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指南针

2024-07-30

大班教案指南针(精选6篇)

1.大班教案指南针 篇一

大班线条画教学实践的研究

**县青少年广场幼儿园

**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装着一颗种子。”绘画能让幼儿舒展自己内在的情感。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关键词:发展指南

绘画创作

审美情感

艺术创造力

线条画,即儿童线描装饰画。“它具有装饰、美化、组合之意。是用多种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描绘和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一、大班线条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但是在大班线条画教学的观摩和考察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大班幼儿对线条画表现手法的运用很不理想,更谈不上进行富有个性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直接影响着幼儿审美情感的表现和持续创作线条画的兴趣。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线条画教学的认识和组织水平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感引导缺失,导致幼儿绘画热情难以持续

大班幼儿受生活经验、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影响,画面常常表现出“不合规范”或背离原有创作意图。然而,教师对幼儿的创作特点和作品往往缺乏理解,惯于以作品的技法运用或画面内容是否与教学主题内容相一致,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一旦幼儿的作品与教学要求不一致时,教师便给予“善意的”制止甚至批评,这

种做法缺乏有效的情感引导,很容易打击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会使幼儿逐步丧失绘画的信心——因为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倾向已有所发展,有一定的荣誉感、自卑感等等,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

同时,不少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呈现出重技能训练、轻情感培养的倾向,且偏重对线条表现和装饰技巧的临摹训练,直接导致作品缺乏灵动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而且不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必然使幼儿缺乏绘画思考且易陷入盲目模仿范画的境地,从而违背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教育应该贯穿幼儿教育的始终。

(二)技能指导不足,导致幼儿的创作水平停滞不前

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绘画创作时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发挥,忽视必要的绘画技能传授和指导,幼儿因缺乏一定的技能,而无法把内心所想用画笔充分表现出来,导致创作效果不佳。这样,幼儿就无法在创作中获得必要的能力发展,也必然导致其创作水平停滞不前,美术教育目标无法最终达成。

事实上,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及兴趣培养与技能掌握同样重要。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必然会压抑幼儿艺术创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

要改善当前大班线条画教学的不足,教师就必须紧紧把握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绘画水平,从情感引导和技能指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精心设计方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让线条画创作真正成为大班幼儿自如表现个人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二、对策

(一)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作品的欣赏、创作与交流

1.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以肯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地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线条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与别人不同的画。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欣赏和建议的口气和幼儿一起评画。当幼儿出现与教师绘画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时,要基于关

注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绘画方法所产生的的画面变化,让幼儿知道绘画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存在错与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创作效果。

2.创设与作品互动机会,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

首先,为幼儿创造更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幼儿在参观、交流、临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拓展他们的创作思维,提高参与线条画创作的兴趣。

其次,让每个幼儿在创作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教师要善于观察,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性,在幼儿创作中提出合理的操作要求并提供适宜的绘画材料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创作线条画带来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激发其艺术创作兴趣。

最后,让幼儿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进一步激发艺术创造力。我们让幼儿与其创作的线条画作品互动,使其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也在学习其他同伴的作品中,激发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例如线条画活动“亚运火炬”,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通过卷、粘贴等技能自制成“火炬”,与同伴进行“火炬接力”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幼儿自发比较作品,对自制作品的喜爱也溢于言表,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又如,我们与幼儿一起将其自制线条画作品用来装饰班内的环境和室外走廊,当有人驻足欣赏这些作品时,幼儿便获得了更多自豪感与创作动力。

(二)加强技能指导——通过画线、构图、装饰训练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注重情感引导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创作的技能指导。可从三个途径入手:

1.画线指导:通过趣味线条涂鸦,开启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大班幼儿能画出一些常见的线条,但是如果缺乏引导,他们对线条的认识就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形态上,在绘画时无法获得更多体验和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认识线条的形态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或粗或细、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涂鸦创作中赋予线条生命力。然后,组织他们简要分析不同线条的形态特征,尝试为线条起名字如“长城线”、“牙齿线”等,便于记忆该线条的特征。在幼儿能画出各种丰富的单线条后,指导他们利用涂色方法将两种不同的线条进行创意组合,从而演变出更多复杂多变的线条。于是,幼儿作品中的线条形态逐渐丰富,画面效果也更具感染力。这样的线条创作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能激发幼儿独立创意绘画的想法和信心。

