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2024-08-28

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通用12篇)

1.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篇一

浅谈大型水电站设备定期维护及缺陷管理

张建伟刘发展

(刘家峡水电厂,甘肃 永靖,731600)

[摘要] 大型、特别是特大型水电站是重要的民用战略设施,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俄罗斯萨扬水电站8.17的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再次表明,水电站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大局,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从电站设备设计制造和日常设备定期维护和缺陷管理的各个环节查找存在的问题,围绕设备定期维护和缺陷管理这两个方面,提高安全技术管理实效,实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及时处理缺陷,仍然是值得深思和积极实践的一个课题。本文目的是强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提供经验交流。

[关键词]定期维护、缺陷管理

1.概述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俄罗斯萨扬水电站8.17的事故发生以后,国际社会的普遍分析认为,该电站自投运以来,只有少部分机组进行过扩大性大修,设备老化情况较为普遍,设备缺陷长期得不到整治终将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隐患10年前就存在,相应的管理的缺陷管理制度被忽视,而设备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因此我们回顾这些教训,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何发现以及如何处理已经发现的缺陷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更是更是任重道远,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是当前推进水电站安全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当前的安全管理方法采取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事故的发生,控制了设备缺陷向事故方向发展的演变,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水电站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发电厂的日常设备维护和缺陷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坚持设备定期维修

制度是一种约束力很强的法制规定,是和法规、规定、规范、标准、决定等有着同等的效力,在安全上显得更为重要,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强制措施。对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作业行为进行细致的规范和管理,必然是一项最为有效的措施,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及规程,在生产中让制度规范现场的实际作业行为。

定期维修是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方式。水电站设备检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是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预先确定修理类别、修理间隔期及修理工作量;所需的备件、材料可以预计,因此可作较长时间的安排;修理计划的确定是按设备的实际开动时数为依据,设备定期维护是按照预定的维护内容和周期,有计划的安排进行。其目的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局部修理、保养和清洁,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持设备“健康、稳定运行”,是充分发挥设备潜力的重要措施。

2.1水电站设备定期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水电站设备专责工程师根据国家规范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编制《设备定期巡

1回检查制度》,经主管审核后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执行。

2.2.2各专业专责工程师依据批准的《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制度》安排设备专责工程师组织实施设备的定期维护,设备专责工程师按照《检修现场作业管理制度》中《设备维修规程》、《设备维修工序工艺》、《设备维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开展设备定期维护工作。检修班组人员按照按所管辖的区域每周1-2次按照《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对区域机电设备和建筑物进行一次巡检,内容包括振动、噪声、温度、压力、裂纹、泄露、油质、磨损及其他不正常现象,然后将有缺陷的设备内容登记在《设备日常巡回检查表》上或专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人员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进入现场对其判断确认,然后通知检修班长处理。

2.2.3根据设备当时的健康水平及运行情况,作好维护前的分析工作,维护工作中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具的应用,提高维护质量与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2.2.4搞好设备和系统技术资料、技术状况的管理,收集和整理好设备、系统的基础资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加强维护工具、机具、仪器、仪表及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为维护工作做好有力的技术支撑。

2.2.5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加强检修维护队伍的建设,提高维护人员素质,使每一维护人员都达到“三熟、三能”水平,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懂得科学管理、有实践经验、工作作风好的维护队伍。

2.2.62.2.7维护工作完成后必须严格执行维护质量的验收工作,填写《设备定期维护台账》或者是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到记录齐全,为将来分析设备状况、缺陷提供有力依据。

3.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电厂除了建立强有力的设备定期维护制度外,还应该制定与之配套的强有力的厂内设备缺陷管理, 完善设备缺陷四不放过原则,保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制定本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3.1设备缺陷定义及分类

缺陷按其对安全、经济、文明生产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危急、重大和一般缺陷三种。危急缺陷,系指严重威胁设备、系统、人身安全,必须立即停运主、辅机或降低主设备出力为代价处理的缺陷;重大缺陷,系指威胁设备、系统安全,直接影响主设备出力,直接影响各项指标或被迫采取不合理运行方式,必须在短期内消除的缺陷;一般缺陷,系指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影响安全、经济、文明生产的各种问题,在机组运行中或低峰状况下即可消除的缺陷。设备缺陷处理的时间规定各电站规定有所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时间限定。

3.2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对因条件不具备而暂时不能处理的缺陷,生产计划部门设备专责工程师应在《设备缺陷记录》、《设备缺陷通知单》上填写不能按时消除的原因及处理计划,报运行部、检修部主管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后备存,在《检修交待薄》上填写运行注意事项,同时应及时编制“设备异常运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处理方案”,经检修部门主管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后认真执行。一般缺陷由检修部门列入工作计划,一般应在72小时以内进行处理。

3.3设备缺陷处理验收

设备缺陷处理完毕,检修维护人员应认真进行自检合格后并向运行人员做书面交代,自检合格后报告当班运行值长,确认设备缺陷完全消除,具备设备投运条件。

3.4关键点说明

强化缺陷处理的过程管理是做好缺陷管理的保证,缺陷处理的各个环节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闭环。

设备缺陷的正确定性是消缺时限长短的重要依据,如危急、重大缺陷必须24小时内处

理、重要缺陷必须7天内处理、一般缺陷结合检修或停电处理;但由于电网运行方式或其他特殊情况的限制,暂无停电处理可能的重要缺陷,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可适当延长时限,但在此期间必须安排缺陷的跟踪检查或采取临时措施,以免发展为紧急缺陷。

消缺处理方案的完善性、正确性是设备完全消缺的重要保证,消缺方案的完善性体现在统筹各专业在同一电气回路中的缺陷处理计划的安排,减少停机、停电次数,提高效率,消缺方案的正确性体现在对设备缺陷发生原因的正确判断。

4.以人为本,促进消缺维护制度化管理

4.1制定相应配套的奖惩规定

对及时发现、处理重大设备缺陷、避免电厂重大事故的有关人员,管理部门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或处理不及时而使设备缺陷扩大成事故的有关人员,管理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因设备材料和备品备件采供不及时或因质量等问题造成设备缺陷处理拖延,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有关部门和个人,管理部门也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生产计划协调部门应每月组织一次设备缺陷分析会,分析缺陷原因、处理方式、发展趋势等,并以报告形式上报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组织设备缺陷分析会上报厂长。

4.2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

本着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找到危险点控制的措施,尽量做到事前控制,以免工作中发生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电厂的工作现场较为分散,工作现场间隔多、各工作面之间距离较远,任何维护和消缺工作不得单人进行,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遵守有关制度,作好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损坏事故;设备定期维护工作必须在设备规定的维护周期内进行,并确保质量达到标准,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根据各个工作环节的需要和每个人个体的差异配备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保证检修工作中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工作负责人在检修工作正式开始前,根据施工方案和所填写的工作票向成员交代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让所有工作班组成员都明白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后再进入工作现场作业。

4.结束语

水电站的日常维护和缺陷处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运行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电站的安全。保证水电站机组安全运行,是所有水电站检修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客观规律,采取有效事前控制措施,遏制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确保水电站各项工作中安全事故都能得到事前控制。

参考文献

[1] 发电厂管理交流.[2]何勇 罗金鹏浅谈水电站检修中的安全管理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

[3]俄罗斯萨扬水电站8.17事故教训与启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2009.10

2.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篇二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提升,分析

