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动叫师德

2024-07-01

有一种感动叫师德(共8篇)

1.有一种感动叫师德 篇一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有一种师德叫心态教案

导言:三个90%的德育困惑与反思

“施受错位”——为何90%的老师说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师爱? “知意脱节”——为何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而90%以上的教师都表示不愿意当班主任?

“读书为己”——为何90年代前90%以上的学生为社会理想读书,而现在90%的学生为个人利益而学习?

教育反思——“5+2≤0现象”与德育低效(学校根源:德育﹦补救教育;心理问题﹦品德问题;重教育要求不重教育心态;重说教不重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

一、何谓心态:由心态决定命运说起

心态内涵:心理状态、情绪态度 情绪过程误区:事件→情绪→行为→效果 情绪过程实质:事件→态度→情绪→行为→效果 态度:观念、情感、价值取向与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生活事件)B(belief,观念、信念体系)C(consequence,情绪反应)

二、水桶理论: 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

世界由两类人构成 生理上:男人和女人

心理上:积极心态的人和消极心态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水桶和一把看不见的勺子水桶盛满时使人乐观自信;水桶见底时令人意志消沉。

---(美)拉思&克利夫顿博士

积极心态:增力、建设性。体现为阳光心态---主动、热情、自信、进取,充满幸福感、效能感、使命感(受教育者:开放、认同、接纳、参与)

消极心态:减力、破坏性。表现为灰暗心态---被动、倦怠、抑郁、亚健康,充满压力感、疲惫感、挫败感(受教育者:封闭、厌倦、抵触、抗拒)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三、“5+2≤0现象”:德育低效的心理分析

(一)何谓“5+2≤0现象”

“5+2≤0现象”是德育低效、0效、负效的代名词,指学校五天的正向教育不如校外两天负面的影响作用大。其实质是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内化为学生品德,相反,学校教育所不提倡甚至反对的内容却为学生所认同。

“5+2≤0现象”具体表现为为学生品德上的知行脱节、自我中心、价值西化、心理脆弱、网络沉迷、低龄恋爱、违法犯罪等现象。

寻找德育低效背后的心态根源。

(二)全面看待中小学生品德取向 中小学生品德取向与主流价值基本一致

国家、民族、社会意识较强,但社会责任感不足(80%以上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而自豪;50.7%的学生为了自己而学习)

关心人类生存与全球生态环境(90%以上的学生关心人类生存与全球生态环境)法纪与公德意识较强(98%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遵守学生守则)

家庭融洽,但亲子沟通存在障碍(84.4%的学生对家庭生活满意;41.6%认为父母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崇尚自我与诚信第一的道德价值(学生认为个人努力是决定发展的第一要素; 54.4%的学生认为诚信是最重要的美德)

(三)寻找德育低效的根源:从非道德环境到内化障碍

通常把“5+2≤0现象”归咎于不良社会环境、负面媒体文化和不利家庭因素的影响作用。黑网吧、西方文化、父母离异常常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电视、网络、快餐文化、家长素质等也常常成为人们指责批评的对象和替罪羔羊。

“5+2≤0现象”是一种综合效应,不仅有校外不良因素和家庭教育偏差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内耗---“抵消效应”,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会适应不良等方面的原因;而作为学校,我们更应关注德育科学性与学生品德形成内化障碍的原因。

解决“5+2≤0现象”的出路,既要净化社会环境与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还要不断完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加和效应”和构建德育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科学规律,唤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过程的的积极心态。

四、德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

(一)现代德育的使命

传统德育的困惑

缺乏共同道德教育,公民责任感培养未成为社会意识 中小学生的社会公民与公德意识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的国民教师意识

不同时代的特征与德育的使命

一元化社会-----------→多元化社会--------→民主化社会

思想服从与道德教化---→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积极心态与道德责任

(二)现代德育的智慧:心灵的唤醒

1、“教育的智慧和使命在于唤醒和培育学习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生命热情”:

唤醒积极心态 培育道德责任 养成自主精神

2、积极心态培育的依据 :

改变德育低效现状的要求

新课程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要求

3、积极心态营造作是现代德育的“杠杆点”(1)积极心态营造的三大原则

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态阅读 让学生以成功的心态学习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生活

(2)培育积极心态的三大途径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阅读指导培育学生通过阅读增长智慧的快乐 自主学习引导促进班级成为学习型的班集体 多元智能培养让学生人人获得成功者的体验

五、有一种师德叫心态

教师心态: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在情绪态度上的表现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而理性的教育者心态。教师积极对待学生、对待事业和对待自己的心理态度,体现为师德师风。

教师阳光心态的价值:

自我发展价值阳光心态是自我成就的动力:积极心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书育人价值阳光心态是师德的语言:师德是教师心态的表达;师德是心态的内涵,心态体现师德的价值。传统教师形象:无私奉献。现代师德: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规范。

教育教学价值阳光心态是教育的智慧:良好心态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人际生活价值阳光心态是人际互动的源泉……

(一)职业倦怠±:教师压力与心态失调

2006年教师节教师状况调查:

八成以上教师有明显心理压力感,中学老师尤甚; 教师 职业倦怠现象蔓延,教师心态亟待调适。

自我审视:我们是否也有心理压力感和职业倦怠?是否也需要心态调适?

