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意义

2024-10-18

活动的意义(精选9篇)

1.活动的意义 篇一

德育活动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在实施德育中,我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使之全面得到提高。

一、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了统一的升国旗活动,从认识国旗、合唱国歌、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天有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行教育;每天都有“班主任寄语”,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彰;对检查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公布记载;经常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教育;读书节的朗诵比赛;艺术节的唱歌比赛;每学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每星期的让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还举行为有困难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德育环境,丰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我想可以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街道、民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经常开展“爱家乡,促环保”活动,组织环保义务宣传队。向社会倡导,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去野炊,去春游,参加植树活动,让家乡美起来,亮起来。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自己的爱心。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孩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经常向学生讲述有关浏阳的历史人物和优秀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取民族的精华,了解本地的一些重大事件,参与家乡的建设,这样可以换来一个个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新形象。另外班级还可以成立一些特长爱好小组,如篮球、音乐等,这些活动的完善和积极推进,可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靠课堂来完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在各门课程中注意渗透德育、美育、心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传授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厚的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德育教育多元素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在快乐中明白道理,在自主中学会做人。所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养成学生行为习惯最好的主阵地,寓教于乐是实施德育最好的方法!

2.活动的意义 篇二

一、现实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方法也做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仍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致使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内容来看,有的地方,教师家长严格限制学生看课外书,并要求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事一概不管不问,只管埋头读书上课,有的家长甚至将这一点作为对孩子的至爱,可是孩子对此却毫不领情,为什么?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更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学生面前只有死的课本,没有活的生活,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需要而学习,又怎么能喜欢学习语文。对于语文课程而言,长期没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每一位教师掌握并能直接运用于教学的教学目标;对教师而言,教师拿在手里并作为教学凭借的是一本书,检测的许多内容又是书上的知识,这样的管理,很容易把教师引导到只管教科书的内容这样的路上来,学生能力的提高往往被忽视,教学效率自然难以提高,这是课程建设方面的不合理导致教学方法的不合拍之处。

其次,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太少,语文训练不足。

吕淑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什么是技能?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一切技能都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这是掌握技能的规律。所以,无论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还是当代语文教育家都反复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可是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情况是怎样的呢?请看下列一组数字:

一位教师讲《沁园春·长沙》,从“独立寒秋”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用了11分40秒,学生活动为2分15秒。

一位教师讲《为了忘却的纪念》,共计14分钟,其中教师讲了11分5秒,学生活动用了2分55秒。

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课堂上大量的时间不属于学生,而属于教师,是教师在练习讲授的技能,而不是学生在练习阅读的技能。

课堂教学不排除教师讲的作用,有的课甚至需要教师的大量讲课,但绝不是所有的课都要大量讲解,有的课可以上成活动课,或部分时间、部分内容上成活动课,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再次,对语文内容的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学生所进行的观点、方法的教育,似乎应重新加以研究。若干年来,“左”的观点,绝对化、简单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领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试想如果仍以这样的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那么“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何谈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怎么能培养出来呢?

二、课程的需要

新时期课程改革有如下趋势:

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生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尤其是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等。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四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这是针对学科主体论而言的。课程的改革重视的是认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科的知识体系。

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课程综合化趋势(以上内容皆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四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不是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得到发展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与学科本位论完全相反的,要真正把四种趋势落实到现实,活动课的实施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课程个性化、多样化、社会化、生活化、综合化,都在要求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变革。而活动课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最佳课型。

三、语文课本身的需要

正是因为语文活动课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语文课型,所以许多教师都在尝试实践走这一条路子,但有许多人却又不知道语文活动课的本质是什么,因此有的人把它上成了娱乐性“活动课”,而缺少语文的性质;有的人只在语文课上搞一些象征性的活动,其实际还是传统的语文课。鉴于此,大力提倡语文活动课,并努力进行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就成了非常紧迫的任务。

