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2024-10-21

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精选9篇)

1.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一

七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总结

朱明霞2014-6-2

3为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规范、准确、工整地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在教学工作中认真组织开展了汉字听写初赛活动。活动受到了七年级师生的热烈欢迎,七年级300多名学生通过激烈角逐,经过初赛、选拔赛、决赛三个回合,最后选拔出六名优秀选手参加汉中市选拔赛。现将初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三、反复筛选,确定选手

在开展这项活动时,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筛选活动,先在全七年级学生中进行海选,给学生下载印刷了第一届汉字听写大赛的字词,限定时间交给学生记忆,目的是考查学生记忆能力,然后根据听写成绩进行初选。之后,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无任何提示无限定范围的字词听写,目的是考查学生以往的知识积淀,并根据这次成绩缩小了选手范围。然后,我们队学生进行了基本字词培训学习,学习之后随即进行了字词听写检测,这一次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踏实认真勤奋程度,通过这次听写,我们最终确定了参赛的18名选手。

四、强化辅导,规范到位

我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购买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并下载电子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分给组内的语文教师进行词典的缩编整理,我们还对《诗经》、“四书”、“五经”、《离骚》、《汉书》、《后汉书》、《史记》、《资治通鉴》、四大名著、政史地理化生以及各地地名山名河流名等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归纳整理。我们还打印了第一届汉字听写大赛的字词资料下发给学生自学、练习,同时还专门安排组内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参赛选手进行专业辅导。培训内容既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贴近初中教材,为学生所熟悉,增加了学生积累,提高了学生能力。

五、认真开展,意义重大

通过开展本次“汉字听写大会”选拔赛活动,我们收获颇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选拔活动促进了广大师生对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2.通过选拔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正确识记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规范地书写汉字。

3.通过比赛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

2.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二

长期以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之所以陷入尴尬境地是因为教学目的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中, 照本宣科、灌输大道理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通病。

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特别是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并能从中感悟到思想品德学科的作用和价值。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笔者总结出:要搞活思想品德教学, 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 围绕教学任务,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优化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教学上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吸收知识的雨露, 享受真情的滋润。

一、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 做到既备教材, 又备学生。

1. 备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 既要依据教材, 又不可局限于教材。虽然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但却是按照教材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便是开展活动也是机械地进行, 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及形式时, 必须讲求实效, 灵活运用, 不能死搬硬套。

2. 备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开发学生内在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堂的组织

大家都知道, 以往的课堂是“一言堂”, 教师唱“独角戏”。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实现这一目的,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实现“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开发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动手查阅收集资料等途径获得相关信息, 并在下一节课中,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 让全班学生共享成果。促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增强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借用多媒体手段, 顺利、有效突破教学难重点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 可变抽象为具体, 化隐形为显形, 拓宽教学时空维度,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强化感知效果, 降低抽象思维坡度, 从而有效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可增加许多鲜活材料, 拓宽加深教材知识广度和深度, 丰富教学内容, 使学生共享资源, 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此外,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同其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发现问题, 主动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教师努力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独立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人生多彩》一课时, 笔者首先播放了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视频, 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之思想感情、道德认识、道德情操不断得到感染、升华。通过形象教学, 提供一个个鲜明生动的道德形象, 比照本宣科更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明辨是非,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而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3. 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

教学过程是全体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过程, 是创新, 是实践, 侧重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 培养的是学生的意志、情趣、信念。这既是世界观的熏陶过程, 也是方法论的形成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有不同的兴奋点, 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因此, 任何学生的质疑意识、探究意识都应肯定和鼓励, 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绝不可打击和讽刺。教师要倡导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注重个性的发挥, 做到因势利导, 不能千篇一律。

三、完善评价制度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 这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一大障碍, 也是应试教育的写照。推行素质教育, 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

1. 改革和完善作业形式

作业布置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要摒弃单一的作业形式。如设计主题班会或主题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 设计黑板报等。这些作业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述能力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

