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教学总结

2024-10-13

幼儿园常规教学总结(12篇)

1.幼儿园常规教学总结 篇一

幼儿园中班常规总结

幼儿良好的常规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础素质全面发展。为此,特制定相应常规方案,使本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一、晨间与离园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衣物整齐地放在固定的衣橱里。

4、积极参与区域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5、担任值日生时认真完成任务。

二、早操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冬天不怕寒冷,积极参加锻炼。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努力达到锻炼目的。

4、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5、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

6、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入厕

1、上厕所时不拥挤,会排队。

2、会自己拉裤子,大便好后会自己擦屁股。

3、不随地大小便。

四、集体活动

1、能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入厕、洗手、教玩具、幼儿学具的选择。

2、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

3、注意力集中,乐于动脑、动口、动手。

4、与老师、同伴分享活动经验。

5、写、画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6、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处。

五、盥洗

1、学习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宝贵,会节约用水,在洗手时不玩水,不把别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湿。人多时学会排队等候。

2、需要老师帮助时,能有礼貌的开口请求帮助。

3、能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人多时能自觉的排队打水,排队期间不用水杯打闹、不玩水杯。

六、户外活动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冬天不怕寒冷,积极参加锻炼。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4、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

5、大班幼儿能自己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

6、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参加劳动、散步、自由活动等其他户外活动。

7、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七、游戏活动

1、知道增减衣服,身体不适主动报告。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4、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

5、喜欢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6、各种基本动作自然协调,姿势正确。

八、午餐

1、餐前认真洗手,正确使用肥皂,冲洗干净后对准水池甩三下,最后一个幼儿关好水笼头。

2、正确使用餐具、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主动整理好自己的餐具,收拾食物残渣,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

4、餐后用毛巾擦嘴,然后去盥洗室洗手、漱口。

5、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九、午睡

1、稳定情绪(睡前小故事、轻音乐等),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

2、安静进入寝室,铺平被子,放平枕头。

3、按顺序穿脱服装,并叠放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

4、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安静入睡,保持正确睡眠姿势(右侧卧或仰卧)。

5、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不蒙头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同伴。

7、按时起床,不拖拉,学习整理床铺。

十、离园

1、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2、离园前把玩具、椅子、材料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活动环境。

3、主动向老师、小朋友及其它家长道别。

4、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

2.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措施研究 篇二

在幼儿园的日常运行中,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有效规划、管理。常规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出现,是保证幼儿园运行的有效途径。以下主要就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把管理当作日常工作

1.备课

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差异,掌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有针对性地备课。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三思”:①思教材,教师应以遵循教学纲要精神为前提,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所选内容不但能体现教师教育价值,还能激发幼儿兴趣;②思幼儿,教师应认真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背景、情感态度等,从而能够有效地设计教学重难点,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与进步;③思教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如“设计何种情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兴趣,实现刺激其求知欲的目的”、“在活动环节或学习方式中,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要求”[1]。通过思考,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听课

在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互动、对话、共享”的课程理念,并在下班级听课或组织教师听观摩课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是自己听课,应采取预约听课、巡视听课、比较听课、随机听课及跟踪听课这几种方式[2]。预约听课前,应先熟悉教材,并通过看教案了解本节课重难点,为听课与评课做准备。比较听课一般应用于平行班教师,主要是了解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指导能力及学生学习情况。巡视听课主要是了解教师有无根据周计划与作息时间组织各种活动。指导新教师或外聘教师上课时,一般采用跟踪听课的方式,目的是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带班、组织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组织或指导教师听观摩课时,应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做好各种听课准备,如在每次教研课之前,将教学活动名称、目标等信息公布于园内公示板或打印出来发给教师;②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听课。

3.评课

听课后的评课,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或提高全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组织教师评课时,应强调评课的指导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在进行教研课组评课活动时,教师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①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看目标是否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明确体现,教学手段是否做到围绕目标进行;②从教具准备方面分析,看教学材料是否恰当,对本节课作用大不大;③从教学过程方面分析,看教学环节是否设计合理、环境创设是否满足课堂需要;④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分析,看教学方法能否准确突出重难点,教学手段是否运用灵活或适当;⑤从教师基本功方面分析,如教态、语言、操作等是否得体;⑥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看师生是否有积极互动、幼儿参与性及主动性如何、学生是否获得有益经验等。

