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

2024-11-14

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共7篇)

1.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 篇一

诺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命如此珍贵,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好好爱护它。珍爱生命,让我们从防灾减灾做起。

“意识是生命对客观世界的本能反应,是基本的生命状态。”记得在我国前几次发生的灾害中,市民们都对自然灾害认识太少导致损失惨重,生命、财产都不可挽回,这是多么深刻的血的教育啊!因此,我们要先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正确认识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学习如何在遭受自然灾害时避险。

在20_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前,叶志平校长曾进行过无数次防震演练,好让同学们在地震时有充分的避震方法。在地震发生时,全校多名师生以1分36秒的惊人速度全部安全撤到操场上,无一伤亡,这是多么伟大的奇迹!此外,他不断对学校教学楼进行整修加固,只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有更多的撤离时间,即使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地震发生时,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避震措施。如在室外,要迅速跑到空旷安全的地带;在室内,如果来不及跑出去,要躲在墙角或桌下,用手护住头部;如果在楼房居住,在下楼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要走紧急出口。

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在这一天,我们学校会组织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并进行防灾减灾演练。同时,街道上也会贴许多海报专栏来宣传,举国上下都在努力,以此来让人们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行动力。

生命,若白驹之过隙,仅此而已。面对如此短暂的生命,我们应该守护好它,将防灾减灾的意识像种子一样深入心底,牢记心间,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共筑美好家园!

让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2.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 篇二

计划背景

迄今, 人类通过打钻直接了解的地下深度仅有12公里, 相比637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 科学家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很肤浅”。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对资源需求急速增长, 地表或浅层矿产发现的机会越来越小, 资源勘查走向深部成为必然。

欧美等国均早已开展了“入地”计划。上世纪80年代, 美国、欧洲、加拿大先后发起了地壳探测计划 (COCORP) 、欧洲探测计划 (EUROPROBE) 和岩石圈探测计划 (LITHOPROBE) 。美国从1970年开始实施, 现已进入第二轮地壳探测。通过第一轮探测, 美国制作出了美洲大陆6万公里地壳的反射地震剖面。而中国现在通过该方法完成的剖面只有4500公里, 是美国的1/15, 英国的1/8, 俄罗斯的1/5。

当今地球科学的发展对地球深部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深部探测水平的落后是中国地学研究水平、资源探测技术、灾害预报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

开展地壳探测工程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活动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把握地壳活动脉搏, 开辟深层找矿新空间, 为国家安全了解深部物性参数, 为实现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重大突破、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全新科学背景和基础信息, 全面提升地球科学发展。

在2009年4月22日第四十个“世界地球日”当天, 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正式启动, 标志着我国地球深部探测的“入地”计划拉开序幕。

中国地形上的三个台阶是如何形成的, 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如何, 地震灾害频发的原因何在等问题, 集中了国内118个机构、10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中国地学界“集结号”开始从大陆的深部寻找答案。

总体目标

“地壳探测工程”是我国科学家历时6年构思、策划的重大科学计划, 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2008-2012) ”是“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研究计划。

深部探测专项的核心任务和总体目标是:围绕《地壳探测工程》的全面实施, 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 形成对固体地球深部层圈立体探测的技术体系;在不同自然景观、复杂矿集区、含油气盆地深层、重大地质灾害区等关键地带进行试验、示范, 形成若干深部探测实验基地;解决急迫的重大地质科学难题热点, 部署实验任务;实现深部数据融合与共享, 建立深部数据管理系统;积聚、培养优秀人才, 形成若干技术体系的研究团队;完善《地壳探测工程》设计方案, 推动国家立项。

中国在深部探测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明显, 为加快进度, 专项经费中拿出30%用于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 以期打破国外长期对高端设备的垄断格局, 促使中国深部探测仪器装备通过自主研发部分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也为后续地壳探测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撑。

作为先导计划, 专项将于2012年结束。2011年下半年, 专项进入为两年后的地壳探测工程立项申报和全面实施作前期准备阶段。

研究内容

深部探测专项设立了大区域地下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的背景探测、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及试验研究、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试验示范、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试验、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8个子项目。

大区域地下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的背景探测。 (1) 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研究:拟建立我国大陆电磁场标准观测网, 创立大陆岩石圈地球物理参数三维结构基准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流程和技术标准。 (2) 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建立我国79种自然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和穿透性地球化学技术体系, 解决我国环境地球化学本底和区域背景值, 探讨深部找矿的元素深穿透机理。

