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2024-10-15

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共8篇)

1.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作者:王莉 徐忠杰 庄金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3-0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辅导员应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要履行好辅导员职责,必须具备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能力

制订两个“一二三四”计划:

(一)第一个“一二三四”是:一二三四的工作目标。即:第一年摸情况、打基础;第二年做规划、努力干;第三年订制度、搞规范;第四年见成效、上台阶。

(二)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制定清晰的“一二三四”学生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两大抓手、三大特色、四条主线。

1.其中一个中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为工作中心,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两大抓手是:(1)狠抓学工队伍的作风,树立“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做到“三勤”(勤到学生宿舍、勤到学生课堂、勤于指导学生的课余活动)。(2)狠抓学生的学风:具体要求学生“三有三证三高二低”(三有:上课有效率、活动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三证:学生在毕业前应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三高:高出勤率、高活动参与率、高就业率;二低:低作弊率、低事故率)。

3.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抓好三个特色活动。

4.四条主线: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条日常主线为:(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党建的主线;(2)以锻炼学生技能为专业活动的主线;(3)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团学工作的主线;(4)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就业指导的主线。

三、抓党团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到位

大力实施学生党建“五三四四”工程。学生党建的“五三四四”工程即: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和学生党员做到“四个四”的承诺制。

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即:第一,进教室;第二,进宿舍;第三,进网络;第四,进社团;第五,进社会。每一进当中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落实“五进”工程,学生党员具体做到四个“四”。即:四个责任、四个带头、四个保证、四个关心。

四、抓宿舍文明,“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到位

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坚持晚点名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狠抓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变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道德实践基地。

五、抓学业、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人生发展引路到位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双步导航制”工程,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所谓“双步导航制”双步:第一步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导航制”,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等;第二步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职业导航制”,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以职业鉴定培训为依托实施双证制度,锤炼就业技能。

六、抓班风学风,营造浓郁成才氛围

集中开展优良班风创建活动,辅导员应认真落实与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听课制度,明确班级目标,健全班级制度,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重视学生骨干培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

集体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温馨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成才的小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成才氛围才会浓厚。

七、抓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和谐护航到位

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二级网络的重要负责人,辅导员担负起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的责任。应积极开展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建利.职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2]何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2.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辅导员,工作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日新月异,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认真思索新形势、新要求, 积极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工作的成效性。

1.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 这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一方面,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 进而有效拓展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大大增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 新媒体的出现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可能会混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 促使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进一步造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较大程度的沟通障碍, 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序、良好开展。

2.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策略探讨

(1) 高校辅导员要转变服务观念, 注重工作实效性。在我国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深入研究创新教育模式的背景下, 我国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发展, 迎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 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服务观点, 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 注重工作时效性, 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对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广泛运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升自身的教研水平。高校辅导员转变服务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杜绝“华而不实”的思想和行为, 强化并提升工作时效性, 以便于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工作。

(2) 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众所周知, 高校辅导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专职工作者, 主要是负责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辅导理念,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并充分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做好学生的启航者和领路人。同时, 在新形势下, 由于网络新媒体的日新月异,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还必须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要努力做到在学生面前平易近人, 将每一位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爱护,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评优评助、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服务工作, 真正用满腔热情去服务学生和管理学生。

(3) 高校辅导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形势下,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效性, 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一方面, 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具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他们的政治倾向、职业道德以及人生态度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高校辅导员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真正当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赢得大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4) 健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规范与奖励机制。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 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 同时还要经过专业的系统化培训, 道德、操守等综合素养也要经过科学评判, 最终确定是否可以胜任高校辅导员岗位。所以, 新形势下要健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规范,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行为要求,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惩制度, 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快速发展, 进而培养出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辅导员队伍, 促使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转变服务理念, 真正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便利条件, 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丽峰.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7 (12) .