二、注重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人性化

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如果能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将会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及奖优罚懒”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3]。比如,对于外聘教师或新进教师,素质与能力均有待提高。作为一名管理者,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工作,并适时指导其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完成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三、加强常规教学监督管理,实现管理制度化

每个学期,教学管理人员都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及班级教学计划,教师则根据计划安排周计划,并进行备课、组织教学等活动。园领导则要深入班级 听课,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实行行政带班制度,对每个班级每天的活动组织情况进行监督及检查,并将考评细则与检查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在月度教职工例会总结,使之成为教师考核与评优的依据;同时,采取定时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教师班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幼儿园是幼儿初步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管理者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整个园的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各管理层次人员,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从制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实现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

3.幼儿园常规工作总结 篇三

一.教育和教学:

本月主要为家长提供开放日,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开放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得到了提高,数学也能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二.常规方面:

通过我们老师和护士的共同合作,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因为我们班日常有明显的问题,所以特别注意这方面。洗手、吃饭、午睡、坐姿、排队在日常中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我不断强化这些。这个月,通过我们不断的修正,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些套路中,我们经常会用鼓励和表扬的语气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导致一些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的问题,但有时候还是会在喝水的时候洒水。下个月继续纠正。

三.安全和保健

天气忽冷忽热,我们老师在这方面的保健做得很扎实,每天给孩子喂几次水。但是这个班还是有很多孩子带药来园里,坚持每天消毒。做好幼儿园的儿童保健工作。

四.家庭联系人:

4.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开展总结 篇四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心,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质量,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一、五项常规活动实施的细则要求:

1、来园、离园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

(2)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3)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教师的要求: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2)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3)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一摸二看三查四问)

2、户外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及其它活动。

对教师的要求:

(1)完成规定的户外活动时间,(2)幼儿活动应在老师视线范围之内,注意安全。

3、生活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用自己口杯喝水,口杯用完后放回原处。

(2)公共区域保持安静,盥洗时不拥挤。

(3)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

(4)真确的穿脱衣服,并摆放整齐

对教师的要求:

(1)毛巾口杯按时消毒,(2)及时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

4、游戏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和老师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在老师指定的场地内游戏。

(3)会正确使用玩具,爱护玩具,会收放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

(5)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教师的要求:

(1)保证每天的游戏时间。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二小时。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5、教育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活动前,逐渐转入安静状态。

(2)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大班幼儿

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对教师的要求:

(1)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保证教育质量;

(3)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

二、主要经验:

严格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是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在园生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它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还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一日常规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开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下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

“规则、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5.幼儿常规总结 篇五

各班老师都能认真的对待此次常规检查,充分体现了班级团队精神,上午各班没上课的教师主动留在班上配班,希望班上展示出最好的一面,例如大四班的**,本来不是自己的早班,为了班上的整体,换了早班,各班的老师在检查前总是苦口婆心的叮嘱幼儿“你们一定要认真,有老师要到我们班检查。”

各班幼儿都能高兴的入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基本上没有带危险品及零食入园的现象,上下楼梯能有序的一个跟着一个走能精神饱满地做早操,在集体活动时能听信号坐好,大部份幼儿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值日生能协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大二班的幼儿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能有序的分男女孩入厕、喝水,在吃点心前、饭前能洗手,进餐时保持桌面地面干净,不挑食餐后能用毛巾擦嘴,餐后安静的散步。各班幼儿能入厕后安静的进入寝室,自己脱好衣服鞋子后上床,起床后大部分幼儿能自己穿好衣服,叠好被子,自由喝水,不玩水杯,能将喝完的水杯放在指定的地方。离园时能带好自己的物品,主动与老师打招呼。

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各班普遍存在的部题总结如下:每个班都有幼儿拖椅子、推椅子的现象,大一班尤为严重,检查的时候幼儿能做到上下楼梯有序,平时还存在着上下楼梯推挤、不按秩序的现象,例如大三班,检查的那天幼儿特别遵守纪律,平时冲上楼梯叫都叫不住,还有的幼儿会攀爬阳台上的栏杆,各班的体育课都没在户外开展,幼儿基本上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上午英语课冲掉了户外活动的时间,下午被写字、绘画替代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希望老师以后尽量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关在室内很可怜。班上收发书让费了时间,大班的孩子应该幼儿自己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

另外,幼儿拉尿的时候大二、大三班的幼儿没有跨过沟拉尿,男孩的尿容易拉在外面,女孩子再拉就会踩在尿上,这样厕所地面上也不利于保持于净,应该让男孩跨过沟,两幼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拉尿,幼儿拉完尿后应及时冲厕所。