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以建立深地震反射技术为先导, 采用主动震源和被动震源探测技术体系, 联合采集不同结构地壳和岩石圈深部界面和速度, 整合适应不同大地构造背景的深部探测技术组合。

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及实验研究。重点解决重要矿集区深部立体探测关键技术, 建立矿集区3D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揭示深部控矿因素, 追踪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 阐明成矿机理, 最终突破深层找矿的理论和技术瓶颈。

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通过科学钻探选址与预导孔技术实验, 验证地球物理探测结构, 建立深部探测解释标识;在关键地质部位和矿区实施深部直接取样, 解决深部地质结构、组成和资源潜力等问题。

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及监测技术和设备, 以支持我国地表应力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对中国大陆范围内的关键构造地域实施系统的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 查明地应力的赋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建立覆盖我国重点区域的岩石物性参数数据库;建立我国和重点地区的数百万单元网格计算模型, 开展数值模拟, 对我国大陆和邻区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时空特征与控制机理进行大规模模拟。

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综合集成不同层次地壳物质与结构探测的多源信息和数据, 从时间深度上辨别地质历史的烙印, 恢复地质作用的历史过程;建立主体数据库, 解决深部探测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共享问题;开展地壳探测系统工程研究, 推动“地壳探测工程”的国家立项。

探测过程

地下深处人们看不见、摸不着, 研究起来难度很大。目前最直接的手段是往深部钻探, 但世界上最深的一口钻井仅仅打入地下12千米的深处, 相对于地球6400千米的半径, 显得微不足道。地球的造山运动也会把深部物质带到地表上, 但这类证据毕竟非常稀少。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地震、重力、电磁等现代地球物理的探测方法, 了解地球深部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磁性、导电性、密度、热导率等, 探测天然大地电磁可以获知地下深部的电导率和磁性参数, 人工地震技术探测岩石弹性波参数, 高精度近垂直深反射地震技术可获取深部结构信息, 深穿透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则可进一步识别深部物质的成分, 地应力测量技术则有助于了解现今地壳活动性规律。

应用前景

地壳探测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对地球复杂系统的科学探测。深部探测专项的实施, 标志着我国地球科学已经进入到深部探测时代。

尽管深部探测专项最主要的科学目标是如何获取并加深我们对大陆的结构、动力学和演化的理解, 但是通过专项采集的数据和集成的研究成果将带来众多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

减轻地质灾害:西南三江地区和华北平原是地震、火山和滑坡灾害的多发地区。深部探测专项的工作将直接为减轻和评估灾害提供有力数据。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火山喷发的动力作用和对地震产生原因的分析与认识, 从而提高我们预测地震减小地质灾害链危害的能力。

资源开发与管理:深部探测专项的数据采集网络覆盖全国, 为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工作的深部探测科学家们带来了宝贵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是全国地质、地球物理、环境、教育、公共政策和资源评价等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一个极好机会。高精度深地震反射技术将给出大陆地壳和沉积盆地的精细构造, 矿集区立体填图将给出相对“透明”的矿集区图像, 为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能源等更广泛的综合研究领域提供难得的、宝贵的研究资源。

3.减轻灾害 关爱生命 篇三

关爱生命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永平县龙街镇上村村完小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扎实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的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扎扎实实抓好此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制订出活动的具体方案,精心组织。

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1、会议宣传

我校在教师例会上认真学习了“龙街镇中心学校关于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并就宣传周活动作出了具体的安排。要求各班级在班会上进行具体的宣传和安排,宣传学习大理州地震局编发的《地震知识》、云南省地震局编发的《防震避震常识》、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的《地震知识100问》,以及其他的安全知识教育内容,安排好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技能演练。除了在教师例会上认真学习宣传外,我校还召开学生大会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宣传。

2、黑板报宣传

我校安排高年级学生出了一期专栏,宣传内容包括防灾减灾知识和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不仅通过专栏教育了广大师生,参加出黑板报的学生更是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3、标语宣传

在校园内外粘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时时警示学生树立减灾意识,远离灾害,安全健康的成长。

三、安全技能演练

1、班级演练

各班根据学校安排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安全技能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火灾、地震等发生时的避险方法和自救能力。要求各班在演练中注意安全,特别要注意防范踩踏、拥挤等事故的发生,绝对不能出现在安全演练中还发生安全事故,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扎实开展。

