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4-11-03

“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精选8篇)

1.“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摘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进行验证、探索和创造,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意义。本文意在对这一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开始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建设进行探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但也为后人的探索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进程展开,我们党才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自此以后,中国的经济才真正开始复苏,中国的发展才真正开始高涨。在此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使中国的发展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不仅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探索指明的基本方向,而且使党的创新理论有了科学的称谓。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同各种思想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斗争力。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 2.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列宁在1920年完成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重申:“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汲取刚建国时对经济增长尝试的经验教训,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全新探 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路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符合中国国情,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的一种理论创新。2.2 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几代领导人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带领人民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击退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人们摆脱厄运,翻身做主人,开启社会主义改造局面,带领人民对经济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邓小平进行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接下来的领导人中,继续走邓小平踏出的路,再结合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改正、探索,提出新政策,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不仅立足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而且还积极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它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还有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那就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这一历史性难题,从列宁到斯大林再到毛泽东都曾进行过不懈探索,提出和解决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像苏维埃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举措受挫以后,列宁结合俄国生产力的实际条件提出“新经济政策”,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中国对于这些经验,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深刻反醒,结合中国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3 对我国党的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2.3.1 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始终走在工人阶级的前列,走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前列,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可靠的理论指导。

2.3.2 建设学习型政党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便是重视学习、重视自我完善的政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学习经验的深刻总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世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党的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变的更加复杂、更加繁重。在这样的国情之下,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变的更加紧迫、必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党的发展路上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党的建设方面上提供学习依据。2.4 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3 每个社会时期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都集中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提供服务,更好的为该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经由人民的提炼出新概念,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国两制”、“和平发展”、“执政党建设”等。正是这些概念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找到了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现实形态。

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当前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当前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巩固和发展。但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探索的新形态,社会主义也需经历一个从不成熟、不完善到相对成熟、相对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进行清晰地概况,从而我们在实践中继续继承、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只有理论正确,道路才能变得更加宽阔。因此,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识,不断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正确性。

虽然理论源于实践,但理论始终要高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变得毫无意义可言。3.1 科学的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对经济发展所做的一系列的探索、尝试,经过邓小习近平总书记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结合创造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 了其强大的延续性和正确性。

3.2 在实践的道路上引导中国人民获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对之前的探索尝试进行深刻的总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是具有历史性转折的一个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结合当时国情,首先实行几个区域先富,然后带动其余落后地区发展,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优势)先发展,然后帮助西部发展。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是对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3 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其发展得道路上一向以苏联为榜样,苏联的模式及其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希望,减少了探索路上的磕绊。在经由一味的照搬照抄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后,领导人意识到与中国国情结合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在中国接下来的发展中,汲取苏联的教训,结合现实国情发展。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与苏联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与苏联政治体制不同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实行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保障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实行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6。

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适时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封闭发展格局;改变平均主义的格局;改变各个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使社会开始呈现部门分化明确、效率提高、发展迅速加快的局面;逐渐向集约型社会发展转变,不再仅仅依靠第三产业发展,开始更多地向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向转变。4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于本国当前国情提出的,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向前发展的,也是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逐渐灭亡的,因此这项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体系,为实践的道路指明方向,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理论依据。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在于其可操纵性,把纸面上的东西变成可操作的事物,进一步检验理论价值的正确性,在模糊的地面上踏出一条路。其实理论与实践是相互验证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反过来指导理论的创新。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17页

[3]严兴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 2009.7期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于洪生,缪开金:《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31页

[6]白河,巴志鹏,朱修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3页

2.“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二

一般认为, 大陆法系的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来自于罗马法的共有, 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共同共有来自于日耳曼法的合有, 与日耳曼法的团体主义相适应。日耳曼土地法中还有一种总有制度, 但“在当代各国民法中, 已基本上不存在着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的总有权制度。”[1]

学者认为, 现代的共有观念确立于近代法国大革命所奠定的个人主义法律原则[2]。现代共有观念是以肯定每个人拥有平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的。因为, 共有是财产归属状态的一种形式, 是两个以上的多数主体对同一客体物拥有所有权的一种状态。这就意味着现代共有观念, 首先是以承认每个人都享有所有权为前提的, 而这就意味着对每个共有人人格的确认。

在英国法上, 也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共有”, 它们分别被称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在谈及土地时, 则使用共同租佃和按份租佃这样的术语, 但这是用来指自由保有地产所有人, 与租赁法毫不相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倘若一个按份共有人或佃户死亡, 他的份额由其继承人继承, 而不问有无遗嘱存在;而共同共有佃户死亡后, 其份额自然地添加到其他的共同共有佃户的份额中, 这样, 当所有的共同共有佃户都死去而只剩下一人时, 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就成为唯一的所有人或佃户。共同租佃关系或共同共有适宜于管理, 而按份共有租佃或按份共有则适宜于受取财产利益。基于这种原因和其他原因, 立法机关在1925年将对土地的按份共有租佃严格限制在衡平法权益之内[3]。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在所有权项下规定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法典第二编“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第十六章“共有”第244条指出:归两人或几人所有的财产, 属于他们共有。共有可以分为确定每个共有人份额的共有 (按份共有) 和不确定这种份额的共有 (共同共有) ;财产的共有是按份共有, 但法律规定了形成该财产共同共有的情况除外[4]。

