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反思

2024-07-03

语文试卷反思(共9篇)

1.语文试卷反思 篇一

考试反映的是过去的学习情景和成效。需要经过考试,才能了解自我未悟懂的知识,并经过错题来解决问题。

这次单元测并不梦想,甚至接近倒数,仅仅仅有70分,与第一名相差了十三分,这使我需要好好反思,对此,我作出反思与总结如下: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

选择题只得了8分,错在了不该错的地方——确定语病,这一类题型很常见,但还是错了,粗心大意!读题就该仔细,也应当多练习,熟悉这一类题型,把握好考点与考试套路,下次不再错。

二、古诗阅读部分

古诗部分错了一题,原因是没有理解诗句的意思。应当积累古诗文,多培养出理解古诗的本事。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

文言文整遍没有理解,每个小题都有扣分,明显是古文字词的翻译没有掌握好,一道大题只得了五分,多阅读古诗言文,积累古诗文应当能有所改善。

四、填补课文资料部分

最不应当错的部分居然错了两处!错点一是需背课文片段模糊;错点二是生字写错,必须熟记课文资料,做到温故而知新,不让课文资料在脑海中淡忘!

五、综合性学习部分

错了一题。阅读量太少了,增加阅读量与熟记书中重要部分是最重要的。

六、现代文阅读部分

十三题全错,失去了三分,第一小空看错了题,“写作手法”写成“修辞手法”,后面两小空没有回答完整,其二也是没有悟出人物性格特征,改正方法其实很简单,从方教师的摘抄作业中就能取得方法,认真写全语段所有的每一个细节,这也是一个对错误改善的好办法。

七、作文部分

有些偏题,也有很多涂改处,书写应改善。

经过这次考试,发现了自我的不足,需要利用自已的总结与提出的学习方法加以改善,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2.语文试卷反思 篇二

在今年的中考备考复习中,我批改了学生课堂上练过的一份化学中考模拟卷,学生答卷上出现了不少的错误,有一部分是表 达不准确、模 糊、理解偏差 等常见错误,还有一些是特 殊的错误,这引起我 的重视和 反思。在逐个分析归纳后,向学生进行讲评。在此对该卷的讲评收获及感悟进行小结。

【错例一】

本不算难的第(3)小题居然有约60%的学生留空。发现原来大部分学生有个习惯,即读题匆忙,常忽略无空格的句段,造成漏答,自我检查时也不易被 发现。因此要在讲评中严肃强调。这道题提醒我不能简单地把漏答看做偶然的读题马虎,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读完全题的习惯,防止漏答。

【错例二】

这题学生多数只写第一个方程式,而答案是 两个。题中的“有关”实际上是要求凡与本题有关的反应都该写出,忽略了这个关键词易造成得分不满,在平常的读题中应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些题眼。

【错例三】

此类错答也较多,讲评时我先问:“题中给的多个选项都得完全分配,谁也不能‘无家可归’是吗?”学生通常让选项“各有归宿”才会放心,居然淡忘了“选项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这个硬原则。从而,我知道除了跟学生梳理物质分类的方法、概念内涵的区别,还要加之答题心理的辅导:题中的一些选项是空摆设的绊脚石、纸老虎,要坚定理论,慧眼识真,绕过障碍物。

【错例四】

此题中出现低级错答的学生中居然也包括不少 基础较好的学生。经分 析,我觉得学 生错答不 仅在于马虎,更重要的是这 部分学生 其实牢牢 记得学过 的知识点,即“铁丝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放水的目的是冷却高温的溅落物,防止瓶底炸裂”,由于印象深刻以至于形成定向思维,在未看图的情况下,只看见“瓶炸裂”就立即条件反射 地想到了“未 放水”。其实本题有意避开了司空见惯的“瓶底炸裂”,为什么许多学生就没有想到“燃着的铁丝接触瓶内壁”也会造成集气瓶炸裂呢?这种错答恰恰折射出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习惯。近年来中考题型新颖多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训练学生活用知识、活解 考题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错例五】

