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

2024-11-12

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共8篇)

1.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 篇一

关于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论文摘要: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模式,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条件论证了信仰的内涵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仰丢失的复杂原因,从道德信仰哲学特点开始,集中道德信仰主体,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道德信仰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wwW.133229.COm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9]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2):15―17.

[10]斯宾诺莎.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42.

2.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 篇二

一、道德危机的实质和标准

(一) 道德危机的实质

道德危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原有道德失范、道德评价标准多样化, 在人们的内心表现为不安和困惑。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 调查对象中“没有信仰”的人占36.09%, 如果把“曾有过信仰”的人视为“当前已经没有信仰”, 那么这个数字会达到58.33%。[2]所以, 道德危机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并非杞人忧天, 而有充足的证据。

(二) 衡量社会是否存在道德危机的标准

评价社会是否存在道德危机的主要标准包括: (1) 道德体系自身标准受到冲击。 (2) 道德语言和行为不相符。诚信缺失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显性体现, 一系列的商品造假, 使人们无法相信事物的真实性。例如, 老年人不小心摔倒, 如果无人帮助, 会认为这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因为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若有人帮助, 又害怕其家人诬告或讹诈, 这种“是否帮助他人”的内心挣扎就是道德语言与道德行为不相符的体现。 (3) 道德信念不坚定。一些人的价值观只趋向于金钱、权力、奢侈、腐朽, 使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到处蔓延滋生。因此, 道德无用论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

二、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危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这种转型带来的一个主要变化是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和个人利益最大化, 每个人不再只以社会人或家庭人而存在, 而主要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因此, 个人品德所反映的就是一定社会关系所规定的道德原则在个体思想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一) 社会公德的缺失

社会公德, 即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包括人在社会交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表现, 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 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却如此普遍, 插队、乱穿马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比比皆是。

(二) 家庭伦理道德的演变

家庭道德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国外思想涌入中国, 受多种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家庭道德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三) 职业道德的迷失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由于人们过分追求商品经济利益最大化, 导致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出现严重偏差, 一些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良知, 违反职业道德规范, 导致我国职业道德出现众多问题。

三、我国社会出现道德危机的原因

本文主要从社会宏观背景, 以道德表现的三大领域为指向, 展开对道德危机出现原因的探析。

(一) 经济原因

现在, 拜金主义、钱权主义等价值观支配和占据着众多民众的内心。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 在这一转型期内, 诚信道德缺失问题比较严重。长期以来, 人们受到市场经济“效率至上”的影响, 无法明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不能对广大消费者负责;受“私德”的影响, 注重个人利益和个性张扬, 不会考虑公共道德的约束规范;受强权的影响, 无法肩负起个人责任, 不能履行应尽的义务。上述情况最终导致个人利益和权力凌驾在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之上, 为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将会不择手段。

(二) 政治原因

在现代社会, 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使社会的各种资源在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尽量得到合理分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 那么公众的趋利能量就不能有一个正当的宣泄渠道, 就会出现分配不公、社会心理失衡和社会落差巨大的情况。

(三) 文化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逐渐失去约束力,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分化使以前统一的规范解体。旧的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解体后, 并没有出现新的被人们共同认可的规范, 这就会导致人们精神空虚, 让社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 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民主观念、科学技术, 这对我国改革推进具有一定的激发性, 但与此同时, 西方文化也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如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当腐朽观念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落后内容一并被认同后, 便会诱发道德滑坡。

(四) 社会原因

道德境界中最崇高的境界是只讲奉献, 不求回报。我们也会常常通过媒体报道看到一些助人为乐者并未获得社会肯定, 反而受到社会打击。在这一社会中, 赏善罚恶被人们当作评价社会道德优劣的标准, 但当社会出现赏罚错位现象时, 就会体现出社会不公的一面, 极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导致个人道德信仰动摇。

(五) 教育原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就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教育。良好的道德表现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愿望, 也是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需求。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重视整体利益, 忽视个人价值和利益;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重视道德教育, 忽视社会实践;重视科技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这种道德教育也是造成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

四、道德重建的对策研究

道德重建不是对现有道德现状进行简单的完善和再建, 而是构建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实性的道德内容。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仅靠单方面的措施无法完成这个系统工程, 因此, 应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道德重建。

