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

2024-07-14

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共12篇)

1.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 篇一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通过听肖川教授的报告,使我感受颇深。班主任是一个光荣又崇高的职业,但是在这美丽的光环背后却也承受着太大的压力。社会媒体过分关注的压力、学生的安全压力、学生的个性极度膨胀造成的管理压力,这些都像阴霾一样笼罩着我们,使我们与幸福总是难以牵手!但通过班主任培训、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要培养自身对教育的幸福感。

如今,教师的压力是大的,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会更大。于是有的青年教师视班主任岗位为畏途,竟然盼望早早退休。可是,我却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享受。说心里话,有时我确实感到有些累。但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在我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迷茫时,当我尽情欣赏自己用真爱托起的一颗颗新星的灿烂光芒时,当我用心品味自己以辛勤换来的累累硕果时,我感受到的只有两个字:幸福!为这幸福的事业付出爱,我无怨无悔!”其实,关键在一种心态,一种观念。所以,我们有必要强调班主任要培养自身的幸福感。

二、要自觉地为学生创造幸福的校园生活。

教育的本质是创造幸福,是创造社会的幸福,更是创造个人的幸福。学校是有生命的,应该成为幸福快乐的校园,学生应该在其中获得愉悦感。这也是教育成功的最终标志。班主任的使命就是帮助青少年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也是班主任感受职业幸福的根源。学生的幸福就是班主任的幸福,可以说没有学生的幸福,就没有班主任的幸福。班主任有责任引导青少年,或者说是教给青少年感受幸福的能力,体验、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要从生活中培养幸福感。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物质享受是相对的,精神追求才是永恒的。物质的追求有止境吗?生活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需要冷静地想一想追求的更多的物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抵御对物质的过分欲望,让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而不是在物质追求中筋疲力尽。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过分的、无休止的物欲追求,会妨碍人对生命乐趣的享受,使人生变为一场苦役。只有淡化物欲,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味。

要获得幸福感,第一要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上一堂好课,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有雄厚的资本抵制职业怠倦,学科教学的成就感铸就幸福感。第二要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集体,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第三要增强创新意识,让教育教学工作充满创新的色彩,创新的乐趣。第四要多读书,适当读一些心理学书籍和励志书籍,开阔眼界,开阔心胸,充实内心世界。

四、要从工作中增强幸福感。

班主任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

如果热爱班主任工作,就会明白班主任看到的不是节日的焰火,姹紫嫣红,而是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小草慢慢地成长;不是盛宴,而是寻常百姓家的便餐,盛宴往往会倒胃口,而家庭便餐却是百吃不厌的,观赏小花小草一天天长叶长蕊,陪伴着他们一起成长,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勃勃生机,并且不断地浇水施肥除虫打杈,这不是最大幸福吗?我们班主任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朝气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主流,一个孩子,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我们培养了一个孩子,给几代人带去欢乐、希望,这不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吗?与其皱着眉头走上班主任岗位,不如换一种心情,愉快地带领学生在生命的花园里尽情欣赏。良好的心态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有了幸福感,心中就充满了快乐。“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即使是后进生,也会发现微弱的甚至是潜藏着的优点;没有幸福感,阴霾布满心间,满眼都是不如意,满心都是烦躁,就看不到春的明媚,夏的繁茂,秋的丰硕,冬的洁白。

2.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 篇二

在学校管理中, 作为校长, 我们该撑一支怎样的长篙, 引领着教师、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去追寻教育理想、人生之梦呢?我想, 可以人本管理为长篙, 去构筑和谐的校园生态。

一、教师幸福成长与学校发展

1. 幸福是一种感觉

在我国, 人们对幸福的探讨十分突出“己悦”与“众乐”。这里的“悦”与“乐”, 是一种情感的满意状态, 是一种幸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广博而深邃、极具道德意义的幸福, 是一种具有崇高境界的幸福, 是奉献自己、快乐别人的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 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觉。

2. 幸福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学生

幸福的教师能排除干扰, 专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以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的姿态教书育人, 学生也才能与教师建立起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成为真正幸福的学生。

3.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了, 就有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就能更好地进行专业研究, 就更能教好学生, 也能获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赞扬、家长的信任, 从而营造出美好的学校生活。

二、以师为本促进教师幸福成长

1.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

一所好的学校, 不仅要会用人, 更要会育人。用人是资源的消耗, 育人是资源的再生。因此, 学校要以教师为本, 有效实施校本师训,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以教师为本, 就要关注教师的知识基础、专业底蕴, 根据教师已有的专业水平, 引领教师自主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 找到新课改与自我目标接轨的连接点。

以教师为本, 就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幸福指数, 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 营造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师训氛围, 鼓励教师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交流自己的个性做法, 从而使教师主动融入师训之中, 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

以教师为本, 就要关注教师的多元感悟、自我评价, 鼓励教师对自我教学理念、教学行动进行主动反思, 并将反思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改善自我教学行为, 提高自我教学能力。行动着, 美丽着。

以教师为本, 就要关注教师的发展, 鼓励教师博览群书, 兼收并蓄, 从不同渠道中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教师搭建学习、展示的平台, 鼓励他们成功, 帮助他们成功, 肯定他们成功, 让他们在享受成功中获取专业再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2. 以教师的需求为师训的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什么?每个人的专业基础不一, 专业目标不一, 其专业需求也不一。因此, 基于人本的校本师训就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内需, 突出教师在师训中的主体地位, 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师训的动力。

首先, 可以在学校的整体目标下, 开展“教师专业提升自主申报”活动, 通过自主申报, 了解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需。

其次, 根据教师的发展内需, 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师训菜单, 供教师自主选择。菜单可定为“主粮+杂粮”式菜单。“主粮”指学科教学的专业内容, 包括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方法与操作等;“杂粮”指的是综合内容, 包括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包括教师职业知识、时事政治、企业文化等。

“主粮+杂粮”式培训菜单内容丰富, 营养丰盛, 形式新鲜, 既能满足不同教师的师训需求, 又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四项工程

不同的师训对象, 不同的师训需求, 也就有了不同层次的师训群体, 不同内容的师训工程。具体可为下述四大工程:

1. 初为人师工程

该群体为五年内教龄的新教师, 旨在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缩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周期。学校要把新教师的成长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确立“一年站稳讲台, 三年有所见效, 五年初成风格”的培训目标。

