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中的日本饮食与文化

2024-09-26

寿司中的日本饮食与文化(精选7篇)

1.寿司中的日本饮食与文化 篇一

日本社会与文化

日本文化之 日本饮食

姓名:张潇涵

学好:20100309132 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在这学期的日本文化选修课中,我真的在老师的指导,精心地介绍下学习到也了解了很多日本的知识,从小我就很想要去日本看看,一开始当然是看到了日本的动漫,才出现了想去日本游玩的这个念头,美丽的樱花,好看的和服,精致的日本料理,都让我很喜欢,想要去深入了解他们。

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时间和金钱去日本玩一下,很高兴在这学期选择了这门课程,老师的介绍让我对日本这个国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下来我要说一说这学期最吸引我的一个内容,我是个当之无愧的吃货,所以毫无疑问最吸引我的当然是日本的饮食,以前就特别爱吃生鱼片,各种各样的寿司,烤鳗鱼,味千拉面,等等······现在在中国吃到的寿司生鱼片总觉得不如日本的正宗,虽然味道都很合我的口味儿,所以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去日本亲身去体会一下品味一下那里的饮食,我相信一定会比现在中国的更加诱人的,就是应该如老师上课所说,是又少又贵的。

那么铺垫那么多,我要进入主题了,首先我要来说说我最爱吃的寿司和生鱼片,寿司和生鱼片都是色味俱佳的日本本土食物,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周围都是海洋,所以两者的主料基本上来说都是海鲜,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吃海鲜的。当然不用说日本人是十分喜爱这两种食物的。在课上我了解到了在日本的寿司和生鱼片的店都非常贵,日本人很注重它的型,所以寿司生鱼片的外观都很精致,就是量特别少,而且贵。当然日本人对食物的要求非常高,特别上好的寿司对原料的要求是极高,所以寿司和生鱼片用材料必须是十分新鲜可口的,米一定要用醋浸过蒸好后然后再使用,顶部的生鱼一定要尽可能新鲜,因为这样才会更鲜更加美味。然后至于那些喜欢生食海鲜不就米饭的食客们,应该去点生鱼片,切好的鱼片放在盘中极为诱人,而且常常配有几小碟酱油芥末用来沾生鱼片,我每次见到生鱼片都是垂涎欲滴,因为太美味了,从这两种美味佳肴看出来,日本人很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贴近自然色泽,从课堂上我也改正了一直以来吃生鱼片和寿司的一个错误吃法,就是以前我总会把这两样放在芥末和酱油生抽里完全浸泡然后再放入口中食用,其实这个吃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该把生鱼片或寿司只在酱油芥末里沾一个小角,然后就可以吃了,因为啊这样可以保持这两个食物的原汁原味。

我对于日本的拉面也很喜爱,所以我在中国特别特别爱去吃日本的味千拉面,这个也不知道正宗与否,但是味道的确诱人,白白的汤料立刻让我好像身临其境,从这里我也就来说说日本的面条,日本国的面条也非常的多,有很多的拉面,我知道的日本面条主要有3种,分别是:荞麦面、乌冬面和素面。荞麦面用荞麦粉制成,细细的,呈浅棕色,口感很好。乌冬面用面粉制成,通常呈米色,面条很粗。素面也是面粉制成,但细如发丝。乌冬面通常煮成热汤面,而荞麦面和素面冷热皆可,主要视季节而定。

其实在我以前一直的印象和感觉中,较为常见的面条还是荞麦面,如果不加入其它面粉,味道是极为鲜美的。荞麦面通常由芥末、切得细细的葱末、味卓(由甜米酒做成的调味料)和干的鲣鱼粉调成的调味料做成的,光写着这些都垂涎三尺了。这种吃法是将荞麦面煮熟后捞起置于竹屉上,沥水冷却后(有的在面上放

日本社会与文化

冰块)蘸调味料吃。网上也说到荞麦面营养极为丰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看来荞麦面是多吃有益的。

