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8篇)
1.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 篇一
企业信息化规划调研提纲
—企业总体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表
企业性质、企业法人、行业类型、经营管理方式、员工人数、主导产品、产值及销售额等。
2.主要股东。3.对外投资项目
4.子、分公司及其他分支机构
二、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部门设置,相应的职责)1.组织结构框图
2.企业布局图(企业地图和主要部门位置)3.职责(含子、分公司)
三、经营管理
1.连续三年工作计划、总结 2.各种规章、考核制度 3.战略、规划 4.发展前景预测 5.各种经营情况 6.风险管理
7.原材料采购政策
8.主原材料供应是否稳定(主要供应商、价格和供货地点是否稳定)9.生产体系
1)设备、厂房
2)主要工艺、技术、生产线
3)主要成品生产能力及开工率
4)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5)产品情况 10.研发体系
组织机构及人员
运作方式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
科研成果与企业外其他机构的合作 11.质量保证及控制体系 12.营销体系
组织及人员 成品销售情况 广告及促销情况 营销渠道及网点
管理控制及奖惩措施等
13.信息化规划的近期目标 14.信息化规划的远期目标 15.信息化规划的投资目标
四、外部环境
1.所属行业(行业政策、产品政策、技术情况及发展前景、市场、竞争)2.在行业中法人地位及优劣势分析(SWOT分析)3.主管部门介绍及公司与主管部门关系
五、各业务部门详细情况调研提纲
1.各业务部门反而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和职责;规章制度
2.主要业务和业务流程(母子流程图、子流程描述和业务活动描述)3.收到哪些报表,从哪里收
4.送出哪些报表,送到哪里去,每张报表的数据来源(来源于哪些单据、报表或其他数据源)
5.收到哪些单据,从哪里收 6.送出哪些单据,送到哪里去 7.对单据做什么处理
8.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难,希望信息系统解决什么问题
企业信息化规划调研提纲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
1.2.3.4.5.6.标准化的端口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工作内容
请详细介绍标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建立情况? 现在执行的标准有哪些?(包括国标、企标、行标)现在标准的保存及查询方式是怎样的?(手工或计算机)
请简要介绍各部门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工具、设备、部门、员工等是否实现标准化统一编码?如果有,请介绍其编码规则,并举例说明?
7.各部门所使用单据是否进行了统一编码?如果有,请介绍其编码规则,并举例说明? 8.当前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困难?拟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9.请谈谈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些什么近期和远期需求?
2.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 篇二
唯物辩证法矛盾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哲理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一种工具的起源、发展、消亡必然有其依赖的特殊环境条件, 随着环境的改变, 旧的工具的生命力会逐渐削减, 直至被新的生产模式所取代。建筑业的生产工具也不例外, 当旧的建设生产工具不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客观需求, 新的生产工具也必将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改变。
目前, 建筑业中各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是基于图形文件, 各专业应用软件通常都只涉及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或某个专业, 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信息标准, 不同开发商开发的应用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相互孤立, 自成体系, 致使数据冗余, 形成“信息孤岛”现象。美国标准技术协会的研究表明:因软件和信息系统之间协同效率低下而使建设生产平均每平方米增加了66美元, 占到了当年建设成本的6%。建筑生产过程的本质是面向物质和信息的协作过程, 项目组织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的质量直接依赖于项目信息的可用性、可访问性以及可靠性。如果传统建设生产模式下割裂的信息结构得不到改变, 那么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割裂的生产结构。
2 BIM的发展轨迹
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以图纸作为表达设计的媒介, 但二维的信息表达方式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限制了人的构思和交流, 于是人们开始借助模型来表达构思或分析事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有人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建模。早期的计算机三维模型较为简单, 仅能用于几何形状的分析。后来出现了用于渲染的三维软件, 可以生成具有更佳效果的建筑图, 但是这种三维模型没有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划分, 并不能用于设计分析和施工规划。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大, 建筑工程项目所负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重视让人们认识到信息会对项目整个建设周期乃至整个生命周期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建设目标的实现水平。因此, 十分需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各种信息, 建立起科学的、能够支持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的信息模型, 实现对信息的全面管理。在这种背景下, 建筑信息模型 (BIM) 应运而生。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BIM就已经开始被研究, 当时BIM的发展受到CAD的冲击, 发展缓慢。BIM真正开始流行是从2000年以后, 由于技术的突破, 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并研究BIM。这其中既有著名的软件公司 (Autodesk, Bentley和Graphisoft) 和建筑企业 (DPR建筑公司、Magraw-Hill建筑信息公司) , 也有行业协会 (如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GC) 、政府部门 (如:美国总务管理局GSA) 和科研机构 (如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NIBS、佐治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其中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设施信息委员会等国际著名的建筑协会一起编制了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较为权威, 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3 BIM的衡量标准和技术特征
