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有什么作文

2024-10-18

盒子里有什么作文(通用10篇)

1.盒子里有什么作文 篇一

活动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乐于和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三个桌子,16位幼儿,1个小桌子。

活动过程

一、让孩子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区别盒子里有否东西,说说理由。

1、教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去试一试,把盒子分成有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

二、让孩子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用自己的推断通过排除法找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1、教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再次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2、请你选出一样确认不在盒子里的物品,说出你的理由。

三、让孩子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1、教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球。那么,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观察、探索一下。

2、教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教师: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可能会有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三个盒子,拓展孩子经验。

2.岁月里有什么初中作文 篇二

头顶是一轮明月,眼前是一树桂花,虽是中秋节的夜晚,但我依然被花香包围,在金秋里保持着往日一样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日子好像是几年前开始的。

六年级的那个秋天,我邂逅了一段花香。那天我跑进了小区,一种清新而不失华丽的气味扑面而来,像是春日的雨丝,夏日的烈日,冬日的雪花,它在我心里开始发芽。渐渐地,放学后去闻花香,成立了一种习惯。当花香被我攥紧时,先是鼻翼间触碰到一点不可多得的美好,接着,便是想去永无止境地拥有它,希望时间能永久的定格在花香里。

母亲也总是会定期折几枝桂花,插进水里,放在我的床头。也会在秋的末尾,贪婪地用相机陪伴我记录花香的美妙和短暂。父亲让我站在树下,将相机用三脚架支起,用力地踹一脚树,淡黄色的花瓣落在幼稚的我与年轻的父亲身上。

淡淡的花香里,总是有我们一家的欢声笑语。

如今,我站在桂花树下,望着鬓角已有岁月痕迹的父亲,心里百感交集,时光的变迁改变了我们。

父亲又用他的大手握住我,将中间留出一个圆形空隙,对着被花朵遮住显得有些残缺的月亮,将鱼尾纹一丝不漏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说:“月亮和花香今晚都属于你。”

3.我的青春里有什么作文 篇三

倾听书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了太白举着酒杯向我走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这是怎样的辉煌啊!曾经的你,让贵妃研墨,让力士脱靴。这是多么大的一份殊荣啊。可是后来因为小人陷害,你被当作罪犯流放夜郎。但是你没有难过,你依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依然拥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

太白,我的青春里有你。是你让我坚信逝去的终将逝去,而我们要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倾听书的声音,我又看见了一位羽扇纶巾的儒将谈笑于英雄之间。你狂笑数声,气绝周郎;你一曲琴谱,司马懿十万大军扬尘而去,你一尊假驱,活仲达不战而逃;你六出祁山,名震天宇!

你是如此的无纵奇才,为刘氏王朝打下了偌大江山,但你一直忠心耿耿,写下名篇《出师表》以践忠心。最后“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令无数人叹惋。孔明,我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折服。

孔明,我青春里有你。你一直陪伴着我,让我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进步。

倾听书的声音,你会发现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畏挫折的追求梦想,冰心的《繁星・春水》让我明白了最伟大,无私的母爱;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明白了时间之珍贵,要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4.我的青春里有什么作文700字 篇四

――题记

是的,青春一纵即逝,像指间的流沙,越是紧紧握着,越是流失更快。那么这么短暂的青春究竟有什么可以留下来?我的青春里又有什么可以值得我去留恋,去回味?翻开记忆的相册,初到学校时有点羞怯的小模样,与同学打闹被老师发现时尴尬的定格,在食堂里互相抢对方的菜……“啊……”两个人的声音同时响起。感觉头被撞了一下,很痛。“对不起!啊!”又撞了一下。捂着脑袋,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人,却都忍不住笑了。“交个朋友吧!”笑看着眼前的人,慢慢地伸出手,诞生了一段真挚的友情。“你看你!笨死了,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说我,要是你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闹了起来。直到一声低喝打破了这局面。尴尬的定格之后,我们就一起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喝茶了。

虽然不记得当时茶的味道了,但你的话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你说,全都是你一个人的错,不关我的事……就这样你替我在办公室里写了一份保证书。回到了教室,我犹犹豫豫的向前凑,说:“对不起,我……不该和你吵,还有谢谢你。”“知道了,知道了,真的想要感谢我,那就请我吃好吃的吧!嗯?”她一转脸,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颜。我愣了一刻,莞尔一笑,“好一个吃货,茶还没喝饱呢……”一阵爽朗的笑声,惹周围的学霸们频频皱眉。又是一天午饭时刻,冲锋到食堂打完饭后,坐在彼此的对面,不怀好意的相视一笑后,便动手抢对方盘子里自己爱吃的菜。除非没有自己爱吃的……樱花一树空消释,青春又何尝不是?要问我的青春里有什么,不仅仅有梦想,有疯狂,更重要的是有你们在我的青春里留下了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一段回忆。

