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动画的认识

2024-07-20

浅谈对动画的认识(共8篇)

1.浅谈对动画的认识 篇一

浅谈对GMP的认识

摘要:GMP认证制度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 方法。企业在GMP 认证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与GMP 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人们对GMP 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我国的GMP 认证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GMP 认证;实施;存在问题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厂能否提供符合GMP 要求药品的监督检查措施。GMP 的贯彻和实施,对加强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实施GMP 并通过认证,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国内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创造条件。2001 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出了《关于全面加快监督实施药品GMP 工作进程的通知》明确规定:截止2004 年06 月30 日,我国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的生产必须全部符合GMP 要求并取得认证证书,到2004 年07 月01 日,凡未取得药品制剂或原料药GMP 证书的生产企业,将一律停止其生产。我国一些制药企业面临着不进行GMP 认证就要被淘汰出局的危机。通过GMP 认证,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的最基本条件。有人认为,实施GMP 的主要困难是厂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部分。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我国GMP 认证中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硬件的不足,而是软件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现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GMP简史

最初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编写制订, 1963年美国国会第一次颁布成为法令。1967年在WHO出版的《国际药典》(1967年版)的附录中进行了收载。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 WHO建议各成员国的药品生产采用GMP制度。1973年日本工业协会提出了自己的GMP。1975年11月正式公布GMP。1978年美国再次颁布经修订的GMP。1980年日本决定正式实施GMP。GMP在我国是70年代末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和出口药品的需要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82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本), 1985年修改编制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1985)年版, 1988年卫生部修订, 后颁布了1992年修订版,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 修订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版)。

二、GMP的概念和内容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in Drugs的缩写,是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差错、混杂、污染, 确保药品质量的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 GMP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在药品生产中的具体化。特点是:从事后的检验“ 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从管“ 结果”变为管“ 因素”,要求一切有据可查。基本术语

GMP一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SOP——标准操作规程

QA一一质量保证(企业用户在产品质量方面提供的担保, 保证用户购得的产品在寿命期内质量可靠);QC一一质量控制(指微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检定等)GMP的中心指导思想是任何药品质量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全面质量保证, 确保药品质量。是药品生产质量全面管理控制的准则, 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硬件、软件和湿件。

硬件:硬件指厂房与设施、设备等。生产厂区的洁净度直接影响到药品生产的质量, 这样就要求厂房应根据不同药品生产而设计成不同的洁净厂房, 经济上达到最佳合理的利用。因为, 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GMP硬件部分的实施属技术进步范畴, 客观上需要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然而客观事实是: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政府财政无力扶持企业实施GMP, 且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也较差;另一方面, 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又迫使我们必须使所实施的GMP标准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这就要求我们在GMP的具体实施手段和方法上做文章, 采用跨越式的手段和方法, 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GMP实施之路。

软件:GMP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厂房设施和设备管理以及物料管理等五大系统。GMP软件系统构成按其性质可分为标准和记录两大部分, 其中标准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而标准操作规程(SOP)在软件系统中属于工作标准中的一类。因各国的虽基本内容相似, 但GMP并没有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应当如何做的地步, 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必需制定出各自实施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这些通常包括在标准操作规程内, 因此, SOP是GMP规范中有关内容在某一特定企业的具体规定。

湿件:湿件是指人员。在GMP硬件、软件和人这三大要素中, 人是主导因素, 软件是人制定、执行的,硬件是靠人去设计、使用的。离开高素质的“GMP人” , 再好的硬件和软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硬件、软件达标与否,比较容易识别,而人达标与否,就很难分辨得清。因此,为了真正达到认证标准, 企业就必须按要求对各类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培训, 要象抓硬软件建设工件那样, 去搞好“GMP人”素质提高的建设工作, 切不可将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如果“GMP人”没有达标, 即使企业通过了认证, 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三、我国GMP认证过程中的问题 3.1人员 我国GMP 对各级人员都提出了要求,对各级人员的GMP 培训也是必需的过程。GMP是体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制药企业的具体运用。在质量管理原则中,“全员参与”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体现了对员工的激励和培养、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员工强化GMP 意识,勇于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一些企业由于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按要求配备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员工的GMP 培训工作存在缺陷,培训计划虽然制订的井井有条,实施的培训却很少,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很多GMP 文件只是为认证检查,没有真正用于日常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计划,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使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进入规范化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3.2 文件制定