3.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诠释 篇三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更新观念 创新方法 职业素质

[作者简介]杨仕勇(1971- ),安徽全椒人,安徽科技学院讲师,辅导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安徽凤阳233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畜牧兽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20070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87-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06年9月1日施行。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新定位,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规定》的贯彻实施,对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和全面的学习、实践过程,需要辅导员不断地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水平,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和服务内涵

教育、管理和服务是辅导员组织开展学生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随着高校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以及学生自身维权意识的增强,辅导员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转变工作导向,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首先,创新教育内涵,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的理念。高校辅导员应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系统工程的直接执行者和贯彻者,因此,辅导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是育人的第一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育人具体化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与结构。

其次,创新管理内涵,依法管理,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更注重在学生管理中引进柔性管理理念。辅导员依据学校制定一系列细化的规章制度,在确实保障学生的诸如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救济权等权益实现的同时,更需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应引进柔性管理模式,即遵循内在重于外在、间接重于直接、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的原则,充分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服务是教育和管理的“优化酶”,教育和管理应归结为服务,没有服务的教育和管理是枯燥的。① 辅导员工作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真诚地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这是确定辅导员工作标准、精神状态、思想理念的核心和灵魂。

二、创新方法,做到“四性”,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

《规定》指出:由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辅导员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针对当前突出问题,既要靠教育,也要用制度约束,以增强工作的有机结合性。当前存在着部分学生考试作弊、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择业过程中伪造证件、随意毁约等知行背离的诚信失范行为。面对这些问题,辅导员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树立诚信观念的重要性,即诚信是做人的道德起点,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其次,辅导员也要认识到单纯依靠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诚信度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促使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失范行为成本,用制度来约束、保证,才能最大限度地纠正诚信失范行为;第三,辅导员要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自觉地做一名合格的诚信文明的实践者。

2.加强主阵地,巩固老阵地,占领新阵地,增强工作的影响性。(1)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加强主阵地。党建工作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由于辅导员多数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或委员,这就需要辅导员把培养、发展学生党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凝聚力,以党员的先进性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党组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2)推进公寓思想政治建设,巩固老阵地。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学生消费主体化意识的增强,学生公寓越来越成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如何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在走访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及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不良现象及安全隐患,便于及时解决问题。(3)掌握网络新阵地,实现工作时间与空间的全覆盖。高校的校园信息化高度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娱乐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何掌握校园网络主动权?这是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领域的新问题。辅导员要想掌握网络主动权,应该探究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体现“教育、引导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理念。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外,还可开设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勤工助学、考研辅导等服务栏目,提高正面教育栏目的点击率,同时也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正面教育。

3.分层教育、分需求教育,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形态的发展变化,生活阶段特点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工作的内容也相应变化,只有分年级、分层次进行教育,才能提高针对性。

大学新生处于大学生活适应期,这个阶段,新生在学习,甚至基本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辅导员指导帮助。大二、大三年级是大学生活稳定阶段。这个阶段,辅导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主轨道,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团队合作和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关系等。大四年级是准备就业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能够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有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未来生活的不定性,辅导员需要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正确择业,充分准备。

4.关注大学生工作重点、难点,尊重个体,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学生群体特征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使得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也要有新方法。(1)发挥集体心理辅导的群体优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强调学生个体注重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现时期,“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已成为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② 学校的班级、社团、宿舍等都是影响学生的集体环境。辅导员可以通过创建和谐温馨、信任接纳的集体氛围,设计以能力拓展为目标,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为重要手段,鼓励和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尝试和训练,提高学生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大地发挥集体的功能。(2)要在帮助困难学生工作中挖掘育人的功能。辅导员要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问题,但要认识到帮困工作不是单纯的救济,还要加强对贫困学生心灵的关爱和引导,帮助这些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既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自立自强意识教育,又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即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并尽可能地通过公益服务回报社会。(3)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现今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高涨的自我发展需求,使得学生不仅需要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更需要在大学期间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便更好地规划人生。高校辅导员要开展对大学生职业趋向和就业状况的调研,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企业发展动态甚至科学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素质评估,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将此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促使他们尽早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三、增强职业素质,促进工作的高效、创新

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辅导员繁重的工作内容与较高的工作要求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繁重复杂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体地说,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可以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其中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③

1.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社会转型时期诱惑频出,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辅导员也面临着这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首先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观的学习,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达到对辅导员政治理论素质要求的新境界;其次,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要从社会对不同角色的具体要求出发,来确定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对辅导员思想素质要求的新高度。

2.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危机能力。辅导员能力强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能力建设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绩效,提升工作层次。

3.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科研创新等。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这样才能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规律,并将规律升华为理论,使辅导员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迈向新高度。

总之,在新形势下,面对学生工作的复杂性,辅导员必须提高服务意识,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于把学生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高祥阳.把握高校辅导员多重定位[N].光明日报,2006-10-11.

