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活动记录

2024-09-10

安规活动记录(9篇)

1.安规活动记录 篇一

一、合理设计记录单

1. 难度适宜, 把“成功”设计进记录单

科学课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的活动构成, 这些活动的难度设置应该适宜。要让记录单的难度符合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 要让学生“跳一下能摘到桃子”。当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或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 经历挫折,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 迸发探究科学的热情, 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人在参与《电路图》课例研究时, 发现第一稿记录单和第二稿之间由于难度的差异, 课堂效果显著不同。《电路图》学生活动记录单第一稿:学生活动:连接电路, 模拟有2只灯泡的手电筒的电路,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并画出电路图。《电路图》学生活动记录单第二稿:学生活动:小游戏———邀请小灯泡加入队伍。从课堂效果看, 第一稿活动设计单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使2只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 人为地将电路连接的内容提前, 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很多学生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能进行电路连接, 却为无法画出电路图而抓耳挠腮;而要求“尽可能多的方法”, 更是造成学生连了后边的方案, 却忘记了前面的连接方案, 造成了交流上的困难, 重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在第二稿记录单中, 使“2只小灯泡亮起来”的任务, 由小游戏来代替, 既增加了趣味性, 又不至于增加难度, 更是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一调整, 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电路的兴趣, 又将电路的基本知识落实到了实处。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体验到了“成功”, 有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浓厚兴趣。把“成功”设计进记录单就必须要先了解学生, 只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能以学生为本。学生有多种起点的可能, 作为教师, 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 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 架设台阶, 让大部分同学都能摘到“果实”, 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改进内容, 把“兴趣”设计进记录单

施瓦布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 那么有什么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呢?有时候, 任务单上一个小小的改变, 就能带来不同的课堂效果。比如, 把活动名称从“探究磁铁的性质”变为“帮磁铁找朋友”。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提供的器材进行活动, 还可对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探究, 参与热情非常高涨, 探究气氛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探究的乐趣”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情趣盎然地完成探究活动, 使学生活动不再是为了完成某份记录单而努力, 而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3. 精心筛选, 把“重点”设计进记录单

本人在参与《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课例研究时, 活动记录单中, 活动二、四、五都要求学生不仅完成探究活动, 还要求详细记录实验器材、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那么, 学生真的有办法在45分钟内完成5个活动, 详细记录3个活动过程吗?从课堂效果来看似乎每一个活动都是匆匆结束, 学生则疲于填写活动记录单。在设计一份记录单时, 我们往往贪多求全, 总希望记录单能完整地呈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所以, 往往会把问题、猜想、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一股脑儿地往记录纸上放。这样一来, “学生活动记录”的内容是全面了, 但是, 活动记录不是“刷墙壁”, 若是每一个活动都要让学生进行记录, 不仅时间上不允许, 甚至带给学生手笔苦劳,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形式多样, 把“自主”设计进记录单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对话, 在活动中互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 实现主动发展。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记录单的形式也可多样, 并非一定是统一模式, 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可以是表格式, 也可以是非表格式, 有文字, 也有图画、标本……如在“观察月相”的活动中, 有的同学以日记的形式, 描述了观察到的月相, 也有同学采用图画的形式, 既清晰明了, 又方便快捷;有些学生采用照片的形式;也有些同学则采用了表格的形式。

二、合理使用记录单

1. 调整活动形式, 让记录更有针对性

《电路图》课例研究过程时, 由于希望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自行发现电路的奥秘, 在第一稿学生活动记录单上, 设计者采用了大量的学生活动, 布置了7个学生任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每个探究活动时间不足, 使学生不能深入进行研究, 渐渐也就演变成为学生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而不是为了自行探究而进行活动, 有效性就得不到体现。在第二稿中, 设计者将众多的学生任务进行了分解, 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 (1) 原“逐个减少元件”研究电路元件作用的任务, 被要求学生装好一只手电筒并使之发亮所取代, 既达到了了解各元件作用的目的, 还拉近了师生关系。 (2) “短路实验”现象既然不明显, 就果断地去掉了学生实验, 以教师的“短路现象改进实验”来代替, 产生了燃烧现象, 现象明显, 学生印象深刻。 (3) 第一次接触电学的学生们既然不知道实物图怎么画, 那么不妨就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以后再找机会教给学生就是了。⑷活动七难度大了, 不妨利用游戏, 只要将连接好的电路板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就是了。活动形式的调整, 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2. 给足记录时间, 让记录顺利进行

时间是记录的保证。短短45分钟的课堂, 有时候, 教师为了顺利完成任务, 特别给学生限定“探究加记录”的时间, 时间一到, 马上喊停, 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记录是否完成, 至于记录的质量就无法说起。做记录只是一个形式, 匆匆就走过场。这样的活动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作为科学教师,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 课堂时间尽可能让学生去支配, 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 记录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了学生“研究”的收获, 老师等一等有何不可?