(二)谁操纵我们的心态

心有千千结:“困扰人们的不是问题,而是对问题的看法。”(感觉判断与情绪用事等非理性想法和看法,是智慧的误区)问题情结解:艾里斯理性—情绪技术 D(disputing intervention,驳斥处理)E(effect,效果)

F(new feeling,新的感觉)

ABC理性认知:观念决定感受与心态,改变非理性想法以改变情绪感受和心态;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DEF理性疗法:以理性思考取代非理性思考,形成新的情绪模式

(三)积极教育者:让师德转化为积极心态

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探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与心理倾向性的学问。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是一副有色眼镜,万物随着色彩而改观;改变心态便改变一切 营造阳光心态:降低职业倦怠,增强信守师德的幸福感

教师六种积极心态:以事业心态对待职业;以快乐心态对待工作;以关爱心态对待学生;以幸福心态对待人生;以进取心态对待自己;以合作心态对待同事。技术支持:改变问题德育观;改变心理图像;营造乐观心态

1、变补救性德育观为发展性德育观 发展性德育的内涵

横向内容结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生涯规划设计、公民意识培养整合

纵向年龄特征: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德育目标、内容衔接 发展性德育的特征 从问题性德育到成长性德育 从灌输性德育到自主性德育 从说教性德育到体验性德育 从补救性德育到发展性德育

“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改变心理图像,营造乐观心态

心理图像:让内在自我形象化、图象化、清晰化 心理图像的意义: “认识你自己!” “改善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外在自我和内在自我。内在自我决定人的世界;改变内在自我才能改变命运。内心改变才是真改变!心理图像技术的实践运用: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美丽的白日梦:改善自我心理图像,想象引导成功

从自卑到自信:“我思故我在!” 我想故我能!你把自己想象成为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

3、教师成为学生理想的激励者

(1)《理想的教师》: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朱永新)理想的教师是学生理想的激励者,是让学生具有理想的教师!(2)教师的理想:让学生具有理想!(3)激励学生理想的技术: 期望效应; 让批评成为艺术; 形成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

4、让师爱焕发出最“美丽的眼神”

基本原理:心灵的关注会神奇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因为——关注点不同➱期待不同➱态度不同➱教育后果不同,因此,教师要学会关注: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多元智能 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的情感与需求 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方式 关注学生发展的自我期望与动力机制

技术支持:发展学生优势学习方式;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机制

5、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护是一种心灵关爱与教育保护。班主任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万万不要做学生心灵创伤的制造者,而要学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与促进者。切记——

不体罚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高庙王第一小学师德教育培训教案

不冷落学生 不嘲笑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不讲教育忌语

2010.10.13

2.有一种感动叫师德 篇二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郁宝来主任出现在了我们教室前的走廊上, 让我意外的是, 他悄悄地告诉我, 与他一同来的, 是两名便衣警察。我心头一紧, 因为自己从没有和警察打过交道。我很奇怪, 发生什么事了?警察的询问更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你们班有一个叫小飞的孩子吗?他有偷窃别人手机的嫌疑。

小飞?那个瘦瘦的男孩子。他是渔民的孩子, 假日里常常和父母一起出海, 所以皮肤黝黑黝黑的。平日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 他是深知父母谋生的不容易, 所以学习格外认真, 舍得下功夫, 想着将来要让父母过上安逸的日子。所以, 我对这个懂事儿的孩子也是疼爱有加, 常常关心他的衣食住行, 留心他在学习上能否赶上班级大队伍。我迟疑了一下, 没有让小飞走出教室, 而是请警察同志调查清楚再来。小飞那么憨厚笃实的一个学生, 我怎么也不能把他和“窃贼”联系在一起啊!可是, 警察出示了确凿的证据, 失主的手机在丢失后一直关机, 唯一拨打过的电话就是小飞家里的号码。我和小飞一起来到了宿舍, 希望他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我的心里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可是, 他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他承认错误的那一刻, 腿就软了下来, 双手扶着床框:“老师, 求求你, 不要让我的爸爸、妈妈知道, 不能让他们知道哇!”我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为什么不能告诉他们?”“因为他们一直教育我做个诚实的人, 如果知道我这样子, 会伤心的!”我愤怒地喊道:“那老师呢?我就不伤心吗?老师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他的眼泪不可控制地流了下来, 泣不成声, 努力了半天, 哽咽道:“老师, 相信我, 只有这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我想, 为什么我一直信任的孩子会偷别人的东西呢?我静下心来, 和他面对面坐着。小飞的情绪很不稳定:“老师, 你帮我跟警察求求情, 不要告诉同学们和我的家人!不然我就没有面目见人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哀求。我陷入了深思, 这个问题, 可大可小, 到底要不要告诉他的父母呢?好在警察只是拿走了手机, 说孩子还小, 由班主任决定怎么处理。

我知道面对学生的问题, 教师应该冷静处理, 应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三思而后行。我们谈了三节课的时间。“你, 不是一个坏孩子!”他抬起了头, 仿佛是长途跋涉后筋疲力尽的旅人浑身又有了力量, 小飞的眼睛紧紧盯着我, 我回报他以坚定的信任的眼神。我知道, 他需要从浑浑噩噩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否则有可能破罐子破摔, 真正成为一只狂风中断线的风筝, 摔得很惨。我告诉他, 靠父母的血汗钱来挥霍时间, 炫耀财富的人, 是可耻的, 也是可悲的;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 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才是值得大家尊重的。君子爱财, 要取之有道。我感觉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话, 犹如温度适宜的熨斗, 妥帖安抚了他躁动的心。让他心绪平缓了一些, 向我敞开了尘封的心扉。他的坦白让我明白了事情发生的原委。他说, “老师, 我的家境贫寒, 吃饭穿衣都要考虑一下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可是那个女同学却能挥金如土, 在春游的时候不穿校服, 一身名牌, 还把手机带到班上来炫耀。我是气不过, 想捉弄捉弄她。可是, 拿了之后,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放回去。我没想到她会真的报警, 我还想着哪天找个机会放回去。可是, 现在已经晚了……”在和年级组长商量后, 我决定替他保守这个秘密, 选择相信我的学生。

