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2024-07-24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精选9篇)

1.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

大家好!这份问卷是为调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制定的,通过此次调查希望大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和帮助!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 二

C.大三D.大四

3.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B.一般

C.有点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4.你的业余爱好是()(可多选)

A.看书B.做运动C.上网D.睡觉

E.找朋友聊天F.参加社团活动G.其他

5.现在网络如此普遍,您是怎样利用网络的?()

A 玩游戏、看电影、聊天B学习、娱乐

C查资料、学习

6.在你现在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下列哪种情绪()(可多选)

A.郁闷B.茫然C.焦虑

D.敌对情绪E.愉快F.充满希望G.其他

7.下面哪些曾对你造成压力及负面心理情绪?()

A学习成绩不理想B恋爱不成功C不适应大学生活D经济困难E就业竞争太激烈F父母及老师过高的期望

8.您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如何?()

A很好B还可以C不太好D很不好

9.您遇到问题时心情如何?()

A.积极暗示自己B.非常焦虑不安

C.做什么也没兴趣,想逃避D.其他

10.遇到压力和心理问题您会最先向谁救助?()

A家人B知心朋友C老师

D专业人士E不找任何人

11.若碰到心理问题您会去找心理咨询师吗?()

A.会B.不会

C.想去,但不习惯

12.你认为轻生的大学生存在以下哪种问题?()(可多选)

A 缺乏社会责任感B 不能真正理解“死”究竟意味着什么

C 心理受挫能力差D 适应能力差

13.你对生命的理解是()(可多选)

A 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B 生无可恋,不如死了干

C 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他人的承认D 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14.对于频繁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案例,你认为高校自身是否负有一定的责任?()

A.这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因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学校不应被问责。

B.学校因该也担负起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责任,避免悲剧发生。

C.不好说。

15.您心目中是怎样认识影响自己性格形成因素的()

A.性格受社会因素影响更大

B.性格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C.性格受教育程度因素影响更大

D.性格受家庭环境影响更大

16.为了得到和睦相处,您是不是经常放弃自己的意见,附和大家?()

A.是B.有时是

C.很少是D.不是

17.您是否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A.是B.偶尔是C.不是

18.您是否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A.是B.偶尔是C.不是

19.您是否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A.是B.偶尔是C.不是

20.您有没有学习过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或书籍?()

A.上过心理学课B.自己课外看过一些

C.不是很了解D.完全不了解

21.你认为大学有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必要?()

A.有必要B.无所谓C.完全没有必要

22.您认为在别人眼里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多选)

A.不拘小节B.优柔寡断

C.小事不计较 大事有原则D.好挑剔的人

E.外向开朗F.交友广泛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2.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泰安市城乡3所中学随机抽取初、高中生875名为调查对象。在收回的819份有效问卷中, 初中生368名, 高中生451名;男生438名, 女生381名;城市学生357名, 农村学生462名;独生子女473名, 非独生子女346名。

1.2 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2]进行问卷调查, 该量表包含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9个症状因子以及附加因子共90个项目,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根据国内使用标准, SCL-90采用1~5级评分法, 以各症状因子均值分≥3分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标准[3]。调查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 统一发放, 要求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近1周的实际状况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并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收回率为93.6%。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在819份有效问卷中, 具有1项或1项以上症状因子均值分≥3分的学生人数为153人, 占总数的18.68%, 揭示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均值分≥3分的症状因子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 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相同[4,5,6,7]。见表1。

在SCL-90因子均值分≥3分的153名学生中, 初中生67人, 占初中学生总数的18.21%, 主要心理症状为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高中生86人, 占高中学生总数的19.07%, 主要心理症状是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 初、高中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 P>0.05) 。男生59人, 占男生总数的13.47%, 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女生94人, 占女生总数的24.67%, 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 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83, P<0.01) 。家庭居住在城市的54人, 占城市学生总数的15.13%, 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家庭居住在乡村的99人, 占农村学生总数的21.43%, 心理症状主要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偏执等, 两组学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7, P<0.01) 。独生子女62人, 占独生子女总数的13.11%, 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偏执等;非独生子女91人, 占非独生子女学生总数的26.3%, 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两组学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89, P<0.01) 。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学生

