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2024-07-13

浅谈农民增收途径(精选8篇)

1.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篇一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抓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农增收。种植业在我市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按照“稳定粮食,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构筑区域农业新格局,优势产业带轮廓日趋显现。培育壮大了粮食、蔬菜、油料、亚麻、酸梅等一批主导产业,粮食面积达到了40万亩,亚麻面积2.7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林果面积1.2万亩,啤酒花、香料烟、树莓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得到稳步发展,饲草料保有面积达到15万亩。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达到2550元。为确保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狠抓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高产攻关和示范带动,共完成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5万亩。同时,积极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全市共有农业种植大户(300 亩以上)645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户均纯收入达到6.5万元。全市共有林业专业户900户,退耕还林面积6.6万亩,其中经济林111户,面积为8950亩,300亩以上的大户为50户,户均增加收入0.5万元。

(二)抓畜牧基地建设促农增收。始终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奶源基地、牲畜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和牧民定居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05年末,全市牲畜存栏81.28万头(只),年内出栏牲畜45.33万头(只),出栏率56.22%,商品畜达35.3万头(只),商品率为43.8%,年肉总产达到1.5万吨,奶总产达到1.4万吨。全市畜牧业收入达到11212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为879元,畜牧业贡献率达到20%以上。以发展乳业为中心,将奶源基地建 1

设和培育规模化养殖大户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也门勒乡三宫村、阿西尔乡向阳队、喀拉哈巴克乡阿不拉村3个千头奶牛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专业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专业养牛乡、专业村。

(三)抓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二、三产业体制创新中不断完善多元化经济结构,支持农村个体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商贸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庭院经济等服务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农民经纪人中介服务等解决农产品产销和加工增值问题,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使农民增收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提高农产品价格向扩大效益和进城务工转移,提高农民增收的造血功能。

(四)抓农机推广促农增收。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化生产,大力发展大中型农机大户,实行机械化承包耕作,机手增收效果明显。农机作业创收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及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引进使用大型耕地机械、精细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玉米收获青贮机械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使全市的耕地水平提高20%,精细整地使农作物出苗率提高25%以上。仅中耕除草一项每亩为农户节约资金达30余元。

(五)抓支农政策落实促农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1号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严格落实“三补一降一取消”政策,进一步完善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有效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认真解决农村二轮土地承包遗

留问题,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发展集体经济得到重视,林权制度改革有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后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农业稳市”的发展思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全市农业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农业总收入达到8.03亿元,年均增长8.2%,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年均增长6.4%以上。

(一)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始终坚持把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是建设粮油生产基地,巩固基础产业。小麦、玉米面积分别稳定在20万亩以上,油料面积达到10万亩。并依托现有的小麦、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食品专用小麦,酒精专用玉米等优质品种,增强传统农产品适应市场和转化增值的能力,逐渐将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传统农作物收入达到90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12元。二是建设畜牧业基地,强化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养殖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三个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技术,实现集约化经营;大力推进奶源和肉品资源基地建设,有重点的培育壮大乳制品、肉品加工龙头企业,整合畜牧业资源,推进畜牧产业化

进程;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工作,不断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变革饲养管理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畜牧经营效益,增加牧民的收入。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5%以上,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达到2400元,畜牧业贡献率达40%以上。三是建设出口蔬菜基地,壮大朝阳产业。按照“建基地、拓市场、育龙头、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快“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推进外向型设施农业的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在省道221沿线建成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温室大棚达到1万座,温室建筑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加工包装出口蔬菜3万吨以上。每座温室年纯收入按5000元计算,可增加农民纯收入5000万元,人均增收670元,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设施农业的贡献率达11%以上。四是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扶持亮点产业。突出区域特色、规模发展的战略意识,稳定酸梅基地面积1万亩,同时在适宜区域积极发展苹果、葡萄、树莓等特色林果1万亩,积极构建培育以酸梅为主,苹果、葡萄、树莓为辅特色林果业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特色林果收入达到2000万元,人均增收268元的目标。五是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确保亚麻种植面积7.5万亩;啤酒花种植面积1万亩;香料烟种植面积5000亩;进一步重视酱用番茄、打瓜、啤酒大麦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末,特色产业收入达到6150万元,人均增收824元。