(一) 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注重道德重建, 在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平等, 这就意味着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自由的个体。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市场经济沿着健康、合理的轨道发展和道德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 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理性和非理性逐利, 因此,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经济的理性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 而是为了人民之所需, 为了科学的发展。

最后, 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动性和道德信仰的相对性之间的矛盾应注意给予调节, 因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经济环境具有人为操作性, 所以要控制人们的趋利心理。

(二)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

在民主社会中, 首先要做到政治民主, 开拓人的视野, 激发灵感。而专治会带来人们思想的僵固, 使人愚昧无知, 打消人们的积极性, 堵塞道德功能的发挥。

法律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可以消除人们有法不依的主观随意性, 给人类社会提出具体的规范准则, 运用强制手段消除危害社会的行为, 增强社会信誉度, 维护社会秩序, 特别是对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个人的不道德行为, 应运用法律规范。只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道德重建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三)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道德重建工作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行为规范。其次,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形成多样化的文化氛围, 达成社会共识。应对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地批判和吸收, 对世界各民族的优良伦理道德科学地借鉴, 这些文明成果能够形成道德重建的价值根基, 建立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型道德秩序, 形成和谐、稳定和健康的社会环境。

(四)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公民自律

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依托, 弘扬自我道德行为。首先, 从思想道德教育对象来看, 接受道德教育者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主认识社会, 而未成年人还须在心理和身体上不断被塑造。其次, 道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当前一些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只被当作一种形式来执行。造成这种结果, 主要是因为道德教育实施方式上的局限性, 应让道德教育可以反映在人们的实践中, 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规范, 采取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道德灌输方式, 在无形中自发实施规范的道德行为。

现在,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面临的危机不只是经济、政治危机, 道德危机也在影响着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对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的不断增强, 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重建工作, 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道德要求,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 经济、政治生活的迅速发展使新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尚不完善,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缺口、政治体制改革、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等。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多种道德危机, 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道德危机,道德重建,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廖申白, 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会伦理和道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348.

3.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 篇三

关键词:理之当然;循理而行;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从井救人”之原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

上文出自《论语·雍也》,我们首先疏通句意。在古代,有人堕井是常事。《论语述要》言:“仁者志在救人,今有一救人机会在井中,即井有仁也。不言有人,人自在其中。”[1]“井有仁焉”即有人掉入井中之意。当有人告知我们有一人掉入井中,我们是否要跳入营救?宰我信道不笃,故发问。孔圣答曰:怎么会有这种顾虑?我们可以前往察看是否有人需要营救,但不能盲目地跳入井中;被告知有人掉入井中,于“理”上讲我们应该要去,即使去了见没人掉入井中而发现被欺骗,这我们也可以接受。但若旁人执仁爱之理让我们跳井救人,那我们定不能接受,从理上讲不该这样。我们身在井外才可能救到人,在井里连我们都自身难保,谈什么救他人?仁者虽然迫切救人于危难之中,不过多考虑自己,但不应该愚昧到这个地步。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集注》曰:“欺,谓狂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2]此即是说,我们是去拯救困境中的人的,并不是让自己去陷入那困境中的;承认别人能欺骗我们,但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被“歪理”迷惑。此即是“理之当然”,亦是“依于仁”,这是我们的良知良明当下即可察觉的。

二、依“当然之理”指导言行

“天生庶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3]。为人处世不能止于本能,而是“有物有则”,我们能自觉自愿地给自己的一个外在的规范。周公本乎人情之常而治礼作乐,孔子本乎人性之常点出内心的“仁”赋于“礼”以“生命化”,这种“礼教”也即成德之教。这种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不是强制性地给大家制定一些外在行为规范,而本乎人性之常点出言行上的“理之当然”,这种“理之当然”是我们一念当下之反省即可察觉的,此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4]。这不是知识判断上的,而是道德判断上的,是我们当下即可知觉的。依“当然之理”指导言行更能德化民众者可从三方面了解:

(1)“当然之理”本乎人情之常。外在的礼法虽多,但皆是人之自由本性的发挥,绝不是违反道德、桎梏自由的。如对父母长辈的孝、对国家社会的忠、对朋友的信,礼法为这些言行提供一优雅的表达方式,人们很容易从当下生活中体会。时代变迁,对这些礼可以有适当的损益,但其“理”不能变。

(2)“当然之理”不会给人以勉强的感觉。这种“当然之理”全靠个人反省自觉,一旦有感触,能自然地转化为行动,此即王阳明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3)依“当然之理”而行,其表现的外在“规范性”更深刻而有力。言谈举止,均是发自内心的“合理”及“合礼”的表达,外在事物在变,但“理”不变,循理而行自能不被世惑,然须有学术知识做支撑。

三、循理而行的对道德建设的启示

在曲阜要建耶教教堂的事是不该屡次发生的,那里是中国文化的圣地,不能因为道德上讲包容就允许在孔庙周围建,从“理”上不该这样,这里没有商量的余地。南京“彭宇案”及类似事件至今不断上演,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遇人有难,出手援助再自然不过,但往往闹到打官司,这严重不合“理”,至今民众心中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做法。遇人倒地,常人均会有该扶之念,于理也当然该扶,故“扶不扶”这不是问题,肯定是要扶的,大家担心的是若被讹诈该怎么办。我们当如此想:即使他们以摔倒欺骗我们去扶,我们可以容忍,毕竟不能希求所有人都是“道德完人”。但以子虚乌有之事来讹诈我们,这是决不能容忍的,没有这种“理”。我们容忍是有原则的容忍,要“依于仁”,仁包含的智慧是让人生活得更自由更有尊言更无忧虑而非忍气吞声。根据《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公平原则,如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经过协商,在我们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分担责任,但我们绝不容忍“理”被扭曲,在被扭曲的地方,我们绝不退让,此即“当仁不让”。在当事人不愿意赔偿的情况下,法律该另有合“理”的规定,因为这种情况并非“强制”这一方法所能解决的。移风易俗,本非一人一时之事,也非少数人就能办到的,须国家社会广泛宣扬正道,隐恶扬善,方能使大道盛行于世,彰中华礼仪之邦之美名。

四、讨论:

“依于仁”所揭示的“理之当然”从根本上说是德教之必须,做人的必须,亦当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当含。至于世人说此行为太过迂腐,那么这就要求学人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来彰显此大道,使此善念不绝于世。说此种“理”实行起来有困难可以,但说此行为不能传承传统文化之精义则不可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揭示的“理之当然”对矫正经济社会下人性的价值偏差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是弥补道德缺失的法宝,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当然之理”的阐发与教育。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2013:479.

[2]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2013:480.

[3]清·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11:758.

[4]清·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11:757.

4.中国当代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篇四

一、基础教育

(一)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的地位问题

2、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3、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问题

(二)义务教育

1、区域发展不平衡

2、城乡发展不平衡

3、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4、财政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表现就是财政投入问题)

(三)普通高中教育

1、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2、考试制度问题

3、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相分离(可在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中涵盖)

4、课程改革实施现存问题

二、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三)高校质量保障问题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大众化是背景,平等和质量等才是问题)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和师兄写的内容重合)

三、职业和成人教育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二)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和第一点重合)

(三)农村职业教育现存问题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五)农村成人教育问题

四、教师教育

(一)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革问题

(二)教师资格认证问题

(三)农村教师教育问题

五、民族教育

(一)民族学校建设问题

(二)双语教学问题

(三)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5.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篇五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和实惠。而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其网络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网络社会化建设的道德基础。要使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生存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其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解决对策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一、网络道德 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其重要意义包括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人们的自信心,网络在改善人们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上有积极作用。学生们认为网络给了他们方便的机会结识新人,更便捷地与老友联系,给了人们许多共同的话题 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发布健康上进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自尊自信,培养健康活泼、宽宏大度、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意志品质,从而逐步完善人格,二、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

由于网络立法和道德规范的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行为比比皆是。信息网络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网上交流没有现实中舆论、习惯、法律、内心信念的制约,无需要面对面交流,平常被压抑的丑恶的一面,会在符合的掩护下为所欲为,诸如网上撒谎、谩骂、使用淫秽粗俗语言,往聊天室“灌水”传播无聊的虚假消息,发布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络赌博等不道德行为。

