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2024-11-09

中医师承培训资料(共9篇)

1.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一

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检查汇报材料

(南湖中心卫生院院长:张万强)

南湖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02人,其中医生40人,护士30人,助产师3人,医技人员8人,工勤人员6人,医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医师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36人,未聘27人。本科20人,专科33人,中专18人,高中10人。医院设有9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和3个公共卫生科室。共配备45件千元以上的先进医疗设备,为提高诊疗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弘扬中医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师承教育工作。我院成立了以中医科主任刘树柏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日常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围绕师承教育,我们做了以下四点工作:一是制定了师承教育工作三年总体安排和实施方案;二是制定了详细的年度教学计划,并认真书写教案;三是印制了统一的带教日志和月记;四是规定西医师承人员学习中医四大基础,中医师承人员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并写好学习笔记。

根据县乡村三级师承教育的文件精神,我院要求每位师承教育继承人员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天,每月不少于8天,带教日志不少于8篇,并做好跟师随诊或实际操作的记录,认真写 好月记,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心得体会(不少于1000字)。按照中医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中医、西医临床专业继承人结业时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应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100份。

二、突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推动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医院设立中医门诊1个,中医针灸理疗室1个,中药房1个,开设中医病房。中药饮片276种,中成药品种101种,占医院药品总量的35%,中药处方占处方总量的30%以上,中医门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30%以上。全年中医门诊、中医针灸理疗科共接诊10690人次,中药房共调配中草药6570剂。从人员技术力量看,有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7名,占全院职工总数的10%.主要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有:一是中医妇科及中医内儿科。由具有20余年诊疗经验的中医内儿科医生承担,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儿科常见病的辩证施治。二是中医针灸理疗:医院为针灸理疗科配置了牵引床、熏蒸床、牵引架等多种设备,能较好地将传统中医诊疗手法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对绝大部分颈腰椎骨质增生、颈性眩晕、颈椎病、坐骨神经痛患者通过颈腰椎牵引、针灸等方式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中药煎药室也在筹建之中。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大力支持中医特色村卫生室的建设。按照甘肃省中医药特色村卫生所的建设标准,已建成寺门村、北关村具有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两所,面积均为80平方米以上,其中中医诊疗室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并各配备1名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防治技术的乡村医生,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配置专用诊疗床1张,中药柜、火罐、针灸针、神灯、脉诊包等与中医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施和诊疗设备。严格按照甘肃省中医药特色村卫生所考核标准的规范和要求开展相关业务。

2.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二

关键词:本科,中医学,师承教育

1956年, 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 设立本科中医学专业。54年来中医高等教育得以大力发展, 但“却没有出现名医辈出、学术争鸣的现象, 反而还出现了中医人才青黄不接, 后继无人的困境。”[1]成都中医学院1991年的一位毕业生2008年在一知名刊物发表文章, 说自己毕业后因不会看病而对中医失去了信心, 并且认为这是全班同学的共同感受, 因为“我们班真正意义上从事中医事业的人已寥寥无几了”。[2]

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困惑、症结和出路进行了思考, 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在教育模式上开始回归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只有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 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 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才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3]

1 高等中医院校对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的探索

1999年, 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传统班;2005年, 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湖北中医学院成立中医教改实验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设立中医临床方向试点班;2007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学校中医学专业自主招生的中医名家子弟为基础, 开办了中医教改实验班;2009年, 安徽中医学院成立新安医学教改班。此外, 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还创办了“传统型中医”本硕连读班和七年制传统班。虽然名称各异, 但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强化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 突出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中医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注重名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 配备导师,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培养、提高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2 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的必要性

2.1 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是一种经验科学, 师承性质是由其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所决定的。“中医是我国几千年医学实践的系统总结”钱学森先生指出“中医是自然哲学”[4]。中医学渊源于古代文化, 其知识体系中有大量的缄默知识, 无法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来清晰地表达;“中医理论是唯象理论, 已经被几千年的生活实践所证明, 但却无法从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角度进行解释。”[4]“医者意也”, 中医学强调学习者的意会和顿悟。著名老中医邓铁涛的师承弟子邹旭曾撰文写道:“我在大学学习五年, 在医院临床工作了十五年, 我都没有入门。只是在跟师两年后, 我的中医才刚刚入门。”邓老的另一位师承弟子吴焕林所说:“跟师之后, 慢慢发现, 要想真正掌握中医, 必须要有潜移默化的体会。如果不跟着老师在临床看病, 这种潜移默化的体会是不会有的。对中医教育而言, 师傅的言传身教太重要了, 而这恰恰是现在的中医教育体制里面最缺的一块。”[5]