中考复习时间紧,课堂环节须紧凑,讲究效率,因此试卷讲评课上不需要对每道题都进行讲评。按原计划,上题我本打算不做讲评。但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末空填SO24行吗?”他的提问如一声洪钟,让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失误:由于准备 时间仓促,考虑不周,末空仅凭“滤液显酸性”就定答案为“H+”并不完整,于是我立即向那位发问的学生抛去一个赞赏的微笑,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表扬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然后顺水推舟地提出问题:“谁能够说说为什么填SO2-4?”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既然滤液显酸性,说明H2SO4过量,滤液中应该有SO2-4和H+两种离子同时存在。”很快,这个理由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还有 补充的吗?”又一位学 生站起来:“题中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发生了多个反应,产物、过量物最终倒在同一容器中(生成的CO2除外),四种物质解离出H+、SO2-4、K+、CO2-3、Ba2+、NO3、Na+、OH-八种离子,其中H+、SO2-4、CO2-3、Ba2+、OH-五种能相互反应变成沉淀或气体,而K+、Na+、NO3三种离子不参与反应,能共存于 滤液中,因此滤液 中应该有H+、SO2-4、K+、Na+、NO3五种离子。”学生的思维 变得越来越活跃,该生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见学生还未得出完全正确的答案,我追问:“确认滤液中一定有五种离子吗?”学生得到了提醒,又陷入沉思,继而纷纷 讨论,各抒己见,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废 水中不一 定有SO2-4。”前面实验 中Ba(NO3)2与H2SO4两种溶液混合生成另一种可溶性的强酸———HNO3,使得到的滤液本身就显酸性,因此不能从滤液显酸性就断定H2SO4过量,只能说滤液中可能存在SO2-4,一定存在的离子应该是H+、K+、Na+、NO3四种。”经这么一波三折,大家恍然大悟,印象深刻。“刚才这几位同学科学、严谨的钻研精神很可贵,能发现黑板答案中的不足,我要向他 们学习。在 真理面前 人人平等,老师犯的错也必须更正!”说完我拿起粉笔爽快地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上K+、Na+、NO-3三种离子。教室里,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几十张花一样的脸绽放着满意的笑容。

其实,平时学生练习中反复出现的错答,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顽疾”都跟教师的批改和讲评密切相关。考试中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打“√”或“×”和重复的解释、强调就能根治的。试卷讲评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习惯、答题心理等多角度分析出错的根源,了解学生的思维错误,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减少学生的错答,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同时及时点评,向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引导其归纳解题方法、思路与技巧也是很 重要的。作 为教师,偶尔也会 审题失误,这也恰恰告诫教师:做学问须严谨,教学须细 心,这也是为人师表、树立教师形象的一种具体表现。教与学是两种相反的行为,又是辩证统一的,融成一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生学习中的异常表现是教师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

3.由中考试卷带来的教学反思 篇三

首先,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要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只有吸收新的教学思想,如语篇教学思想。交际教学思想等,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施,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让教学思想引领教学实践。目前的教学误区主要表现为:1,应对型:尽快教完教材。2,机械型:按部就班逐一完成教材内容。3,传统型:以语言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在新课标要求下,普遍老师感觉英语教学任务更重了,教学时间更紧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于是很多老师整天忙碌,但是忙得盲目,感觉茫然。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教师调整心态,静下来好好进行反思:究竟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高效的教学。

通过思索,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想法:

1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材是教学任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很多教师觉得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其实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初中牛津英语教师用书把每个单元分为十课时,但我们完全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为8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Vocabulary或Grammar或Speak up中的内容前移;在教Grammar时把Check out的内容同时进行处理,这样就节省了课时,解决了来不及教的问题。今年的试题有一定量取材于课本,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发利用课本资源,教师今后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是从聚焦部分进而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以教代学,防止以讲代练,防止以少代全,防止以学论学,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听众为实践者,变陪客、旁观者为共同参与者,变少数参与为人人参与。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情景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情绪的调动者。每个教师都应知道:tell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