培训方法:“自助+他助”法。 (1) 自助:即自我帮助, 自我提升。鼓励新教师自我研读教育理论, 做好笔记;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 不断解决新问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倡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 (2) 他助:即借助他人的力量提升。可采用“一徒一师”、“一徒多师”等师徒结对法, 借助师傅的有效指导, 促使新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 成长联盟工程

该群体为5年以上教龄、35周岁以内的教师, 该群体是学校最具活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培训目标旨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名优教师。

培训内容很宽泛, 有名著研读、名师讲堂等。培训方法也很多, 比如可采用“微格教研法”, 对特级教师、名优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微格分析, 边看边研究录像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 对重点环节可以反复看, 反复思, 反复研, 深入剖析各种教学策略以及策略实施的要求、方法, 在剖析中学习名师高超的教学技能, 获得自我专业提升, 从而向名优教师迈进。

3. 名优教师工程

该群体为市级以上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者、学科带头人等组成。培训目标: (1) 针对其本人:突破名师发展的“高原现象”, 求得专业再发展; (2) 针对他人:带动学校教师群体性专业成长。

培训方法: (1) 邀请更高层面的名师指点迷津, 帮助他们突破“高原现象”。 (2) 采用“病理反思法”, 即把其本人所上的课拍成录像, 引导观看自我教学表现, 明晰自我教学缺点, 深究自我教学问题背后所隐藏着的教学理念上的误区, 找出教学理论上的不足, 然后对症下药。 (3) 每学年五个“一”要求: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 进行一项课题研究, 带好一名徒弟, 上好一堂教改示范课, 做好一次教学讲座, 从而带动学校教师的群体性专业成长。

4. 奉献者工程

该群体为没有获得任何荣誉的中老年教师, 该层面教师很容易被学校所忽视。实际上, 当年轻教师活跃在讲台上时, 他们也有需求, 也想评职称, 也想写论文、做课题等, 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 他们就默默无闻地埋头教书。只是, 长此以往, 该群体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很容易在工作动力上出现疲软现象, 从而演化为教师队伍中的“灰色群体”。

对于该群体教师, 学校要帮助其制定属于他们的目标, 让他们跳一跳, 能摘到葡萄。同时, 要加大助推力, 鼓励其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借助教科室、教导处的力量助其慢慢积累, 小步前进, 逐步走向属于他们的成功。

3.在专业成长中享受教师的幸福 篇三

【关键词】教师;幸福;主观;客观;专业成长

长期以来,教师被世人喻为春蚕、蜡烛、人梯,在这些褒奖的“词汇”里面,人们更多地强调的是教师所具有的奉献角色,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就宣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即所有的人天生平等,上帝赋予了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因此,从人性发展、人人平等的角度来讲这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允的。教师作为人类一员,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理应追求幸福,这既是教师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保证,也是天赋的人权。而人的生命、自由与幸福是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生活也正是对人的生命、自由与幸福的关照,可见,追求幸福是教师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

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教师幸福的营建也必然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着手。

在客观方面,社会、学校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首先,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各种生活、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备,会大大便利教师的校园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人们的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活环境比过去美化了、净化了,生活服务比过去方便了,那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为齐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成为教师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其次,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气氛,倡导亲师信道的课堂风气,在学生内心构筑信念的基石。学校要为教师创设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让教师在磨练中快速地成长。再次,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润滑剂。只有向上的、和谐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激情,开发教师的潜力,才能使教师在创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欣赏,共同成功,从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幸福。最后,用人性化的管理去激活教师创造的原动力。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体谅宽容;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校长要有宽阔的胸怀,敢于张扬教师的个性,善于欣赏教师的才华,乐于分享教师的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让每位教师体验到心灵的自由,思维的激荡,理想的翱翔和奋斗的愉悦。

幸福是一种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教师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一种良心,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幸福。而且教师作为其生活的创造者和最终承受者,是营建自身幸福的主体。虽然外在的客观条件我们无力改变,但我们不能习惯于固守,在习惯的模式下总应该有所反思,有所突破,在既定的生存空间中总应该留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虽然不免有时困惑、迷惘,但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即使外在的客观条件我们无法改变,但仍然可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当下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教师只有从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那么,从主观方面来说,教师如何在专业成长中去享受教师的真正幸福呢?

一、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教、学双方在互动之中沉浸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才能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积极追求。对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教师来说,困难就不是困难,而是磨炼;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动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教师取得了某种成功,那么就会体会到过去的一切困难和挫折都是一种资本,一种财富,一种幸福的、无比亲切的回忆……而对于缺少崇高的职业理想、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再轻松也可能产生疲倦,也不一定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

高尚的师德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包尔生说“对于意志完全由德性支配的人来说,有德性的行为始终是最大的幸福和喜悦,即使它并不带来外在的幸福,即使它反给他的躯体带来磨难。”青年马克思曾经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对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教师来说,更应该行为世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的幸福具有相当的道德水平和德性因素。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只有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奉献,尊重和爱护学生,不断地净化自己的人格,以满腔的热情、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幸福的境界。

二、保持良好的专业心态

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良好的专业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禅曰:“境由心生”,环境是由你的态度生长出来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痛苦与欢乐,成就与失败,其实全在于我们怎么看。因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观点去看世界,所以态度决定一切。

我曾读到过一个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青蛙举办了一场攀爬比赛,有参赛者,有评委,有观众。目标是一个非常高的塔顶。说实话,开始的时候这群青蛙都不相信参赛者有谁会爬到塔顶,观众都在议论,“青蛙这么小,而塔那么高,他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青蛙开始泄气,只有那几只情绪高涨的青蛙还在慢慢地、十分艰难地往上爬。群蛙继续喊道:“塔太高了,谁都不可能爬上顶的!”听到这些议论,一只接一只的青蛙感到疲惫,退出了比赛。除了有一只青蛙,他始终不紧不慢、坚持不懈,终于成为惟一一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很自然,大家都想知道胜利者是如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还跑上去问那只胜利者,你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爬到塔顶的?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这个故事的寓意深刻,它告訴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梦想与希望的追求。所以,我们总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当有人告诉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要学会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定能做到!其实,教师的幸福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看你能否攥紧!

