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24-09-28

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精选8篇)

1.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篇一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发言稿:科学理论的产生与性格魅力的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与主要创立者习近平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从政经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科学理论创立者的成长环境、性格魅力及其作用,对于加深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吃一吃梨子,从直接经验开始。家庭是取得直接经验的第一站。习近平同志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父亲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母亲齐心也很早参加革命。习近平从小受到革命情操和俭朴家风的熏陶。父亲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为他树立了廉洁勤政的好形象。父亲蒙冤受审多年而复出,使他受到百折不挠的教育。向父母学习处世为人的高贵品质,是习近平人生的第一课,也是他的道德品行和理论观念形成的开端。

对家风、家庭、家教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提出,家风关系的不仅是干部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从习近平关于家风与从严治党、齐家治国、干部廉洁关系的肺腑之言,可以追溯到习近平自身优良家风形成的根基。

习近平青少年时代,从北京去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在最贫穷的大西北农村一干就是7年。习近平与农民打成一片,备尝艰难困苦,最迫切希望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如此重视扶贫工作,提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初衷。习近平提出的关于真扶贫、扶真贫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势造英雄,实践出真知。新时代产生新的思想体系决不是偶然的。思想家和领袖人物的人生磨砺、学习积淀和工作历程,是新的科学理论之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挖掘整理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探索历史与现实交融一脉相承的关系。在阐释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时,不能忘记创立者的亲身经历和个人魅力。

2.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篇二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尊重。他在其《国富论》中, 最早建立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首先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有三大好处:一是劳动者的技巧能因业务专而日进;二是有了分工, 可避免在交换工作中的时间损失;三是可使一个人做许多工作, 增加其判断力和熟练工作技巧”。并指出:“劳动分工的程度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引起劳动分工进一步提高, 国家也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其二, 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同, 各国存在着绝对成本的差异。各国应该按照绝对成本的差异进行国际分工,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就可获得分工的利益”。并指出:“绝对优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优势, 包括气候、矿产、土地等;另一类是获得性优势, 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包括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自然优势是形成绝对优势的基础, 获得性优势可以弥补一国在自然资源上的不足。只有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其三, 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 反对管制与垄断。他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 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利己心的驱动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 这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会增进整个社会利益, 为此, 国家不应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而应听任自然秩序, 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动达到和谐”。并指出:“对外贸易可以增加一国的交换价值和国民财富, 因此, 不能对其加以限制, 应实行自由贸易”, 他反对管制和垄断, 认为垄断和管制会使“国家的劳动由较有利的用途改到较不利的用途, 其年产的交换价值, 不但没有遂立法者的意志增加起来, 而且一定会减下去。为此, 要听任资本和劳动寻找自然用途, 社会资本自会迅速增加”。同时还指出:“垄断会造成商品以高于自然价值的市场价值进行销售, 从而使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因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掉了;垄断还会使社会总利润减少, 独占虽能提高利润率, 但是利润总额不能增加到同没有独占的时候一样”。

二、李嘉图等人完成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战后, 由于资源禀赋相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 尤其是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此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对新的贸易现象寻求解释的过程中, 李嘉图提出了具有解释意义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后来俄林又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从而完成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构建。

1. 李嘉图等人认为:

“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与现实太远, 不完全竞争才是现实中市场结构的常态”。并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 商品价格大于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同时, “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 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 国际贸易不会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2. 俄林认为:

“技术差距或资源禀赋是引起产业间贸易的原因, 而产业内贸易存在报酬递增是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由于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存在, 垄断寡头或厂商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 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从而提高利润, 形成规模经济”。同时还指出:“产品具有异质性, 这也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即使各国的嗜好、资源禀赋都相似, 也会发生异质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的资源禀赋越相近, 产品内贸易量就越大”。

3. 李嘉图认为:

“一国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是不确定的, 由于同时存在着报酬递减和报酬递增的产业, 只有当贸易能使一国报酬递增的产业扩张, 报酬递减的产业缩小时, 国家所获得的利益才会超过报酬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利益, 否则不仅无法获得贸易利益, 还可能遭受损失”, “正是由于风险存在, 国家才有干预的必要”。这些论点都与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三、马克思等人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完善、发展和深化

1. 马克思完善了劳动分工理论。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对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做了系统而精深的阐述, 并强调:“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企业生产过程, 必须实行严密的计划和组织, 以便使生产过程能够保持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生产上的比例性”。同时还明确指出:“分工可分为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垂直性分工, 体现的是一种报酬递增的技术进步;而社会性分工则是水平性分工, 体现的是产业规模间的比例关系。随着企业内部分工的不断深化, 效率和财富也在不断增加, 这必然要求社会分工发生变动, 产业规模间的比例和关系发生调整。而社会分工发生变动后, 反过来又要求企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 “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 又是经济进步的结果”。

