赛,获得了一等奖;通过这次演讲活动,我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树立了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新的理想。

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推进。例如,如何使专业成长规划更好地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何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热情持续性的保护、青年教师成长进入高原期后的调整研究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以师为本,立足校本研究,构筑发展之路,必将带给学校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4.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篇四

龙山四小 刘成我校是一所县城小学,一直是教育教学的先进单位。但如今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得我们这些教师对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加快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以下是请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一、行走在课堂内外

我2009年加入教师队伍,分到一所偏僻的中心小学任教。学校安排我上五年级数学课。教书伊始,自己还不清楚应该怎样备课、上课。几周过后,学校领导要来听课。我认真准备,首先,选好上课的内容;其次,认真备课。我把教师用书通读一遍,找了几篇现成的教案作参考,把课堂上教师要讲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最后就是上课。可课堂上问题百出:一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总是死气沉沉的;二是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不是答不上来就是回答错误;三是还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玩起小东西来„„下课后,我筋疲力尽,倒在床上起不来。下午的评课,我怎么也接受不了,什么教学目标不正确,教学过程松散,教材把握不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我呆坐在办公室,反思自己怎么教书这碗饭这么不好吃?我为什么这么差劲?我真的上不来课吗?我开始怀疑自己。

后来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找到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刘,别灰心,你上课的基本功不错,看看这本书,或许对你有帮助。”随手递给我一本《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百法》,我如获至宝,捧在手里,认真阅读,寻找如何上好课的法宝。很快,校长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改变了我。从此,我也爱上了书籍,特别是教育类书籍。也正是从那时起,我认识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认识了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等小语界名师。也正是这时,我明白了老师必须扎根于课堂,要想课堂上得精彩,就得在课堂外准备充分,才能打造理想课堂、高效课堂。行走在课堂内外,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读书滋养底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书”。教师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而不厌”体现教师不断进取。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保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能创造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

2010年,我被调任到现在的这所学校,学校的每个学期的读书活动,学校图书室与阅览室藏书丰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阅读场所,同时,学校每年还订阅大量的报刊杂志,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湖南教育》、《新湘评论》、《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当然,仅仅依靠学校的强力推进是不够的,关键还是教师自己要转变观念,要喜欢读书。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必须成为我的生活,我们不要为校长读,不要为新课程读,不要为学生读,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有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化妆。我一直认为:饱读诗书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要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

三、培训充电

现在从上到下,领导们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县教育局更是给大家提供了各种难得的学习机会,经常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我觉得,老师们要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有人曾说过,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参加培训期间,我们要认真听讲,完整地做好笔记,并撰写大量的心得体会。

2012年4月,我有幸到长沙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的评选活动,看着各个地区老师们带来各种教具,感受到他们对教学的喜爱,以及他们对教学研究的那份执着;2012年5月,我又受学校的委派,与6名老师到长沙聆听专家讲课,明白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2012年7月,我又参加了“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使得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3月份,随学校老师一起参加了中国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参加这次研讨会,身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并写下5000多字的学习心得。

其实,培训学习不一定都是在外地。随县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学校开展的每学期教学教研活动,各校自己开展的教学的教研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培训学习。

四、写博冲浪

教育博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关于博客,我始终觉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它开阔了我的眼界,结识了许多真诚的朋友,认

识了一大批有思想的老师。现在的老师,不知有多少人知道“论坛”?有多少人知道“教育在线”?有多少老师在博客上发过帖子?当然,对于写博,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在博客上度过了太多太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有时的确是在思考问题,但更多的时间是在白忙乎,真正提高自己,还得读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籍。上网和阅读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提高自我的两翼,不可偏废。理性地上网,处理好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践行的课题。

5.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故事 篇五

站在这个八月底九月初的间隙,让我似乎又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些日子。两年前的我,还是一个刚刚从大学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定向培养师范生,怀揣着对教育教学的崇高的理想,对教师队伍的无限向往,兴奋且紧张地走进了教师这一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队伍,从此开始了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全新篇章。

而现如今,我已经在这个教师队伍中工作了有两年的时间,还真是印证了那些老话,“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正如指间沙,不知不觉中已流失”;“时间就是那东逝水,一去不复返了”;而我更想说的是“越是觉得幸福,时间越是走得快,让人措不及防”。而我也送走了我的第一届毕业生,成了一位“老”老师。一.面对落差,痛定思痛