传承性是中医学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 同时, 也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传承的历史, 如新安医学的传承。

2.2 中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

“当代中医学者曾对著名中医药专家成才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总结出以下几点规律:早期培养、大器完成的规律;师承为本, 博采众长的规律;文化底蕴, 通晓人文的规律;熟读经典, 指导临床的规律;长期临床, 坚持不懈的规律”。[6]聂海洋、胡秀武“在对2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调查中发现, 选择影响较大的受教育方式中, 院校教育占80%, 师承教育占85%。结合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他们的初学中医的形式95%是院校教育, 但是, 他们中85%都有过跟师经历”[7]“院校教育是当代新成长起来的名中医的主要受教育方式, 但师承教育依然是名医成才的重要途径。”[7]

2.3 当前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高等中医教育存在以下的不足:

2.3.1 规模化的教学培养, 忽视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 导致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2.3.2 忽视了文化的传承, 淡化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名家经验的讲授, 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广, 文化底蕴不足, 对中医缺乏感情;

2.3.3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理法方药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而当前

“三段式”的培养模式, 割裂了中医学的整体性, 造成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脱节;

2.3.4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 灌输有余而引导不足。

2.4 本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障碍分析

在高等中医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通过高考选拔的中医专业学生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学医动机和一定的中医基础, 存在着学习障碍。

2.4.1 专业思想不稳固。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态度。不少本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 或是由于就业形势的不理想使其对专业的前途失去了信心;或是由于中医与现代科技的反差而对中医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多种原因, 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表现为厌学或学习的被动应付。据安徽中医学院思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低年级的学生入校后曾经或正在感到迷茫, 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符合理想、很有兴趣”者仅有22.47%, 有9.63%的同学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不理想、不想学下去”。[8]

2.4.2 思维定势的障碍。

中学教育重视概念的严格性、原理的严密性和体系的条理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基本上形成了严密、精确的现代思维模式。学生的思维模式, 要由现代思维模式转移到思辨式的中医思维模式难度大。同时, 中医教材虽然已不用古汉语, 但是并未摆脱古文化形态的影响, 仍然表现出笼统、模糊的特点, 学生难以接受。

2.5 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的优点

2.5.1 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最大的优点在于树立了学生对中医的信心, 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深刻指出“中医教育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信心的危机。中医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能够解决学生的信心问题”。信心是中医入门的一个重要标志。[6]“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学生在随师侍诊过程中亲眼见到了中医的疗效, 对中医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 从而树立了对中医的信心。跟师的耳濡目染, 使学生提高了人文底蕴, 逐步形成医家德高的风范。

2.5.2 早临床、多临床, 以临证为本, 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

体, 使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在动态的临证过程中相互吻合而趋于一致的教育形式, 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

2.5.3 师承教育要求学生熟记汤头、药性, 认识中药、感知药味,

背诵经典著作, 强调在应诊中融汇贯通, 将学习基础理论和待诊见习同时进行, 从而为学生奠定了较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5.4 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师生关系融洽, 老师乐教, 学徒愿学。

笔者对福建中医药大学03级、04级、05级89名师承班学员进行了跟踪调查, 发现学生均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特长。总体就业率为97.75%, 其中考研继续深造45人, 占50.6%, 从事医疗卫生工作35人占39.3%, 从事其他行业9人占10.1%;师承班学员就业率、继续学习比率、专业对口率均高于普通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情况表明师承班学员更能适应中医临床工作。

3 对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的几点思考

“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 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笔者认为, 要实现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 就要建立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构建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选择。

教育的关键在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选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9]