2. 斯拉法与阿伦·扬发展了劳动分工理论。

20世纪20年代, 斯拉法与阿伦·扬分别讨论了劳动分工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内在联系, 突破了亚当·斯密的分工受“市场广狭限制”观点的局限。斯拉法认为:“每一类规模报酬都出自不同的经济现象。递增报酬来自积累和技术变化过程, 而它们又都与市场扩大及随之而来的劳动分工相联系”。阿伦·扬则指出:“劳动分工是一个自我累积和自我扩张的过程”。“间接的迂回的生产方式的增长与各行业中的分工, 正是规模效应递增的主要原因”。

3. 杨小凯与博兰德等人深化了劳动分工理论。

杨小凯与博兰德等人受阿伦·扬思想的激发, 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 重新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辟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 发展了斯密的分工思想。他们指出:“分工使人们更为局限于单一产品的生产, 而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 其他所需产品要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但是市场交换存在交易成本, 它给定了市场规模扩大的边界, 使市场不会无限扩大, 从而存在均衡。这样, 企业就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不断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博兰德则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国内贸易的延伸, 其利益的获取应立足于企业内在比较优势的演进, 而不应仅仅依赖于既定的外在比较优势”。

四、克鲁格曼对现代国际贸易竞争理论做了开创性研究

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技术一定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上, 偏离了国际市场不完全竞争、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可变的客观实际。为此, 克鲁格曼在其1979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 率先突破了这一局限, 并用规模经济与差别化产品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从微观层面的供给角度对国际贸易竞争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他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企业长期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从而形成低成本优势, 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实现规模经济, 就必须有足够的市场容量。为此, 企业需要参加国际贸易, 扩大市场和生产规模。克鲁格曼还认为:规模经济理论虽揭示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是企业国际优势的主要来源, 但它没有深入探讨“内部经济”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也没有阐释同属一个产业内的企业, 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形成规模经济, 而另一些企业则不能;另外, 他虽提出了企业的“最优规模”问题, 但却没能给出识别的方法和标准。同时, 他还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内部层次增多, 结构日益复杂, 监控难度必然增大, 从而成本必定上升, 这就限定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组织结构与制度结构的设计”。

摘要:本文认为:亚当·斯密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李嘉图等人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完成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等人完善、发展和深化了劳动分工理论;克鲁格曼将规模经济理论引入了国际贸易领域, 开创了对现代国际贸易竞争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劳动分工,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资源禀赋,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1974

[2]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杨星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4]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报与展望[M].南开经济研究, 2005 (.6)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篇三

关键词:具体革命实践;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必然性

(一)客观环境因素

不管是农民阶级的起义、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还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都没能彻底改变中国的性质,都没能成功开创救国救民之路。而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深入也打破了当时盛行及时的中国梦。伴随着民族危机加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震惊世界,这些探路者又陷入了困惑之中。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就在中国人民探寻自强之路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人民新的希望。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四十年来,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打败了一系列的敌人,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把自己的祖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等强大的工业国。这一切都显示出,苏联所已经实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进步、最优越、最合理、最有生命力的制度。

(三)国内现实情况的对照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解放战争,也找到了中国唯一的出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道路。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也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从一方面也是对“一边倒”政策的强力举证。中国人民道路的选择从始至终贯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战争是残酷的,也是发人深省的。经历枪林弹雨中考验的人民选择更是如此。

(四)通过政治主张的阐述,驳斥责难,奠定理论政策基础

第一,关于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郑重的历史选择。历史早已证明“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第二,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科学内涵。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国内外的一切反动势力都是我们穷凶极恶的敌人,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同情、怜悯、怯懦,更不能给他们以任何喘息之机。

第三,关于国际的统一战线问题。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只能寻求以苏联为首的反帝统一战线,所谓“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不能乞求于英美等国的“援助”。在孙中山一生中,只得过一次国际援助,这就是苏联援助。要牢记,“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其次,队在我们头上的国际反动势力必定比现在不知道要打多少倍,我们必须要联合国际革命力量,组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第四,关于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从“人类进步的远景”高度看待人民民主专政。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国家、阶级和政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人类社会发到一定阶段时,“阶级不可避免的要消失”,“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的要消失”。而且“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政党也同样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显然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政党也必将消亡。“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

二、在当代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当代意义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毫无疑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其中之关键。

第一,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康的人民民主。”所以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不断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很显然,当前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堅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列宁等.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目标试题 篇四