2、学校演练

学校在班级演练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全校性的大演练,演练是在全校师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各就各位,学生紧张有序的撤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全部撤离并集结完毕,演练圆满结束。演练结束后再一次对学生进行了灾害来临时如何应对的能力教育。在本次活动中,我校以安全知识教育为基础,以安全技能演练为重点,活动不走过场,效果明显。通过活动,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得到了培养。当然,这样的活动不会到此结束,它仅仅是一个开始,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把这样的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树立师生的减灾意识,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

永平县龙街镇上村村完小

4.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 篇四

在我国, 海洋与渔业灾害属于巨灾的类别, 其一旦发生, 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民间捐助来对其进行补偿, 专业的商业保险依然是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由保险公司承担的灾害保险的赔偿仅占每年总损失的1%。而海洋与渔业灾害发生一般都是发生在海洋附近, 其破坏力大, 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来进行救助而找不到一个更好的风险分担机制, 是很难使灾区人民摆脱困境的。由此可见, 我国现有的体系不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灾害保险供给缺口很大, 一边是多灾多害;而另一边却又是没有完善的灾害保险体系。

目前, 我国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国家财政救济为主和社会捐助为辅的事后补偿模式。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的模式加重了财政负担、增大了财政支出的波动性, 容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财政资源的分配不公, 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灾害救助工作也难以及时到位, 损失补偿程度相对较低。政府机构作为灾害风险防范与救助的主导者, 地位相当重要, 然而, 如何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呢?本文主要从基于政府机构的视角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从该角度来开展海洋与渔业风险分散工作,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政府机构的角度, 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 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建立和完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制度。本文将从法律制度建设、保险体系构建、组织机构保障、约束激励机制和基础建设投入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建立和完善国家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相关法律制度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的巨灾保险的发展, 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 作为灾害保险的制度基础。例如, 美国在发展洪水保险时, 颁布了《联邦洪水保险法》, 并以此为法律依据设立了美国联邦洪水保险制度。此后, 美国还不断完善了相关的法律, 又接着颁布了《全国洪水保险法》和《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法规。美国所有的洪水保险制度, 基本上都依照上述法律条令实施。日本为了促进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 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于1966年通过了《地震保险法》, 后来又相继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和《有关地震保险法律施行令》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的通过, 成为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基础, 促进了地震保险的不断发展, 鼓励了居民投保地震险[1]。欧盟成员国中, 挪威、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建立了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土耳其政府也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投保强制性地震保险, 且强制性地震保险条款全国统一, 并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1982年7月13日, 法国颁布了《The French Nat System》法, 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障体系, 规定任何购买包括火险、营业中断险、机动车辆险等财产险保单的投保人被强制要求购买自然灾害附加险[2]。

目前, 我国已有20多部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如《防洪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灾害防治管理条例》等, 初步建立起了自然灾害应急法律制度, 但专门涉及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几乎还是空白, 专门针对海洋和渔业灾害保险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建立[3]。

法律制度是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体系构建的基础和保证, 我国应当尽快制定相关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建议政府组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条例, 明确规定海洋和渔业保险的种类、性质、承保主体、巨灾保险的筹资管理运行、险种设计、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权利义务、保额和费率厘定依据、理赔规则、补贴和税收优惠、再保险要求等内容。通过界定和明确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相关的基本问题, 从而确立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政策性地位, 明确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和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强制性, 确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中介协助的发展模式。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种职能的相互协调。

2 构建政府主导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体系

我国已建立了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同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4]。表明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上已经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了。海洋和渔业灾害保险体系的构建也迫在眉睫, 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应该是我国海洋和渔业灾害保险体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应当尽快建立政府主导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管理体系, 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2.1 确立保险体系的政府主导地位

政府主导地位是由海洋和渔业灾害的特征和我国保险市场发育现状所客观决定的。由于海洋与渔业灾害主要是一些自然灾害 (如台风、海冰、赤潮、海啸等) , 其破坏力度强、造成损失巨大, 所以, 对于这一类灾害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其次,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起步晚, 发展相对落后, 商业保险市场发育不成熟, 也无力承担海洋和渔业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我国在没有成熟的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的情况下, 对于风险巨大的海洋和渔业灾害保险, 单独依靠商业保险公司, 无法将其巨大的风险分散出去。所以, 目前应该由政府主导进行。

2.2 建立财政支持的保险基金

巨灾保险基金, 是国外抵御巨灾损失、保证灾害重建资金、分化巨灾风险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 我国的巨灾发生后, 救灾和灾后赔偿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支付, 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稳定风险。