这一类型的共有具有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第二, 由于成员人数众多, 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财产的经营管理, 根据法律或者合同对共有财产实行委托经营和管理。第三, 全体成员对共有的整体财产不分份额的享有所有权, 任何成员对于共有财产不存在明确的抑或潜在的份额。第四, 权利的享有以某种身份为前提, 该种身份依法律规定直接取得, 丧失该种身份即丧失权利, 不能主张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成员的死亡不导致对共有财产继承权的产生。第五, 成员的权利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通过民主方式参与共同体的决策;二是最终享受共有财产利益。

由此可见, 该类型的共有不同于按份共有的地方主要在于, 按份共有主要针对的是单一物, 共有人对公有物享有明确的份额, 该种份额可以继承可以转让;而该种共有针对的是集合财产, 共有人对于集合财产不具有明确的份额, 成员身份不可继承和转让。集合共有的基本内涵是数人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 平等、永不分割地对财产整体所享有的所有权, 其中若有共有人脱退或死亡, 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地添加于其他共有人的一种共有权制度[5]。

二、集合共有概念提出的意义

(一) 完善了中国共有制度

长期以来, 民法学中的共有理论研究只局限于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甚至有人认为是“共有是纠纷之源”, 建议在立法政策上尽可能地鼓励单独所有, 尽可能性地避免共有的发生。然而, 现代化的大生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联合多人的财力举办企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流。用传统的共有理论来解释私有经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于解释公有制经济则力不从心。集体共有概念的提出,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借鉴法制史上的类似制度, 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造性的改造, 对公有制实现的法律开展的探讨开了一条新路。

(二) 集合共有概念的提出, 体现了成员与共有财产之间的联系

集“体”所有的概念强调的是整体, 不是个体, 从而给人以“只有整体才是重要的, 成员只能被动地服从集体的安排”的印象。在客观上也会导致国家权力对于集体组织的过度干预, 不利于培育社会的民主精神和自治理念。

三、集合共有的比较法参照

(一) 集合共有与越南民法典中的群体共有

《越南民法典》第234条规定:“群体共有的宗族、村、邑、乡、宗教群众和其他居民群体对用于满足整个群体的合法共同利益目的按习惯形成的财产、群体成员贡献、捐献的财产、接受的赠给、整个群体的财产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来源的财产的所有。”“群体的各个成员根据协议或习惯, 为了本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管理、使用、处分本群体的共同财产, 但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6]”

(二) 集合共有与总有

总有“乃多数人所结合, 但尚未形成法律人格之共同体, 以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所有之形态。”其特征如下:第一, 为所有权质的分割。第二, 所有权之管理权能, 属于村落团体, 其管理或处分应得团体组成员会议之同意, 或基于共同体规约多数决之。第三, 所有权之用益权能, 分属团体组成中员 (村落住民) 。第四, 基于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享有之权利, 不得离开组成员资格而存在, 其得丧变更与组成员之资格同其命运, 故不具独立财产权之性质, 自不能让与。第五, 所有物无应有部分存在, 不能请求分割。是日耳曼法上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一种法律形式[7]。

近来有学者参照总有的权利结构, 提出了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总同共有说。该种学说的大意是:总同共有是指村、村民小组、乡等社区范围的居民全体为实现其共同利益对属于其集体所有的财产, 共同为全面支配的权利。总同共有主体对总同共有财产享有管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总同共有权之实现, 须依赖相关的权力组织、管理组织、监察组织及其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8]。

本文认为, 所谓总同共有理论的目标是要确立集体成员在集体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在上面的表述中我们看不到集体成员的作用。该作者也想利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监察权相分离的机制来重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组织结构, 其良苦用心可想而知。然而, 中国集体所有权不是单纯的财产权利, 多数乡村并不存在所谓的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多数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来行使。这些机构负有行政职责, 同时是个公法上的组织, 其人员的任免虽然以基础群众自治为原则, 但不能不受到上级政府的多重干预, 要进行标准的私法人改组是很困难的。

(三) 集合共有与合作社所有

有人曾经提出, 要用合作社的法律框架来改造现行集体所有权制度[9]。我们的集体经济最初的目标模式确实是西方的合作社经济。后来, 因为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加上以俄为师, 合作社经济的目标改变为苏联式的集体农庄经济。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情况千姿百态, 怎么可能用单一的合作社法来加以规范呢?更重要的是, 合作社本质上私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集体所有权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者在具体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重要差异。除非我们放弃集体所有权的一些固有的特质, 否则合作社不能作为集体所有权改革的目标模式。

