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共13篇)
1.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一
晋宁县上蒜第二小学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迅猛推进,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悄悄产生了改变。受新理论、新思想的影响,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个性化发展、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显现出了严重的不足。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本课题组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课题,试图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探讨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整合效果的手段,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作了科学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探索,语文教学正在逐步脱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交互模式演变,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三、试验目标
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其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也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变革:一是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阅读方式引起了变革;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从手写走向键盘、鼠标、扫描和语音输入,写作方式引起了变革,三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电子出版物的发行,又给人们的检索方式带来变化。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与检索方式,必然给图书借阅,教师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带来巨大变革,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给语文教师带来观念上、教育技术上、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操作上的一系列挑战。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丰富信息技术和中学学科整合理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知识获得的高效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能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手段,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适用的、高效的、现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四、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途径、方法
课题研究的途径: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信息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为重点,以语文课堂常规教学为切入点,让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是课题研究的主线。围绕着新课程的六大改革目标探索新时期信息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新策略、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采用以经验反思为主线,多种方法并举与互补的方法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文献研究与调查法相结合。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信息动态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以及“三能一化”原有素质状,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产生三个作用①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②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③了解现状,有的放矢。
(2)反思性实践法。课题研究是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改革中的一个载体,以课题研究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地反馈调节,总结经验,提高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课题研究主要目的是进行先进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以教科研方法的经验总结模式,力求达到“源于经验但高于经验,使经验能升华到观念、原则和方法论的高度。”其经验具有:典型性、现实性、适用性、稳定性、创造性和社会效益。(4)行动研究法。课题从实际出发,与科研人员合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①行动而研究。②行动中研究。③行动者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5)实验观察方法。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上升到理性,再指导教育实践。
2、实验内容:
依据学校实际,在有较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四年级中作一年的研究,教师以新理念、新课标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四年级语文教材上、下册(苏教版)为阵地,对以下内容进行实验: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中对语文学科老师的要求。(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中对学生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
(4)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态度和适应度。(5)构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模式。
五、课题组成员 组 长:普增体
副组长:李 剑 何永华 梁海春
组 员:田 新 童艳波 顾兴华 李培润 苏丽辉 赵艳清
童丽芬
六、实验过程和措施
本课题研究将经历一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完成,各个阶段有所侧重,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立项审批2011年9月~2011年10月 将本课题立项申报书提交上报审定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5月(1)组织、提交开题报告。
(2)对试验班师生开展实验调查、分析,建立基本框架,确定课题重、难点的研究方案,落实实施方案组织工作。
(3)制作多媒体课件,高效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自主学习。
(4)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调查报告。第三阶段:验证总结阶段:2012年6月
(1)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库和成果,检测学生在整合中的学习能力形成程度,以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2)运用“自主——探究—— 创新”教学整合模式,进一步进行实践组织学习与课题有关理论,形成规范科学的结论,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果。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2年7月(1)申请结题,提交结题成果报告。
(2)形成终期“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结题报告书”“成果汇编”。
七、软硬件建设及经费保障
学校电教组必须为研究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资源,具体有田新负责。软硬件不能满足研究需要,可向学校申请采购。学校必须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经费保障,用于软硬件采购、研究人员培训学习等。
八、试验成果形成
根据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需要参与教师收集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并不断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参与者不仅要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还要对各自的工作、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定期总结,撰写论文。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个课件和体现本课题教学新成果的多媒体资料。建立语文课堂教学资料库。
该课题实施后,将在2012学年逐步推广到全校一至六年级语文教学中。
九、课题申报单位:晋宁县上蒜第二小学
晋宁县上蒜第二小学
2011年9月
晋宁县上蒜第二小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1-10-12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二
