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2024-07-05

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共8篇)

1.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一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1 投资者主观上存在偷逃税款、转移资产等特定目的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终极所有者属于自然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又没有很好的分离,相比较国有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税收,如若能够少缴税或者不缴税,对于投资者往往是一块很大的利益。

所以,有些投资者为了少缴税款,往往隐匿收入或者人为增加成本费用。

1.2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总体偏低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其个人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在财务工作中,充满着很多的职业判断,并依据相应的假设、判断和估计。

针对同一业务,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知识经验也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使会计信息产生差异。

倘若,某些财务人员的知识能力等不足,在做出职业判断时就可能产生较大偏差甚至是导致错误,这样就会严重降低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优秀人才作为稀缺资源,受到企业的广泛追逐。

加之,中小企业往往实力不足,挑战较小,不能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薪资、平台,从而致使优秀的财务人员往往流向大企业,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深受影响。

1.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至今还未有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加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内部管理层次及组织架构不健全。

权利往往集中于某一个人抑或是一个家族手中,即便相应的职能部门存在,屈于上层权利集中,有时候就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尤为明显。

在企业中,财务部门管理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涉及企业的机密等,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中小企业业主害怕风险或者财务信息外漏等,在出纳、主管会计等关键岗位都安排“自己人”如此这般,

实际上也就没有做到不相容职位相分离,从而给企业徇私作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带来了一系列的契机。

1.4外部审计存在独立性不足,执业质量低等问题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越来越多的需要第三方中介提供鉴证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审计时的工作环境、以后的客户关系维系主要依赖于被审计单位。

所以,中小企业与外部审计单位间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

并且在审计收费的支付方面,往往存在预付定金,出具报告以后或者来年再支付尾款的现象。

由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契约中的优势地位,当会计事务所为被审计单位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迫于被审计单位施加的以拒绝支付审计费用、解除业务关系、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等压力,进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加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门槛较低,几个注册会计师就可以注册成立一个会计师事务所。

总体而言,审计服务市场供过于求。

由于职业资质和职业能力等原因,一些小型事务所只能审计中小企业,注册会计师因害怕由于其出具不利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意见,而与被审单位发生矛盾而失去审计收费,有可能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而放弃独立性原则。

另外,较低的审计收费,也会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变,使得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可信度降低。

1.5融资难等问题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性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瓶颈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资金需求量大。

相比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依靠内源筹资和盈余积累,外部融资比例相对很小。

另外,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等风险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相对于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企业要更加的严格谨慎。

加之,中小企业偿债能力较弱,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弱。

然而有些中小企业需要发展又有非常强烈的融资需要,为了更多、更快的取得借款,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时往往粉饰自己的财务报表,不完整披露所拥有各项资产(抵押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6信息需求不足

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等公众企业,有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计信息质量更是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相反,外界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较小,即便中小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外界也不会或者很难发现,从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中小企业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信心。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应对策略

2.1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企业制度内部会计制度应以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为基础,比照自己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财务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同时,对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任务应该做出明确分工,并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2.2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质

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财务人员数量一千多万名,远远大于市场需求数量,然而在高级财务人员方面,市场上又是急缺的。

因此,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门槛,即加大会计从业考试难度、提高学历要求等。

另外,会计从业人员不良的职业道德、薄弱的法律意识也是促使其进行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关键因素。

会计行业协会、公司相关部门应该首先注重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养教育,并加大宣传法律力度,提升从业人员法制意识。

另外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于业务能力不过关的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必要时可以解除聘用,增加会计人员的危机意识。

2.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首先就要完善企业组织形式,健全职能部门,尽量做到不兼容职务相分离。

其次,避免任人唯亲的用人方法,选择真正有能力并且真正适合企业的人员任职。

同时要建立专门的财务制度并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有效控制。

2.4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监管,完善事务所内部复核,提升审计业务质量

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注重监控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严格进行审计质量内部复核。

严抓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保持审计独立性,不能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流于形式,对于中小企业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应该保持警惕,并且重点关注。

同时,注重风险导向,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科目应该筹集较多的审计力量,必要时解除业务关系。

2.5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和分类。

2.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二

(一) 相对价值相关性

学者们从会计信息的相对价值相关性角度对IAS及其他会计准则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 美国会计准则 (US-GAAP) 、德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 (CAS) 等, 这些研究通过报酬模型或者价格模型, 比较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采用的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信息, 检验了它们的市场反映—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国外学者中, Alford et al (1993) 采用收益率模型研究了17个国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发现这些国家会计盈余具有不同的价值相关性。Harris (1994) 和Auer (1996) 等分别比较了230家德国公司和对比组的美国公司以及从瑞士会计准则改用欧洲准则 (EC) 和IAS, 发现改革后盈余更有价值相关性。还有学者重点研究了美国会计准则。Harris和Muller (1999) 指出美国GAAP能提供更多不同的信息, 但这一结论受到所采用的模型影响。Ashbaugh、Ohlson (2002) 和Leuz (2003)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分别采用IAS和US-GAAP两个样本组, 发现IAS和US-GAAP能够同等地提供价值相关的信息, 但是价值相关的相对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计价模型。还有学者以中国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Bao和Chow (1999) 比较了IAS和CAS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研究表明IAS比CAS下的会计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AB股公司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逐年增强。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不相统一。洪剑峭、皮建屏 (2001) 、潘琐、陈凌云、林丽花 (2003) 、李晓强 (2004) 、贾建军 (2007) 等学者认为中国会计准则提供的信息更有价值, 并且通过不同的时间窗和模型来验证, 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和关联研究法, 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也有学者认为国际财务报告更有价值, 如曹玉珊、张天西 (2005) 、王治安、万继峰 (2006) 等。