还在两年前,刚刚踏入这个职业的我,和绝大多数的新人一样,激情澎湃,立志高远,对任何事都可以抱着极高的情绪,以饱满的态度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管大小。总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我们去做就没有不能完成的。可是没多久,就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不是班主任的原因,很多的事和孩子们交流起来总是存在阻碍,很多的事情即使我有高涨的热情和态度,但是最终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让人大失所望。比如在学生打扫卫生这个情况上,学生总是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一点积极性,都需要班主任的明确指令安排。所以当是我主持打扫时,因为不太清楚分工就会导致出现很多的遗漏或是有学生故意钻空子不参与打扫,使得其他学生有很大的情绪,也让我很无力。在经受多次的挫折和“打击”之后,我开始踌躇满志,我开始思前顾后,我总是会想“难道我就不适合当老师吗?难道我真的就做不好吗?”

我开始陷入深深的思考和漩涡中,这么快就遇到了“瓶颈”,一下子将我的士气,我的勇气,我的激情,我的一切都击得粉碎。让我有种“一败涂地”的严重失落感。不过,也同时让我认清了事情的真相,让我得以“拨开云雾见青天”,让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让我更加深入地思索“如何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也让我深刻地理解和记住了一句话——凡事不是努力做了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收获,更重要的是用心!二.找准时机,重新出发

新学年开始之际,当我得知我还将继续带这个班的时候,我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担任他们的班主任。我需要从头开始,不仅仅是对他们,更重要的是对我自己而已。

1.上好第一堂课

进入教室的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下“诚信”二字,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字?它讲的是什么意思?”,带领孩子们从读,理解开始再度认识着两个字,同时结合实际,让孩子们充分的认识到所谓“诚信”不只是单单的指“说话算数”,更为重要的是“诚实做人,诚信做事”。都说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是极为重要的,它决定着你今后的所有课的直接效果。这节课和学生对“诚信”的深入探讨,也为今后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教育作用。2.先画方圆,立规矩

我告诉孩子们“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自由自在的“玩”,首先是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在征得孩子们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一起制定了小小的班规,其内容由孩子们——这个班级的小主人决定。当他们有了参与权,有了发言权,有了决定权时,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可,不要担心他们会立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规则,对于“游戏”孩子们都会站在中立的态度充分考虑周全,所以最终他们敲定了我们的小班规,并留在每一个孩子的头脑中。

3.班干部成员的建立

我们一起选举了班级“小领导班子”——班干部。通过“自愿”到“投票”到“确定”的过程,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出了班级里的班干部队伍。同时,一起商定各个班干部职务的职责和义务。全体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他们情绪高亢,都努力为了班级的建设提出自己个人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因为是孩子们自己确定的人员,各责任义务,游戏规则也都是他们参与确立了,所以最终由孩子们敲定的班干部队伍平时也较容易开展工作。

4.“小组承包责任制”

针对原来遇到的打扫卫生的问题,我提出了“小组承包责任制”。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由他们自己确立了各“学习组长”、“卫生组长”、“文明组长”等。卫生划定区域后,小组之间实施流动制轮换。不管哪个组打扫哪里,他们如何进行的组内分工,他们如何打扫干净,都是他们自己小组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只需要问我的两个卫生委员,而他们责会落实到各“卫生组长”,各“卫生组长”在落实到各小组成员。在这样的一种制度方法之下,我们班的卫生总体情况均居校级前列。

5.试着放手

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同样的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在工作中,我试着放手,将学习这件趣事还给孩子们,将校园这个天堂还给孩子们。班级的一些小活动,交由他们自己组织策划,我时常告诉他们:我只提供时间、地点,其他的全部你们自己搞定。班级的很多事情比如两操、广播稿、营养餐等等我也尝试着放手交给他们,有时候孩子也问我:“老师,这个怎么做?”我的回答总是:“自己想想办法或是问问你的伙伴儿,会有办法解决它的!” 三.暖心回报,初见成效

