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8篇)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一
摘要: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问题 事关失地农民切身利益,是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但 目前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本着灵活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原则;模式
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传统的做法是将其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交由子女耕种,耕种收获基本能满足老人的生存需求,可见,土地又承载着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传统的、稳定的养老保障。因此,探讨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构建 科学 合理的养老保险模式,不仅是保障失地农民养老无忧的迫切要求,也是赢得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支持,促进 经济 发展 必不可少的条件,更是保持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 分析
1.养老保险政策设计上的缺陷是失地农民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养老保险政策缺乏一定的强制性。调查显示,政府强制要求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8.3%。失地农民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理财能力不足,养老观念相对滞后,无法对自己的养老问题作出合理的安排。因此,仅靠“自觉”使更多的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很困难的,政府在制定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应加强引导,目前的养老保险政策还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确保失地农民养老无忧。二是个人缴费比例过高。调查显示,39.9%的失地农民因为个人缴费比例太高,而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失地后,一方面由于非农就业技能缺乏等因素使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粮食、蔬菜等自给条件丧失,生活支出普遍上升。失地农民的缴费能力极为有限。不少地方在设计失地农民缴费比例时认为个人负担部分可从安置补助费支付,但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不足以支付养老保险费用,即使部分地区的安置补助费能支付也会对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 影响。因此,各地在确定个人缴费比例时应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现实,使他们不致因负担过高而无力投保。三是保障水平过低。调查表明,有22.1%的失地农民因为保障水平太低,政策缺乏吸引力而放弃参加养老保险。目前各地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多在二、三百元,有的地区不到一百元,这种养老金水平在当前 农村 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刚刚能维持温饱。另外,农民失地后最终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转化为城市市民,城市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都远远高于农村,靠这点微薄的养老金要想在城市实现“养老无忧”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的保障水平过低,不能真正保障失地农民安享晚年成为制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广泛开展的原因之一。四是保险层次单一,满足不了失地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比较富裕的失地农民希望将来的保障水平能高一些,即使个人负担的绝对金额高一些也无所谓,只要能真正实现养老无忧;经济状况较差的失地农民则由于受个人缴费能力的制约,只求将来能保温饱。但目前各地养老保险大都缺乏层次性,致使部分失地农民因保险层次过低不愿投保,部分失地农民又因缴费负担过高无力投保。
2.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降低了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一是宣传不到位,影响养老保障工作的开展。调查显示,有高达43.3%的失地农民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政策,54.2%的人表示了解一些,仅有2.4%表示非常了解。可以想见,即使当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确实能够保障失地农民利益,43.3%的不了解这一政策的人恐怕也不会从腰包里掏钱出来买保险,政策的实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有所了解的人群中,通过“政府宣传”了解的仅占43.8%,近六成的人则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的,这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了解不全面的可能性。二是养老金不能足额、准时发放,影响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不可否认,56.5%没有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中,有一部分对此是持观望态度的:如果这一政策实施情况良好就参加,否则继续观望或转而求其他。调查表明,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有32.7%的人不能足额领到养老金,40.5%的人不能准时领取到自己的养老金。这表明拖欠失地农民养老金已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到老年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会挫伤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三是实施过程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缺失,使失地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任。因为对养老保险制度不放心而拒绝参加的占受访人数的25.7%,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失地农民养老观念滞后、政府又未能很好的宣传从而导致失地农民对这一制度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作中,失地农民被剥夺了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导致失地农民对这一制度不放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缺失使失地农民对养老保险的“保险度”产生怀疑,影响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构想
1.“分年龄、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的保险模式。“分年龄”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应区别对待,总的原则是“高龄优先”,即年龄段越高的群体享受越多的养老照顾。具体做法建议以分四段为宜。一是征地时已达退休年龄的:一般而言,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一般以男60周岁、女55周岁为退休年龄),通过劳动满足自我生存的能力大大下降,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失地后靠打工和经营的能力更是处于劣势,自我养老能力更弱。因此,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应向这部分老年人倾斜,在养老保险费用分担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尽可能的使他们能够享受养老保险。对已达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为其一次性交纳15年养老保险统筹费,个人帐户部分以不超过安置补助费为限缴纳,从次月起开始按月发放养老保险金。二是处于“4045”(男45周岁、女40周岁)——退休年龄段的:这部分失地农民由于 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能力下降,非农就业困难,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可由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为其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统筹费,但个人帐户不享受退休年龄段的待遇。三是18岁-“4045”段的:这部分失地农民正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黄金年龄段,对这一部分失地农民应办理“农转非”,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开拓新的就业途径,引导他们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四是18周岁以下的:对在征地时未满18周岁的被征地人员或在校学生,给予办理“农转非”,当其进入劳动年龄或学习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作为城镇新生劳动力同等对待。“广覆盖,低水平”就是要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惠及尽可能多的失地农民,但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的投保能力和国家财政补贴能力有限,只能给他们提供较低水平的养老保障。调查显示,大多数失地农民对这种模式是接收的:64.5%的失地农民愿意参加个人缴费较低、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较低(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考虑了当前国家财政负担能力,又考虑了失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有利于使更多的失地农民享受养老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好“低”的限度:能够保障基本生活。“多层次”就是要针对失地农民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缴费标准和享受标准。确定不同的个人缴费标准,交费越高,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既使缴费能力不高的失地农民能够参加养老保险,又使缴费能力较高的失地农民能够享受较高养老待遇。