(二)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始终坚持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根据区内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劳务培训工作,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多方收集劳动用工信息,引导富余劳动力向从事养殖、餐饮服务、运输、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简化各类手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辟农民增收新领域。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发展限制,加快体制创新,实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自身优势,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区域优势产业开发。围绕农产品加快发展,在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方面充当龙头,努力做到只要是农产品,都有乡镇企业的带动,努力把我市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完成增加值3.14亿元。

(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大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区域支柱产业培育工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大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同时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种植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协调服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优化农机机械装备,做好大型农机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在全市推行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十一五”末,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先进农业

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达到95%,种植业良种覆盖面达到100%,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五)强化农民专业协会建设,切实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进一步加强中介组织的扶持和引导,抓好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提高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家庭经营应对和抵御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政府将拿出一定的财力扶持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依靠中介组织的力量,帮助其制定生产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实用技术,优质化肥,签订种植定单,推销其生产的农副产品,切实通过农业专业组织的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

2.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篇二

关键词:农民,收入结构,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17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3.5%。在我们欣慰农民收入绝对总量增加时, 农民收入增长速率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进一步增收难度加大挑战着新时期农民收入水平的发展。本文针对农民收入近年来呈现出来的问题, 试图通过分析农民收入现状、结构变化、影响因素, 找出符合新时期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

根据中国农民复杂的从业性和兼业性, 农民从事经济活动趋于多元化, 收入结构也趋于多样化, 农民收入组成的各个部分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差异很大, 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地位也相应的悬殊。近年来,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变化趋势: (1) 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92.9%下降到2011年的46.2%, 创历史新低。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1983—2011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9.8元增加到6 977元, 工资性收入由57.5元增加到2 963元, 其比重由18.6%提高到42.5%, 有望赶超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2) 从家庭经营收入内部来看, 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与二、三产业相比, 农业收入增长幅度最低, 年均增长速度也最低[1]。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从1978年超过农民纯收入的90%下降到1993年的61.5%, 2000年开始低于50%, 2012年竟低至44.6%。 (3)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农民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影响农民的收入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也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 而更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农村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发育以及非农就业机会等相关联的问题[2]。

(一) 内因

1.农业的弱质性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交织的过程, 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其他任何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双重风险, 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就很落后, 农业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生产力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特别是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

2.农民自身素质不高阻碍其收入的增加。中国农村人口众多, 受教育程度较低, 素质整体不高, 致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农业效益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从而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失衡,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发展不快, 农业产业效率不高。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特别是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3]。

4.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中国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以来不高, 致使农业生产力不能大力的提高;另外农民一味地追求产量的提高, 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市场竞争力不敌国外农产品, 这都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5.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模式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农业是小农经济, 小规模土地经营模式导致农户交易成本的增加, 不利于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而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又难以满足市场标准化的要求, 同时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低,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 没有实力争取更多的收益, 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外因

1.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农民处于市场的弱势地位, 市场的不完善削弱了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 渠道不畅, 单个的农民在庞大的市场面前显得十分被动, 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很难享受到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容易造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4]。

2.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城乡二元结构不仅用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而且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城乡壁垒, 使得农村资源匮乏;农民没有明确的土地财产权、不平等的身份权利、缺乏选举权以及经营自主权, 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乡镇企业的缺陷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自身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分散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产权不清、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制度, 生产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不高, 加上融资渠道少、管理体制落后等使得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4.农村金融信贷市场不健全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农民自主创业, 农民都需要一定的资金, 然而中国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展不健全。虽然很多银行都开放了农村信贷, 但真正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农民少之又少, 多数农民还是靠既不规范也不合法风险又大的民间借贷。农民缺少资金创业, 同时对自己的财产有没有理财观念, 大多储蓄存在银行只取得微薄的利息收入, 使得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才一直处于瓶颈状态。

5.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入WTO之后, 国际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就农产品出口来说, 中国农产品因农药、化肥残留过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 还有因为得不到别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中国农产品受国外有机绿色农产品的挑战, 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小而不稳, 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不小的威胁。

三、浅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从以分析可知, 当前中国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增收困难来自于内外很多因素, 要想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认清当前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 挖掘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目前比较可行有效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和高级化的消费结构、应对国际市场上的挑战, 中国农业产业不能只重产量不看质量, 应坚持产量、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根据市场需求,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生产经营方式方面也要打破以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适合当地的龙头产业, 建立和发展起农工贸一条线的产业链, 提高生产效率。