1 设备缺陷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缺陷分类

(1)一类缺陷:缺陷不及时处理影响人身安全,或者可导致主机跳闸或降出力,或者辅机跳闸而导致机组降出力,或者主要辅机设备不能备用;或者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或者生产区域消防系统部分或全部退出运行;或者将引起火险的缺陷;或者将引起环保事件投诉的设备缺陷;或者天然气系统、油系统、高压蒸汽系统严重泄漏。

(2)二类缺陷:缺陷不处理可导致主要辅机跳闸但不连带机组降出力,或者严重影响经济性或造成环境污染,或者一般辅机不备用(主要辅机以外均为一般辅机),或者热工控制系统和自动装置不能投入;或者对设备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可能发展成为一类缺陷,但尚允许短期内继续运行或对其进行跟踪分析的缺陷。

(3)三类缺陷:其他设备缺陷(除照明和土建物业修缮外)。

(4)四类缺陷:照明、土建、物业修缮。

1.2 缺陷记录

(1)运行人员(点检员)发现缺陷后,应及时地将缺陷填写至点检定修信息系统,要求填写完整,缺陷发生的设备、部位以及缺陷的现象要填写清晰正确。

(2)运行人员(点检员)应掌握所管辖设备的缺陷情况,点检员(运行人员)已登录的缺陷不再登录。

(3)设计上没有的设施如需增加或设备异动(包括修改逻辑),不能作为缺陷登记。

(4)运行人员(点检员)应严格核实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缺陷的登记准确性,以确保设备缺陷的消缺及时率。

(5)已登录未关闭的缺陷,不得再重复登录。

(6)设备或系统在检修、调试或进行由检修负责的工作时,运行人员不进行缺陷登录,发现缺陷后应直接通知检修消除缺陷。

(7)缺陷涉及两个专业,运行人员无法判断时,由生产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协调确认。

1.3 缺陷处理流程

(1)运行人员发现并登录缺陷后,应通过点检定修信息系统传递给相应专业的点检班组全体成员。一类、二类缺陷要同时电话联系检修人员(或夜间值班人员)立即到场处理,同时做好运行记录,并按规定汇报各部门的相关领导,必要时汇报公司有关领导。

(2)点检员(设备管理部)接到运行人员的电话通知后,应先到控制室,向运行人员了解清楚缺陷情况,再到现场实际查看,根据情况和值长的要求,委派相应检修人员开工作票处理。

(3)运行人员接到工作票后,应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并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在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立即办理工作票及安排人员完成工作票的各项安措。

(4)缺陷消除后,检修工作负责人应联系运行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检修人员应将缺陷单及时流转到运行处(设备管理部)或检修人员应及时在缺陷单上填写已消除,并联系运行人员及时关闭该缺陷。

(5)如因运行方式、物料备件、技术等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完不成,应按流程的规定,提出延期申请并填写理由和延期期限,经设备管理部各点检长或风电部各值长同意后延期处理;消缺条件满足后,按规定由相关责任人员激活该缺陷,重新计入缺陷的正常管理。

1.4 缺陷处理时限要求

(1)缺陷消除时间界定:缺陷消除时间以运行人员填写缺陷的“完成时间”起,到“缺陷关闭时间”为止。

(2)正常消缺时间规定。属一、二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30h;三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80h;四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360h。

2 缺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提升思路

2.1 缺陷数量多

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厂每月缺陷数量基本维持在300条左右,其中热控专业缺陷数量占50%左右,机务和电气专业数量接近各占25%左右,缺陷数量明显多于同类型机组其他电厂。

(1)原因分析:从设备角度,电厂很多辅助系统的国产化率高,相对进口设备技术较为不成熟,加上电厂地处开放式海边,腐蚀性强,设备故障率高;从运行方式角度,福建省的燃气电厂主要是作为调峰机组使用,需要频繁启停,很难做到长周期运行,也是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人的角度,公司成立时间短,生产一线员工偏年轻化,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相对投产多年的老厂员工较为欠缺,消缺水平和消缺质量相对较差,重复缺陷多;从管理的角度,电厂缺陷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别按录缺条数给予录缺人员奖励,但在录缺监督环节的条款不够完善,容易引起运行人员重复录缺及有意将可合并的缺陷分开录缺的现象,造成缺陷数量增加。

(2)改善提升思路:设备管理部应多探索和总结缺陷发生的规律,形成技术分析报告,强化对重复发生缺陷重点部位的跟踪、监视、比对和分析,找到问题根源,集中优势技术力量进行处理,减少重复缺陷的发生;相关生产运行和技术部门应多分析、总结和提炼机组运行经验,从节能降耗角度优化机组启停方式,强化与电力调度部门的沟通,获取对方的支持和理解,合理调配和安排机组开机次序,减少冷态启动次数,降低机组及相关设备部件的损耗;加大年轻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员工多学习、多动脑、多思考、多钻研,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传、帮、带的效果,强化导师带徒的作用,加大技术比武力度,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从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制度,减少制度漏洞,考核重复录缺的相关责任人。

2.2 延期缺陷多

设备缺陷延期是缺陷管理中一项很常见的情况,往往受运行方式、物料备件、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得不申请延期,待条件具备后再重新激活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有些缺陷延期过于随意,延期时间不合理,跟踪管理不到位,延期时间过长等问题。

(1)原因分析:缺陷管理中对于延期缺陷的把关较为宽松,由消缺部门专业点检长进行审批,容易造成把关不严的问题;月度消缺率和及时率考核未把延期缺陷纳入统计,对消缺部门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不够;备件库存不足,物资计划申请和采购流程跟踪不及时,不到位等。以上这些是导致延期缺陷较多的主要原因。

(2)改善提升思路:完善缺陷管理制度,由生产策划部专业主管根据延期缺陷类别和延期时间进行分析判断和审批把关,严格控制和规范延期时限;采用综合消缺率和综合消缺及时率进行月度考核,确保延期缺陷也能纳入综合消缺率的统计中,提高设备管理部的消缺积极性,培养设备管理部自主管理的意识。2015年晋江燃气电厂通过创新缺陷管理模式,开展历史遗留缺陷督办,缺陷流程梳理试点,并加入综合消缺率作为月度缺陷考核的边界条件等方式,使2015年综合消缺率从93.55%提升至98.76%;出台合理的备件定额及备件补充机制,跟踪备件计划申请和采购流程各环节,考核相关责任人,减少采购时间浪费,提高采购及时率。

2.3 缺陷跟踪落实效果差

在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发现部分缺陷延期时间过长,超过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的缺陷较为常见,延期时限到期后仍未被点检员激活处理,甚至还曾发生因为跟踪不到位而错过最佳处理时间的问题。

(1)原因分析:从点检系统角度,电厂所使用的点检系统版本较为老旧,系统功能局限性大,无法对延期缺陷进行消息提醒、自动分类显示和动态跟踪等;从人员角度,点检员素质和水平良莠不齐,单靠点检员的责任心很难落实好缺陷的跟踪落实;从管理角度,缺少一套有效的跟踪、监督机制,电厂中缺陷管理人员不是专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每个缺陷管理的PDCA循环中。

