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精选8篇)
1.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一
连续退位减法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材第42页的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80–3 = 100–10 = 9000-60 = 1000-200= 8000-1000= 800-50 = 410-40 = 700-70=
2、计算 6 5 4 1 31 5 8 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讲评,并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万以内加减法应注意些什么?
二、新课导入
413-158= 练习后改为 403-158= 导入新课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403-158=,生自主探索并设疑:被减数中间有0该怎样计算?你有什么疑惑?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本节课的自学提示:(1)学生尝试列竖式笔算403-158=。(2)个位3-8不够减时怎么办?
(3)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4)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 的退位减法怎样计算? 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进行尝试计算。
2、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a.自主探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b.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分组交流,归纳算理
a、小组交流被减数中间是0,怎样退位?
b、教师用课件演示探究过程:个位3-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再与本位的3相加,用13-8=5;从百位上退“1”后,十位是10,又退给个位一个“1”,十位是9-5=4;百位是4退“1”后,剩3,3-1=2。所以在百位写2,结果是245。
4、总结算法,强调验算
0 3 验 2 4 5 4 0 33 4 8 1 5 9
2.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计算61-25,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5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5个一等于(5)个一,5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6)个一,在(个)位上写(6)。
2.再算十位上还剩5个(十)减2个(十)等于(3)个十,在(十)位上写(3)。
二、复习
很快说出下面各数的个位和十位各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旧知,激活数的组成和数的意义,并把它迁移类推到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来。
三、探究新知
1.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件呈现小组交流要求:(1)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2)再说一说笔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3.全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师生互动活动过程:(1)先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再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算更不容易出错?为什么?(理清算理算法)(1)计算51-36,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6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6个一等于(4)个一,4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5)个一,在(个)位上写(5)。(2)再算十位上还剩4个(十)减3个(十)等于(1)个十,在(十)位上写(1)。
四、练一练
跟进小练习笔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五、全课小结
笔算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六、课后检测
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计算91-27,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7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7个一等于(3)个一,3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4)个一,在(个)位上写(4)。
2.再算十位上还剩8个(十)减2个(十)等于(6)个十,在(十)位上写(6)。
注释
11.计算91-27,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7个(一)退位后,个位和十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7个一等(个位变成了1个十和1个一,十位变成了于(3)个一,3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4)个一,在
24 个十。)(个)位上写(4)。
31 .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10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61-25=
6 1
- 2 5
1.计算61-25,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5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5个一等于(5)个一,5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6)个一,在(个)位上写(6)。
2.再算十位上还剩5个(十)减2个(十)等于(3)个十,在(十)位上写(3)。
二、复习
很快说出下面各数的个位和十位各表示什么?
25 36 51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旧知,激活数的组成和数的意义,并把它迁移类推到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来。
三、探究新知
1.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件呈现小组交流要求:(1)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2)再说一说笔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3.全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师生互动活动过程:(1)先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再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算更不容易出错?为什么?(理清算理算法)①计算51-36,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6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6个一等于(4)个一,4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5)个一,在(个)位上写(5)。②再算十位上还剩4个(十)减3个(十)等于(1)个十,在(十)位上写(1)。
四、练一练
跟进小练习笔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2-45= 73-36= 71-27=
五、全课小结
笔算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六、课后检测
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91-27=
9 1
- 2 7
1.计算91-27,先算个位,个位上的1个(一)减7个(一)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10)个一减7个一等于(3)个一,3个一加个位上的(1)个一等于(4)个一,在(个)位上写(4)。
4.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四
本节课,基于教材直接教学“连续退位”这个内容,所以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思维的特点和差异,我先带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
由于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无味,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时我尽量做到生活化、童趣化。例如:把课本中的主题图用一种旅游的形式揭示出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欣赏了我国美丽云南的几个著名景点,同时又恰倒好处的进入到新知的学习。
在本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认识线段图,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题意在让学生汇报所找到的数学信息的同时,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了线段图的意思,然后,反问学生,这幅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表述中进一步理解了线段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线段图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因为新教材没有专门的应用题教学,一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式都隐藏在计算教学中,所以当全体学生列出517—348算式后,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强化了已知总数—部分书=另一部分数这个数量关系数。
5.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2 篇五
2.连续退位减法(一次教案)--李玉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 笔算: 82-34= 师:列竖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点名请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82
-34 接下来怎么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从个位减起,个位2减4不够向十位借1,个位加十变成12减4等于8,十位被借1,所以8退1再减3等于4)师: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二、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老师也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四季如春,景色迷人,有昆明的石林、大理的三塔、还有丽江的玉龙雪山,你们知道这是哪吗?(云南)对,这就是我们祖国美丽的云南。师:大家想欣赏云南的美丽风景吗?(想)可是我们这趟旅游可不简单,它可是一次智慧之旅,每一个景点都有一道关在等着我们,只有过关才能欣赏到美景,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重重关卡吗?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就要乘坐飞机进行智慧之旅啦!
