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实习日记及总结

2024-08-15

工地实习日记及总结(通用7篇)

1.工地实习日记及总结 篇一

建筑专业实习日记

2011年2月17日 晴 安全卫生教育

我知道了老师讲的“三保、四口、五邻边”

“三保” 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要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报废。

凡在2m及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换。

安全网的规格、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前要认真检验。该工程外侧及龙门架外侧均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安全网支设完毕,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四口”防护

a)该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予留洞口均需进行安全防护。

b)楼梯踏步拆模后,沿楼梯设1.2m高双层护身栏杆。

c)在该工程的东西两侧各设一个通道口,并搭设防护棚。棚的宽度大于出入口,长度不小于3m。棚顶用5cm厚木板铺满,其余暂不通行的单元入口临时封闭,封闭要牢固严密。

d)予留洞口要用盖板盖严,固定牢固。

e)通道口、楼梯口要有醒目的示警标志,夜间挂红灯示警。

“五临边”防护

a)基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夜间挂红灯示警。

b)通往屋面周边、一层框架周边、斜马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都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护栏,并挂安全网。

c)电梯口和楼梯侧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在安装正式栏杆前,不得拆除。

d)上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e)各种临近防护必须安装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 可使用,任何人都无权私自随意挪动和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三清:下工活底清;料具底数清;工完场地清。

六好:施工准备好;设备管理好;工程质量好;安全生产好;完成进度好;生活管理好。

3.本工程为多层商业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4.结构类型分为两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框架结构。

2006年7月23日 晴 基础地梁钢筋绑扎

今天师父带着我下基坑看了钢筋的绑扎,并简略的教了我绑扎方法,后来又参考了一下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核对成型钢筋:钢筋绑扎前,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的铁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应按图纸绑好,绑扎应牢固(应采用十字扣绑扎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和移位。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应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尽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5.垫块:底部钢筋下垫水泥砂浆或大理石垫块,保护层的厚度40mm,每隔1m放一块,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2006年7月24日 晴 与师父检验基础地梁钢筋

今天我与师父把昨天的基础地梁钢筋检验了一下,检验原则和项目如下:

1)保证项目:

A.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B.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如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C.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D.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A.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B.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C.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D.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接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2006年7月25日 晴 支设基础地梁模板

昨天我和师父检验完的基础地梁钢筋今天支上模板了,与课本上说的基本相同,但也略有不同,增加了一些实际性和随意性: 求:

2006年8月1日 晴 引点、放线

今天我和另外一位师父进行了测量放线,放线的内容是柱子的轴线和基础梁,测量放线的一般整体步骤为:(如图)

我们进行的就是“确定轴线控制网柱位”。

首先,我们清理场地,把堆砌的材料移开,对场地进行清扫,不然墨线弹到灰上,一摩擦就没有了,接着,对经纬仪调平,从其他点引点,引到要放线的轴线上来,用经纬仪在地上扫出一系列的点来,最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弹线,这样所要放的线就放好了。

2.工地实习日记及总结 篇二

1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

1.1 使用、储存可燃物和易燃、可燃材料多, 火灾蔓延速度快

建筑工地工棚、仓库、食堂、宿舍等临时建筑结构简易, 大多数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材料, 同时施工的脚手架、安全防护物也常用可燃材料制成, 并且施工现场大量存放和使用油漆、木材、油毡、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可燃易燃物品, 一旦接触明火等火源, 势必造成火灾迅速蔓延。

1.2 工人宿舍管理混乱, 火灾隐患大

工人宿舍大多是搭建的简易临时用房, 耐火等级低, 宿舍内人员密集, 衣物、被子等可燃物多, 而施工单位未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 吸烟、乱扔烟头、宿舍内乱拉电线、用电炉子做饭、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和室内无人而长时间进行手机电池充电、电瓶车充电等行为, 存在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1.3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条件较差

一些建筑工地随意堆放建筑材料, 堵塞了消防车道, 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外侧采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未及时拆除, 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有甚者, 未划分明火作业区, 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实施明火作业, 导致火灾发生的机率增大。

1.4 消防安全意识谈薄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安全素质较差, 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部分施工负责人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未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 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1.5 消防设施不足

很多建筑工地都远离天然水源, 基本上都未设计临时消防用水, 在工地上除了配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 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在一些中、小型工地, 甚至连消防器材都没有, 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一旦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2 建筑工地易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2.1 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

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 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 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 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2.2 电焊违章操作引发火灾

在建筑工地, 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 由于有的电工没有专门培训, 有的虽然经过培训, 但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 违章作业现象比较普遍, 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 各种可燃物品满地都是, 遇到灼热电焊熔渣极易引起火灾。

2.3 火种管理不严引发火灾

工地上吸烟的工人相当普遍, 这些人的防火意识大多不强, 有的在危险气体场所吸烟, 而且燃着的烟蒂到处乱仍, 极易引起火灾事故。另外, 工地职工宿舍对蚊香、蜡烛等火种管理不善, 也是引起工地火灾的原因之一。

2.4 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食堂做饭时, 炉火从烟囱飞出落在可燃棚罩上引发火灾;做饭后炉火未处理好引发火灾;炉火烟囱长期烘烤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冬季工棚采暖, 火炉铁皮烟囱烤燃附近可燃材料发生火灾。

2.5 照明用电混乱引发火灾

施工现场尤其是夜间作业用电照明大多是临时性, 电线布置分散, 因此电源线敷设不规范, 随意性较大, 照明灯具的固定也不稳定, 离易燃可燃物较近, 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3 做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3.1 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