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成立海洋与渔业保险政府基金, 建议基金下设两个子基金:巨灾保险投保补偿基金和巨灾保险再保险基金。巨灾保险投保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对居民投保进行资金补偿;巨灾保险再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对商业保险公司的巨灾保险进行再保险。基金来源途径:一是各级地方财政预算中, 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交一部分;二是从强制购买海洋与渔业保险保费收入补充进来;三是通过资本市场, 发行巨灾风险证券和相关衍生金融产品获得。海洋与渔业保险基金的建立, 可以分散海洋与渔业突发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 有效解决在巨灾过后保险赔偿和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缓解巨灾对财政预算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3 培育政府主导, 市场补充的再保险市场

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不同于一般的保险, 其危险存在方式与正常灾害保险的危险存在方式不同, 其承保业务总量越大, 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存在着扩大承保面和降低风险之间的矛盾, 因此, 巨灾保险的经营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再保险市场就是国外 (如英国、日本) 采用的一种分散巨灾保险风险的主要形式[5]。这种形式使得政府只作为再保险市场中的一员, 只承担超额风险的部分, 从而将各类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出去。

目前, 国内办理再保险业务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只有中国再保险 (集团) 公司, 且所承保的再保险业务主要是根据《保险法》的规定由各保险公司必须分给它的部分, 超出范围的再保险业务并不多, 涉足巨灾保险再保险的业务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再保险市场更是薄弱, 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有限, 承包人参保意识不强, 参保率低。同时, 在我国现阶段下, 各种类似于海洋与渔业重大灾害确实急需要保险和再保险市场来分担政府风险, 担当一部分重任, 因此, 我国应该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建议目前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再保险市场,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并且由于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存在高风险、高损失、高赔偿的可能性, 还需要构建起国内和国际两个风险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 充分学习和借鉴、利用国外巨灾风险再保险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模式。为了更好地分散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风险, 减轻政府的压力, 我国应当积极培育国内再保险市场, 健全再保险中介组织, 活跃再保险市场。

2.4 通过巨灾保险证券化来降低灾害风险

利用资本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分散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 将灾害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中, 提高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 进一步分散了保险供给的巨大风险。主要的巨灾保险证券包括:巨灾债券、巨灾期权、巨灾期货等[6]。而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做好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证券化工作, 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各类灾害数据库, 做好资信评估工作等。总之, 我国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特别是资本市场建设和规范化运作机制, 大力推进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证券化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3 加强海洋与渔业保险机制的组织保障

目前, 我国海洋与渔业的巨灾风险没有统一的具体管理部门, 相关灾害的预测、减灾、救灾和应急等灾害风险管理的职能, 被分散到了民政部、海洋局、农业部和财政部等各行政相关职能部门, 管理上带来困难, 行动上难以统一协调。故而, 我国在巨灾保险和相关自然灾害保险的组织机构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图1所示, 建议在保监会下成立巨灾保险管理委员会, 专门负责管理巨灾保险相关事宜, 将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纳入其管理范围,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管理相关巨灾保险基金。在沿海各省、市、自治区设立海洋与渔业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 负责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海洋与渔业灾害防御, 保险基金的支付, 完善巨灾数据收集等工作。

4 建立完善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

市场机制是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的最好方式, 但是在保险市场中, 特别是巨灾保险和农业保险的市场中, 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善的非有效市场, 仅靠市场机制会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的现象。特别是我国的海洋与渔业灾害具有风险模糊不可保性的特点, 完全竞争巨灾保险市场不存在等诸多难题, 使得我国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和相关的农业保险供给非常有限而且需求不足。所以,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 还必须依赖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来进一步促进海洋与渔业保险市场的完善。

4.1 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业务

政府要在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市场支持平台、资金扶持与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 让商业保险机构发展成为承担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的主要力量,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业务, 从而改变我国目前主要由政府承担大部分风险的情况, 减轻政府压力, 充分发挥保险机构、保险中介、金融市场的作用, 丰富和完善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市场。

4.2 提高沿海民众的风险保险意识, 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强制投保制度

在我国, 公民还没有真正理解保险化解风险, 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原理;另外,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完善, 出现了小灾自己消化, 巨灾发生后习惯性的都是由政府财政与社会捐赠来进行补偿, 公民由此产生对政府与社会的救灾功能过度依赖, 制约了保险的发展。提高风险意识与保险意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居民投保意识不强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巨灾保险制度的障碍。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险知识的市场推广与宣传, 强化公众保险意识, 提供补贴鼓励投保, 推动巨灾保险规模的扩大。