2.构图指导:进行线条的创意排列与组合训练,提高幼儿的线条表现力

排列与组合的对象有很多,各种点、线条、图案都可以,而使用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因此线条之间的组合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形态,引导幼儿认识到这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大班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逻辑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

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回忆生活中的经验,如:商店里的食品是如何有序摆放的?做操时队伍是如何排列的?等等,指导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寻找一些有规律的线条序列现象,并运用到其作品中。当具备一定的排列与组合认识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排列与组合的创意制作。教师在具体指导中是要努力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有创意地运用线条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在创作中充分表现出线条画的丰富性和变化感。

此外,在创作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绘画材料对线条排列的方向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适当提供各种形状的纸材,配合开展多样化的线条画活动,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创作,如为环形的轮胎设计花纹、为长条形的表带添加装饰等。

3.装饰指导:通过模拟佳作和独立装饰作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并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

在幼儿进行线条画作品的创作时,教师要充分注意其心理特点,即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不稳定,好奇心不持久,长期使用某一种工具容易产生厌倦。因此要提供多样化的操作媒介以刺激幼儿的持续操作欲望,满足其自由探究的需求。由于幼儿在使用不同工具进行绘画时还喜欢选择不同的颜色,但是当画面选择的颜色过多,色彩的搭配又没有处理好时,画面就容易显得“脏”而“乱”。因此教师要具体指导幼儿在使用工具时应循序渐进,可先由单色逐步过渡到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还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线条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颜色要如何表现才能形成差异,使主体更为突出。

2.大班教案指南针 篇二

下面将结合课例《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 阐述《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目标的制定———阅读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阅读活动教学目标时, 教师常常会感到困惑, 一本优秀的图画书究竟能使幼儿获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与故事教学、看图讲述教学在目标的制定上应有哪些区别呢?阅读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 明确了目标1“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指南》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更为具体的阅读活动年龄段发展目标。

在学习、理解年龄段发展目标后, 教师在认真阅读《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图画书后, 结合班级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从知识能力、学习策略、社会情感方面制定了阅读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1.阅读电子书尝试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小兔种大胡萝卜的过程;2.能根据画面的线索, 通过排序、猜测, 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图书的理解;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 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二、呈现的形式———阅读活动组织方式的新探索

图画书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因为无论是扉页、封底还是环衬都是图画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指导幼儿从头到尾阅读图画, 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幼儿忽视的小细节, 也只有读懂了这些细节, 幼儿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一) 完整呈现的阅读———借助“小书”自由阅读和借助“大书”集体阅读

1. 借助“小书”自由阅读。

采用人手一本的“小书”这种呈现方式,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师一般在幼儿看完后, 会用“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看哪一页”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 之后教师据此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阅读。

2. 借助“大书”与教师同步阅读。

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对阅读材料获得初步的、整体的印象。教师通过在集体阅读中的适宜提问, 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二) 部分呈现的阅读———借助电子书有重点地阅读

一般来说, 中长篇绘本作品的故事事情节往往有鲜明的矛盾冲突, 且前半部分内容常常是后半部分内容发展的重要线索。对于这样的作品, 幼儿完整阅读时往往难以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 采用部分呈现的方式帮助幼儿有重点的阅读。

以阅读活动《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为例, 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目标, 将30页的图画书中的核心图画整理成如下10页的电子书, 并将故事分成3个部分与幼儿共同阅读, 使故事线索更加清晰, 帮助幼儿在首次阅读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内容, 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让幼儿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第二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让幼儿继续阅读电子书, 感受并理解小兔对胡萝卜的关爱。

三、学习的策略———实现阅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 实际上是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稚嫩但丰富多彩的心灵与神奇奥妙的图画书进行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 不仅要“看” (观察) 、要“想” (想象) 、要“琢磨” (探究) 、要弄个“水落石出” (理解) , 而且表现出了十分复杂多变的情绪情感。他们或高兴或悲伤, 或喜悦或忧愁, 一会儿情不自禁地比比划划, 手舞足蹈, 喜笑颜开;一会儿又唉声叹气, 愁眉不展, 甚至掉下伤心的眼泪……

