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介绍

2024-09-28

畲族文化介绍(共8篇)

1.畲族文化介绍 篇一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竞技性、娱乐性,又有交融性和观赏性,而且具有健体强身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涵;能明显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现代体育起源的了解。目前,流传和挖掘的畲族体育项目有畲族武术、打尺寸、赶野猪、稳凳、摇锅、抄杠、蹴石磉、畲族健身操等。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历时远古,源远流长。是一项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渗透着中国石代医学理论与实践,调节阴阳,改变人体内环境,使人获得“和谐情感”、“健康延行之益”的古老的全有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战争。人们为了格斗、械斗的技能和技巧,寻找一些方法进行操练。这种操练的方法和形式,畲族人民称之为畲拳。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着号雷乌龙,人们尊称他为“乌龙公”。畲拳的主要动作的冲、扭、搁、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运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数十种之多,练动的方法也很特别。如:练铁砂掌之前,先砍一节精壮的竹筒,内装一条毒蛇,蛇腐烂后,练武着将手伸进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痒难忍,急需插入米糠、谷子或沙子及铁砂中磨擦。棍术笼统的来说,连“柱杖”、锄头、扁担等生产工具都是习武器械。“盘柴槌”(即打柴棍)是棍术的一 种,有长短之分。长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双头槌、3步跳、4步半、天观地测等。畲族武术注重内外兼修,注重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经常练习不但能收到壮内强外的交果,而且对冶疗多种慢性冷热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均有良好的医疗保键作用。

二、打尺寸

相传是纪念畲族英雄蓝奉高反抗唐王朝的武装斗争中,以断弓(尺)将敌箭(寸)拨返敌阵的技艺演变而成。并广泛流传,激励畲族人民团结奋进,自强不息。该运动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体育游戏项目,常在劳动休息时举行。参加者至少两人,多则五、六人。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一人手持木棍站在圈内,木棍击竹条飞向前方,其他人在前场奔接,接到者可定“尺寸”。未接住的竹条被就地拉起后向圆圈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击出。若竹条投中圈内未被接住或未被击出,则投者得胜,持棍者换人。如竹条投落圈外,或被击出,若落点经丈量后,根据距离远近给予持棍者一定“尺寸”。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得到规定“尺寸”或得尺寸多者为胜。

三、赶野猪

赶野猪又称打篾球,是景宁畲族人民传统的体育游戏。早期的畲族居民住在山中,以农务为生,主要种植水稻、番数、大豆以及玉米等农作物。但大山里野兽较多,其中野猪破坏农作物最厉害,畲民们的农作物经常被野猪破坏的颗粒无收。于是畲民们经常一起赶野猪。赶野猪需要方式、方 法,畲民们空暇时候就在家中演练赶野猪。经过慢慢发展,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赶野猪。赶野猪比赛每场比赛20—30分钟,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3—5人,各队人数相等,每人手握赶猪铳,运用赶、传、接、运、击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野猪赶入猪笼为得分,并用抢断等防守技术,阻止对方得分,以得分多队为胜。

四、稳凳

稳凳是畲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畲族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渐演变成为民间体育活动。稳凳以蹬、转、翻、旋、翘、摇、摆等为基本动作。并结合难度较大的插旗、套圈等形式进行竞赛或表演。经常参加稳凳运动能有效地发展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平衡能力和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晕车、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稳凳表演开始先由二名畲族少女翻身上凳,她们在不断快速的转、翘过程中,将抛接的十个小圈逐个套向离凳四米处的旗杆,最后以套中多者为胜。

然后是二名男运动员飞身上凳,他们的动作难度要比女运动员表演时大得多,他们要在非常快速的转、翘中,将地上的小圈捡起,并挺身或后屈身直接将圈套向旗杆,最后以套中多者为胜。

规则:⑴运动员必须在不断转、翘板凳的过程中将圈子抛套进四米远的旗杆上,套中1只得1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⑵任何一方不得有意停住稳凳,或有意加速(目的不是套圈,而是有意干扰对方),否则扣1分; ⑶各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1个圈,最多用时1分钟)将圈套完,过后不计成绩;

⑷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可再作决赛,直到决出胜负。

五、摇锅

一、项目起源

摇锅是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源自畲族古时的强身健体活动。相传很久以前,每到传统节日端午节,畲民都要包粽子,为了能让粽子口味更香甜、颜色更漂亮、存放时间更长,畲民们到山上砍来毛竹叶、株树枝、枯巨树等,然后用一个大铁锅放在屋外,大铁锅里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把山上砍来的材料烧成灰,烧完冷却后,畲民们一人或多人将一整口大锅搬(摇)回家中,在多年的操作中,畲民们得出了摇锅需要方式、方法,要注重人与人、人与锅的密切配合。久而久之,畲民们又发现了摇锅具有娱乐性强、兼能强身健体的功效。摇锅由起初的人站在锅边,端着锅摇,逐渐发展成人站、半蹲或坐在锅里等不同方式进行表演活动来锻炼身体。畲民们很是喜欢这一创新的活动,后来经过漫漫的演变,形成现代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开始对该活动进行挖掘整理和改进,使该活动的形式方法、规则等更加完善合理,并正式定名为“摇锅”,并开始在一些大型活动及部分中小学推广。

摇锅运动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注重增强人的腿部、腰腹力量,对提高人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身体重心控制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摇锅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 的人锻炼娱乐。

现在,摇锅正从山里走向山外,在中国畲乡三月三——畲乡民间传统体育节、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等各种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在2011年浙江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的表演项目金奖,它像一枝独特的民族体育奇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被列为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项目内容

1、基本动作要领:一个或多个人站、坐或蹲等不同的形式,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或转动。竞赛以锅的前沿来判定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时间少的名次在前。

2、摇锅的方式:

单人摇 形式:站、蹲、坐、俯卧、仰卧

双人摇 形式:双人站立、一人站一人坐、双人蹲、双人面对面坐、双人背对背坐、双人面对面站

混合摇: 形式:混合站立、一人站一人坐、混合蹲、混合面对面坐、混合背对背坐、混合面对面站

多人摇 形式:结合单、双人的不同形式

3、场地器材:

摇锅的器具十分简单,仅需自制直径0.5米---1.5米大小不等的铁皮锅或破旧锅。小的适合小孩,大的适合成人。场地即为无障碍平地。

三、项目特点

1、摇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摇锅器具随处可有,活动的场地随处可是,活动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技艺简单易学,完全适应畲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方式,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2、摇锅是畲民族人文历史的缩影

据《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载:“畲民总是非常好客、亲切,有礼貌,……是一个和平的、谦虚的民族。他们从事艰苦的劳动,过着极端简朴的生活。”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摇锅正是畲民族在艰苦劳动之余的休闲性活动,是畲民民族性格和人文历史的缩影。

四、项目价值

1、历史价值

摇锅是历史在畲族民俗事象中的真实写照,畲民又将这一活动内容与畲族发展历史相联系,形成畲民休闲时间摇锅的习俗流传至今,具有较完整的历史价值。

2、人文价值

摇锅活动适应畲族大分散小聚居,大多居住半山腰的居住方式,她的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锻炼娱乐等人文实际,也体现了畲族勤劳勇敢、团结和善的人文价值。

3、文化价值

摇锅是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展现了畲族文化的自然质朴、眷恋乡土以及畲族文化体育的个性,反映了畲民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

4、健身价值 摇锅是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该活动融趣味性、可行性、自发性于一体,注重增强人的腿部、腰腹力量,提高人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身体重心控制等能力,具有极高的锻炼身体价值。

5、保护价值

畲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摇锅等畲族体育文化很少见于汉文史籍记载,摇锅始于何时,如何发展、传承至今尚缺少足够的资料予以阐述,因而更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五、项目活动图片

六、抄 杠

抄杠是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源自畲族古时的自卫强身活动。从前,畲民大多深居山中,扁担、拄棒是他们的日常生产工具,也是他们自卫防身的武器。空闲时他们经常聚集一起,用柱棒、扁担、竹杠、木棍等物对顶、对拉、对推、对拧以此提高自身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增强自卫能力。久而久之,这种活动便成为畲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抄杠运动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抄杠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操练。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多种抄杠形式中的三种,一是腹抄杠;二是十字抄杠;三是集体抄长杠。