(二) 增量价值相关性

国外的部分学者重点研究了美国会计准则。Bandyopadhyay et al (1994) 的研究认为与美国GAAP的相似程度越高, 越不具价值相关性。Jermakowicz, Prather和Wulf (2007) 认为采用IFRS或US GAAP或在纽约股票市场交叉上市, 显著增加了与市场价格相关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Barth、Landsman and Lang (2005) 通过对1994年至2003年间采用IAS的21个国家的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 发现采用IAS的企业会计报表比那些未采用的非美国企业具有更高的质量, 且采用了较少的收益平滑和盈余管理。Lantto (2007) 主要就成文法国家 (如芬兰) 采用IFRS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行研究, 结论显示IFRS提高了芬兰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Schadewitz and Vieru则进一步研究发现芬兰在收入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 但是所有者权益调整基本不存在价值相关性。Rees和Elgers (1997) 的样本包括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外国公司, 结果发现样本公司首次在SEC注册时编制的股东权益调节数据在公布之前就已经反映在股价中了, 因而不能为美国SEC的双重披露要求提供证据支持。可见基于不同国家、不同准则披露下的会计信息差异调节数据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无统一结论。还有学者研究了中国市场。Haw等 (1998) 考察了同时发行B股和H股的公司在两种不同的会计准则下披露的会计盈余和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之间的价值相关性。其研究发现, 基于中国会计标准的会计信息比基于国际会计准则或香港会计标准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报表调整差额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资本市场上只有相当有限的增量价值。Lin和Chen (2005) 对1995年至2000年AB股公司的准则差异调节信息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 研究表明差异调节信息具有部分价值相关性, 即在B股市场价格模型中差异调节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而在报酬模型中差异调节信息在A、B股市场均不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国内学者的观点不一。王秀丽 (2004) 以沪深两市2002年83家AB股公司为样本对准则差异调节信息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经验检验, 研究表明准则差异调节信息不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王立彦 (2002) 等人运用市场回报率对同时发行A股和H股上市公司的双重披露进行了增量价值相关性检验, 发现两套报表之间的会计收益数据调整值和股东权益数据调整值对股票市场年度平均回报率和市价与账面价值比存在显著影响。罗婷 (2008) 等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后发现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 并且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改善程度显著高于不受影响的部分。薛爽等 (2008) 利用独一无二的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 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和制度, 在新准则下净资产和盈余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新旧准则之间的净资产和盈余差异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 其结果为国际趋同提供了新的证据。吴水澎和徐莉莎 (2008) 通过比较关联研究, 分析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价值相关性均增加了, 同时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略高于现金流量表。另外, 盈余对股票价格增加的解释力度下降了, 其被账面价值增加的价值相关性所替代, 这一结论与目前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的趋势相符。该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 财务报告在资本市场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均有所增加。还有学者就具体会计准则展开讨论。陆正飞、张会丽 (2009) 研究了新旧准则下合并报表净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之间的差异相对于合并报表净利润的增量信息含量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在新准则下, 该差异的决策相关性显著提高, 并能提供合并报表净利润之外的增量信息含量。这就意味着, 合并报表净利润中已包括但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中未包括的子公司已实现而未分配盈余, 能够在合并报表净利润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含量。

(三) 边际价值相关性

Ball和Brown (1968) 发表了题为“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的文章, 第一次采用事件研究法探究会计盈余等报告事项信息含量。之后这一方法被应用于更多的会计实证研究, 并形成了经典范式。赵宇龙 (1998) 采用Ball和Brown (1968) 开创的模型验证了沪市上市公司会计盈利数据的信息含量。

二、价值相关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Nobes (1992) 、Radebaugh和Gray (1993) 等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影响, 根据规范和实务情况对国家进行分类, 以提供区分不同国家会计规范的宏观特征因素, Gray还因此提出了Gray文化价值模型。Ball (1995) 缩小了影响因素的范围, 分别分析了融资的性质和权益市场性质, 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Huang (2000) 的跨国研究证实, 在中小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 赋予会计信息编制者更多判断空间的准则下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更好;相反, 在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好的国家, 更富弹性的准则下产生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更小。Street和Gray (2001) 研究了全球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遵守程度, 进一步研究了影响遵守程度的因素, 其中上市状态、是否被“5加2”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指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方式和所在国与会计披露和计量遵守程度存在联系, 非地区性上市公司、单独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被“5加2”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和中国以及瑞士公司对国际会计准则披露要求的遵守程度高。Rahman、Perera和Ganesh (2002) 检验了公司特征因素 (如行业、规模、所有权集中度和审计师类型等) 对会计趋同的影响, 结果表明公司特征因素会影响会计趋同, 因此在会计趋同过程中必须注意公司特征因素的影响。这类研究对于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借鉴意义。

(二) 国内研究综述

(1) 微观角度。王跃堂 (2003) 与方军雄 (2009) 均指出治理结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经理人行为等与趋同效果有关, 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余波 (2009) 与赵惠芳 (2009) 主要是从企业结构与性质入手。检验了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和股权性质对新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 企业规模较大和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更好地获得了会计准则变更的益处;在控制规模和股权性质后, 上市公司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 但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提升不显著。投资者对高成长的上市公司更多的关注其盈利水平。 (2) 宏观角度。而会计准则改革是否会显著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受资本市场有效性、资本和资产市场发展程度、投资者信息准确度预期和调整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朱凯, 2009) 。第一, 投资者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各学者观点不一。早期的学者认为, 在分析资产价格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忽略噪声交易者的影响, 这些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交易者, 博弈过程将促使价格向基本价值靠拢。从较长时期来看, 在对股票估价决策的博弈中, 信息交易者相对于噪声交易者更占优。但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指出了投资者行为对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提高的影响。赵惠芳 (2009) 在得出, 会计盈余的投资决策有用性增强并部分取代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的结论后, 也提出可能与2007年牛市中存在着非理性投机成分有关, 使得投资者在投资时较少运用会计信息和账面资产。王爱群、王艺霖、秦颖 (2008) , 王建新、赵君双 (2010) , 修宗峰 (2010)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解释了投资者受惯性影响关注利润表多于资产负债表, 因此会计盈余的投资决策有用性强。江笑云、孙辉 (2010) 认为导致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提高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有关。边泓 (2009) 通过事件研究法, 从行为视角将投资者心态分为激进、平稳与恐慌, 并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前的短时窗中市场反应与会计信息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不同的心态对会计信息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而难点主要在于评价指标的设置。刘国风 (2009) 将证券市场非理性程度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分为了:羊群行为程度指标及其度量;过度交易程度指标及其度量;过度投机程度指标及其度量。并对这三种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公式推导。第二, 信息透明度。对于信息透明度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朱凯、李琴、潘金凤 (2008) 主要研究了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 用预测公司盈利的证券分析师数量衡量信息不对称程度, 并在敏感性检验中用公司规模指标来衡量信息环境, 得出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与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呈反比的结论。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方军雄和洪剑鞘 (2005) 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初步探讨了信息透明度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两者是正相关关系。王亚平、刘慧龙、吴联生 (2009) 研究了噪声较多的股票市场中, 股价同步性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越低, 股价同步性越低, 也就是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蔡传里、许家林 (2009) 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认为公司信息透明度具有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不同界定, 有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噪声比较多的市场, 噪声较多的股票市场中, 由于公司个体信息相对较少, 而噪声较多, 股票价格波动主要受噪声的推动。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中, 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将降低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减弱噪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从而降低股票价格个体性的波动程股价同步性提高, 即股价同步性与信息透明度正相关, 股价同步性正向地反映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第三, 制度环境。修宗峰 (2009 2010) 同时比较了制度环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决策有用性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决策有用性的关系, 从股改进程的角度出发, 结合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 运用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模型, 检验了股改进程的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研究发现, 地区制度环境越好, 率先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就越高, 对此可以用“治理溢价”理论进行解释。另外,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在估价决策时, 其对资产负债表信息与利润表信息的运用程度存在差异, 体现在进行决策时重视利润表信息而轻视资产负债表信息, 存在“表间功能锁定”问题。