2. 改革阻隔城乡居民的户籍制度。

破除中国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要改革阻隔城乡居民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因户籍制度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 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的流动, 应尽快变户口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 比如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弹性挂钩, 加速实行证件化管理。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控制手段来调节人口迁移,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针对乡镇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应予以扶持, 正确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督导乡镇企业对其落后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进行整改完善, 进一步规范其运作方式, 引导其适应市场的变化, 增强其发展后劲与活力;同时还要促进其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 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 促进效益的增加。在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 要根据各地的情况, 重点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5]。

4.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投入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 是兴国的根本。中国虽然已经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 但是农村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笔者认为除了继续坚持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外, 还应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和待遇, 改变农民对读书的看法, 消除“读书无用论”观念, 减少农村学生主动弃学的现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同时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培养新型农民,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科技兴农。

5. 健全农村金融信贷市场。

农村金融信贷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创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各地应根据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对涉农信贷政策进行调整, 改进小额农贷管理办法, 推出大额农贷管理模式, 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制定调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投放积极性的配套政策, 尽快扭转涉农金融机构吸收农村存款却不支农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开发一些起点低、便于操作、风险小的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发行的投资理财产品,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杨灿明, 郭慧芳.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4) :23-28.

[2]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变动:成因及合理性——基于山西省跟踪观察户的实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5.

[3]周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机遇、条件和途径[J].河北学刊, 2007, (6) .

[4]史贤华, 陈明.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原因的调查及建议——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4) .

3.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篇三

关键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23-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今年又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高起点、高效益、高速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1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发展农民致富新渠道

在上个世纪的1990年3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1.1土地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鼓励农民增产增收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复兴时代。农村改革开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建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系,谱写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农村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田和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从而使我国的18亿亩耕地保证了我们13亿多人口的吃粮和各项工业原料,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

1.2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发展农村生产力助民增收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已有40余年了,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的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已势在必行。如农村的城市化,小城镇化进程,农民工的与日俱增,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都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耕作与经营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股份合作制、协会加农户、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机械化农场等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当然,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防止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防止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确保农民在土地上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2科学发展乡镇村企业,带民增收致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就乡镇、村企业而言,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1制定实施乡镇村企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规划实施刚刚开始,我们的县级党委、政府应把科学发展乡镇、村企业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并与城镇化建设布局相衔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明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建设要统筹布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应科学合理安排。对乡镇、村企业规划,最好规划一个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内发展各类工业企业。而工业园区占地一定不是耕地。坚持杜绝占用耕地把农民“请上楼”现象。农民可以到工业园区上班,又没有失去土地,既保持我国耕地保有量,又保持农民增收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针对我们吉林省而言,主要资源是农业。一个农业大省,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

一是宏观上,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推动优化我省农产品区域合理科学布局。通过合理布局增强我省商品粮基地、中草药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等建设,延伸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对我省农业综合利用及效益的提高,对我省农民增收致富及城镇化建设都有重要战略意义。二是微观上,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乡镇、村依托这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闲散人员,使农民离土不离乡,甚至实现亦工亦农,既有传统农业大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又有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工资收入,加快了农民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原料、生产基地的有机“联姻”,逐步形成我省乡镇、村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带,形成全省农业工业化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健康增长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以项目带动乡镇村非农企业发展

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要走新兴工业发展之路。一是引导乡镇、村推进项目建设。在确保生态环境和低碳前提下,加强县域间、省际间、甚至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增加税收和农民务工渠道。二是大力引进、发展环保型的三资企业。如太阳能、沼气等低碳技术企业要大力发展,对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五小”企业坚决拒之门外,实行一票否决。我省任何一个县域经济都可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做项目大文案,走生态之路,兴绿色企业,让农民常年有活干,有工做,人人都创收,实现家家都致富,不仅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和谐美好。

3完善“村账乡镇代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

作为县和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应切实履行,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以此向管理要效益,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增收致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在管理中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后,又增加了粮食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这些都要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坚决制止和查处农村乱收费现象。现在有些村,没有集体公积金或很少公积金,则在农民建房、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农村水泥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设施改造等方面打主意增加费用,增加农民负担。三是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坚决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增强自觉参与、自愿筹资筹劳的农村民主管理理念,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出的钱款,一分也不少;不该出的钱款,一分也不出。

3.2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公开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村务公开体系,从而降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成本,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源头堵住农村资产流失漏洞,做到管理民主、村务公开、公正,杜绝腐败现象。