(2)改善提升思路:可考虑升级点检系统,实现对延期缺陷的自动化提醒、分类和跟踪,如有条件可请软件公司开发手机移动办公软件(APP),实现缺陷跟踪、提醒和处理的及时、高效和便捷;通过必要的训练机制来引导设备管理部提升部门自身的管理水平,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和主动创新意识,从思想上入手,转变点检员的思想,培育责任归我文化;建立并完善缺陷管理流程中的跟踪、监督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缺陷管理人员的其他兼职工作,让缺陷管理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备缺陷管理中,实现整个流程的全过程把控。

3 结束语

3.水电厂设备技术改造管理探索 篇三

【关键词】水电厂、重大设备、技术改造环节、管理思路、控制决策、企业管理。

设备技术改造是企业要面对和开展的重要管理工作。由于水电生产的特殊性和社会对电能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水电厂对于科研成果比较容易接受,只要尽可能满足了电网对电站的安全、稳定需要,提高了电站不断适应电网调度的应变能力,增强了自身竞争实力,水电厂会针对生产需要,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技术落后、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期奠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需的技术基础。

设备技术改造工作不理想,总可以找到一个或多个原因,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管理缺乏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恐怕是问题难以根治的内因。设备技术改造效果要如愿以偿,就要花大力气抓实抓好设备技术改造各环节管理,并充分考虑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在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1.缺陷分析

企业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无外乎是原设备临近设计运行寿命、设备运行技术参数不能较好地满足工作要求、设备运行可靠性低、备品备件购置困难、检修维护费用高和工作强度难度大等原因。

在技术改造前,企业应收集整理服役设备历年运行及检修维护保养资料,有针对性地从零件、部件、装置和系统的组合,到操作运行、维护保养方面的人机匹配,组织企业的检修、运行、计划、物资、财务等人员从各种角度全面分析和诊断服役设备现状,必要时还可通过发函或邀请设计、制造、监理、试验等单位专业人员一起参与技术分析,客观准确地查找设备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

2.技术调研

技术调研是设备技术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涉及到产品的研发、制造、应用、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加之同类产品有多个国内外厂商,工作量大、信息面广,要准确找到适合的产品,满足技改最起码的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要求,考验着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技术调研阶段讲究对症下药,工程技术人员要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报刊、资料等渠道,查询国内外同类设备目前技术发展状况,保证技改设备的先进性和实效性。企业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咨询多个设计、厂商、安装、监督、科研等单位,综合各方面信息,准确把握现行产品发展趋势,用信函、电话、传真、实地考察等方式调研产品使用客户,真实了解产品使用状况,特别是缺陷表现、检修维护、操作运行、厂商评价等。

相对来讲,技术调研阶段是技术改造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花销较多的环节,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技改成功与否与调研是否系统、全面、深入有关。只有在这个阶段下足功夫了解产品,针对原设备问题去找解决方法,设备技术改造才可望成功。

3.标书编制

标书是甲乙双方的桥梁和纽带,甲方对标书的编制和乙方对标书的研读都显得同样重要和必要,甲方通过标书传达招标的具体要求和自身权益,乙方则通过标书了解自身产品的响应程度和竞标实力。

设备技术改造应遵循针对性、技术先进实用性、经济性和可能性原则,这些原则要用具体条款体现在标书中。由此决定标书编制涉及面广,不仅仅是设备专业知识、财务技能、市场营销,还延伸到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和节能等对设备的要求,以及相应法律法规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标书编制不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不讲是一个人编制,就是几十个人也会出现本不应该发生的疏忽,漏洞就在所难免,这势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安全等方面不必要的影响。

4.中标约谈

中标约谈是甲乙双方进入设备技术改造的实质性阶段,用户往往会有针对性地要求厂商改进或加强某些方面的设计,以使设备更好地与所在使用环境相匹配,从宏观到微观、从层面到细节,甲乙双方碰头确认,既有有甲方希望改进的、有乙方提醒的,也有甲方要求设备安装需要在特定时间完成的,乙方供货有特殊规定的……细节考虑不全面,双方沟通不深入不具体,都会给设备技术改造带来麻烦,小则反复追加费用、拖延工期、不能够按计划完成技改工作,大则让技改工作流产,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仅仅就技改费用而言,很多企业只关注标书上的计划费用,对于后期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零星费用往往被忽略,一般不计入总的技改成本。事实证明,中标约谈甲乙双方不深入不具体,没有澄清混沌、模糊的条款,大家不清楚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不仅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还会大幅额外增加技术改造总费用。

5.安装调试

安装调试是技术改造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控制的就是设备和人身的的安全。

安装调试由外协单位承担的技术改造工作,由于厂家人员(临时工)对生产设备、监控装置或机电系统等不熟悉,加上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作业风险辨识和控制能力,最容易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

厂家人员(临时工)是企业控制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一个特殊群体,很多企业在推广三标、NOSA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时都把承包商的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强化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对等性中,把对包商的管理等同于本企业管理,全面掌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及其薄弱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5.1由用户负责执行严格的技术安全措施,确保技改设备与系统可靠地隔离,做到设备安装和系统运行不会互相影响,以免造成任何不安全事件。

5.2对厂家人员介绍与改造设备相关的机电系统,让厂家人员了解和掌握技改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厉害关系,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厂规厂纪和发电厂严格执行的“两票三制”,未经许可不擅自扩大工作面或动无关设备。

5.3改造设备接入系统或与系统联调,必须充分考虑到双方的影响,事先必须一起制定出详细全面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包括事故预想及应对措施,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5.4技术了解多,自我保护弱是技术人员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厂家技术人员,使其成为技改工作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因此用户要针对技改实际,对厂家人员进行卓有成效的安健环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才允许进厂工作。

5.5鉴于厂家人员对用户的系统不熟悉,缺乏意外事故的处置能力,在技术改造工作中,凡是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工作,不论大小、不论时间长短,厂家人员必须事先争得用户同意并在现场全过程监督才能开展工作。

6.结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不少企业特别热衷于改造,把希望寄托于改造,设备投产之日,即是技术改造开始之日。改造的力度、改造的热情都很高,应引起高层管理者的深层次思考。

4.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篇四

一、目的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和消缺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登录、检查确认、消缺后的报告、后续管理、缺陷验收及缺陷的统计与考核等内容。

二、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标准或规定要求。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认为设备发生了缺陷:

1)设备或部件的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

2)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包括汽、水、气、煤、灰、油等);

3)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接近报警值或频繁报警;

4)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

5)由于设备本身或保护装置引起的误报警、误跳闸或不报警、保护拒动;控制系统联锁失去、无原因起动或拒绝起动;

6)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时发现卡涩、动作值偏离整定值;

7)对设备进行检验性试验时,发现反映设备整体或局部状态的指标超标,或有非正常急剧变化;

8)设备或部件的操作性能下降,动作迟缓甚至操作不动;

9)设备运转时存在非暂时性的异常声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2、暂不能消除缺陷:是指必须在机组停用后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没有消缺所必须的备品备件的缺陷或需要进一步观察、分析才能确认的缺陷,且暂时不会对设备、系统或人身安全构成立即的危害,也不会给运行经济性带来严重损失的设备缺陷。

3、消缺陷:是指除暂不能消除缺陷外的其他设备缺陷。

4、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是指主要设备上同一缺陷在一年内重复发

生;主要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6个月内重复发生;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2个月内重复发生的缺陷。

5、设备缺陷分类

1)重大缺陷:是指直接导致无备用的主要辅助设备停运、主设备降出力或停运的缺陷。

2)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外的缺陷。

三、管理职责

1、生产部职责

1)通过巡检、操作和运行分析发现并登录设备缺陷,提出消缺要求,采取运行措施,为消缺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做好设备缺陷的验收工作。