3走出语言训练的误区,让语言训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语言训练体现语言本质。语言训练不等于教过了,讲过了,不等于做习题,不等于老师问,学生答;也不等于没有收效的热闹游戏,那么怎样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真正成为全体学生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过程?我认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训练。有效的课堂训练体现在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并体现层次,学生是否始终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寓知识学习于能力训练中,是否把新旧知识巧妙联系,是否体现了快节奏、大容量。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语言训练的时候要注重语篇的训练,让语篇成为教学的聚焦点,切忌将语篇材料一带而过或转化为零星的知识点。在语篇材料的教学时,要强化学生的语篇知识,以9A Unit2 Reading为例,可以采用以下几步强化学生的理解:

1Different colors mean different things,Talk about what each color represents。

2Colors can affect our moods,What color will help you when you are…/feel…?

3Talk about four kinds of colors in pairs。

4Talk about sb's favoufite color。

5Talk about the favourite color of a special group or a nation。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从初步理解到逐步内化,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熟悉语言表达,为运用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语言中学会语言。

4.语文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四

语文试卷分析及反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四个学段的分目标,并从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由此我尝试从三个方面对十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做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一)成绩概况 由小学教研室命题的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兼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略)(二)各板块分析 整张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阅读与理解(32分)、作文(30分)三个板块。现逐个板块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三个题。从卷面看,学生识字掌握较好,正确率在92%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写字还是比较薄弱的,字写得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用涂改液的试卷不在少数。

2、阅读与理解: 试题包括判断、解释诗句含义、读短文做作业等题型。从卷面看,积累部分做得较好。考查阅读能力的共有3个小题,一是选易混词,二是写近义词,三是释词,四是概括段意,五是填空,六是概括回答。从整体上看,此题得分率大致在70%左右。不能理解语句和短文深层意思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3、作文 考查形式是半命题作文《一次难得的——》,从学生作文来看,对“难得”理解有偏差,大多写成“难忘”。以写事的居多,能写出使自己感动的某件事。但能写出自己在某个场景中的感动,或面对某种景色所受的感动非常少,可见学生思路还不够开阔。事情叙述还清楚,但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的不多。对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还未真正掌握。

综上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技能(读写技能)掌握较差。

二、过程与方法

第一部分“根据字义组词”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掌握词汇情况。从卷面看,有这几种情况,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得分率仅45%,作文技能本期进步不小,审题马虎有待强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一张卷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还缺乏可操作办法。但在某种程度上从卷面分析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还是可以尝试的。学生识字掌握较好,写字较差,可见学生对识字是重视的,对写字就不那么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可能认为识字重要,写字漂亮与否就不那么重要,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积累部分学生也掌握较好,说明学生对读与背是重视的,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从作文看,学生对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有较明确的认识,所选择的事例都是自己感动过的也会使别人感动的。

四、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5.六年级语文 下册 试卷反思 篇五

本次语文考试,我班应参考人数为19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19人,平均分89.3,优秀率为100%,及格率为100%,积分94.1成绩比较理想。

纵观整个试卷,本试卷是一份较有价值的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卷特点

(一)、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就语文来讲,指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本试卷就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第七题,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五题则考查了学生能力,阅读并回答问题,则考查了学生读的能力,八题作文则考查了学生写的能力,整个试卷,紧紧靠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听、说、读、写靠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新课程标准》不断地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但万变未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是指字、词、句的掌握情况,本试卷虽活题较多,但并未脱离对学生字、词、句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题均分别从字、词、句、课文内容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测验。我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挺好。

二、查找不足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我班大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答卷认真、仔细,字迹工整,审题全面,但个别同学在这些方面还很差,字迹不够工整。

(二)、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较差

作文,综合考查学生的用词、造句、段落划分,布局谋篇的能力,从本次作文情况来看,我班学生作文水平较差,作文平均分为20.01分,20分以上的有13人,离预期要达到的效果还相差一段距离。

