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

2024-08-22

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精选6篇)

1.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 篇一

中共信阳市委办公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办〔2011〕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和大中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总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中共信阳市委办公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

- 1 - 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

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总体方案(草案)

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2011年4月26日至30日在信阳举办,本届国际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河南省商务厅、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起步之年,为确保本届国际茶文化节举办的更有品位,更有质量,更有内容,更有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市场化运作,坚持求实求效,不断改革创新,继续扩大开放,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弘扬茶文化,推进茶叶产业化,做大做强茶产业,推动信阳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创魅力信阳建设新局面做出贡献。

二、主要活动和责任分工

(一)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式

间:4月28日上午9:00 地

点:羊山新区市百花会展中心北门前广场

参加人员:特邀贵宾、中外客商代表、市级领导、县区和市直- 2 - 单位负责人、干部群众代表、参展企业代表等。

求:隆重、热烈、简约、喜庆。信阳电视台、信阳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百花园大屏幕同步播出。实现新华网河南频道网上直播。开幕式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

分管领导:王道云(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鸣(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李长根(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责 任 人:殷述山(市政府机关党委书记)

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姚启舟(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潘

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何祥松(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华宽(市供销社主任)

罗传亮(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唐建峰(市信访局副局长)

丁保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百花会展

公司总经理)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茶产业办公室、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供销社、市

- 3 - 百花会展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

间:4月28日至30日。4月28日9时与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同时开幕。

点:羊山新区市百花会展中心A、B馆

求:广泛邀请国内知名茶商、茶企业和大型超市采购商参会,邀请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茶企业开展展销展示、洽谈购销业务。展示展销范围包括各种名优茶叶、茶叶制品、茶饮料、茶食品、茶具、茶包装、茶叶加工和贮藏机械设备、茶园管理机械及制茶新技术、新工艺,根雕、木艺、陶艺、茶书画、茶文化音像、茶书籍等。博览会期间,组织参展企业举行新闻发布会、茶艺表演和企业文艺宣传演出等活动。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茶事活动处

杭州新宇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分管领导: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责 任 人: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张华宽(市供销社主任)

丁保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百花会展

公司总经理)张亚俊(杭州新宇展览策划有限公司经理)

责任单位:市茶产业办公室、市供销社、市百花会展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新宇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三)“山魂水韵·魅力信阳”大型文艺晚会

- 4 - 时

间:4月28日晚20:00 地

点:市体育中心

求:邀请CCTV联合策划执导一场“山魂水韵·魅力信阳” 高品味、高档次大型文艺晚会,晚会内容具有信阳地域风格和特色,与茶精神、茶文化、茶经济相结合;晚会由央视二套和六套著名节目主持人主持,邀请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内地当红艺人和组合出演,晚会的规模、演员阵容、舞美、灯光、音响等方面将达国内一流水平,努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晚会。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

河南世创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分管领导: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

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李长根(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厉

巍(信阳军分区副政委)

责 任 人: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姚启舟(市政府法制办主任)何祥松(市公安局副局长)叶长青(市体育局局长)

罗传亮(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孙启伟(信阳供电公司经理)姜胜利(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诸德海(河南世创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 5 - 责任单位:市茶产业办公室、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阳供电公司、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南世创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全国名优红茶专家鉴评会暨2011中国红茶产销形势分析会

间:4月27日下午15:00 地

点:百花之声国际会议厅

求: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国内著名茶叶专家,对全国传统红茶和新派名优红茶进行品质鉴评,评出首届全国十大红茶。同时邀请全国著名茶叶专家,全国各省市茶叶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全国红茶产销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就红茶生产销售提出指导意见。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茶事活动处 分管领导: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责 任 人: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张华宽(市供销社主任)

牛琦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茶产业办公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五)闽豫茶产业合作高峰论坛 时

间:4月27日上午8:30 地

点:百花之声国际会议厅

求:落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与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签订的合作交流框架协议,邀请福建、河南两省著名茶叶专家、学者及茶企业家对两省茶叶生态环境、种植资源及茶产业发展情况、茶叶- 6 - 标准化建设、茶叶品牌推介等展开讨论,倡导闽豫两地茶产业开展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实现闽茶、豫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茶事活动处 分管领导: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责 任 人: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夏国宗(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牛琦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阚贵元(五云茶叶集团公司总经理)

陈晓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道》杂志社副

社长)

责任单位:市茶产业办公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五云茶叶集团公司、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道》杂志社

(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时

间:4月29日下午15:00 地

点:阳光宾馆四楼会议室

求:招商引资是茶文化节的重点工作,是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重要成果体现,要立足长远,大招商,招大商,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有选择地招一些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项目,引进一批能充分发挥信阳农产品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项目,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产业研发项目,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各县区、市管各管理区和开发区要将招商项目在网上发布,部分项目入编茶文化节《会刊》,节日期间集中签约一批大项目。要

- 7 - 求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5个,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2个。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项目洽谈处

分管领导: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责 任 人:熊开程(市发改委主任)

张绪友(市商务局局长)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七)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暨第三届“信阳毛尖·龙潭杯”全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

间:4月23日至26日

点:百花园区域、环市区浉河两岸、环南湾湖 要

求:组织有序,确保安全,打造全国知名的公路自行车赛事活动。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文体活动处 分管领导:曹新生(市政府副市长)

责 任 人:豁

冰(市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

叶长青(市体育局局长)

责任单位:市委办、政府办、市茶办、市文明办、市广电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体育、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浉河区、南湾湖风景区、平桥区、羊山新区、共青团、信阳日报、信阳供电公司、信阳火车站