通过村务公开体系,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考核与群众监督。这种考核与监督不做表面文章,以村民真正从惠民政策中得到实际利益为标准。如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村账乡镇代理”的财务审批制度及其程序,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查处违规违法违纪金额,严厉打击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土地承包、土地流转、村机动地使用及收入等,都必须经过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真正让农民在惠农政策的落实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内心感谢党和人民政府,激发他们发家致富的热情和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我们努力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村企业,完善“村賬乡镇代理”制度,向土地要效益,向乡镇村企业要效益,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要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稳步、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6

4.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一句话:“内外结合”力促农民增收。“内”是指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外”是指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将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以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四管齐下”解决增收难题。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县域经济。(1)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二是支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三是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着力延伸“绿色通道”,实现鲜活农产品运输大力发展劳务产业。(2)突出发展县域经济。一是加快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是推进小城镇发展,鼓励和支持城镇二、三产业发展。

第二,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有力保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着力

构建促农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

第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逐步消除影响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包括:积极探索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机制,以及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第四,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

(二)稳定完善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直补方面,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重点,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维护农民利益,努力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社会氛围。比如: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农民补偿安置问题上,高度重视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成立专项督查领导小组,狠抓领导到位、目标到位、措施到位。

5.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篇五

——关于我市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调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财经工委的同志对我市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先后听取了市农林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洋与渔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单位以及**、**、**等镇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多次召开农民增收推进工作会议,并认真抓好落实。农林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部门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抓农村,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全力推进项目农业和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涌现了一批农民增收新的亮点,项目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负增收、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特别是项目农业和农业外资引进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去年9月,全省*个县市中有*个县市被省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榜上有名。去年在**市农业综合表彰会上,我市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1-9月份,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3858元,同比增长15.9%,是多年以来农民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农民种养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去年秋播以来,由于狠抓了夏熟作物的培管措施,今年夏熟生产和蚕桑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实现夏粮总产8.38万吨,其中,油菜籽收入达1.68亿元,农民增收1869万元;蚕茧总产值811.5万元,增收1185.6万元。全市畜牧业在禽流感、饲料价格上涨、外贸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畜禽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畜禽产品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二是项目农业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确立了“抓农业重在抓项目”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我市项目农业建设有了新发展和新提高。1-9月份,全市新建或扩建农业龙头企业80家,直接带动基地面积近10万亩,带动农户近5万户。总投资1200万元的**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建成投产,已收购青蚕豆1200吨,青豌豆500吨,带动基地1000多亩,青蚕豆亩均增收200元。**的**公司、**的菜业制品有限公司、**的兴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项目,都为致富一方百姓作出了贡献。1-9月份,农民从本地各类农业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增加72.9元,增幅达14%,根据近年的“三资”开发农业项目实绩,项目农业每投入100万元,就能给农民每年带来约30万元的收入。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逐步加快。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加快中介组织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8月份,我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1.03万人,异地转移1.17万人,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增加226元,增长17.7%。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一般在1-1.2万元之间,收入较高的是建筑行业,年收入一般在1.5-2万元之间。

(二)近几年,市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农民增收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在农民增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低”,即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在我市尚未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5岁以上的占7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无一技之长的占8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随之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大多数农民则有些无所适从,结果导致农业产业化步履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高”,即农业成本高。近二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了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增产不增收,再加上农资市场混乱,农民担心高价买了假种子和劣质化肥农药,到时候低价卖出农副产品,里外赚不到钱。近几年,柴油等渔用物资价格也一路上扬,各类费用急剧上升,渔业成本不断增加,广大渔民的增收问题也成了“纸上谈兵”。

三是“少”,即农业投入少。由于我市财政支付能力弱,用于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推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动力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滞后,农业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今年我市遭遇干旱,由于水利设施功能衰退,损毁严重,抗灾能力大大减弱,使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有些镇乡由于财政困难,争取到的有限的农业项目资金没有真正投入农业,而是挪作他用,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发展。

四是“重”,即农民负担重。近几年,国家通过实施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负担有所减轻,但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涉渔收费部门还是不少,收费项目繁多,渔民负担仍然很重。与此同时,农民的“隐性负担”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医疗、教育等负担加重。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不上城镇,但是其开支并不比城镇低,有了病往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为了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许多农村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除了缴纳高额的借读费,不少家长还进城“陪读”,既耽误生产,又增加费用。其次是婚嫁成本居高不下,人情消费有增无减。在农村,子女婚嫁仍是农民开支的头等大项,尤其是为儿子成家,几乎要用尽全部积蓄,很多人还要举债。大部分农户每年用于各种人情的礼金占了家庭开支的很大比重。