于是, 我和小飞有了个约定, 今后再也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一定要遵守社会法规法纪, 堂堂正正做人, 认认真真学习。他也卸下了心理包袱, 认为老师保全了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经过这件事之后, 小飞仿佛经过了一次心灵的洗涤, 成熟了不少。一天, 下晚自习后, 我先去学生宿舍看了看, 才想起包还落在办公室。经过了一天的工作, 很是疲惫, 正当我面对着那五层楼梯望而生畏的时候, 我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小飞。我一惊, 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呢?他高兴地亮出手里的包:“老师, 我经过办公室, 看见你的包, 我想, 站在这里等你, 免得你还要到五楼去取。老师, 我可找到一个机会报答你了。”他的脸上, 笑容是那么纯粹, 那么灿烂。我的心里, 一阵莫名的激动。摸了摸他的头, 小飞也笑了。那一瞬间, 我有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谁说感动一定要哭呢?我被幸福感动得笑了。

小飞, 现在已经毕业了, 进入了大学。我很庆幸当初为他保守了秘密。毕业的时候, 他在我的留言册上写道, “有这样的一个人, 让我明白了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人虽然嘴巴不饶人, 却很温暖地存在。她只愿当我们人生里的一棵树。这个人啊, 我很爱她。老师, 再见。但不是再也不见, 而是再次见面的那一天, 要让你以我为骄傲!”

3.有一种感动叫震撼 篇三

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人以自己的行动站在了青春的最前沿,或许成长经历有所不同,或许教育背景有所不同,或许工作职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他们用汗水、用智慧、用信仰渲染青年人的先锋底色。

2011年5月4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5名青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这其中,有大学期间连续四年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义务支教,大学毕业后放弃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赴贵州省龙里县城开始为期一年支教工作的中国青年志愿者郎坤;有主动申请到紧邻“麻风病村”的紫云县水塘镇大关教学点,成为几十个孩子唯一的教师,与来自“麻风病村”的孩子同吃同住的代课教师孙正勇;有从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中不慎发生意外,导致截瘫,而后凭借顽强毅力重返舞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刘岩。

此外,王冬新、张广秀、马金永、王钦峰……这些名字注定书写在我们的记忆中,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青年人在不同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

她是志愿者中的典范

——她为农民工子弟扛起别样的天空

“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我就觉得挺快乐挺幸福的。”——郎坤

武汉市江汉区高家台菜市场的屋顶,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最普通不过的地方,似乎很难把这里和孩子们的教室联想到一起。但是,这里就是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因为学校在市内找不到价格低廉的教学场地,就把这家菜市场的二楼作为教室。全校6个年级10个班的孩子都挤在这里上课,楼顶的一个平台被改造成“空中操场”:孩子们每天在上面升旗, “屋顶小学”由此而来。

6年前,刚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的郎坤偶然间看到了“屋顶小学”的照片。这个善良的女孩被震撼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在繁华的城市里居然还有这样的角落,还有这样的学生,我不知道我能为他们做多少,但是我必须去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尤其是当我第一次走进那里,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虽然在去“屋顶小学”之前,郎坤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学校真实地步入眼帘,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她的眼睛湿润了。

“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退休老教师或是民办学校的老师,只教授文科课程。虽然学校有一台木琴,但是没有人会用,所以学生们从来就没上过音乐课。”回忆起与“屋顶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郎坤的脸上有些酸楚。“我当时就想带领班里的团支部委员和学校的志愿者,对那里开展长期帮扶,每周去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或许是担心郎坤只是一时兴起,或许是怕这样短暂的教学让孩子们兴奋之后是长久的失望,或许还有别的担心……“屋顶小学”的校长委婉的拒绝了郎坤的建议。

为了让校长相信自己,郎坤奔波于大学和“屋顶小学”之间,一次次跟校长沟通,第17次的时候,看着这个外表柔弱,却意志坚定的姑娘,校长“投降”了,她相信这个女孩会给自己,会给老师们,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和力量。

获得校长许可之后,郎坤开始在武汉理工大学招募志愿者,为了建立一支20人的教师团队,郎坤通过网站发帖、在学校发传单进行招募,但是都是以个人名义发起的私下传播,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害怕得不到信任和支持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帖子发出过后没有多久,她收到了200多人的报名,这让她大受鼓舞:看来和自己有一样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

虽然报名的人很多,但是郎坤需要的是一支专业而持久的团队。在经过严格的面试之后,一支20人的教师团队“诞生“了。因为大家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这个团队主要负责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授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英语课程,所以她希望队员们开心乐观,将幸福的阳光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从此,无论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每周去一次“屋顶小学”,成为郎坤和同学们风雨无阻的“必修课”。

为了能给学生们上好课,郎坤反复观看和琢磨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听课记录和心得写了厚厚一大本。她还经常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直到嗓子疼得说不出话。“因为我既是老师,也是团队负责人,当时就告诉自己,要演什么像什么。”对着镜子讲课,收集优秀课程视频,郎坤的听课记录和心得体会短短一年就写了厚厚一本。根据成员的特长,郎坤还将20人分成了不同的教学组,并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大家一起分享着教学经验。

一周、一个月、一年……郎坤和自己的团队一直坚持着,直到她大学毕业那年,她和志愿团队还募集衣物1200余件、学习用品500余件、资金5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她还牵线组织“屋顶小学”十几名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和武汉理工大学不同班级结对子,为这些孩子解决了每年的学费。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大学毕业。

对于郎坤的表现,凌智小学总校校长孙红枫说:“学生们不仅消除了自卑心理,成绩也提升很快。”

2008年,本科毕业的郎坤在本来有机会被保送读研的情况下,作出了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暂缓读研,参加学校的“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在龙里县,郎坤走进了城关三小担任英语老师。这所学校农民工子女占90%,地处偏远,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基础也不太好。