5.盒子里有什么作文 篇五

董卿说:“这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而我的青春与书香遇见,就有了那一段挥之不去的悠悠时光。

随手取下久久未启的书,轻轻拂尘,任那灿若星河的历史画卷在我面前徐徐铺展。风烟消散,铁马金戈,只见蜀军营里士气高涨,沸反盈天,激昂的斗志在烽火中徐徐燃烧,而坐阵的领军人物正是让魏兵闻风丧胆,抱头鼠窜的诸葛孔明,我看到了诸葛丞相心中兴复汉室的决心与力量,他对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正如那九重天上的璀璨烟霞长明不灭。

花燃柳卧、湖光山色、锦衣玉食,却不能使这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的颦蹙女子眉宇舒展。但见她衣袂飘飘,身上沾了许多落花,所吟之词竟令草木为之含悲,她便是那个曾与云“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奇女子林黛玉。

长路漫漫,纵有无尽坎坷艰难,也无法撼动他力保师父西天取经的不灭斗志与铮铮铁骨,妖魔鬼怪在他眼中都不足为惧。阴风怒号,纵魑魅魍魉千般变化,可怎敌他火眼金睛,善恶分明,他就是《西游记》中的反抗英雄孙悟空。

喧嚣闹市,只见一身强体健的男子怒火中烧,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讨回公道,他便是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花和尚鲁智深……

花燃柳卧,清风徐来,凉送襟袖。轻倚树旁,头顶满树韶光,捧一卷书,似一位老友在一旁促膝长谈,晓畅古今,任时光流转,倾泻在心中的那满园书香。书为我插上一双轻快的翅膀,让我在青春的岁月里做着浸染着书香的梦。与浓浓的书意相拥,欢喜着遇见,看往事翩翩,祈今生粲然。

6.读《土壤里有什么》有感 篇六

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产生的黑色物质,盐是溶于水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

每立方公尺的土壤中都生活着数十亿的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然而,土壤中所有生物的残留物和排泄物都能丰富土壤中的腐殖质。动植物的根可以使土壤松软,为空气和水创造空间。

土壤是岩石风化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通过将土掺入水中,观察水面上漂浮并沉入水底的物体,我们了解到,动植物的遗骸漂浮在水面上,沙粒沉入水中,这些东西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篇七

曾宝俊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和生命》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土壤里面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由此建立土壤是一个混合物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使学生愿意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目标。

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班级:有的学生在家种植过植物;有的学生知道蚂蚁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还有的可能对土壤的外部特征具有一些经验,但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分享他们的关于土壤的知识,预测在土壤样本中会发现什么,讨论预测的和观察之间的不同,用各种方法观察土壤,比较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将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在科学知识目标上,由原来的是否研究“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转变为明确地研究“怎样判别几种不同的土壤”这一类的问题,即在用各种方法认识土壤,研究土壤,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专门学过土壤的有关知识,所以课题也相应地改为“土壤里有什么”.以前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实验做完,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材观、教学观过分强调了教材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教材的联系,开放教学内容就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得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智力凭借。教材应该是激发学生创新的起点,而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紧箍咒”,这一点我们争取在这一堂课有所突破。

在材料设计方面,遵循兰本达关于结构化材料设计的思想,选取三种典型的土壤:适合于种花的腐土,花圃里的水稻土,筑路翻上来的生土。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土可以变成腐土)。出于便于操作和开放性的原则,决定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师除提供材料外,其它不做任何指导,并对学生渗透一个观念,“学科学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老师只不过是给你们帮帮忙而已”.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被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准备:一把挖土壤的铲子、一叠报纸(让学生铺在桌上)、抹布每四人一块、一小桶水,一个放大镜、三根木棒。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课后延伸的探究。结构化的材料为这一探究活动过程提供了保障。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的。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探究技能的问题,这是本课的重点,是实现“科学探究”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重要的活动部分。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花圃里面挖土,在实际的环境里观察土壤;

●能够在鉴别三种不同的土壤过程中了解土壤的常见成分;

●能够用自己可能的方式认识更多的土壤里的各种颗粒。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知道土壤和动植物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在黑板上写“土壤”.(说明今天的研究对象。)

2、解读“土”字。

①“土”字为什么这么写?

②学生解释。

③老师解释:人们挖开土层,就会发现,土总是一层一层的,在上面一层长着许多植物,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

【评析】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导入课题非常巧妙,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土壤的“土”,但是可能谁都没有好好地想过“土”的写法。让学生研究土壤的“土”为什么这样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土壤的兴趣。

3、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土壤的哪些问题?

4、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

5、首先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泥土上、沙上和菜园里玩的情景,让他们描述那里的地面或土壤看起来像什么?摸它们感觉如何?有什么东西生长于其上?他们能想起有多少种不同土壤的地方?