三、走科研之路,做一名创造型、研究型、智慧型教师

一个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新意、有色彩、有滋味、有智慧、有尊严、有价值、有深层次的快乐与幸福。重复只会让教师觉得机械、呆板、乏味,会对教育教学产生疲倦;学生也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生活的欢乐。重复产生疲劳,被动导致痛苦,惟有创造,才能使自己感到愉悦和幸福!如果要想给自己增加乐趣,使上课不再是无聊的劳役,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自觉地把自己引导到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天地,了解、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这些内容,会发现这里有潜力、有收获、有积累、有滋味、有价值、有欢乐、有幸福。教师的生活因为研究而不断充实,教师因为创造而获得意义。因此,研究可以让教师的生活变得鲜活、丰富,思想变得深刻、全面,心灵变得聪慧、高尚,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教师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竭尽全力去做好它。热爱生活的人,就会拥有灿烂的人生。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的朝阳,每天都是新鲜的人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热爱教育,育人教书,幸福就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欧用生.教师专业成长[M].台湾:师大书苑,1996.

[3]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6]刘茨林.教育幸福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顾坤明: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师大2009级教育管理在职硕士。

4.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篇四

拿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我看了半天题目,回首自己8年的教师生涯,当我上了一堂成功的课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被学生认可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被领导表扬时我是幸福的;当我和同事相处愉快时我也是幸福的„„当我一页页地翻读着书本时,才发现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是多么浅显。在书中,肖教授在第一、第二章节中指出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第三、第四章节主要介绍了教师的成长、发展、快乐都应有完美的知识结构,教师面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等等。而第五章节提到中提到了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肖教授提到: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为微观、最为核心的管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备技能和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虽说我教的是体育学科,可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管理都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体育课管理与其他的课堂管理相比,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强调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课堂中往往有许多同学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影响课堂秩序,降低其学习兴趣等。我认为在体育课上课需要制定比在班级教室上课更为周密的课堂常规管理。

首先,作为在开放的操场上上课,学生比在自己原来班级上课具有放松感,又是体育课,学生便有更大的松懈。而体育课堂又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节课都有几个班级在上课,这就使课堂管理加大难度。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一个难点,而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先提高他们对于上课内容的兴趣,因此,每节课课前对于上课内容的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我喜欢用“我们班”这个称谓来拉近与各班学生之间的距离。无论上哪个班,课堂上我喜欢用“我们班”而不是用“你们班”这三个字,比如说“我们班今天表现真好!”“我最喜欢我们班的学生了!”“我们班同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等。学生们一听,觉得很亲切,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和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是我们一个班里的一员。我这样称呼,就是告诉学生,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让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我。

第三,体育课要有自己的管理特点。比如,一个学生,老是喜欢在队伍中讲话,我会在课堂上先制止他,等课后再把他叫来,听听他的感受,你的行为要影响整个班级的,这样帮助他分析不会伤他的自尊心。也有的学生,喜欢在课上故意搞出点事情来,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在关注他。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构建起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的个性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课程的开发者„„。

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篇五

从没想过教师的幸福人生会与其专业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关于幸福人生,我一直认为工作坦荡,生活快乐就是幸福,两者的幸福有着明显的界线。然而,读完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对教师的幸福人生有了新的体味。“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虽然自己没有丰富的教学经历,但短短的一年,也着实让我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受与学生密切相关。课堂上,当学生流露出对学习的期待时,我们的心是满足而幸福的;课堂外,当学生接受教师的谆谆善诱而做出改变时,我们的心又是欣慰而幸福的。凡是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健康成长的分分秒秒,都构成了我们最大的幸福。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学生”,然而教师的职业倦怠正成为幸福的杀手。面对职业倦怠,肖川教授提出:“拒绝倦怠:在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书中,肖教授从社会、组织、职业、个人因素进行了阐述,纵观整本书,肖教授对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出了一种辩证关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幸福人生的营造,而教师的幸福感又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是专业成长的基础。肖川教授运用“短板理论”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提倡以多读书来构建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多读一些代表人类精神文明境界的经典之书,重在“博”,而“精”。我想在这点上,我已有 了一块“短板”。阅读需要闲暇,时间上教师拥有寒暑假,但阅读的状态却无法保证,而且,阅读对象的选择也是影响因素。我的阅读范围就很狭隘,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喜好决定,无法做到“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真诚、深刻和丰富的课堂。而审视现在的我,家中又有几本经典藏书,缺乏广博的阅读将会成为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主要绊脚石。书中肖川先生又从现实背景提出当今教师要急修条件性知识这块“最短”板,即教育理念和心理学意识。而对于这一块,除了从相关的培训中获得,也需要教师的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获得。因此,综合上述,我对教师幸福人生的另一感悟就是广博的阅读。只有广博的阅读,才会深厚教师的文化底蕴,从而升华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形成教育的智慧,最终构成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三个层面的素质:文化底蕴、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

6.努力做一名幸福成长的农村教师 篇六

xxx,2000年8月毕业于河北泊头师范学校,现任教于孟店中学,从事语文教学10年,其中连续六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从教10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他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

一、在语文教学的天空中幸福飞翔。他深爱着他的语文教学,在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中,他挥洒才智,释放激情,奉献爱心,尽情地享受语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他潜心钻研语文新课改理念,09年所撰写的《出师表》创新教学案例在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沧州市教育学会2009年举办地课题中期成果评选交流活动中,荣获教学案例类二等奖。他积极尝试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的语文课堂寓教于乐,10年来所教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爱好文学、酷爱写作,所写文章多次发表获奖,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并获奖。08年,在全省未成年人“文明奥运伴我行”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园丁奖,09年所写的《今夜我为祖国唱支歌》一文,获河北省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他苦练语文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校、县、市举行的各种比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08年,沧州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在08年参加县委宣传部举办的“把党的旗帜量出来”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09年全县教育系统“爱岗敬业、构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县妇联举办的国庆60周年“我说祖国新变化”演讲比赛中获优秀奖。在这些比赛活动中,他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不足,同时激励着他张开他的翅膀,向着更远、更高、更强的目标奋力翱翔!