尽管BIM的概念已经隐含表达了BIM工具应具有的特征, 但仅凭概念仍难以准确掌握BIM的特征, 不少人将BIM和传统的三维建模工具 (如3D Max, 3D CAD) 等同起来。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和区分BIM工具和传统的三维建模工具的差别, 有些组织和研究人员提出了BIM的衡量标准。Chuck Eastman等 (2008) 提出BIM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1) 采用智能化 (计算机可以识别的) 与数字化的方式来表示建筑构件;2) 构件中内含的信息可以表达构件的属性和行为, 支持数字化分析工作;3) 模型中所有的信息可以达到一致关联;4) 模型的数据库将作为建设过程中产品信息的唯一来源。2006年, 美国资深BIM应用单位M.A.Mortenson公司提出了BIM衡量标准。M.A.Mortenson公司是美国最早将BIM应用于实践的承包商, 曾在建造世界著名的迪斯尼音乐厅项目中成功应用BIM技术。该公司将BIM理解为对建筑设施的智能化模拟, 并认为比较成熟的BIM应该要具备6种特征, 即数字化、多维化、可量化、全面性、可获得性和可持久性。M.A.Mortenson公司同时也提出上述六项标准是未来BIM要实现的标准, 而当前的BIM工具只能达到前两项标准。Autodesk公司BIM专家何关培先生认为, 可以称之为BIM工具的软件应包括以下5个特征:1) 可视化:具有“所见即所得”的功能;2) 协调:可以利用软件发现和解决不同系统中存在的冲突和障碍;3) 模拟:能够对现实中的建设任务进行虚拟演示和分析;4) 优化: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建设任务提出改进的方向;5) 出图:根据创建的模型自动生成图纸。《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提出了用11个指标来衡量BIM的成熟度, 即:数据的丰富性、全寿命周期视角、变更管理、多专业的协作、业务流程、实时性、时效性、信息交流的方式、图形化的信息、空间定位能力、信息的精确性、协同能力。在这11项指标中, 信息的可视化、精确性、丰富性、有效传递性及协同性五项指标是对当前BIM工具的要求, 而全寿命视角、业务流程变革、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空间定位等要求则不作为当前阶段BIM应用的基本要求, 而是在将来需要实现的目标。
4 结语
BIM界定标准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评价角度不同。Chuck Eastman教授和Moterson公司提出的界定标准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 而何关培先生提出的界定标准是从应用角度提出的, 但他们所提的标准之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 何关培先生所提出的BIM工具应具有的协调、模拟、优化功能是可以通过BIM软件的参数化和智能化特征来体现的。本文认为, 在当前阶段, 凡是具有多维化、参数化、智能化这些基本特征的建筑生产工具都可以认为是BIM工具, BIM工具不是针对某一参与方和某一阶段的某一种工具, 它包括服务于整个建设生产周期的所有软件, 如设计、分析、模拟、造价等。当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BIM工具的技术和功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BIM工具的界定标准也会不断提高, 现在被认为达到BIM工具基本要求的设计、分析软件在将来可能就无法满足对BIM的界定标准。
参考文献
[1]Arno Schlueter, Frank Thess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ased energy/exerg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early design stage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9, 18 (2) :153-163.
[2]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 (AGC) .The Contractor’s Guide to BIM, 1st ed.AGC Research Foundation.NV:Las Vegas, 2006.
[3]Bentley.Build As One—BIM is a new way of approaching the design and documentation of building projects.http://www.bentley.com/en-US/Promo/Build+As+One/What+is+it/, 2008.
[4]Bentley.Does the Building Industry Really Need to Start Over-A Response from Bentley to Autodesk’s BIM-Revit Proposal for the Future.http://www.laiserin.com/features/bim/bentley_bim_whitepaper.pdf, 2008.
[5]Bentley.White paper of Bentley for BIM.http://www.bentley.com/en-U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BIM) , 2007.
[6]Eastman C.BIM Handbook: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M].John Wiley and Sons, NY, 2008:93-460.
[7]Akinci B.A formalism for utilization of sensor systems and integrated project models for activ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6, 15 (2) :124-138.
[8]Akintoye A, Fitzgerald E..A survey of current cost estimating practices in the UK[J].Construction Management&Economics, 2000, 18 (2) :55-65.