(八)名人名家美术·摄影展 时

间:4月28日至30日

- 8 - 地

点:羊山新区市百花中心博物馆

求:邀请国内书画名人、名家及茶文化爱好者,集中展示、展销中国书法美术和摄影作品,力争多展示以茶文化为内容的精品,充分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老厚重,进一步弘扬中华书画摄影艺术和茶文化。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文体活动处

分管领导: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责 任 人:罗荣国(市政府副秘书长)

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

责任单位: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各县区、各单位根据自己实际组织专项经贸活动、文化娱乐、庆典活动,如汽车展、旅游推介活动和踩街活动等。活动方案报市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批准并报市公安局备案。

(九)宣传工作

求:节日期间,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及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记者(主流媒体15家,记者不超过30人),参与茶文化节的采访报道。对应邀主流媒体记者凭邀请函和派出单位介绍信做好接待服务工作,要收集汇总应邀媒体对历届茶文化节宣传报道成果。组织本地媒体做好茶文化节各项活动的专题报道工作。做好节前、节中和节后的各项宣传工作,扩大信阳在国内外的影响。节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内知名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在郑州、信阳等地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及商业中心地带通过字

- 9 - 幕广告,广泛宣传报道举办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的消息。节后,及时回顾总结茶文化节成果,跟踪招商引资项目进展落实情况。

茶文化节期间,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协调浉河区、平桥区及有关单位在市区主要街道和主要活动场所悬挂灯杆彩旗、升空气球;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各项活动的音像资料提供、录制和播出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沪陕高速羊山出入口、107国道南、北入市口的茶文化节室外宣传工作;市旅游局负责市内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工业城负责312国道东入市口;羊山新区负责市行政中心及百花园、会展中心区域及周边的室外宣传工作;信阳火车站负责火车站广场的迎宾和宣传工作;浉河宾馆、阳光宾馆、信阳宾馆、市行政中心贵宾楼等接待场所,分别负责本宾馆节日气氛的营造工作。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新闻宣传处

分管领导: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责 任 人:付

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

李晓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正国(信阳日报社社长)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信阳日报社、市交通运输局、市旅游局、浉河区、平桥区、南湾管理区、羊山新区、信阳工业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百花园管理中心、信阳火车站、市内各参与接待宾馆

(十)环境整治工作

按照“六城联创”标准要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在完善对市区主要街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对市行政中心、百花园、- 10 - 会展中心等周围区域及浉河沿岸、城市河流进行整治,对建筑楼群、小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对市场经营和店外经营进行整治。茶文化节期间,在市区主要街道、广场、车站和羊山新区行政中心、会展中心区域布设鲜花和花坛。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树立信阳城市良好形象。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环境整治处

分管领导: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

水(市政府副市长)

责 任 人:胡亚才(市政府副秘书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市六城联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张万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夏长珍(市爱卫办主任)

责任单位:市“六城联创”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南湾湖风景区、鸡公山管理区、信阳工业城

(十一)安全保障工作

为确保本届茶文化节顺利举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切实制定好工作实施方案、安全措施及相关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茶文化节安全万无一失。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单位和行业的监管工作,督促检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确保茶文化节期间各项活动的安全。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茶文化节活动场所、来宾驻地的安全保卫力度,维护治安秩序,加强道路巡查,保证节日期间各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畅通。

- 11 - 消防部门要采取严密防范措施,杜绝火灾等事故发生。根据各项大型活动的举办日程,交通运输部门要及时调整公交车线路和营运时间,以方便市外参展客商、市民和游客到百花会展中心参加茶文化节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及信访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发展环境,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安全保卫处 分管领导:高俊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长根(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责 任 人:姚启舟(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何祥松(市公安局副局长)

罗传亮(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建生(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唐建峰(市信访局副局长)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消防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信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办、市质监局及有关部门

(十二)宾客邀请和接待工作

节日期间,本着“谁邀请、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以市委、- 12 - 市政府名义邀请的国家级领导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以及关心支持信阳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国家部委、中直部门负责人、茶叶专家等贵宾,由市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发出邀请,后勤接待处负责接待,对口单位或邀请单位陪同服务。新闻媒体记者由市委宣传部提出邀请单位和记者名单,报组委会批准,由后勤接待处负责接待,市委宣传部负责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各县区、各部门为加强联络与沟通,节日期间邀请省级以上掌握资金和项目的部门领导及有实力的知名客商,以组委会办公室名义邀请,由邀请的县区和有关部门负责接待并陪同服务。外宾的邀请接待工作由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协调,由邀请单位负责接待并陪同服务。对重要来宾,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要提前上报组委会办公室。

4月27日晚组委会举行招待宴会,各接待宾馆和有关部门做好组织服务工作。

承办单位:茶文化节组委会后勤接待处 分管领导:冯

鸣(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责 任 人:杨良新(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殷述山(市政府机关党委书记)

徐规新(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委宣传部、组委会办公室、市发改委、市外侨办、市商务局及有关部门、各接待宾馆

- 13 -

三、时间安排

4月1日前,印发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总体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各处室制定具体活动工作方案报组委会批准印发。组委会办公室召开茶文化节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印制各种证件;加大茶文化节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力度;落实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团体,提出舞台设计意见。

4月10日前,组委会检查各项活动进展情况,召开第二次茶文化节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

4月15日前,准备汇报会、预备会、开幕式各项文字材料,大型文艺晚会基础舞台开始搭建。

4月20日前,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茶文化节筹办情况。召开茶文化节接待工作会,安排接待工作;制作开幕式等各项活动会场的幕布、会标、气标、彩虹门等。