葛洪认为,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夫误学不如择师”、“又未遇明师而求要道, 未可得也” (《抱朴子·微旨》) , 要学到真实的本领, “决须好师, 师不足奉, 亦无由成也” (《抱朴子·勤求》) 。应遴选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医德医风高尚, 中医理论扎实, 临床疗效突出且具有鲜明中医特色, 愿意为中医人才培养事业作奉献的教师为导师。

在选择受教育者的问题上, 《黄帝内经》强调严格挑选学生, “非其人勿教, 非其真勿授, 是谓得道” (《素问·金匮真言论》) ;“得其人乃言, 非其人勿传” (《灵枢·官能》) ;“故用才取士, 推昵结友, 不可以不精择, 不可以不详试也” (《抱朴子·行品》) ;金元四大家提倡医生应具有普济群生的思想, 同时必须德才兼备, 这样才能够继承先世医学。王文娟、郭丽娃对北京近现代162位名老中医学医经历进行了考察, 发现“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是引导他们走进中医殿堂的一盏明灯;而立志又是促其努力学习中医的一个重要因素。”[10]继承祖国医学要博学而笃志 (闫德英, 2010)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本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招生时要严格挑选, 尤其要重视其对中医学的兴趣爱好、悟性、个人品质和文化底蕴的考察。同时应建立师生互敬互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3.2 建立与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3.2.1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在学生管理上,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指根据学校的统一组织, 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 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11]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密切师生关系, 使老师充分的了解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 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 对于解决目前本科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基础差等问题大有裨益;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2.2 建立互动、开放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教学就其本质或主要内容而言, 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 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 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这两个“转化”。教学工作本质上是引导这两个“转化”的工作;施教之功, 贵在引导, 要在转化, 妙在开窍。

“中医之道, 根在文化”。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曾说“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熟谙中医经典, 精通辨证论治。”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的课程设置, 应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主, 尤其要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 适当学习西医课程。西医课程的学习会影响中医思维的形成, 这属于学习的负迁移现象。但不意味着不要开设西医课程。有学者提出了“纯中医”的观点。什么是“纯中医”?“就是能够通过准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完全用传统方法 (如中草药、针灸、拔火罐、按摩、推拿、心理疗法、气功、食疗等) 治好病的中医。换言之, 就是不需要依靠各种现代化的仪器检测, 不需要借助于西药, 能够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中医。”[12]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违背了中医的特点, 走了极端。中医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它“强调兼收并蓄, 摒弃门户主张, 要求学生对不同学说进行比较区别, 择善而从之, 汲取各家之长。”[4]钱学森先生在1980年提出中医现代化, 建议中医临床要吸收少量的西医指标。“双管齐下, 一方面辨证, 一方面用西医指标辨病。医生掌握双重依据, 处方会更为周到。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 把西医指标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起来, 把西医指标充实到中医范式里去”。[4]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教务部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知识结构体系,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方式, 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教师教学方式也需要转变, 针对学生的特点, 运用PBL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3 重视向民间中医学学习

邓铁涛教授在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上保守估计“全国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中医师”。具有特殊临床技巧或偏方的民间老中医同样是高水平的纯正中医, 他们基本依靠祖传的方式进行治疗, 完整地保留了中医的特色和精髓。本科中医学专业师承教育要注意向民间中医学习, 取百家之长, 增强师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波, 李斌, 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10) :2183-2184.

[2]孙丰雪, 高华.当代中医学校教育对中医传统传承模式的回归与超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34 (1) :102-104.

[3]石孟琼, 卢训丛.构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培育合格中医人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11) :173-174.

[4]杨学鹏, 张维波.用唯象理论促进中医现代化[N].中国中医药报, 2010-11-29 (3) .

[5]韩捷.师承教育——中医教育培养名医的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20) :30-31.

[6]王小云, 许英, 秦莉花.师承教育-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J].中医药导报, 2010, 16 (4) :126-127.

[7]聂海洋, 胡秀武.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 (9) :797-799.

[8]周黎.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9]杨天仁, 高宝忠.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

[10]王文娟, 郭丽娃.北京近现代百余位名老中医学医经历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J].北京中医药, 2009, 28 (9) :694-695.

[11]周志彬.中国私塾教育及其对中医教育的借鉴.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17 (1) :69-74.

