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探索

2024-08-23

客家文化探索(精选8篇)

1.客家文化探索 篇一

文化导入模式探索和文化意识的提高论文

摘 要:文化意识对学生语言学习有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角度讲授英语,而应兼顾文化因素。教师应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出发,做好文化导入,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文化意识培养

一、引言

在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的发展始终和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也不同,每种文化观也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语言学习者要想掌握一门语言,除了语言知识和技能之外,了解当地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应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适当的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英语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是帮助学习者拓宽视野、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讲,英语教学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是文化教学。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大帮助,对提高其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尤为关键。另一方面,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丰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成为他们了解不同世界的窗口,而不仅仅是工具。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1、以教材为主,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结合词汇、短语和句子,导入相关的且学生容易理解的文化。比如部分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存在较大差异,在讲解时,导入这些隐藏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较全面系统的英美文化知识。文化导入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可通过介绍英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导入文化,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英美文化知识。

3、加强课外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宽容态度。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强调文化差异、突显英语国家文化特色的内容。这些课外阅读使学生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更方便快捷的接触外来文化,教师可在课堂上介绍些关于英美文化的相关网站,使学生轻松的获得信息。

4、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文化导入紧密结合,把文化教学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促进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真正融合。

四、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这门语言小到单词大到语篇都体现了文化内涵。英语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背单词、学语法,更离不开文化学习。近年来,有很多专家提出是否把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纳入英语教学内容,这将成为区别传统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笔者将做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英语课堂内进行文化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文化意识培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时无刻不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比如,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第2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跨国婚姻,那么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对中西方相关婚姻文化知识、文化差异做简单介绍,这样会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学起来更有趣味。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进一步思考并对中英文化差异全面归纳。比如,“一分钟Presentation”关于两种文化下的不同婚姻观或者对跨国婚姻看法来展开讨论。另外,在讲单词时,教师不能孤立进行,要适当的对词语的相关文化背景做介绍,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单词意义,更要知道它的褒贬含义及中英使用上的差异。

2、英语课堂外进行文化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可以在每学期都开设关于讲授英美文化方面知识的选修课或是不定期的知识讲座,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交流的真实环境,可在每周举办英语角,邀请外教和外国友人加入其中,学生亲自交流,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了解西方语言和文化,不断提高交际能力。现在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课下可利用的资源也很丰富。比如通过网络聊天工具与不同国家的友人进行语音交流,还可在网上搜索大量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养成看报纸和文学作品的习惯,开拓视野,以便学生能从西方的视角看问题,弥补课上知识积累的不足。

3、通过亲身体验培养文化意识。体验是学习语言的最科学方式。平常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些活动,特别是在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特有节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与国外学校进行合作交流,派学生去国外学习体验,充分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礼仪和习惯等。

总之,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内外,文化教学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它存在于教学的每个阶段。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文化内涵,做好文化导入,逐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得体的运用英语,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客家文化探索 篇二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策略

1.职业素养中心引领校企文化对接

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并遵章守纪, 有时间观念, 能自我管理, 而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 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 企业要求职工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某些学生由于年龄小, 阅历见识浅, 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 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 这就要求学校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我校职业素养中心积极与北京澜创有限公司合作, 组建职业素养讲师队伍;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常规教学, 实现课程先行;探索教师职业化成长的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创建职业素养教育实训平台;校企合作研发职业化培养专业视频《走近企业》;创建视频案例教学法主导的职业化成长专题课程, 深化我校职业化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 通过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 逐渐完成多项建设工作, 从改革培养模式到创新教育内容;从改革教学模式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的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职业化培养体系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升级。 职业化培养体系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个人生存价值与企业、社会的长期发展目标的关系, 学会站在社会、企业的角度思考个人成长的方向, 懂得在职场中首先完成岗位职责, 协助部门共同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 不知不觉中提升对职业化企业化的认识。

2.在教学实训管理中实现校企文化的接轨

5S管理是现代企业采用的一种较成熟管理模式。 我们积极引进5S管理, 在具体的操作上注重抓好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管理内容。 在遵循职业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 我们将教学区、实习区域的管理要求与5S管理一一对应, 分别细化成教学区、 实习区的5S管理标准和要求, 以便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之中。 二是管理形式。 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 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 感受企业文化气息。 我们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 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经理 (部长) 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 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组织晨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 我校的汽修专业开展了为师生免费检修汽车服务项目, 但汽车检修的项目申请流程完全按照4S店的流程进行, 学生在此深深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

3.课程中渗透校企文化的对接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课堂教学中理解“职业”概念,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体会职业化的企业文化氛围。 教师还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 企业文化专题教育。 我们还聘请各行各业的校友重回校园, 给师弟师妹们讲授企业与校园的区别。 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时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内容, 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4.社团活动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

我们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 以班内业已形成的班组为项目组组织教学活动, 鼓励班组内相互协作, 发扬团队精神, 共同完成学习项目;鼓励班组间有序竞争, 营造赶超氛围, 增强学习效果。 我们还开展轰轰烈烈的第二课堂活动, 每周三下午全校师生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每个教师, 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项目活动中, 项目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中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 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对接。