“六年级的学生,英语基本从ABC重新开始,孩子们连一些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望着这些眨巴眨巴的眼睛,为了突破山里孩子学习外语的畏难心理,我一遍遍大声演练,笑着重复一遍又一遍,我要让他们学的开心,学的用心,这就是我倡导的‘快乐英语、激情英语’”。郎坤笑着说。

老师教的用心,学生学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之前是上课困难,一个月以后下课却成了最难的事情,几次都要班主任亲自出面,强制下课。经过一年的努力,郎坤所带的200多名学生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了91分,创造了当地教育史上的奇迹。

就像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情节一样,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班上的座位空了好几个,孩子们因为贫困辍学了。与电影中的魏敏芝一样,郎坤也选择了“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来到一个学生的家里。那一刻,她惊呆了,这个所谓的家里除了床铺,没有家具,墙上“千疮百孔”,大点的缝隙能容下一个孩子的进出。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转,一个是这样,下一个还是一样,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同伴联系民政局帮孩子父母办理社会救济,联系公益网站帮孩子们筹集学费,让他们重新走进课堂。

从这一刻起,郎坤的周末有了新的安排,她和同伴们走访了龙里县的很多乡镇,在她们的倡导下,成立了“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在一年时间里募集了4万余元物资,发放到各乡镇的学生手里。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看到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放弃读书,放弃自己的梦!

“这一年里,我走访了很多乡镇,有一次看到一个黝黑瘦弱的小女孩,很冷的天气,只穿了两件薄薄的打了很多补丁的衣服,光着脚跑在满是石头的山路上。”郎坤说,“龙里县的贫困是她无法想象的,就像龙里县哪嗙乡谷冰小学,这个大山深处的学校用的是1978年建校时配的桌椅,已经30年了,起初是200套,现在凑合能用的只剩下不到60套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极其艰苦。”

为了给学生们换上新的桌椅板凳,郎坤在一个叫做“日行一善”的网站联系到了资助人,“我在飞机场等了他好几个小时,之前从未谋面,还以为自己被忽悠了。”当郎坤带着资助人来到谷冰小学,对方看到校舍的情况后,立即拿出1万元现金递到学校校长手里,之后,对方又出资为学校捐献了一批图书,这位资助人感动于郎坤的行为,相约她次年再赴龙里,资助更多的孩子。

对于郎坤来说,孩子们不仅应该能上学,更应该上好学。于是,她主动承担起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在几所学校中建立了“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站”,下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少先队大队部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郎坤说:“在那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自信,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富有爱心。”

一年的指教结束之后,郎坤将自己的工作理念传递给了“接力“的志愿者,在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她回到了武汉,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直奔“屋顶小学”,因为那里的孩子同样让她牵挂。

2010年新学期开始,成才分校学生们的早餐中,多了一杯牛奶。原来,郎坤开始在一个班进行“营养早餐”的试点计划,每个孩子每天早上都可以得到一杯新鲜牛奶。

提到资金的来源,郎坤面露难色:“一方面通过义务卖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捐款,我将管理学院分了几个团支部,每两个团支部负责一个班级,现在成才分校的8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团支部具体负责。”

“过去6年,每年寒暑假,郎坤的20名队员都会上门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家教辅导,但在郎坤的影响下,现在来我们学校做志愿者的,不光是那20人,整个管理学院30多个班级都参与进来了,有上千人,甚至理工大其他学院的人也加入进来了。”校长孙红枫颇有感触。

这就是“郎坤效应”,或者也是郎坤的连锁反应,一个“80后”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投入到这场“志愿者行动”中来。

他是教师中的典范

——独自撑起麻风村一所乡村小学

“让这帮孩子有书读。看着他们摆脱了冷眼和歧视,正常成长,再累我也高兴。”——孙正勇

紫云自治县水塘镇大关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里是“禁地”。

大关村现有沙坪、大关、关刀田三个村民组,关刀田村民组正是紫云原来有名的麻风病人聚居地,直到现在仍有麻风病人居住。由于当地贫穷落后,很多人对麻风病“闻之色变”。正是因为对“麻风病”的畏惧,从大关村出来的孩子,其他乡镇的学校都不愿意收,为了让三个村组村民们的孩子有书念,特设立了大关教学点。

遗憾的是,教学点有了,代课老师却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排除“麻风村”这一因素之外,还因这里的条件艰苦,收入微薄。

2005年3月,教学点唯一的代课教师又不干了,学生们面临的是停课回家。当时已分配到紫云自治县猴场镇田坝小学工作的孙正勇知道后,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想去大关教学点任教。

这个“80后”的年轻人也生活在贫困的农家,家里人是背债供他读完了师范学校,所以他知道知识对于这里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是因为家里的现实状况,他必须慎重考虑,毕竟猴场镇田坝小学的待遇和条件要更好一些。

然而,当孙正勇来到大关教学点时候,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小脸和那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睛时,他再也没有离开。即使之后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和孩子们眼神交汇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走不了了,脚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了那里。”孙正勇对记者说。

现实总是残酷的,当孙正勇接受工作之后,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眼前,破旧的教室和残缺的桌凳,学校没有旗杆,没有球场,不通水,不通电……孙正勇独自一人在这里开始了他“校长兼教工,教书兼打钟”的教学工作。

语文是孙老师教,数学是孙老师教,体育、音乐也是孙老师教,因为只有他一位老师,所以他承担起所有班级的所有课程,“孙老师”这三个字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这样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交叉教学一定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记者的提问,孙正勇面露难色:“这也是没有办法,起初不太习惯,不过现在已经游刃有余了,孩子们对我既喜欢又害怕……”