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传统道德失去了支配性作用。正因为如此,网络时代大学生

往往会产生道德缺失的意识和行为,导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

(二)道德情感淡漠与人际关系疏远

现 实中的大学生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繁重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网交友、网上聊天、BBS 上高谈阔论,压抑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然而沉溺于网上交往,不但会带来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家人关系的疏远,还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甚至造成某种封闭的自我倾向。

同时,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可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

角色的扮演规则。通过QQ、博客等网上聊天工具进行间接的“交往”,缺乏网络道德的网民可以肆无忌惮地编造各种谎言与虚假信息,行为主体麻木,人情趋于冷漠,进而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连最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也丧失了

(三)网络剽窃现象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分享使得网络信息丰富多彩。互联网信息产生、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自由、免费”的思想在大学生网民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是一种普遍行为,通过网络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的行为。甚至部分大学生的人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也直接从网上下载,有的文章中甚至还留有下载的地址,这种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剽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内在原因

(1)缓解压力,寄托感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网络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寄托感情的港湾,平时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在这里得到宜泄。

(2)猎奇好胜,寻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比较感兴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后,喜好自我表现,显露才能,因而在网络世界遨游的过程中充当网络“黑客”,他们冲击和破坏网络系统,恶意更改一些网页。另外,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使他们无所适从,只能通过网上发泄心中的苦闷。

(二)外在原因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网络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收敛型向发散型转变,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观、信息观、时空观、实体观、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学校教育管理对比情况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网络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2、家庭管理的缺失。据了解,大学生宿舍中的电脑,真正用于学习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打网络游戏、聊夭、看网络电影等娱乐活动。家长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为孩子上网是为了学习或复习计算机课程,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与父母的愿望严重不一致,这与缺少来自家长的必要约束不无关系。

四、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策略

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网络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络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络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第一、教育为本——发挥网络德育的核心力量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网络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德育工作者要顺应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面临信息和道德冲突,能够进行自我道德判断和选择并且具有创新能力,并反哺未来社会的道德进步。其次,要加强专业化的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队伍成员要增强网上教育的意识,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最后,要丰富教育内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宣传

网络法律知识,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化,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

第二、道德自律——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道德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网络带来自由的同时,肩负的道德责任感也就越大,这时更需要大学生发挥自律精神,在网络的空间,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自己管理自己。我们要提高网络道德认知、培养网络道德情感以及锻炼网络道德意志,确立网络道德信念,最终我们要养成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大学生实现网络道德自律的归宿点。第三、加强监管———优化网络道德社会环境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其生存和发展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秩序的保障。而要保证互联网良好的秩序环境,单凭道德是不行的,还必须用法治。同时,政府作为网络监管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过滤网络入口信息,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

五、个人总结

法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约居里说:“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的人们”。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无论网络文化带来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培养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的良好兴趣,汲取其中有利的信息,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信息的“伙伴”。利用网络章显个性、展示才华,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曾秋菊:《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郑州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9期。

万新恒:《信息化校园》,载《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曾丽达:《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张文峰:《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4期。

1.于睿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8(03)

2.孙秀娟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与网络道德教育 2006(05)

3.范大裕 青少年沉迷网络因素分析与防治 [期刊论文]-中国青年研究2008(03)

4.万新恒 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 2000

5.李俊文 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 [期刊论文]-思想教育研究2008(07)

6.孙伟平;贾旭东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1998(08)

6.当代社会问题 篇六

(20 12 —20 13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号:_课程名称: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当今中国的贫富差距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我们在经济增长上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贫富差距不断的变大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本文浅谈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方面的进步尤为引人关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的显现。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一问题不断的牵动和刺激着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敏感神经。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必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为它直接触及到社会的长期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变得无比的重要。

1、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如何评判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0.3 以下为平均状态,0.3~0.4 为合理状态,超过0.4 则表示该国贫富差距过大,超过0.6 则说明该国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处于社会动荡的边缘。[6]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为0.2左右,当时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理想,因为世界上能够达到这一系数的国家比较少见,可以说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还是比较均匀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步入九十年代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的刷新记录。到九十年代末达到了0.4国际警戒线。以后几年还是没有放缓增长的势头,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 年达到0.48。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没有公布基尼系数,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但国外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6的水平,已经严重的两级分化。而我们经常提到的美帝国主义的基尼系数也不过0.3-0.4的水平,正在处于水深火热的伊朗也只有0.43-0.46。如果这个结果属实则我国的贫富差距远远的高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而且连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无法超越。