正确认识语文活动课的本质,教学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会变得清晰和简单起来,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会逐步消失。我们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语文活动课在培养学生语文以及其他多种素质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3.让活动具有明确的意义倾向 篇三

本课教材是按照参观校园活动的流程来呈现教学内容的,案例中,执教教师也这样按部就班地组织开展了教学活动:激发参观的热情,提出纪律要求→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回到教室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画一画自己的校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多少。在此,我截取了交流环节中的一个小片段:

师:你参观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教学楼。

生:我发现了餐厅。

⋯⋯

(学生用同一种句式说出自己的“发现”,而且一点也没有超出老师预设的范围。)

师:你喜欢什么地方,为什么?

生:我喜欢餐厅,因为可以吃饭。

生:我喜欢篮球场,因为可以打球。

⋯⋯

(学生“喜欢的理由”其实就是老师在参观过程中简单介绍的建筑物或场所的功能。)

从单一乏味的交流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真实与课程愿景之间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于是,我一次次地回放教学过程,深思其缘由,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活动,应建立于学科本位之上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内在的特性、规律和逻辑,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一点,才能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课程世界之中,才能感受其内在的美学意味。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参观作为一项融观察、探究、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常常被低中年级品德课堂所采用。执教老师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参观校园,就是本课程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具体体现。

但是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只有基于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将活动建立在学科本位之上,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就此活动看,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止于熟悉校园环境、认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了解学校规则和纪律等等。而从执教老师组织的参观活动来看,她把目标局限于认知上,至于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则在无形中被淡化了。而且,即便是对环境的认识也很狭隘,比如,对于学校大楼内部的专用设施及如何利用等问题,活动均未涉及。如此,“愿望”“热情”“喜爱”这些情感元素就失去了附着的对象,活动中的孩子明显缺乏主动性。

情感是品德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技能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这堂课上,老师三次问“你觉得我们学校怎么样”,孩子的回答始终是“很好”“不错”。这种抽象的、概括性的表达不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是缺乏具体表象的表征。老师在组织交流完毕之后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显然,这种贴标签的德育方式对于情感目标的落实必然是苍白无力的。

因此,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先从学科特性出发确定活动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不止是写在教案中,而更存在于老师的意识之中。这样,老师心里有“底”,不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会建立在学科本位之上,从而将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认识图书馆”,就不应简单地借指示牌告知学生“这是图书馆”后就匆匆而过,而应该让学生进去走一走看一看。当一排排、一层层的图书展现在眼前时,学生自然会问:“这书能看吗?怎样才能看到?”老师可以趁机请图书管理员简单说说借阅的办法和爱护图书的要求。这样,孩子不仅知道了有这么一个藏书的地方,还激发起了读书的欲望,了解了借书的规则。若以这种方式开展活动,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就会更丰富,他们懂得了今后怎样利用图书馆为自己的课外阅读服务,对学校的喜爱之情便有了基石。

二、体验,应延展于活动情境之间

学习情境的意义是什么?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我们先来回放一下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小朋友排成两队跟着老师参观校园,每到一处建筑物前就停下脚步,告诉小朋友,这是“教学楼”“餐厅”“停车棚”等,还简单介绍了各自的功能,如“这幢教学楼是一到四年级的教室”“餐厅是同学和老师用餐的地方”等。

案例中,老师设计的学习情境——“校园大课堂”,对学生来说,活动的自然空间的确很大,但遗憾的是,学生在这个看似很大的课堂里,身心都被束缚着,参观的顺序、路线、对象等都由老师控制着。因此,在很小的、不自由的空间中,孩子身体和心灵都得不到舒展,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体验了。尽管参观前老师一再叮嘱要认真看,要有所发现,但实际上,学生的收获是很有限的。

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活动情境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校园,教师是再熟悉不过的,或许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情境,但在孩子们眼中,校园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可见,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关注学生眼中的世界,应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完成,而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