那么我的口味很独特,我从以前开始最爱吃的还是乌冬面因为粗而且特别有嚼劲,总是觉得比那种细细的面条好吃很多,当然日本人很爱在冬天的时候吃乌冬面,所以乌冬面是日本冬季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这种面粗粗的,煮成热汤面,加上青葱、蔬菜和一个鸡蛋就可以开吃了。那么乌冬面与素面和荞麦面是有不同的,乌冬面不需要蘸调料,以汤面形式就可以食用了。一碗乌冬面下肚,浑身暖暖的,而且口感极佳,也可以强身健体。

在吃日本拉面的时候有一个举动是一定要夸张地做出来给老板看的,就是吃面条的时候一定要发出声音才可以,这是对料理这碗面条的厨师的尊重,发出声音就是告诉厨师这碗面条非常美味好吃,如果没有声音,厨师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吃的,所以以后我去日本的话我就一定不会忘记这个细节的。

接下来课上吸引我的日本料理当然还有就是日本的各种各样的火锅,我自己本身就特别爱吃火锅,所以课上说到火锅的时候我是口水直流。在日本火锅是典型的冬季食品,当然在我们中国也是,火锅种样繁多,比如像北海道的石狩锅,里面的食材就有鲑鱼、洋葱、白菜、豆腐、魔芋和春菊;再来还有山口县的鱼锅,里面的配料有河豚肉、白菜、蘑菇、豆腐和面条。其实由于很是便捷,东京式的田原火锅广受日本人们的喜爱,它是菜肉杂烩,材料有土豆、豆腐、魔芋、煮鸡蛋、章鱼、胡萝卜、包心菜和海藻以及其它种类的配菜,烧出来的汤料食物都是极为美味可口,香气扑鼻的。还有一种火锅我是最感兴趣的,那个火锅就是相扑选手吃的相扑火锅,分量特别大,一般除了相扑选手正常人5 6个人才能吃完一份这样的相扑火锅,相扑选手会一个人把这一大锅全部吃掉,然后就睡觉养自己的肥硕身型,在日本的相扑火锅店其实都是那些已经退役了的相扑选手会开这样的火锅店,目的当然是来让别的人们游客都可以来尝尝相扑火锅的美味所在,我真的好想去尝尝相扑火锅的美味啊,可惜在中国是不会有的,因为中国没有相扑选手。

还有就是日本的酒,也是特别让我喜欢热爱的,我其实特别不喜欢喝啤酒的,可是日本的酒我确实是想尝尝,不用去说在日本最著名的酒当然是日本清酒了,听别人说味道很中国的二锅头有一些相像,清酒的喝法也有几种,清酒可以热喝或者是冷喝,但是无论哪一种清酒你准备怎么喝,它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因为它有后劲。还有一种著名的日本酒那就是烧酒了,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的,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喝下这两种日本的原始酒。

日本人还有个其实中国也比较爱吃,不过都来当早饭吃的就是酱菜小菜,每顿日本餐都要有酱菜。其实从历史上看,人们淹渍食物最一开始其实是为了防止饥荒,酱菜就像给菜肴增添了色彩,并提供了丰富的纤维,这在主菜中其实并不具备。酱菜可以除去主要的残味,以便品尝新的口味。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在吃寿司时,一口酱菜便可清除口中残留的各种海鱼的油腻味道,让你继续品尝别的美味佳肴。在日本酱菜中我最喜欢吃的是纳豆,其实日本的纳豆就是很著名的,它因为是用黄豆发酵而做成的吃的时候要加上少许日本酱油和芥末搅拌,所以很多一开始吃纳豆的人会觉得不好吃有点臭味,但是其实仔细去品尝它,真的味道鲜美,也十分下饭,经常日本人就会用一份纳豆配上一晚米饭就可以当作一顿饭;了,在中国的一些日本料理店也可以买到纳豆,然后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纳豆的丝,它很粘的,所以筷子要在空中动一下好吧丝弄断不至于粘的满嘴都是,而且

日本社会与文化

书籍上有说过多多食用纳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也很有好处的。

最后其实通过这一学期的日本文化与社会的学习,我真的在老师的用心细心介绍下对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人都有了更加深一层的了解和,现在我是对日本更加的向往了,其实对于我来说觉得这些介绍还是不够满足我对日本这个国度的好奇的,所以无论如何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自去日本去玩一段时间,亲自去感受下日本的风情民俗,感受这个岛国的美丽之处,与中国的同之处,还有就是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樱花林,真心地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的用心介绍指导。