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二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化, 始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预测, 到2030年, 世界城市化率将达到60%。我国自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历史、制度等诸多原因, 农民在城市化大潮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城市化是土地增值及其资本化的过程, 应该让农民真正获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然而, 在城市化实际进程中, 农民不仅没有获得相应利益, 反而临着城市化带来的失地和失业的双重尴尬。
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
2.1 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
城市化进程中, 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许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后, 就沦为新的城镇失业者, 原因:
(1) 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技能、心理等因素的限制。
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 “二元制”结构特点明显。与城市相比, 由于受到经济、教育等条件的限制, 农民在文化、技能上都处于劣势, 尤其是纯农业户。即便是在城市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 也往往选择留在城市 (即社会学中的“人才倒挂”) 。另外, 在长期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求静怕动”的社会心理, 也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
(2) 政策性因素的限制。
长期以来, 户籍制度、农民创业的限制条件、企业招工的歧视性规定等, 都严重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 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近些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 虽然情况有所改善, 但对于失地农民这个特定的弱势群体而言, 仍远远不够。
2.2 土地开发、交易、占用、补偿问题上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1) 制度保障乏力。
在农民失地问题上, 虽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如《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法》等, 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 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利上往往力不从心。
(2) 缺乏统一规划, “城市病”现象严重。
在城市化过程中, 介入主体不一, 缺乏统一规划, 如开发商抢建违法建筑 (在补偿利益的驱动下, 农民也可能盲目的增加建筑面积以换得高额补偿) 、破坏生态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都会显露。更有甚者, 个别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暗中勾结, 以规模经营为借口, 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进行所谓的土地流转, 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土地用途, 这都必然增加城市化的安全隐患。
(3) 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缺乏, 维权能力受限。
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淡薄, 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 在其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时, 往往不能借助法律来解决其与另一方或另几方的争端, 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极端被动地位。
2.3 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 执行力度不够
(1) 社会保障不到位。
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 不乏成功的探索, 但多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失地农民并不能真正享有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另外,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一定缺陷, 除救济助困制度外, 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农村, 与城市相比, 农村还缺乏诸如失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制度等。
(2) 农民失地后,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指导。
在城市化进程中, 实现失地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和科学就业, 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就目前情况来说, 政府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中介机构缺位明显。
我国2003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是9800万, 是1990年1500万的6倍, 在这其中, 直接或间接失地农民又占了相当比例。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转移队伍, 农村劳动力输出中介机构严重缺位, 这不仅影响了失地农民正常流动, 而且使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除集中表现在以上几点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 诸如:失地农民拒绝城市化及在就业上的消极心理等。另外, 由于各地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市场发育程度等不尽相同, 失地农民问题也会有不同表现。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出路的探讨
3.1 明确政府责任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客观要求政府自身必须定位准确。 “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限, 一是有效” (吴敬琏) 。在城市化进程中, 政府必须从全局出发, 做到科学规划、依法推进, 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农民的土地占用补偿、拆迁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3.2 进一步健全法制, 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 政府应进一步健全法制, 各地也应该从实际出发, 出台一些灵活、具体、行之有效的规定和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其次, 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弥补失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和法律知识匮乏的弱点, 真正维护好失地农民的权利和利益。
3.3 清除政策性障碍, 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首先, 要破除各种政策性限制, 为失地农民的创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另外, 针对不少失地农民在就业问题上的消极态度, 政府应加强引导,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使失地农民积极、主动的面对现实问题, 推动良好的社会互动氛围的形成。
3.4 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是与就业相关联的一个概念, 在城市化进程中, 除了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保障力度外, 还必须处理好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首先, 相对社会保障而言, 要坚持把促进和扩大就业放在首位。其次, 要运用社会保障的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充分挖掘社会保障的功能。再次, 在社会保障推进和执行过程中, 必须严格界定过渡性社会保障政策的对象、适用水平、时间、范围等。
3.5 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首先, 以农村产业化项目为依托,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 根据各地实际, 逐步破除我国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均衡状态和传统就业格局, 发展特色生产, 扶持、开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发展加工贸易。
3.6 加强教育引导, 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1)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针对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等问题, 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 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 使失地农民掌握相应职业技能和维权知识, 为其再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2)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具有一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体系,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更好的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土地:消除城乡二元的突破口[J].人民论坛, 2008, (1) .
[2]鲜祖德.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11) .
[3]邬能芳.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城乡演变[J].人民论坛, 2008, (2) .