虽然幼儿是阅读的主体, 但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用适宜的学习策略,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图画书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徜徉着、遨游着、观察着、思考着、探索着、猜测着、成长着、发展着……

(一) 经验迁移策略———联想生活经验理解图画内容

《指南》中强调阅读活动要“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既是幼儿与图画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 也是幼儿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 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帮助幼儿阅读的支架, 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启发幼儿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背景、情感态度等理解图画书。

活动环节 (一) :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教师:今天小兔想请大家帮忙种萝卜, 你愿意吗?幼儿纷纷举手表示愿意。

教师:你在幼儿园的自然角种过什么植物, 是怎么种的?幼儿1:我种过大蒜, 要给它浇水、晒太阳。幼儿2:我种过土豆, 要把土豆埋在土里, 要浇水。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种植经验。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 请你按照种植的步骤排一排、说一说小兔种萝卜这件事。

幼儿分成4个小组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幼儿分组在集体面前表达观点。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想的和小兔做的一样吗?师幼集体按序阅读并讲述图画内容, 幼儿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图画书完全吻合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

(二) 预期猜想策略———根据故事线索大胆想象故事发展

《指南》中强调“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 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图画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想象的火花, 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既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美丽的平台, 又对幼儿的想象提出了挑战。幼儿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 不断提高有意想象, 大胆构建故事的过程。

当然,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差异, 想象是一个逐渐丰富完整的过程。例如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 他们只能就画面上的内容展开想象, 一般停留在“画面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非常直观的内容;到了大班, 幼儿则能想到画面不能表现的内容, 开始想象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 等等。

活动环节 (二) :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的发展。

当幼儿理解了小兔种植萝卜的过程后,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你觉得小兔的胡萝卜会长多大?幼儿争先恐后地说:“会长好大”“像西瓜那么大”“会和小兔一样大”……

教师:小兔会怎样做才能种出好大的胡萝卜呢?幼儿1:天天浇水。幼儿2:要施肥、给萝卜晒太阳。

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大胆想象要给予适宜的引导, 帮助幼儿学习合理预期故事发展, 提高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

教师:你们说的都是要给植物足够的营养, 可是营养越多越好吗?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照顾自己的萝卜呢?幼儿1:土快干了才要浇水。幼儿2:小兔子每天都会去看胡萝卜。幼儿3:小兔子很喜欢的胡萝卜不让别人弄坏了。

(三) 精细加工策略———观察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的阅读目标是“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图画书中很多有创意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幼儿一拿到图画书之后, 首先抓住他们眼球的是美妙的图画、色调、形象。为此, 教师应抓住幼儿对图画的关注, 引导幼儿从画面和细节入手, 观察角色表情、画面色彩及背景等多种线索, 建立细节之间的联系, 从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1. 观察是幼儿阅读的支架———善于发现细节

一本图画书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如何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 要靠幼儿的眼睛、要靠幼儿的耳朵、要靠幼儿的观察, 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 就是给予幼儿进入阅读世界大门的钥匙。

教师:这幅图你看懂了吗?幼儿:看懂了, 小兔子做了一个梦, 梦见萝卜长得好大!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梦的?幼儿:有一个云朵在小兔子的脑袋边上, 这是在做梦。

教师:你看到了表示“做梦”的符号, 还有哪里能表现小兔在做梦呢? (教师指图中小兔的眼睛) 幼儿:小兔子睡在床上, 眼睛闭起来在睡觉。

教师:你为什么说小兔梦见自己的萝卜长得好大呢?幼儿:因为萝卜比小兔大好多好多。

教师: (指云朵中的小兔) 是的, 你们比较了萝卜和小兔的大小, 发现萝卜比小兔大好多。

图画书中的文字或是简单质朴, 或是童真稚拙, 或是跳跃动感, 或是诙谐荒诞, 因此,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幼儿关注美文中的诗化语言的细节, 让幼儿配上这些优美的的语言文字来讲述画面, 以实现《指南》中强调的“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的目标。