文件是GMP 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硬件不足,软件弥补”,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GMP 认证,但现实情况则正好相反,大多企业的硬件还是非常好的,为通过认证,企业不惜重金,购买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真正具备了现代化的厂房设施。但是,与之配套的GMP 软件如何呢?如果仔细查看一些企业的文件,就会发现所编写的文件内容不够完善,可操作性差。如岗位SOP 写的不详细,只是按操作顺序罗列一些条条框框,没有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员工不能按SOP 的内容完成操作过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记录、台帐、实物出现三不符现象;有些企业的文件变更不能按程序进行,或文件形式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地应用于自己企业的GMP管理工作等等。这些问题在一些认证企业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GMP 文件,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套完备的GMP 文件对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GMP 文件的完善工作。3.3 验证

1998 版GMP 强调了验证的重要性,专门列为一章。但是,从国内企业GMP 认证情况来看,验证也是GMP 实施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验证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而且有些验证方法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有的企业对验证重视不够,造成GMP 的验证工作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特别是洁净级别要求低的口服制剂,这方面的差距更大。由于没有对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等进行严格的验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质量隐患。先进的设备具有适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由于企业的产品多种多样,工艺复杂,一种设备不可能适用于任何品种的生产,例如:炒药机、快速搅拌制粒机、真空干燥箱、混合机等,这些设备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证时,企业为了减少麻烦,选择最好的设备作为认证设备,但一些仍在使用的传统设备被“请出”了认证现场,当然也不会见到这些设备的验证材料,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GMP 认证的初衷。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对待GMP 认证,把GMP 认证看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疗效好、质量优的产品。四GMP认证问题的对策

当前, 加速实施, 必须从政府、企业、相关行业三方面同时推进才能奏效。4.1政府做引导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国6300多家制药企业进行了宏观调整, 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进行了总体规划, 扶优扶强, 对小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等措施, 指导医药行业人世后的持续发展。人世后,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 不是争取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是面对大举进人的国际制药厂商,如何保住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4.2企业是关键

制药企业若想在人世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现代制药企业要以人为本, 以企业精神为核心, 向管理要效益。①以人为本实行人才资源战略, 人才需要训练, 人的潜能需要挖掘。“投资设备增值有限, 投资人才增值无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越是人才越要培养, 停滞就是落后, 就要降“ 价”。企业要成长, 员工先需要成长。员工认识到个人的晋升是与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 论资排辈”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要释放能量, 有所作为, 就必须永不满足地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人的主导作用在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系统中主要体现在人是生产要素, 企业应该重视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报道, 各种药品质量方面的事故, 绝大多数都是由人为的过错或是漫不经心引起的, 而不是工艺的原因。②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方面, 实行“ 集权、高效、精简、统一” 的原则, 因事设岗, 因岗定职, 以职定权、以绩定利, 形成一个良好的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文化理念, 节约成本, 开拓市场, 参与竞争, 提高市场占有率。4.3其它行业

药品生产质量并不单纯取决于制药企业的生产全过程, 而是涉及到参与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等。所以, 要求这些相关行业也要对实施GMP进行支持。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GMP仪器、仪表、设备、设施等相继出现, 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些相关行业逐渐成为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后盾的作用。与GMP密切相关的产品, 如洁净工具、洁净工服等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这不但有利于医药行业GMP的实施, 也能相应带动部分配套 行业的发展。总之, GMP的真正实施要得到政府、企业以及全体认证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所实施的GMP标准又必须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的前提下, 国内企业面对人世的冲击必须以GMP的实施为支持, 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认证企业的综合实力, 永远立足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五、实施GMP的意义

我国制药企业实施GMP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它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大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5.1 有利于企业新药和仿制药品的开发。

5.2 有利于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取得《药品GMP证书》,方可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5.3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提高竞争力。

5.4 有利于药品的出口。GMP已成为国际贸易对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要求,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5.5 有利于指导医院医生和患者用药。因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国家都发给其《GMP证书》,并向社会予以公告,证书的内容可以印在宣传广告上,这样,医院医生和患者就可以一目了然,识别GMP企业和不是GMP企业,在采购和购买药品时就可以有所选择,达到指导用药的目的。