SCL-90量表得分比较初、高中生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 (P值均>0.05) , 其他症状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关系症状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其他症状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城区与农村生除恐怖症状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 , 其他症状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其他症状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其他症状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见表2。

3 讨论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 在承受着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同时, 又面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的巨大压力, 使得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 成为了困扰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中具有1项或1项以上因子分≥3分的学生占总数的18.68%, 说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具普遍性, 社会、家长、学校等有关方面必须予以高度重视[8,9,10]。

目前, 我国的中学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校、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升学率上, 家长、学生追求的是考上名校、重点院校, 以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好基础。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 其自由交往、全面发展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进而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 要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在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 但学校对中学生心理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有的将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道德教育, 处理方法陈旧、简单、生硬;有的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有的虽建有机构, 但因师资力量不足, 无法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 各学校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机构, 重视心理辅导队伍的培养。二是积极研究探索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 采取针对措施, 通过考前辅导、集体授课、个别咨询等方式, 帮助广大中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在心理调研普查的基础上, 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 从而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 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个体间的心理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注:*P<0.05, **P<0.01。

相关研究证明, 家长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也有重要影响[11,12]。因此, 广大学生家长也要多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积极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帮助孩子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使孩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极盛.青年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8.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2) :68-70.

[3]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55.

[4]张敏, 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4) :226-228.

[5]丁树荣, 王颖, 张世勇, 等.河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 2003, 2 (2) :7-9.

[6]樊玉贤, 王宝安, 翟敖明, 等.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四川精神卫生, 2002, 15 (4) :211-213.

[7]刘恒, 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2) :88-90.

[8]吴江, 刘爱芹, 李新胜.北京市在校高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四川精神卫生, 2001, 14 (2) :113.

[9]李晶, 张继敏.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长个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2) :130-132.

[10]王丽敏, 陈晓慧, 刘金芝, 等.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3) :257-260.

[11]余毅震, 胡虞志, 王志玲, 等.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1996, 17 (2) :89-91.

3.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三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调查分析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状态。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交友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对错判断力逐步形成的过程,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痛。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有义务创造有利于亲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更要不断努力,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寻科学积极的心理辅导模式,做好心理辅导各方面工作。现将某市多重点中学高中生共计1680人心理状况调查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某市多所重点中学高中生共计1680人,其中男910人,女770人,平均年龄16.87岁。性别和就读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时间是2013年9月,共发放1700份调查问卷,收回1673份,总有效率达98.4%,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沟通谈话两种模式,调查结果真实。

1.2 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学生课余或自习时间进行心理健康量表问卷调查。

1.3 评价标准

问卷调查以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研究工具,MMHI-60由10个影响心理健康的因子组成,MMHI-60评分采取5分制,分数由低到高分别表示调查者心理疾病无、轻微、中度、重度、极严重。总均分小于2视为无心理问题的界限值。

1.4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得到的数据录入SPSS 17.0系统进行分析,视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MMHI-60为研究工具,将该市多所重点中学高中生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市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分数高于常模,心理状况堪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该市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结合MMHI-60量表分析,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压力大、情绪稳定性差、心理平衡感差,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急需寻求有效的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

影响高中生心理状况的因素繁多,如父母教育、学习氛围、交友环境、社会诱惑、网络游戏等。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入学心理调试教育(高一)、正确对待男女关系教育(高二)、自我情绪控制教育(高三)。教师团队也逐渐培养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平等对待,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自身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把家长会发展成老师与家长、家长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会,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校的发展逐渐步入多元化进程,树立积极、科学的心理教育理念,坚持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适当地减少学习负担,多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思维也在不断转变,如何真确引导中学生正视心理问题,积极调试心理状态,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

参考文献:

[1]唐万琴,丛晓娜,徐波,等.南京市江宁区低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4(1):3-4.

[2]金燕,魏雪,孙一萍.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0,18(1):123-124.