从目前我国公民投保意识还很弱的特点来看, 在巨灾保险制度运行的初期, 采取强制性的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制度的推行和完善。由于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很大, 我们可以选择部分沿海省、市、自治区先行试点, 将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保险作为强制性保险要求公民必须购买。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可支配的收入水平, 强制投保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 并从财政收入中提供一定的保费补贴。

4.3 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促进海洋与渔业保险需求

由于巨灾风险所致的高赔付率使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从而会降低保险供给水平, 抑制了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 导致巨灾保险市场失衡。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推行这样的保险过程中, 采用了保费补贴形式, 来促进保险产品的需求。邢慧茹等[7]证明了政府提供保险补贴时农业保险市场的均衡情况, 政府保费补贴在农业保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 1993-2004年农业保险由于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国家财政政策扶持呈现持续萎缩。从2005年实行农业保险补贴以来, 我国农业保费收入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说明补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保险的需求。较高的保费补贴有助于消除保险市场的失衡。

海洋与渔业灾害的保险标的和发生的地区都比较集中, 使得保险不具有可保性, 因而在推行过程中, 应该考虑在推广的初期给予形式多样的补贴, 如管理费补贴、保费补贴、再保险补贴和对保险公司的税收优惠等。保费补贴可以促使保险需求曲线移动, 增加保险的有效需求, 商业化运作, 发展互助保险和渔民共保体保险补贴[8]。但补贴的力度受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制约, 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各自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海洋与渔业灾害发生的频率、受损情况、保险赔款的支付额度等, 计算模拟补贴的力度, 采取最有效率的补贴方式和恰当的补贴额度, 从而达到我国海洋与渔业保险市场中最优的资源配置。

5 加大科技与抗灾工程建设投入

研究各种灾害之间的联系及分布规律与发生条件, 提高灾害监测、预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国灾害风险调查, 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灾害预警、防御体系。加大政府在海洋与渔业巨灾保险研究上的科技投入, 加大力度建设各级各类抗灾工程项目, 加强巨灾保险的宣传和扶持, 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数据库。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体系的建立, 需要对海洋与渔业灾害进行深入研究, 搜集海洋与渔业灾害带来的损失、影响大小、风险分布等资料。只有掌握翔实的数据资料才能对风险预测、风险评估、保费拟定, 从而关系到保险基金的建立, 保险补贴的方式和力度等具体制度和方案的拟定。制定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数据采集规范, 加快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采集, 推动海洋与渔业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绘制巨灾风险地图, 为海洋与渔业灾害保险模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在我国, 因海洋与渔业灾害导致每年损失过百亿元人民币, 海洋渔业灾害破坏力强, 给整个海洋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所以我国急需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政府在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与救助体系中作用巨大, 文章主要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探讨了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问题。分别从法律制度建设、保险体系构建、组织机构保障、约束激励机制和基础建设投入等方面阐述了政府机构应当采取的行动, 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政府机构在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地位。

关键词:海洋与渔业灾害,政府机构,风险防范,保险

参考文献

[1]米建华, 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1:6609-6610.

[2]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课题组, 刘异.国外巨灾保险制度及借鉴[J].西南金融, 2009 (2) :52-54.

[3]陈华, 赵俊燕.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9) :76-81.

[4]张雪梅.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J].财经科学, 2008 (7) :40-47.

[5]王彤, 王永生.巨灾保险机制的国际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 2011 (1) :109-112.

[6]卓志, 段胜.巨灾保险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一个综述[J].经济学家, 2010 (12) :88-97.

[7]邢慧茹, 陶建平.巨灾风险、保费补贴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衡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 (7) :42-47.

5.减轻灾害风险与安全 篇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8-12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吉林地区5个县中,每个县随机抽取1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1个乡,共抽取2 000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将吉林市所有乡镇进行排序,通过分层随机方便取样,根据预实验人数及调查问卷题目数为基础,纳入标准:(1)居住时间1年以上;(2)年龄18~65岁;(3)意识清楚、具有阅读书写能力和行为能力;(4)愿意配合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闭卷和开放式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灾害经历等。第二部分为乡镇居民自然灾害中食品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认知调查。问卷设计围绕调查目的,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预调查,及时修订完善调查问卷。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培训调查员,使用统一的指导员进行说明,入户发放问卷当场回收方式。