1.腹抄杠

方法:比赛由二至四人参加,开始每人以腹部顶住杠的一端,裁判下令后,运动员开始使力,力争将中点处的花环捡起为胜。

规则:⑴裁判下令后,运动员方可用力顶杠; ⑵参赛者只准用腹顶杠,双手不得握杠;

⑶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限时二分钟,如在规定时间里未分胜负,裁判宣布暂停,休息一分钟后继续比赛。

2.十字抄杠

方法:比赛由四人(或四组)参加,开始每人持十字形的一杠端,裁判下令后,运动员开始用劲,力争将身后的小圈捡起为胜。

规则:⑴赛前运动员必须按规定站好位置和握杠(单、双手均可); ⑵捡圈时手不得离杠,万一失手马上要将杠抢回握好,方可继续比赛; ⑶如二人以上捡到圈,以先捡到者为胜。3.集体抄长杠

方法:场地上画有三条平行线,间隔1.5米,中间的为中线,二侧为限制线,与中线相垂直的地面放置一条长5米的长竹杠,在竹杠的中间拴有一条红带为标志带,标志带对准中线。比赛分人数相等的二队,对面站立,开始各队运动员均用手持竹杠,裁判下令后,双方队员开始使力,力争将标志带抄过对方限制线的队为胜。

规则:⑴裁判鸣哨后,队员方可用力抄;

⑵裁判未发出结束信号,双方队员不得随意松手,如无意间脱手,应马上还原继续比赛;

⑶竞赛开始前,裁判用抛硬币的方式,让双方选择场地和器材; ⑷胜负以标志带过限制线的垂直面为准;

⑸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限时二分钟,如在规定时间里未分胜负,裁判宣布暂停,休息一分钟后继续比赛。

七、蹴石磉

操石磉又称滚石块,原为景宁大均、云和赤石、龙泉八都三处汉族李姓在正月于街上以人脚推石块的活动。所用石块,底部光滑,大小不等,大的数百斤,小的几十斤,以人力大小而定。操石磉的比赛主要有竞速和对抗。其运动方法主要是运动者以脚蹬、蹴石磉向前或向后滚动。运动技术主要包括普通蹴、撑杠蹴、夹杠蹴、磉上蹴等四种。所谓普通蹴,是指运动员用一脚支撑地面,一脚蹴动石磉向前或身后滚动的一种运动方法;所谓撑杠蹴是指运动员用双臂撑在由另两人抬着的竹杠上,用双脚向后蹴动石磉的一种方法;所谓夹杠蹴是指运动员用双臂(肘)夹住由另两人抬着的竹杠,用双脚向前蹴石磉的一种方法;所谓磉上蹴是指运动员下肢不直接接触地面,也没有他人协助,直接蹴动石磉的一种方法。

蹴石磉运动,技术简单易学、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趣味性,适合在各级各类和不同地域的学校及其他群体中开展教学和竞赛。经常参加蹴石磉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对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均有显著效果。

1、竞速方法:

比赛分甲、乙两队,分别站成纵队于起点线后,两队分别要完成四种蹴石磉方法以接力的方式决胜负。开始是单人夹(撑)杠蹴,接着是单人磉上蹴,然后是双人磉上蹴,最后是四人磉上蹴。最终以不犯规,又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为胜。

规则:⑴后人必须在起点线后等候,前人石磉未蹴回到起点线,不得越线上石磉。⑵磉上蹴竞速途中,如脚落地,必须在落地处重上石磉,方可继续向前或向后;如果石磉偏离方向,运动员可下地将石磉搬正后,再上石磉前蹴或后蹴。

⑶各队必须在各自规定的跑道中行进,如越出跑道又妨碍他队行进,判为犯规。

⑷最后以石磉任何部位到终点线表停。

⑸竞赛中,队员可用下肢任何部位蹴动石磉,不得用手推或拨动石磉。

2、对抗方法:

比赛是在长宽各五米的正方形场地内进行。石磉置于中线上。开始各队出一名女运动员上场,并用一脚踩住石磉,裁判下令后,双方开始使力,并力争将石磉蹴出对方半区为胜。女子单人对抗后换男子单人对抗,最后是男女混合对抗。

规则:⑴参赛队员只能用下肢蹴石磉,不得用手或身躯部分推、撞对方队员。

⑵石磉如从中线出界,不分胜负,该局比赛不算。⑶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

八、畲族健身操

畲族健身操是一种新兴的民族健身操,它是以健身操的操化动作为基础,结合畲族舞蹈动作的身体练习。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也是竞技运动的一种。

2.畲族文化介绍 篇二

一、景宁畲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1.畲族人们的居住方式:唐以来,畲族是一个由南向北迁徙的民族,畲民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分支、迁徙,并与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在浙南,畲民小聚居于自然形成的畲寨中,大分散于丽水市各县(市、区)的许多乡镇,大多深居于崇山峻岭中。例如: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县景宁区域辽阔,森林密布,峰恋起伏,这里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冷暖适中。畲族村一般都建立在大山深处半山腰上,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古山寨,横卧山弯。景宁共有畲族人口1.7万余人,占该县总人口的10%,畲民便分布在景宁的各个畲族村落中,每个乡镇的畲民大多聚居在某一个或几个村庄,而该县就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景宁县志》就有:“畲客多居山中……”的记载。

2.畲族人们的生产方式:历史上畲民曾度过漫长的以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畲族的起源歌《高皇歌》中就讲到始祖盘瓠因狩猎而殉身。明朝隆庆年间编的广东《潮阳县志》记载:“畲民依山而处,狩猎为生”。

畲民生产曾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景宁县志》记述:“畲客多居山中……故峭壁之巅,平常攀越维艰者,畲客皆开辟之。然刀耕火种之所得,未能卒岁”。解放后,畲民分到了山田,结束了“刀耕火种的”日子。

3.畲族人们的生活习俗:畲族人民爱唱山歌。凡是有畲族人生活的地方,就可以在那里听到高昂激扬、优美动听的山歌。在生产生活中,畲族人在任何时候均可以即兴随编,对着活儿就能唱活儿歌,对着山水就能唱山水歌,对着客人就能唱人情歌;在日常生活中畲族人民以歌为乐,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甚至以歌代哭,长夜盘歌,每每通宵达旦,历数日夜,凡嫁娶喜事,逢年过节、劳动生产、接待客人、谈情说爱乃至丧亡葬事等,而不衰。唱山歌,畲族人已达到了相当普及的成都,在畲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所以就成了“歌的海洋”。

畲族的宗教祭祀习俗在畲族历史上普遍盛行并世代相传。在浙西南,以“祭祖”(亦称“做阳”“醮名”)和“做功德”(亦称“做阴”)为主。“祭祖”仪式隆重,耗资很大。因受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已将失传。而“做功德”目前仍很盛行。无论何种仪式,均要悬挂祖图,载歌载舞,世代沿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畲族宗教祭祀舞蹈。

畲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尤以“三月三”为主要,三月三是畲族传播和弘扬本族文化的盛大节日。在浙江景宁,三月三歌会更是成为品牌,逢此佳节,多彩的山歌比赛、对唱歌会、篝火晚会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让当地成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每逢“三月三”,畲族男女老少都穿着本民族服装,聚在一起对唱山歌,举行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采摘山上一种野果取汁(黑色)煮饭吃,畲民称之为“吃乌饭”。

二、景宁畲族文化的艺术特点

(一)典型代表——畲族山歌

1. 种类丰富。

畲族民歌的种类繁多,举凡民族历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农事知识、生活知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男女恋情等应有尽有,洋洋大观,包罗万象。例如:莲都区的《高皇歌》《想念祖宗》《带子歌》,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种田歌》《哭娘歌》,遂昌县的《十二生肖》,云和的《度娘歌》等。

2. 歌词结构规律。

多以七言为一句,四句为一段(畲族称为“一条”),一段或数段甚至几十段为一首(畲族称为“一连”)。一般在一、二、四句押韵。景宁作为浙江省畲族人民集中之地,其歌词的押韵也具畲族文学特色,景宁畲歌唱词曲调组成的规律通常体现为七字一句,四句一组,一组一乐段,一乐段由两句独立的乐句构成。(例如景宁澄照乡金坵畲族村蓝炳贤演唱的敬酒:)