4月23日前,召开茶文化节现场工作会,查漏补缺,进一步安排工作;落实接待车辆,检查接待宾馆。

4月26日前,接待工作人员进入宾馆开展工作;主要街道广场等处布设鲜花和花坛;完成各项筹办工作,组委会检查验收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等各项活动场地,文艺晚会开始彩排。

四、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市委、市政府成立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茶文化节的筹办工作。各责任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采取非- 14 - 常措施,确保筹办工作扎实、高效进行。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总体方案的分工和要求,结合承担的工作任务,按时制定高标准、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项活动和工作都要实行责任制,任务细化到人,层层抓好落实,务求茶文化节筹办工作行动快、效率高、效果好。

(三)积极参与,通力合作

参与茶文化节筹办工作的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积极参与,全力以赴,通力合作,搞好上下左右的协调、配合和衔接工作,尽职尽责地把各项筹办工作做到位,不留死角。

(四)加强督查,严肃纪律

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坚决落实组委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找理由、不讲价钱。组委会办公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各项筹办工作的督查,编写工作信息和下发督查通报,对工作做得好的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影响投资环境或贻误工作的,轻者通报批评,重者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确保茶文化节圆满成功。

主题词:工作安排

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

通知

中共信阳市委办公室 2011年 月 日印发(共印360份)

- 15 -

2.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 篇二

一、以自身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作队团队优势

省委农村工作队代表着省委、省政府的形象,自身工作和队员形象稍有偏差,就会侵害贫困群众的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工作队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领导高度重视。

2009年,山西省农业厅高度重视机关定点扶贫工作,把下乡扶贫当作一项“办实事、树形象、暖人心”的民心工程来抓。孙连珠厅长亲自过问,要求队员们积极开展工作,实心实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承担起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董希德、左义河副厅长亲自为工作队送行,勉励队员们带着感情下乡、以人为本扶贫,树立先进形象,密切联系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支持和指导贫困乡村发展。

(二)选派优秀干部。

从队伍组建开始就认真安排部署,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抽调11名中坚力量组建了农村工作队。其中,有10名是中共党员;9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其中1名是硕士;3名副处级干部;8名中高级职称人员,其中1名是研究员;有受农业部表彰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还有1名连续多年参加下乡扶贫的同志。这些同志分别来自农业、畜牧及综合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阵容强大,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和学习制度,要求队员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按照创建精神文明工作队的行为规范,自觉维护个人形象。同时,不定期的召开队务会议,在研究问题、安排工作的时候注重征求队员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帮扶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组织建设。

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选举产生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建立了党组织活动制度,并积极参加驻临县农村工作大队临时党组织的活动。临时党支部还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在驻点设立学习专栏,11名队员都提交了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

(五)加强业务学习。

先后组织学习了省委下乡扶贫有关文件及规定,使队员进一步明确工作队的主要任务和自身岗位职责,增强了为贫困地区发展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求队员结合自身专业和贫困地区实际进行选题调研,争取在接受下乡锻炼的同时,写出一两篇指导性强、有实用价值的调研论文。

(六)发挥自身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工作队注重调动每一个队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队员深入基层、农户及企业,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培训和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例如,有的队员深入养殖户对饲料青贮、种畜繁殖等问题进行技术指导,有的利用自己的客户关系帮助加工企业联系销售渠道。

二、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为区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解决剩余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围绕工作队肩负的任务,队员们积极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包扶点的具体情况,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和农户把脉问诊,共同探讨发展良策。他们在鸿潮食品有限公司在当地的加工车间进行调研,并与公司领导就红枣加工销售情况进行了座谈,共同商榷红枣产业发展和吸纳农民工就业等问题。他们还来到位于大禹乡火燎坡村的临县大明科技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调研,鼓励该公司开展规模健康标准化建设,扩大养殖规模,转变养殖模式。同时,对当地养殖人员提出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为农民群众现场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技术培训。他们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力求找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三、以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培育主导产业促增收

做好下乡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工作队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从临县资源优势出发,确立了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 配合基层党委、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年度扶贫规划,重点确立了五个方面的帮扶工作。一是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二是以红芸豆、红小豆及绿豆为主的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三是以优质谷子、马铃薯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园区建设;四是以大峪沟、歧道村为中心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新建50个蔬菜移动大棚;五是以农业科技推广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向省扶贫办、水利厅、农业厅等有关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力求找到一条切合当地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致富路子。为了促进当地养殖业发展,积极争取把大明养殖公司纳入规模健康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促使其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鼓励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到项目扶贫资金309万元,为改善驻点乡村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重点项目为推手,解决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为了使帮扶工作起到实效,工作队围绕玉米、大豆两大产业做文章,依托国家重点项目,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提出以玉米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为推手,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生产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依托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通过建设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推动全县大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特别是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项目在贫困地区的实践受到刘维佳副省长的肯定,指出今后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项目,每亩补贴30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民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统一组织作业,可以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解决临县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耕地生产能力,为来年玉米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大豆高产创建,促进了临县大豆产业发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大豆每亩产量可达150kg以上,可为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50元。为此,全省实施农业部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现场会在临县召开,农业部也对临县大豆高产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

五、以基础建设为契点,促进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是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根本原因。要实现落后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基础建设。

(一)抓好基层党建。

2009年是应对金融危机关键性的一年,也是村级换届选举后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工作队通过走访基层组织、村庄以及学校,主动加强与基层的联系与配合,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为了增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协助乡党委调整基层党组织6个,发展新党员3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2名。

(二)改善基础设施。

在基层政府的配合下,工作队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阳光工程”来抓,新建1个农村活动室,在后刘家庄村新建1个卫生服务站,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此外,针对当地旱地水源不足的现状,积极申请资金打机井,兴修水利设施,新打机井3眼,解决了5个村、3200口人的吃水问题;新建200m护河坝,打坝造地30 hm2,新修渠道500m,新增水浇地26.67hm2,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强基础教育。