二、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幸福跋涉。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更深爱着他的学生,他和学生一起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

1、精心营造充满温馨的“爱”的家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馨的“爱”的家园,他努力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失时机的施予学生以爱的叮咛和嘱托,让学生感受到作为班主任——一家之长,始终在用心关爱着他们,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人般的关心与呵护。天冷了,他会提醒学生“要多穿点衣服”;下雪了,路滑了,他会嘱咐学生 “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开学的第一天,他把全班同学的生日一一的统计了下来,哪一天,谁过生日了,或为学生煮一个鸡蛋,或者送给学生一件小礼物!学生生病了,过去关心问候几句;学习上有困难,及时热情地帮助解答;平时与学生勤接触,用心观察他们的细微变化,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他的潜移默化下,他与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2、在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坚持写周记,用无声的评语架起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周记中,他对学习上自甘堕落的学生这样说:也许/你现在/已经没有力量了/但我愿/扶着你/背着你/一直走到/这条路的尽头!在周记中,他对复读的学生这样讲:做一只火凤凰吧/做一只重生的火凤凰吧/ 尽管哭过、笑过、累过/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为了明天/让自己再重生一次吧!在周记中,他这样鼓励学生:要时常给自己信心/要经常为自己加油/生活中,你要永远坚强、勇敢、执着/我愿做你忠实的朋友/最坚实的后盾!学生们也慢慢的学会了在周记中倾吐自己的心声,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我要谢谢你,是你给了我生活的的力量,奋进的勇气!老师,请你相信我,在你真心的浇灌下,我这颗幼苗,等到明年开春时,定然会花开满枝头!周记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师生交流感情、共同配合,建立一个民主、和谐、良好的班集体。

3、他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学之初,亲自为班级办了第一期黑板报,黑板报的主题是“我爱我家”,并且与学生一起制定了班训,班级口号,班级每日奋斗目标,极力倡导大家:每天说一句使他人高兴的话;每天做一件利于他人的事;每天读一句名人名言;每天总结自己的一个优点和缺点; 每天改掉一个不良习惯;每天使自己进步一点点!还为班级制定了班歌——《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此外,他适时地给学生写下了一篇篇励志文章。在军训结束之后,为学生们写下了《把握每个瞬间——纪念我与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在学生住校后,写下了《风雨中,让我们同行》,在大雪纷纷的夜晚,写下了《我与雪花共舞》;期中考试后,写下了《四班,我为你加油》。生活中,再勇敢的人也有绝望的时候,再勇敢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再勇敢的人也有失望的时候。走进初三,他更注重用励志歌曲、励志文章把希望传递给学生,用励志歌曲、励志文章激发学生无穷的斗志!让学生抛却恐惧、抛却忧虑,燃起生活的热情,鼓足生活的信心!

4、他充分利用班会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为此曾开展了很多次比较成功的班会,如主题班会《让我们的班机充满阳光》;在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后,召开了主题班会《感动中国,感动你我》;在中考百日倒计时时,召开了誓师班会《挑战中考,为理想而奋斗》,并把写有“挑战中考,为理想而奋斗”的字幅张贴上墙,举行了隆重的签字留言誓师仪式;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召开了《感悟亲情,孝心无价》主题班会;在中考倒计时36天时召开了《在暴风雨中起航》的中考冲刺动员会,会后让同学们每人制作了一份中考挑战书,并张贴上墙。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牵动了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心,在第一时间内,他利用网络搜集感人的图片和那些创造生命奇迹的人的故事,召开了《大爱无言,你的眼泪为谁而流》的主题班会,并让每位同学写下了一封致灾区人民的信,同时号召同学们捐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学们在一次次班会中学会了感动,学会了关爱,学会了挑战,学会了做人,发现了班级中存在的真善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更坚定了同学们冲刺中考、奋战中考的勇气和信念。

5、他十分重视家访,与学生家长通过通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初接某班时,发现班上的学生刘佳星个性强,说话倔,叛逆心理严重,极不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他利用周日的时间,走进了他的家中,通过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原来从小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了 孩子很多的恶习。谈起孩子,妈妈也是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多次暗自流泪。那天夜晚,学生和父母赌气去了网吧,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情绪,有点想放手不管了。电话中他焦急的要求他们赶快寻找孩子,最后孩子寻回来了,一了解才知道,学生正打算不读书了,伙同村里的几个同伴连夜出去打工不再回家。事后,经过他与学生多次沟通,多次走进他的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心态平和了,叛逆心理消失的无影无踪,学习上也有了积极性,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

6、他坦诚相待,热情鼓励,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他积极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接某班之后,了解到班上两名学生谢晓伟、刘亚超由于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影响,养成了强横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班内常常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且不服从老师管教,他们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双差生”。针对这两个特殊学生他首先给予他们尊重、信任和鼓励,通过课下多次找他们谈心聊天,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封闭已久的心扉慢慢的向老师敞开了,他们会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讲给老师听,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在一天天变化着。其次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积极的通过通信,打电话等方式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和家长讲一下在学校中他的变化,他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家校心手相连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此外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进步的具体表现,运用这种集体的力量,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不竭的的动力源泉,促使他们在今后做的更好!

在他不断的努力与付出中,多年来,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居于学校同年级前列,所带的毕业年级03-6班,盐中上线人数达67人,班级升学率居全县榜首。自2003年至今连续7年获县政府嘉奖,计个人三等功三次。05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工作者,06、09被评为县模范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2007被评为盐山县中学县级骨干教师。08年参加全县班主任素质大赛获二等奖,10年参加全县主题班会比赛获一等奖。

作为一普通的农村教师,一名班主任,他幸福而快乐的成长着,今后的路还很长,他将带着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痴心、对未来的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进。

做 幸 福 的 农 村 教 师

做一名农村教师,幸福与否? 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回答。我的回答是:幸福!

幸福在哪里?经历告诉我:在追求中,在良好的心态中,在工作的成就感中。

幸福就在追求中。凡是人,都有追求,只不过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而已。有人追求金钱,与人追求升官。农民追求收成,工人追求加薪,干部追求升迁。老师追求什么?农村老师又追求什么?追求工作的效率,追求俊才出于自己的门下。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不论城乡,只要是教师,只要是有真正追求的教师,都如此。

我始终认为,一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追求,一天到晚,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他都不可能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幸福。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自己的追求。

我是一位典型的乡村中学教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27个年头。在这27年中,我时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除了工作追求精益求精之外,在自己的业余时间,也不停地读书、思考、写作。我想:我虽然不能在茫茫人海中掀起风云,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柔弱之肩,抗起自己所能抗的工作重担,把与自己一样的农民的后代,送出大山,让他们可以与城里人一样,沐浴在现代文明的阳光之下。于是,我发奋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愿意上自己的课,甚至让学生崇拜自己。现在,我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这个理想已经成为了现实。我的语文课,我用从自己家里的几千本书上得来的东西,去丰富自己的课堂,去扩展课堂的宽度,去开掘课堂的深度,也让我的学生,基本上能与城市的学生一样,接受到一流的语文教育。

每三年,我看着自己的学生从自己的手上,拿过那红红的毕业证书,看着他们挂在脸上的笑容,健康成长起来,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幸福就在良好的心态中。这里的良好心态,我指的是一颗平常心。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不攀比,是我感受幸福的法宝。我总是认为:当我们在羡慕他人的同时,他人可能也在羡慕我们。很多农村教师,总喜欢与他人攀比,与同事比,与朋友比,与同学比。一比较,心里就不平衡,总觉得自己本事不比别人差,工资却比他人少;自己能力不比别人低,社会地位却比他人低。于是,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在比的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勇气,工作精神,就这样没了,他们也就这样被别人给征服了。于是,工作起来越干越泄气。