三、总结

3.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三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事项日益复杂,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企业对会计信息综合质量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构成因素,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保障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各种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也将高速公路会计的信息化推向市场,会计信息是各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信息,也是企业领导者判断企业经营情况、调整经营策略的主要依据。在现阶段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影响着企业领导人的决策,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会计核算质量不高

会计信息的核算也称为会计反映,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的反映,针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总称,合理的会计核算是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会计核算的失真包括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以及会计报表的失真,会计账簿包括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各查账簿,会计账簿的失真主要表现在伪造账簿,捏造篡改会计信息,会计凭证是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的失真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的失真上,会计报表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资金流动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会计报表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会计报表的失真与会计账簿的失真表现一致。

1.2 成本核算质量不高,经营成果失真

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发生费用以及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不仅要审核经营管理的费用,看是否发生,应不应该发生,同时要对己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归类,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和单位成本,目前,成本核算是我国企业经济中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成本核算的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任意变更开支标准,增加成本开支,将成本费用转移,虚增利润,导致企业经营信息失真。

1.3 税金核算质量不高

税收是我国财政的主要来源,企业的会计报表是国家征收税金的最主要依据,有些企业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私自修改财务报表,采用虚减利润等非法手段来偷税漏税,据调查,我国每年查处出的偷税漏税金额超过200亿元以上,给我国财政造成的巨大损失。

1.4 往来账目失真

往来账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及预收、预付款项。一些经营中确认不能收回的款项和长期不交付的款项长期挂账,各种应收账款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导致往来账目失真。

2、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是为保护企业产权、引导会计活动制定的法律和准则。会计制度应该要顾及到企业、国家等几方的利益,同时也要规定好各方的义务和违法的处理方式,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很好的统筹到各方的利益。

2.2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年龄偏大,有少数会计人员还在使用老旧的手工输入记账算账,效率相对低下且错误率高,对新型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不了解,做出来的账容易出错,翻查起来难度大,无法提供完善准确的信息,严重者甚至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这种传统老旧的依靠人工的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3 企业经营中各个行为主体的利益存在冲突

在企业的经营中,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债权人、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过管理相关的个体,对于政府来说,增加财政收入,防止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做好企业的监督管理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债权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的收回属于自己的本金和利息;企业所有者则关注怎样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怎样使自己的投资能够保值增值;企业经营者在关心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主要关注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能够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由此可见,政府、债权人、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所占的角度不同,目标不同,其利益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企业经营者负责企业日常的管理运行工作,也是利益主体中的决策方。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3.1 促使会计从业人员相关业务知识能力与操作水平

针对我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定期相关的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对当前的会计从业者进行系统的信息化会计知识培训,帮助现有会计工作人员更好、更快的掌握先进会计信息,将传统的会计知识与先进的科技信息相结合,定期派出会计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安排好学习成果的分享工作,建立奖惩结合的制度,对于表现好,学习积极的会计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学习不积极,工作中常常出错的会计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提高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会计队伍。与此同时,会计从业人员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3.2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会计监督体制

完善的会计体制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金钱打交道,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较高。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违法行为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会计违法行为普遍存在,这种行为的存在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对会计从业者本人也造成负面影响,轻则处分革职,重则锒铛入狱。所以,在新形势下除了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以外,还要制定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从法律上和道德上进行双重的监督,同时,建立好适合企业情况的内部监督体制,对违法乱纪者实行严格的处罚,提高会计从业者违法犯罪的筹码。实行奖惩结合的方式,适当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待遇,对工作积极,学习成绩显著的会计从业人员给与适当的奖励,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关心员工生活中的经济困难,对条件特别困难者公司予以一定的帮助,从主观和客观上面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

3.3 促使会计工作的深化和改革

4.会计上岗证相关信息 篇四

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领

凡参加南京市组织的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科合格人员(以下简称考试合格人员),可以申请 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需提供的材料:考试成绩合格证明(考生上网打印)、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南京市会计从业 资格证书申请表》(现场填写)(见附件1)。

2、办理部门

江南八区考试合格人员到南京市财政局办理(办理地点:湖南路狮子桥34号)。

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考试合格人员到各区县财政局办理。

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 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

1、需提供的材料:《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表》(见附件2)、现工作单位营业执照 副本(国家机关为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会团体为社会团体法人登 记证书,民间非营利组织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下同)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会计从业资 格证书原件。

2、办理部门:现工作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地址所在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非营 利组织为单位所在地,下同)的区县财政局。