少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培养孩子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对于贫困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为了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新建了建筑面积12000 m2的两所小学,改建修缮了50间校舍,新增桌椅600套。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配合省农业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大峪沟村学校捐赠了架子鼓一套,小号一把,电吉它一把,有源音响两只,木吉它三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学校联欢会。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的到来,配合省文化厅组织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演职人员在扶贫驻点学校开展慰问演出,给师生们带来两场开心快乐、发人深省的儿童剧目,丰富了课余生活,增添了节日气氛。

(四)提高农民素质。

要解决贫困地区的根本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为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培养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共举办6期培训班,1000多人次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六、以关注民生为根本,开展访贫问寒送温暖活动

为了让困难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工作队积极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抓住节日前后、关键时期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春节之前,赵安泽副巡视员赴扶贫驻点乡村看望工作队员,并带领工作队为每个特困户送去200元钱和一袋面粉。在暴雪发生之后,他们怀着“不能让一个人受冻”的朴素情怀,深入困难户家庭走访慰问,为每个特困户送去了一袋面粉和一桶食用油,并为行动不便的困难户准备好了过冬使用的煤炭,确保他们安然过冬。同时,积极深入困难户家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落实农村低保问题。

七、以强化应急为保障,开展防灾减灾促生产工作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临县出现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雪,降水34.1 mm,积雪深达17 cm。由于降雪强度大、积雪深、持续时间长,给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工作队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暴雪防灾减灾工作,组织乡村干部开展清扫积雪、铲除路冰的工作,确保道路畅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力争把暴雪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了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工作队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踏着积雪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设施农业的受灾情况;通过走访枣农,了解暴雪对红枣生产、贮藏、销售的影响;通过走访养殖户,了解暴雪对养殖业的影响。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配合当地政府上报农业受灾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并指导农民群众通过加固设施、扫雪除冰、保温增温等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暴雪造成的损失。位于大禹乡火燎坡村的大明养殖场由于及时采取了加固设施、保温增温等措施,在暴雪来临之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暴雪不仅对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项目在临县的实施进度。为此,工作队积极与县、乡领导座谈沟通,计划来年解冻之后立即组织实施,优先保证贫困乡村得到项目的支持,确保贫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八、以广泛宣传为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

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工作队十分注重宣传工作,争取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得到更多、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一)报告工作动态。

坚持按时编写工作简报,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设立了专职通讯员,负责对外的信息联络和沟通联系工作。山西省委下乡办主办的《干部下乡工作通讯》四次介绍了省农业厅农村工作队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媒体宣传。

《今日农业》报以《带着感情下乡,以人为本扶贫》、《为贫困农民致富找路子》、《大豆创高产,农民得实惠》、《雪中送暖递真情,防灾减灾促生产》为题,四次对省农业厅的机关定点扶贫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农业部还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宣传在临县开展大豆高产创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广泛宣传,省农业厅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多次深入驻点乡村帮助开展工作。

3.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 篇三

今年以来,市委、政府将“三到村三到户”、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作、重大工程范畴,各项工作起步扎实、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在五个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一是市委、政府的重视程度方面实现了新跨越。早在2013年12月31日召开的“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就对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政府把扶贫攻坚列为今年“为民要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在1月7日召开的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5月18日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实施方案,5月30日,市委、政府召开了全市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启动暨驻村工作队入驻动员会,8月1日召开的市委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上再次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方案”、“扶贫资金整合方案”和“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2014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责任书”等5个政策文件,市委、政府以不同方式听取扶贫开发的工作汇报10余次,对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部署落实迅速程度方面实现了新跨越。“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面,5月30日全市召开动员会后,各旗县区立即跟进,6月25日前全部召开了动员会,7月8日之前所有162个工作队入驻到位,7月20日全部完成驻村工作队长任嘎查村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嘎查)长助理的任命工作。相关乡镇苏木、嘎查村积极配合,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驻村干部积极踊跃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方面,5月8日自治区培训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162个贫困嘎查村基本上完成了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的识别、公示和公告工作,正在逐步开展“贫困户登記表”和“扶贫手册”的填写工作,整体上与全区同步进行;金融扶贫工作方面,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坚持“六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市金融办、市农业银行共同研究确定了降低“强农贷”门槛、放大“富农贷”中大户贷款比例和尽快市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三条措施,从整体上加快了金融贷款发放进度、提高了贷款发放的质量,截止8月10日,全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6549万元,占2013年、2014年两个年度应发贷款计划的44.2%(全区为36.4%),贷款涉及6814户农牧民、4户扶贫龙头企业。磴口县、杭锦后旗、五原县已经率先完成了2013年贷款发放计划,值得一提的是临河区自己推行的金融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已经发放金融扶贫贷款近68万元。

三是跟踪督查方面实现了新跨越。从5月开始,市及市相关部门对“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多个层面9次督查,各旗县区也相继开展了专项督查。可以说,这种多频次、密集式、高规格的督查在我市扶贫史上前所未有,达到了市委、政府提出的“抓紧、抓实、抓深、抓细”的要求。

四是部门联动、合力攻坚方面实现了新跨越。在“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面,市、旗县区两级统筹安排162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57名以后备干部为主体的工作人员深入贫困嘎查村开展扶贫工作,而且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这在巴彦淖尔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方面,市、旗县区两级农行投入信贷力量近60人,这是农业银行撤销乡镇机构以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直接参与扶贫工作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市委、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