四、集合共有概念的现实意义

(一) 集合共有理论的适用范围

集合共有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说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用方式, 而且可以对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给予有效的说明。在我国, 集体企业分为乡村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两种类型。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在国有经济的扶持下发展起来。最初就不具有很强的公法属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政府扶持、集体积累的合作社性质。因此, 对于城镇集体企业, 除了要坚持排斥政府部门对企业日常经营的非法干预之外, 重要之点就是建立规范的合作社治理结构。乡村集体企业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绝大部分乡村集体企业已经私有化了, 其原因是多样的。没有正确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法律政策支持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现在, 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可以在集合共有理论的基础上, 对两类不同性质的集体财产加以区分, 一种是经营性的资产, 一类是资源性的资产。对于前者, 似乎应把重点放在委托经营和有效监督方面, 重点在于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收益权能。信托经营是个好的法律形式。对于资源性的集体财产, 则着力于可持续地利用和发展。

(二) 集合共有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解释

集合共有理论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不过, 全国人民共有一个企业, 需要相当多的委托环节和相当长的委托链条, 代理成本相当高昂。因此, 也应当将国有资产区分为经营性的资产与资源性的资产两大类别。前者又区分为适宜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资产和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国家垄断经营的部分, 目标在于全社会公平受益而不在于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 可以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方式转由社会拥有和经营。所得资金用来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对于资源性的国有资产, 则应从国家的战略需要和长远利益着眼, 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3][英]劳森, B.拉登.财产法:第2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4]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黄道秀, 等,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5]胡吕银.集合共有:一种新的共有形式——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研究对象[J].扬州大学学报, 2006, (1) .

[6]米良, 译.越南民法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8]韩松.论总同共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 (4) .

3.“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6-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积极培养和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科学阐述,指明了未来我们党价值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引擎,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就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基础,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和价值实现。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已经明确提出,并为之不懈奋斗;要求保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人权,保障人人都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權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树立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应该而已必须做到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职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友善相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道德环节,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并加以发扬光大,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时期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具有巨大的社会精神面貌的引领作用。

二、 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得以稳定和巩固的灵魂工程,对于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道德建设和实践建设的根本需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质的飞跃。但在新时期里,我国也面临诸多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越来越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压力,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有增无减,所以即是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也是对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不少挑战。凝聚社会共识,彰显思想核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将这股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实践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也有发生巨大调整,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纷繁变化的社会思潮,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是人们社会思想的一种整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多元思潮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培养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准则,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应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根本保证。西方世界政治理念、文化观念的入侵,甚至存在很多别有用心的“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我国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成我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新的坚固的长城,通过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四

深刻认识强军目标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时间:2013-05-19 13:02:

32习主席提出的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明确的实践要求,对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以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助推强军目标的实现。

强军目标的重大理论价值

强军目标是对我军根本原则、根本职能、根本宗旨要求的高度概括,具有根本性。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求人民军队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我军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要求人民军队必须能打仗、打胜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我军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人民军队必须始终具有宗旨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具有优良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战斗作风。实践我军根本原则、根本职能、根本宗旨,其根本就是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三个根本”的要求变成根本目标,这是在理论上的重大创造和升华。

强军目标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时代性。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实,任何社会科学的理论创造,包括军事理论创造,都具有时代性,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的特点,散发着时代的气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总任务,邓小平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总要求,胡锦涛集中概括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都是应时而生、与时俱进的理论创造。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明显,我军建设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如,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形势对我军坚持听党指挥这一根本原则提出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战争这一全新的战争形态对我军能打胜仗提出的严峻挑战,长期的和平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我军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提出的严峻挑战,等等。习主席适应时代要求,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总结建军治军的成功经验,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内涵,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回应,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理论创造。

强军目标是对新形势下我军强军战略理论的深化与重大拓展,具有创新性。20世纪90

年代党中央、中央军委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军队武器装备质量和部队作战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强军除了强物质要素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强官兵的素质能力,为此,有专家提出,要强政治——从更高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组织——改革和完善国防领导体制编制;强科技——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强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训练——按信息化作战要求改进军事训练;强管理——提高治理现代国防和军队能力。习主席确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我军的强军理论,为全军将士实现“强军梦”提出了全面的目标要求,提供了根本的实践遵循。

强军目标的重大实践意义

一是思想警醒作用。强军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背后蕴含着新形势下我军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个根本问题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风险。深刻把握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针对性,必将激发我军官兵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从而使之清醒起来、警醒起来、发奋起来,做到以高度的强军自觉,正视挑战,认清风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军事能力,始终保持我军的优良作风,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贡献力量。

二是凝聚意志作用。党的强军目标是党的意志在军队的集中体现,是党在军事领域的重要行动纲领,是党树立起来的一面建军治军的旗帜,规定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前进方向。我军历来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两个一百年”的强国目标激发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奋斗,强军目标必将把全军官兵的精神和意志凝聚起来,行动和步伐统一起来,投身伟大的强军实践,为实现“强军梦”而努力奋斗。

三是引领发展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正是贯彻落实十八大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目标要求,必将以巨大的目标牵引作用,引领全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使我军的各项建设和工作始终符合强军目标的要求。

