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账会计岗位职责

2024-11-19

代账会计岗位职责(共6篇)

1.代账会计岗位职责 篇一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意义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迫切需求下,计算机终于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革命,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会计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⑵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提供更高效及时的会计信息;⑶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⑵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⑶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可以带动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3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1.4 会计电算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促使研究和从业人员能思考对策,提高自身。表现有:一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采用计算机集中核算时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二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还有如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够、高素质的电算化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2.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2.3 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

2.4 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

2.5 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6 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

结束语

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更加科学符合实际,需要会计管理人员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使电算化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分析与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S1.

[2]王霞.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民营科技.2008,03.

[3]李文梅.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经营管理者.2009,08.

2.个人会计、代账公司代理记账合同 篇二

甲方:(委托方)电话: 联系人: 乙方:(受托方)合肥政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 联系人:张政培

甲方委托乙方代理记帐,根据《会计法》和财政部《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签定以下协议:

一、委托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二)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三)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四)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二、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三)对委托人示意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求,应当拒绝;

(四)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予以解释。

三、业务范围: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要符合《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税务部门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

3)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4)会计资料传递程序和签收手续:做好凭证签收工作,指导甲方妥善保管会计档案; 4)按有关规定审核甲方提供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册,及时编制会计报表; 5)在每月月度结束后15 天内,向甲方报告核算结果和会计报表; 6)对委托方有关会计法规和财税政策等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并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提供财务分析报告; 7)如委托方需要变更工商营业执照的有关内容,并相应变更国税和地税登记内容的,按市场价格的70%收费。

8)如乙方没有及时向税务部门报税,由此产生的责任有乙方承担。

四、代理记帐收费:

经协商,乙方代理记帐收费标准为人民币每月 元,按半年支付。

另外,每年一次性收取 元帐簿费。

五、合同有效期:

本合同自双方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年,并在本合同约定的全部事项完成之前有效。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合同终止:

委托人、受托人终止委托合同应当办理的会计交接事宜。

甲方: 乙方:合肥政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代表: 代表:

3.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问题分析 篇三

【关键词】财务;会计;职责分离;会计监管;财务监督

现阶段,由于我国会计监管力度的薄弱、财务监督力度的欠缺,造成我国财会工作的诸多问题,较为显著的是会计信息失真,财经违纪行为频发。究其根本,在于财务与会计职责长期划分不明确所导致。现代经济管理中,财务与会计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随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确立,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以现实工作角度出发,还是以内在原因来讲,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都意义重大。

一、财务与会计职责区分

(一)财务与会计的本质区分

现代企业以资金运行的形式来体现企业的运营活动称为财务,财务具体包括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的收益和消耗等多项资金配备的运动过程,财务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安排解决企业与各方货币关系为本质。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会计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分析、核准为工作目标,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与会计的对象区分

财务与会计从表象来讲似乎是相同的,但实质上财务和会计表现出企业资金运行截然不同的两面,财务和会计的管理对象有着本质区别。企业的资金运动质方面是财务管理对象,即资金本身的运动及资金本身呈现的货币关系,如资金在常日里的收入和支出、组织资金的征集和安排以及财务监督调控的实现等方面。企业资金运动量是会计管理的对象,会计体现的是经济业务中货币数量的变更,货币是会计的计量标准,其主要目的是计量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以及记录总结资金运动结果。

(三)财务与会计的职能区分

财务在企业中的职能主要是管理,企业以最大化资金收益为经营目的,提高资金效益的有效途径即货币关系的良好处理,企业的资金运动质方面是财务主管,依据企业实际运营需求,配备企业所需资金,合理配置资产效益,以此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资金运动量方面归属会计管理,核算和监管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凡是制定主体可以以货币体现的经济活动都属于其管理范畴,对外提供企业经济信息,充分发挥核算和监管职能,高效管理资金运行。

(四)财务与会计管理方式的区分

构造财务活动、调节财务关系的业务方法称为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方面的查验、剖析、把持、规划、评估和财务制度等方面。核算、辨析、检查三方面构成了会计管理方法,通过复式记账原理、指定分类方法,对企业成本、耗费、效益、资产和债务以及所有者权益等多方面进行完整、系统、全面的记录总结。