3.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安全 篇三
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对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作为企业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不真实、不及时、不满足决策需要的数据可以视为企业数据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属于不安全数据,基于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很难保证正确性。对一家企业而言,错误的信息无异于致命的毒药。在现实情况中,企业数据里必然存在一些不安全数据,要确保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就要把不安全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例减少到可接受的范围里,最大限度降低不安全数据对企业数据价值的稀释作用。
(1)数据元素标准化。数据元素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数据元素标准化是数据规范化的基础。这里需要在企业数据库建立之前对数据进行分解,例如,企业要建立一个产品销售数据库,将这个数据库分解,就可以得到一个客户数据表;将客户数据表分解,就得到客户名称、性别、电话、地区、所属企业、职位、信用评级等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就是构建起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元素标准化需要一个规范说明表,用来规定数据元素的命名方式,规定其内涵及外延,阐述数据元素的作用及表现方式等等。規范说明表就是企业数据的“职位说明书”,能够减少数据元素的种类,降低企业数据的复杂性和出错概率。
(2)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如果说数据元素是货物,那么数据库就是存储货物的柜子,而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就是定义数据库这个柜子里抽屉的布局。数据库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数据的权限管理、数据库的兼容性与性能、数据管理及再挖掘的便利性等等。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企业数据库性能提高,增强数据库的可靠性,减少出错时间,这样就极大减少了冗余数据。;另一方面,结构良好的数据库兼容性好,容易迁移和升级,在改造数据库或关联其他数据库时的优势尤为明显。
(3)数据存储标准化。在企业数据电子化趋势加快的今天,企业数据存储除要求分类标准化外,还具有了一些新的要求:编码标准化。电子数据信息都用一定的编码格式保存,常见的有GB2312、UTF-8、BIG5、ISO-8859-1等等,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根据企业数据的阅读对象决定使用编码。
(4)输入输出标准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标准化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读性,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似,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最简化原则:尽可能减少数据的输入输出量和步骤。
步步校验原则:在每一个步骤都加入校验过程,降低出错可能性,宝马汽车生产线就是步步校验原则的最好案例。
稳定原则:这里的稳定是指设备和人员。
数据标准化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安全的途径之一
企业信息化与国家经济信息化有密切的关系,是国家经济信息化总体任务在企业里的具体落实。因此,正确、全面地认识企业信息化的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近一时期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有以下四项重要任务:
(1)建立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化要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而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搞好信息基础设施,这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企业信息基础设施(EII),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
(2)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进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
(3)信息化教育。提高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激励全员参与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企业领导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高层构思、策划组织和把握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上。而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在探讨、选择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寻求实用的方法工具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保证企业信息化任务的完成。
4.市场专员信息标准与提成 篇四
一般市场专员一个月要求:5个有效信息以及5个准信息。
高级市场专员一个月要求:10个有效信息以及5个准信息。
注:签一个单相当于三个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客户到公司或与设计师沟通过为有效信息。
准信息:客户信息准确,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等。
如在本月信息任务中,少一个有效信息扣20元,少一个准信息扣10元。同理,多一个有效信息奖20元,不包括准信息。
底薪与提成问题:
一. 底薪:
1.一般市场专员600/月。
2.高级市场专员800/月。
二.提成:季度考核
1.季度签单量15万------20万,包括20万按2.5%提成。
2.季度签单量20万------25万,包括25万按3%提成。
3.季度签单量25万------30万,包括30万按3.5%提成。
5.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 篇五
目标
1.说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含义,叙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各组成部分的内容
2.熟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流程,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
3.熟练使用三维目标和ABCD的目标编写方法阐述和编写教学目标 4.根据不同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开展活动 5.阐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方法
6.熟悉信息技术课程说课的一般流程,编制说课方案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对方案试行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注重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开展教学设计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
迪克-凯里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图3-1 迪克-凯里教学系统设计模型
开始时就要清楚地知道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能做什么,注重要素之间的联系,可重复的过程,教学材料可重复使用。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一、学习需求分析
指学习者的现状与期望到达的学习结果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揭示了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指明为何教,以及教学要达到的结果。
学习需求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在学校教学中,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定了该学科某一学段的教学所应培养的能力素质,以及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程度,教材的内容描述了新课题的知识结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课标的分析,因为课标体现了社会大系统对教学系统的要求,是教学所必需实现的。
结合生活,结合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情况,让学习更多地融入生活之中。表3-1 学习需求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的含义
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经验 确定“学什么”
把握课程标准,熟悉课标规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进行内容设计
吃透信息技术教材,站在人类对这部分知识已达到的认知水平,结合当地、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文化、生活信息,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更能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本土文化带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类型
1)理论课 2)操作技能课
3)综合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
(三)学习内容分析的方法
a)理论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概念的内涵、外延、之间的关系。特征、表现形式。b)操作技能教学内容分析
