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2024-08-22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8篇)

1.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篇一

两方风景画诞生于公元16世纪.兴于公元l 7 世纪,这在西方的美术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卡拉契的风景画《逃之埃及》对以后的风景画影响很大,自此以后,风景画作为独立的画种而兴起,风景画再不从属于个人了。卡拉契的风景构图十分讲究,对以后的法国画家普桑影响很大,而普桑又影响了塞尚,寨尚喜欢普桑的构图及坚实的造型,又吸收了印象派的用光技法,所以他把普桑的构图形状与印象派的光结合起来,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如《维多利亚山》风景画。普桑的风景画景物是由人重新组织的,他对色彩不讲究。他学习卡拉契的创作方法,使风景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普桑的作品有坚实的形状和体积之感,没有一个自然的空间,他的画缺点是不自然.人为因素过重,用光也不正确。塞尚曾说过:“我要在普桑之后,重新改造自然。”从这句话来看,一方面卡拉契可算足欧洲19世纪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学习借鉴和发展的重要关系。在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风景画家就是法兰德斯画派的代表鲁本斯,鲁本斯的风景画特点是很自然,而这种自然性就成了后来的印象派风景画的基础。

值得提到的是18世纪英国的水彩画。水彩画能够在英国产生并发展,这是由于英国这个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多雾天气,所以岛国的景色很适宜水彩画那特有的迷蒙、透明、酣畅的风景效果,

保尔·桑德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英国绘画史上是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被称为“水彩画之父”。

19世纪是风景画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著名的法国巴比松画展,他们多以巴比松村树林的风景为题材,追求一种自然清新的格调。随之出现了在风景绘画史上影响最大的印象派.他们首创了色彩的科学,他们脱离文字、宗教、哲学等所有绘画以外的东西,而想纯粹地识透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例如画苹果不受圆的、呈红色等概念化的知识所障碍,而只是按眼睛所看到的来描写,因而他们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瞬间的感觉。当然.这种过分强调光色而忽略形体的论调,也就相应出现了缺乏形状。质量、空问感扁平的问题,他们采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表现光线、表达立体。这在绘画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观赏者只是被动接受的局面,而让观赏者主动地用眼睛去调和颜色.达到对画面的认识。无疑在绘画史上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随后而来的新印象派,也就是点彩派,他们更加科学彻底地分析光和色的关系.以绝对禁止调色的技法来表现画面。修拉就是其中的代表。后期印象派则在采用印象派的光色原理中强调了主观的因素,即便是把眼前的自然感觉科学地画出,也想在里面表现出主观的见解。这就是后期印象派的理论。最卓著的画家当然是梵·高了,凡高的作品把色彩推向了更高境界。他用色表达感情,不同色调代表不同的生命含义,在他的风景画中用色调表达感情意义和象征性的结合是再突出不过的了。

2.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篇二

一、传统天赋论的历史演变

天赋论思想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认为, 知识不是对象在心灵中产生的, 而是心灵自身的产物。我们生前就知道相等、大、小、美自身、善自身、正义、神圣及所有打上“自身”标志的理念。由于灵魂出生时受到了肉体的污染, 人刚一出生就遗忘了一切理论变得一无所知了。既然灵魂原来就具有知识, 那么它当然可以回忆起来。回忆某一事情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 所有的研究, 所有的学习都不过只是回忆而已。”柏拉图的回忆说虽然具有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 但它把知识的源泉从外部对象移到内部心灵, 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结构的拓荒。

主张天赋论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他在回答认识的来源问题时把观念区分为三类:有一些是我们天赋的, 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 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笛卡尔虽然承认感觉是观念的一种来源, 但片面地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变动不居。他认为由心灵所产生的天赋观念才是真实可靠的。在受到经验论者的诘难后, 笛卡尔辩解说, 这种观念是潜在的, 只有在外部感觉经验的“机缘”的影响下, 才由潜在的转变成为现实的观念。作为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 笛卡尔强调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原理, 力图给科学知识找到理性主义的原则和依据。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洛克针对笛卡尔的“潜存说”指出, 如果说人的心灵具有天赋观念而不理解它, 这是荒诞的, “人们同时知道而又不知道它们”, 这是自相矛盾, 在此基础上,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即人们心中不存在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 心灵原来像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 上面没有任何记号, 没有任何观念。在回答知识的来源问题时, 洛克提出了经验论的主要观点: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从经验得来。当代极端的天赋论者如乔姆斯基与福多等与主张后成建构论的皮亚杰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从本质上说是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的延续和深化。

随后,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沿着笛卡尔的唯理论路线针对经验主义者的要害进行强有力的批判, 他指出经验论者只懂到感觉的个别性、偶然性和条件性, 不知道普遍必然规律。莱布尼茨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不是来自感性经验, 而是天赋的, 并且认为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天赋的。他针对洛克的“白板说”提出了“大理石花纹假说”, 即把心灵比作有花纹的大理石, 那些花纹是可能性, 而雕刻出来的画像是现实的东西, 且花纹是大理石适合于雕成什么雕像的内在根据。莱布尼茨提出的大理石说看到了认识的能动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经验论的消极被动性, 是有其合理价值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论对天赋观念作用所作的论证, 尤其是关于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都来自理性, 都依赖于潜存于灵魂中的天赋观念的主张, 除了某些偏颇之处, 同时还包含有较之前更多的合理成分。所以, 一方面使得它对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的消极直观反映论的批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天赋观念说对后世特别是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康德看来, 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 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我们的一部分知识是由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 按照康德的说法, 这部分知识具有先天的 (在经验之前的) 性质。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 因而是偶然的;先天的知识则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康德先验论真实含义是:个人在认识的初始就具有一定的, 在认识之前就已形成的认识形式。康德跟随亚里士多德之后, 把作为综合的基础的逻辑形式叫做范畴, 范畴是先天的, 虽然完全不是天赋的, 而是在“先天综合判断的形成”进程中由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 我们不难看出康德强调意识的能动性的思想。

二、天赋论的当代发展

近年来, 新兴的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婴儿脑激活研究、神经语言学等的最新研究发现表明:第一婴儿客体知觉具有先天规定的“原则”, 婴儿一出生就能认识物体的“有界限性”、“凝聚性”、“坚硬性”和“没有接触就不会动”的特征, 3-4个月的婴儿能在知觉输入的基础上推论某些物理学原则 (如重力和惯性原则, 物体不能穿越一个坚固的表面、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等) ;第二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计数原则”, 一一对应、稳定的排序、项目无关与次序无关、基数 (最后的数词代表这组物体的总数) ;第三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语言素质和注意倾向, 出生12小时的婴儿能区别语言输入和非语言输入、出生4天的婴儿已经对母语产生敏感;第四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常识心理学”, 婴儿一出生就喜欢注视人的面孔, 婴儿用目光注视和指向特定客体来进行非语言交流, 对生物和非生物体的运动产生敏感, 18个月大的婴儿擅长“假装”;第五成人大脑具有某些天赋特征, 自闭症、威廉姆斯综合症、白痴专家等认知功能的特殊性, 成人脑损伤表明认知系统的领域特殊性 (如只影响面孔识别、数、语言等, 但其它能力完好无损) 。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人类认识的确具有某些天赋的因素。当代先天论者把上述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哲学争论, 并用来检验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这种做法对我国哲学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它们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认识过程本身以及知识的获得的机制等提供了新视角和新领域。当代天赋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 参数天赋论