在这一活动中,老师即使不采用教材设计的分组参观的形式,也应当设法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以便让学生的知识、思维与情感发展在活动中融为一体。参观途中,应该允许孩子走走停停,对发现的有趣的东西议论一番,对美好的景致驻足欣赏片刻,还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工作人员攀谈几句。老师则以“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或惊喜地赞叹,惊奇地质疑;或引导学生填补视角的盲点,丰富感受;或提供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情境的价值也才能实现。

反观案例中执教老师的活动组织,存在明显之不足。从范围看上,老师的介绍只限于建筑物的名称和功能,诸多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处所都没有涉及,比如图书馆、卫生室、门卫室等;从深度上看,缺失了让学生感受学校设施带来的方便和快乐的积极体验。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一种对话性实践,而决不是教师片面的灌输和强势的压迫,学生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因此,只有适当延展学习情境,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以舒展。

三、发展,应立足于学习品质的提升

教材设计分组活动的意义不仅限于让学生认识校园,更是对学生方方面面能力的历练和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这样的设计理念符合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的要点: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在参观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去哪里?”“我们不认识路怎么办?”这就迫使学生通过求助、询问、商量、合作等多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过程虽不一定能在后续的交流环节中得到展示,但其教育价值却不容忽视。因此,老师既要关注参观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习得方法,提升生活经验。

仅仅因为学生年龄小,组织协调能力差,缺乏集体意识和组织能力,担心开展小组活动时会乱套,就把参观演变成老师带领下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这看似组织有序,实质上却让活动的意义大大地“缩水”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第一种方法是,课前按参观场所的功能把学生分为“活动场地组”“专用教室组”“绿化美化组”“生活设施组”等,和同年级老师合作,由每位老师带一个小组参观;第二种方法是,课前培训好小组长,先让其认清线路,明确要求,之后的参观活动就由小组长负责组织。

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教师只是形式上注意联系了生活实际,实质上却没有真正让知识与生活融会在一起。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是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思维能力反映智慧水平,而智慧水平永远比知识水平更有价值。如何合理运用思维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得到多方面、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所在。

活动性、综合性、生活性,这是品德课程的三大基本特征。本堂课看似“活动”了,实质上并没有让学生心动;看似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了,实质上隔离了生活的本真;看似“综合”了,实质上失却了情感与思维的元素。可见,对一堂品德课的评价,往往不能从书面教学设计上去考量,也不能浮于表面看组织形式,而要看到深处去,考察其内在的品质。

只有实施积极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够不断掀起学习的高潮,让课堂充满着期待与生机,让我们看到鲜活的生命、活跃的思维和高尚的灵魂。我们在认识和研究课堂教学品质的时候,要对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科规范、教学方式、价值观念等要素予以高度整合,促使课堂教学具有明确的意义倾向,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健康的精神成长和自主的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无锡214101)

4.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篇四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以健康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三、教学论的发展与课外活动

5.团日活动组织的意义 篇五

--柯希成

为了能将这次团日活动组织的有条有理有意义,真正将学院的精神和号召落到实处,同时也能让同学们从这次团日活动中切实得到收获和成长,我团支部联合班委于事先开展了多次会议,共同商讨团日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将各项任务分配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同时做好每位班委的激励工作,让每位班委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做到分工合理是将本次团日活动顺利、成功开展起来的基础,各位班委有了吃苦的准备以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的态度是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团支部将这次团日活动分成了若干个形式不同、主题突出的小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和10统计联谊晚会活动,以及与海师附小的画展联谊活动。

1、“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

此主题班会内容形式多样,有讲述感恩故事,诗歌朗诵,歌曲,吉他演奏,手语表演。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对父母的爱。“感恩”名词带来了美好与温暖,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懂得如何去体谅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并学会了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身边的人、报答父母亲。

2、与10统计联谊晚会活动

此活动在星光广场举行,小品,拉丁舞,诗朗诵,感恩之歌。吸引了路人的眼球。我清楚的记得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人群

在娱乐之中,我们学会了感恩老师,父母,朋友,感恩身边的一切。

3、和海师附小的画展联谊活动

每位小孩都画了自己想感恩的人。我记得,很多小孩都画了农民伯伯,感谢他们给我们粮食,给我们衣物。还有人画了老师,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看着这群可爱的小朋友,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他们用童真,童心诠释对父母,老师,亲人的爱!

