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2024-07-27

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共14篇)

1.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一

《大班语言教案《找不到眼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教案《找不到眼镜》含反思!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点。

学习独立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遗忘、不丢失。

活动准备:故事录音、幼儿用书《找不到眼镜》。

活动过程:

听故事录音,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故事的名称叫什么?”“谁找不到眼镜?他的眼镜到哪儿去了呢?”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前半段。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交流:

--“熊的眼镜会在哪里?”“为什么他会找不到自己的眼镜?”“他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听看结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

阅读故事,边听教师完整的朗读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我们帮助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呢?”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提升相关经验:

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我们的学习用品增加了,那怎么样使这些学习用品不丢失呢?”师生共同归纳统计保管物品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大班语言教案《找不到眼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345字。

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班主题教案《冬天的小路》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理解这一童话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认知目标通过让幼儿复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冬天的小路》教案吧。

《大班教案《保护环境》含反思》:大班教案《保护环境》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保护身边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保护环境》含反思教案吧。

2.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二

[问题一]金太阳幼儿园是否应对实习生刘某组织户外活动中的过错行为负责?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伤害的,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实习生刘某的过错行为是在履行职务时发生的,金太阳幼儿园应当按照正式教师的职务行为对待,对其职务行为负责。因此金太阳幼儿园应先依法对受伤幼儿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可根据幼儿园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刘某进行追偿。

[问题二]倘若实习生刘某在组织活动中没有过错,金太阳幼儿园是否会因班额过大而承担法律责任呢?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十一条规定:“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三至四周岁)二十五人,中班(四至五周岁)三十人,大班(五周岁至六或七周岁)三十五人,混合班三十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四十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

金太阳幼儿园违反《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班额严重超标,致使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兼顾到每名幼儿,增加了幼儿受伤害的可能性。据此,可推定金太阳幼儿园存在过错,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

[问题三]金太阳幼儿园仅聘用了一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请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幼儿园应当根据规模、接收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按照卫生部、教育部2010年联合发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规定,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聘用医师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聘用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金太阳幼儿园收托450名以上的幼儿,至少应当聘用3名符合条件的卫生保健人员,以提高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在发现意外伤害事件时能及时使受伤害幼儿得到救治。

[问题四]如何解决幼儿园班额过大的问题?

幼儿园班额过大不利于幼儿安全和健康,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班额过大幼儿园的整治力度。比如,对未按规定超额招生的幼儿园,可在评估和年检时扣取一定的分数。同时加强班额监控,建立班额和教师状况报告制度以防微杜渐。

3.大班游戏眼镜点火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对称。

2、用剪剪贴贴的方式设计制作出漂亮的眼镜。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重点:

了解认识对称。活动难点: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设计出有创意的眼镜。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彩色纸、铅笔、彩色玻璃纸。

活动过程:

1、引出内容:老师拿出一副眼镜,问:这是什么?眼镜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幼儿说完老师总结:眼镜有两个镜框,这两个镜框的大小、形状一样,对折一下可以完全重合,说明眼镜是对称的。

2、问幼儿如果要你来剪一个眼镜,你会吗?请幼儿想一想再试着剪眼镜(幼儿操作)。

3、针对幼儿的问题来讲解示范。应该有两个问题:一是不是用对称的方式来剪眼镜的(老师示范如何用对称的方式来剪眼镜,从简单到复杂);二是眼镜的外形问题(打破幼儿认为眼镜就是圆形的概念,启发幼儿眼镜可以是很多形状,只要保证镜框上有洞可以向外看就可以了)。并激发幼儿装饰眼镜的兴趣,示范镜框可以粘帖上剪出的小部件,如,花瓣、叶子、小动物、机器人等等。

4、欣赏各种造型的眼镜。

5、请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幼儿。提醒幼儿给制作好的眼镜粘帖上彩色玻璃纸。

6、幼儿作品展示:小朋友的眼镜制作好了后,告诉他们,你们制作的眼镜真漂亮、有创意,有可能会流行哦,现在我们来开一个眼镜秀,来秀一秀自己的作品吧!播放音乐,让幼儿拿着眼镜走秀。