4.市扶贫办2010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成效

1、制定新时期目标任务

为促进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落实,我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全市农村贫困面仍较大,相对贫困问题仍较突出和面临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建议,制定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确保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危房得到改造、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小孩接受义务教育并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学会1—2门种养或其他技能。贫困村实现“六有”:有较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

2、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全面普开

全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目前,我市551个村全部落实了对口帮扶单位,农村贫困户落实干部一对一结对对帮扶,帮扶单位和干部也陆续到位。在551个帮扶单位中,其中省直(中直)73个单位有近八成的单位已到位对接落实帮扶工作;广州市对口帮扶我市230个贫困村工作也在周密地筹划中,通过我办与广州协作办多次沟通联系,广州市对我市贫困村的帮扶将达到“三有”的目标,即:保证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单位帮扶;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每个村、户都有资金扶持。根据任务的分解情况,我市市、县两级负责的248个贫困村,也分别作出安排,由市机关单位负责帮扶119个贫困村,还有129个贫困村由各县(市、区)负责安排机关单位挂扶,目前,市、县两级正在认真落实梅市办[2009]82号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陆续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3、贫困户建档立卡基本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是“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基础性工作,我市根据省的要求和全省贫困户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要求摸清对象,同时将贫困户数据采取一户一卡,输入电脑,建立贫困户数据资料库存,实行电脑管理,目前我市8.5万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已基本完成数据输入工作,电脑数据软件的升级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中,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

4、扶贫资金投入逐步增加

为确保“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取得成效,除争取省每年下达的项目资金支持外,我办还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大幅增加扶贫资金投入。为扶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的能力,市政府对获得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5万元,对获得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2万元,每年拿出700万元,用于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大力支持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经规划改造验收的,市财政给予每户1000元补助;大幅增加老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老区建设专项资金由52万元增加至170万元;按同等优先的原则,对300人以上自然村通机耕路给予每公里2万元的扶持;鼓励市、县机关挂钩扶贫单位支持挂点村建立“发展种养小额贷款担保金”,拟设立梅州市扶贫基金会,筹集社会帮扶资金,努力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5、老区建设扶持力度加大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去年6月省委汪洋书记来梅视察革命老区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刘日知书记亲自到梅县南口金声村、梅南九龙村调研,李嘉市长、陈小山副书记、邓建华副市长以及其他市领导也分别到各自的挂钩点调研。我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就如何加大对我市革命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抓好老区建设工作的具体意见建议,提出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认可,2009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就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对老区建设加大了扶持力度,老区专项建设资

金投入从原来52万元增加到170万元,使我市的老区建设资金财政投入增幅走在全省前列,为加快我市老区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我市加大对革命老区建设扶持力度的做法以及老区村庄搬迁工作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省老促会的充分肯定。

6、移民后扶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市省属水库移民工作以解决移民“住房难

”为重点,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09年我市规划完成改造移民住房418户,1731人,34168平方米,预计春节前可全面完成规划改造任务;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解15宗,受益移民2530人;修建移民村道12宗37.5公里,架设桥梁3座80多米;完善移民村输变电线路1宗1.5公里;扶持移民种植化洲桔、烤烟、油茶、脐橙等经济作物70多公顷,经济林600多亩,同时扶持移民网箱养鱼和养蜂等生产项目、扶持兴办二、三产业28宗。投入资金19.7万元,按每人补助15元标准,扶持移民1313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举办移民劳动培训班12期,培训移民540人次,输出移民剩余劳动力780人,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户。通过后扶工作,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五难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使移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年我市移民年人均收入2560元,比去年增长510元。同时,各级移民办高度重视移民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全年实现省、市两级零上访,有效地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7、产业扶贫工作巩固发展

在省扶贫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产业化扶贫工作得到巩固发展。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企业效益稳步增长,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生产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当地贫困户在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实现增收。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市级以上扶贫农业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市级33家;据统计,至2008年底,全市市级以上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0.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达5.08亿元),资产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实现销售收入达15.7亿,上交税金9960万元,净利润达1.5亿元。带动农户6.6万户,其中贫困户2.1万户,户均年增收1779元。按照龙头企业动态管理的办法,我办对现有的33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新申报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10家企业进行考核,我市扶贫龙头企业在质和量方面将会有新的发展。

8、智力扶贫工作实现“双赢”

根据省、市扶贫办的要求,我市省扶贫技能培训基地调整为梅州市商业学校后,在我办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组织指导下,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大胆创新,收到较好效果。该校开展特定年龄段即年龄在16~45周岁、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包括初中)的贫困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贫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市场用工信息,加强与本市和市外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实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学员稳定就业与企业用工顺畅的“双赢”目标。据统计,今年在该校举办的第七期扶贫培训班共有231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扶贫技能培训,结业考核合格(有70%的学员已获得相关技能证书),全部实现推荐就业,转移就业率达100%,取得了贫困户受益、用工企业满意、政府部门放心的良好社会效果。此外,我办还积极配合市劳动保障部门抓好省下达给我市1930名贫困学生免费读技校的有关工作以及全市各县(市、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9、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通过实施“大禹杯”竞赛活动,贫困村的基本发展环境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完成了2008年至200920个“大禹杯”项目点的建设,经初步验收,全部达到良好以上的标准。此外,在五华县5个贫困村开展的生产发展互助金试点工作,为贫困户发展生产筹集小额启动资金融资创造了条件,为增加贫困户收入有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9、宣传报道力度不断加大