这次团日活动的开展,前期的宣传、活动的报道以及后期的成果宣传,加之每一个活动的精心策划和举行,都开展的十分顺利和成功。我相信每位同学都已将“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观念深入到自己的心中。

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虽然比较的严肃,但是通过班委和团支书及所有同学的集体智慧,将严肃的话题用更开放、更自由,同时又十分有意义的各种小活动来阐述。我们不是一味地靠说、宣传或者大喊口号,而是以这样一些活动的形式让每一位同学主动地参与进来,不知不觉地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这些大爱。同时也以这种自己组织和策划的形式(每个同学以自己的方式来阐述了感恩的含义)以提高每位同学的活动能力及组织能力,这才是让同学们真正受益的地方。

当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在开展活动之前,有时没能做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混乱,有时没有与同学们交代清楚所要做的事情而使同学们不知所做,有时海报没有及时张贴„„虽然这些对整个团日活动的影响并不太大,但对我们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

础。

6.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篇六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学校体育活动新形式,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功效,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有效手段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它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学习疲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必须要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每天至少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一次。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第一”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体育活动作为内容,便于学生课后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展示校风、校貌的重要窗口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都参加的全校性、大规模的集体活动,长期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团结向上、遵规守纪、勤奋认真的良好校园风气起着重要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能充分体现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反映学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组织性,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各级领导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1、统编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统编内容包括国家统编内容和地区(方)统编内容两部分。国家统编内容是教育部组织编排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等项目;地区(方)统编内容则是指不同地区根据所在地区气候、自然环境以及民俗民风等实际情况设计、规定的内容。

2、自选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自选内容是指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筛选、设计的活动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1)学生很感兴趣的各种趣味游戏。

(2)民间、民俗、民族的体育项目,如踢毽子、跳皮筋、竹杆舞、滚铁环、跳绳等。

(3)学校、学生自编、自创的各种韵律操、健身操、校操、特色操等。

(4)学校特色项目的各种技能、游戏的练习活动等。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以及课间操的时间、内容性质等特点,一个完整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通常由6部分组成,其基本框架包括 —— 有序出操;自由活动;分组(分班、分年级)活动;学校自编自创的校操、校舞、韵律操、特色操、武术操等;国颁操;回归(齐队、并队、合队、分队、队形变化走等)。各学校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各地方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组合,大致形成了4种基本组织形式:先合后分、先分后合、分合交替和分合轮换。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要求

为了更好、更深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科学、高效的长期坚持下去,达到真正育人育体的宗旨,在具体实施时须注重以下几个结合。

1、注重与学校整体改革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一个点,要与学校整体改革思路、方向相一致。在活动形式、内容、管理以及特色的打造上,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与改革来进行,与学校、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2、注重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应进一步深化,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相

结合。在具体实施时,应从内容、形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充分体现人本观念,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从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情感意志、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给予培养和渗透,使学生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很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3、注重与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单纯是一种活动形式,它是体育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成为一门体育活动课程。所以,它应与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相结合,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课程来进行管理,从内容到组织再到考核、评估都要做到规范、科学,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趋势。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此为契机开发校本活动教材,打造本校的育人特色。

4、注重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如果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比作花朵,那么,美妙动听的音乐伴奏就犹如片片绿叶,把鲜花点缀得更加艳丽。为此,音乐要具有煽动性、诱发力和震撼力,要充分考虑活动内容、性质、学生兴趣爱好挑选合适的音乐,以音乐为线索串连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参加练习的欲望和激情。大课间中的音乐有选乐、编辑、应用、完善等步骤,音乐内容一般有出场音乐、准备音乐、练习音乐、放松音乐、退场音乐 5 部分。许多大课间体育活动采用全程音乐或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完成。