第一角声来劝酒,第二角声来劝浆。

酒是去年十月酒,浆是去年十月浆。

曲结构多为单句变化体或上、下句结构。后者第二句常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如《带子歌》共有十段歌词,其曲谱是:

山歌也会进行变格,例如把第一句变格成“三字”或“五字”的时候,但这种情况在景宁畲歌中很少出现。

3. 曲调朴素单纯、雅朴清丽、旋律调式以传统五声音阶的角调式和商调式为主。

旋律的基本音列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进行为“sol、mi、re、do”,有较多二、三度级进和四度跳音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转换,装饰音多为前倚音。旋法常以宫音为中心,直上直下的纯五度、大六度大跳间以迂回级进、小跳下行至调式主音。节拍为2/4、3/4混合型为主。如:《度娘歌》:

4. 畲族山歌是口头文学作品,用歌唱形式来表达,歌唱的方法用“假声”(除祭祀歌外,都以假嗓演唱)。有独唱、对唱、男女声二重唱、合唱。平时唱山歌清唱较多。

(二)凤凰高飞——畲族舞蹈

畲族民间舞蹈源于畲族人民狩猎为生、“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生产方式和畲族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做聚头”“拔伤”等宗教祭祀仪式,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人、双人、四人或集体舞,其舞风细腻典雅、清丽肃穆;动律简朴粗犷、豪放勇健;唱腔古朴高亢;节奏简朴稳健。真实地体现了畲民的生活、劳动、斗争的情感和对祖先和死者亡灵怀念、敬仰的深厚感情;畲族舞蹈中最基本的动作是“悠荡步”和“坐蹲步”。“悠荡步”一脚稍屈,一脚勾小腿至前,并加以双手自然向前摆,蕴意表示驱赶野兽和乌鸦,以保护为民除害而殉身的始祖盘瓠的尸体;“坐蹲步”一脚踮地,双膝向下颤动,富有弹性,与畲民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以农耕、狩猎为主,在山间登行的生活相符;伴奏音乐以人声和以锣、鼓、灵刀等打击乐器为主的打击乐及龙角声构成;堂内布置悬挂祖图,并设供品或祭品。无论内容、表演和氛围都展示和突出了畲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三)凤凰霓裳——畲族服饰

众所周知,畲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语畲族服饰的记载和研究早在晋代唐朝就已存在,关于畲族服饰,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就有所提及,南北朝的《后汉书》中记载畲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景宁畲族传统服饰基本格调尚青、蓝,多黑色,花纹图案熹鲜艳的暖色,在样式上追求实用、大方,色彩上追求强烈对比与和谐统一。从服装色彩风格中可以看出,畲族的民族艺术风格偏于朴素、清秀,衣物以蓝、青、黑三色为主,用颜色鲜艳的彩带加以点缀。

种类繁多的畲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凤凰装”是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也是畲族文化标志性的象征符号。“凤凰装”由凤冠、花边衫、彩带、拦腰、花鞋五件套组成。凤冠是畲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凤冠,每副需用十来块银元打制成,为已婚妇女所戴;花边衫畲语称“兰观衫”,上衣是大襟衫,长度过膝;彩带为畲族独有的“字”带,所织图案以简化汉字构成,有单排、双排和叁排汉字图案,宽窄不一;拦腰即围裙、围兜,象征着凤凰的腹部;花鞋象征着凤凰的脚爪。

畲族服饰以编织为主,刺绣为辅,服饰上用花边点缀,有着属于该民族独有的风格。

三、结语

畲族在迁徙的进程中,该民族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风俗,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畲族人民在沧海桑田变化无穷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以不同的形式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对人们研究和了解畲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畲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舞蹈、服饰中体现了畲族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了该民族富有特色的物质文明、审美价值和文化追求。多元化的民族风格推动了民族地区实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传承与弘扬——2004畲族文化研究[M].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05.

[2]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

[3]边秀梅.畲族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创作,2012(11).

[4]徐颖.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

[5]陶雨恬.景宁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

[6]雷莉莉.试探畲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

3.对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篇三

摘要: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将畲族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使其在新时期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承 发展 畲族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参观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专题展时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现有人口70余万,主要生活在粤、闽、浙、赣、皖等五省一百多个县内,其中浙江约有17万余人口,大致分布在丽水、金华、温州等市,而丽水市景宁县有1.76万人。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流传下来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舞、手工艺品及革命遗物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畲族文化。

一、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面临的困难

畲族文化不仅是畲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国家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方面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畲族传统礼俗不断淡化和简化,我们正面临着畲语消失和文化发展后继乏人等危机。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环境变化的影响。即使在畲族聚居村落,传统畲族文化也已淡化。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畲族群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问题。

在现代生活模式的冲击下,保留民族传统与脱离贫穷生活苦难的矛盾困扰着畲族群众。所以,传承和发展畲族文化的任务不仅要解决文化的问题,还要解决本质的生活问题,缩小畲族村落与外面世界的差距,切实消除畲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是继承还是摒弃的忧疑心态。

2.参与人员短缺的影响。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热心于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人才参与。由于对新生力量的培养缺乏方法,致使研究工作面临断层的危机,给畲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持续性增加了难度。

3.机制缺失的影响。要让畲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解决机制的问题,有了切实可操作的机制,才能解决思想问题。为此,做好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迫切呼唤这种机制的诞生,它是确保畲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二、对当前做好畲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传承和发展畲族文化必须对畲族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不但要了解文字、历史和人文景观等外在形式,更要把握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素质、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因此,要做好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必须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力度:

1.加强研究机构、专业人才的建设。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组建机制,设立畲族文化奖励基金,定期对在继承发展畲族文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二是设立畲族文化发展基金,加快推进畲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新生力量的培养。要建立一个传承和保护新生力量的相应机制,既要使它成为培养文化继承人的激励机制,又要使其成为解决这些人才日常生活问题的一个途径。

2.加大帮扶力度,再现畲族原生态生活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注重文化民俗的原生地存活状态。一是以集群聚居的大氛围来影响部分群众的“小意识”。把分散居住的畲族自然村搬迁到居住环境相对好的地方,以保护畲族民间民俗风情,增强村落的居住人气。二是对畲族文化保持良好的村落加以重点保护。三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实行定点补助等制度,鼓励畲族群众保持民族生活方式。

3.营造畲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自我意识。激发畲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要大力宣传“勤劳勇敢、相互扶持、诚实守信、热爱和平”的畲族精神,对畲族干部群众进行文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育。二要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推介活动,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艺术活动。三要把畲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内容。

4.利用畲族特色文化,提高畲族群众生活。鼓励和扶持发展民族旅游业,将畲族原汁原味的婚俗活动、草鞋、篾竹手工艺活动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当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畲乡民俗文化、民族工艺等资源,将畲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引导并帮助畲乡群众开拓多元化的致富之路。如景宁开发大均畲乡之窗、鹤溪“山哈寨”、澄照“封金山”等景点,创立“畲乡民族生态风情游”品牌。2004年,浙江省旅游局“省内旅游目的地选择抽样调查”显示,“畲乡风情游”游客选择率达27.4%,居全省各类景区前列。据统计,2007年到景宁县体验畲乡风情的游客已达到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3亿元。

众所周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传承和发展一个民族文化不是单个个体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只有实现传承和创新的统一,才能使其不断完善和进步。

(作者单位:孙美绿 浙江省景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雷德荣 浙江省景宁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畲族文化介绍 篇四

一、民俗旅游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居住地以外,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重生”。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精神需求,以文化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的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游客的精神诉求,现在民俗旅游也来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方式,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很大一部分仍然处于待开发状态。云南、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当前的旅游发展中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民俗旅游之路。那么在发展民俗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开发?我认为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大品牌时代,只有精准定位才能建立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品牌形象。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如是说。“不要放过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任何特性,并从品牌中提炼出独特的特性,占据一个细分品类。”现代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也是旅游者深度旅游的开始,随着旅游的频率的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旅游地表征的肤浅的认识,希望获得的是一次次震撼心灵的“心灵之旅”,谁能打动游客的放心,触动他们心底最深的期望,谁将在旅游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二、品牌---旅游符号

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对某地的一种最初的印象,也就是某地在我们脑海中最突出的形象的树立,如西湖--杭州、漓江-桂林、丽江-云南,这就是一种旅游符号,有其“能指”和“所指”。江西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上,它的旅游符号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在全国各省排名仍然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究其原因在于江西“红色旅游”象征符号已经深入人心,“红色旅游”资源符号客源群体比较单