为加强对全市扶贫工作特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我办形成了由第一把手亲自抓好,党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抓,指定一名副调研员专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各科室支持配合的宣传报道体系,取得较好成效。一年来,我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平时工作进展情况和当前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编印《扶贫工作动态》、报送省扶贫办、市政府信息系统、报刊、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扶贫工作,据统计,省扶贫简报共转发我市的扶贫工作经验和做法共6篇,编印《扶贫工作动态》43期,市级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采用报道5次,市学习实践办转发我办的专题有3次。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亲自部署

为促进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和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在会上对全市新一轮的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新阶段各项帮扶工作,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村贫困人口。

2、抓好调研,理清思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为推进我市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落实,市委刘日知书记亲自带头带领我办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贫困(老区)村梅县金声村、九龙村开展工作调研、李嘉市长到兴宁章峰村调研,陈小山副书记、邓建华副市长和其他市领导也分别深入到各自的挂点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确保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危房得到改造、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小孩接受义务教育并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学会1—2门种养或其他技能。贫困村实现“六有”:有较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为促进我市革命老区建设发展,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老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从原来52万元增加到170万元,提出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五通:即老区300人以上大自然村全面实现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网络信息、通广播电视,有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全面改善老区发展环境。三改:即改房、改水、改厕。三提高:即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保障水平。一保护:即做好革命活动旧址、革命历史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保护维修工作,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3、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在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我市坚持瞄准8.5万户、29.8万人农村贫困户,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贫困村达到“六有”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认真抓好“五到户”的帮扶措施落实。

一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要求,继续实施“领导办点、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责任制,实行市、县两级机关一个单位挂点一个贫困村,一个干部挂扶一户贫困户的做法,市机关安排119个单位挂扶119个贫困村,119个单位干部职工结对挂扶村的贫困户,实现贫困(老区)村、有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单位和干部职工挂扶全覆盖。

二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给予种子种苗的无偿资助,以县为单位,扶持建立2~3个直接为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种子种苗的扶贫基地。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业(扶贫)龙头企业、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产业带村办法,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产业带村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三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保证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不辍学。贫困户子女初中毕业后,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给予免学杂费3500元和每年每人补助生活费1500元。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免费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对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提供免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实用技术。

四是危房改造资金直补到户。在册贫困危房户优先列入改造计划,列入当年改造计划的贫困危房户,经改造并验收合格的,按省定补助资金标准给予直补到户。对个别特别困难危房户,由县、镇政府统筹,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搞好危破泥砖房改造,以达到安居解困目的。同时,抓好省属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和边远分散老区群众搬迁。

五是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在册贫困户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全部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落实农村房屋统一保险工作,将贫困群众列入重点保障对象;鼓励和支持农村贫困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贫困户老有所养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1、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市、县扶贫部门存在技术人才不足,经费紧缺、电脑等办公设备不足的问题;

2、部分帮扶单位以及基层干部新时期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还存在模糊认识,思路不清的现象;

3、扶贫部门与省直(中直)和广州对口单位的衔接联系还有待加强。

二、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全市扶贫工作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新时期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新战略的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主要就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抓好六项工作的落实。

1、围绕一个中心:

2010年扶贫工作,就是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为中心,落实好省直(中直)、市、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力促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和贫困村实现“六有”的工作目标。

2、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新阶段扶贫工作要转变帮扶工作重点。要从以往传统的帮扶工作转变到当前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上来,要突出以帮扶贫困户带动贫困村发展为主的工作上来。

二是扶贫工作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要从直接抓扶贫转变为负责统筹协调,主动搞好为职能部门、挂扶单位、基层单位、扶贫爱心人士等服务工作上来。

3、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文件和工作的部署,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

二是着力抓好干部结对帮扶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危房改造资金直补到户、保障措施落实到户等“五到户”帮扶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是千方百计落实扶贫资金的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开展扶贫日活动等,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工作。

四是落实省、市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的各项措施。

五是加大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

5.市扶贫办党总支换届工作报告 篇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扶贫办全体党员大会,总结本届党总支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总支委员会。现在,我受本届党总支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回顾

本届党总支是8月,经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至今已近三年。三年来,在办党组和市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办党总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健康发展,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在完成办党组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了模范作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三年来,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查思想、查作风、查效能,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主题教育、“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治懒治散专项教育活动”主题教育、“访百企、进千村、入万户”万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和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三年来,机关党总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对党总支进行了调整补充,新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总支委员会,确保了总支工作的正常进行。建立健全党建机制,制定了一系列机关工作制度,并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加强对党员党费的交纳和管理,并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直工委的要求,对党费收缴的标准进行了重新核定,使党费收缴的标准符合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三年来,接收上届总支移交历年累计和本届总支任期内累计收缴党费共41773元,向上级党组织上交党费12744元,党总支组织赴旬邑马栏学习、表彰优秀党员、开展庆祝建党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购买学习工具书等党务工作支出8587.5元,累计支出21331.5元,截止2014年6月1日,党费累计结余20441.5元。结合“创先争优”和机关“创选评”活动,表彰优秀党员13人,向市直机关工委推荐优秀党员6人,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宗旨观念。三年来,党总支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办党组关于加强机关作风的`意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突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贪腐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三年来,没有一起党员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现象发生。

回顾本届党建工作,总的来看机关党的建设是打基础、上水平的时期,为促进机关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组织保证。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升,同志们倾心抓工作,一心谋发展的热情显著增强。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各项职能工作年年按期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 “三告别”工作和旱腰带区域特色城镇化移民搬迁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多次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二、存在的不足

(一)党总支在抓党的建设上方法有待进一步灵活,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

(三)党总支、各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细化。

三、今后党总支工作

今后,新一届党总支要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党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着力引导党员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总支组织建设