2)在设备缺陷未消除前组织设备操作员加强检查监视,采取措施防止缺陷造成的影响扩大。

3)对发现的重大缺陷,及时通知设备专员、维修人员到现场消缺。

4)及时对已消缺陷进行验收,恢复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5)对运行人员发现缺陷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对缺陷发生后的处理工作进行分析,以提高运行人员处理缺陷的能力。

2、维修部职责

1)负责组织消缺工作,协调专业和部门间的配合,督促消缺工作安全、及时、高质量完成。

2)在维护、保洁工作中检查设备状况,发现和登录设备缺陷,并开展自查自消工作。

3)对所管辖设备负责按月、分专业统计缺陷发生数、计算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和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各指标变动情况和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负责消缺工作的质量,防止设备缺陷的重复发生。

3、设备部管理专员(点检人员职责)

1)对所管理的设备进行点检和综合分析,登录设备缺陷。

2)对设备缺陷进行诊断,向维修人员下达消缺维修单,其格式见附

录A,规定消缺期限。

3)组织协调消缺工作,对消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监督,及时消除缺陷。

4)对暂不能消除缺陷进行确认和后续管理,为消缺和技术支持。

5)对所管设备的缺陷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定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6)对所管辖设备负责按月、分专业统计缺陷发生数、计算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和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各指标变动情况和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7)每月整理暂不能消除缺陷清单和相应的后续管理措施,分析设备缺陷发生情况、重大缺陷和重复发生缺陷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8)负责发现和解决潜伏及正在发展的设备缺陷;落实首次出现的设备缺陷的防止措施,举一反三,消除设备的潜在缺陷。

4、生产部维修职责

1)负责消缺工作的归口管理,对消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的问题提出考核意见。

2)负责每月按部门汇总缺陷统计数据,统计全厂缺陷发生数、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指标变动的因素,改进设备消缺工作。

四、过程管理与要求

一)缺陷的发现和登录

1、以下情形属常见的维护工作,可由问题的发现部门通知相应的维修部门进行处理,不进入缺陷管理程序:

1)照明灯损坏、建筑物门窗损坏;

2)各类滤网的前后差压升高,需进行清理,但尚未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3)油箱、轴承油位下降,需要补油,但尚未达到警戒值的;

4)各类干燥剂部分失效,需要再生或更换,但尚未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2、设备操作人员发现一般缺陷时,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中认真登录“设备缺陷单”,其格式见附录B。报告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组织维修人员,维修消缺;

3、发现重大缺陷时设备操作人员应逐级向部门主管、生产经理、(事后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中登录“设备缺陷单”),值班长应立即电话联系维修人员到现场处理缺陷。

4、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洁工作时应注意检查设备状况,对于发现的缺陷,若可以随手消除的应即随手消除,事后在班组进行相应的记录;属不能随手消除缺陷的,应及时登录缺陷并汇报班长。

5、维修人员发现重大缺陷时,应立即报告生产部经理,由生产经理指挥重大紧急缺陷的消除。

6、设备部设备专员应按照点检计划对自己管理的设备进行点检并结合对设备状况的综合分析,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登录。

7、所有登录的缺陷报告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点检人员、维修人员开放,以便查询和管理。

二)一般缺陷的检查确认

1、维修部门应及时查看维修部分工范围内本专业新增的和正在处理的缺陷,根据分工将消缺任务安排给相应的班组,若发现缺陷专业定义错误时应修改专业属性后及时转给其它专业的专工。维修主管在接到重复的缺陷单、或经检查没有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且缺陷现象也已消失时可直接将该部分缺陷判为无效。

2、消缺人员对缺陷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查清缺陷部件和原因,提出需要配合的工作和对运行的要求,并填写“设备缺陷单”中“检查确认”一栏内的内容。

三)消缺后的报告

1、接到消缺(维修单)任务后,维修班长应及时安排维修人员消除缺陷。

2、消缺工作完成后,消缺工作的负责人应将消缺情况在“设备缺陷单”

上“消缺报告”一栏内注明并通知设备操作人员。

3、“消缺报告”中:消缺情况主要应将消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以及遗留的设备问题如实认真填写,不得空白或用类似“已消除”这样不能反映消缺情况的词语。耗用工时、材料、备品是指消缺工作实际耗用工时数和实际消耗材料、备品的名称、数量。消缺工作完成且“消缺报告”中各栏填写完毕由消缺工作负责人签名后转给运行验收。

4、维修人员在消缺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由班组与维修部门专工讨论解决;消缺工作需要更换备品或需要对设备进行一些变动时应得到设备专员员同意。

五)设备缺陷的验收

1、各工段长、班长应随时了解掌握设备缺陷情况,并将本班新发现的缺陷、消除的缺陷以及现存的较大缺陷情况作为交接班的重要内容交接清楚。

2、设备操作人员在接到维修人员缺陷验收的通知后应及时安排系统恢复和设备试转工作,在验证设备缺陷确已消除后将设备投入运行并及时验收缺陷,并在“设备缺陷单”上“缺陷验收”一栏中填写验收意见。

5.变电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篇五

为保证我局各变电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夯实安全、健康的电网基础,为用户提供可靠、及时、合格的电能质量,依据《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唐河县电业局变电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望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应制定《变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工作流程,并督促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2、运行管理单位及设备修试单位应设缺陷管理专责,及时了解和掌握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处理情况。

3、各设备缺陷管理专责应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4、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每年应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反事故措施,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5、变电运行人员在巡视、维护中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和定性,及时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根据缺陷类别报告相关部门和人员(调度值班人员,危机缺陷也应汇报调度中心、生产技术部主任及主管局长)。

6、调度值班人员对运行人员汇报的设备缺陷进行分析

判断和定性后,做好记录,并汇报生产技术部专责人员,严重级以上的缺陷也应汇报本部及生产技术部主任、主管局长。

7、生产技术部专责管理人员对所报设备缺陷进行归类后,根据缺陷的类别对相关处理单位下发设备缺陷处理通知单,限期处理。

8、缺陷处理单位在接到缺陷处理通知单后,应对缺陷进行及时处理,确实无法处理的,应写出不能处理的原因或延期处理的原因,并经生产技术部主任批准;危机缺陷当时不能处理的应报主管局长批准。

9、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的危机和严重缺陷,并及时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鉴定,督促处理。

10、对设备缺陷处理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处理的,单位负责人应在季度会上说明情况,并由企管部对该单位进行季度奖惩。

11、设备需要的修试工作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单位负责人除要在季度会上说明情况外,将对该单位施行超期一天,扣罚工程决算5%的处罚。

12、运行管理单位对设备缺陷分析判断不准,汇报不确切,造成处理不力或延期处理的,将对该单位在季度考核时进行扣分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13、设备缺陷分类的原则以《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

规范》上的分类原则为标准。

6.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篇六

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

1、运行任务

(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

(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

(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7.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篇七

1 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基本要求

1.1 做好变电设备缺陷的检查和记录工作

对于变电设备的可能缺陷, 应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 以便及时了解变电设备的隐患和迅速发现缺陷, 做好缺陷现场的笔录, 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 做好变电设备危机状态的处理