现就各班具体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6.浅析幼儿园的常规教育 篇六

关键词:幼儿案例;常规管理;幼儿天性

一、案例——方枪枪的故事

电影讲述的是四岁男孩方枪枪被父亲送到幼儿园之后所遭遇的一切事情。整个电影的镜头都是在幼儿起床、吃饭、上课、盥洗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来回穿梭。然而,正是这些普通的生活镜头却透露出深刻的含义,片段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师夸张的处理方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已发展很多年,但是不得不承认,片段中的某些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就反映出当今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分析

从字面上看,幼儿园常规教育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幼儿园常规”和“教育”。因此,研究者认为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分析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幼儿园常规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常规教育的主体——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一)部分常规内容不合理

现阶段,幼儿园常规的内容包括生活常规、学习常规和活动常规三个方面。

与《看上去很美》中的常规不同,当今幼儿园的常规中已经没有像“每天早上必须大便”这样明显不合理的内容,但是细则还需考究。举例来说,“吃饭时保持安静”“迅速安静入睡”“上课时坐姿端正,两脚并拢、眼睛看老师、手放膝盖上”等。因此,幼儿园常规的合理性还有待考究,不必要的常规也还存在。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目的异化,且策略单一

1.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异化

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熟悉一定的规则,发展幼儿自理和自律的能力。然而,在幼儿园实践中常规教育的目的出现了异化,诸多教师倾向于把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理解为管理儿童。

2.幼儿教师常规教育的策略单一

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倾向于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这类方法比较单一,通常就是说教、奖励和惩罚。

(1)说教

说教是指教师通过直接给予指令或劝说的形式让幼儿遵守常规。教师在工作中看到幼儿的违规行为时,一般都会立即提醒他们,让他们改正。遇到有的幼儿无反应时,教师会进行劝说。

(2)奖励

奖励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奖励又可以被称为正强化,它是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刺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部分。幼儿也同样有这些需要。教师可能给幼儿提供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及归属与爱的需要相对充足,但是其他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便自己抓住一切机会来获得这些需要。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早上大便的时候,方枪枪一直蹲到最后一个,直到老师来喊他,老师说今天没有就算了,他小声地问老师:“那今天会扣我的小红花吗?”在老师回答不会之后,他高兴地提起裤子跑走了。

幼儿园老师在常规教育中经常使用奖励这一手段。奖励在幼儿园有多种形式,如评小红花、小贴画、教师拥抱、抚摸、给予特权、小小的物质奖励等。

(3)惩罚

惩罚与奖励相对,心理学中对它的定义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包括呈现厌恶刺激和消除愉快刺激。它能改变幼儿的行为的依据主要在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条件反射原理,惩罚可以引起儿童的焦虑或恐惧,教师在幼儿出现违禁行为之后对其施以惩罚,使幼儿的违禁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幼儿为避免产生焦虑或恐惧反应,不得不终止违禁行为。对于一些违规的行为,教师一般会通过剥夺幼儿游戏权利和语言威胁来对幼儿进行惩罚。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建议

(一)遵从幼儿的天性,合理制定适宜的常规内容

教师不能为了求得表面上的安静,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而给幼儿制定一些不必要的规则。因此,教师在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时应减少不必要的常规,避免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体会规则带来的和谐和自由。

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改变幼儿仅是常规的被执行者、运用者的现象,让幼儿参与到常规的制定中,只有幼儿的内心得到满足,才能真正遵守常规。

(二)幼儿教师常规教育要有计划性

幼儿常规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强化才能保持的。教师在刚开始接触幼儿时就要有一个计划。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幼儿,教师应该从提醒→说理→惩罚→重复动作→惩罚→剥夺游戏慢慢过渡,逐步加深教师教育行为的程度。教师切不可出现为了获得眼前的效果,就直接用惩罚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维持长远的效果。

(三)常规教育中要考虑幼儿的个性,不要过分强调共性

班级的常规是针对幼儿园整个班集体的要求,这就要求班级的幼儿要完全整齐划一。教师总是要求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就像电影中李老师命令所有幼儿起床后一起拉大便一样,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也很常见。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尽管每个幼儿所面对的常规是相同的,但是在规则的遵守上每个幼儿所需要的指导却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喻琴.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策略谈[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03).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大版出版社,2000.