第三,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市直工委的各项要求,创造性地推进机关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理论成果的运用和创新,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作风建设,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激情与能量,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机关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6.市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草案) 篇六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文章标题: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根据《中共___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行立项督查的通知》(丽办发[20xx]03号)文件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___的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调整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我办及时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科技产业扶贫、安居工程四项重点工作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和信贷扶贫项目、社会帮扶、扶贫机制创新试点县等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170个村,总投资249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计划97个村,市级财政安排实施41个村、各区县筹集资金实施32个村,4000户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10个。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扶贫项目建设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各区县分管领导、市县扶贫办相关业务人员都参加了省整村推进村级规划培训,各区县也对乡村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及早下达计划。根据省级计划,我市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在4月份就将各类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县,使各项目区在最佳时节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三是认真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省的有关要求,重点扶持村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在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找准主要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四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将项目资金及时下达到区县。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一区四县用于整村推进项目的资金达400万元,其中玉龙县配套实施12个村180万元,古城区配套14个村140万元,华坪县配套4个村80万元。现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量的50。

(二)科技产业扶贫取得新的突破

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温饱的重要措施,通过认真实施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努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省下达小额信贷资金计划2400万元,为组织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办积极与市农行协调,召开了协调会,在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优先放贷,并与市农行负责人一起深入到玉龙县鲁甸乡等乡镇,就小额信贷资金扶持特色产业情况进行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回收方案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额信贷工作,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70万元。信贷扶贫项目立项5个,资金规模2100万元。扶持培育了苦良姜、青梅、魔芋种植与加工,畜禽养殖等一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种、养、加特色产业,推动了优势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温饱发挥了较大作用。组织推荐6个龙头企业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扶贫项目展洽会,为扶贫龙头企业培植产业、寻求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劳务输出工作呈现新亮点

我市各级各部门把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了各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向省里争取了两个省级示范培训基地,现已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完成了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扶贫、农业、劳动等部门互相配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多方获取用工信息,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农村劳动力,并做好相关协调、跟踪服务等工作。今年下达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1.6万人,总投资195万元。目前,通过培训已输出11694人,其中市外7230人。

(四)易地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一是完成了宁蒗县20xx易地开发扶贫验收考核工作,转移安置25户100人,项目建设总投资60万元,新建土木结构瓦屋面25套,建筑面积20xx㎡;铺设饮水塑料管道4456㎡,配套小水池5件,续建蓄水1.8万方水塘防渗处理项目1件,建设坡改梯100亩,节柴灶50口。二是对20xx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向省办争取20xx

易地开发扶贫投资计划任务,完成了500人易地转移安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投资实施方案的编写、评审、上报工作。

(五)党政机关挂钩扶贫工作继续开展

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对我市挂钩扶贫工作极为关心,安排国家财政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省水利厅、省社科院、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太平洋保险公司、省地震局、中石化南方公司、省肿瘤医院挂钩支持我市宁蒗、永胜、玉龙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省各挂钩部门把帮助挂钩点群众摆脱贫困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主意”的原则,全力以赴抓落实,为贫困地区群众献上了一份爱心。

市县挂钩扶贫工作形成制度化,市直14名厅级干部挂钩到14个贫困村,多次深入到所挂钩的乡村开展工作,帮助挂钩村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下派22名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村帮助开展工作。90个市直单位挂钩到40个村委会,市级财政安排300万元实施了20个市级安居温饱村建设,现已全面完成任务并通过了验收。全市共有446个单位挂钩扶贫198个村委会,直接投入资金270.93万元,帮助引进资金438.3万元。有14328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捐款381.22万元,捐物折资13.46万元,资助学生3923人,帮助贫困户1397户。同时通过其它渠道开展社会帮扶的项目也不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六)扶贫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为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防止扶贫系统内部出现滞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情况,我们始终把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扶贫办与区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资金管理责任状,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资金;对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计划在《___日报》上进行事前公示;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事后公告,项目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在村里进行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各级设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实行资金使用报帐制、项目验收和资金审计制。通过审计,各区县在资金使用方面没有发现违纪行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投入与需求差距大,扶贫开发形势严峻

我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市贫困村委会381个,贫困村民小组2745个。在“十五”扶贫中168个村委会列入重点村和推进规划。20xx年至20xx年五年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130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490万元,共解决9.62万人的温饱问题,巩固2.55万人的温饱成果。按照625元和865元的标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45.23万人减少到20xx年35.6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由19.72万人减少到16.72万人。但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加之近年来,我市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低温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因灾返贫的压力大。据统计,20xx年至20xx年,全市累计解决温饱人口16.94万人,而就有9.4万人因灾、因病返贫,返贫率高达56。仅靠中央、省、市扶贫投入,难以如期实现《纲要》目标,顺利开展整村推进。

(二)劳动力培训与输出工作措施不力

贫困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重,如果不加强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将无法输出,即使输出去也稳不住。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不重,一是有些同志认识不到位,二是经费严重不足。要提高贫困群众的转移就业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必须加强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输得出、稳得住、有效益。现仅靠中央和省级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远远不够,需要各级增加培训投入,与中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三)农民增收困难,科技产业扶贫急需进一步加强 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是巩固温饱成果的重要手段,要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必须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种养成本,以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实现效益的增加,才能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作为扶贫四项重点工作之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思路不宽,措施不力。

(四)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突破,但与省、市政府要求及开展得好的州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基本上集中在古城、玉龙、永胜三个区县。特别是宁蒗县,信贷资金不能扶持到户。信贷扶贫资金到户率低,在很大确程度上削弱了对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直接投入。一方面,有产业、有能力、有发展条件、积极性高的贫困群众得不到扶持。另一方面,省下达给我市的小额信贷指标不能完全使用,小额信贷工作步履艰难。