三、整改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以提高作文水平。

3、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大力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90.1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100%,成绩较理想,积分97.1。

二.试卷分析。

纵观整个试卷,本次试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试题灵活,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其主要包含三大部分:1基础知识、积累运用。3阅读感悟。4习作平台。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此部分共有八大题。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本题检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同学们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检测中了解到同学们字词掌握的很牢固,只有及少数同学把“嗜好”写错了。第二题本题准确率及高。第三题是按要求写词语。本题正确率,这不仅因为同学们词语掌握的牢固而且是同学们对课文印象较深。4 题没审好题,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5题简单,学生都做对了。6题为判断题,本题错误较多,可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练习。七题检查古诗,本题准确率及高。八题有个别同学叙述不详细。

[二]阅读感悟。课外阅读的短文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文章篇幅不长、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阅读短文后,要回答的问题也比较简单。从试卷上看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找出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那个句子找出来的能力薄弱,一是对句子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反映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另外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

[四]习作平台。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叙事比较完整,但文中语病和错别字较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三.查找不足。

[一]没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字迹潦草,审题不认真。

[二]教师没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作文水平不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高。四.整改措施。

[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平时应鼓励学生多读,勤观察,勤思考,多动笔,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的好习惯。

[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向《新课标》靠拢,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三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89.6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100%,成绩较理想,积分97.5。

二、试题分析:

这次 考试试题不仅紧扣课本上所学知识,还注重了课内外阅读的辅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命题形式开放、灵活,尊重了学生的思考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综合分析,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三个层次。

掌握情况良好的基础知识

课外阅读知识的总分试题,答案比较多元性,学生回答科学合理。

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我们重视学生的积累,但忽视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故知新,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

四、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加强积累

从本次试卷回答可以看出,同音字的区别失分率较高,对以前所学知识记忆不牢,关键在于运用不多,积累不够。

2、教会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富有个性的自觉方法远比上课认真听讲更有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特的读书方法,掌握灵活的读写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习作效率,还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老师应懂得“授之以渔”的科学道理。

语文是门大学问,教好语文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让学生爱上祖国的文字,老师应积极探索,努力钻研语文的新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更高要求。

第四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87.5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100%,成绩较理想,积分96.9。

一、试卷分析: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答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教学反思

1、建议语文教师要严格执行本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2、按照语文教材的使用说明,不仅要抓好主体课文教学,更要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好导读和预习提示。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阅读课和习作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90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100%,成绩较理想,积分97。

本次测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这份试题,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汉字、词语、成语句子、古诗、篇章等方面有机融合,是一份难度不大,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写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字词的积累情况。出错较少,但有个别不会拼或粗心的现象,可见同学们对拼音的掌握能力不强,这也是他们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

2、“读一读,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本题学生得分较多,这和平时教师带学生总结多音字练习是分不开的。

3、补充成语,并按要求写成语。要求补充的成语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很简单的,失分不多,但也有极少数人因为马虎出错。,说明同学们对成语的出处、用途、类别等掌握不佳。

4、选词关联词语填空。题目相当简单,加上六年级练习较多学生掌握的好,所以失分不多。

5、按要求改写句子。这些题形平时都训练过,只要细心都能做对。但也有一些同学很大意,没有申审清楚题目就写了。以后应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6、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应该是最简单的,但还是有令人不满意的现象。竟然有不少同学出错,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好,只注重背诵,而忽略了默写,特别是对进生没有抓好。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26分)

1、阅读

(一)这是考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少数同学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已有所遗忘,大多数做得还不错。

2、阅读

(二)这则短文篇幅不算太长、浅显易懂,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然而有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或是没有深入阅读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40分)

此次作文题目内容较宽,以今年最令你难忘的事为题,内容不作过多限制,大家都有话可写。从整体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畅所欲言,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二是语句通顺流畅,一气呵成;三是中心突出。然而暴露出的不足也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语言积累欠缺,表述不清,遣词造句能力不强;习作选材方面还要加强。