一、旅游主要是以观光、教育为目的,产品的体验性、娱乐性不足,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异质文化的高品质的旅游心理需求。现在对于江西旅游而言,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符号象征,打造更为丰富、更符合江西地区特质的,长远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

三、江西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以断发纹身悬棺葬为代表的古越人风俗,以畲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为代表的畲族风情;以客家文艺客家饮食为代表的客家风情;还有景德镇瓷俗、樟树药俗、婺源茶俗、江西傩舞等。江西傩舞和永新盾牌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众多的民俗资源当中尤以客家风情、畲族文化、傩舞为代表的江西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但是就江西目前的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看来,除了赣州的各家文化,其他发展都特别滞后。位于赣县的客家文化园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 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现在已发展成为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已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除此之外江西富有地方特色、源远流长的傩文化,虽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只是成为重要节日的表演项目,在民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傩庙损毁,傩舞、傩戏失传,并没有发展成为惯常的旅游项目。还有江西目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是全省惟一成乡镇建制的少数民族 截止2006年9月江西省共建7个畲族乡,九个畲族村,由于长期以来的不重视,畲族民俗风情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前途令人堪忧。

四、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民俗旅游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发展民俗旅游要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质,在开发的时候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组合。

(一)以节庆带动的民俗旅游开发。

节庆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展演,在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中,节庆的辐射效应非常大,节庆是一个民族民俗活动展演的浓缩和核心,通过特定的节日我们可以领略当地人民的精神信仰,现在的很多节日大都来源于古时的祭祀礼仪,是族群精神的凝聚、团结的重要载体,并且通过民俗节庆,可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感受到当地最为多样化的民俗风情。在江西发展民俗旅游中,可以先开发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以节日的效应,辐射影响其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畲族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70%,江西位于第三,畲族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有着独特民族习俗、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

江西信丰自2009年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年至今已经连续两届举办了“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多人了解了畲族,村民看到了旅游带来的巨大效应,都纷纷主动挖掘当地特色,“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江西省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利用节庆文化的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也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增强民俗旅游资源的娱乐性、世俗性

江西独特的傩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江西是傩文化的发源地,尤其以上栗、莲花、等地为主,江西丰富的傩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以傩祭、傩俗、傩舞、傩戏为特色的傩文化原生形态,以彰显赣傩在傩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目前在傩文化的开发中主要以展览这种静态的表现为主,以实物、图片,辅以声像播放、活态展览等手段给游客以视觉欣赏。江西南昌举办的傩文化画艺术节以及傩文化主题公园,都没有深入挖掘到傩文化的内涵,傩是古代的一种驱鬼的仪式,是人神交流,祈福免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它的源泉在民众,在生活,因此单纯的以一种静态的、展览的方式不足以领略傩文化的真谛,也不能感受到足够的文化震撼,吸引力大大减弱,目前在民俗旅游中应该增强傩文化的民俗性和体验性,旅游者亲自参与或者亲临观看傩祭、傩戏,了解傩文化的内涵,从而提升旅游认识,亲身制作傩面具,最终达到娱神、自娱的目的。

(三)民俗旅游主体---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提升 民俗旅游开发中要注重旅游地居民的民族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其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发中注重开发产品的选择,不能一味的为了满足游客猎奇的需要而开发出一些与民族主体意识背离,消弱民族认同的项目,如现在很多民族地区开发的少数民族少女的低俗歌舞表演,还有开发出一些“奇风异俗”满足游客低俗的旅游需求,随着旅游的这种主客关系的错位,民族居民的民族意识会逐渐淡漠,会背离民族主题文化而逐渐被同化。因此一定要确立以民族地区居民为主体的民族开发方向,这样民俗才能得以保持,吸引力才能持续存在。

(三)民俗旅游与其他旅游的组合

江西民俗旅游中可以将其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同时也可将江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增强旅游线路的吸引力,使江西旅游的品牌得以提升。如鹰潭要利用龙虎山悬棺表演这一品牌在龙虎山建立古越人民俗馆集中展示古越人悬棺葬习俗、断发纹身习俗、图腾崇拜习俗,干栏式建筑习俗等;可以把畲族民俗文化旅游与上饶、吉安、赣州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以畲族的乌饭节、中秋歌节、二月二会亲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为重点,集中展示畲族的文化艺术成果、婚俗、民族服饰、畲族礼仪把经典的参与性强的趣味性大的活动日常化。赣南客家文化是江西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赣南建成赣闽粤客家文化的中心在赣州市或赣县建客家文化城,将客家独特的建筑客家土楼和围屋客家文艺客家饮食等集中展示给游客。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方式,是通过游客在空间载体上的活动和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是通过感受来实现的。它不像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或者在商店里销售。那么,旅游营销的品牌价值如何才能实现呢?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一、江西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到现在江西红色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全国红色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多。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排名仍然在全国的中等以下水平。

二、江西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江西 畲族

江西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人口、历史上

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三)在江西信丰举行了第二届“三月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很多游客,畲族人民也穿上了自己的节日服装,融入到了歌的海洋,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人们擅长以歌曲来表达各自的心声,“三月三”不仅是畲族的祭祀节日,更是畲族男女寻找意中人的“情人节”。在轰轰烈烈的节庆文化的升温之下,我们不禁要问

二、江西畲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江西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红色旅游、绿色旅游 民俗旅游比较欠缺

2、畲族旅游的开发对树立畲族民族自豪感,保护民族遗产的重要性。

3、节庆旅游的辐射效应。

该村按照“一村一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脐橙、西瓜、生猪、养牛等特色产业,成立脐橙、西瓜两支党员带头的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服务队的带领下,成立注册了畲民脐橙、精美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产品的营销市场。目前,全村脐橙实现人平一亩果,总产量达到250万斤,西瓜种植面积1400亩,年产量达2800多吨,总产值300多万元,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做法在全省召开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09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34米长、以“和谐畲族”为主题的大型畲族文化墙,新建了一幢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一个具有浓厚畲族特色的歌舞戏台。并于2009年和2010年农历三月初三连续举办了两届“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在《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该村在挖掘和整理畲族文化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民族地区的前列。

畲族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分散、小聚居

2、江西的地理位置及文化积淀

3、畲族文化的意识

三、信丰畲族文化旅游的策划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

70%,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畲族独特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些年来,支撑这个民族结构的固态的东西,正渐渐地回到了畲民的生活中:

2009年,我省首次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并成功地承办了第三次全国畲族古籍整理工作会,在会上,我省1000多件古籍、契约等走进出版社。

经过挖掘、整理和建设,如今,全省拥有畲族特色村寨15个。2012年,畲族乡村更是以从未有过的火爆场面和热情,竞争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计划,会昌、崇义等县专门列支几百万元资金投入畲族特色村寨建设。代表畲族忠勇刚直精神的“铁书”、描绘畲族祖先神话历史的犬王图„„这些畲族文化的载体也在万安、贵溪、会昌等10多个县的民间被陆续发现。江西舍族的族群祭祀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舍族一样都与盘颤神话传说中的图腾礼仪 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相联带盘饭是金族共同的祖先

在上个世纪,在江西宝山乡安长畲族自治村发现了一副保存完好的,清乾隆十五年所做的《犬王图》,这幅全网图为工笔画,叙述了

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因而,畲族山歌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高皇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为著名,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在“三月三”乌饭节上,当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小的孩子们登上舞台,美妙的歌声四处飘扬时,一个民族的文化韵味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五年级学生王一超自豪地说:“现在,他们学校每个学生都会唱这首山歌了。”

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对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来说,“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随着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一些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一亮相,也让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声名远播,不远千里前来参加活动的大有人在。利用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同样的现象接连出现在一些畲族乡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向政府争取、自筹资金、自主投劳,创办了一个畲族文化演艺厅,把本民族的祭祀、山歌、饮食、服饰等文化元素集中起来,同时与畲族村寨的旅游相结合,每年都有近万人来到这个村寨品尝畲族饮食,观赏畲族祭祀,与畲族歌舞相伴。五年间,畲族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从中等收入步入“小康人家”。