3.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三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某某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某某,某某县人,某某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某某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分管外科工作。毕业于某某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酷爱中医,从医20余载,德才兼备,精于医术,默默奉献,为人恭谦,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爱惜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是我县颇具众望的中医专家。握中西医系统知识,学术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诊治中,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证治贴切,疗效卓著。擅长采用传统中医方法结合手术及微创技术治疗外科疾病,尤其对普外科、肿瘤科、妇产科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临床疗效,取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自习不息,精攻医典,博览群书,集古今中外医家之精华,兼收并蓄,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索,学术精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医理,勇于创新在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开展科研课题多项。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 项,率先在某某县开展普外科腔镜技术,填补我县无现代化微创医疗技术的空白。通过的学习,将陈老师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一、坚信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中医学术的发展千万不能离开中医理论

陈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陈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陈老师经常强调要从思想上树立中医科学性的认识问题,解决思想问题是关乎中医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继承名老中医的经验首先要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没有学术思想就没有灵魂。一位中医药学者评价到:“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

是他们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与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高度概括了名老中医的学术价值,因而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决不是治疗某个疾病的几个方、几个法的问题。陈老师教导我们要做担当起弘扬中医事业的大任,要做苍生大医。

科学即是对事物不同思维的见解知识,所以中西医都是科学的。他认为中医学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其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对立统一观、恒动观、辨证观、取类比象等。中医学理论不但是东方科学的综合体现,而且符合新兴的复杂科学即当代科学的理论核心。

二、陈老师治学经历“五字诀”为后学指明路径

学医最根本在于“认真”二字,熟读《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力求作到勤、恒、精、博、悟。所谓勤即学在于勤,勤学不辍,严於思索,勤求古训,能者为师,尤其名师口传心授指示要点;恒即学持以恒,学无止境,坚持不懈;精即对经典著作、医学名著、学术理论、诊治经验做到精研细读,铭记医理,多临床实践,谨慎诊治,实践出真知,知在于行:博即博学多闻,涉猎广泛,博采众方,读有关医学书籍,力求文理、医理、哲理三通;悟即达悟,也是以上四步的结晶,即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在长期临床实践产生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方可心有所悟。达到临证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学古不泥,随证施药,以至有所创新。反复研读四大经典及历代医著,陈老师在指导我学习经典著作是说:“读《金匮》可善治内科一般疑难杂病,读《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除可精确树立辨证论治观点外,并可长于治疗一般热性病和热性传染病,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善于寻找四诊信息的“关键点”,精于辨证论治是临证的法宝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脾胃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陈老师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比如脾虚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为脾胃虚寒之证;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为脾胃气虚、阳虚寒湿阻滞;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腻则为脾虚湿阻;舌体胖大舌苔黄腻则为湿热蕴结,并据苔黄