当变电设备出现缺陷时, 首先, 应及时上报, 按照组织原则逐级由检修班组、调度、变电专职和分管变电安全的领导进行上报。其次, 作出及时处理, 制定变电设备缺陷的排除方案。最后, 检测变电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隐患情况, 做好变电设备缺陷隐患诱发因素的消除工作。

2 变电设备缺陷的划分

根据变电设备的缺陷等级和危害大小可以将变电设备的缺陷划分为:一般性变电设备缺陷、严重性变电设备缺陷和紧急性变电设备缺陷。

2.1 一般性变电设备缺陷

是指在变电设备的缺陷时间内对安全巡视的威胁不大, 可适当结合计划检修停电进行缺陷维修。

2.2 严重性变电设备缺陷

是指缺陷较为严重, 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发生事故, 但威胁到安全运作, 必须要尽快消除, 在消除前需要加强巡视。

2.3 紧急性变电设备缺陷

是指严重性程度已经威胁到设备的安全, 时刻都可能有事故的发生, 需要尽快消除, 并及时安排临时性事故检修小组或者马上采取安全措施进行修理。

3 变电设备缺陷的分类

3.1 电抗器和变压器的缺陷

一般缺陷:外壳脏污渗油, 腐蚀脱漆, 附件出现强烈的震动, 引线以及其他金属部件等严重变形。严重缺陷:桩头螺丝脱落发热, 温度与油面的观察不对应。危急缺陷:套管裂纹, 出现明显的漏电声, 预防性电气试验不达标, 冷却设备大部分损坏或者失灵。

3.2 开关

一般缺陷:表面腐蚀, 轻度脱漆, 操作系统不灵活, 端子箱内部加热器失灵, 两台备用机器中的一台出现故障不能使用。严重缺陷:触地线和引线断股, 指示错误, 机械特性没有达到标准, 分合闸动作电压大于规定值的60%或者小于规定值的25%。危机缺陷:气动部件、操作系统以及密度继电器腐蚀、变形, 瓷套均压电容有破损、裂纹还有漏电的痕迹, 桩头的引线高温发红, 压缩空气渗漏现象明显或者低于规定值, 机械指示和分合闸电气不一致。

3.3 耦合电容器、电器、电流互感器

一般缺陷:外部表面渗油严重。有污垢、腐蚀, 油面很低, 引线以及其他的金属部位有电晕严重迹象。严重缺陷:一次或多次桩头的螺丝出现松动, 外壳高温, 油位出现不正常, 渗油, 触地线断裂, 熔丝接触不当。危机缺陷:内部出现明显的异常震动和响声, 管套破损, 有漏电的迹象, 桩头发红, 试验不达标, 严重漏油。

3.4 电缆

一般缺陷:盖板不全, 电缆沟积水。严重缺陷:外部表面出现裂缝, 不触地, 触地电阻不达标, 电缆表层绝缘部分过低, 系数不平衡。危机缺陷:管套出现裂纹, 电缆长期高温发热, 试验不达标, 交流电缆老化。

3.5 控制电缆

一般缺陷:绝缘电阻过低。严重缺陷:铝皮有破损或者压伤的迹象, 绝缘电阻低于25μΩ。危机缺陷:有触地或者短路的现象, 铝包裂缝, 有破损, 塑料保护套出现裂纹。

4 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章程

首先, 应严格按照缺陷管理制度进修检修。其次, 发现危机缺陷后要由检修班负责人做好汇报, 及时做好记录。再次, 在缺陷的记录中应填写出现缺陷日期、性质、时间、汇报人物和接受人物等内容。在记录栏中还应明确标出单元的缺陷内容。

综上所述, 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 对于变电设备的运行和供电质量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植根于变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之中, 因此,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电力设备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需要提高对于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重视程度, 将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转化为增强和做好电力设备管理的重要保障, 对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概念要牢固掌握, 结合实际的变电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科学进行变电设备缺陷管理分类, 对变电设备中电抗器、变压器、开关、电容器、互感器和电缆等容易出现缺陷和破损的部位进行强化管理和巡查, 努力做好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的日常工作, 建立适合实际的变电设备缺陷管理章程, 以保证变电设备的稳定, 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尚艳红, 张燕.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 24.) :54-55.

[2]李国兵, 李培新.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的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 12) :91-92.

[3]李洪福.变电设备缺陷管理[J].农村电气化, 2008 (, 10) :27-28.

8.浅谈火电厂机电设备管理 篇八

关键词:火电;电厂;机电

作为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电力供应活动也面临着技改需求。针对我国燃煤电厂电力供应主体地位,加快火电厂电力技改工作是满足现代节约型社会构建、满足电力市场改革需求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广泛应用。机电设备市场更加活跃,机电设备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这必然对机电设备管理、操作以及维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一、加强现代化电厂机电一体化建设

在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中,火电厂技改工作是提高电厂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在现代火电厂技改工作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满足生产效率提高、节约能源的目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通过多种技术融合渗透的技术,其在火电厂的技改应用中对技术要求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厂技术人员技术力量情况,我国电厂机电一体化改革中应借助社会专业公司弥补电厂技术力量的不足。针对锅炉燃烧优化需求、电力生产监控需求、高低压变频调速优化、除尘优化需求等,明确火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技改工作需求与重点,以此为基础实现火电厂技改目标。

通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的交叉渗透,满足现代电厂高效、节能运作需求,满足现代电厂管理科学性及自动化提高要求。针对现代火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改需求,现代电厂应以节能需求为基础开展技改工作,以此实现电厂技改目标。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改进,提高电厂燃煤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以技术优化、系统优化为基础,促进电厂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机电管理管理者如同战场中的指挥官,应树立超前的思维观念以及创新思维,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掌握工作的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和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发展趋向,抓准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要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办法与考核办法,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同时,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全方位完善全员包机制。再次,为搞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管理者应该敢于大胆革新,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各类设备其原始的设计都是在针对普遍性的基础上设计的。而具体到实际的生产工作现场,就设备而言,具有特殊性的需求。管理者应鼓励机电设备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实际,结合维修、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使其为我所用,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能。

三、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要懂得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掌握机电设备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机电设备的损坏,缩短了机电设备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建立良好的点检制度设备检测和维修一直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检修、维护、保养成为机电设备良好运行的前提。

四、落实包机制,实行奖惩制度

1.落实包机到人的制度

包机制就是指生产工人对机器设备包使用、包维护、包寿命的一项责任制度。具体做法是:各单位根据所管属设备的特点,确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责任人,包机设备区域设置原则:包机人技能水平、设备特性、设备所处工艺环节位置、便于日常巡检。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包机人对分管的设备必须经常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包机执行检修人员和运转人员联合包机,各自按分工范围进行工作,共同对分管设备的完好率、事故率、检修率负责,运行人员在业务上受检修人员指导;司机对自己看管的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并随时向检修工反映设备的情况。

2.建立激励机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盲干、蛮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的模式已不复存在。活跃的竞争、奖励机制涉及到每一位职工利益。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都有各自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一些新设备,质量、性能是一方面,使用、维修、保养也是一方面。因此要培养一些懂技术、会操作维修人员用科学的手段来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同时合理规范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企业能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前进。

五、结语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根据我国现代节约型社会构建目标要求、针对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需求,现代火电厂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电力生产设备与技术的优化。通过对电厂机电设备的科学化管理,降低设备的损坏率,降低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厂耗、降低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针对电力市场改革对电厂综合运行成本控制要求,电厂应加快技改工作的开展,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为基础,改革各项制度,以加强对电厂机电设备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建国.火电厂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及技改工作管理分析[J].机电设备信息,2012(11):20