本次检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任务很重。我今后要朝这个方向奋斗——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因此我要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我班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第六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87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97%,成绩较理想,积分94.3。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题错的太多,就连课本中最基本的字词和原文都填错了。

2、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高。分析试卷发现学生答口语交际类题目时,大部分只是泛泛而谈,有的甚至留空白。

3、课外知识面太窄。很多学生连成语典故都不知道是什么。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原因分析。

1、课本知识掌握不牢。这与老师平时的要求是否严格以及检查是否及时紧密相连。

2、平时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3、课外知识积累得太少。

三、具体整改措施:

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要严慈相济。(1)严--做学生的导航灯。

管理班级是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严”表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

a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把工作做细。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规范做作业,抓牢基础知识,掌握做题的技巧,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学生除了学习还有课余生活。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搞好教室和寝室卫生。为学习创造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严格要求学生会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学生养成独立自理能力。

c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很重要。要让学生都争做文明学生。不打架不骂人不妒忌别人,共建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文明班集体。

(2)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学生都需要关爱。在家中,有严父慈母,在学校里就有严慈相济的老师,所以说老师都充当着父母的双重角色。不仅在上课老师要关注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课下充当“军师”为学生出谋划策,帮助解决难题。在生活上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说单纯又复杂,心理世界是令老师琢磨不透的,所以老师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特别是六年级学生身心都处在青春发育期,更是要特别关注,多与学生沟通,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总之,教师要狠抓基础,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实现三维目标。

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检测,我班应参考人数19人,实际参考人数19人。平均分91分。优秀率100%,及格率为100%,成绩较理想,积分97.3。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本次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音”部分(2)能准确概括出的人太少。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题,学生掌握得较好。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今后改进的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6.一年级语文试卷评讲课反思 篇六

“同学们,你们在做这套试卷的时候,觉得哪道题比较难,或者说哪道题你还不会做,现在可以发出求助!”学生立即认真看起试卷来,很快,有小手举起来了,求助的问题正如我所料:陈述句变反问句;读书名言;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交换顺序变词语……看起来,学生找难点还是比较准的,不能低估他们。

二、学生解疑

当我把学生求助的问题的题号写在黑板上后,只抛出了一句话:“同学们,你能以小老师的身份来解决上面的难题吗?”话音刚落,立刻便有小手举了起来。我趁机强调了发言和倾听的要求,学生发言时声音异常响亮,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补充的同学也很有序,倾听的同学也很认真,我不禁暗自窃喜。当然在学生展示自己答案的同时,我有针对性地穿插了一些做题的方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教师讲解

学生在展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题时,第1和第2小题答的不是很恰当,但是没有人再来补充,于是我就直接对此做了讲解,强调学生记住。

虽然这节课学生自己求助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剩余的简单题却没有安排好时间对照,感觉不妥。因为尽管试卷上的字词部分答案固定,但不能保证没人出错,特别是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这还是个重点。反思课堂,一是在讲反问句时用时较长,二是忘了第三节是35分钟。

7.语文试卷“语文味”之我见 篇七

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试卷中的“语文味”又如何理解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专家们是怎样定义、理解“语文味”的。

在全国首先提出“语文味”这个概念的是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他对“语文味”的定义, 强调共生流动性, 侧重于陶醉享受:

所谓语文味, 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以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强调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收获, 侧重于方法技巧:

“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 即“写的什么”, 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具体地说,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强调个体阅读, 侧重于审美感受:

首先, 对“语文”、“味儿”的含义进行说明。“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 其核心是“语言”。“味儿”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语文味”不是纯粹的味道, 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训练, 也不只是一种文学鉴赏, 它是一种具有语文学科个性色彩的、富有文化特色的整体审美感受。