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及相关规定, 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工作制度, 依法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各级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及建设部门, 应加大监督力度。对建筑工地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发现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 要安装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3.2 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明确职责划分, 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 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各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逐级落实好责任制。

3.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及建筑材料的管理

可燃物与明火点要保持一定的分隔距离, 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消防通道上;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消防水源等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3.4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

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 动火应设置在相对固定的安全区域, 焊接作业时要派监护人, 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严禁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动用明火, 动火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确保没有问题后方可撤离。

3.5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

施工单位要确定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 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 电气设备周围是否有可燃物, 尤其是危险物品库房内电气设备、灯具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3.6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

建设、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特殊岗位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 培训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 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要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经常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

3.7 加强社会消防宣传教育

3.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措施 篇三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许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订立消防安全责任合同,员工消防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组织机构。大部分单位没有制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没有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消防安全教育及宣传,制度落实不力。

临时建筑物多,并且耐火等级低,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各种材料为可燃易燃物品,临时堆垛较多。火源管理不善,无防火安全措施,电源管理不善,电线乱拉,用电器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易引发电器火灾。

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设施配置不符合要求,甚至许多工地未配备消防器材设备设施。消防通道堵塞现象严重存在。有些施工现场虽然设置了临时消防通道,但通道内堆满了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通行。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消防意识差。建筑工程一般都要经历基础、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和装修四个阶段。因此,各工种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特别是到施工中后期,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交叉作业,设备调试和室内装修工种交叉作业。如遇到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由于工程量大,往往由几家公司同时承建,若建筑工地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统一指挥、调度生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做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特点,为确保建筑工地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做好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要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施工单位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施工单位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凑合起来的,有时是临时召集来的,进出流动性大,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防火灭火自救知识,当地公安消防及安监、劳动部门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建立严格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教育人,是做好防火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把好用火用电关,是免除基建工地发生火灾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要对电焊作业、油漆熬制等危险作业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凡未经动火审批和非专业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易燃易爆物品作业。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生产生活用火的消防安全管理。如冬季工程养护及人员取暖使用火炉时,应保证火炉及铁制烟囱与可燃物有效保持足够间距等问题。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加强周边环境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禁止吸烟,一旦发现有吸烟者,必须从严处理。并且在建的建筑物房间不准设置员工宿舍,施工单位除对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外,施工负责人应不定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督促,对在建的工程要对其周围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防止外在原因引发火灾。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及建筑材料的管理。可燃物与明火点要保持一定的分隔距离,尤其是对生石灰用量大,而其火灾危险性又很容易被忽视,应设立单独库房分类存放。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消防通道上。为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及安监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应当场或责令限期改正,经复查后仍未改正的火灾隐患,对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

4.大三工地实习日记 篇四

在学校完成了五天的生产实习之后,我来到了位于南河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工地,项目经理接待了我,在我大致了解了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项目经理给我安排了指导老师—李盛勇老师,李老师没有马上带我下工地,而是对我进行了安全教育,比如进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不穿拖鞋裙子短裤等。教导我必须贯彻“学习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原则。李老师带我参观了现场,给我介绍工程的进度,安排我的实习内容。

现在正值地下室A区负一层的模板搭设,C、D区负一层的梁板钢筋搭设,工人们正紧张有序的忙碌着。李老师先安排我在办公室熟悉图纸,先了解设计说明,对该工程具体了解,再通过看图了解结构的布置,梁板柱配筋的要求,楼梯电梯的位置,剪力墙的位置以及沉降缝的位置。在熟悉图纸之后,我便带着C区的图纸跟随着李老师进入了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有很多堆放材料的地方,由于B区还未开始施工,B区作为了暂时的钢筋加工地点,进入C区,看到的首先就是塔吊,塔吊正将加工好的钢筋运送到C区,李师傅让我到处走走,根据自己所在位置找到图纸上对应的地方,我找了好一会才发现。熟悉了现场情况后,李老师让我将平法图集学习一下,这是工地常用的规范,很多结构都是根据该规范设计的。

今天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图纸、看图集,但与工程实际结合,在施工现场看图更直观,更能反映立体结构,在大脑中形成立体完整的建筑物。还让我明白,只会画图是不行的,缺少实际;只会现场技术也是不行的,缺少理论,只有图纸与实际施工相结合,才能建好一栋建筑。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炎炎夏日,今天我一大早来到了工地,工地上的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项目负责人们也都早早的到了,李老师今天安排我到C区去学习工人们是如何绑扎梁钢筋的,我便戴着安全帽进入了施工现场,我仔细观察了工人们绑扎钢筋的绑扎顺序:

先将架立筋或上层受力筋两端搭在支架或可支撑物上,而后在套上箍筋,并将上层钢筋和箍筋用铁丝绑扎在一起。最后,再将下层受力筋穿入箍套中,与箍筋绑扎在一起。若存在抗扭钢筋,除应在箍筋腰部及合适部位与钢筋绑扎牢固,还要在梁截面上相同部位的钢筋上加拉结筋,协同腰筋抗扭。钢筋的安装绑扎,应与模板相配合,柱筋的安装一般在柱模版安装前进行,而梁的施工顺序正好相反。一般是先安梁底模,在安装梁筋,当梁高较大时,可先留下一面侧模不安,待钢筋绑扎完毕,再支另一面侧模,以方便施工。梁钢筋下部用石子垫着,是确定梁的保护层。对照了几处的梁钢筋绑扎,我发现有的梁中没有设置侧面构造钢筋,李老师告诉我只有在梁的高度大于等于500mm时才会设置侧面钢筋,熟悉了钢筋的绑扎方法后,李师傅让我带着图纸以及卷尺再来核对下钢筋的数量以及搭设的要求、间距等,于是我拿着图纸卷尺下来测量,核对之后,发现钢筋搭设与规范一致,钢筋的间距,负筋的位置,箍筋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都是根据图纸搭设的,配置的钢筋型号与图纸都是一致的,与书本上的知识也是一致,钢筋工程作为主体施工重要的部分,搭设合理,才能保证主体的承载能力。

2014年7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的实习内容是板钢筋的搭设,一到工地,发现李老师以及其他负责人都已在施工现场里查看,于是我便立马戴着安全帽进入现场,李老师交代我认真学习板钢筋的搭设。

以前我们在施工课上学过,梁是先支模后铺设钢筋,而板是先铺设钢筋后支模,而在本项工程里,主体结构为剪力墙-框架结构,梁板都是一起现浇的,模板都是一起支起来的,本结构中,板均为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故双向双层配筋,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均按结构图纸布置。在双向板中,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而一般马凳筋在图纸上是不标注的,而是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如果出现就要按实计算,并入到钢筋工程,在本工程中,现浇板厚150mm,需采用马凳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按照图纸相关规定设置,板下部钢筋用石子垫着,是确定板的保护层。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在钢筋使用前,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钢筋在搭接时,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并且不能过于浪费,节约钢材。

2014年7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一早,李老师便带我到施工现场地下室负二楼。我们打着手电筒在现场已经拆了模的柱前,李老师让我指出该柱的缺点,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柱子外观不是完全平整的,有的地方要突出一点,还有的柱子上有一小块很粗糙。李老师点点头,总结了这几项问题:首先,从外观看由于柱是分两次浇筑完成的,而且,第二次支模板不够准确,使柱上部分稍微小于下柱,你虽然能看出它表面的缺陷,但是你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次,柱子在第二次浇筑砼的时候,施工缝未做好,有漏浆现象,造成了施工缝处的烂根现象,但是在后来可以对它做抹灰修补,并且,对结构不产生影响;还有的柱子底部的混凝土有缺棱掉角的现象,李老师告诉我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在后面的装饰装修工程中是可以修补的,但是漏筋在我们工程里是不允许的。在接下来的查看中,我发现有一根柱子底部有一点漏筋,李老师告诉我说这是由于钢筋搭设时钢筋偏移了导致的,不是特别严重,还可以修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棒振动不到位也会导致混凝土漏不到底部,造成漏筋现象。

工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混凝土的缺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绝大部分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如此上问题,如果支模板的工人准确操作,浇混凝土的工人仔细浇筑好每个角落,搭设钢筋的工人注意下钢筋的垂直度,那么就没有这么多问题,所以在工程施工中,把握好细节最为关键。

2014年7月18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模板搭设两天学习

今天A区负一层正在支模板,从技术员那里了解到现在的模板大部分都是木模版,都有一定的使用次说限制,大概是5次左右。这也是保证支模过程的质量保证。我们看到部分模板已搭设完毕,还有部分模板正在搭设中。

根据正在搭设的模板,我发现模板支架材料有钢管、木杆等。模板支架材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另外支模还需要满足下列构造要求:在搭设梁板模板时,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在支托上方铺钢管之后在铺设木条以支撑梁板模板;而柱模板在梁板模板之前搭设,现搭设脚手架,柱模安装,安设支撑,用对拉螺栓固定柱模;模板支架立杆在安装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支撑,立杆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每增高1.5-2m时,再增设一道水平支撑。满堂模板立杆除必须在四周及中间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支撑外,当立杆高度超过4m以上时,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当采用多层支模时,上下各层立杆应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需进行二次支撑的模板,当安装二次支撑时,模板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模板支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前,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2014年7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阴转雨 利用水准仪找50线

今天一来到工地,我发现技术员正在用水准仪和塔尺在未浇筑的楼板上抄平,他们把塔尺立在柱筋边然后用红漆在上标注,我不懂去问他们说这是“50线”,用于控制结构施工以及浇混凝土找平用的。

这里的50线指的是结构50线,即从楼层结构面上返50cm,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此来控制楼层标高和混凝土浇筑厚度,这个50线就是从楼板标高再加50厘米的地方打一条水平线,一般是画在钢筋上。

放50线其实是水准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应用。我们放线的过程首先是选择测站。测站的选取要保证标准水准点与柱子钢筋间的视线畅通无阻,而且尽可一次测量到尽可能多的柱子钢筋。随后,支架水准仪,调平、调焦、读出标尺的读数。接着,根据读数和水准仪把水准点引到其他柱子上并用红色胶布作出标记(一般每个柱子一面画两个点,分别在柱子钢筋的两侧)。由于在以前的测量课程学习中,我接触过水准仪,放50线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更加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014年7月20日 星期一 天气阴转中雨 施工缝、后浇带的留设

