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演讲稿(精选9篇)
1.艾滋病预防演讲稿 篇一
预防艾滋病演讲稿
觉醒理解责任今天,当我们在这里畅谈“关爱妇女,远离艾滋”。也许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其实,艾滋病离我们不远,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就在我们中间。今天,当我们知道,我们这里是国家艾滋病防治大县,也许有人谈虎色变。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我就曾经与艾滋病感染者握过手、交谈过、一起吃过饭。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觉醒、理解、责任”。这三个词,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这是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与艾滋病人接触过程中,深刻的体验。记得在今年春节的一天,正当大家尽享无伦的时候,我在电台直播间,正在主持中午12点的热线互动节目。这时,一阵铃声响起,我接过电话一听,没有声音。不一会儿,一个女孩柔美的声音传过来,她说她要走了,临行前给自已的未婚夫,点一首《断翅的蝴蝶》。这是一首曲调凄美的歌曲。我说:你失恋了吗?她在电话里沉默半天后,才说:我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她还挑衅地说:如果你有胆量,下班后,我请你吃饭,听听我的故事。下班后,我爽快地赴约,在咖啡厅里,我一眼就认出了她,一个戴着墨镜,面色苍白的姑娘,孤独地坐在角落里,美丽得惊人。在咖啡的淡淡香味中,她向我敞开了心里的秘密。她是在南方打工的时候,由于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而深陷泥潭。一次行为不检点的放纵,让她永远失去了家庭和爱情。她也曾想以自己的病毒之躯,报复社会,但生性善良的她没有这么做,这是一个觉醒的灵魂。她要我帮她呼吁:和她一样的姐妹们回头是岸,不要让一幕幕悲剧再次重演;她要我帮她呼吁:正值青春年少、健康美丽的姐妹的,以她为戒,要自尊自爱,以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明天!还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去年,在霜叶飘零的一个秋日里,我们台派我陪同著名的学者、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思教授,到我县一个艾滋村采访。一走进村里,我们被眼前的景况惊呆了,只见一幢幢房子大门紧锁,一座座院子长满了衰草,艾滋病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被人为地隔离,被乡亲们唾弃!看到达个情景,桂希思教授心痛了,他愤怒地说:艾滋病并不可怕,正常的接触,不可能传染,我们为什么不去关心他?我们为什么不去理解他?要知道,你们的仇视和远离,会给社会留下更大的隐患!桂希思教授的话语,至今还在我耳畔回想里我常常扣心自问:我理解他们吗?在这里,我也问在座高谈阔论的朋友们一句:你们理解他们吗?最后,我还是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去年12月1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我县卫生部门举行一场盛大的红丝带主题晚会。在晚会上,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面对我们的镜头,面对全县的广大电视观众。他是一名为人师表的教师,他同时也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当我们问她:是什么使你敢于站出末,现身说法,你就不怕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亲朋好友吗?他只说了两个字责任。他说他有责任呼吁社会,呼吁政府要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强血源管理,呼吁整个社会珍惜生命、远离艾滋,让更多无辜的人,免受其害。一句句质朴的话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激言,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姐妹们,让红丝带飘扬起来吧,让我们把红丝带放到艾滋病患者手中,它标志着觉醒;让我们把红丝带发放到人群中去,它代表着理解;让我们把红丝带放在我们自己心里,它意味着责任。姐妹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远离艾滋,消除歧视,共享和谐!
防治艾滋病演讲稿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爱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 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 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 艾滋
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亲爱的朋友,请相信: 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
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充满爱的世界里!”
谢谢大家!