二、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

教师谈话:要研究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现些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

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评析】在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土壤之前,让学生进行预测——他们能在土壤里看到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的土壤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同伴共享信息。同时,也通过预测活动,增强学生观察时的目的性,使学生的观察行为显得有意义。同样,由于预测的结果来自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观察到真实土壤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寻找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大。

三、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

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劳动中体会一种快乐,这样也使学生能够亲近自然,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实的味道。而且,学生从挖土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学生将确信不疑。在挖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观察土壤并发现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菜园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

△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

△土壤中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的颜色

△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

△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

△土壤里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

〖说明〗菜园土是许多动物(如蚯蚓、昆虫和其他小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和有机物的家。所有这些有机物通过两种途径对土壤的肥沃做出贡献:在它们生命期间,它们帮助分解死的物质,把它们转化成腐殖质;在它们自己死后和腐烂后,它们也变成腐殖质的一部分。

教学活动过程:

1、告诉学生我们将去干什么,然后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好。在出发之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

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泥地里去挖土壤。

3、让学生在泥土现场讨论,他们在泥地里看到了什么?现场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土地的真实存在,可以培养学生对土地的亲切感。

4、让学生清理好现场,注意要尽量恢复泥地原来的样子。

5、再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挖土的过程中所看到的。

6、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和同伴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交流内容,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

四、观察土壤的样品

回到教室以后:观察土壤,做好观察土壤的记录(土壤观察记录表格)说说土壤里有什么?把土壤里的东西分分类。

1、在学生观察土壤之前,给学生一个任务: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三种土壤:一种土壤是从花房里取来的,是向花房的老师傅借的,这个土是种花用的,很有营养;一种是从路边的土沟里取来的,是修路的工人师傅们从最深的地底下翻上来的;还有一种是刚才学生从学校的花圃里取来的。大家研究之后辨别:哪一种土壤来自花房,哪一种土壤来自水沟,哪一种土壤来自花圃。要通过在土壤中发现什么来说明土壤的来源。

2、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课桌用报纸盖好后,让每组的材料员到班级的材料角上取土壤样本。

3、每组学生都观察三种土,将它的一半倒在白纸上。鼓励学生用搅拌器将土壤摊开,并用放大镜观察,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人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给学生观察提示卡:

土壤观察指示卡

1、将从土壤里找出来的各种东西,按自己的标准分类摆放。

2、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可以一类一类地记录,也可以画一张示意图。

3、在自己的记录纸上写上小组成员的姓名。

4、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后,让学生将土壤、放大镜和碟子交还到材料角。将土壤倒回到容器中,用水清洗塑料杯子。将报纸中的所有东西卷起来,并扔到垃圾中,并用抹布擦干净桌子。

5、组织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让学生小组商量一下: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

提出如下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

①你在土壤里发现了什么?

②你最感到惊奇的是什么?

③你能否辨别出土壤来自于什么地方?

④你的理由是什么?

6、让学生比较在他们的记录单上的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是否吻合?鼓励学生不要因为它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而改变预测,让他们感觉到做出深思后的猜想是快乐的——这也是一种解决未知事物的方法。

〖说明〗在没有泥土的城市里,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好土壤的样品,供学生观察。但教师在自己为学生准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留心自己周围的土壤,尽量让学生能亲自去接触土壤。在教师准备的土壤应该真实,不能人为地往土壤里添加物品。观察过程应该留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完成观察记录。在记录单上注明他们在土壤里发现的东西。

五、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想研究的土壤问题

1、教师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什么新的问题吗?

2、将学生的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标到班级土壤资源角的“关于土壤的问题”的白纸上。

〖注意〗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生提了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最少对这个孩子是有价值的,而且教师写上孩子的问题会让孩子感觉到对他的问题的尊重。他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3、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先给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问题可以当场完成研究任务。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研究范围,打通了课内和课外的联系。

4、让学生将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5、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写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6、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搜集有关土壤方面的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应该作为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提醒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摘录在自己的《我的土壤书》上。

【评析】这是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学生观察了土壤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土壤问题。因为,学生在观察了土壤之后,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想了解更多的土壤知识,尤其是学生亲历了挖土壤的过程之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许多惊讶和感慨使他们的心灵产生一种探究的需要。因此,让学生讨论他们想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想研究什么,一边决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这样的研讨过程重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要表示认可,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因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异想天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研究过程中的发现的教学环节:

师:商量好之后就可以发表看法了。后边的女同学先举手了,先说吧!

生:我发现把黑色的泥土用水蘸一下之后,放在火上烧一会儿,泥土的颜色就变了。

师:变成什么颜色了?

生:变成灰色的了。

师:黑色的土一烧就变成灰色的了。同组的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请补充!