2. 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

综合性评价体系是在结合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堂主动参与态度、合作性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等评价项目, 以学生参与积极性程度、思维活跃程度、情感体验程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程度等作为评价标准, 而不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这个评价体系比以往单纯凭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的做法相对合理些, 能够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教无定法, 学无常势。”只要有益于新课程改革, 有益于落实“以人为本, 素质为重”的理念, 都不妨大胆地尝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 探索一条适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3.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三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加强语音和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中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英语语音和词汇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目标教材的普遍使用,语音和词汇教学更是困难重重。新目标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语音和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所以对初中起始年级英语语音词汇教学的实践探究进行探讨显得尤为迫切。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记单词时,有的同学靠机械地记忆,甚至用汉语去拼,如:English这个单词,在学生的口里就变成了“英格历史”,让你听得莫名其妙,待明白过来,又为之黯失笑。鉴于语音教学得重要性,也为了避免产生诸如以上的弊端,将音标教学提前很有必要。下面谈谈我在国际音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集中教音标,把48个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四种情况。

2、巧记音标把12个单元音分作6对;把8个双元音分为3小组;清浊辅音10对;另记一个清辅音;再记7个浊辅音:

3、自制音标表和音标卡片并配发音口形图片,把它们贴于教室前墙,以便学生常见常记。

4、将某些因素与汉语拼音作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反复操练。对于某些不易发准确的音标,进行讲解和示范。前次去漳州立人学校听两节音标课,老师生动讲解和示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如能这样教,何患学生不想学。

首先,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但他们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很强,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好奇心强,信心足。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先教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纯正的发音。

其次,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掌握了音标和拼写规则,可尽快地把单词牢记,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住一系列的单词。比如welcome , spell , desk发| e | , light , fight , bright发| ai | , 有一定的规律。

最后,对于不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学生如果通过音标预习生词就会容易得多,学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学生也会乐于开口,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语音教学实践性很强,要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巩固性的语音训练,平时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讲,培养学生长期使用音标正确发音的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总之,我觉得先教学国际音标,是切实可行的,是有利于英语教和学的好方法。

詞汇是基础中的基础,离开了有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

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是每位英语老师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初识阶段的词汇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直观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如学习 appl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边举起apple边问:“Whats this? “Its an apple.”先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和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得很好之后,把 apple奖给他,那课堂气氛就更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符合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但如果他们不会说单词和句子,就无法参与,这样就使他们迫切想学会单词,自然他们也愿意为此而付出汗水。比如在学习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描述人物外表时,让一位同学用英语描述班里另一位同学的外貌,让其他同学猜。通过游戏,使同学们乐于参与,乐于用英语表达,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3、歌曲教学法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爱动、爱唱、爱跳等特点,课堂中要适当唱一些歌曲和歌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多英语歌曲能用于单词教学中。如“Happy birthday”等。

(二)巩固阶段的单词教学法

1、猜词练习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发给几位学生,每张卡片上有一个英语单词,然后要求拿卡片的学生根据单词上台做动作或表演,班上的其他学生猜出这个单词是什么。在会心的笑声中,单词也就牢牢地记住了。

2、说话表演

教师先规定一个特定的场合,再提供几个需掌握的单词,然后让两个学生站起来进行对话。由于对话涉及到句型和语法,这一过程的进行可能会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可以不断地予以提示和帮助,保证他们较为顺利地进行对话表演。这样的对话表演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也能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单词甚至英语这门语言的信心。

3、即兴作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几个单词,如:restaurant,park,hospital,bus station等,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将所给单词运用进去,尽量说得完整、通畅。这种即兴作文难度一般大于说话表演,但因为是单个人的表现,故教师的援助要少于说话表演。

4.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重现率

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记住。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同时,这也是对词汇的一种运用过程。

5.以旧带新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多,有可能利用构词法分析讲解新词的意义。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自然地理解词义。利用词根、词缀组成的新词等。比如blackboard , worker , unhappy等词。在记单词过程中,“以旧带新”起很大作用,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4.七年级二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班级全体师生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学生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设情境列课题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2、重感受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理论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三、本学期综合实践具体活动主题安排

1、全面开展“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

2、开展军事体能训练,体验军人豪情活动

3、助残援灾、尊老爱幼、社会公益系列活动

4、雷锋精神与时代步伐

5、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6、零花钱的调查和研究

七年级一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班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全面开展“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

2、开展军事体能训练,体验军人豪情活动

3、助残援灾、尊老爱幼、社会公益系列活动

4、雷锋精神与时代步伐

5、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6、零花钱的调查和研究

四、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

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5.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五