2. 理解是幼儿阅读的目标———多种形式表现

理解是思维的过程, 幼儿对于图画书的理解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指南》中强调“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即是通过多元的形式给予幼儿表达自我理解的机会。

一是动作表演———理解抽象词汇。

教师:这幅图上, 小兔在干吗?幼儿:在跳舞。

教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舞蹈呢?幼儿:好看的舞蹈。 (显然幼儿还不能运用丰富的形容词表达“这是欢快的舞蹈”。)

教师:你能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吗? (幼儿积极表演, 情绪愉悦。)

教师:你在跳舞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幼儿1:很快、很高兴。幼儿2:优美的舞蹈。幼儿3:欢快的舞蹈。 (幼儿开始尝试运用形容词表达,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使得不能果断判断)

教师:我们一起来跳舞,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腕花动作) 再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 哪段舞蹈优美、那段舞蹈欢快呢?幼儿:小兔跳的舞蹈欢快。

二是绘画交流———表达情感体验。

图画书中往往都会蕴含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美好的情感等待幼儿去发现和体会, 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运用他们擅长的表达方式, 即写画的方法表达情感体验, 这也符合《指南》中提出的“鼓励幼儿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 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要求。

活动环节 (四) :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教师:小兔把胡萝卜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关心他、照顾他, 你有自己的植物朋友吗?你会怎样关心自己的植物朋友呢?你可以在区角活动时画一画和朋友说一说。

教师将集体教学活动巧妙地延伸到区域活动中, 给幼儿更多的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1:我每天去看它和它说悄悄话。

幼儿2:我每天把它的样子都画下来。

幼儿3:我每天和植物一起晒太阳。

“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 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 教师要善于研究幼儿、研究图书、研究方法, 和幼儿共同构建学习的支架, 让阅读成为促进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方式, 感受阅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征求意见稿) [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8/list.html.

[2].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指南针和磁铁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利用磁铁的性质,来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通过思考:磁铁有指南指北的性质,为什么桌上的磁铁不指向南北?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来尝试用水浮、支架、或悬挂等方法来实现磁铁的自由转动。解决了自由转动问题,再来让学生制作指南针,具体设计了“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反思和改进方案”三个层面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制作指南针的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指南针来确定教室的东南西北,最后通过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关注知识,更关注身边的科学事实,尝试用探究与思考来理解知识与事实的联系。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两极能指南指北的原理制成的。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思考,尝试制作指南针、改进指南针。尝试用指南针确定教室的东南西北。

情感目标:确立利用科学知识来为我们工作、生活与生活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探究制作、改进指南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来实现磁铁的自由转动。

课前准备

1、磁铁自由转动实验:每组:条形铁钉、蹄形磁铁、旋转架、水盆(水、泡沫塑料)悬挂支架、线(一端大圈、一端二个相同的小圈)。

2、做指南针实验:指南针、大头针、橡皮、小磁针、纸片(有些材料学生自备)。

四张贴纸(东南西北)

3、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每组一个指南针、一小块铁、一块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个渔民出海打鱼,突然间海面起了风浪,乌云密布,你能帮他分清东南西北,向西航行安全回家吗?

师问:你知道磁铁的哪些知识?磁铁是怎样指示南北的?

出示一块磁铁,放在桌面上:这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师问:要让磁铁能水平自由转动,你可用什么办法?

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做完实验再来回答好吗?

(二)、探究

1、分组实验。

2、说说你是怎样让铁钉自由转动的?做给大家看一看。

3、小组讨论议一议:你认为什么方法最好? 自己做一个做一个指南针: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就是一个指南针,我们自己来学做一个指南针。

出示指南针,师:有了小磁针,用小磁针来做一个指南针,还缺哪几部分?要用什么材料做呢?

讨论交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说一说你为小组做什么?怎样分工?

出示实验材料:你能用教师给的材料做一个指南针吗?说说怎样做?

实验汇报小结。

制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可作哪些改进?

4、用指南针定方向:

指南针做好了,会用吗?