生:黑色的土烧过以后也变硬了。

师:其他组和他们的看法一样吗?

生: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请你们那一组来说一说。

生:三种土蘸过水之后放在火上烧都变硬了。

师:其他组的看法呢?

其他组的学生:他们把三种土混在一起了。

师:可能是刚才的研究不够严密,下课把这三种土分开,分别再研究一下。其他还有其他的研究方法吗?

【评析】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操作,不同的知识水平各自发现,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实现了课堂信息的共享。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上的体现,课堂上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和五花八门的记录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生:刚才我拿了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放在旁边;然后,又拿一种土,在水里浸泡了一下,用手捏一下。发现第一次弄的土比第二种粘一点。

师:说得不够清楚,能告诉大家你研究的哪一种土吗?

生(举起刚才研究的土):我先研究的是这一种土。

师:这是一种什么土?

众生:沙土。

师:你在研究这种土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这种土被烧的时候,水分会很快蒸发。

师:三种土当中哪一种蒸发得比较快?

生:是这一种黑色的土!

师:以你的判断,哪一种土来自什么地方?

生:这一种土是借来的。因为是借的,所以里面装的很少。

同一组另一生:这一种土我用放大镜看了以后,发现里面有东西。

师:有什么东西?

生:里面有一种黄色的草。

师:根据这种草,以你的判断,你认为……

生:是野草,还有这种草用鼻子闻一闻,还有臭味。

师:于是你判断……

生:这是水沟里的草,这种土来自水沟。

师:说得很好,说话有根据,很棒!

生:要是烧过了以后,味道就全没有了。

师:嗯,你这个发现很特别,刚才我们大家走进教室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什么味道,可是现在大家闻到了什么?

生(众人):焦味

师:这就是烧出来的味道,土壤被烧过以后就会产生这种味道。

生:我发现这种黑色的土壤,在水里泡的时候,放进一个小块,小块到最后就没有了,并产生一个一个小泡泡。

师:以你的判断这种土壤是从哪里取来的?

生:我觉得是从花房里的取来的,因为花房里取来的土壤有营养成分,这种小泡泡就是被泡出来的营养成分。

师:是这么回事!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就和刚才的那个同学说的有矛盾了,他说这种黑土是来自水沟旁边,而你说是来自花房里面,究竟是谁的对呢?

生举起另一种土:这一种土是从水沟旁边取来的。

师:举给大家看一看,我给大家的土的数量不一样,但是都是三种。(老师走到学生身边,看了看他的土。)这种土里有许多草根,大家看一看,你们的桌上的哪一种土里有许多草根?

生(众人): 这一种!

师:你们的判断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这是花坛里面的,这是花房里的……

师:你们判断不一样,可能理由也不一样,各自说说你们的理由吧!

生:因为这种土里面有许多杂草和小花的叶子,所以我判断是来自花房!

师:很好,有根据的发言!

生:因为这种土里面有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它是从花房里面取来的!

师:为什么由小虫子就可以判断是从花房里取来的?

生:因为有花,花上面就会有虫子。

师:你的说话有推理性,非常棒!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我们在这一种土里面发现了石头和鹅毛

师:你认为这种土来自什么地方?

生:花房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种土壤里的虫子也很多。

师:根据虫子判断是来自花房里的。

生:我认为有一种理由可以说明这一种黑色的土是来自花房里的。就是这种土里有蚯蚓。蚯蚓可以给花松土。

师:土壤里有蚯蚓,你们发现了吗?

生(众人):发现了!

师:发现的同学举举手。多大的蚯蚓?

生:我们这里有一条一半的蚯蚓,已经死掉了。

师:哎呀!那是我在挖的时候不小心发生的悲剧,我以后挖的时候,一定小心,不能把活蚯蚓给挖死了!

生:我们刚才观察那一种灰色的土,发现它在水里面泡的时候,也有许多小泡泡。

师:这种小泡泡是什么?

生(抢着说):营养成分!

师:你们认为是营养成分,这种小泡泡可能是一种什么气体,藏在土壤里面的。

生:我用火烧,黑色的这种土,我发现他的水分很多,所以我判断这种土是来自水沟里的。

师:说话有根据,很棒的!

生:我把黑色的土放在火上烧了一下,然后又把它放在水里,发现他有许多小杂物已经漂上来了。

师:于是你判断……

生:它是从水沟里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话越来越有根据了。

【评析】《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新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都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尊重证据。科学主张的正确性迟早要通过现场观察来判定,因而,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搜集准确的数据上。这种证据只有通过观察和测绘才能获得。科学家们可以自由地控制条件,进而获得准确的证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不断提醒学生,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生:我拿沙土放在火上烧,烧了一会儿,沙土就变白了。

师:你觉得这沙土是从哪儿取来?