[3]张艳娟.对幼儿园常知教育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

7.幼儿园常规教学总结 篇七

在4月份的青年教师成长组的活动中,我们共同学习了《幼儿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文。文中讲了一些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很是受用,尤其是——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常规这个方法,我也经常在使用,觉得很有效。

记得还没有运用音乐规范幼儿行为之前,要让孩子搬椅子进来,并把椅子摆好上课都是要喊半天和催半天孩子才能把椅子搬进来和摆好,现在只要唱“找位子”的歌,孩子们就会自觉的把椅子搬进来,并能放在指定的位置。

之前盥洗的时候,孩子们小便好就跑出来,不愿意洗手。现在好了,孩子可喜欢洗手了,因为他们喜欢一边唱着洗手歌一边洗手。《洗洗小手》歌曲:捲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来洗手。打开龙头,搓搓肥皂,脏脏都冲走。

户外活动前《找朋友》,开始我老是叫排队了,排队啦,找一个好朋友拉起来。一直催着还一边组织孩子拉手,真的忙不过来,甚至有时会很烦躁。现在只要唱《找朋友》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拉拉手,一起走,我们都是好朋友。孩子们也一边唱一遍找朋友,不用老师一边说一边组织拉手了,而且孩子非常高兴找到朋友,像歌词里面一样找到朋友那种愉悦的`心情,不再是死死的排队而已了。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是要唱《follow me》。孩子就会跟着歌声走,也会愉快的唱歌这首儿歌,一边走一边唱:come on,come on,follow follow me。你跟着我来,我跟着你。我们一起排队。come on,come on,follow follow me。你跟着我来,我跟着你。我们一起排队,洗手手。

饭前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休息一下,让胃也好好的休息一下。我们会唱《感恩的心》,感谢厨房师傅们辛苦给我们煮饭,从而孩子也知道感恩,不要浪费食物。

午睡我们会放一些轻柔的钢琴曲,这样孩子也会安静下来并跟着这优美的曲子一起进入梦想。孩子不再在卧室到处跑,到处叫了。我也不用使劲的催促孩子安静睡觉了。

慢慢的我从喊到唱歌儿,从烦躁到快乐,从急躁到轻松,真的让我轻松了好多,也和孩子快乐相处。音乐是孩子最喜欢和最轻松愉快的教学和培养良好常规的好方法,歌声往往有着潜移默化,慢慢的影响孩子的作用。因此,我终于体会到音乐在常规中或每一个环节相结合的作用了。之前我在常规中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没有音乐给孩子传递来得快和更容易接受,而且儿歌里面的歌词让孩子很快就能理解老师要求的意思,不用老是意味的喊或催促了。

8.幼儿园中班常规教学教案 篇八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等。

3.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4.通过穿衣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二)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准备:图片、带扣的衣服三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来我们小一班作客,大家一起用掌声来欢迎她,好不好。

出示图片,告知幼儿,她叫勤勤,老师,爸爸,妈妈,她周围的朋友都很喜欢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很能干,小朋友们看看,她都会做些什么?

(二)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图片:“勤勤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勤勤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我会自己洗脸,我会自己穿鞋等)

2.请两三名幼儿表演穿衣,师在旁指导。

3.游戏“穿衣扣纽扣比赛”。

9.幼儿园常规教育方式的探讨 篇九

一、榜样模仿,形成好的常规

幼儿善于模仿。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幼儿都很容易学会。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先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常规榜样,把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寓于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培养孩子文明用语的习惯。小班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礼貌地问好,或者不知道怎么问好。针对这种的情况,每天利用晨间接待或离园时间,教师都要注意以身作则,主动热情地向幼儿、家长问好。幼儿爱模仿,性格开朗的幼儿马上回答:“老师好!”及时肯定和表扬主动问好的幼儿,启发内向的幼儿:“老师先问你好,你也要问老师好呀!”对于有进步的幼儿马上鼓励他们:“真棒,你进步了,能向老师问好了,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配合情境教育,多练习文明礼貌用语,久而久之,文明的氛围、礼貌问候的常规就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前提。在幼儿园里,要教会幼儿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的时候洗手的习惯。如果教师总是以说教的形式教育,肯定效果不好,有的幼儿餐前洗手会偷偷地躲过去或只是玩水。如果教师在检查幼儿小手的时候,看到小手洗得干净的幼儿,很夸张地赞赏:“XX的小手洗得真干净,好美啊!”然后教师可以抱抱、亲亲幼儿。没洗手的幼儿此时就会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要求再去洗手。等他们把洗净的小手伸出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可见,夸奖好榜样的方法确实很奏效。

