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创新

2024-10-19

怎样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创新

1.怎样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创新 篇一

我谈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培养的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课堂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说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正确道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紧扣教学大纲,试着重新组织课堂教育,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外界力量,而学习的根本动力真正地取决于学生本身,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教育的范畴有机地寓个性教育之中,其实就是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苦学”变成“乐学”,把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是让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健康、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想学、爱学、乐学”则成了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呢?为此,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做以浅溥的交流。

一、转变观念,解除“填鸭式”教育,消除教师包揽一切,只教给应试知识和技巧,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了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指导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防止马太效应,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观念,不能够强化“尖子生”,忽视“后进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力,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3、启发学生建立积极可行的目标、鼓励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微小的成绩,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把“满堂问”变成“启发式”学习

“满堂问”只是片面、简单的问答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穷于应付,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而“启发式”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研究的方式,如《小猴子下山》一课,猴子扛着玉米,走到哪儿?看见什么?干些什么?可以这样问:小猴子看见玉米以后,它会做些什么?这样问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起到了把由“教”到“学”变成由“学”到“学”上来,使学生能够轻松自主地进行学习。

三、教学多样化

1、说演结合。

《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教学中先要求学习从文中圈出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追,再要求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并正确理解词义,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如“摘桃子”联系实际说“摘苹果,摘茄子”等词,并且低年级对表演特别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说演演了解这些词。我分别出示了玉米棒、桃子、西瓜等教具,让学生上台边说边演示。表演的学生把“扛、捧、抱”等动作演得准确而传神,活灵活现,看的学生津津有味,注意力格外集中,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同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

2、从字引文。利用学过的生字、词与课文内在联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如:掰,两只手一分开就是掰,为什么用“掰”,“掰”什么东西?你在日常生活中都“掰”过什么东西?对于这一连串的质疑会不由地使学生想认真地读文、学文。

3、从图引意。

一组图、一幅图,就是直观的剧情,所以教学中特别注重幻灯,板书图片的设置与引用,以活动的画面,色彩丰富的简笔画,图片把学生引进真实的境界,触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小猴子下山》可以一改在黑板的常规板书,用画一座小山,板贴小猴子、玉米、桃子、西瓜、小兔的方法来代替,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书写的麻烦,而且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观看幻灯时,不仅要让学生想到小猴子摘桃子的动作,还要让他们亲眼看见,并且动手去做这些动作,这样会更加触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从读引练。

课堂上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口,动手能力,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5、恰当运用初读、精读、熟读。

学生先初步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有思路的读,使学生获得完整地知识,最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抓住关键字(掰、扛、扔、摘、抱、追)句(地里的玉米又大又多、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瓜地的西瓜又大又圆)熟读,一来提高阅读能力,二来使学生在快乐中体会教材重点、难点,使学生能领会其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情趣,要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让学生在欢乐中发现学习乐趣,从“苦学”变成真正地“爱学、乐学”。

上一篇: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下一篇:欠款起诉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