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2024-11-11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精选11篇)

1.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篇一

安监局非煤地下矿山和煤气发生炉

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把我局非煤地下矿山和煤气发生炉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部署情况

按照市政府2月21日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关于开展百日安全隐患排查的部署,我局在百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重点开展了非煤地下矿山和煤气发生炉安全专项整治。局里成立了由班子成员和分局长组成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非煤地下矿山和煤气发生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由两位副局长具体牵头,五个分局具体实施。

二、非煤地下矿山专项整治情况

(一)、工作部署:3月13日,我局专门召开了东部九镇分管领导会议,传达了《海城市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各镇区要按照专项整治日程安排,提前对企业负责人动员部署,强调今年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要求企业主管矿山负责人在到你企业检查时当天必须到场,从而保证对其隐患的整改落实,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三张图纸:总平面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井下对照图,否则对不重视的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

(二)、专家对接工作:为了保证整治成果,我局聘请矿山专家,于3月16日与专家进行了工作前期对接,针对 1

我市地下矿山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工作中,要求专家认真查找相关问题,并填写专家意见书,确保这次整治工作收到预期效果,真正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起到防止事故发生的作用。

(三)、具体整治情况:

1、排查企业数量

到3月30日止,共排查企业18家。

2、下达指令情况

共查出各类隐患56项,下达执法文书34份,其中现场检查记录18份,整改指令13份,强制措施3份。

3、存在的问题

(1)井下通风系统不完善,局扇设置不到位,个别坑口作业掌面无局扇通风设施。

(2)井下空压机组未设接地系统,用电设备连接不规范,有的安全出口及下斜主巷道照明设施不全。

(3)井下排水系统不规范,未完全封闭水仓。

(4)井下运输巷道警示标识牌不全。

(5)出入井登记制度不规范。

(6)个别坑口矿压显现较大,支护有折梁断柱现象。

(7)提升设备卷扬提升机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个别坑口废弃巷道未封闭。

4、处理情况

(1)对于一般类隐患下达了整改指令书,限期必须整改完毕。

(2)对封停的3个企业处理情况:

一是英落镇北山滑石矿:存在卷扬提升机不符合采矿标准要求,另外,该企业顶板多处出现裂痕且支护不到位,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因此,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二是北海实业公司孔马滑石一采区:该矿东采区和北采区支护梁、柱严重断裂,无法保证作业人员安全,责令停产整顿。三是马风石粉厂滑石矿:巷道被析木金源矿业有限公司从上方崩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责令企业停止作业。

三、煤气发生炉专项整治情况

1、排查企业数量

截止到3月30日,共检查煤气发生炉企业25家。

2、下达指令情况

下达执法文书51份,排查出隐患75处,均为一般隐患,已整改完毕65处。其余10处,按照整改时限正在整改中。

3、存在的问题

(1)、个别煤气发生炉企业存在煤气少量泄露现象,维护不到位;

(2)煤气报警仪未开启。

在对西四德春机械制造厂进行检查时发现,3号加热炉体管道放散管口未向车间外部连接,直接将加热后的热煤气向车间内部放散,一旦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在对海城市纸袋包装厂检查时,发现在煤气管道下搭设临时工人休息室。

4、处理情况

针对上述存在的隐患,已责令立即整改。

下步,我局将聘请专家对我市的高炉煤气和煤气柜(站)进行检查,预计4月下旬检查完毕。

海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0一二年四月五日

2.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篇二

1 一条主线:建立事故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以春季安全大检查、安全月等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构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结合专业实际,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开展13个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电网运行及二次系统、输电、变电、配电、电网规划、电力建设、信息通信、环境保护、交通、装配制造、安全保卫等)。

加强培训,提高能力。为全面提升全员排查、识别、评估隐患的能力,持续推进安监一体化平台隐患录入模块应用,全面提升各级应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促进公司隐患录入顺畅流转,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题培训,使员工认识到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健全机制,注重实用。以规范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健全和推进工作机制为核心,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制定《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流程节点、实施办法》,明确实施过程中每个流程节点的记录和时间要求,按照“发现(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控制)—验收—销号”的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真实地反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

突出重点,深入排查。开展春季安全用电大检查、安全专项检查、设备安全排查和特殊巡视检查等,全面发动,深入排查,并对各班组上报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