其实孩子总归还是孩子,不免还是会有破坏“游戏规则”的时候,不过,总归他们还是优秀的,他们总是能够及时认清事态,并潜心悔改。有件事一直让我记忆深刻。那日我正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上午的第四节课(也就是临近中午的课),突然学校临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校务会议,匆忙中我只布置了几个练习题就离开了。未曾想会议开了近一个钟头,等会议结束回到教室时,我看到的不是学生在完成练习,或者说自行下课离开教室,而是全班围坐在一起观看影片,个别学生还登上了他们的QQ,并引来了一群外班学生围观。当时的我非常的生气也感到很失望,感觉自己平时的付出都白白浪费了,一直强调的“诚信”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因为过于生气,我当时并没有责骂他们什么,而是冷漠的转身离开。事后一直在想要如何通过这个事件来教育他们。但当我还未想出对策之际,孩子们已经先一步行动了。他们一个个在我的座位上放了一封封的信件,其开头都是:“道歉信,尊敬的张老师,对不起,我们让您失望了„„,我不应该„„,请原谅我们„„,我们一定会改正,请您原谅„„”。孩子们的信件中处处写出了他们对错误的认识和悔改的心,更可喜的是他们追究的都是自己的责任,并没有特意的去指责或者将责任推给谁。想想自己当时第一反应居然是:都是孩子们的错!真是愧对孩子们的那颗单纯的心。之后,班级里马上有了一个主题班会——“说出你的心声”,在班会上,我和孩子们都倾心诉说,不仅接受了孩子们的歉意,更是表达了自己对孩子们的歉意。这次的事件也就圆满解决了。有了这样的一次心与心的碰撞,这样的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不仅让孩子们更加成长,也让我收获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孩子们总会告诉我说:老师,你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当班主任呢?他们看得见你的辛劳。孩子们也会说:老师,谢谢您,教导我们!他们心怀着感恩!孩子们能够看得见你的付出,也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怀,他们总是一心向善,心怀感恩。他们都是一群暖人心的娃。四.探路而行,我依然在前进

对于绝大多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要做给孩子看。“立竿见影,身教优于言传!”孩子们都是行动主义者,看到什么自然就学会了什么,没有必要反复的警戒。他们参与了,也就认可了;他们认可了,也就顺理成章的会达到我们平时所谓的“要求”。

6.我的教师成长故事 篇六

茶陵县潞水学校

袁旭兰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我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快三年了,回顾自己这两年多的教师时光真是五味杂陈,有过失落的泪水,也有过快乐的笑颜,有过手足无措的茫然,也有过豁然开朗的洒脱,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我是湖南第一师范的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委培生,清晰记得2006年那个重大抉择:读高中还是读第一师范?经过很多天的思想斗争,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第一师范!这也意味着我的未来将踏上教师的征程!选择了这条道路,虽然有些遗憾,但我并不后悔!

在一师求学的五年里,涉猎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到了各类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2010年5月在长沙天心区曙光小学实习的那段日子,初为人师,刚刚步入三尺讲台,压力极大,虽然有过困难,但收获却是巨大的,为我的教学积累了第一笔财富!2010年下学期在茶陵县思聪中心小学顶岗实习了一个学期,主要教学一年级的语文,偶尔帮其他老师代代课,各个年级各个科目都有过尝试,学生千差万别,基础参差不齐,感触最深的是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要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然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2011年,我毕业了要正式投身一线教师行列了,选岗那天我选择了潞水,就这样我到了茶陵县潞水学校开始了我的教学工作。

自2011年刚踏入工作时,对周围的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可当我在工作中实践时,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些教育理念感觉并不能用于实践。孩子们年幼无知,琐事不断,真所谓“学校无小事,处处都是大事。”而且每件事情都要我们做老师的亲力亲为。又由于我刚参加工作,不是太熟悉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刚开始我并不怎么适应这个工作。

为了更快地适应角色的转换,我广搜资源,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求教,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仔细批阅每一次作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微笑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有什么疑难问题我都认真讲解,对于基础差知识点没过关的同学我会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对于那些不在状态的学生课后我会找其谈心了解他们内心所想。通过一段日子的摸索,对于日常教学也渐入正轨了,学生的表现也让我有了些许的欣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新教师的新鲜感日渐退去,一些坏习惯渐渐凸现出来,本性逐渐显现出来,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上课不认真的,拖欠作业的,出手打人的,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脏话连篇的,口是心非的„„真是让人头疼万分,对他们苦口婆心的教导,他们却置若罔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倍感迷茫。不知在如迷雾般的日子里徘徊了多久,不甘委屈的眼泪无法自控地宣泄了几次,总感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心情很是郁闷。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努力在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然而真正在认真听讲的却没多少人,在教室巡视了一圈后,我发现班长正在上甲课做乙事,顿时,我异常恼火,心想:堂堂一班之长,怎么可以如此作为?当时,心里的失望可想而知,于是我一气之下就把她的作业扔到了地上,怒视着她,她很愤怒地看着我,非但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像受到了莫大的委屈,看着这双眼睛,我心潮起伏,难道是我做错了吗?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我不禁暗自难过。课后,坐在班长旁边的那个男孩跑过来告诉了我一个秘密:班长把语文书给撕了,每一页都撕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不禁凉了半截!怎么会这样,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她的脾气怎么如此暴躁?以后她该不会不学语文了吧?心里忐忑不安„„

