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2024-11-07

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3篇)

1.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篇一

【摘要】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并同意部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形势下,本文对设置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培养。

【关键词】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在职培训

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为在职临床医生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开辟了渠道,缓解了当时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国务院提出了完善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以下简称“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并同意部分高等院校20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攻读全科医学专业学位。

由于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培养刚刚起步,现阶段招生仅限于全日制研究生,但是面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我们应加快研究相关政策,以满足在职人员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需求。

1 对专业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

我国1991-陆续开设了18种专业学位,期间各类专业学位累计招生61万多人,其中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这对加快人才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又将专业学位类别增设至38种。

至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类别不断完善的过程。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后,于正式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生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不仅有利于解决原来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临床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临床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推动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2.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篇二

关键词:临床专业,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中应充分体现职业和岗位特点,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为重点,按照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1]。为提高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以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和医学发展趋势为导向,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本地区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自2009年起,我校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并有幸获得了美国中华基金会(CMB)的资助。将原有的“2+1”培养方式改革为“1+2”模式,经过近四届学生临床实践,与医学生传统的临床见习比较,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更好地探索适应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模式提供依据。

一、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实用性

课程是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将各个学科和学科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人特点,按照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顺序进行和谐组合而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2]。我校三年制临床专业的“1+2”模式,就是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要在临床医院从事为期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然后一年再去医院实习。与传统的“2+1”培养有所不同。二年级开始学生几乎都是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均有临床带教教师完成,而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安排几乎是1∶1。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二年级第一学期周数为18周,开设的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以及中医与中医技能实训”等课程,学生在本学期临床教学过程中学习时间为16周,结束后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考试。二年级第二学期周数为14周,开设的课程有“五官科学、卫生适宜技术实训、康复医学、传染病学、护理实训、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此外,除临床综合教学外,学生还要到县级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或社区),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带动考核方面的改革,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程,带教教师都要进行理论或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与国家助理医师考试的内容衔接,从案例分析到考试的题型等,让学生都要有所了解;操作技能的考试模拟助理医师考试实行多站式。

二、构建优秀的临床师资队伍

基于临床专业(全科医生)职业能力的专科层次课程体系,推行以基层、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毕业后能适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的需要;改革后的三年制临床专业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从一开始步入临床,就建立起一种理性认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生的启蒙教师是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既是大夫也是教师。为此,学校与临床教学医院相互沟通,遴选出优秀的带教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将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请进课堂;另一方面临床医院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对临床医师进行教师规范化培训,经过遴选、试讲,教学督导专家把关,由优秀的临床医生组成临床教学师资队伍,为临床专业学生一年的见习学习提供保障。

三、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体现教师言传身教作用

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尊敬教师不光是因其高超的医疗技术,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还因为其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高尚的品德。这些往往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3]。因此,作为临床教师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在查房中教师以身边的实例告知学生,如果与患者沟通不当、沟通不及时很可能成为医患矛盾加剧的导火线。向学生传授与患者交往的技巧,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临床课程的讲授中,教师通过增加社会伦理、法制、医患纠纷等的活生生教学案例展示给学生,临床实践证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感觉收获很大。

(二)注重教、学、用互为一体的应用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面向基层、社区等医疗机构,教、学、用是否集为一体,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重要的是今后能否适应岗位的需求。针对现行高职临床专业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思想不重视、时间不保证、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等,而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差;多数学生在实习后仍然不懂得自己的岗位职责;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等等。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加强临床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必须对现行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

为此,针对我校三年制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临床一年见习学习中,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以培养全科医生能力为核心,重视专业理论,强化应用能力,同时与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衔接,提高学生综合应试能力为出发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为此,在临床教学中,模拟临床诊治过程,将“典型病例”以疾病诊疗过程如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辅助诊断、鉴别诊断、临床观察、预防等进行归纳,使学生举一反三,强化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加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讲代谢性疾病时,以糖尿病为例带教教师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到病房询问病史,查看临床化验单等,在教授本章内容时通过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病例,提出问题,如患者为什么吃的多还饿的快,体重还减轻?胰岛素为什么能降低血糖?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根据病例分析患者再发展下去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等等。让学生先思考,再进行机理的讲解,达到预期的病例分析与机理相互结合的效果。

同时,将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卫生适宜技术,将来到基层能更好发挥作用。充分体现教、学、做互为一体的应用。比如讲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通过病例分析、与病人面对面的交谈、病例书写,到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推拿治疗的过程,学生亲自体验,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临床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四、强化技能培训

根据目前卫生职业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职业岗位的划分来进行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临床技能实训,社区、疾控中心等的见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增强学生对各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临床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真正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更有实践能力的高等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年的临床见习学习中充分利用临床医院的有利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拓宽实践教学层面,再回到临床从事一年的实习过程,形成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教、学、练结合,不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步入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重构考核模式

课程改革后,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记忆向知识的应用方向发展。努力施行多形式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知识积累的考核,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以外科学考试为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平时的成绩占10%,主要考核学生日常学习过程,比如查资料、出报告、参加志愿者等,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由带教教师和组长完成。操作技能考核占30%,实践操作环节考核要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技术的应用能力等,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记忆向知识的应用方向发展。期末卷面考核占60%,题型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题型要一致。考核结束后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总结、整改,充分发挥课程考核指导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功能,使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六、结论

1.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临床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利于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为岗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改变了见习教学中带教教师应付,学生学得马虎,思想上不重视、教学模式单一,而导致实践性教学效果差,学非所用的不利局面。

3.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改革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按照工作岗位职责划分“模块式”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熟练从事各种临床岗位工作。

参考文献

[1]游新娥,禹云.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1).