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 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 尤其适用于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首先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紧接着把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由于种种原因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 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或视频。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 为学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重视这样的机会, 通过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享受快乐学习、适宜趣味化学习的优美环境。同时, 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同学们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可以为同学们创设最佳学习情境,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环境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及引 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浓厚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 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 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 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抒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必须重视具有民族特色文学作品的阅读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应用兴趣。小学生学习语言和阅读的途径最初是靠大量课内外本民族文学作品完成的, 小学生学习语言, 首先要学会兴趣阅读, 对于他们来说, 听老师讲故事, 自己阅读故事性强的儿童文学作品等文本内容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 喜欢阅读并且能够读懂, 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要带领小学生阅读多种儿童文学作品,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乐器的声音辅助阅读, 让小学生模仿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的声音, 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 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形象记忆效果
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通过现代多媒体的音像优势将语言文字描写的情景再现, 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听过多媒体示范朗读后, 学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 且很容易理解、接受课文内容。教师可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时准备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读物,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边演示边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初意识源于说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小学生语言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 教师需要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 培养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 加强阅读写话训练, 鼓励小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提高认知能力, 加强阅读训练,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积极探索小学生学习语言和提高写话水平的客观规律, 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辅导、写话训练,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大量阅读中强化美感教育效果和科学认知能力。在开展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首先要为小学生学习语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鼓励学生强化阅读效果, 科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在逐步理解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最好是在兴趣的支配下, 通过大量阅读进一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小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良好阅读环境, 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游戏活动, 让小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认识世界, 在愉悦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 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让他们在快乐阅读的氛围中认知事物本质、丰富各种知识, 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长期坚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话水平。
四、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 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 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 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到处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 处处彰显着“仁爱”思想, 有“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执著的爱国精神, 有同志间谦恭忍让的美德, 有爱国主义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学教育, 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体验作品, 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想象、联想和发散性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 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和见解的发挥。学生在其间的表现是令人惊喜的。这种表达的坦直, 思想的活跃与敏锐, 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有时, 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 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 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重要,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小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化基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有利于实施现代化教育改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 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 对辅助语文教学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 语文是以促进人的语言思维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人文学科,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为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有利于突破教学领域和时空的限制, 加大语文知识所涵盖的信息量,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陈乐燕.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成才之路, 2010 (18) .
[2]陈国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 2010 (27) .
3.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现代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
学好语文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更是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课本知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以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新的现代教育体系,而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本人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谈谈现代技术媒体在其中的独特作用,与大家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發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教授八年级的《湖心亭看雪》时,南方的学生不知道下雪是怎样的情形,缺乏形象感知,就不能好好体会到白描手法的妙处,和那寒夜出游的乐趣了,但是,运用课件,一幅幅雪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有了形象的感知,对课文就可以很容易掌握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绝不能达到的。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二、转化师生角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搜狐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BBS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讲读课文,并且,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文体——说明文,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而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发动同学们都来动手动脑,一起查找资料,把课文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同学们看着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的劳动果实,是那么认真、专心,是那么兴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解课文、分析课文,更没有单调地抄写、背诵,而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储存,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以前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要怎样学得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教育,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总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21世纪的一名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陈至立.“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