(五)财务与会计的作用形式区分

财务管理可直接调控资金活动,对企业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管理以及资金的调配和安排等实时管理,对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直接控制。会计则是核算和监管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侧重于事后反映,如实对外公告。

(六)财务必须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外在原因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财经违纪行为频发,这都是财务与会计两者含糊不清所导致的,是财务必须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外在原因。会计和财务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会计工作负责为社会各界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会计信息,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客户、社会以及企业内部各级部门,同时满足其对会计信息的各种需求。而所有者的利益则由财务来负责,财务必须遵照所有者的意志开展工作,对企业财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整体的组织、规划和控制。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实际的财会工作过程中,企业财务与会计模糊不分。究其根本,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是会计监督力度薄弱所致,财经违纪行为的发生是财务监督力度不够所致。因此,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机构分设,防止以上问题的产生。

二、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必要性

(一)适应产权划分

现代企业创建并完善相关制度,要求企业最终所有权、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经营管理权三权必须分离,既相互约束,又相互关联,只有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才能完成产权的划分。其中,企业最终所在权指的是股东持股权亦或是投资者的原始产权;企业法人所有权指的是董事会的财产支配权,简言之即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经营管理权指的是经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执行权。为满足三种产权划分需求,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负责对象为经理班子,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权;而会计在负责经理班子的同时,仍需负责董事会,以财务报告形式约束、作用于经营管理权,会计还需整理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对内对外公告,为企业董事会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股东和投资者掌握企业运营状况提供信息。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会计机构必须要分开设置,职责明确分离。此外,现代企业新制度的确立,为企业拓宽了市场,为此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建立新型企业经营理念,更新企业效益观念,对企业业务事后反应必须及时。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加复杂多变,突显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的分离势在必行。

(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新的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代表,呈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各界以及投资主体对会计提供的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必须将企业的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加强会计职能,强化核算和监管力度,以此满足企业内外对会计信息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另外,仍需强化财务管理职能,高效运行、筹划企业资金。所以,必须将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机构独立设置,以此满足以上需求。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三)现代企业制度需求

产权明确清晰、权责清楚、政企独立、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特点,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特点反映出企业在内部管理机构的配置上,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究其根本,财务管理归属业务管理部门,会计归属内部控制部门,财务的经营管理具有直接性,而会计的经营管理则是间接性的。因此,会计、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对财务管理活动具有监督、控制的作用,由此展现内部制约原则,如果实行财务一体化,财务与会计职责划分不明确,则不能有效实施自我监管。所以,新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财务和会计职责必须分离,以此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的模式

当前,我国需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国有经营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是社会化生产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而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的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机构分开设立,以此适应新型企业制度的要求。财务与会计两者之间的职责必须清晰明确,摒弃传统的认为财务与会计两者不可分观念,转换两者必须紧密联系的陈旧理念。首先,随着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高效运行,要求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清晰明确,进行分离。会计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客观要求,满足现代企业对于货币信息的需求而创建的经济管理工作,高效完成企业经济核算和监管是会计的主要责任,会计工作还负责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依据。与此同时,企业资金收支的组织、规划和掌握由财务负责,资金管理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责,为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确保企业经济利益平稳提升。由于财务与会计职能的不同,所以必须机构分立、职责分离,如只要关乎资金收支方面的工作,均由财务部门处理;而企业经济的核算和监管、企业信息的处理公告则由会计部门负责。其次,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之后,财务与会计必须将本身的职责执行好,同时两者不可完全相互脱离,仍需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此提升管理效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会计职责的明确清晰,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保障会计工作的合法权益,同时财务人员的任免,必须遵照相关任免规定,另外,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工资必须得到保障,方可起到促进作用,展现职责的重要性。对于明知故犯、违反乱纪的行为,给予处罚、绝不姑息,以此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并不是两者完全相脱离的,而是构建沟通桥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交流,掌控企业资金运动方向。会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部门做出决策的基础;而财务部门的管理,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部分必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因此,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需分设,并且积极配合,认真贯彻、执行应尽职责,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思.ERP环境下上市公司内控职责分离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36).