5.校企合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

我校不断根据自身情况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 取得一定的效果。 “走出去”有三方面含义:一是指学校组织骨干专业教师到当地产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建立与企业紧密型的供需关系, 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调整专业办学方向。 二是专业教师走出去, 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不断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充分利用企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修改与调整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完善有关的实训设施; 教师们回校后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三是指组织学生到对口的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学习企业岗位专业技能, 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 熟悉企业的环境, 了解企业对员工、对岗位的要求, 寻求自己与企业员工的差距。 “请进来”就是聘请相关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担任学校专业顾问和兼职专业教师, 一方面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 规划各学年的具体学习内容和学生毕业就业方向, 另一方面参与学校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 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 还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 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使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就按企业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置身于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之中。

二、取得成效

3.客家文化探索 篇三

胜利油田鲁胜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鲁胜公司)是胜利油田的下属单位,专门从事胜利油田难动用储量的开发管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公司在张继国总经理等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引进外部咨询公司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用文化引领战略实施和转型,让企业文化在鲁胜公司生根,并围绕“文化强企”做文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信·新之道”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引领战略、文化推动转型、文化提升管理、文化塑造行为的“四个文化”的企业文化管理探索之路。

鲁胜公司战略升级后,公司在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凸显暴露出来,严重阻滞了公司发展的脚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系统思考、认真分析后,认识到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本身不断努力,迎难而上,而且需要用新的企业文化引领战略转型,让企业文化在鲁胜的各个层面生根。

鲁胜公司的具体做如下:

一是提炼鲁胜公司文化之核:信、新。

进入鲁胜公司后,经过大量的内外部访谈、内外部问卷调研后,我们咨询团队深入梳理了鲁胜公司文化发展的阶段、路径和文化形成的基因、脉络,总结出鲁胜公司的文化建设四个阶段的各种特色。

第一阶段是鲁胜公司文化孕育阶段。这个阶段是鲁胜公司创建期。鲁胜人传承石油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攻坚啃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拼搏、奉献、团结等文化基因逐步孕育。

第二阶段呈现出人本务实、自信包容、诚实守信的氛围,“家”、“信”文化孕育并形成。这个阶段是鲁胜公司稳定发展期。公司立足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秉持“求实、做实、实干、实效”的优良作风,顺应发展趋势,转变观念,与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联手,将油藏开发方案与开发工艺有机结合,推行“一井一策一工艺”“一块一法”等不同的开发模式,扩大新区产能建设规模,形成多个产能建设阵地,开井数、产油量稳步提升。

第三阶段呈现出团结合作、注重责任、持续超越的精神,“感恩”文化孕育并形成。这一阶段也是鲁胜公司快速发展期,机构设置、区块发展、团队建设、人才队伍、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趋向完善,综合实力空前提升。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阶段。公司在没有新区块注入,生产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注重感恩教育,强化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进军海上,实现由陆地到海洋的跨越发展,在2010年攀登上了50万吨的产油大关。鲁胜由此跃升为胜利油田第四大油公司,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快速发展之路。

第四阶段呈现出仁义并举、拓新求变、持续提升、追求卓越的精神,“仁”、“新”文化孕育。这一阶段,是鲁胜公司二次创业的转型期,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德、仁”的培育与宣扬,注重人性化管理,关爱员工,不断强化员工学习、创新意识,提升员工整体素养,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作风,抓发展、抓改革,重新认识勘探开发,调整生产经营思路,积极推进机构优化改革、优化升级,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强化原油生产运行。

在全面梳理了鲁胜公司文化发展阶段、路径和文化形成脉络后,我们提炼出鲁胜公司的文化内核:信、新。

二是铸造鲁胜公司企业之魂:信·新之道。

在铸造企业之魂的时候,我们分析总结了鲁胜公司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过去,鲁胜人知难而上,自信自强,不断拓新,成功开钻了第一口新井王68-1井,坚定了疑难区块开发的信心!现在,鲁胜人迎难而进,恪守诚信,不断革新,成功完成了三级升格二级的转变,坚定了石油开发管理的决心!未来,鲁胜人需要攻难而胜,坚定信仰,不断创新,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坚守着“明德、尚仁、守正”的恒心!鲁胜人秉“信”持“新”,孕育了“信”、“新”的灵魂,播下了“信”、“新”的种子,形成了“信”、“新”的基因。

“信·新之道”解决了鲁胜公司文化建设中要回答的四个问题: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怎么做?我们的精气神是什么?

鲁胜公司确立了“创造油价值”的这一神圣使命;树立了成为“令人向往的特色油公司”作为愿景,正践行着“明德立信、尚仁求新”核心价值观,不断朝着“令人向往的特色油公司”的愿景迈进。

三是塑造鲁胜公司之行:信于心,新于行。

鲁胜公司在实施企业文化第一期工程——提核、铸魂工程后,接着进行了企业文化第二期工程——塑行工程。

塑行工程的主题确定为“信于心,新于行”。围绕主题,鲁胜公司实施了企业文化入眼、入心、入行工程,用文化引领战略、推动转型、提升管理、规范行为。把企业之魂生根到员工心里,落到员工手上。

如今,在鲁胜公司,提起文化体系“信·新之道”,可谓人人皆知,耳濡目染。“信于心,新于行”让每名员工树立了人生新的标杆。一位在基层工作的采油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自己虽然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自从熟知了公司的企业文化,逐渐发现采油工作不再是单调无味的,而是在“创造油价值”,是为社会、为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工作。在鲁胜公司,像这样对文化有感悟、受启发的员工越来越多。在相同的价值观、事业观引领下,企业员工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责地工作。

鲁胜人用文化引领战略,让文化生根,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信·新之道”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引领战略、文化推动转型、文化提升管理、文化塑造行为的“四个文化”管理探索之路。作为胜利油田转型为“油公司”发展模式的试点单位,鲁胜公司的 “信·新之道”文化品牌和“四个文化”文化管理模式,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4.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探索 篇四