1、在成立审计组时,应注意考虑的内容有()。

A、确定所需的审计人员数量及知识结构

B、保持审计人员的连续性

C、回避制度

D、编制审计项目计划

E、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2、下列属于内部审计准备阶段应做的工作有()。

A、制定审计计划

B、测试内部控制

C、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D、编制审计方案

E、发出审计通知书

3、下列关于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方法的手段

B、审计目标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

C、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D、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

E、审计方法是确定审计程序的前提

4、下列关于内部控制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监盘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B、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C、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D、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后进行

E、并非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5、下列属于内部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有()。

A、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B、测试内部控制

C、获取审计证据

D、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E、编制审计方案

6、下列属于社会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的有()。

A、编制审计方案

B、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C、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

D、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E、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

7、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公平性

D、客观性

E、效益性

8、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的因素主要有()。

A、社会的需求

B、审计授权人

C、审计委托人

D、审计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E、审计发展的需求

9、下列属于国家审计报告阶段应做的工作有()。

A、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B、对会计报表各项目实施实质性侧试

C、撰写审计报告

D、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与审定

5.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篇五

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2、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

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觉察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3、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遵守审计准则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

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已陷入财务困境时,审计人员应当格外谨慎。

4、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

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以明确划分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

6.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篇六

从18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地陆续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到目前为止,数量已逾十万片。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甲骨文”。“甲”是指龟甲,“骨”是牛骨或鹿骨,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刻辞。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所作的简短记录,短的仅数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原始性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字起源于劳动,文章和文学也是起源于劳动。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相比,实用文的诞生明显早于文学。实用文的诞生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思维逐渐得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逐渐增多,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一些符号以便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就是早期的文字。而文字的诞生为文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二是人类的集体劳作需要协调、组织、指挥,而这一切缺少人类思维的固化物——文章,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应用文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据学者考证,甲骨文主要是用来占卜的。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总认为冥冥之中有凌架于万物之上的神,是他们主宰着事物的发生发展 、生死存亡。于是,遇事总要用占卜的方式来预测一下吉凶祸福,由身兼史官和巫师双重身份的人在甲骨上用刻辞予以记载。就已发现的这些甲骨文来说,其内容涉及世系、气候、食货、征伐、畋猎等多方面。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用现在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公务文书。

商周时代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这就是我们常与甲骨文并称的“钟鼎文”。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的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动,多数属于公文的范畴。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私人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契约,虽还是应用文,已不能归入公文范畴了。

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尚书》中的文章,分为六种体式:典、谟、训、诰、誓、命。其中,“典”用于记述典章制度,“谟”是议政的策论,“训”是进行教诲开导的论说文,“诰”是进行训诫的文告,“誓”是军队出征的誓词,“ 命”是君主的命令和诏书。这些文体,跟现代的命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报、报告等,都有一些近似之处。

7.审计稳健性: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 篇七

一、审计稳健性的体现

1. 审计稳健性的含义。

De Fond和Subramanyam (1998) 将审计师对降低收入的会计政策的偏好视为审计师稳健性, 指出当诉讼风险高时操控性应计额会更低。Francis和Wang (2004) 将审计师稳健性定义为“四大”的审计师对客户应计额的限制效应。当客户 (公司) 的异常应计额体现为收入的增加时, 审计师被诉讼的风险会增加。Thoman (1996) 通过模型表明审计质量与诉讼损害赔偿相关, 审计师有动机为避免未来的诉讼和可能的赔偿而要求客户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

2. 审计稳健性的特征。

不同规模的审计师事务所被视为具有不同的诉讼风险, 研究者通常将规模作为审计师事务所诉讼风险的代理变量, 如Francis和Krishnan (1999) , Kim等 (2003) 用“六大”和“非六大”进行区分。他们认为由于“六大”面临更高的可能的诉讼成本, 更有动机约束公司与增加收入有关的异常应计额的水平。一些关于审计稳健性的研究将应计选择 (也是会计政策选择) 视为公司和审计师偏好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审计师角度来看, 应计额的重要性是其反映了公司的内在风险 (即财务报表实质性的错误并且这些错误不能被内部审计发现) , 应计额包括了估计错误如利润包括了对未来事件的估计, 管理者有动机利用应计额粉饰业绩, 审计师对这种可能性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求应计额减少, 收入增加, 通过行使公司是否适当地遵守GAAP发表审计意见的权力, 审计师能通过实施更严格的门槛来决定应计额水平是否能被接受, 从而限制应计额的规模。“深口袋”理论以其更可能吸引媒体的关注, 使得诉讼对大事务所的声誉破坏更大, 因此, 由“六大”审计的公司和由“非六大”审计的公司相比, “六大”审计的与收入减少有关的异常应计额更多。