2.浅谈对动画的认识 篇二

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 质性特殊的紫砂原料, 黏中带砂, 柔中带刚, 富有韧性, 且颜色鲜艳, 紫色的砂泥, 奶色的白泥, 杏色的段泥, 猩红的红泥, 黛青的绿泥, 无不斑烂多彩, 令人生爱, 成为陶都最具有特色的“五色土”。从而为历代紫砂艺人设计创作紫砂器延伸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早在明末清初, 许多文人墨客对紫砂器就有各种记载, 其中就色彩与形作方面, 不乏点睛之笔, 如清代文学家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有云:“若夫泥色之变, 乍阴乍阳, 忽葡萄而紫, 倏橘柚而苍黄, 摇嫩绿于新铜晓滴琅珩之翠, 积流黄于葵露, 暗飘金栗之香”对五色土成陶的优异特点极尽推崇赞美, 从中也让人们体味到紫砂泥通过窑变与形制产生互动的共鸣, 这是不言而喻的, 壶艺大师顾景舟生前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说:“在一件器陶的内容和形式上, 它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 形式的完美制作的精湛, 固然是第一要素, 其次是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 使作品锦上添花地丰富感官。”这里在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样以及制作的手段, 这些都是具体而细微地维系于创作者的素养水平与鉴赏者的着眼力, 这段分析同样明示了紫砂陶通过泥色、造型、装饰、制作诸方面的内在联系, 是一个整体, 几个方面互为作用的最终效果, 也是每一个艺人创作成功的艺术品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不同属性的艺术品及至日用品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和标准, 通过人的视觉, 首先是色彩及色泽感, 再就是形态或样式、质地的优劣, 艺术品位的评价, 这几乎成为习惯思维方式, 就紫砂陶而言, 因其泥色的丰富多彩, 造型的千姿百态, 装饰的奇妙多样, 互动性很强, 在所有陶艺门类中最具有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历代制壶大师传世茗壶在今天已成为稀世之珍, 为收藏家所收藏。现代的制壶大师, 高级工艺师、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所创作品也是身价不匪, 成为藏家最爱, 他们在选材、设计、技艺上都有独到的功夫, 推出一件件风格各异的精品, 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的贡献。

人们常用“浑金璞玉”“古林端庄”来形容宜兴的紫砂, 这归极于历代高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实样和传统工艺, 得益于当代一大批从艺者的辛勤劳动, 对当今紫砂圈内成荫是年轻一代, 如何去正确处理作品, 从色泽到形制的互动关系, 都是一个实践研究, 提高的过程, 这又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应该说, 紫砂壶所有物原料统称为紫砂泥, 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 在攀伸出其它色相的不同紫砂泥, 当代还通过拼图制等科学方法, 从色彩多样化上求艺术效果, 这是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 笔者在多年的制壶生涯中, 十分注重紫砂泥的选色, 配色, 不同色的原料都有不同的造型对象。这在构思时必须一起完成, 使作品产生和谐的互动艺术效果, 如紫砂泥中的朱泥, 也称红泥, 是泥矿中少量的一种名贵泥料, 因其含铁量高低不等, 烧成之后变成朱色, 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作品方能产生富有紫砂语言的韵味, 方能提升紫砂艺术品位。又如原矿段泥, 成陶色泽呈米黄, 杏黄或栗黄, 用于竹节, 竹段类作品, 有抽象感, 近代制壶巨匠吴云根制作的“双色竹段”“段泥提梁”堪称一绝。泥色的运用与题材的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之秒, 若用紫泥制作, 就很难达到段泥的效果, 所谓“量身裁衣, 选泥色而立意”就是佐证, 当代的运用有一些中青年艺人大胆探索, 用不同的泥色创出同一造型的紫砂系列组壶, 给观赏者留下了视觉的美感, 有如时装表演中佳丽们服饰各异而胜场一样, 恰恰是艺人准确把握了不同色彩与造型互动的切入点, 适应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趣。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 方可称为佳作, 诚然, 这是不容易的事, 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 丰富的生活积累, 严格缜密的技巧, 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总之, 艺术要有决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 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 必先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 既要方便适用, 又要能够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 艺术要有失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件好的并成功的紫砂艺术品, 涉及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社会在进步, 陶艺在发展, 当前宜兴紫砂已展示了新的一轮的发展态势。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 是历代赋于每一位紫砂从业者的责任, 宜兴紫砂必将出现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云主编郑重编著.紫砂壶鉴赏[M].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