2.艾滋病预防演讲稿 篇二
1 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严峻性
《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7]指出, 截至2007年11月20日, 全球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已超过3 300万, 其中15岁以下人群约为250万。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 》[8],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 501例, 其中AIDS病人62 838例, 死亡报告22 205人。2007年, 国家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对我国AIDS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统计, 结果显示, 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70万, 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其中AIDS病人8.5万, 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 因AIDS死亡2万。目前我国的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的态势, 性传播与吸毒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有关资料显示[9], 我国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吸毒有较长的历史背景;二是AIDS高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毒品交易的主要通道, 比较容易获得毒品;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特别是缺乏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四是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变, 但由于发展不平衡, 使部分地区文化、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文献[10]报道, 目前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仍在明显增加, 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
2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风险
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性伙伴有增多趋势等问题均可能形成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AIDS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就有可能感染AIDS。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
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 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他们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 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 但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 主要是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教育, 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知识和信息的教育,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 也忽略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忽视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在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性行为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 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 使青少年特别是使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之中 。
2.2 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上的差距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 正值青春发育后期, 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1 897名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调查发现, 有49.4%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谈恋爱, 27.4%发生过边缘性行为 (包括拥抱、接吻、性爱抚) , 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 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9.9%[11]。这一调查结果与柳晓琳等[12]的调查报道较为一致, 与徐永芳等[13]的调查结果差距较大, 反映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性观念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观念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差距。因此,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的风险更加严峻。
2.3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
在对待AIDS的基本知识方面, 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某高校不同学历师生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 19.81%不知道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 40.01%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38.76%对HIV/AIDS十分恐惧[14]。另一项调查显示, 75.5%的医学大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25.5%的大学生认为自慰可感染AIDS;48.0%和18.5%的大学生认为可通过注射疫苗和口服预防性药物能预防AIDS; 70.8%的学生认为对HIV感染者应集中管理;58.0%的学生担心以后与HIV感染者在一起传染AIDS, 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HIV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 同时还有 93.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获得AIDS相关知识[15]。说明高校学生对AIDS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从而导致对AIDS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加大高校AIDS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是为减少大学生传染AIDS风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3 高校AIDS预防机制
3.1 国家政策支持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AIDS病例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DS的防治工作,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其中对高校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1998年国务院专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16], 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各高校都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筹规划。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7]又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大中专院校建立健全艾滋病预防机制的重要性。2006年初国务院又重新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18], 进一步部署各级学校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 为不断完善高校AIDS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2 建立高校AIDS预防机制
一是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以包括卫生防疫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 负责制订本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长期规划”, 审定学校卫生防疫部门制定的“年度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 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 确保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三是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联系, 使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长期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时刻掌握校内艾滋病疫情,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4 高校AIDS预防措施