3. 审计稳健性与审计质量。

由于审计质量难以观察, 研究者通常用被审计财务报表的特征来代表审计质量, 这样做的前提是假定财务报表数据的质量是管理者的陈述和审计程序联合函数。如果说财务报表的质量越高, 即审计质量越高, 报表数据就应该越准确, 那么不同的审计质量与非预期的应计额的绝对值大小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研究结论表明, 更高的审计质量与更稳健的财务报告相关。稳健性代表了一种偏向, 与准确性的要求似乎是矛盾的。Lee和Taylor (2006) 的研究表明, 在IPO时, 高质量的审计与更稳健的公司自愿披露的盈余预测相关, 即由“六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预测更稳健, 预测的准确性也更高。他们的研究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对稳健的财务报告的需求反映了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因此审计质量与稳健的财务报告相关。准确性和稳健性是不同的数据特性, 事实上它们是竞争性的而不是互补性的。如果更高质量的审计与相对更准确的财务报告相关, 那么审计质量与持续的稳健性偏差应该没有相关性。但在信息不对称特别突出、被审计的财务报告被严重依赖的环境下, 审计稳健性将有特殊的价值, 即审计质量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偏差 (稳健性) 都存在相关性。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 “六大”审计的财务报告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也更稳健。Defond (1998) 研究了盈余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发现“八大”审计的公司盈余特征与“非八大”存在着差异, 由“八大”审计的公司盈余的稳健程度更高, 并认为这是由于诉讼导致的。

二、审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1. 诉讼风险。

“深口袋”理论告诉我们, 大的事务所面临的法律责任更大。诉讼是审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很多的案例表明, 当企业高估资产和收入或低估负债和费用时导致诉讼的可能性增加, 法庭也更可能对高估做出损害赔偿的裁决。因此, 为减少诉讼风险, 审计师确保利润的动机是稳健的。对审计失败的案例, 继任的审计师如果不改正以前的错误, 允许有问题的会计政策继续被执行, 那么他面临的诉讼风险会增加。而当诉讼风险降低时, 与收入增加相关的异常应计额则会增加 (Lee和Mande, 2003) 。诉讼风险让审计师更偏好稳健的会计政策, 大的事务所对诉讼风险更敏感。诉讼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审计师产生不利影响:诉讼存在的原因 (误导的可能性、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原告损失的存在性) 、发现这个原因的概率、诉讼的好处 (原告能得到的赔偿) 。安然事件增加了安达信其他客户的诉讼风险:如果安达信的审计质量确实糟糕 (系统地低于其他“四大”) , 那么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误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预期安达信的审计质量低下, 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就会更严格, 提高发现财务报表错误的可能性。外部投资者持有的关于“六大” (或“四大”) 审计的“深口袋”理论和更高的保险范围, 让原告获得赔偿的可能性更高, 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更大, 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越高, 因此会产生更稳健的动机, 限制公司提高收入的会计选择, 因而导致安达信的继任者对其客户有更高稳健性的要求。

2. 声誉机制。

近年来对会计职业界的批评特别是关于审计师独立性方面, 几乎都集中在对会计业绩高估程度问题上面, 这更突出了审计师应在报表审计时保持适当稳健性的重要性。即便是在诉讼风险相对较低的环境中, 声誉影响的价值以及基本的稳健性经济需求也会导致审计质量与稳健性的相关性。在IPO过程中, 稳健的审计能够提高公司的价值。有证据表明美国“四大”事务所的审计师比其他事务所的审计师更稳健, 原因是为了保护其声誉资本, 减少潜在的因误导或过度乐观的财务报告导致的诉讼风险。De Angelo (1981) 和Clarkson等 (2003) 发现, 面对潜在的威胁, 声誉资本越高的审计师更可能变得更谨慎。

3. 投资者保护。

诉讼风险的强弱跟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依赖程度相关, 也影响因审计失败而产生的损失大小。根据La Porta等 (1998, 2003) 的研究, 法律传统、公司法和证券法是保护投资者基本的依据, 会计和审计实务深受其影响。跨国研究的结论显示, 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投资者保护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差异, “四大”事务所的审计师稳健性系统性地随着国家对投资者保护程度 (包括对审计师起诉的权利) 的提高而增加 (Francis和Wang, 2004) 。所以我们看到, 在不同的国家, “四大”的稳健性水平是不同的, 审计师稳健性是对投资者保护强度的理性反映。跟会计稳健性研究结果一致, “四大”在普通法系的国家稳健性更高。由于强大的私人契约和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倾向, 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提供了更好的投资者保护。如公司法提供了详细的投资者保护条约, 特别是保护外部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 的机制, 这可以缓解内部人、控股人与外部人、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证券法也体现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在微观层面上, 通常要求公司披露信息, 促进私人契约的形成和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而审计正是确保披露质量的机制之一。在宏观层面上, 证券监管机构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 负责制定监管措施、调查和制裁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四大”事务所的审计师更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而被市场认为由“四大”审计的公司利润更加可靠, 同时“四大”审计的异常公司应计额相对更小, 能约束激进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 “四大”在投资者保护强的环境市场份额也越大, 而在投资者保护弱的国家受到限制。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国家, 盈余管理行为更为普遍和严重, 这些国家的公司更可能选择审计质量相对较差的“非四大”进行审计。刘峰和周福源 (2007) 发现, 国际“四大”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监督风险和法律风险都比较低, 并推测和验证了国际“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质量并不会系统地高于国内事务所。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对投资者的保护是审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4. 公司治理。