[2]陶瓷造型设计[M]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

3.浅谈对课改的认识 篇三

一、个人教学亮点

作为一个工作才两年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是有所欠缺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亮点,纵观自己两年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思想更为开放,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感悟、构建新知,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第二,我善于将周边的实物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第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之后,活用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困惑与问题

在课改过程中,就我自己两年的经验来说,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主要教了北师大版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对这两个年级的教材比较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困惑:

1.就北师大版教材而言,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的衔接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以第四册为例,这一册在内容上非常多而且混乱,总共有九个单元,而且这些单元基本上都是跳跃性的,联系性不大,导致学生经常学习了下一单元忘记了上一单元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角的知识中,其中有一个内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如果学生学习过射线,将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射线是能够无限延伸的,本身并没有长短之分,而角的两边刚好就是射线。所以,书上的描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

2.课改之后更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更多时候会注重各种形式的学生自学。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如果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自学上,其效率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低的,而且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自学的能力,这就让老师很难把握度的问题,究竟该放手让孩子自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收到最大的

效果?

3.现在的教育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接近于美国式的开放教育。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课改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吸取美国课改的经验,不要牺牲了基础教育来成全高等教育,或者说,这种牺牲还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毕竟中国的考试制度没跟上来。

4.现在的教材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记得第一年教书时,拿到教材完全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把握内容和重难点。拿到教材,很多东西连我们自己都确定不了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不用讲,比如说对除法算式的命名,在新教材中是完全没有涉及的,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却是会出现的。

三、课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认识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的主动学习。新课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有多方选择,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现在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新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经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效果要远远大于老师讲、学生听的

效果。

四、课改的思考与展望

课改走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令人振奋的态势,但细想一下,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

思考一: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有效?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之间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摆正师生关系,特别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但是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目前却出现了一些曲解——在很多课堂上,表现形式大多是“一堂课就在互动、合作、讨论、质疑、体验中结束了。”“就是不见了老师的精彩讲授和真诚的言传身教。”这些课把丰富的教学方式简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课堂失去了什么?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满堂灌”扼杀了教学的生命活力,那么这样一味追求互动和自主建构的课堂,丢失的会不会将是更主要的教育目标呢?

思考二:教学评价路在何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对课改,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们都在进行思考、探索,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都是以考试为出发点,把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在学业检测的得分上,这无疑使教学行为受到了约束,以致教师放不开手脚真正地进行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了一句空话。

反思课改问题,展望中国教育的前途,教育改革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正确、理性地看待课改并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浅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篇四

弹指之间,我踏上讲坛已近七年,还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的激动;更难忘记第一次面对学生成绩时的无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可为什么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却是不理想呢?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思索着这一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如今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激发兴趣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习起来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要想学好数学,我觉得很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数学课对于好多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没有兴趣,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讲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展示多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创新教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我在讲授《分数除法应用题》时,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活动“旅游”,先用课件展示九寨沟的图片及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适时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选择旅行社,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讲授前我们应该认真挖掘教材,研读教参,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整堂课的教授方法。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避免做许多无用功。还要熟悉你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通你的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就行了。否则只能事半功倍。

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实现有效性,上好课是必须的。一堂好课不仅使学生掌握到许多知识,而且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非常有益的。在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以后,接下来就上课了,我们应该努力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添加一些图片、声音、动画等编制一些教学课件,来辅助数学教学,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的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这些情境和教具、课件等辅助手段,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科学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场所。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障。尤其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都认真听讲,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年龄还很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令人满意的情况,比如做小动作、说话、影响他人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对这些学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一些暗示。如眼神、手势等。也可以很自然的边讲边走到他的跟前,这样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给他起一个警示作用。

5.浅谈对文秘工作的认识 篇五

在机关事务中,办公室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位臵,说其非常重要是指,他充当角色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办公室是起草文件的知情者;重要内容的保密者;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上传下达的中转者;新知识应用的工作者。办公室工作的内容,又因为在不同的机关而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办公室工作不同于其它岗位,有其特殊性,要做好办公室工作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汗水,对于办公室工作者的本身而言,其道德观念、品德修养、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需要不断的提高和深化,办公室工作依据其本身具有的特性,其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办公室工作者需要不断探讨、研究自身工作的特点,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条件,下面,将自己今来对办公室工作几点体会从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重要文件的知情者。在机关事务中,公文信函的收发,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公文信函的初始阶段,往往是不公开的或半公开的;但这些不公开、半公开的公文或文件,都是出于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之手,由此说办公室工作人员是起草文件的知情者,这样从文件的语言组织,文件的组织协调乃至文件传阅和保存的过程中,都要求我们办公室工作者,守口如瓶,虽然说办公室工作者是机关工作文件的第一知情者,但为了保证其文件的时效性,办公室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必然会引起机关内部的“内乱”,给机关工作造成不必要麻烦和损失。