[2]匡晓琼.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

4.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探讨 篇四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52-2

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课程的核心,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企业内部,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课程任务是通过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从而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素质,如基本业务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等。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会计科目是学生最初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借贷记账法是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得以迅速的提升,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财务会计》课程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正是如此,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普遍存在一种“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即使有些同学的《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也普遍觉得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是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现状的首要任务。

1.1 教学内容侧重理论

现行的《财务会计》课程是按会计六大要素进行组织教学的,虽然理论体系完整,但是在会计岗位对会计技能的要求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学生上课忙于枯燥的业务核算,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加之,高职学生的逻辑性不强,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理论方面太多,脱离实际工作。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因此,课堂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一段文字或是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据此编制会计分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只是听或做笔记,加上课时有限,课堂互动较少,造成了很多学生只知道固定的题型怎么做,换了提问方式就不知如何解决,更不用说对千变万化的工作环境中会计事项的判断。

1.3 教学案例缺乏实用性

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每讲解一个会计要素,都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用相应的案例讲解作为辅助,其中有一点不足,就是由于教学案例的设计难度大,用于课堂讲解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教师通常会用例题替代案例,例题多以某产品、某企业来举例,而往往没有背景资料,最终导致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不切实际,碰到新的问题仍不会处理。

2 基于工作岗位的财务会计教学的构建

2.1 教学思路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教学的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之外,还要对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行着重的培养,再加上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 根据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思路,以实际会计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进行分岗位教学,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零对接。

2.2 创新教学模式

以企业各财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为导向,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财务工作过程和内容,设计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技能训练模块。理论讲授以“实际够用”为原则,把理论讲授有机融入实践技能的培养中,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单项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来进行,内容根据来企业典型的经济业务设计,体验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使学生既锻炼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2.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以财务岗位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过程的实施中,对体现企业财务流程的真实场景进行设置,对相关只是与能力的培训,要紧紧围绕以“财务岗位”为中心进行开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与教学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实际解决问能力的目的。

2.4 编写适合分岗位教学的教材

编写适合分岗位教学的教材时,要以满足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为依据,按照“实际够用”的原则进行组织编写,教材内容以完成企业各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进行驱动,按照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去组织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把握企业各财务岗位的实践技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并提高学习兴趣。

2.5 完善考核方案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按“平时成绩*(30%-40%)+期末成绩*(60%-70%)”,期末考试通常按卷面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建议建立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独立思考与合作完成的考核评价体系,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考核方式变为“课外作业10%,单项实训操作30%,教师评价10%,期末考试50%”,以调动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

3 组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①开展以任务引领项目教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②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引领型的实践项目作为主要的项目活动,由教师示范提出活动的要求,采用特殊形式的组织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出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教学活动中,为满足学生参观、实训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④在教学活动的模拟实训中,以企业环境为参照物,作为学生模拟实训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岗位,分角色的轮岗实训,模拟企业的真实情景,尤其是以真实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主。

4 分岗位教学面临的问题

4.1 课堂的管理

分岗位教学属于开放式的教学,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需要分组协作,课堂整体比较活跃,导致有些学生不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滥竽充数,影响别的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应尽量分配好教学任务,避免忙闲不均。

4.2 教学的进度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在对教学任务完成的速度方面,也存在快慢不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参差不齐,或提前完成,或拖泥带水,所以任课教师对教学进度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的招聘,主要来源渠道有两方面:一方面,会计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社会招聘。对于前者而言,虽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后者往往恰好与前者相反,他们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口头表达能力不如前者,教育教学方法也相对欠缺。因此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教师变成了当务之急。

5 小结

分岗位教学模式是将学习任务与职业岗位进行有机结合,将职业环境融入课程设计,传授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与职业岗位紧密衔接,使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知感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学生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提升,使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得以实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实践性会计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2010.