诺姆·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认为人类的“普遍语法”已经设置了有关环境输入的天赋规定参数。婴儿为什么能学习不同的语言?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 这是因为普遍语法有确定的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经验而固定下来。“语言能力”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 此网络与一个包括开关矩阵的“开关盒”相联系, 这些开关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除非就其自身的性质工作, 但是不同的功能取决于所有开关的设置方式。这个固定的网络就是普遍语法的原理系统, 开关就是由经验确定的参数, 给正在学习语言的儿童呈现的数据必须满足开关以某种方式进行设置的需要, 而开关一旦设置, 儿童就有一个特定语言的命令, 并了解该语言的事实:一个确定的表达具有了确定的意义。这样, 根据参数天赋论, 所谓语言学习并不是儿童真正做什么事情, 而是置于适当环境中的儿童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像儿童处于适宜的环境刺激和营养条件下, 按预定的方式成长和成熟一样。总之, 按照参数天赋论, 儿童的语言获得能力是脑的固有机制的结果。婴儿的大脑可能天生就能分类接收刺激, 如音位、词、句法类型和短语。这种天赋的机制使儿童正确而快速地获得语言。

2. 模块天赋论

模块天赋论是一种“纯粹的”或“极端的”天赋论。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杰里?福多 (Jerry Fodor) 在1983年出版的《心理的模块性》一书中提出, 先天论的观点和认识的领域特殊性与人类心理结构的制约有关。在福多看来, “结构”是相对固定的, 受到高度制约的先天规定的组织———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不变特征。和主张发展是领域一般的布鲁纳和皮亚杰不同, 福多认为心理是由遗传上规定的, 独立起作用, 具有特殊目的的“模块”, 或者说由输入系统所组成。在他看来, 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首先经过感觉转换, 再把材料转化为具有各个特殊目的的输入系统能够加工的形式。反过来, 各个输入系统以适合于中枢的领域一般的加工方式输出材料。他认为, 模块是先天的, 有固定的神经结构, 是领域特殊的, 快速的, 自主的, 强迫的, 自动的, 由刺激驱动的, 产生浅表的输出, 对中枢认知目的是不敏感的。模块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信息封装的。心理的其他部分不能影响, 也不能通达至一个模块的内部活动, 只能影响它输出的内容。近期进化心理学家科斯米德斯和杜比等提出了“达尔文模块”的概念。他们认为这种模块是“天赋的”认识结构———其独特性主要或完全由遗传基因所决定。进化心理学家进一步指出, 支配我们认识结构的许多达尔文模块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3. 素质天赋论

该天赋论认为人具有天赋规定的“素质” (predisposition) , 即注意偏向和原则倾向性等, 主要以卡米洛夫-史密斯 (Annette Ka rmiloff-Smith) 为代表。和福多“极端的”先天论相比, 皮亚杰虽然也承认婴儿较低成分的天赋性的存在, 如“遗传格式” (即注视、抓握和吸吮等) , 但遗传的作用限于只能决定后天成就的不可能性或者说可能性的范围有多大。然而, 皮亚杰更重视领域一般性的发展变化以及材料输入和环境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卡米洛夫-史密斯试图调和福多的先天论与皮亚杰的建构论, 并明确表示先天论和建构论并非相互排斥, 而是相互补充的。卡米洛夫-史密斯指出, 信息储存在儿童心中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是通过作为进化过程之结果的“先天规定”。先天规定的素质可能是特殊的, 也可能是非特殊的。无论是哪一种, 环境的输入都是必需的。当先天成分被详细规定时———像福多和乔姆斯基那样, 环境的作用可能只是触发有机体去选择一个参数或线路而不选其他。与此不同, 当先天“素质”只是一种偏向或一个“概略” (a skeletal outline) 时, 那么环境的作用就不仅是一个触发器, 它通过心理与物理、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丰富的后成互动而实际影响大脑的随后结构。而所谓“概略”就只涉及到对特定输入的注意偏向, 以及一些限制计算这些输入的原则倾向性。

4. 初始天赋论

初始天赋论主张婴儿出生时便表现出来的知识, 或称“初始知识” (initial knowledge) 。其代表人物是发展心理学家戈普尼克 (Alis on Gop nik) 和斯佩尔克 (Eliza b e th Sp e lke) 。戈普尼克初始天赋论的要义是:“我们支持的观点是, 婴儿由于某种天赋结构在理解人方面被赋予一种跳跃性开始, 但他们逐渐开始理解包括假装、意象、情绪、知觉、愿望、意向和信念在内的整个心理领域。新生儿尚不具有理解他人和人的行动的富有优先权的方式。”斯佩尔克认为, 当生物能够系统地凭借它所知道的东西对不能感知到的周围环境的特征进行推理时, 就可以说这个生物认识了周围环境中的某物。初始知识天赋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认知发展的图景, 人生来具有一些知识系统, 每个系统包括一套有限的原则, 这些原则又指导着对于一类重要实体的极可靠的制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每个知识系统“随着核心原则被不那么可靠的概念进一步丰富”而得到发展。此外, 不同的知识系统开始指导范围越来越宽的活动并且彼此关联。也就是说, 我们具备把知识系统拓展到它们初始界限以外的能力。

三、结语

诚然, 无论是传统天赋论还是当代天赋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和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未来科学的不断发展, 它们甚至会被证伪。然而, 天赋论所关注的人类心理的内在结构, 对学习的制约、知识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化等问题, 能为了解人心理的最后表征形式提供精细的线索, 进一步为人类认识和探索心灵奥秘 (人自身的宇宙之谜) 拓展了视野, 并丰富了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知识宝库。

笔者主张在天赋的领域特殊性与后天的发展可塑性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障后天发展的灵活性。一方面, 先天的“原则”、“素质”或“概略”制约着后天环境输入的性质、结构和效果;另一方面, 后天环境的刺激反过来又影响先天的 (预先规定的) 认知结构, 从而形成具有独立功能作用的脑回路, 如卡米洛夫-史密斯所说的模块化过程。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观能够超越传统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缺陷, 甚至弥补当代先天论与建构论的不足, 从而为探索人类心灵之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晓朝, 译. (古希腊) 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16[1]王晓朝, 译. (古希腊) 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16

[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167-168[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167-168

[3]关文运, 译. (英) 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3]关文运, 译. (英) 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