二、重要内容的保密者。在办公室工作的过程中,保密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岗位职责。它要求对于一个单位的核心秘密,重要文件、档案记载的重要部分等,凡是符合“保密法”要求做到的和领导要求的具有保密性质的内容,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到,这是一个办公室工作者能否胜任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办公室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对周边工作人员不泄密,而且还要做到对亲戚朋友不泄密;不仅要做到白天不泄密,而且还要做到晚上不泄密。当文件的内容与朋友或家属有密切关系,那也要“打掉牙,往肚里咽”,要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服务观念、公平正义、顾全大局,为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办公室工作者是“冷血动物,六亲不认”。

三、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作为一个办公室工作者,应是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不仅是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辅助者,也是机关各级领导的辅助者。在机关事务中,各级领导众多,而办公室工作者则仅有1-2名,往往在同一时段会出现不同事件的重复出现,这就给我们办公室工作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不仅要分门别类地为领导提供相关的内容,还要加班加点地赶时间,完成任务,特别是受到领导的指责,委屈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做支撑,要有忍耐的意识和修养;还要有协调能力为领导排忧解难;以减少内部的“内耗”,促进机关事务正常开展,由此可以说,在机关事务中,办公室工作者是不可替代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项工作。

四、上传下达的中转者。办公室工作是机关工作中,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在一个单位上至领导,下至群众,中间面对的是中层干部,所以办公室工作有的特点,决定了办公室

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性。就要求办公室工作必须是手勤、腿快、思想敏捷,对一个文件的传递,有时就需要楼上楼下几次的跑动,有时还需要为了文件的时效性和严肃性,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完成,有时还需要与数位领导协调。可见干好一件事容易,处理好一件事有时就不容易。由于办公室工作与各级领导有广泛的联系,又有联系职工的优势,这要求办公室工作要有良好的品行,不能因为工作上的小小偏差,而使单位内部发生口角或摩擦,以致影响到单位内部的团结。

五、新知识应用的工作者。知识就是技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提高人的智商,知识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办公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先行者,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广,更加突出地显示出来,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也就成为办公室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如从手工刻印到铅字打印;从手工排版至电脑制作;再如刻录机、扫描仪、复印机、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的新设备、新仪器的使用,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者,就必须是先行者,只有先学一步,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只有先学一步,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其中的艰辛他人是不知晓的,有时为了学习也会与家人发生不快,“好像就你忙”,但是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掌握了本领,心中是愉悦的。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办公室工作依据其本身具有的特性,其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为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除了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探讨外,还要从实用的角度讨论办公室工作的内容、程序、操作等技能。由于办公室工作在机关事务中所处的角色及其工作环境,工作内系的特殊性,自己作为一名办

公室工作者,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科学地利用时间,抓住要点要害,分清前后顺序及轻重缓急。要具备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认真学习、积善慎独、自我完善的思想。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原则、效率原则、保密原则、分工协作等原则。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意志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不断学习中增长才能。

6.浅谈对声学装修的认识 篇六

浅谈对“声学装修”的认识

声学装修是科学的室内装饰装修的组成部分。好的声学装修能使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一点对于各类影剧院尤为重要。而现在,随着家庭影院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家的声学环境是否科学、是否合理。人们对于音质,不再满足或说是相信于含糊的如“丰富”、“明亮”或“柔美”之类的辞藻,而更多的注重科学的数据语言---混响时间与早期衰减时间、声压级与强度指数、测向能量因子与双耳互相关系数(当然,对于小空间就不说这个了)、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电声系统语音语言明晰度等科学的声学指标。体现高科技的文化特征,力求装修方案设计将高科技理念和现代美学相融合,风格上体现出现代文化的风貌,技术上体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让装饰环境和声学效果上目耳一新,这是社会必然的趋势。

认识分为感性的和理性的。以上大略可算是我对声学装修的感性认识吧,接下来我想简单讲讲对其的理性认识。声学装修在物理科学上的重点考虑和内容一般为:

(1)厅堂或房间的隔声设计,以防止外界噪声和附属房间对主要听音房间的噪声干扰;

(2)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计算大厅吸声量,选择吸音材料与结构,确定其构造做法;

(3)根据房间情况及声源声功率大小计算室内声压级大小,并决定是否采用电声系统(对于音乐厅,演出交响乐时仅用自然声);

(4)确定室内允许噪声标准,计算室内背景声压级,确定采用哪些噪声控制措施;

(5)工程完成后进行音质测量和评价;

(6)对于重要的厅堂,应用计算机仿真等技术配合进行。下面,我将上述内容逐一进行简要说明。对于隔声,分为空气声隔绝(如汽车声隔绝)和固体声隔绝(如脚步声隔绝),对此,科学上有两个规律可以应用,一个是质量定律,另一个是吻合效应。而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工程实际中的,就形成了目前普遍的隔声方法,比如说用双层匀质密实墙来隔绝空气声。当前,建筑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现效率的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板等轻质材料被大量使用。按质量定律,它们的隔声效果很差,改进的措施通常有多层复合、双墙分立、薄板叠合、弹性连接、加填吸声材料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轻质墙的隔声量可达到24墙的水平。门窗结构轻薄,且存在较多缝隙,是隔声的薄弱环节。通常的做法做好周边的密封处理,尽可能采用厚而重或多层复合结构,假如可以的话,在周边或层间塞些吸音材料将会取得更大的隔声量。通常,组合墙的总隔声量要低于墙体,所以,孤立地提高墙体的隔声能力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按照“等传声量设计”的原则,使强的隔声量略高于门或窗即可(通常高于10dB左右)。对于固体声的隔绝,除了控制振动源外,通常的做法是在楼板面层上、楼板面层和承重结构之间设弹性垫层,以及在楼板下做隔声吊顶(吊顶宜采用实心材料,重量不应小于25kg/m2,假如里面铺放了吸声材料,则其重量可适当减低;其周边缝隙应妥善密封)。对于隔声,在工程上,常用倍频带的隔声量来表示某一构件的隔声性能。实际中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用各频带(有时直接用500Hz)隔声量的算术平均值,二是我国专门的《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中的计权隔声量RW。对于固体声隔绝的评价,室内声学

采用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标准打击器在被测楼板面上撞击发声,在楼下房间测量声压级并进行相应的计算修正后得出标准撞击声级,此值越高,则固体声隔绝效果越差。

混响时间是指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令声源停止发生,自此刻起至声压级衰变60dB所经历的时间,记作T60,或RT,单位是秒(s)。它与房间的容积整正比,与总表面积和平均吸声系数成反比。另外,它也与RT长,音质丰满感增加,过长,则清晰度受到不利影响;RT短,虽有利于清晰度,但声音会显得干涩,强度变弱,进而造成听音吃力。因此,适当的RT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工程上主要使用赛宾(Sabine)公式和伊林(Eyring)公式来进行计算。装修中对于混响,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最佳RT及其频率特性;②计算体积、吸声量及RT;③选择和确定装修材料及其位置。最佳RT值因功能不同而相异。一般来说,丰满度要求高的(如音乐厅)需较长的RT(1.2~2.1);注重清晰度的(如报告厅)RT应短些(0.9~1.2);对于录音、放音用房间(如录音室、电影院)RT则应更短(0.4~0.9)。在计算RT时,一般取125~4000Hz共6个倍频程中心频率,其所用的吸声系数,应选取与实际条件一致或接近的数据。对于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布置,应注意低频、中频、高频各种吸声材料和结构的合理搭配,保证音色的平衡,同时兼顾建筑艺术的考虑加以确定。一般来说,舞台周围的墙面、顶棚、侧墙下部应当布置反射性能好的材料,以提供早期反射声;观众区后的墙布置吸声材料或结构,以消除回声;如需吸声量较多时,可在顶棚中后部、侧墙上部布置吸声材料或结构。另外,耳光、面光室也应当布置一些吸声材料,使其成为一个吸声口。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声环境都要增加吸声材料,有时为了获得较长的RT,必须控制吸声总量,这时除建筑装修中应减少吸声外,对座椅的吸声也必须加以控制。沙发一软面靠背不宜过高过宽,以减少吸声。