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三初级中学

范宝峰

班级文化是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是无形的,也是最为核心的。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运用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方式。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可以说是润物无声、影响深远。下面我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最终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班级精神需要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精心培育,并与班级个性相结合而形成一种班级主导意识。它通常借助简单明确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并常常借助班名、班歌、班徽等形式加以形象的表达。“班名、班歌、班徽”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起始点,就像一场运动会之前的造势活动,可振奋人的精神。设计“班名、班歌、班徽”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会、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名、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

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活动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我曾以“阅读经典、快乐成长|”的理念带一个七年级班,我将制作精美的班级特色标志张贴在教室。

班名:阳光书苑

班风: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班训:学会选择,懂得珍惜 班级口号:境由心造,业自勤成

班级目标:与书同行,汲取知识,增长才干,传承美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班规:选择适宜的方法自主学习,珍惜宝贵的光阴。

选择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珍惜自主的权利。

选择健康的活动充实自己,珍惜生活的快乐。班主任寄语:

我们愿选择书籍,我们愿选择阅读,我们愿生活在充满书香的家园中,把梦留驻书中,把书留驻梦中,开启我们心灵之窗。

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是幸福的人生,阅读是快乐的人生,阅读是精彩的人生,阅读是高尚的人生。让工作和生活成为阅读学习的过程,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习惯和风尚。

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

里路——我们多读书;崇尚科学——我们博览群书;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

阅读,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阅读,让我们的民族精神起来。

又如,我曾把“让青春闪光”作为班级精神,适时召开主题班会,分别以“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为话题,让学生理解这些理念的含义,明白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学校组织的班级竞技活动。如在校运动会期间,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有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运动会上,我既追求良好的运动成绩,又把它作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契机。

我喜欢给自己的班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我命名的班级有亮剑班、阳光班、新四班等。亮剑班,希望学生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勇往直前不断进步;阳光班,希望学生阳光、健康、珍惜青春岁月,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新四班,希望学生像军人一样刚毅而坚强,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

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会提升班级管理档次,使工作更有效。如期中考试后要奖励学生,我让学生写颁奖词。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推举出本组进步最大、最值得表扬的学生,然后小组集体给出颁奖词。接着由小组长上台宣读颁奖词。小组长用自己最动听的语言来宣读小组的合作结晶,然后大家掌声请被表扬的学生上台,老师站在讲台旁边,以自己最美丽的笑容来迎接这名学生,说着赞扬的语言,然后颁发奖品。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我让小组把颁奖词写好张贴到后黑板上。这次活动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或许是一辈子的记忆。在这样的活动里,学生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形象得到了提升,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小组同写颁奖词,学生之间更加了解、团结,以后的学习、活动也更好开展。

颁奖词选登:

a、数学课上总有她那自信的身影,小组活动中总能听到她那大方的讲解。她不怕出错,勇往直前,前进的路上总能看到

她的身影,她用自己睿智的大脑,在数学这神奇之路上发挥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她就是王丽。

b、学习上,踏实勤奋;纪律上,沉默是金;劳动上,按时到位。期末考试中取得18分的进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她就是我们组的进步之星——杨阳!

c、她一直默默地学习,她一直默默地努力。在别人玩耍闲聊的时候,却没有人注意到她正在低头学习。汗水不是白白挥洒的,努力不是白白付出的!她——马奔,以自己的努力取得了19分的进步,让我们鼓励她再创佳绩!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我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热爱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培养民主作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善于理解学生。

我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激所有抚育、帮助过自己的人,学生与老师同学逐步融洽相处。

a、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让学生明白教师

工作的辛苦,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倾听。

b、中秋节:让孩子对不在身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打个问候佳节的电话,让他们懂得团圆的日子,亲人不在身边是多么的遗憾,想办法来弥补这份相思。

c、重阳节: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块重阳糕,做一件敬老的事情,说一句祝福的话,对家中的老人生活与思想进行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讨论 “我长大要怎样孝敬老人”这个话题。

d、感恩节: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爱自己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做一件感恩的事情。

e、圣诞节: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你不想做的事情。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对未来的自信。在让他们取得成功与荣誉时,圣诞老人就会给这些自信的孩子送去一份礼物。

f、妇女节:让学生明白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给予我们的爱使我们拥有的幸福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比海洋里的水还要深。为妈妈做一件事(洗脚或敲背10分钟)、一个甜密的吻。

g、生日:坚持在学生生日的当天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并要求其他学生向小寿星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在班级精神文化中,既有外在表现形式的展示,也有内在精神的积淀。要使班级精神文化有品位有特色,一朝一夕的努力不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式的情绪化投入也不行,必须有长远的积累和耐心的营造。

1.要有文化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建设班级文化的前提是认识到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很必要。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我们现在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一样,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恶劣的环境:空气已不再新鲜、天空已不再蔚蓝、河水已不再清澈、食品已不再安全。重视文化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2.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刚入校,他们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要在一个集体中和谐学习生活,短时间内难以办到。这就要求文化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5.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篇五

商业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成为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街区是商业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整个商业活动,街区的品质、服务质量等对商业活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化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街区内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与展示,将为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我国众多街区大多商业发展已比较成熟,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对街区突破性发展意义重大,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街区环境品味、增加街区文化内涵等将有助于街区知名度及吸引力的提高,促进地区商业的快速发展。