这一刻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多么重要,如果当时我没有把她的书丢在地上,或许她就不会那么委屈也就不会撕书,如果当时我只是温和的警告她,或许又会是另一个局面„„我越想越不安,于是我写了张纸条:“老师不该一气之下把你的作业丢在地上,可是,你上甲课做乙事对吗?请你好好想清楚!”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纸条夹在她的作业本里,不禁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上课时,我特别留意了下班长的反应,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依旧像往常那样称呼着我老师,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惊异于她的表现,那颗不安的心终于得以些许慰藉。课后她还送了一幅画给我,画面上画着一个大女孩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并写着:祝语文老师天天开心,工作顺利!一霎时,心里那股暖流就涌了出来,真的很受感动!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对此我们会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让你欣慰和感动。

在这近三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感悟到: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是成熟的标志。要有爱心、耐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我的教育生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多学习多思考,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7.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惑与策略 篇七

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 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没有教师的发展, 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 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 美国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 以提高公共教育质量, 推动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1986年霍姆斯在《明天的教师》的报告中将教学从行业转换成专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同年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这两份重要的报告都提出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 培养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 进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 同时还主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扩大教师的自主权, 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 的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课程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教师在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不断吸取新思想、新观念,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1.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课程目标的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 只是人的基础教育课程, 作为社会合格公民, 还要有正确而高尚的个人理想追求。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 思想的启迪者, 心灵世界的开拓者, 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 而且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 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 当今教师, 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修养, 而这些必须在刻苦学习、严格训练的基础上, 经历持久的教学实践的历练才能达到。所以,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 是一种成长状态, 是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 各门课程的专业化程度与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 科学地解读教材、灵活地驾驭课堂、有效地开发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发展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等, 都是教师面临的挑战。所以, 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修养, 尽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学校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 中的困惑

1.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惑

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任何一个专业获得人们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服务。但现在学校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 长和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却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疑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当前, 教师的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 体现在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缺乏教为学服务的意识、缺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等方面。同时, 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而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职业来说, 奉献精神都是一个必备的要素。

2.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惑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 第二是学科知识, 第三是教育学知识。如果说教师对第一方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 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就是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障碍, 导致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一个专业对其知识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复杂的, 具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 现在教师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显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而只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 而且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3.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权力困惑

专业自主是判断一种职业是否专业的关键因素, 而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而现今学校的科层权力明显压制了教师的专业权力, 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惑。原因何在? 教师的权力以教育学知识为基础, 使得教师的专业权力只能是一种软权力, 而学校科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是一种行政性权力。学校科层权力压制教师专业权力带来的后果是教师工作在一个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环境中;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 并因此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

4.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惑

专业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保障。教师资格认定偏重于对申请者的知识水平进行鉴定, 而对于申请者的教学技能,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于是, 在现实中教师辱骂、体罚、虐待学生的情况频频发生, 这就提醒我们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绝不能流于形式, 而要对申请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同时成立专业委员会, 负责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三、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 策略

通过学习和反思,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需要适应素质教育、教法得当、能教会评的“新”教师队伍, 让“学习产生兴趣, 读书成为习惯, 研究融入工作, 思考伴随人生”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目标追求。

1.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 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 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 因此, 新课程改革中, 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 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

(1) 要创设活动的氛围, 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能提起教师的成长热情。教研活动中, 对主题的讨论我们允许教师各抒己见, 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 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研究之后, 教师的兴趣更浓, 行动更主动。

(2) 要切实开展活动, 让教师做活动的主人。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 体现在教师参与的热情度上, 行政领导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中, 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有成果的教研组进行奖励, 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 要有评比总结, 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 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 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 要团结合作, 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部分老师的成长, 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只有大部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 学校要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 把学习培训的机会给一线教师, 让成功的教师带领其他教师, 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 开展传、帮、带活动, 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2.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 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 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 具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年要有两个以上校级课题, 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 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 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 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课题研究结束, 研究人提出结题申请, 由课题领导小组进行结题验收, 评出等级。