[2]孙浩文.火电厂机电一体化改造及效果评测[J].中国电力设备资讯,2012(3):72

[3]李延武.浅析如何提高机电设备中的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09(19)

9.设备定期试验和缺陷管理制度 篇九

1、为加强大剧院变配电运行管理,对设备除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处,还应进行定期试验及切换和运行维护工作,使设备以常处

于完好状态。

2、处于备用状态超过一个月的变压器,应于每月上旬定期或投运前二天进行充电运行,并持续运行八小时以上。

3、定期检查设备冷却系统,开关储能机构,声光报警,充电,事故照明,备用电等是否正常。

4、每月定期检查电缆盖板及所有的孔,洞,缝密封是否良好。并要安放好鼠夹、鼠笼等,严防小动物事故发生。

5、每半年定期对变电所设备锁试开、加润滑防锈油,保持开启灵 活。

6、值班人员在运行中应加强设备缺陷的监视和管理,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积

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

7、对紧急缺陷设备必须立即处理,重要缺陷设备近期计划进行处理,一般缺陷设备

列入项目进行处理。

8、巡视、检查、预试和检修中发现的异常和缺陷情况应详细记录 在值班记录和缺陷

登记簿中。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视.填写发送《设备缺陷通知单》。

9、正值应及时收集、分析设备异常、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告电气负责人。

10、值班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总结书面材料,向主管负责人汇报,协助

10.水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篇十

为进一步提升分公司系统设备管理水平,推进分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分公司于2011年5月组织分别对大唐南京发电厂(以下简称大唐南京)、江苏徐塘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徐塘)两企业的“设备降缺陷”等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用了现场查看、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两企业的设备缺陷管理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归纳分析如下:

一、2011年1-4月份设备缺陷的基本情况

分公司系统2011年前四个月缺陷总数下降41%,消缺率平均89%;截止4月底,现存缺陷286项,均为三类缺陷,无一、二类缺陷;两企业设备总体状况良好,均处在一、二级状态,无三级设备。通过大力开展“设备降缺陷行动”,分公司系统企业设备缺陷稳步降低,设备健康状况不断提升,总体可控、在控。

1、设备缺陷呈下降趋势,但总体数量偏多

2011年1-4月份分公司缺陷总数为1536条。其中大唐南京为590条,占缺陷总数38.45%,平均73.75条/月台次;江苏徐塘为946条,占缺陷总数61.55%,平均59.12条/月台次。距离本质安全型企业设备缺陷30条/台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图一 1-4月分公司及两企业缺陷数量图

图二 1-4月两企业月台均缺趋势图 1-4月份,大唐南京缺陷分别为73、84、79.5、52.5条/台月,江苏徐塘为85.3、54.3、51.7、45.2条/台月,两企业机组月台均缺陷数量同时显下降趋势。

2、设备缺陷数量以热控、汽机专业较为突出,重大缺陷以锅炉、脱硫、除灰专业突出 大唐南京热控、汽机两专业缺陷各占全厂总数的24%,锅炉次之为16%,燃灰为14%,电气及化学专业缺陷较少,分别为14%、13%(详见图三)。

江苏徐塘热控专业,占37%,汽机(含化学)25%:,脱硫、锅炉、电气及燃灰分别为:13%、11%、9%、5%。(见图四)

图三 大唐南京各专业缺陷分布图

图四 江苏徐塘各专业缺陷分布图

两企业各专业备缺陷数量差异较大,但都以热控、汽机两专业缺陷数量居多。

下一阶段工作增强了信心,提供了保证。

1、思想统一,认识到位,目标明确

调研中,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生产领导和主要生产人员对降低设备缺陷的认识较为统一,充分认识到降低缺陷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本企业当前的设备状况和管理存在问题也有较全面的认识。对进一步降低设备缺陷有较为全面的思路和计划,降缺陷信心很高,为进一步加强缺陷管理,降低设备缺陷,提升设备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2、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缺陷治理工作

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均有明确的消缺计划,充分利用所有机会组织消缺工作,缺陷率持续走低。1-4月份大唐南京利用机组临时线路输出容量只允许单台机运行的时机,大力整治设备,积极消除基建遗留的各种缺陷,先后对机组烟囱飘浆、捞渣机、磨煤机、轴瓦漏油、真空低、煤灰管道泄漏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江苏徐塘利用小修调停对各台机组一次风管道和喷燃器堵塞、结焦等重点处理,并对公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探索创新机制,提高工作热情

各企业均能在缺陷管理中,探索适合本企业管理的新机制,创造重视缺陷,争相努力降低缺陷的生产环境和氛围。江苏徐塘加大对缺陷管理的力度,对各专业均设定了明确的缺陷考核数量,分日、周、月进行跟踪统计考核、公布,努力营造各部门、各专业相互比赛、竞争的氛围,促进各部门消缺工作的主动性。大唐南京设有“设备可靠性专项奖”,对各类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统计评比,加大奖励力度,提高了各级人员的工作热情。

4、专业技术队伍总体称职,工作思路明确

在与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中,分公司系统部分专业人员,尤其是大唐南京技术人员对本专业设备情况十分了解,对缺陷情况掌握较多,对存在问题和隐患能够进行深入研究,思路明确,认识基本到位,对重大、疑难缺陷已有攻关计划。这么多优秀而负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分公司宝贵的财富,也使我们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增强了信心。

5、高度重视工作“短板”,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开展责任追究

针对设备缺陷的重复发生,各企业均能进行深入分析,对重复缺陷和人员责任性缺陷,大力开展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均对重点缺陷进行严肃的考核,江苏徐塘还对两起由于检修质量责任造成重大重复缺陷进行了专项考核,并对全公司进行了通报,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存在主要问题

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虽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设备降缺陷”和“安全文明生产上水平”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标准的不断提升,环保考核力度的不断加大,面临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投入不足、检修人员缺乏、人员技能下降,燃料劣化等诸多问题和困难,江苏徐塘尤为突出,制约设备缺陷的进一步降低。

1、管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执行力有待提升

缺陷数量的降低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缺陷中均存在部分缺陷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大唐南京尽管是投运初期,设备处于磨合状况,但不少缺陷是可以利用机组调停时处理好,如机组凝器真空严密性不合格、电气及热控专业部分端子接头接线松等;江苏徐塘机组长期漏氢、低旁泄漏、浆液循环泵严重磨损、空预器漏风率高等问题,均长期未能处理或多次处理未能彻底解决。在管理中不能做到全过程控制,在缺陷处理工作中没能做到凡事有人负责,缺乏“一盯到底”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人员工作变动频繁,部分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分析工作亟待加强;

近年来,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专业技术人员变动频繁,后备人员储备不足,部分专业人员能力明显不能适应新岗位要求,有些较重要岗位(如江苏徐塘节能专职、南电检修汽机专职)缺员,工作的连贯性和工作质量明显下滑,部分专业岗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对安全生产工作影响很大。

大唐南京是从125wm超高温超高压机组直接跨越到超超临界机组,对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了解不深,对新机组设备结构、性能特点、检修标准、工艺等没有完全掌握,部分专业技术水平有差距,技术力量较薄弱。如低加疏水泵变频器、复用水泵变频器工作不正常,原因一直分析不清。

