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2024-07-30

感悟人生感悟历史(共8篇)

1.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篇一

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在认识和评价中渗透着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人们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探讨“笑”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是充满母性的笑;有的说是洋溢爱情的笑;有的说是表示感谢的笑;也有的说是固定模式的笑等;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最后的晚餐》耶稣与门徒犹大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善恶。把耶稣的镇定自若和叛徒贪婪、懦弱、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之,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注重“人”这一情感。

再如讲抗日战争时举了两个典型的细节,一是在南京大屠杀时,展示了一段感人至深《我与75岁的父亲有关南京大屠杀见证的通话》。一位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幸存的老人用他南京地方口音的讲述过去那段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一晃都快过去69年了,当时我才7岁,你四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南京人到处都逃难。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我们提前跑到江北农村你姑奶奶家去躲了。当时你四叔太小,便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日本人进了南京城之后,烧杀抢劫,林老人、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砸开我们家大门,见人就杀。把王老太杀死后,对你四叔开了一枪,那一枪正好打在你四叔右腿上,当时你四叔昏死过去,不然恐怕就没有命了。日本鬼子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藏在屋梁上的家谱也抢走了。后来是邻居张大伯冒死带你四叔出来,找了位土大夫把子弹取出来,才保住了性命,可你四叔那条右腿永远残废了。那时侯,我们在农村,白天藏在庄稼地里不敢出来,天黑才敢回家。经常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掉头的,开枪打死的,用刺刀刺死的,有的妇女肚子都被日本人剖开了,看到老老少少的尸首,真是残不忍睹。”这段口述历史,真实而又具体,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课堂上一时一片寂静,而学生的思维却积极地流动起来。二是讲到百团大战时插入了一件事:聂荣臻救日本孤儿。就这两个细节在班上展开讨论:聂荣臻该不该救日本孤儿?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指出:“两军激战,八路军勇救敌人的遗孤,权衡利弊,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是对生命的虔诚和爱护。八路军也好,聂荣臻也好,都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凶残无比的日寇感到自惭形秽,感到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这段所有人都熟悉的话题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历史和感悟历史,除了传承世袭的恩怨仇恨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使命,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伟大。在历史教学中用“细节”说话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质疑历史知识细节。特别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是喜欢张扬个性的,当老师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讲述中不那么具体详尽,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时,他们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而他们的质疑,往往会带动了课堂的生动、成功。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细节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加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个性化。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细节,老师不可能都运用上。只有恰到好处的使用精彩细节,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随意拼凑细节则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历史课堂的细节使用要科学、筛选,用在关键处。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让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历史的魅力有一个个细节迸发,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意与生动、关爱与智慧,健康成长。

2.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篇二

一、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艰辛

在整个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在知识中汲取经验,通过对知识的内化,我们能透过一幅幅画面了解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高中历史中对于政治制度的建立有着明确的标注,老师在给我们讲解时,也将这部分作为了历史讲解的基础,从推陈出新的政治制度中,我们能了解到历史过程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且惨痛的教训。社会环境以及条件变化推进了历史进程的发展,这一点,在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时体会的尤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节课时,老师利用始皇帝史学历史向我们讲解了政治者承继和发展情况,让我们对大一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夺河套、修直道、开灵渠等措施,不断推进帝王统治。在学习之后,我们能通过历史的变迁的史学历程的改变,真正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艰辛。我们也对“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二、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体会历史传承的责任

学习高中历史对于我们来说,要在历史事件中体会历史精神,也能更好地传承历史责任,这是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有的担当,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高中历史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且在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我们能通过历史事件了解到,从南北朝一直到近代,国家统一以及加快实现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一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并且,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还认识了屈原、蔡伦、祖冲之、范仲淹、岳飞、郑和、李自成等等光辉的历史形象。通过鉴赏式的学习方式,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历史长河中民族优良传统的承接和延续,也能更好地铭记历史,从而提升民族认同感、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在学习《中华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课时,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犯的历史时刻,也通过历史的学习,更加体会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民族精神和生命一样重要,中华军民英勇不屈的精神也一直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在高中历史学系中感悟历史神奇的跨越

透过历史,我们能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也能体会到人们辛勤工作以及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制度的不断创新,也实现了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的共赢。另外,我们在接触的历史事件中,能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凡是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恶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跨越式进步和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历史的转折性改变,推动整个历史过程以及时代的变更。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我们原本比较模糊的认知逐渐清晰起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也了解了北伐战争、五次反围剿对于中国共产党涅槃重生的推动作用。正是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才磨砺出共产党人坚毅不拔以及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正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学习,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新中国的重要价值。