他所教的班级,语文考试成绩曾在全镇拿过第二名。对于学生的管理他概括为:优生帮助后进生的“优困合作”,班干部带动一般学生的“干群合作”。

2006年,大关教学点的班级里来了一对关刀田组的兄弟俩,班上的其他学生听说他俩是关刀田出来的,马上就开始议论纷纷,部分学生家长甚至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坐一起上课,孙正勇知道同龄孩子的排斥对兄弟俩的学习会带来负面影响。兄弟俩也曾悄悄地对孙正勇表示他们不想念书了。于是孙正勇开始给班里的每个孩子甚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其实这对兄弟俩没有麻风病,是爷爷奶奶患这种病,况且麻风病的传染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如果你们还是不相信,我可以带我的孩子入住学校,证明他们没病无传染。”

孙正勇老师说到做到,他真的带着女儿一起入住学校了。这一举措,也打消了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学校的学生渐渐地多了起来,班上的同学也渐渐地开始接近两兄弟,大关教学点得以正常开办并顺利接收了“麻风村”适龄儿童入学。至此,也结束了“麻风村”的孩子不能上学的历史。

此外,每年孙正勇都利用假期动员全村50多户村民参与到扫盲工作中来,关刀田组的村民总是他动员宣传的重点,不仅如此,孙正勇还要说服其他村组的村民与关刀田的村民坐在教室里一起接受扫盲授课。关刀田组虽有麻风病人,但他们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孙正勇一直坚持的思想,并且一直是这么实施的。

五年前,随着“两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孙正勇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他要经常要到镇中心小学去开会,一人一校的他只好让学生“放羊”了。对此,他深感忧虑:一是没人照看孩子们,他担心他们的安全;二是没人辅导,他担心孩子们的学习。孙正勇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远在广东打工的妻子,这个提议,妻子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后来,在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将妻子“忽悠”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报酬的临时帮手。面对妻子偶尔的怨言,孙正勇总是抿嘴一笑说:“谁叫你是我的妻子呢?”

“我信奉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名言。能得到奖励当然非常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让这帮孩子有书读。看着他们摆脱了冷眼和歧视,正常成长,再累我也高兴。”

这就是孙正勇,每天就像陀螺一样,“转”得一刻不停。

的确,在学校的一堵围墙上有一排歪歪扭扭的用小刀刻上的字:“我爱所有的小同学和我们的孙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们。”这段话对于孙正勇来说,应该是最高的评价。

她是舞者中的典范

——人生处处是舞台

“只是提前转换角色,跳舞不是一辈子的事,很多艺术家也不是常青树,这是个特殊事件,虽然残酷,但让我有契机转换角色。”——刘岩

10年专业学舞、6年职业舞者,整整16年的积淀才把刘岩带到了奥运开幕式这扇门前。而这一切都是她“跳”出来的。2003年, “桃李杯”舞蹈大赛表演银奖、2004年全国舞蹈大赛表演金奖、2005年,第五届“荷花杯”舞蹈大赛表演金奖,2007年,首届亚洲艺术节表演金奖……

似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美好。

2008年7月27日20∶25,对于刘岩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时刻,就在这一刻,命运和她开了个大玩笑,彻底转变了她的人生,命运的指针从此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原本在2008年的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她的一段独舞注定让她载入舞蹈史册。但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她退出了这次华丽的出场,换来的是与轮椅的终身相伴。

摔伤以后,她有大半年在医院里度过。

伤后的第一个月,她不时觉得胸口夹杂着麻、凉和痛。她必须完全平躺。因为久躺不动,天气太热,还长起了痱子。

这对跳舞的女孩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受伤前刘岩常去健身房,而那段日子,她只能躺在床上看看书,挑来挑去,都是关于女性的——《香奈儿的态度》《有用的聪明》……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

而心理的困苦远远超过生理上的痛苦,时间也更长。

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三位导演来医院看望刘岩,她说:“我会坚强面对。你们给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也要为你们创造一个奇迹。”这个坚强的女孩让这三个大男人的眼睛湿润了。

对于刘岩来说,她想创造奇迹,她的受伤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不完全性损伤”,有万分之一痊愈的可能性。她曾想过自己或许就是那个创造万分之一的人。

“我对于自己恢复正常行走、重新回到舞台有着坚强的信心。我那时候特别喜欢得对别人说,‘我要走路’‘ 我一定可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每天上午要做两个小时的物理治疗,下午做功能恢复锻炼,每天晚上也要训练两个小时。这个训练的强度要远远大于康复医师给我的计划指导时间。是舞蹈对我的的诱惑,让我决定要以超强度的训练争取康复的希望。”刘岩坚定地说。

即使这样,奇迹还是离刘岩越来越远,出院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的年末。

从座上轮椅的那一刻起,刘岩就在刻意回避关于舞蹈的一切。今年初,中国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邀请她去观看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她咬咬牙去了。当看着20多个演员在国家大剧院里绷着足尖出场时,刘岩忍不住哭了,尤其是在三个主角相继死去的时候。

“摔下来后的一年,你说谁遇到这样的事情能不痛苦呢,但我觉得可能快乐是调试出来的。因为我这个摔伤会改变很多东西,生活会塌陷,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如果将心态摆好,包括状态弄好,它就会呈现另外的东西,或者至少说它会往良性的地方发展,不会往恶性一方滚动,至少我是这么觉得。”刘岩很淡定。

2009年11月8日,受伤后的刘岩创造了奇迹,她在保利剧院的舞台上,亲自表演了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张云峰编导的《最深的夜、最亮的灯》,这是她受伤后首次正式登台。一袭红艳的拖地纱裙衬托着她修长舒展的身材,唯一不同的是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性的旋转、跳跃,任身体自由的飞翔,她被牢牢地“栓”在轮椅上,但轮椅拴不住她爱舞蹈的那颗狂热的心,乘着这个“新舞鞋”,她再次翩翩起舞。