3.年画的历史演变与其继承发展 篇三

关键词:年画;年画的演变;继承;发展

年画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的年画形式是门神,它的印刷是从北宋开始的,京师开封是当时全国的印刷中心。远在先秦文献《山海经》中就记载着两位捉捕恶鬼的神人神荼和郁垒的神话传说,于是产生了在新年时将他们的形象画在门上祈求保佑平安的风俗,这就是最早的年画和门神画。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的内容不断丰富起来,不止有除邪赐福的神像,更创作出表现美好形象和事物的吉祥图画,描绘如娃娃、美女、五谷丰登、平安吉庆及民间传说之类的内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年画大量普及提供了技术条件。宋代开封和杭州的岁末市场上有刻印的门神财马等吉祥神像出售,城市里还有一种叫纸画儿的生意也包括年画。明朝后期彩色套版印刷技术开始成熟,很快用于年画生产,加之清代前期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给年画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年画生产中心。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天津的杨柳青镇和苏州的桃花坞,两地画店聚集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其中不乏资本雄厚并聘有高超画工和雕版工的年画作坊。

北方的杨柳青地处天津西郊,在明清时是手工业商业繁华的市镇,以它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三十二个村庄,多数农户都从事年画业,成为“人人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的年画之乡。杨柳青年画风格细腻,色彩鲜丽,一张年画的印制除经过起稿、雕版、印刷、套色外,在人脸等细部还要进行人工描绘。清代中后期,杨柳青聚集画师、雕版师达数百人,还曾重金聘请上海著名画家钱慧安创作画稿,生产的年画也有不同档次,创作和生产数量极为可观。

苏州明清时期的年画店最早分布在阊门外的虎丘及山塘街一带,但这里的画店多在咸丰年间清兵和太平军的战争中被焚毁。后来城内的桃花坞成为主要的画店集中地,最盛时有画店五十余家。苏州年画主要是雕版套色,大多不再用人工赋色,洗练明快,柔丽典雅。除吉祥神像外,多是表现江南风俗景物及民间故事,还据南方养蚕等需要印制“蚕猫避鼠”之类图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除“南桃北柳”两大年画生产中心外,全国各地还有众多的产地,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和汉中、山西临汾及晋南各地、四川绵竹、湖南邵阳、福建漳州和泉州、广东佛山、台湾台南等地,也都有大量生产。这些地方的年画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清新明快,符合当地的民风民情,具有各自不同的乡土气息,而且物美价廉,适应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农村的消费水平,满足着节日的需要。

现代印刷机器和技术在清末传入我国,首先在上海及天津等商埠开始印制石印年画,它虽缺少木版年画那种质朴之美,但生产数量巨大,售价便宜,使木版年画受到严重冲击而走向衰落。随后,现代商业的蓬勃发展,有些公司开始随商品赠送印有美女花鸟山水的广告画片,上面除附有商品图样外,还印有当年的月份牌及节气表,借以此来扩大商品宣传。石印年画的出现,特别是月份牌画的流行,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木版年画,占领了市场。但是在抗战期间,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创作了一些表现反映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乡的新年画。当时因为根据地缺少现代印刷设备,采用了传统的木版套色形式,这种新年画流行于抗日根据地,使民间木版形式又一度复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年画在十年动乱中也被加以“四旧”的罪名而遭禁绝,在这场大劫难结束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农村经济迅速好转,年画又一度焕发出青春。思想解放使年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印数急剧上升,至1981年印刷量躍升至七亿张左右。一些优秀作品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如描绘杨开慧形象的年画《忽报人间曾伏虎》发行到千万之数。1982年文化部还召开了全国年画工作会议和年画评奖。年画创作和出版工作都出现红红火火的局势。随着改革开放,自八十年代后期年画销量开始减少,虽然以挂历形式的成本“年画”在市场上一度活跃,供应农村的大幅中堂画也曾流行一时,还出现了供新的住房装饰的“沙发画”,但总的趋势是逐年衰退。截至目前,年画仅在部分农村中还有些市场,城市里已经看不到年画的踪迹了。

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记载历史、反映世俗民情,现如今它同其他如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与画院等相对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木刻年画的欣赏阶层是人民大众,但追根究底,它的艺术价值具有其他画派所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中华民族历来的精神支柱都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而民间年画较之其他画种的特殊性并在于此——民众精神的体现。民间年画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不与人民群众的审美观、伦理道德、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紧密相连。民间年画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曲折反映,它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以明显的乡土性、通俗性和地方性特征独树一帜。同样有着各种文化间的传承与启发。“传统的民间年画的普及与发展,为现代民间绘画的兴起创立了雏形,并培养了广大的欣赏者,民间年画是现代民绘画发展的前身和主要参照对象,或者说,传统年画是现代民间绘画的主要来源。”年画是大众化的,通俗的艺术形式,除了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和民俗生活的体现功能外,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无论是题材内容、形象造型、构图布局,还是施彩描绘等表现技巧,无不是服从于民间年画的观念内涵,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年画的审美功能不仅具有愉悦人的身心的作用,还能启发人们的丰富想象,获得比现实生活中更强烈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象征性地改造世界,获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我认为从长远考虑,年画这一在历史上有着最大群众基础和生命力的美术样式,在将来应有广阔前途而不该是消失的命运,试看现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等)在室内外环境的装饰布置是多么富有节日情趣和民族特色,问题是我们如何使年画从内容到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勇于革新,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来。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要让年画这些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参与新的创造。

参考文献:

[1] 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 蓝先琳.民间年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篇四

考向二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高三检测)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命题者常通过文献资料和社会现象等方式考查秦汉以来儒学的发展历程,复习备考时注意把握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汉代“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2)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3)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 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2.发展

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3.影响

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二、全面认识理学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对理学的基本认识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3.程朱理学

(1)主要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2)思想主张 ①程颢、程颐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②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地位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特点

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儒学走向成熟。

4.陆王心学

(1)主要代表及主张、王阳明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吸取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了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体现了务实和自强的精神。

⑤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消极方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理轻法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抛弃。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 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B.使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风尚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D【解析】“孝”是儒家所提倡的,而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会起到加快儒学政治化进程的作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战国时士人就已经步入了政治舞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察举制是注重孝廉但并不能保证官员廉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答案】(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2)不同点 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社会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3)主要趋势:世俗化、社会化。

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所学,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第二小问,由材料“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和“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可见朱熹传播理学的路径有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5.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 篇五

(一)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无疑是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虽然这一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空前重大挫折。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共产党人,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为了社会主义旗帜永远飘扬,社会主义国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其次,要缓解社会矛盾,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调动人民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坚定信心。再次,要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能照搬照抄。要把它的科学原理和本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最后,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产生很大影响,为了稳定国人思想,保持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1992年邓小平进行了南巡。他在南巡的讲话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做出了如下的简明概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0]这句话是对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的高度概括,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因此,为了消除苏东剧变的消极影响,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首先,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永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和发展。其次,应坚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推进党建这个伟大工程。再次,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最后应坚持依法治国理念,完善宪法保障制度,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宪政模式。此外,还应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6.土地证的历史演变 篇六

1951年土改发放“土地证”

50年代的“土改”,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以下内容,录自1951年中共风阳县委《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颇能反映当时民众的反应:

“贫雇农听到发证都欢天喜地。贫雇农许志邦说:‘土地证什么时候到手?我一辈子没见过大契,这下可有了宝贝了!’另一户贫雇农军属说:‘分了土地,县长盖了章,子孙万代不会磨牙吵嘴,永远传下去了!’佃中农因佃田改成自田,自耕自种,对发放土地证表示高兴。佃中农杨荣家里种地主几辈子田,这次发证时说:‘领到土地证,佃田变自田,回去一定加油生产。’自中农原田不动,对发证认为迟早没有关系,抱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态度。自中农李中魁在发证中开会也不来,说:‘发证不是我们的事,开会你们去,我田中的麦子半半拉拉呢。’富农因占有土地数量大,听说发证,也想“早点定规”。富农万子邦说:‘以前人家盖房子盖到我门口也不敢说,现在界线分明,大家有产权就好。’地主因土改中打得狠,害怕农民再换田、算旧帐。地主范保文说:‘解放后三七分租,收到的也有限。现在政府宽大,分给一份土地,发个证,劳动改造是应当的。’

“发证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会(地主不参加),举行发证仪式,宣传旧契作废。土地证是合法的契约,在发土地房屋所有证的时候,群众情绪高昂。世子坟村干部捧出土地证时,群众鼓掌达10分钟。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真翻了身!’

“专门召集地主训话,宣布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土地改革完成地区改造管制地主的规定》,并当场宣布从县批准管制的不法地主,及怎样就要加强管制,怎样就可取消管制等规定,以后发给土地证。一个地主回家后,向床上一躺,叹了一口气,死心塌气的说:‘就落这几亩!’”

“1951年土地证”意味着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

1951年土改颁发的“土地证”是什么性质?1950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的《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第一条对此有所说明:

“根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及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颁发土地证的规定: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的地区,为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巩固与提高农民生产情绪,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均应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同样,对土地改革后分给地主的土地房屋,也发给所有证。发新证时,应根据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并予缴销。”

也就是说:1951年颁发给农民的“土地证”,是为了保障农民对分到的土地的“所有权”。

层层审核:防备农村土地买卖的制度设计

担忧农民得到土地所有权之后,会盲目买卖,是当下反对土地私有化的声音中极流行的一种理由。1951年颁发“土地证”,当局在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也怀有前述同样的隐忧,故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1955年5月7日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的移转及契税工作的通知》,即是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知中说:

“对农村土地的买卖在法律上虽不禁止,但在实际工作中应防止农民不必要地出卖或出典土地。因此,农村土地买卖、典当及其他移转,均应首先报请乡人民委员会审核,转报区公所或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未设区的,报县、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并取具区公所或区人民委员会的介绍信(未设区的取具县、市人民委员会的介绍信),始得办理契税手续。上列各机关对于申请开具土地买卖、典当及其他移转介绍信的事项,必须查明其原因,分别处理:对于农民因生产、生活困难而出卖、出典土地者,应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免他们出卖、出典土地;对于农民之间为了生产上的便利而互相调换远近好坏土地的,则不应加以限制;对于以出租土地进行剥削为目的而购买土地者,以及对于无正当职业、不事生产而出卖、出典土地维持生活者,则不应开具介绍信。”

“农业六十条”变农村土地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贫雇农许志邦们手里的“大契”被当作“宝”珍藏的时间不会太长。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到来,农村土地所有制已悄然发生变化,最终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对于这个隐秘的过程,此处不妨用一个很流行的法律案例说明:

问:土改时政府颁发的土地证,能否作为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凭证?

答:有些地方在调剂宅基地或者其他土地时,有的农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据,要搞所谓的“宅基地还家”、“清原耕”、“继祖业”,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原则,不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法令。解放初期,为尽快废除封建性或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等用以剥削农民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或留作公有),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为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对农民颁发了土地所有证。土改后,党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引导农民将土地入社,走合作化的道路。1952年普遍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初级社普遍转为高级社,1962年又在高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根据《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在农业合作社初级阶段,土地以入股形式参加统一经营,保留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对入社的土地评定产量,根据产量规定土地报酬。转入高级合作社后,把私有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因此,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改时发给的土地证就自然失

去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处理宅基地使用权。

上述问答,作为标准范式,在许多有关农村土地使用的法律咨询类书籍中均可见到。其中所提到的《六十条》中的规定,原文是这样的:

“二

十一、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将《六十条》中的这条规定,作为农村土地由私有制彻底转向集体所有制的法律依据,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六十条》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条例”,而且还只是一个“条例草案”,它从来就没有“转正”过。

 【城市】1982年《宪法》一夜之间完成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1954年《宪法》:明确保护城市居民房地产所有权

历史上,中国城市土地基本上以私人所有制为主。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主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对城市包括城郊土地,则是基本上维持了建国前的土地所有制状况,土地私有制也基本得以延续。这种处理方式有政策渊源—— 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签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明确强调:“城市的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问题一样处理”。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乃是一部临时宪法,其第三条明确规定:“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这些“私有财产”当中,就包括私有土地。

1954年《宪法》在城市土地问题上与《共同纲领》有些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删去了《共同纲领》中所明确规定的“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宣布要“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但同时又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而且,“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生产资料还是作为生活资料,城市居民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受到1954年《宪法》承认和保护。1954年宪法对城市居民房地产所有权的明确保护,在实际数据中也有所体现,“据有关文件,直至1955年,私有房地产在各城市房地产总量中仍然很高,最高如苏州可达到86%.14在当时,在城市里,私人之间的房地产自由买卖相当活跃。1950年代初期和中期,一些文化名人为了在北京安家落户购置了房地产,如吴祖光购买了一套四合院,价钱在1~2万元之间。当时的四合院包括土地和房屋建筑,这些私人财产受到1954年宪法的保护。”(据

杨俊峰《我国城市土地国有制的演进与由来》,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私房改造:以“国家经租”方式曲线“国有化”

1956年1月18日,中央于批转了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提出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对私有房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总的要求是加强国家控制,首先使私有房产出租完全服从国家的政策,进而逐步改变其所有制”。

改造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国家经租,即“由国家进行统一租赁、统一分配使用和修缮维护,并根据不同对象,给房主以合理利润”。时至今日,“经租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公私合营,即对“原有的私营房产公司和某些大的房屋占有者,可以组织统一的公私合营房产公司,进行公私合营”。两种方式当中,国家经租是绝对主流。国家经租,不仅仅意味着房主丧失了经营自主权,还意味着房主同时也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按相关规定,“凡是由国家经租的房屋,„„房主只能领取固定租金,不能收回已由国家经租的房屋”;并对“有些房主认为房屋由国家经租还没有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仍然属于个人所有”的意见做了严厉批判。也就是说,“国家经租只不过是将城市私有房强制收归国有但又回避国有化这个称谓的手段。”1964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国家经租的房屋不允许继承问题的批复》中称:“国家经租房屋的业主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所有权。因此业主死后,经租房屋不能允许他的家属继承”