4.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四
语文在中学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样,语文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因此对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对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改善非常不利,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当中,使两者整合在一起,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因此一定要提高对两者整合的重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音像技术及数字音像技术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一词中的现代两字清楚地说明了其与传统教育技术的差别,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将非常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中以黑板、粉笔以及教师的讲述三者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教学效果的改善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非常值得被利用在教学当中的。
二、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相整合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枯燥,根本无法谈及提高学生兴趣的问题,但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能够使中学语文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解放出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书本上的文章以声音及音响等方式进行演示,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其了解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利的。
(二)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中学生的培养要一改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为学生打造一个不一样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获取到其他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同时也使其能够开阔眼界,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相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避免多媒体屏幕成为黑板的替代品
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会忽略了多媒体教学最初的目的,这会导致多媒体的利用不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标准。大多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多媒体屏幕作为黑板的替代品,这样做仅仅是将黑板上的文字照搬到屏幕上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无异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这一点的重视,避免由于此种问题的出现,而造成多媒体资源的浪费状况的发生。
(二)要谨慎利用网络信息
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过于繁杂,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要使学生能够获得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课外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对网络信息进行提取时,要充分关注其与课堂的联系,不能将所有的信息都一股脑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会导致学生抓不住课堂的重点,同时过于繁杂的信息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使其产生厌倦情绪,得不偿失。由此可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谨慎地利用网络信息,使课堂中所呈现的信息能够真正达到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标准,从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典范,引导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五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21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中,以多媒体、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语文课堂上逐渐推广使用,它开辟了语文教学感受与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广阔空间,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1和乏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使语文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提升,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成效。现代教育技术给语文教学搭建了两个平台:多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显示教学信息,将很多大容量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加强了可视效果,以其单位课时的大信息量、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方式等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则以其丰富翔实的.资料开拓延展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使得教师的讲解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1途径。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模仿再现、封闭读书”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因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已成为教学的1种方向、1项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与传统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与具体方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传统语文教学;CAI;结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iques are also rising, one of the 20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nkinds greatest achievements -- computer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re introducted in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multimedia, networking, information signs into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promoting the us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t opened up a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xperience forms the vast space and greatly enrich teaching resources,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single and repetitive, it has brought new weather,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ways into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as a whole have been upgraded to improve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result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language teaching erection of two platforms : multimedia platform and network platform. Multimedia teaching tools for text, graphics, images, animation, video and voice information that teaching will be many large-capacity abstract knowledge specific, visualization, and enhanced visual effects, with the largest unit volume hours, pictures, and colorful 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s favored