根据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本工程设有施工缝与后浇带,由于明天要浇混凝土了,后浇带的处理必须完成,今天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后浇带的留置处理方法。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它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700-1000mm。它的接缝处理:板厚为150mm,故为直缝;设计的是沉降后浇带,所以后浇带的钢筋是贯通的;支模用钢丝网,因地下室负一层有防水抗渗要求,还应留设止水带,以防后浇带处渗水,止水带采用的是止水钢板,将止水钢板平放于后浇带边缘处并用钢筋焊接在板钢筋上,在焊接前将钢筋网放置固定在止水钢板处。

而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与后浇带却有差异,由于B区还未开始施工,C区处钢筋已绑扎完毕,C区与未施工的B区连接处形成了施工缝,施工缝没有一定的宽度,该处也需要留设止水带,该处的钢筋应加设接头钢筋,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倍直径,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砂浆,而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但是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须先处理接缝表面,并将钢筋进行处理。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二 天气阴转晴 混凝土的浇筑

今天,实习任务是混凝土浇筑。还没到工地,大老远的就听见振动棒的“嗡嗡”声,朝着声源赶去看到的就是混凝土浇筑。现在混凝土日趋专业化,全部采用专业的混凝土公司输送商品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了现场搅拌产生的操作失误使得混凝土强度不能得到保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并且浇筑也是采用泵送混凝土以提高浇筑效率。

回想课上学的关于泵送混凝土的知识,再结合现场明白了泵送混凝土的一些原理和泵送时要注意的问题。

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队,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5、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6、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混凝土的养护

我们今天来看看前天浇筑的混凝土,看看工人们是怎么养护的。我还发现上面并没有铺塑料薄膜进行保养,也没见有人往上浇水,后来经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上面涂刷了一层养护剂,混凝土养护剂又称混凝土养生液,是一种涂膜材料,喷涂混凝土养护剂是高分子材料,喷洒在混凝土表面后固化,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大幅度降低水分从混凝土表面蒸发损失。从而利用混凝土中自身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完成水化作用,达到养护的目的。

查查资料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1)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对于硬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h-2h内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裸露表面应覆盖吸水能力强的材料,如麻袋,草席,锯末等。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一般当气温15℃左右,每天浇水2次-4次,炎热及气候干燥时,适当增加。

(4)混凝土养护用水一般是生活用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的方法。当采用塑料布养护混凝土时,起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2014年7月2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放线

今天,我早早的来到了施工现场,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去放线,到了现场,他把我们介绍给了一个姓张的技术员,让他带着我们。

张哥先让我们熟悉一下放线所用的经纬仪的操作。我发现这里用的仪器和学校里的仪器有明显的不同:仪器比学校里的仪器好用,操作也简便,可以这么说仪器的操作和在学校学测量时的有很大出处,但是操作方法都差不多。

后来,张哥就给我们讲了放线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然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放线。今天放线的内容是柱墙,首先是找到控制线,根据控制线找定位轴线,最后定位柱子以及剪力墙的位置。放线的工具有:精纬仪、钢尺、观线、吊线坠、墨斗等,首先,我们清理场地,把堆砌的材料移开,对场地进行清扫,不然墨线弹到灰上,一摩擦就没有了,接着,将经纬仪架设在基础上,对准,调平后,再瞄准后视点后归零,再根据需要进行瞄点,打点,在井圈上打两点,用红色铅笔画点,经纬仪在地上扫出一系列的点来,从这些点引点,引到要放线的轴线上来,最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弹线,这样所要放的线就放好了。

弹墨线的时候,用力把墨绳拉紧,这样弹出来的线就可以又细又清晰了。放线决定了柱墙的位置,在保证施工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4年7月24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搭设钢管架

C区的地下室工程已经完工了,现在已经开始一层的脚手架搭设了。脚手架采用的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前技术人员要对脚手架搭设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结束后,正式开始了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立杆搭设,扫地杆搭设,纵向水平杆搭设,连墙杆搭设,剪刀撑搭设,水平钢管绑扎,最后铺设脚手板挂安全网。立杆纵距为1.2m,步距为1.5m,横向水平间距0.9m,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必须采用刚性连接,不允许采用柔性连接,扫地杆下部需塞垫板。立杆必须有一定的垂直度,横杆也必须保证一定的水平度,用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安全事故产生。

在搭设脚手架时,我发现工人们配合的特别好,他们很清楚该如何搭设,他们井然有序,可以清楚的发现钢管架搭设地很快,有工人搭设支撑模板的钢管架,脚手架与支撑用的钢管架同时在搭设并且连接在一起,工人们的动作也很灵活,爬上爬下,在太阳落山之前将一层的钢管架全部搭设完毕了。

2014年7月25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模板的拆除

今天我们来到前几天浇筑完混凝土的楼层,今天要拆模,我们就来看看。今天明白了老师说的“支三拆一”的意思了。它的意思就是说:在这要浇筑混凝土的这一层下面要有三层的模板支撑不拆,这样有利于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作业中,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上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层楼板模板的支柱可拆除部分,特别是后浇带与沉降缝处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防护;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拆模板有着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地乱拆,而且由于模板是周转性材料,在拆的过程中不能用力过猛,更不能用大锤硬敲,以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拆下的材料还得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以备周转使用。