[4]陈玫君, 杜放.中国城市化的先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8) .
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三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耕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06-1
1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建设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作为后盾。近些年,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是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2012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大约是6.6亿,拥有49.68%的城市化程度。现今,我国的城市水平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2050年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有量非常之少,耕地资源仍在不断缩水,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的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有面积仅为北美国家平均数量的1/12,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很大。并且我国可开发土地少,不可利用土地多。
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并提出“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新法”中十分明确地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地单位負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的耕地资源,具有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充足、质量低,而且已经成为日益减少的主要特征。大部分地方,能被开垦的土地已经所剩无几。除此之外,我国每年的人口增长都在1000万以上,经济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粮食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几乎使耕地喘不过气来。
2耕地减少的现状和原因
2.1土地资源现状
国土资源部最新公布一组关于全国土地利用变更的数据:2004年全国耕地总量净减少80.0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为0.09公顷,仅2004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4.51万公顷,灾毁耕地6.33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达20.47万公顷,生态退耕73.29万公顷,综合以上4项,2004年耕地总共减少114.59万公顷。与此同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数量仅有34.56万公顷。经过国土资源的调查,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
2.2耕地减少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生态退耕力度也相应提升。不仅如此,农村大批的剩余劳动力也因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和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在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要求。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一些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耕地。近几年我国自主的加快了生态退耕的步伐,在利益的驱使下,耕地资源更多地转向高效益部门。
在我国滥用和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根据《中国土地报》的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10个省,仅2010年和2012年两年间,各类土地违法案件高达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多达500平方千米。这种大规模的违法用地行为,不仅超出了经济建设的需求量,而且经营方式粗放低效,牺牲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其中一些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绩观念也是耕地资源大量损失的间接原因。
在我国,有关国土资源的相关立法还不够完善。虽然《土地管理法》已经颁布实施,但与其相配套的各种单行法律还没有及时地颁布与实施,如果土地征用方面的专项法规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那么征地权力的滥用并以低廉的价格征用农用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现象是不能避免的,肯定会导致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
3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耕地
加大农用土地整治力度,确实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之后,标志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时代的来临,保护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也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
控制现有大型城市继续扩张的程度,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利用土地将会更加高效集约。
城市用地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有规划的、集约的利用土地是必然选择。在开发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土地的自然规律和土地的经济规律。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加强和完善是重中之重,建立以新《土地管理法》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法律体系。
4结语
近几年,在城市进程中,耕地资源已经到了短缺的程度。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障碍。我们应当通过加大农用土地整治力度,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加强和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等措施,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
参考文献
[1]聂佳.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J].商业研究,2005,(04).
[2]刘荣材.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模式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18).
[3]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
[4]马欣,钟太洋,谌明.耕地保护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4.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四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进农村文化的科学转型和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处于剧烈变迁和更新重构状态之中:一方面,农村文化与现代化、城市文化全面对接融合;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不断丧失、恢复与发展,农村文化的内涵和建设路径在这一深刻转型中不断发生变化,其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亟须重新梳理和清晰界定。只有考察并分析这些现状,才能把握问题实质,科学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而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关注农村文化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农村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一方面,中国农村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认识等在现代化建设中被不断冲击和重构;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也以现代文化的名义不断向农村呈显自己的力量,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整个农村文化处于复杂的、不断转换的动态局面中。不对这种动态局面和复杂现状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深刻把握,就难以科学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内涵和建设路径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农村经济转型,文化建设日益凸显。但农村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相比究竟有何特殊规律?这两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相反,随着时代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变化,这两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成倍放大,出现“文化泛化”趋势,如何把握文化及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艰巨任务;另一方面,以前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在农村遇到了新的问题,亟须转换思路和创新方法。在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中,对农村文化的界定过于宽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确定性,“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大体属于精神文明(或曰狭义文化)范畴,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应对(‘人文’与‘天文’的对称),与无教化的质朴和野蛮形成反照(‘文’与‘质’相对,‘文’与‘野’相对)”。也就是说,文化总是本质地表现为特定的精神内涵,首先属于精神范畴。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提出农村文化建设,必然有着新的含义和内容。我们认为,现时段的农村文化至少应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具有浓厚历史特点、打下了深厚农耕烙印的,与工业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相对应的文化,明确这一点是为了强调农村文化的历史积淀性和独特性,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简单地用工业文化替代农村文化;第二层含义是精神心理层面的深层次积淀,指农村人口在农村生活中创造形成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思维方式、审美情感、心理情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明确这一点是为了强调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把文化与其他事物相对分开;第三层含义是显在的物质,包括文化硬件,文化载体等。
显然,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第二层面,或者说现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第二层面,这就是引导和改造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文化。只有认识和重视第二层面,才能抓住农村文化的根本,把农村文化建设推向深入。当然这主要针对经济已经发展的中国农村,对于经济封闭落后的农村,文化建设本身一定会也应该融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一致的。从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只有当经济相对发达之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在现时中国,不分各个农村的现实状况,简单地用文化建设代替经济建设,而不去做更为根本的发展经济工作,显然是本末倒置。但在经济已经相对发达的农村,不把文化相对独立出来进行思考和建设,对文化建设来说,同样是本末倒置。