江西民俗旅游开发

5.畲族文化介绍 篇五

县政协重点课题调研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提出的“一三四八”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三大目标”,把我县打造成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下简称“文化基地”),县政协常委会根据2010年度工作安排,组织由部分政协常委、委员,以及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出版(体育)局、民宗局、旅游局、建设局、经贸局等部门参加的调研组,在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下,分成6个小组。于4月下旬至7月下旬,对文化基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听、看、谈等形式,分别听取宣传、文化、民宗、旅游、建设、经贸等6个部门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走访县内有关部门、乡镇,了解情况;考察省内泰顺、文成、苍南、平阳、武义、松阳以及福建省蕉城、福安、霞浦、福鼎等10个县(市)的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有选择地考察了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自治县前列的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工作。根据调研方案安排,7月19日举行由县政协主办、县民宗局协办的“2010政协畲族文化发展基地论坛”,会上6个调研小组的调研报告以及12篇专题论文进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热烈讨论,集腋成裘,达成共识,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的现状与成就

畲族文化的挖掘、弘扬和发展工作历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 高度重视。特别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08‟53号)对我县提出,要实现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的战略目标后,更把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承担起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重任,全力打造文化基地。

(一)保障文化基地建设的法规和组织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县在推进文化基地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好法规和机制建设工作。2008年,出台了《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2008-2012)》,在宏观上对文化基地建设蓝图进行描绘。同年,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等文件,使我县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章可循。2010年,制定《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立法形式,对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

与此同时,成立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办公室,负责文化基地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设立畲族古籍办,对畲族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开发。成立立法研究室,负责研究民族立法工作。其它一些部门单位还根据畲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等。

法规政策的出台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为文化基地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支撑文化基地建设的人才培养工程有序推进 我县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把人才培养作为支撑文化基地 建设的基础工程抓落实。投资2.6亿元,实施“一扩两建四迁”工程,使城区民族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整合。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意见》,鼓励学校积极创设载体,做好民族教育的特色文章,如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艺的开发与研究”、鹤溪民小的“畲族文化传承”等。并且编印《景宁畲族语言简本》,推行“双语”教育,建立“畲族语言培训基地”,促进畲族语言的传承与推广。

我县一直把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已建立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信息库和少数民族乡土人才库,对少数民族人才在项目申报、活动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制订出台《关于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意见》,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三)展示文化基地建设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县委于200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畲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 “六个一”文化项目改造工程。目前已编制完成《畲族文化古城保护方案》,鹤溪镇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并完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的前期工作;完成封金山寨建设,复兴西路街道民俗化立面改造和畲族风情休闲景观带改造;建立了以双后降、周湖、东弄等畲族村为中心的原生态畲族文化保护 区;完成了金丘、吴布、岗石、深垟等四个民族特色村的建设任务;大力推进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畲族文化中心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注重畲族元素在县城入口及各主要街道的灯箱广告和大幅宣传广告牌上的运用。

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全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有线电视通村率达96.4%,县电视台开设了《畲语新闻》等节目,积极推广畲语和介绍畲乡风土人情。22个乡镇(管理区)中,目前有3个乡镇建成文化站办公用房,另有12个乡镇在建,并拥有畲乡书屋4个,文化活动场所6个。254个行政村中有83个村设有村级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县文广出版(体育)局下属文化馆、畲族民间文化艺术团等文艺演出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扶持鼓励大际、英川等7个民间剧团和79个农民业余文体团队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

(四)展示文化基地建设的丰硕成果不断涌现

强力启动重大民族文化活动和重大文化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文化基地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大力打造“中国畲乡三月三”等节庆品牌。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举办风情节,把畲族民间传统节日提升为政府主导的重大文化活动。从2004年开始,以“中国畲乡三月三”为品牌,走上品牌化之路。近年来,不断扩大文化内涵与载体设臵,增加全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民歌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借助中央电视台 “乡村大世界”、“激情广场”等平台,把“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推向全国,全方位展示畲乡发展成果,展现文化基地魅 力。

积极推进畲乡文艺创新发展。我县创作的《畲娃球梦》、《彩带歌》、《敬酒歌》等多项作品在全国获奖,其中《畲山风》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创作、表演双金奖。1994年,我县代表浙江省组团赴日本参加“环日本海国际民间艺术节”,踏上了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之路。2009年创作的大型畲族歌舞《千年山哈》(原《诗画〃畲山》)在“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开幕式上成功演出。

深入实施畲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8年以来,先后开展4次大规模的文物征集活动,抢救征集畲族文物1100多件,整理形成文字资料230多万字,建立起民族文化数据库,实现永久性保存。成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实行传承人认定和传承补贴制度。《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蓝陈启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外,拥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9项,省、市级传承人各8人。我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被定为浙江省首批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中国畲乡之窗”被命名为浙江省畲族文化遗产经典景区。

畲族文字出版事业得到较好发展。近年来,出版发行了《畲族历史与文化》、《景宁畲族语言简本》、《畲族民歌》、《布谷闹春》、《畲山之风》、《魅力畲乡》、《景宁畲族古籍目录》、《景宁畲族民间故事专集》、《鹤溪古城》等系列研究弘扬畲族文化的书籍。同 时,《景宁畲族百年实录》、《景宁畲族风俗》等书籍正在征编中。

此外,还实施畲族干部服饰日等活动,以进一步营造畲族风情氛围。2008年,我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五)推动文化基地建设的相关产业正在兴起

以旅游业为主导,打造畲乡旅游及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畲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风情旅游景点建设精品化。出台《关于加快畲乡风情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高起点规划,将整个畲族文化的特色整合融化进畲乡风情旅游中。2008年以来,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中国畲乡之窗4A级景区,同时完成了大漈风景名胜区创建4A级景区前期工作。此外,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旅游人次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旅游产业逐步壮大。2009年,我县分别荣获 “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称号。

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它文化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已建立起包括畲族服饰加工、畲族手工艺品加工、畲族彩带加工、畲族银饰加工、畲族山哈酒制造、畲族民间博物馆、畲族民俗展演、畲族歌舞表演等畲族文化经营单位数十家,2009年产值达1220多万元。其中“龙凤服饰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畲山凤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制定银饰产品生产标准,使畲族银饰走上品牌化之路。

二、打造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当前,我县文化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明显成效。但从文化基地建设的定位和要求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一)打造文化基地的基础还不够强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畲族历史文化底蕴相对不深,在支撑文化基地建设上仍显吃力。一是经济基础薄弱,影响规模投入。从民族文化发展较好的地方来看,财力上的大规模投入是前期工作的主要共性。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点旅游项目投资额近100亿元,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单花腰傣项目就投入2亿元。而我县2009年生产总值只有2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7亿元,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有限的财力难以支撑一些大手腕、大投入的项目,政府投入与建设需求的矛盾非常明显。二是文化基础相对不深,底蕴支撑相对乏力。我县畲族虽然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畲族绝对人口只有1.8万人,仅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2.4%,占全县总人口不到11%,且设县只有26年,民间文化底蕴相对不深。而福建福安、霞浦、焦城等地的畲族人口都在5万以上,且畲族历史更加悠久,很多畲族人口集聚的村都有宗祠、展览馆等,民间藏品丰富,传统习俗保存较好,各种节庆、集会自发开展,他们的民间历史文化底蕴比我们要更加深厚。加上我县畲族传统的文化生活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畲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使我们在民族民间历史文化底蕴方面所得到的支撑力减弱。

(二)打造文化基地的思路还不够清

虽然在《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中基本明确了文化基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但对这个发展目标如何定位还缺少理论上的明确阐述,对指标体系也还没有详细规划。特别是对文化基地目标的实现要做些什么工作、走什么途径,以及如何评价等缺少系统研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规划。造成对部门单位在文化基地建设中该做什么,怎么做缺乏权威指导,让一些部门单位感到无从入手、难以着手。

(三)打造文化基地的人才还不够足

1、理论研究人才缺乏。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对畲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固定群体,特别是畲族自身这方面高水平的人才极少,造成我县目前还没有一批系统、全面的民族文化理论研究成果。

2、民间传承人才缺乏。由于经费不足,年轻人大量外出,民间非物质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等原因,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畲歌、畲舞以及传统手工艺、风情习俗等面临失传危险。