《漂亮的眼镜》反思

1、第一个环节是老师拿出一副眼镜,问幼儿是什么?(眼镜)再问眼镜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这里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后说出眼镜有两个镜框,这两个镜框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然后老师总结:眼镜有两个镜框,这两个镜框是一样大小的,对折一下可以完全重合,说明眼镜是对称的。通过老师对折纸纸眼镜,让幼儿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对称。(这个环节也是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问幼儿如果要用剪纸的方式来剪一个眼镜,你会吗?请幼儿思考一下,然后回答,并请两个幼儿来试试剪眼镜。

这个环节的设计没有顾及到全面,因为只请两个幼儿剪眼镜,等于就是他两人实践和探索了,那其他的孩子在等待了。顾及的.面不够。这里我原先的设计是想让全体幼儿都试剪,但怕课程时间过长,会超时,采取了保守的做法。还是因该让全体幼儿都试剪,让孩子们都对用对称的方法剪眼镜有一个自己探索的认识。

3、第三个环节是针对幼儿的问题来讲解示范。应该有两个问题:一是不是用对称的方式来剪眼镜的(老师示范如何用对称的方式来剪眼镜,从简单到复杂:如先剪一个单对称就能剪的眼镜如:蝴蝶眼镜、不规则眼镜,再剪需要对称再对称才能剪的眼镜如心形眼镜、圆形眼镜);二是眼镜的外形问题(打破幼儿认为眼镜就是圆形的概念,启发幼儿眼镜可以是很多形状,只要保证镜片上有两个洞可以向外看就可以了)。并激发幼儿装饰眼镜的兴趣,示范镜框可以粘帖上剪出的小部件,如,花瓣、叶子、小动物、机器人等等。

4、第四个环节是欣赏各种造型的眼镜。这里主要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拓宽幼儿的设计思路。幼儿欣赏后会想原来眼镜可以这样设计呀,那么我也有更大胆的设计……

5、请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幼儿。

6、幼儿作品展示:小朋友的眼镜制作好了后,告诉他们,你们制作的眼镜真漂亮、有创意,有可能会流行哦,现在我们来开一个眼镜秀,来秀一秀自己的作品吧!播放音乐,让幼儿拿着眼镜走秀。

4.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四

【说教材】

《眼镜哪里去了》是一节语言活动,一个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教育提醒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中的人物画面及人物形态,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语言。

2、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难点:引导幼儿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眼睛哪里去了》,熊、松鼠、浣熊、猫头鹰等玩具,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猜测讨论法、游戏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观察法、游戏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来自远方的小客人(小熊)的方式导入,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以小熊的口吻说:“我的眼镜找不到了,小朋友能帮我找到眼镜吗?”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

二、师生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前一部分,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粗心大意,欣赏后提问:“小熊分别找谁去帮它找眼镜了?小熊的朋友们为什么会笑?为什么说那么稀奇古怪的话?猫头鹰又为什么哈哈大笑呢?”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画面细节的观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组织幼儿讨论:你猜一猜,小熊的眼镜会去哪儿呢?这一部分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情节发展的愿望。

3、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以这样一个设问:“小熊的眼镜到底去哪里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听故事的兴趣。听完故事后提问:小熊的眼镜是在哪里找到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

4、通过回忆故事中的内容,感受故事的风趣,进行经验的提升和迁移。

我预设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哪里最好玩、最有趣?”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并展开讨论。“经过这次眼镜丢失的教训,你认为他以后还会这么粗心大意吗?该怎样保管自己的东西呢?”

进行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记得物品摆放在哪里,用完后要放回原处,这样就不会像小熊一样丢失了。

三、活动延伸。

让幼儿拿自己带的玩具,在表演区内共同表演游戏。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5.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五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有趣的脸谱 活动目标:

1、能利用图形添加的方法设计出于众不同的脸谱。

2、练习用丰富的线条细密地分割背景。

3、能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

2、脸谱作品数幅。

3、勾线笔、油画棒、8K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师:你们看过京剧吗?唱京剧时他们脸上要戴什么?

在非洲部落里,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图形刺激: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感受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三、创造表现:

1、提出作画要求:

(1)、脸谱轮廓要画大,可以画长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脸谱。

(2)、造型要夸张,奇特,可以在大脸谱中套小脸谱。

(3)、背景分割稍细密些。

(4)、涂色: 脸谱(一个系列的颜色或五颜六色)

背景(一个系列的颜色)

四、作品赏评: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脸谱展,引导幼儿欣赏。

2、讨论:哪个脸谱最特别,你喜欢哪个脸谱,为什么?