1.3 资料分析

闭卷问题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资料进行各变量描述,应用百分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问卷1 962份,回收率98.1%;其中有效问卷1 957份,有效回收率97.9%。调查对象中,男性906人(46.3%),女性1 051人(53.7%);年龄在18~65岁,平均45.1±6.4岁;初中及以下学历993人(50.7%),高中(含中专)学历519人(26.5%),大专及以上学历445人(22.8%)。公务员、企事业296人(15.1%)、工人524(26.8%)、个体268(13.7%)、务农675(34.5%)、无业及其他194(9.9%)。

2.2 知识得分情况

有22个问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为0分,满分22分,结果显示乡镇居民自然灾害中食品卫生认知总得分为11.9±4.6分。

2.3 食品卫生知识、行为知晓率

见表1。

2.4 认知得分影响因素

将乡镇居民对自然灾害中食品卫生知识得分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于平均知识得分的为高分组,低于平均知识得分的为低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得分高低可能与职业、文化程度有关(P<0.05),为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现将职业、文化程度2个自变量进行变量赋值,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OR及其95%CI为1.32(1.10-1.34)。

2.5 乡镇居民对自然灾害中食品卫生相关行为的态度

见表2。

(n=1957)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吉林市乡镇居民对自然灾害相关知识了解尚可,关注度也较高,这与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及吉林省频发自然灾害有关,然而自然灾害发生后所面临的食品卫生相关知识及健康行为堪忧。其中对食品污染相关知识及食物中毒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显示出居民对自然灾害发生后对食品卫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喝生水知晓率较熟悉,知晓吃熟食、饭前便后洗手比例分别占62.8%和66.8%,而对正确保管使用碗筷、正确处理剩饭菜、生熟食品分开制作等卫生行为有待提高。食品卫生不仅关乎居民的生命安全,也是自然灾害后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乡镇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3]。例如地震发生后,由于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环境变化、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和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极易造成食物中毒等食源性基本的爆发流行,令灾难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4],这就提示我们,应加强食品卫生、食品污染,尤其是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反复强调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应急措施和防治常识,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自然灾害发生后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大部分居民对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持有关注态度,因为这关系到每个居民切身的生存质量,这与电视、收音机、报纸及网络的大力宣传密切有关,同时,这些途径也是广大居民获得相关信息及知识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及网络等各种平台,是有效宣传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自救和他救技能,同时增强灾害后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减少流行病的发生,提高居民自身健康安全的食品卫生行为的重要手段。然而,人际传播、社区讲座作为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也不容忽视,其人性化的优势对于社区居民,尤其是对老年人,既能增进知识又能促进有效沟通[5],易于接受,在今后的宣传培训中应不断完善其方式方法。

从调查总成绩的因素分析来看,乡镇居民对自然灾害中食品卫生知识得分显示文化程度为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的知识得分高。此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结论不完全一致[6,7,8],可能受地方文化与环境状况差异性有关[9],或与影响因素分组、得分分组不同有关。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居民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强,在其学习及工作环境中接受培训机率也比较大,因此,其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引发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由此可见,为提高全民的意识及能力,在宣传和培训中,应考虑居民的文化水平,根据其文化水平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地实施健康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乡镇居民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旭明.浅谈汶川地震的公共卫生救援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3):222-223.

[2]赵玉芹,刘玮,袁辉,等.抚州市特大洪灾后公共卫生阶段性效果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12(6):707-709.

[3]王绪明,石胜刚,王涛,等.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面临的卫生学问题及其对策[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4):281-283.

[4]姜培珍.食源性疾病与健康[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3.

[5]许敏,高玲,张丽娟.人际指导对老年人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1039-1040.

[6]David PE,Cheryl W,Jonathan F,et al.Difference in individual-level terrorism preparedness in Los Angeles County[J].Ameritcan Joumal Preventive Medicine,2006,30(1):1-6.

[7]Renato M.,Igor S.,Michele S.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perception of flood risk:A study in an alpine valley in Ital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8,28(2):164-173.

[8]Gregg C.E.,Houghton B.F.,Johnston D.M.,et al.The perception of volcanic risk in Kona communities from Mauna Loa and Hualapai volcanoes,Hawaii[J].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2004,130(6):179-196.