五是“难”,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难。据调查,目前我市征用土地涉及到892个村民组31720个农户78598人,人均耕地在0.4亩以下的农户为7932户19507人,被征地农民人均获得补偿1.35万元。有限的征地补偿金只够维持农民短短几年的基本消费,很难用它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实现再发展,也难以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赚取与从前经营土地相当的收入,从而难以保障他们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少失地农民将征地补偿金一次性用于房屋建设、子女婚嫁或偿还债务,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困难,特别是一些失地的老年人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三)如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我们人大常委会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是弱势群体,弱就弱在素质上。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农民长期性增加收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

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建议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围绕农民增收来建立政绩考核体系,坚持不以GDp 为目标取向,不以表面繁荣为政绩,以把党的富民政策创造性地惠及到农民身上为己任,形成农民增收稳定的政绩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指导,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发展村级组织带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带农户、农户自己联农户等多种形态的合作组织,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更要注重加大对产前信息体系建设和产后加工流通的扶持力度,以及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扶持力度,从而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农民增收问题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是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经纪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新型农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支不可缺乏的新生力量。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扩大视野,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之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农业人才后备库,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谋划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政府:

一是进一步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所以建议政府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反馈,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

二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农村集体保障功能不断削弱,农村因病因灾返贫和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的处境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要构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援助体系,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要完善财政对低保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资金落实。二要构建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尽快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三要构建农村教育救助体系,重点是逐步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四要构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养老之忧。

三、坚持城乡统筹的思想,加快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我市人多地少,大量农民和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偏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农民收入、特别是来自农业收入长期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务输出,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鼓励农民进城,进而发展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要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为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从长远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的根本出路。因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科学规划水平,合理布局,以现有的市区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要把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功能,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村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6.如何加快团场与职工增收途径 篇六

职工增收问题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有职工的小康实现了,才会有团场、兵团的小康。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职工的收入

一、全面落实减负政策,实行休养生息。

(一)团场职工除自身受益的“五保三费”以外各项收费只降不增。2009年,兵团围绕落实减负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还富于民”的惠农措施,不仅增加了职工收入,而且增强了团场活力,促进了团场的进一步繁荣。

2009年,兵团团场职工养老保险开始按全国统一费率缴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有一定提高,社会保险缴费职均新增1000元左右。兵团党委充分考虑团场职工利益,决定由兵、师、团三级负担团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新增部分,土地承包费仍维持2008年的水平。此外,各师按照上级党委要求,严格执行团场园林投资回收与土地承包费分离、团场职工“五保三费”从土地承包费分离、土地承包定项限额收费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确保“五保三费”以外其它费用“只降不升”。2009年,兵团团场承包职工应缴“五保三费”6181.04元/职,实际仅收4850.73元/职,共有三分之二团场职工实现“五保三费”以外零负担,提前五年完成兵团职工减负阶段性任务。

(二)团场增效思路明确,不与职工争利。兵团党委明确指出团场增效一靠发展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二靠加强预算,节省开支,逐步降低运行成本。农一师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团场工业,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全师共引进工业项目29个,完成工业产值4.9亿元;农八师143团通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支出324.7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新增利润545万元;农十二师221团提出“农业富民,工业强团”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团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加快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快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八师152团提出“以工促农”发展思路,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2:64:14,去年实现工业反哺农业176万元,一线农业职工不再承担团场公共事业经费,为防止团场一线农业职工负担反弹提供保障。

(三)农资价格更趋合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兵团党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就完善农资集中采供政策,进一步减少农资流通环节,适当引入竞争,完善农资价格形成机制,保证职工自主控制生产成本和自主选择农资权利,纠正违背职工意愿的强买强卖行为作出了规定。各师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逐步建立起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农资营销管理体制,为降低职工承包土地成本提供保障。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团场农资营销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作出“全面有序开放团场农资营销市场”、“ 团场彻底退出农资营销领域”等规定。农八师149团、150团团场籽棉亩均收益达到1026元和1090元,主要得益于生产成本降低。农一师加大对农资统一采供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实行肥料、农药准入制度,并制定了“大宗农资采供目录”,在保证团场职工用上放心农资的同时,也降低了农资价格和生产成本。一师各团场开展了“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斤肥、节约一粒种”活动,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确定“控氮、稳磷、补钾”的科学施肥方案,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仅此一项,全师去年亩均成本降低111.4元,团场职工增收2亿元,职均减负增收4000元左右。