2 两个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防患于未然。明确规定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建立实时检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地点、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同时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监督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档案或隐患管理台账,每季度召开1次例会,通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安排隐患排查治理阶段性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检查,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整改。

3 三个层面: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为切实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司成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

在公司层面设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总体推进、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检查工作,负责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决定重大工作事项。工作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文件要求,稳步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负责督促制定、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关制度,检查、指导各专业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治理、验收等工作。在工作小组下设9个专业组,分别为输电、配电、变电、调度及二次系统、电网规划、信息通信、施工机具、交通、安监(消防、保卫等)专业组,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归口管理。每个专业组设置1名负责人,在公司安监部设置1名联络员。在各部门、各工区层面设置1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在各班组层面设置1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责人员。

4 四项机制: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公司班组人员、专责管理人员、专业组人员通过日常巡视、检修预试、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以及其他日常工作等,对设备及安全管理进行排查。对认为是隐患的及时上报工区事故隐患工作联络员,工区事故隐患工作联络员再将隐患及时报送事故隐患工作负责人,完成工区隐患的上报工作。

审核评估事故隐患。工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隐患的预评估工作。预评估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五上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安排。预评估工作由工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人完成,或由负责人授权联络员完成。采取会议形式或联络员评估方式时,则应注明评估方式,并与相关会议记录相对应。对评估为隐患的,工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人按要求及时上报公司专业归口职能部室及安监部,对非隐患部分注明原因并返回发现人员,同时告知班组。

防控治理事故隐患。职能部室将治理方案送达治理责任部门,治理责任部门根据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同时公司归口职能部室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即按照治理期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二是对各责任单位隐患治理进行指导,解决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三是治理责任单位定期向归口的职能部室及安监部上报治理情况,由安监部在每周一生产例会及每月的安全例会上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将相关信息上传安监系统。

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篇三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4.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四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首位,为了防治事故隐患,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现结合当前工作具体实际, 特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条 隐患排查整改、资料的形成要求:

1、对所排查的隐患必须按照 “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负责人、定完成时间。

2、矿每周一的隐患排查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按照 “五定原则”明确整改;专业部门、基层队及班组排查的隐患“五定原则”和闭锁循环整改要求做好记录,并严格按要求予以落实整改。

第二条 “现场隐患”是指生产安全职能部门和“六条线”通过现场执法检查的形式确定的隐患,对现场隐患按以下程序进行闭锁循环管理。

1、发现隐患: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下井带班或日常入井检查时,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尤其是重点工作头面、日常安全管理的“死角”、“空白地带”纳入列表管理,有计划地现场隐患排查。

2、填报隐患:各级管理人员出井后立即在矿安全信息站填报隐患情况。

3、汇总隐患:由安全信息站人员对所填报的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信息处理。

4、实施整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根据隐患三定表的要求实施整改。不的5、复查验收:由安全检查大队组织复查验收,复查情况及时上报信息站,对于到期没有处理的隐患继续下发隐患三定表,并指派专人进行监督、落实,直到整改处理为止。

第四条 对隐患复查的要求。

1、整改单位接到隐患三定表后,严格按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2、复查时,由信息站将到期隐患复查表交由所属工作面专职安全员进行复查,并及时将复查情况汇报信息站,对于到期没有处理的隐患继续下发隐患三定表,并指派专人进行监督、落实,直到整改处理为止。

3、对到期未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隐患,信息站应及时下发三定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五条 实行隐患整改报告制度。

对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所属单位进行三定,针对三定表到期的隐患及时进行三定,对到期没有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隐患及时上报信息站,信息站再次对该隐患下发三定表并处罚相关责任人,并指派专人进行监督、落实,直到整改处理为止。

第六条 加强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的日常监控力度

信息站每天对已下发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查询,发现未完成的必须查明原因,再次进行三定。在每天的早调会上通报本天所有隐患的整改完成情况,并对未完成整改的责任人的处罚进行通报。

第七条 隐患排查与整改职责考核

1、基层单位隐患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按50元/条予以处

罚,并按拖延日数累计。

5.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五

一、为强化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二、各单位的每一职工都负有隐患排查上报的义务和权利,凡在现场内发现的隐患都应及时向矿责任单位汇报,重大隐患应向安监站及分管领导汇报。

三、生产班组实行班前检查,由班长和兼职安全巡视员负责组织对所有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 ,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安全后方可生产