师:现在我们到了云南的昆明,那么在第一个景点,昆明,这儿有什么关在等待着我们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探究新知
一、列式解决
师:这是我们的旅游线路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并且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看图提问题,老师对问题作出评价。)
师:老师画了线段图用来表示这幅旅游线路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线段图)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怎样列式?(517-348)
师: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因为从昆明到丽江全长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348千米,用517-348就是剩下大理到丽江的距离)。
2、师:我们一起来估一估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估算,老师板书 生1:517-348≈200 生2:517-348≈170„„
比较不同估算方法,猜猜这几位同学中谁的估算最接近结果呢? 笔算连续退位减法
师:我们刚刚估计了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到底谁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备答案,我们一起来算算吧。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得到结果吗?那接下来我们笔算一下517-348,在笔算时先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在计算时先从。。。(笔算时从个位减起,7减8不 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7加10,17减8等于9,十位上的1被个位借走了1,我们在计算十位时要先退1再减,1退1等 于0,0减4不够减,向百位借1,百位借一当百,那一百里面是几个十(10个十)所以十位上十个十减4 个十等于6个十,十位上是6,百位五被十位借一,五退一再减三等于1)
笔算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将算理说清楚。师:517-348=169,我们一起看看准确答案和估算的哪个答案最接近。(520-350=170最接近,因为他把517看成了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520,348看成了最接近的整十数350,要想估算最接近结果,当我们在估算的时候可以把数看成与之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黑板上的两个算式,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减法。不同:第一个只退一次位,第二个退两次位)师:像这样连着退两次位的减法,我们叫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连续退位)强调
师:哇,三1班的孩子们真棒,我们顺利过了大理关,现在我们可以欣赏美丽的大理了。
我们凭着自己的智慧成功闯过两关,现在我们只剩下最后一关了,丽江关。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一关是什么?
这是李月做的一道计算题,请同学们看看,对不对?如果不对,哪里不对? 那你们能提醒像李月这样粗心的小朋友,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说,强调十位或百位被借走一,在计算时要先退一再减。三:小结: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成功的完成了云南之旅,在这一趟云南之旅中我们还学会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四:拓展延伸
1、笔算
607-358
2、判断对错:
321
628
724
952
-93()
- 473()- 258()
-847()
238
145
466
675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五、板书设计:
丽江
大理
维吾尔玉其温乡中心小学
2013.9.24
6.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23页,万以内数的减法——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学习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退位这一概念有基本认识。这节知识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灵活的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作十);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在学习退位减时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中把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学重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要记牢:哪位数头上有一点,要减一后在计算。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在本节课上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7.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七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5页例1,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五1 、2题。
【 教学目标】
1.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探索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价值。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 个位不够减”的处理。
【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自主学习
1.复习。
(1)15-7 12-3 19-9 56-6 32-20 58-7
(2)1个十是( ),10个一是( )。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例1情景图。
( 1) 小红领乒乓球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生列式38-6。
会算38-6吗? 怎么算?