3. 力求记录方便, 让记录圆满完成

让学生认真进行科学记录, 对于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习惯很重要。但是如果在课内让他们完成复杂、字数很多的记录, 很不现实。这就要求科学记录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记录的简便性, 不能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控制记录的量, 有时甚至可以是打打钩、写写数字、画画简图等。例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以让学生用小组统一好的符号来记录浮沉情况:用“↑”表示上浮, 用“↓”表示下沉等。在记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记录热情较高, 记录速度较快, 用较少时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合理解读、保存记录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记录单”为教师打开了一扇可透视学生学习的窗户, 使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交流评价上, 还可在课后通过对“记录单”作进一步解读, 更客观地了解并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研究能力。如他们的观察是否全面, 实验是否正确, 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 是否持之以恒, 是否实事求是, 是否尊重事实等等。教师对学生记录单的认真解读, 不仅是对学生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 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当我们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时, 这个成果也会成为教育的资源。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 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记录单”作出积极回应, 他们就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自主建构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起乐学的情感,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

教师对学生记录单的认真解读, 还可帮助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价值的, 哪些是没有价值的, 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帮助教师整合和丰富自己的经验, 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教学情境的知识和能力, 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珍藏积累记录单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深层次的尊重。如果学生的劳动成果在一定时期内还得到有效保留, 那么, 这种保留比起前面的分享交流、整理分析是更大、更隐含、更到位的尊重, 而且尊重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记录”结果本身, 成为对学生整个成长轨迹的记录, 成为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尊重。这种珍藏积累可以让每个孩子准备一本记录本, 让他们把老师设计的记录单, 贴在记录本中, 这样就不至于让这些有价值的记录单流失了。或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档案袋, 把每次的活动记录及时地珍藏到档案袋中, 到期末的时候, 教师再指导学生把活动记录进行整理与编目, 装订成一本趣味十足的“科学书”。

四、合理评价记录单

在各类公开课中, 教师在布置学生探究活动, 并要求学生做记录后, 只有极少数老师会针对学生的记录作出实质性的评价。一堂课结束后, 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个人或小组的记录单如何处理?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对, 是错?有无创新之处?他们的活动记录单很多时候是无人问津, 甚至被当做废纸扔进了垃圾桶。长此以往, 就会给学生的一种感觉:记录只不过是做做样子, 做好做坏一个样, 没啥大用场, 只为体现“过程”而做罢了。

在课堂上, 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录可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及时强化;在课后, 对学生的记录单可以有针对性进行上墙展示、评比, 也可采用评语、或者等级等方式对学生的记录单作出评价。这些对待学生劳动成果的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 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它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 记录成长轨迹的好方式, 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使学生活动更有效, 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愉快, 让我们从学生活动记录单开始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科学活动记录有效性探析 篇二

一、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

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物体下落现象后,向幼儿出示记录单(上画一些物体),并讲解记录方法:将这些物体抛向空中,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物体旁边做记号(用“↓”表示物体下落)。结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幼儿在操作、记录了两三种物体下落的情况后,便开始在记录单上画自己想画的物体,有的开始互相抛接波波球,有的干脆把记录单放在一边,专心玩玩具了。

活动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值得教师深思。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和记录方式的选择均存在较大缺陷。首先,从内容来说,教师只单纯让幼儿向上抛物体,并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众所周知,所有的物体抛向空中都会下落,如果教师只要求幼儿用“↓”记录物体是否下落,这样的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促使幼儿进行有效的探究呢?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扩充记录的内容,如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必然会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从记录方式来说,教师规定幼儿只用“↓”记录,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表达。因为如果幼儿观察到沙袋和气球下落时速度不同,完全可以用“↓”表示沙袋落下的情况,用“ ”表示气球落下的情况,然后针对记录情况分析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而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本身的关系,从而延伸探究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重视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组织“纸会吸水”活动时,先向幼儿出示了餐巾纸、图画纸、蜡光纸、牛皮纸、宣纸、电光纸等,请幼儿猜想这些纸是否会吸水,并请他们把自己的猜想记下来,接着教师问幼儿想怎么记。正当幼儿纷纷表示自己对记录方法的想法时,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记录表,并向幼儿讲解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如果猜想某一种纸会吸水,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吸水的就打“×”。然后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到底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试过以后,你们还要在写有“操作”的格子内打“√”或“×”。如此交代之后,幼儿便开始猜想→记录→操作→记录,然后教师又把幼儿集中起来,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说只有电光纸不吸水。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让幼儿使用教师设计的统一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是否得当,是否会限制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因为这个问题前文已有所涉及。单就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来说,我认为教师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上述活动中,虽然教师只规定了打“√”或“×”这种方法,但不少幼儿仍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如有个幼儿用了↑、↓、Θ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他用“↑”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浮在水面,“↓”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沉下去了,用“Θ”表示纸在吸水后处在半浮状态。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涉及纸的吸水性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纸因吸水速度不同而导致沉浮状态的不同。这个幼儿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真实,可惜教师只关注自己原先的设计,对幼儿个性化的记录方法和结果视而不见,因而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现幼儿记录结果蕴含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善于分析和利用,从而真正发挥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另外,在“纸的吸水”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幼儿的猜想记录关注不够,教师似乎更重视将幼儿验证后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作比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由此推断出的结论。其实幼儿的猜想是其原有经验与认识水平的反映,教师应认真地关注幼儿的猜想情况,发现不同幼儿在认识问题或现象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3.安规活动记录 篇三