夏格庄镇刘家疃中学七年级二班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每个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置该课程旨在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与研究性学习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指导思想

1,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正悄然地、势不可挡地向我们走来。而对这样一个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促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当今世界,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显得重要。

2,中国目前教学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许这正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一种重要原因。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的实践,既能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中萌发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现代农业实践尤为重要。围绕一个“农”字,组织学生去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实践,从小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可以为将来从事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指导原则

1、实践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实践出真知”,任何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正确与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参与实践,就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到的科学知识用于实践。

2、主动性原则:让学生做自己行动的主人,让他们了解身边的环境,主动去思考该该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家园环境。

3、协作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必须学会合作。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立足社会发展的自身的要求。在参与实践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既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活动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一)社会实践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

3、使学生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培养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社区服务

1、使学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可包括:

1、劳动实践活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以及主要条件,因此七年级二班师生计划于2012年10月29日到周围的蔬菜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农业基本的农业知识,接受劳动教育(浩丰蔬菜基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2、社区服务活动:

打扫卫生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卫生与社区的发展、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学校及周边是我们学校师生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像保护家园一样保护这里的卫生,因此我们七年级一班的师生计划于2012年10月29日对学校及周边地区(主要为张家疃和刘家疃周围的街道、空地、沟渠等)进行彻底卫生大扫除,主要包括:(1)对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清除。(2)对张家疃和刘家疃的街道、沟

渠、空地的垃圾进行清扫,主要包括碎石,落叶,白色垃圾等。(3)对部分不整齐的地方进行整理。

6.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六

作者姓名:石磊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

邮编:564509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好。但随着课本日渐加深,学习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广度、深度不断扩大,缺少成功感的学生开始增多,于是逐渐对它丧失兴趣,两极分化开始出现,英语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考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目前农村初中采用大班制的英语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英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小组学习受到推崇,不断推广,对于课堂教学触动明显,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地位逐步确立;学生间合作意识相对增强;教与学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在布置预习内容时,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在这一单元出现了大量的家庭成员的称呼词,如果把这些单词都安排在课堂内来教学,势必花去大量的时间。布置预习,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学,一起听磁带预习单词,互相制约,互竞互赛。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单词朗读比赛。对于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记“优”,参与累计分数。这种小组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整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真实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三)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合作学习是课内合作学习的补充和扩展。它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对教师的依赖还没能“断奶”,往往是上完课、做完老师所布置的书面作业后无所事事了。而语言的学习需要记单词、需要重复、需要运用,这些单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指导小组课后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等,由组长监督实施,要求组长及时汇报课后学习情况。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课堂实践的一点成效

(一).教师方面。

由于教师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有了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及时向小组其他成员询问、提问,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重在课堂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难点的点破、随时答疑和对差生的辅导等方面,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和发挥,许多知识是在小组中通过互助的形式掌握的。这样教师教得轻松、高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学者”,学生成为“实学者”。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实施一些宏观性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讲得精而少,学生则练得广而多。

(二).学生方面。

1.由于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学得积极、主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全班英语成绩稳步提高。

2.在分组学习中,教师根据每组、每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学生分层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学,让学得好的同学更好。我班有一些学生英语基础扎实,能力较强,教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除了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外,还要求他们广泛学习、阅读其他英语材料,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能力。

3.大大地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改进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方法是成功之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班原有很多位同学成绩一直不及格,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学习效果极差。但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此种情况有了改变,他们在我面前说到:我原来不喜欢英语,但现在慢慢喜欢上它了!他们重新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体会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快乐!。

4.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思想品德,养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的行为习惯。每个学习小组有一位小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学习,肩负着提高本组每个成员学习成绩的重任,他们勤于思考,认真负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他们本人的成绩不仅提高了,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小组成员的“小老师”,组织、督促、检查、汇报、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小组活动中,全班学生始终处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动态之中,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真正懂得了关心别人的意义、学会了如何关心别人,尤其是那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人、并享受到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则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

(二)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看到一些小组为了让本组有最充分的表现,都派出优等生发言,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优等生活跃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见解,合理的分析,优等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组成员的意见。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作一个说明、安排,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清楚了,责任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不至于有的没事可干,无话可说。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一人也不落下。这种方式,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了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指导

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合作技能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7.七年级英语教学与朗读 篇七