强军目标的根本实践要求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就是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使每一名官兵从理论上切实搞清楚为什么要听党指挥、如何听党指挥这一根本问题。要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全军,使官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用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建军史教育部队,使大家充分感受和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没有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要坚持用党的纲领激励官兵,既要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实现共产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又要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实现共产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性、艰巨性,自觉把实现党的纲领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听党指挥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就是各项建设和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坚持以战斗力为唯一的根本标准,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时刻准备打仗的观念,不断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围绕提高官兵的信息化素质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持续兴起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技能、驾驭信息化装备、提高信息化本领的学习训练热潮。要着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根据核心军事能力建设需要,突出抓好高层政治军事人才,军事谋略人才,驾驭信息化装备和信息化作战人才,处置复杂情况、应对危机的人才,以及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发挥骨干作用的人才的建设,切实以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促进核心军事能力的提高。

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就是要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大力培育和弘扬我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从培养战斗作风入手培育战斗精神,以此抵御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的侵蚀和影响,牵引、带动和促进我军一系列优良作风的保持和发扬。培养战斗作风,必须深入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严格条令条例和各项纪律,以时刻准备打仗的标准从难从严要求部队和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锤炼部队。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部队学习、训练、工作、管理、执行任务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切实通过战斗力标准的落实,促进和带动优良战斗作风的形成,使部队能够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5.“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五

(2010-05-22 20:56:56)

转载

标签:高职教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我的论文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应当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课程文化为亮点、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平台。

关 键 词: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6CZC006)

对于当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都已不是新鲜话题。然而,要建设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很有成效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并不那么容易。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究竟如何对接?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高职校企文化对接进而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属于亟待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

1、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才20年,大面积兴起还不到10年,尽管其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非常迅猛,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高职学院主要精力仍处在抓硬件条件建设时期,由于大量日常招生、教学、就业、条件建设等常规性工作压得学校手忙脚乱,很难有精力学习、思考和研究文化建设,工作摆不到日程,没有系统规划,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有很大差距。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高职校园文化定位盲目“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二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等;三是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刚刚破题,建设刚刚起步,可谓任重而道远。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

2、是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多样化,使得高职学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高职学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从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五年一轮评估工作来看,合格学校主要看条件建设,良好学校主要看制度或机制建设,优秀学校主要看文化建设,可见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中所具有的地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努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3、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色和优势。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这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加强对接,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学校才具有吸引社会、企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也有激励和对接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在选择和吸收企业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和促进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要求的一致性,又使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成为可能。[4]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实践要求

1、以高职院校为主体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因素,要使企业文化在高职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

高职院校应注重宣传和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如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以为企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最高办学目标,以为企业服务的质量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2]同时,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企业文化调查和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邀请企业精

英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实训实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从而影响和提升企业文化。

2、以企业文化为主导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过程中,常常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为主,以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反向作用为辅,校企双方,企业是主导力量,高职校园文化的转化是在企业文化主导下的转化。

企业的主导性作用表现有三:一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很多企业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和设备优势,通过设立专项奖学(教)金,共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经常提供人才市场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途径,使得高职校园文化凸显出职业化、社会化的个性特质。二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派出有学识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还有些企业的技术专家应邀到学校举办讲座、带实验实训。他们同时带去了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与高职文化互渗和融合,从而提升和创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三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通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建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订单式育人模式,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举措,带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品质的提高。

3、以精神文化为重点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和核心,和企业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非常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融合与对接。

一是使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融合和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二是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如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三是树立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的理念,以为企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最高办学目标,以为企业服务的质量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四是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五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企业文化调查和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邀请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实训实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4、以制度文化为抓手

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高职院校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和学生管理模式上,也非常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

比如,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军政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主义精神、服从意识和过硬的作风,使其仪态、仪表、精神风貌、生活习惯、时间观念等方面有所改观;通过组织劳动值周、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开展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学术讲座、专业论坛、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系列科技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意识、爱岗敬业品德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有的高职院校以企业名称命名系部,聘请企业领导兼任系主任,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正,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有的学院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创造性地将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到校园,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独特文化。学校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企业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否则不准进入车间,甚至车间内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不准超越警戒线,且不许擅离岗位和大声说话。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5、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高职院校的物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有自己的模式,不能等同与一般的高等院校,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8]

高职院校与市场联系紧密,建设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主体建筑物上镶嵌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魂、校风、校训,在校门口建起富有职业感召力的大型壁画和雕塑,在校园内树立有关职业及创造的名言牌,在校园甬路两侧设置鼓励学生创新言行的路灯、灯箱,在校园醒目处悬挂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教室里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橱窗中展示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6、以课程文化为亮点

课程文化是指按照社会对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高职教育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

在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上,表现为坚持“三个零距离”的课程改革思路,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学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使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的配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以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

7、以实践教学为桥梁

企事业一线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在校外某企、事业单位经历实际的生产、经营、服务、生活等实践,能提高学生诸多素质,如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服务态度、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风险承受能力等职业素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身心健康范畴的职业素质在企业一线工作中的反复磨练和熏陶中逐步养成。

高职院校应坚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一方面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学生)去参与企业生产。不仅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的教育。实践教学使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单向援助转变为双向