二、故事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幼儿爱听故事,故事不仅仅趣味性强,情节吸引人,而且每个好的故事都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故事是引导幼儿形成好的常规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常常引导幼儿倾听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

小班初期,幼儿进餐习惯一般都不好,撒饭、挑食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要多给幼儿讲有关节约粮食、不挑食的故事,如《漏嘴吧公鸡》《珍珍的梦》等。故事很容易让幼儿明白:挑食、撒饭、不好好吃饭都是不好的习惯。教师要正面引导孩子好好吃饭的好处:变聪明、美丽、长得高,能快快长大。这些都是幼儿向往的,从而会让幼儿挑食的毛病得到改善,而且要让幼儿个个都做小小监督员,互相监督。

随机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有段时间班里频繁出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在一次春游休息时,我们来到一块满是垃圾的草坪旁边。幼儿看到草坪上的垃圾都纷纷议论起来:“啊,那么漂亮的草坪怎么会有垃圾呀?”看到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笔者就因势利导:“这块草坪以前是很干净很漂亮的,后来因为有人随手乱扔垃圾,使得草坪变脏了也不漂亮了,这样乱仍垃圾会破坏环境的。”幼儿听了都点点头。然后笔者带头捡起了垃圾,幼儿也纷纷学教师把垃圾送到了附近的垃圾桶里。不一会,草坪便恢复了干净如初的面貌,大家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从此以后,班里成立了环保小卫士,向自己的家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乱扔垃圾的现象彻底从班级消失。

三、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常教育要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们要从小训练幼儿会生活的本领,可以经常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些好玩的玩具和装饰品等。如果幼儿表现得不是很理想,積极性不高,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让幼儿养成持之以恒、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虽然小,但还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疼孩子,怜惜孩子太小,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说明包办代替的害处,告诉家长:包办代替是包办幼儿的成长,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不让幼儿去做他所能做的事情,变相地阻止了他们身心的发展。教师要多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让家长主动支持与配合教育。

10.幼儿园常规教育教学计划 篇十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实践中常规教育经常被异化为对幼儿严格管理和过分限制,以期用高控制手段求得外表上的恬静、有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常规教育教学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幼儿园常规教育教学计划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们教师对幼儿常规培养非常重视。我们把常规的培养列入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部分,做到持之以恒。为使我们班常规工作做得更好,我制定了以下常规计划:

一、工作目标

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及穿脱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继续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继续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教师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通过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

2、教师根据班内幼儿表现情况每周每组选一名小组长,帮助本组幼儿协商解决问题。

3、两位教师根据常规要求,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常规教育,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4、年段教师不定期的抽查级幼儿的常规情况。三、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生活常规

1、进餐常规

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保持“三净”。安静、专心地进餐,进餐完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用自己的口杯接水漱口,不玩水,正确漱口,把口杯放回指定的地点。

2、喝水常规

拿住杯子把柄,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

口渴了会自己喝水。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站好等候,不推、不挤。

3、盥洗常规

知道便后、餐前洗手,手脏知道随时洗手。

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适量用纸,不浪费纸,便后洗手。

4、卫生常识 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不随便坐躺在地上。

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不用脏手擦眼睛。不随地吐痰,会正确使用纸巾,会擤鼻涕。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内。

保持桌面、墙面清洁,特别在美术活动中不用蜡笔、水彩画桌面。

能按标签放好玩具、用品,不把玩具丢地上,不咬、玩学具。

5、午睡常规

睡前上厕所,大小便、洗脸、洗手。安静进入卧室,把鞋摆放整齐。

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睡姿正确,侧卧式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头睡。安静听故事入睡,不玩东西,不吮手指。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袜。起床后洗脸、入厕。

6、坐的常规

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不斜靠椅背;不斜趴桌子;坐时不翘脚;不驼背坐。

7、礼貌常规

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对保健医生说“医生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会主动向客人问好。

会正确、生动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8、上下楼梯常规

上下楼梯靠右边,看脚印上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

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

9、入园常规 坚持准时入园

由家长送到校门口,幼儿自觉参加晨检,晨检完马上进教室。

主动向见到的人问早问好,与家长再见。

10、散步常规

在老师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

遵循行人靠右走的交通规则,以免造成拥挤。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学习活动常规

1、晨炼、早操常规

会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问早。按规定放好书包。愉快地参加晨运。

爱护晨炼器械,晨炼后能迅速收拾好器械,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听到早操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跑动迅速,不拖拉,不懒散。