对于刚进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小学里已经接触了一段时间的英语,但真正掌握的词汇量不是很多。所以尽管英语教师们绞尽脑汁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但有时候效果并不好,这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后来从一节语文课上发现学生对朗读很感兴趣,语文老师一句“谁能把这一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话音未落,“唰”的一声,底下高高地举起了很多手。在老师的表扬下,他们显得越发积极了。既然初一的学生还不是特别怕羞,何不把“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去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1.演示性朗读。

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要是教师对自己的语音语调不够有信心,那么跟录音机读将是很有效的措施。课文内容几乎都有录音,特别是那些对话课,朗读得真是有声有色。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在学生第一次听的时候,事先给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对课文的基本语音语调及节奏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跟读时更能读好语音语调。然后是听录音,看谁模仿的最像。刚开始时有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模仿,不用批评他们,只是让他们重复一下,减少学生的羞怯感。与此同时表扬那些语音语调模仿的到位的学生,说他们的英语听起来真是地道,以期能自然地读出一些较为夸张的语音语调。在熟悉了这种做法以后,每次跟读时,学生都情绪高昂,尽量想模仿的最像。而每次无论是在跟读或示范性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评选谁读的最棒。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鼓励以及表扬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受到称赞的学生总是非常得意,希望下次自己能做得更好。而其他的学生也并不服输,他们也相信自己是行的。教师平时应该灌输他们这样一个事实:想把英语读得美一些,这跟以前的学习基础或学习成绩一点关系也没有,只要能够认真去听,尽量模仿,大声朗读,不久就会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教师如果对自己的语音语调能有信心,那么学生就更能从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中感受到语言的美,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言传身教,学生自然会认真模仿;潜移默化,效果自然会更好。

2.画面配音。

每节课上可以截取金盘英语VCD上的画面给学生观看。特别是那些对语音要求比较高的课文对话,选择让学生给它们配音。让学生的四人合作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内容自己安排,下一节课上再配音,最后让全班同学评选最佳配音奖,并在宣传栏里张榜表扬。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一方法对中上的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简直成了他们的表演秀。他们能通过配音准确表达出话中人物的思想情绪。

3.自编Chant。

在金盘英语VCD中,每一单元都有Music bar,它融合了音乐的节奏及本单元的重要语言点,读来朗朗上口,又简单易记。教师可以试着让四人合作小组自编自唱Chant,他们要么四人一起吟唱,要么一人来一句,要么男女生对唱,形式多样,富有韵律,颇能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在读读唱唱中轻松掌握了语法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而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时间毕竟是有限,而学习英语,读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读起来呢?

布置录音朗读作业效果不错。刚开始时每天都布置口头作业,有的还需要背诵。但是在后来的调查中得知,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很认真地去完成这件事。等到检查时,他们又读出很难听的英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来改成每天还是布置常规的口头作业,请家长签名。但是每星期布置一次录音作业,让学生在周末完成。但效果更不好。于是,安排展示他们的成果,把好的录音作业和差的进行比较,让他们自己点评。最后总结怎样才能把录音作业做得更好,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再加上正确的语音语调,才能有好的效果。然后再向他们说明,将给他们的录音作业评分,记入他们的期末英语总评中。如此以来,学生不敢怠慢,渐渐的情况大有好转,连最差的学生也能读上几句了。

8.七年级实践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新生;适应性;教育

大部分初一新生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新增的学科以及与小学截然不同的学校生活,都一定程度地出现了学习、人际关系和心理方面等一系列的不适应,并因此导致情绪不稳、学习成绩下滑。若任其发展就会出现学困、辍学等现象,可以说,正是初一新生活的不适应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出现这一系列的不适应呢?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和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分主客观两个方面。

一、导致新生出现不适应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科目的增多

我校招生范围内的小学,一般只重视语文和数学学科,其他科目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小学,学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语文、数学上。进入初中,要考试和评价的重点科目一下子从两个变成七个。这种变化,很多学生很难快速适应。问卷调查显示,有43%的学生不知如何分配学习时间,有52%的学生很难完成一天课程的作业。笔者实地调查的结果也是这样。以住校生为例,很多学生在夜自习结束后还不能完成当天所学课程的作业。农村学生英语短板在这时就已经出现征兆:相当多的学生对英语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学。