②钟睿.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刍议[J].陕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26.

③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90-94.

[参考文献]

[1]刘化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12).

[2]吴秀明.大学生诚信一道不轻松的考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4(6).

[3]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4]吴建强.论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J].镇江高专学报,2005(3).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http://www.edu.cn,2006-

4.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四

刘祥哲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辅导员以往的一些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进行工作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理念的必要性以及其工作特点、原则,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途径。关键字:高校辅导员 工作理念 创新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正是因为高校辅导员有着如此特殊的地位,所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将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育人作用的发挥。

一、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滞后的现状

2007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从全国范围看,各高校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第一、职业状态不稳定。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工作的重任,所以辅导员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和爱岗敬业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上,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专业不对口,虽然他们的政治素养很高,可欠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工作缺乏科学性、条理性、有效性。其次,虽然国家很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从全国范围看,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还是有待提高的,还有一些辅导员面对生活压力不得不考虑再次择业的问题。这种种原因都造成辅导员职业状态不稳定,很难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第二、工作缺乏主动性。长期以来,有些高校的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对辅导员的定位不准确,学校里但凡是有关学生的事务就要通过辅导员传达和布置。久而久之,辅导员就卷进了学生各项事务的中心地带,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传声筒”。各种繁杂的事务使得一些辅导员疲于应付,花在思想教育上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少,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懈怠了核心工作。

第三、疏于学习提高。实际工作中,不少辅导员成了学生的“保姆”、学校职能部门的“消防员”、所在院系的“勤务员”。学生、学校职能部门、所在院系只要是跟学生沾上边的事情,都喜欢找辅导员处理。当然,这对于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的辅导员来说本无可厚非,但这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却令辅导员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针对性等都大打折扣,自己也疏于对平时工作的总结和理论的学习,使拥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们却缺乏理论研究的能力。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知识结构会越来越单一,工作意识会越来越淡化,安于现状、“混日子”的情绪会越来越重。

二、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以高尚的德行感染学生

古语有云:“言传不如身教”。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自身的精神状态以及在日常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往往通过辅导员的日常行为来认识和评价其是否客观公正,言行一致;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爱岗敬业,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是否能为学生的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指导。所以,辅导员必须加强师德建设,用高尚的德行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自我示范做好表率。

(二)以精湛的学术影响学生

我国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高校辅导员首要是要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但有些辅导员在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却忘记了加强自身的学习。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辅导员面对的是一个信息量大、知识面大、思维活跃、批判精神强烈的特殊群体。如果辅导员不能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就肯定会落伍,既影响学生工作的进行又影响人格的塑造。其次,还要多思多想,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事业发展和提高素质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人数急速增加,学生的层次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的个人性格、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都需要身处学生工作一线的我们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多思多想,勇于创新,与时代和形势保持高度一致。

三、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要实现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在学生工作的最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本着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负责的态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工作理念。虽然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但是必须要将这个群体分层分面,甚至于分成点,再根据每个点、每个面、每一层的特点,确定工作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成长、成才的环境。当然,这也跟学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的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比如根据各层面学生特点设立专门的机构,以避免管理上的互相推诿和混乱状态。长此以往,多管齐下必能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

(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是紧密相连的,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文化知识补充以及师德建设,用良好的自我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会面临日益复杂的问题,因此,需要广大辅导员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积极心态,不断学习各类知识,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多层次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辅导员被看做是学生的“保姆”,这直接导致辅导员消极懈怠工作,墨守成规。针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应积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如同行之间的交流、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外出观摩学习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新工作理念。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网络沟通途径。现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量猛增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网民的庞大队伍中去,因此也需要辅导员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建立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并利用这个平台了解学生动态,关注学生心理,以达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

5.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五

摘要:贫困生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才能更好地资助高校贫困生,创造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空间和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辅导员指导贫困生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试图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

关键词:项目化;高校辅导员;贫困生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出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几年来高校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形成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助学贷款以及勤工俭学等构成的资助体系,该体系作为扶助措施使贫困生得到有效的资助。由于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这些资助政策在具体落实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资助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扶持

近年来国家助学政策呈现出政策到位、体系完善、方式多样、资助额度大等特点,国家助学政策很大程度能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学费负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面对高昂的学费,承受了比一般青年更加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适度的物质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生活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校的学习和各项课外活动中。