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同期也呈现出多样性,在很多方面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

1.1、城乡收入严重失衡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的数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的扩大,差距扩大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离,城乡之间的界限是很明显的,因为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一种偏向发展城市的策略,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城市,城市得到优先发展的权利。而且居民身份之间也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福利制度,工资水平也远远超出农村地区。仅仅由于居民的城乡身份的差异而使得占总人口80%的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各种实物补贴与福利待遇,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2.57倍。[2]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土地的权利下方到农民手中,农村曾经出现过一段发展时期。而且城乡的收入差距缩小了一些。但随后由于改革政策的不断变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再加上农村发展的力度不断的减小,农民获得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一定的通胀。我国的城乡差距被无止境的再次拉大。到了1994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又迅速扩大到2.86:1。2001年扩大到2.90:l,2003年以后更是超过了3.2:1。[4]这仅仅是纯收入的对比,如果再算上农村城市之间的各项福利,和城市居民的隐性资产,这个数字会被再次打破。

1.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之一。于地理上的一些原因,历史上我国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就发展部平衡。建国初期,由于一些战略上的考量国家将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放在了内地,当时的地区差距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但随着国内、际环境的不断改善沿海地区乘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拉开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序幕,但内地的企业由于在计划经济中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其一度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停滞。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东部地区最先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倾斜,经济发展的极为迅速。有些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政策的原因,发展的比较晚。相应的我国居民的收入也呈现地区性的差异,依次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近十年来国家向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慢慢的变大,西部地区多的经济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发展。居民收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总的来说,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倍,西部地区增长了9.5倍。2007 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均纯收入为14 960元,中部地区为9 900元,西部地区为9 720 元。2005 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78:1.23:1。可见,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7]由此可见这种区域之间收入的差距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

1.3、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行也的工资水普遍不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增长的水平基本上均衡,各行业的收入差距比较小。比如1979年我国职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3]。到了90年代不同行业的职工工资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增长幅度也参差不齐。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效益好的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完全好于其他企业,到2007年行也中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差距从1979年的610元变为35300元。其中可能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其中,但还是明显的扩大了差距。近年来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普遍高于其他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明显占有优势。而且国企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员工比其他岗位员工的工资动则高达好几万,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企业主管的工资也是高的离谱。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近年来增长很快,普遍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较其他行业更加稳定,而且福利待遇逐年提高,这也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的原因。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行业收入的不均衡性。据统计,电力、邮电通讯和航空运输等行业的职工年收入能够达到10 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收入却不足2 万元。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6]

2、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

政府政策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建国初期为了更好的建设我国在城市中的重工业,我们把农产品中的利润转移到工业产品上人为的为国防事业的发展筹集资金,是的农民的更多合法利益受到损害。这样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削弱了农村的发展,是的城乡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在改革开放也后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是倾向城市而没有去更好的改变落后农村的面貌,虽然农村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比起来相差甚远。以至于农村的发展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改革开放后国家设立很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东部沿海城市的政策倾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优惠政策。是的东部和西部的经济房展不在等同。致使地区收入差距不断增大。所以国家政策是影响贫富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

行业自身的发展使的收入水平产生明显收入差距,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很多企业的效益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导致了员工的收入分配产生差异。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全国的各种企业中效益普遍比较高的,所以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的员工,而国有企业中的垄断企业由于不受其他企业的影响其效益一直比较稳定,它们都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和控制,甚至还被国家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国家对于这些行业也有着很高的进入标准。因此,这些垄断行业凭借着这种垄断优势而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转变为员工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加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加快,我国政府对占人口8.7%的富人征收的税收少之又少,据统计我国占纳税人8.9%的富人2009年所缴纳的个税,仅占中国GDP的0.0406%,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281%。而在美国2011年税收中的80%,将由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家庭负担。美国的税收政策是:占美国总人口约2%的,年收入逾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们纳税,包括中产在内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税,来缩小美国的贫富差别。由此看来我国政府制定的旨在缩小贫富制度的税收是极不合理的。这样不但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且还会使得富人更加富有,相应的穷人更加的贫穷。