四、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要盯住现场,发现隐患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有措施,及时上报,并与每日碰头会汇报,分析各类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解决。

五、安全处每旬必须把安全隐患征集、汇总、筛选,及时将各类隐患分解,提出整改意见。并将隐患下整改通知单到责任单位进行落实,制定措施报公司备案,并向有关领导汇报,督促落实整改。

六、施工现场要在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项目经理组织每旬对现场的安合生产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工地无力解决的问题要尽快逐级反映 ,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项目、班组实行日检查,对区域内的生产环节,设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查出隐患及时上报,各专业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专业内的不安全问题。并与当月5、15、25日专业内召开碰头会,对发现的隐患及时上报专业管理办公室,并在月度专业例会汇报整改情况及重点防范措施的制订。

七、各项目每月组织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并写出检查总结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同时要认真做好雨季和冬期的季节性检查以及分包队伍安全生产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要重点对规章制度落实、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和重点单位如施工用电、脚手架、机械设备、基坑支护进行检查。八:公司每两个月组织由安全管理部、工程部等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危险源监控情况、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设备防护装置的维护保养情况、文明施工、环境条件、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消防设施防护用品操作规程执行及使用情况,检查中发现问题和事故隐患按“三定”原则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填写《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复查。写出检查分析、总结并发通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不定期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及时向领导反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 , 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附件: 建筑与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场所安全隐患存在部位 A、施工场所

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

(一)存在于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施工装置运行过程和物质的安全隐患:

(1)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2)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5)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意外;

(二)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的安全隐患。

(三)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

B、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的安全隐患

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杜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一)临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项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坍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二)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三)临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街)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造成外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件)打击人员等意外。

(四)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设计方案、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发生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意外。

6.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六

1、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管理人员要增强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肩负起安全工作领导责任、监管责任,抓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2、校长以及安全分管人员应定期对教学楼、学生宿舍、功能室、学生食堂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排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3、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照排查治理信息按期上报率达到100℅,一般隐患整治率达到95℅,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到85℅以上。安全隐患整治必须落实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制。

4、认真排查基础设施、技术装备、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薄弱环节,必须加强。

5、校长要针对学校的实际和季节特点,加强对易发隐患的预测和分析,严防突发隐患引发的安全事故。

6、校长要抓好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班主任队伍的安全业务培训,制定应急预案,抓好师生的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安全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和维修、保养。

7、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台帐和宣传教育、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和师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宣传,仔细排查,做到宣传到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李溪镇蚂蝗小学校

7.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篇七

常言道: 只有从源头上抓起, 真正将隐患遏制于萌芽阶段, 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才可能最大限度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主要因素, 从而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借鉴。

1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主要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造成隐患的原因, 才可以具有针对性地探索应对策略。影响或造成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三: 人、设备、环境。三者既可能独立影响, 也可能交互作用, 导致隐患。

1. 1人的影响

在煤矿生产中, 涉及各个环节, 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的任何一个人不按规章操作, 不按规则办事, 都可能给安全隐患造成潜在因素。可见煤矿安全生产中, “人”的重要性。然而, 实际生产中, 就是人往往容易麻痹大意,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 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为省事, 操作工不按程序操作作业设备, 或对操作的设备机械不熟悉, 不了解。存在侥幸心理: 以为一点点小动作不会造成多大后果; 以为抽一支烟不会怎样; 以为在一个小角落随便窟一个小洞也无关紧要等。假若管理人员思想麻痹大意, 疏于严查管理, 那么, 这些“以为”, 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就可能埋下重大隐患。煤矿生产无小事, 切不可掉以轻心, 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人既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执行者, 也是造成安全隐患最大的活动因素, 危害也最大。

1. 2设备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煤矿生产作业也普遍实现了机械和自动化生产。一大批功率大、性能高的机械设备得到众多煤矿生产企业的青睐, 并广泛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机械设备使用到一定时间后, 没有及时保养维护, 且由于多为井下作业, 一些故障的发生不易被察觉, 年久失修、“亚健康”作业、超负荷生产, 造成了安全隐患。

1. 3环境的影响

水、火、瓦斯、粉尘、顶板是威胁井下作业的五大自然因素。一般情况下, 由于自然环境所致的隐患包括长期和短期性事故隐患[1]。水患、煤粉尘爆炸、自然起火、瓦斯突涌、顶板压力等为长期性隐患威胁; 地质构造改变引起煤尘水等大量涌出, 视为短期且突发性隐患。不管是长期或短期性隐患, 一旦事故发生, 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胁。