这是当前一部分农村教师的心态。我则以为:农村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是自己工作的幸福之源。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

一个中心,就是以健康为中心。这里指的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两者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础。

两个基本点,就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所谓糊涂一点,就是指不要活得太精明。一个人想活得精明,就活得累。作为农村教师,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在很多方面,我们可能都无法与他人相比。太精明了,整天想着自己在这吃了亏,明天做那件事又不合算,就难以获得幸福。潇洒一点,就是指不要被太多外在的东西所束缚,不要成天想着自己还有多少任务还没有完成:房子还没买,老婆还没着落,儿子还没工作,孙子还要上学。一位老师,脑子里成天有这些东西在打转,幸福不了。

三大作风,指的是: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这三点,不用多说。我们作为草根生命,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的后代打交道,根本不可能梦想因教了某位官员的子女而结交了某位官员,或因某位商人的子女在这上学而与他相识,靠的,只能是自己。农民身上所具有的,只是诚实,淳朴和对老师的信赖。在工作中,我们就应该以自己的平常心,去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从中获得享受,获得快乐,得到幸福。

农村有农村的优势,农村教育有农村教育的特点。我们不必去羡慕他人,也不必去模仿他人。我们只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特点,工作就会有起色,教学就会有成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农村教师也有农村教师的活法,幸福就行。

幸福源于成就感.。有追求,有努力,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成就,幸福就在成就之中。

我是一位农村教师,当然也有自己的成就感。不用说在自己20多年的讲台生涯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自己这里学到了知识,完成了学业。因为在他们的毕业证里,蕴涵着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心血。但我从不认为我培养了怎样的好学生。因为军功章里,仅仅有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只能说:我教过他们。但有一点我是感到自豪的:在我的学生中,有的在写作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过颁奖典礼;有的,他们的作文发表在作文期刊中;还有的,因为我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到了高中仍然对写作痴情不改,因而被保送上了大学。

在我的业余生活中,我也有自己的追求,有着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有一百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出版了一本个人文集,参编了好几本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当代教育科学》、《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报刊,都以较长篇幅介绍了我,让我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走向了全国。

当农村教师,同样幸福。

做一幸福的农村教师》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我便睁开朦胧双眼,伸伸懒腰,匆忙间刷牙洗脸进餐。

刚进教学楼,我就隐约听见几个早到校的孩子拉开嗓子晨读声。“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总告诉孩子们要抓紧早晨的时光不要浪费,那稚气的声音在空荡的教室里显得那么悦耳,那么动听,如在我心头奏响着快活的乐曲,是那么令我格外欣慰,不觉心头漫过一丝惬意。

我是个奇怪的人,O血型决定了我的性格,有些时候侃天说地无所不谈但有时却不善于言辞、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和孩子们的交流我主要在课堂上,在课间交流得不是很多。懂事的孩子们知道,课余总有一大摞作业等待我批阅,也决不会为点小事擅闯办公室来打扰我,除非班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需要我来决策。因此,每在课后能享受一点少有的闲适,即使窗外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不会让我分心。这或许是习惯所致,喜欢这种在校园里交替着的静与闹。

“严师出高徒吧!”我一向对孩子在学习态度上要求很严。由于学生都来自农村,在我这个班优秀的孩子并不是很多,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犯错误的学生,这时我的表情是相当严肃的,杏眼圆睁,佯装怒气,死死盯着孩子的眼睛,一直到孩子脸色羞愧畏惧为止。每有这样我不得不表现的的情况时,我必须成为一个演员,把自己变得相当的严肃和正经,如果纠正孩子的行为成功了,我心里都会有一阵窃喜,当然那是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的。为了让他不受到自尊心伤害,不使用侮辱性语言,尽量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不应该。有时,有顽皮的孩子,个性很强,这就需要给他点面子,拉到办公室单独交流了。不过,先从他的优点说起,再来让她说自己的缺点,并要他答应我今后尽量不犯。因为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很强,没有必要要求太严苛了,这需要循序渐进,发现进步一点点都给他一个肯定,加以表扬。因此,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是认真的,这点让我感到较为宽慰。

从情感上,我是舍不得这群孩子的。记得上学期结束,发放完最后一张通知书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用一种依依不舍的目光问我:“老师,下个学期还是你教吗?”话音刚落,很多孩子走到讲台上来拉着我的手,我心里掠过丝丝激动。两年了,教了两年,当然还是有感情的。“因为学校每年都有人事调动,有可能到六年级还会分班就像老师所带的上届学生那样,老师现在还不确定是否能继续教你们,如果„„”我当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只知道自己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语言开始哆嗦了。

“没有如果。”一个平时很淘气的孩子站起来,语言很急促,“我们会请求校长让你教我们,我们喜欢你!”“对,我们喜欢你!”孩子们异口同声,眼里尽是期盼、不舍。教室里顿时安静,空气开始凝固,呼吸似乎停止。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过的压力。所有孩子望着我。

“会。”我轻声吐出这个字。“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今天想起这个这个场面,仍觉得很感动。我并不是个完美的老师,也有不少的缺点。有时很懒惰,有时脾气有些急,而此情此景怎么不让我感动呢?

有时,我是个纯感性的人,但在孩子的成长上,觉得理性是那么的重要。在我每天踏进校门的那刻起,我将所有的烦恼抛之脑后,因为我清楚的明白我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每一天,我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上课——看作业——做思想工作等等,却没有感觉到厌倦,这或许和孩子能每天带给我不同的快乐和欣慰着实令我感动有关„„

7.让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篇七

一、拥有一支幸福的团队

学生的幸 福源于教 师的幸福。只有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智慧践行教育的真谛, 诠释师者的幸福,才能感染、激励每一个孩子随时随地感受生命的勃发和成长的魅力。为此我们着力构建幸福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思辨型、研究型团队,“师徒式”、“同伴式”互助团队,通过“学、研、培、导、练、赛”等形式,搭台子、压担子 ,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合 作、和谐向 上、乐观进取的学校文化, 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向上、刻苦钻研 、精心育人 、富有创新 与活力的 教师队伍 ,这是师生幸福的源头活水。