b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broke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centred” and “knowledge-based” “textbooks for the center” model teach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center,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into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or, guiding persons, participants, students from learning knowledge containers into the main body of a knowledge building, better reflect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d the main rol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develop its rich informative information that the language learning content and outreach, making teachers on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is no longer the only way. Students are also learning the language from the original “passive acceptance, copied again, closed school” into “active participatio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research found.” Education and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come a direction, a task. The main expo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files,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thods.
6.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六
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网络化、教学结果创新化等方式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
作 者:宗丽 作者单位:乐成四小,浙江乐清,3256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0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7.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七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当前阶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主要指在实际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 运用信息技术的自身优势及特点,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两者之间的整合, 核心是指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于教学活动中对计算机这一工具辅助教学功能的发挥。在实际整合过程中,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教材设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整合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将教学难点有效简化, 进一步突出学习价值性, 还有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素养、思维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师在实际语文整合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其教学先进理念, 切实有效地转变教学模式, 旨在全面构建信息化全新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不断发展, 有效促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整合。为此, 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 需要以培养小学生应用能力为基准。唯有现代化教学模式才可以充分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主要原则
(一)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感受到轻松与愉悦。但是就现阶段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存在十分明显的滥用或者不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问题, 严重忽视整合教学要求。部分语文教师过于看重教学情境设计, 忽视对其设计情节实效性及实用性的考虑。为此,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工具,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教师达成共识, 提升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真正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 保持教学信息内容的实效性。
由于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材内容更换需要一定时间, 虽然教材中选录的内容都是经典, 但是仍然不乏一部分内容存在滞后的问题。为此, 教师需要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尤其注意向学生及时补充说明, 优化教学过程。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式
(一) 积极创设学习情境,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过去传统教学手法相比, 最为显著的一个教学优势即为:它可以十分轻松地创设出种类繁多的、更加形象真实的学习情境, 进而不断满足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对其文化的精神需求。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落实与颁布, 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小学语文教育不再是过去的知识灌输, 需要对学生健全人格进行有效培养。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需要一直站在学生角度分析事物, 采用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及兴趣的内容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这一发展目标则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得以实现[1]。
例如, 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意大利的爱国少少年》这一课时, 可以在课文导入环节中出示挂图 (国旗) 。通过挂图引入课题,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内容。如第1、2自然段中热那亚的身世, 船从哪儿开到哪儿?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等等, 告诉学生只有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明白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 学习下面的内容。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更能取得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 充分应用信息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探索。
当前阶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过程中, 不仅可以保证有效扩宽语文学科教学范围, 还可以使其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经过整合后的语文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自主结合丰富想象力进行信息资源有效结合。学生依据语文教师为其提供的语文教学信息, 不断凝练教学内容, 逐渐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实践, 从语言表达与创新视角整合教学内容, 进而逐渐实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内在的教学价值, 为此, 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 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研究[2]。
例如, 教师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我家住在大海边》这一课时:“同学们, 请大家注意听,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听大海录音。) 教师:在我们蔚蓝色的地球上, 有许多地方都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波澜壮阔, 蔚为壮观。你们想欣赏欣赏吗?课件:大海的图片。大海的图片非常美丽, 引人入胜, 令学生发出惊叹。课一开始已经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真不愧是“课伊始, 兴已发”。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配合读, 可以你读他听, 然后他读你听。也可以一个人读一句。还可以两个人一起读, 然后指着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看看两个人能不能共同解决, 把问题搞懂。教师这一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具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 科学借助网络资源, 逐一击破教学问题。
对于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而言, 阅读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自身语文语法、词汇量等内容积累数量的限制, 进一步导致其语文学习能力低下[3]。此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整合, 让学生领会、理解、启发、感悟, 逐渐得到有效解决。小学生在实际语文阅读过程中除了可以查阅教材中的文章, 还有数不胜数的电子刊物。