本着“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公司理念,绿维创景经过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相关研究总结,对街区品质提升及文化休闲名街打造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文化休闲名街发展模式的探讨中来。

街区是居住和商业的最佳结合点,是城市性格的完美诠释。开发比较成功且有特色的街区,可进行品质提升,成为城市名片。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街区已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如没去过香榭丽舍大街,就不能说到过巴黎;没去过第五大道,就不能说到过纽约;没去过王府井,就不能说到过北京,这些各具特色的街区,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彩。文化休闲名街是街区升级发展的新方向,是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绿维创景经过研究认为:过去商业街的文化展示是被动的,是街区商业发展的附属品,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挖掘展示历史文化,提高文化在街区发展中的比重。商业是街区发展的根本,相关研究已比较深入,绿维创景独辟峭径,提出从三个角度、四个方面对街区进行文化休闲化打造,以实现街区新突破。

街区品质提升迫在眉睫

街区,具有较大的业态组合力,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拥有完善的环境设施,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精神家园,能最大限度的聚集人群,为商业提供充足客群。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街区数量日益增多,仅商业街就3000多条,未来两年内更有望突破5000条,如此多的街区,必然充斥着激烈的竞争,街区品质提升迫在眉睫。我国商业街数量众多,雷同现象也比较严重,如:纯粹的商业街除了条条框框的高楼大厦外就是纷繁复杂的各类商品,让游客看的眼花缭乱却不知所终,逛累了却找不到休息的场所;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的老街区,要么文化挖掘不够,要么遗迹展示欠妥,特色不突出,游客身在其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开发商的目的仅仅是商业经营,忽视了环境、服务品质的改善,极大的降低了街区的吸引力,减少了游客的回游率,不利于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时下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各行业都放慢了发展步伐,尤其是第二产业更是遭受重创,如此萧条的经济态势下,寻找新的突破口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点,于是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第三产业,希望通过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复苏,作为最活跃的商业和最具有带动效应的旅游业受到高度关注。街区是商业活动的有效承载体,商业活动发展的好坏,街区吸引力、环境、服务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经济危机大环境下,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提升街区品质,对经济恢复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旅游是商业活动的催化剂,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景区化手段发展商业街,能丰富街区的休闲业态,提升街区的休闲氛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用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能提升街区的经营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吸引力及满意度。因此,街区文化休闲化打造,是商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激活经济的有效途径;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将有助于街区品质的提升,为文化休闲街区的打造奠定基础。

文化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着力点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街区是城市的血肉,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同时具备了骨架、血肉和灵魂,才称得上完整的城市,而在这三者中,作为灵魂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只剩躯壳,则不能称之为城市。每个城市一般都有独特的大文化,一个街区也应有自己的特色小文化,文化对街区品质的提升,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文化能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过去人们也都在谈文化,也都试图通过文化来改善街区环境、增加娱乐元素,但这些文化都是虚的,不能落地,对街区发展没有实质的推动作用。绿维创景认为,以文化为媒打造文化休闲名街,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是能落地运营的文化,并且能渗透到街区的机理中,可有效激活街区活力。

以旅游为附着点,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对街区进行品质提升,有利于改善街区的服务质量、提高街区的环境品味、提升街区的整体档次,最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可在旅游中应用的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如:

文化内容: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56个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可用于旅游开发的主要有:历史遗迹、名人文化、历史传说、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等等。

开发类型:文化展示方式呈现多样化,如历史遗迹展示、传说演艺、情境雕塑、情趣小品、文学作品长廊等等。

绿维创新:依据现有文化展示类型,提出了故事连环画形式,如“盐业百态图”,就是将盐城的盐文化发展史用百米长卷形式加以展示;提出第五面的概念,即除了在建筑内部进行休闲化打造外,更充分利用建筑外墙、顶层和地面等,利用壁画形式展示地区特色文化等等。

景区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新手段

提到街区,人们一般都会有两个层面的概念:第一层面是纯粹的商业区,包括商业街、步行街、商贸大厦等,这是狭义的街区概念;第二层面则是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居住区,类似街道、胡同等的概念,这两种概念均忽视了商业与居住区的联系。绿维创景所定义的街区,不仅指商业区和居住区,更是一个泛街区的概念,既是对两个层面街区概念的整合,又是对

两个层面街区概念的延伸,包括政治、经济等专属街道。无论是广义的街区,还是狭义的街区,环境、设施、吸引力等是其必备利器,而对这些利器进行景区化提升,将成为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新手段。

对街区进行景区化提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是通过提升街区的整体品质、服务质量及娱乐休闲水平,打造文化休闲名街。目前我国许多著名街区发展的着力点不在旅游上,但由于其极高的知名度,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为了服务并有效分流这部分游客,街区管委会开始自发的发展旅游,但这种自发行为仅限于为服务而服务,是量的变化,缺少了质的提高,不利于街区品质的提升,更不利于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对街区进行景区化提升,能使这种自发的旅游服务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即管委会乃至政府在管理发展街区时,积极主动的去为旅游者服务,在满足旅游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街区的娱乐性、体验性和服务质量等。

当然,街区景区化后,主要职能仍是商业,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赋予了街区更多功能:旅游项目吸引了人气,商业活动留住了人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商业街带来了财气,促进了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