厘清农村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厘清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才能准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如果农村文化核心内容不确定,建设必然会盲目和离题。“综观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发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大多从不同的角度把它当作一种‘工具’去充分运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便是其标志性口号。”由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建设和文化硬件建设,也不能把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文化产业,用经济效益衡量文化价值,特别是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事文化建设。既然是文化建设,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使文化这条主线相对明晰,让其他建设围绕、承载、融入文化建设。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农村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农村文化的精神心理层面。一方面要满足农民的精神心理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民的心灵关怀和精神家园问题;另一方面要营造农村的文化氛围,赋予农村新的人文风尚和人文素养,解决农村相对缺乏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撑问题。总之,应从文化的核心层面思考农村文化建设、从文化的维度思考农村文化建设、用建设文化的方法和思路从事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偏差。
二、农村文化与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全面对接融合现阶段,中国农村文化最为显著和典型的特征是农村文化与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对接融合。一方面,现代化和城市文化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在中国广大农村扩展开来,几乎把农村的一切事物都打上了自身的烙印;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两千多年来的封闭状态被彻底、全面打破。中国农村与城市和现代化第一次全方位、多层面深入对接融合。一般来说,对接融合是双向互动的,即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影响、改铸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也影响现代化和城市化。但长期以来,农村多是被动的,城市不但在地缘上不断挤压农村的生存空间,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不断挤压农村文化的生存空间。
这种对接融合除了经济社会自身发展进程和文化本身体现和缓的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带有强制性,体现冲突的特征。这种强制性,或是规律的强制性,即一种现代文化、先进文化改铸落后文化的必然性;或是人为的强制性,即简单地用城市文化代替农村文化。这种强制性一方面推动农村向现代化迈进,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同质化。
这种状况是长时间以来我们相对忽视农村的历史和现状所导致的。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力一方面受到战争的巨大破坏,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冲击,中国农村在近代始终得不到深刻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落后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而市场经济的深入扩展,又直接渗入和冲击着农村经济。客观地说,这种渗入和冲击,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足够重视,以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的变迁与重构于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关注农村的时候,有些问题已经变得十分严重。农业是所有经济形态中较为薄弱的经济形态,它对市场经济的抗压能力较弱。这种弱势对抗,直接导致农村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扩展中被严重挤压,丧失对话地位和发言权。同时,武断地用城市化建设代替、等同于现代化建设,直接导致农村建设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更严重的是,我们提出的城乡一体化,被简单地认为是用城市代替农村,这直接导致了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完全忽视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忽视农村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独特性,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这一关键主体却长期缺位,或丧失发言权;二是对城市文化全盘接收,认为这些文化天生就比农村文化好,简单地用建设城市的方式建设农村,这直接导致农村完全割断文化传统,使农民的思想陷入混乱和迷惘的状态之中。同时,主体和发言权的缺失,使得每一次文化更新都多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或以落后的形式在农村传播开来。
当然,认识和把握农村文化与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全面对接融合这一现实,不是用田园式的情感抵制这一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对接融合,无论是以和缓还是冲突的形式出现,都将以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深入扩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那种强行完整保留农村文化的企图和行为,必然会以牺牲农村的历史进步和现代化发展为代价,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我们应避免农村文化在与现代化、城市化全面对接融合的进程中,农村的对话地位和发言权被严重削弱以致丧失的局面。只有重视并尊重农村的对话地位和发言权,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动互进,把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在农村的深入扩展变为农村文化发展、壮大和更好存在的有利因素和契机,从而真正实现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整体推进。只有兼顾和重视城市和农村双方,才能科学地找到双方的冲突点和融合点,避免人为强制性的出现,从而尊重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这一主体,真正推动农村文化的历史进步和现代化发展。
三、农村传统文化的丧失、恢复与发展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扩展进程中,几乎所有农村传统文化都受到剧烈冲击,农村传统文化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在乡土文化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区域特色逐渐被全球化所带来的现代性侵入的前提下,在以经济利益和物质消费为主流价值导向的文化不断冲击农村社会的现状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乡土文化面临存在和认同的危机,近年来大量的乡土文化形式灭绝或正在灭绝就说明了这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的乡土气息正在一点点流失,新生代农民也逐渐丧失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城市的急遽扩张和新生代农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使农村传统文化缺乏内生力量,得不到内在更新。如果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以扩展土地为导向,农民仍然向城市
单向流动,农村生产方式仍然得不到根本转型,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持续式微、甚至丧失的局面将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无论现代化和城市文化怎样在农村扩展,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文化的历史存在,也就是说,现代化和城市化只能在农村文化已经历史客观存在的现实和条件下扩展和创造。从文化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必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文化是在古代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已经历史地积淀在民族性格之中,成为中国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成部分。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被割断的。并且,中国农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已经逐渐与农村环境和农业实践相对剥离,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的消逝和农业的根本转型并不必然带来农村文化的消逝和彻底变更。农村文化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的逻辑和文化自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传统文化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转型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农村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农村环境和农业实践范畴而存在,具有时空上的普适性。同时,农村文化逐渐脱离农村环境和农业实践,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化形态,具有独立的演绎、演进机制,并能够通过这些演绎、演进机制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二是随着农业实践的变革和农村文化自身的反思,农村文化越来越具有清晰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更新意识,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中,农村传统文化不但发现了自身,并清醒意识到决不能以丧失自身的方式融入现代化或城市文化。农村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逻辑和自觉,内在地推进农村文化自觉调整和自我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更新,生发出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