2014年7月26日 星期日 天气晴 钢筋的验收

今天我们跟着监理到A区现场验筋,几位监理工程师带着卷尺图纸和监工以及劳务班长一同来到了现场。在验筋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验筋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对于主筋应检查主筋的根数、型号、规格、级别、位置、间距(应大于25㎜以上);搭接长、锚固长、焊接接头外观质量,焊接接头的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要求,钢筋表面必须清洁;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接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还要符合某些误差的限制。扎丝绑扎是否规范,以及保护层厚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等。对于箍筋应检查箍筋的内净尺寸,绑扎后的箍筋水平度、垂直度、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箍筋端头弯钩角度,端头弯钩外平直长度,主筋是否绑扎在箍筋四角上,以及加密区的箍筋是否按要求进行加密等,特别注意梁柱连接部位钢筋的弯锚长度及弯曲的方向。

2014年7月27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都来到了施工现场,由于A区即将浇注混凝土,需对A区的钢筋以及模板进行验收,我便跟在他们身后学习。设计师四处查看着,看看梁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板钢筋搭接是否符合规范;看看模板搭设是否有接缝不严密、较大偏差等现象等。在现场,设计师并没有说什么。设看完整个A区的钢筋以及模板后,我们来到了会议室。设计师首先发言讲了钢筋模板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注意的:钢筋绑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锚固长度有的过长有的过短,过长没事,过短就容易造成承载力不足;板钢筋上有的钢筋没有固定好还是得固定好,还有里面的支撑用的马凳筋有些偏位了,还是要正确摆放,防止保护层厚度过大,钢筋起不了作用;最后就是楼梯模板搭设偏斜了,这可不行,得重新搭设模板。项目经理赞同了设计师的看法,然后让监工记录下出现的几个问题,责令劳务班组立即修整,还下达了罚款通知单,如不修整,就需罚款。在交代好需要处理的事情后,设计师与项目经理愉快地达成了一致,修整之后便可浇筑混凝土了。针对出现的问题,劳务班组们还是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收到罚款单后立即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了处理。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钢筋的焊接

今天钢筋工要进行钢筋连接,这个不像模板工程或者混凝土工程比较常见,钢筋的连接只在书本上接触过,在去工地的路上我还在回忆着昨晚温习的关于钢筋连接的知识点。

到了工地,已经有几个焊工开始工作了,我连忙走近,可以发现有焊剂盒、焊接夹具和焊接电源,李老师告诉我这是电渣压力焊。只见焊工托起一根钢筋竖直放入卡具内固定,用电渣灌满焊接桶状结构中,随后将引弧导电铁线圈夹紧上部待连接的钢筋,随后迅速转动操作杆,上部钢筋随即下降插入药剂之中,由于引弧距离适当,在高压下端部钢筋受热融化,操作杆在焊工手中灵活操纵着,三五秒后只见焊工师傅突然迅速转动操作杆,上部钢筋在这作用下迅速下降1~2厘米,稍等片刻,焊工师傅打开盛有电渣的圆筒,倒出剩余电渣,两根钢筋就这样被焊接在一起,我上前观察焊接接头,是呈扁球状的光滑平整的钢筋包。原来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电渣压力焊的过程,看着塔吊不停的在往这里运输钢筋,看来钢筋的焊接还会持续几天。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不知不觉已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了,我还是跟平常一样,早早的来到了施工现场,今天李老师带着我来到剪力墙的位置,让我学习剪力墙的钢筋设置。我见绑筋的师傅首先将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钢筋。该现浇剪力墙为双层钢筋,在两层钢筋之间要绑扎拉接筋和支撑筋,以保证钢筋的正确。李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建筑基本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所以还应多学习关于剪力墙的知识;现在我实习结束了,但是学习永远没有结束,以后去了单位上班,还是得多跑跑现场。李老师一直耐心地教导我,我很感谢李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的照顾和帮助。

5.工地实习日记 篇五

大纲:

17、第一天到工地,先报到,了解建筑环境,安全需知,熟悉施工图纸.2-

18、跟着李工放线,学习施工知识,及对图纸的理解和认识。2-

19、今日去看了建筑材料,了解材料的堆放,使用及制作知识。2-20、使用真石漆粉刷外墙,了解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并登上脚手架简单的学习一下怎么刷外墙。

2-20、做了一天文职,学习怎么管理工程资料。

22、协助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督促现场工人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同时,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

23、今天学习了复合已完工程门、窗、墙的尺寸,垂直度等相关建筑控制参数。

24、做好同现场工人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并做安全监督。

2-26、27、清理现场建筑垃圾,并运到合适的地方堆放,不能污染环境,做到绿色、文明施工。

28、学习做防水屋顶,如何贴好防水卷材,并处理檐口下的墙体,采用纹花石。

1、今日在资料室整理图纸等资料,顺便整理自己在工地实习日志,做好记录。

2、3、协助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并解决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4、根据整个建筑环境做好外围绿化工作,提升项目的整体形象。3-

5、协助工人做好市政管网的路线设计工作,尽量做到各类管线的互不干扰。

6、最后一天巡视一下工地,看还有什么不了解的,需要帮忙的,并解决。

6.建筑工地实习日记 篇六

3月19日星期二上午:阴下午:小雨平均温度:12°~24°原本预定3月初开始的实习因为工地方面的原因拖到了现在,真郁闷。

上午,我第一天进行实习。刚刚进了施工工地,工地负责人就要我戴安全帽和穿上工作服。并且说:“在这里,你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我点点头,保证以后服从指挥。跟着,他说了很多工地上的安全条例,我全部记在心里。