5、注重与场地器材改革相结合

学校的场地器材,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活动的开展要与场地、器材改革相结合,因地制宜、“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地合理利用校园环境与周围环境,让学生走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去;利用树林、沙地搭建快乐园;利用墙沿坡地做攀爬墙;利用废报纸做成纸球;利用可乐瓶、易拉罐装上沙(或水)做保龄球瓶等。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制作器材,把场地由成人化、竞技化转变成儿童化、健身化,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附:

XXX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保证学生每天1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原则

1、科学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富有科学性。在坚持育人

宗旨的同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活动的娱乐性,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娱乐身心。

2、规范性与自主性相结合为保障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每个学生的运动量,学校将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规范性的集中活动,做武术操;二是自主性的分散活动,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到两项体育游戏活动。规范性与自主性的结合,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师生喜爱的活动时间。

3、传统性和创新性相结合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跳皮筋、武术操、跳绳、健美操等传统项目,又有结合我校经典诵读特色创立的花样皮筋、竹竿舞、篮球操等创新项目,将艺术、体育与游戏融为一体。

三、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 XXX(全面督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

副组长: XXX、xXX(具体规划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方案及督导落实)

组员: XXX(负责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

XXX(负责住校班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指导)

X XX(负责一年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六年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健美操方阵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篮球操方阵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竹竿舞活动组织及指导)

XXX(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音乐剪辑和播放)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及指导)

四、活动过程

活动时间阶段内容活动音乐 10 : 10~ 10 : 16 入场。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班主任在前,科任教师在后,带领学生跑步进入操场。: 16~10 : 19 集体活动。全校学生做 《 武术操 》。: 19~10 : 33 开展大课间分组活动。播放韵律操音乐、方阵学生做健美操、篮球操,其他班级学生分组活动。: 33~10 : 36 学生做放松活动。: 36~10 : 40 退场,师生排队回教室。

五、活动内容及地点安排(表5-

1、图 5-1)

表5-1 XXX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春季

年级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一年级

自选

溜手绢

游戏

老鹰捉小鸡

钻山洞

二年级

钻山洞

老鹰捉小鸡

自选

编花篮

溜手绢

三年级

胯下传球

踢毽子

自选

呼拉圈

蟹形赛跑

四年级

竹竿舞

自选

花样皮筋

羽毛球

韵律操

五年级

韵律操

跳皮筋

篮球

自选

运球接力

六年级

往返接力跑

篮球

跳绳

跳皮筋

自选

冬季

年级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一年级

跳房子

自选

丢沙包

踢毽子

兔子舞

二年级

丢沙包

跳房子

背球接力跑

跳绳

自选

三年级

自选

踢毽子

跳绳

背球接力跑

二人三足

四年级

仰卧起坐

兔子舞

自选

踢毽子

跳绳

五年级

跳皮筋

跳绳

二人三足

自选

仰卧起坐

六年级

跳绳

跳皮筋

踢毽子

自选

踢毽子

六、活动说明

(1)各班要提前准备好器材,活动器材由班主任负责清点、保管用完后交还到体育器材室。

(2)指导老师要自始至终组合好学生的活动,确保安全。指导老师要了解参加本项活动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不适合参加活动的学生要妥当安置好,在活动中若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分管领导联系,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7.语文课本剧演出活动的意义 篇七

课本剧的演出, 使学生将语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去, 是学生能力的转换延伸。它把课文课堂教学及德育、美育结合在舞台艺术的表演之中, 既培养了学习语文课的浓厚兴趣, 又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增强审美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将话剧表演同语文教学挂钩, 能够起到寓教于乐, 以演促学, 以美育情的作用。