关键词:科学活动,记录,方法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幼儿通过猜想、操作、记录、讨论等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其中,记录信息为重要环节,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

记录在幼儿园里多以画图、表格、数字等方式进行。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受年龄特点限制,一方面,小肌肉群发育善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部分幼儿连执笔都有困难;另一方面,在感知、注意、思维时目的性差,极易受外部条件、兴趣的支配,很难操作后进行记录。为此我们尝试由教师记录幼儿在探索中的发现,操作后却发现容易顾此失彼。由此我从科学启发幼儿愿意记录、乐意记录出发,尝试、摸索出一些做法。

一、与幼儿一起讨论、确定有关记录的一些简单标记

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通过自身的活动作用于客体,另外,幼儿在心理上是主动的,依照自己的方式通过活动来建构科学知识。小班的幼儿则需通过教师引导,如何引导他们懂得记录?我在设计《吹泡泡》活动时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猜想、感知验证、讨论。幼儿初步感受猜想、验证的过程后,我把他们的猜想、发现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猜想的可以作什么标记?画什么图案?做一做,试一试,幼儿提出了许多建议,最后我们用共同确立的图案作为猜想记录的标记,由此问题解决了,而且是教师引导,以幼儿的思维方式确立的,幼儿初步树立了积极的态度。

二、幼儿记录信息力求简单,易操作

针对小班幼儿生理方面的特点,如小肌肉群发育善未完善、肌肉易疲劳等。我在设计记录表时尽量体现操作方便、生动形象等。如《吹泡泡》的活动,我用彩色泡胶纸剪了许多颜色鲜艳、大小各异的圆,幼儿记录的方式只需把这些颜色各异的圆粘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这样的操作既方便,幼儿又有兴趣。所得到的“信息”不仅直观而且容易引起幼儿注意。

三、灵活变通,个人记录以集体出现

小班幼儿容易受兴趣支配,往往会专注于有趣的科学游戏中。对此,教师在巡视中不是一味地督促记录,而应根据各个活动的特点,多方位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体验。幼儿在具体的动作、具体的情景中展开思维、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形成的体验也会特别深刻。如《吹泡泡》的活动,我提供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再分组游戏,操作时我参与到其中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尝试各种工具。由于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并积累有关的表象,在交流讨论中,他们都能把看到的泡泡形状讲出来。最后启发幼儿观察我们集体记录的结果,发现泡泡的秘密:各种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猜想、操作、记录,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4.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交流与记录 篇四

一、幼儿乐于交流,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其实,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事实如此,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而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

二、不同的交流对象和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

在科学活动中,老师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地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交流对象。其中,同伴是他们最喜欢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基于各自不同的兴趣点,会无意识地形成不同的交流圈。

老师也是幼儿最重要的交流对象。老师既要倾听、关注孩子们的问题和疑惑,又要鼓励孩子继续去尝试和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当然,家长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交流对象。当孩子把自己探索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告诉家长时,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应答,让孩子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从而充分挖掘孩子探索的潜力。其次,作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记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记录会帮助幼儿确立任务意识,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对幼儿来讲,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意学习,记录则会使这种无意学习转化为有意学习,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益。

三、对实验过程的记录,有助于幼儿尊重客观事实

在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满足于传递科学知识给幼儿,这种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是教师一相情愿的。借助于科学实验则使学习变成主动建构的过程,记录则帮助幼儿顺理成章地得出合理的结论。记录有助于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学习态度,使幼儿受益终身。