2排查并治理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

2.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规章管理制度, 并对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并分解到每个人,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确保每一个操作岗位的人员都熟悉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作业标准, 进行规范作业, 遵守劳动纪律, 上班时间不擅离职守, 必须对自己的岗位认真负责[2]。此外, 还必须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提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及时防范事故隐患, 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材料设备、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 2定期严格检修维护保养设备, 加大巡检力度

制定并完善隐患排查巡检制度和流程。企业应由主管领导、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生产单位的安全员等组成巡查组, 按照既定流程和要求, 定期认真对各生产作业环境进行隐患排查。巡检过程中, 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同时要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排查, 尽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存在的安全隐患。巡检内容应具体到生产环境、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等。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防止造成事故甚至扩大化[3]。

2. 3加大环境安全防控

煤矿生产主要为井下作业, 受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且不可预见因素大量存在。在我国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防范方法。针对自然环境所致的事故隐患其突然性的特点, 除了要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外, 还应提高应变能力, 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同时, 企业还应加强技术投入和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报警系统配置,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井下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定期更换或维护顶板, 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还应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加强对井下环境的监督检查[4]。

3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无小事, 企业要切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人、制度、设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造成隐患。所以, 企业重视, 制度健全, 管理到位, 操作规范, 人人堤防, 多管齐下, 全方位保证, 安全隐患也就无处藏身。

参考文献

[1]夏日新.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标本兼治之策[J].衡阳通讯, 2015 (1) :35-36+48.

[2]梁子荣, 辛广龙, 井健.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三项工作关系探讨[J].中国煤炭, 2015, 41 (7) :116-119.

[3]康国峰.煤矿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探索[J].煤矿安全, 2011, 42 (10) :158-160.

8.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篇八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查重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9.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篇九

学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安全工作之上,没有安全做基础,什么工作也无从谈起。所以说,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每时每刻强调,警钟常鸣,为了防患于未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特制订制度如下:

一、成立督查小组,坚持每周大查,每天一排查,并及时将发现的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

1、定期对食堂的卫生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制定饮食卫生管理制度。食堂要有专人负责,严禁外人入内。坚决杜绝“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在学校出售,严格规范进货渠道。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保证学生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2、加强防火和消防工作。认真排查各种火灾隐患,经常检查用火点和电源线路,及时维修和更换,添置和保管好灭火设备。

3、对学校实验室内剧毒、易燃、易爆药品要妥善保管,严格管理。按要求执行出入库手续,并定期进行查验、清理和登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4、保管好贵重物品,如电脑、摄影机、录音机等教学仪器。教导处、总务处每月检查 各部室等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情况。

5、经常对学校围墙,厕所,旗杆、篮球架、单双杠、树木枝干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凡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修缮,保证使用安全。

6、注意经常查看校舍各部位的安全状况,特别注意主、间墙是否断裂倾斜,屋面是否平整,下弦与主墙节点支撑处是否稳定,内外墙罩面是否松动脱落。对有危险的部位要及时排除,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领导必须做到逢会必讲安全,逢活动必强调安全,每天必查安全,进校必看安全,做到排查与督查相结合。

三、要密切与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发现险情及时控制和排查。

四、安全检查的主要项目:

1、师生安全教育

2、校园秩序管理、大型集体活动和课余活动安全

3、饮食卫生安全

4、防盗安全工作

5、学校周边环境安全

6、交通安全

7、防火安全

8、疏散通道安全

9、学校附属设施安全

10、校舍安全

五、建立分级分工管理制度。

1.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责任状。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周利用家长接送孩子之机,向家长了解途中存在的隐患,较严重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争取家长和地方群众的支持。

3.班主任,任课教师,利用活动课,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教育,让学生学会提醒自己和他人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每周五强调在回家途中和在家中应注意什么。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4.生活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食宿上的安危,多强调、指点,防微杜渐,把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

5.值周教师要尽职尽责,做好一周的值日工作,把关好学生离校交接工作。

10.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专题 篇十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保障