以上三位专家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语文味”的, 各有侧重, 却又颇具共性。程老师认为“语文味”浓的课堂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 弥漫着浓厚的文化味 (文化气息) 、文学味 (文学鉴赏) 和其乐融融、妙不可言的课堂氛围。强调语文味是在师生双向互动中产生的和谐美, 是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在课堂上获得的。王老师认为在“读”“写”“品”中皆具语文味, 语文味不一定非要有师生的互动才会产生, 独自一人的静阅默读、感情朗读、圈点批注、心灵抒写, 也具有语文味。他认为语文味是通过读、写、品而获得的表现技巧。汪教授侧重强调语言本身所富含的文化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强调语文味是语言这种载体所寄托的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美好感受, 它可以是个体感受, 也可以是师生互动的感受。

三者之间虽然各有侧重, 但共性却是明显的, 都强调语文味是一种审美感受, 它的产生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

语文味是个体的, 也是双向的, 还是群体的;是动态的, 也是静态的;是吸收, 也是吐出;是外界调动引发, 也是个人静思默想。

二、语文试卷的“语文味”

程少堂老师讲的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笔者这里谈谈语文试卷的语文味。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两者都能让学生获取知识、生发情感、得到启发, 从而丰富语文修养, 因而都具有浓郁的语文味。他们的区别在于课堂是动态的, 考试是静态的;课堂是有声的, 考试是无声的;课堂因为互动而不断生成, 考试因为独立思考而妙笔生花。

语文课堂因为有老师的点拨启发, 有同学的各抒己见, 有彼此之间的争执激辩, 有老师声音、姿势、表情、动作的表演, 有学生之间的阅读、思考、讨论, 语文味因而显得浓郁而芬芳, 丰富而多姿。语文试卷的“语文味”与课堂相比, 似乎显得清淡寡味。细想则不然, 语文试卷虽然没有语文课堂那么生机勃勃, 趣味盎然, 既好看又好听, 但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命题老师精心选择命题材料, 布局试卷结构, 挖掘材料蕴涵的语文味, 设计语文试题, 组织题干语言, 同样能激发考生情感, 启迪考生灵感, 发掘考生潜能。考生在命题老师有效语言的引领下, 在充满温馨的启发下, 神思飞扬, 妙笔生花。这其中的语文味让人迷醉而不能自拔, 因此说, 语文试卷中的语文味与语文课堂同样馥郁芬芳。

根据上文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把语文试卷的“语文味”理解为试卷的文化味、文学味;人情味、人性味。

1.文化味:让考生贪婪吮吸

文化味指的是试卷知识丰满、源远流长:天文地理, 无所不及;农林医药, 无所不涉;历史典章, 皆可入围;诗词歌赋, 乃座上宾。文化味浓厚的语文试卷总是从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不同深度、不同方位向考生呈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精髓。

文化味指的是考生能从试卷中获得知识、充实心灵。考生阅读此类试卷, 能感受到世界之奇妙、人类之智慧, 深知自身之不足、学习之迫切。于是喜爱、迷恋、沉醉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贪婪地吮吸、专注地品味, 让浓浓的文化芳香滋润心脾, 愉悦精神。

2.文学味:让考生怡情悦性

(1) 命题选材富于文学色彩。

语言生动形象, 内容趣味横生, 体裁异彩纷呈。散文诗歌、小说辞赋以其文采华美、语词精炼、情感丰富、内涵深蕴而属于首选之列, 引证论说文体则选旁征博引、雄辩滔滔、逻辑严谨、言辞凝练之文, 介绍说明文体则选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句式整齐之文。即便非阅读型试题, 设置也应具有文学性, 如:

下列两例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 请选择一例, 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①“图书阅览”: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关爱他人”: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2) 拟题表述具有文学色彩。

确定所要考查的能力点以后, 用尽可能美的语言表述, 用尽可能美的形式呈现, 如2007年泰州市试题:

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 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一个“雨”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一个“集”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一个“山”字, 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

语文试卷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题干表述, 都应具有浓浓的文学味, 能给人以文学的熏陶, 给人以审美的陶醉, 给人以情感的享受。