之轻重、舌质颜色的红绛与淡白以辨其湿或热的偏盛。在诊脉上,若舌体胖大苔腻诊得脾胃脉弦,系逆脉,为木郁克土脾胃病久不愈之证;若脉弦细舌质淡舌体肥,则多属脾虚肝郁日久,化热伤阴易出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由于中医学属于复杂科学,中医临床辨证复杂,有时会遇到无证可辨的境地,临证时要善于寻找复杂性机体的“关键点”或者说“敏感点”,从复杂的四诊信息中提取核心的信息,以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改变机体的状态。例如陈老师曾回忆有一患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出现高热、剧烈腹痛、四肢冰凉、脉搏微弱的周围循环衰竭的危象,他想到陈修园医书中所说“绞肠痧,刺委中穴出血则不死”,急刺其委中穴,黑血直流,几分钟后四肢温暖,绞痛缓解,生命得到挽救。又如尿石病,临床观察,肾虚尿石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腰腹部隐痛或酸痛为主,伴腿膝乏力,神疲易倦,亦可伴小便淋涩,血尿或尿浊,尺脉重按无力。此因肾之精气不足,或久服通淋排石药物耗伤肾气。治宜温肾益气合滋肾填精,以固其根本。但结石久滞,络脉不通,亦宜辅以化瘀通窍,以有利于消除结石。治宜温肾益气合滋肾填精,辅以化瘀通窍。治疗上用张景岳“煨肾散”化裁:杜仲12g,肉苁蓉15g,巴戟肉12g,熟地30g,胡桃肉 30g,淮牛膝12g,黄芪20g,当归6g,穿山甲片6g,王不留行子15g,金钱草15g,海金砂10g(包煎)。肾虚尿石病的证治规律:如偏肾阴虚者,兼心烦夜热,舌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去黄芪、当归、胡桃肉,加生 地、二至丸;偏肾阳虚者,兼畏寒溲频,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加鹿角霜、补骨脂(畏寒甚,再加肉桂、附子,减轻则去之);血尿加琥珀末、三七粉(吞服);尿浊加萆 薢、石菖蒲;少腹痛则合芍药甘草汤。倘服药期间,腰腹痛加重,且向少腹放射者,提示结 石活动而下移,可重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并酌加大黄因势利导,促使结石排出。病之属肾虚者,疗效显著;其不属于肾虚,或无肾虚之显证者,于当用方中重加一二味补肾药物,亦能提高疗效。据查文献研究,补肾药物,无论温肾益气或滋肾填精,均能鼓舞肾气,促进肾功能好转,增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从而改善肾积水,推动结石下移而排出体外。而个别补肾药物(如胡桃肉)尚具有溶石作用。临床中辨证论治的“关键点”不胜枚举,体现了寻找四诊“关键点”的重要性。

四、跟诊和病案整理是继承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

跟随老中医应诊,面对临床病例,要从写病例、四诊入手,反复体会老师的辨证思想、用药经验,包括如何抓主症、辨证分析、治法、用药经验及诊疗技巧。历史上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在于临证,师徒面对面,切磋提高,这是中医教育培养名医的必由之路。

医案可以反映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陈老师认为整理好一份完整的医案比上几节课的收获还要大。如何整理老中医的医案呢?我认为:1.最好亲自诊治病人。2.考虑辨证,找出病理。3.认真体会治法、方药及随证加减。4.按语要高度写出疾病的要点,加深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师从陈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陈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陈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陈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陈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4.中医师承关系合同书(范本) 篇四

甲方(指导老师): 乙方(师承人员): 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单位名称及地址: 单位名称及地址或家庭住址:

依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第52号令)的有关规定,经指导老师与师承人员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师承学习关系,双方订立合同如下:

一、师承教学时间:自 年 月至 年 月止,总计不少于1500学时(需有教学记录)。

二、师承教学的地点:

三、师承教学的基本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

四、师承教学的主要内容:

5.中医师承大会学生发言稿 篇五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的师傅是付昌格主任医师,跟师学习已经两年多了,师傅耐心、细致,倾囊相授,无论是中医理论、诊疗技术还是学习方法方面,都教会了我很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这些年我学习中医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就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有作为中医人的责任与使命感。相信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医存亡的论调都有所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没有人说西医快要消亡呢?我们的中医,我们的国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传承了两千年,救治了无数人,繁衍出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到了如今,却陷入了存亡危机。是因为西医过于强大,挤占了中医的地位,还是因为中医并不科学,在现代科学理论中无法立足?这些问题反复萦绕在我的心头。从读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冥冥之中,我就进入了中医的世界,成为了中医人,和大家,志同道合!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相信,中医是科学的,它是大道至简,站在更高的层次审视人体,审查疾病。现代科学不止一次的验证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另外,我们还要有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感,学好中医,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使命,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点就是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古文晦涩难懂,学起来比较费劲,不付出非常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学的很好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我们中医人。一本《伤寒论》可以读一辈子,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启发,一边临证,一边读书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水平。另外,努力学习其实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当我们治疗的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病症的时候,家属有时候会说:“大夫啊,这个药是不是用反啦?”我们作为医生可能本能的立刻回答他:怎么可能用反,我所用的都是对症下药,不会用反的。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辨证不准确,的确可以出现药用反的情况,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记载了很多关于“变证”、“坏证”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会出现变证和坏证呢?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误治”,就是对患者实施了错误的治疗,张仲景把这个称为“逆”,并告诫我们说“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中药是可以随便开的,开正确了有效,开错了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用药切合病机,效如桴鼓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那么第三点,我想就是学中医还需要一点点的悟性,学习经典的时候,要逐渐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指导临床。有时候还要站在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态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就拿学习伤寒论来说,比如学到第17条,原文这样说: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字面意思就是说长期喝酒的人,不能服桂枝汤,服后会出现呕吐。学这条我们不能仅仅只知道了酗酒的人不能服桂枝汤。要继续深入的分析,去体会张仲景的写作意图。因为嗜酒的人,多是湿热内盛的,阻遏营卫气血后可以出现类似太阳中风的病证,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辛温助热,甘味增湿,如果错服桂枝汤,则会使湿热壅滞更重,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呕吐,这里虽然以酒客病禁用桂枝汤为名,实际上这是张仲景在给我们做桂枝汤禁忌症的示范,推而广之,凡是湿热内蕴者,都应该禁用桂枝汤。懂了这一点,就会减少我们以后临床遣方用药的偏差。类似这样的条文,伤寒论里有不少。