5.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五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关键词:城市化 问题 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城市缺乏空气、阳光、绿地、新鲜空气。另外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与城市人口形成了一定差距,他们也缺乏着在城市生活工作所需要的相应知识和适应新时代、新物质条件的技能,就业方面竞争力比不过城市求职者,就业率低,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从事的劳动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就业稳定性差,也因此导致农村进驻城市人口的贫困度增大,基本的生活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随之也产生了一定的治安管理问题。(2)还有一方面就是当前的城乡户籍制度,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采取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遗留下来各种弊端,由此也影响到与之相应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福利政策,人为地把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分隔开来,制约了迁移的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工作,导致许多在城市生活多年,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农民无法得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福利保障待遇,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由此也使得这部分农村人民产生被剥夺感,产生对城市的排斥感。(3)更有甚者,进驻的农村人口的后代,有的受到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没有城市户口的儿童无法在城市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作为农民工人女,基础教育就被排斥在城市的教育体制之外;有的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家庭生活环境艰苦,无法支付起城市学校的费用,也致使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良好的义务教育;另外现有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的建设经费、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得不到保障,虽然农民工子女得到了一定的基础教育,却不够完善,文化程度等依然和城市儿童存在相当差距。
2.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城市贫困的凸现也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城市中下岗事业人员的大量和突发式的增加是导致城市贫困人口面扩大的主要因素,城市经济处于转轨期,下岗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数离职人员并不享有政府规定的下岗人员的待遇,并且没有迅速获得再就业的机会,就业率低,并且逐年下降,下岗失业人员不得不从事一些临时性的、不稳定的、低收入的工作,这是他们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另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城市贫困恶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失业保险体系,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当前社会的医疗、住房各方面费用都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巨额的支出使得他们陷入贫困并且是长期状态。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个人文化素质低,不易就业,沦为社会底层,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这样的贫困群体成规模化地在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地步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储蓄不多、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也都加入到了城市贫困群体的行列。老人可从事的工作范围很有限,并且工资普遍低,有的老人生育子女多,家庭负担过重,也几乎无存款来应对当前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性变革所带来的生活支出的增加,再加上离退休后,原本的待遇和补贴相应地消失,生活水平因此明显下降。
3.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田、森林、果园等逐渐被柏油路、高屋建筑所取代,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利益的驱使,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许多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减少、草地退化等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减少,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地域生态功能也因此减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系统内部原本所固有的联系和秩序被打乱,空间上的完整性被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甚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情况,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同时,在城镇扩张的过程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行业也不断地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于由于管理不当,工厂作业产生的垃圾随处排放,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而直接排入河流中,污水排放总量不断上升,虽然暂时性地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收入,但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巨大的破坏,产生了持续性的危害,有的城市甚至已经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局面。除了城市和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污染之外,农业耕作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水质、土壤等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并且也具有着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化学性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方面保障了农作物的高产量,另一方面它的有毒性也污染了环境。由于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的欠缺,农药经常有残留、或造成水体污染、土质污染,破坏了环境的系统服务功能。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板结、退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一些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农民们也未能及时处理,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未能被农作物完全吸收,通过地表进入河流当中,也造成了河流的富营养化,进而使得河流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4.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
城市化对于水、电、煤气、石油、燃气等各种能源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增长,也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资源供应上出现了一系列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最为突出和常见的水资源问题谈起,过去的城市供水问题主要是排水设施的不足,而不是水资源的匮乏。而如今,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大大增量,据统计,我国约有6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大约有200多个,有的城市甚至被迫限量供水。而且大部分城市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开采过量,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从土地资源谈起,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其中耕地面积仅125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仅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一直存在着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粮食需求量的大量增长,但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非农业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来自人口和工业化的双重压力,使得土地资源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5.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就在不断的改善和调整当中。城市是由第二、第三产业的区位所构成的特有经济空间,城市化是第二、第三区位的生成、集聚和发展的过程。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内在要求,城市却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并未对城市化进程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而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重消费、轻积累,偏重重工业、抑制农业和轻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导致产业结构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处在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演进的历史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它们主导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呈递减趋势,导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却难以带来就业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1.人口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农村城市双向的努力
这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要坚持计划生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少生优生的意识。同时也要加强人口管理,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普及教育并保证其质量。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考虑到大城市自身的困难,当前应逐步放开中小城市的壁垒,加强中小城市的建设,扩大就业机会,并以此减轻大城市的压力。改革城镇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消除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根本制度性障碍,避免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受教育权等的现象发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的途径,政府可发挥职能鼓励社会办学,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各方面教学资源,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鼓励更多具备良好的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最后也要注意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制定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并纳入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使其办学教学更加有序化、规范化。
2.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两手抓”