(3) 结构名称体现文学色彩。

试卷板块名称的拟定都有文学韵味, 让整个试卷都笼罩在文学的光环之中。如2008年湖北宜昌卷三大板块:触摸汉字、轻松阅读、快意写作。在“轻松阅读”这一板块之下又设以下板块:观山水之美景、品龙井之香醇、赏白瓷之雅趣、仰大师之风范、沐明月之清辉。这样的结构显得匀称整齐、典雅质朴, 浓浓的文学味扑鼻而来。

3.人情味:让考生真情流淌

它源自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 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 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语文试卷的拟制是作者 (要求阅读的文章) 与考生之间的交流, 是命题老师与考生的交流。

人情味是命题老师对考生的一份关爱与期待。试卷用以考查学生的文字材料就浸透着命题老师的诸多情感:所选材料或者用以教化考生, 或者用以丰富考生, 或者用以感动考生。试卷用以考查学生的题干设置, 也渗透了作者对考生的关怀和期盼:用括号提醒, 用着重号提示, 用例句引领, 都是防止考生走向“邪路”;去冗存精, 明确指向, 前后布局, 都是为了使考生直奔“主题”。

人情味是考生对他人的一份真情表白与感动。考生在命题老师的引导之下, 神采飞扬, 文思敏捷, 真情涌动, 许多答案动人心魄, 许多文章催人泪下。

4.人性味:让考生提升灵魂

语文试卷中的“人性味”, 应当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意识里早就存在的积极向上的人性,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让他们明白要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总之, 命题老师通过试卷的命制, 给考生上了“最后一课”。他们或者让考生通过阅读考试材料感知到某种积极向上的人性, 受到熏陶教育, 从而抑制消极颓废的人性。为达此目的, 命题老师在选择考查材料时, 会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加以考查, 于是所考查的知识、能力是常见的, 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 所用于检测的材料本身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育人功能:或者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 或者熏陶健康的道德情感。命题老师也往往从挖掘、弘扬良好人性的角度命制试题, 让考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鞭挞人间丑恶, 善于抒写自己的心灵情感, 于是他们的人性得到了张扬, 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提升。

8.语文试卷反思 篇八

关键词:试卷命题;考查;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3-01

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这个时期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巩固,作业质量的落实。为了让学生不要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要有全局意识,学会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提升,不仅要看到具体的树木,也要看到森林,因此我们年段决定举行“中考试题命题比赛”,使得学生了解中考考试的题型与出卷的模式,在中考中争取能做到不轻视简单题,稳住中档题,顺利破解难题的题眼,使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新的突破。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本次试卷命题比赛的要求: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

(3)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

2、命题内容

(1)全面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的内容

(2)课题学习的考试内容: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为载体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试卷结构

1、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填空题10分,每题4分;解答题共89分。18题共3小题,每题7分;19题共3小题,每题6分;20~24题每题1问,每题6分;25~26每题2问,每题10分。

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内容的分支比约为4.6:4.2:1.2

3、应用题约占总分的20%。

4、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命题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阅读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找出中考数学的考试重点和难点,并熟悉中考考试的题型。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大概为7:2:1所出的试卷严格按照试卷结构中的题量及分值试卷可以来缘于全国其他各地的中考题,平时练习考试的原题及改编题,改编题和创新题需占一定的比例,不允许所有的题目全由网上下载。

试卷提交的形式:

试卷统一设计成8K的形式,字号与样卷一致,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到邮箱wq_cow@126.com有条件的同学一并上交打印稿

三、本次试卷命题比赛出现的问题

1、试题缺少层次感,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有重要的单元或内容,要突出重点内容,而有的试卷是每个单元内容都平分秋色。

2、试卷的创造性低,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有自己的亮点。它的亮点体现在原创性上。学生出的大部分题都是来自成题,只有个别的学生由做修改,修改基本上局限在数字层面。