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知历史结构的创新

我们通过学习高中历史,不仅深刻体会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明和精神,也充分地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也是一部文明创新史,只有保证创新,才能推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坚持和追求过程中,人类创新过程也在不断的更迭,利用智慧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进步。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创新发展对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源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制度建立的历程,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性时刻的神圣,也能透过情感的描述体会到当时人们摆脱黑暗,重见社会进步的感情。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认知,引导我们对祖国统一有了更加深入的价值认同。在对历史内容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我们还体会到了中国政治文明智慧和创造的共生结构。在历史中感悟创新的力量,也教会了我们要积极开拓思维,在建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真正体会为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时代责任感。

五、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积淀历史进程的智慧

高中历史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历史进程的回顾,而是通过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建立一种对历史经验的感悟。在学习中,我们被祖国历史文化中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体会另一种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和角度去分析问题。从文化中学习经验,从历史事件中吸收教训,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的真正要义,也就是俗话说的“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意义了。在学习中吸纳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指导现在的行为,或者是作为参考,这是我们高中生应该在学习高中历史中体会到,并且应用到学习中的事情。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过程中,我们透过资料能体会到港澳回归的庄严肃穆,能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一代伟人超凡智慧的体现。

高中生活被各个学科充斥,我们通过数理化拓展学习的思维,通过语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只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美好,而这正是在历史学习中最大的感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能有效的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意识,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吸收的同时,体会历史智慧带给中国发展的影响,我们透过中国文化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总而言之,学好高中历史,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民族精神,提升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22(02):133-134,65.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14,29(08):35-39.

[3]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浅析[J].历史教学,2013,25(07):5-8.

[4]周云华,杨建亚.高效文化史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5,29(02):128-131.

[5]何成刚.在继承与发展中创新--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J].学科教育,2014,29(01):13-18.

3.历史教学如何感悟历史的美 篇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感观念

有正确的审美观,才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史料中欣赏真正的美。历史教师要善于发挥历史审美素材丰富的优势,以声情并茂的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把学生带入历史的美景,触发其感官,激发其情感,开启其想象,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例如中国史上,忧国忧民的屈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忠心报国的岳飞、文天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也为我们提供了美育素材;卖国求荣的秦桧、汪精卫,贪婪残暴的商封王、隋杨帝,奢侈腐朽,投降卖国的慈禧太后……一个个丑恶的嘴脸则永远钉在历史的十字架匕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两种人及其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借签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启迪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学科的理性素材,对学生进行情神品质教育。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凭着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为社会的进步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奉献,表现出祟高的思想美、意志美和情操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这些素材为切人点,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实现人格塑造。例如,天文学家哥白尼,天文观察几十年如一日,创立了“太阳中心说”,遭到反动宗教势力的残酷迫害;布鲁诺为坚持真理,宣传这一学说,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伽利略为证实一学说的正确性,被囚禁九年直到逝世。这些科学家的事迹表现了崇高的科学精神美,他们这种顽强不屈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质,深深感染着后人,在这样的审美教育中,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升,从而铸就了其健康的人格。

三、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接受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不能脱离历史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从知识内容的角度进行美感教育。

1、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感悟艺术美。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美术作品插图.为我们留下了美的形象。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东京汁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敦煌壁画中身披飘带、凌空起舞的“飞天”,展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油画《开国大典》,面带微笑、维妙维肖的《蒙娜丽莎》,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形象逼真的《宋孩儿枕》等等。这些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尽管表现方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促进人们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培养。

2、通过对杰出建筑的观摩,让学生欣赏形态美。

古今中外有许多建筑,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气势宏伟,有的精美、有的技术高超。如赵州桥、北京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片,认真领会建设者们的独特构思,在欣赏中认识美。以秦、明两朝的长城为例.曲折蜿蜓万余里,雄伟坚固“臥”北疆,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古老中国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长城形态美的同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3、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领悟意境美。

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有机结合来表现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能够表达美的素材,加以发挥、渲染,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体味作品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如讲到唐诗时,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两首诗的诗情画意,揭示作者的诗歌特色。再如讲到南北朝的民歌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象读《救勒歌》,学生就仿佛看到塞外那一望无际的原野,牛羊成群地在草原上奔跑,美不胜收。

4、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行为美。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学中要正确、具体、生动、实事求是地叙述和加以评价。特别是对历.史发展有较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既要肯定他们的贡献.又应该指出其缺点或局限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评价秦始皇时,可引导学生列举他的功绩和过失,并进行对比讨论,从而得出:秦始皇既是一个残暴的封建帝王,又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又如世界史上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生动的概括,强调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但应该指出,马克思并非一个天生的共产主义者,而是他在深人研究政治经济和空想社会主义、研究各国革命史以及参加工人运动实践之后,才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而他的后半生确实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学生受到马克思心灵美、行为美的感染薰陶。