大学时代对于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气质性格、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贫困生自身角度来说,自卑心理、人际交往局限、在环境的压力下产生的焦虑不安等是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所以,贫困生的精神扶持应包括:第一,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第二,增加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干预;第三,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第四,重视诚信和感恩教育。这样才能使贫困生心胸开阔、朝气蓬勃、专注于学业,并妥善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辅导员较少针对贫困生开展活动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最接近学生的群体,也是开展资助工作最有力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最了解贫困生的家庭和经济情况,以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益为工作出发点,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有效地施行帮困助学。同时,高校辅导员又要以循循善诱的教育来启迪贫困生的心灵,更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贫困生。但目前辅导员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辅导员资助工作多集中在助学评定工作。目前,辅导员负责组织政策宣传、贫困生认定、诚信教育等每一个助学环节的工作开展。在调查中,大多数辅导员表示在资助工作中,对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勤工助学方面特别重视。其次,辅导员谈心谈话多围绕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与贫困生日常接触多与关心贫困生生活和学习相关,较少涉及意志品质培养、情绪疏导等内容。谈话记录也较为简单,未能形成长期系统详细的分析。并且,辅导员针对贫困生开展活动较少。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日常的资助工作集中在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上,较少开展一些针对贫困生的课外活动。常见的以贫困生为对象的校园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涉及贫困生隐私问题,辅导员在开展活动时更加小心谨慎。最后,辅导员开展活动希望得到专业支持。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相关活动时受到时间、资金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最常见困难是与贫困生谈话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指导;不知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满足贫困生身心健康需求。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有必要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活动开展资金的支持和贫困生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支持。

二、以项目化为载体开展贫困生活动

1.项目化含义

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活动。校园项目化是一种以学生自己为主体,通过学生申请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后进行项目的总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给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校园活动运作机制。

2.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

(1)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原则。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以辅导员为主导,贫困生为主体和对象,以项目化为载体,在整个过程中把握贫困生扶助总体性原则。第一,坚持指导老师(辅导员)身体力行原则,辅导员是贫困生直接的教育者,一言一行起着言传身教的所用,在活动开展之初和进程中辅导员充分发挥了自己人格的力量,和贫困生尽可能多地交流,从健康人格的塑造到活动如何开展,应给予耐心详细的指导。第二,坚持尊重、公平、平等的原则,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努力去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交往的环境,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坚持对贫困生的全方位关怀,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仅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培养。

(2)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流程。在实际运作中,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宣传校园项目化工作,在日常谈心谈话中针对不同贫困生的特点启发贫困生以项目申报的方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或承办各项活动。随后,辅导员就活动开展意义、活动开展方法、活动预算等方面指导贫困生撰写申请书,提交至高校大学生项目化运行中心,待项目获得批准后,辅导员在开展活动的全程中就如何宣传、组织给予贫困生指导。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辅导员组织贫困生围绕活动开展的收获,组织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活动总结,并指导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3)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在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时可开展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思想素质类。具体方式:

1)辅导员可以运用自身掌握各种活动动向的优势,筛选出各种中有关帮助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讲座,如励志讲坛和名人访谈,指导贫困生围绕讲座主题申报关于参加讲座后心得体会的研讨方面的项目,在讨论会上加以引导,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排除自卑情绪,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

2)辅导员指导贫困生联系社科部的思想政治专职教师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为申报项目,通过专职教师介绍一些逆境成才,在艰困环境中奋斗拼搏、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及事例或开展专职教师与贫困生谈人生等方面的座谈会,以此启发、激励贫困生,使他们树立正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明确奋斗目标。

3)辅导员指导贫困生申报项目组织开展班级读书活动,通过搜集和阅读励志书籍,使贫困生在读书和读书交流活动中懂得在风雨中搏击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4)辅导员指导贫困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为项目,以诚信或感恩教育为主题,通过情景剧、小合唱等形式使贫困生对诚信和感恩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并可通过校园爱心活动、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使贫困生在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 二是专业素质类。在学业方面,辅导员帮助贫困生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贫困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以就业见习、专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申报项目,负责项目开展的贫困生可以开展优秀生介绍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学习技能交流会,专业学习竞赛,跨年级考研、实习经验介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创造机会让贫困生更多地展现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贫困生和普通大学生在活动中共同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同时,辅导员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贫困生申报包括小组考察、参观、实习等活动的项目,增进贫困生对社会的认识,锻炼其人际沟通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让他们从实践学习,从而使他们明晰在校学习、锻炼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对其学业的良性促进。