2012年5月28号

2.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篇二

日本料理的特征

1食材以蔬菜和海鲜为主,季节性强

日本料理的选材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肉类为辅。海鲜类除鱼外,贝类、甲壳类也常食用;蔬菜多为芋头、小茄子、萝卜、大白菜、大葱、菠菜、黄瓜、豆角;肉类以牛肉为主,其次是鸡肉,猪肉用得较少。

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谷物、果蔬、水产品等主要食材的生长期和品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基于对食材新鲜程度和品质因素的考虑,日本料理的选材也是四季分明的。此外,日本人对于季节的变化也有着很大的感知力,加之“物尽其善”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合理地选择应季的食物。例如,春季吃纲鱼,初夏吃松鱼,盛复吃鳗鱼,初秋吃蜻花鱼,仲秋吃刀鱼,深秋吃经鱼,冬天吃河豚。

2烹调方式崇尚原味,少用调料

日本料理的突出特点就是崇尚食物的原汁原味,生食便成为保持食物原味最好的食用方式。以刺身为例,日本人将新鲜的鱼、贝类等海鲜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状,再蘸上调味料食用。这种生食方式不仅能完整地保持海鲜的新鲜和原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营养成分。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通过任何烹调处理的生食料理,难免会存在一些微生物和寄生虫。

由于日本人对于食物原始滋味的执著追求,日本料理少了许多添加的调味料,更多的是用不同食物来吊出彼此最精华的味道。所有日本料理最基本的调料都是海带与鲣节的调味汁。另外还有用大豆发酵的酒、醋和料酒。为了保持材料的自然味道,很少使用香辛料,而只使用花椒的芽、柚、芥末、生姜、茗荷和晒干的花椒籽的粉。

3追求菜肴与食器的艺术感

有人说:“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来吃的。它极其讲究形与色,极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轮美奂,每一道菜都犹如中国的工笔画,细致入密,更有留白,让人不忍下箸。”例如,刺身、寿司、天妇罗等传统的日本料理,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日本饮食的艺术感,展现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

厨师运用其高超的技艺,将各种食物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品尝者。在品尝菜肴时,不仅给我们味觉上的享受,也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日本料理给予我们的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这场盛宴是日本人审美观的表达,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体现。

“美食不如美器”,这句话道出了容器在料理中的地位。美器不仅仅是对美食表层的烘托、外形的渲染。更是对美食内在的表达、内涵的诠释。不仅如此,容器也是会说话、能表达的。例如,在刺身和寿司的拼摆过程中需要留白,让容器充分表达自己,绝对不会用与菜肴无关的点缀填满大段空白,“留白天地宽”,在空白中让人去读懂那丰富的意境。日餐器皿多为瓷制和木制,且制作成各种高雅、大方的形状,既实用又具观赏性,使就餐者耳目一新,美食配美器,令每道日本菜都成为美轮美奂的佳作。

日本的餐馆文化

日本人喜欢吃生、冷食物。在餐馆里就餐,无论盛夏还是寒冬,早晨还是傍晚,客人一到,服务员首先端一杯凉水送到你面前,里面还放有冰块。人们在餐馆吃饭,不论就餐者人数多与少,都是每人一套餐具和食物,绝不混用,饭菜的量正好,不浪费。

在日本,餐馆里一般没有菜谱,供应的品种都做成样品,陈列在餐馆外面的橱窗里,上面标有名称和价格,供就餐者选择。有的餐馆不仅标有价格,而且还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编号,供不懂日语的外国人按编号点菜,非常方便。这也体现出日本餐馆人性化的特点。日本的餐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快餐饮食馆

吃饭用的桌子是一个大椭圆形桌,齐胸高。一排小圆板凳成一圈围着椭圆形桌,每一个小圆凳用一个不锈钢柱支撑,装饰和布局有点像个大吧台。人们就餐时坐在圆凳上,伏在椭圆桌上就餐。有的餐馆干脆将小圆凳去掉,人们站在椭圆形桌旁就餐。据说这种餐馆是为适应日本人的快节奏生活,站着吃饭,几分钟解决战斗,然后匆匆赶路或上班。