4.1 加强AIDS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业务知识的培训, 因为教师的性知识、态度、观念和性道德都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 许多预防AIDS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就不了解AIDS防治的基本知识, 难以胜任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有调查显示, 84.1%的教师希望在教师培训中学习有关预防AIDS方面的知识 , 79.3%的教师认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AIDS最有效方法[11]。其次是要组织有关人员和学生代表深入到民族地区高校所在的服务区域, 认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 重点探讨全国其他地方少有或桂西北独有的民族 (如仫佬族、白裤瑶族、毛南族等) 生活习俗与HIV感染的关系, 从中寻找民族地区高校预防AIDS的途径和办法, 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地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4.2 有计划地举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AIDS在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国家相关预防与控制政策; 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探讨; 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待HIV/AIDS的态度、预防措施等。同时对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提出要求, 将AIDS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 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AIDS教育的前提, 针对性行为在学生中存在的现实性,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男性责任感教育、女性自尊自重自爱教育。通过这些讲座以及各种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3 发挥大众媒体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一直都是在我国青少年中进行AIDS预防宣传教育的主要载体, 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黑版报等传统媒体外, 因特网在教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有调查显示, 20世纪90年代初, 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学卫生书籍、报刊杂志及文艺书籍等, 其中医学卫生书籍占50.6%, 报刊杂志占28.6%, 文艺书籍占10.3%, 影视占0.5%[19]。Kate[20]的研究发现, 20世纪末在校大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已明显升高。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充实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 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和预防AIDS知识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另外, 通过网络、电视讲座、健康热线、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世界AIDS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 对大学生预防AIDS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4 发挥在校大学生生力军作用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广泛, 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 回到家庭所在地开展预防AIDS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这项活动面向基层, 走进千家万户, 是一种投入小、社会效益大的公益性行为。在大学生中持之以恒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为我国防控AIDS的流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 在校内开展探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预防AIDS健康教育活动中, 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是学生以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主线, 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活动;二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牵头, 举办与预防AIDS相关的专题班会、专题版报、专题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教育形式, 既有利于对上述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 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与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 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预防AIDS的良好习惯。
4.5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开展防艾工作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预防AIDS的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一个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专题教育可以对增强学生的知识、态度等起到显著的作用。有调查显示[21], 学生同家长或家庭中其他成员谈过AIDS问题的比例为46.0% , 同朋友谈论的比例为48.7%。因此, 构建以学校为中心, 家庭、社会同时参与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6 预防AIDS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可采用双向方式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每一届大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 HIV/AIDS的态度、预防知识及性观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是对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在预防AIDS知识获取和态度转变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也是对整个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师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是对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性的检验。因此, 健康教育的评价结果, 是为进一步修正高校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AIDS预防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3.艾滋病预防演讲稿 篇三
(一)加强孕期保健
对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其本人和家人对艾滋病以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充分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对本人及胎儿、婴儿的伤害,使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
对于要求终止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应尽早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决定终止妊娠者提供人工流产服务,并给予有效的避孕方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要求继续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提供常规孕期保健、监测和随访,建议并鼓励孕妇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并为感染孕妇提供特殊心理支持和综合关怀服务。
给予优孕、优育、孕期保健及孕期哺乳准备,孕产期抗病毒药物应用、产后婴儿喂养等问题的咨询和保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产前避免进行羊水穿刺、胎儿镜等有创性检查。
感染孕产妇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监测和指导。
了解孕产史、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既往分娩方式等,了解其他疾病史和药物(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
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预防和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二)提倡住院分娩
在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以使孕产妇及家庭了解住院分娩时对保护母婴安全和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作用。
倡导住院分娩,鼓励所有孕产妇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
为所有住院分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和检测、母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避免产时损伤性操作、产后保健和婴儿喂养指导等服务。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处理
(一)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考虑到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目前对尚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推荐使用的预防用药方案如下,各地可根据孕妇及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方案一(推荐用药):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NVP联合用药)
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每3个小时AZT300毫克,口服,至分娩
结束。
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NVP)200毫克,若孕妇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毫克。若选择性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应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维乐命200毫克。
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毫克/千克(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最多不超过6毫克(或混悬液0.6毫升)。
新生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小时1次,2毫克/千克,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
6周。
方案二: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方案)
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每3小时AZT300毫克,口服,至分娩
结束。
新生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小时1次,2毫克/千克,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
6周。
方案三: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3TC联合
用药)
孕妇从妊娠36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拉米夫定(3TC)150毫克,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齐多夫定300毫克每3小时1次+拉米夫定150毫克,每日两次,至分娩