3、题型与中考的题型还不是很接近,中考的新定义题目在大多数的学生试卷中有出现,举反例的题目则几乎没有出现,个别学生代数与几何题目的分值没有把握好,造成几何题偏多,或者一个知识点重复考查。

4.题目难度把握不是太好,有的题目偏难有的题目偏简单。试卷格式也不够规范。

三、通过学生交上来的卷子,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应该给学生一份完成的模板,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2、在比赛之前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2012,2013这两份试卷从中记录所考查的知识点,把题型给学生做相应的归纳。3、在教学中应多注意题目的变式训练,很多学生出的题目都没有加进自己的想法。4、限时间限地点完成比赛,避免学生大面积从网上抄袭现成的题目。5、要求学生跟自己审卷一样,先把题目自己做一遍,这样在难度的把握上会比较准确。

9.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 篇九

(2012—12013)学第一学期

一、考试情况概况:

全班55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考试成绩100分5人,99—95分共36人,90—95分共9人,80—89分8人,60—79分2人,不及格1人。

全班合格率为98%,很可惜有几位孩子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迎难而上,争取全部合格。

二、试题分析

汉语拼音方面的题非常适合学生做,没有死板硬套的题目,灵活多样,把握住了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第一类题:汉语拼音类(1)、第一题:按要求分类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前鼻音、后鼻音的掌握程度。

(2)、第二题:区分平舌音、翘舌音。

(3)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出错点主要出现在:

本题检测拼音拼读的构成。本类题目以前出现过并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拼音单位加减来组成音节。(4)给小动物赵爱吃的食物。(连线题)(5)补充音节

小ü见到j、q、x要脱帽,原因:知识点掌握不牢,不能活学活用。

(6)看字连线

(7)选音节正确的打“√”

忘记写声调。原因;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掌握的不够牢固。

2、汉字及运用(1)、看字填空

要求学生会写学过的生字,会数笔画数以及规定的笔画名称。出错点主要出现在:

①学习汉字的时间短,对笔画名称不熟悉。②对课文以及词语搭配接触较少,训练不够。

3、词语搭配

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这方面的题型训练较少。

4、阅读题

要求学生会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出含有“ou”的音节,用不同的 符号找出两对反义词。

由于学生刚刚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接触汉字的时间比较短,对 于阅读方面的训练较少,在此题上的丢分比较严重。

4、写话

我来说说看。

这道题目意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拼音、汉字来看图说话。既要求字写对,又要求拼音拼写的正确掌握以及说出一句完成的话。根据孩子的卷面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还是在拼音拼写上错误比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将拼音巩固作为重点。

三、努力方向

一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如果学得扎实,就可以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大量阅读,那么考试无论出什么题,也难不住他们。为了学生能考出好成绩,我们教师应该借助拼音帮助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并在识字中巩固拼音,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甚至阅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练习、巩固。以后随着我们的努力,在扎实的训练中,学生一定能如鱼得水,在考场上发挥自如。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一年级课本中凡是要求“会认”的汉字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要求会认的字只是帮助学生阅读,以后会随着年级的升高,逐一掌握。“会写”的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正确书写。一年级学生会写的汉字不够多,目前才会30来个。如果想考查学生掌握汉字的情况,书中要求学生记住的汉字,让他们写一写,组组词,也是很必要的。

一年级考试的题目要求,我认为应该加上拼音。因为一年级学生不认识几个字,平时接触的题类型少,他们不可能知道这道题是要求干什么的。试卷发下来时,教室里叽叽喳喳,乱问“老师,这道题怎 么做?”弄得监考老师焦头烂额,也不知回答哪一个好。

同时,我也从这次考试中找到了前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深刻反思,也不断在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

1、要不断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尽量做到新知与旧知两不误。

2、在课文以及生字教学中加强、巩固汉语拼音的教学。

2、要在班上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结对子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班上的小老师主动承担一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的课外学习的辅导工作。

3、合理的进行“培优补差”的工作。有目的性的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进行补习,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乐于学习。

上一篇:冷饮店计划书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