6.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六

一、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1. 作而不“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重形式, 缺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具体表现为小组成员之间无合作意识, 相互不干预, 无分工或分工不明确, 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根据实践教学分析, 发现合作形式化的成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幼儿合作时无共同目标且分工不明确。无共同目标可能是由于幼儿之间兴趣、个性的差异而导致的, 而分工不明确则体现出在合作中没有组织性, 整个过程中只是形式上的合作。二是教师忽视了活动过程和幼儿个人的活动情况。

2. 合而不“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中幼儿参与度不均衡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领导型合作中, 具体表现为在合作中, 小组中幼儿之间能力差异较大, 能力较强的幼儿占据领导者的地位, 其他能力稍弱的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听从他的指挥, 整个活动由“指挥者”主导。通过分析发现,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幼儿之间的能力有差异。在小组活动, 能力较强的幼儿相当于“领导者”, 而能力稍弱的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属于“听从者”二是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

3. 合而无“技”———幼儿缺乏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出现矛盾

幼儿在交往与合作中, 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与同伴进行友好的交流, 没有学会倾听、商量、谦让、相互帮助, 就会导致同伴之间意见不合, 引起矛盾发生冲突。通过分析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技能, 而观点不同是合作与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相互谦让, 听取他人的建议与意见, 中和他人的看法, 才能使合作继续进行下去。

4. 评而不“全”———评价和奖赏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注重小组合作的最终成绩, 即整个小组最终结果是否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而容易忽视活动过程和幼儿个人的反应与状态, 因此评价并不全面。通过分析发现, 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虽然合作学习的定义没有完全统一, 但大部分定义中都提到要以小组整体的成绩作为最后评价的标准, 因此, 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小组最终的结果这一方面, 忽视了活动的过程与每个幼儿的发展;二是评价者只是教师, 评价太片面。活动结束后只有教师一个人评价, 因此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二、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针对当前大班区域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系列问题, 研究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点指导策略。

1.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培养幼儿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幼儿之间通过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目标, 一个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基础, 幼儿掌握合作技能是活动进行的保证。

第一,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的需求及人数提供不同层次的区域材料, 适当地增加一定比例的新材料, 并鼓励幼儿挖掘材料的各种玩法。同时创造幼儿合作的机会也很重要。

第二, 培养幼儿合作技能, 为小组合作提供保证。合作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教师应提升幼儿的理解与交流能力。在合作中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见解, 而且要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与想法, 并且与他人积极友好的相处, 在活动中学会商量、谦让、共同使用等。同时应引导幼儿积极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

2. 关注合作学习过程, 适时指导

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关注幼儿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在不同阶段给与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时, 教师必须关注整个活动。事实上, 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很多, 最终的结果并不能说明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技能、知识的掌握, 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关注合作学习的结果, 那么就很容易忽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易出现合作形式化这一问题。因此, 教师要关注活动过程。

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状况, 教师应根据状况的不同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应扮演以下角色。

第一,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支持者。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幼儿行为, 了解其想法, 并从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给予支持。教师始终要以关怀、尊重的态度去积极鼓励支持幼儿, 使幼儿重拾信心, 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尝试。

第二,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幼儿合作小组的分组、幼儿合作过程中冷场、幼儿讨论脱离主题这三个方面。若幼儿在分组方面出现矛盾, 教师应根据幼儿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并结合具体的情况, 进行适当的变动;若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冷场, 教师要根据冷场的原因进行指导;若幼儿讨论偏离主题, 教师及时的以提问者的身份去提问, 将话题围绕主题展开, 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第三,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合作者。活动时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进行活动, 但教师要注意的是, 与幼儿共同进行合作并不是为了很快地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而是与幼儿一起深入探讨, 使幼儿积极的动脑思考, 最终得出答案。

3.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全面详细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详细,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要从小组合作过程的合作性和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状态进行分析;对于活动结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小组是否完成任务和所用时间来进行。

评价主体应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担任。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而幼儿为主体的评价更真实、内容更丰富, 幼儿通过反思、评价可以得到锻炼。

总之, 当幼儿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首先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 在平时的活动中注重合作技能的培养, 其次要完整的关注幼儿的整个活动, 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 最后在评价时评价结果应全面, 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4) .