外部审计因能降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成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在法律保护较弱的市场环境下, 审计可以作为法律的替代机制, 较好地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在资本市场中, 财务报告是主要的信息来源。独立审计师在会计、审计准则框架内, 通过审阅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事项, 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供鉴证。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反映了管理者的报告动机和公司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会计的稳健性与公司治理强度相关, 公司治理越好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 (García Lara等, 2009) 。稳健的会计政策导致了财务报告的稳健性, 自然也会影响审计师的稳健性。盈余的质量特征也能反映管理者与审计师相互之间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 当管理者有提高收入的动机时, “六大”的审计师比“非六大”的审计师更能监控管理者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 “六大”审计的公司的操控性应计额显著低于“非六大”审计的公司 (Becker, De Fond, Jiambalvo和Subramanyam, 1998;Francis, Maydew和Sparks, 1999;Kim, Chung和Firth, 2003) 。如果以“六大” (现在的“四大”) 作为高审计质量的代表, 已有的研究结论基本支持“六大”在限制管理者机会主义采用应计方法方面更有效率。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契约理论认为组织内部的谈判、监督、执行和约束等, 必须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维持契约的有效性, 从而保证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整体效率。内部控制是内部契约的显性反映, 是在给定条件下, 人们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内部控制也是减少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最重要方式。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都是委托代理, 有同源性。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一部分,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良好运行会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证券市场的透明度。Goh和Li (2008) 研究了萨班斯法案实施后因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的影响, 以会计稳健性与内部控制质量为视角, 作者发现根据萨班斯法案要求, 披露了内部控制有实质性薄弱环节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要比没有薄弱环节的公司低, 但披露了薄弱环节并由审计师证实这些薄弱之处得到矫正的公司, 在之后的年度比继续存在薄弱环节的公司表现出来更大的会计稳健性, 披露内部控制弱点之后, 不管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 公司的盈余都会更加稳健。因此, 这可以证明内部控制的披露要求对财务报告起到了自律的作用, 也会使会计和审计稳健性程度提高。

三、影响审计稳健性的因素

1. 稳健性收益与成本的权衡。

稳健性程度是审计师经过权衡 (诉讼风险、更换的可能、诉讼成本) 以后的选择。De Fond和Subramanyam (1998) 发现审计师的稳健性程度与审计师更换相关。当诉讼风险让审计师更倾向于稳健的会计政策时, 公司会更换事务所, 选择稳健性较低的审计师。稳健性会影响到事务所的市场份额, 因此, 审计师需要在诉讼风险和被更换之间进行权衡。影响诉讼风险的因素有: (1) 原告预期的损害赔偿或胜诉的可能性。大公司的审计师诉讼可能性更高, 公司的规模会影响损害赔偿的大小, 原告要求赔偿的金额越大, 诉讼的可能性就越大 (Stice, 1991;Lys和Watts, 1994) 。 (2) 市场的异常回报。公司的异常市场回报波动性越大, 被起诉的可能性越大。 (3) 对财务报表质量关注程度越高, 诉讼的可能性越大。 (4) 大股东诉讼的可能性。某些行业的公司被起诉的可能性要超过其他行业, 如生物技术、计算机、电子、零售行业受到大股东起诉的可能性较高, 因为原告相信可能的损害赔偿足够大或胜诉的可能性高。 (5) 公司财务状况。大部分的审计诉讼涉及破产。如用Altman的Z分值 (分值越低代表财务状况越差) 衡量公司的财务状况, 发现Z分值与诉讼可能性负相关, 即分值越低诉讼可能性越大 (Stice, 1991) 。因此, 审计师的稳健性并不是固定的, 为了竞争和生存的需要, 审计师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调整其稳健性水平。