街区类型不同,景区化打造手法也各不相同:商业街更强调人气,这类商业街品质提升时可更多的注入旅游元素,在开展商业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旅游发展,增加街区的娱乐性;居住型街区则强调环境的舒适度,这类街区用旅游手段打造,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街区的环境,增加舒适度,提高居民及商户的满意度;行政区、经济区等类型的街区,服务对象不是普通大众,仅限于街区内的从业人员,因此旅游在其中所占比重更小,游乐项目的设置应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基准,依据其需求改善环境、设置游乐项目等。

休闲化,休闲名街活力激发的催化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化将成为人们追逐的重点,参与性、体验性越来越受青睐,对于靠环境、质量吸引顾客、住户、旅游者的街区,尤其是将人气转化为财气的商业街区,休闲化显得尤为重要。各种泛化休闲化娱乐项目的设置,将有效激发街区活力,使街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成为文化休闲名街活力激发的重要催化剂。

对商业街进行休闲化打造,主要指休闲业态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

调整商业结构:依据街区档次、服务对象需求特征等引入商品。不同类型商业街业态结构调整方式不同:综合型商业街区,可将同一类商品集中经营,打造商圈内不同类型特色街;长街型则需突出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居住区则更多的是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服务。

业态休闲化提升:打破固有的买卖模式,采用活体模特等形式;与电视台合作举办各种购物娱乐项目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如美食大赛、摄影比赛等,吸引旅游者参与,提高互动性。

休闲项目引入:休闲娱乐项目是每个景区必不可少的,好的娱乐项目,对商业街品质提升尤为重要,如对街区进行高档休闲化打造,引入旅游演艺、蹦极、高尔夫、保龄球等休闲运动

项目,增加游客参与性,提升整体吸引力。

“三招四式”,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新模式

绿维创景依据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实战经验,提出了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三招四式”发展模式,即从“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三个角度,“景区打造与旅游总规编制、A级景区创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商业业态休闲化调整”四个方面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见“文化休闲名街打造模式”图)。任何街区都可依据自身需求特征,运用“三招四式”模式进行品质提升发展。

对商业街进行景区化打造,是在新的社会形式下的突破与升级,绝不能局限于旅游要素配置、旅游规划通则要求和A级景区标准中,而应该跳出“A级和景区化”这两个基本要求,站在更高层面进行打造;用景区化打造休闲文化名街,是用A级标准完善街区基础服务设施、用旅游六要素的概念提升街区的服务档次、用景区的管理手法提高街区的管理水平。

1.创A级景区

将商业街打造成A级景区(主要指级别较高的4A级、5A级景区,4A级、5A级景区是较高水准的景区形式,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服务质量在国内均处领先地位),从表面来看是将纯粹的商业街打造成景区,但从旅游规划角度来说,对商业街进行景区化提升,本质上是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在进行规划时不应就A级标准来谈街区打造,而应在A级标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全新的旅游、休闲、娱乐元素,结合比较成熟的商业元素,高标准、严要求,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依据A级标准进行自我检测,逐一找出差距,按照标准要求和差距进行完善。

2.景区化与旅游总规

(1)旅游规划

城市商业街景区化升级,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工作,在规划依据方面,首先规划应服从城市功能分区、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在有关城市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同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其次规划应遵守或参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及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园林景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技术规范。

(2)相关设计

商业街旅游吸引物及游憩方式的设计:游憩方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商业形态的趣味化、主题化、体验性与参与性设计,商业配置的全程游憩化设计,以及商业行为的游乐化设计等方面。

景观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步行街的景观首先是商业型景观,其打造可运用情趣化、情景化商业景观等,消费型景观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可因地制宜进行打造等。

旅游功能分区和游线设计:旅游功能分区设计要与商业业态布局结合,旅游游线的设计要与商业人流的流动线结合,同时满足商业和旅游的双重要求等。

3.城市文化名片打造

城市文化是城市间进行区别的最重要因素,城市不同,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也不同,这也是不同商业街进行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破点,在商业街打造过程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才能增强吸引力,文化是深化休闲名街内涵的重要工具,也是城市名片打造的新抓手,主要包括情境化、游乐化、活动化等打造手法。

情境化:城市文化展示的最好舞台,也是最能潜移默化传承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打造手法有情趣雕塑、建筑风貌、壁画小镇、动感艺术、立体花坛、立体街画、故事连环画等,如我院打造的盐城“盐业百态图”。

游乐化:采用游乐化方式来展示文化,应体现艺术性。旅游景区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可依托于当地文化,引入演艺;可举办各种参与性项目,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娱乐项目的设置也可融入文化元素。

活动化:主要指举办各种论坛、节庆活动,进行文化营销。

4.业态休闲化提升

业态休闲化是文化休闲名街休闲化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业态休闲化提升时,依据商业街类型,可采用不同的项目设置手法,不同类型街区间可重复建设,而具体实施项目则应依据商业街所处位置、资源现状、发展趋势等因地制宜进行策划、设计。

长街型项目设计:以文化为魂,设计各类项目,小型广场、各种小商店、情景雕塑、服

务设施等。需要完善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一般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均放在商业街的入口处,与广场共同组成游客集散地,其外部景观应与商业街氛围融合;商业街内还应注重休闲座椅等的设置,休闲座椅可与雕塑结合,增加休闲趣味性。

商场型项目设计:休闲化氛围提升,如商业街内部装饰应突出中国红,楼层间空旷区域适当的放些装饰画、假山树、情景雕塑等;业态休闲化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商品进入门槛,以经营品牌产品为主,丰富商业业态,如餐饮店、酒吧街、KTV、电影院等等;一是在原有商业业态上的调整,丰富购物内涵,引入各类娱乐活动,如活体模特、美食大赛等;一是休闲项目的引入,如真冰溜冰场、保龄球馆等娱乐消费项目。