生:是借来的(判断错了)。

生:我发现这一种土很硬,怎么捏也捏不下来,我想肯定是水沟旁边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花圃和花房里的土不应该这么硬。

师:你的意思是这么硬的土不适合植物的生长,是吗?

生:是的。

生:我看这种沙土里虽然有许多的根,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花房里的,因为种花的人怎么会把根留在土里呢?而花圃里种过许多的花,会留下许多的根。你在挖土的时候,就会把那些原来的根挖上来了。

师:他说得很完整,很有推理性,他告诉我们,我们花圃里面种过许多植物,肯定就有许多的根,这一点大家统一不统一呀?

生(全体):同意。

师:除了有根,还可能有什么?

生:还有水分。我把土壤在纸上挤了一下,发现土壤里有水分。

师:你的根据是挤过以后土壤……

生:粘在了纸上和手上。

生:我在研究把几种土放在水里的时候,我发现黑色的沙土很快就散了,而这两种土在水里一直是凝固在一起。所以我断定这种黑色的沙土是向花房里的师傅借的。

师:他的看法是这一种黑土透气透水,很松,适合于种植物,可以用来种花。

生:我发现土里有水分,我想这个水是别人浇花的时候留下的。

师:是这样的。

生:我研究的是这一种硬土,我把他烧过以后,判断这一种土是路边的水沟旁的,因为他里面有许多硬的石块和土块,而且怎么摁都不散开,硬梆梆的。

【评析】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的收获是探究教教学重要的内容。和同伴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交流内容,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和叙述及时表示肯定,更使学生放心大胆,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现在课堂上,这才是真实的课,这才有了学生在课堂上发自肺腑的精彩发言!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总结学习的收获:

师:今天上的这一堂课中,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研究了土壤被泡过和被烧过以后的颜色和味道。

生:我会判断土壤的种类了。

生:我知道土壤被烧过以后他的水分就被蒸发掉了,就会变硬了

生:土里有许多营养,这些营养是由烂叶子和烂草根变的,这需要仔细观察!

生:我知道土壤被烧过以后会变颜色。

生:我知道说话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乱说。

生:我知道可以用一种方法来验证土是从哪里来的!

师:通过一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后我们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就可以像今天这样,用各种方法来验证。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片断评析】教学思想主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活动的归宿终将回到学生的身上。“土壤交流环节”这一段的教学就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1、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本质的特点是淡化知识目标,突出发展目标。以往,我们制定上课的教学目标时,往往会搞“一刀切”,即规定好几条必须学习的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都学会、知道、了解,并且这也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依据。而在这节课上老师并没有强调:所有的学生必须知道土壤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得记住“土壤的主要成份”这一“经典的”科学结论。只要求所有的学生能在这节课上能有所收获,能“经历一次典型意义的探究经历”(特级教师章鼎儿语),这就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让学生了解“土壤里有几种主要成份”不是本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淡化这一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却又凭借这一知识的载体作用,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只是在获取这一知识目标的方式上作了一种新的尝试、一种新的探索:以往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或同学的现成的结论,他们的发现和结论必须符合教科书上直接指向的知识目标。而在本节课上学生由接受知识转变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完全主动地建构着知识的意义,这就是充分利用知识的载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家可以看到,学生课堂上在操作的过程中,潜心于自己的研究,积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土壤”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也不是传授者和传授,而是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提供一套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8.报社里有什么职位和部门 篇八

主编,编辑部,总编室,发行部,广告部,通联部。一,策划、准备

1、执行主编和各部门主编协商决定当期报纸的总规划,包括各部门的稿件、文章的初稿采编完成时间,报纸初稿排完的底线时间即给老师审阅的时间,以及报纸的大致发行时间和采编方针及要求;

2、新闻部、评论部、文化部主编根据报纸的整体时间规划安排自己部门的采编征稿工作;

3、所有记者编辑在每周的例会上交流自己发现的新闻点,新闻部三个报道组参考其他编辑记者的意见提议讨论和确定自己小组的报道选题(评论部和文化部可以从中发现适合自己部门征稿或做文化专题的选题或话题),大型报道可跨组和联合其他报社或媒体合作;

4、新闻部三个报道组将自己的选题在例会上详细陈述,供所有编辑记者参考和讨论,各编辑记者为选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报道组综合各方意见制定报道方案;

5、评论部的征稿选题(讨论话题)和文化部的文化专题(选题)参照新闻部选题流程制定自己的采编、征稿、方案(必须在例会上向所有编辑记者陈述)。二,采写、征稿

1、各报道组组长安排好小组记者的采访调查、写稿工作,并在组内记者之间多讨论,同 时在每周的例会上向新闻部主编、执行主编以及全体编辑记者汇报工作进展;