[3]席美云.青海省中學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7,8(6):2-3.

本文系重点中学积极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3080001。

4.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篇四

各位同学:你们好!下面这份问卷是为了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作个了解,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这可不是考试哦,请放心作答。

班级性别年龄

说明:下面有25道题,每道题有3个备选项,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每题只能选择一种结果。

A.较符合自己的情况B.难回答C.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学习方法测试题

1.喜欢用笔勾出过记下阅读中不懂的地方。A.B.C.2.经常阅读与自己学习无直接关系的书籍。A.B.C.3.在观察或思考时,重视自己的看法。而且在遇到问题时,对自己的看法很有信心。

5.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目的: 本文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0日——20xx年2月28日

调查对象:XX县部分农村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人员

调查方式: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加拿大、日本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为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时代的命题,我们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预备队伍,更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培养。

调查结果和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A、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11%,从中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学生会自觉学习;第二种类型占60.32%,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5%和第四种类型3.07%,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类和B类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类学生感到怕,D类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类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类、类C类、D类)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类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类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类学生表示不明确。

B、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

从众型:基本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盲目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

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

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C、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关系。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是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2%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2.8%是低于6分,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80.67%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70.3%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阴暗一面”,但是又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才能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D、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3、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A、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B、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C、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D、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E、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F、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这就给教育者一个“历史责任”:怎样去培养一个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仅供教育者们参考: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学校开设心理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6.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六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分析,以便我们针对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对策。我们特制定了如下调查问卷。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填写,您的信息将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望您给予配合,谢谢您的参与!

本问卷只做研究之用,有关内容绝对保密,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影响。希望您认真、如实填写。

年级:年龄 :性别:

一、选择。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把相应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您觉得自信吗?()

(1)非常自信(2)自信(3)有时不太自信(4)不自信(5)常常感到自卑2、您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同龄人不相上下吗?()(1)比一般人更有价值(2)当然

(3)好象总觉得没有别人能干(4)没什么价值3、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1)知识(2)出身(3)财富(4)性格(5)外貌(6)其它、上中学后,您觉得您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1)成绩不理想(2)不适应宿舍生活(3)经济困难(4)好朋友对自己的背弃(5)家里不支持自己的学业(6)家庭变故(7)其它、您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

(1)有剩余(2)基本够用(3)不太够用(4)经常负债、您业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1)阅读课外书籍(2)体育运动

(3)帮家里干活(4)娱乐玩耍(5)其他7、您是否认为自己经常不被关心?()(1)是(2)不是、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9、您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您吗?()

(1)常常感到(2)很少感到(3)没有感到10、您最不喜欢老师哪一种做法?()

(1)找家长(2)当众批评(3)罚站(4)其他、您总感觉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自己感到不舒服吗?()(1)是(2)不是(3)偶尔、您是否觉得家里的环境干扰您的学习、生活?()(1)是(2)不是、您是否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1)非常希望(2)希望(3)无所谓14、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1)自己努力不够(2)学习环境不够好

(3)老师讲课不好(4)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5)其他15、上课时,您能否集中注意学习?()(1)能(2)有时能(3)不能16、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您会()(1)在心理憋着(2)向同学诉说

(3)告诉老师(4)向父母说(5)其他、您父(母)最关心您的()

(1)学习成绩(2)身体健康(3)情绪变化18、我觉得我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1)无所谓(2)一点点

(3)很需要(4)我心理健康,不需要19、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0、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1、您是否有自杀的念头()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2、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3、我讨厌上学()

(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4 感觉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1)无(2)偶尔(3)经常(4)总是