语文教学, 很少通过直观的形象去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蕴, 学生无法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因而, 就无法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由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 则较好的显示了课文的具体形象, 是形象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手段, 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中产生强烈的道德情绪的体验。例如, 编排《荆轲刺秦王》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荆轲沉着勇敢, 不畏强暴, 不怕牺牲, 慷慨赴难的形象;感知秦王专横, 凶暴, 但又外强中干的狼狈相。将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改编为课本剧, 在舞台上再现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等形象, 刘兰芝坚强、持重, 不为威迫所屈, 也不为荣华所动的形象与其他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以增强其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因此, 课本剧具有寓教于乐、强化思想教育的作用。

编排和演出一部成功的课本剧, 对学生深入理解、领会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因为, 要编好课本剧, 就必须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 吃透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掌握课文所描写的时代背景, 弄清课文的艺术特色, 去构思剧本的表演技巧;把握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去研究剧本中人物形象怎样塑造。一篇课文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研读, 进而创作出剧本, 可以强化对课文的熟知和掌握的程度。另外, 要演好课本剧, 还必须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 把握住人物的语调和语气, 把刻画人物性格的神态、心理、语言等手段运用起来, 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 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艺术氛围中, 去体验情节的展开、高潮的形成、心态的表露、动作的协调、情感的宣泻, 从而有效地消化课文内容, 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 提高修养。例如, 编排名著《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时, 抓住主人公林冲在小二店中、草料场、山神庙的动作细节和精神状态, 以及他对陆虞侯、差拨的态度来表现他随遇而安、被逼反抗的思想性格, 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当时的社会, 同时, 学生也可体悟到小二善良、仗义、知恩图报的形象。再如, 将白居易的《琵琶行》改编成课本剧,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琵琶女的一生悲惨的飘零身世, 加深对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底层妇女和正直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憎恨。这种分明的爱憎情感, 就是在演出中, 精神上受到陶冶的结果。课本剧的演出比向学生讲解课文, 学生讨论课文更富有艺术魅力, 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 课本剧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得到提高, 更加丰富和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 课本剧能够起到以演促学的作用。

8.“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篇八

关键词:求真务实 常走常新 新闻创新 有效传播 全媒体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了“走转改”活动研讨会,思考“走转改”的价值和意义,交流收获与感动,梳理好的思路、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倾听专家、领导的期望与建议,对准确把握“走转改”活动方向,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常态化,迎接学习贯彻十八大以及未来改革发展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走转改”的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作为国家电台,一年来,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时期广泛深入联系群众的全员重大实践活动进行部署落实,树立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标准,以把握正确导向、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为着眼点,以专栏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促进走基层栏目常态化、走基层活动制度化,促进转作风,改文风。

一、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实践

1.整体规划,确立目标重点,系统实施

2011年8月9日,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中央电台积极响应,迅速制订了总体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提出“走转改”五个阶段重点目标:一是能诞生一批“眼睛向下”群众喜闻乐听的优秀栏目;二是能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走基层品牌调研采访活动;三是能采写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新闻作品;四是能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闻带头人及优秀记者;五是能联系一批热爱广播的群众听评员。

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提出探索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的领域与方向:将“走转改”和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相结合,将培训教育与采访报道相结合,将全台重点工程与频率特色项目相结合,将领导干部示范与采编播人员创优相结合,进行系统设计,扎实推进,使全台“走转改”体现在日常宣传心系群众,重大宣传做出影响,固定栏目、系列活动办成品牌。根据全台总体部署,各频率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员工不仅要做到人到基层,更要心入一线。