说一说:学生交流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式底标明的南北相一致,这时,指南针盒底标明的东南西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了。

摆一摆:摆出课桌的东南西北,告诉同桌,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分一分教室的东南西北。

5、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出示实验材料,师述:最后我们一个小组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谁能用指南针找到藏着的磁铁吗?请你拿好指南针,转过身去,不要看。另外三个

同学把一块铁和一块磁铁藏到口袋里?

你能找到藏铁或磁铁的同学吗?

你能用指南针区分,袋子里藏着的是铁,还是磁铁?

说出是哪一块是磁铁?为什么说是磁铁?不是铁?

(三)、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怎样做一个指南针?

怎样用指南针定方向?

怎样用指南针区分是铁还是磁铁?

“磁 铁 的 两 极”说 课 教 案

一、教材内容: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两极”。

二、教材分析:学生前课已初步认识了磁铁具有吸引铁一类物体的性质(即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两端的磁性最强等知识。本课继续指导学生探究磁铁的两极,认识磁铁指南北方向的性质和两极间的相互作用,学习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中材料的选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等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经历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科学探究等学习科学的方法;逐渐养成了对科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习惯。

2、学生前面已经通过玩磁铁的观察实验探究,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磁性;知道了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对“磁性”、“磁极”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历和前面玩磁铁活动的学习,对磁铁能指方向和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已有所感知,本课时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猜测,再经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猜测的正确性。

四、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能指南北方向,认识磁铁南北极的表示方法。

2、通过学生亲历多次的探究实验,归纳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在实验和交流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五、教学重点:认识磁铁两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六、教学难点:探究磁铁两极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归纳总结其规律。

七、材料准备:“小鸭找家”游戏材料;棉线,磁针架,卡纸或木块、四轮小车,有标识条形磁铁,无标识条形磁铁若干。

八、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谈话法

九、教学设计思路: 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课堂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 →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

设计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

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以小组探究活动形式进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感性的认识磁铁指南北方向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到收集、整理、归纳出规律,为后面的教学和制作打下基础。通过以下活动安排达成目标:

1、经历用多种实验方法探究磁铁指南北方向的性质,磁极有南北之分,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2、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反复多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也就是一个“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

3、感受磁铁斥力,了解磁悬浮列车。这里安排两个活动,一是学生通过做一辆磁力小车,应用磁铁斥力的作用推动玩具汽车运动;二是用手感觉斥力的大小。

4、各组用多种方法找出无标识磁铁的南北极。

(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认识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和两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观察磁铁的两极

1、游戏激趣,引出问题。利用“小鸭子找家”游戏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特别想解开小鸭子能找到回家方向的奥秘,经过猜测,寻找到小鸭子身上有磁铁而引起质疑:可能就是这块磁铁让小鸭子找到了回家的方向?(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2、用多种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磁铁指南北方向,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修改方案,注意方案的多样性,根据方案各组自行选活动材料,实验验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质,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归纳总结出“磁铁有指南北方向的性质”。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依据: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探究过程,自行得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结论。)

教学环节二 :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学生分组玩磁铁,让他们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在“玩”中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引出磁铁两极之间相互接近时存在的秘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归纳其规律。(注意:教师提供的磁铁的磁性强弱相差不要太大,否则两端都有可能被吸引。)

师: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会发现同极磁铁靠近不能吸在一起,而不同极的磁铁却可以吸在一起。但不知道为什么。)

师:看来,磁铁磁极间真有秘密,你们能不能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结合前课所学的知识(磁铁有两个磁极与磁性等知识),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两个磁极间的关系呢?

在总结时,学生的语言不一定那么准确、规范,但要尊重他们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磁铁两极的秘密: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告诉儿童。

通过实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自行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环节三:做一辆磁力小车

1、学生分组,自行选择提供的卡纸或木块、四轮小车、有标识条形磁铁等材料,拟定做磁力小车的方案,然后制作磁力小车、玩磁力小车。要求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用手感受相同磁极之间的排斥力。

师: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现象?如果变换一下条形磁铁的方向,又会怎样?

(学生通过小车的前进和后退,感觉磁力的大小,进一步感知、认识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认识磁悬浮现象。)

2、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介绍我国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启发学生用磁悬浮现象认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师:你们能用磁悬浮现象来解释磁悬浮列车行驶的道理吗?