再比如学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学这条的时候我就在想,桂枝汤一共就5味药,现在出现了新的症状——胸闷,为什么张仲景不加治疗胸闷的药,反而还要减去芍药呢?张仲景不会是搞错了吧,我想不会的,他一定有他的道理。通过查阅书籍,仔细琢磨,最后明白为什么不用芍药,一方面是因为芍药味甘酸微寒,其性阴柔,是收敛的,用了就有会阻碍宣通阳气,对桂枝振奋心胸阳气有牵制的弊病。另一方面,桂枝汤原来用芍药是为风邪在表,营卫失和,有自汗出的情况而设立的,现在邪陷胸中,已经没有自汗了,所以这个时候用芍药,已经失去它的治疗目的。因此在这里不用芍药。当我们揣摩到这层意思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推而广之,凡是胸闷者都不用芍药,这也是张仲景的用药规律。另外,张仲景那个年代,他基本上都是给穷人看病,对病人艰难的处境感受很深,所以绝不多用一个药,以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医圣就是医圣,医德之高尚真令人敬佩!我跟随师傅付老出诊时,注意到在决定给病人开多少付药的时候,经常听到付老问病人家住哪里,来复诊是否方便,住的近的就少开些,吃完再复诊,如果病人住的远,就会一次多开些,目的就是为了给病人节省一次路费和挂号费。这种处处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当是我们跟师最大的收获。

今天,是我们中医学子的一次盛会,又有这么多中医爱好者拜师学艺,说明中医界后继有人,跟名师,学经典,我们必将一起努力学习,把中医的精髓传承下去。中医之路,漫长而辛苦,还好,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你们一路同行!中医人,不孤单!

6.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六

绩效评价综合报告

我院按照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加强对带教老师和学术继承人的管理及考核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中医药师承教育各项任务。汇报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医院深知师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管理部门,确定专人管理。由医务科负责日常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围绕师承教育,督导学术继承人跟师笔记、月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等的完成,保证了师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二、资金收支余情况

收:2017年收财政拨款21600元。

支:2016年支出人员培训费6019.5元。2017年购置计算机3320元(带教用),人员培训费8927元,带教老师津贴发放6000元。共计支出24266.5元,其中专项资金21600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执行、完成及主要成果

我院现有3名带教老师,6名学术继承人。按要求做好每次跟师随诊或实际操作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心得体会,认真写好月记,不断创新师承教育工作,保证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学习的连续性。一是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的多年学术经验认真对学生的日志、临床医案、跟师笔记进行批阅、修正,提出修改意见,指出辨证或用药的不足,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二是开展专题讲座和病案讨论,学生通过整理病案讨论,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都有详细的记录,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个别继承人思想上不积极,态度不能始终如一,致使师承教学时间和继承人学习质量不高。在抽查、考核中发现有的学生一开始时很认真负责,完成的跟师材料质量较高,到后期就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形成虎头蛇尾的情况。

2、部分学员材料准备显得仓促,月记与经典学习笔记原创少。临床医案记录格式欠规范,要素不全。

3、中药学术继承人对经典学习相对不足,应加强经典理论研读。

建议:部分继承人的科研尚未启动,希望在科研立项上给予政策倾斜。

7.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七

广东中医师承,拜名医为师,成为执业中医,全国招生!