例如, 教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瑞雪图》这一课时, 课前播放雪景图片。“漫天的飞雪、如画的雪景深深吸引了我们, 我们都为雪的美丽而惊叹!今天让我们走进‘雪’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瑞雪图》, 齐读课题”。如果说《瑞雪图》是由三幅图景组成的, 那么我们给这三幅图景分别起个名字吧!默读课文, 请你给这三幅图景分别起个合适的名字, 并说说你的理由;小组交流, 然后把你们组起的名字写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教师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借助信息技术, 及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需要以培养小学生应用能力为基准。唯有现代化教学模式, 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充分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工具, 保持教学信息内容的实效性, 优化教学过程。在整合方式上, 充分应用信息教学资源, 引导小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借助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逐一击破教学问题。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至语文教学活动中, 成为当前阶段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二者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并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工具。基础教育领域致力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环境形成, 信息技术已经深深扎根于我国小学基础教育活动中, 教学模式、手法、教学理念、发展目标等方面全部发生相应转变。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有效结合, 将成为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金兰.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15, 02:44-45.
[2]许建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 (教研) , 2015, 05:175-176.
8.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创设语文的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语言的艺术魅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介绍背景资料
语文教学需要补充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有关资料,如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诗过程等,以帮助学生对诗句的阅读鉴赏。这些课前功夫,传统的教学准备是一块小黑板,或上课时教师临时板书和解说,既枯燥,又费时,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声音、图像、色彩、文字综合运用,既直观形象又能增加内容展示容量,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可起到很好的导入作用。[1]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学生对作者的有关经历不了解,可以直观展示有关纳兰性德的图片,回归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保家卫国与思念家乡之间的重重交织。如林海音的《窃读记》,课上老师出示学校食堂同学们吃午饭的图片,又出示明星签字售书的图片,周总理在百忙之中扔然抽出时间读书的画面,最后出示小女孩在图书馆读书的图片,让同学观察其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喜欢那张图片?勾起了学习的欲望之后,顺势引入本篇课文。
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引领学生情感
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声像同步、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现代信息技术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达到视听交融、声情并茂、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效果,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2]让学生在学习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如杜甫的《绝句》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在翠柳的柔条细枝中鸣叫,怡然自得;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青天飞去。凭窗远望,西岭千秋雪好像“含”在窗口,草堂门外,停泊着远去东吴的万里之船。四句诗,一句一景,如四个不同的镜头,这悠然、闲适,充满生机,富有情趣的画面用多媒体展示最好不过了。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诗中描写了作者游历天门山的所见所感。由于诗中很多景像是小学生未曾见过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尤其是一些平时没有观察过江浪拍岸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此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天门山的山川气势,把学生带进诗人当时欣赏到的情景中,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可以引入课前老师准备的鸭绿江的图片(结合学生家乡),使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结合本诗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空间性,在与学生分析诗歌后,当学生产生疑问有不同的观点时,抓住诗眼进行推敲,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得到印证。
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直观教学情境,而多媒体中的幻灯投影,就有这方面的功效。《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作者重在表达其宁静、淡泊、空寂、闲适的情怀。在本诗的赏析过程中对新雨之后的空山、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浣归少女、翠竹掩映下的河湾、莲花丛中荡漾的渔舟等意象的品读,是赏析的关键。通过調动学生的联想来品读意象,借助多媒体展现了五幅画面:一、初秋的傍晚,雨过山青,空气凉爽,景色美妙,令人遐想;二、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三、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四、竹林里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正为了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五、密密的荷叶丛中,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借助一幅幅画面的展现,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增强学生感性理解,使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得以调动,生成新的意象。
三、通过信息技术配置音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阅读需要感情饱满。感受文章情感美的前提就是有感情地诵读诗文。小学语文课文类型多样,各有不同的诵读方法及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阅读提供多种赏读记忆方法。配置音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模仿配乐朗诵,此种形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十分实用,能够让学生在模仿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种类型是给不同的文章配置音乐,此种方式更适用于由第一种形式向第二种形式过度的高年级学生。此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一种介质,是学生以感受引领阅读,有阅读升华情感。下面重点介绍第二种方式:
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计算辅助教学(CAI)的一些软件,可以提供选择一些中国古典乐曲,如古筝中一些曲调舒缓委婉的音乐或扬琴中一些急骤慷慨的曲调,配上录入不同朗读风格的老师的朗读,并在屏幕画面上以醒目的颜色、线条和符号等变化,映衬出文章的诵读节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导读方法,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学生便能较好地把作者的感情通过诵读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并把握吟诵的节奏,模仿那种字正腔圆的韵味,在抑扬顿挫中浮现出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画面,并通过想象由这种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9.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九
随着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深入,回头审视传统的教学手段,那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来授课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可依赖的媒体相对较窄,导致课堂上反馈的教学信息量小,师生互动性差,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费劲,效果也不好。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做了有心人,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为展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提供充足的平台。