6.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篇六

1.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已经得到了其他人对自身的肯定,所以潜意识中就非常的不喜欢体育。所以,高等院校里面各自不同的环境差距,就使很多的体育思想开始萌发出来。因为学校之间的基础,办学水平,办学的文化,设定的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还有所在的地区,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的不同,都让高等院校里面的文化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1.2受教学能力的影响

教育的思想和使用的办法都非常的落后。现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运动,然后根据“三基”要求,盲目的增加课程和活动量来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强制,没有重视新世纪提出的“欢快体育,健康体育”的内涵,还在愚昧的教授“竞技”模式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老师当成关键点,运用“强行灌溉”等落后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会极大的削减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体育课不过是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的观念。因此这种不科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着高等院校体育的进步。

1.3受课外体育活动传统指导思想的影响

高等院校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课活动之外,把其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校级体育运动队上了。因为想要在重大的体育比赛中获得奖项,所以学校只重视对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没有把以人为本当成核心,也不可能促进整体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和国家倡导的观念是不相符合的。

1.4受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里面的老师数量要非常的充足,主要就是确保有足够的年轻体育老师。现在,我们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里面的老师正在处于空缺状态,年轻老师的数量很少,年龄大的老师又要退休。1970年左右毕业的老师们现在大多数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然而1990年毕业的老师们的人数非常的多,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组成。根据有关信息表明,现在这些中青年老师们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受到了从前破旧思想的侵袭,学校里面缺乏优秀的老师,年龄在35岁以上的全方位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年轻老师考虑到工作生活等一些因素,还有经济的影响等等,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偏差,所以他们玩忽职守,不热爱工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规模小,基础差的高等院校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1.5受场馆设施建设落后的影响

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对体育的整体认识不够深人,所以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投人资金就很少。学校里面的体育操场建立的时间很长,场地也比较破。特别是西部一些院校,很多都没有足够的体育场所,所以高等院校的体育发展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1.6受社会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社会价值思想的变化导致了以前的教育形式开始转变成专业技术形式,不再是对每个人进行培养,而是对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重点培育。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的时候,因此这种转变也给高等院校里面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从而没有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2.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构建

2.1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形成各具特色、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时代特点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是归属为学校里面的社会文化中的,但是每个学校的产生背景,整体架构,制定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带有各自的特点。学校的体育文化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追随主流方向还要有自己的特点,特点是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让它蓬勃发展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大的号召力。找到学习体育文化独有的特点,培养“体育精神”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它未来进行规划。在学习历史文化所有的根基上,按照每个学校的真实状况,完善的进行规划。第一就是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办学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个需求,才可以使学生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进步。第二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和学校里面的设施设备,老师资源和课程的开设进行统一,不可以忽视实际性的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地方的需求要符合学生的个性。高水平的建立,高规格的创建,高水准的管制,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追求体育文化的最高品格,是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是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永远追求的方向。用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文化的创建活动,也就是说最大力度的使学校里面的凝结,创新,培养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动力中得到飞跃的进步。

2.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体育文化进人新世纪以后,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创建工作的核心应该放在软硬件的和谐问题上:一是学校里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思想的和谐;二是体育运动的展开和优良的校园风气之间的关系要很好;三是体育思想要符合整体观念;四是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和普通体育文化要统一起来;五是每个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六是课余的体育活动和课堂上课内容的和谐;最后一个是积极向上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彼此间的和谐。

2.3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的群体关系属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使彼此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更多的共同点与更大的相容性。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开展生动而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反映学校的物质文明,也能反映学校的精神文明,体现出校园精神和校园风貌。凡是校园的体育实践活动,教职员工的积极参加是此项活动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职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师生们在体育活动的碰撞、交融中,容易使认同感和心理相容性增强,使师生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稳定状态。这种体育实践活动就可能导致产生某种群体关系属性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反之,教职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差,群体关系处于混乱和离散状态,则不可能形成固定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

2.4适度接纳外来或地方文化

7.客家文化探索 篇七

“文化空间”一方面为华人们营造了文化归属感, 使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保持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这有利于主体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人们过于依赖本民族文化, 固守在本民族“文化空间”当中不愿意走出去, 这既不利于客体对主体文化的了解和适应, 也不利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甚至有可能引起“文化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 ”的滋生。

主、客体文化之间存在哪些关系类型?海外华人能否平衡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应该如何积极有效地适应“主体文化”?这些将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1文化空间的概念、意义及变化

美国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国家, 但时至今日仍然由以白种人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主导, 所以来此定居、学习、旅游的华人们便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创立发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空间”, 如:华人教堂、旅行社、超市、餐馆、电台、电视台等。在华人们精心营造的“文化空间”里, 相同的文化身份、 类似的文化经历让他们互诉衷肠、相互提携, 共同的文化习惯令他们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从历史上看, 华人“文化空间”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C. N. Le (2006) 在“首批亚裔美国人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s) ” 一文中写道:“华人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被禁止与白人通婚, 他们无家无业, 只能偏安一隅苟且偷生[2]。”遍布美国各地的 “中国城”最初其实是华人们为了躲避主流社会的排斥和迫害, 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不得不在异国他乡的角落共同建立的家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华人地位的逐步提升“, 中国城” 除了发挥华人聚居的功能之外还为美国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了巨额利润, 因此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形式保留至今[3]。