2中国式快餐馆

一张桌子能坐四个人,呈两排对面而坐。如果就餐人数较多,可以把桌子合并使用,十分方便。这种餐馆在日本比较多。

3榻榻米餐馆

进门就餐要脱鞋,门外立有“土足严禁”的标牌。门内旁边有一排排的小木格,里面有拖鞋,就餐者将自己的鞋脱下放在木格里,穿上拖鞋就餐。有的餐馆干脆连拖鞋也没有,就餐者赤足就餐。餐馆里也是一桌坐四人,呈两排对面而坐,只是没有板凳,席地而坐。这种餐馆颇具日本和式民族风格。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

1饮食的习惯

中国人的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这些食物占饮食结构的比例主要取决于个人喜好和经济水平。而日本人则以稻米为主食,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大豆和少量的肉。此外,日本人还大量摄取应季的蔬菜水果以及海藻、野菜和菌类。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是聚食制,日本人则是分餐制。

中国人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家,中餐也是将追求美味作为最大目标。因此,会使用大量的油和调味料以达到此目的。在中国人的主流饮食文化中,菜系的格局主要是以猪肉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猪肉的“香”具有较明显的熟食性特征,需要较复杂的烹制技术才能使“香”充分挥发出来。所以,熟食成为中餐的主流。

日本人的主流食品就是海产品。对于海产品,各种烹调方式远不及生食来得新鲜美味。所以,日本人渐渐形成了海洋饮食文化的特征。而生食是对他们的主流食品——海鲜最美的诠释。日本料理以生吃海产品为主。除了希望能把海产品的“鲜”发扬光大,还致力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海产品中各种营养素。例如,海产品中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维生素,在加热的条件下,上述营养素很容易遭到破坏,不利于人们摄取和补充营养。

2饮食的地位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的书籍中就已有了关于烹饪方法的记载。在《诗经》、《书经》等书籍中,有关于酒、醋、酱油等食品,甚至还有关于营养师以及食物医生的相关记载。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饮食是极为重视的,饮食在中国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日本关于饮食的古代文献资料很少,从这点可以看出,历史上日本并未将饮食文化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古时候,很多日本人还将谈论关于饮食的话题看作是可耻的事。在武士掌权的德川时代,他们所受的教育便是“快吃、快排便、快走。男人,不应过多考虑吃的东西”。近代以来,饮食的地位在日本逐渐提高。但传统观念的影响毕竟根深蒂固,“吃”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依旧不如在中国那般高,比起所吃的食物本身,日本人更注重食物的外观,盛放食物的器皿,用餐的环境等外在的东西。

3.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篇三

10203702陈静杰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日本列岛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字:

饮食文化; 礼仪; 中日比较

绪 论

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国璀璨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文化发根于中国,饮食文化或多或少也一定受到中国的影响。

日本料理在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比较流行,寿司一类食品也随着超市走进千家万户。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受此影响,我决定就日本饮食文化写一篇论文,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去了解日本饮食方面的历史和发展,从而更好的了解日本。

1.日本饮食简介

1.1日本传统料理的种类

1.1.1本膳料理,15世纪町时代,由足利义满将军所定型化的料理是一种宫廷贵族料理;

1.1.2精进料理,起源于佛教以及禅宗的文化,属于素食料理;

1.1.3怀石料理,于16世纪安土、桃山时代,配合茶道所发展出来的料理;

1.1.4会席料理,于17世纪江户时代,武士之间聚会所发展出來的宴席料理;

1.1.5御节料理,为庆祝新年,于正月初一所食用的年节料理;