(依据:学生在认识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磁力小车,进一步认识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磁悬浮列车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环节四:拓展活动“寻找无名磁铁南北极”(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在课后继续完成)

老师出示无标识的条形磁铁若干,请学生帮助老师找出这些磁铁的南北极。老师提出要求:

(1)

先讨论实验方案。

(2)

采用多种方法寻找磁铁的南北两极,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多,最有创意。

(3)

自行选材,有序实验,认真记录。

(4)

学生汇报“寻找磁铁南北极”的方法,师生共同评价不同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可以把寻找磁极方法的多样性引向课外,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学生在认识了磁铁的性质基础上,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

磁铁的相互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过程与方法

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标记为A、B、C、D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全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对磁极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把本是相同的磁极标上相同的字母。)

2、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3、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二、磁极与方向:

1、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小朋友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2、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我们再让它转动一下。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变化了吗?

4、小朋友们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好,下面小组实验,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7、运用。上节课,我们用字母A、B、C、D给磁铁的磁极做标记,现在还需要这样吗?可以怎么修改呢?(用“南”“北”或“S”“N”做标记)学生动手自己找出上节课使用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的南北极并添加新标记。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现在我们已经给两块磁铁正确标记上了南(S)、北(N)极,想想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共有几种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让我们用添加了新标记的两块磁铁重做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吧,别忘记实验结果记录哦!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4、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5、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认识到了磁铁两极有南极和北极的不同,并正确标识了实验用的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我们现在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间相互排斥了吗?学生回答。

(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所以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进行更简单的表述,谁再来说说?(“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其他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吗?(用多种方法)

2、资料阅读“磁悬浮列车”,课后制作一个悬浮磁铁。特别提示: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1、教师演示比较两个磁力大小差别较大的磁铁各吸回形针的多少,让学生直观看出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3、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如果磁力大小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个环形磁铁相互吸引着重叠在一起(演示方法),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 学生猜测,记录并交流。

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怎么知道磁力的变化呢?(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较好,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讨论说说。当然,交流汇报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2、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懒汉吧!用书上现成的方法来实验。(投影出示图片)(1)、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2)、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一、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二、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3、学生实验,并记录。(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继续实验。(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4、交流汇总。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观察汇总表里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2、我们先前的猜测对吗?

3、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过程与方法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指南针,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好多小朋友也想亲自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板书。)

二、做磁针:

1、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讲解磁化现象。

2、学生磁化钢针。

3、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

4、学生分析并做相关实验,确认两极(可作记号,也可默记)

三、安装磁针:

1、寻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让学生设想,小组讨论后陈述理由。)

2、验证自己的方法。

3、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4、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四、交流展示自制指南针:

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

2、评比后小组讨论并改进指南针。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

2、大家想不想也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将你们设计的指南针样式画下来。

六、课后活动:

4.大班教案指南针 篇四

第一单元 游戏里的科学

指南针

一、教材分析:

《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五课《有趣的磁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共分三大环节:一是探究辨别方向的多种方法;二是认识指南针;三是制作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磁铁的性质为人们服务的,学生还会产生许多问题。本课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指南针是准确测量方位的仪器,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使用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3.知识:

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三、设计思路: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指南针,但是要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能够制作简单的指南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本节课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落实实验方法,实验得出结论,实践应用”这一常用教法中学到科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磁铁.教学指南针.磁针.缝衣针.塑料细棒.大头针.圆形橡皮.线,方向坐标纸,泡沫片.1

水盆.纸片等制造指南针用的材料.“司南”“罗盘”等图片。写好方向的纸条、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文字或图片)、每组准备一个瓷碗、指南针、磁铁、钢针、吹塑纸片、线、透明塑料杯、胶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设疑: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去野外郊游,可是他们迷了路,怎么办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生:看大树,大树南边枝叶茂盛;看物体的影子;看高山积雪的融化程度;用指南针„„ 2.师:大家有这么多的方法呀!用哪种方法最准确呢? 生: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出示指南针)。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我想知道指南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 我想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 学生:我想知道怎样使用指南针? „„)