石油石化属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能量集中”的特点,任何一项细小的隐患,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多年来,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突出加强重大风险防控,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生产,充分展示了特大型国有企业高度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1强化监督管理,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隐患是潜在的危险,具有相对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多年来,我们基于隐患“可查、可管、可防、可治”的特点,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排查常态化、治理规范化、投入制度化、防治系统化为目标,全面排查、强化治理、科学投入、系统防治,着力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1)排查常态化。

公司坚持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总部督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隐患,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总部坚持一年一度的HSE大检查,由公司领导亲自部署动员、亲自带队检查、亲自总结讲评,抽调各有关方面专家,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年度安全评比考核;对排查出来的一般隐患立即组织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列入年度隐患治理计划,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治理。

(2)治理规范化。

公司制定了《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定》,对隐患项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监控,规范隐患项目上报、方案审批、过程监督、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明确总部领导、专业部门、综合监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责任。坚持定方案、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限的“四定”原则和月度信息报送制度,推进隐患治理项目运作。对重点项目实行挂牌督办,对隐患项目治理情况进行后评估,并将隐患治理项目纳入安全检查、财务和审计监督范畴,确保隐患治理运作规范、优质高效。

(3)投入制度化。

公司坚持积极的隐患治理策略,在国家部委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自1984年起实行内部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保险制度,即在成本中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存货平均余额的0.4%提取安全生产保证基金,主要用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形成了一套以积极预防为本质特征、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十一五”期间,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公司继续保持隐患治理力度不减,累计安排隐患治理专项资金86.35亿元,治理隐患4000余项,大大改善了装备的安全技术状况,提升了生产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

(4)防治系统化。

公司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HSE工作整体规划,搞好“四个结合”,统筹推进工作。一是隐患排查治理与加强安全管理和科技支撑相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突出加强“三同时”管理,着力推进技术进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隐患滋生根源。二是排查治理物因隐患与治理人因隐患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系统防治、综合治理,全面排查治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三是隐患治理与加强应急管理相结合,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治理期间发生事故。四是专业排查整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在各级干部和职工中广泛开展“查找身边隐患”活动,调动全员查隐患、治隐患、防隐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安全管理的死角、盲点,全面提高隐患防治水平。

2突出专项治理,切实防控重大安全生产风险

隐患不除,厂无宁日。我们坚持“抓住一个苗头、整改一类隐患、保障系统安全”的总体思路,从“十一五”开始,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统筹资源、集中资金,先后分别对电气、仪表、储罐、海(水)上等专项隐患进行集中重点排查和治理,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1)电气隐患专项治理。

电气隐患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运行,还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受标准、技术、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企业长期积累的电气隐患日益凸显,导致电气事故频繁发生。仅2003年,炼化企业上报总部的电气事故高达17起。为此,公司迅速部署、全面启动炼化企业电力系统隐患集中治理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炼化企业电力系统隐患治理计划,安排治理资金64亿元,自2005年起分3年实施。经过治理,优化了主网结构,更新了电气设备,增强了主供电线路的抗雷击和外电网晃电能力,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2007年以来,炼化企业没有发生上报总部级电气事故,治理效果十分明显。

(2)仪表隐患专项治理。

仪表是炼化装置的“眼睛”。在多年使用过程中,仪表系统逐渐出现设备老化、系统设计缺陷、主要卡件冗余不足、操作系统运行平台不开放、ESD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和隐患,给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构成直接威胁,部分系统已造成安全事故,导致严重后果。2008年起,公司投入专项资金12.62亿元,历经3年时间,对仪表系统隐患进行集中治理。通过治理,对机组控制联锁系统进行了更新和升级,对老旧仪表控制设备和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大大改善了仪表系统的安全技术状况,为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大型储罐防雷防静电专项治理。

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可靠性,对大型储罐安全运行至关重要。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石化行业相继发生5起大型原油储罐雷击起火事故。为吸取同行业事故教训,2007年7月,公司全面展开大型储罐防雷防静电专项排查治理。共对27家油田及炼化企业、罐容5万立方米以上的339座外浮顶储罐进行了现场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将18家企业的94项隐患确定为第一批隐患治理项目,投资9326万元,重点完善防雷措施、火灾预警措施、消防灭火措施和二次密封措施。并陆续投入3.19亿元专项资金,集中对罐容5万立方米以上的储罐进行防雷防静电专项治理。通过治理,完善了储罐防雷防静电措施和罐区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对雷电高发地区配备了雷电预警装置,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年5月27、8月22日、9月5日,公司所属白沙湾站和册子岛油库分别遭受雷击,虽然造成站(库)内的工业电视探头等仪表损坏,但储罐运行安然无恙,且近年全系统也未再发生类似储罐雷击着火事故。