四、《纲要》中倡导幼儿同伴互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记录是一个使幼儿的学习过程具体化的过程,所以,记录也有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的记录提供具体帮助。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做记录,比如幼儿说教师用文字记录,或者教师帮幼儿拍摄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从组织形式上看,小班比较适合全班记录,即由老師负责用简单的图画、图表、文字记录大家交流的内容、实验操作的结果。中大班幼儿一般可以自己做记录,但是,教师仍要给予具体的帮助,例如给出符号或图画的样子,或在前面有一张针对全班的综合记录纸,尤其是幼儿刚开始学习做记录的时候。

5.安规活动记录 篇五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指导策略

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建构科学概念,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的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做观察记录,是有效发挥幼儿主体性,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做记录可以使幼儿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获得探究的乐趣,主动建构知识。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很少对科学活动中的记录进行系统研究,对它的价值性认知不足。

二、采取适宜策略,解决关键问题

1.重视记录结果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关于“磁性”的活动中,教师先向幼儿出示了各种不同的物体和磁铁,请幼儿猜想磁铁是否都能吸起盘子里的物体,并请他们把自己的猜想记下来。正当幼儿纷纷表示自己对记录方法的想法时,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记录表,并向幼儿讲解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如果猜想能被磁铁吸住的,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能吸住的就打“╳”。然后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到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如此交代之后,幼儿便开始猜想→记录→操作→记录,然后教师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最后根据幼儿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就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来说,教师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上述活动中,虽然教师只规定了打“√”或“╳”这种方法,但不少幼儿仍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如有幼儿用了↑、↓、⊙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他用“↑”表示有的磁铁磁性比较强,“↓”表示有的磁铁磁性弱。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磁铁能否吸住物体的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磁铁磁性不同的问题。这个幼儿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真实,可惜教师只关注自己原先的设计,对幼儿个性化的记录方法和结果视而不见,因而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现幼儿记录结果蕴含的教育价值。

2.记录的内容紧扣幼儿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班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幼儿的年龄差异。例如同样是“观察自然角中的植物”,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幼儿发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3.记录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

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自主性程度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科学记录的组织形式。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还会将个人记录本画得乱七八糟。教师不仅要时时叮嘱幼儿记录,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记录,更要防止幼儿将记录本弄丢、弄坏。集体记录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观察和记录一个具体的事物,因此这种方式更适合小班幼儿。在组织小班幼儿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记录过程中,我们采用个人、集体呈现的形式,即在墙面的低矮处设置一面大的展示墙,教师指导每个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加以记录,并张贴在展示墙上。这样既反映了小蝌蚪变化的情况,又减轻了幼儿的记录负担。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需要有人提醒和带领,因此我们较多地采用小组记录方式,同时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小蝌蚪变青蛙时,我们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队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的管理、记录及经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还能分享记录的信息和记录经验,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能持续地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自觉记录,而个人记录是幼儿自主自觉的记录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记录时,以个人记录为主,结合集体记录。

没有了记录,幼儿就失去了精心反思、梳理实践过程的机会,失去了强化已有经验与认识的过程。记录使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真正成为现实,使结论和观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使幼儿的科学活动记录留下科学探究的足迹,使记录变得生动而有意义,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刘占兰.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记录问题《幼儿教育》.2007.11

6.安规活动记录 篇六

幼儿在区角的活动是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倾向自主选择的, 其活动内容多种多样, 且不像集体教学活动般主要受老师的控制导向, 能更自然真实地反映幼儿的身心发展差异。因此, 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区角活动行为,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状况, 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而在实际观察中,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教师不可能事无遗漏的记录幼儿所有的行为, 所以教师应重点记录下对幼儿发展有影响的行为, 其中失范的、不良行为最值得教师关注。因为当幼儿尝试解决这些消极行为时, 会综合运用多方面能力协调处理问题, 从而提高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一) 行为观察表

行为观察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记录方式。在国内幼儿园中由于班级数额大, 师生比例高, 使得教师难以对每一个幼儿行为进行及时细致的记录。而行为观察表由于其使用简单, 记录方便, 并且结果呈现清晰明了而可以被教师很好的使用。

在幼儿的区角活动中, 幼儿之间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冲突, 最常见的就是同伴间的矛盾争执, 有些教师因为怕麻烦而选择冷处理, 即不予回应或有意忽视。然而这些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刻正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其社会性的最佳时机。教师在发现幼儿无力解决矛盾问题时应及时引导, 帮助幼儿进行沟通, 培养其表达和理解能力,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根据现有的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 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以下几类并利用表一进行记录和整理1。如图所示, 在符合选项的下面打勾。表格中将攻击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其中需要指明的是关系攻击虽然尚未有明确定义, 但根据现有的研究, 关系攻击是指通过破坏他人同伴关系来达到伤害他人目的攻击方式, 主要形式包括拒绝某幼儿一起参与同伴活动, 蓄意挑拨他人与某幼儿的关系, 刻意冷落某些幼儿或者对其情绪故意表现出不关心。2这种攻击方式因为并未表现出具体的肢体冲突或造成身体伤害, 很多教师只是将其当作幼儿之间不成熟的情绪化表现并未留意。然而幼儿园中确实存在某些幼儿长期受到这种关系攻击压迫的现象, 所以这种形式的攻击理应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攻击原因类型中, 主动性或反应性攻击指幼儿是主动施加攻击行为或被迫反抗其攻击的敌对行为。因为攻击行为是双方进行的错误互动, 所以在记录幼儿攻击行为时一般会成对出现。