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变更

持证人员在我市管辖范围内工作单位发生变化,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 日起90日内,办理变更登记;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变更,也应及时办 理变更登记。

1、需提供的材料:

(1)工作单位变更,需提供《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变更登记表》(见附件3)、现工作单位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

(2)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变更,需提供相关证书原件、《中华 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注册、变更、调转登记表》(见附件4)、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

2、办理部门

(1)持证在岗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变更,到现工作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地址所在地的区县财政 局办理。

(2)持证不在岗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变更,到户籍或暂住证所在地的区县财政局办理。

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入

我市管辖范围以外的持证人员调入本市,应当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办理调入登记。

1、需提供的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注册、变更、调转登记表》(原会计从业 资格管理机构签发)、《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变更登记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本人 会计从业资格电子档案。持证在岗人员还需提供现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2、办理部门:南京市财政局(办理地点:湖南路狮子桥34号)。

五、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出

我市管辖范围内的持证人员调出本市,应当办理调出手续。

1、需提供的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注册、变更、调转登记表》、会计从业资 格证书原件、U盘(用于拷贝会计从业资格档案数据)。

2、办理部门

(1)持证在岗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出,到原工作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地址所在地的区县财 政局办理。

(2)持证不在岗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出,到原户籍或暂住证所在地的区县财政局办理。

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备案

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六个月的,应当办理备案登记。

1、需提供的材料:《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

2、办理部门:原工作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地址所在地的区县财政局。

七、补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书证书遗失、毁损的,应及时补办。

1、需提供的材料:《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补办申请表》(见附件5)、身份证原件及复 印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证件照一张。

2、办理部门

(1)持证在岗人员补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现工作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地址所在地的区县财 政局办理。

(2)持证不在岗人员补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户籍或暂住证所在地的区县财政局办理。

八、申请人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领、注册、变更、调转等事项,必 须提供委托人、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委托书。

九、办理上述事项的相关表格可以从“南京市会计管理”网站(http://)下载。/main.shtml

南京市及区、县财政局设立的办理点地址及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电 话

单位名称

南京市财政局 狮子桥34号(南京市财会教育中心内)83223755 玄武区财政局 珠江路455号政务大厅104室 83682398

鼓楼区财政局 山西路124号鼓楼区行政服务中心 83230223 83230158 白下区财政局 太平南路69号2楼政务大厅 84556076 建邺区财政局 庐山路269号新城大厦南楼2818室 87778338 秦淮区财政局秦虹路1号101室 52651201 下关区财政局中山北路540号 二楼会计核算中心 58591737 雨花台区财政雨花南路2号区政府大楼312室 52883467 局

栖霞区财政局 和燕路356-1号三楼85317977

江浦街道龙华路8号(浦口区行政服务大厅)58195612

浦口区财政局 高新路16号(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58641130 内)

东山镇金箔路666号 68582463 江宁区财政局 胜太西路21号(江宁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52107014

雄州南路268号 57751370

六合区财政局 太子山路8号235室(沿江工业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57793587 内)

5.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五

会计信息是指通过特定的会计核算标准、程序和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的以货币形式编制成的会计报表或其他资料。企业的会计信息反映的是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和资源的分配、再分配情况。它既是外部有关方面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来源,也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直接信息来源。就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而言,会计信息对于制定融资战略、产品和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发展战略,对于加强财务、成本、人才、质量等管理,对于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等,都有重要作用。加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确保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日趋显得重要,也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从国家财政部曾公布的严重违反会计法规的若干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事件可以看出,解决当前经济领域中会计失真的局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对策,对建立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有重要作用。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根据不同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政策选择性失真;另一类为弄虚作假性失真。前者指会计帐簿、会计报表都有合法的凭证,只是由于会计政策、会计方法选择不当,使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产生偏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后者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编制虚假会计凭证,并以此进行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或直接签改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一)、政策选择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会计准则为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多种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供企业选择。在不同的选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为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有:

1、存货计价失真

期末存货在计价方法上既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法,又可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于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者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项减存货跌价准备项,反映的是存货可变现净值。换句话说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计量应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分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位价格较低,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可变现净值。以期末对单个的存货,如原材料为例计算其可变现净值,由于估计售价、估计完工成本及估计销售费用很难确定,结果不是唯一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都与此类似,种类繁多,管理复杂、结果不确定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十分繁杂,势必带有主观性和误差。而且有些企业尽管存货容易遭受毁损,更新淘汰速度快,为高估存货虚列资产,故意选择历史成本核算,使毁损、陈旧过时的存货仍列在报表上,导致存货计价失真,加大经营风险。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失真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法符合资产损耗的规律,可以加速资金回收,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科技进步。而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坚持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致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初期的帐面价值超过其真实价值,虚列资产。

3、坏帐损失核算失真

企业的坏帐损失核算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即在实际发生坏帐时,作为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冲销应收帐款,这种核算比较简单,但实际收回的款项可能要小于其帐面帐款,容易虚增资产的价值,也不能反映应收帐款预期可变现净值。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帐损失并计入期间费用,形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帐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帐时,根据其金额冲减坏帐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以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为例,它是按应收帐款余额的百分比来估算坏帐损失的一种备抵法。可据此提取坏帐准备。企业计提坏帐准备的比例一般为期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而有些企业尽管存在大量的呆帐、坏帐,应收帐款回收率低下,却仍执行该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导致不良资产比重加大,经营风险提高。

(二)、弄虚作假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资产计价失真

指资产的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一致。是虚列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变革激烈的新形式下,部分企业资产管理混乱,企业领导私吞,转移资产,造成企业资产流失,资产的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一致。2003年发生在陕西省西安亚西光电仪器厂1500万元 国有资产流失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西安亚西光电仪器厂是一个国有企业,厂长刘天荣上任不久提出企业改制,先是投资1500万元成立亚西电器公司,隶属亚西光电仪器厂,自任电器公司总经理。随后又成立一个空壳公司——亚西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刘天荣又自任董事长。对外宣布电器公司和成套设备公司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将两个公司搅在一起,趁此时管理混乱,刘天荣伙同电器公司财务部经理马云霞等人,利用对电器公司作虚假负债、虚假盘亏、虚假支出工资等办法,减少电器公司国有资产评估数额,使电器公司由原拥有1500万元的国有资产缩水为负109万元。1500万元国有资产悄然被移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随后将成套设备公司变更为“民营企业”。而电器公司国有资产在帐面上荡然无存。在亚西光电仪器厂破产核资清算过程中,在职工举报和检察机关、工商机关密切配合下,使该事件真相暴露,巨额国有资产幸免流失。由此折射出不法分子利用工作之便弄虚作假,侵吞国有资产的事实存在,资产计价失真的严重后果将引发我们深思。