[2]陈琴.4-6岁儿童对合作本质的认知特点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5) .

[3]王黎明.合作学习—种有效学习的策略[J].教育探索, 2003 (10) .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5]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3) .

7.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七

幼儿园大班排水画教案:彩色的菊花

活动目标:

1、使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运用排水画的技法,五颜六色的菊花形象。

2、在观赏、讨论的基础上,能通过绘画表现菊花的基本形象和基本特征。

3、感受排水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风格效果。

活动准备:

1、菊花一盆。

2、幼儿用书,操作纸,油画棒。

3、黑色、深蓝色、红色的水粉颜料各两盘,底纹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菊花,引导幼儿观赏菊花,了解菊花的主要特征。

教师:你看见的秋天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幼儿用书上的排水画《美丽的菊花》。

画面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的?

3、师生共同探索用排水画的手法表现菊花的形态。

请幼儿讲述菊花的外形特征,教师示范制作排水画的基本方法。

a)用油画棒直接在纸上画彩色的菊花,还可以采用先勾线画出花瓶、花朵、叶子的形状,再给花瓶、花朵涂色。

b)示范用水粉有序地刷出底色:

画好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把画放在报纸上,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刷上颜色,一定要按一个方向有序的刷。

4、幼儿创作活动。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招聘网

教师提醒幼儿尽量把菊花画得大些。鼓励幼儿用浅色和鲜艳的颜色表现菊花和花瓶,且涂色要有力,颜色要深一些。

5、组织幼儿有序地涂颜色:

图画画好后,可以到前面来涂底色,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提醒幼儿有序地刷底色,尽量保持桌面或画面整洁。

6、展览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8.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八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

娘》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http://tj.zgjsks.com/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9.开展大班幼儿测量活动的实践 篇九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我们常常处于这样两个误区, 一是根据儿童某个阶段的最高思维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 经常忽略了幼儿达到某种概念化水平之前所经历的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二是由于测量活动操作性强, 既要测又要量, 还要记录, 准备繁琐, 经常被老师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我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从测量身边的物品中———测量种植区的甘蔗开始, 开展最简单的测量活动, 先激发幼儿学习测量的兴趣;逐步引导幼儿发现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并学会做最简单的测量记录;能进一步发现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

一、把握契机, 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 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还能使活动成为快乐的事, 测量活动也是如此。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和想象感兴趣, 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并且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 去发现、去探究、去体验。

如:……路过种植园时, 看见门卫爷爷在萝卜地里拔草, 孩子们停了下来, 也帮忙拔起草来。突然有个小朋友喊了起来: 看!有两棵甘蔗树!……“我吃过甘蔗, 可甜啦!“”老师现在可以吃吗“”它还没熟呢, 它还会长高的“”要长多高才能吃呢”“它现在有多高啊”“我们来量量看, 用什么东西量呢”孩子们围着甘蔗七嘴八舌讨论着, 测量的话题由此而展开……

这仅仅是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在之后的每一个测量活动中, 我们都伴随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在测量活动中一路跟进、学习, 一路体验快乐。

二、多样选择, 寻找适合测量物的测量工具

引导幼儿根据被测物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每当出现测量物时“,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有步骤去探索, 去发现, 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 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如:在测量桌子的活动中, 我让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 小棒、回形针、绳子、水彩笔、瓶子等, 孩子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有的试了一种又一种工具, 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有的拿着工具前后左右比来比去, 找不到门道, 经过我小小点拨, 孩子们又重新兴奋地趴在桌子边缘, 嘴巴里还不停地叫着同伴“:别动!别动!歪了!”最后他们总能找到一种适合测量物的最佳工具以及好的方法。

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实际自由的工具操作中更好地学习了比较的概念、测量的方法。在获得经验的同时, 也得出了结论:工具不同, 结果不同;工具长, 次数少;工具短, 次数多。孩子们用小手的虎口测量甘蔗的高度、薯片罐测量桌子的长度、脚步测量跑道的长度、玩具连环扣量旗杆的高度, 显得尤为出彩。