语文教学中我们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经常遇到教师在板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老师和学生从烦琐的板书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教师利用投影仪能预设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从而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信息反映形式单一的问题,挂图、卡片等在过去教学以及今后教学中都会发挥它的作用不容否认,但信息技术走进课堂针对孩子的特点,反映形式灵活多样我认为更适合孩子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趣味特性,增加了课堂呈现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锄禾》一文时,针对现在孩子缺少田间劳动的实际经历,根据诗的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个动画片段,反映了农夫的一天劳动过程,以及受到盘剥后的收成所剩无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十分清晰的理解了诗的意思,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在知识学习上、道德情感上、行为训练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与单纯靠说教来进行思想教育的效果是不能相比的。很大程度上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往往依赖于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做的,而现代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弥补知识呈现单调的缺陷。
三、现代信息技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难以用语言叙述的“内涵”形象的呈现出来。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说教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很多用 语言难以叙述的“内涵”形象的呈现出来。
学习《捞铁牛》一文,在两个班级做了个比较,在其中一个班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用了三课时的教学时间总算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对打捞铁牛的过程依靠记忆比较完整的进行描述;一个班我在不讲任何教学内容的情形下,给大家布置了小作业,用你自己的话把看到的写下来或说出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大家演示了铁牛的走向以及打捞的具体方法,只演示了一遍,五分钟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内容已经理解深刻,通过调查95%的同学都能完整说出课文的内容。把烦琐的解释化为了一段录象片段,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四、现代信息技术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 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现代信息技术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10.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东茅街小学林智慧
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成为教育的先导,它是科学技术物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是优化组合的原则。
一、多种电教媒体巧妙地组合,创造优化的教学情境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等灵车”时,先播放录影,渲染气氛,引导学生看北京长安街上男女老少盼总理灵车时的气势恢弘地悲壮场面,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灵车的真实情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其教育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灵活运用幻灯片,使语文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正开始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但如果单靠语言文字提供的形象思维,无疑会受到知识、阅历、经历的限制,借助幻灯片,便能化静为动。
如《詹天佑》一课,有关工程学知识的设计“人”字形线路,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而对课文中文字叙述理解不够深刻,通过利用移动幻灯片演示,使学生 对“人”字形线路有了具体的形象,同时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了火车行使的原理,从而也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的确不简单,确实是了不起的工程家。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落花生》一课,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利用活动灯片: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的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1.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直观化 篇十一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技术语文教学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为语文教学打开了蹊径,迎来了语文教学的春天。多媒体教学是以视听为主,以操作、参与为主要特征,与语言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直观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直观
语言文学主要培养的是形象思维,通过语言文字,形成形象、画面。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性,以图象和声音的形式传递知识信息,提供的图象和声音是一种替代经验,它能使教育教学内容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加速感知和理解事物的速度,学生眼耳并用,视听同步,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教授《激光从那里来》一文,我们可以用介绍激光形成的科教片,或用多媒体呈现激光的五彩画面,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感受自然的美,理解激光的成因和原理。
二、过程直观
现代多媒体教育,可以重复与再现事物,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例如,我们讲授《祥林嫂》,先阅读小说文本,再看《祥林嫂》电影片段,从影象中感知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掌握祥林嫂的性格发展变化过程,归纳情节线索,提炼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封建社会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戕害。不仅如此,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展示具体事物的虚实、快慢、大小、远近之间的变化,可见度大。选择方便,把教与学引向更广、更深的天地。
三、记忆直观
语文学习的材料大多是文字与符号,记忆难度较大,记忆材料较多。理论与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声象并用,视听并举,感知直接,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各种感观功能,提高了认知效率,记忆形式直观,记忆效果好。研究表明:学习同一份材料,采用口授的方法,学生只用耳听三个小时后,能记忆60%;单用眼看,能记忆70%;视听并用,能记忆90%。三天以后,三种方法的记忆之比分别是15%、40%和75%,由此可见,视听并用的记忆效率远远高与单用某一感官的效率。
四、情感直观
健康、积极、乐观的情感和人文价值评判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媒体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教学软件提供与教学目标有关系的情节、情景、真实形象或模拟近似的画面,创设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学生通过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中的体验,通过对情景的观察、感知,形成价值判断。例如,教授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录象片,提供历史性事实材料,培养学生对伟人的热爱与怀念之情。讲授《将进酒》一文时,可以制作李白对饮成三人的画面,配以音乐,阐释诗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李白浪漫奔放的性格。
五、方法直观
1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二
1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与现状
1.1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将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初中语文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转变教学方式,给教育事业带来有利影响。首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将枯燥的语文知识以不同的、新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书本中的知识以PPT或者其他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观赏图片、 欣赏音乐的同时就学习了语文知识,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逐渐的掌握了该知识。而且, 通过信息技术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与其相结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1.2教学整合的现状
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语言交流的载体,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开设语文课程的基本目的。我国是一个传统大国,尽管新兴思想文化的传播改变了这一局势,但是在教育事业上,教学方式无法一时从传统模式中脱离出来。绝大部分教师开始接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需要,能从本质上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相对较少。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仍旧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有待提高,语文教师侧重训练学生与反复训练,忽略了语文交流能力与语文素养对现代初中生的重要性。