1982年宪法:“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目前已知最早的、主张一次性将城镇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的政策性文件,是1967年11月4日,由国家房产管理局、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具的《答复关于城镇土地国有化请示提纲的记录》。

1956年中央批转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中,已经有“一切私人占有的城市空地,街基等地产,经过适当的办法,一律收归国有”的条款。《纪录》则将“城市空地,街基等地产”解释为“其中街基等地产应包括在城镇上建有房屋的私有宅基地”;并强调“无论什么空地(包括旗地),无论什么人的土地(包括剥削者、劳动人民)都要收归国有”。城镇私有宅基地,终于开始了其被国有化的历史进程。但和《六十条》并非农村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的法律依据一样,《纪录》虽已出台,但在法律上,并未废除城市土地私有权,至少在名义上还维持着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并存的城市土地所有制格局。直到1982年宪法颁布。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一款简洁、明确地增加了这样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对此一划时代的变故,1989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土地经济学》一书如此描述: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前,中国没有正式宣布一切城市土地实行国有化。虽然城市土地的绝大部分已为国家所有了,但还有少量的仍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因此,城市土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据1982年全国226个城市统计,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为7438平方公里,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土地约有335平方公里,占4.5%左右。属于集体所有的城市土地,主要是城市中的个体劳动者在组织成为合作社时将其作业场所入股变为合作社的作业场所所占用的土地。属于个人所有的城市土地,主要,是个人自住房屋及当时在社会主义改造起点以下的个人出租房屋的宅基地。1982年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仅明确了原来的国有土地的权属,而且把城市中残存的非国有上地通过立法也宣布为国有土地了。通过这种方式将土地收归国有是无偿的,但这并没有引起波动。原因是涉及的土地面积较小,而且长期以来就对私人土地所有权就作了严格限制,只准使用,不得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土地私有权早就是极不完全的了。”

《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5期刊文《城市土地私有产权是何时消失的?》,其中说道: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是以往三个宪法文本中从未出现过的。城市‘土改’的既成事实地写入了宪法,没有给公民的财产损失以任何补偿。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公众权利意识淡薄,对‘私有’二字心存疑惧,无人敢于提出异议。此外,还有一项‘文革战果’被保留下来,即公私合营企业未经任何法律手续转为国营企业。上述两项剥夺如果放到今天实行,势必引发社会动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一条,具体是如何写入1982年宪法的,目前尚无资料说明;写入宪法之后,在当时,也并未引起民众的注意。但颁布之后,宪法又经历四次修正,几乎每次都要涉及到土地制度的修改。

最为关键的的修正,是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此次修正将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另一关键修正,是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7.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篇七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历史

1.1 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

上虞市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 林、牧、渔业产业兼有的综合性农区。历年农业总产值及构成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1949年,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总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8.96%、2.47%、13.91%、1.99%;2010年, 各业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64.79%、5.18%、14.49%、14.17%;2年相比, 种植业下降了14.17个百分点, 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上升了2.71、0.58、12.18个百分点。

1.2 种植业内部结构

上虞市种植作物种类繁多, 有粮、棉、油、菜、果、茶、桑等作物。历年种植业各类作物种植面积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 粮食作物历来是上虞市种植业主导作物, 1949年种植面积63 680 hm2, 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4.42%。1995年以前, 播种面积稳定在6 000 hm2以上, 1952年播种面积最大, 达76 727 hm2;1995年以后,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 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至2003年下降到37 307 hm2, 后逐年回升, 2010年播种面积48 867 hm2, 占全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7.76%。蔬菜作物是上虞市传统农作物, 2010年播种面积19 020 hm2, 占全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2.48%;2000年以前发展缓慢, 2000年以后随着上虞市蔬菜加工业的发展,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2010年种植面积是1949年的25.95倍, 现为上虞市第二大种植作物。上虞市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 2010年播种面积7 633 hm2, 占全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02%;果用瓜类作物主要是西瓜, 2010年播种面积3 747 hm2, 占全播种总面积的4.43%。2010年棉花作物播种面积1 967 hm2, 占全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2%, 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上虞市第二大农作物, 是国家商品棉基地, 1983年种植面积达9 600 hm2, 占当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20%, 上虞市棉花主要种植区域在海涂, 随着海涂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降。浙江省曾经是络麻主要产区, 20个世纪90年代前络麻种植面积在1 300 hm2以上, 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已消亡。2010年桑园、茶园、果园种植面积分别为920、2 240、5 213 hm2;果园近10年来发展迅速, 2010年种植面积比2000年翻了1番。

注:表中未列出农业总产值中的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

1.3 林业内部结构

上虞市地形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说, 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 全市林地面积5.37万hm2, 占全市陆域土地总面积的42.08%。有林地面积4.89万hm2, 其中乔木林3.99万hm2、竹林0.9万hm2, 占林地面积的91.06%;灌木林0.39万hm2, 占林地面积的7.26%。森林覆盖率41.08%。按照森林主导功能不同将林地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2大类, 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1.66万hm2, 商品林面积3.71万hm2, 商品林占林地面积的69.09%。

1.4 畜牧业内部结构

上虞市畜牧业主要有生猪、牛、羊、家禽、兔、蜜蜂等。上虞市历年畜牧业生产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 上虞市畜牧业以养猪为主, 2010年全市生猪年产值49 973万元, 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8.09%。1983年前, 生猪饲养以农村家庭散养为主, 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逐渐向专业户方向发展, 至2009年存栏50头以上专业养殖场 (户) 达到478家, 其中年出栏1万头以上养殖场11家, 千头养殖场46家, 存栏生猪21.7万头, 占全市生猪总存栏数的78%。位居第2的是家禽, 2010年全市家禽年产值12 150万元, 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6.56%。

1.5 渔业内部结构

上虞市北濒杭州湾, 渔业资源丰富。上虞市渔业原以海洋捕捞为主, 1949年水产品总产量1 575 t, 其中海洋捕捞1 252 t, 占总水产品的79.49%, 内河捕捞323 t, 淡水养殖88 t, 淡水养殖只占总水产品产量的5.59%, 渔业总产值41万元。1959年起开始有少量的海水养殖, 主要是浅海海带养殖, 随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 养殖面积最大年份出现在1985年, 面积140 hm2, 后养殖面积迅速下降, 现已无海水养殖。淡水养殖面积不断发展, 至1986年淡水水产品首次超过海水水产品, 1989年,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2 368 t, 其中海水水产品4 776 t, 淡水水产品7 592 t, 淡水养殖首次超过海洋捕捞。随着海洋渔业资源逐年减少, 海洋捕捞水产品随之减少, 现上虞市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 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7 825 t, 其中淡水养殖35 378 t, 海洋捕捞2 447 t, 淡水养殖水产品占总水产品的93.53%。

2 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以1978年农村改革为界, 大致可分为2个时期, 前为产业结构稳定期, 后为产业结构调整期。