江苏徐塘虽已运行多年,但部分专业分析工作开展仍不尽人意。特别是对重大、重复性缺陷也没能认真分析,查找原因。设备改造前的分析、方案等准备工作均欠缺很多,也不重视调研学习,造成浆液循环泵投入等设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专业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重大缺陷、重复性缺陷的分析工作尤为重要。没有针对性的分析,就不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既所谓的无“对症下药”,就不可能做到“药到病除”。

3、检修力量总体薄弱,检修技能下降,检修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分公司系统总体缺陷较多,重复性缺陷未能杜绝,检修质量不能保证是关键的因素,除管理原因外,员工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制约检修质量的重要原因。江苏徐塘现存8项主要缺陷,有2项是由于检修质量原因所造成的,占总数20%。

经统计,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检修队伍都有人员少、年龄老化、检修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大唐南京186名检修人员中,平均年龄44岁,50岁以上74人占39.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到62%;江苏徐塘共有152名检修人员,平均年龄42岁,50岁以上的有29人,占19%。检修队伍人员少,部分人员由于年龄、身体、职业病等原因长期不能从事现场工作;计划检修工作中,甚至出现部分专业(如江苏徐塘热控、南电汽机)无足够人员开票的情况,影响检修正常工作。人员技能水平偏低,检修质量不好,验收不严,造成重复性缺陷始终不能受控。大唐南京停运3年多,部分检修人员尚未适应新厂的工作要求与节奏。

4、备件严重制约消缺速度和及时性

备品配件的质量及数量方面,大唐南京和江苏徐塘不同程度都存在问题,备品备件管理与投入急需加强。

江苏徐塘问题尤其严重。当前由于经营困难,江苏徐塘在备品配件库存资金控制上有较严格的考核制度,物资部门为尽量减少库存,实施“零库存”的工作方法。因缺少备品而无法及时消缺的已达到20条/台的严重程度,占到不能消缺总数的30%以上,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消缺率、及时率。

大唐南京也因备品配件质量不好,造成部分重复性缺陷的发生。

5、设备消缺工作依赖厂家思想严重

大唐南京虽已从基建转入生产半年有余,但在管理上、思想认识上没能全面转变,有停留在基建期或过渡期的现象。检修队伍依赖设备厂家思想较严重,“返厂处理”已成习惯,已成理所当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返厂处理过程对质量验收也重视不够,过程不把关、跟踪不到位,甚至存在不参与出厂前验收的现象,不仅造成缺陷处理、验收工作的缺失,而且始终没能掌握关键技术,设备质保期后,缺陷处理的困难更大。

6、燃料劣化对设备影响较大

随着2010年以来煤质的劣化和配煤掺烧工作的开展,江苏徐塘设备受影响较大,制粉系统、灰渣系统、脱硫系统缺陷率明显上升,检修周期缩短,费用显著增加。经统计,由于煤量增大,磨损加剧,磨煤机的检修周期由12-15个月缩短至9-11月,煤粉管道弯头使用周期由3年缩短至1-2年,2010年仅磨煤机(共20台)大修18台次,比计划增加8台,增加费用约480万,全年因配煤掺烧同比2009年约增加检修费用578万;如保持2010年煤质状态,2011年预计比2009年将至少增加检修费用694万元。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明确目标,坚定不移的做好“设备降缺陷”工作

11.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 篇十一

摘要:机电设备在水电站生产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加强维护和检修管理,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水电站设备包括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前者包括拦河坝、水闸、引水管道、厂房等静态设备,后者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启闭机、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含运动部件或与电有关的设备。机电设备由于存在运动磨损或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热、变形等问题,所以需要通过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然而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或长期受到发热、变形影响就会产生故障,为了检测并消除设备缺陷或故障所采取的行动称为检修。维护与检修管理是确保水电站机电设备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

1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1.1 维护策略

维护是指对被维护对象进行维持保护并使之免遭破坏之意,根据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特点,设备维护策略分为定期维护、被动式维护和状态化维护等类型[1]。定期维护就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设备维护,这是常见的的一种维护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故障或事故的发生。被动式维护是指故障发生或缺陷发现以后采取维护的一种策略,由于这种做法会打乱正常的水电生产秩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这种维护策略。状态化维护通过采集并分析机电设备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再采取相应的维护手段,由于这种维护策略更有针对性,维护效率和经济效果更好。

1.2 维护制度

水电站机电设备种类多,特点各异,必须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才能确保维护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维护制度也是落实岗位责任制、进行奖惩和开展技能培训的依据[2],通过不断健全维护制度使维护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完善维护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前提下,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地方或行业编制的技术规程等文件制定相应设备的维护制度;二是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合理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三是科学设计维护方案,根据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合理确定维护资源,因为对于偏远地区的水电站来说常因维护资源不能保证而诱发各种故障,所以要充分计及这些因素;四是建立维护方案审核制度,由于水电站机电设备工作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对维护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的审核,才能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1.3 维护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组的维护为例进行说明。维护工作包括定期巡视、常规记录、停机检查等内容。巡视监测项目包括振动监测、局部放电监测、气隙监测、温度监测、紧固件松紧程度等,并且要求发电机各部分要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油污、油水残留表面,發现脏污应进行清洗,但清洗时不能把脏污弄进发电机内部。记录并建立档案有利于对发电机状态进行分析判断,记录项目包括负荷、温度、流量、零配件更换、运行中的干扰、故障、修理措施等。日常维护工作中遇到重大异常情况必须立刻停机检查,例如发电机突然发生撞击、发电机振动与摆动突然增大、轴承温度突然升高、油槽液面突然显著变化、冷却器突然停水、发电机突然发出不正常声响等,通过检查明确异常原因并排除故障以后才能继续运行。发电机定子、转子、推力轴承、导轴承、冷却器、集电环、电刷、制动器、灭火装置、冷却水系统等都有各自的维护内容,这里不再详述。

2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

2.1 检修方式

机电设备的检修方式分为事后检修、预防检修和改善检修。事后检修就是发生故障以后或设备性能或精度已降低到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检修,适用于有备机、开机率较低、备件充足又容易修理的设备,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要零配件的寿命,修理经济性较好。预防检修是有计划的检修方式,当设备性能或精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所进行的检修活动,根据检修实施方法又分为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两种类型。计划检修又称为定期检修,是根据预定周期开展的检修活动,例如某发电机每年2次小修,每次2~8d;每隔3~5年进行一次大修,每次10~35d。计划检修虽然可以预防故障,但存在一定盲目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欠修”或“过修”及检修资源浪费等现象[3]。状态检修是基于设备技术状态按需开展的检修活动,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零件寿命,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是水电站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改善检修是为了消除设备先天缺陷或设备故障频发所采取的改进性检修活动,它与技术改造还是有区别的,改善检修的前提是为了改进检修性,而技术改造的出发点是提高设备性能或精度。

2.2 管理内容

根据《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DL/T 1066-2007)提出的要求,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管理职责、设置管理目标、策划管理、实施与控制、验收与试运行、总结及改进等。机电设备的检修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费用、物质、人力等资源,所以要设置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组织机构,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如编制检修计划、检修过程的实施和控制、对检修成果进行验收与试运行以及进行检修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检修管理目标的设置突出了以目标来统一和指导检修行为。在策划管理中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任务高效、规范地推进,导则同时对现场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费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该导则建议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间隔为4~10年,并在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1次B级检修,以及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并视情况增加1次D级检修;主变压器A级检修间隔为10年,并且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A级检修是指全面解体检查修理,B级检修是指针对存在的问题部分解体检修,C级检修根据设备老化、磨损规律进行有重点的检查、评估、修理、清扫及更换少量零件,D级检修是对附属设备进行消缺)。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停用时间,当转轮直径<1200mm时,混流式或轴流定浆式水轮机A级检修停用30~40d,B级检修停用20~25d,C级检修停用3~5d。