介入,通过双向介入式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8、以文化活动为平台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会举办自己的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但平日里类似科普知识讲座、专业技能比武、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则相对较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渗透。

一是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与大型企业开展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由学院提供活动场地,企业提供活动经费,双方共同排演文艺节目。企业还借此机会召开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企业劳模的感人事迹深深触动了与会的学生。这种双赢的活动模式,使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交上了朋友,大大拉近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二是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如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开展野外拓展训练,播放一些诸如描写海尔公司发展的影片《首席执行官》、反映企业成长历史的电视剧《大染坊》等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影视片,在演讲比赛、辩论赛或文艺演出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三是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由企业冠名并提供比赛经费,由企业委派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和评委,设计作品则由企业优先采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设计活动与企业和市场更为贴近,有的设计作品已经投入生产,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四是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学院每年聘请几位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8-17.

[2] 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4(9).[3] 余祖光,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 .职业与教育,2005(12).

[4] 颜莉芝,雷久相.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6.探析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篇六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即端午节,它具有很多其它的称呼,比如端阳节、女儿节、五月节等,它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所以是我国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于2008年将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其的重视。

一、端午节概述

(一)端午节的来源

目前关于端午节的来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这是目前比较受大家认可的一种来源。相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受奸人陷害,最终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一爱国诗人,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第二,纪念吴国的一名忠臣伍子胥。在春秋时期,伍子胥是吴国的官员,当时他识破越王勾践的阴谋,向吴王夫差谏言,但是当时吴国的太宰伯噽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了伍子胥,最后将其尸体在五月五日这天投入大江。因此,人们就用端午节来纪念伍子胥。

另外,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还有夏至说、恶日说、曹娥说、勾践说等多种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就现代人对端午节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最深入人心。

(二)端午节的民俗民风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民俗民风。比如佩饰民俗中的戴艾虎、系彩丝、系长命锁、佩香包;饮食习俗中的喝黄酒和蒲酒、吃粽子、吃咸鸭蛋;卫生习俗中的悬挂白艾、挂菖蒲、沐兰汤;竞技习俗中的赛龙舟、划旱船、斗百草、跳钟馗、赛诗会;祈祷习俗中的画额头、躲端午、端午雨等。这些不同的习俗都在不同的地区传承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二、端午节的文化价值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距今产差不多有两千多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丰富的民族精神

端午节的文化价值之一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一般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众说纷纭,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比较认可屈原说。屈原是我国的爱国诗人,那么端午节自然就蕴含着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崇,充分反映出了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就目前情况来看,端午节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与我国的各民族已经紧紧融合在一起,在传承端午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时,其实也是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它也体现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推广。

(二)丰富的文化价值

随着端午节在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中,反映出中华儿女对文化的认知。比如人们在赛龙舟比赛中的团结统一,顽强拼搏的积极态度,这是中华儿女文化价值的体现。此外,端午节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外国的各种新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定要摆正思想,不崇洋媚外,看到世界各国都开始学习中国文化的潮流,坚持本土文化的传承,认真对待我国传统节日,充分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坚持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其实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体现了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方面来讲,人们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提倡科学,但是依然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大步前进。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过端午节时,经常都会回顾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段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此外,人们通过节日的形式,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一种端午节文化,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比如在端午节这一天,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目,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此外,在端午节的良好气氛下,人们可以互相拜访,或是家庭团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人们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中快乐生活,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使我国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体现人对理想的追求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人们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希望能够生活幸福美满,这也是人们对道德理念的弘扬。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度挖掘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端午节这在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结束语

7.“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篇七

关键词:教育价值,价值主义教育,理论旨趣

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人,将人生归纳起来主要就是两件事:一件是活着,另一件就是活得有价值。就古代而言,孔孟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在我国最受欢迎的思想教育人物主要有威廉·詹姆斯、杜威以及凯洛夫等。他们的教育思想都积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前进与发展。然而,当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思想教育转型,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优抉择吗?

一、价值主义教育的理论旨趣

1.人生价值的认识

在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层面,不能比较好地处理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利害关系时,就会产生拜金、贪图安乐以及个人自我膨胀等极端的人生价值观。在人生的价值取向观念的建立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在面对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情况时,应当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努力使个人的人生之路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发展,尽力发展为有理想、有抱负,能够迅速融入社会群体的自然状态下的人。而价值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人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改造。

在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要求的束缚下,往往要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社会、集体以及国家利益中来体现出来,这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主义精神。而对人进行价值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尽可能地向着积极向上的方面来进行,让人以一种合理且聪明的方式生存于社会中,该思想下,人会对生命更加地珍惜,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但这些的实现是建立在评价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该体制下人员的个人素质,参考历史且推进社会群体的实践工作的同时,对人生价值取向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价。

2.价值发展活动

价值思想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对于价值的主观认识。社会群体的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价值活动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价值的创造和消费的过程,这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人对于知识,自我能力的认知以及自身品质的认可,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实现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习性、生产方式以及社交活动方式与思维活动的方式发展与跨越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的影响,使得教育更加有价值。因为教育不但能够让人们处理好个人问题,同时,由于良好的教育,人们还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家庭事务以及工作问题等处理得更加完美,还能够睿智地处理好国家大事。

