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

2024-08-22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共3篇)

1.《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 篇一

《故乡与他乡》散文欣赏

梧桐树叶落下来的时候,正是上海九月的早晨,已经有点微凉。昨晚去弄堂口的烟杂店买饮料和零食,发现有小瓶装的盐津枣,又看见旁边的水果摊上已出现了青绿色的橘子,那是北方秋天常有的水果。

烟杂店总让我回忆起小时候,那时住在石库门弄堂里的外婆家,弄堂口的一家烟杂店经常喜欢去逛逛,在弄堂口的小店里买一毛钱一包的蜜饯或者两毛钱一瓶的正广和橘子水,就是儿时最大的快乐,也是关于上海这座城市最初的深刻印象。

记得小店的柜台上放着几个玻璃瓶子,瓶里有装着花花绿绿的水果硬糖,还有各式各样的蜜饯,比如橄榄、盐津枣;烟杂店的商品都能够拆零卖,信封可以一张张卖,粉笔也可以一支支卖。

后来随家人去了北方的小城,那城里路边种着一排排高大笔直的白杨,到了秋天,叶子也是如同梧桐树一般的金黄色,在风里被吹得哗哗响,随后又飘落一地。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子总还是玩儿得开心,田野里疯来疯去地跑,渠沟里玩水,果园里偷海棠果,打树上的雀儿,捉林子里的蜻蜓;小城市里没有什么零食可以吃,但是在秋天里水果倒是多的`,葡萄西瓜橘子在秋天里陆续上市,吃到腻为止。冬天里老是吃土豆白菜的时候,开始怀念起来上海的蜜饯。那时候会想假期是不是能跟爸妈回老家玩儿。在那里,老家就是故乡,故乡就是上海。

很多年后,终于回来了上海生活,空气里的潮湿,大饼粢饭油条的香味,路两旁的梧桐树的浓绿,都令我觉得陌生又亲切。竟然有点故人近乡情怯。外婆的家老早搬到了新式公房,原来那条弄堂也拆了,再去寻烟杂店,虽然还有,已不似往日的模样。时间长了,有时竟有不喜欢,这儿没有北方的天高云淡,四季分明,冬天的潮湿阴冷让我怀念-37℃的打雪仗玩的日子,夏天的黏腻闷热,又让我想起北方凉快的夏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如北地的干脆爽朗。且这里没有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觉得是被连根拔起移植的植物,很是水土不服。

但若是长时间去外地出差回来后,飞机一落地,心里也是终于回家了的感觉。有时候你已不知,此地是他乡,还是故乡,抑或是故乡成了他乡,而他乡竟是曾经的故乡。

2.故乡与他乡,处处可寄情 篇二

这组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交织着诗人对故乡和他乡的不同体验。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诗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相同的事情,比如務农,但他在其中获得的感受却是存在差别的:他离开了故乡,但故乡带给他的却是踏实、安宁;他身处异乡,但异乡带给他的却是流浪与孤独。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织,构成了马东旭散文诗中的矛盾与纠结。

在马东旭的散文诗中,交织着两种值得关注的情感取向。

一种是向下的、悲剧式的,常见的包括悲痛、孤独、无助等等。他在《托格拉艾日克》中写道:

哦,在卷起的尘土中。

看不出我们的悲与欢。

与孤独。

与无助。

这几个词语快要把我的肉身涨破了。

“这几个词语快要把我的肉身涨破了”,说明诗人的这类体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而且是向内压抑的,甚至积累了很久,力量很大,喷射出来就是让人吃惊的诗句。我们应该理解诗人的这种体验和情感取向,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带有一定的悲剧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悲剧性就是源于个人的梦想与其所面对的现实的冲突。“这种冲突难以得到缓解的时候,承载的人要么爆发或者突破,要么压抑或者自我消解,而真正能爆发或者突破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承载这种冲突的人来说,他们就不得不面临向内的压抑。压抑必然带来痛苦,有时甚至会走向绝望。在中国传统诗学中有一种观念,叫诗善忧郁,说的或许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的痛苦、忧郁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内涵,于是就容易出现多样的诗。

悲痛、孤独、无助等等体验是马东旭诗歌的深层诱因核动力,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他说:“悲伤是体内的殿,孤独是另一个殿。”(《此刻》)但是,诗善忧郁,并不代表诗歌就只能写忧郁,或者就只能在忧郁之中徘徊彷徨。诗人或许不一定是生活中的强者,但他们肯定是精神的强者。优秀诗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够于忧郁之中找到方向,找到目标,实现对现实与生命的超越,也实现自我的超越,就是我们前面所“的对痛苦、孤独等体验的自我消解。于是,在马东旭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另一种情感与精神取向,那就是超越的、神性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依靠心力、定力和自我调适才能实现的精神状态。

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努力参与自我调适、自我救赎的诗人,我们可以从马东旭的作品中读出很多怨,但他往往在怨中寻找、集聚、提升属于自己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使他的诗中几乎没有恨,而是依托这种力量将其向下的、悲剧式的人生体验予以释放、修正、提升,于是在作品中就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有向度的诗意,包括令人感动的悲悯情怀:“我想到了霾。/想到了霾包围的人类,突然落下了泪水。”(《新的一天》)“必须原谅这个世界的飞沙、走石,种种疼。”(《居江湖之远》)具有悲悯情怀的诗往往不只是诗人对自我的打量,而是蕴含着对更多的人甚至人类命运的关注,它可以带来生命的温暖与精神的慰藉,有时甚至可以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