25、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1)无(2)偶尔(3)经常(4)总是

二、判断。对以下25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3、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4、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5、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6、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7、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8、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9、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0、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1、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2、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3、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14、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15、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16、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17、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18、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19、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20、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21、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22、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23、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24、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7.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位于重庆三峡库区的开县作为研究点,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选取两所乡镇完中作为初级抽样单位, 每所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各两个班级作为次级抽样单位, 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班级的全部在读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29份, 回收1629份, 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625份, 有效回收率为99.8%。被调查者年龄在11~22岁之间, 平均年龄16.15±2.06岁。其中男生872人, 女生753人。初中生845人, 高中生780人。留守儿童902人, 非留守儿童723人, 留守儿童的比例为55.5%。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SSMHS) 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等编制, 量表包含60个条目, 分为学习压力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自我强迫、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项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项目, 采用1~5级评分制 (从不为1分, 偶尔为2分, 有时为3分, 经常为4分, 总是为5分) 。量表60个条目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0.76, 表明各条目区分度良好;10个因子重测信度为0.716~0.905, 同质信度为0.601~0.8577, 分半信度为0.6341~0.8726;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652~0.8726, 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可以作为评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有效的工具[4]。依据MSSMHS的评分标准, 因子分≥2作为有心理问题的界限值。其中每个因子的6个项目得分之和除以6, 即为该因子得分。因子分≥2分为轻度问题, ≥3分为中度问题, ≥4分为重度问题, ≥5分为严重问题。总体心理健康情况为60个项目得分之和除以60, 评定方法同各因子。

1.2.2 调查方法

调查过程采用整班集体测试。在学校相关领导和班主任的协助下, 以班为单位参加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 由学生按实际情况独立回答, 当场作答, 当场回收和核对。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症状检出率

按照MSSMSH评分标准, 只要任何一项因子分≥2即为阳性。根据这一标准, 本调查共有1096人为阳性,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7.4%。其中男生574人 (阳性率65.8%) , 女生522人 (阳性率69.3%) 。男女生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467, P=0.116) ;初中生阳性482人 (阳性率57.0%) , 高中生阳性614人 (阳性率78.7%) , 高中生阳性检出率高于初中生 (χ2=15.898, P=0.000)

各因子比较, 女生阳性检出率唯有抑郁高于男生 (P=0.012) , 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高中生除偏执、敌对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各项因子阳性率均高于初中生 (P<0.01) 。无论男女学生、初高中学生, 阳性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均为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和自我强迫。其中适应不良, 除初中生排在第二外, 其余均为第一。见表1、表2。

2.2 库区中学生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调查显示, 共有366人被筛选为中度以上问题, 检出率为22.5%。其中男生检出190人 (21.8%) , 女生检出176人 (23.4%) , 男女生之间中度以上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36, P=0.464) ;初中生检出149人 (17.6%) , 高中生检出217人 (27.8%) , 高中生中度以上检出率高于初中生 (χ2=12.634, P=0.000) 。

2.3 库区中学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由表3可见, 女生在心理健康总均分和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 其余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库区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由表4可见, 不管是总均分还是各项因子得分, 高中生均显著高于初中生。

3 讨 论

由表1、表2不难发现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自我强迫4项因子均排在前四位, 特别是适应不良, 除初中生排在第二位外, 其余均排在第一位。这可能与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改变, 从而导致不适应, 还可能与三峡库区留守儿童的比例大有关系, 其比例为55.5%, 远远高于2005年的调查, 我国留守儿童占全体儿童的16.5%。周宗奎等调查结果显示, 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 直接造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 回避正常交流途径, 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类似同龄人寻找安慰, 交友不当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5]。留守儿童一直是青少年当中心理问题最突出的群体, 值得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且在中度以上问题检出率上为22.5%, 高于相关研究结果[6,7]。表明三峡库区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值得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

调查发现, 女生在心理健康总均分和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5项因子上均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性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能力强于女生有关, 也存在男性在性格上总体较女生开朗、活泼好动, 而女生情绪相对来说不太稳定, 优柔寡断、多愁善感。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初中生。这可能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任务较初中生重, 升学压力大等有关;也有可能与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初中生高, 且高中时期是自我意识分化和自我矛盾加剧的时期,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加剧[8]。因此, 高中生较初中生更易引起心理问题。

为了提高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针对适应不良的突出问题, 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改善由三峡大坝建成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改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开展相关心理辅导活动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让中学生了解自己处在这一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进而改善自己的不良心理和行为。③学校应减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特别是高中生。并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④正处于青春期的女生, 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学校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使其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

摘要: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SSMHS) , 对重庆库区162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比例为55.5%, 中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67.4%, 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5%, 排在前四的是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和自我强迫。女生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各项因子上均高于初中生。结论: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应加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MSSMHS

参考文献

[1]杨业兵, 刘芳娥.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 (5) :338~339.