(五)县级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力度不够

按照省政府“整村推进”的目标,在20xx年之前,全面完成全省3万个(其中州、市、县安排1万个)贫困村扶贫规划的实施,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市、县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宁蒗、永胜二个重点县,地方财政要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来实施相应村数的整村推进十分困难。

(六)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今年雪灾、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大,贫困群众因灾返贫情况突出。

三、今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要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成效。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市扶贫开发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整村推进等四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总体投入

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突出抓好安居工程、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解决温饱问题的需要,也是巩固温饱成果的前提。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投资方式,在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经济等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扶贫开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增加扶贫投入。除中央和省财政每年投入外,市、县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应逐年有所增加。

1.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的扶贫资金,主要集中用于支持贫困村建设,并且要求各级要逐年加大贫困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实施。实施“整村推进”规划,一要在摸清家底、建档立卡、找准致贫原因、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巩固温饱关系最密切的项目上。二要瞄准贫困群体,瞄准贫困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省制定的贫困村识别办法,先难后易,从最困难的村开始,不能停留在“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和锦上添花上。三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剂的作用,切实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把各类资源整合起来,集中投入到整村推进中,提高扶贫的综合开发效益。四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今年10个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的工作,抓出特色和成效,抓出典型和样板。五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领导和综合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整村推进工作,使整村推进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努力把我市产业扶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贫困地区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贫困地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的力度,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着力提升我市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有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一要加强贫困农户、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之间的结合。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采取“公司加农户”、“合作组织加农户”等形式,搞好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扶贫信贷资金的入户率。要对两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进行跟踪了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安排贴息贷款、基地建设和为企业培训贫困劳动力方面予以支持,并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扶贫的责任,并建立相对应的考核责任制,建立完善管理措施,以产业带动千家万户的脱贫,每个龙头企业带动多少个贫困农户,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落实到户。省级要确定一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各区县要做好申报准备工作。今后,国家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省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省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州市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以明确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减贫的责任和扶贫部门应提供的服务等。二要抓好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的结合。实施整村推进的村,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适当拿出一点用于产业扶贫,探索“滚动使用、发展产业、受益农户、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扶贫模式。从今年开始,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整村推进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三是要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用好信贷扶贫政策,把信贷扶贫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其它扶贫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四定四不定”原则,即定贴息对象、定贴息方向、定贴息期限、定贴息标准,承贷的金融机构由各县自主确定。不定贷款任务、不定统一利率标准、不定贴息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额信贷扶贫新机制,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科技能人、种植(养殖)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广滚动发展经验,扶持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我们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各区县要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纳入扶贫开发目标管理体系,实行目标考核,确保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效益。各区县扶贫办应明确相应的股室及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乡镇要设立工作站,村级要配备信息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整体工作机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扶持民间组织或中介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订单、市场运作、学校竞争、学员自主择业、培训到人、扶贫到户的运作模式。二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的投入,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大多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科技意识差,科技应用能力弱,劳务输出受到严重制约,目前,仅靠国家和省安排的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证培训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加培训投入。三是要以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为契机,摸清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到村有卡、乡有册、县有簿。四是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要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抓好今年2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遵循以贫困地区为主;教学培训单位自愿申报;面向社会,公开选认三条认定申报工作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将玉龙、永胜两个县列入省级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培训基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输出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结合、劳务输出与其它扶贫措施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确保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扶持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六是要加强与劳动保障、职业教育、商务、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4.认真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我市实施的扶贫安居工程,不但解决了特困农户住的问题,而且使特困农户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三个重点县要继续实施好4000户安居工程,要在重点村中不留缺口地优先安排茅草房改造任务,解决整村推进中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在质量进度上下功夫,确保安居工程质量,保证贫困农户在年底能够入住。同时,要落实好安居工程配套措施,切实落实“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1口小水窑或小水池、户均1口沼气池或节柴灶、1-2项稳定可靠能长期发挥作用的种养业”等项目,解决好贫困农民的发展后劲问题。

(二)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一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扶贫项目的申报、论证、立项等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各类扶贫项目库,做到储备一批,推荐一批,支持一批。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物资管理,确保建材质量。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做到项目数量、建设内容、资助对象、补助标准及资金使用和物资采购、发放公开透明。二要构建扶贫、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四条严格监督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的防线,完善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制度,减少下拨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继续实行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帐制。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县工作。省选择13个县开展“资金、任务、权力、责任”四到县试点工作,永胜县列为首批试点县,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做好试点工作,争取探索出一套值得在全省推广的扶贫开发新机制。通过做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信贷扶贫的新机制,为全面推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要按项目建设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做到进度工期按期完成,数量质量达到要求。

(三)要进一步整合资金,实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效统一

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现有的扶贫方式缺乏系统管理,各种资金分散使用,大多数扶贫项目没有开展有效的横向联合,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加大了基层协调难度,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不突出。安居温饱措施的配套资金需协调相关部门,协调难度大。省扶贫开发思路调整后,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实施整村推进,采取项目捆绑投放,资金拼盘投入,就成为整合资金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改进扶贫资金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整合资金,把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等项目统一起来,实行集中投入,进一步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充分体现扶贫开发的系统性、有效性。

(四)继续抓好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继续抓好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种外资扶贫项目,广泛深入地开展“向绝对贫困宣战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总结、宣传和报道挂钩扶贫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几年的扶贫开发,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许多部门心系贫困地区,情系贫困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解决了贫困地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但多年来,扶贫系统内部未能建立比较规范的激励机制。虽然从上到下签订了许多责任状,但一直没有兑现奖惩,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该成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开发,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创造更好的条件。

___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管理机制与绩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