2. 客户盈余管理动机。

Kim等 (2003) 发现, 当公司的管理者有动机提高导致收入增加的应计额时, 审计师的稳健性越明显。因此, 对盈余管理动机的评估是审计师稳健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让管理者有高估盈余的动机的因素有: (1) 财务杠杆。有很多研究证据表明, 当公司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增加时, 管理者提高盈余的动机会显著增加。 (2) 成长性。成长中的公司有动机迎合市场对其盈余的预期, 如果公司不符合市场的预期, 市场 (消极) 反应会非常强烈, 管理者有动机利用正的应计额回避负的盈余, 因此对成长中的公司的会计政策需要更加仔细地审查。 (3) 发行新股。在发行新股前, 管理者有动机提高利润, 会产生更大的正的应计额 (Rangan, 1998;Teoh等, 1998) 。 (4) 潜在的要求权。利益相关者潜在的要求权也会让管理者产生高估盈余的动机, 这种隐含的契约是一种自我加强机制, 如果公司不能满足隐含契约的要求, 其声誉会受到损害。这种隐含的权力越大, 管理者长期使用提高业绩的盈余管理手段的动机就会越强烈 (Bowen等, 1995) 。

3. 对审计质量的关注程度。

Lys和Watts (1994) 指出审计失败是产生法律行动的一个因素, 对审计预期的改变会影响真实诉讼的可能性, 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者越关心审计质量, 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就越严格。萨班斯法案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审计质量, 2002年后, 与审计质量有关的诉讼风险增加了。Chaney和Philipich (2002) 发现前安达信的客户, 在2002年1月10日至2002年2月4日期间, 销售收入增长越快的公司的市场超额回报率越低, 市场对这些很可能采用了激进收入确认方法的公司有降级的评价。审计准则也将收入确认视为主要的欺诈风险产生的源泉, 要求采用特别的分析程序对收入进行审查。因此, 收入增长越快, 审计质量降低的可能性越大, 公司的诉讼风险也会增加。安然事件后, 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公用电力事业行业的审计质量额外受到关注。投资者认为类似安然的问题在这些行业是普遍存在的, 是这个行业基本的问题, 这些行业或涉及这些交易的公司的诉讼风险也增加了, 这会提高审计师对这些行业审计的稳健性。因此, 应针对不同的行业所带来的不同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 进而采取相应的稳健性水平。审计的独立性会影响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关注程度, Lys和Watts (1994) 发现非审计服务收费的比例越大, 审计师的独立性越低, 被诉讼的风险也越高。非审计服务与盈余管理也有一定的联系。萨班斯法案也特别关注了非审计收费的问题 (如禁止了九种非审计服务) , 对客户的非审计服务的重要性是影响审计师保持应有稳健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审计师与客户合作的时间长短会影响其对审计质量的关注。在不熟悉或刚开始合作时, 审计师会比较谨慎, 而长期的合作会使双方产生亲密的关系, 潜意识地对管理者过分信任, 降低了独立性。洪金明 (2010) 发现审计任期越长, 会计稳健性越低, 审计质量越低。

四、审计稳健性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安然事件发生之前, 安达信作为世界第5大会计师事务所, 年收入136亿美元, 在84个国家开展业务, 有77 000名雇员, 在美国, 其审计的上市公司超过2 300家, 它的兴衰再次证明了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关键。安然事件产生的经济后果是让注册会计师行业受到更多的监管。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如审计需求、审计供给、审计收费、事务所规模、审计师独立性、公司的特征、法律制度等等。已有的研究表明, 大事务所比小事务所更稳健, 因此审计稳健性可以成为探究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状态及其趋势的一种途径。

从1994年起, 我国陆续颁布了《注册会计师法》、审计准则 (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 , 2006年重新发布了48项审计准则, 证监会开始加大了对审计师的惩处力度。在出现的多起重大案件中, 很多审计师被严惩, 事务所也倒闭。周志诚 (2002) 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约有97%的回函者表示:他们面临的法律责任压力较以前来得严重。王爱国和尚兆燕 (2009) 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1998~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表明, 随着法律惩戒力度增大, 我国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报告增加。作为投资者保护的一种补充机制, 稳健性在长期的实践中体现了对投资者的保护,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稳健性能减少公司的代理冲突,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提高投资效率, 而我国关于审计稳健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审计的投资者保护作用应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发现审计稳健性与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为审计师在职业过程中保持稳健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提高审计质量, 促进行业的发展。

五、有待检验的问题

1. 审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特征。

公司治理是影响审计稳健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考察公司治理特征 (如盈余管理程度、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等) 与审计稳健性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帮助我们在微观层面上了解审计稳健性的实施环境及其效果, 为评价审计质量提供依据。

2. 审计稳健性与市场化程度。

作为一个中介组织,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育程度是评价市场化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樊纲等, 2010) , 市场化程度可以衡量诉讼风险、声誉机制和投资者保护程度。根据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 我们可以在宏观层面考察审计稳健性的地区差异, 考察审计稳健性与事务所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代表行业发展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 审计稳健性与信息披露。