早操后放好器械,有顺序地回教室,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2、户外活动常规

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正确玩大型玩具:

①滑滑梯:从楼梯上,滑板下,坐着滑,脚先下。②能听老师指挥迅速排队,整理好队伍回教室。

③爱护大型玩具,可随意移动的玩具,在玩过后放回原处。④爱护活动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⑤游戏后收拾好器械,便于下一个班幼儿游戏。

3、体能游戏常规

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各种器械。

认真进行体育活动,不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学会自己脱穿衣物。

4、教学活动常规

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积极大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

未经允许,不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

5、区域活动常规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区。遵守每个区域的区域规则。

11.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十一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实施教学常规的细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从我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制订我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计划制定

第一条:学期初,园长、教研组长应根据幼儿园全园工作计划要求,分析思考上学期教学工作,强调连续与发展,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制定实施工作目标的措施,策划全园性的教研活动,活动安排要具体、详实。

第二条:班主任制定班级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师幼配合、物质和心理环境、教育教学、家长工作、财物管理等);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保育老师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包括环境卫生、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助教工作、家长工作等);后勤人员则根据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第三条:计划内容主要应涵盖:情况分析、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具体安排等。计划是工作的参照,要求切合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具体活动安排具有可操作性。

二、课前备课

第四条: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开学初,教师首先要熟悉各年龄段课程标准并掌握其要求;其次要统揽教材,了解教材内在联系;其三要认真研读每篇教材,依据教材内客,幼儿实际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并能随机调整教学策略。

第五条: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交流教材教法,认真研习修订教案,备课提前一周上传,做好活动前教学具的充分准备。教案要写明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注重三维:情感、能力、知识)、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知识准备、心理准备等)、活动过程(如何导入、主要环节、活动延伸等,新教师要求必须写详案)。环节设计有条理,层次清晰,过度自然,问题设计具有启发引导作用。书面教案书写要整洁规范。

第六条:教师不得生搬硬套抄袭教参或其它备课资料上的教案设计,要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及自身教学特色进行分析思考,调整修改活动方案。

第七条:教师必须写“教后反思”。每一次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善于提炼成功教学价值,找出不足,提出改进设想,及时批注在本课教案后面,积累经验,以便不断改进提高。

三、组织教学

第八条:教师依据备课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不得随意更改调换教学内容,不允许只备不教或只教不备;教师不得随意终止教学活动;不做与本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擅离教室、接打电话、聊天、会客、做私活等;不得坐着组织活动。

第九条: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组织教学,教态亲切大方,衣着整洁得体、语言精练易懂、声音清晰,提倡语气轻松化、儿童化、趣味化。

第十条:教师教学应充分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环境创设;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教育手段,开展电化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一条: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幼儿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的自我训练机会,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幼儿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条:教学活动应注重各领域间的整合、相互渗透,强调教学活动中班级教师间的协调、支持、合作。

第十三条: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四、业务学习

第十四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园内的各种业务培训学习。自学与集中学习交流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整理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

第十五条:结合新《纲要》精神,根据教学要求,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每学期写出5篇反思文章。反思一般应包括:教学或某一事件的情景再现、得失对错的理性分析、处理或解决的策略、理论的依据等。

第十六条:幼儿园创造各种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返园后要书面汇报学习内容及学习收获。外出听课者,返园后要主动承担汇报课。

五、园本教研

第十七条:幼儿园每学期按研修一体的原则,以课堂教学的观摩与评价为切入点,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反思一条龙教研活动。

第十八条:各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课例研究、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某一教育教学专题或有争议的教学话题开展研讨,并作好相关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上教研课一节以上。积极参与网上教研活动,拓展视野,促进发展。

第十九条: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上新岗或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看课每学期不得少于20节,看课除了认真作好看课笔记和写出评析意见外,还必须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评课要讲究方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评课时切忌走过场或一边倒,并认真作好记录。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份详尽的书面评课发言材料,交教研组长审阅签名后于学期结束时汇编存档。

六、幼儿评估

第二十条:学期结束,对整体幼儿进行教学评估:以教师考查和幼儿园抽查考评等多种形式检验幼儿的学习情况。教师记录分析考查结果,以备调整改进。

第二十一条:认真填写《幼儿手册》。正确客观评价每个幼儿,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不主观推断幼儿的发展趋势。书写工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无错别字。