三是文化素质类。高校应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爱和希望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辅导员指导贫困生组成项目小组设立“爱心银行”――为贫困生提供小额贷款,“爱心超市”――免费为贫困生提供少量学习和生活物品,“爱心驿站”――二手物品收集和出售,最大程度上帮助贫困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辅导员也应引导贫困生申报项目以小型讨论会、成长分享会等座谈会的方式正确分析当前社会文化热点的介绍与评述性活动。可利用第二课堂、体育长廊等资源,组织贫困生开展高品位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是身心素质类。帮助贫困生保持身心健康也是贫困生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组专门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开设心理讲座,帮助贫困生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树立自尊,自助,自强的主体意识;改变自己的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同时,项目组积极策划多种形式的身体锻炼方法,鼓励贫困生参与体育锻炼,如风筝嘉年华,“贴膏药”比赛,健康长跑,郊游远足等,在娱乐中锻炼了身体。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调节情绪,还可以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增加贫困生与人交流的机会。

3.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优点

(1)提供非物质资助方法。以项目化方式开展贫困生相关活动,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新的尝试。它为高校辅导员开展非物质资助提供了有力抓手,对勤工助学的`资助方式进行了补充;也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增进了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与其他同学,贫困生和老师的沟通;更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告别了单纯以说教为主的方式,使贫困生通过一次次生动的经历,在活动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2)符合贫困生高校资助的特点。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各种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支持,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贫困生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项目前的总体规划,项目初期的活动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活动的组织以及项目最后阶段的总结工作都对贫困生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辅导员引导贫困生通过项目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平等、关爱之风,形成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贫困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高校资助工作会更有成效。

(3)培育贫困生的主体意识。由于项目的申报和参与都是以贫困生为主体进行的,所进行的活动也是在辅导员指导下的符合贫困生特点和需求的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培育贫困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在“项目人人可以申报,参与人人机会均等”的良好氛围中,以贫困生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小组通过开展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项目化的规范运作模式,使更多的贫困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中就开始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尝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从精神上,学业上,能力上获得极大地满足和成就感,消除了经济贫困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4.项目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贫困生开展项目化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辅导员注意有一些问题。一是贫困生隐私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生,辅导员收集了关于他们各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都应注意保密,不宜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学生公布。二是注意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在工作中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信息,如心理状况,经济状况,了解不同贫困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一个动态的档案,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同时,也能进行项目开展前后对比,寻求更加适合的教育资助方式。三是注意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应指导学生完成申报的项目,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为主,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展的活动应以诚信、自立、自强教育为主旨,重在参与,而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必须设身处地的为贫困生着想,忧其所忧,解其所忧,从内心去理解和尊重贫困生,通过项目化开展的活动引导和指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项目化的过程中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肯定人、发展人为原则,才能使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帮助的层面,从而达到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资助,实现贫困生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

★ 高校辅导员学期工作计划

★ 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总结

★ 高校辅导员个人总结

★ 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计划

★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 高校辅导员面试技巧

★ 高校辅导员党员个人总结

★ 高校辅导员学生学期评语

6.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六

论文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职业化和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大学生

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才人强国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一个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2004年16号文件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应及时予以解决和完善,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辅导员队伍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是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加重。目前辅导员队伍面临着精力不足、数量紧缺,动力不足、队伍不稳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数高校把与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列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上面千条线,下面辅导员一根针,结果是辅导员整日疲于应付永远也打发不完的琐碎事务,心力憔悴,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久而久之,辅导员热情和责任心减退,不能安心工作;部分高校仍没有辅导员序列职称评定、待遇、出路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前途缺乏信心。