De Angelo (1981) 认为声誉越高的审计师更会鼓励其客户披露更多的综合信息, 市场通常会认为聘请声誉高的审计师的公司代理成本会更少, 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向市场传递公司信息披露的高质量。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表明, 稳健性能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 (Wayne和Guay等, 2007) , 那么, 审计稳健性与信息披露的关系如何值得关注。Goh和Li (2008) 发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提高会计稳健性, 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一系列《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实施,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提高审计稳健性有无帮助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4. 审计稳健性与应计水平。

Francis和Krishnan (1999) 发现稳健性越高的审计师对应计水平高的客户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可能性越高。应计水平是衡量审计稳健性的重要指标, 考察审计稳健性与应计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是值得继续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Cahan, S.F., W.Zhang.After Enron:Auditor Conser-vatism and Ex-Andersen Client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6;81

[2].Lee, P.J., S.J.Taylor, S.L.Taylor.Auditor Conser-vatism and Audit Quality:Evidence from IPO EarningsForecas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2006;10

[3].Clarkson, P.M., C.Ferguson, J.Hall.Auditor conser-vatism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the Year 2000systems.Accounting and Finance, 2003;43

[4].周志诚.对大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问卷调研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1

[5].王爱国, 尚兆燕.法律惩戒、审计意见与审计变通行为.审计研究, 2010;2

8.信息审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篇八

关键词:信息审计;项目运作;基本技术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65-02

一、信息审计的定义及意义

信息审计是指通过对组织成员和现有文档的查证,对信息使用、资源化和流动进行系统的考查,让信息能够更好地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①该定义将信息审计定位在战略层次,为信息战略的制定和管理的改善提供基础,在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间架起桥梁。

二、信息审计的项目运作

1.信息审计的内容和流程。信息审计主要包括组织的信息战略、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信息文化、组织信息需求、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组织信息缺失、组织信息技术现状等内容。而信息审计流程主要包括三类,其中TFPL流程宏观完整,但对实施活动未加以展开;布卡南和吉布提出信息审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更实用;亨克泽尔模型强调沟通和交流在信息审计中的作用,并提出信息审计连续化概念。本文兼顾完整实用性提出新流程图,见图1。

2.信息审计的对象和范围。信息审计对象包括两类:一是组织的“静态”信息,即组织的文件、档案、内部读物、电子数据库,以及外界对于组织的描述等;二是组织的“动态”信息,即组织成员所掌握的尚未以任何形式存储于组织中的信息。与“静态”信息相比,“动态”信息需要下一番功夫挖掘,不但实用性强而且是信息审计的重点。信息审计将根据信息需求率、使用率及使用频次,按优先顺序强调信息。无论信息来自内外部,通过深度挖掘的资源,比公开资源价值要高得多。

通过信息审计获得的信息首先应该聚焦一线的业务活动,力求宽度甚于深度。但经理们很少清楚自己缺乏哪些信息资源,且不能预测信息未来使用情况。在研究环境中,信息因具有很高的集中度和很强的专业性,很容易勾勒出信息需求的轮廓。而在市场环境中,因信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影响从而不太清楚信息需求。然而,通过信息审计的结果,由于缺乏及时的相关信息而产生的任何问题和由于在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诸多困难,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和指导。

由于力求宽度甚于深度,所以要获得最大利益,信息审计应该是一个全组织范围的活动,尽管从审计中获益的范围可能更小一些,也许只是部门级别的。比如,在斯沃希(Swash)提供的一个案例中,英国的国王基金(King's Fund)的信息审计项目中就专门排除了与记录管理(Record Management)紧密相关的领域。②在这个特定的项目中被排除在外的还有数据收集的成本和价值,还可能因为所要求的数据不易获取和利用。但是要强调的是,信息审计必须紧密联系本地的需求和充分考虑时间上的优先级。一般而言,信息审计的优先对象应该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部门。

决定被调查人数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规模。斯坦纳特(Stanat)在1990年提供的参考案例中,②对于一家年销售额为60亿美元、10 000名员工的企业而言,访谈60到70名关键员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样本数量。参照此案例,可大致计算出访谈样本的数量大约占组织总人数的0.6~0.7%。