问题解决的程序和步骤,解决问题的规则。(逆向设问: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c)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分析
不总是在教室中完成。
观察、调查、访谈、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三、学习者和环境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概述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海涅克
(二)学习者分析的内容
小学生的一般特征:充满好奇心,但不稳定,社会经验不丰富,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需要形象思维才能理解失误,自律能力欠缺。好奇、好问、好玩、好动、活泼。
中学生的一般特征: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兴趣相对集中,喜欢探索新事物、接受新信息。独立意识和反抗意识,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学习者分析的方法
(四)环境分析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编写
教学目标的概述
课程期望他们达到的行为或表现,是学习活动开展的一句,是学习评价的一句,是学习的归宿。
阐明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事先了解预期的学习效果,最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教学目标的编写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ABCD方法
最为普遍,具有较好的明确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做什么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说明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评判学习者表现的标准(达到目标的程度)。
P50 表3-3
(二)教学目标陈述的内外结合方法 很多学习结果影响的是学习者的思想、意识、态度,难以通过直观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ABCD方法并不适用。
内外结合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知道、理解、欣赏、尊重),然后列举反应这些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表现。P51 比较差异
(三)表现性目标陈述
不具体规定学习者外显行为或者认知心理的变化,而是注重学习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注重学习者的感受和感悟。在表现性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学到说明。
例:学生踊跃参加信息技术探究活动,积极发言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四)三维目标的陈述
针对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法。0 开发考核量表
第四节 信息技术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操作行动方式,是对教学过程中各种活动的顺序进行安排和组织的方式。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内容传递顺序,教学过程中组织的活动,各种活动的顺序组织方式,以及在每一个环节使用的教学媒体等。
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加涅《学习的条件》:通过安排外在活动引起学习者内在思维变化的过程。P053 表3-4 教学事件与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
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激活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练习——课外作业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1.讲授法的特点
1)信息量大——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知识,传授新知识、阐明学习目的、教会学习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2)灵活性大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2.讲授法适用的情况
在时间上不允许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3.讲授的基本步骤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巩固新课 5)布置作业
4.使用讲授策略时的注意事项 1)组织好授课内容 2)组织好语言 3)组织好学生
4)掌握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建立连接
(二)范例教学法
源自德国,20世纪50-70年代在德国发展应用达到高潮,成为德国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范例: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实力(瓦根舍)范例: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学生能够理解的例子(克拉夫基)1.基本特征
1)基本性 2)基础性 3)典型性 2.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
i.基本内容的分析 ii.内容结构的分析 iii.未来意义的分析 2)掌握个的阶段 3)掌握类的阶段 4)掌握规律的阶段
5)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阶段
(三)Webquest教学法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
(五)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
6.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 篇六
摘要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地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各种信息技术也不断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信息化技术是当今社会最新的技术之一,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现代企业改进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也能够体现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其中就包括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具有项目分布广泛、人员流动性大、工艺复杂等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行业的管理难题,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序性,本文就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 信息化 发展趋势 对策
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筑施工行业同样也可以引进信息化技术,近些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的施工工艺也大的采用了信息化的技术,信息化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应用使建筑施工中的精确性和工程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去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施工工艺落后以及资金投入少等原因,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一直以来就不是很高,与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经济格格不入,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是解决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滞后的主要途径之一。
1.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概况
1.1建筑施工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化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个部门、很多个施工阶段,如果全部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能够有效的去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筑施工效益也能够不断得到增加,我们可以利用传感技术能够实时地获得施工现场的数据信息,比如施工中的混凝土的硬度、温度、建筑高度、设备的运转等数据信息,再利用IC卡可以将信息进行采取、录入,获取现场施工每个人员的个人信息等等。以前的这些数据信息需要人工进行统计记录,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就可以实现信息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
1.2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存储的电子化
以前的建筑施工记录大多数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这种信息存储的方式既不安全又非常的费时费力,现在的磁介质及光盘技术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因为建筑施工产生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电子存储媒介可以依靠很低的价格以及占据很小的空间保存海量的数据信息。
1.3实现施工信息交换网络化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信息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施工的每个部门在施工中要做到相互协作、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交换,在现代的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实现每个部门的信息得到共享,每个部门的信息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传递,解决大量数据的传递的难题。