3、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产业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多数是企业法人代表本人,企业难以有效治理和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文化创意方面,更缺乏先进理念,创新模式的人才,如文化节目编导和演艺人才的缺乏,使一些游览观赏和参与性旅游项目难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队伍整体素质 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以及文化干部“专职不专”等,难以适应时代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打造文化基地的合力还不够大

1、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单位没有从文化基地建设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来认识思考和落实工作。甚至认为文化基地是一个软性的务虚工作,不象“全国十强”、“基本小康”目标是硬杠子,只要时间到都会通过验收。还有的认为文化基地建设是阶段性工作,是基地办的事情,与已无关,工作上存在一定的被动。殊不知文化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基地办只是牵头单位,需全社会合力推进才能完成的巨大工程。

2、机制还不够顺畅。由于文化基地建设中各相关部门单位应承担哪些职责没有明确规定,一些部门单位还是从自身的工作重点出发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自为政情况。县里也没有明确地将这项工作列入对部门单位和乡镇的年度工作考核中,推力相对不足。而基地办作为一个科级单位,在协调整合上有一定的难度,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现象还存在。

3、配合还不够有力。有的部门单位本部门单位利益至上,怕过多参与文化基地建设带来工作麻烦和工作压力,对交待的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支持配合力度不大。一些群众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在政策处理等方面漫天要价,影响工作进程。对政府部门开展的文物征集等工作不信任、不配合,影响工作成效。

(四)打造文化基地的氛围还不够浓

1、畲族特色氛围不浓厚。一是视觉冲击不强。在建筑、基础设施、户外广告、文字图案等跟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上的畲族元素体现并不明显。日常生活中难见畲族干部群众和服务窗口人员身着畲族服饰。其它的,如“畲族工艺品展销一条街”、“畲族风情娱乐总汇”等畲族特色风情展示点还是空白。二是听觉感受不浓。县城大街小巷、景区、景点以及广播电视上几乎听不到优美动听的畲族山歌,导游人员、酒店服务人员,甚至一些畲族干部群众基本不会讲畲语、唱畲歌。三是感觉体验不深。畲族饮食没有系统开发,难以感受畲族礼仪别致、风味奇特的饮食文化。同时,畲族生活体验场景不多、风情习俗不浓、畲族工艺品不丰富、畲族乡村文化活动不活跃等。由于特色彰显不够,导致对外吸引力不强。

2、民间参与活动不广泛。全民参与文化基地建设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畲族年轻人大多不愿穿畲服、讲畲语、唱畲歌、跳畲舞,更不用说热心组织开展畲族民间文化活动。造成畲族文化活动缺乏民间自发性和民间自娱性,与福建省宁德等地的民间畲族对歌、畲族舞蹈活动,以及附近的“竹柳新桥”畲族三月三歌会相比较,我县畲族文化活动的民间性、群众性、广泛性、持久性差距甚大。

3、宣传造势效果不明显。虽然我们的舆论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知名度也已经较大。但从实际上看,宣传的舆论势头还较弱,还是停留在官方为主;宣传影响面还较窄,重点主要在丽水市内,以及上海、杭州、温州等几个城市;宣传的载体还是较为 单一,如没有专门的畲族文化网站等。宣传的技巧还是较为简单,还缺乏高水平的宣传策划,真正起到影响性、广泛性的宣传事件还是非常少。特别是在“中国畲乡”主品牌内涵提炼及品牌形象、品牌标识、品牌口号设计方面还没有系统策划研究,更不用说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

(五)打造文化基地的产业还不够大

1、畲族文化旅游化开发项目不多。畲族文化与旅游结合及产业化运用较为肤浅,主要还是停留在几十年不变的婚嫁习俗表演上,仅结合畲族山歌、少量的舞蹈和民俗、生活谜语等内容,形式和内容也十分单一。大量的畲族文化及畲乡民俗文化,如祭祀节庆、农耕狩猎、畲医畲药、传统工艺、茶艺饮食文化和畲族体育活动等未在旅游产业中开发运用。

2、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大。传统工艺品产业人才缺乏、研究开发不足,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还是以作坊式加工为主,未能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对民族特色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没有优惠政策给予扶持,没有安排专门的发展资金,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后劲不足。

3、畲乡旅游购物集聚中心建设不快。当前仅有大均、大漈两个景区个别商店有旅游商品可购买,以及世纪鸿宾大酒店附近有较为集中的农副产品可供选购,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结合旅游而兴建的购物中心。作为旅游目的地,“购”的环节相对薄弱。

三、加快实现文化基地战略目标的对策与建议

打造文化基地,必须立足景宁实际,以国家级的视野,按照 “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载体项目化、文化成果精品化”的要求,高起点、高规格来策划、实施文化基地建设工作。真正把景宁打造成全国畲族文化的源发基地、传承基地、展示基地和体验基地,以全面带动和推进景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引领,制订规划,统一思想

打造文化基地,规划要先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结合全国及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尽快编制出台科学的总体规划。通过设定目标、原则、政策、程序、任务、步骤等,规划文化基地的全面建设和统筹发展。

1、明确发展目标定位。立足全国定位,综合考虑畲族的历史社会变迁、文化习俗特点、人口规模分布,畲族自治县的特殊地位,以及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可把文化基地建设目标用24字定位为:“特色明显、氛围浓厚、设施完善、产业振兴、发展和谐、地位突出”的国家级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2、明确指标体系构建。要通过规划制订涵盖反映以畲族文化为核心的畲乡文化保护、研究、开发、展示的指标体系;反映将畲族文化转化为畲乡经济的效率指标体系;反映以环境保护为主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反映民族团结、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及区域发展等情况的社会人文指标体系。

3、明确短中长期目标。以2012年为界点,明确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主要是明确各阶段做什么,通过什么步聚实施。争取2012 年以前为文化基地建设搭建起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立足文化基地长远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来规划中长期的目标任务。

4、明确阶段重点项目。我县的经济社会基础和人文历史基础决定,文化基地建设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规划一批重点发展项目优先实施,以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文化基地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根据我县的经济实力等因素,明确各阶段需集中力量建设的重点项目。

(二)理顺关系,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推进文化基地建设的基本动力和保障。

1、健全完善领导和协调机制。建议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以县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等县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文化基地办,负责统筹协调,形成各部门单位、乡镇、管理区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围绕各自具体职责和工作目标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氛围。

2、健全完善投入和开发机制。用足用活民族自治地区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出台对畲族文化研究和运用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多主体、多形式的文化发展投入机制,突出对畲族文化的研发,在人员安排、经费落实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研发工作出成果。要注重发挥社会研究力量和引进外智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扶持发展民间化研究团体和市场化文化创意、设计、推广等研发机构和中介机构,发挥好社会力量。

3、健全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将各单位的文化基地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列入县委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督促相关工作的高效落实。建立完善文化成果的评价机制,通过举办畲族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如出版书籍,发表著作)的评比工作,力争使一批文化精品能脱颖而出。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有关单位和群众特别是畲族群众从事畲族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及创新工作,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励精图治,夯实基础,营造氛围

打造文化基地非一朝一夕可完成,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循序推进。

1、做好畲族村落的保护工作。重点是发挥好鹤溪镇历史文化名镇在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应用展示中的作用,关键是做好环赤木山一带,以及渤海安亭、郑坑吴布、东坑黄山头、外舍岗石等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工作。并结合各村优势,确定保护传承重点,做到一村一品,村村有特色,努力把畲族原生态村落建成畲族文化传承的阵地,展示的窗口。同时,要抓住农民异地转移时机,将纳入移民对象的畲族人口集中安臵,以利于畲族文化的传承。

2、做好文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是重视基础教育。编印适用全县中小学校的地方教材,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以弘扬畲族文化(语言、体育、艺术等)为内容的地方课程,从源头上培养人才。二是引进一批人才。面向全国,迅速引进一批对畲族文化有 研究的人才,如全国各地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其它一些专家学者为我所用。三是带出一批人才。建立起文化传承传帮带机制,一方面为文化传承人创造条件,从政治、经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扶持,另一方面在带徒弟、授技艺上定指标、下任务、给考核,以促使他们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四是送出一批人才。组织本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管理人才、商贸人员等,到其它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较好的地区,通过挂职煅炼、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文化合作,以及参与商贸活动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拓展发展思路。