二、铺设两条幸福的通道

1. 专业成长 通道。“专家扶名师、名师带骨 干、骨干帮 新秀、新秀助教师”梯队成长通道。我们采用梯队计划,突出骨干,形成中青年为主体 的教师队 伍新格局 ,建立起研究学习共同体, 构建阶梯型教研团队,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先行、骨干带动、同伴互助等形式,分层培养 ,螺旋上升 ,为中青年骨 干教师迅 速成长提 供机会 ,让他们借 助团队力 量快速成 长、成熟起来。

2. 多元活动 通道。我们侧重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扎根本土,立足课改、课题、课堂 ,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究, 通过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校际互动、教师实践反思等,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现场解答等, 带领全体教师一起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教研、科研、培训、校 本课程的开发中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付诸三个幸福的行动

以构建书 香校园为 目标 ,唱响校园读书三部曲, 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沐浴书海、香溢校园,开展多元化读书行动,把阅读融入教育、教学、研 究、学习之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以校本培训为基点, 多形式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群体式 ”研训 ;以教师个人学习为主的自主培训; 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 以老带新的互助模式;以研代训,以赛代训模式;“请进来、走出去”及联校教研模式等, 引领全体教师主动追求, 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构建“一线四面”的“沉浸体验式学习”行动,把学习融入教育、教学、研究之中,以点带面培植师生的积极人格、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让教师快乐施教,学生快乐学习,从而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四、搭建四个幸福的舞台

1. “同课异构 ”个人展台。 “同课异构”是我校探索教学教研一体化、推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 重点通过上课、评课、研讨、反思 交流等形式,聚焦课堂,教研合一,“同中求异、异中求 同”,让全体教 师踏踏实实地经历校本教研过程, 在密切合作、深度对话、广泛交流中探讨教学问题,分享彼此经验,提升整体水平, 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 “效率 , 为课堂生 命增色”主题擂台。 “主题研讨”是我校开展的又一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集智式同组选课———双向式交流说课———推演式组内 观课———沙龙式群体议课”等系列活动,不仅为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更为全校的所有学科的研讨活动开辟了一个以“有效教学”为轴心的研讨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大课拉小 课”创新 平台。“大课 ”就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一次的 大型对外 展示课 , “小课”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我们力求通过“大课堂”的示范性带动“小课堂”的高 效性 ,让学生在大课堂上面对“新”老师感受新气象,让教师在大课的备课、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思考学科教学, 提升有效教学。“大课拉小课”的校本教研形式, 已经成为我校高效教研的创新平台。

8.让教师在幸福中成长 篇八

关键词:教师;幸福;中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1

教师在我国历史传统教育中就已经出现了,并一直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受我国传统无私奉献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教师职业品质的要求较为严格,希望他们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讲奉献而不吝报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一旦违背了无私奉献的传统观念,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主动要求教育报酬,就会受到社会的排挤和歧视。这不但使大部分的年轻人不轻易敢踏足教师队伍,还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缺乏活力,幸福感特别低。所以为了解放社会传统观念对教师的束缚,提升教师幸福感,学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应该建立一种以教师幸福为基础理念的教师管理观念,真正的让教师在幸福中成长,进而提升教育水平。

一、教师的幸福

近几年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也到了显著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社会成员这种相对普遍的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是将教师这也行业排除在外的,教师的奉献精神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以牺牲当下教师的幸福生活为代价的。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工作焦虑和倦怠指数位居所有行业的前列,现阶段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社会科研部门出于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對教师的幸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将其基本含义具体归纳为:教师在实际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实现自己为教学活动设定的相关目标时所产生的处于满足状态的心理体验,这种具有幸福性质的心理体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关于幸福的体验;其次,教师在学校其他工作互动中所产生的幸福体验;第三,教师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挑战自我,实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理想和抱负的幸福体验等。

二、基于教师幸福成长的中学管理

相关教育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管理环境的好坏对教师的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教学管理必须把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做为工作的基本要点,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实际水平,让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都在幸福的氛围中开展,进而提升教育整体质量。

(一)提高中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制度政策不合理,会对中学教育造成很深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教学活动出现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教师的幸福指数造成严重影响。但是为了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幸福生活中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定就不能再只局限于以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职称评定的基本标准,学校应该在综合考察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实际状况的情况下,以学生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以公平、公开的态度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二)创建人性化的教学氛围,辅助教师建立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活动中的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范畴而独立生存,所以人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幸福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环境的主要适应者,必然会受到学校教学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中学管理中,很多教师之间的关系都不尽和谐,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摩擦,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为了改善现有的教学状况,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与他人保持基本同事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发展。我国中学管理在为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管理层的相关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和谐关系的构建做出表率。在学校对教师的荣誉和利益进行分配时,要从全局出发,摒弃带有个人偏见性的情感色彩,以公平的分配理念维护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让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中感受教学的幸福;其次,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增强参与活动的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沟通促进教学活动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公平对待各个学科教师,提高边缘学科的教师地位

相关调查显示,受我国中高考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众多中学的实际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学科歧视现象,不仅对边缘学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甚至还使边缘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学校由于高度重视语数外学科,对这些学科的教师不仅予以相对较高标准的工资待遇,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其教学自由,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然而对于他边缘学科来说,学校不仅在教学管理中只为其提供较少的课时,甚至由于地理、生物等学科不计入中考评分标准,所以学校经常将这些仅有的课时教学用相对重要的语数外代替,使边缘学科的教师一度成为学校中的闲置力量,对教学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中学教学管理应该对各个学科的教师加以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节各个学科的资源分配:首先,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地理、生物等边缘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地位;其次学校要秉承对各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在教学考评中给予这些教师同等的尊重;第三,中学学校管理层领导要以身作则,由上至下的消灭这一歧视现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边缘学科教学顺利的开展,使教师有用武之地,增强这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结语:

教育需要幸福,在实际的教学管理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幸福指数,也能激发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热情,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从侧面提升中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中学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思博,张海涛.构建师生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武邑中学管理探秘[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2(5).

[2] 韩大勇.教育要使教师幸福、学生快乐、人民满意——访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校长赵学斌[J].天津教育,2011(6).

[3] 董志伟,杨思博.为师生提供成长的舞台——临城中学管理探秘[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7).

[4] 李超.河南省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河南大学,2014.