2.1 产业结构稳定期

1978年以前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相当稳定, 1949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在78.96%、2.47%、13.91%、1.99% (图1) 。在农业发展速度上有较大的起落, 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1个五年计划期间 (1949—1957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以年均8.90%的速度增长, “二五”期间 (1958—1962年) 受“左”倾错误影响, 年均增速为-0.94%, 1963—1965年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年均增速11.10%, “三五”计划期间 (1966—1970年)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 年均增速为-2.30%。而农林渔牧产业结构比例未发生变化。

2.2 产业结构调整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上虞市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推行了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当年粮食获得大丰收, 总产量达27.4万t, 比1977年增加6.1万t。粮食总量的提高与政策的改革开放, 为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 从此拉开了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 最先发展的是畜牧业, 1980年, 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7.45%, 较1978年同比提高了3.55个百分点, 现上虞市畜牧业已进入规模化养殖新阶段。其次是淡水养殖渔业的发展, 1978年以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 1985年淡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1 705 t, 比1978年611 t翻了1番以上, 1985年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期, 至2010年淡水养殖水产品总量达到35 378 t, 淡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以年均12.90%的速度高速增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 20世纪90年代, 上虞市培育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至2000年该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 074 hm2。2000年林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61%, 比1978年同比提高了4.11个百分点。现上虞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 500 hm2左右, 已由单一的规模化种植, 向着规模化种植与园林绿化施工一体化方向发展, 到2010年全市具有三级以上施工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22家, 其中国家一级资质施工企业2家, 二级8家, 三级12家。

3 上虞市农业产业今后发展方向

根据上虞市农业产业现状、城市化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 上虞市农业产业应向稳定发展粮食战略产业、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休闲观光农业3个方向发展。

3.1 稳定发展粮食战略产业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 根据上虞市人口总量、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需求,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必须保持稳定在4.5万hm2、总产量26万t以上。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平台, 积极开展水稻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发展鲜食型旱粮作物和大、小麦,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 促进高产技术普及化、生产规模化和经营产业化, 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3,4,5]。

3.2 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3.2.1 蔬菜产业。

根据民生和加工出口的需求, 上虞市的蔬菜播种面积以保持在2万hm2为宜, 其中专业蔬菜基地0.7万hm2、设施蔬菜667 hm2, 总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按照“保障供给、优质安全”的要求, 加快实施“北菜南移”工程, 调整蔬菜布局、优化蔬菜结构、搞活蔬菜流通;推进蔬菜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提高蔬菜生产能力、抗灾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蔬菜加工、流通业, 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3.2.2 水果产业。

上虞市水果有葡萄、杨梅、梨、樱桃、桑果、青梅、猕猴桃等, 上虞二都杨梅、盖北葡萄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自2009年推出“四季鲜果之旅”以来, 上虞市名特优新水果快速发展, 形成了四季有果、“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以创建水果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园为平台, 调整优化水果产业结构、品种结构, 引进推广优良名特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标准化栽培技术, 推进水果良种化、设施化、精品化, 提高果品品质。到2015年, 全市果园面积达0.6万hm2, 产值达6.2亿元。其中, 葡萄面积0.15万hm2、钢管大棚栽培面积占70%;杨梅面积0.2万hm2;猕猴桃面积666 hm2, 建成中国东部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

3.2.3 茶叶产业。

上虞市是国家级龙井茶越州产区原产地保护区。茶类以珠茶为主, 名茶产量仅占13%, 而名茶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76%。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茶园基础设施较差,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无性系良种茶园只占42.5%;二是名茶加工规模小、品牌杂, 影响市场开拓和效益提升。发展方向为:茶园面积稳定在0.37万hm2, 无性系良种率达到75%以上, 年产量在4 200 t以上, 产值2亿元以上, 其中名优茶产量1 200 t、产值1.6亿元。

3.2.4 畜牧产业。

随着城镇建设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畜禽养殖空间缩小、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发展方向要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 监管和创新并重, 稳定生猪家禽生产, 积极发展草食畜禽,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快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 加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动物疫病防控, 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高效生态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 全市肉、蛋等主要食用畜产品自给率达到85%以上, 畜牧业产值达到9.7亿元以上, 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90%以上, 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利用率达到97%以上, 争创全省畜牧业生态示范县。

3.2.5 水产产业。

以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 巩固南美白对虾、青虾、河蟹三大优势产业, 加大名特优水产养殖, 实行池塘精养、外荡增殖放流、山塘水库洁水渔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 提高上虞市养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拓展渔业增收增效新空间。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 水产养殖面积0.53万hm2, 其中南美白对虾0.2万hm2、河蟹333 hm2、青虾666 hm2、其他名特优新水产333 hm2;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万t, 渔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 其中, 名特优水产品2万t、产值占渔业产值的85%以上。

3.2.6 花卉苗木产业。

上虞市花卉苗木自2000年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但以传统的绿化苗木为主, 影响花卉苗木产业的效益。发展方向以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 发展乡土树种、彩色树种、珍贵树种等绿化苗木, 加快绿化苗木向容器化、标准化、工厂化方向发展, 提高花卉苗木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加强市场开拓, 促进花木产业健康发展。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 花卉苗木面积0.2万hm2, 产值2.5亿元。

3.3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新产业

近年来, 上虞市依托四季仙果、商都购物、休闲娱乐和虞舜文化特色,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形成了草莓、樱桃、果桑、杨梅、葡萄、水蜜桃、黄花梨、猕猴桃等一批采摘观光果园, “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以“四季仙果之旅”为主线, 改造、提升和新建一批水果、花木、特种养殖等特色农业基地, 建设成为集生产、休闲、观赏、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农业观光示范精品园。结合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服务水平。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 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 休闲观光经营收入达到2亿元。

摘要: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以期促进该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历史,现状,发展方向,浙江上虞

参考文献

[1]严力皎, 汪自强, 高勤建, 等.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生命科学版, 2002, 28 (2) :231-236.

[2]陈定夫, 柯紫霞, 吴国庆, 等.对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 2000 (1) :46-51.

[3]申涤尘.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4) :290-292.

[4]刘金薇.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08 (4) :55-56.

8.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篇八

【关键词】中国武术;功能体系;发展趋势

【Abstract】Martial arts has develop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uninterrupted,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ts own function and value.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function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law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law of martial arts value function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logic analysis and interview, it concludes that martial arts’ value function is constantly updated developing,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y,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 evolution law, it analyzes modern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martial arts; function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引言

中国武术经过漫长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特征,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表现出多样的社会功能。中国武术功能体系是武术长久以来得以继承、发展的原动力。武术功能的历史变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它的基本功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不同时期武术所侧重的主要功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转化的。认识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是研究当代武术发展道路的必修课,研究武术功能的发展规律对当代武术的发展有启发意义。著名武术史学者旷文楠曾指出:“武术的历史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的发生、发展历史进程的探讨,对武术演进的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对于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武术的功能体系

武术的功能体系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美国学者默顿曾言:“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每个历史时期都对应着相应的制度体系和民俗文化,而在武术的发展进程中,在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功能,这是因为历史的变迁给武术提供了广阔多样的展现舞台。功能的丰富完善促进武术结构的成熟,武术结构和功能是武术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不断变更的趋势。