6.沈阳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篇六

1 技术方法

采用近年来闪电定位系统接收到的闪电资料为基础, 详细地分析云地闪 (或云内闪) 发生时间、地点、闪电强度、闪电陡度、电荷、能量、误差及定位方式等多要素[1]。结合近10 年来雷击事故案例, 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平台为载体, 以沈阳市地理信息图层为背景对雷击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生成相应的风险区划图形产品。

2 实施方案

(1) 考察分析各行业雷电灾害特点, 确定沈阳市雷击风险区划的参数因子权重和技术方法, 将沈阳市的闪电数据原始资料与雷电灾害资料结合起来, 并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

(2) 利用雷暴日、雷击次数等人工观测数据、 闪电定位数据等监测资料, 统计分析雷电的危害地域、时域分布特征。

(3) 分析沈阳市闪电定位资料、 雷暴日统计数据, 加入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 研究划分雷电灾害高、较高、中和低的风险限界限值。

(4) 分析沈阳市雷电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 利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雷击大地密度、雷电流幅值、雷电灾害频度、雷暴日数等因子的权重值, 以高、较高、中、低为界限, 以沈阳行政区域 (县、区) 为单位, 绘制沈阳市雷击风险区划图[2]。

3 雷电灾害分布特征

利用GIS闪电定位系统统计沈阳地区闪电参数:最大正闪强度为184.467, 平均正闪强度为34.290 058 993 637 9, 0 ~20 KA正闪次数为779, 20 ~50 KA正闪次数为2 122, 50~100 KA正闪次数为491, >100 KA正闪次数为66, 最大负闪强度为-173.926, 平均负闪强度为-22.585 419 709 4319 , -20~0 KA负闪次数为18 559 , -50~-20 KA负闪次数为19 181, -50~-100 KA负闪次数为1 209, <-100 KA负闪次数为78。

通过各区域经纬度边界值, 可统计出沈阳各县区闪电发生次数 (图1) 。

4 风险区划

4.1 数据分析

沈阳各区县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其中地闪密度———GIS系统记录的区域地闪次数/区域面积, 雷电灾害次数———近10 年区域发生雷电灾害的平均次数, 人均GDP ( 元) ——— 近3 年区域人均生产总值, 人口 ( 万人) ——— 区域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人/km2) ———区域人口数量/区域面积, 面积 (km2) ———区域面积。

4.2 区域划分

通过建立沈阳市雷电灾害数据库, 运用图像处理工具生成雷电灾害区域划分图 (图2) 。

5 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沈阳地区以新民市的雷击次数最多, 皇姑区的雷击风险最大, 说明区域雷电灾害风险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 还与人为因素 (如区域经济因素) 有关。

雷击风险区划是雷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反映了雷暴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年平均结果, 对其进行研究, 有利于雷电的防护和预报工作。区域落雷分析, 为风险评估作了可靠的基础, 为机场建设选址、大型化工企业的雷电防护预警、一些重点项目的选址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4]。利用研究的结果, 可以在不同的时域、地域进行重点防护, 为各单位、部门提供良好的防护工作, 做好防灾、减灾服务。尤其对于郊区和农村的雷电灾害防护,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近10年来闪电资料为基础, 结合沈阳地区人均GDP水平和经济结构情况, 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平台为载体, 以沈阳市地理信息图层为背景对雷击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研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对雷电灾害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区划,辽宁沈阳

参考文献

[1]陈绿文, 黄智慧, 禹继, 等.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定位误差分析[J].广东气象, 2010 (1) :15-17.

[2]杨兆礼, 万齐林, 陈子通.广东雷电活动的对流潜热特征[J].广东气象, 2011 (6) :43-46.

[3]王建华, 张涛, 杨雨春, 等.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6) :65-68.

7.谈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前期勘察工作 篇七

雷电防护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领域, 要求从业人员对建筑知识和电子信息知识都要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但是大多数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在这些方面多少都有欠缺, 给工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防雷项目施工前, 人们对工程雷击灾害风险评估这一问题一直没有重视, 结果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有时候还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一份好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离不开详实的前期现场勘察, 为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更好的实现经验共享, 在这里谈一下对于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个人看法, 供同行们参考。

1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期现场勘察意义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地位和目的:雷击风险评估是雷击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雷击风险处理的前提和基础。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工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雷击风险评估是中国气象局第8号令和第11号令的要求。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目标是给出直接雷电闪击及间接雷电闪击引起的建筑物损害风险的评估程序, 在确定损害次数上限值的基础上, 能够从经济合理性出发, 为建筑物决定是否需要提供防护措施, 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期现场勘察是为该防雷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 对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质及气象要素、电磁环境等进行测绘、勘探、测试, 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真实、科学的原始数据。一份高质量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是建立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的, 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防雷工程分析评价, 提供合理可信的防雷工程参数和建议, 满足安全、有效、经济、可靠的要求。