2.课程内容的变化

(1)初中所学科目在理论性方面有所增强。以数学为例,小学时对各种知识点仅作初步的了解,大部分知识点也是强调直观、具体、形象。进入中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强。从思维发展的过程来说,从直观形象到概括和抽象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学生对此需要适应的过程。

(2)各学科的知识量增大。升入初中,学生所学的科目不仅难度增大,知识的“量”也骤然增多。突出表现在英语学科上,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已经陷入“背单词”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3.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为主。上初中后,学习形式由单纯接受为主向接受和自主探索学习相结合变化,更强调主动学习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使用。但是新生并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4.教育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适应是双向的,但是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了解,师不知生,生不知师,教育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部分课程和教材内容编排不够合理,知识点重复、散碎、不够系统。以英语为例,我县现行英语教材是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的新人教版Go for it!但是在农村小学英语课程并没有得到扎实的落实。这套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离甚远,词汇量大,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适应难度很大。

(3)教学评价问题:现行评价机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在入学之后一系列的适应和转变并不能通过考卷得以展现。适应不良的学生第一次考试就深受打击,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遗祸无穷。

5.家庭教育的缺失

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需要学校、家庭各方的努力。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家庭,很多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是“问题学生”了。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压力、烦恼等问题,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这也导致了新生适应上的“先天不良”。

(二)主观原因

1.小学基础不牢

一般而言,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稳定、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在新生适应阶段遇到的困难更大。

2.学习习惯不良

非智力因素中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多适应不良的学生共有的特点,诸如“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主动学习”、 “听课不会作笔记”等,这些都是影响新生适应的重要障碍。

3.心理素质不强

同样面对适应不良的状况,有些学生在师长的帮助下能很快调整过来,但是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会在一两次的失利后就产生放弃的念头和做法,这种心理素质的缺陷也是造成部分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

二、初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策略

针对初一新生适应性不良的主客观原因,我校从管理、教育、教学三个层面入手,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从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着手,逐渐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一军训、二班会、三交流、四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适应障碍,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尽快融入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中生活。

(一)暑期军训

针对新生意志力薄弱、不耐吃苦、集体意识差等现象,在开学之前学校和当地部队联系,对他们进行为期十天的军事训练,包括队列训练、内务整理等内容。这段时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班主任、教官、学生同进同出,用学生的话讲就是“同甘苦,共患难”,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紧密了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2)班主任利用早自习、午休时间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尽快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

(3)利用夜自习对住校生进行生活的指导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照顾,让小学阶段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初一新生能很快适应住宿生活。

(4)学生在训练期间每天必须写一篇军训日志,记下自己在新学校的感受、与新同学的相处情况等等,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能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5)军训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军训期间的文娱活动,既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主题班会

在开学的最初几周内,连续召开以认识自我、认识同学、了解学校、树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等内容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精心组织下,重新认识自己,逐渐了解新的学习环境,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修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主题活动

手抄报、黑板报、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以及运动会等活动,既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才多能,又使学生融洽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形成良好的班风打下基础。

(四)多面交流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师交流、家校交流等多维度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等各方教育力量互相了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新生适应期的生活。

总之,学校面对初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利用军训、班会、活动、交流等策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但是教育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因此这些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9.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九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一)放眼看世界:

引导学生在学校、社区搜集公物被破坏的现象,做好图片和资料的搜集。

(二)讨论宣传策略

1.分小组讨论,如何以“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为主题,在社区或学校宣传。讨论落实人员的分工、职责、宣传形式等。

2.学校宣传组:制作宣传图片在全校展出,撰写“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演讲稿,在全校演讲,向每位学生散发宣传单、制作警示牌等。

3.社区宣传组:为公物“换脸”(把被污染和破坏的公物修复完好)以警示世人爱护公物,向社区居民宣传爱护公物的好处,制作宣传卡、警示牌、责任格言等。

(三)学生分组进行宣传实践并填上实践活动记录表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宣传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方式

参与人员

活动记录和体会

(四)课堂交流

1.各组汇报宣传体验的情况和遇到问题,以及实践体验后的反思。

2.在这次“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实践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这么多公共设施遭到损坏,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当你看见有人破坏公物时,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你觉得自己尽到责任了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还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在家里有哪些责任?在学校有哪些责任?在社区又有哪些责任?

3.现实生活中,自己哪些方面还没做好?今后决定该怎样做?