下午,本来要继续参观,可惜下雨了,只有等明天了,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

3月22日星期三上午:多云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6°~25° 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才开始,今天可以说是过的很郁闷的,因为了到了工地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什么都不明白,尤其是图纸,在学校学了老长时间就是什么也不懂,想想都很自卑。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一片繁忙的样子,就自己是个闲人,想想先是从点滴做起吧,按照提纲的要求,我打算今天先熟悉一下工地上的各种机械。当然首先看到的是高耸的塔吊,这个就是工地的标志了,我们在的工地 一共有3个塔吊。然后看到的就是一进门口就能看到的钢筋切割机了,钢筋弯转机,还有切割锯,电刨,电渣压力焊机。还有的就是工人手里的无齿锯了,有的工人手里还拿的手锯。

3月25日星期一上午:多云下午:小雨平均温度:11°~19° 今天早上我跟着带我的那个师傅去工地放样,我先拿着棱镜去他给我指定的点去架好,随后他就拿着全站仪去另外的地方架平,照了一下棱镜就好了。然后我就拿着棱镜去他给我指定的地点,镜头对着全站仪直到找到准确的点,并用榔头在这个点把钢筋敲进去做记号,就这样,先找出几个点,随后再用线板和卷尺等等量具找出另外的点,以便让砌墙的泥工来砌墙。反正每天除了放样,看图纸就是打标高,挖土,始终重复这些内容,总感觉没什么可以写的。

3月29日星期五上午:小雨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2°~16° 今天早上我跟着带我的那个师傅去工地放样,我先拿着棱镜去他给我指定的点去架好,随后他就拿着全站仪去另外的地方架平,照了一下棱镜就好了。然后我就拿着棱镜去他给我指定的地点,镜头对着全站仪直到找到准确的点,并用榔头在这个点把钢筋敲进去做记号,就这样,先找出几个点,随后再用线板和卷尺等等量具找出另外的点,以便让砌墙的泥工来砌墙。反正每天除了放样,看图纸就是打标高,挖土,始终重复这些内容,总感觉没什么可以写的。

4月02日星期二上午:小雨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6°~25° 今天我去工地,因为前一天没有出土,所以今天就不能挖土了,挖了反而会塌下来。放线么也不急于一时,反正那些泥工师傅们有活干。于是乎我们就站在现场看看,泥工带班的师傅偶尔会来问问这边的砖胎模要怎么砌,梁口要怎么留。过了一会儿,测桩的师傅来了,工地上的技术负责人叫我去帮他测桩,并在桩位图上钩下哪些桩是测过了的。如果有桩断掉了那仪器就看的出来,断掉的桩得挖下去,断在哪里就得挖到哪里,并把它接起来,接的时候还是得用混凝土浇筑,这可是个麻烦活啊,挖的不到位还得继续挖下去,等测桩师傅说下

面没断桩了,就可以接起来了,基本上这个都是人工活,蛮辛苦的。

4月04日星期四上午:雨下午:大雨平均温度:13°~20°

最近这几天都在下雨,因为老板叫一个同事一个人去管理样板区,而他一个人人手不够,而且也不会放线,所以老板就指派我们去帮他完成这些事情。所以今天我们的活还是放线,其实施工员还真没什么可以干,做基础天天挖土放线,烦都有点开始烦起来了,而且没事还得站在现场监督着。真是无聊透顶,而且这施工周记写来写去还是这些,基本上没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写。一转眼,一天天的就这样过去了,很是无聊啊,我都不知道写什么好了。

4月07日星期天上午:小雨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0°~17°

下了三天的大雨,天气真糟糕。现在在楼层放线咯。跟着师傅在楼层中放放线,把那些墙板线啊,梁的中线啊,门窗洞口大小尺寸都得放出来,以便让那些支模的工人可以跟上进度,可是楼层灰尘实在太多了,每次上去都要拿着扫把,得先扫干净在通过尺寸大小把门窗洞口什么的用墨斗弹线弹出来,放线关键要会看图纸,知道每个地方得尺寸大小就可以了。还有几条控制线,是很重要得主线。偶尔也打打水平什么的,每天都有事情做。

4月10日星期三上午:晴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1°~18°

天天下雨,今天天气终于好了。这几天是打水平,放线之类的事情,不过下了几天雨,本来打算去放剪力墙板线的。现在因为下了雨,所以不能放线了,只能在楼层里面打打水平,就是打那个一米的水平线,打了这水平,他们可以来值筋,由于我们前面也放了线,所以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水平线可以砌墙,反正总是楼层放线,弹线,打水平等等,放线有点累的,呵呵。

4月12日星期五上午:阵雨下午:小雨平均温度:15°~25°

因为前几天我们施工单位通过了三栋9层以下的主体验收,所以那9层便可以粉那些门窗洞口,有些缝也可以用网格布贴上,并用砂浆抹上去,这样就可以有抗裂的效果,还有些人便开始在墙上喷浆,以便以后粉刷,其实我们这边三栋18层的小高层都快要封顶了,分段进行验收,为了通过验收,我们项目部可说花了很多功夫,真是辛苦啊。

4月15日星期一上午:阵雨下午:晴平均温度:17°~20°

今天下雨主要仍是看图。由于昨天查了一些资料,今天看图的针对性就更强了些。通过观察收获颇丰,一套完整的施工图一般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采暖通风施工图及电气施工图等专业图纸,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图,楼梯大样图(视功能可能有多个楼梯及电梯)。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必须认真严谨的把建筑图理一遍,不懂的地方需要向建筑及建筑图上 涉及的其他专业请建,要做到绝对明了建筑的设计构思和意图。此外还看了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以及楼梯大样图。