三、反复尝试,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测量活动中, 面对各种疑惑和发现的问题, 孩子们通过运用各种感官, 积极地观察、操作, 反复尝试,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如:在测量影子的活动中, 一开始是一个孩子站在太阳底下, 一动也不动, 另一个孩子就在影子上测量, 时间一长, 他们发现进行不下去了, 因为站着的孩子动来动去, 他们无法测量准确。于是小小测量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想办法, 最后决定用粉笔, 先把同伴的影子画出来, 然后在两两合作一起测量影子。

在测量影子的过程中, 由于影子是有点扁圆的, 不是直线的, 所以有的孩子没有从零起点开始、有的测量工具放歪了、有的没有和脚跟、头顶对整齐……于是就组织孩子讨论,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反复尝试中, 采用了在头和脚跟之间画一条直线, 再进行测量……

在测量活动中, 每当发现问题时, 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加以引导, 在不断的追问中让孩子自己审视自己的失误, 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我们意识到, 日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质疑的思维, 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投入地去探索和研究, 以及在争辩、反复尝试的过程中, 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操作和互相学习, 对他们将来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很有用的。

四、现场记录, 学会交流、表达过程和结果

为了观察到每个幼儿的测量情况, 让幼儿在不同的操作中留下探索的痕迹, 我们提供的材料尽量体现它的可检性, 以便活动后教师可继续观察, 有针对性地辅导。同时, 记录的表格应尽量简化或让孩子积累一定的经验, 让孩子学习一些好的记录方法, 并理解表格横向、纵向所表示的意思, 以避免记录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在活动中根据需要, 我们有时是教师提供测量记录表, 让幼儿边操作边记录;有时是要求幼儿自己设计测量记录表, 自己进行记录;层层递进, 逐步加深难度。如:

看着孩子用自己的图形和数字语言快乐地记录着自己的探索活动时, 看着那一张张记录纸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时, 我们真正懂得了“测量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含义。

幼儿在探究之后, 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 孩子们乐于表达和交流, 解释测量活动中的“怎么样”和“为什么”, 逐步学会有理地表达。

五、将测量活动融入到区域活动中

我们不仅将测量活动融合在室内测量角, 让孩子们运用自己收集到的盒子、铅笔、瓶瓶罐罐等各种测量物, 在区域活动开放的时候测量活动室、走廊、桌子边、黑板等许多地方并且对结果进行记录。我们还将测量活动融入到种植区:

如:当它还是小苗时, 幼儿用牙签、棒冰棍、毛线绳等自然物进行测量;随着小苗的生长, 棒冰棍、毛线绳失去了作用, 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来测量;“我的花生发芽了, 只有米粒那么大”“我的苗苗长得太慢了, 我希望他长得快点”“老师, 我的葱长得最快, 都超过我的手掌那么高了”“老师, 丝瓜怎么还不长出来呀?”观察中小朋友不时提出心中的疑问, 并且乐于讲述测量植物的经过和记录植物成长的成果。

将测量活动融合在区域活动中, 开启了测量活动的新视野, 让孩子在探究过程中, 不仅发现植物的变化, 还获得许多实用的测量经验, 从而使得孩子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六、非标准测量到标准测量的自然过渡

在学习测量的活动过程中, 我们一直在等待从非标准测量物过渡到标准测量物的契机。之前在“我的身高”和“植物测量”活动中有个别幼儿提出用尺子测量, 我们认为孩子们的自然测量经验积累得还不够丰富, 就没有深入下去, 但是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时候, 我们认为从非标准测量物过渡到标准测量物的时机已然成熟。

如:在孩子们用自己的脚步、跳绳、连环扣测量跑的长度时, 乐乐指着跑道边的旗杆对我说:“老师, 我们来量旗杆吧, 看看它有多高?”“怎么量呢?”“爬上去“”小鸟飞上去”……最后有过升旗经验的洋洋提出的先把红旗放下来, 将连环扣绑在旗杆上就可以升上去, 当升到最高处的时候, 孩子们非常开心也很自豪。把多出来的连环扣拿掉, 数了一下一共246个, 和跑道653比了一下, 发现还是跑道长。