所谓“两手抓”,即一手要紧抓生活保障,另一手紧抓促进就业。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1)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区域,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加大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逐步调整现有的社会福利政策,在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义务教育等各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各种类型的劳动者都能被覆盖于社会安全网中,并且不为城乡身份所限制,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们的安全感,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2)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法规,把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解决,用法律来约束侵犯贫困者权益的行为,从而为贫困者就业和再就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广开就业门路,实施再就业扶贫,提高企业对富余职工的安置能力,减少直接流入社会人员的数量,不断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和就业领域,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提高社会就业率。同时政府要配合营造多种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给予个体、私营经济以健康发展的动力。全方位引导失业人员向社区服务业转移,引导他们从事各种劳动服务,就业扶持向贫困者倾斜,并且通过加强对贫困者、低素质人群的集中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治理,保证其治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促进适合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健全和完善。
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城市绿化
城市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建立经济发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必须重视城市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要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城市要加快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对工业、农业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噪声、汽车尾气、生活废弃品、工业污水等城市污染源的处理: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率;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完善燃煤设施,以提高城市大气质量;加强城市道路建设,降低交通噪声;提高城市绿化率,创建生态城市。同时,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污染物;综合利用、回收工业废弃物,节省能源和资源;实行专门生产,集中处理;鼓励大城市进行大容量的快速交通系统,创建高效、低污染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加大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特别要加强对耗能严重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体系,对水电推行阶梯价格,利用价格机制,减少资源浪费。城市郊区以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业为主,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
4.对资源问题,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是有限的,部分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能只为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性的发展,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我们应对土地实行可持续利用,搞好土地总体规划,严格城郊土地管理,城市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护好农用耕地,已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借各种理由加以变更。对于当前土地的粗放利用,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来获取更多的耕地面积,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比如复垦废弃地、平整土地、沟渠路的规划治理以及对于居民点、建设用地归并等。另外也要注重提高农作物的产出,大量提高耕地的单产量,提高收益,以此带动城市的发展。我们也应对水、电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以期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我们要尽早考虑到能源的多元化问题,开拓更加丰富的新的清洁能源,例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的方面的能源,做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还要注意节约用水,促进城市水资源平衡,污水处理回用等等,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能源产出率。最根本的是恢复并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环保设施,最终达到生活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5.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六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次学校布局调整都有特定的目的,城镇化是由非农业布局拉动的,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和标志,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契合了国家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城镇化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教育的转型,反过来,中小学布局的合理调整及农村教育的顺利转型也有助于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接着,2001年3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报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正式推动了各地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它要求各地既要报送中小学校的总体规划,也要有各对规划实施执行的情况,其中包括:撤并学校间数;教师学生增减人数;学校房舍增减面积;设施设备增添情况;资金投入及来源;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学生及家长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或意见的反馈。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了农村小学合并的进程。这一集中整合的表现,关系到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孩子的命运,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其客观规律,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2001年以来,不少地区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妥善安置了一批不合格教师,几种皮质了教学资源,办学的规模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方便简单,公式化的倾向,使得这一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进行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家庭无力承担子女教育费用骤增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得农户对孩子上学超出能够承受的教育投资,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的成本更大。一方面,许多家长考虑到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不得不让孩子在校寄宿,而寄宿导致农民所承担的教育经费增加。学生到离家很远的学校读书,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附近上学,还能帮忙照看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而一旦寄宿,这些原本由孩子做的工作由家长来完成。布局调整不仅使农民经济负担增加,而且他们付出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2.由于上学路途遥远存在安全隐患,新的辍学问题浮现
布局调整后,学校覆盖的教育区域增加,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家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舍得许多农村中小学上学路途遥远,一些农村中小学生往返要步行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在一项基于中西部6省177个乡镇的调查中,样本学生的平均距离为4.8公里,66.2%的学生上学靠步行,29.6%的家长和2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学不方便,尽管导致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多种,但不可否认,农村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客观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甚至导致这些地区辍学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3.学校班级人数增加,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工作繁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寄宿办校负担加重
布局调整对学生寄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了家庭和学校的负担。6省区的调查显示,经费不足仍是布局调整后的主要障碍,同事由于缺乏后续配套资金,有些学校有增添了新的债务。并且,教师的专业行和专职行得到了增强,但是教师的工作来那个和工作压力加大。随着学校班级人数增多不仅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里压力,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教师。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分析
1.素
我国人口在尽力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快速增长之后生育水平在70年代迅速下降,到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低出生、低死亡的阶段,由于国家人口政策的有力干预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工作以及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急剧的社会变革,在短短50年中,我国经历了西方国家历时百余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而教育对象是人,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学校布局的调整。由于农村生源减少,规模效益下降,在许多地区村办小学已经难以为继,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客观因素:人口数量减少是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根本因
2.主观态度:农民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的追求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