4月18日星期四 上午:多云下午:晴平均温度:20°~25°

很早就知道施工方案的拟定在工程中很重要,今天特别注意了一下,回家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总算知道了些皮毛。选择施工方案必须从单位工程的全局出发,慎重研究决定,做到技术可行、工艺先进、经济合理、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4月22日星期一 上午:多云下午:小雨平均温度:16°~25°

这些天通过与工地现场的监理的沟通,我了解了监理的一般工作程序,大约如下:总程序:参加投标,取得项目的监理任务;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签订工程的项目监理合同;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计划;按工程建设进度,分专业编制工程项目监理细则;按监理细则进行监理;参与竣工验收,签署监理单位意见;向项目法人提交监理合同程序。

4月26日星期五 上午:阵雨下午:小雨平均温度:16°~22°

今天跟着施工员给剪力墙、门洞放线。随后,他叫我门跟他一起去五楼“平水”。刚听到“平水”二字我一头雾水,到了现场才知道是进行水平线的定位。现场施工的时候,施工员问我要不要试一试。这么好的机会,我心里也早就想试了,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实际操练的机会。对于水准仪的操作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操作过,但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熟练程度就可想而知。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还是犯了不少错误。

4月30日星期二 上午:晴下午:晴平均温度:20°~26°

今天5号楼正在支模板,从技术员那大概知道了现在的模板大部分都是木模版,都有一定的使用次说限制,大概是5次左右。这也是保证支模过程的质量保证。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根据规定尺寸加工完成的模板。

5月3日星期五 上午:晴下午:晴平均温度:16°~26°

今天东侧的6#楼放线,我和小李去进行了学习,其大原则是先对外墙大框架的定位,再根据外墙线对里面的房间过道的墙体进行定位。放线的主要仪器和工具有:精纬仪、钢尺、观线、吊线坠、墨斗等,首先将精纬仪架设在基础上,对准,调平后,再瞄准后视点后归零,再根据需要进行瞄点,打点,在井圈上打两点,用红色铅笔画点后再用墨斗弹线。

5月7日星期二 上午:雨下午:大雨平均温度:14°~20°

今天下雨,主要学习了用水平仪检查板厚,其工作原理是:拿塔尺在砼板面上垂直立起,些时的测试处于正立,远处再选一个地点,把水准仪调平,对准后,根据层高的数据,开始采点进行抄平,从水准仪中读取的数据与事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说明此处平整,如果过大,则此处的“地势”较低,反则较高,抄平时的充许差值为5毫米以内,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板面高低不平,会直接影响下一层楼板的高度,而也会影响收尾工作,还会增加材料的用量,从而提高成本,是很不经济的。

5月10日星期五 上午:晴下午:多云平均温度:15°~25°

7.工地实习日记及总结 篇七

关键词:农民工,伤害,流行病学,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到城市各行业,特别是在建筑行业,有数据表明目前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差、劳动保护条件有限及劳动强度大,他们成为职业伤害的高危人群,每年工伤事故80%以上为农民工,农民工的职业伤害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针对农民工伤害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却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伤害的发生现状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干预策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我们于2007年2月对合肥市周边地区的建筑工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中铁某局在合肥地区的所有建筑工地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个民建和8个路桥建筑工地的881名农民工。

1.2 伤害诊断标准

根据伤害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算伤害:①到医院或医务室诊治为某一种伤害;②因损伤请假休工一日以上。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年均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和人数、受教育程度、工种、在外打工时间等12项;②伤害情况:参考ICD-10编码与常见的伤害类型将伤害分为:跌伤、碰撞伤和钝/锐器伤等14种,各种伤害的致伤原因、方式、时间、地点、受伤的部位、次数、是否住院及住院天数等12项内容。

1.4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伤害事件发生具有反复发作性,不能满足Logistic回归分析所要求的各观察对象间相互独立的应用条件,采用负二项回归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对伤害因素的危险比例进行估计[2,3]。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881人,共获得有效问卷815份,有效率为92.51%。其中男性729人,女性86人;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0.2%;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7.36±11.05岁。1年内140人共发生了236次伤害,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7.18%(140/815),伤害的事件年发生率为28.96%(236/815),平均每位受伤害者1年发生伤害1.69次;≥2次伤害为41人,一年内共计发生伤害137次,平均每位再发伤害者一年内发生3.34次伤害。

2.2 伤害的流行特征

2.2.1 伤害发生的人群分布:

男性工人1次伤害发生率为18.13%,高于女性发生率(9.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类农民工1次伤害发生率(11.27%)低于普通农民工(18.42%);1次伤害发生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以上伤害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工种、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2 伤害发生的地点分布:

66.10%的伤害发生在工地,18.22%的伤害发生在家中,15.68%的伤害发生在其他地方;451名路桥工1次和2次伤害发生率为13.57%、2.88%,364名民建工1次和2次伤害发生率为21.70%、8.79%,民建工1次和2次伤害发生率均高于路桥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样本年龄缺失

2.2.3 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

从伤害的总体发生来看,具有两个发生高峰,一个是在春节后的2、3月份(占25.00%),一个在7、8月份(占24.15%),见图1;从不同伤害类型来看,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多发在春节后的3月份,环境/自然因素伤害多发生在夏冬,中毒多发生在夏季,其他伤害的发生率季节性不明显。

在工地工作时间长短对伤害发生率有影响,在工地上打工5~10年的工人1次伤害发生率最高,为27.16%,高于其他组;但2次以上伤害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4 伤害发生的类型