3.信息审计的团队和人员。一个信息审计团队可由内部人员构成,也可由外部技术顾问构成。内部信息审计人员清楚组织的职能结构,他们能很快的识别关键的部门和有价值的人。但由于涉及相关部门利益,访谈可能会有阻碍。这时成立跨部门的团队可能增加信息审计成功的机会。而外部专家不涉及组织的政治斗争、历史包袱和人际关系,他们可以对那些敏感的问题给出一个新颖的、客观的看法。但外部专家必须获得内部人员的积极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组织的文化和风格,并根据每个成员的战略地位和信息角色来指定调查的目的。然而大多数信息审计实践中,信息审计项目团队中包含了内外部成员。来自组织外部的成员能够带来一个公允的观点和客观的视角,保证信息审计的独立性。来自组织内部的成员是具有信息相关背景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深人员,他们将分享其对于组织运作的了解。但是这些成员对于信息审计的理念和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

三、信息审计的基本技术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可以产生量化数据的信息审计技术。它适用于测度对现有信息服务的认知、收集有用的统计数据、调查竞争者的市场份额等。相反,在评估服务价值、识别服务障碍、寻找服务缺失等方面,问卷调查未必生效,并且还受限于被调查者所能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功问卷的问题必须简明扼要。能通过类似书籍、文档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就不需在问卷中设置该问题。另外,对某问题已得知答案,或此问题的答案并不能改变你做事的方式,也不要设置此问题。如果问卷是由咨询顾问设计的,则必须保证用词的可理解性。使用“令人不满意”、“满意”、“很好”之类的词汇,而不用”1、2、3”这样的数字。因为被调查者极可能颠倒数字表达的意思。正式开展调查前要反复测试。请从来没有参与过信息调查的人来做测试,判断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问卷的操作等问题。纸质问卷比电子问卷调查效果好,但是花费多处理麻烦。电子调查必须确保答题系统正常工作。另外,在电子调查的首页显示总共有多少个问题,可防止被调查者中途放弃作答。

2.个人访谈。访谈因可获取一手资料,从而是知识管理项目中追踪信息流最有效的技术,适用于评估信息需求、员工的响应、对于信息中心和信息服务的态度。访谈是从一般问题开始,逐步深入,最终了解到客户感受的全过程。访谈的具体问题和方向取决于信息检查的目标。询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建议认真做笔记,而不使用一个录音机。如果对方要求,则用匿名方式。访谈结束要立即检查笔记,正确和清晰的。访谈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选对被访问者。他们掌管着我们需要进入的“信息门户”,或者是掌管着重要的数据,谙熟组织的运作。其他访问对象的选择将取决于信息检查的目标。对于访谈的进程必须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否则访谈将遇到阻力。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另外,还需关注总裁们的态度,这对于开展信息服务也很关键。

3.群体讨论。在参与者的碰撞能够擦出火花的情况下,群体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技术。群体讨论的方法能够为战略计划的讨论达到很好的结果。一个人的发言可能会引发其他人的响应或批评,可能会引入新的方向。理想的讨论群体应该在6~10个人。人数太少不能产生充分的碰撞,人数太多不能保证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参与碰撞。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可避免的意外的缺席,建议选择稍微多一点人。另外,参与者应该大致在组织的同一层面,尽量不出现具有领导和监管关系的参与者。与咨询顾问认真研究讨论提纲,以确保最重要的问题能够在会谈的最开始被讨论。在一次群体讨论会上,一般能谈及三到四个主题,时间在60~90分钟。咨询顾问必须具备将讨论话题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的能力。在做讨论的同时要注意参与者的肢体语言。如果认识这些参与者,这将有助于对他们谈话内容的理解。群体讨论会的最终结果既会记载达成一致的意见,也会记录只被少数人持有的意见。

四、信息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信息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走过了数十年的历史。虽然它的发展历程并非荆棘遍布,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当今信息审计仍然面临着诸多的质疑和挑战,也正是在种种的质疑和挑战中,信息审计的理论才得到不断的修正和补充,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随着信息审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信息审计正在朝着定制化和定期化的方向发展。

1.信息审计面临的挑战。就目前信息审计情况来看,质疑和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缺乏实践案例。理论上信息审计可以说发展得比较完善,无论是基本的理论还是实施的方法,都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信息审计在实践方面却明显滞后。第二,信息审计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信息审计自始至终就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虽然这在的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审计概念的不断完善,但是其负面的效应就是信息审计的概念也在不断被模糊。

2.信息审计的发展方向。信息审计正在朝着两个方向迈进:定制化和定期化。定制化又叫做个性化,是指根据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特定的审计目标,在通用的信息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进行裁剪和修改,从而得到根据组织定制的、符合组织个性的实施方案。指望从诸多的实践中产生一个通用方案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行的。而唯一的途径就是从理论上首先产生一个通用的工具箱和方案库,然后让企业从其中挑选合适的工具和方案来进行实践,从而检验这几个工具和方案的实际效果。而后随着实践案例的积累,逐渐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通用工具箱和方案库,企业就可以从中进行定制。

上一篇:广东省考成绩查询入口下一篇:锻炼的中考满分作文