2.突出特色,以专栏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

全台各频率、各中心均开办了面向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专栏、专题,给来自基层的新闻及调研采访活动搭平台,建出口;同时加强活动的“系统化、系列化”策划,不断推出“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特色报道。中国之声、经济之声推出的《基层中国》《难忘的中国之声——中国人》《难忘的中国之声——2012百姓故事》《基层观察》《满意不满意》《如此行规》等专栏已成为媒体走基层、听民意、说民生的平台,并向品牌栏目发展,其基层联系点已拓展至全国各地及社会各领域。继去年与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成功组织了《情牵大乌蒙》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后,今年结合重大主题,围绕社会发展与民生热点,精心策划推出了《新春走基层》《温暖回家路》《我说我的幸福》《倾听贵州》《倾听安徽》《倾听海西》《倾听新疆》《中国湿地报告》《百家电台走基层》《国企一线报告》《激荡高原,贵州新转折》《走转改浙江行》《可可西里日记》《满意不满意》《温州金融改革调查》《送音乐到基层》《这里是我家》《大陆有我家》《我的原乡生活》《穿越世纪的“生命线”》《民族记忆》《走基层看西藏》等一系列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这些活动内涵丰富,选题多元,关注民生,紧跟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力大,上下反响良好,较好地实现了中央电台各频率、各媒体以品牌活动、特色活动来提升新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及队伍能力素养的目标。

3.求真务实,从领导做起,发挥示范作用

去年9月,中央电台专门制订了台领导走基层活动方案,规定台领导按照各自分工,以频率单位为主体组成若干走基层小分队,自主确定对象地区,自主策划报道选题,推出深度报道;要求每个台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注重价值引领,带头采写报告,履行把关责任。今年又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领导下基层制度,坚持领导带头,典型带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每个部门都要建立联系点和走基层制度,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调研或采访报道活动,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截止到目前,中央电台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200多个基层联系点,有1000多人次深入各地调研学习采访报道,每个台领导平均每个季度至少有一次下基层调研或者带队采访报道。

4.着眼长效,探索机制建设,推动“走转改”常走常新

“走转改”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如何使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组织管理、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动力保障等机制建设是关键。各频率、各部门结合业务建设,在“走转改”中不断探索,创造条件,在培训、考核、评价、评优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央电台将探索建立全台重大宣传、主题宣传策划机制、多媒体联动机制及节目考评奖励机制,不断推动“走转改”贯穿在整个业务实践中,成为价值理念和工作机制,常走常新。

二、“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回顾近一年的“走转改”实践,我们看到,这项活动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从新闻界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系统中,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使我们的价值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节目形态、队伍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和显著进步。

1.“走转改”让我们准确把握大局方向,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实事求是地回应时代关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战略转型期。虽然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复杂利益格局形成,社会意识日趋多元,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国内外舆论互联、互通、互动日益明显,舆论引导与新闻传播的困难很大,任务也更加艰巨。实践表明,“走转改”决不是政治性、应景式的活动举措,而是媒体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路径。“走转改”使新闻媒体更加深刻地把握时代,认识国情,并通过大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报道,让世人从更加多维的角度认识、理解当今真实的中国,使我们切实从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从新闻的本源、记者的本质、职业的使命等内在价值认同的高度自觉地践行媒体责任。

2.“走转改”使我们很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传播理念,促进了新闻创新和有效传播

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主流媒体如何全面展示中国社会发展全局及多领域、多侧面、多层次及不同的利益诉求及观点,如何直面问题,有效地回应社会关切,构建社会共识,既是我们的使命,又是一大难题。“走转改”让我们回到实践中,扎根在群众的土壤里,关注民生,报道普通群众,从而发现了更多的鲜活线索,发掘了民生现象的背后,探寻了问题的解决之策。中央电台各频率反映民生民情民意的声音多了,有深度、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如,34集民生成就系列报道《我说我的幸福》,以百姓最具个性的语言和最真切朴素的体会,描绘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获得广泛好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