1.1.6乡土料理,普通民众所做的料理,相当于“家常便饭”。

1.2传统日本料理的主要菜色

米料理;酢饭;丼物;汁物;刺身;渍物;面类;烧烤物;煮物;锅料理;扬汁物;蒸物。

1.3茶道

虽然日本的茶道来自于中国,但是不得不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体地说,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它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茶室中展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东洋"。因此,我们才得以通过茶道来一窥日本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2.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2.1不可以碰撞杯子之方式来干杯。男性持酒杯的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轻按杯缘,其余手指自然向内侧弯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如果上司的酒快喝完了,女性职员或下属,应适时帮对方斟酒。无论是啤酒或清酒,斟酒时都由右手拿起酒瓶,左手托住瓶底。接受斟酒时,要以右手持杯,左手端着酒杯底部。滴酒不沾的人,在喝日本酒时,可将酒杯倒盖,这是一种礼节。两人对饮时,必须先帮别人斟酒,然后再由对方帮斟酒斟酒,不能自己斟酒。

2.2不可将菜放入饭碗中。拿筷子时,先用右手拿起,接着放在左手掌上,右手再换过来握正,然后放开左手。筷子取出后,筷袋应纵排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坐垫旁,筷子则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用餐完毕,要将筷袋放入原来的纸套中,摆回筷枕。

2.3要注意可端起或不可端起食用的餐具。取碗盖的方法则为以左手扶碗,用右手打开。用餐时,盖面朝上放在膳盘外,用完将碗盖盖回原位。拿起碗后,也不能把嘴唇放在碗边,要用筷子把饭挟起放进嘴里。

2.4不能用筷子传递食物。出于卫生和礼仪的角度来讲,用餐者不可以用筷子给对方夹菜,这样是很不礼貌的,万一食物掉在桌上,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而且,这样的食物不能保证是干净的,弄不好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染。

3.中日用餐礼仪的比较

中国的用餐礼仪,由于我们自身广泛而多元的地域性,分成很多不同的菜系和礼仪,比如苏北吃饭,若长辈在场也不用把碗端着,但是在苏南地区,长辈同桌吃饭,晚辈必须把饭碗端好吃饭。但是中国用餐礼仪大致有这么几个相同点。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3.1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3.2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3.3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3.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这一点和日本的礼仪相悖。日本是禁止互相用筷子传菜的。

总结

通过一个小小的用餐礼仪,我们发现,虽然日本在很多方面都学习了我们国家,但是他们真正的传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甚至超越了我们自身的状态。由此想到现在的国民素质,是不是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我想,我在教育下一的时候,肯定要注意到这些。

参考文献:

[1]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刘晓峰.日本的面孔[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4]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蔡澜.蔡澜谈日本:日本料理[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6]西日本新闻社.餐桌的对面[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日本生活美食攥寿司 篇四

日本留学生活美食“攥寿司”。从快餐到高级菜关于寿司的名称、形状和味道等,正像外国人所知道的那样,爱吃的不爱吃另当别论,凡是来过日本的人或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人,大概都会从书本上或从别人的谈话中对寿司有所了解:寿司就是把金枪鱼或是鲣鱼等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小簿片,然后用手把它攥在米饭团的上面…… 而事实上寿司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把它说清楚。实际上我们现在对寿司的认识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日本人也有很多误解之处。

现在我们一提到寿司,马上就会联想到加醋的米饭团上放新鲜的鱼暇之类的海鲜,蘸着酱油和绿芥茉吃的一种食品。其实在日本各地寿司的种类很多,其形状大多数都与上述寿司形状完全不一样。例如:三重县伊势地区有被称为“手捏寿司”的家乡饭。这种寿司是把金枪鱼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然后和紫菜及加醋米饭拌在一起吃。这种寿司没有什么特定的形状,也不用手把米饭攥成米饭团。而平时我们说的寿司是指“攥寿司”.实际上,除攥寿司之外,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寿司。但是我们还是先来谈谈攥寿司。

追溯攥寿司的来源,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历史渊源并不久远,在江户时代的延宝年间(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医生松本善甫把各种海鲜用醋泡上一夜,然后和米饭攥在一起吃。可以说这是当时对食物保鲜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那之后经过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户城的一位名叫华屋与兵卫的人于文政六年(1823年)简化了寿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饭和用醋泡过的海鲜攥在一起,把它命名为“与兵卫寿司”,公开出售。