3.同学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4.学生阅读讨论。

5.班内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生谈刚才的收获。

6.介绍指南针的历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有一种石头能吸铁,并且能指南北。人们把这种石头叫做磁石。人们把磁石磨成一个勺形,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光滑的铜盘上,这个勺形的磁石就慢慢地旋转起来,待磁石静止时,勺柄总是指着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后来,人们在司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罗盘。古罗盘已经很像现在的指南针,有磁针,有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到海上去航行。大约在800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才传到非洲.欧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缺少的指南仪器,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现在,指南针做得更加精密,用途更加广泛。当人们使用指南针时,都不会忘记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 2

献。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三)探究用指南针指方向:

1.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学生回答。2.观察指南针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指南针。(出示观察要求)(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2)你会使用指南针来指方向吗?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小组轻声讨论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并试试看。3.班内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观察活动所得。

总结:指南针有各种各样的,但它们的构造基本相同。常见的指南针由磁针.支柱.刻度盘三部分构成。指南针是观测方向的仪器,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生:把指南针放平,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南北方向了 生:„„

总结:大家说的不错,只是不太完整;课本13页上给了我们完整的方法,请大家读一下。(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5)小结: 可以学生进行总结,也可以老师提示进行。

(四)制作指南针。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做一个指南针,要什么材料呢?(磁铁)2..出示各种各样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磁化的缝衣针„„)把这些磁铁放在桌子上,为什么不指南北?

3..讨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要使磁铁自由的转动,谁有好办法?

4.根据你们的办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指南针。出示材料清单,你们能择其中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怎样的指南针?

5.小组讨论:你们准备制作一个什么指南针?需要什么材料?取材料进行制作。6.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7.展示各小组的制作(特别是不同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交流在制作中的问题,讨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8.教师小结:看看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对学生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五)游戏: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刚才同学们的创作智慧真让老师佩服,不过现在我还有个难题考考大家怎么样?

1.我手上有一个磁铁,我把它放进一个口袋,谁能用科学的办法知道磁铁在哪个口袋?你需要什么器材来帮助你呢? 学生活动发言

2.现在增加难度,一块铁,一块磁铁,你们能测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来判断? 讨论:怎样区别判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口袋里的是铁还是磁铁?

3.经过这个实验,同学们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对你在使用指南针的时候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谈看法。4.小结。

(六)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希望学生能说出人类的伟大;应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

2.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指南针以后,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你对自己在这节课里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表现最出色?(生互评)

5.大班教案指南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的时间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过程及其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经》、指南针等图片,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认识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其向世界的传播。

二、难点

1、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流程。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堂教学

一、新课导入:(学生齐读):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展示三大科技馆)

二、新课

1、印刷术的发明(板书)第一目: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展示课前准备的象棋和印章并进行观察,同时在纸上按印章形式写出自己 的名字。让学生在动手、动眼的过程中了解雕版印刷的出现是受到印章和象 棋的启示。出示幻灯片明确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流程(采用多媒体演示)、《金刚经》的意义。

(过渡)老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雕版印刷术的优点和缺点。学生回答:能印制出很多的书籍,但是费时、费力、出错后不能改等。教师提问:那你们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从而引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第二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观看影片,播放雕版印刷术视频,明确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者、流程(视频展示).让学生说说活字印刷的步骤(巧设问题:)刚刚大家提到了活字印刷,为什么起名为“活字”?通过学生们算一算说说 它 与雕版印刷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出示罗伯特的话,说明印刷术的作用 品一品:应刷技术(教师过渡)出示 第二子目的内容

2、指南针

观看影片 想一想(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首先要解释指南针是利用磁体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级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南仪器 学生作答:指南针发明的朝代,说说现在的指南针(演示)

通过读史料采信息说出指南针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说出对世界的影响

3、火药

观看影片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火药何时用于军事?(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何时广泛运用?(宋元时火器广泛运用)

火药发明的意义?(火器的出现是世界兵器史上的革命)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火药除了制造武器以外,还有什么用途?用鲁迅的话加以阐述

4、三大发明的外传(出示地图)

5、合作探究

通过培根的话说出: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6、感悟历史(出示漫画,升华)如何看待四大发明?以及我们该怎么做?