马东旭的超越是带有神性的,也与带给他生命的故土有关,他甚至会借鉴宗教的理念来推进对生命压抑的释放、调节。试读下面这些诗行:

此刻,我在金色的黎明中,远离喧嚣。我崇敬的圣殿,散出奇异之香。合十的手掌,几乎触到了穹庐的蓝。

——《新的一天》

桃花,飘着异香。但不是桃花阵。涓流,犹如金色的绸缎,奏着永恒的圣歌,终古如斯。于此,我颂出最美好的祷词:免了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类的债。我觥筹与自己,并交错。我学画画,画梅兰竹菊。做四君子,做四君子的主人。

我热爱草木和麦田,热爱篱笆和狗,星群和罗盘。热爱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靠近灵魂的银河,神赐的。没有风暴。

——《我在申家沟,像梭罗》

诗人说:“我是自己的上帝和国度,亦是自己的十字架。是自己的废墟,亦是废墟之中的残余。”(《居江湖之远》)但我们发现,吟唱着这类诗句的诗人,在面对于大自然、面对故乡、面对神圣的启示的时候,他的诗也可以有轻松、超然的意境。用俗话来说,诗人把现实之中该看透的都已经看透了。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适合生命的新的向度,这种向度就是许多优秀诗人在经过迷茫、徘徊之后而共同走向的一种状态,我常常称之为历地狱而达天堂的精神提炼。要实现这种超越并不容易,它要求诗人的内心足够强大,要求诗人的视野足够开阔,要求诗人对心中的块垒能够有所放下。我曾经从这个角度谈论过李耕、徐成淼的散文诗,也谈论过傅天琳等人的抒情诗。我期待马东旭也能够像这些前辈一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别样的诗歌之路。

诗坛上有一路诗被人们称为“打工诗”。就马东旭的身份来说,他也算是典型的打工者,但他的诗却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打工诗”。他很少直接以“打工”生活为题材写诗,在他的作品中,诗人更主要地是挖掘自己的内心;同时,他的诗所抒写的情感,他所抒写的精神质地,也不只是来自他的“打工”生活,而是要宽泛得多。当然,如果从远离故土和对故土的观照这个角度说,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一种类似于“打工诗”的无根与流浪之感。

马东旭的散文诗篇幅都比较短小,诗人很少在具体的事件、事物上纠缠,而是将很多具体的事件隐藏起来了。诗人挖掘的是现象背后的诗意和启示,是表面之下的潜流于本质,因此,他在词语选择、语言建构、段落设计甚至开篇、结尾等方面都下了不少的工夫,他的诗意的流动不是流于文字表面上,而是像一股潜流,于跳跃的语言缝隙中流泻出来,有时有一种喷射的力量,有时又像泉水般渗出,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涌动。

读完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在诗人那里,故乡与他乡都只是栖身之所,他的诗意最终还是从内部爆发或者流淌出来的。来自心灵的诗,与生命有关,与精神有关,是我们理解诗人并从中获得营养的源泉。

责任编辑:李 东

3.他乡的寂寞,故乡的温暖作文 篇三

夕阳西下,我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如今的我,已有许多年没有踏进家乡了。想起童年时的快乐时光,我迫不及待想回到家乡的情感又增添了许多。

在路上,我回想起以前的许多事,天边被夕阳染红的浮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天边,此时此刻,它和我的感觉应该一样的吧?孤独、寂寞。但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了,我的心里又增添了几分激动。爸爸妈妈他们都还好吗?想着想着,我又加快了步伐。

月亮升上天空时,饿哦回到了我的家乡+杭州,我也回到了我日夜想的家——半山。

我先走进了虎山公园,看着那清澈见底的虎山水库的水,勾起了我回忆——-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带着网去河边捕捉小鱼、小虾;走路时踩到了青苔,差点滚到了水中……如今,这里一点儿也没变,只是在这样度过的快乐童年已一去不复返了。

想着童年的往事,我的脚步便情不自禁地往家走。

夜晚时分,家里仍旧亮着灯。他们是早已知道我回乡的消息了吗?我带着疑惑走进了大门。

我按响了门铃,出来开门的正是妈妈。我发觉妈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头发已经白了不少,但一双眼睛仍旧炯炯有神。

妈妈看见了我,激动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她忙叫出爸爸。爸爸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苍老了许多。他看见了我,同样激动得不行,她们连忙把我带进屋,一边微笑,一边问我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一进家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看看屋里,桌子、沙发样样没变。想起小时候我爬上沙发玩耍时的情景,我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我从窗外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上矗立着的塔,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看看边上的高架,变换着不同的颜色。一开窗,门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又想起了我曾经坐在车上,一打开车窗,也同样是这样的感觉。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推荐阅读:

在他乡散文11-02

他乡故道优美散文08-22

上一篇:电能电功教学设计下一篇:文竹450字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