这就是现在的攥寿司的原型,这种说法早已成为定论。在东京及近郊不少地方可以看到挂着“华屋与兵卫”字号的日式餐馆连锁店,其名称即来源于此。这也就是说,现在在日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攥寿司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在那之前所说的寿司时并不是指这种攥寿司,而是指一种腌制食品“熟(驯)寿司”.)下面再谈谈绿芥末。寿司原来是一种倾向于甜味的食品,所以绿芥末与寿司饭团一起食用的历史也很浅。原来的想法是利用芥末的辛辣来保持寿司材料的新鲜程度。

至于寿司的材料,从今天的常识来看,也没有长远的历史渊源。在攥司寿出现时,当时只有鱼肉为白色的鱼作材料。据说,使用红色的金枪鱼作寿司,始于江户幕府时代晚期的安政年间

(1854年至1859年)。用金枪鱼的肥肉部分作寿司始于大正时代;进入昭和时代以后,海胆酱和鲑鱼子也成了作寿司的常用材料。寿司的“寿”字本来是“醋”,日语的.发音都是“su”。还有,寿司原来是写成“l(su shi)的,意思是用醋泡过的鱼肉。原来的真正的寿司主要是以”斑鱼“和”青花鱼“等为材料的。

现在,寿司成了高级饭菜的代名词,可是,最初寿司是小摊上的一种”小吃“,也可以说是日式”快餐“。甚至到了现在,寿司店的厨房和食堂仍没有隔开,寿司师傅就在站在柜台里当着客人的面用手攥寿司。有的寿司店在柜台上方有像屋檐的样子的装饰物,保留着江户时代寿司摊的遗风。 想吃寿司,不一定非要去寿司店。

可以让店里的人把订的寿司送到家中享用。这时,可以看到盛寿司的器具或寿司饭盒里有绿叶作装饰。过去我也只把它当做一种装饰而已。可是通过这次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寿司店为让送货人便于了解寿司应该送往何处而放的标致。在江户时代识字的人还不多,用文字写明送往何处是一件困难的事。而用绿叶剪成对方家纹的样子便可以一目了然。

除攥寿司之外,还有”卷起来“的寿司,这是指”海苔卷“。但是其中把煮好的干胡萝条卷起来的”干瓢卷“是从江户时代起就有的。进入明治时代以后又有了把金枪鱼的红色鱼肉卷进去的”铁火卷“。(为什么叫”铁火卷“呢在日本,过去称赌徒为”铁火打“。”铁火卷“名称的来由似乎是由于人们一边赌一边把这种寿司作为小吃来吃的缘故。

5.寿司中的日本饮食与文化 篇五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自居,这种礼仪被融入到国人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之交,小到朋友之情。“礼仪”一词已经深刻在了国人的价值观念中。而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中,饮食自然也难逃礼仪的管辖。饮食文化现象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前端的表现。

孔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孔子的理念中,人活一世,不外乎两件事:男女,饮食。因此中国人对于饮食异常重视,中国主人接客待物的最高礼节也通常在饮食中体现。而在注重个体价值的西方国家,时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单位,所以饮食通常也就不被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饮食在社会体系中价值也就不那么重要。所以,在中西方交流中,由饮食引发的误解也就越来越多,而这种误解恰恰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开放中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沟通。这种存在于沟通之中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饮食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餐桌上,盘子空着似乎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在传统菜品“蒸鹿尾”中,厨师往往会按照客人数量准备菜品,而在此之余,就一定要留出一片,称之为“压碟”。而在西方分餐式的饮食习惯中,剩下饭菜被看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当国人与外宾围坐一桌时,就会出现觥筹交错与拼命光盘相交织的奇妙现象。而在时下的价值观中,剩下饭菜已不被普遍接受,对错不论,在这里我们仅讲差异。

6.日本的回转寿司 篇六

走进店堂,就可以看到一碟碟的寿司由传送带传送着,从眼前回转而过。自己伸手从传送带上取下自己爱吃的寿司,最后根据所吃的碟数来结账,这就是“回转寿司”。因其价格低廉、轻松随意,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甚至有喜爱“回转寿司”的日本人,还特别制作网页,罗列日本国内大大小小的“回转寿司”店,加以一一比较和评价,十分的津津乐道,让人想起以前听过的对日本人的三点评价:“好色,小气,唯唯诺诺”。 当然,铜板有两面,对日本人的三点评价,也可以说成是“爱美,节俭,礼貌”,看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思维说话。