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声源声功率要么指全部可听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功率,要么指在某个有限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功率。它是声源本身的固有属性,不随环境而变。声压级是个相对而言的值,与人耳闻阈相比较,表述是面对人的主观感受的。假如空间太大以至于领导的喉咙的声功率提供的声强不足以让所有听众听到时,那么就需要安装电声系统。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因为从剧场到综合性体育馆,电声系统几乎无处不在(用于演奏经典乐的厅堂除外)。根据房间的主要用途和其他条件,我们可以确定它所需的声功率大概要多大才能保证功能所需的足够的声压级。一般来说,在同等声压级的情况下,在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里(20~20000Hz),低频要需要的声功率最大,高频次之,中频最小。结合房间最远处的声压级来计算声功率,能让我们在买音箱时不花冤枉钱。比如说报告厅的音箱,一般针对中频,就没必要买功率高的音箱了;而影院,就不能买功率太小的音箱,否则就支撑不住一定声压级的低频(当然,低频也与房间的形状和大小)。

装修中噪声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一定的降噪减振措施,使房间内部噪声达到允许噪声标准。噪声单值评价指标通常采用A声级计权。允许噪声标准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使用功能、保护目标及环境性质。对于卧室书房等要求不大于40dBA,其他房间数值上的具体要求,可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得到。考虑到噪声的频谱特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噪声评价数NR曲线来评价室内噪声大小。当背景噪声的量过大时,就得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噪声进行控制。控制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控制噪声源的声功率,即采用低噪声设备;在传播路径上采取隔声、消声措施。

室内声学

声学装修工程完成后,一般都要实际测量各声学指标,看是否达到设计期望及很好的满足功能要求。在某些参数的测量上,可采用SIA Acoustic Tools等声学测试和分析软件。如某些指标不理想,可再局部调整,比如再增加些吸音材料、启用浮云板等。

另外,在装修设计之处,可以采用如德国ADA公司的EASE等专业的声学设计软件进行辅助,为提高最终效果提供科学的保证。

7.浅谈对临床输血的认识 篇七

在必须输血的情况下, 要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而不是简单地对患者进行全血输入治疗。全血在保存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成分失去活性或丧失功能, 只有红细胞保存完整, 因此只有治疗失血性休克或者大量失血时才考虑加适量全血。同时主张输入库存血和自身输血新观念。明确输血已经由传统的全血输血治疗阶段过渡为成分输血阶段, 此法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输血风险。

1 输血及其风险性

输血的概念: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的某种成分输给患者, 以补充血量或增加血浆蛋白等成分的含量, 达到改善循环或改变血液成分, 提高血液带氧能力和增强抵抗力等目的。

输血的风险绝不是零, 有时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与疾病传播,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难以检出抗体, 检测试剂和检测方法局限导致有些传染病被漏检, 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血而面临感染传染病的危险。所以我们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可不输的尽量不输血, 必须要输血的在输血前与患者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树立正确的输血观念

2.1 树立缺什么补什么, 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的输血观念

传统的输血治疗是不管患者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 这是十分不合理及不正确的。实践证明:大约80%以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 所缺乏的不是全血, 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果千篇一律输给全血, 患者得不到足够治疗量所需的血液成分, 其他大量血液成分不但发挥不了作用, 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循环负担。同时作为刺激物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对日后输血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输血免疫反应, 或产生无效性输注等不良效果。如果将全血分离, 制成单一成分的血小板、白细胞, 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 这样就能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 大大提高了疗效, 又可一血多用, 合理使用血源、节约血源, 还可以减少不必要成分输入造成的不良反应, 这就是现代输血新概念———成分输血。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占90%以上, 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成分输血的阶段, 在上海现代成分输血已高达97%以上。

成分输血就是用现代技术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禁止输人情血、安慰血, 而应该实施缺什么补什么的新概念, 如缺红细胞补红细胞, 缺白细胞补白细胞, 缺血小板补血小板。

2.2 树立新鲜血未必比库存血好的输血观念

(1) 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 易引起输血反应; (2) 新鲜血含有大量存活的淋巴细胞, 因此增加了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 (2) 梅毒螺旋体在 (4±2) ℃保存的血液中可存活3 d, 因而3 d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性, 超过3 d的血反而安全; (4) 输血的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 12 h内的血才算是新鲜血, 但新鲜血中所含的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 不主张输用。