9.在幸福中成长——教师 篇九

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答案。临近考试心里不时会有些紧张,头整天迷迷糊糊的。一往桌子上看——一大堆作业犹如一座座高楼大厦,我心里更是烦。正在这时,门轻轻的打开了,一束洁白无瑕的栀子花映入我的眼帘。栀子花的花香,迅速弥漫在了整个书房,顿时我神情气爽。妈妈捧着那束栀子花轻轻的放在窗台上,用温柔的声音说:“女儿,我知道你学习非常劳累,所以我特地买来一束花号让你减轻疲劳……”栀子花很小,但那散发的清香,分明就是妈妈的心香。啊!母爱太伟大了,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有时,当我遇到伤心事或烦心事的时候,朋友总能第一时间在我身边安慰我,为我排忧解难。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总能让我觉得温暖。那感觉,无比幸福。啊!朋友的真诚,我感觉到了,这就是幸福。

10.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 篇十

王学慧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认真阅读该书后,感悟颇深。本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这本书里有许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在我刚踏入工作的一年中,慢慢懂的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学生都吸引着我,我对自己工作有一份责任,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的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切地把快乐带给学生,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来,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因为我们很多人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背负着各种负担与压力,从而身心疲惫。的确,在现实社会中,教师背负了太多的数字。然而,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是能用数字来体现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续教育的活力,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在很多时候,凭我们的力量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进而超越现实、改造现实。在办公室内,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平等相处,就会忘却烦恼,摆脱疲劳,心情舒畅地工作。用平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幸福。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同事,你就会觉得天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

读了肖教授的书的第二章“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从中让我找到了消除症结的良方妙药,那就是积极地心态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更重要的是肖川教授积极心态16字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是啊,作为教师,好好调整自己,学会接纳现实,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工作才刚刚起步,不敢说能有多大的成就,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能够做到的,这说明,自己能行,我学会了“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我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纵然自己勤奋、付出、努力,但没有领导的关注、同事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家人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也难成为今天的自己,我真诚的对众多给予我关爱、帮助的人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为着这份感激、为着这份谢意,我理应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我在心里默默地加油——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做一个永远面带微笑的人吧,那就是幸福!

11.教师成长的幸福 演讲稿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32-01

计算机网络,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其信息量之广和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教育可谓如鱼得水,其海量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环境,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完全可以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实现,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一、在教学常规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1、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解惑释疑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此时教师就可充分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这种“搜索”方法是一种既简单快捷,又常用有效的方法,需要的人们几乎会最先会考虑和使用这种方法。

2、利用网络强大的资源,下载资料。

教师备课时可以选用一些著名网站上优秀的、代表性强的、效果明显的教学设计、精品课件,还包括作业、试题等资料。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些资源通过的“优胜劣汰”的法则,在不断的取舍中获得积累和成长,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成长为有个性的、有特色的教育者。

3、利用网络信息,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涉及“课标解读、教材培训、教师培训、班级管理、课堂练兵、技能比武等”。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上的文字说话,让视频发声,让人机互动,最终让教师获得最大限度的能力提升。

二、在继续教育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1、利用网络实现学历提升

目前的网络环境,对于一边工作,一边又要提升学历的人来说,开了绿灯。如国家开放大学、奥鹏教育以及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大学等,只要入学了这些大学,学校的教师就可以在网上对学员进行远程教学、辅导,学员可以向网上提交自己的作业,让老师网上批阅。学习期满考试科目合格后,学校就发给相应的、国家承认的毕业文凭。

2、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新理念

新的教育教理念,是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法宝。作为新型的教育工作者,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都是必须牢记于心的,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其中的重要原理、规律,是必须明白和能够运用的,如学习建构主义原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以及教育学、脑科学的最新研究发现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运用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资源,学习这些知识内容,增强自己的“内功”。

3、利用网络信息实现专题学习

教师要想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其中的一个可行性方式之一就是可以在网络上参加学习。如全国最大的网络培训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其栏目有校本教研、学科频道;如教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的学科直通车,授课系统、备课系统栏目,就是一个专业的学习平台,在上面可以实现新教学思想的学习,与专家者面对面的学习请教。通过不断的学习、吸收,将新的教学思想熟记于心,并在教学中自如地运用,从而让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成长起来。

4、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反思,相互提高

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通过交流,让教师在摹仿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教师在网上广交朋友,可以将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发到论坛上,真心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通过QQ、微信、BBS论坛等方式进行,与专家、学者、同行进行不见面的合作与交流。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学习、反思,获得进步,获得成长,最终会成长为有思想深度的教育人。

三、在教育改革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1、教育改革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升教师素质

网络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教育也面临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在网络信息下,教育教学需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将与传统的有所不同,并且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了,教师使用的是多媒体、互动式设备、网络知识交互式平台等进行教学,而学生则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学习机、智能手机等在网络上作业、答题、考试等等,实现的是与网络信息的对话、人机的对话,大大减轻了教师、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们学习有兴趣、有效果。同时,让教师更有时间去钻石业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了。

2、在网络信息发展中,教师要与时俱进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很快,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最终落脚点是网络信息。如从以前的量角器、圆规到幻灯机开始,从“远程教育”发展到“三机一幕”,再到“校校通”、“班班通”、数字校园……,以及刚刚兴起的“交互式”教学平台、电子书包、电子教材。再如前景巨大的“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等。不得不承认网络信息的进步对教育的冲击,所以教师们要对自己重新定位,随着网络的发展,顺应信息的变迁,与网络发展同步,让自己变成时代的“弄潮儿”。

四、在课题研究中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的研究其实是最能激发教师的学习与探索热情的,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我县开展的县、乡、校“三级”网络信息是以网络作为研究平台的,并强调重视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将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然后把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县教育网”上呈现出来,让全县教师进行分享、交流。通过教师们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总结,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让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提升。

12.激活学习机制,引领教师幸福成长 篇十二

一、分层研训,激活需求,助推成长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以下简称“修业学校”)创建于1903年。历经110年的风雨砥砺,修业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黄兴、毛泽东、徐特立、周士钊等一批名师、革命者从教修业,传播爱国思想。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主编著名的《湘江评论》。中顾委常委王首道、革命先烈毛泽覃、教育家刘佛年、音乐家田汉、作家张扬等,均在修业学校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修业学校光辉的办学历程,使得百年老校散发着独特的精神气质。“修德敬业、务本崇实”的教育理念,让一代代修业教育人弦歌不辍。怎样在修业独有的人文历史沃土上植养文化气韵,助推新时代修业教师队伍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使教师加快步入教育教学的研究状态,找准自身专业成长的学术原点,学校与每位教师协商,量身定制了专业发展的起点与成长模式, 组织教师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