[2] 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会计之友,2010(1)上.

[3] 于少萍.《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研究[J].才智,2016,05:42.

[4]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代账会计岗位职责 篇五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的知识组合系统。其体系结构的组织不仅要使其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等要素成为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而且还必须准确地反映培养专业目标和专业规格,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作为福建省邮电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参与者,笔者认为,一个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其科学性和操作性,实现从企业到学校再到企业的循环过程。邮电学校的会计课程体系按照相关科学程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

二、会计岗位能力调查及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只有明确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能力要素的具体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要求的人才。因此,构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应当依据会计行业与会计职业特点,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归纳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

据调查,80%的中职学校设有财会专业,但毕业生中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不多。为了准确把握企业对会计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福建省邮电学校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调查会计岗位能力的实际要求。同时,利用五十周年校庆大量毕业生返校以及企业人员到校的机会,开展座谈会,并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对福建省邮政公司、福建省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电信技术发展公司等36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及部分毕业生、实习生进行了广泛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出纳岗位实务等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电算化操作、办公软件处理、点钞等是必备的技能;同时,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处理帐务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有待提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因此,构建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置显得十分必要。

从会计岗位调查结果和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归纳了解到: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应有填制凭证能力、登账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材料物资核算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等。

而具体的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收银、出纳岗位,要求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地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在账务处理岗位,要求能记账、算账、报账,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所有岗位均要求有计算机处理应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团队精神。

三、以会计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体系

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能力,熟悉财会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在各级各类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企业、物流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电算化操作、资产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为此,福建省邮电学校紧紧围绕会计行业和邮电通信企业的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打破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为核心进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结合邮电中职学校特色,在教学中融入邮政、电信、邮储等行业会计内容,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可独立进行的项目,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导法和项目教学法,建立了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使专业技能课程学时超过总学时68.2%,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

四、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2009年,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

福建省邮电学校会计专业的6门核心课程,全部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典型的工作流程为基本参照点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的工作项目或任务,把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项目,分析每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实践带动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集中实训教学完成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在出纳岗位实务的现金支出业务实训严格按照企业日常费用报销流程进行:报销人员填写报销单——主管领导审批报销单——会计审核、填制记账凭证——出纳员审核会计岗传来的现金付款凭证金额与原始凭证一致——检查并督促领款人签名——据记账凭证金额付款——在记账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图章——登记现金日记账——将记账凭证及时传主管岗复核,让学生在完全仿真的环境、步骤、人员完成实训项目。

收银员岗位实训严格参照收银员作业流程:查看保险柜和收银机锁——清洁工作台面——准备定额零用金——检验收银机——为顾客扫描商品并结账——商品装供袋——下班整理票据——结算营业额——交接班——上交营业款。实训过程中安排了顾客、当班收银员、接收银员等工作情景。

基础会计实训设计了购货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纳税申报、固定资产处理、期末处理、利润分配等项目实训。在期末处理项目实训,按企业通用流程进行:检查现有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账——计提各项成本费用(如折旧、工资、三项基金、三项费用、税金等)——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结转制造费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计算完工成品在产品成本、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销售收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计算销售税金及附加——结转本年利润——计算并结算本年企业所得税——进行利润分配(年末)提取盈余公积、分配利润——期末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各个工作过程,设计实训内容、步骤、环节。

电算化设置了系统初始化、账务处理、银行对账、固定资产、报表系统等项目实训。账务处理项目实训按审核原始凭证——录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账——录入相应的转账凭证——月末结账——制作报表等企业流程设计实训过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构建合理的技能证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学校安排了珠算等级证、会计电算化证、计算机技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等,并把考取相关技能证书的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在教学计划予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训练学生达到相关岗位资格所要求的技能标准,让学生以获取多本技能证书作为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考取多本技能证书获得多个岗位的就业“通行证”。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福建省邮电学校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会计专业毕业生100%获得2本技能证书,63%以上的毕业生获得3本技能证书,15%的学生获得4本技能证书。大部分学生拥有珠算证、电算化证、高新办公软件技能证。在2008年的校园招聘会上,75.2%的学生现场签订了就业协议,100%的学生就业。