(二)辅导员流动性大。辅导员流动性大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不少“90后”特显其“非主流”特征,这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作中日常事务多,过于繁琐,工作难度、工作强度、工作复杂程度都在增大,这使得一些辅导员难以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而离职。其次,辅导员在职称和待遇上没有和专业教师平等起来,被别人称作是学生的“保姆”,这使得一些辅导员产生自卑感,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前景,最终离开辅导员的岗位。再次,一些招聘进来的高校毕业生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以考取更高学历或公务员,或找到自认为更好的.工作就离职而去,很多高校都存在“进得来,稳不住”的现象。因此,如何让辅导员“进得来,稳得住”就成了学校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接下来要探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化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对其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倾斜,使其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一)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是我国高校特有的角色,首先,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的主要力量,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工作的衔接纽带,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其次,辅导员是学生“成人”教育的引路人。长期以来,高校在重视学生“成才”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成人”教育,致使社会出现对大学生“高分低能”和“素质低”的看法。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由过去的只重个人学业成绩向兼顾个人综合素质转变,学生教育正由过去的只重“成才”教育向兼顾“成人”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在警示我们学生的“成人”教育该重视了,同时,也给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辅导员的思想素质和人格魅力在与学生长时间及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人”教育无疑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首先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和岗位职责

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辅导员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部署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从日常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如客观的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负责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坚持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减少辅导员的盲目奔波,使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工作经验,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辅导员明确角色定位、确立个人愿景,加强个人学习,不断创新总结、自我超越,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完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辅导员走入工作岗位需要快速成长,自身的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工作经验缺乏,心理素质、工作技能、处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待提高。学习,是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办公处理软件、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求教有经验的老辅导员,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掌握工作的方法,利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开通辅导员个人微博,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可以掌握学生工作中的工作技能。加强个人学习,促进团队学习,可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使辅导员工作真正起到思想教育学生、管理服务学生的作用。个人学习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的重要途径。

(四)积极为辅导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现今社会知识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高智商而又充满好奇心,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滞后的教育理念无疑妨碍了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实现辅导员管理的专业化,学习上级单位和兄弟学校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是非常有重要和必要的。建设一个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势在必行。每学年抽出一定的时间鼓励辅导员走出去,“拿”进来的方式,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管理。

(五)提高福利待遇“留住人”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是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最大效能的重要举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上而下的过程,高校落实好上级政策;二是自下而上的过程,高校按照本校辅导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对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引导工作:首先,以典型示范人,即奖励在科研、管理、服务几个方面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辅导员,激励先进,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其次,以重点鼓舞人,确定骨干项目,加大项目资助、人才奖励、培训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辅导员队伍规模和质量的整体提升;最后,以点面实惠人,即在奖励优秀辅导员的同时,对所有辅导员实施普遍补贴,提高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待遇。

7.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 篇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工作,民主管理

一、辅导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过硬的素质

辅导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用人格力量言传身教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这要求辅导员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知识修养和创新意识、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工作能力、巧妙灵活的教育艺术、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恒心贯彻于整个教育工作的始终,是拿不到打开学生情感闸门“金钥匙”的。因此,辅导员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二、加强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一个长期的自我改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必须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使自己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认识不断升华。

学生毕业后,将有很大一批人进入教育界。这些人的举止行为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政治素质是否优秀尤为重要。他们还要结合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便更快地投入角色,在与青少年和社会接触中得到锻炼,把自己聪明才智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国家。因此,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培养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

三、加强交流,摆正师生位置

师生间关系,应是一种相互信赖、相互塑造的双向共进关系。在一般的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管理不灵活的现象。笔者为了更好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定期在班上开展了学生对辅导员提意见的活动,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建议。这样,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管理班级有很大的好处。

辅导员必须在观念上摆正师生位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下面三项工作:

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大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辅导员与学生在人格上必须是完全平等的。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价值,社会也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在教育中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是不符合规律的。

四、转变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加强素质教育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危机同在的时代,要求辅导员尽快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转换角色,注重学习,提高素质,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乐观向上,积极地追求探索,自尊自信,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高尚情操、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同时还应在大学校园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兼及语言文学素质的课程及经常性的学术讲座,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气氛。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而且要培养较强的自制力和心理调试能力,正确看待事业与人生、成功与挫折、得与失,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之,思想品德与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提高和改变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五、改变学生评价机制,弘扬学生个性,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在教育和管理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打破过去的“家长制”,给学生自由、轻松的学习、研究空间,特别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要培养学生“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要形成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相信人和培养人,强调以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作为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要知道,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有权利从教师那里“挖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有尊严、自豪的人”。

辅导员应真正尊重学生,摆正自己位置,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赢得学生尊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平等、合作、友爱,关心他人,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乐观、互助、善于理解他人、同情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正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要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学生干部必须有较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学校要稳定学生干部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考核,使其真正成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班干部选举引进淘汰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六、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创设