伤害发生类型的前五位分别为: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交通伤、动物/昆虫咬伤与环境/自然因素受害。路桥工伤害类型的前五位为跌伤、碰撞伤、动物或昆虫咬伤、环境/自然受害与钝/锐器伤;而民建的前五位为钝/锐器伤、跌伤、碰撞伤、交通伤和电击伤。

2.3 伤害引起的疾病负担

236次伤害共花去119 509元,平均每次伤害花费506.39元,每个伤害患者花费853.64元,以交通伤和跌伤为主占58.89%;一次最高费用为10000元(跌伤),最低为5元(爆炸伤和钝/锐器伤)。伤后恢复情况:表现为还有疼痛的29人,占20.71%(29/140),活动受限的为8人,占5.71%(8/140)。

2.4 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建筑工地农民工伤害的可能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专业知识将性别、工种、建筑类型、在外工作时间和年龄等为自变量,以伤害发生的次数为因变量,进行负二项回归方法估计危险度,结果发现女性和高年龄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民建工作和在外打工时间长是危险因素(表2)。

Likelihood-ratio test of alpha=0: chibar2 (01) =173.24 Prob>=chibar2=0.000

3讨论

此次对12个建筑工地的881位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7.18%,伤害的年事件发生率为28.96%,平均每位伤害患者1年发生伤害1.69次,所调查的14种伤害中有13种伤害发生,同国内其他学者[4,5]对同年龄和性别的农村居民的伤害研究结果相比,建筑工地农民工伤害发生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农民工所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危害程度高的工作;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上岗前多未经过系统培训、安全防护意识及应对知识和能力较差。另外,此次调查还可能低估了建筑工地农民工伤害的发生率和疾病负担:一是采用了新的诊断标准[1],新的伤害诊断界定标准没有考虑到那些受伤后没到医疗单位诊治和/或没休息或休息不到1天伤害者;二是此次是现场调查方法,无法获取死亡和伤害严重住院的受害者资料。

在13种伤害中以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为多见,这三种伤害是建筑行业中常见伤害类型,此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建筑行业的常见伤害类型坠落伤,本次研究中发生较低,仅为2.54%,低于黄文燕等[6]研究的26.12%,这可能是因为此次所得到是现场资料,而其他学者利用的是医院门诊和伤害监测的资料。

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具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高峰可能是由于春节后第一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增多,他们缺乏安全基本知识,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太熟悉,成为建筑工地的高危人群;第二高峰在7、8月份,夏季炎热使农民工劳动强度变大,容易发生中暑等各类型伤害,另外此季节也是食物中毒的易发季节。

从工种方面来看,管理类农民工伤害发生率较低,为11.27%,主要是这些农民工较少从事高强度和难度的工作,大部分是工头和带班的;文化水平也较高,工作经验丰富,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较高;再加上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较安全,因而此类农民工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农民工。

本次调查显示民建工伤害发生率高于路桥工,究其原因可能为:民建工的工作环境危险因素较多;工种分类复杂;施工现场人群密度大;工程紧而工期短;流动性大且对周围环境适应性较差。在伤害类型顺位上不同施工类型也各具有自身特点,可能由于两者工作环境的不同所致,民建由于施工环境的密集和工作性质造成钝/锐器伤、跌伤和碰撞伤较为多见,本次调查中发现较多木工和钢筋工在工作中被戳伤;路桥工由于施工在野外,除了跌伤和碰撞伤外,动物或昆虫咬伤及环境/自然因素伤害也占一定的比例。

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相似[7,8],女性伤害发生率较低,可能是在建筑行业中女性从事危险程度高的工作机会较少所致。建筑工地农民工伤害发生率以年轻者为多见,这与刘婷婕等[7]对流动人口伤害现状调查结果相似,年龄较大的农民工由于办事沉稳,受家庭等因素影响安全保护意识较强,从而导致伤害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农民工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伤害发生率较高,伤害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较重,因而急需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加强对农民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根据伤害发生的特点,提高农民工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尤其是一些刚进城打工的年轻男性农民,从研究结果看他们是发生建筑伤害的高危人群,他们昨天刚刚放下锄头,今天就是建筑工人,他们连最起码的安全生产的知识都没有,工地上哪里有危险他们都不知道;(2)各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各企业遵章守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上岗前培训;(3)加强医院急症室对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监测和救治,急诊室监测系统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它的建立是各国制定、发展伤害预防策略的前提条件,而且已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伤害预防政策策略、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9]。采用第一时间紧急救伤害病人,降低病人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并为伤害早期干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声.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J].疾病控制杂志,2005;9(1):96.

[2]孙业桓,余德新,黄子惠.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若干方法学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814~816.

[3]Sun YH,Yu ITS,Wong TW,et al.Unintentional injuries at school inChina-patterns and risk factors[J].Accid Anal Prev,2006;38(1):208~214.

[4]刘国礼,佟媛,夏梅,等.安徽省山区居民伤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535~1536.

[5]李志华,赵仲堂,薄其贵.黄河三角洲农村居民伤害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8):680~683.

[6]黄文燕,练海泉,谭爱军.珠海市建筑行业职业伤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63~565.

[7]刘婷婕,吕旺盛.医院急诊室监测中流动人口伤害发生情况及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12):652~654.

[8]张金太,詹思延.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描述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1):39~41.

上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案下一篇:英语教师假期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