孩子们对着记录看了又看, 问我246个连环扣和653个连环扣到底是多长啊?这个时候我们适时拿出了卷尺, 分别量了连环扣的长度。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了标准测量工具“卷尺”和测量单位“米”, 从此拉开了孩子学习运用标准测量工具测量的序幕……

幼儿自然测量经验的积累是幼儿建构、认知尺的主要依据, 正是在与标准工具的对照中, 儿童才会不断发现自己对尺的理解, 使用标准工具的经验会有利地支持儿童对长度测量概念的理解。

10.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

3、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2、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编后语:

11.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十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小金鱼》教案范文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

2.课件-音乐《How lucky I am!(我多幸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凸眼睛,阔嘴巴,尾马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金鱼)

二、展开

1.课件声音:叹气

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知道是谁在叹气吗?

2.课件-照片:金鱼

(1)奥!原来是金鱼呀,它为什么叹气呢?

(引导幼儿说出,一条小鱼孤孤单单)

教师: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2)你想帮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

(引导幼儿说出,找个好朋友)

课件-照片:两条金鱼

我们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它们会怎样呢?(教师动作:摇尾,点头)

教师: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我们再帮小雨找朋友好吗?

课件——照片:许多小金鱼

http://tj.zgjsks.com/

(1)又来了几条小金鱼呀?(许多)

(2)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4.欣赏儿歌《小金鱼》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小金鱼的儿歌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学接儿歌下半句。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5.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

(教师可演示课件,配合幼儿朗诵)

三、结束

请幼儿扮演小金鱼,伴随音乐《How lucky I am!(我多幸运)》表演,自然结束。

【附】

小金鱼(儿歌)

12.谈大班幼儿游戏进展的指导策略 篇十二

游戏主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生成

缘于将课程与游戏整合为目的,我们将游戏与主题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使教学内容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游戏中得到反应。

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我们要组织大班幼儿开展多个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展主题教学的同时,适时引发幼儿的主题游戏。例如:主题游戏《商店》便是在主题活动《各行各业》中生成的。

在主题活动《各行各业》中,幼儿了解了各行各业劳动的特点,熟悉了多种职业,有了自己想开店的想法。有人要开小吃店,有人要开服装店,有人要开理发店,有人则要开宠物店。为此,以商店为主题的游戏陆续开展起来。

记得宠物店开张的第一天,店里的生意特别兴隆,前来购买宠物的顾客排起了长队,有买小狗的,有买小猫的,更有买小猪、小熊的。宠物买回去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医院注射疫苗,以防狂犬病一类传染病的发生,小医院一下成了动物医院了。宠物要洗澡,去哪儿呢?理发店是个好去处,洗个澡,吹干毛发,还可让理发师给小动物打扮一番呢。接着抱着宠物来到服装店,挑一件穿着合适的衣服欣然回家去,还不忘去超市买来牛奶、蔬菜,按时喂宠物们吃。陈亦寅小朋友的宠物是一只可以牵着走的玩具狗,当时,他正像模像样地在遛狗哩……孩子们的这番真实写照是他们在主题教学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展现,也算是活学活用吧。

游戏材料在师幼共同投放中活用

在创设游戏环境、准备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可以改变幼儿一方被动地接受环境、材料的局面,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以往我们不难发现,在游戏中,幼儿习惯于运用现有的游戏环境,摆弄已准备的玩具材料,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很少自己动手去添加与布局,这似乎成为一种定势,改变这样的状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这种情形之下,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与幼儿共同成为材料投放的主人。每个新游戏展开之初,我们就和幼儿一起收集玩具与材料,服装店的服装有孩子们小时穿过的衣裤,理发店里有女孩子从家里收集来的丝带和发夹,眼镜店里有孩子们收集来的老花镜、近视镜和太阳镜,宠物店里的宠物几乎都是孩子们从家中带来的长毛绒玩具和布制玩具。另外,超市里有老师和孩子们不间断陆续带来的食品、物品外包装……有了这么多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就能根据需要自己到材料箱去选材,这样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收集工作量,而且使得游戏的展开一开始就能进入状态。现在,孩子们缺什么能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找材料替代、动手自制添加成了他们自己的事。