3.建设教育价值的必要

教育价值本身具有其弊端,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公私不分,教育腐败,教育价值意识比较模糊等等,对于教育价值的重建,就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逐渐改正以及消除,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会对教育的尊严予以本质上的尊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各个教育机构在教育腐败方面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说权利、学术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与其他腐败现象相比较,教育领域出现腐败现象具有持久性,同时,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就会涉及到很多部门,所以对于教育腐败问题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治理,否则,将会严重曲解教育价值的本质观念。这里人们就会产生疑问:我国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学校的以及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以上的疑问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学术的金钱化、学校的行政化以及学习的情绪化。在建设教育价值过程中,如果学校管理中出现问题以及教育价值出现些许的漏洞,在教育过程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教育腐败问题,而且,这种腐败会逐渐蔓延,不断地波及教育领域的其他部门,这样就需要努力地对教育价值进行全面的重建与完善,主要目的就是从根本上对教育价值进行重改与组建,防止再次出现教育漏洞。在对教育价值进行有效的重建之后,就会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腐败问题予以彻底的根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就会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教育尊严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价值主义教育的本质

1.价值主义教育的引领与创新

就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看来,教育应该是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并高于现实生活的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折射现实生活、追求短期效果的工具。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观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及价值功能在于为人类社会服务,并且能够引导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教育事业的革新工作以及标榜价值从以下几点表达出来。第一,带动人们在社会环境下生活方式的改观。教育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活动更加地理性健康,并且用道德的标准去约束自己。教育还能够培训出人性优秀的一面,例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勤俭节约、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以及在生活中让自己更健康快乐,而这种健康不仅仅局限于物理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伤害,在自我内心产生幸福感。第二,带动社会生产方式方法的改观。是人创造并制定出一系列的生产方式和规则,这也是文明进步和生产者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将生产从低级、无目的性到高级以及具有自我意识生产能力的转变过程,而将以前的依赖于消耗资源来带动经济进步的历史逐渐改变,慢慢地摆脱以前的生产模式,让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努力提高生产者的自身素质,使生产到达一个全新的阶段。第三,带动管理者对社会生活管理方式的改观。人永远都是管理的核心,这一地位永远不可动摇。而教育是推动社会体系公平公正的源动力。人们通过教育加强了社会体系的管理意识以及提升了自我能力,在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教育还会促进管理体系的完整化以及合理化,让社会更加公平。

2.价值主义教育的发展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整体化的、全方位的理论。首先,价值主义教育关注于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结构和教育速度的协调统一,根据实际状况,适当地调整教育的结构,如区域、所有制、类别及专业的结构组成,通过合理的竞争促进教育质量的广泛提升,通过普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其次,价值主义教育关注于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生教育,致力于促进各种教育的均衡构成与发展。再次,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还关注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建设,例如,课程类别的构成要合理,课程与教学要具有衔接性,课程的教学方法要具有个性、开放性及探索性,课堂教育模式要尽量高效,以及课程价值取向要使个人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探索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价值。最后,价值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建立统一、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念及教育效益,防止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包含的教育价值及效益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排斥,要建立各类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价值链,使接受教育的人不论处于何种教育阶段,其所受到的价值教育都是积极、正向的。

3.价值主义教育注重提高教育制度价值

我国每年都培养着大量的人才,却很少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能激发教育的活力。所以激发教育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育价值,就要改变当前我国大一统的办学体制,要鼓励公办、私办及公私合办等办学体制,只有建成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活力,实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管理体制的配套建设,要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当主要抓“学校主要领导什么”和“教育评价问题”等,将教育宏观管理与中观管理、微观管理手段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从而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还有一个非常艰辛的任务就是教育评价的改革。按照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来讲,我们对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对考试制度的改革。现在的高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依照发展的事态来看,我认为是一定要改革的。不能把高考作为各省学校录取学生的办法,而是作为一种评价参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考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考察。

三、价值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1.价值主义教育对人类的三观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物境、人境和意境的形成是由人的自然、社会、精神这三种属性决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提高人生的各种境界,实现和发展人的价值。教育将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贯穿于全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提高生存的技能及生存的智慧,增长幸福生活的信念,即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感知生命的宝贵,而学会热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学会敬畏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感知生存的意义,学习生存的各项知识,并且能够提高生存的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感知生活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活,学习奋斗,树立起幸福生活的信念。通过对受教育者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通晓生理,具有调节心理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明白事理,守伦理、通晓哲理。通过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价值、情商价值和能力价值,促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2.价值主义教育密切联系社会

在对学生进行价值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且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系相联系。只有让这些价值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来,加上循序渐进地培养,日积月累,我们的教育价值才会呈现完全映射状态。