今天, 受“全球化”“商业化”“资本化”等现代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中国城”, 移民群体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跨移民 (Transmigrant) ”就是在交通通信手段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的新移民类型。“跨移民受工作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跨越国界, 从一处往返于另一处, 但是与本民族之间依然保持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联系[4]。”

移民们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但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使他们与本国、本民族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穿梭于各种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之间, 他们的“文化空间”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 而是心怀天下, 它代表的是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适应力水平。

2文化适应及其类型

文化适应 (acculturation) 是指“由个体组成的, 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5]”。

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John Berry (1997) 把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适应类型分为四种, 分别是同化 (Assimilation) 、分离 (Separation) 、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 和融合 (Integration) 。前文所提的海外华人的“文化空间”代表了“客体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而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文化则属于“主体文化” 或“移入国文化”的范畴, 因此客体文化和主体文化各有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

如果移民完全放弃本国文化转而信仰移入国文化则属于文化空间上的“同化”现象;移民虽然身处异国, 但始终尊奉本民族文化至上、不接受移入国文化, 或者因为遭受种族偏见而被强行与主体社会割裂开来, 这些情况都属于文化空间之间的 “分离”,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美国早期的“中国城”就是华人被迫与白人阶层分离的典型;如果移民对本民族文化和移入国文化都丧失了认同感, 则处在文化空间的“边缘”地带;而最理想的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移民既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又积极地融入主体文化当中, 既保持本国语言、实践本民族的文化习俗, 又与主体社会保持着深入密切的互动和接触, 甚至得到了主体文化的接受和认可, 前文中所提到的“跨移民” 群体就是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能够有效平衡本国文化和移入国文化的典型。

华人们是否能积极有效地平衡主、客体两个“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海外的文化适应力表现如何?

以海外华人群体当中的中国留学生为例, “我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这些青年在心理方面还不成熟, 对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承受能力比较弱, 特别是在海外留学生活中, 缺乏熟悉的好友, 难以找到倾诉和感情交流的对象, 这些都增加了留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 感到迷茫与疲惫, 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6]”。

有研究显示大量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更愿意和华人交往, 他们表示和华人在一起更容易沟通, 容易找到有共同的消费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朋友。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和欧美人等其他人种交往时”, 有人说:“很难深交。”, 有人说:“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懂不要乱说, 献丑不如藏拙’, 在人际交往方面和老外交往比较被动。”“留学生喜欢待在自己的群体中, 不喜欢走出群体去接受不同的文化, 甚至是排斥、逃避所有的文化交流[7]。” 因此,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 如果长期禁锢在本民族“文化空间” 当中, 就意味着与主体文化严重“分离”。

3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Martin和Nakayama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心理调试和亲身实践才能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空间, 这个过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尤其当人们对某一特定的文化空间认同感越强, 这种调试和改变就越困难。

在美国, 华人学生常常感叹与主流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接触交流的机会少, 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住校, 而且肩负着大量的社会活动和校外兼职, 学生之间见面交流的机会远远少于在中国的大学生们。同时, 教授们不坐班, 虽然他们每周有固定的办公时间, 但能和每位学生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屈指可数。 所以, 对留学生而言, 即使希望接触、了解主体文化, 但最容易接近的还是华人的“文化空间”。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 面对主流社会的文化冲击, 亚裔青少年赴美留学中面临的跨文化适应困难, 主要集中表现在语言障碍、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问题和高风险行为等方面。”[8]针对留学生们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文分析的主、 客观原因, 本文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第一,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移民进行文化适应的前提。熟悉和掌握移入国的语言不仅为华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充分的便利,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适应外国文化的自信心。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有其他多种能力, 如1善于倾听;2懂得如何运用非言语手段如肢体语言进行沟通;3熟悉和了解不同文化言语交际风格的差异, 如英语国家的人们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 青睐直来直往, 属于“低语境文化”, 而中国人在交谈中由于顾及人际关系、面子等因素, 不善于直抒胸臆, 而是让对方通过字里行间的潜台词揣摩说话人的意图, 这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熟练掌握移入国语言的基本要素, 因地制宜地与主体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适应的质量、减少文化冲突的发生。

第二, 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 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9]。”价值观支配人们的行为, 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比如在鼓励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美国课堂里, 中国留学生感到“很难做到积极而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10]”。因为美国文化注重“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言论”, 学校教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 发言活跃与否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的重要标志。而中国学生往往受到“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更善于倾听而不是演说, 习惯表现谦逊而不是张扬个性。

两种价值观念本无优劣之分, 但生活在美国文化环境当中不了解、不接受这些差异, 甚至一意孤行则会导致心理不适和文化冲突。留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堂前后的充分准备, 建立起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以“参与者”的姿态加入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当中。价值观念是认知和信念的结合, 起着组织和引导个体行为的作用, 因此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适应主体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 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

“与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对移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为他们观察与学习新的交际模式与价值观念、建立新的社会网络, 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创造机遇[11]。”因此, 海外华人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拓展交际范围、改变局限于“华人空间”的状况。以留学生为例, 既然校园和课堂不能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文化交流的空间, 主动寻找、积极参与主体文化的社会实践是跨越“舒适区”的有效途径。比如参加由主体文化或多元文化组成的学生社团或公益性的社会组织, 如果是教徒可以选择英文而非华语教会。在这些社团当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聚会和活动, 参与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结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并学会与之沟通和相处。