1.4施工信息检索实现工具化
利用现代的数据库技术原理,能够为建筑施工信息的检索提供高级的检索工具,实现信息的广泛应用,例如一项建筑施工的工期信息可以按照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实现多角度的检索,在信息的利用上,设计出专门建筑行业的计算机软件,引入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对采取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和筛选,然后对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还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呈现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建筑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能够为实现建筑施工的信息化提供
有利的硬件保障。
建筑施工信息化趋势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电子商务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依靠现代的网络互联网技术,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很快的得到信息的共享,能够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在信息的交流方面,建筑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建立本建筑单位的数据库,可以方面的进行信息的检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会成为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随着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企业内部外部的各种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也更加灵活的进行科学化的决策,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建筑行业和施工方面的工作效率,能够使得施工项目获得高效的管理,随着建筑施工的信息化不断深入,建筑施工的运行成本也在不断的递减,所以信息化能够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支出的管理,所以说高效和精确的管理也是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通常会依据中标工程的建筑水平来完善和确定市场的价格,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市场上人力、机械的成本、建筑材料的消耗水平等等因素建立起市场的数据库,从而对建筑单位内部的数据库进行修改,企业建立起市场价格和企业内部价格两个基础之上的投标竞价的分析系统,来更好地去适应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对招投标的影响,企业分析这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参考企业的成本,计算出工程的预算利润,预测出竞争对手的价格区间,提出自己的本公司的造价,所以说,市场的导向性也是建筑施工信息化的趋势之一。
3.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建筑施工的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推进建筑行业施工不断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筑企业自身的各个部门全力协调合作、共同发展,需要科研部门不断推动建筑施工工艺的提升,建筑企业的人力部门在人才的引进、培训、管理方面要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同时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宏观调控,因此,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问题,它要以一定的应用基础研究作为后盾,要同时兼顾建筑业的发展全局,要能够敏锐地把握住高新技术的走向。
3.1根据实际有计划地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从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这就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建设,或者说,我国的建筑施工的信息化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落后,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可以借鉴和模仿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建立起适应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3.2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信息化系统一个建筑企业建立制定出符合本企业未来发展的发展计划之后,就要开始建立和完善一个全面的信息化系统,这是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这个信息化系统应该包含以下的几个方面的信息,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施工建筑特点以及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流程是否符合规范等等信息,为了实现施工建设的信息化就必须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利用数据库技术分类地存储施工中各类信息,重点就在于企业内部数据库的建立,建立好符合企业要求的数据库之后,下面就需要从施工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然后建立稳定的数学模型,存储在公司的数据库中,达到信息共享交流的目的。
3.3建立一支信息化技术团队
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离不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如网络安全人员、系统配置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及专业管理人才等等,这些人员的职责就是
运作和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协调建筑施工单位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快速准确的传递。
结语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综合本文可以得知,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是全面的数字化、电子商务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科学使用信息趋势正在加强、市场的导向性趋势在加强,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7.低碳建筑与低碳标准化的建立 篇七
中国在碳核算准则和碳排放标准制定上已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数个影响力较大的碳标准与核算准则都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 这使我们与国际进行对话时, 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地位。如何在各个行业领域抢占先机,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 掌握低碳话语权, 将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由于行业本身的特点和差异, 不同行业的能耗及相关的碳排放比重在整体能耗及总排放中所占的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异。建筑行业以其高投入、高能耗的特征, 在由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中, 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建筑
1.建筑低碳化势在必行
在社会总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中, 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占有极高的比重。从世界范围看, 建筑能耗总量约占全球总能耗的30%以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所提供的数据, 在工业国家, 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0%左右, 产生约占总排放量36%的二氧化碳。目前, 中国的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 如果将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材料的体现能、材料运输的能耗以及建筑物本身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都加以考虑, 中国的建筑消耗约占中国总能源消耗的25%以上。考虑到目前的研究还仅仅衡量了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部分阶段的投入, 因此, 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相关的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占有更高的比重。无疑, 建筑的节能减排对中国乃至世界,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建筑评价系统发展
鉴于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在“低碳建筑”这一重要概念出现之前,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相关概念都已经出现。围绕其核心思想,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台了一些国际性、国家性、地方