(四)农产品价格贴近市场,有效增加团场职工承包土地收入。2009年,各师党委认真执行兵团党委做出的“坚决把棉花等农产品管理关卡全部撤掉”、“严禁收购环节上的坑农、害农”等决定,规范籽棉等农产品收购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公平交易,切实维护广大团场职工的利益。各师团场籽棉兑现价格普遍在每公斤5.8元左右,其中农一师、农七师达到每公斤6元以上。

(五)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支持团场职工增加收入。2009年,国家对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实行全面补贴,粮食直补和粮食综合补贴政策在各团场得到落实,职工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去年兵团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99.06万亩、玉米110.62万亩、水稻33.04万亩,补贴资金分别为2990.6万元、1106.2万元、495.6万元;落实小麦综合补贴面积280.37万亩,拨付资金1.86亿元。政策的落实直接增加了团场职工的种粮收益。

二、全力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团场职工负担反弹。

(一)精减团场机关机构和人员。各师按照兵团《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团场建设工作的意见》,逐步推进团场合并工作。共设立中心团场33个,实行“一个党委、一套班子、一个机构”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后,团场机关工作人员由16217人减少到8308人,减员7919人。按照税费改革前2005年团场机关人员人均3.25万元的管理费用计算,共计减少管理费用支出2.57亿元。

(二)撤并营和分场建制、整合生产连队。按照兵团《关于调整优化生产连队布局结构意见的通知》的规定,腹心团场的生产连队常年种植面积必须在10000亩以上,非生产人员不超过10人;边境团场、边远团场、少数民族职工比例较高的生产连队常年种植面积必须在5000亩以上,非生产人员不超过7人。各师按照规定进行整合,减少连队240个、非生产人员近3000人。

(三)整合团场社会事业资源,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各师按照兵团“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要求,重新配置团场内部社会事业资源、优化组合,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强化服务功能,降低运行成本。

(四)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团场经营管理水平。各团场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不留赤字”的原则,积极完善财务预算管理。预算过程公开透明,预算内容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随意突破预算。同时,各团场逐步推行“一总两分”的生产经营性和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分账核算制度,控制管理费用增长。

(五)规范团场收费项目,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各师全面审查清理涉及团场职工负担的收费项目,对确需保留的项目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清理后,兵团统一印制了《团场职工收费手册》,团场职工可以拒付手册之外的任何收费。此外,各师按照土地等级,对职工承包土地的上缴收益进行限项定额,并以合同的形式予以法律保证,明确了团场和职工的权利、义务,切实保障了承包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团场职工减负监管工作,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一)强化团场职工负担监管制度。

一是认真落实职工负担审议制度。团场职工土地承包方案的制定、修改和筹资筹劳等涉农负担事项,必须经过团场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按照程序报批后才能执行。

二是严格执行职工负担公示制度。团场按照团(场)务公开的要求,定期张榜公布涉农负担收费项目的标准、数额和减负额度、补贴数额等事项,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

三是完善职工负担信访制度。对各师团涉农负担问题的信访案件,各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和受理及时、督办有力、处理到位的要求,努力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于一些集中上访和反复上访的突出问题,兵团要求兵、师两级减负办会同信访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既要妥善解决问题,又要从制度层面提出减少发生同类事件的意见,有效防止因负担问题引发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四是严格执行职工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中纪委、监察部、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对涉及团场职工负担案(事)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认真开展团场职工负担检查。兵团每年开展一次职工负担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检查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检查与回访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检查与处理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重点包括各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收费项目清理情况、减负制度建立情况、土地承包费变化情况等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收费项目予以坚决取缔,责令退还因擅自提高标准增加的收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完善负担监管工作机制。兵团减负工作实行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形成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将减负监管工作纳入团场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7.发酵床养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篇七

走进养殖场,杨光明为村民们揭开了谜底。与传统圈舍不同,这里不是水泥地,而是黄褐色的“沙滩地”。杨光明说,这是“发酵床”,有半米深,畜禽的粪便、尿液都在这里面发酵,形成了一个“生态链”,微生物吃畜禽的排泄物,畜禽吃微生物及代谢物,循环转化后,养殖场无废料、无残留,实现零排放。