武术的社会功能取决于自身的本质属性、文化目标以及在当时社会制度下达成目标的合法方式。由本质属性顺应时代要求所呈现的往往是固有功能。强身健体、搏击、文化传承等这些都是武术的固有功能,例如:搏击功能是由武术的技击属性所决定的。另外,如果某种固有属性响应时代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延伸出的新功能,为派生功能。军事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是武术的派生功能,例如:武术有搏击的固有功能,由此延伸出了在冷兵器时代保卫国家、攻城略地的军事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形成由固有功能和派生功能共同组成的多元化武术功能体系。

1.1武术的固有功能

1.1.1武术的健身功能

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它具有体育属性,它的健身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孙子曰:“搏刺强士体。”这是最早记录关于武术健身功能的论著。虽然古人在实践中较早地发现了武术的健身功能,但是健身功能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搏击功能而进行的。直到清代,武术完成由寄生发展到独立发展的转变,尤其是武术与引导术的结合,其健身功能才逐渐受到重视。在当时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十三式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记载。

1.1.2武术的搏击功能

在起源阶段,武术是原始人类战胜猛兽的基本生存技能,在当时祖先们就已经掌握了打击、切割、投射等搏斗技能,并且制作了比较规整的生产和狩猎工具(后来演变为战斗工具)。在争夺私人财产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打斗,后来发展成了群体之间的战斗。而在冷兵器时代频繁的战争中,士兵的武术技能又成了战斗的基本因素。武术的搏击功能是古代军事战争所主导的核心功能,也是武术发扬光大成就其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

1.1.3武术的文化功能

邱丕相认为:“在认识武术概念时,绝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还应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世界其他技击项目的根本所在,是武术的灵魂。武术文化是其发展传播的旗帜,是历代武术家继承前人技艺和思想来理解武术、传授武术、创新武术、诠释武术,同时又汲取时代的文化思想而形成的武术独特文化景观。

1.2武术的派生功能

1.2.1军事功能

同是具有防卫功能,武术与军事(军事武艺)间必然产生内在联系,这体现在武术与军事的历史关系中。〔1〕武术与军事同源而生,武术改变了战争的形式,战争推动了武术的发展,两者的出现和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战争论》所说:“战争的真正要素是‘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在冷兵器时代,军事战争和国家存亡息息相关,武术作为战争的基本因素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而战争主导的武术技击功能在其诸多功能中凸显,曾国藩认为:“练技艺者,刀矛能保身,能刺人,技艺极熟,则一人可敌数十人。”

1.2.2教育功能

文化功能是武术功能体系中的固有功能,而武术的教育功能就源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文化”一词本身就有“以文教化”的思想内涵。教育功能是武术技艺得以保存、传授、改革的重要手段,又是武术进行教化、自律、正念的有效途径。远在奴隶社会武术就进入了教育内容中,“文安邦,武定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兼备是追求完善人格的体现。“武德”是武术教育功能的核心,所提倡的忠、义、信、刚、毅、勇、诚的精神信念,以及仁、宽、恕、礼、让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1.2.3娱乐功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武术娱乐功能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和图腾崇拜,武术与原始宗教活动交织通过原始武舞表现。《毛诗正义》记载:“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作乐,象而为舞。”封建社会武术的娱乐目的逐渐明确,开始流行角抵戏、舞剑等娱乐内容,并且发展了戏剧、擂台等表演形式。古籍中有诸多文字描写了武术的娱乐表演,例如:“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等。

2武术功能的历史演变

武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其功能的自我演化息息相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2〕研究发现,在不同阶段武术的主要功能不尽相同,社会地位几经波折,在军事战争主导下达到巅峰,直到近代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再次变革。“考世系,知终始”,研究武术功能的历史变化,梳理武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武术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1原始社会时期——武术基本功能萌芽时期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武术的起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得以形成,武术功能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2.1.1生产劳动

在原始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环境下,人类在对抗大自然和生产劳动中本能地创造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等一系列攻防基础动作,并且创制了大量具有尖锋利刃的生产工具,逐渐掌握了与野兽搏斗的技能,萌发了武术的健身和技击功能。

2.1.2部落战争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私有制,部落间的战争日益频繁。在古籍中记载了许多战争传说:炎帝和黄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以及夏禹伐九黎、三苗的战争等。在战争中往常生产劳动的技能和工具演变为斗争的技能和工具。

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一系列的武术基础动作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但武术从萌芽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基本属性,这决定了它的基本功能。在战争中武术的技击功能得到充分体现,这标志着武术的雏形开始慢慢地脱离生产活动,在适应彼时社会原始战争的需求下完成了武术功能的第一次转变。

2.2奴隶社会时期——频繁的战争确立了武术技击的重要地位

军事战争是促使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3〕从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到秦朝统一天下以前,国内战争频发。这个时期青铜业和冶铁技术高度发展,武器得到革新,频繁的战争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武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军事战争为武术发展提供新的暖床,当时军队训练的重要手段是“武舞”(武术套路的雏形)、“角力”等,远射和短兵格斗是主要战斗技能。武术在战争的洗礼中不断革新,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并代代相传。

这时的武术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对古代武术发展起导向作用,如:受儒家“仁义”思想的渗透,衍生出“武德”观念。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奴隶主阶级提倡“文武兼备”的教育,所以射、御、武舞都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3〕另外,古代武术中的射箭技术被当时人们崇拜,发展到周代已经不仅是一种军事技能,且是上升为一种礼仪,成为社会活动,即“射礼”。

武术的技击性在军事战争中得到充分展示,对军队的战斗力起决定性作用,是为统治阶级维护其政权服务的,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所以这个阶段的武术主要是搏击和军事功能。而武术出现在学校、社会流行射术和“乐”中“武”和“舞”的结合反映出当时武艺社会地位之高,也标志着武术已经派生出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2.3封建社会时期——由军事功能所主导的武术功能多元化发展

自秦朝完成统一之后,中国开启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这个时期,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地方叛乱以及外部的侵略战争,使武术仍然以军事格斗为主要形式存在,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工具,同时也是人民推翻统治阶级的工具。军事武术繁荣发展但民间武术受国家政策约束,武术几经波折并稳步提升,内容逐渐丰满,功能走向多元化。直到火药在战场普及,中国封建末期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武术也受到西方文化和体育的强烈冲击,搏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传统武术经历了巨大变革。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

2.3.1政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武术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工具,所以一些时期出台了选才政策,如: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以及唐代的“武举制”之类,将武术与仕途结合激发了人民习武热情,对武术的发展和普及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武术也是人民推翻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防止叛乱颁布了诸多法规,如:秦始皇下令“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又有《元史》记载“诸弃本逐末,习用角抵之戏,学攻刺之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等,很多时期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禁武”,这都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和推广。“禁武”和“选才”是政府行为,是为其维护政权的稳定而出台的政策,中国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某一时期的禁令所消亡,也不会为一个腐朽的统治者巩固政权。