结束。
产后产妇齐多夫定300毫克每日两次+拉米夫定150毫克每日2次,持续用药1周。
新生儿齐多夫定4毫克/千克每日2次+拉米夫定2毫克/千克每日2次,持续用药
1周。
方案四: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维乐命方案)
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NVP)200毫克,若孕妇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毫克,若选择性剖宫产,应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维乐命200毫克。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毫克/千克(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最多不超过6毫克(或混悬液0.6毫升)。若新生儿服用维乐命1小时内呕吐,则应重复服用维乐命一次。
(二)选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方案
选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孕产妇自身,孕产妇及丈夫以往是否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及用药时间,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及毒副反应等因素。
(三)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处理
如有条件应定期对艾滋病感染的孕妇检测CD4细胞及病毒载量,随时观察感染水平。
孕早期,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或CD4细胞<350个细胞/立方毫米者(仅一个条件符合即可),应建议终止妊娠(<孕14周)。
自愿继续妊娠,如有抗病毒治疗指征(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或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仅一个条件符合即可),应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使用时间必须在孕14周以后。
抗病毒治疗原则
对于妊娠期间HIV阳性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相对独立但是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一是针对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另外是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必须权衡抗病毒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用药方案
参考“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的要求,推荐用药方案:
用药标准: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或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
nlc202309051502
推荐使用AZT+3TC+NVP,AZT+3TC+EFV
若仅有AZT可采用单一用药方案:自孕14周开始服用,AZT100毫克/次,
5次/日。
HIV的垂直传播可以发生在任何CD4水平
AZT在母亲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时对于减少围产期传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如果妊娠妇女的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不论CD4计数是多少,都应该给予AZT。如果无法进行病毒载量的检测,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由于AZT对预防母婴传播有较强的作用,如果该方案不含AZT,应考虑将一种NRTI改为AZT。如果某孕妇还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确定开始治疗的时间和选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母婴传播和母、子安全的问题。三联的抗病毒治疗应推迟到妊娠3个月后(妊娠>12周),可以不考虑当时的CD4细胞
计数。
产后应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在产后6~8周进行CD4细胞计数测定。如果CD4<350个细胞/立方毫米,则应使用安全的方式停止抗病毒治疗。
(四)哺乳产妇的抗病毒治疗
母乳喂养造成HIV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很高,因此应避免哺乳并使用配方婴儿食物。如果母亲仍要选择母乳喂养,则要在整个哺乳期其进行抗病毒
治疗。
妊娠和非妊娠妇女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相同的,但是要考虑以下
3点:
使用AZT替代d4T(d4T会增加妊娠妇女的肝毒性,AZT则对母婴传播有较好的阻断作用)。
应避免对基线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的妊娠妇女使用含NVP治疗方案(增加严重肝毒性的风险)。
因为会造成孕妇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应避免d4T和ddI的联合使用。
(五)妊娠期间禁忌的抗病毒药物
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具有潜在致畸性,因此不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没有有效避孕措施时使用。育龄期妇女应在开始EFV方案治疗前进行妊娠检测。对于那些已经服用EFV的晚期孕妇,应告知可能存在的危险。
由于妊娠时两种NRTI(如d4T/ddI)的联合使用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故在妊娠期应该避免。
(六)避孕药对抗病毒药物的影响
不希望怀孕并且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妇女应采取有效、合适的避孕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抗病毒药物,尤其是NVP、EFZ和PI类药物和激素类避孕药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将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产生影响。因此,使用安全套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大力提倡。
安全分娩
(一)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时应避免增加传播机会的产科损伤性操作,如宫内胎儿头皮电极监测、会阴侧切术、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
如果出现胎膜早破或临产早期出现胎膜破裂,应积极处理,缩短
产程。
(二)剖宫产分娩
择期剖宫产可降低母婴传播机会,在有条件地区可以选择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但由于剖宫产可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目前尚不主张在条件有限地区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作为剖宫产指征。临产后的剖宫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没有明显作用。实施择期剖宫产术同时应按照所选方案正确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三)新生儿产科相关处理
新生儿出生时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母血、羊水及分泌物。清理呼吸道时避免咽喉部黏膜损伤。
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
清洗新生儿时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和黏膜。
新生儿脐带处理严格消毒。
4.预防艾滋病演讲稿 篇四
远离艾滋病》。
今天,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把每年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也许有人会问,这里是菁菁校园,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谈艾滋病不是杞人忧天吗? 其实,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林林总总,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亲人、同学、朋友、火车上的临座,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将来我们走入社会,也要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爱滋病的全称是 “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症”。多种途径都可能使你感染艾滋病,比如不规范采、供血(浆),母婴传播,家庭内传播,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以及吸食毒品,滥交等等。感染艾滋病初期只是一些常见的感冒症状,而后病毒开始长达数年的潜伏期。一旦全面发作,就会连带一系列并发症状,病人痛苦难当,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吞噬自己的身体,号称“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目前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艾滋病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给人类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是触目惊心的。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全球平均每天有6000人感染艾滋病,中国现存艾滋病人数高达85万人,居全球第12位,艾滋病已经成为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
当然,艾滋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无需谈虎色变,走近它,正视它,做到远离艾滋病并不难。
同学们,我们是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工作。近段时间,发现有少数学生有拍拖的迹象,他们的举止和身份及其不相称,有的在校园里交往过密,在校园外穿着校服拥抱、接吻,听说有的甚至发生性关系、堕胎等等严重伤害身体的举动,这些行为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形象,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也有可能发生兄弟学校那样的情杀事件,甚至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学校是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罚的。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红丝带志愿者,正是他们,在帮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艾滋病知识、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关注艾滋病相关弱势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使人们能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
同学们,青春是美好的,就像那翩跹飞舞的蝴蝶,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翅膀,才能飞的更远,流连更多的花,让生命充盈美丽!