“回转寿司”仿佛是因为价格低廉而受到小气的日本人的欢迎了。“回转寿司”的开创者是在大阪经营小餐馆的白石义明,在“回转寿司”没有诞生之前,寿司一直以比较“骄傲”的身份在日本料理中出现,价格也贵,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已是很奢华的一种享受了。而当初光顾白石义明小餐馆的客人,大都是附近中小企业的工人。因此,对于白石义明来说,靠“高价寿司”做不成生意,首先要把价格降下来。为此,白石义明开了一家没有座席而客人均站着吃的寿司店,这里的寿司价格比普通寿司便宜三成,于是,很快就大受欢迎,这个只能容纳10人左右的小店顿时门庭若市。

传统的寿司店,都是在客人入店之后,临时点选寿司,而制作寿司的厨师,再根据客人所点现做。这样一来,如果顾客增多,就必须要有相应多的寿司厨师,必然使人工费增多。啤酒工厂生产线上的传送带使白石义明受到启发。一次参观啤酒工厂时看到一瓶瓶的啤酒被放在传送带上运送,他便想到是否可以将刚捏好的新鲜寿司利用传送带送到顾客桌上,这样就不需要很多人手了。

传送带的材料是个很大的问题。木质是最适宜的传送带选材,但因为寿司是生食品,木质传送带会因此而很快腐烂,而铁质容易生锈。最后,白石义明选用了不锈钢。并且,为运转时能顺利转弯,传送带是用月牙形的不锈钢板组合而成的。就这样,经过4年的反复试验,1958年,名为“元禄寿司”的第一家“回转寿司”店终于开张了。数年后,发展到在日本全国拥有了240个分店,而“元禄回转寿司”的创始人白石义明,也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回转寿司之父”。

回转寿司的价廉物美,为高价的寿司脱下了昂贵的外衣,成为普通消费者的新宠。但对于那些有足够消费能力而又喜爱寿司的人来说,回转寿司仍然是他们不屑一顾的。因为,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回转寿司的饭团大都在制作工厂或制作间事先制成半成品,并用机器事先切割成一口大小的饭团,这样,店开始营业时,只要在现成的饭团上盖上生鱼片,包上海苔等,就可以放上传送带供客人享用了。

这样的做法,因其低成本、高效率、气氛自由随意而被一般人普遍接受,但对于内行的寿司美食家们来说,他们甚至认为“回转寿司”已经不能说是“寿司”,充其量只是个加了点鱼片呀什么的饭团。按照寿司美食家的说法,真正的寿司,是用手一点点捏出来的,而亲眼看到厨师捏寿司的每个细微动作,更是吃寿司的一种享受。而“回转寿司”,因为省略了这一过程,总让内行的食客感觉缺少些什么,他们说:“寿司之所以好吃,就是因为带有手捏过的味道。”

7.寿司中的日本饮食与文化 篇七

京樽品牌此次新的市场计划包括中国和越南市场,就中国市场的进度来看,京樽已经和大连的水产加工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店铺的选址工作。就主打产品来看,中国市场的主营产品则与京樽在日本的产品有所差异,将以握寿司等关东风味的寿司为主,而京樽在日本的门店则是主打散寿司等关西风味寿司。且寿司的价格也低于日本国内的价格,根据报道,每个寿司定价约合人民币2元,主要针对中等消费者的需求。

此次京樽品牌在中国市场具体的经营方式目前并无更多信息。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大众餐饮势头强劲,餐饮外卖O2O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数据显示,2015年餐饮外卖收入呈现井喷式增长。目前全国餐饮业3万亿元营业额当中,大众化餐饮占到80%左右。京樽寿司以外卖店和中端消费定位切入中国市场确实是较为明智的战略选择,但就寿司单品目前的市场容量来看,前景还不甚明朗。

上一篇:出入网络之间优秀作文及点评下一篇:科研技术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