师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方式。传统中医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中医思想与中医技能。《中医药法》、《执业医师法》规定:通过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满足相关条件后可以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一、培养目标

1、培养一批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医临床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医专门人才。

2、在教学当中,挖掘一批道德素质好,勤奋好学且具有中医天赋的人才,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培养一批中医高级人才。

二、以下情况学员适合师承报名:

1,在基层乡村地区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经营私人诊所多年,但却没有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书的乡村医生、基层医疗从业者;

2,有西医医师资格,希望学习中医但没有考取中医医师资格的在职医生;

3,热爱中医药文化、习得家传中医药文化,但是工作很忙、应酬较多、家务缠身、没时间系统学习中医的社会人士;

4、从事养生保健工作,但是没有专业临床实践经验,没条件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

5,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自愿在学成后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服务。

6,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

7,无犯罪记录。

三、培养模式(理论+临床)

本培训总历时四年,采取“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跟师学习及专项培训,学员完成师承学习任务后,可申请参加出师考核;最后一年,即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广东省内的医疗机构中临床实习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若考核不通过,则需等下一年重新参加考试。

其中,理论学习的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此外,为了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前三年的学习中,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展,将配合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临床技能。

划重点:跟师学习(跟师形式包括跟师实践、整理病历、抄方、理论学习等)跟师时间每年不少于60日,整理病历每年不少于50例,抄方每年不少于50条方。

五、中医师承学费:

学费每年2.5万元,按照国家政策完成四年学习,总学费10万元。

10万元学费分两期缴纳:通过选拔考试后,缴纳第一期学费5万元(由我校代收);两年后,即第三年,缴纳第二期学费5万元。

六、预报名参加选拔考试:

1,到我校填写“中医师承学员报名表”,2,理论笔试(15分钟可完成)+心理测试(5分钟可完成)

3,预选通过,提交材料和缴费,成为正式学员

七、需提交的材料:

1,《中医师承学员报名申请表》(需签名和贴照片);

2,学员无犯罪记录证明(凭身份证到户籍地公安机关办理),或无犯罪记录个人声明;

3,身份证复印件;

4,户口本复印件;

5,学历证明;

(以上材料一式一份)

八、报名方式:

1,建议学员直接到我校报名,提交材料并缴费。

2,如从网络报名的学员,需将材料邮寄至我校地址,并将学费汇款至指定账号。

九、选择导师及公证拜师

成为正式学员后,将安排进行“导师-学员”双向匹配,具体办法另行通知。成功匹配的师徒将在公证人员见证下,签订国家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2017年秋季招生结束后举行拜师仪式。具体时间学校另行通知。

十、法规政策支持:师承教育得到国家承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3,卫生部52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国中医药发〔2007〕47号);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28号);

8.中医师承培训资料 篇八

第一单元奔痧(Baenzsa)痧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奔痧的概念及源流

2.奔痧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奔痧的常见病因 2.奔痧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二单元笃瘴(Doegcieng)[疟疾]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笃瘴的概念及源流

2.笃瘴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笃瘴的常见病因 2.笃瘴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三单元毒病

一、根东洋中毒(Gwndoenghyienghcungduz)[食物中毒]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药物中毒的概念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药物中毒的常见病因 2.药物中毒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他疗法

第四单元奔风(Baenzbinghrumz)[荨麻疹]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奔风的概念及源流

2.奔风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奔风的常见病因 2.奔风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能蚌(Naengbangq)[黄疸]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能蚌的概念及源流

2.能蚌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能蚌的常见病因 2.能蚌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六单元气道病

一、埃(Ae)[咳嗽]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埃的概念及源流

2.埃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埃的常见病因 2.埃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嘿参(Heiqcaenx)[喘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嘿参的概念及源流

2.嘿参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嘿参的常见病因 2.嘿参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三、货咽麻(Hozinmaz)[咽痛]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货咽麻的概念及源流

2.货咽麻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货咽麻的常见病因 2.货咽麻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七单元谷道病