[2]刘恒, 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2) :88~90.

[3]赵景欣, 刘霞, 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1) :36~42.

[4]许滋宁, 朱湘竹, 周雪萍, 等.心理测验在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江苏预防医学, 2006, 7 (4) :82~83.

[5]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 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71~78.

[6]丁树荣, 王颖, 张世勇, 等.河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 2003, 2 (2) :7~9.

[7]王宏, 汪洋.重庆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6) :485~487.

8.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篇八

【关键词】大兴安岭 中学生 心理健康 MSSMHS

一、问题的提出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偏远的高寒林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无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兄弟地区都有着相当的差距,在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状态下,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在本地区的中学生群体中,焦虑、抑郁、交往障碍、学习压力大等心理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较为突出,精神层面的问题甚至自杀也不乏个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也极大制约着本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制定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长远规划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在具体的实施措施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因此,为了促进大兴安岭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特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课题实施的对象是大兴安岭地区所辖三区四县的在校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所抽取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样本分别不少于500人。课题实施采用测验法和调查法,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所选取的测量工具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有10个分量表构成,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每个题目有五个等级,即无、轻度、中等、偏重和严重。要求学生根据近十天的状况仔细阅读每题并进行选择。本量表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较多,能相对准确地测出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较具权威性的测量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高中组,半数以上的高中生存在着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方面的问题;四成以上的高中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抑郁以及适应不良等症状;在偏执、敌对和心理不平衡等因子上,也有着相当比例的高中生得分偏高。初中组方面,半数以上存在着强迫和学习压力过大方面的问题;四成以上的初中生存在着人际关系、情绪和心理不平衡方面的症状;三成以上的初中生感觉不同程度的焦虑;在适应不良、偏执、敌对和抑郁等方面,也有相当比例的初中生存在着异常现象。

两组比较,除了“心理不平衡”因子初中组比例高于高中组外,其余各因子比例高中组均高于初中组。(具体数据见表)

从量表的使用以及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反映出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原因,这需要未来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体上来看,大兴安岭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一些问题,多数处于轻度水平,心理健康总体面貌初中组要好于高中组。

对于大兴安岭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目前还尚属首次。本课题的实施,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大兴安岭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面貌,掌握了相关的科学数据,达成了课题实施目标,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9.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总结 篇九

1.1被试抽样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这次调查采取了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学生中抽取一个班级40名学生(男25,女15)作为一个随机大样本,然后再在其余的5个班级中每个随机抽取10名学生(男女各5名)。抽样群体年龄分布在15---16、17这一学龄中期阶段(调查学生共248名,抽样比例为37.5%)。

1.2实施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并附指导语,被试做完后将答题卷交回主试老师。回收有效答卷215份,有效率为73%。

1.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心理适应、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人格等多方面社会问题,各题附设四个答案(有的为两个),受试选择最切合自己的一项作为答案。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学生个人背景调查;第二个部分为心理健康分项调查;第三部分为学生个项问题自由调查。

1.4数据处理本次调查所获数据采取百分统计法,并由SPSS 10.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分析。

2.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2.1总体理论界定及评价

根据目前我国学制的具体划分,初中生大致处于学龄中期(15、---16、17岁),在这个时期,个体将完成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转变。其间,由于个体生理发育的超前成熟与心理滞后成熟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个时期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正如日本大西诚一郎在他的《中学生的心理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少年期“在人生中起着特殊作用,处于特殊地位,存在着特殊的问题。”