其他引起贫富差距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在列举。

3、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对于怎样缩小我国现有的贫富差距我们要针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上我想政府要将农村的发展提上日程,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50.32%。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中国今后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向农村倾斜政策,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让农村地区依靠地区特色发展地方的特色经济,加快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的社会福利制度。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问题上,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不断的引进新的项目和技术,让东部发展起来的地区有针对性的帮扶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建立帮扶措施。的确我们在怎样缩小贫富差距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要走,我们没有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经验,只能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积累。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但我们怀有信心,相信我们会处理好这个关乎人民大众的问题。

参考文献:

7.当代社会道德若干问题 篇七

一、素质教育的开展

1、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

在积极坚持将学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过程中, 应当从两个层面对其加以理解。一方面, 教育开展的最初核心是学生, 以学生为本就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关键目标展开教学。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促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知识的广泛应用范围, 应用快乐教育的理念不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 自身的喜好及兴趣被完全忽视。同时,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 我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 通常也会给予较大的厚望和期待, 导致学生学习长期处于沉寂的环境中, 被动的接受知识, 强迫自己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等。这种大的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给予学生面对较大的压力, 无法从学习和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快乐[1]。由此可见, 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 将学生作为中心的主要性。

另一方面, 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新时期, 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将学生最为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实施教育活动至关重要。素质教育不仅从理论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从精神上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过程中, 学生原始的被动学习状态得到改变, 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从主观的角度出发, 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 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创新德育

我国在积极进行教育事业的过程中, 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因此, 新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德育的创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有助于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 而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应当从德育入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和平、民主等内容, 新时期在进行形成培养中应增加对这些内容的讲解, 从而促使我国全民逐渐养成良好的价值观[2]。新时期,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德育教育当中就是德育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

现阶段, 我国在快速发展中步入了信息时代, 经济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开放程度更深, 这也将成为我国积极发展中展开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人才在接受德育教育以后, 能够将其有效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 在积极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 促使其应用诚信的品质, 并逐渐加强社会责任感[3]。

二、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中的体现

1、加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化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提升教学质量, 对国家相关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措施进行彻底的贯彻、落实和创新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支持, 因此在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是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过程中, 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交流经验的平台势在必行。现阶段, 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贯彻和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都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和政策, 例如江苏以及湖北等地。从国家的角度来看, 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提出的《教育规划纲要》, 符合我国新时期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4]。我国国务院曾指出, 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各个地区在日常发展中, 应针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 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师交流文件, 促使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 在提升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职业素质的过程中, 还能够为当地学校聘用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 而学校还应当根据自身当地教育环境, 为教师的互相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2、鼓励不同地区加大高中招标到校力度

近年来, 我国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 必须加大对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治理力度, 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各地区优质高中学校来讲, 学生和家长应严格遵守招生制度, 招生比例应高于百分之三十, 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配,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 有针对性的对招生比例进行扩大。这一改革项目的有效实施, 可以有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引导, 有助于学生和家长择校中的难度得以有效缓解。

现阶段, 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普通高中学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 指标到校的标准的实现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百的比例, 如我国的山东和山西等地[5]。而针对地方学校来讲, 多数学校在短期内对这一指标进行实现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借鉴一下城市的工作经验。大量地区在实施指标到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最初每年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 现阶段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这一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政策内容具有十分详细的划分[5]。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 拥有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 对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 现阶段我国积极加强教育领域中综合改革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利民.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人民教育, 2013, 10:10-15.

[2]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张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 2011.

[4]侯怀银.关于教育系在综合大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01:66-70.