面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给学生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旷课聊天,玩游戏,接触网上不健康的东西,这在学生中已越来越严重。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必须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此,学校应加强网上教育和管理,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和学生在网上就人生、理想进行交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在形式上要丰富多样。要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组织网络信息咨询、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既可激发大学生学习现代化高科技知识的爱好和兴趣,又可通过活动,知道他们在从事什么样的网上信息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要以重大节日、重要事件为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

8.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篇八

关键词:辅导员 现状 思路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综合素质维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加独立而张扬,鉴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随着“90后”陆续进入大学校园,使得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与一般教学有着很大区别。针对学生特性的转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高校辅导员需要及时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因“时”制“宜”,快速从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为事务型教导员,顺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趋势,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校园,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一般来说,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管理者,辅导员有以下一些基本职责:

(1)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2)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经受考验、承受挫折、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解决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矛盾和疑惑。

(3)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任何社会问题、校园活动都具有双重性。如何发挥积极有意义的一面,同时避免可能导致矛盾冲突的副作用的产生,就需要辅导员们经常深入班级,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4)为学生服务。这是需要耐心、爱心及热心的工作。辅导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对贫困生应积极帮助其勤工俭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国家补助。对问题学生正确引导,解开心结。坚持从入学伊始就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

综上所述,辅导员担任着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到落实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二、高校学生工作现状

1.管理方式陈旧

学生工作繁杂、重复,使得很多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们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应付状态,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动态。在陈旧的说教观念指导之下,辅导员以监管身份出现,将学生作为问题制造者,对产生的事务给予事发后的处理,如同救火队员。虽然能做到随叫随到,但无法将突发事件的概率降低。而管理者态度生硬,往往让学生敬而远之,片面管理、单向活动,在威严的管理者和生硬的规章制度面前,学生自然不愿与辅导员们敞开心扉、真心交流。

2.学生自身的微妙变化

新时代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反差较大,在道德价值取向上日趋多元化。一方面,他们强调个人权利,尊重个人生活,认为爱情、家庭、婚姻、价值观等都属于个人生活领域,外人不应予以干涉,应持宽容态度;另一方面,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关系上又存在严重的偏差。例如明知校规校纪,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影响之下,大学生强化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独立,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缺失。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如何突破和创新

辅导员作为新时代顺应扩招的产物,其队伍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工作内涵也随之增加,远远超出学生工作者这一简单的定义范围。随着当前“90后”大学生的大量涌入,而辅导员队伍低龄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欠缺,这一特殊的师生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那么简单易处了,年轻的辅导员们应如何从实际出发,顺应时代要求,既引导新一代的学生,又能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修养呢?

1.用爱感染学生

“亦师亦友。”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管理者,又是他们的服务者。在思想上,辅导员是学生的领航员、集体的指挥家、工作的指导者、就业的引荐人;在生活中,辅导员又是学生的关照者、心理的咨询师。工作中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对学生从思想上关注,心理上理解,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爱护,加大感情投入,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用适度的爱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班集体。在校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独自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其中不乏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缺乏自理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学生。在这种前提下,用爱来感染学生收到的效果不言而喻,注意细节,真诚关怀,学生就很容易与你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无论是辅导员要开展工作或是学生寻求帮助都更加高速畅通,而学生在爱的大家庭中也会逐渐端正道德观,日趋成熟。

2.公平公正,以身作则

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老师,时间长、范围广,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形象至关重要。辅导员只有对学生公平公正,工作开展才能无障碍,才能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如果辅导员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就会遭到学生的厌恶与疏远;如果辅导员做事不讲原则,任人唯亲,用人唯利,就得不到学生的信服而无法教育学生。只有坚持公平公正,学生才愿意主动与辅导员交流沟通,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坚持公平公正,辅导员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相互理解。公平公正是辅导员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的前提条件。

3.升华自己,引领学生

虽然学生工作繁重琐碎,但是辅导员们应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及修养,多读书学习,多给自己充电,接触新生事物和观念,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并拓宽自身工作思路及工作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从辅导员学习的身影中也能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潜移默化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的枯燥说教。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应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感悟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不但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提供通向成功的引导,更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学生,辅导员们应当亦师亦友,灵活变换角色,深入学生内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感召力影响学生,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夏科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6,(01).

[2]王东.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上一篇:2020年军训动员大会教官代表演讲稿下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