总之,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实现中职生就业需求和技能培养需求,同时也注重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贴切服务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具有多岗位能力的合格技能人才。然而,中职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学习国家关于财经制度和中职教育的政策,不断认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更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逐步提高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

6.代账会计岗位职责 篇六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模式;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它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求高职教育应为社会培养、提供能“直接顶岗”的高素质劳动者。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教育至今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直接顶岗”无法实现,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或不能对口就业。

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下手,对会计职业岗位感到非常陌生,根本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练习不够,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太少。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仍然是突出理论、法规和制度学习,忽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学完所有专业课后,对会计岗位职责、任务、程序、内容、操作技能并没有熟练掌握,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这肯定影响到学生就业。而会计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优势就是使专业目标细化,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势在必行。

一、切合实际地划分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一套适合高职会计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特色教材

(一)重新组合岗位实训课程

将会计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按会计岗位重新组合,组合后形成下列职业岗位实训课程: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财务分析岗位。

(二)明确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内容

出纳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和出纳会计实务的内容;存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存货核算的内容和财务管理中存货日常管理的内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内容;往来款项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往来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内容;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投资核算、筹资核算内容和财务管理中的证券投资的管理、筹资管理等内容;成本核算岗位主要包括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等相关内容;费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费用核算以及成本会计中的相关内容;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的收入和利润的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内容;税金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应交税金的核算以及纳税实务中的相关内容;总账报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报表编制以及会计电算化中的账簿、报表等相关内容;财务分析岗位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的有关内容。

(三)明确各职业岗位实训教学要求

实训教学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并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训”的特点,采用指导教师耐心教、学生用心学和亲自动手做的教学方法,并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编写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实训教材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训教材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但从现状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按职业岗位来编写的实训教材极其匮乏,这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要求不相适应,教材建设已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二、培养新型实训师资力量

实验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目前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会计实践技能,且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定期培训和后续教育,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其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校应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应加强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去挂职锻炼;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或担任兼职专业实训课教师,以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另外,还可以从基层单位招聘引进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来担任正式教师或实训指导老师。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校内模拟实验流程

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训的效果,除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外,实际操作与模拟效果源自于实践工作中的锻炼。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基地建设与吸纳人员方面具有种种限制,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文所指的基地建设不是传统意义的基地,而是校企共建的规范基地,并建设完全配套的企业操作系统,业务设置具有训练的针对性。

(一)在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社会关系,再度合作创建几个多样化的、特色的实训基地

(二)参照各个实训基地的具体特点及实训要求对校内实验实训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三)应针对校外实训基地以及社会化、市场化、行业化和信息化等要求进一步完善、修订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计划,并充分协同实训基地督促执行

(四)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协会等的信息沟通,充分做好信息、意见的交流、反馈和相应改进。

四、按职业岗位组织实训教学

通过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使学生对各会计核算岗位做到会建账、能登账,能进行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而且擅长电算化核算,使学生基本具备各会计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

(一)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

由于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各职业岗位的模拟实训,侧重于岗前培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培养学生适应各种不同会计核算岗位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介绍过模拟单位的有关情况后,就要求学生完全以单位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实际操作,按照实训步骤有计划地完成实训任务。为了使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学校应配备专用的会计实验桌椅、会计核算流程图、图章和其他专用器具,并根据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分工,将模拟实验室分为出纳、工资、材料、固定资产、成本等核算组。实训时,由学生轮流担任财务处各种职务,实现“岗位制+轮换制”的灵活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演习,走产学合作教育的路子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严格、务实的企业化要求,弥补校内实验室实训环境的虚拟性、环节的单一性等缺陷,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职业化要求”氛围。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校、企共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高职会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办出自己的特色,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就是这个特色的核心。只有加强实训教学的比重,改变实训教学的模式,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才能突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懿.浅谈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8,(4).

[2]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财会月刊,2007.

[3]杨群.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式教学及其效果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

上一篇:会议感谢会务组感谢词下一篇:两次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