3、做好畲族餐饮的开发工作。总结开发畲族的茶文化、风味小吃文化、大餐文化,把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畲族餐饮,在星级以上酒店和畲家乐推广。让游客体验喝茶文化(喝三道绿茶,聊畲族文化),品风味小吃文化(喝茶,吃腌菜,看文艺表演),吃婚宴和迎宾宴大餐(吃畲菜,饮畲酒,对山歌),在整个畲族饮食的开发中,要特别注意畲族菜系列、敬酒文化、饮食器具、环境布臵的开发工作,真正让游客在享受畲族饮食的过程中,体验特色浓郁的畲族饮食文化。

4、做好畲族服饰的推广工作。建议尽快把畲族服饰元素融入中小学生的校服中,进行大力推广。同时在行政事业服务窗口和窗口服务行业中率先推行畲族服饰的工作服。此外,加大畲族服饰创新开发力度,特别是要尽量多开发美观实用的日常畲族服饰,以供选购。

5、做好畲族语言的传承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开设固 定栏目,定期播出学畲语的节目,以营造全民学畲语的良好氛围。同时,根据旅游发展需要,提炼出几组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畲族生活语言,以推广普及。制定畲语的推广计划,举行畲语培训班,可按先不会畲语的畲族干部,其次是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再次是行政事业领导干部和其它群众的顺序分批培训考核、逐步推广。

6、做好宣传作品的创编工作。借助歌曲、宣传手册等载体宣传畲族风情,以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征集或创作一首畲族歌曲,并通过明星代言等方式唱响该歌曲。二是制作一个全面介绍畲族风情人土的影视作品,在各景区、商店播放,以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编制一本简要介绍景点景区、畲乡特色的旅游地图、宣传手册,通过宾馆等行业向游客提供,使游客对畲乡有一个感性认识。

7、做好建筑元素的固化工作。落实牵头单位,设计提炼一系列体现畲族文化的建筑元素,由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审定后,确定“畲族建筑样式”。规定新建的民房、商品房、办公楼必须符合“畲族建筑样式”,对旧城改造、街道立面改造尤其是当前县政府办公楼改造必须按要求运用畲族建筑元素,做成精品。

8、做好文化活动的普及工作。积极挖掘畲族体育项目,争取把更多的项目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采取政府加强引导、适当补助,群众自行组织、主动参与模式,创作一些动作简单、易于推广的富有畲族特色的大众健身舞和学校、机关的课(工)间操,使之能在街头巷尾、学校推广应用。同时,在鹤溪河景观带打造一条畲乡文化长廊,展现畲乡历史文 化风貌情景。

9、做好文化产业的振兴工作。以畲族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演艺、会展、工艺服饰、农特产品的营销为重点,进行产业集群培育。一要以4A级景区建设为核心,在大均、大漈创建4A级景区的基础上,把县城、滩坑库区、炉西峡、九龙山等列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要鼓励扶持文化成果在旅游产业的展示运用,做强畲乡风情旅游品牌,做大风情旅游产业。二要制定出台扶持畲族传统工艺品、畲医畲药以及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畲乡传统工艺品企业的发展。当前,要加快旅游购物中心建设。三要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推荐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名优产品的评选工作,通过创品牌提高畲乡文化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四)高瞻远瞩,打造精品,形成核心

实现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目标,已时不我待,必须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通过优先实施一批精品项目,争取短时期内在优势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1、建设标志性的畲乡建筑。一是争创中国畲族博物馆。积极向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争取,确保把景宁畲族博物馆升格为中国畲族博物馆,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场馆展示的权威。二是新建“千年山哈宫”。以恢复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刹—金仙寺为中心筹建雷、蓝、钟等畲族宗祠群,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集节庆演出、祭拜问祖、文物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千年山哈宫”。三是修复畲汉“行宫”。澄照乡际头村雷、潘两姓家族 曾于清光绪17年共建一座以供祭祀的“行宫”,据了解这种由畲汉共建的“行宫”目前全国都绝无仅有,由于现已倒塌,急需修复。建议尽快修复,以见证畲汉民族团结的悠久历史。同时,争取在高速公路出口等重要位臵建设几处能反映畲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雕塑等。

2、打造高层次的节庆品牌。建立“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主活动由县里主办,子活动由官方逐步推向民间,由县城逐步推向景点和乡村的机制。乡村活动中特别是要把畲族民间原有的一些活动如“正月正”、“二月二”、“六月六”、“封龙节”、“招兵节”等尽量挖掘恢复起来,参考“竹柳新桥”模式由各乡镇轮流筹办,激发民间参与的热情,以丰富节庆活动内涵和提高节庆活动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品会展业,把“中国畲乡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活动逐渐向会展业转变,使其成为全国民族产品特别是畲族文化产品的展示中心。

3、举办全国性的文化论坛。成立中华畲族研究会,可借鉴世界经济问题—达沃斯论坛、亚洲问题—博螯论坛等模式,向国家民委争取,由景宁结合“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定期举办全国最高权威的畲族文化论坛—中华畲族文化论坛。借助论坛挖掘和弘扬畲族文化,吸收全国各地的研究成果,把景宁打造成畲族文化研究、创新、展示、传播中心。

4、创办国家级的文化刊物。创办中华畲族研究会的会刊—《中华畲族文化》,刊登全国畲族文化研究发展成果,畲乡景宁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中华畲族文化》刊 物打造成研究畲族文化的国家级文化刊物。

6.描写畲族风情的诗句 篇六

(一)

浣衣,

戏水,

捉鱼,

还有一递一递,

说着的话,

一来一去,

和着的歌。

或许前世,

我就是这,

溪边的浣衣女,

或许在这溪边,

曾有一场恋爱,

汹涌激越,

把我平淡的人生,

激荡得像急雨后的春溪。

艄公把漂流的皮筏舟,

抬到溪边,

老绿的皮筏舟,

与我以往坐过的都不同,

像两只火箭,

捆绑在一起,

火箭上各有,

五条皮带子,

那就是座位了,

看样子,

我们要过一把,

坐火箭的瘾了。

艄公又拿来雨衣,

一次性的,

薄薄的`袋子装着,

淡淡的蓝叠加在一起,

蓝便深了,

像裁了一块天空来。

这样想着,

抬起头,

绿树上的天,

高山上的天,

春天里的天,

蓝得清婉了,

蓝得透彻了,

像传说中的,

“海洋之心”巨钻。

不,巨钻哪有她,

蓝得如此空阔,

如此高渺,

这样的天,

最难以形容的,

如果一定要形容,

或许可加这样的前缀,

春天的,

深山的,

畲乡的。

舟在溪中漂着,

两岸不断后退的春山,

是华贵的丽人,

那些深深浅浅的绿,

那些层层叠叠的碧,

是华裳;

那些高耸入云的山,

那些千奇百怪的树,

是身段;

那些风带来的袅娜,

那些香带来的迷醉,

是气韵。

看了又看,

叹了又叹,

总是看不够,

叹不尽。

船尾撑杆的艄公,

可算是世上,

最清闲的艄公了,

捆绑成火箭似的舟,

在溪流里,

像自由落体,

顺流而下,

他只指指点点,

对溪畔迎面而来的巨石,

有声有色地解读着,

把所有人的目光,

都牵引到远处。

可我,

只愿与这,

一溪春水纠缠了。

(二)

田园畲乡,

风景奇特:

春来水满梯田,

恰似珍珠,

洒满田间,

偶有鲤鱼游动,

平静水面,

涌起波澜;

夏至嘉禾吐翠,

微风过处,

像层层绿浪,

翩翩起舞;

秋天谷穗,

饱满沉甸,

如金黄的被子,

铺满田野,

老农露出,

灿烂笑脸;

冬之白雪,

覆盖原野,

犹如人间仙境,

雪兆丰年,

7.畲族文化介绍 篇七

1.1、畲族概况

畲(she)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集中分布于福建、浙江两省广大山区。畲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了的民族文化,畲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通用汉文,畲族人喜唱民歌,其凤凰头饰、畲纹彩带等特色服饰、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畲民并非一开始就过着定居生活,而是从广东潮州凤凰山一路迁徙。一迁闽南,二迁闽东,三迁浙南,并定居下来。畲族民族文化正是在这样漫长迁徙过程中形成的,汉族士大夫文化、闽南客家文化、闽东海洋文化甚至外来文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丰富了畲族文化,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与聚落,则将这些演变历程凝固了下来,成为了研究畲族建筑发展史最好的例证。