2、所有者权益核算失真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管理、经济运营决策的权力都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如果监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所有者权益核算失真。主要表现为:一是注册资金不到位。二是所有者协逃资金导致企业经济实力下降。三是用实收资本弥补亏损,侵害股东权益。

3、经营成果失真

指违反国家政策和会计制度,虚设收入、乱挤成本、乱列费用,造成虚盈实亏或者虚亏实盈。主要做法有:一是企业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收支进入私设的会计帐户做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二是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告编制依据,弄虚作假,掩盖真实经营成果;三是利用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人为调整利润,达到增加或减少利润的目的;四是将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人为增加或降低成本费用数据,造成利润的不同结果;五是利用“应收应付”或“其它应收应付”帐户隐藏亏损或隐瞒利润。

4、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即有意对会计凭证帐薄、报表等核算资料编假造假。常见的做法有:以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虚设会计科目,伪造会计帐薄,采取不正当的计量方法,甚至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经营者为了夸大经营成果、推卸经营责任或者为了获取信贷支持,制造不实财务状况或者为了减少纳税而有意压缩财务利润。目前,伴随着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有愈演愈烈 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观念淡薄

法律观念淡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部分企业负责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为了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会计制度、政策法规及国家利益之上,强迫会计人员采用欺骗、造假手段,侵害国家、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利益。在法律面前总抱有侥幸心理,妄图蒙混过关。“西安亚西光电仪器厂”一案正是暴露了部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在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兼并或改制之机,信念动摇,贪欲膨胀,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他人利益,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监督不力、执法不严、处理不重,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

由于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责任难以落实,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加之对查处的违法乱纪行为惩办不严,使违法者胆大妄为。“刘天荣、马云霞侵吞巨额国有资产”案件一个要害之处正是财务监管失去作用,监督机制不健全,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三)、人员素质不高

人员素质不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一是部分企业负责人素质不高。他们往往无视财经制度和法规的存在,为了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想方设法干预会计信息,搞“厂长成本、经理利润”,使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是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其一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致使素质差的下不去,素质高的上不来。部分会计人员就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来说,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加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导致操作性、原则性错误,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帐户对应关系等。其二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出现了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其三不良的思想根源,导致会计人员道德败坏。

三是执法者的素质不高,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应人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种审计机构。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监督机制往往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与企业同流合污。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会计师事务所甚至扮演了“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角色,在利益的诱惑下,注册会计师可能放弃应有的警惕,甚至沦为会计信息制假的“帮凶”,帮助企业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不配套,使会计信息质量缺乏有 利的法律保护

亚西光电仪器厂国有资产流失一案透视出:企业领导人与财务人员能够相互勾结实施作案,正是他们抓住了国有企业在企业破产、兼并和改制中的痹漏,在个人乘机捞一把的心理作祟下,想方设法钻政策、法律空子,挖空心思在改制中做文章。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改进健全财务法律、法规也是这起案件给我们的警示。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经营成果失真,后果极其严重。偷逃税收、虚盈实亏,造成资金紧张,再生产难以维继,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不仅为企业本身带来无穷祸害,而且其直接危害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引起政府对经济形势的错误估计,造成宏观经济决策的失误,后果非常严重。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相应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与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完善。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好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问题。通过所有权的界定,经营目标的落实,逐步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等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避免“家长制”以及报喜不报忧的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等腐败行为。杜绝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及企业管理者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的行为发生。完善和规范会计法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和标准披露会计信息资料。从源头上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社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等行为都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财务控制中心的作用。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行其职并通过定期轮换制和内部稽核以及内部审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的工作正确无误。从制度上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为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财政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国家财政监督权利,建立国家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制度,对不按照《会计法》和财经制度处理帐务的单位,进行公开处理,并对责任人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以此来促进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建设。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能,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和执业水平,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签证的法律责任,对不负责任或违反 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确保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进行会计监督,切实担负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警察”作用。政府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查,对其承担的审计业务进行抽查,使其行为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保证其在职权范围内对审计对象做出公正的审计报告。对确实具有严重违纪现象,应该按照管理条例进行严肃处理,甚至吊销其营业执照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把他清除监督队伍。

3、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为财会人员创造宽松的内部工作环境

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反会计事项;对于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编造会计帐薄,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报告,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违法违纪行为,但未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降职、撤职及开除的行政处分;不断完善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制度。严格按照审计结论评价其工作业绩,对于弄虚作假、虚盈实亏的企业领导,一定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些不仅对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重要作用,也为会计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善提供了保障。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等。要有组织地培训企业负责人,使他们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和财务知识,使他们明确依法处理财务业务的必要性,提高自觉性。财务人员的业务继续再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要深入持久进行,不断更新财务知识,完善会计人员知识文化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促使会计人员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敬业爱岗、廉洁自律。

5、大胆创新,试行新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一些地区和部门本着“统筹安排、择优选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相继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改革,推行会计委派制。即由政府或单位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向事业单位派遣或任命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实行会计委派制从根本上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分离,确立了会计人员独立、超脱的执法人格和优良安全的操作环境,真正能做到理直气壮、秉公办事、依法维护会计工作的尊严和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直接委派。即对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财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实行会计委派制管理。

二是集中委派。主要包括建立会计服务中心和会计委托代理制两种形式。会计委托代理制即会计核算中心。它是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帐户,统一管理会计人员。

三是财务总监委派制。即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和大型企业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

四是受托委派。指政府会计主管部门接受非国有组织的委托向其荐派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人员。