2 防雷工程勘察的内容

2.1 收集施工地点的自然资料

建筑物所处或拟建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四置关系、地表状况、地物状况、附近建筑物及文物保护状况、气象条件 (如雷暴日或雷电定位探测资料) 等。这一部分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现场的实测、向相关部门查询相关的专业资料 (如可从当地气象部门查询到雷暴日数, 规划部门的地形图等) , 向长期生活在当地的人群了解一些基本资料。需取得的资料有:

1) 总平面图、单体的立面平面图:2) 地形:主要是指被保护物所处的位置属于平原、丘陵、山区、海边、河边、水库边等等;3) 交通:交通条件的好坏和远近将直接影响到运输的成本;4) 地物状况:评估对象周围建筑物或较高的自然物的高度、距离、相对位置等;5) 本区域的雷电状况:雷暴日数、雷电主要来向、雷暴强度、雷电定位探测资料等。

2.2 取得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

浙江地形多丘陵山地, 所涉及的地质变化较大, 地质决定了接地施工的难易, 也关系到雷击概率的大小, 因此须取得第一手的地质资料:

1) 了解施工地点的岩石、土壤等成分比例, 周围是否有金属矿藏。2) 测量施工区域的土壤电阻率, 范围主要集中在被保护物周围50~100米之内, 如果测量的数值偏大, 可以考虑向外扩展测量范围, 在测量结束后基本上能对被保护物周围的土壤导电能力有大体的了解。3) 通过上一个步骤之后, 有条件可在选定的接地网施工地点挖多个点的探井, 主要是直接观察地表以下2米~5米深土层和岩石的分布情况。获得准确的土质条件、土层状况、地下水位深浅分布等资料。探井尺寸一般为长方形, 长约2m、宽约1m。4) 对于使用年限较长、接地稳定性要求高的工程 (如埋地油罐) 还应测量土壤酸碱性。5) 了解施工地点历史是否受到过雷击, 以及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等。

2.3 被保护对象的资料

1) 了解建 (构) 筑物的用途, 是作为生产或存储的功用, 了解具体生产和存储物品的内容和性质, 生产设备的清单, 控制方式、工艺流程 (化工) 、设备的用途;企业生产储存的原料、产品、生产中使用的中间剂等的名称、数量、性质;笔者就遇见一企业生产原料到产品都是非危险品, 中间部分提取时使用高纯度酒精作为萃取剂, 因此整个车间被定为消防甲类, 防爆车间, 提高防雷级别的同时还要做好防静电设施。根据以上项目初步地划分被保护对象的防雷等级标准, 同时取得被保护建 (构) 筑物 (或建筑物群体) 的长、宽、高度以及位置分布, 对于没有开工建设的建 (构) 筑物可以从图纸上取得需要的数据。查看相邻建 (构) 筑物的高度。这些资料对于建筑物按滚球法设计防直击雷装置非常重要, 因此测量的数据一定要准确。2) 了解建筑物内各楼层及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重要程度、综合布线的情况以及供、配电情况及其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建筑物内部各楼层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是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设计最重要的资料, 它可以确定SPD的数量、种类及安装位置。确定楼顶被保护设备的分布状况, 主要用于设计使用避雷针、带的数量及安装高度。3) 了解企业的车间、场所、岗位等, 职工当班的班次、每班人员数量, 取得人员、岗位分布表, 室内、室外工作人员的分布。4) 准确了解施工现场范围内, 地下各种管道、通信线缆、电力线路埋设深度、走向、位置等情况。

3 撰写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是勘察的最终成果, 是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的基础上, 报告要充分利用搜集到相关的工程资料, 做到内容齐全, 论据充足, 重点突出,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报告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

1) 被评估的建设工程概况。2) 描写本区域内的自然环境 (大气雷电环境、雷电活动分布特征) 及社会环境、建筑物和服务设施的特性。3) 评估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评估依据即引用标准和各雷击类型和评估中所需的一些因子。4) 雷电截收面积、雷击次数、损失类型的取值与计算和雷击风险评估分量的计算。5) 各分量的汇总和评估结论。

4 结束

以上是对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前期勘察情况的一些个人看法,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 共同提高防雷行业的规范化, 遵循“先评估、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建设程序,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设计工作之前最重要的环节, 必须同防雷设计一样, 作为业务工作来实行, 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设计的先行与依据的作用, 给工程设计、施工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依据, 使防雷工程建设立于科学基础之上, 真正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摘要: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明确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以确保公共安全。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导与统筹防雷工程设计以及防雷项目广泛深入发展的需要, 也是科学防雷、规范防雷的重要工作。

上一篇:小城镇发展现状下一篇:恩平市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