2.3 树立全血不全的输血观念

全血离开血液循环并加入抗凝剂后可发生保存损害。在保存的过程中,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所以全血中只有红细胞保存比较完整, 其余的成分不是丧失功能就是丧失活性。如血小板要求在 (22±2) ℃振荡的条件保存, 因血小板有易凝集的特点, 而且还需氧, 血小板在全血中12 h以后大部分活性丧失, 24 h全部丧失。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而中性粒细胞在4℃保存时最长不超过8 h, 全血中1 d活性全部丧失。全血细胞的疗效与红细胞相似, 但不良反应增多。

2.4 树立急性失血未必补全血的输血观念

急性失血时晶体液扩容加红细胞输注, 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出血可以考虑加适量全血。

2.5 树立自身输血观念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经保存和处理后, 当患者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输血时, 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

自身输血的优点有: (1) 节约血源; (2) 减少同种异体输血; (3) 避免输血传播性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 (4) 反复放血和刺激红细胞再生使患者造血速度加快。因此要增强自身输血意识, 树立自身输血观念。

3 强化依法输血意识

首先, 我们一定要明确如今的输血工作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 输血是有法可依的。主要的输血法规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 《输血指南》等。

其次, 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依法从事和管理临床输血行为, 强化风险意识, 增强工作责任感, 严格按照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强化质量意识, 减少输血带来的各种风险。

8.浅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篇八

一、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以及学校的教学环境,利用各种教具,如图画、实物、简笔画、录音机、录像、教师身体语言等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教师所设情境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英语(feel English)、说英语 (speak English)、用英语进行思维(thinking English)、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behave in English),从而巩固知识,培养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1.情境教学可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初中生的主动性大多取决于兴趣的培养,对显而易见的实物和直观信息接受快,敏感性强。

2.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交际活动的充分体现,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任何有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共同发展。在情境中精讲多练,可以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情境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运用实物进行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只是贫乏地讲解,学生记不住、分不清,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形象直观,能调节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致,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名词,可以拿实物来进行教学。再如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可以拿三把长短不一的尺子或三个大小不同的盒子,也可以叫三个高矮不同的同学进行比较,并进行充分的练习。又如,教“What about...?”这个句型,准备红、蓝、白三件衣服,挂在教室前面。讲课时,事先安排好A、B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同时说,“Lets go shopping”,A、B同时说,“OK”,接着教师走到衣服前,带着建议的口气询问A,“Do you like the red?” A高兴地说, “Yes, I do.” 接着又问:“What about the blue?” A不情愿地说,“No, I dont like it.”最后又指着白色问:“What about this one?” A不假思索地说,“I dont like it.” 接着再带着询问的口气问B:“What about you?” B即刻回答,“I like the blue one.” 然后把“ What about...?”写在黑板上,用汉语解释一下,学生联系刚才的表演,印象就加深了。

2.师生表演,直现情境

让学生充当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句话用在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如我在教Unit 1,Getting to know you.Im Kang Kang.Are you Jane时,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之后让学生逐个向老师自我介绍,并问好。Im...Are you...?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Welcome to China.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自我介绍表演,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锻炼了口语,培养了胆量,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不再枯燥,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媒体运用,展示情境

现代英语教学回归英语的本质,突出交际性。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可协助教师更高效地讲课,提高课时利用率,为学生有效地参与语言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更能为学生营造出栩栩如生的情境,它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官效果,较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中的语言素材,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强化,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如描述生日时,播放“Happy birthday”这首歌,再对重要文字进行加亮、加粗、闪烁、放大等,这样就形成了栩栩如生、鲜明灵活的教学情境,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游戏,进行情境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游戏,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记住单词和句型。如我在教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Is this an /a...? How do you spell it?句型时,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带上鸡蛋、苹果、蛋糕、桔子、小汽车、尺子等实物和一根红领巾。在教Whats this in English? How to do you spell it?时,一边出示实物,一边问。操练几遍后,让学生来参与这个游戏,分别把叫上台的学生用红领巾蒙住眼睛,用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提问,蒙住眼睛的学生猜It this /that a /an?如果猜对了,大家问How do you spell it?猜的学生拼对单词就得到相应的奖品,并给小组加分。运用游戏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疲劳和厌倦的心理,这样学生在欢快的笑声中不仅巩固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英语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

上一篇:四下健康教育教案下一篇:《生活中的标志》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