综上所述,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个长期任务。会计信息失真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也不论受何人指使,总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会计人员负有直接责任。而且会计信息失真绝大多数是有意而为之,因业务素质不高或工作疏忽造成信息失真相对来说占少数。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除要完善内部自我监控机制,杜绝暗箱操作,防范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外,还要依靠加强各种外部经济监督,特别是审计监督,切实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真正维护国家、投资者和大众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制度变迁·产权模糊·会计信息失真 》 作者:湖南大学 伍中信、杨晴 文章选自《财会月刊》2003.1

2、《再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作者:北京财政局 刘兰芬 文章选自《北京财会》2003.3

3、《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较大》

记者:赵建华

文章选自《中国财经报》2003年1月8日

4、《会计制度设计》

6.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六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理论认知方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只是简单地认为普及会计信息化只是让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没有认识到实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推崇会计电算化即可,忽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缺少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自然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滞后包括会计信息化要随着会计主体企业的延伸发展拓宽空间界限,会计信息化的完善发展使会计合算有了机会和时间,原始的会计合算的方式和用时就无法满足现在的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2.技术操作方面

企业要想有好的经营活动,就要完善生产、销售、监管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单要实现资金、物流、信息的和谐统一只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特别适将部门信息录入管理软件中,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对应的情况,只有各部门相辅相成才会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未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会计信息的遗漏缺失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会计技术保障信息的完整有效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屡见不鲜,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信任,在技术方面如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嘿客等不法分子篡改拦截,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3.专业人才方面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发展,然而专业化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对会计职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严苛,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会计的基本只是和操作,负责简单地会计处理,但会计信息跨级传递是建立在网络会计之上,因此,不仅要求会计相关人员有专业的基础认知和业务操作,还要懂得将会计信息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精通计算机的操作维护,能够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任务,并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操作落后于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操作落后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化最现实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并且理论领域的发展明显比会计信息化实际操作更长远。这些因素就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人员只理解剖析会计相关的理念。对于这些理解分析,我们会对会计核算等基础会计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对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认识分析及实际操控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所以从相关研究调查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完整且超前花,但并没有很好地对信息化进行实际操作,没有彻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点。

2.忽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是组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会简单地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甚至认为将会计进行简单地计算机操作就是会计信息化,而其作用就是加快工作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懂得计算机操作,将财务数据简单的录入电脑中即可,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将不会计电算化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提高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会计知识理论会严重制约会计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3.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而言,我国己经公布部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标准规则,先后出台的重要文件促进了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多的使用网络计算机,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及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起到进行监督规范,并且推进了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的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对接国家标准,但与相比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仍然有很大的的差距,造成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统一。

4.缺乏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企业具备丰富的人才才会竞争力,这于会计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企业在走向了会计信息化后,高素质精英是业务经营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很多会计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他们未接受相关的训练,对于跨界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处于消极态度,很多潜在的精英未被发掘利用。另外,即使一些会计人员精通现代信息科技,但对会计知识处于匮乏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将会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调查中发现,企业中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老员工,因为年龄较长,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的技术知识,这就导致对会计信息化要求人才的进一步欠缺。

三、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将理论研究落实于实践操作中

加快会计信息的建设,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推广来制定合适的的研究理论,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深刻,同时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详细来说,我国应加快建设相关理论,长时间就会形成较完整的,可供信息参考的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管理体系。主要还是靠相关部门大力投资重视经营的子昂管配备,逐步制定出一部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管理体系。至于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的相关结构的治理和控制上。我们可以在对其他国家队会计计算机知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取其精华,总结出适合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实际实践的理论,立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有效合理的运用分析,来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2.提高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作用的意识

想要企业管理者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来转变其观念,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当今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企业要想符合现代知识的要求,跟上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迎合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适应经济市场的.要求,能使企业经济做出更加科学化的决策,促进会计信息化体系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3.逐步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首先要根据我国复杂的国情作出判断,逐步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要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普及会计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的基本保证。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建立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我国标准的一致,同时也要体现相关会计行业标准的特点,不仅要制定新的标准,更要做好其与现有标准的融合对接。标准要具有准确性和公开性,特别是注意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不会外泄。

4.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因为人才精英是竞争力的核心,会计信息化管理是如此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会计和信息人才的有机结合才会使会计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机构应逐步的培养出更具备会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熟知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加强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改革,设置更有针对性的会计课程,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企业要做的是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本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化的培训模式,培养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成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发展,从实际会计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会计工作更好地融合。。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不足,会计信息化的理论认知和安全保护尚未完善,会计信息没能全面共享,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不完整,仍存在着对会计信息化的误解,这些都会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要针问题进行思考,做到信息彻底共享,会计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良军.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05:91-92.

[2]朱一闻.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206+211.

7.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篇七

已有研究 (Easton和Harris, 1991;Ohlson, 1995;Penman, 1998;Ou和Sepe, 2002) 表明, 会计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 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因此常被投资者作为估值基础。但是, 会计盈余有可能受到管理层操纵。国外相关研究证实了管理层会受契约动机、报酬激励、政治成本等因素驱使, 进行盈余管理来人为地操纵利润 (Watts和Zimmerman, 1986;Healy和Palepu, 1993;Teoh et al, 1998;De George et al, 1999) ;而国内研究也表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为了应对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 (如获得配股资格、确保上市资格等) 进行盈余管理 (陈小悦等, 2000;陈晓和李静, 2001) 。无论动机如何, 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会造成报告利润真实性的扭曲, 从而降低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因此, 当盈余管理存在时, 会计盈余可能不再是估值的可靠来源, 其价值相关性会减弱。另一方面, 当盈余管理存在时, 市场可能会寻求其他指标估计股票价值, 而权益账面值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估值基础可能会更多地为投资者使用, 其价值相关性会提高。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当盈余的可靠性下降时, 其他指标 (如账面价值、现金流量) 会变得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来补偿盈余作用的下降 (Berger et al, 1996;Collins et al, 1997;Barth et al, 1998)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粉饰的会计信息有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所以有必要从实证角度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为投资者正确选择估值方法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基于已有文献分析基础上, 本文认为, 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与市场价值存在正向关系。但盈余管理可能会扮演一个调节的角色, 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产生影响。换言之, 盈余管理可能对盈余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而对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盈余管理的存在会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进而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