[2]王红.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探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2015,(16).

3.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篇三

摘 要: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基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然而面对医学模式新的发展形势,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着太多的弊端和问题,使得毕业的院校学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环境和实际工作状况,因此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简单的叙述了基层医务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三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1 浅析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1.1 课程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在传统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而且探讨的理论内容太过精深,看重理论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传授,忽视了对同学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而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方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主要是向基层卫生机构输送医务人员,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广大的村民和乡镇人民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但是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并没有跟上医学模式发展的步伐。同时医学的很多课程仅仅是一门课程,其中的诸多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在向同学们讲解一个病例的时候,都是按照千篇一律的课本上的流程来,而这套流程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这也就导致了同学们在学习完课程之后,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仍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学习和适应[1]。

医学比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实践性,再加上三年制的专科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基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更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仍然采用不能适应发展形势的传统课程体系,没有让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以基层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补充,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环境、进入工作状态。

1.2 课程教材滞后且课程设置有待创新

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传入中国,此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较于临床医学发展的迅速,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显得尤为滞后,尤其是三年制的专科医学教学,目前它仍然在使用本科的医学教材的压缩本,并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较为成型的系列教材,那也就没有办法把专科医学特有的“六位一体”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教材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专业人才的培养[2]。也是因为使用本科醫学教材,专科院校受学制的限制,只能压缩医学教材,使得课程设置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能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也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院校开始设置很多选修课程,但是由于考虑不足,选修课程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基层医务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以“六位一体”为中心的,即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医护人员首先就是要懂得基础的医学知识,掌握乡镇社区常用的护理技术、诊疗技术、医疗设备操作技术以及致残性疾病康复技术,要会诊治农村社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要懂得如何预防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同时还要了解和懂得社区保健、老年医学以及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由此看来,基层医护人员需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所以院校要结合基层医疗实际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精简和整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加强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为基层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3]。

3 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构成

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一定要结合当前基层医疗的实际发展状况,并吸收医学类及其他有关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在把握“六位一体”宗旨的基础上,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具体构建如下:

模块化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岗位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模块。其中职业基本素质模块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社科医学导论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内容;职业岗位基础能力模块则包括医学基础知识;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和常用技术。预防指的是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治疗指的是广大的农村社区中常见的、多发的疾病的诊治,康复指的是妇女、儿童、老年保健,生殖健康保健以及计划免疫等内容,保健指的是致残性疾病康复技术,常用技术指的是常用的护理技术和乡镇社区医生常用的诊疗技术;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模块包括执业医师考核课程、妇幼卫生方向、全科医生方向和麻醉方向等需要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4]。把这些模块化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大部分,并以此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课程质量及考核标准。

这种课程体系较之传统的课程体系有了很大的完善和进步,它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也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模块化课程体系由传统的2﹢1变成1﹢2,即第一年、二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在医院变成第一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和第三年在医院上临床课[5]。与此同时,理论和实验在课时分配上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种变化拉近了课堂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以及教师给予的知识外,还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病历资料,这种参与诊疗处理的方式会让同学们对疾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他们对医学知识的印象。在参与诊疗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医疗服务观念,而且他们还可以及时的让院校了解到临床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的人才类型和数量,以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出合适的调整[6]。其次是教学内容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整合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增强其实用性和针对性[7]。如在广大的基层社区中,先进的医疗设备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加强学生对乡镇社区常用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的训练,例如腰穿、腹穿和胸穿等。还可以在注意教学内容联系与衔接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打乱章节顺序,加入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基层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洋,张虹,杨琪.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11+30.

[2]汤军.Reformation of Preclinical Curriculums in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ity for Local Medical College[D].西南大学.

[3]王春成,李明哲.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24:37-38.

[4]张毅.An Independent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 Study on Factors [D].天津医科大学.

[5]郭毅,王润霞,杨冬梅,潘敏,刘付平.临床医学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1:3220-3221.

[6]林先燕,杨胜文,余跃生,韦亚丽,邓祖国,任光祥,周小艳. 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社区卫生实践能力提升效果评价[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04:293-296.

[7]张丽卓.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

33:124-125.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医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JKT201351)。

上一篇:典型案例通报学习心得下一篇:运动会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