一、鹿(Rueg)[呕吐]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鹿的概念及源流

2.鹿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鹿的常见病因 2.鹿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屙细(Oksiq)[泄泻]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屙细的概念及源流

2.屙细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屙细的常见病因 2.屙细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三、屙意咪(Okhaexmih)[痢疾]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屙意咪的概念及源流

2.屙意咪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屙意咪的常见病因 2.屙意咪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四、屙意卡(Okhaexgaz)[便秘]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屙意卡的概念及源流

2.屙意卡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屙意卡的常见病因 2.屙意卡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八单元水道病

一、肉扭(Nyouhniuj)[淋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肉扭的概念及源流

2.肉扭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肉扭的常见病因 2.肉扭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奔浮(Baenzfoeg)[水肿]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奔浮的概念及源流

2.奔浮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奔浮的常见病因 2.奔浮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九单元龙路病

一、埃勒(Aelwed)[咳血]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埃勒的概念及源流

2.埃勒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埃勒的常见病因 2.埃勒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肉勒(Nyouhlwed)[尿血]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肉勒的概念及源流

2.肉勒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肉勒的常见病因 2.肉勒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三、屙意勒(Okhaexlwed)[便血]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屙意勒的概念及源流

2.屙意勒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屙意勒的常见病因 2.屙意勒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十单元火路病

一、裆尹(ndang’in)[痛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裆尹的概念及源流

2.裆尹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裆尹的常见病因 2.裆尹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麻邦(Mbiengjndanggyad)[偏瘫]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麻邦的概念及源流

2.麻邦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麻邦的常见病因 2.麻邦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十一单元虚病

一、虚内(Heiqnaiq)[气虚]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虚内的概念及源流

2.虚内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虚内的常见病因 2.虚内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勒内(Lwednoix)[血虚]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勒内的概念及源流

2.勒内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勒内的常见病因 2.勒内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十二单元巧坞病

一、兰奔(Ranzbaenq)[眩晕]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兰奔的概念及源流

2.兰奔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兰奔的常见病因 2.兰奔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发北(Fatbag)[癫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发北的概念及源流

2.发北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发北的常见病因 2.发北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第十三单元杂病

一、优平(Youhbingz)[汗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优平的概念及源流

2.优平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优平的常见病因 2.优平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1.药物治疗(常用的方药、应用举例)2.其它疗法

二、屙尿甜(Oknyouhvan)[消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屙尿甜的概念及源流

2.屙尿甜与中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屙尿甜的常见病因 2.屙尿甜的病机 细目三临床表现 细目四治疗原则 细目五治疗方法 要点:

9.中医师承被重视,执业选择需慎重 篇九

中医药经历两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旧魏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师承教育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因而,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发展的今天,师承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再度成为了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这也为很多中医爱好者提供了获取中医执业资格的途径。

众所周知,如今的中医事业早已今非昔比,《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更是推动了中医事业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事中医事业也不足为奇。可想要从事中医事业,必须具备执业资格也是国家所做的硬性规定,这便是中域师承项目组老师要说的重点。

对于中医零基础人员来说,想要获取中医执业资格势必要接受中医理论学习,但对很多人来说接受高等医科院系教育显然不太可能,由此师承教育便成了大家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也是被国家认可和承认的一种选择。

对于中医师承的学习,其实没有过多需要强调的地方,成就有多高全在个人的付出和努力。所以,中域师承项目组老师还是与大家说说,通过师承教育学习中医之后,如何去考取中医执业资格,想必这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因师承教育有别于院校教育,所以中医师承人员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与院校教育的学生也是有所区别的。中医师承人员跟师三年顺利出师之后,需要到医疗机构实习一年,才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便可从事中医活动。可想要独立从事中医活动,还需要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五年,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核才可以。

另外,中域师承项目组老师知道,很多人都听说了未来通过中医师承的方式考取执业资格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并且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意见草案也坐实了这一点。但中域师承项目组老师还是想提醒各位,草案中提到的医师资格与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是有所区别的,大家需要慎重选择。

上一篇:观《辛亥革命》心得体会下一篇:初中生文明交通我见证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