在社会总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中, 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占有极高的比重。从世界范围看, 建筑能耗总量约占全球总能耗的30%以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所提供的数据, 在工业国家, 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0%左右, 产生约占总排放量36%的二氧化碳。目前, 中国的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 如果将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材料的体现能、材料运输的能耗以及建筑物本身在使用过程中所性和行业性的建筑系统评估框架模型。如美国的著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体系, 英国的BREEAM, 加拿大的BEPAC, 日本的CASBEE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等, 根据其评估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材料评价、性能评价和综合评价三个层次。
尽管评估的侧重点不同, 评估深度也不一, 但这些绿色/节能建筑评估体系的共同点在于, 它们都是以单体建筑为对象, 主要从环境影响、资源利用、使用过程等三方面来评估建筑的“绿度”, 它们在各国的推广和运用在促进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利用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总体看来, 由于上述评估体系是在气候变化问题尚未达到目前的重视程度之前所提出的, 碳减排并未成为最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 碳排放的计量和排放标准的制定在上述体系中并不是居于核心地位。尽管部分绿色评估体系, 如LEED系统, 近年来已经开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着手考虑建筑物建造和运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也只是对直接排放量进行简单描述, 或是仅就节能技术所可能带来的碳排放效果和能力进行评估, 并没有突出低碳相关的建筑理念与设计。
随着低碳经济的步步逼近, 建筑碳减排领域受到高度关注, 低碳建筑标准的确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议题。缺乏为社会所一致认可的低碳建筑标准, 已经成为阻碍建筑行业在低碳经济中向纵深处迈进的一个突出障碍。
在继承和深化以往概念的基础上, “低碳建筑”专注于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 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其目的是在建筑系统满足必要的运行条件和保证人类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 在产生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获取最大的社会产出。总体看来, 目前社会上所谓的“低碳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口号的层面, 尽管各地都纷纷涌现出所谓的“零碳建筑”“低碳馆”“低碳小区”, 但是其本质往往还是传统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概念更新, 无论是在低碳的计量还是低碳标准的落实上都难以提供具说服力的证据。
由于与建筑相关的主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非体现在使用环节, 因此, 低碳建筑的本质特征必须从全生命周期入手, 考察建筑物的“系统排放”, 而不是“末端排放”, 必须从“原材料—生产—使用—废弃后处理”整个流程上对建筑进行考量。某一类建材或低碳技术的运用, 不能取代整体性的低碳评估。
我们可以以建筑相关的燃料消费为例来进行说明。建筑本身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是有限的, 但是电力的生产过程却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需要通过电厂的设立, 原材料的开采、输送等一系列过程方能完成。如果我们仅仅考虑建筑物所消耗的那一部分电力, 显然忽略了其背后庞大的基础能源消耗。
与此类似, 建筑中所谓“低碳技术”的运用表面节省了大量能源, 但事实也并非如此。以太阳能发电技术为例, 如果仅考虑末端排放就可能得出太阳能利用技术是绝对清洁的, 甚至是完全“零碳”的结论。但是, 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维护甚至更换的过程中, 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而且这些物资的生产过程也都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 故而从本质上来说, 它只是通过低碳技术完成了碳排放的转移, 从总体上分析, 这种所谓的“低碳”是一种“末端低碳”, 实质上带来的是高能耗和高排放。因此, 在考虑利用某种新技术或新材料时, 都必须把其直接和间接生产和制造甚至消耗过程所导致的碳排放均纳入计算框架内, 考察其“系统排放”, 才能真正得出合理的认识。
上述问题又会引出低碳标准制定的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低碳核算边界的确认。正是由于对低碳核算边界存在不同的认识, 才会在针对同一建筑进行碳排放核算时, 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譬如在上述建筑燃料消费的碳排放计算中, 究竟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到哪一层次, 这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在标准的制定中也应详细加以说明, 否则就会出现结果不一、标准混乱的情况。
事实上, 目前围绕“建筑低碳”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排放核算框架体系。如北京大学气候变化课题组提出的《基于多尺度数据库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 (2009) , 房地产联合商会发布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 (2009) , 以及美国Farbe新近出版的《低碳建筑标准》 (2010) 。
从评估体系本身来说,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 (2009) 和《低碳建筑标准》 (2010) 框架简单明晰, 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但是, 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具备相当的复杂性, 这两个体系也有几个共同的缺撼。一是它们没有提供一个统一完整的支持数据库体系, 只能量化部分投入的中间产出中蕴含的碳排放量, 因此, 在计算结果时可能存在错漏重复等问题;二是它们所提供的排放因子不具备深化拓展的空间, 难以精确衡量不同地域、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建筑生命周期过程碳排放量, 从而限制了其标准的适用性;三是没有注重评估碳减排技术的碳排放成本, 因而可能会导致部分昂贵而不实用的碳减排技术的盲目上马, 甚至会导致越减排, 碳排放量越高的严重后果。
相比较而言, 北京大学气候变化课题小组提出的《基于多尺度数据库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是一套比较复杂、完整的核算评估系统, 它基于体现碳排放的核算思路, 从而能够系统、完整地衡量建筑物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从而可以避免仅仅考虑“末端排放”的所谓“低碳技术”和“低碳建筑”。但是, 由于其理论性强, 且所依赖的数据量较为庞大, 其可操作性相对较弱。
正是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复杂性、系统性, 我国的低碳建筑标准制定之路还需要一个过程, 建筑低碳化领域内还有很多标准空白急需填补, 标准的规范效力有待加强, 标准的适用与推广关系需要理顺, 这些都需要政府、专家、学者, 以及内人士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3.低碳建筑测评与典型案例
接下来, 我们将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入手, 对建筑物低碳评估中最重要的环节——低碳建筑的测评进行初步探讨, 并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结果, 来展示我们所倡导的“系统碳计量”。
(1) 建筑评价体系核心
一个完整的建筑物系统包括建筑主体工程和一系列的附属结构系统, 如园林绿化、能源供给、水供给、废弃物处理等。建筑物系统的建设可以划分为规划、设计、设计评估、施工、试运行管理、运行管理评估和验收多个阶段。其中, 设计评估阶段和运行管理评估阶段可以对设计阶段进行反馈, 从而获得更为优良的设计方案。只有综合考虑建筑的内部结构, 详尽地分析建筑内规划的各类建筑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水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相关的附属设施等各个子系统, 才能制定合格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案。
低碳建筑规划评估体系的核心在于如何确定低碳建筑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需要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出发, 系统地分析建筑物建造、装修、户外设施建造、运输、运行、废弃物处理、物业管理、拆毁、废旧建材处理等阶段, 在确定建筑的类型和当地气候的影响后, 设计初步的从不同视点出发的各种方案 (如经济优先、生态优先、综合方案等) , 从而确定各方案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能源和人力投入, 建立基本的消耗清单。随后, 利用上文中建立的体现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数据库, 评估建筑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综合经济成本、生态收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借助决策管理系统, 筛选合格方案。如有合格方案, 则选择该方案, 否则应通过预测和优化方法, 修改方案, 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评估。
(2) 低碳建筑案例研究
我们选取的案例位于北京亦庄开发区, 是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工程之一, 研究范围涵盖BDA国际企业大道二期 (A区) 中的A组团、B组团和公共部分。
A、B组团位于BDA国际企业大道项目的A区, 该产品在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和户外设施基本结构建造完成后, 建筑物经过简单的粗装修, 作为该公司的产品出售给入驻BDA国际企业大道的用户, 由用户自行决定装修的规格。在本核算中, 我们主要考虑了建筑物建造、粗装修 (装修的部分阶段) 和户外设施建造这几个阶段。我们按照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过程数据清单, 具体划分如下:
我们在计算中纳入了建筑物精装修、运行、物业管理这三个阶段的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 限于篇幅原因, 我们在这里仅就最后加总的计算结果展示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我们这一案例中, 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来自水泥、石灰制品和钢材, 因此, 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 实现建筑材料的本地化和建筑材料的技术更新是减少建筑碳排放最重要的途径。
建立低碳建筑的意义
作为一种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形态, 低碳建筑标准的制定是一个低碳建筑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一种推动低碳建筑取得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低碳建筑标准通过对建筑系统碳排放的量化, 从数据上合理、科学地将新型建筑在资源节约 (节能、省地、节材) 、保护环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固体废弃物、技术协调适用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予以一一落实, 使建筑在满足社会对风、光、热等人工环境的基本舒适性要求和特殊功能服务需求的同时, 在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地节约资源, 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8.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应用探讨 篇八
关键词: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87-03
1 概 述
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化是实现信息表达、交换与集成的基础,并且一直是困扰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进行信息的分类编码。信息分类编码已成为产品数据管理(PDM)、资源计划管理(ERP)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系统的重要基础支撑。离开了信息的分类编码,各信息系统就难以实施,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就难以实现。并且,信息分类编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寿命。在数字化设计制造环境下,信息表达对象(如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及管理信息)的表达、存储、获取、传递均以数字化方式,通过CAD、CAPP、PDM、ERP 、MES等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编码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共享与集成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说,企业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工作都需要统一编码体系的支持,离开了信息编码,各信息系统就无法有效工作。
2 国内外编码工作情况及我国航空工业编码遇到的 问题
美国新兴管理开创者莫里斯L提出:“只有我们学会了分类和编码,做好简化和标准化工作,才会出现真正的、科学的管理。”由此可见,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社会的管理基石。
2.1 美军代码建设情况
北约的NSN(NATO仓库代码)是对军方供应系统中所有装备、组件、部件进行统一命名、描述、分类和赋予NSN,由国际编码局编目,是为了统一北约国家及相关协助国家后勤补给问题,实施的北约编目系统。美国的UID是美国国防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军用物资中使用的唯一标识技术,对超过一定价值或比较关键的资产进行唯一性编号,通过自动识别技术标注,确保整个周期内标识数据的完整性,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支持应用系统。近期,F35在研制中形成完备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并使用RFID标签技术,在武器装备快速研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益。基于统一编码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现代化军事物流管理进行新型战斗机研制,提高空中全纵精确打击能力,从而打赢现代化战争。基于统一表示和RFID技术的应用,促使军队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
2.2 全球物品唯一编码建设情况
EAN/UCC系统(目前改名为GSI全球第一商务标准化组织)是由EAN(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UC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开放、管理和维护的有关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位置及服务关系等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及相关的商务标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编码系统、数据载体(如条码、电子标签)和数据交换协议(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在EAN/UCC系统中,编码系统是核心。编码系统保证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和位置,以及特殊应用领域等,提供唯一性的标识。许多国际协会和国外大的军工集团都建立或引用了相关领域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标准。
2.3 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1985年原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成立,1988年组建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至今,我国已在人事管理、区域场所和机构、时间和日期、字符集、语言文字和文献管理、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和贸易、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广泛开展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制工作。我国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经历了从单一标准发展到体系标准、系列标准,从一个研究领域发展到多个领域,从基础标准向高新技术领域开拓的过程,逐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我国已制定出100多项信息分类编码国家标准,制定出的这些标准主要集中在术语、方法、综合通用、事物特征分类、数据元基本定义等方面,但服务于产品研制、生产、使用维护的产品技术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却很少。我国统一的代码有商品条码(GS1)、全国组织机构代码、RFID标签芯片厂商代码。
我国在石油行业、军队和国防工业也建立了相关的编码体系。如GJB 7000《军用物资和装备分类》、GJB7001《军用物资和装备品种标识代码编制规则》等。从2005-2007年,原“国防科技工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研究》。五大行业的标准化研究所、主机设计所、制造厂以及航空院校等24家单位参与了该项目,子课题研究9项,制定GJB/HB等编码标准41项,很多成果已应用实施。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作为国家航空产品研制的核心力量,承担众多大型的科研生产任务,单一的研究所或制造厂难以独立承担,需要各单位间的设计、制造协同,并保证产品交付用户后的质量追踪。因此,信息的分类及编码标准化工作就显得尤为在重要。
中航工业在多年的编码工作实践中遇到了以下问题:①不同型号间重复编码;②设计与制造单位编码不兼容;③同型号制造协调中编码不统一;④主机厂与辅机厂的编码矛盾;⑤产品研制与交付使用的编码矛盾,等等。导致飞机产品在制造厂、航材、部队的问题难以追踪定位,因此迫切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编码的统一规划和部署。
3 统一编码的作用
信息分类编码目的是进行统一编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共建共享,支撑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各单位对同一对象编码的一致,形成信息交流中对物品的“共同语言”,形成工业部门与军方对物品的一致标识,这是型号协同研制生产的需要,也是军地一体化保障模式的需要。
对各军工单位来说,使用集团统一编码标准及其编码数据,能有效减少各单位的编码工作量、提高编码工作效率、节省编码工作成本,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支撑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协同研制中,做到各单位对信息标识与表达方法的一致,避免由于代码不统一带来信息交流障碍,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企业编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企业重复投入,为信息系统集成奠定基础,是装备使用保障信息化的需要,准确及时掌握装备的状态,提高武器装备的调配能力,保证装备的质量可追溯性。
进行集团级的统一编码工作策略,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条件才能顺利推进:①统一编码的工作制度和流程;②有力的组织保障、落实各级责任;③打牢技术基础(标准化、信息化);④信息代码管理系统作为工具;⑤有型号或实际应用作为需求拉动;⑥有使用的考评指标;⑦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⑧有具体的强制实施要求或应用试点场景。