七、学期总结

第二十二条:学期结束,教师要进行认真总结。对照学期计划,分析工作成效,思考下阶段工作方向。总结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幼儿学习发展情况,主要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等。

12.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 篇十二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即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顺利开展。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老师能否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及活动的质量。因此,长期以来,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条款和规则,运用教师的权威,采用“命令式”、“高压式”的管理。然而事与愿违,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越管越乱。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制定的规则,常常忽视了遵守常规的主体——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采用适合的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班级常规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良好的班级常规是保证幼儿在园安全的前提

保证幼儿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是首要任务。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探索,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欠佳,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基础

良好的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学前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需要幼儿反复实践,并不断对正确的行为加以强化,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

(三)良好的班级常规是班级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幼儿园是集体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集体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制定一定的常规来维持秩序。良好的班级常规又有助于形成宽松、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在这个集体里感觉到轻松、快乐,更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掌握。

(四)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自律能力发展的关键

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自律品质的最佳时期。幼儿的情感、行为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的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自律品质。

三、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像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必须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积极有效策略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班级常规呢?

(一)注重细节,持之以恒

案例1:小班区角游戏,孩子们或是安静地翻阅图书,制作手工,或是活跃地叫卖商品,扮演角色,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发展技能,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每天一小时的游戏时间结束,我大声喊着:“下班了,下班了,赶紧把游戏材料收拾整理好!”孩子们立刻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当孩子们都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开始讲评时,各个区角里狼藉一片,保育老师正弯着腰辛苦地收拾整理着。

我灵机一动,让配班老师播放了一段哭声,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我问:“宝贝们,你们听到哭声了吗?是谁在哭呢?”孩子们瞪大眼睛,奇怪地看着我。我走到小厨房,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小面包,说:“原来是面包宝宝在哭呀?面包宝宝,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呜呜,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哦,原来面包宝宝不知道被哪个小朋友丢在了地上,找不到家了?谁愿意来帮面包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呀?”睿睿马上举起小手:“我愿意!”很快地把小面包放到了托盘里。我肯定了睿睿,强调说:“区角游戏时,每一个材料宝宝都有自己的家,要把它们送回家,不然它们会因为找不到家伤心的,以后玩游戏结束时,我会给大家放这段好听的音乐(幼儿听轻柔舒缓音乐《童年的回忆》),你们听到音乐后都把这些材料宝宝送回自己的家,好吗?”

案例分析:

1.师幼共同制定规则。

当我发现孩子在游戏结束时没有很好地收拾游戏材料时,并没有用命令的口吻来要求他们,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并和孩子们共同商量讨论,使孩子们明白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能更加理解其中的道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执行规则的最好办法是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规则的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

2.运用音乐、故事等手段协助建立常规。

音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幼儿在优美的乐曲中执行规则,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把常规管理内容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从故事中来理解常规的内容,按故事情景来做,既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收到了意想不到教学效果。案例中我用拟人化的手法创编故事情境,播放了优美、轻柔、舒缓的音乐,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主动建立常规。

3.将“外在要求”变为“内在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经验告诉我们,在建立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和用说教来达到目的。”的确,常规一旦建立,只要它合理、正确,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监督幼儿遵守常规,持之以恒,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建立起真正的“内在纪律”。在随后的每一次游戏中,我都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来强化常规存在的合理性,如随时提醒、反复要求、适时的奖励和表扬等等,让幼儿逐步建立起生发于他们内部的、真实的、稳固的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

(二)运用榜样示范作用,调动幼儿遵守常规的积极性

案例2: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从小班开始就对孩子们提出的一项常规要求,在孩子们刚入园时,我就把“六步洗手法”的图示贴在了盥洗室的水池上方,并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但是有很多孩子图省事,总是顾着去做别的事,经常不好好洗手,把手弄湿就走了,完全没有达到洗手的目的。反思原因,主要是当孩子们掌握了洗手的正确方法后,我就没有重视每天的洗手环节,从而导致孩子们在洗手时产生懈怠心理。

于是,在开饭前,我请孩子们去洗手,并说:“老师等会要给你们打饭了,我也要把手给洗干净。”边说边挽起袖子,一边念出“六步洗手法儿歌”,一边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孩子们看到我认真洗手的态度,也跟着我学了起来,一步一步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大家洗手后,我又夸奖刚刚洗手最认真的希希:“刚刚希希洗的真好,让我来闻一闻,呀,真香,真干净!希希是我们的洗手小明星呢!”随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每次都会评选出几位洗手小明星。