那一刻,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其实一直挺犹豫的,身体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最主要的是心理接受不了,后来在编导张云峰和很多朋友的鼓励下才走出这一步,其实想试一下的想法就是一刹那产生的。”刘岩说,“这支舞讲的就是我受伤后的心路历程,有痛苦有挣扎,但最终表现的不是面对命运如何坚强不屈服,而是回归到简单而温暖的氛围,以一颗平和而淡然的心面对世界,这是很高级的情绪,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也许不能完全达到。”

如今,除了舞蹈,刘岩开始学油画、学水彩,开始做公益。

受伤后的第一个生日,她是和四川的孤儿一起过的,那七十个孤儿全是少数民族,她在这些孩子里面挑出了几位有舞蹈天赋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了学艺术的机会,学舞蹈的机会。并资助他们十年,直到毕业。

“我觉得这事情特别有意义,如果我没摔伤,只是一个舞蹈演员,我可能不会关注这个事情,我甚至可能没有时间关怀那些儿童。”刘岩说。

的确,比起摔伤前,刘岩关注得更多了。

以前刘岩也看书,但多是比较轻松的小说、杂志,看书就像喝水,每天一点点就可以。而这一年来,她看了很多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似乎忽然之间非常口渴。看得多,也就思考更多。“我比以前理性得多了。一个乐观的性格不足以支撑我的人生。我的人生还需要命运、思维、智商、情商,需要事业、工作、价值、家庭。”

她想要得到更多的认可,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希望“自己要有价值”。

4.有一种感动叫幸福- 篇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很多的记忆也随着岁月的流失慢慢退色。但是有一件事,至今历历在目,令我难以忘怀。现在回头想想,那份感动还深深的印在心里。这份感动,源于我的母亲给我的那份深沉的爱。

很小的时候,跟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我一直以为母亲不够爱我。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母亲是偏爱妹妹的。这种意识一直扎在我的心底,自然而然,我心里有些怨恨母亲,甚至怨恨妹妹。我一直认为她不该出生,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她不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就会是我一个人的,她也只会爱我一个。可是,自从妹妹出世后,母亲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了妹妹身上。不管那些恶作剧是谁做的,不管我们两个人之间是谁做错了事,她也只会训我一个。她每训我一次,我心底对她的怨恨便会多一分。那个时候的.我,是叛逆的。我会肆无惮忌的跟她对着干,会毫无顾虑的跟她顶嘴,指责她对我的不公,每次看到她被我说得哑口无言,气得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时候,我丝毫不会感到愧疚,甚至还会有一种成就感。现在想起这些,我都很内疚。我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的不听话,多么的不懂事,多么的叛逆。

可是,自从六年前家里发生的那场出人意料的变故后,我彻底的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六年前,父亲出了意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场意外的事故对于家里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对于年仅十三岁的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父亲是很爱我的,可是如今,这个唯一爱我的人却永远的离开了我,我还有什么勇气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呢?我不知道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我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跟母亲的关系又不太好,父亲又不在了。是不是又意味着我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自从父亲走后,母亲比以前更关心我了,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我都能感受到她对我满满的爱。

08年中考过后,我便去了母亲所在的那所城市——深圳找工作。其实母亲是反对我出去找工作的,她说我年纪还小,怕我在外面受欺负。因为年纪小,而且只能工作两个月,所以工作不是那么好找。找了有一个星期了,好不容易有一家规模比较小的玩具厂需要人,可是待遇不是怎么好,工作的时间又长,而且工作的地方离舅舅家租的房子有点远,回家不安全,所以母亲坚持不同意我去。当时我为了想要减轻母亲的负担,坚持要去,母亲拗不过我,便答应了,但是要求我如果适应不了的话必须辞职。上了几天班才发现,这份工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累,每天都要凌晨一两点才能下班。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照常两点下班。走在人烟稀少的路上,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有委屈,有害怕,有心酸,有难过……可是,当我快到家的时候,我惊喜地看到母亲在路口等我。灰暗的路灯照在母亲身上,我可以看出她脸上的倦容很明显。看到我,她好象松了一口气,微笑着对我说:“回来了。”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一句短短的“回来了”,却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感动。“妈,怎么不回去睡觉?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以后不用特地来等我的。你明天还要上班呢?”“没事,反正我也睡不着。”母亲只是笑笑。我知道,睡不着只是母亲的一个借口,她其实是担心我,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可是,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懂事的小女孩了,母亲的心意我怎会不知?当时的母亲,肯定是怀着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在等我的。母亲的举止,让我体验到了世界上还有一种感动,叫做幸福。

我突然觉得我的文字是多么的无力,多么的苍白,无法描绘我对母亲的那份愧疚和那份对母亲迟来的爱。母亲对我的这份深沉的爱。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惟有用心去感受。只是一句短短的“回来了”,却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幸福。

5.有一种感动叫平凡教案 篇五

大团初级中学

赵德佳

一、教育背景

农村学校的学生与市区的学生除了在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别外,还存在心理上的偏差。一些学生眼高手低,自命不凡;一些学生妄自菲薄,事事不敢做;一些学生对人冷漠,对事冷淡,缺乏感动的心。究其原因,有的认为生活太平淡,自己太平凡,甘于堕落的现状;有的认为,只有天资聪颖的人才能成功。他们的眼光不肯落在近处,觉得理想总是很遥远。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过由荣誉和鲜花构建的成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平凡的。只有引导学生在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感悟感动,真切的体会到每一个平凡背后后的不平凡,才能使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实践平凡,感悟生活。

二、活动目的

1. 认知目的: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个人都有能力从“平凡”上升到“不平凡”。

2. 情感目的: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那些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的一些时刻。

3. 行为目的:通过对平凡的解读,体会到平凡生活中的感动,并付诸于实践,从平凡开始,实现自己的不平凡。

三、活动准备

1.搜索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文字、图片、资料、视频)2.布置学生关注、阅读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布置写周记《平凡中的感动》,初步诠释对主题的解读。4.编辑文字材料,剪辑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引入 : 一个小故事

(一)了解平凡

1.一组照片

将学生和明星儿童时候的照片打乱,展现在ppt上,请同学们认一认,这些都是谁?