5.预防艾滋病的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今天,当我在这里讲“关爱妇女,远离艾滋”,谈“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宣传“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时,也许有人会问,这里是校园,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谈艾滋病不是杞人忧天吗?
爱滋病就是“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症”,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多种途径都可能使你感染艾滋病,比如不规范采供血(浆),母婴传播,家庭内传播,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以及吸食毒品,滥交等等。感染艾滋病初期只是一些常见的感冒症状,而后病毒开始长达数年的潜伏期。一旦全面发作,就会连带一系列并发症状,病人痛苦难当,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吞噬自己的身体。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算的!
艾滋病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给人类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是触目惊心的。据介绍,自1983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800万条生命被艾滋病魔夺走,新感染病毒的人数仍在以每年400至500万的数量增加,其中一半是15—24岁的青少年。艾滋病已经成为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
正如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所说,青少年是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
我们是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有义务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工作。不仅要自己掌握艾滋病的防御知识,还要在校园内社会上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不仅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带动社会其它成员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
在每所学校中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大学生防艾宣传志愿者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红丝带志愿者,使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艾滋病知识、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关注艾滋病相关弱势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
2002年10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访华发表的3000字的演讲稿中,竟用了1800字谈中国爱滋病的防治。安南指出:“中国必须刻不容缓的防止艾滋病毒进一步大规模蔓延。中国正处于一个决定性时刻,..”
6.关于预防艾滋病的演讲稿 篇六
演讲人: 周叶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当我在这里讲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宣传“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时,也许有人会问,这里是菁菁校园,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谈艾滋病不是杞人忧天吗?
或许你认为只要不吸毒、不滥交就不会得艾滋病,其实,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林林总总,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亲人、同学、朋友、火车上的临座,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将来我们走入社会,也要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无需谈虎色变,走近它,正视它,做到远离艾滋病并不难。
爱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症”,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多种途径都可能使你感染艾滋病,比如不规范采供血(浆),母婴传播,家庭内传播,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以及吸食毒品,滥交等等。感染艾滋病初期只是一些常见的感冒症状,而后病毒开始长达数年的潜伏期。一旦全面发作,就会连带一系列并发症状,病人痛苦难当,只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吞噬自己的身体。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算的!
艾滋病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给人类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是触目惊心的。据介绍,自1983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800万条生命被艾滋病魔夺走,新感染病毒的人数仍在以每年400至500万的数量增加,其中一半是15—24岁的青少年。艾滋病已经成为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
正如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所说,青少年是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我们是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有义务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工作。不仅要自己掌握艾滋病的防御知识,还要在校园内社会上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不仅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带动社会其它成员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
在每所学校中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学生防艾宣传志愿者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红丝带志愿者,使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艾滋病知识、正视艾滋病问题、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关注艾滋病相关弱势群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防治、关爱艾滋病这个社会主题中来,成为抗击艾滋病蔓延的主力军。
2002年10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访华发表的3000字的演讲稿中,竟用了1800字谈中国爱滋病的防治。安南指出:“中国必须刻不容缓的防止艾滋病毒进一步大规模蔓延。中国正处于一个决定性时刻。”
青春是美好的,就像那翩跹飞舞的蝴蝶,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翅膀,才能飞的更远,流连更多的花,让生命充盈美丽!“断翅蝴蝶,心碎难免,忧伤化白云飘荡在蓝天。”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我们要爱惜它,呵护它,别让上面爬满了虱子!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7.艾滋病预防演讲稿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毒品,正确预防
大学生是我们的未来,要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禁毒、防艾教育,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他们明白,毒品、艾滋病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更客观真实地了解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广泛地开展毒品、艾滋病危害性的宣传,阻止毒品、艾滋病在大学校园扩散的可能性。
一、毒品与开展禁毒宣传的必要性分析