2、评论部的话题(选题)征稿宣传工作由评论部主编全面负责,评论部主编在部门内充分沟通讨论的前提下制作征稿公告(公告上请注明征稿的期数和工作室CI标志以及投稿方式等)。需要制作宣传板的时候,评论部编辑应和宣传部工作人员深入沟通,保证宣传板的质量;

3、文化部主任编辑安排好“名家讲坛”以及文化专题的采写,部门内部记者编辑之间多沟通,并在每周的例会上向执行主编及全体编辑记者汇报工作进展; 三,编辑、校对、组稿

1、因为报纸头版的版面有限,三个报道组采写的三篇报道只能上两篇,即毙掉其中一篇,同时通过此方式形成各组之间的竞争,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各组的报道最终是否发稿,采用全体编辑记者民主投票决定,投票人数必须过半);

2、新闻部主编和编辑对投票决定的两篇报道与采写的报道组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之后,认真负责的编辑稿件,并按时完成排版;

3、评论部主编和编辑对征稿和其它言论类稿件以及专栏作家的稿件进行部门内部讨论之后确定稿件是否使用,然后根据需要对稿件进行编改、删节、校对、最终组稿(除专栏作家稿件外一般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800字内600字上下,尽量删节作者的赘言。),并按时完成排版(注:编辑记者或评论员自己的文章必须交另外的编辑进行编发;所有的来稿必须做记录;不用的稿件应在自收稿后半月内向作者班级信箱或电子邮箱投发退稿信,确定使用的稿件也必须及时投递用稿通知);

4、文化部情况参照评论部。四,排版、再校对、编辑、审阅

1、在报纸排版前由执行主编主持召开编前会议,保证无重大失误;

2、部门主编安排好自己部门的排版工作;

3、各部门主编必须在排好初版后及时将报纸送到执行主编手中做终审,同时安排好自己部门版面的文章再编辑和校对,并及时汇总做修改(执行主编发现重大问题必须立即组织召开全体编辑记者会议,尽快解决失误)。同时由美术总监对报纸版式进行把关;

4、将报纸的初稿修改意见汇总并修改后的第二稿报纸送老师审阅;

5、各部门编辑继续修改校对,参考老师意见做最后修改。五,印刷、宣传、发行(包括宣传、首发式)

1、经老师审阅、修改结束后即印刷,执行主编注意安排人取报纸;

2、报纸正式发行前1-2天,先拿出300份做首发式,西区北区各150份。报纸的宣传和首 发式由公共关系部负责与社团其他部门协调合作;

3、公共关系部安排好发行工作(挂靠学院的学生宿舍从大一到大四都发到;激扬每位编 辑记者可以为自己班上同学都拿一份报纸;各学院大

一、大二为主,兼顾大三,大四看实际情况;特别注意,报纸印出来后尽快送20份

左右到挂靠学院学工组及指导老师;联系当期发表文章的作者,每位作者5份报纸);

4、公共关系部同时安排人将报纸送到各社团特别是各兄弟报社(5-10份/社团及报社,报 社可以给10份做交流);

5、适当拿出部分报纸送到各学院学工组(10份/院)、校长办公室10份(先给指导老师说一 声,指导老师给校长办公室打了电话后,送去)、行政楼各办公室包括校报。六,读者见面会、总结

1、每期报纸发行后的第二周举行读者见面会(各部门编辑邀请部分作者、读者参加,邀请 兄弟报纸/社团一起交流),公共关系部全面负责;

9.摸一摸我口袋里有什么 篇九

摸一摸我口袋里有什么

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曹勇军

一不小心,教语文已经三十年了!常有人问我:有什么心得体会?我的回答很简单,都是实话。我能感觉到对方的失望,没有说出让人家期待的理论。我很抱歉,因为摸摸口袋,能奉献给大家的只有这些。

有一种品质叫“读书”

我生于大跃进,长于“文革”。“文革”时学校很乱,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但我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我的母校――安徽省当涂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当时有一批先生,风流文采,我课后跟着他们偷偷读书写作,有一段“地下阅读”和“青春写作”的难忘经历。其中,让我得益最多的是陶蔚南先生。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冬天的样子:戴顶呢帽,围条深色围巾,两手总是抄拢,笑眯眯地在教室门口候课。他乡音重,常引得调皮的学生大笑,当面模仿。先生写一手漂亮的旧体诗词,我的写作才华很快被发现。他将《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借给我,还不时分析点拨,循循善诱。在他引导下,我读了不少古典作品,把《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差不多背了下来……应该说,高中时代这种“野路子”的读写方式对我影响不小,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不相信靠一两节语文课把语文学好的“神话”,非常重视青春期课外阅读对人一生的锻造。独特的经历塑造了我的教学信念。