游戏创造在教师智慧渗入中发挥

游戏中幼儿要不断地再现成人的生活,由于自身能力受限,使得游戏进展出现停滞,难以深入,幼儿会觉得这样不好玩。此时,教师的帮助能给游戏带来生机。

去商店购买、到医院看病都需要用钱。以往我们较多地使用银行的练功券,券面单一,在使用的过程中,幼儿想到哪用到哪,十分随意,小银行领钱缺乏规则,出现混乱。到了大班,孩子们开始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加减,在钱币的使用上也可以考虑让其发挥教育的价值。我们一起和幼儿确定了钱币的面值:1元、2元、5元、10元,其中的相互兑换出乎我们的意料,如:3元可以用3个1元来兑换;4元可以用4个1元或两个2元或1个2元和两个1元来兑换,等等,孩子们竟很熟练。钱币定下来了,主题游戏“小银行”要顺利地开展,还存在着如何存储钱币的问题。模仿成人的操作程序对于“银行管理员”及“客户” 来说都有操作上的难度。我们思索再三,终于找到一个简易的能为全班幼儿所接受的方案。每个孩子需有一张存储卡,我们就用废旧磁卡为孩子进行了专门设计,一面封上白纸,另一面贴上孩子的姓名。用圆圈表示存款数额,1个圆圈表示1元,存取款时用添加圈和去掉圈的方法来表示,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将存储卡插放在墙上自制专柜内,使用时幼儿可以随时取放,小银行的柜员只需用上一支笔,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一时间,银行开张十分顺畅,和平行班统一了做法后,他们班的小客户也到我们的“小银行”来取钱、存钱了。事实证明,在幼儿游戏中,教师同样可以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创造性地为幼儿游戏所用。

游戏经验在各类资源整合中拓展

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各类资源,既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更能给幼儿游戏提供深层经验。

13.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十三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打字机》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字机 设计意图:

《打字机》是美国著名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受到办公室里打字机发出的“嗒嗒”击键声和换行时的“叮”声的启发而创作的管弦乐曲。在乐曲中作者独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并采用顿音形式奏出均匀连续的八分音符,单纯而轻快,与伴奏声部打字机急速的击键声、连续三小节后出现的铃声以及推动机头的咔嚓声等交织在一起,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的声音幻化成了奇妙无比的音乐,描绘了办公室里忙碌的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带给人们独特的音乐感受与体验。

怎样让幼儿感受生活中声音的美妙和劳动的快乐呢?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兴趣、主动地倾听音乐,感受及体验音乐的风格和音乐的感染力呢?我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仔细地听辨音乐,并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乐曲的诙谐有趣以及乐曲蕴含的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在具体组织这个活动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给予幼儿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他们带着思考,反复地倾听、辨别音乐,逐渐形成仔细倾听、大胆猜测、严谨做事的习惯。(2)让幼儿多通道参与欣赏活动。教师主要引导幼儿用肢体表演的方式,不断地与音乐互动,循序{靳进地进行欣赏。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巧妙地给予提醒,以支持、引导孩子们顺和参与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快速敲打打字机时的轻快感,体验乐曲所表现的忙碌而快乐的工作情景。

2、初步了解乐曲结构,能准确判断干脆、利落的装饰音“唰”,体验其趣味性。

3、能安静倾听音乐和要求,协作进行游戏。活动准备:

1.从土豆网搜索音乐《打字机》并根据需要剪辑。2.幼儿有站成方阵的经验。过程:

一、完整欣赏,引入课题

师:我带来了一首曲子,你们听一听,然后告诉我它让你想到了什么或想做什么。幼:我听到好像有^在舌拣西。幼:让我感觉想跳舞。

http://tj.zgjsks.com/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这首曲子听起来很轻快,它告诉我们给我们写童话故事的作家正在用打字机开心、忙碌地工作着。

二、逐步欣赏,理解内容

1、听“节奏”打字。

师:在刚才的音乐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听起来感觉是作家们正在忙碌地打字?(幼儿自由表达。)师:现在,请你们再次仔细听音乐,待会儿告诉我,你发现作家们用打字机工作的时候发出了哪些特别的声音。

幼:我发现有“嗒嗒嗒嗒”的声音。我爸爸在打电脑时,电脑键盘就会发出这种声音。幼:我发现有像餐厅营业员收钱的声音。收钱的阿姨一按键,装钱的盒子就会“唰”的一下跑出来。