1.2、畲族民族文化与民居建筑的关系

“民居形式(包括平面布局、形式外观、建筑材料、营造技艺等)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产物;同时,气候状况、建造方式、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等对形式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修正作用。”1

本文通过对浙南、闽东畲族聚落的实地调研和对畲族民族文化的关联性研究,明确了在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下,畲族民居建筑和聚落的最终形式与空间,以及形式与空间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畲族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畲族人对于这一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的追求过程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影响力”的作用,这其中就包括畲族的风气和习俗、畲族对待自然的法则等。

2、畲族的风气习俗与民居建筑

2.1、生活化的民居格局

畲族民居(图1)多为一封闭院落,石砌基础,夯土矮墙围绕庭院,院内正房一座,多为五开间,三进深。

一层(图2)中厅无门开敞,和前院形成直接连通,形成开敞的“灰空间”。这里成为了畲民平日最常用的生产、生活空间。左右次间和稍间作卧室、起居之用。中厅末安放有木质隔断,隔断左右开旁门入后厅。后厅做厨房之用,厨房背靠挡土墙一侧开挖水池,容纳存水,兼做鱼池。

二层中厅背置祖宗牌位,成为家庭中的“神圣空间”,其余为储藏空间。

2.2、宗族崇拜和祭祀神明

畲族始终保持着由祠堂、族谱和族产联结宗族团结族人的传统。村落建有祠堂,根据山形山势坐落于村落的高处,面朝“风水山”方向。鸟瞰着整座村庄,村民每每抬头都能看到宗祠,以求得祖宗保佑。

3、畲族的自然生态观与民居建筑

3.1、注重“风水”的聚落布局

畲族聚落选址于高山深处,山势陡峭之地,即便有河谷地和平坦的山坡地,也较少选用,这主要是考虑防卫的需要,高山深处少受袭扰。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依靠“天、地、山、林”,让畲民对于大自然生发敬畏之情,一方面正是自然形成了保护畲族安全的屏障,另一方面自然又是供养畲民生息的物质资料来源。在这种世界观的作用下,聚落选址遵循“牛眠地处好风水”2。

3.2、“师法自然”的聚落形态

活水村中绕,畲族村落由街巷、沟渠构建,街巷沿等高线垂直分布,层级分明,主路多沿山涧小溪边,支路从主路分叉向各个标高的台地延伸,形成枝状街巷网。村落大多建有与街巷相配的沟渠网络,如浙江景宁东弄村(图3)。

4、当代畲族民居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思考

4.1、畲族民居保护面临的问题

“对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是因其在人类的情感和自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被公认为是有特征的和有魅力的社会产物。它是那个时代生活的聚焦点,同时又是社会史的记录。它是人类的作品,也是时代的创造物。”3

由于文化和全球社会经济转型的同一化,面对忽视、内部失衡和解体等严重问题,全世界的乡土建筑都非常脆弱。位于高山深处的畲族民居建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数百年来畲汉民族融和,民族关系十分融洽,畲民已无需再躲避危险而久居深山,同时经济的发展,畲民富起来之后,纷纷走出闭塞落后的大山,来到邻近城镇定居谋生,这导致了畲族村寨和民居建筑的废弃和破败。畲民们所认可的生活意象、民族习俗甚至建房方式等传统乡土文化,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种传统文化的流失已经在畲族民居建筑的当代更新上产生了影响,许多畲民在宅基地上拆旧建新,所建新房多为三层平顶的混凝土小洋楼,如浙江景宁大张坑村,完整地村落形态被一座平顶三层新民宅打破,成为了畲族村落中的异类。(图5)

4.2、畲族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方法

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宁德霞浦县等当代畲族聚居的地区,都把“畲族”作为旅游的招牌,进行宣传,浙江景宁提出建设“中国畲乡”,那么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畲族村寨和民居建筑就自然成为了政府推进畲乡旅游的关键所在。

当地政府引入建筑师参与当代畲族民居建筑的设计工作,建筑师通过自己对畲族传统民居的研究结合当代建筑实际设计了多种户型和样式的当代畲族民居建筑,两侧的夯土墙换为砖墙外刷棕黄色涂料,以求和原生态村落的融合;户型也根据当代越来越细化的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封闭院落、开敞的中厅“灰空间”都已经消失了(图5)。在这一试点式的改造中,政府为主导。这种高成本、被动式的保护模式,难以大面积的推广至全部畲族村寨。一厢情愿的希望当代的畲族民居建筑形式还停留在反映封建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不进行适应当代社会和人思想变化的更新是行不通的。

当代畲族民居建筑的更新必须注入反映当代的社会制度、畲民文化精神的内容,以畲族民族文化为村寨和民居建筑更新的驱动力,延续畲族民族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完成畲族村寨保护与更新的时代使命。而这一切的更新的主人一定是畲民自己,只有他们才能够焕发最大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完成对自己家园的适应性保护和更新,也只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存维持这些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乡土景观风貌,留存下一座座“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兼史书库”。(图6)

摘要:本文通过对畲族典型聚居区的实地调研,从村落和民居建筑入手,对畲族聚落与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畲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畲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关系,进而探讨在当代发掘和保护畲族民居建筑遗产的必要途径和更新方法。

关键词:畲族,民族文化,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9.

[2]景宁畲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宁畲族自治县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译.宅形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4][日]藤井明著宁晶译王昀校.聚落探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译.宅形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牛眠地好风水”的意思为:在冬日大雪天,寻找丢失的耕牛,发现牛卧处绿草茵茵,便率族迁徙至此。

8.畲族文化介绍 篇八

关键词:畲族文化;初中思想品德;应用

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是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把畲族文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文化便成为了一项资源,这无疑又提高了教学的内涵,也让思想品德课程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及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教导学生走向真善美,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启迪学生智慧和力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现代教育的主题就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必须把创新作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旨。教学中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利于学生创新的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畲族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是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第一小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前以畲族的来源为引子,设置疑问:“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甚至让学生查找资料,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怀疑,鼓励其标新立异,发挥想象力,创新新观点,从而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同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众说纷纭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畲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简而言之,就是要旁征博引,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刻性;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立性;由浅入深,培养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二、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就必须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把课堂活动当做自己的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设计出一个有趣的开头,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第二小节《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设问学生有没从众心理?是否随大流?抹杀己见?进而引出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为了知识的具象化,联系实际,我们可以以畲族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畲族在许多方面已经和周边汉族相融合或者正趋向融合,古朴遗风的生活习俗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受到当地汉族强势文化的影响,许多具有畲族民族特色的东西消失了,这也给学生提出了新问题:传统文化在時代的浪潮下该何去何从?从而引出知识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文化,又要体现时代性,加以创新,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素养

实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国家重视初中生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畲族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多运用图片、真人真事等材料,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趣的思想教材,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并引起共鸣,受到感染。如《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第三小节《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利用网络收集并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有关“畲族的风俗习惯”“畲族的历史文学”“畲族的工艺技术”“畲族的饮食服饰”及“畲族舞蹈歌艺”等资料,让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漫画、诗歌、歌曲等创作,以文化产业的角度发展畲族,同时针对畲族现状展开讨论或辩论。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了学生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畲族文化辅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品德学习资源。

四、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教导学生走向真善美

初中生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做人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心理素质和人生志向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畲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善良淳朴的民族,畲族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充满忠勇精神的编年史。“忠”和“勇”在畲民的心灵深处有着永恒的文化魅力,并且成为畲族民族性格的基本因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对畲族的文化心理和历史传统进行提炼介绍,甚至是实地探索,归结畲民在“忠勇”的大旗下由历史铸就的畲民勤劳勇敢、忠诚刚直、纯朴和静、团结友善的民族性格。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自尊、辨是非、负责任的人,懂得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待人之道,学习与人相处的道理和艺术,培养对社会、对世界的关爱情怀,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向真、善、美,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综合上述,将畲族文化带到思想品德课堂中,不仅是学习教育教学的需求,更是社会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畲汉友谊与团结增添色彩。畲族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挖掘,会使学生在今后的每一步都获得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逄双瑜.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钟伯清.中华民族全书:中国畲族[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旅游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批号2014YQJK112)。

上一篇: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下一篇:哈尔滨体育学院2018年舞蹈表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