8.高校学术道德缺失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八

关键词:学术不端;学术道德;缺失;学术失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43-02

要推动高校教育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健全的学术道德监管体系以及学术道德自律的大环境。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学术道德缺失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学术道德的监察力度,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地抵制和预防,以此来提高高校的学术道德素养。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少数人华而不实、学术作风不良或失范的行为,比如学术造假、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注水等。学术不端危害极大,不仅会毒化学术氛围,还会阻碍学术进步。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现象在各个国家、历朝历代都曾发生过,但是今天的中国尤其严重,已经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学术不端的重灾区是高等院校。因此,高等院校有责任担负起治理学术不端的重任,还学术界一个干净的环境,杜绝学术腐败,优化学术生态,使高校成为推动学术进步中坚力量。

二、学术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学术道德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社会上一部分缺乏道德心和责任感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违反学术道德要求,采取投机取巧的方法,蒙混过关。同时,生活上的物质压力、精神诉求上的高要求化,这两者之间不对称及不协调,使部分人养成急于求成、不勤勤勉勉、踏踏实实的学术态度。还有,社会并不重视学术道德教育,这成为目前学术道德缺失、管理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可否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学术道德教育是要经过学校这一重要通道去落实的,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只关心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术道德的培育,因此,高校要承担起培育学术道德责任。当然,社会也不能袖手旁观,也要加强对学术失范的监督。

(二)制度因素

首先,学术论文的刊发审核机制有待完善。一些期刊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论文写得好与不好乃次要问题,对论文质量把关不严,缺乏规范的管理。在部分高校,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发表一篇论文才能具备毕业资格。学生在应对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之下,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是较为困难的。这种“规定”就为“产量大于质量”的期刊提供了存在条件,也为论文“代发”、“代写”的商家们提供了土壤。

其次,“一稿多投”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论文作者一方的责任,学术期刊也难辞其咎。许多期刊杂志审稿时间过长,部分作者迫于时间的压力,只能铤而走险,选择一稿多投。一稿多投者可以将文章连投几家期刊杂志,对于审稿快的、版面费低的给予回复;而对于审稿慢的、版面费高的,则推迟支付版面费或推说文章还需修改,巧妙地避开制度制裁。因此,学术道德缺失的现状需要多管齐下,进行多途径、多方面的治理。

(三)学术研究目的性不明确

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和不良诱惑,现阶段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总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式去达到目标。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学术研究目的不明确,缺乏勤劳苦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术问题进行功利化选择,将学术道德丢至一旁。抄袭他人的文章,将其据为己用,这种做法是不需要多少成本付出的,所以不少人情愿冒险一试。

三、应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策略

(一)学术道德教育亟待加强,应重视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扩招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一些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在教学科研方面,强调科研数量和结果却往往忽视了学术道德的教育。“道德是主体的意志自由,需要主体的自由选择,需要主体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否则不会形成真正的道德品质”[2]。应当把对教师及学生价值观、学术观的塑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学术操守,形成较强的自律意识,这样才能自觉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优化学术生态,为学术事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良好的学术氛围对遏制学术失范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学人、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防止学术失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优化学术生态。同时,学界名人、高校学科带头人要起到学术道德的模范榜样作用,引导教师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二)抓好学术道德教育工作

高校应重视学术品德教育的宣传工作。当前,人们对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认识还很肤浅,认识不到学术失范的严重后果。重视学术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发挥规章制度和法律上的约束力

各学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开展学术道德规范学习会议,开展宣传工作。科委、科协等部门要印发学术规范手册,组织座谈会,探讨学术失范问题;定期出版简报,对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案例进行报道。通过这些工作,强化他律,规范人们的学术行为。

2.开设学术规范道德考察课

产生学术不端,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相应的法律规范不了解,这就需要高校提供相应的知识共享平台。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比如,可以把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纳入考查体系中,同时将学术道德规范的知识普及到位”[3]。

(三)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

要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只从某一方面去规制学生或教师的学术行为是不能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比如畅通匿名举报渠道,建立学术诚信管理档案库等[4],完善的监督机制是预防学术不端的防火墙。

学术道德失范在我国由来已久,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各高校、各学术机构、相关行政部门要负起责任,打一场攻坚战,像治理环境那样治理学术生态,为学术事业营造一片湛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马革兰,杜秉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0,(3):80-82.

〔2〕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3〕郭玉珍,李久贤.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3):122-125.

〔4〕李彩霞.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诚信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贾宝余.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6-9.

上一篇:崇尚荣誉融入我们血液下一篇:《我与书的故事 》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