幼:对。我在超市的收银台也听到过这种“唰”的声音。

师:嗯!你们说得不错!这些作家忙碌地工作,不断地敲打打字机,发出了“嗒嗒嗒嗒”的声音。

师:在音乐中作家一直不停地在打字、工作吗?有没有间断过?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引导幼儿听出其中有间断。)师:其实作家工作的时候也跟你们做事情的时候一样,要先看一看、想一想再做,想好一部分就做一部分。所以打字时也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

师:现在请你们当作家。听着音乐来打字、工作,需要停的地方就停下来。

师:接下来我和你们一起听着音乐玩个小游戏。你们当作家敲击键盘,我当打字机“嗒嗒嗒”地动,当作家因为思考而停下来时,打字机也要停下来。

2、找“唰”和“叮”音。

师:作家用打字机把作品一点一点打出来,没过多久就打满了一页,接着又开始打新的一页,就像我们看书一样。要一页一页地翻。

师:在音乐中作家是在什么地方开始打新的一页的呢?你们听出来了吗? 幼:我听到有像翻书一样的声音。师:什么样的声音?能模仿一下吗? 幼:“唰唰唰”的声音。

师:是吗?我们一起再到音乐里去找一找。请你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打字和翻页的动作。

http://tj.zgjsks.com/

(教师观察发现少数幼儿表现翻页动作比较准时,与音乐匹配,但大部分孩子或提早或延迟。)师:刚才你们做动作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找准了“唰”的翻页声,也就是说听到“唰”的声音就做翻页动作,但有些小朋友的动作做早或做迟了,没有找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或什么困难让你不容易找准? 幼:我觉得音乐太快了,所以没有找准。

师:哦,看来我们在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才行,不然就找不准。幼:我没听到。

师:找不到没关系,多听肯定会有新发现。我提醒你们仔细听一听,当翻页声“唰”出现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提示?(幼儿再次听音乐。)幼:我找到了。

师: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找到的? 幼:我听到翻页之前有“叮”的一声。

幼:对,“叮”的一声响之后,才“唰”地翻页的。

师:我们再来听听看,是不是“叮”这个声音出现后才有“唰”的翻页声。师:这次大家都听到“叮”的声音了吗? 幼:听到了。

师:仔细听果然有发现,原来要找准“唰”音是有技巧的。只要打满一页,打字机就会像闹钟一样发出“叮”的提示,提示我们这页打好了,要赶快“唰”地翻新页了。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模仿提示音“叮”,你们听到“叮”的提示就赶快翻页,能行吗?(教师哼唱乐曲,幼儿练习。)

三、完整体验,协同游戏

1、学当作家打字。

师:你们想不想在音乐中“叮”的提示下,当小作家打出好听的故事呢?请你们边思考边打字。听到提示音“叮”就赶快翻页。(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师:你觉得当小作家快乐吗?当我们做完一件重要的事情时心情会怎么样?你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师:当音乐中的“叮”警示音一响,你们就边快速换新页边一起喊“耶”,以表示庆贺。

2、举办打字机舞会。

师:你们这些小作家真不错!现在我也想过把作家瘾。我来当作家,你们站成方阵当打

http://tj.zgjsks.com/

14.眼镜幼儿园的大班教案 篇十四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

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

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2.学具:数字卡片1-

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本书,问幼儿有几本书?又拿出4本书,问幼儿总共几本?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拿出教具购物券、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请幼儿拿出相应的学具。

3.教师让幼儿认识购物券上的价格,先看看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问幼儿:“6元购物券能买到哪两样东西?”请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一人拿6元分别买到了什么?另一人拿着物品,然后进行创设购物。最后让每组幼儿回答自己用6元钱分别买到了什么,教师总结。

4.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用7元钱的购物券买东西,游戏规则同上。

5.听辨反应: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次数来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黑板上,然后,幼儿摆上加号和等号,请其他幼儿说出答有图有真相

youtuyouzhenxiang.net案并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得数。依次请幼儿轮流来游戏。6.幼儿完成《课堂活动册》“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先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分类,然后按照分类列算式,并进行加法运算。活动延伸:

上一篇:电工技能竞赛训练计划下一篇:美国教育制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