学生错误的指认模糊了明星和自己的差别,这就证明明星的过去和我们一样平凡,每个人都是由这样平凡的孩子长大,平凡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2.一次调查

学习生活中,让你感动的小事。

3.小结:学生的照片,学生的故事,用贴切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承认

现在的我们是平凡的,体会平凡的生活中感动是存在的。

(二)感悟平凡

1.一个谎言

(放映沈阳两千民众为圆一个失明小女孩去天安门看升旗的梦,自发地在沈阳市内为女孩模拟了北京天安门现场的视频。)学生讨论,感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2.一封家信

我的儿子,哪一天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身体渐渐不行的时候,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

谈谈平凡的日子里,父母无私的爱? 3.一组照片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照片)

通过事实让学生们领悟到没有平凡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我们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

4.小结:感悟生活中的平凡,被最真切的平凡感动着。

(三)实践平凡

1.不视而不见。2.不好高骛远

3.脚踏实地,做平凡的自己

五、实践任务

父亲节马上到了,用你可以做到的方式给爸爸过一个难忘的父亲节。

六、活动效果

6.有一种感动叫幸福作文 篇六

在平淡如水的求学生涯中,我已经渐渐淡忘了幸福为何物,于是我特渴望一种叫做幸福的生活。

放学后,走下教学楼,同学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哇,动作可真快啊!”我对同伴说。

“可不是?星期天嘛,谁不想快点回家呢?”同伴回答。

抬起头,望向天空。空中没有一片白云,却阴沉沉的,像刚刚哭过的孩子的脸。可我心中的高兴劲却没有因此而减弱。是因为就要回家了吗?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时,我的脑中又回放起上个星期天的种种画面。

“洗什么头啊?我一天到晚在田里干活,头都不脏;你上学,头还能有多脏啊?一回家就知道洗头,书边也不摸!你今年再考不上,就是差半分,也别想念了!”

“不念就不念!”

“你还敢顶嘴!我白养你了!下个星期天你就别回来了!”

想到这里,刚才那股兴奋劲儿早不知哪儿去了,代之的是一丝失落。但脚下还是不停地往家的方向走着。

“唉,真没骨气!都叫你别回去了,你还回去?”

“唉,也许有句话说的对,‘家是人的根’,谁会记恨自己的根呢!”

“唉,不想了,不想了。再不走快点,我会饿死的。”

走在小路上,看着已经卸去华丽外套的田野,却也没感到万分凄凉,而是另一番滋味,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滋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没有枯黄的衰败,那我们永远也不能感受到绿的美丽,绿的生机,绿的盎然。

到了湖边,清新的风,醉人的湖水,让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去尽情感受这久违的自由空气。一阵风吹过,湖面上便泛起粼粼波光,像翩翩起舞的天使那薄如蝉翼的.轻纱羽衣。

终于到家了,刚放下书包,妈妈就回来了,手中端个大盆子,里面是一只刚刚处理干净的鸭子。看着那鸭子,心中不禁微微一动。是感动吗?

“中午下面条吃。鸭子中午是吃不上了,晚上再吃吧!”妈妈笑容中带着些歉意似的。

“嗯,那就下面条吃吧。我好久都没吃面条了。”我回答她。

进到厨房,坐到灶下,烧着火,感觉身上暖暖的。

“妈,冰冰呢?”我问。

“在看电视。”

“妈,谁在看电视呀?我是在炒饭好不好啊!”妈妈话音未落,弟弟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你炒饭干嘛?我不是跟你说了,中午下面条吃吗?”

“我晓得噢。可二姐每次回来不是都说饿嘛。所以我就先炒点饭给她吃,不行啊?”

听了弟弟的话,心中又不禁微微一动。是感动吗?一股暖流顿然传遍全身,深入到每个组织,每个器官,每个细胞。

到了学校,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好友。好友听完,说我蛮幸福的。

“幸福?”听到这两个字时,已经模糊了的两个字渐渐在我脑中清晰起来。

在平淡如水的求学生涯中,我一直渴望有一种幸福的生活;原来这种幸福的生活来自一种叫做“感动”的元素!

7.有一种创新叫关爱 篇七

“不创新就会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很严肃认真的说法, 如果是, 我觉得还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根据我个人的认识, 以游戏精神著称的谷歌公司不会在吃喝问题上搞得这么紧张、白热化, 厨师们创新菜品的动力肯定不是这种过度的竞争和压力, 而是来自内心深处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否则我认为“不创新就会死”这种说法是带有一些阴影的。

我判断谷歌厨师们的创新源自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原因有二:

第一, 过度的竞争和压力对个人的未来有一种极其负面的预测, 过于强化个人的力量和胜算, 会让一个人游离出团体, 变成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个体户”, 进行单兵作战, 在跟他人抗衡时不择手段。但是谷歌中国公司的厨师们非常团结, 工作的环境可谓其乐融融, 即便在“菜品研发日”, 他们也喜欢凑在一起, 每人做一道新菜, 由大伙品尝和点评, 选出好的就放在下周的菜单中。他们根本不怕“机密”泄露, 并不担心他人盗走自己的拿手好菜, 减少自己竞争的筹码。他们创新的过程是透明的, 是坦诚的, 是共享的, 是深得游戏精神的, 很个性, 也很民主, 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创新仅仅是为了公司员工及其家人 (谷歌中国公司允许员工带家人和朋友过来吃饭) 的营养需求、身心健康和愉悦的口福享受, 而不是为了跟其他厨师紧张竞争, 何况过度的竞争和压力并不利于创新, 如果连厨师自己都搞得高度戒备、身心疲惫, 让大部分聪明才智牺牲在“兵不厌诈”上, 又如何能够轻松创造出“舌尖上的谷歌”?一个愉悦的人, 才能创造出愉悦的事业。