当了语文教师,我痛感自己读书少、底子薄,所以拼命读书,不敢放松懈怠。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逛书店淘书。我推掉各种社会应酬,保持相对边缘的状态,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不敢自夸读了多少书,但在长期的阅读磨砺之下,有了一些定力、耐力和识力,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这几年参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为我的读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平台,收获不小。我喜欢翻翻各种书,将经典与流行、正宗与旁流、研究与涵养、厚重与新锐融会贯通,追求一种杂学旁通的阅读效果和境界。

我时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学生?凭我有教师专业资格证书?还是凭我是特级教师、有三十年的教龄?我凭的是我是读书人,带领学生一起读书,让他们有自己的读书生活,真正学会读书。去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我和我的教研团队投入艰苦的建设工作中。千头万绪,可学生读书最重要。我带领同事们,把图书馆搬进教室,开展“在大树下读书”的活动。我为学生开列阅读书目,推荐50种图书,分年级阅读。我带着年轻教师网上网下分批采购图书,其中琐碎辛苦,不足为外人道。还让学生设计了“读书季海报”,张贴在校园中;撰写了《书目简介》,给学生阅读指导;分年级分班级组织读书报告活动,让学校弥漫读书的气氛。在周一全校展会上,我告诉学生:这些书中有文学、有历史、有哲学、有美学、有科学、有创新,书的部头不大,但是含金量很高,有一种融汇中西、打通古今的眼光。读这样的书,可能不在于学到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开阔视野、拓展心胸,养成一种由内到外的精神气质,获得一种人生的大的判断力和信念。我和学生有一个约定: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在学校大树下读几本自己喜欢、也对自己人生有价值的书!

我的人生总是在大树之下。上中学时母校绿树婆娑,现在工作的学校也是大树环绕。在大树下读书是我的记忆、我的生活、我的信念,甚至我的本能,它长进了我的身体和血液之中。

有一种生活叫“故事”

吃过晚饭散步,我和爱人讲起班上学生发生的故事,讲到夏福宁让大家“眼睛受伤,耳朵无聊”(同学对他投影内容太多戏谑的评价语)的演讲,讲到袁泓想介绍、评价希特勒《我的奋斗》的冲动和纠结……我兴致勃勃,她兴味盎然。走到楼梯口,邻居老周笑着说:“怎么,散步还和太太讲语文课啊?”我说:“不,我在讲我和学生的语文故事。”

去年秋天开学,我带领所教高三( 10)学生开展“时事演讲”活动。一年做下来,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同行佩服,我也觉得快乐。我把一年的学生演讲词和我的现场评点汇集成书,交给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高三( 10)班在六楼”。

清楚地记得,王海宽同学评述万老爷子一家三代“百年义渡”的事迹,如雨后的太阳照亮心房,王子h同学温言提醒“平淡慈善”、“人间慈善”,如冬日里的炉火温暖人心:还记得小马和小王同学为“方韩之争”扑朔迷离而不懈寻找事实真相,小张和小秦同学为“梁林故居”被拆而苦苦寻觅解决的良策;尤其难忘的是迟骋和袁泓同学对陆港矛盾的分析由唇枪舌剑到互相补充、由各不相让到相互欣赏的进步……我记住了每一个学生的故事,有的关于演讲,有的关于修改,有的关于精神成长。蔡睿恒谈“林疯狂”带给他的思考,我记住他写作的起伏、修改的艰辛:人称“花姐”的花艺琳大声质问“万人哄抢萝卜,谁之过”?我分析她演讲的成功与不足,与她交换意见:郑欣怡这丫头叛逆另类,她演讲《韩寒的转型与困局》,让人吓一跳,她争着吵着要我写下评语……

清楚地记得,我与孩子们的“美丽的约定”:高考结束后重回教室,完成“最后一次演讲”。6月21日下午,孩子们来了,家长来了,同行来了,媒体朋友来了。5位同学依次登台演讲,同学现场自由点评,旁听的家长要求发言,我也作了总结发言……望着讲台上年轻的面孔,听着精彩的演讲和一次次响起的掌声,在场的人都流下激动的眼泪。孩子们用特殊的“成人礼”告诉大家:高考固然重要,但一生中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做。

清楚地记得,8月19日上午,我们在南京“凤凰书城”举行《高三(10)班在六楼》首发仪式,“失散”了多年的“老”学生重回身边,有的还带来孩子,见面我总能说出他(她)的名字和故事,让人沉浸在昔日重来的幸福之中。学生对我说,虽然这本书不是记录他们的故事,但觉得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有自己昨天的影子,老师没变,还是从前的样子,教我们演讲、思考和做人。

有人说,好教师应该像一首诗,永远让人觉得有些神秘;也有人说,好教师应该像一棵树,长在大地上,风吹树就摇,鸟来树就吟。其实,好教师是有故事的,总是迷恋于课堂内外生命不可预期的美丽绽放,读着这些故事,你仿佛就触摸到我们职业生命的本质、体温和灵魂。

有一种财富叫“要好”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何谓“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善”不能仅仅理解为“善良”。“善”是什么都要好,书要教好,专业要发展好,人要做得好。教了三十年书,明白了一个道理:语文这个职业,你对它好,它才会对你好!