没有粪便,就没有臭气,没有蚊蝇,圈舍成了垃圾处理“车间”。工作人员说:“圈舍3年清扫一回,清扫出的垃圾是上好的有机肥,每吨能卖500多元呢!”原来,在牛圈舍地面分别垫上了三层垫料、稻草、玉米秸秆、锯末,而鸭场地面上垫的是锯末,牛、鸭在垫料上“快活”的生长着。

从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毕业的杨光明回到家乡耿马镇,决定发挥专长,学以致用,走自主创业的路子。2004年,他在县城德胜路经营了一个兽药饲料门市部,经过多年的积累,凭着对市场信息的敏锐判断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2009年在县畜牧兽医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发酵床养鸭,开创了全县发酵床养殖先河,并积极总结经验。2010年,他又开了进行发酵床养牛的尝试,养殖效益初显,为边疆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杨光明说,发酵床养殖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殖法,实现养殖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殖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体系。它是工厂规模化养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发酵床养牛为例,发酵床养殖有五大益处。

1 零排放无污染,保护养殖与生态环境

菌种中微生物活性极强,牛粪、尿被微生物迅速分解转化为可被牛食用的无机物和菌蛋白质,而且垫料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给牛提供了一定的蛋白类营养。同时尿液被微生物自身发酵所产生的热量蒸发成水蒸气,由排气窗排出圈舍。这一过程使得垫料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没有臭味。

2 降低综合费用投入,提高养殖效益

传统养牛每头牛一天排便量是20~30千克,约等于10头猪的粪便量,清理圈舍是一项繁重的用工量大、耗时、耗力的体力活,还耗水、耗电。发酵床养牛完全免除了圈舍清理,可节约大量人工及水、电等其它综合费用费用,提高了养殖效益。

3 提高牛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饲料成本

牛食用被微生物分解粪便后产生的无机物、菌蛋白质、垫料中的木质纤维被降解转化成的糖类时,使其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营养物质补充。同时,发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牛的消化系统后,增强了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功能,这些有益菌对系统的菌群平衡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极其有效地避免了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切实节省了饲料费用,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4 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由于发酵床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种,有益菌群占主位,抑制了有害病菌的作用,从而减少牛的患病几率,肉牛出栏率有所提高;牛食用了有益菌、动物蛋白、无机营养物等,大大提高了牛的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能力,达到了少得病甚至不得病的效果,不仅减轻兽药费负担,同时,还提高了牛肉的品质。

5 提高圈舍温度,适合北方养殖

由于牛舍空间较大,在寒冷的冬天,通过外加热源提高和保持牛舍内温度很困难,即使能够达到满意效果,也因其耗费燃煤量过大,得不偿失。使用发酵床养牛技术,恰恰利用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圈舍温度,不耗费能源,温度稳定性好。适宜的温度不仅改善了牛的生活环境,而且节省了牛用于御寒所消耗的饲料量。如果由发酵床的余热采取一定措施让牛在寒冬里喝上温水,势必加快牛的生长速度,早出栏、多受益。

杨光明投资30多万元发展发酵床养牛,圈舍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年养殖肉牛40多头,进行架子牛短期育肥,全部在发酵床上饲养,小牛每头占地3平方米,大牛每头占地5~6平方米,年出栏肉牛20多头,创产值4万多元,盈利2万多元;投资10多万元发展发酵床养鸭,圈舍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发酵床外面还有活动场,年养殖肉鸭1.5万多只,出栏肉鸭1.1万多只,创产值20多万,盈利7万多元。

8.浅谈农民增收途径 篇八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专业优质农业经济发展

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过重,是新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事关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全局。千方百计扭转农民收入连续下降的趋势,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般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现实途径。农民进城打工可以获得现金收入,直接支持农业建设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同时,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等于增加农业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可以使经营农业的人口收入增多。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对促使农民增收、减少城乡差别是极其有效的。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与收人构成有很大关系。在工资性收入高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高,同时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小。例如,我们选3个典型省份2002年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江苏省是发达的省份,农民纯收入为3979.79元,工资性收入1993.74元,占全部纯收入的50.1%;河南处于中游水平。农民纯收入为2215.74元,工资性收入567.07元。占全部纯收入的25.6%:云南是落后省份,农民纯收入为1608.64元,工资性收入286.17元,占全部纯收入的17.8%。同时。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5、2.82、4.50。根据这些宏观数据。似乎可以确定,家庭经营收入的上升空间并不大,促进农民增收的捷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然而,根据我们对河南省洛阳伊川县农村的调查。发现对于一些贫困山区,情况并非如此。