国内有很多电视台做美食节目, 其中一个主持人讲到自己的工作时, 这样介绍:今天是麻辣香锅主题, 她就吃一天麻辣香锅, 吃第一顿还觉得好, 第二顿勉强, 到第三顿时就尝不出什么了, 却堪称痛苦;情况严重时, 为做节目, 她什么都真吃 (我不知道不真吃, 主持人还能说出什么真实的话) , 都大口来, 结果躺到医院打吊瓶, 喝了一个月的粥。

做节目当然有竞争, 而且竞争很激烈, 结果就出现以上情况, 弄得主持人不堪忍受, 到了最后学乖了, 不去真吃, 不去充分尊重和关爱观众, 他们的创新动力就不足, 节目也做不长久。过度的竞争和压力会影响人的感受 (包括味觉口感) 和精神状态的, 这种人的工作效果会打折扣, 会变得不够真诚, 好在这个主持人不用真做, 也不用请观众亲自来品尝某道菜。相比之下, 谷歌中国公司的厨师们的压力应该更大, 但是他们并没有出现像主持人那样的情况, 只能说他们的创新主要不是因为竞争, 而是因为他们心里真正装有他人。

第二, 让我们来看看谷歌中国公司的厨师们是怎样拿创新来尊重和关爱员工的。他们自己不会天天吃大餐, 更不会让员工们天天吃大餐, 他们的菜谱都是经过严格的营养学搭配, 以炖、煮为主, 极少见煎、炸。这显然会缩小、约束他们创新的空间范围, 但是他们并没有私自突破, 原因无非是“上帝”的身心健康不允许他们放手去“创新”。谷歌跟哈佛大学共同研发了饮食结构的“健康金字塔”, 是独家的营养秘籍, 但又不是秘籍, 因为讲解图就张贴在食堂最显眼的位置, 金字塔从尖到底分为红、黄、绿三个层次, 提醒员工哪些“可以随便吃”, 哪些则“不要吃太多”, 哪些就只能“偶尔尝一尝”。如果没有对人的充分尊重和关爱, 只是讲竞争, 只是讲“不创新就死”, 他们就会选择“秘而不宣”,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厨师之间和与其他公司之间的相互戒备和竞争的你死我活上, 而不是这样高度负责、体贴入微地创新饮食结构和服务, 为了他人的身心健康, 工作便没有秘密可言, 也不会出现某方面的“画地为牢”。所以谷歌厨房会有全球统一标准, 比如不放味精、严格控制炒菜的用油量等, “在外边炒一盘菜的油, 谷歌用来炒30盘菜”。他们不会用创新来讨好在吃上越来越精明挑剔的现代人, 只会用专业技艺来创新自己的责任呈现方式, 用创新来更完美地尊重和关爱他人。有些人的所谓创新很宏大, 只是让自己更好地活, 而谷歌的创新常常呈现出毛细血管的状态, 不但要求自己活得好, 而且要更负责地服务于人, 让他人活得更好。像他们在每盘菜都要贴上标签, 菜里加了酒, 就标“酒杯”, 加了奶, 就标“奶瓶”, 如果有蚝油、蛤蜊、虾等, 就标“螃蟹”, 提醒对贝壳类过敏的员工注意, 某些只是热衷于“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将创新沦落为纯技术、只依赖设备的人并不能用心做到。我不知道谷歌的这种服务方式算不算创新, 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完全的尊重和关爱, 是很难做到这样细致用心、不厌其烦和高度人性化的。

8.有一种感动叫休戚与共 篇八

这一年,我们的记者深入纺织服装行业的第一线,目睹亲历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行业的每一个变革瞬间。记录这些、传递这些,只为行业前行之路少些羁绊、多些力量。

新疆纺织业提出百万人就业计划,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的记者第一时间出现在丝绸之路战略核心区域,将古老西域对现代时尚的期盼呈现给世人。

棉花新政在新疆试点启动,实施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寿终正寝,我们的记者奔走于喀什、图木舒克、阿拉尔等产棉区,深入采访棉农、纺企,最先触摸到棉花产业链的真实律动。

做行业媒体的,最大乐趣莫过于长期浸淫于行业的某些领域,久而久之便成了半个行业专家。奔波采访、挑灯撰稿固然辛苦,却容易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产生一种忘我的快感。

就拿非遗系列报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藏,中华民族纺织非遗堪称其中一颗璀璨明珠。这一年,我们的记者完成了20期纺织非遗报道。参与报道的记者越干越兴奋:“纺织非遗前世今生的故事让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庆幸自己坚持了专项专访的长期报道形式,并在一个个关于纺织非遗的新闻事件中不断挖掘……”

不断涌现新生事物是“倒逼”行业媒体记者不断求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年,互联网再度成为热词。且不论阿里、京东等中国电商平台的海外上市,也不说“双十一”的天量零售额,单就大数据、碎片化、自媒体等新词成了企业家们的“口头禅”,便不难理解互联网思维已然深入人心。

2014年,继连续两年开展“企业生存”和“绿色环保”新闻调查之后,周刊又成功实施了纺织服装行业百家企业电子商务新闻调查。生动的案例、量化的数据,不仅立体地勾勒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网络生存状况”,我们的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也收获了真知。

真知即非人云亦云。或许正因如此,周刊的新媒体在这一年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破。周刊微信公众号订阅量和点击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内容为王的中纺联会刊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行业是行业媒体存在的理由。我们的记者就是凭借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与行业休戚与共。这是一种感动,一种只有热爱一个行业的媒体人才可能拥有的感动。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语文蟋蟀的住宅下一篇:助理物流师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