5、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尝试实践美。

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教师应改变单一的传授知识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丰富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美,增加情感体验。例如:我们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网查看故宫、孔府、孔庙等名胜古迹;让学生搜集一些古钱币,增加感性认识;指导学生通过校园网搜集、整理有关考古发掘信息和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现,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与信念端正。”

4.历史教学感悟 篇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历史课尤其如此。因为,我们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给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年龄又小,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或抽象地理论灌输,或者单纯画几条杠杠,写几句结论,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烦腻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历史学习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

一、设计精彩的导语:

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我们教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我在讲《鸦片战争》时,设计了这样一个

导语:我们知道1997年7月1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因为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从此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统治香港百年的历史。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香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英国是如何进一步步侵占香港的?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如我在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利用多媒体把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的影片给放了出来,使使理论比较强的一课很轻松愉快的让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了。最后在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歌声中让同学们到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总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

三、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作实验;而初中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在讲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出示投影片“秦

始皇”,我对秦始皇的刻画如下:“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他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他头戴挂满珠子的皇冠,身穿绣花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分;他面带微笑,仿佛为自己功高盖世、流芳万代而流露出洋洋自得的满足感。”短短几句话的描述,把秦始皇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四、插入故事教学: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巧妙地插入小故事,调节一下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顿时就会活跃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讲初一《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插入越王沟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讲鸦片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时,我插入了一个“马桶御洋兵”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有趣地设问:

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把一些较为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地提问,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版图辽阔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版图渐渐变小。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象一头肥猪,为什么鸦片战争后就变成了一头瘦骨嶙峋的小猪了?

六、巧妙设计和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历史作业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注重趣味性、多样性。作业设计完成以后,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历史的感悟 篇五

【内用摘要】通过毛泽东、刘少奇等历史人物对史学的研读,后人给予他们的历史性评价等的撰述,说明历史学对于政治家有利于治理国家,处理国事;对历史人物给予给予最共正的评价;对我们个人可指明人生前进的道路并丰富个人的修养。【关键词】毛泽东、刘少奇、岳飞、袁崇焕、司马光,历史的天

空,感悟历史,鉴古知今

众所周知,史学上有段佳话。宋朝时期史学家司马光把自己十九年心血凝聚而成的《资治通鉴》呈上给宋神宗时,宋神宗以惊奇的眼光,钦佩地看着这部鸿篇巨制,百感交集,泪水盈眶,以有力的大手挥笔题词:“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显然,司马光和宋神宗对史学的价值是有着深刻感悟的。

首先,明史有资于治世。历史上的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经济,重用人才,对外重视发展友好交往,对内重视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在百废待兴的唐初,就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这与他“君舟民水”的远见史识分不开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历史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他学识渊博,尤其在史学领域有许多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卓识见解,他认真研读过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并号召全党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不做李自成。”几辆卡车载运着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向北平进发。北平郊外,衣着简朴的一代伟人们,简陋的屋舍里忙碌着他们日理万机的身影,不仅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而且筹划着建设新中国的大计。屋外曲折的小路上偶尔一见他们

慢步的身影,那是工作之余难得的小憩。李自成似的悲剧没有重演。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嘹亮歌声的奏响,伟大的新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与毛泽东征战了一生的蒋介石对历史也有着深刻见解。我们知道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个酷爱独立,自由的民族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没有对日公开宣战。这也是源于对历史的感悟吧。如果宣战,一是我们许多军用物资严重依赖外国,宣战意味着禁运 ;二是我们几批与德国大宗军事订单还没有落实,这些急需的军用物资还没有运到国内,宣战意味着“泡影”出现;三是我们大批国民在日本国内,宣战意味着他们奴隶般的命运开始了,而我们国内的日本侨民会躲进英法等国的租借地,他们依然照常刺探我们的情报,搞破坏活动,对日本没有什么影响。总之,利大于弊。两权相衡取其轻。这让我梦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海战,激战正酣,而我方却弹药奇缺,向德国等国的军事订货却迟迟不到,清政府提高了几倍的价格,他们也不予理睬。激战中的致远舰弹尽粮绝,舰身弹痕累累,管带邓世昌抱定必死的决心,命令部下开足马力,直撞日本旗舰“吉野”号,无奈苍天不佑我大清壮士,邓世昌等将士们的血肉之躯沉入大海。历史事件有时是惊人的相似,而结果却迥然不同。这就是历史感悟之所在吧。