城市学生择校使城市学校分化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农村学生择校则是使农村学校几乎濒临关闭。他们不再满足于“能写算”这样低层次目标,开始注重学校的教育质量。择校反映了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些农民希望子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尽力为子女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小城镇建设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是由非农业的布局拉动的,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走大城市优先发展的道路还是小城镇优先发展的道路,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在国外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中的过程是:农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压力主要在大城市解决,大城市不断扩张,然后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一开始就预设了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农村-小
城镇-城市-特大城市,这与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大中城市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一致的。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战略,有助于农村人口转移和重组,为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促进农村教育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三、基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的反思
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在不少地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表现在: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优化了教师队伍,集中了教育资源,减轻了村社办学的压力。
2.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
首先,要慎重考虑教学点的撤并问题。以学生为根本,要保证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史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病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其次,要解决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各地政府应在制定布局调整规划前,充分考虑和深入调研当地的地理情况、受教育人口的分布情况和学校的服务半径,在一些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偏僻又无法解决用校车接送的农村地区,应暂缓集中办学,适当保留一些必要的教学点。再者,配套建设寄宿制学校,并合理的进行教师队伍的调整。各地政府赢充分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学校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对一些已经合并或计划合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从最基本的改水、建食堂和澡堂等工作做起,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还要根据学校数量的增加对教师队伍需求增加,考察现有教师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增长趋势和师生比要求,预测师资的需求状况。要做好因学校合并、撤销、改建等出现的生育教职工的合理分流和互补工作。
3.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未来走向
由于有些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出台不够谨慎,并且一些小城镇定位发展不准确,导致布局调整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很多学校在调整的过程中更注重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以及国外调整前先进行模拟调整的做法应该会成为很好的借鉴。还有,一些小城镇发展迅速,相对成熟的地区,可以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余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62
(2)费孝通,行行重行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19-21
(3)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03(1):55-60
(4)庞丽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N】,人民日报,2006-3-16(11)
7.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七
关键词:城市化,中部地区,城镇贫困
一、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六省,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10.7%, 年末总人口3.6亿人, 占全国26.7%;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万亿元, 占全国18.30%, 同比增加12.87%, 受益于中部崛起规划, 整个地区2011年的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2%) , 但人均GDP只有29171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5198元) 。虽然经济增速加快, 但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远低于人口比重。预计2011年中部地区城市化率为46.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城市蓝皮书指出, 截至2009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为62186万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城市合理贫困线在人均年收入7500元~8500元之间, 全国贫困人口约为5000万人, 其中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大约756万人, 中部1657万人, 西部1717万人, 东北地区835万人。中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依然高达33.37%, 虽比2000年占比 (52.9%) 有大幅度下降, 但绝对数量却在大幅度上升 (从2000年的582万人上升到2009年的1657万人) , 中部地区在近年城镇化率明显慢于全国水平的背景下, 城镇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二、中部地区城镇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1.市场结构调整带来的贫困——经济学解释
古典经济学认为,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贫困是个人的选择行为和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 劳动的市场价格会低于其基本价格, 即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价格。此时, 劳动报酬降低会导致部分工人因此陷入贫困。中部地区劳动供给旺盛, 而经济发展却明显不如东部地区, 虽然当前劳动需求有所增加, 但吸收劳动力依然有限。
2.城镇贫困形成的社会方面原因
(1) 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
中部地区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 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有关;另一方面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关系密切。失业或岗位流动导致就业风险, 家庭和个人所面临的教育、医疗等费用不断攀升, 人们没有能力承受更多的风险, 导致更多的人处于贫困之中。
(2) 中部地区的收入分配问题突出。
在我国中部, 目前的收人分配领城中, 除存在分配方式的多元化、竞争条件与起点的不公平, 以及非法和腐败收人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外, 个人的收人状况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个人能力及贡献, 而是取决于所在的单位及部门的经济利益, 由此决定了传统产业中很多职工沦为贫困者。
(3) 形成城镇贫困的家庭和个人方面原因。
一般而言, 家庭人口越多, 就业者负担越重, 贫困发生率将越大。其次户主的教育水平与总体贫困发生率高度负相关, 即户主的教育水平越高, 该户人口陷入贫困的概率越小。城镇人口贫困的本质原因体现为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不能适应经济转轨对就业提出的新要求。
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城镇贫困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在近20年来有所下降, 但在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的进程中, 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 成为城市中新增贫困人口。目前, 我国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 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考察发现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 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乡村。在这一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 由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工业劳动者。在用工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 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导致了城市失业人员的急剧增加, 使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三、缓解我国中部地区城镇贫困的对策建议
中部地区城镇人口贫困加剧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并且亦将影响东、西部经济的继续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相关政策。
1.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 重视城市贫困问题。切实将反贫困纳入国家战略。 在分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推动制度性扶贫, 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2.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积极促进就业
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了, 要使他们根本脱贫, 只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等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种形式, 改善贫困人口身体和文化素质, 提高其劳动技能和在现代社会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进而走向:贫困———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造就人才———经济腾飞———由贫变富的良性循环之路。
3.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合理城市化进程
多数研究者认为城市化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条可选择的道路。同时研究者也意识到, 城市化对城市贫困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农村贫困的改善, 将以城市贫困的加剧为代价。农民进城打工对城乡都有利, 但过快、过多地提高城市化率, 将带来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据有关专家分析, 我国城市化率应该保持在年增长l%的水平, 而不宜追求过快地发展。现在, 欧洲、北美、日本都已经实现了农村生活并不比城市差, 农业人口已不愿意进城, 城乡均衡发展, 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 城乡统筹发展应该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 不可忽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卓.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 2004, (6) .