3.以评价方式转变为标准, 衡量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更新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的要求, 按一定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描述和确认, 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评价的标准要从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学习与技能的多元评价, 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质、心理能力等非智力因素, 而学生的知识技能情况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 就需要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 在评价中加上激励性的语言, 健全学生的品格, 锤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引导教师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的同时, 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评价也实行多元民主的评价方式, 体现出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4.以学习交流、自我反思为动力,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不断的学习、交流是获得知识的持续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激发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意识, 从而提高思想文化素养,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对此我们坚持“走出去, 带进来”, 外出学习、教学观摩的教师要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向全体教师传授。要求每位教师订阅并学习一份以上的教育刊物,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进修培训。组织好教师校本研修培训, 继续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 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自我反思, 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剖析;自我批评, 是对自我精神与行为的“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具体行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从而弥补不足, 发扬优点, 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8.如何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八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参与;实践;农村教师

纵观当今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实际调查统计,在农村教师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民办教师转正的多,专业对口的少;不思进取的多,勤学好问的少;只教不反思的多,注重研究的少。而且,农村教师多数对教学研究没兴趣,大多数敬而远之。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可看而不可用,离农村教学实际“很遥远”。

我们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从适应当今农村教育的需求入手,了解农村普通教师的呼声,让众多的教师在理论上积淀,能力上提升,行动上跟进,才能真正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立足实际,因人而异

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于学术交流,必须定位在让更多的人共同进步。以前无论是哪一级别组织的活动,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看起来感觉很好,但难以走近,更无法内化应用,原因就是过高地估计了教师的接受参与能力,忽略了最基层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传经”教师的教学理念比普通教师前卫,自身素质要比普通教师丰厚,这样就在组织的活动中,让参与者产生了断层。因此,应该从农村教师的需求出发,对准他们素质的缺失与不足,沉入底层去了解农村教师的需求,研究什么样的活动才能让他们融入其中,并从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提升。

二、学有所用,提升自我

如果说培养好一个学生就会幸福整个家庭,那么培养好一名教师就会幸福无数个家庭。要想培养好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组织引领要从农村教师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觉得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急需的,而且能摸着石头过河,有“章”可循。如,可以组织名师送教活动,选派名优教师到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进行送教,那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素质偏低。名优教师到农村后,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带到那里,与当地教师一起备课,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交流,在具体的问题上按农村教师需求,解惑答疑。此举一定会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双赢,即农村教师及名优教师个人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得到提高,而农村教师也觉得这样的活动近乎常态课,符合农村教学实际,也不是高不可攀,实用性强。

三、认真参与,完善自我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基层教研是农村教师参与实践的舞台,它不应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声音,人人参与,个个实践,才能共同提高。也就是说,活动要突显大众化,让更多的人在行动上能跟进,才能使多数教师更快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把每个教师带进活动中,让个个成为活动的主人,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某一项教学改革研究,如,在作文方面的改革创新,农村学生作文难是一种普遍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师粗略讲一讲,学生简单听一听,模仿写一写,效果可想而知。改革就是要找出一条新路,人人要努力参与其中,每人都努力钻研,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必要时可以从零做起,从基础抓起,一步步训练,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训练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总之,某一项改革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是一个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提高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重在参与,自身能力水平也能得到极大提升。

四、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我们组织的活动要本着直接与农村教师对话的原则,假、大、空、远是四大致命的死敌。记得某名师送教下乡讲师团一行去农村小学送教,活动效果很好,原因不仅仅是名师名家的素质好,能让参与的师生在课堂上融入其中,主要是他们演绎的课就在农村教师的身边,没有大屏幕等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一张挂图、一张字卡、一个小黑板、一本书一样能呈现出精彩四溢的课堂;还有现场专家对每一节课的有针对性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点评,优缺点、值得借鉴之处等都面对面地给予指导引领,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切合实际的引领,这样的活动教师拍手称赞,原因是这样的活动是系列化的,有理论、有实践、有实例,可谓送教送到教师心里,教师觉得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总之,要想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组织活动时,起点要放低,要让每一个参与者成为主角,实践后一定要注重反思,这样的活动教师会从中受到最大的益处,自然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效果最好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黄志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1(19).

上一篇:避免熬夜的英语作文下一篇:中心学习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