三十年的语文教育生涯塑造了我。当初许多想法和做法挺得意的,也蛮自信的,现在回过头看,很不满意,有了新的认识;也有许多失败,可这些失败对我的成长一点不比成功的影响小,因为有追求的.失败并不是放弃,而是能量的积累,这样才会有后来的爆发。年轻时有些弯路其实非走不可,我感念这些失败。

年轻时常听名师们介绍他们教学改革经验,说他们用一年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把课本上完,余下大把的时间带学生读课外书,开展课外读写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真是钦佩不已,觉得那才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现在想想,觉得令人怀疑。为什么要匆匆忙忙上完?显然是认为课文不教不放心、教了意义又不大,这种把课内课外完全割裂开来的做法真能取得好的效果?我想,正常的做法应是课内课外随时随地渗透和融合,课内总能被课外照亮,课外又总被课内聚焦。这不是什么高深理论,只是常识常规,可去伪存真辨识它,需要磨砺和摔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用手、用眼、用汗、用血来换得真知。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多少认清了语文学科的长相、个性和脾气,也多少认清了它的矛盾、对立和悖论,而这些几乎天然地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思维方式、职业个性乃至职业宿命。第一,语文学习的对象是生活中“活”的文本,无论一篇课文还是课外材料,或者讨论话题,都来自生活,包含丰富的社会的、文化的、审美的信息,给人包罗万象的生命感,所以“教什么”让人煞费苦心。第二,语文学习过程不是从“无知”到“有知”,而是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从“假知”到“真知”,因此“怎么教”富有挑战。第三,语文学习内容是由“文本”、“知识”、“方法”抵达“情感”、“人格”、“思维”,具有“凭借性”和“超越性”,常常是为了抛弃而占有,为了拆除而搭建,因此它往往起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起于知识而又超越知识,需要一种把握对立双方联系的融通思维和力量。第四,比较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体悟和揣摩,要“例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探究中学”。不要迷信这个“法”那个“法”,最独特有效的方法常常是一种生命特质。第五,语文没有多少正经八百的知识,更多的是读写的策略和智慧:“写”高于“读”,“以写促读”更有效。第六,打了上课铃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打了下课铃更是语文学习的开始。要拆除课堂四堵墙,让学生像在生活中一样学习“读”与“写”。

10.我的青春里有什么的作文600字 篇十

果实。

平凡的我虽然未曾第一个绽放,也没有傲立枝头,但是我也在努力,看我的青春风衣同样。

飘扬。

似乎学长们都爱和我抱怨,数学好烦?而我总是纳闷地看着他们无奈的面庞。”好笑唉!数学多俏啊!“我无辜地为数学辩解。从小就喜欢数学,喜欢那青竹似的1,鸭子似的2,耳朵似的3--喜欢那有棱有角的方形,那滑溜溜的圆,那横纵交错的直线-喜欢那变来变去的等式,那不同解法的题目-你看他们多神奇啊!学长们却很不屑地看着我,小朋友,到高中你就不会这这么认为了。今天我依然地站在高一的后门,望着前方高二的门槛,数学依旧是我的最爱。心情不好时,喜欢找一道难题,哗哗地写满草稿纸,最后以最快捷地方法

解出它,舒心一笑,多有成就感啊!因此我那位因数学而改修艺术的表哥看见我犹为不爽。

很多人热衷于读书,我想我可以说是你们一员。我喜欢读那一波三折的故事,讨厌那无悬念的结局,喜欢那平凡却又生动的故事,讨厌那满纸华丽句,一般看不懂的高等习作,喜欢那幽默风趣的语句,讨厌看辛酸泪一把的呻吟。-于是我漫游在自己喜欢的那座大观园,惊叹,赞美,领悟。

不喜欢郭敬明的文章,不是因为他”郭抄抄"的头衔,而是不喜欢他一个大男生总是哗哗地落泪。不记得多久没哭过了,因为哭不能解决问题,每每遇上伤心:痛苦的事时,我也爱仰望天空,却不是背倚着墙,45度仰望天空,而是凭槛而立。72度角默默凝视远方的云朵,你看那一朵朵洁白的云儿闲适自由,一点点地载走乐乐你的烦恼。

上一篇:夏日寺中有怀,夏日寺中有怀薛能,夏日寺中有怀的意思,夏日寺中有怀赏析下一篇:红果学校第13周行政值周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