8.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篇八
摘要:粮食产量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不利于维持粮食的产出;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有利于资本的运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效率,从而对技术的产出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对粮食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城市化水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生产效率;农业增长
一、 引言
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与其联系紧密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互相影响。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我国耕地在近些年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主要是国家退耕还林计划,而不是城市化和工业占地的影响,粮食安全与城市化二者之间关系微弱[1];还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仍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耕地两大基本要素的投入,因此城市化发展将对中国粮食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2]。一部分学者通过对城市化率、耕地规模经营率、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相关关系的计量分析,认为粮食产量与城市化率无显著关系[3]。 目前,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观点各异,基于此,本文在分别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二、 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积聚过程(人口城市化),还包括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城市化。到底如何衡量城市化水平,进而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单一的城市化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为了比较客观地评价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城市化指标体系,以便于对区域城市化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
城市化评价指标的选择(C)
根据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和城市化的目的,城市化进程的空间运行情况,将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分为以下内容:一是人口指标:指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自然、社会、机械三种形态变化,主要包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市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城市暂住人口比例等。二是经济指标:指影响城市化的主体因素的经济发展程度。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三是社会指标:指城市化产生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城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研和开发占GDP的比重、城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等。四是生态环境指标:反映城市化对生态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综合指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本文从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选取的方便性考虑,选取以下指标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这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指标。
: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的展需要整体经济发展支撑,这是城市化进程必要的宏观经济条件。
本文收集了2007年到2010年全国31各生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数据:
三、 其他数据说明和指标测算
1.资本的投入量(K)
农业资本的投入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直接通过我国各省市每年在农业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表示农业的资本投入(单位:亿元)。
2.土地投入量(W)
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记录的我国各省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表示对农业的土地投入(单位:千公顷)。
3.技术投入(A)
本文选取全国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各地区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与主成分分析得出技术投入的数据。
4.产出指标(Y)。一般选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中国农业总产出(万吨)衡量我国农业的总产出水平,该指标可以直接从官方统计取得。
四、面板数据分析
通过stata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得
根据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Y=37.62088C+0.0600895K+62.09281A+0.3425111M-377.0903
Se=(12.3187)(0.0373944)(37.29462)(0.0175751)(83.10511)
T=(3.05)(1.61 )(1.66 )(19.49)(-4.54)
P=(0.003)(0.111)(0.099)(0.000)(0.000) R2=0.9471
五、实证分析结果
5.1主要结论
由上式可知城市化水平与粮食产量是成正相关关系的。虽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到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和耕地面积,从而对我国的粮食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对资本的效率与技术的进步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综合考虑,城市化水平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5.2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城市化才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 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我国现在粮食补贴政策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过多,大量的粮食资金补贴到更多的劳动力时,每个劳动力所得到的收入就微不足道,不足以提高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取消各项制约农民进城的不合理制度,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业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粮农经常会面对有好收成却没有好收入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积极性,造成了种粮劳动力的流失。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财政上继续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家还应制定有关农业和农产品的优惠政策,并使这些政策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继续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并逐步加以完善,从而真正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的比较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国家粮食安全是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我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国家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两者之间又有巨大的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又必须兼顾国家的粮食安全。城市化,国家粮食安全,两手都得抓,两手都要硬,动摇不得!(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晓,消费中国经济增长主动力[J],2005
[2]徐铮、张润清、李晓红,1990-2004 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04)
[3]吴沛, 李克俊,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西华大学,成都610039
[4]刘诗白,2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5]龙江,洪明勇,杨启林,王宇宇,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2007
[6]刘亮,章元,高汉,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统计研究,201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推荐阅读: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09-06
我国的城市化现状10-16
论上半年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工业建设11-19
浅谈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06-21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10-05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行政区划10-17
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10-05
浅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