3.价值主义教育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实用主义思想肆意扩张,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教育的传承和创新的价值不断流失,教育的创新创造力不断弱化,教育失去了方向,中国出现了教育危机。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以价值原则为指向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超越了许多著名教育思想,特别是超越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思想成果。价值主义教育是对人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重要思想理论,所以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成为反省和化解我国教育危机的新释解和新路径。但价值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级的摸索阶段,一些基本理论还不够完善。所以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比如,价值主义教育中对于师生的关系论述中,虽然提及了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都处于主体的地位,要尊重和实现师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但对如何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及二者的关系价值等未进行详细的论述。除此之外,价值教育还有待于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四、总结

在适合人类发展和生活、不违背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与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不冲突的前提下,价值教育是值得推广的。以环境自然和人为自然、社会群体自我意志为基本属性作为基本理念,把道德教育作为基础,创建出适合的价值观取向知识理论库,与社会生活加以结合。从事物最基本的方面去考虑,价值观的取向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适合的思想体系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和思考,路还很远,前途茫茫未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素质,以历史背景为依靠,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体系,将社会生活建造得更加美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幸福。

参考文献

[1]刘青峰,罗崇敏.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4(3).

[2]郭振有.人类最应当思议的是教育——有感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J].华夏教师,2012(3).

[3]罗崇敏.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2(5).

8.国际内陆港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西安国际港务区 国际内陆港 实践价值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84-02

拥有国际港口,对于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广大内陆地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实现这一梦想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动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宏大背景下,开启了内陆地区优化物流环境、推进开发开放的创新之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由一个地方发展题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一、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性地构建国际内陆港功能平台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部,区位良好,交通便利,新亚欧大陆桥穿区而过,窑村机场位于区内,与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米”字型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园区定位是“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构筑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规划建设面积44.6平方公里,形成六大功能主轴和八大功能分区,肩负着打造“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以大服务升级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城市,为大城市开创大未来”的光荣使命。

西安国际港务区自2008年6月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并在区内研究设立陆港型综合保税区;2010年4月20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项目一期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验收封关运营;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开通;同年11月4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1年2月14日,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

依托正在建设的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支撑项目,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性地在内陆地区构建起具有强大功能的国际陆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面积最大、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为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最大、西部地区功能最先进、建设标准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被国家视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样板工程”,凭借西安在全国内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将发展成为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中心;西安公路港是国家大型公路交通运输枢纽项目和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支撑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功能叠加,成为西安国际内陆港模式的核心。

经过3年不懈努力,西安国际内陆港运营模式和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并高位运行,内陆地区梦寐以求的“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梦想在西安变成现实,为西安打造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对内对外开发开放的“国际内陆港”新名片,凸显西安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地位。

二、西安国际内陆港将极大降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

对于广大内陆地区来说,由于远离国际海运航线,经贸运输业和其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导致物流成本高的天然劣势,直接制约了内陆地区的发展。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将极大降低内陆地区的物流成本。

首先,西安国际内陆港凭借西安全国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和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良好交通条件,以现有铁路、公路、空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通过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和西安咸阳空港的有效衔接,为内陆地区物流环节持续沉降成本探索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新模式,成功解决了公路运输与海港、铁路运输与海港、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等的物理连接问题,以及西安咸阳空港和园区内窑村机场的深度利用问题,从而在远离海港的内陆搭建起陆、海、空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连接的物理平台,推动内陆货物运输由散货和零担运输向集装箱运输过渡,减少货物运输中的重复装卸周转,解决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衔接不紧带来的迂回运输问题,以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损耗、缩短货物运输距离、减少物流环节和时间,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力。

其次,西安综合保税区借助其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通过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之间大通关模式协作,建立起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基础平台,实现沿海国际港口多种港务功能和服务在西安的延伸,解决了传统转关过程中内地企业必须到沿海口岸申报的问题,在通关便利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内陆地区进出口贸易的费用和时间。

第三,西安国际内陆港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针对物流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的缺乏,优化园区功能布局,集合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和规模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有效整合区域物流企业、交通管理、物流分拨和信息发布,形成兼有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汇聚点等三种功能,通过硬软件设施的提高和现代管理经验的外溢和示范,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较好地解决内陆地区运输外部性问题,减少诸多不必要的物流环节,以此降低物流和通关成本。

三、西安国际内陆港将助推西安大开放

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外向度较低是制约西安发展的难题之一。西安国际内陆港的三大核心支撑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港,以及八大功能分区共同组成西安国际港务区丰富的物流、口岸和产业功能。通过成功地与东部上海、天津、青岛、连云港等一批国内主要沿海港口和西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沿边口岸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建立长效战略协作关系,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围绕“物资大进大出、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层面各种资源的有效对接与共享,搭建起西安与沿海、沿边港口大物流、大交通、大协作的互动平台。特别是西安综合保税区享有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多重优惠政策,使处于内陆的西安如沿海一样具有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必备环境,为内陆地区开展口岸作业,保税物流、加工、仓储,以及国际贸易,服务外包等外向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从本质上为西安打造内陆经济“出海口”、改善招商引资基础环境、有效承接东部沿海乃至全球产业转移、迅速实现临港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和配套服务,使西安国际内陆港率先成为助推西安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战略高地。