(二) 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为了检验研究假设, 本文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额, 来估计盈余管理水平, 并建立了加入了盈余管理变量的价值相关性模型。

(1) 盈余管理水平衡量。国内外众多研究都采用Jones模型 (Jones, 1991) 或者修正的Jones模型 (Dechow et al, 1995) 来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 (Discretionary Accruals, DA) , 并用此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夏立军 (2002) 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 分行业截面数据Jones模型可以很好揭示盈余管理程度。而Kasznik (1999) 考虑到总应计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Dechow, 1994) , 在修正的琼斯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额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 因此本文中笔者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额, 并通过年度截面数据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 模型如下:其中:TACit为i公司在t年的总应计利润, 等于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再除以上一年公司期末总资产, 即TACit= (Incomeit-CFOit) /Ait-1;εit为i公司在t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DA;Ait-1为i公司t-1年末资产总额;ΔREVit为i公司t年销售收入的变动额;ΔRECit为i公司t年的应收款项变动额;PPEit为i公司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ΔCFOit为i公司t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操纵性应计利润 (DA) 等于总应计利润减去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 为:其中:DAit为i公司t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计算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但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从不同方向操纵目前的盈余达到一定的目的, 所以许多研究认为应关注应计利润的维度而不是它的方向, 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 (|DA|) 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水平 (Sloan, 1996;Pfeiffer et al, 1998) 。本文按每年|DA|值的四分位数对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组, 如果上市公司当年|DA|值高于当年的上四分位数, 它进入盈余管理组;而当年|DA|值低于下四分位数的公司进入非盈余管理组。

(2) 加入了盈余管理变量的价值相关性模型。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 (Collins et al, 1997;Barth et al, 1998;Ou和Sepe, 2002等) 广泛采用Ohlson (1995) 的理论模型, 并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些研究的实证模型中, 股票价格是盈余和股东权益账面值的线性函数

其中:Pit是i公司第t年末的股票价格, Eit是i公司在t年的每股净利润, BVit是i公司在第t年末的每股净资产, εit是残差。为了衡量盈余管理对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影响, 本文在价值相关性模型 (1) 的基础上加上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虚拟变量, 来捕获盈余管理的增量信息。鉴于盈余的可靠性会影响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 每个会计变量的系数都可以看作是盈余管理虚拟变量的函数。即令:α0=β0;α1=β1+β2Dit;α3=β3+β4Dit;

其中:Dit是盈余管理虚拟变量, 当i公司在第t年属于盈余管理组时值为1, 否则为0。因此模型 (1) 可转换为:

系数β1代表盈余管理不存在时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当盈余被操纵时, 系数β1和β2代表了市场对盈余的反应。同样的, 系数β3代表不存在盈余管理时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系数β3和β4代表了当盈余被操纵时, 市场对权益账面值的反应。系数β2和β4分别代表了盈余管理对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假设, 预计β2为负, 表明盈余管理存在时, 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会下降。相反地, 预计β4为正, 因为在盈余管理存在时, 市场会改变其对盈余的信赖, 转向权益账面值, 从而提高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三)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2年至2009年在沪深两市的一般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选取这一时间序列的原因是2001年起《企业会计制度》在大、中型企业执行, 信息披露逐渐规范和证券监管不断完善, 股票价格从一定程度上回归于其内在价值。进一步筛选标准如下: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股价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财务数据极端异常上市公司;剔除连续两年ST的上市公司;剔除当年上市和上市时间少于两年的公司。剔除2007年的样本, 只用其作为计算2008年相关数据的基础。因为, 2007年作为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 (CAS) 后的第一年, 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的构成和2006年有较大区别 (笔者对2002年至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邹氏检验, 发现2007起财务数据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 无法人为或者通过数据库进行调整, 而2007年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计算需要以2006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按上述标准筛选后, 共得到7326个样本。初选样本在计算完操纵性应计利润后, 按照|DA|值的四分位数分组, 位于上四分位数的样本进入盈余管理组, 位于下四分位数的样本形成非盈余管理组, 得到了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模型的研究样本3666个, 其中盈余管理组1833个观测值, 非盈余管理组1833个。如表 (1) 所示。

三、实证检验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分别按总样本、非盈余管理组和盈余管理组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见表 (2) 。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组公司的每股净利润、每股净资产都显著低于非盈余管理组的公司, 同时非盈余管理组中亏损的上市公司比例只有4.47%, 而盈余管理组中亏损公司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这些数据表明盈余管理的公司往往是那些经营业绩不佳, 获利能力较差, 财务状况严峻的公司;反过来说, 这些公司正因为这些原因而有足够的动机来粉饰利润, 操纵盈余。既然盈余管理组公司的境况相对较差, 其市场价值也应该低于非盈余管理组的上市公司,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 盈余管理组公司的股价明显高于非盈余管理组, 这可能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没有将代表盈余管理行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视为投机性的粉饰利润, 反而将其视为公司盈利的信号。在标准差方面, 盈余管理组变量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较非盈余管理组大, 这表明了盈余管理组公司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大, 不太稳定, 需要求助于盈余管理来平滑利润, 稳定业绩。

注:上表括号内为t检验值, ***、**和*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5%、10%的统计检验。

(二) 回归分析

表 (3) 是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系数β1和β3表明了公司不进行盈余管理时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 按年度和混合回归的结果都是显著为正的, 说明盈余和权益账面值都是价值相关的。系数β2和β4是该模型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β2在所有年度和混合回归中都显著为负, 而β4显著为正, 这似乎验证了假设:盈余管理会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同时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但描述性统计已经指出盈余管理组中亏损公司所占比例较高, 而在公司当期净利润为负时, 投资者无法使用盈余信息评估公司以后的业绩, 估计公司价值, 只能利用权益账面值作为估值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投资者察觉到盈余信息的不可靠而转向更为可靠的账面价值并将其作为估值依据。那么就有这样一种可能:是上市公司亏损而非盈余管理行为本身导致了盈余价值相关性的下降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上升。因此为了验证研究假设, 需要剔除亏损公司, 消除亏损公司的存在对本研究的影响。