(4)海(水)上隐患专项治理。

胜利埕岛油田1993年投入开发,是我国第一个投入规模开发的浅海边际油田。由于早期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标准低,加之受恶劣的海洋环境影响,先期投用的海上平台、管线、流程、设施以及配套的拉油船舶、应急设施逐渐出现隐患,给海上安全环保构成严重威胁。“十一五”期间,公司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对50余项海上重大隐患进行治理,为海上油田安全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公司深刻吸取美国墨西哥湾“4.20”钻井平台爆炸漏油事故教训,全面开展了海上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排查、分析海上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3年隐患治理计划,投入治理资金13.35亿元,对34项海(水)上重大隐患进行治理。在近年海上油田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司没有发生海上恶性事故,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环保业绩。

(5)热油泵专项治理。

2010年,公司所属炼油企业相继发生5起高温油泵密封泄漏着火事故。为此,公司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并全面开展了热油泵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基于排查情况,科学地制定出2011-2012年两年整改计划,共投入专项治理资金1.84亿元,对油泵机械密封、紧急开关、阀门气动、油雾润滑、泵群状态检测等方面的隐患进行了全面治理,更新了部分油泵,完善了电视监控、巡检仪器等设备,大大提升了油泵区整体安全运行水平。2011年以来,各炼化企业再没有发生热油泵着火事故。

(6)液化烃球罐专项治理。

针对2010年1月国内某企业液化气罐爆炸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事故通报,对防范类似事故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精神,本着防患未然的原则,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等10家企业的632台液态烃球罐进行专项安全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订出整改方案,共投入专项资金1.9亿元,对液态烃球罐隐患进行集中治理。通过治理,规范提升了注水系统、切水系统、消防系统和放火炬系统,更新了安全阀、仪表、玻璃管液位计、易熔塞等部件,罐区增设了工业电视,提高了液态烃球罐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7)消防设施专项治理。

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大型化、集约化和消防标准的不断提高,部分企业早期建设的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网已不能满足新的消防要求。2007年以来,公司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更新消防车261台,大大提高了火灾扑救能力。2011年,公司组织系统内消防专家,对17家重点炼化企业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和固定泡沫系统等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评估,深入排查问题和隐患,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全部列入2012年消防隐患治理计划,全面改善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8)厂区环境隐患治理。

近年来,在加强生产装置、设备、流程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厂区周边社区、道路、港口等的安全,切实消除生产环境隐患,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十一五”期间,共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先后对金陵石化周边张西村、齐鲁石化辛化路、胜利油田内港池、普光气田应急道路、金陵石化厂区前道路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有效改善了生产环境安全状况。

3结语

持续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为公司安全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使得公司在有限的投资额度下,最大限度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最大限度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十一五”期间,公司实现了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五个避免”的安全生产目标,企业上报事故下降了57.1%,千人死亡率下降了75%;电气、仪表、液态烃球罐、大型储罐及海上设备事故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员工安全健康,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石化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新航程。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标准要求,一流的安全水平。我们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同时对照一流找差距,对照标准查隐患,科学投入抓治理,夯实安全发展基础,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创造一流的安全业绩,朝着“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目标不断迈进。

11.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十一

为有效防范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集体财产安全,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 排查整改各类地所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学校教室、实验室、礼堂、食堂、厕所、游泳池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危房并及时加固检修,确保整改到位。

2. 排查整改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学校教室和生活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重点检查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和锅炉、水电气、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可靠性。要排查学校的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的管理及卫生情况。重点检查学校的食品、饮用水和传染病的防治情况。3. 排枵整改交通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是否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不符合校车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用于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是否经检验合格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驾驶员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4. 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学校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5. 排整改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重点排查学生宿舍的管理、集体活动的组织和上下楼等人员集中时段的管控,确保学生校舍楼有人值班和出口畅通。严防在集体活动和上、放学等人员高峰时发生交通、拥挤踩踏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排查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责任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夜间巡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排查管制刀具收缴是否坚持制度化、日常化,严防因管理疏漏而引发事故。

上一篇:音乐舞蹈室计划下一篇:关于工作励志读书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