如不对这些特殊问题及时进行心理保健,就会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疾病,这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按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龄中期青少年心理上正处于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二者之间,如果发展顺利,则将成功塑造具有学术、做事、诗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则将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朱智贤教授曾概括为“过渡期,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至于这一评价是否符合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将从下面的具体分析中找寻到答案。

2.2具体分析

2.2.1环境适应适应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心理特征,是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目前竞争与挑战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生存运作机制。一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游刃有余,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才能泰然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并迅速摆脱困境,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水平;而适应力差的人,只有慌乱,不知所措,最终因与时代的不合拍而落伍,甚至“被淘汰”。调查显示,中学生因为身心条件的限制,在环境适应问题上,不可能做到我们期望的那样闪电式的“断乳”,70%的同学表示能慢慢地适应新的环境,只有5%的同学表现出了“强烈的抵制情绪”。对于新鲜事物,他们表现出了极强的好奇,并对其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

2.2.2人际交往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鼓舞人的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的人生价值观,使个性健康得到保证;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及交往障碍则会影响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和心理的成熟,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的欲望,渴望拥有一份平淡而真诚的友情。

资料显示,除了70%的同学认识到升入高中后知识学习质与量的巨大变化之外,还有21.25%的同学也认同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处理朋友关系上,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都十分的理性,比如87.5%的同学“能够虚心的接受朋友在公共场合所指出的自己的不足”;在交往原则上,有85%的同学选择了“平等、相互尊重”,可见现时代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有了独立、民主倾向的社会态度,而这正是后儿童期的发展任务。

2.2.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又称自我,是指人们在自己意识中觉察到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或意识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到了青春期,人的自我越来越完善,自我调节的系统越来越发展,青少年从而开始注重分析自己的个性,关心自己个性的优缺点,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得非常敏感。他们渴望自治、自理,希求能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尊重,并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走向社会。调查显示,初中生在自我意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一性危机,即理性的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相符所引发的心理冲突。

高一新生正是一个多梦的群体,他们对自己、对未来都作了理想化的设计,但现实中又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成长任务、独立状况、问题解决的行为能力等因素的不完全具备,又常让他们感到挫折、失败的威胁,从而引发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失常。在自我认识问题上,65%的同学认为很清晰,29.4%的同学认为较模糊。

2.2.4意志品质意志是人们为达到既定目标,自觉地去克服困难,不断地调节个人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志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条件,是其心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锲而不舍、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地敬业奋斗,就能建功立业;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哪怕IQ再高,是很难有较大作为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意志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这具体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等品质方面。

这次调查,显示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的认识及发展比较理想。比如,“当你面临重要抉择时”,65%的同学选择了“果断抉择”;“当你面临重要抉择时,你会。这些都显示了初中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及自控能力。

2.2.5情绪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情感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心理卫生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一个人心理是否正常,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情绪。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当个体长期处于过强不良情绪状态时,可干扰和分散注意力,影响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形成思维僵滞,记忆力下降。由于心理状态不佳,意识范围狭窄,心理反应过于敏感或迟钝,势必会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影响正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偏重:过多的课业负担、激烈的考试竞争、家长老师的殷切期望等都无形的给学生情感上加了一道厚厚的闸门。他们感到一些合理的情绪无法得到正常的宣泄,渴望与师长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外加的压力又迫使他们假扮“成熟”、顺从。难怪38.75%的同学感到“焦虑太多”;35%的同学感到“孤寂”,当这一切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他们也只选择“静坐”(56.25%)、“发怒”(33.75%),而少有人(3.75%)选择适当的移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2.2.6人格心理学上的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的事物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中学生由于知识学习的增强,知识面的扩大,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逐渐趋于成熟,他们能够较好的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等深层次问题。

3.存在问题及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所获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我校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以下特点:

3.1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如:

3.1.1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存在不适应,环境适应力较差。

3.1.2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行为自控能力、行为解决能力之间存在矛盾。

3.1.3感情充沛与内省探索造成了心理的自我封闭。

3.2学生认知、情感、意志、道德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同时,行为上显得有些稚嫩,常出现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

上一篇:本科学位英语作文下一篇:人力资源部门职责与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