(3.070) 注:上表括号内为t检验值, ***、**和*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5%、10%的统计检验。

表 (4) 是剔除亏损公司样本后的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在剔除了亏损公司影响后, 系数β1和β3的值和显著性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基本上一致。而β2和β4的值和显著性则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β2在除2005年外其他所有年度中都不显著, 并且其方向也不一致, 表明盈余管理没有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β4在大多数年度的回归中都为正 (2003年、2005年为负) , 从方向上表明盈余管理行为会提高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但是仅在2002年、2006年以及混合样本的回归中显著为正, 这表明盈余管理对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存在盈余管理时市场可能会更加重视权益账面值。换言之, 盈余管理不会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但会增强账面价值和公司股价之间的联系。这个结果部分拒绝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注:上表括号内为t检验值, ***、**和*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5%、10%的统计检验。

回归结果表明, 主要是亏损公司导致了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两者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而非盈余管理本身。当剔除亏损公司后, 盈余管理并没有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但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这反映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由于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无法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操纵, 所以在估计公司价值时不会减少对盈余的依靠, 但是出于谨慎和自我保护, 投资者还是会有意识地侧重于更为真实的权益账面值。

(三) 稳健性检验

为了实证结果的稳健, 需要验证亏损公司的盈余确实不具有价值相关性, 因此对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模型样本中亏损的公司进行分析。因为样本数有限, 只进行混合回归。回归结果如表 (5) 。这一回归结果也证实了笔者对亏损公司的考虑, 当公司亏损时, 其盈余不再具有价值相关性, 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依然存在。

四、结论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这两个估值基础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与股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亏损公司的存在是导致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降低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提高的重要原因。盈余管理并没有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因为信息不对称, 无法判定上市公司的盈余是否被操控, 也就无法察觉盈余管理会降低盈余可靠性, 那么投资者出于谨慎的要求在估计公司价值时会依靠相对稳定、可靠的权益账面值。本研究对投资者、分析师、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具有实际意义:既然市场不会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那么投资者在估值时不需要减少对盈余的依靠, 但也因为市场无法识别盈余管理, 投资者需要谨慎地更多关注权益账面值在估值中的作用, 以提高估值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 《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1]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 《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2]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2]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3]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3]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4]Barth M.E., W.H.Beaver and W.R.Landsman.Relative Valuation Roles of Equity Book Value and Net Income as a Function of Financial Healt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4]Barth M.E., W.H.Beaver and W.R.Landsman.Relative Valuation Roles of Equity Book Value and Net Income as a Function of Financial Healt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

[5]Berger P., E.Ofeck and I.Swary.Investor Valuation of the Abandonment Op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5]Berger P., E.Ofeck and I.Swary.Investor Valuation of the Abandonment Op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

[6]Dechow P.M., R.G.Sloan and A.P.Sweeney.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6]Dechow P.M., R.G.Sloan and A.P.Sweeney.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

[7]Healy P.M.and K.G.Palepu.The Effect of Firms’Financial Disclosure Policies on Stock Prices.Accounting Horizons, 1993.[7]Healy P.M.and K.G.Palepu.The Effect of Firms’Financial Disclosure Policies on Stock Prices.Accounting Horizons, 1993.

[8]Jones J.J.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8]Jones J.J.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8.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篇八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例如,废气物排放过量、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等等,这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成为必然。环境会计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系统关于排放数据的强制性报告,即环境报告。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环境退化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以有效利用资源,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但这有赖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

从宏观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政府管理机构通过汇总分析各独立会计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获得全社会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全社会的环境现状,进而采取对应的决策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相应修正,赋予了新的核算内容,将包含自然资源环境的指标列示其中,这当然也需要以微观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为依据。同时,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的增长模式转向低能耗的增长模式,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政府的环境法规和环境管理标准也更加规范和严厉。

从微观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会计利益关系人作出决策的需要。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使经营成果核算更加科学、客观,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同时,企业的利益关系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构等需要根据风险、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与环保法规的一致程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环境会计信息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在我国企业中,上市公司一般是大中型企业,而且多数为我国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因此,首先应该抓主要矛盾,重点实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如矿业、化工、石油业等。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50%以上的企业编写环境方面的综述或报告,但往往是上报上级或有关的环保机构,并不对外公布。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受环保政策的影响会日益显著,企业的环境风险将日渐增加,而上市公司目前的做法不利于外部对企业的监督评价,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监管,使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主体。

(二)强制性原则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环境敏感性行业,如造纸、化工等行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因此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这些企业应对所耗费的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代价”的付出总是带有不情愿性的,几乎没有企业会乐意主动向社会揭示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增加的支出,而惟有法律具有强制性;因而,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规定,并鼓励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三)一致性原则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企业还是各级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无论污染严重的企业还是污染较轻的企业,只要有污染问题就需要揭示。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各主体的要求应该基本一致,不应存在歧视或偏袒,以正确衡量社会环境信息。

三、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析

目前,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比较落后,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也不高。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完善。

(一)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及监督

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企业尤其是公众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企业通过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使企业得以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群众环保意识的加强,会主动实施和监督有关部门的环保行为,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实施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在内的专项环境审计,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实务的进行。由于环境会计属于新兴学科,核算对象复杂,方法体系多元化,计量环节难以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导致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中。西方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走在我国的前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解决成本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体系。

(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

法律具有强制性。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可以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保持统一标准。为此,有关人士建议我国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三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即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四)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一种是会计报表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向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本身的范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应以会计报表为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会计的三大主要会计报表,它们也正是环境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对于资产负债表而言,可以加入必要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所有者权益等相关科目进行有关报告;对于损益表而言,则加入必要的由于环境问题而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从而计算出最后的利润;而对于现金流量表也是如此。另一种是表外信息披露。新颁布的《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所以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财务状说明书中披露,并且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数字的;可以是详细的,也可以是简略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运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上一篇:校园科技节宣传标语下一篇:宠物店众筹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