其次,历史是最公平的。历史上,抗金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明朝“不倒的长城”袁崇焕在边关屡建战功,令清军闻风丧胆,却以“篡位”罪名被绳之以法,用囚车押赴京城,囚车打开,不明真

相的民众高呼着“打到汉奸”的口号扑上前,把这位日日夜夜保护着自己身家性命安全的英雄,光天化日之下给“撕吃”了;一代伟人刘少奇为了创建新中国,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在白区领导地下斗争,为了建设新中国,他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开创性的工作着,但却被林彪,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生日,定罪为共和国的“叛徒、内奸、工贼”,在继续进行地屈辱而残酷的迫害中不久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觉醒,“淘尽黄沙始得金”。历史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历史的天平永远是公正的。岳飞被平反昭雪,追谥为“鄂王”,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人们常常自发地来到这里,流连忘返,吟诵着他的《满江红》而不忍离去;袁崇焕被杀害后,他的部下冒着生命危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含泪跪在地上,把散落在地上的碎肉片片捧起,装殓起来,连同他生前的一些遗物,埋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从此,辞别了军营,祖祖辈辈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居住了下来,陪伴着这位长眠于地下屈死的忠魂。历史不会忘记,人民终于给了他以公正的评价。刘少奇,这位人民的公仆,共和国的主席,祖国人民已经给他平反昭雪,在一九八零年迟开的追悼大会上,人民给了他公正的评价。他的心血之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依然被广泛传颂着,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再次,历史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读史,使人明智。众所周知,每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对史学都有着广泛的研读和深刻的领悟,有的还留下了许多光照后世的著作。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政要》,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英国的著名首相,二战时期“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曾根据亲身经历和许多见闻,著有多部史学著

作,由于成就卓著,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名人尚且如此,对于我们,读一些历史书籍,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成长。反之,读史而不知正确的用史,自己的人生之路中会出现曲折,甚至偏离历史航向。如“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秦桧,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彪,江青等,成为历史的罪人,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6.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 篇六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类似的话,只能靠记忆拼凑起来,大跃进运动的发生与其说与赶超思想有关,还不如说与反“反冒进”思想有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不解。1957年4月,毛泽东在听取叶飞的工作汇报时说反冒进的人强调稳妥。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老是稳慢就会出大祸。对反冒进的人,办法就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提出新的口号,使他们无法稳。“冒进”是他们反对“跃进”的口号,我们要用“跃进”“代替”“冒进”,使他们不好反对。这就很可以说明,大跃进名词的由来也直接与反“反冒进”有关。其实,早在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就有了大跃进思想的萌芽。在这一年7月和10月举行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和中共七届六中会议上,毛泽东对邓子恢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厉批判,人为地掀起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情况下,毛泽东又进一步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应当批判和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在有关八大的准备工作中,毛泽东提出,八大的“中心思想是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因此农业和农业以外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迅速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新形势。从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一股层层抬高数量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在批判“右倾保守”,“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口号激励下,国务院各部纷纷修改长期计划指标,把15年远景设想和《农业四十条》中规定12年或8年的任务,提前在5年甚至3年内完成。基本建设项目也随之纷纷上马,“各方面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出现了急躁冒进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次冒进是“大跃进”运动的前奏。

这样急躁的心态不就是需要时间降降温?需要时间平淡一下?

此外,除了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感想外,也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

以下我将就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谈谈我的认识。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龚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共产党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时就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选择共产党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此外,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总的来说,党的性质、宗旨,坚定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党为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适应执政环境,加强执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 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中

7.也谈感悟历史与培养创新能力 篇七

一、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素称“礼仪之邦”, 我们的祖先, 曾以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也曾以自己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 现在, 我们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21世纪, 这对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那么在今天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来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呢?

1.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教学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历史知识有着丰富的做人道理, 如果离开了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讲授来说伦理道德那只能是一个空洞而乏味的说教, 像伦理道德中最高水平的爱国主义, 从古至今, 何其丰富。如“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临终不忘嘱托“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也正如孟子所讲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像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中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事轻于鸿毛”的价值观,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泛滥, 含辛茹苦十三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受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 是我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 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财富。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建设的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在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培育和熔炼出来的优秀的民族精神, 维系着华夏炎黄的团结和统一, 并使之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无论是昨天, 还是今天都闪烁着耀目的光辉,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些都无形地增添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北京人的古老, 青铜器的精美, 使西方垂涎的陶瓷和丝绸, 让西方震惊的四大发明, 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 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充满智慧勤劳的象征。“张骞通西域, 玄奘的西游, 鉴真的东渡, 郑和下西洋”,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勇敢的见证和中外关系史上的壮举, 诸子百家, 楚辞汉赋, 唐宋诗词, 马王堆玉帛, 随县的编钟, 云岗的石窟, 敦煌的飞天, 堪称世界之最,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乃世界史学奇观, 以及祖冲之、刘徽、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使中国古代科技乃至世界科技达到巅峰。这些优秀的遗产, 直到今天还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 面对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 作为我们的学生一定无比骄傲和自豪, 因此, 我们教师要通过古代的优秀文化来启发他们发奋, 为了自己的祖国的文化不再延缓, 更加灿烂而增添更加的责任感。