2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1初中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整合
首先,要进行图文并茂式教学。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它可以将图、文、声、像融合成为一体,打破传统中的黑板与粉笔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整合起来,有极大的灵活性。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插入故乡图片,将前后景色的图片都列出来,让学生在观看时做一个对比,此时教师再提出“两幅景色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带动课堂学习气氛,在阅读课文中了解到课文基本框架。其次,信息技术运用,可以从多方位的解读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从学生观看多媒体中获取的直面感受中,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剖析课文背景,为了解文章表义及深层含义做铺垫。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初中生对多媒体技术了解都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自己动手使用信息技术查询别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2.2初中语文写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将身边的故事当作题材写进作文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素材进行写作,学生在捕捉网络信息的同时自由表达自己意见。比如,让学生写作以“难忘”为题的作文,可将已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为背景,文章会突显难忘的主题。同时,整合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助写作空间。教师适当的提供写作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进行写作。这样能积极的提高学生写作热情,还能在自己兴趣中获得灵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创作,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3初中语文听写说能力训练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人物之间对话, 同时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对话训练,以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与人交谈时的自信心,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一面表达在书本中,是一种形象的真实表现,信息技术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与课文中的文字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将听到的看到的在书面上表达出来,就又是一个好的激发学生写作的手段了。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让学生了解父亲孤独悲伤的背影,从父亲的语言外貌描写,充分表现出父亲在面对生活时的辛酸与悲凉。这样,文中的父子之情就能立体化展现出来,学生也能联系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再将真实情感在写作时倾露出来,对学生的听写说的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2.4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缺乏的内容便是形象思维的构建和学习情趣的创设。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通过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变为图像、视频或者声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从一种抽象的学习变为具体的学习。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加以自身的点拨讲解便能很好的营造一种适合的教学氛围。究其本质而言,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氛围构建可以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和文章中,充分领悟语文教学的内涵。
例如,在《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下载一段关于狼群的小动画或者PPT课件,充分展示出狼群的生活轨迹。而针对屠夫和狼之间的斗争,教师也可以播放今年上映的《狼图腾》影片,让学生充分领悟到屠夫的勇敢以及狼的凶狠。
3结语
13.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 篇十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永州市祁阳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中学 邓友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全面性、形象性和多功能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生动而形象的演示使学生见得多、识得广,眼、耳、手、脑并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会深切感知、思考,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生动形象的词句,通过多种 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配乐朗读录像。
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如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十分有限的,而初中语文又是非常广泛的,只有发动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目的,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完成某项特定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调动学生的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有着深远影响。
八年级下册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报告文学,其说明对象——罗布泊,对学生来说,即陌生又好奇的。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从校园网上尽可能多地下载罗布泊消逝前和消逝后的图文资料,课堂上选择二三个同学展示其资料,介绍其涉猎的知识。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对比,很快让学生认 识到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性,从而树立起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资源搜集意义非凡。每一个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之前或之后,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补充资料,不但开拓了学生视野,巩固了学生的基础,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名句积累与运用”时,可以安排学生各自查寻不同时代、不同的作家、作品中的名句,搜索相关的鉴赏资料,并在教师指导下汇集,取精去粗,按题型、内容编排出来,就成了最全面、最生动的复习资料。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从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坚持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发动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把在课堂内还没有完成或者需要拓展的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探究,予以解决,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学小说《变色龙》一文,可以实行研究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影视资料,自行选取镜头,设计剧本,人人试当“编剧”。通过对戏剧情节的设计,来研究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小说人物的典型意义。
1.演示从影视库中剪贴下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要求学生每四人为一组,根据所见资料,编成电影剧本。
2.抽查学生所编剧本,投影显示出来,让大家评析,重点放在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对话描写把握得是否精当。
3.让学生分析自己剧本中的人物情感和文章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评价戏剧情节对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4.让学生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由于采用课本剧的新形式,加上网页所给予的大量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气氛活跃,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不仅抓住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有精彩的表演。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学生自主研究实现最优的组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语文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5年发展规划07-16
12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10-12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09-21
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10-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几何教学的影响06-19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07-13
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08-22
刍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