(1)锤炼型培训模式:着力点在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学校组织35岁以下教师成立了青年教师社团,为传承校友徐特立先生“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社团命名为“特立青年教师联盟”,开展“双周四环节”培训:同伴榜样引路;走进育人楷模;导师传经送宝;学习感悟分享。我们把“特立青年教师联盟”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会、教育前沿信息的瞭望台、师德师风的润泽园、健康心理的调适坊、专业发展的指导站。邀请校内外专家、骨干教师,把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实用的做法呈现在教师面前,拓展教师视野,引领他们融入课改潮流之中,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实施每年“双杯双赛”活动,上半年举行40岁以内教师的“创新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下半年开展35岁以下“星城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包括说课、专业知识答辩、“两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等教学综合技能比赛。教研室组织全体行政和教研组长“周二听课日”常规教学指导活动,提前一天通知上课教师,独立经历教案设计、上课全过程,以提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每次课后于中午或下午放学后开展交互式评课活动。常态锤炼型培训模式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专业能力的软起飞。

(2)浸润型培训模式:着眼于中老年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念更新。以继承与创新为培训内容的关键话题,让他们既留住传统教学的经典,又能与时俱进。具体操作时,一是要求他们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每学期结合自身特点阅读2本以上教育专著,摘录学习笔记,学期初进行学习心得笔记的评比交流;对获奖教师实施奖励,激发教师主动学习、有效读书的积极性; 二是要求他们写教后反思,撰写案例,在反思中,在思维碰撞中融汇传统与创新的理念;三是要求他们参与各类各级教学观摩活动,在耳濡目染中浸润思想,以观念的改变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

(3)突破型培训模式:聚焦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其实现专业成长的二次飞跃。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应要求其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加强理论学习,每学年承担一次业务讲座;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起带头作用,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积极承担公开教学任务,每学年上校级以上公开课或送教下乡一次; 担负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学校通过建立目标和考核激励制度,实行校级骨干教师“三年一聘,每年一评”的评价机制,每年评比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使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起始点。这样,教师的学术需求被激发,学术意识的强化也就具备了主观上的张力。

二、搭设平台,濡养文化,培育氛围

为了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阅读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创新方法,采取个人、教研组、学校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让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读书和工作相结合, 搭设多种学习平台,激励老师自觉、主动地读书和学习。

(1)社团文化———让教师厚实专业素质。 发挥青年教师社团“特立青年教师联盟”的先锋作用,定期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入编校刊, 甄选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随感案例等定期汇编成学校内部教师阅读专刊《守望》,教师人手一册, 读后写上自己的阅读感悟,交流体会,指导教学实践;《守望》中还设置了《美在悦读》栏目,向老师推荐优秀书目,以此督促老师广泛读书,使教师能迅速、准确地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助力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形成教育智慧。

(2)读书文化———让教师丰富专业知识。 一册以小诗《且行且思在路上》为序、以朱永新《写好教育随笔“五要点”》为引子的《教师专业成长足迹》应运而生。全校教师每人一册。老师们将教科室组织的双周二集中学习的内容记录在自己的“足迹本”里,也把自己平时读书的笔记、心得体会、教育教学感悟随记其中。教研室设计了“成长之路盛开随笔小花”业务学习橱窗,将老师的体会文章张贴展示在里面,或在校园网上挂网交流。这本小小“足迹本”,不仅记录了每次校本培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印记着教师们学习成长的足迹。学校行政还不定期浏览查阅老师们的学习笔记,并进行书面反馈,引领和敦促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聊吧文化———让教师获得“心灵疗养”。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他们需要放松,需要释压。学校党支部、工会、教研组、办公室等部门,根据自身岗位特点,每学期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如党支部的“心叶聊吧”、工会的读书咖啡吧、教研组的每周“研讨沙龙”“读书分享会”等个性化活动,都会安排在温馨怡人的教师“海星之家”进行。大家在小憩交流、品茗咖啡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聊到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这种惬意的原生态交流加深了教师对学校的感情,也加深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体悟和教师职业的理解,有助于教师放松心情、点燃激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优化载体,树立榜样,推动学习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学校以“特立道德讲坛”和“美在悦读”好书推荐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 让每位教师扬起学习这面大旗,争做师德的模范、研学的先锋、合作的榜样。

⒈厚学养德,亮师德模范旗

(1)美在悦读,润养心灵。教研室以“读书提升自我,知识亮丽人生”为目标导向,以厚学养德为目的,相继开展了“五个一”读书学习活动 :编辑一本校内师德专刊,推荐一批《美在悦读》书目,精读一本教育专著, 续写一段阅读感悟,校园网上发表一篇论文随笔,搭建了教师交流学习促成长的平台。

(2)特立讲坛,凝练思想。党支部结合教师全员讲座,将生动感人的书籍或人生感悟的经典篇章,融合到培训学习中;结合典型感人的教育事例和现代师德内涵, 相继为老师们开设了师德讲坛,先后举办了《激情与思想,教师追梦之翼》《坚守教师的人文情怀》《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等师德专题讲座;以观看视频结合宣讲的形式,学习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名家名篇和国文经典,旨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浸润美好师德。

⒉励志钻研,亮研学榜样旗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教育教学中锤炼成长,党支部引导教师争做学习先锋和发展先锋,紧紧依托教导处、教研室组织开展的“激扬生命,构建幸福课堂”主题教学研讨和“创新杯”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活动 ,为教师队伍成长搭建了历练的舞台。

修业学校自2001年开始, 历时14年,先后举办了13届“创新杯”教学竞赛。在“创新杯”教师基本技能比赛中,通过各教研组内的初赛,推荐一名优胜者参与学校夺杯赛,产生年度“创新杯”杯主。在这个历练的舞台上,先后有彭常青、冯日日、朱艳湘、蒋萍萍、石彰明等15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名师、青年岗位能手、市区级优秀班主任。石彰明、陈小娟、陈晖、王志喜、夏益春等分别参加全国、省、市、区赛课荣获一等奖。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教研组团队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个人进步促团队发展,依托团队力量助推个人发展,形成了“讲合作、重研究、求进步”的良好氛围。

⒊青蓝接力,亮魅力师徒旗

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行”青蓝工程中,党员教师及行政率先垂范,通过签订师徒协议、师傅赠语徒弟,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思想引领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位师傅肩负起培养一位或两位徒弟的重任。在师傅们的谆谆教诲和引领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涌现出“最具情谊师徒奖”“最和谐师徒奖”“最有收获师徒奖”“最具研究氛围师徒奖”等魅力师徒,师徒结对及特色评比活动有效推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制作产品说明书下一篇:我的爸爸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