(二)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利用幼儿的作品样本记录其发展的方法, 儿童作品主要包括幼儿的图画, 文字和照片等3。该方法能较好的反映出幼儿的即刻心理活动, 描绘当时幼儿的心理情绪状态。但对教师要求较高, 若想运用此方法法研究幼儿,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并且与幼儿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 对幼儿平时的生活状态有较为完整的把握, 才能在幼儿表现出不合常态的行为时敏锐的察觉到, 从而进行记录和分析。

在运用作品分析法时, 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幼儿的具体外显的行为来推断幼儿的心理状态, 并努力探究其原因, 及时帮助幼儿调整状态, 所以在观察时重点应放在对行为的描述和隐藏在背后心理意义的推断上。可利用表二做记录。在作品类型中, 照片可记录下幼儿在区角中当时的神态举止, 尤其适用于记录在积木区等需要玩教具配合并动手操作的区角活动, 如幼儿有意推倒或损坏眼前的玩教具, 故意抢夺他人在用物品以扰乱打断他人活动, 或在区角之外逗留但不参与活动等。对于幼儿明显表现出与往常不同的行事方式, 特别是带有暴力破坏性质的活动, 教师应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下来, 作为幼儿消极作品进行分析。在具体行为描述中, 教师应简明扼要的记录下幼儿的行为。注意此时的记录要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意向感太强的词语, 如烦躁的推攘, 不耐心的涂抹。这类感受应放在心理状态分析中, 与行为线索的描述相对应, 即由动作行为推断其心理情绪状态。之后与其他教师交流, 看类似情况分析是否属实, 是否其他教师也发现该幼儿的问题, 该问题是否已持续一定时间等。在备注与反思中教师应对自己的判断结果做一个分析, 并总结解决该问题的经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附录上或者简单勾画出幼儿作品以帮助教师在日后需要时查阅。

(三) 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最能完整保存幼儿在单位时间段内发生事情的记录形式。这种方法不受时间或情境限制, 只要教师觉得某事件很重要或感兴趣就可以记录下来。这种方式记录的事件在日后读起来往往更像是电影文本, 情节生动形象, 事件跃然眼前, 尤其是在教师个人对文字处理把握较好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但是轶事记录法相对来说更加耗时耗力, 可以作为观察表和作品记录表的补充, 对于某些重要的特殊事件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和记录。

轶事记录表的记录方式相对自由, 可以利用一张空白纸张, 将其对折后使用, 纸张左边记录幼儿的行为和事件, 右边暂时留白, 等事件过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成因的判断, 以及调查后的结果。但大体上应有如表三的几项内容。其中自我分析是对观察到的事件的推断, 包括当时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成因分析, 实际结果和反思主要是记录在事后向幼儿确认后对经验的总结。

(一) 把握时机要点

在做观察记录时, 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把握事件的进程。一切应以保障幼儿的安全为最根本的前提。若幼儿的消极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区角活动规则, 出现伤害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 如发生了肢体冲突时, 教师应先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对幼儿进行安抚和教育, 再进行记录。若幼儿在区角中经常发生消极行为, 教师应对其做重点的跟踪记录, 同时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一起对其做长期的调查并联系家长, 共同探讨, 以便弄清幼儿问题的成因, 帮助幼儿矫正这种消极的行为。

(二) 记录准确客观

不管用哪种记录方式, 教师对幼儿区角活动中消极行为的描述首先应是准确的, 客观的。记录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事实行为分开描述, 避免在记录中将个人情感和他人作为混为一谈。这样有利于保证记录的客观性, 方便自己与同行教师对其进行协商评定和意见交换。这样做可以保证教师对幼儿情况的判断能较为准确, 校正教师因情绪化冲动所带来的偏见或固有的成见。这种就事论事, 情事分离的记录方式对于提高教师个人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有很大裨益。另外, 这种冷静的记录方式因为尽量避免带有个人主观情绪也体现出了对幼儿的尊重和关爱, 从而更容易获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认为教师只是客观详实的记录幼儿行为而不过分带有道德人格的判断。