信息编码是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其根本作用是标识,以指名信息主体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简单、明确、不易产生歧义的代码作为标识代码,以便在管理上建立共同认可的一致标识,作为信息处理和交换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在装备科研生产、使用保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编码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在以下方面:实现信息表达、交换、集成的基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资源;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信息数据的70%来源于产品图纸,被称之为“元数据”。信息数据的正向流程应该是:在设计过程中,系统对产品数据进行编码,通过“信息分类编码管理系统”与CATIA系统的集成,PDM对基于MBD(Model-Based Defination)的CATIA数模上的结构化信息进行提取,建立产品结构树和其它相关信息,然后将产品数据传给CAPP,工艺人员添加工艺数据并调整产品结构,编制工艺路线、构建BOM及AO/FO等工艺文件,再传递给ERP,由ERP实施生产计划及生产资源的全面管理。整个过程全部在信息系统上运行。信息分类编码这一基础工作是制约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瓶颈。制定一套完善、可确保信息系统长期高效运行且可随企业的发展而扩展的信息分类编码规则难度很大,根据编码规则建立包含企业所有“物料”代码的编码数据库更是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同时也拖延了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进度。
信息分类与编码不是信息化的产物,但突出地为信息化所使用。军工企业信息编码的迫切需求同样来源于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现代企业信息化要对客户关系、订单、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总装、交付及客户服务进行一系列管理,所涉及的软件系统包括CRM、SCM、CAD/CAM/CAE、CAPP、ERP、PLM、MES、HCM、TEM等,各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础就是信息编码的一致和统一。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化为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统一语言,是搞好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信息编码工作是信息资源规划(IPT)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企业IT治理的重要内容。如果急于求成,先做应用系统实施,后规划编码标准化管理,必然会导致信息孤岛,带来返工、系统集成困难、反复对照数据、信息系统重复建设等。信息编码能最大限度避免对信息的命名、描述、分类和代码不一致造成的误解和歧义,减少一物多码、一码多物、同一名称的分类和描述不同,保证信息表述的唯一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4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工作实践及建议
4.1 工作实践
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
类目是侧重于分类的结果形式(含多个属性)。
代码是表示特性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字符或文字等,在识别与利用信息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需要信息交换,共享信息资源,必须对具有相同内容的信息有统一的识别标准,也就是统一的编码。
编码是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信息编码是将表示信息的某种符号体系(如文字、图像)转换成便于人或计算机识别或处理的符号体系的过程。
分类是为了对事物有效地进行研究、管理,分类的结果是分类对象有序化。基本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分类时要注意做到:①分类的依据要与目的一致;②确定一个依据,坚决执行下去,切忌中途变换分类;③分类的颗粒度要适宜,维度要一致;④分类的共性问题做同样的处理原则;⑤特殊情况或需要提示信息的说明;⑥空出代码要说明;⑦为了减少由于分类体系与信息管理需求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矛盾,在建立分类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相关单位对信息分类的共性需求。分类的方法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信息的编码与分类是两项相对独立的工作,代码并不总是与分类相关,如果把信息分类和信息编码混为一谈,将会对信息化的相关工作造成误导,给企业信息化造成混乱。分类的作用是对信息易于管理、统计、分组,但不是要将统计与管理需求反映在代码里。现代主流编码理论是将分类作为一个信息属性来看待,要简化分类,将分类信息在数据库中体现,而不是在代码中体现。
在进行编码时,要考虑:①唯一性;②稳定性;③可扩展性;④简洁性。重点是考虑唯一性,如何确保编码的唯一是关键。
在进行信息编码时,要区分有含义码和无含义码,注意二者的平衡。不要依赖代码进行信息检索、统计,对于复杂的检索、统计功能应通过对存有特征信息的数据库操作来实现,也不要在代码中加入过多的管理信息。代码的作用仅是对编码对象进行标识,为兼顾人们对编码对象的了解,可加入特征描述码段,但这些描述码对信息主体必须是稳定的。
在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代码体系不同时,为了不同场合进行数据传递,需要进行代码转换,由于不同分类系统的类目不可能完全一一对应,所以代码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转换。无含义代码所对应的信息主体没有层次之分,因为对同一个信息主题集合,不同的无含义代码体系件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代码转换。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建 议
目前各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都计划或已在开展编码标准化的工作,大多是伴随着ERP、PDM或MES系统的建设进行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编码工作的经验,提出信息分类和编码的以下建议:
①要站在信息化建设全局的角度,定制总体规划。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全局优化角度来开展编码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方针,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和基础数据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②编码工作要在信息化工作先期或同期建设,做信息化必须重视基础性工作,如果急于求成,“先应用,后基础”,必然会导致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至少要做到“四同”,即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③对物品的编码是最核心的工作,重点是贯彻物品的集团统一代码。物品种类多、描述属性复杂、数据量庞大、涉及的部门多,与型号产品的设计生产交付直接相关,贯彻集团统一代码是企业编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现有编码成果直接为企业应用,能有效提高企业编码工作效率。
④多个部门要密切配合,推进编码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和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编码工作。
⑤要充分重视数据规范化整理工作,并组织实施。由于以往没有有效的代码管理工具、数据规范性不够或执行不彻底造成企业基础数据问题很多。只编标准和管好新代码是不够的,不对已有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排查,反而会加剧一物多码的情况。
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编码标准化和编码管理平台建设纳入信息化工作规划,形成代码申请和应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指定专门机构和人来负责编码工作。
5 结 语
信息分类和编码是企业之间设计协同和制造协同的基础,是企业内部规划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实施、统一IT架构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企业对信息编码的进行统一部署和协调,是整合和规范企业各类基础数据资源、为企业信息化奠定标准和规范化数据的基础。同时,对军工企业来说,信息分类和编码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以解决信息集成和共享为目标,在军工企业型号产品研制中,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和追溯。
参考文献:
[1] 王丙义.信息分类与编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 耿坤瑛,姚作勋.信息分类编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J].CAD/CAM与 制造业信息化,2003,(12).
[3] 蒋建军,王俊彪,姜澄宇,等.制造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M].西安:西北 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4] 吴超,宫磊.浅谈军工企业信息编码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施[J].信息技 术与标准化,2011,(1).
[5] 蒋建军,王俊彪.航空企业信息统一编码结构模型[J].航空制造技术,
【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推荐阅读:
建筑设计标准化与创新09-23
标准化自评方案建筑08-09
标准建筑10-30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08-19
建筑风险等级划分标准06-23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内容07-07
建筑工程验收标准试题07-06
建筑设计实习评分标准11-15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书(一式二份)10-25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旧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