7、智勇大冲关(出示四大发明简表),学生抢答 8小结:回顾本课内容

我们为四大发明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 学习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9、课外提升:

6.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2 篇六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第2、4点。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于较短时间内对第4段基本能熟读成诵。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教具:按书上图例用小黑板预先绘制一幅文天祥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为分析课文以及学生练习背诵第•4段时备用。

教学时数 2教时。

导入新课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曾出现过许多进士、状元,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堪称人物的名字早已被世人淡忘了,但有一个人物却不是因为他曾经是状元而被人们熟记,而是因为他凛然的正气和忠贞的爱国精神而留传千古,这个人物就是文天祥。

我们在初中第六册的古代诗歌中曾学过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有谁还记得这首诗的篇名和名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简介作者(参看人教社1991年5月第1版高中第四册《教参》第166页)。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堤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1)为什么称《后序》;(2)诗集的命名由来;(3)课文的主要内容(书序的一般格式);(4)•课文采用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的特色。根据要点让学生:

1.初读课文,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记叙部分);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说明部分)。

2.细读(或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堂进行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课本已有注释的除外):

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修辞上称为借代。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带子。

萃:聚集。

会使辙交驰:使,使者。名词。

奉使往来:使,使命。名词。

意使遇哨:使,假使。连词。

使北营:使,出使。动词。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谓……为……”,“说……是……”。

觇(chān):窥视、观测。

遽(jù):匆忙。

自度(duó):度,估计,忖度。

付之度(dù)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

庶几(jī):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无聊:无所依托。

迥(jiǒng):远。

靡(mǐ):无。

虚词(参看课本第296页,虚词用法

(三),并要求学生摘抄或画出有关例句):

莫知计所出:莫,在句中用作不定代词,充当主语,相当于“没有人”;所,在句中用作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全句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所字结构,后面有名词“舍”(或名词性结构),则此“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为巡船所物色:“为”和“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徼所陵迫死:同上。

当国者:者,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

以上字词的释义或正音,不必在“指导预习”一栏中全部列出。为便于归纳,像一词多义的“使”“度”,还有“数”“分”“间”等字词可放在讲读有关句段时详细解释。

研习新课

1.讲读第1自然段。

教师先列出问题(1)(2)(见下文),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对重点词语用现代汉语作出解释;疑难的字词句可适当插问。例如:“修门”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莫知计所出”应如何串讲;“众谓一行为可以纾祸”应如何诵读等等。

(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小结段意: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2.讲读第2自然段。

(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德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

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泽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2)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明确:“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小结段意: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

3.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绘有图例的小黑板。教师范读,同时以教鞭指示文天祥北行路线得脱险行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范读前,教师应提示学生,本段写了三层意思: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4.讲读第4自然段。

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段的关系:如“预习提示”所指出,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这具体体现在第1—3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4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第4•自然段则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3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4自然段则有“去京口……几自刭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

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

以上第1——4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4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5.讲读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列出题目(见下文),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并解说。

(1)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

(3)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小结第二部分5——6段段意: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交代诗集的命名。

归纳中心思想,并评价文天祥的行动。(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答案参见“教参”170页)。

研究与讨论:

本文是什么文体?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显著特色?举例说明(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举例(略。参见《教参》第168页)。

布置作业:

课外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附〕 助读资料——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浙江温州文信国①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②,忠胆若铁石;敢问何为浩然正气③,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④。花外子规⑤燕市⑥冷;柳边精卫⑦浙江潮。

北京文天祥祠联:

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⑧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海丰县方饭亭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注释〕

①文信国: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

②龟鉴:龟,龟卜;鉴,镜子。龟鉴,借鉴。

③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⑤子规:鸟名。又名杜鹃,鸣声悲切,从夜鸣叫到天明,声似“不如归去”。有“杜鹃啼血”之说。李白《蜀道难》:“又见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⑥燕市:元大都,今北京。

⑦精卫:神话中的鸟。“精卫填海”,常指按照己定目标,奋斗不止。

上一篇: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下一篇:七年级下英语unit4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