2014年,《法制日报》记者从公安部禁毒局获悉,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毒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5万人。其中,阿片类138万人,占53% ; 合成毒品117万人,占45% ; 其他万人,占2% 。按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计算,我国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000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 。
1. 毒品种类概述
第一,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 如鸦片) 、半合成毒品( 如海洛因) 和合成毒品( 如冰毒) 三大类。第二,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 如鸦片类) 和精神药品( 如苯丙胺类) 。第三,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 如鸦片类) 、兴奋剂( 苯丙胺类) 和致幻剂( 如麦司卡林) 等。第四,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
2. 毒品的危害
第一,营养不良。吸毒可引发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第二,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如自私冷淡,有时出现幻觉冲动,导致自残、自杀和伤人。第三,损害呼吸道,吸食后往往引发肺梗塞,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 损害免疫系统,引发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第四,损害神经系统。如急性感染性神经火,细菌性脑膜火等。第五,造成性功能障碍,男性多表现为阳萎、早泄、射精困难; 女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性欲缺乏和不孕。
3. 在大学生中间宣传禁毒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大学生沾染毒品的潜在因素分析。从国内吸毒者吸毒的原因来看,有好奇而尝试禁果、无知被诱、消愁解闷、被人暗算、赌气共吸、显示富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大学生,使大学生沾染上毒品。
第二,大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还较差。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拥有的有关毒品的知识还很少。据调查,他们中87% 的人没有见过毒品,甚至8% 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毒品及中国目前流行哪些毒品。在受调查的同学中还有9% 的同学不知道毒品对人有哪些危害,另有一部分人只简单知道毒品会使人上瘾,而对其他危害不甚了解。
二、艾滋病知识分析
1. 艾滋病概述
2013年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持续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感染艾滋病人数高达85万人; 大部分都是男同志患艾滋病。艾滋病目前是一种不治之症,又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由艾滋病毒引发的疾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鸣透露,截至2013年底,广州48所学校发现了学生艾滋病感染者,最多一所超过10例。“但因为不是所有大学生进行检测,所以实际数字可能会更多。”目前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广泛流行期并且正在由吸毒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蔓延。鉴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这一问题在西部地区尤其突出。
2. 艾滋病的症状
第一,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 以上,最多可降低40% ,病人消瘦特别明显。第二,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第三,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第四,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第五,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第六,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第一,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第二,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第三,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
三、如何强化大学生正确预防艾滋病与毒品的传播
1. 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防艾氛围。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等形式,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另外,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防艾活动,如“不让毒品艾滋进校园”“禁毒防艾志愿者行动”等。
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禁毒防艾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等,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的意识。
3. 拒绝外界诱惑,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要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克制力,少受外境诱惑,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果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而自弃; 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正确运用避孕套,做好性前防护措施。
4. 禁毒防艾日常小常识
8.预防艾滋病 你我共参与 篇八
“全球危机,全球行动”是本次会议的主题。来自189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等2200多人出席了会议。我国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也出席了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做了长篇报告,他敦促各国领导人在对艾滋病的斗争中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呼吁发展中国家将对付艾滋病的经费增加4倍,同时还呼吁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
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资料,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的第四号杀手,非洲的头号杀手。20年来,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总人数已高达5800万(其中2180万已死亡)。仅2000年1年,全球新感染者530万,死亡300万。目前活着的3620万感染者中,成人3200万,15岁以下儿童400万、妇女1520万。非洲成人感染者已高达9%。有的国家培训教师的速度赶不上教师由于患艾滋病而死亡的速度。由于艾滋病引起的父母死亡,目前全球已有1300万艾滋病孤儿。
亚太地区占全球人口的60%,目前感染人数只占全球20%。然而艾滋病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亚洲的感染人数正在出现“惊人的增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表明,生活在亚太地区的青少年,许多人对艾滋病的威胁及在本地区迅速增长之势毫无防备。60%的9~13岁儿童及35%的14~17岁青少年,对艾滋病“一无所知”或“只知其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亚洲现在的情况相当于非洲5年前的情况。若要避免悲剧在该地区发生,需要当机立断,采取紧急干预措施。