2.3 检修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定子检修为例,检查项目和处理程序如下:(1)定子铁心与通风沟是否有过热痕迹;(2)线棒是否有松动(包括端部帮带和垫块)、损伤、裂纹、电晕形成的白色粉末;(3)线棒接头、极间连接、引线接头是否有过热现象;(4)定子铁心、齿压板、压指是否有松动移位现象;(5)线棒和端箍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或摩擦现象;(6)铜环引线夹固定是否有松动现象;(7)槽楔有无松动,垫条有无脱落;(8)用洁净、柔软的白布擦拭线棒和引线,然后用压缩空气吹扫上、下风洞;(9)若吊出转子检修应清扫通风沟;(10)喷漆并恢复编号。

3 结语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管理在水电站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落实责任制就很难保证质量,不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就也很难提高效率,因此水电站应在这两方面下足工夫。

参考文献:

[1] 牟铁江.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2):13-14.

[2] 庞凯.简述如何加强水电厂机械设备检修与维护管理[J].中国机械,2015(24):138-139.

12.浅析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篇十二

面对众多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水电厂想要在竞争队伍下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就是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好常规的设备维护工作很重要,同时,不断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也很重要。水电厂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不仅拥有电力设备,还有水机设备和发电机等其他辅助设备,加上对设备的升级改造,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的一些疏忽和对设备质量的检查力度,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等等都为机电设备不能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因此,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到不到位直接影响着水电厂能否安全正常的运行。

近年来,不断的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水平,对水电厂的安全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加强设备的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够及时消除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因此,分析影响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因素,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到位

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岗位,收入低,风险大,安全系数低,而且工作条件差,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工人失去了吸引力,而且很多水电厂很多时候都处于人才短缺的阶段。相比于其他行业,长时间缺乏技术人员,水电厂只能自己培养人才,但是一旦工作人员学会操作技术和能够单独操作后,又会被其他效益好的单位挖走或者换到一些相对轻松安全的工作岗位。职工包括不少临时雇来的短工,技术不成熟,还有就是一些年龄较大、技术知识也相对老化的机电人员,对新技术和设备缺乏一定的学习热情,这些都可能造成设备不能安全运行。

1.2 机电设备本身存在隐患

水电厂的机电设备复杂而且.数量多,很多旧的、运转有障碍的设备不能及时处理掉更换掉,设备腐蚀程度大,而且水电厂的流量计、压力机等机器不能做到定期定时的检修。存在问题的设备装置还在继续运行,安全设施不完善,没有经过定期检修的设备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影响水电厂整体的运行。技术人员对于机器的记录不完全、不规范,电线连接的不合理都为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故障随时可能发生。

1.3 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水电厂存在着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全面,对于机电设备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已经制定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技术人员也没有具体执行,而只是做做样子,落实不到工作中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不把安全管理制度放在眼里,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不全面。也存在对于机电设备存在的隐患置之不理,隐患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对于存在的机电设备隐患,不进行追踪检修,同样的隐患相继出现,周而复始,为以后水电厂的设备运行事故埋下了伏笔。

2 水电厂机电设备检修制度探析

一直以来,对于水电站的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多是以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为准则,其中规定:“水轮发电机组大修间隔,多泥河水电站为3~4年,非多泥河水电站为4~6年,小修间隔为每年两次。”同时,规程还规定了相应的检修工期及项目。换句话说,照此标准,当设备运行到了规定的检修时间,设备不论处于何种状况,也不论设备的设计材质的优劣、制造厂商的不同、运行方式的区别、工艺质量的好坏以及河流水质的差异等等各种不同状况,到了检修日期,即使没有能够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都一定要进行检修。这种所谓的“到期必修”,依据的是设备的检修周期。这种规定在笔者看来过于保守、盲目。单单从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来看,计划检修是可取的,不会出现大的安全隐患,但是从整个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上来看却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不管状况的定期检修,往往会到固定日期进行大规模的模式化拆卸检修,人力物力的损失是其次,但却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不但没有达到检修的目的,还给设备带来了危害。同时,这种制度之下,企业自主权过小,无法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决定检修日期和项目。另外,计划检修还存在其他一系列的弊端。

2.1 设备管理人员思维僵化、不求进取

在这种定期的检修制度下,总是遵循同一种模式,定时定性的进行检修,没有时间和对象上的自主权,这就会导致生产技术人员的倦怠,对知识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应用不关心,也缺乏足够的压力和紧迫感,降低自身的技术管理工作水平。

2.2 计划检修制度不利于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

检修项目通常无法突出主次关系,无法锁定重点项目;时间固定,不考虑设备状况的好坏以及缺陷的大小,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检修拆装次数无法控制,往往会加速拆装磨损,同时造成过多的破坏性伤害(如电器设备的耐压,机械甩负荷、过速等),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被人为的缩短。

2.3 针对性不强,检修过于盲目,设备使用率低

发电企业无法自主的安排检修工作,这必将造成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使许多一般缺陷扩大成重大事故,不利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另一方面,大量运行情况良好、并不需要维护检修的设备到期却进行了无谓的检修,造成了不应有的浪费。这种被动式的管理方案,使得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被淡化,从而在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埋下了隐患。这样增加了检修的费用,影响了企业效益。

3 关于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全方面的技术人才

随着水电厂设备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要求技术人员的技术要不断的提高,要求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来胜任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工作。这就需要水电厂主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来招贤纳士。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对于刚来的水电工要派人一起工作,保证安全运行。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原理和设备装置、运行方式、突发事故处理等都要掌握到一定程度才能上岗作业。对于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突发险情,要能果断准确的解决,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能够在安全运行中独当一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强化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

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要积极收集设备的故障信息,掌握当前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检查和听取报告等形式,保证设备都能合理的得到维护和检修。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和对设备的分析力度,促进各个部门技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对于出现磨损的设备及时的维修和维护,防止事故发生。另外,只有发挥了各个部门的技术监督职能,水电厂的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得到保证。安全部门要不断的细化技术监督内容,而且要定时的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提高整体设备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能。强化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的管理水平,提高了技术人员团队解决技术难题的水平,保证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规范设备的检修工作

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设备的检修,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细则化。要定时的对整个设备进行详细具体的检修工作,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提高设备检修的管理水平。对于各个设备损坏程度的不同,不定时的对设备进行抽查检修,对技术人员的检修工作规范化。对于机器的检修、维护,要形成发现故障、计划检修、检修状态、改进设备等操作一条龙,加强设备检修水平的同时,保证设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检修完成恢复正常使用。对于每个机电设备,要有详细的使用记录和检修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

4结语

设备安全运行是整个水电厂体系运行的关键,技术的不断更新,机电设备的不断升级,可以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只有不断发现机电设备和管理水平的不足,提高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完善整个机电设备体系的运行质量,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发现、不断弥补,避免事故发生,保证水电站的安全运行。r

摘要: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进一步提升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晔,罗治强,赵玉柱.2007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2008,41(5):65-69.

上一篇:2010暑期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