一、外出打工,并没有使农民脱贫致富

我们于2006年12月,采取抽样调查和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洛阳伊川县的两个典型村一老虎窑村和云水村。其中,老虎窑村是全国贫困村,本次调查获有效问卷95份,覆盖人口453人,占总人口(673)的67.31%。人均纯收入(不含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692.56元;云水村有效问卷40份。覆盖人口178人。占总人口(350)的50.9%,人均纯收入(口径同上)1895.72元。从村民外出打工的情况看。老虎窑村常年外出打工的有73人,占劳动年龄内人口的32.2%,而云水村常年外出打工的有33人。占劳动年龄内人口的28.4%,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云水村的户均劳动年龄人口和户均外出务工人口略高于老虎窑村,然而二者的人均纯收入相差了1100元。通过调查其纯收入构成。我们发现二者的差别主要源于家庭经营收入,见表2。

我们将调查数据同河南省的平均数据相比较,发现老虎窑村和云水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所占纯收入比例均高于河南平均水平,而且越是贫困的地方,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例越高,这似乎和全国的整体情况背道而驰。其中。老虎窑村村民无论是工资性收入还是家庭经营收入都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但急需提高的应该是家庭经营收入。

二、影响村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

老虎窑村、云水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均月工资为481.02元和503.77元,其工资水平相当低。这些打工人员中,有五成是在本县工作,其中,以在煤窑、石料厂居多,五成在本县外的城市或者外省工作。煤窑、石料厂对所需农民工技能要求不高。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资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本县外以至外省打工的村民。则成了我国现阶段庞大的流动人口中的一部分。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根据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收入情况仍可以粗略地看到,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并且。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成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别占69.18%、67.29%和62.92%。

老虎窑村、云水村村民文化程度比较低,初中及以下分别占所调查人员的93.68%、84.62%。并且大部分没有受过技术培训。即使到了大都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难以找到中、高收入的工作。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

就老虎窑村、云水村的实际情况比较而言,老虎窑村村民面对贫瘠的土地,仅仅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更加难以维持生计,许多村民只得接受一些报酬很低的挖煤、采矿的工作,一年利用农闲时节在附近矿厂干上三四个月,这是老虎窑村村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低于云水村村民的主要原因。

三、发展“专业、优质”农业,是洛阳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路子

老虎窑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而云水村则不同。云水村虽然也是一个山村,但其优先发展了大棚蔬菜、养鱼业,其家庭经营收入远远高于老虎窑村。我们考察了云水村种植有经济作物(包括养鱼)的农户和没有种植经济作物农户的收入情况,见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云水村经济作物(包括渔业)给村民带来每人1070.48元的纯收入,每户纯收入增加4763.64元;由于种植经济作物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工资性收入较没有经济作物(或渔业)的农户每人减少641.30元,户均减少2853.79元。整体来说,种植经济作物(或渔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429.18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云水村没有种植经济作物(或渔业)的农户来说。其工资性收入明显高于同样没有经济作物的老虎窑村。究其原因,是因为云水村村民多了一个选择的余地:即有机会在搞家庭多种经营还是外出打工之间做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而老虎窑村的村民劳动力大量闲置,打工成了唯一创收的出路;尽管外出打工的人数不亚予云水村的村民,工作时间和工作收入却相对较低。就本例而言,外出打工,还不如在村里创业。根据农业专家的意见,虽然老虎窑村的自然条件略次于云水村,并且不像云水村那样濒临黄河,可以发展渔业。但因地制宜,可以发展林果业、放牧式养殖业等。我们认为,对于像老虎窑这样的贫困村,与其鼓励村民一窝蜂地外出打工,还不如鼓励村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让农民可以在打工和搞家庭经营之间做一合理安排,让那些更加合适的人出去打工,这样才有助于增加人均工资性收入,有助于使村民脱贫。

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要重视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养殖业、林果业和高效农业,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如河南省在2005年10月以来。组织开展了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一位台湾学者曾提出,在未来10多年,大陆的城市化率达到50%-60%就可以了。我们要根据我国发展实际,不要片面追求和攀比城市化的比例和低水平就业的数量,要真正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不仅鼓励农民到城市就业和在本地城镇就业,还要鼓励农民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方针,组织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等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帮助农民发展致富。实践证明,在城市化进程中,鼓励和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优化就业结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又一重要途径。

上一篇:党支部成立讲话稿下一篇:2016年专升本真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