我国艾滋病流行之势正日趋严峻。2000年艾滋病疫情报告比1999年同期增长37.2%。至2001年5月,我国共报告感染者23780余例,其中病人956例,死亡537例。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的艾滋病流行让人不寒而粟,如河南某贫困地区发现“艾滋病村”,区区几百人的村庄竟有30多例艾滋病:南方某省一个仅3万多人口的城镇,在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时,共发现感染者27人。卫生部官员在《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和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策略》专题报告中警告:中国存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其因素是:吸毒人群仍在增加且静脉注射毒品的比例上升;性乱人群有增无减且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很低;同性恋活跃且处于地下状态;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人群中预防艾滋病常识知晓率很低。报告还指出,我国艾滋病主要分布在农村,且主要为青壮年。其中20~29岁的占56.9%,30~39岁的占24.1%;吸毒人群占74.2%。专家们的共识是:如不采取更强力措施,到2010年,我国感染人数将突破1 000万!所幸的是,艾滋病的流行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我国制订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中长期(1998~2010年)规划。防治经费由原来的每年150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每年1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则更多。
我国迎战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教为辅,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下面这些基本常识及相关信息。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病毒主要攻击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死亡。感染后4~8周(急性感染1~2周)才能从血液中测出抗体,而在未测出抗体前已具有感染性。感染后的潜伏期平均为7~10年(儿童为1~3年)。未发病时,感染者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毫无症状地生活、工作很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在6~18月内死亡。幼儿感染者很少活到5岁。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任何治疗只能延缓患者生命、缓解症状,且治疗费用极其昂贵。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已进行了13年,但尚未研制成功。专家们认为至少要等待10年以上才有望用上安全、有效的疫苗。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大。有5%~10%的感染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器官移植传播的。有1/3~1/2的妇女感染者会通过妊娠、分娩、哺乳把艾滋病传给孩子。受感染的妇女不能怀孕,如怀孕应终止妊娠。怀疑自己受到感染的人应到有条件的医疗或疾病控制机构接受咨询、检查。只有获得国家认证的艾滋病实验室才有资格报告艾滋病。医务人员对感染者有保守秘密的义务。
(3)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一般性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也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抵抗力较弱,离体后只能存活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卖淫嫖娼等,是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多个性伙伴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青少年要学会克制性冲动。夫妻间应当彼此忠诚。
(5)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而且能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危险。“特殊人群”(包括夫妻一方是感染者)每次性交都应使用避孕套。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他任何避孕措施均不能预防性病、艾滋病。艾滋病男传女远远高于女传男,妇女有权主动要求男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6)患性病的人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尤其容易感染艾滋病,且更易将病毒传给他人。因此,迅速治愈性病和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机会。
(7)吸毒是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目前我国70%的成人感染者是静脉吸毒者。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极易感染艾滋病。因此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警惕毒品,珍爱生命。
(8)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站管理、严格血液检测,是保证安全用血、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严格各项消毒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如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所用的刀、针和其他易刺破皮肤的器具,应经过严格消毒。
(9)对艾滋病及其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还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社会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和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影响。每个人都有权而且必须知晓预防艾滋病的基本常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知道的常识告诉他人。向青少年宣传艾滋病、性病常识,使他们免受其危害,更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以及大众传媒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
9.艾滋病预防演讲稿 篇九
Today we will tall about AIDs, More media coverage is being paid to the HIV/AIDS situation in China. So, what is AIDs,or what dose AIDs means? AIDs mean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it has yet to spread widely in the rest of the nation. And how to get AIDS? You dont actually “get” AIDS. You might get infected with HIV, and later you might develop AIDS. You can get infected with HIV from anyone whos infected, even if they dont look sick and even if they havent tested HIV-positive yet. The blood, vaginal fluid, semen, and breast milk of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has enough of the virus in it to infect other people. Most people get the HIV virus by having sex with an infected person.
So, how do I know if I get AIDs? Of course, we should go to hospital to check our blood. HIV disease becomes AIDS when your immune system is seriously damaged. If you have less than 200 CD4 cells or if your CD4 percentage is less than 14%, you have AIDS.
【艾滋病预防演讲稿】推荐阅读:
预防艾滋病演讲稿106-24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讲稿10-18
中学预防艾滋病09-28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简报07-15
艾滋病预防知识竞赛08-09
艾滋病的预防培训小结08-14
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08-31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高二10-16
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试题11-04
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范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