经过短短三年时间,西安国际内陆港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协议及合同40多个,项目总投资接近700亿元人民币,包括深圳华南城、迈科集团、新加坡讯通集团、中国移动、上海新地物流、海尔集团、青海盐湖集团、新疆广汇集团、浙江中天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和产业链带动作用的企业。此外,联邦快递、马士基、迪卡侬、摩根士丹利、住友商事等世界知名企业以及联想集团、恒大集团、中国电信、深圳万科等国内大型企业也纷纷与西安国际港务区进行项目前期接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包括西安华南城、西安出版物物流基地、西安医药物流基地、物流企业总部聚集区等招商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有的已建成运营。

我们可以预期,随着西安国际内陆港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一批跨国企业的纷至沓来,将让西安、陕西乃至西北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已不止一次地发出赞誉:“不敢相信,‘不沿边不靠海无大江’的西安,其自海洋文明兴起以来而彰显的内陆地域劣势,正在被发轫仅仅3年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改变。”

四、西安国际内陆港将带动西部沿“桥”地区大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横贯欧亚,涉及中国通过中亚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和政府合作,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地区稳定。凭借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中心枢纽和核心节点的综合交通区位优势,西安国际内陆港以“大通关”协定为依托,以铁路和公路集装箱运输为基础,通过与国内主要港口、口岸及沿“桥”国家口岸的战略合作,重新构筑亚欧大陆桥这一国际贸易和物流通道,形成连通东西、横贯南北的商贸物流大格局,促进西部资源优势与东部产业优势,以及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地区经济体间的互动,成为推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核心动力之一,不仅对拓展西部沿“桥”地区对外贸易空间、承接国内国际先进产业转移、提升整体经济外向度和发展水平,而且对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供给市场、建立稳定和谐的周边国际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9月24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发起“新筑亚欧大陆桥”活动,利用铁路集装箱班列和公路集装箱车队兵分两路,历时77天,途径9个国家,29座城市,行程16000公里,于2011年12月7日抵达荷兰鹿特丹。这次活动,通过深入探索中国海关与沿“桥”国家“大通关”模式,实地踏勘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为亚欧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政策透明度,改善通关条件,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促进沿“桥”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实际素材基础。这一活动,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亚欧各国经济合作的实践,是对亚欧各国合作情况、面临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探寻路径、提出建议的重要举措,无疑将更加畅通亚欧大陆桥动脉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开展战略合作的通道。

今后,西安国际内陆港还将进一步加大与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域的联系,更好地发挥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以大服务升级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西部“桥”地区大发展。

五、西安国际内陆港模式渐成内陆地区发展可循典范

进一步推进内陆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开发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也是广大内陆地区发展的需要和探索的方向。西安国际内陆港建设的理念来源于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借助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多式联运新模式,营造出了高效廉洁、优越完善的物流和综合投资环境,为内陆这种资源禀赋独特且物资流转困难的产业融入物流业大潮,进而走向世界提供了突破口。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让其已不仅是物流园区和内陆港区,而是对国际内陆港发展模式的一种大胆探索,不仅有力推动了国际内陆港模式的成型,其发展规则也被纳入国际港口发展规则体系当中,成为“国际内陆港”发展建设的样本和典范,更折射出中国经济高速、全面发展时代背景下,中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多元化探索的全新模式,受到国内国际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蒙古国外交关系与贸易部长贡布扎布·赞登沙特尔率领的蒙古国政府考察代表团,在深入细致考察西安国际港务区后说:“地处中国内陆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令我们很震撼、很兴奋,内陆港运营发展模式是适合内陆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规律的,应该也是同样深处内陆的蒙古国借鉴发展的途径之一。”

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经济体,倚重物流业建设贸易强国和经济强国将成为必然选择。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动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宏大背景下,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已由一个地方发展题材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广阔的中国内陆地区完全有条件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部分发展经验就地复制,营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以推动本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来说,借港出海之后,虽在推进西安开放型经济建设和促进东西方经贸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发展缺乏能够遵循的实例和经验,作为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战略意义最高的国际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有责任和义务在建设过程中,创新性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科学的“国际内陆港模式”,形成一套完备的“国际内陆港经验”,踏出一条坚实的“国际内陆港路径”,以更好地发挥西安国际内陆港的示范效应,使西安在国际内陆港发展模式上的积极探索,更广泛地成为更多内陆地区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杰.西安国际内陆港助推陕西经济“弯道超车”[N].中国经营报,2012.03.03

2.我国首个国际内陆港发展倡议书发布[N].中国商报,2011.08.02

3.李钊.建设西安国际陆港助推区域开发开放[J].大陆桥视野,2011(1)

4.一次横跨欧亚的西部长征,一条贯通东西的黄金纽带[N].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2011.08.02

5.宫彦萍,罗本成,周俊华.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J].水运科学研究,2010(9)

6.潘丽英.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时代强音—“西安倡议”.中国经济时报,2011.8.16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陕西西安 710010)

上一篇:安全生产活动月培训下一篇:初一生物备课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