2.3.2军事功能主导下的武术

中国有“古来习武必知兵”的说法,而“武”在《辞海》中有“泛指干戈军旅之事”的释义。武术与军事相互交融与渗透,二者相互促进并不相悖。然而“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封建社会朝代更换、外扰内乱,武术价值在军事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士兵的个人攻防技能是胜败的基本因素之一,军事武术是朴实的攻防技术体系,士兵们运用练就的格斗技能,拼命厮杀。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一招一式都关乎个人性命甚至国家存亡,于是武术的搏击和军事功能自然被推向了最前端。

2.3.3武术功能走向多元化

根据历史发展规律,天下“分”了太久自然就要“合”一下,社会的剧烈动荡换来长期的繁荣稳定。尤其是两晋后,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出现南北文化交融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局面,因此武术在此期间进一步丰富。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中,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忙来耕田,闲来造拳”,劳动人民的闲暇生活推动了武术多项功能全面发展。单从街头卖艺这一社会现象来说,武者演练武艺体现了武术的娱乐功能,通过表演获得金钱体现了武术的经济功能,从个人行为和历史角度来看又体现了武术的文化功能等;又如,“项庄舞剑“的典故也是描写当时武术的娱乐功能;清代武术结合引导术更加发扬了健身功能,等等。

2.3.4武术发展逐渐成熟

发展到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逐渐走向成熟,不再仅依附于军事发展,民间武术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口诀、套路演练、武术流派等相继出现,呈现武术界百家争鸣现象;武术论著大量涌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了系统的武术理论体系。两晋时期就有了口诀套路的出现,据《抱朴子》记载:“又曾受刀盾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求;以待取入,乃有秘法,其巧入神。”宋时拳种套路已非常丰富,据戚继光《纪效新书》描述:“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各式。”这些古籍都记录了武术的发展之路,见证了武术完成独立走向成熟的过程。

2.4近代中国——冷兵器退出军事舞台,武术经历巨大变革

自宋代发明火药以来,火器逐渐普及西方军事战争中,可是自大的清政府并没有与时俱进,火药在战争中的运用直接导致中国武术彻底走下军事舞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进入动荡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权被分割、经济遭掠夺、文化受侵入,同时中国武术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场大变革。

首先,从体育的角度看,这时的体育主要包括两大类: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欧美西方体育运动。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在与西方体育不断交织碰撞的过程中,武术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转而在民间小范围传承,武术发展进入低潮。然而,到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武术运动逐渐受到重视,并且进入学校重新得到普及和发展。主要事例有:1919年教育部提出“请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1926年改称武术为“国术”;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武术运动会,等等。最后,由于在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长期处于交织状态,西方体育的优点也被武术汲取,如“口令教法”在武术教学中的普及等,这些细节的改变对武术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有些甚至延续至今。

武术发展到中国近代,虽然军事功能近乎完全丢失,但是在与西方体育文化交融中经历一系列变革后,武术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健身功能等都得到了升华。

3武术的现代发展趋势

纵观历史,武术的价值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从各个历史时期分析中可以看出,武术在原始社会处在萌芽状态时,由于人们生活手段落后,生产能力有限,武术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时获得的生存手段。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武术的价值功能被不断扩展,主要有:技击、健身、娱乐、教育、军事,等等,其中技击功能在军事战争中的运用长期主导了武术发展。直到近代西方热兵器的出现,特别是清朝末期,武术的技击功能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但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武术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因此断了传承,武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其功能体系也是此消彼长。如何让武术适应当今社会,是我们进行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研究武术的现代发展就不得不谈到近代武术发展经历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发生巨变,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影响,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武术自然也不能幸免。在经历一系列新观念洗礼之后,现代武术的功能体系得到重新划分。防卫功能决定武术的历史存在;体育化是当代社会对武术发展的要求;武术的健身需求使近代武术功能价值的重心发生转移;武术文化是武术价值的核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纽带;教育是实现武术价值的根本途径和归宿。〔1〕

3.1体育化是武术现代化发展要求

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导致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体育化,而体育化正是武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也正是按照这个道路发展,教育部门将武术纳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在顺应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术汇入现代体育的潮流,传统武术在竞技体育的碰撞下虽然占得一席之地,但是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扭曲,武术仍然没有走进体育的最高殿堂“奥运会”,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复苏传统武术。

3.2健身功能是现代武术的主要功能

武术的现代化健身功能是符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利用武术这项运动,引导和鼓励民间广大武术爱好者沿着循序渐进的途径进行科学锻炼,不断发展武术在社会中的普及范围,继而带动全民参与武术锻炼。这不仅推动了武术发展,还有利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走下军事舞台以后,武术健身功能才是最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主要功能,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3.3文化是武术现代发展的核心力量

悠久的文化是中国武术的灵魂,但武术现在正遭受文化危机。武术文化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如跆拳道、泰拳)的根本所在,技击性是武术动作的本质特征,但没有中国文化烙印的技击术也不能称为武术了。在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把文化放在第一位,展现出吸引人的中国特色文化才是武术发展的核心力量,如跆拳道目前在中国市场能够风生水起正得益于它的文化推广。在武术体育化过程中不是将武术全盘西化,因此许多武术学者唯恐体育化的武术不再是原来的武术了。但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文化保护,武术可以将西方体育“取之精华”,这也是武术文化强大包容力所致,武术可以不进奥运会,但是不能失去它的灵魂!

3.4教育功能是武术未来发展的归宿

一、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4〕习武之人自强不息的最初目的就是保家,而“家国同体”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习武人当民族遇到危难时捍卫国家尊严的意识。“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华武术精神正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二、武术教育的核心是育德。“文以泽心,武以观德”,武术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武德之中,武德也有自身的道德教育体系,具有德育功能。自古就有“习武先习德”的说法,师傅收徒往往把人品作为主要考查对象,在以后进行长期习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仗义疏财”、“重节守信”、“保卫国家”等大丈夫精神。

三、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传统的中国人人格多是“他制他律”,缺乏“自我组织”,往往没有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意识,同时也缺乏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权益。而武术恰恰“对症下药”,习武人彼此之间在切磋交流中了解对方,认识自我,并且通过训练不断发觉、注重、完善、表达、实现乃至超越自我,这对培养自信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论

传统和现代不是对立的,如何使“传统”变得“时尚”,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完美结合,如何使武术在现代化社会发扬光大仍然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武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朝代变更的过程中与多种文化思想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复杂且多样的功能体系,并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直接决定着武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高度。封建时期多次的“禁武”和创立“武举制”,都验证了国家政策对武术发展影响的至关重要性,所以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没有国家行政手段的引导是难以实现的。另外,在武术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不同功能在社会需求中的运用,不断创新改革,使武术符合现代发展需求。最终让武术这个传统文化的奇葩在盛世中国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复兴。

参考文献

〔1〕李印东.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5,19,21,24.

〔2〕谭作军.从武术功能演化看武术之发展〔J〕.搏击,2010,7(1):4-5.

〔3〕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武术(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16.

〔4〕费孝通,等.中国文化与全球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1-22.

上一篇:草丛的村落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