(三) 家园交流合作

在观察记录表完成后,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 并将问题和观察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家长, 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发展情况, 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与在园一致, 若不一致是何种原因导致。同时在教师反馈信息给家长时要注意, 在陈述幼儿的问题时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避免表现出厌恶、烦躁等负面情绪而影响到关于幼儿发展信息交换的有效性。教师应表现出心平气和, 以一种耐心宽慰的形象向家长解释幼儿所发生的事件, 让家长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中的作为, 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中, 实现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发展。

总之,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做好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与记录。不管使用哪种方式, 都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 提高幼儿活动的品质和学习的质量, 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最终落脚于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和谐发展。

摘要:幼儿的区角活动建设作为当前广大幼儿园所关注的重点, 是促进幼儿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而在这当中, 教师能否敏锐的对幼儿行为尤其是消极行为进行观察并作出积极的处理, 成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此提出利用行为观察表、作品分析法和轶事记录的方法对幼儿的区角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促进幼儿的进步。

关键词:观察记录,区角活动,消极行为,方法

参考文献

[1]Trawick Smith, Jeffrey.儿童早期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 (第五版) [M].鲁明易, 张豫, 张凤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51.

[2]Mariel Juliano, Rebecca Stetson Werner, Kimberly Wright Cassidy.Early correlates of preschool aggressive behavior according to type of aggression and measurement) [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 27:395-410.

7.安规活动记录 篇七

此次重庆站活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两江公交维修会议室进行活动介绍和水箱换装现场培训。通过丰富的ppt和通俗易懂的讲解,驿力科技市场部经理为各参赛队形象介绍了水箱换装步骤,并现场演示了所用工具,回答了参赛者的疑问。第二部分是在两江公交维修车间进行水箱换装竞赛。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各参赛队进行了简单抽签仪式,确定出场顺序。各参赛队都是公交维修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师,对刷新最短时间记录充满信心。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计时人员的一声哨响,全国水箱换装竞赛重庆赛区比赛正式开始。五支参赛队伍先后出场比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最后一个出场的杨左军和高新业组用时仅为2分57秒34,获得第一名,不仅刷新了先前保持的水箱换装最短时间记录,而且其成绩首次进入3分钟以内,创造了新的奇迹。

比赛结束,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的岳经理、党支部陈书记、驿力科技西南大区高经理分别为此次活动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奖牌和奖品。

重庆赛区活动顺利举行离不开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作为主办方,驿力科技在这里向贵司表达诚挚感谢。重庆赛区创造的2分57秒94的成绩是活动开展以来首次进入3分钟以内,这也将成为新的水箱换装最短时间记录。这将是全国水箱换装竞赛最终的最短时间记录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站,全国水箱换装竞赛活动将走进普洱赛区,你们准备好向新纪录挑战了吗?

活动详情请登录官方网站查看:

8.安规活动记录 篇八

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这次纪录片放映活动将为观众带来三部纪录片佳作,它们是贾樟柯的《东》,郭静和柯丁丁的《盛夏的果实》,以及舒浩仑的《乡愁》。

有人认为纪录片是拍摄“发生在家门口的戏剧”,镜头瞄准日常生活的琐碎片段,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愁,这些看似庸常的碎片却最终把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并使其得以延伸,而我们就在这样的历史中看清自己,看到未来。

中国首部童年温情DV电影首映

今年伊始,视觉时代网络公司拍摄的首部手机贺岁电影《猪.com》闯进大家的视线,随后他们又推出了号称“中国首部童年温情DV电影”的《莫小白的水怪日记》。影片于2007年2月9日在北京东创影院首映。

《莫小白的水怪日记》讲述一个莫小白的小男孩为了追寻传说中的水怪而回到故乡的温情故事,在场很多观众都为这部影片的情节所感动。在现场交流时,当有问到关于未来是要拍摄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的时候,“草根”出身的卢正雨表示要“将商业片进行到底。”

“赳客电影频道”上线暨签约仪式

2007年1月23号下午,激动集团全新打造的视频制播平台“赳客电影频道”在皇冠假日酒店召开正式上线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中国原创视频正式进入专业化制作、商业化运营阶段。会上众多平台合作伙伴、签约内容工作室以及广告商参与了此次盛大PARTY,并进行了隆重的现场签约仪式。

2007中国手机动漫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07年1月26日下午,由民邮电出版社、中国动画学会、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手机动漫发展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报告厅顺利举行。论坛上业内人士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并和台下观众互动Q&A,会场外还布有展台,展出手机动漫企业的相关作品。

《高三》作者周浩推出文学本

一群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中国少年,一位在对他人命运负责中寻找自我价值的青年 教师,在一个试图平均分配公平机会的高考体制中,叛逆与归顺,焦虑与教化,命运的骰子在落下之前,那些有用无用的知识,如何代替了自由的成长,虏获了他们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