生: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8-6=2,再加上30就是32。
(2)比较38-6和34-6,哪儿不一样?
得出:38-6个位上数够减,34-6个位上数不够减。
个位上数不够减的减法,叫做退位减法。 这节课就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3.出示学习目标。
4.自主学习算法。
34-6,个位上4减6不够减怎么办?
摆小棒思考。
二、合作探究,释疑点拨
1.34-6的算理。
(1)小组内交流“34-6,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2)全班交流。
在黑板上演示小棒图:
3捆4根小棒表示34,要减掉6根小棒,遇到个位数4减6不够减时,要打开一捆小棒,由原来1个十变成现在10个一,这就是个位上4不够减,十位上退1作10,加上原来4根小棒就是14根小棒,再用14根小棒减6根小棒得8根小棒。 整捆本来是3捆,打开1捆,还剩2捆,与前面8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得出34- 6=28。
强调:退1作10过程,哪个地方表现了退1作10过程。
2.用竖式怎么算。
( 1) 在小棒图旁边竖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借助20以内退位减法和摆小棒过程,尝试计算34-6。
(3)交流计算过程。
先算个位4减6不够,向十位退1作10,在十位上打一点做个记号,引导学生说出退一作10,这一个10和个位上的4合起来是14,14-6=8,在竖式个位上写8。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在算十位上数时,十位是3退了1还剩2。 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就是28。
三、训练检测,反馈校正
1.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2.练习十五第1题,先计算,再说说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3.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五第2题,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8.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数学;单元教学;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的一段话。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要求已不仅是“学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学”。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强,知识链条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并按“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自然地构成单元。那么,作为数学老师就应该在主题明确的单元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去学数学,并由被动、静态地学习变为主动、动态地学习。怎样在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呢,下面以“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单元教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数学主题单元前的准备课,构建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只有组成合理的知识才易于理解和记忆。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自身特点,我们就可以用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课课为营,各自为政”的局面,而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从内容上通盘考虑,从教法上统一权衡安排,精心设计一节准备课,巧妙地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这样,在进行教学时会容易得多。在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单元前,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教学生学会看书,这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这一单元是整本书的第一个单元,我先指导学生学会看目录,了解本册书有哪些单元,各单元又有哪些小内容,进一步了解到本单元内容包括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4、3、2等,这样初步在头脑中建立起“20以内退位减法”的知识框架。
2.交流中构建知识框架,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兴趣
学生阅读单元标题“20以内退位减法”后进行竞答分析:20以内的数有哪些?(0~19)十几又是指哪些数?(积极列举后归纳为11~19)能试着说出十几减9有哪些算式吗?(学生讨论,踊跃发言)想想怎样才能说得又对又快?(按一定顺序来说)那么,标题中“退位减”是什么意思?19-9是不是退位减法算式呢?
通过以上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竞答,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中很快找出了十几减9的8道算式。这样,以此类推出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4、3、2各有哪些算式。学生竞答,教师板书,一个完整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同书上表格对
照,学生惊喜地发现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学生充分体验了发现知识后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在头脑中建立起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框架,为进行新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单元中表现得更为密切,很多旧知是新知的基础,而新知又是旧知的扩展和延伸。教师应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一课或几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促使新知与旧知的同化,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注重单元末的整理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并且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单元末的整理复习,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较零散的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系统。
学生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清楚单元中每个小标题的内容,整理复习的开始,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空白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格,由学生自己填表格,比一比谁填得又对又快。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自参与整理知识的过程。把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静态”的数学变成“动态”的数学,在此由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又一次体验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又让学生在自己填好的表格中,找出其中的规律,拓展了知识和学生的思维。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再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合理加强学法指导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在老师的学法指导下,在寻找知识与知识的衔接中体悟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为思维而教[M].华艺出版社,2006-12.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退位减法的教学计划09-22
20以内不退位退位减法09-09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7-26
100以内退位减法习题10-27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07-24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09-03
不退位减教学设计10-14
“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教学设计07-03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连续跨跳》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