案例分析:

1.教师身体力行,主动遵守常规。

幼儿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教师的榜样作用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我身体力行,主动在孩子们面前用正确的方法洗手,给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比任何的言语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2.树立幼儿榜样,互相学习。

我对希希的肯定和表扬就是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在常规教育中,幼儿同伴间相互激励的评价实效性很强,他们在真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同伴间的相互激励更能调动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三)利用环境的教育作用,寓规则教育于环境中

案例3:大班有几个调皮好动的小男孩,总是喜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这天的区角游戏时间,又是追得不亦乐乎。忽然,哗啦一声,在前面跑的乐乐撞倒了美工区的一个区角柜,柜子上的物品撒落了一地,后面追的刚刚躲闪不及,一下子撞到了乐乐身上,两个人抱在一起摔倒在了地上,刚才还充满整间活动室的欢声笑语被嚎啕大哭代替。追逐打闹现象在班级中十分常见,在晨间活动、入厕盥洗、户外游戏、午餐后游戏等环节都有发生,无论我们怎么制止,怎么引导,却收效甚微,实在让我们很头疼。

在一次配合主题活动的亲子制作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多种材料装饰玻璃瓶,有的是颜料手绘,有的是布艺拼贴,有的是创意串珠,有的是精美纸雕……一个个玲珑剔透的玻璃瓶被装饰得美轮美奂。组织孩子们欣赏这些瓶艺时,一双双小眼睛里透露出惊异与赞美。我灵机一动,心想:孩子们如此喜爱这些瓶艺作品,一定很舍不得破坏吧。于是,我把这些瓶艺作品当作装饰品,摆放在教室里的多个醒目位置,并且引导他们:“你们和爸爸妈妈制作的这些瓶艺作品让我们的活动室变得更漂亮、更温馨了,大家一定保护好这些作品,千万不要碰撞到,摔碎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每当那几个男孩子要你追我赶的时候,总是有同伴去提醒他们,而当他们看到柜子上亮闪闪的瓶艺时,也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案例分析:

记得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成长不是外在力量驱赶的,而是内在力量引导的。”常规建立过程中,我们要变教师的外在要求为幼儿的内在动力。追逐打闹现象在幼儿园非常普遍,这是幼儿在同伴交往互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却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我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寓规则教育于环境之中,将教师对他们外在的规则、要求变为幼儿自身对环境的维护,从而让幼儿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常规管理效果。

(四)要求统一,保持常规管理一贯性

案例4: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睡午觉时脱下的衣服、鞋子总是随意乱放,起床后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或穿错鞋,让我们手忙脚乱。于是我就尝试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学着把脱下的衣服折叠好放在床尾,把鞋子脱下后放在自己的床底下摆整齐。孩子们学得很快,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要求,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做到了。

时隔一周后,又轮到我值午睡,我发现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又随意乱放了。原来上周是跟我搭班的年轻老师值午睡,由于我们之间没有做好沟通,没有统一“叠衣摆鞋”的要求,才导致了孩子们常规建立的中断和反复。于是,我和配班老师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对孩子们提出了统一的、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很快的,孩子们都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在午睡前把衣物鞋子摆放得整齐有序。

然而,班上有一个叫仔仔的小朋友却始终没有养成好习惯,每天都需要老师或者同伴的提醒才能做到。于是我问仔仔:“你怎么总是不记得把衣服和鞋子放整齐呢?”仔仔说:“每天都要摆整齐,太麻烦了,我在家里都不用摆整齐的。”原来,是幼儿园和家里的要求不一致,才导致仔仔总也养不成好习惯的。于是我找到机会和仔仔妈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让仔仔妈妈明白,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渐渐的,在家长和老师一致的要求和引导下,仔仔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午睡习惯。

案例分析:

1.班级教师密切配合,要求统一。

班级常规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案例中幼儿之所以会对午睡前叠衣摆鞋的常规出现反复,主要是因为主配班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统一的常规要求。因此,班级中的三位老师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对幼儿提出常规要求前,要共同讨论。提出的常规要求要统一,避免让幼儿产生误解,无所适从。

2.家园之间紧密合作,协调一致。

案例中的仔仔由于在幼儿园和在家庭里没有一致的要求,导致了在常规建立时出现懈怠。因此,在常规管理上,要做到家园有效沟通,在家中延续幼儿园的常规制度,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

上一篇:党员教师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下一篇:源自职业的温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