3.“走转改”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

“走转改”既出鲜活报道,又出优秀人才,给我们带来了“四多”:一是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情的了解多了;二是研究、回应发展问题、农村问题、基层问题的报道多了;三是采编播人员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深了,自觉走基层、联系群众的多了;四是台网一体、内合外联、上下互动的工作多了,有效地推动了中央电台媒体转型。尤其是通过系列化、规模化的调研采访活动,一批年轻人得到成长,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职业精神,改善了群众工作基本功的不足。“走转改”成为中央电台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有效路径。

4.“走转改”活动带来了全媒体发展新阶段的新探索、新思考

今天的中国,在舆论格局多元化的道路上必然会快速前进,主流媒体遭遇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自身还有许多不适应与不足。下一步,如何继续发扬“走转改”精神,以“走转改”的方式,做好十八大宣传及改革发展创新工作,都需要我们拿出新思路、新举措。期望这次“走转改”研讨会能推动中央电台各部门开展总结交流,通过内外、上下的多层面研讨,把更多的个人收获转化为全台的共同智慧、共同经验,进而形成我们共同的职业精神、价值追求,为迎接、学习、贯彻十八大,建设一流的全媒体集团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此文系王求在中央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9.读书漂流活动感想——读书的意义 篇九

作者 荼匕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代写公文 心得 软文请联系183355657 学校给孩子们组织了一场“读书漂流”活动,感慨良多,借次机会分享如下。

三十多年前,我大约比现在的儿子还小一点的时候,母亲买来一本《唐诗一百首》,一字一句教我读背。母亲是一名平凡的工人,不懂得拼音,更不会讲普通话,但这并不妨碍她教授我那些启蒙诗句,以至于我现在还牢牢记得那一口纯正安康方言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当然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待我稍大一点,学习了拼音,母亲开始让我独立学习——她每日上班前,挑一首诗让背诵,下班回来检查。若是背会了便用铅笔画个对勾;若背不熟则罚我跪在搓衣板上继续背,背熟为止;若是完全不会,则免不了一顿“竹面片”。日复一日,从无断绝,读书背诗这件事情从母亲的硬性要求逐渐化为我的日常习惯。随着我年岁渐长,母亲便不怎么监督了我,我自动自觉背完了《唐诗一百首》,读熟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上下五千年》,到了小学毕业,我已经可以读《西游记》了。这三十余年来,其它的兴趣爱好,譬如足球乒乓、电脑游戏、唱歌跳舞等等,跟随年龄段和朋友圈的更替不断转变,唯有读书始终未变,直至今日,一日不读书便如一日不吃饭。

后来结婚生子,在教育孩子读书方面,我与母亲达成了一致,只是方法上略有不同。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兴趣使然”之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读书与学习并非完全是一件事情,莫约可以理解为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但在方法和态度上大体相通,总体而言,便是“兴趣乃是引导入门的最好导师”。

所以对于儿子,我并没有强行要求他识多少字、读多少书、考多少分,只是见缝插针,在他不反抗的情况下引导他的兴趣。他玩王者荣耀,对李白有了兴趣,便教他背李白的诗;他看西游记,便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让他自己创作以西游记为基础的童话;他玩植物大战僵尸,便引导他讲关于大战僵尸的幻想故事……儿子乐此不疲,讲了不少或富含诗意或童真无忌的语句,我也乐在其中且成就感十足。

之所以不强求孩子读书,是因为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待某一事物同样有“好”“恶”的能力和权利,作为成人,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而是“引领”。不断引导他读书而非对其它事物的兴趣,无非是在我的三观众,读书之于学习,之于工作,之于社交,甚至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 读书让我不再孤独!

自入读书之门,人生便进入了一层新的境界。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因无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日,还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时,身边终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相伴,他们带你穿梭于广阔的宇宙之间,欣赏无尽的风景;他们带你徜徉在灵魂的深处,领略思想的星光……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相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和怜悯;比成功更令人愉悦的,是谦卑和坦然;令失败不再可怕的,是拥有陪伴和丰富。”

上一篇:祝福别人生日快乐问候语下一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点赞十九大 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