4.全班讨论并制定爱护公物公约。

(五)拓展实践

1.从我做起。在班上成立一个自愿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遭到破坏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进行维护。填写好维护活动记录。让活动取得长效性。

2.写一篇谈“责任”的文章。择优张贴在宣传栏里。

(六)资料收集

什么是责任?

责任就是应尽的义务和分内应做的事。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比如说,为人父母,责任就是养育和教育下一代。为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作为国人就该报效人民,尽忠国家。当然还有作为爱人、作为朋友等

等,有不同的义务。关键就是认识到你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到这点的话就无从谈起责任了。

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对自己义务的知觉,以及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或意愿。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言行和人生道路承担责任的态度,又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既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责任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品质之一,可以派生出诸如敢担当、自律、守信用、忠实于信念和感情等许多健康人格特质。对自己份内的事情非常清楚,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当代社会,孩子缺乏责任感是很普遍的,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们的代理控制和过分保护,前者让孩子习惯于让父母替自己做决定,没有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后者让孩子缺乏锻炼丧失了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虽然父母在孩子责任感缺失中负有首要的责任,但是父母们却认识不到,最后还要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培养责任感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家庭中为自己负责和关心他人开始,到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公德,都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品质。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让烦恼走开

(一)走进烦恼屋

1.教师用导语“人不是神仙,在这个世界上,再健康的人,再乐观的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种种烦恼,有些人被烦恼压垮,有些人却能摆脱烦恼,轻松愉快地生活、学习着,同学们,让我们打开„烦恼屋‟。”引导学生想想自己的烦心事。

2.教师将学生引入活动情境中,这时可以提问,如:同学们,你们最近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没有?可不可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处理的?效果如何呢?

这时候,学生可以开始举手回答问题

我的烦恼是

我是这样处理的4.学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师这时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烦恼的案例,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进行自我对比,以帮助学生深入认知和讨论。

(二)心理诊疗室

教师可将上一环节中学生所涉及的诸多烦恼,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

学习方面

与父母关系

与同学、老师关系

其他方面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小组成员存在的烦恼属于哪个方面,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让同学们个个都尝试做一名“小小心理咨询师”。(☆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把生活当中存在的烦恼勇敢说出来,让小组成员为其出谋划策,互相帮助。)

(三)快乐金钥匙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赶走烦恼一些好的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准备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小组选出代表1至2人进行全班交流。交流内容主要是该怎么去面对烦恼、赶走烦恼,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方法会很多:比如找人倾诉,寻求他人的帮助;坚定信念,尝试其他方法;自我调节,让自己心情愉悦等等;)

交流完成后完成下表:

你的烦恼

处理办法

同学的建议

老师的建议

(☆在学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烦恼,不要逃避困难,学会自我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走烦恼忧愁。)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珍爱自己,理性面对烦恼,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内心世界,达到心灵和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评价

通过这个活动,你知道如何面对烦恼了吗?请你讲出活动后的感受。面对烦恼,我会

通过活动我懂得

如何解决烦恼的案例

我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极少犯错,这次课堂上被老师当众批评并罚站。原因是他在读别人的作文时,我把作文拿给别人改,但我并没有说话,可老师说我不尊重别人,班干部还带头说话。我很伤心,无心向学,面对9号的考试,我失去了信心,怎么办呢?

解决方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的眼睛,而不是世界!有点唯心,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放宽心,接受然后认可,然后就让它过去!其实你看重的并不是被批评了,而是你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吗?呵呵,记住,有些事你等它过去了,再回头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当时其实自己是不需要那么紧张的哦!真的!

学生自身学会调节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我的拙见,调节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不与学习冲突的条件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比如多读一些有意趣的文学书籍,培养自己正确的兴趣爱好,多与同学家长沟通,或是在节假日里进行郊游与健康活动等等,都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良药。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厌恶学习,要把学习也当作是自己的一种快乐。这样才能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烦恼也就自然走光光了!

一位名家指出: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掌握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质量;你不能选择自己的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甜美的笑容。在今后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减轻痛苦甚至消除烦恼呢?

第一,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自己的伤口上,如果某些烦恼已经发生,那就应当正视它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把它放在记忆里,更不要念念不忘。

上一篇:中国近代禁毒历史下一篇:翻译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