第四, 开展文化考察。

“文化考察”是在课堂和书本之外深入接触了解某种文化艺术的学习途径, 它可以通过观察、访谈、参与式体验等方式进行。

以美国的洛杉矶为例, 在那儿除了有好莱坞、贝弗利山、迪斯尼这些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之外, 还分布着中国城、墨西哥城、韩国城、日本城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实地考察这些社区, 观察体验不同的社区生活, 或与当地的居民交流, 对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大有帮助。此外, 民俗博物馆以及各种民族文化聚会也值得参观学习, 欧美人的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 墨西哥人的“死亡日”印第安人的“Powwow”日 (一种民族聚会) 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开展实地考察和生活体验, 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力水平。

4结束语

本民族的“文化空间”在短期内能为移民提供技术、信息、 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帮助他们适应主体文化。但是从长远看, 对本民族文化依赖越重, 与主体文化的交际自然减少, 文化适应因此受到阻碍[12]。所以处理好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文化适应力水平的发挥和发展。

在理想的主客体“文化空间”关系当中, 一方面, 通过本民族的“文化空间”, 客体文化在主体文化中保持其独立性, 维护其民族文化身份;另一方面, 客体文化意识到了主体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融入“主体文化空间”当中去, 既不被它“边缘化”, 也不被它“同化”, 而是保持着彼此之间平衡交融的状态。

为了达到理想的“融合”状态, 海外华人们在身体和心理上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主体文化: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开展文化考察等。这些文化适应策略有助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高华人们的文化适应力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情怀和自信成熟的心态。

摘要:文化空间是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的特定场所, 以移民、留学生等为主体的“客体文化”和由移入国社会构成的“主体文化”各自形成自己的“文化空间”。主、客体文化之间存在四种关系, 分别是同化、分离、边缘化和融合, “融合”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状态。为了更好地适应主体文化, 文章提出了针对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的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空间,文化适应,主体文化,客体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1]Martin JN, Nakayama T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ontexts[M].New York: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0:89.

[2]Le CN.The First Asian Americans[J].Asian-nation:The land-scape of Asian America, 2006, http://www.asian-nation.org/first.shtml.

[3]Sorrells 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Justice[M].Los Angeles:Sage, 2013:106-111.

[4]Porters A, Guarnizo L&Landolt P.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ism:Pitfalls and Promises of an Emerging Research Field[J].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999, 2 (22) :217-237.

[5]Berry J W.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1997 (1) :5-34.

[6]庄若冰.浅议中国留学生海外跨文化适应状况[J].高等教育在线, 2014 (775) , 149.

[7]梁佳玲.跨越文化的障碍, 不仅仅是交流的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1) :7-8

[8]袁琳.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困境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2014, 20 (5) :141-145.

[9]Prosser M.The Cultural Dialogue: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 1978:174.

[10]王电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学业适应困难及应对策略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2 (5) :148.

[11]Kim YY.跨文化能力——交际与跨文化适应的综合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122-130.

8.弘扬长寿文化 探索长寿奥秘 篇八

原来,早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南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达到总人口的10.2%,即先于全国18年出现人口老龄化,2000年末,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36万,占总人口的17.3%,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96位,平均每百万人口中有51位,远远超过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即每百万人口中有30位百岁老人)。2001年百岁老人增加到423位,2004年初60岁以上老人142万,占总人口的18.3%,80岁以上老人18万,90岁以上就有18,000人,100岁以上健在的已达449人,南通与广西巴马县、湖北钟祥市并列为中国三大长寿区域,南通百岁以上人瑞多,比例高,令世界瞩目。包括联合国有关组织和海内外多个国家都对南通长寿之乡现象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来到南通实地考察,探求长寿之道,长寿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加之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与上海一江之隔,交通便捷,经济发展迅速,目前GDP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在江苏排名第三,南通又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清末状元、爱国实业家、思想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张謇早在100年前就在家乡进行了实业、文化、教育慈善等领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南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中国人自主建设和全面经管的城市典范,其始之早、功能之全、观念之新,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今年,还将迎来南通博物苑的百年华诞。长寿博物馆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缘源的,它是南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真实写照。

南通长寿博物馆成立近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功能日趋显现,这些功能主要是:研究长寿之道,介绍长寿之法,弘扬长寿文化,提供长寿服务。他们努力开拓创新,为建立调研、展览、会议三位一体的长寿文化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深入到南通下辖三区四市二县访问调研,采集长寿老人和百岁寿星的各种典型材料和文物。如在海安县西场镇采访“金石长寿”老人仲贞子;访问西场镇的老年人公寓,走访市区寺街104岁寿星施志纯的故居;访问了通州市百岁寿星后人;慰问了现年107岁的老人王松青等。长寿博物馆与市旅游局、老龄协会共同主办了“弘扬长寿文化、探索长寿奥秘”展览。这是对南通市大范围的长寿现象科研成果的首次全面展示;还举办了多种培训班,让人们了解生命科学,人体宇宙科学,认识生命起源,介绍养生知识,还搞了一些老年性活动。今后,拟举办的展览有:南通狼山宗教文化与养生展、仲贞子金石长寿艺术展、南通风筝健身展、南通书画长寿养生名人名作展、南通蓝印花祝寿艺术品展、破译长寿密码科普展等。主办单位还特与市老年科协联合召开“南通长寿文化研讨会”,从弘扬先进文化的视野,透析南通长寿现象的奥秘,打造会展经济,也为南通长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挖掘文化内涵……听了尤先生的介绍,使我对南通长寿博物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做水果拼盘初一作文下一篇:海事行政执法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