《高三》一书叙述了纪录片《高三》导演周浩和片中人物相处的故事。2006年,《高三》获第三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随后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台湾纪录片双年展。《高三》(含DVD碟)一书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首印20000册,定价20元。

刘浩高清电影在大众影廊首映

由《大众DV》杂志和北京零频道广告有限公司策划的系列导演放映会活动在新春伊始又有新动向。曾拍摄过《陈默和美婷》、《好大一对羊》的导演刘浩最近又推出新作——高清电影《底下》,并于2007年2月10日在北京祥升行大众影廊举行了该片首映。

《底下》讲述的是一对情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情绪化的镜头。刘浩导演表示这部影片将在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进行巡回展映活动。届时想参与活动的朋友可以通过大众摄影网站了解活动进程和安排。

“动物星球DV总动员”颁奖典礼

2006“动物星球DV总动员”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全资发行公司五岸传播联合SMG纪实频道等合作伙伴,以推广发行DISCOVERY《动物星球》节目,面向全国的DV爱好者和动物喜爱者进行的一次互动活动与创作尝试。

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个人,还有IFAW国际爱护动物保护基金会。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动物的保护工作,倡导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IFAW国际爱护动物保护基金会非常重视本次活动,为活动寄来了许多关于动物救援、野生动物生活状态和保护稀有动物的故事,荣获了本次活动的“优质活动参与奖”。

强氧科技与iFilm共同打造

“全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北京强氧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时间映像影视工作室共同合作,就“iFilm全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在元月签订和合作协议,其意义是不仅在于扶持青年导演降低成本拍摄出好的影片,更重要的是推广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后期制作设备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1月25日下午,iFilm电影机构CLUB活动在LOCA咖啡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内部交流活动,就对高清视频制作领域的影像编辑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度交流。

本次CLUB活动现场播放了一些参加全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作品,其中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学院王永东的作品《何去何从》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

联想携手微软,

VISTA打印机全新登场

2007年1月30日,微软携手联想等多家PC厂商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声势浩大的VISTA操作系统新品发布会。会上,一贯在打印输出领域有着突出表现的联想,同步推出支持VISTA的激光多功能一体机M7750N和激光打印机LJ3500、LJ3500DN等多款新品,在Windows Vista系统下,具有更为出色的安全保密性、易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输出和更高的效率,1200DPI的高清晰分辨率,完美体现VISTA系统3D Aero图像效果。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在外设领域,联想已经全面迈入了VISTA应用时代,抢跑VISTA市场,从而使之继续成为业界领跑者。

M-Audio Session 音频制作套装

近日北京怡生飞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了M-Audio Session音频制作套装,由M-Audio Micro音频接口与Session音频制作软件组成,非常适合没有音乐基础的音频制作者,Session可以非常方便的为DV片进行配音,添加音乐和效果,以及作曲和混音。

索尼第五届‘高清杯’颁奖典礼召开

2007年1月19日,“中国数字高清发展规划论坛暨Sony第五届‘高清杯’颁奖典礼”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和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杉野英俊就高清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了介绍。何宗宣布中央电视台将于年内开播高清综合频道。这无疑增加了高清节目的需求,加速了高清技术的普及。

BIRTV之夜,奏响新春的乐章

2007年1月31日,BIRTV之夜暨BIRTV二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奏响。

BIRTV走过的二十年,见证了中国广电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长足进步,也极大促进了国内外厂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一位参与BIRTV的朋友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索尼SR1推进新技术的应用

索尼公司推出世界首部高清硬盘摄像机HDR-SR1E之后,该机型因多项创新技术的运用,而屡获业界大奖。1月30日,主持研发SR1E的索尼公司数码影像事业部部长吉川孝雄向媒体介绍了以SR1E为代表的索尼摄像机及其背后的高端技术。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全新的ClearVid CMOS技术以及硬盘存储和AVCHD高清格式的结合。

晶锐ClearVid CMOS传感器具有高动态范围,高分辨率的特点,使低照度下也可以拍摄较高素质的影像。索尼今后将在越来越多的机型上应用这一技术。

索尼发布三款防抖增强型MiniDV新品

2007年2月8日,索尼公司发布了三款MiniDV新品—DCR-HC48E,DCR-HC38E和DCR-HC28E。这三款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有了超级SteadyShot®系统,类似数码相机上的CCD防抖技术,这是一个亮点。

三款的建议零售价格分别为:

HC48E 3780元

HC38E 2980元

HC28E 2680元

佳能MiniDV三款新品

2007年1月19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三款小型数码摄像机MD160、MD140和MD120。这三款新品的光学变焦突破性地提升到35倍。MD160和MD140上设置了专门的“快速启动”键,在待机模式下,用户只需一键操作,仅需短短的0.9秒,即可快速启动进入拍摄模式,让你轻松抓拍每一个精彩瞬间。

这三款的厂商建议价格分别为:

MD1603,980元

MD1403,480元

MD1203,180元

SanDisk推出系列闪存技术产品

9.安规活动记录 篇九

关键词:科学区域活动;幼儿记录方式;幼儿教育

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具有启蒙教育性质,着重强调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通过自主接触活动范围内的人和物,直观的教育活动被有效展开,既是集体活动的延伸,也是培养幼儿探索性、创造性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对幼儿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作为指导教育规划的有效依据。由此,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方式的选择便显得十分关键。

一、科学区域活动的含义

科学区域活动为教师依据幼儿个体性发展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教育规划而科学设定的幼儿活动环境。这一过程有目的性的放置设施与材料,并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选择性。一方面,科学区域是按照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来划分的,活动材料的选择服务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幼儿在无任何干涉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完全依照个人兴趣与意愿;另外,科学区域与集体教育活动具有显著的差别,一改固定模式为多样化的、合作性的多人学习过程。

二、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方式的探讨

首先,所选的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区域设置合理化的分析。在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记录时,要写明幼儿自主探索、创作结果及实现方式(即玩法)等方面。借助于记录,教师便能够对区域中幼儿实际参与的情况有所了解,进而对区域设置合理性有所掌握。当幼儿对某个区域接连不断地进行参与时,则设置合理化程度高、难易适中、玩法贴合幼儿个性;当某区域几乎没有幼儿进行参与时,则表明其玩法、材料及布置形式有待于改进。例如,在进行《小问号》区域游戏记录过程中,采用简单的圆圈、线条等形式设计了为期2周的幼儿活动记录表,分别做出了区域名称、参与班级、参与幼儿名字所属框,幼儿若参加此区域游戏,便在归属班级、名字后打上对勾,以此便能够直观统计出哪个种类幼儿参与最多,哪个区域几乎没有人参与。当所设计的区域参与人数很少时,安置材料甚至游戏内容便要适当调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幼儿层次较为多样化时,要对区域材料和游戏难度适当增加,尽可能兼顾所有幼儿。

其次,记录表的设计应直观、形象。一方面,要使幼儿在阅读时,容易理解。如,在《这些车如何启动?》区域中,为幼儿设置了电池驱动、回力汽车、手推汽车及拉绳汽车,旨在让幼儿进行启动,将感受记录下来。我们依据这一模块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启动方式汽车的粘贴画,让幼儿自主选择、粘贴并记录感受。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记录表有助于幼儿概括能力、整合能力的提高。

再次,所选的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展开指导。在同一份幼儿活动记录情况表中,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幼儿活动情况都包含,这就表明幼儿能力差异十分大。因此,教师在进行记录表制作时,应本着便于观看、方便比较的原则,以简明、清晰的绘制风格来完成,尽量能够对幼儿学习能力、实践结果进行充分反映。另外,完成记录表后,合理的总结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制订《谁跑得快?》记录表时,幼儿1制订的记录表线条粗糙、十分不争气,这从侧面反映了其观察能力差、缺乏耐心的缺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指导,而幼儿2字迹工整、线条规范,说明他能够耐心、细致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对其自主学习成果进行鼓励,使其继续投入其中。

最后,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记录。幼儿完成科学区域自主活动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良好机会。然而,很多教师对此活动意义没有形成充分认识,他们为了简化记录过程、保证活动进展,便为幼儿提供记录模板让其模仿。这样一来,幼儿真实的学习成果便不能够得到体现,尤其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来讲,其差异更是无从体现。如,在《我是小记者》区域中,幼儿需要对身边人进行采访,对其工作名称、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表上,有的幼儿以绘图的形式记录每个被调查者的工作信息,描绘详细、生动,有的幼儿用符号结合文字的形式来表达。

总而言之,科学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重要的学习活动之一,与培养幼儿创新性、主动性要求相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十分关键,其对于记录方式的选择及记录表的制订关系到幼儿表现主观思想的完善程度。本文从科学区域活动的含义出发,主要对记录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区域设置合理化的分析,要直观、形象,要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展开指导,并尽可能采取不同的记录形式等。

参考文献:

[1]陈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的合作体验教学:浅谈游戏中材料的适时投放和合作探究[J].成功:教育,2011(20).

[2]徐慧.幼儿园教育案例研究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袁爱玲.对幼儿特征、需要、角色的再认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上一篇:诗会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家庭关系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