二、结合历史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的提高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师的教育和文化氛围熏陶, 但作为中学生来讲, 更主要的来自学校的教育。学校是一个全方位提高中学生德、智、体的摇篮, 并且每一个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不可缺少的功能, 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提高中学生文化修养的基础和条件。

1.加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历史知识是昨天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没有昨天的文化, 就没有今天的文明, 正如牛顿所说:“我今天的成就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因此, 要引导中学生努力学好历史基础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引导学生学好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 我们的民族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创造过世界奇迹, 但历史告诉我们, 近代以来, 夜郎自大的统治者, 使我们丧失了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机遇, 中国落伍了, 民族素质没跟上世界潮流。步入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社会生产力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中, 历史又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近代的中国我们已错过一次, 今天我们要谨记历史教训, 抓住机遇, 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科技, 让中国传统文明更加辉煌, 历史更加充实, 只有这样, 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得以提高。

三、结合史实, 发挥主导作用, 激活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 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以开放的心智, 灵活的头脑, 全新的思想, 开阔的眼界, 从多角度, 多方位启发学生, 开拓学生思维, 以丰富的想象力去推动疑难总是的解决, 更好地把握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使课本“活”起来,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 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处理, 形成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思想, 从而设计出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还要使课本内容丰富起来, 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从知识学习延伸到道德修养, 从单学科知识延伸到多学科知识, 从规定性课程到选择性课程, 从教室到校园, 从校园到社会, 甚至超越教材, 超越课堂。

四、结合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 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 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纵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哪一个国家, 哪一个民族, 无不都是有着强烈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中国古代江都江堰和大运河的修凿, 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这些都是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的表现。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更为炽烈, 林则徐的“师夷”, 康有为的“上书”, 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的“探索”, 这些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勇于开拓的革命事迹, 世界史上也是如此, 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摆脱落后,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危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法拉第、爱迪生等人的发明创造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 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国家就会落后, 民族就会衰败。今天的历史教学要敢于用历史知识引导培养学生勇于变通、开创未来的进取、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历史教育学新编》.1998年.南师大出版社

[2]《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2002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8.感悟初中历史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下面,我想就初中历史教学法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二、乐学是最棒的方法

在传统的历史课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往往只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让学习不再枯燥

采用多媒体教学,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

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充当历史角色,自导自演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导”通过“演”让记忆更加深刻,理解历史更加的透彻。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其直接兴趣。 如讲《秦汉时期的文化》时,我们出示了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当一只小铜球“叮当”一声落入一只蛤蟆嘴 里时,学生拍手称奇,“啧啧”之声赞不绝口。我们可以听唱相关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情感。

成语典故,为了说明商纣王的残暴,就讲“炮烙之刑”;讲巨鹿之战时,就讲“破釜沉舟”;讲班超出使西域时,就讲“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讲祖逖北伐时,就讲“闻鸡起舞 ”;讲淝水之战时,就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讲李林甫谄媚奉迎阴险狡猾时,就讲“口密腹剑”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合作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对尚未弄懂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因为议论时,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很多: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

四、清晰的框架是思维明朗的先决条件

教师总结出每节课的知识框架,然后以表格或框架的形式在黑板上出示本节课的初略框架,让学生根据初略框架来分组健全本课历史框架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中把一个班按5到6个人分成几组,每组针对以上初略框架进行讨论,并且最终完善历史框架,然后对各族进行初略框架的分工,最后让每组派一人上黑板来完善和班上的历史初略框架,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对于出错率比较大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和举例。利用这种一帮一,或一帮几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掌握初略框架的填写方法,从而自己找出本科的重点。

总之,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变“灌”为“导”,注意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以教带学,以教助学,以学论教,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体现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实现学生“学”的过程;注重教学与学法、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 ;让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不再单是教师在“动”,而应是以学生的“动”为主的师生互动。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浅薄认识,如何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好,方法自然会有很多,因地因人而异,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必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

上一篇:裙子不见了二年级作文下一篇:装饰公司三周年庆典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